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技术培训范例6篇

通讯技术培训

通讯技术培训范文1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通信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学院是中兴通讯创办的企业大学,中兴通讯学院依托中兴通讯强大的技术力量,凭借14年的专业培训经验,利用先进的培训设施、规范的培训管理和优秀的讲师队伍,为近13万名国内外客户提供了系统的、全面的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学院之间的合作,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践行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3年的建设周期,通信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验收。

一、校企签署合作协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强化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借助中兴通讯学院企业培训的资源,2009年4月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与中兴通讯学院签订了“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NC教育框架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在实训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评价环节、教学实施与信息化平台开发、师资培训与交流、教学管理体系等6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二、构建“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行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毕业生跟踪回访、召开专家座谈会、本地区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设置情况等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由校方和中兴通讯学院起草人才培养模式初稿,经反复切磋、修改,最终确定校企合作构建“全程职业模拟”教学环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从新生入学到学生课程学习、就业,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全程职业模拟”即把三年专业培养过程转化为通信行业的职业生涯模拟训练过程,实践把通信产品及通信工程的工作领域完整移植到通信专业教学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提前进行岗前培训和职业规划,科学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运用企业的培训与评估方法为学生在校期间虚拟地创造了在企业中学习与发展的氛围。

与企业合作,整合企业资源进入专业教学过程,借鉴企业的六大资源,与企业签订6个分项的合作协议,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师资、教学评价体系、人才输出、实训平台、课程体系、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支持职业模拟环境构建。

“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分为三步:企业参与新生入学教育、与企业共同开发“职业模拟”的教学体系、服务区域经济。

三、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由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学院共同组建“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小组”,以企业工作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为中心,把企业培训课程与现有教学标准融合,项目小组全程负责和推进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执行。

通过优势行业企业资源的整合完整地还原目标岗位的行动领域,转化为符合知识成长规律的学习领域课程,形成校企合作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参与确定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参与教学、编写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和实训指导书。

与通讯企业共建5门专业核心课程:《通信系统原理》、《程控交换与软交换技术》、《光纤传输系统组建、运维与管理》、《3G网络组建、运维与优化》、《电信工程项目实施》。校企合作课程在教学情境的设计、课程实施、实训基地建设、教材等方面校企充分融合,实现真正校企合作。

目前,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传统的课程比较,有了很大的突破。已经由原来偏向通信终端制造专业方向转型为通信工程服务和通信终端集成方向,课程设置与企业所需人才岗位紧密结合。

四、建设与现网一致的实训平台

学院投入资金500余万元,重点改造、新建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模拟真实通信环境的实训平台,其中与中兴通讯共建了数据通信、现代交换技术、SDH光传输、3G移动通信、电信工程5个实训室。购置并使用中兴通讯提供的与现网一致的实验平台和仿真软件,由企业设计实训室布局、进行布线、设备安装调试、设计内外展板,创造真实的企业氛围与环境。

五、组建校企混编的师资团队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把中兴通讯企业培训师的培养体系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相对接,校企共同组建混编型师资团队,使教师具备企业培训师的素质,从而建设一支更符合通信行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通信技术专业教师为了适应课程改革,达到企业的要求,多人次到企业进行理论培训和实习,通过培训的教师均获得了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并有3人获NC讲师称号。以通信技术教研室为基础,校企成立职业技术研究所,研究所由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构成,由中兴通信公司按照企业方式管理。研究所除了进行教学以外,还将进行教学研究。

2011年双方首次实现了师资互换。由于企业方缺少光纤方面的师资,急需具有企业资格认证的教师补充,我院派出已获企业讲师认证老师去企业授课以解其燃眉之急;同时企业派出老师完成学院3G移动通信系统组、运维与管理课程教学工作,从而实现了师资共享。

六、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效果显著

2008年以来,我院与中兴通讯合作陆续成立“中兴订单班”、“中兴特色班”实现校企全面合作,践行“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在近几届新生入学教育中,邀请中兴通信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实施《通讯行业技术发展报告》,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为新生开展了《通讯行业企业与职业报告》,通过企业参与,把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从传统的学校和专业的认知教育转换为对行业、职业的认知启蒙,引导学生正式进入职业生涯模拟状态。在此基础上,引入中兴通信《企业行业人才职业定向分析》系统为新生实施职业定向评并测对数据分项讲评,使学生了解自己,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通信行业的岗位,从而明确了今后学习的方向。在课程实施中,企业参与专业课教学,企业派教师亲授《数据通信》、《程控交换与软交换技术》、《光纤传输系统组建、运维与管理》、《3G网络组建、运维与优化》、《电信工程项目实施》等专业课程。企业教师在讲授中将职业标准融入到授课内容中,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进行考核,使学生在通过课程考核的同时取得企业或工信部职业资格证书。在专业课教学基础上,企业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中兴每学期派教师到校讲授10学时左右的职业素质课程,包括有效沟通、职业形象与商务礼仪、团队协作、执行力、心态调整、求职宝典、企业走进校园等,并通过与学生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态,传播企业的文化。中兴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组织演讲比赛,获奖的2位同学到深圳参加企业组织的夏令营,学生通过到中兴总部参观、户外野训营、科技讲座、考察等活动,感受了企业文化,培养了团队合作、不畏磨难的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3G维护及数据网组建”项目是中兴通讯公司冠名、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中兴通讯公司为赞助商、2011全国通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电信机务员——下一代网络及信息技术应用”赛项是由中兴通讯公司承办,通信专业派各届共24名学生参赛,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对学习优异和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中兴通讯学院还设置了企业奖学金予以奖励。目前,通过中兴通讯推荐,已有40余位学生到南京嘉环、深圳中兴通讯等通信相关企业工作,由于学生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多人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和项目负责人。

