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工程论文范例6篇

通讯工程论文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消防;无线通讯;问题;对策

无线通讯在指导消防官兵开展救援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无线通讯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在指导消防灭火过程中的意义显著。采用这一方式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灭火力量集中起来进行消防任务,同时在火灾现场也可以进行更加高效的指挥。在消防过程中,无线通讯的功能还不仅仅在于指挥,对于传递文字、图像等信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无线通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依然是存在不少问题的,虽然拥有了技术上的支持,但是仍然具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本文就对无线通讯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展开了论述,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消防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 无线通讯在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无线通讯在实际的消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防工作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能充分的发挥无线通讯的作用,那么将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与安全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列举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消防部队中,无线频率的分配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尤其是用于消防的无线频率比较少,如果将其应用在跨区域增援作战的过程中,因为频率过少,就会出现冲突的情况,影响到正常的消防工作。在当前的消防无线频率应用中,主要采用的是公安350M无线通讯系统,这就大大降低了出现频率冲突的可能性,但是相反,如果在某一时间段中当地公安使用无线通讯的情况比较紧张,那么就会影响到对消防系统的无线通讯的分配,因此造成频率冲突的问题。所以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还是应该从根本性的方式上入手,提高无线通讯的频率,以消防专用通讯频率为发展目标,这样才能促进无线通讯在消防工作中更好的应用。

其次,在运用无线通讯的过程中,干扰堵塞是另外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这是因为目前无线通讯市场比较活跃,所以可以使用的设备种类也是相当丰富的,例如上文中提到的350M超短波电台、3G/4G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还有短波电台等,都是主要的设备类型,另外还有无人机系统以及卫星电话以及便携式与车载式的卫星站等,这些设备类型在进行消防通讯的过程中都十分常见。这样在消防救援的过程中,上述无线通讯设备在综合使用后,极容易产生信号的干扰现象,进一步造成其他无线通讯系统不能正常使用,更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信号的阻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设备是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的,更不必说在消防救援现场进行有效的指挥了。

第三,在消防救援现场,采用无线通讯有时还不能与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联系,因为受到通讯信号的影响,在通信方式上存在过于单一的状况,所以造成通信方面的问题。目前,消防救援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主要采用的通信方式为350M集群对讲机、POC对讲机以及手机等,这些通信手段都过于单一,能够覆盖的通信范围相对来说也更加狭窄,所以造成通信质量较差。例如POC对讲机就是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确保其使用效果。目前,在消防现场与指挥中心的联系中,主要是以手机的通信方式为主,所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通信方式,便于进行联络。

第四,在消防无线通讯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是在复杂的场所中出现的,例如地铁、隧道以及地下室等,这些场所的信号较弱,在地形方面也是相当复杂,所以在无线通讯传输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进而影响现场指挥部和作战小组的通信联络。

第五,现场通信保障乱的问题。消防部队装备了较多的信息化装备,但是由于平时训练不足,制度要求不落实,乱占用频道,不按时限报告等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信息上报不及时,现场图像传不上来。

2 解决消防无线通讯问题的措施

一是研发适合消防部队使用的无线通讯设备,各有关技术单位和厂家应深入了解消防部队实际需求,研发适合消防部队使用的,能在灭火抢险救援现场浓烟、高温、黑暗环境下工作的无线通讯设备,解决地下室、隧道、地铁等复杂场所通信保障问题。

二是设置消防专有无线频率,针对消防工作的特殊性,消防部门应当与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进行协商,划分出一段专属于消防部队使用的无线通讯频率,保障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消防部队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的对现有频率进行划分和使用,最大限度的利用频率资源。

三是科学规划现场各类无线通讯设备频点、规范通信设备使用,消防部队要根据平时训练、演练情况,科学规划短波电台,3G/4G无线图象传输系统,微波无线图象传输系统,卫星电话、卫星站(便携式、车载式),无人机系统等各设备的通信频道、使用频点,明确主战单位、增援单位同类通信设备频率划分和调整方案,规范现场各类通信设备的使用。

四是充分利用语音综合集成设备,配置语音远程互联终端,通过公网移动网络(移动、电信、联通均可)实现将350兆常规对讲机无线频点信号联接到支队、总队指挥中心语音综合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各级指挥中心与灭火救援现场的互联互通,解决灭火救援途中和现场通信问题。

