如何更好传承文化范例6篇

如何更好传承文化

如何更好传承文化范文1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爆了人们对诗词的热情。作为教师,我们更多地会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思考这种现象:如何教学生读诗词、写词?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诗词?如何利用诗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不容置疑,该栏目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对古诗词的兴趣,掀起了新一轮古诗词学习的热潮,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无疑是值得点赞的。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看到诗词热的同时,应该有更宽更广的胸怀和视野,在做好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以现代的眼光,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多媒体时代焕发光彩。

我们的教育视野应该更加开阔。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诗词大会》涉猎的内容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形式,可以极大激发起全民的诗词学习热潮。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限于诗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仅限于诗词这样的视野,同时加上娱乐化和功利化的形式,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但不能只仅限于诗词。如果只把眼光盯着传统诗词,继承和发扬的空间必然受限。任何文化都要与时俱进,诗词更不例外。

我们的教育理念要更加多样化。我们要学习和挖掘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无可厚非。但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形式,不得不承认一点,我们必须得加大阅读量和背诵量。为了参与性与娱乐性,必然掀起全民诵读古诗词的热潮,看似热闹,但传统文化的提升,不是仅靠背诵几首诗词就能实现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及普及,是个庞大的工程,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靠背诵古诗词,只能触及传统文化的皮毛。而在我们这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传统文化的普及靠全民背诵古诗词,从目前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从中小学教育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如果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诗词教育上,大有剑走偏锋之嫌。读经、读诗词等这些传统教育方式,还需要有一个成熟的探索过程,不能盲目跟风。

我们的教育模式可以更灵活。在古诗词推广问题上,我们也应该广开思路,努力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且大胆借鉴一切新的技术手段。在互联网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在微信等自媒体工具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按部就班,靠几场比赛、几个朗读朗诵会,是不可能让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在我们的微信圈、交友圈,如果我们能及时转发或者扩散与诗词有关的内容,如果我们在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娱乐媒体上,加大类似节目的挖掘,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下大力气,同时借助《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人气场,结合其他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新诗等艺术形式,让全民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进一步提高,何乐而不为呢?这同时会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供借鉴,如果在传统教学中,加入这些现代的内容及形式,我们的教育效果会不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如何更好传承文化范文2

【关键词】祁剧;传承;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47-01

祁剧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沉淀了国人数百年来的传统艺术文化。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祁剧也跟别的古老文化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祁剧尤为重要。

一、祁剧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一)优化传播路径并创新传播方式

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很少关注古老的历史文化,但这一个信息时代,虽说带给了祁剧冲击,但也带来了机遇。当今社会人人通过网络互动,互联网已然成为人类最大的交流平台,这当然也包括资源信息的共享。网络能让资源更迅速地传播,人们也能更快地接收到信息。因此,祁剧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去传播。

比如,祁剧的作家可以在网络上剧本,让读者阅读并提出意见,也可以让读者在网络上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更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祁剧作品,让更多的国人了解祁剧的理念,并且理解祁剧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让祁剧和微电影相结合,这种新的模式更能吸引人们去关注,尤其是年轻人。

至于传播的方式,也要用到新媒体的帮助,在网络上宣传将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同时,政府的积极支持也是必要的,进行一个全面的推广,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广泛地参与进来。一个良好的支持政策将让祁剧文化实现最大化的传承。

(二)挖掘并整理祁剧的资料

祁剧是一种口传身教的无形历史文化,是出自民间的文化遗产,所以祁剧没有独立的自我价值体系,它的价值和内涵没有得到基本的认可。同时,祁剧的数量也是今不如昔。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挖掘并整理出祁剧相关的资料,把这些资料当成文物一样保存并且保护起来。这是关键的一步,因为要挖掘的资料不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像、实物,还有祁剧独有的技艺,包括一些老艺人的绝活等。很多资源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所以要加紧把有价值的资源保存好。总而言之,挖掘并整理祁剧的资料尤为重要,尽可能去收集各种资料,并且保护起来,这就是对祁剧本身的一种保护,更是传承与发展的基础。