“全程职业模拟”将企业的生产流程复制到学校,使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加深了对企业生产流程的认识,掌握了行业最新信息,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实现校园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学生多赢。在与中兴通讯公司的合作中,学校得到了企业的全力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了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体系、师资等;企业融入了学院教师资源,积极参与教学,提升了企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社会得到了满意的人才;学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体验,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通讯技术培训范文2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部出台了一个宏观地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的总行动计划;本文对此计划的目标框架,学习策略和进程作了介绍。

1998年12月。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信息经济的策略框架》(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Information Eoooomy) 。《框架》的第二条明确规定:对澳大利亚公民要进行适应信息经济时展的理念教育与技能培训。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部长大卫·坎普同时指出:“科学和技术正日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适应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迎接新世纪的严峻挑战,澳大利亚公民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为响应政府的这一号召,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the Eciucatian Network Aus-tralia Reference C}mussiam)组织相关的效育和培训机构,特别是委员会下设的信息经济工作小组IEWG(rnfo}rnation Eoanany Worming}P),起草并修改完善了《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 Aza Education and TrainingActiom Plan four the Infoaxration }),并得到了联邦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IElYA(IJep-armn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的认可。x.000年3月,教育部支持该行动计划出台作为指导性文件二并同意了基础教育的行动计划“‘在线学习“’( Learning in an OnlineWorld)。职业教育的行动计划’“为信息经济而学习”(Fleaable Leaning for the Inforrnatiari Ecorbo-mY)和高等教育的行动计划“更新更高(The Way Forward)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是一个宏观地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的总行动计划,旨在提供共同的目标框架、学习策略和进程,以便所有承担教育与培训的部门各自努力达到国家的共同目标。

该行动计划强调教育与培训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要求在总的框架下,所有相关行业和部门要做到如下三点:

1.制订规划、采取措施以保证所有公民拥有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生活、工作、终身学习的技术和技能;同时确保为澳大利亚的信息经济培养大量的信息和通讯(ICT)人才。

2.转变行业观念,充分认识信息经济对教育、培训和研究将产生深远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

3一重新审视商业的运作方式,以保证在国际国内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给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者、研究者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以帮助全民适应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2.给教育、培训机构、研究所及图书馆提供价格合理的先进信.息和通讯硬件,并提供长期可靠的技术支持;

3.在网络资源开发、网上信息、网络运行管理方面增进教育与培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

4,政府为教育和培训机构制订适应信息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综合政策;

5.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以保证澳大利亚的教育和培训与国际环境接轨。

教育与培训行动总计划涉及五个相关的行动领域:人的素质;硬件保证;资源建设与网上服务;政策保障:网上管理与监控。每个领域同等重要,它规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

行动领域一:人的素质

1.目标:

(1}所有公民能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创新能力,管理者、决策者、领导者能充分认识信息通讯技术在其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适应信息经济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2}培养足够数量的拥有信.息通讯技术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信息通讯及其它行业的需要。

(3}教育与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师、培训者、研究人员要率先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和研究的实践当中。各级管理和决策者们要提高适应新形势的领导和管理水平。硬件供货商和维护者同样要迅速掌握先进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2优先措施:

(1)在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所有课程中开设“信息通讯技术ICI"’综合课程;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扩大教育与企业的合作;

(2)检查、监控教育和培训机构中现有人员的信息通讯技术水平;

(3}鼓励专业发展的措施,不断推出新的模式,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绝大多数工作者能熟练地把现代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学习过程之中;

(4}鼓励运用信.息通讯技术研究有效的专业发展,鼓励研究运用现代技术和提高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行动领域二:硬件保证

1.目标

所有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硬件提供者必须提供低价格、高质量的先进信息通讯技术设备,包括用户终端和大容量的网络设备,以支持有效的教学模式,使澳大利亚达到世界级的研究和培训地位;鼓励教育与培训部门内部的竞争,同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竞争的机会。

2.优先措施

为教育与培训机构提供价格合理、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带宽支持在线学习、教学和科研。教育和培训机构要:

(1}监控本系统带宽的供应和需求,包括成本因素和国际价格比较;