五是加强人员培训,严格现场通信。要大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官兵素质,进一步强化各类无线通讯设备使用和管理工作,规范用语,统一呼号,严格现场通信纪律。各级消防部队指挥员必须养成使用对讲机通信联络的习惯,使用对讲机时刻和各战斗区段、指挥中心保持通信联络畅通,严格灭火救援现场手机使用,未经指挥部允许,不得使用手机通信、拍照和发送现场影像资料,避免引发群众、媒体不必要的误解。

结束语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无线通讯在消防部队指挥调度工作中作用、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满足传统的语音通信以外,无线通讯正向现场图像传输、地震等自然灾害复杂现场通信保障、通信装备小型化、便携化等领域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高消防部队通信保障能力,提高指挥调度能力、提高部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姜洋.论新形势下消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4).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2

摘要将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和组织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相结合,作为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管理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企业通过完善职业发展管理系统,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兼顾员工的工作成就感与满意度,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基于腾讯公司实施的职业发展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将理论研究与现实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职业发展职业发展管理腾讯公司

企业的职业发展管理系统包括晋升与调动管理系统、报酬系统、激励系统、培训与开发系统、沟通系统这五个子系统。结合腾讯公司的职业发展管理体系,本文主要对其具有典型性的两大系统――晋升与调动管理系统和培训与开发系统进行分析。

一、腾讯公司的晋升与调动管理系统

职业通道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掌握员工的职业需要,帮助员工了解自我,达到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职业通道设计通过确立组织内晋升的不同条件和程序,使员工的职业目标和计划有利于满足组织的需要,并且帮助员工胜任工作。

腾讯职业发展体系分为员工职业发展体系与干部领导力体系。公司员工依据所从事职位,必须且只能选择对应的某一职位类作为职业发展通道;同时为保证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除总办领导以及EVP以外的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同时选择市场族、技术族、专业族的某一职位类作为其专业的发展通道,走双通道发展。这意味着在职业发展体系的支持下,员工可以同时在领导力通道以及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上发展。

正如沙因提出的职业变动理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腾讯公司双重的职业生涯路径管理体系可以让员工自行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为员工拓宽职业发展空间,有助于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腾讯公司的培训与开发系统

培训与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升员工的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现代企业的培训与开发系统设计往往包括两大核心、三个层面、四大环节。其中,两大核心是指在设计基于战略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系统模型时有两大核心要点,既要考虑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又要切实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

(一)腾讯学院

2007年8月24日,腾讯公司宣布成立自己的企业大学――腾讯学院。围绕着为公司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的核心目标,学院致力于搭建一个有腾讯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学院现拥有超过百人的内部兼职讲师队伍、超过百门的自主研发课程和过千门的网络课程。对外,学院与哈佛、中欧、长江商学院及惠普商学院、爱立信中国学院、摩托罗拉大学等知名企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员工可接触到外部顶尖的专家讲师和顾问。同时引进了全球范围内领导行业标准的培训管理与在线学习系统(内部称Q-learning系统),目前这套系统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腾讯人的学习习惯。

(二)腾讯学院培训体系总览

三、结语

尽管职业发展管理可以以企业为中心,也可以以个人为中心,但事实上,只有将企业职业发展管理与个人职业发展管理有效结合,在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结合点,才能同时实现员工个人发展成就的最大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与个人各自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煤矿开采;自动化;通信技术;煤炭资源;煤炭行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6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2-014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2.080

1 概述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物质,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以煤炭为核心的化工等领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本文基于这个背景,以煤矿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动化以及通信技术的功能与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煤矿自动化改造与通信技术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并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找到后续煤矿自动化升级的实践方向,为具体的煤矿相关技术建设与类似的工业生产建设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

2 煤矿自动化功能特点及其关键技术

2.1 煤矿自动化功能

煤矿的自动化建设可以按照不同的生产流程来进行自动化构建,主要可以分为运行与管理自动化、运输自动化、洗选系统自动化、安全保障自动化等多个环节。

2.1.1 运行与管理自动化:通过远程设备来实现矿区内相关设备的远程操作,并利用集线器与终端计算机等方式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时间、参数等)进行记录与传输,使得企业对于煤矿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掌控,并通过此种模式能够集成记录、评价、报警、运行以及维护等多个维度的管理功能,不仅为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与依据,更能够通过功能拓展来实现更为复杂的管理模式。