(三)培养并保护祁剧的接班人

要想把祁剧从危机中解救出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祁剧的代表性传承人。祁剧是死的,只有一个好的传承人才能让祁剧活现在观众的眼中,也只有他们,能让祁剧更好地传承下去。但由于当今社会祁剧艺人的脆弱性,很多艺人都不能很好地传承祁剧文化,老艺人很少再去传承,新的接班人也很少能挑起大梁。因此,如何培养祁剧的人才刻不容缓,优秀的接班人是传承与发展祁剧的关键。这当中的人才,就包括演出的人才和创作的人才。不管是哪种人才,都需要认真去挑选、培养。

(四)推陈出新并且在创新中发展祁剧文化

所有文化的传承都需要创新,祁剧也不例外,如何保留住祁剧的特色和优势,并且又创造出新的内涵,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课题。祁剧要想被人们广为接受,就必须走创新这条路,通过创新让祁剧符合当今国人的价值取向,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能以抹杀祁剧精华为代价去追求创新,因此,在创新前需要深刻地了解祁剧的文化底蕴,然后找出其精华、优秀的部分,保留下来,把不好的、不符合时代的部分剔除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祁剧,让祁剧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祁剧传承保护谱新篇

祁剧的传承和保护不是一时的,而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的,这是一项艰难又复杂的任务,同时又是事关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重大工作。它需要我们以新的视野去重新关注祁剧的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改革创新,为祁剧融入新的细胞,让祁剧的价值实现多元化,让人们接受祁剧,了解祁剧,最后加入到传承中来,让祁剧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文化厅.湖南戏曲音乐集成.湖南省零陵地区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6.

[2]郭思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剧种的生存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13,(12):77-78.

作者简介:

如何更好传承文化范文3

在民间艺术的传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民间艺术古老而优秀,但在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更多的人将目光放到了金钱上。所以,作为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人来说,如何将民间艺术产业化,使从事民间艺术表演者能够突破传统的民间艺术的原有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是研究者的重要课题。民间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从而能够利用其优势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二、民间艺术要在“娱人”的同时,研究如何充分挖掘其“内需”市场,如何组织富有特色的表演“娱己”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形式的文化、乃至“文化快餐”扑面而来,各种虚拟的网络文化形式、电脑游戏、电视、电影,以及各种现场表演、选拔赛、表演秀等等。在多种文化形式面前,民间艺术并不占明显优势。而且不同年龄的人,其基本的审美倾向是有所侧重的,尤其对于青年欣赏群体来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动感、激情、新潮、时尚、先锋性的文化形式,相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可能“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模仿秀”“超女”、NBA、足球、网络游戏、街舞、极限运动等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民间艺术传承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呼吁层面,而应努力适应现代社会及多元文化的冲击,思考怎样吸引更多层次的观众。选择保定地域典型的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因素,结合我国典型民间艺术产业化的现状,研究出保定地域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实施途径从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关系到保定经济软实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依托。

三、利用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展开民间艺术的整合,营造文化氛围

应发动群众力量,鼓励民间艺术的爱好者、演员和传承人提供资料、撰写相关回忆录等。同时组织曲艺表演和比赛,发掘人才。如成立曲艺社,让民间艺术艺人和爱好者有固定的场所活动、定期表演,既互相交流、切磋,有可以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来学习、关注。要进一步发挥科研机构的机制作用,鼓励科研机构和研究者做民间艺术的课题,进一步搞好调查、走访、收集整理资料的工作,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搭建信息统计平台,完善民间艺术的各项数据,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相关的科研机构对保定地域的典型民间艺术展开深入的专业调查,研究其进入市场的现状,及出现的一些产业化因素的特点,为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存在与可行性提供佐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民间传统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将其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民间艺术产业基地。要进行深入调研才能产生科学论证,科学论证又是民间文化产业良性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使高校成为民间艺术传承的桥梁

如何更好传承文化范文4

关键词:拔步长;化石性成因;当代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62-02

湘西土家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后一个确认的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等诸多因素致使其艺术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征。单就艺术文化一块,其独具特色的摆手舞、打溜子、傩堂戏、薅草锣鼓、咚咚喹、哭嫁歌、梯玛神歌等都在中华艺术宝库里占有一席之地,而这其中的“拔步长”更因其鲜明的艺术形态为世人称奇、称道!