(2)监督资金和立法到位,以保证硬件供货商在国际竟争中以合理的价格经销带宽;

(3)及时提供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最新信息,以保证硬件投入的最佳配置;

(4}调查适应未来发展的带宽的最低要求,以及未来教育和培训机构硬件配置和数量的标准:

(5)调查研究资金投入和硬件维护的方式,探讨教育培训机构、信息通讯行业和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为硬件和带宽建设创造新的模式。

行动领域三:资源建设与网上服务

1.目标

(1}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机构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能力提供网上资源和服务以支持新的学习、教学与研究模式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以及更好更有效的服务与管理。

(2)澳大利亚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建立强大的网上教育和培训服务系统,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宣传澳大利亚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利用网上信息出口创汇。

2,优先措施

在网上资源建设和眼务方面,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加强系统内部的合作,同时加强与其它行业的合作。教育和培训机构应该:

(1)通过项目资助、联合开发和其它方式推动澳大利亚网上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建设;

(2}保证澳大利亚网上教育和培训资源的质量,包括技术标准、信.息管理标准和知识产权管理;

(3)建设澳大利亚教育网(EDNA On-line ),作为澳大利亚教育培训资源和服务的公共网关;

{4}调查企业战略的发展,预测澳大利亚网上资源建设的发展潜力,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注册用户,制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的措施;

(5)鼓励网上资源的创新发展研究和网上资源与教育学关系的研究。

行动领域四:政策保障

1.目标

澳联邦、州和区域政府出台统一政策,认可教育和培训机构在澳大利亚向信.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关键地位。

2.优先措施

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制定跨区域的政策,由联邦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部(MCEETYA)认可。并继续支持教育和培训系统研究信息经济问题的唯一全国性组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的工作。

行动领域五:网上管理与监控

1.目标

政府出台相关的管理和监控规定,诸如知识产权、通讯、网上资源、域名、电子交易及数据保护等,以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这些管理规定将对教育和培训行业的组织和管理,以及教与学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2.优先措施

(1)制定和执行在教育和培训机构中合法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计划;

(2)制定和实施未来通讯战略,以提醒教育和培训工作者注意当前和今后将要出现的影响信.息通讯技术使用的管理问题;

(3)确立与政府管理规定中相关领域的特殊地位,如版权和通讯;

(4)通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 ERC)继续研究网上管理的若干问题。

在国家总的行动计划指导下,澳大利亚各州根据本地教育的实际情况,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如昆士兰州就出台了《2010年教育发展战略草案)。《草案》明确指出: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同时,信息技术在学校的管理中应发挥重大的作用。州教育权威机构并承诺:

1‘提供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学习;

2‘提供足够的计算机供教师教学与科研;

3.提供计算机网络系统供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交流,并获取广泛的信息资源;

4.提供丰富的网上课程;

通讯技术培训范文3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 实践教学平台 变频控制组态技术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90-03

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目标,因此,实践性教学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当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计算机控制、PLC、网络及通讯等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和集成应用,工业自动化技术逐步形成,并在当今工业科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操作、维修、检测和管理等岗位对掌握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开展实训教学,首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既能掌握工业自动化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胜任自动化仪器仪表、设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运行维护以及改造设计等技能型工作,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以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

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如何全方位地培养具备工业自动化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自动化控制综合实训中心建设的实践,就高职院校工业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工业自动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定位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是技术性、应用性的教育,其课程定位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其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并具有针对性。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确立了自动化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式为“宽基础、活模块”,并建立了“以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同时,相关教研室也对自动化类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梳理,重新定位了自动化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整合并优化了自动化类专业分散在各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程,从而构建了一个层级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

素质实验层:以培训学生基础素质为主的训练实验室,包括计算机操作与工具软件使用实习,电工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训和设计。

工程训练层:以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为目标,包括课程实训及设计、气动技术、电子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电子液压技术、信号检测技术及可编程技术等。

创新开发层: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动手和创造能力,包括综合实训、综合实验、过控仪表及PLC控制系统设计实训。

实践生产层:加强校企合作,设立生产性实训实践基地,采用“公司化运作”经营管理模式,开设零距离上岗“直通车”,为企业的技术改造、研发提供技术服务。加快专业特色化建设,建设一流的“示范性”的实验(训)基地。包括工业网络综合实训、生产过程仿真投运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等综合实训内容,工业电梯控制实验(训)室、中兴通信实训基地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运营能力。

上述层级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中心为载体,使课程实践教学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以体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并结合教学安排,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一个从初级到专业逐步深化的过程,包括从基本技能延伸到专业技能,从单一技能拓展到综合技能,从实验室培养逐步过渡到生产实际培养。

二、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中心的构建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综合实训中心是通过整合学院原有的各个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并融合了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网络控制的理念和全局性布局而创建出的一个以自由和开放为特点的实训中心。该中心的建立可以营造出一个更接近生产现场的实验环境,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为相关教学实验与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整个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中心主要包括PLC与变频控制实训室、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实训室4部分。

(一)PLC与变频控制实训室的系统构建

PLC与变频控制实训室是基于学院原来的PLC实训室扩建而成。原PLC实训室配备了二十套施耐德PLC变频器,采用PPI计算机通讯形式,计算机之间没有联网。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设备显得比较落后。因此,实训室的改造扩建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升级,将原有单台设备分开控制模式改为网络控制模式,以体现技术发展趋势;二是通过网络技术的融合,原有单台设备融入控制网络,其原有功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拓展。

为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达成最好的效果,扩建方案并没有考虑购买大型成套设备,而是新购20套带有以太网端口的PLC,把新购的20套以太网PLC组成一个大的工业以太网。网络结构采用两级网络控制拓扑结构,分别应用西门子工业通讯网络中的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来进行架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上层采用的是工业以太网,可以实现上位PC机之间的通讯,以及实现整个网络控制实训中心内部网络的通讯;而底层布置的是PROFIBUS-DP现场总线,用以实现下位机PLC和上位机之间的通讯,并同时承担下位机PLC主站和MM440变频器从站之间的通讯。该实训室设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因此其使用频率较高,且面向的专业较广。经过上述配置改造,使整个实训体系既体现了西门子最新的工厂控制集成自动化技术特点,又保留了原有实验设备套数,并从整体上实现了功能提升,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

图1 PLC与变频控制实训室网络结构图

(二)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的系统构建

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在功能上也属于面向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专项实训室,而且近几年控制软件组态技术在职业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配合组态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学院在近年也购置了四十台计算机,并购买安装了业内主流的组态王和MCGS组态软件。但是,按上述计算机加组态软件的教学模式,学生仅能较浅地掌握组态软件的应用,由于缺乏硬件连接的实践,真正意义上的组态控制系统硬件设备的连接与设置没有教学实践的条件,因此,等毕业生到实际生产企业后真正接触到组态时上手仍然存在困难。有鉴于此,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在构建时就定位为采用主流技术标准和较先进控制设备的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其特色就是要融合现场总线技术和组态控制技术。

基于实训室的定位,其整体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如何将当前主流的现场总线技术、设备与原有组态软件相融合的问题。控制网络采用二级拓扑结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2,其中控制网络的上层采用工业以太网,其目的是实现上位PC机之间的通讯,以及整个网络控制实训中心内部网络的通讯;底层则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用以承担下位机PLC和上位机之间,下位机PLC主站和ET200S远程I/O,以及人机界面TP/OP从站之间的通讯任务。由于下位PLCS7-200中配置了以太网通讯模块CP243-1,上层管理网络可以对底层现场设备进行直接通讯,体现了工业现场应用的多样性,可以让学生实践到较先进的控制技术,还可以为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基于以太网的PROFINET系统的研究提供平台。

图2 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网络结构图

(三)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实训室的系统构建

近年来,过程控制设备主要体现在现场设备的智能化和控制系统的网络化两个方面,而当今工业自动控制发展的趋势是管理和过程控制的一体化。控制技术实训的培训重点是面向流程工业的过程控制技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重点,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让在校学生得到充分的工程实践锻炼,我们在工业以太网及现场总线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装置扩展,构建了实训系统。

整个实训系统的控制结构是由上位机监控系统和下位机PLC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控制网络为两层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上层采用工业以太网来实现上位机PC之间以及上位机和下位机PLC之间的通讯;底层下位机PLC主站和从站之间的通讯则通过布置现场总线来实现。底层从站包括有控制液位、压力和温度流量等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网络组态、硬件组态以及PLC控制程序的编写采用SIMATICS STEP7软件,上位机与PLC的动态连结则由组态软件SIMATIC WINCC来实现。采用两台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其主机界面应用了西门子的WINCC组态软件,用以显示工业生产、控制及报警等的图形化界面以及对SIMATIC PLC系统的诊断,方便硬件维护。

图3 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实训室网络结构图

经过上述扩展,实训中心可新增变频器应用技术、过程控制和自动检测技术三门课的实验项目20多个,包括变频器的开、闭环调速,变频器的制动,变频器的多机联网控制,小区恒压供水工程的仿真等,教学效用提升明显。

(四)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的系统构建

面向制造业中自动生产线的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实训的主要目标。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的构建是在学院原有的两套一体化生产线控制实训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来实现的。原有实训装置在技术上比较先进,控制器是西门子S7-200的PLC,但由于没有联网,难以体现出机电一体化的特征。因此,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升级改造方案的重点就确定为实现原有一体化生产线控制实训装置与控制网络的联接。

为控制改造成本,教研室提出了在原有PLC模块上增加通讯模块来实现设备联网的方案,其网络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现场设备通过工控机扩展卡SMP16-COM291和S7-200通讯模块EM277进行PROFIBUS-DP总线通讯,上层网络则由SMP16-COM201卡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实现连接。通过上述方案的改造,既实现了先进的工业网络联网技术在原有设备上的使用,还为日后的功能扩展改造预留了充分的空间。