“拔步长”又称“毛古斯”――“毛人的故事”――土家族祖先的故事。是一种在土家族传统大型祭祀活动(摆手舞)前后穿行的。体现土家族远在先辈生活方式、历史演进、生产力发展,祭古育后的原始戏剧,是土家族史诗性的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他的表演形式、表现内容、音乐、舞蹈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反差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历史文化的载体,对其化石性生存现象的研究,对于“拔步长”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化石“拔步长”之成因

土家族“拔步长”作为说、唱、演、舞为一体的戏剧形态,自其产生起,其内容、呈式、形态就一直亘古不变,既不发展也不消亡。就算到了当下,其依然保持它千年的古韵。这种文化的“化石”现象是极其奇特的。世界之事,有因必有果,笔者认为,对其成因的探究只有深入到这个事象的本质才能得出。

1.“拔步长”地理生境的特殊

湘西土家族主要集中生活在武陵山脉地区,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里沟岭交错,山谷纵横,交通极为不便。村落稀少、难行,生活原始简朴,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由于这种地理环境的闭塞和险阻,人们相互之间以及和外界的交往就大大受到了限制。由于人的不流动,导致其文化的不流动。原汁的文化自然会原汁的保留流传。

2.政治生态的相对稳定

土家族除了生存之地的边远险峻,更重要的是政治统治相对单一。在对被历称“蛮夷”的土家族先民的统治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秉承“自古圣人不异俗”的古训,羁縻怀柔。“八百年土司”就是这种特殊统治生境的写照,显示了其统治的鞭长莫及,直到清雍正的“改土归流”。这种政治生态的相对稳定和不作为也就促使了其文化生态的稳定,没有了交流和浸透,“拔步长”的形态被固化流传也就在情理之中。

3.中原文化的打压

具有显著祭祀特性的“拔步长”作为楚文化家庭中的一员,同楚文化的变迁发展一样,深受中原文化的浸透和挤压。秦汉灭楚,楚文化同样被排挤、打压兼并,致使楚文化没有成为华夏文化的主流。“拔步长”浓厚的神巫色彩只能以一种边缘萎靡的状态长期保留在山野水滨,自生自灭。土家族的地理和政治环境相当闭塞和稳定,这种条件下“拔步长”才得以保留。

4.价值取向的相对固定

由于“拔步长”的表现内容是土家族先民劳动生活的真实再现,致使其传承的价值取向相对固定:缅怀祖先、教育子孙。土家族对先祖的崇敬是严肃的、敬畏的。容不得半点的不恭和亵渎,否则必遭先祖的责罚。这就要求其表演内容上力求反映先祖生活的本真和原汁原味,更何况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在武陵山区来说更是千年一律,绝少的发展。加之少有外界交流,传承过程中也只能是一袭相承――祖宗不会变,当然内容也不会变。历史不变,对于子孙的教育(及溯源教育功能)就不会变,这样一来其形式、内容、人物、事象就会相当固定,绝少翻新,其“化石”性生存也就顺理成章。