图4 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网络结构图

高职工业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围绕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实现实践教学与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同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中心的实践中,通过对实践教学平台的层级化设置,明确了各实训室的功能配置定位,并据此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机电类专业工业现场的要求,让学生经历实现由基础理论实验到专业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递进的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其特色包括:

充分把握当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并依托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技术,建立了一个自由、开放式的实训模式,构建了一个接近生产现场的实验环境,既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训平台,又为相关教学实验与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运用STEP7编程软件和WINCC组态软件进行网络组态和监控组态,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人机监控操作界面方便地修改操作参数,观察控制效果;并可在人机监控界面选用不同的程序进行多个实训项目,而不必需要进行硬件接线的更改。

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将学院的部分老设备融入新的系统中去,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节约改造系统产生的费用,而且通过重新布局,还可以开发出原有设备的新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耀军,刘金云.模糊控制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实现[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11(3)

[2] 郁聪.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 王华,郭梅.从传统工厂到数字化、智能化工厂[J].电子世界,2013(20)

[4] 吴一鸣.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10)

[5] 李爱华.PLC,变频器与通信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8)

[6] 刘建华,张同庄,毕文艳.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4)

通讯技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高职网络系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

1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可以预计在不久在将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应用越来越普及。随着这些应用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网络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网络设备配置、网页制作、服务器配置、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网络系统管理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培养综合素质高、技术实力强的应用型网络系统管理人才已成为信息社会的迫切需求。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培养市场需要的网络系统管理人才,是高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进行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据初步统计,一方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发展需求比较大,对网络系统管理人才要求比较多、要求比较迫切,而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高专的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高等教育理念往往多强调培养学生,少强调培养的学生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导下,网络系统管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达不到企业对他的需求标准,也就是说,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2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认真进行专业调研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第一步。首先,从一些比较大的人才网站如51job、南通人才网等相关招聘网站上搜集了大量的招聘信息,分析出企业对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能力。然后制作调查问卷,从近3年从学院毕业学生处获取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反馈信息。再次,通过联系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相关企业的老总和技术负责人,通过他们了解网络系统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教学经验,明确了企业对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能力要求。从而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根据调查的结果,得出本专业面向通讯和网络信息系统产品应用、销售与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政府和一般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管理基本知识,掌握通讯和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安全方案制定及实施、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以及产品销售等技能,在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从事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信息系统工程师及技术支持工程师等方面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同时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面向通讯和网络信息系统产品应用、销售与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政府和一般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在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通讯与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安全方案制定及实施、技术维护服务等岗位,从事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信息系统工程师及技术支持工程师等方面工作。

3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学习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兄弟院校网络系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根据笔者所在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拟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培养形式,形成了一套具有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特征的网络系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3.1课程体系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往往以学科为单元进行教学,学科之间联系不是非常紧密,知识点比较涣散。而在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把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整个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职业素质课、职业技术课和职业拓展课。其中职业素质课包含基本素质课和专业基础素质课。

基本素质课包含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专业基础素质课C语言程序设计、关系数据库等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职业技术课包含TCP/IP基础、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Windows server 2003等相关的课程。职业拓展课包含图像处理、工程制图与CAD等相关课程。

3.2校企合作办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往往跟企业有所脱节,学生反映学习到的知识到企业里没有用处。所以在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加强和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发挥企业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包括有很多来自于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更新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构建校企合作的新型网络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与企业合作办学过程中,把企业一些技术切入到培养方案中去,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设置能真正为企业所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通过与国内著名的通信企业中兴通讯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引进中兴通讯先进的教学资源,将国内领先的IT技术资源整合为权威、实用、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积极引进中兴通讯的专业课程和实训,和中兴通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课程教材的开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院校里积累实际工作的经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学院以创建省级示范院校为契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良好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

为此,学院在校内建立了锐捷网络综合实训室、网络系统管理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同时在校外建立了中兴通讯实训基地、锐捷网络大学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吸收,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熟悉所在的岗位,尽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去。

3.4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的老师绝大多数从大学毕业后直接任教,绝大多数老师没有企业经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为了更好地培养网络系统管理人才、更好地发展网络系统管理专业,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了达到整个目标,学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1)通过校企合作分批分次选派优秀的老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实践活动,通过一年的锻炼,使得老师成为真正意义的工程师。通过锻炼,教师既可以巩固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操作技能书评,而且能真正了解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发挥青蓝工程的作用。教师之间也存在理论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可以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织带领青年教师一起上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践证明青蓝工程在提高年轻教师水平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聘请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学校既聘请这些人员来给教师进行先进专业知识的培训又可以把企业中一些实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先进的技术。

第四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培训组织的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培训,既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又可以学习在企业先进技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和兄弟院校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进步。

通讯技术培训范文5

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及同等水平课程方面

英国学校公开举行学术、音乐以及其它专业的选拔考试,欢迎品学兼优的青少年参加选拔。考试时间是每年秋季和春季录取新生之前。考卷会分送至英国文化委员会驻各国办事处,以便考生在当地参加考试。

此类奖学金最高数额可达学费的一半。同时,各学校校长还经常为成绩突出而又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费。私立学校信息服务处(ISIS)网址提供私立学校奖学金指南。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奖学金项目

英国志奋领(Chevening)奖学金

用于资助出类拔萃的学生攻读研究式或讲授式硕士学位。欲申请志奋领奖学金,可以与英国文化委员会中国办公室联系。

此外,不少英国院校都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有关详情可向我办公室查询。

英国文化委员会管理的奖学金

英国文化委员会负责管理一系列奖学金项目,个人以及英国政府希望与之建立关系的中方重点合作机构的在职人员都可以申请。英国选择合作机构的原则是使之符合中国200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专为中国设立的志奋领奖学金

志奋领奖学金项目是英国旨在为中国培养未来领导人员的最主要的资助项目,由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GCO)提供经费。这一项目经过竞争筛选,选拔出具有本科以上学位的专业人员到英国攻读研究生课程和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成回国后为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每年大约选送一百四十名志奋奖学金获得者到英国留学,时间不超过十二个月,学习的专业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法律、经济学和金融、银行和国际贸易、新闻、国际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等。

奖学金包括在英国留学的全部费用,如学费(最高达10000英镑)、生活费(每月大约600英镑)以及中国至英国往返机票一张。这种奖学金在中国分区管理,如北京(北方地区)、上海(华东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广州(华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重庆(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

自2002-2003年度起,志奋领奖学金将对私人申请者开放。由于该奖学金金额可观,竞争将非常激烈。申请人须在每年五月底以前把个人简历(英文)寄到当地的英国文化委员会办公室。合格的申请人将在同年六月份得到申请表。成功申请者,最早可于次年八月赴英。

中国金融业培训项目(FIST)

中国金融业培训项目由英国国际发展部提供经费,旨在帮助中国解决金融部门管理人员获得市场体制下金融管理经验的迫切问题。培训的目的在于使金融业管理者具备在本工作单位推进机构改革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中国金融业培训项目的核心部分是中方人员在英国金融服务业进行三至十个月的配薪实习。三个主要实习部门是银行、证券和保险业。

英国海外人员工业实习项目(BOND)

这一项目由英国贸工部提供经费,最多资助25名从重点工商部门选拔的、具有工作经验的海外专业人士到英国有关部门进行工作实习。这个项目侧重资助公司机构,资助的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发电、通讯、汽车、水力开发、农工企业、建筑、环境、食品饮料、医疗保健、金融和旅游。英国海外人员实践工作环境不是正规的培训项目,而是为培训人员提供一个在实践工作环境下增加新的相关工作经验的机会。项目不受财政年度或学年的限制,因此,实习可以任何时间开始。实习长度通常是六至十二个月。

相关网址:省略/bond

和省略/china/chinese/work/Deve/BONDa1.htm

英中科学技术合作基金

基金项目由英国科学技术办公室(OST)和中国科学技术部(MOST)共同资助,旨在资助英中科学技术合作项目。资助重点是具有明显的工业使用价值或者具有明确的长远工业潜力的项目。合作研究申请范围包括生物技术、新型材料和环境技术等。资助周期一般为两年,资助额度英方机构一般不超过15000英镑,中方不超过等量的人民币数额。

相关网址:省略.cn/english/science/guidelines.htm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大东电报局香港电讯/大东电报学院

本项目由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和大东电报局共同资助,提供八份奖学金资助中国电讯待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出国留学。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通讯管理硕士学位和运筹电讯硕士学位。通讯管理硕士课程包括电讯环境和市场、电讯业的战略商务规划、电讯业的财务模型、竞争环境下的人员和技术管理、以及管理规章的制订原则和影响。运筹电讯硕士课程包括电讯环境、电讯原理、电讯的商务过程、电讯项目管理、电讯切换基础工程、存取网络传输系统、服务和网络设计、网络操作和管理、管理规章的制订原则和影响、以及采用新兴技术创业等。两种硕士学位奖学金的资助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奖学金获得者在考文垂大东电报学院学习。在选送留学生中,英国文化委员会和中国的主要合作机构配合,每年由中方合作机构推荐候选人。中国电讯行业在职人员如果符合选拔条件,也可提出申请。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皮尔逊集团公司/斯特灵大学

本项目由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斯特灵大学和皮尔逊媒体集团共同资助,每年提供一份奖学金资助中国媒体专业人员进行媒体管理学术培训。这一全日制硕士课程是为了帮助媒体管理人员迎接媒体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挑战。课程的目的是使媒体管理人员在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时具有更全面的分析能力,并且为在媒体行业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英国海外人员工业实习项目(BOND)