5.巫俗信仰的精神禁锢

作为“蛮夷”的湘西土家族,其思想之陈腐、观念之愚昧、文化之落后是显而易见的。可想而知这种情境下的巫俗信仰将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原始巫仪中随心所欲扮演神灵以及全民彻底投入的那种自由心态一旦为理智和礼节所制约,纯粹戏剧由其间萌发的步子就要减缓和停止……由于偏离中原文化形态、没有受到更多理性的干扰,其巫俗保留了更多原始而质朴的风貌”(《中国戏曲志》)。湘西地区的巫傩、巫俗之所以盛行,就是基于人们对神巫的敬畏和崇拜。正如湘西永顺县双凤村“拔步长”老艺人彭武鑫所说:如果不跳,就人畜不旺,阳春不好,瘟疫盛行……简单说就是不跳“拔步长”就要遭报应。只要是神灵就是神圣的,神圣的也就是不能改变的!这样,“拔步长”原汁原味的流传,既不消亡、也不发展是与其巫俗信仰的精神禁锢密不可分的。

6.“拔步长”的高度依附性

“拔步长”是在土家族的祭祀活动“摆手”节中的前后穿行的,不以单独的形式出现。而摆手节却要一年一次或者几年一次。这种情景下,作为戏剧雏形的它展示的机会就少得可怜。而作为一种群众艺术,只有不断地与群众相交流才能发展和创新、反馈和改进。由于演出时间太少,这种对摆手节的高度依附使其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仅限于程式性地展示其固有的功能,停留在信仰、巫俗的框架水平,促使其发展成为独立的戏剧门类就不太可能了,这也是其化石性留存的重要原因。

7.土家族文化现象的约束

土家族文化的典型特征是有语言无文字。这就必然导致其文化传播受到制约。其文学艺术的承载和传播只能靠口传心授,像“拔步长”这种原始戏剧艺术形式局限在十分狭窄的传播和交流的框架里,其流传的力量和速度是极其微弱和缓慢的。更何况它还存在地理、政治、风俗、信仰等多种制约。湘西地区的文化教育,即使当下都是相当落后的,更何况“八百年土司”统治下的土家人,几乎没有人懂得汉语、文字。没有文字的记录,没有文字的流传和交流,其固守深山恶水亘古不变自在情理之中。

8.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土家人世居深山险谷,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有些地方至今还是刀耕火种)。“拔步长”舞中的“毛人”为何以茅草遮身?――其实也是当年土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极其艰难的生境中,活下去也就成为第一要务,奈何还有几方闲情雅致演戏看戏?等到湘西生产力水平稍有建树、交通改善,文化交流开始频繁时,中原文化则如洪流一般冲击着土家人的生活各层面,成为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文化消遣。而“拔步长”这种粗糙简洁、自然原始的高度依附于祭祀文化的戏剧自然会被人们所漠视、冷淡。它只能是作为一种信仰的巫俗,神圣而又单调的孤独衍存至今。

二、“拔步长”的当下生境

笔者长期致力于“拔步长”的调查研究,湘西地区土家族“拔步长”的生存环境已非常严峻。由于“拔步长”的产生地只有在龙山、永顺县的几个乡镇(并没有大范围的在土家族地区流行),而像坡脚、靛房等几个乡的摆手舞也只是在改革开放,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后才开始挖掘、整理,并活动性地开展起来,已然没有了当年祭祀、神仰的格调,其作为鲜明个性特色的民族艺术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展演和交流(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例证)。尤其是地方旅游开发的文化需要,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和更新,以致其更加适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不仅从形式上给以改良、创新(人物、服装、音乐、形式),还把它从“摆手舞”中的戏剧形态中解放出来,使其在精神层面挣脱枷锁,成为一种文化消遣和认同。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文化、科技、资讯的传播与更新,不能不使任何一种民间民俗融入世界洪流。而原汁原味、千年不变的“拔步长”正随着其信仰的淡化和传承的制约(老艺人几乎都已亡去),其生境已然土崩瓦解。作为一种文化信仰的自然流传已逐渐失去原动力和生存土壤。