这一项目由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和皇家内科医生学院共同资助,每年提供五份奖学金资助到英国国民保健体系下属适当的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培训。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前十二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至少获得了博士学位或医学博士学位,必须是医院内科或者附属专业(但不包括小儿科)的临床医生。对于研究型医生,他们必须具有至少四年的临床培训。申请人的雅思学术考试四个部分的最低成绩要求达到7分。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欢迎北京的中国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和广州市卫生局所属职员申请。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壳牌公司奖学金

这一奖学金资助外国学生到英国留学,以促进教育进步和全球合作。基金的目的是每年至少向全球提供五十份全额奖学金,资助外国学生到以下六所英国名牌大学攻读学制一年的课程硕士学位。这六所名牌大学是剑桥大学、达勒姆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以及伦敦大学学院。留学方向是应用科学技术,包括环境科学、经济学、法律和企业管理等。

通讯技术培训范文6

马化腾曾经如此坦言,“对于腾讯来说,业务和资金都不是最重要的。业务可以拓展,可以更换,资金可以吸收,可以调整,而人才却是最不可轻易替代的,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2013年的腾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这个“企鹅帝国”每年要输入数千名新员工,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开拓。如何大量“造血”,并将“新鲜血液”有效地输送到“周身”,这关系到腾讯能否走得长远,步子是否稳健。

显然,“腾讯学院”的创立正是基于此背景。

在腾讯学院常务副院长马永武看来,腾讯学院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内部员工持续的培训,注重企业内人才的系统发展与培养,做到培训内容腾讯化,最终形成完善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腾讯学院期望做到的不仅仅是员工培训,而是提升到人才发展的高度,回归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

从2007年创立至今,腾讯学院一直在摸索足以匹配“企鹅帝国”高速发展的人才输送之路。“企业大学是否足以支撑企业人才发展之重”是时下的焦点话题,腾讯学院的发展轨迹或许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角色

有人这样定义企业大学:从某种层面来说,企业大学可视为培训中心的“战略升级版”,它贯穿着公司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其核心部分,便是有效地针对企业的组织运营以及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对公司的员工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企业大学创办的初衷在于,从一次性培训活动转向建立持续学习的文化(员工互相学习,分享创新和最佳实践,并着眼于解决实际的经营问题)。换言之,企业大学的培训重点已经不局限于个体员工的技能提高,转变成为组织培养学习能力,形成一致理念。提高企业在员工中的形象,并让合作伙伴认同企业的文化,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命、经营理念和战略等。

腾讯学院创立5年,目的不仅仅在于配合公司的战略,完善从员工到经理各级人才的培养体系。同时,它还要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命、经营理念和战略。并且持续地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力求将公司的人才发展项目做得更加多形式、多视角。

“腾讯学院的培养体系是一个逐步完善发展的过程。”对于这些年如何配合公司的发展战略,马永武这样介绍。针对新员工要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适应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当中;而在职员工,比如说各层管理干部则要通过诸如“辅导年”等项目,让这些人更好地去胜任自己的职位,懂得怎样去带团队;各层经理人则都有不同的培养课程和体系,针对一些核心层,腾讯学院会制定重点发展的培养项目。“怎么样起到很好的效果和作用呢?其实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在这两年的员工满意度调查里,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逐年提升,非常好的一个提升。”

在2011年人才发展论坛上,马永武阐述了自己对企业大学的看法,他认为企业大学跟原来的培训部门所不同的地方,一是企业战略的制定;二是文化推广的力度。

腾讯是一家处于高速发展的朝阳行业中的企业,每年新员工培训数量特别庞大。2012年腾讯招收了数千名大学生和有社会经验的新员工。针对这两类人群,公司内部运行了两套体系,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会进行十天的封闭培训,除了介绍公司的理念、文化、行业介绍之外,还会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相互认识和了解。其中包括新老员工的座谈,高管的面对面,趣味运动会等。腾讯希望新员工除了学习公司的知识之外,更要了解公司的文化和学会与上万名员工之间的沟通。

而对于社招新员工,腾讯学院会用三天半的时间去培训。2009年,一个叫“腾讯达人”的项目成为亮点――每一个社招的新员工,会让他们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去找老员工做访谈。让老员工讲一件事,或者一个故事。一个星期之后,所有社招新员工参加封闭培训的时候,把自己听来的故事讲出来,然后一起去总结。这个对企业文化的宣传非常有好处。“腾讯成立14年,公司非常注重这些故事的积累,只有这样的好故事,才能让公司的文化深入人心,这是企业大学对于企业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腾讯学院所扮演的角色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学习部门,它力求将企业所关注的每一个点都输入自己的“转换器”中,最后转化成养分,源源不断的供给企业。所以,“企业大学永远是无法脱离企业而生存的。它只能紧跟企业的步伐,甚至要比企业更具前瞻性和眼光。”

2012年年初,在谈到腾讯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时,马化腾公开表示,腾讯将继续专注于扩大开放,专注于移动产品。特别是在开放平台方面,明年腾讯将继续开放云平台。

面对企业新的战略调整,腾讯学院相应进行了全面升级,推出“2.0版本腾讯学院”。“简单来说是三个角色的升级,一个还是员工成长顾问;第二个叫做业务发展的伙伴;第三个叫做企业变革的助手。”马永武介绍说。构建培养体系,培育核心人才,这是腾讯学院发展的重点,2013年将继续人才方面的建设;而整合分享平台,是基于结合公司的业务发展来为各个公司的不同人群提供专项的培训解决方案。“我们已经开始配合公司的开放战略,向公司各个产业价值链的一些人提供培训,比如说电商卖家。公司开放的时候,腾讯平台上有一些开发者,他把自己开发应用的东西放到腾讯上,然后会跟腾讯分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培训和支持。”;最后是辅助企业变革,企业大学必须能够辅助企业战略落地,并协助在公司内部去弘扬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有一些发展变化和调整的时候,企业大学作为助手,要在公司内部宣贯、弘扬。“前两年我们推出了一个所谓辅导年的项目,就是公司的业务发展太快了,很多新干部跑步上岗,怎么办?我们在公司推广了一个辅导的文化,就是希望每一层经理都要重视辅导下面的经理或员工。”

特色

2007年,当马永武刚刚加盟腾讯, “企鹅帝国”的人口数量已近4000,人力资源部最初成立了一个培训组作为培养员工的基地。随着人才发展需求日增,腾讯学院应运而生了。

在腾讯,公司的员工根据其从事的工作可分为几大族。腾讯学院会根据他们工作的需求分别开发课程,“学院的课程几乎每个月都在更新,现在是300多门,这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2、3个小时的课程。”腾讯北京培训主管徐晶介绍说。5年里,随着时间的积累,腾讯学院的课程积累量逐年增加。在356门课程中,278门属于专业类。这些专业类课程都是短、频、快,甚至课时只有2到3个小时左右。另外,还有30多个领导力课程和新员工培训课程。而关于员工的素质、素养等方面课程每年也在不断的更新中。

“其实,作为互联网行业,它的企业大学一定是有自己的特色和规律可循。”在马永武看来,可以归结为三个点。首先,快。互联网发展节奏非常快。它的企业大学,无论是做培训的课程,还是开发课程的周期都要快,“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把它用一个词归纳就是‘敏捷’,甚至是公司在开发产品的时候都要敏捷。”

比如,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革命对员工创新能力的要求,腾讯学院的内部课程――创新思维课程应运而生。课程主要向学员介绍腾讯现有的创新实践,鼓励员工通过跨界学习拓宽思路,在工作中不断打破常规,进行自我创新。同时,员工要学会在组织内营造创新的氛围,保持团队的创新能力。再比如,腾讯QQ、互联网游戏用户非常多,在技术开发和产品运营上,需要面对海量用户。因此,腾讯学院及时调整,推出‘海量服务之道’课程。

其次,开放。在互联网行业,自身关于学习沉淀的东西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寻。这就需要企业把视野打开,做培训的人经常会走出去,甚至跨界去借鉴、学习,然后再沉淀为自己的课程和培养体系。

最后一点,“轻”。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腾讯目前有两万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7岁,而且这些人又都是偏创新研发型。所以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形式就不能采用强迫方式。

在腾讯,内部倡导自主学习,除了新员工入职培训,职业操守、信息安全方面为强制性培训外,其他绝大多数培训都是非强制性的。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文化,使这里员工的培训与学习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随着新的学习时代的到来,腾讯学院也注重多种培训方式的综合应用。例如,除了面授课程,学院还经常为学员搭配工作坊、沙龙、研讨会、行动学习、标杆学习等方式。腾讯名家之声已成功举办两年多,邀请行业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拓宽学员的视野,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院还充分应用互联网行业本身的技术特点,不断丰富e-Learning平台,提供文件文档学习、视频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SNS互动式学习也是腾讯学院培训的一大特色,旨在加强学员的参与,而不是让其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公司专门成立了知识管理(KM)平台,根据员工不同的专业和兴趣分成不同社区。学员可以在平台上传工作文档、资料,分享自己的所学,交流专业知识及工作的心得体会等。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学院目前的800人讲师队伍基本上是从内部员工提拔的,他们已经成为腾讯巨大的“知识库”。而这也离不开腾讯学院“选、育、用、留”体系。内部讲师通常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年限,符合相应的绩效表现,要有意愿,要获得领导的支持;自主报名后,审核通过的报名者要学习适合的课程,通过讲师认证小组认证,即可收到讲师聘书,成为一名真正的讲师。此外,学院专门成立了讲师俱乐部,定期对讲师进行培训。例如,教他们在课堂上控场、发声等授课方面的技巧。腾讯学院将讲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根据其授课的反馈程度、学员的参与度、上课数量以及能否开发课程等方面决定其能否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