三、“拔步长”的当代传承

基于“拔步长”的当下生境,笔者认为,若使其长时留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虽然文化传承的根本道路是文化传承者的自觉,但不能不说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行政的手段和方法依然是不错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从事这种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满足传承者的思想和生活的需求(事实上,对传承人的认定、扶持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他们的传承积极性)。除此之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更应做好其传承的相关工作:研究、挖掘、整理、扶持、活动开展……只有这些职能部门的加入才能固定它的程式内容(归档可据),探索它的来龙去脉,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道路选择。

2.传承者的文化自觉

如何更好传承文化范文5

在现今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历史传承,又不乏外来文化的渗透。两种力量相互交织、互相渗透,从80年代的对立争斗,到今天的融合周旋,都是文化深度碰撞的结果。而在今天凸显各民族化优势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高校美术教育也不断地在提倡继承和宣扬传统文化,而高校学子们又是文化宣扬的最好媒体受众。所以传统文化在本时代的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生命力便成了认识问题的关键。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我们的通常可以理解为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两个部分,文化是个涵盖更大的概念,而传统是文化属性中的一个部分,它属于历史范畴之中,它包含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同时也是以前时代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留下的一种文化。而文化在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于文化的表述是指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延承的两个方面

凡事都存在两个方面,但历史是向着一个方向发展的,在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要尊重视事实及其发展规律,正确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的一面及其劣行的一面。以下我们会分别的论述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及劣行之处。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五千年的优秀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是世界上唯一保存至今的四大古国中的文化主体,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容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在追求和谐。“和谐社会”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并且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和目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二)关于劣性文化的分析:中国的文化一直以来呈现出一种绝对的优势向前发展,直至19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从来没有受到过外来文明的挑战,在此之前在文化和历史的角度上受到统治阶级的全面压制和闭塞的发展状态,我们无从比较和试炼,我们文化的负面状态,所以说文化劣行及负面影响还没有表现出来。在中国被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我们甚至在一定时候失去了自我文化,嘴上口口声声的“洋鬼子”,但实质上去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所谓的“洋玩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的第一次冲击,使我们看到中国趋近于文化亡国的奴性,从而使我们开始产生质疑,质疑国人的文化品性。至此国人才发现中国已经明显落后,不得不“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对于传统文化自我折腾就是,本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自残行为,自己要断送传统文化的命,使其在文化上的破坏不亚于鸦片战争略强们的文化侵略。中国再次受到文化冲击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国人自己打开门窗接受外来文化,关于西方文化的介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我们似乎得了一场流行性感冒,无法区分优劣,本人认为其结果并非开窗所致,而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封闭,中国人对待文化的选择性缺乏免疫力而已。所以我认为,所谓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劣性,是中国部分人的劣性体现,也就是说人是劣行之根。关于一切艺术品中的劣性文化的体现和放大都是人的问题。

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的主流文化及非主流文化的分析

关于本题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中的主流文化,在文化中占主体地位,即道、佛、儒等主体文化以及传统的主体文化在现在社会中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等;另一部分是传统中的非主流文化,属于从传统文化衍生出来,刻意标新立异或者与正统传统文化相背驰一种为数极少的文化群体。这种传统文化的非主流在中国美术教育中较为凸显,在作品中往往有一种猎奇的、异国情调的,或者是极其乌托邦式的形态。作为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趋向的中国美术教育,也并非完全照搬传统,而是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一书中的借鉴及指导意义,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抽象为某些具象元素,从而更加直观地体现传统文化精神,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美术作品的先锋,是人类精神超越的需要,这种传统文化的主流趋向符合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利益。传统文化中的非主流它们作为极少数派,从文化认知上是不与主流趣味相符合的,它们往往会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观、暴力的态度。并且把它作为中国的时代精神和特征。这些现象是在过去的十几年艺术发展过程中就是是存在的,在中国特定时期中形成反主流意识的非主流艺术家群体,并且这些艺术者们不乏存在与高校之中,并且这些非主流的观点曾经出现并且一度受到学生们的追捧,这些从学生们的作品中就会有体现。但是根据非主流文化的自身特点会逐渐跟新变化,特点也会随之不同。其结果往往会自行消亡或者被主流所同化,所以传统的主流文化在美术教育中仍是健康的发展,前途也是乐观的。在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曾有过一些消极的因素。但是泥沙俱下并非坏事,在各种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和解读中我们可以迷失,可以走弯路,这些可以作为我们的探索中国美术教育中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淘金的过程。但中国的美术教育经历了对文化的种种角度的思辨后,我们会冷静、会调整,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更大的飞跃和提高。

三、关于如何更好地延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西方文化强势的潮流中,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将如何选择?当本民族的艺术精品被外来的一些文化泡沫淹没时,我们该做些什么?当然所有的爱国者们的回答都应该是异口同声的,就是继承和延续。关键问题是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和美术教育者的我们将如何得来引导学生们来继承。我们有些艺术工作者们对待传统文化是运用尖锐和犀利和艺术语言批判的地对待的,而有些艺术家却是在照搬照抄全盘挪用,所以说在美术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表现较为软弱。那么对于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在美术教育中该如何更好地继承呢?

(一)强调民族特色 继承优秀文化

对于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我们要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美术教育更要关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传承和创新,对于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学生美术作品的风格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不能盲目西化。单纯地在作品中流于传统形式或刻板的模仿传统艺术,都不能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继承传统文化

在美术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发展的继承、包容的继承。我们都知道,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是承担于未来中国美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文化范畴,属于整个时代的文化范畴,中国的美术教育家在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放眼于整个国际化的和时代性的背景下来传承和利用,要在整个文化集群中包容其他文化形式,从中吸纳养分,又要结合时代精神,关注现时社会的事实情况来进行综合创作。这样才是发展和包容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充分发挥艺术家的先锋作用

如何更好传承文化范文6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城市变迁和发展中的见证,它在长期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我们这些子子孙孙留下了各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信息的集中体现。国家在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加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试图来探析如何来加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保护与规划,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想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我们可以发挥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身处中原经济区核心,郑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黄帝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武术文化、嵩山文化、黄河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这也是郑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优势,更是郑州承担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因此,传承华夏历史文明郑州义不容辞。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城市变迁和发展中的见证,它在长期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我们这些子子孙孙留下了各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信息的集中体现。地处中原的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文化资源大省的典型代表。而所处我省的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仅集中体现了我省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河南境内,保存着很多历史城市,据调查统计,至 2012 年 6月,河南省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8 个( 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濮阳、商丘、南阳、浚县)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7 个( 郑州市古荥镇、开封县朱仙镇、禹州市神镇、淅川县G紫关镇、社旗县赊店镇、确山县竹沟镇、郏县冢头镇) ,历史文化名村 2 个( 郏县张店村、郏县临沣寨、) ,河南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镇、村) 达 17 个,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9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62 个。世界文化遗产 3 处( 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这些都是老祖宗给我们这些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和财富,如何保护好、利用和发展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和财富是我们每位子孙后代义不容辞须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国家在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更应该引起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重视,要明确保护的重要性和责任性。但是,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开发建设,这些历史文化浓郁的传统原始民居、历史地段、街区甚至一些文物古迹等城市特色文化遗产,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一些现代设计元素和符号的诱惑和冲击,如果在进行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建设中,只有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运用一种合理的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做到了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那么我们进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的工作才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因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保护工作,也就是将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的一种传承和再创新的过程,因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势在必行,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助推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目前,国家和政府都比较重视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几年不断将一些名城的城市文化遗产逐渐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并放在博物馆收藏、宣传展览,但这些举措并不是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它是一种保护手段,也是在进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城市文化遗产实现“子子孙孙永褒用”,在这一保护过程中,必将得到代代相传和延续。这也就要求我们能合理处理好其建设和保护的关系,及如何规划,将遵循什么样的规划原则、使用什么样的规划方法,以致最终能为名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使我们能借助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的力量来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1.协调好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