2.1.2 运输自动化:所谓的运输自动化与传统的运输线相比具有能够自动识别、自动运输的功能。从其具体构建上进行分析,利用单片机或者集成式PLC控制系统来与传输物理设备进行联动,包括了对传输设备重量检测,自动规划运动频次与时间,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人力资源,还能够节约煤矿开采中的运输成本。

2.1.3 洗选自动化:在煤炭开采之后所形成的初级产品需要通过洗选才能够进行合理的分类,并进行分类销售。而洗选过程中是一个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工序。通过对自动化体系的引入与建设,不仅能够增加洗选中各个环节的遵从性,提高工作效能,还能够避免由于工作环境带来的人为损伤。

2.1.4 安全保障自动化:煤矿开采的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井下不遵从操作而造成的,因此,在相关保障体系中引入自动化构建能够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自动化的检测与报警设备能够使得人们实时了解井下环境信息,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另一方面通过安全保障设备的自动化体系构建能够有效地避免人为操作造成的可能风险与安全事故。

2.2 煤矿自动化关键技术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通过传统的继电器体系结合PLC以及单片机系统能够对相关的机电设备形成有效的自动化管理。因此,在其自动化构建的过程中,管理、讯号传输以及相关的系统设置是其关键技术。在管理中主要通过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及可视化界面来进行必要的实现。在具体的设备控制过程中,采用母机对子机的讯号控制来完成基本的操作,而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该过程则相反,通过PLC现场终端的讯号收集与初步处理达到获取一手数据的目的,通过计算机统一管理的模式来达到统筹管理的目的。在讯号传输方面,讯号传输是可视化管理体系,甚至是煤矿自动化的根本来源,在具体的通讯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通过讯号增强与加密设备来保障讯号正常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与清晰度;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硬件屏蔽技术来避免讯号传输中的干扰。在系统设置方面,通过对相关设备的整合以及对具体的参数设定来达到系统自动管理的目的,并采用数据后台评价与报警机制为设备提供必要的检修表、工作表等系统指标,进而为保障煤矿自动化体系构建贡献力量。

3 煤矿通信技术特点及其关键技术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煤矿的通信技术不仅是井上井下工作沟通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自动化体系的必要构建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对煤矿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的讨论。按照不同的应用模式与构建方法,煤矿通信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3.1 基于设备之间的通讯环节

在此类通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由于设备之间的通讯相对简单,仅需要通过二进制的相关代码传输简单的操作命令,便可以达到相关的通讯需求。因此,在通讯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电讯号来完成,而电讯号自身便可以整合相关的讯息,使得此种类别的通讯体系构建相对简单。另外,在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讯体系构建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单一的控制为根本目的的,在此种条件下,远程控制体系是煤矿该类别通信技术构建的关键。保障线路的畅通以及讯号的准确性是其关键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具体体系构建可以从硬件保护层面来进行入手。

3.2 基于人机互动或者工作人员之间的通讯环节

人机交互对于通讯质量以及数据传输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不仅包括了可视化界面对于相关设备的构建体系,还包括检测、视频传输甚至是物联网数据传输等一系列体系构建。

3.2.1 采用集成网络来构建工业环网,进而通过环网的接口技术来整合煤矿的整体信息传输,此种构建模式可以实现一次建设,重复利用,为后续的相关功能拓展提供接口与平台。

3.2.2 积极引入新技术与新材料来构建更为合规的煤矿通讯系统。引入光纤介质构建基础通讯设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纤在煤矿井下的使用安全,尤其是其对于震动、外力、牵引等因素的抗性较低,需要完善的外套保护措施来予以保障。只有通过上述的建设才能够在整体的一体化设计上保障煤矿相关改造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煤矿的自动化改造是其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的必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于煤炭生产过程中设计的自动化与通信技术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模式进行总结,并从合规性以及安全性等角度探究了煤矿自动化与通信技术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煤矿自动化改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相关企业改进提供可行思路。

参考文献

[1] 钟跃.我国当前煤矿通讯系统主要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0,(5).

[2] 谭得健.我国煤矿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2010,(9).

[3] 王栋平.煤矿自动化与物联网技术探讨[J].电子世界,2014,(12).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通讯;师生互动;异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3-0060-06

一、网络通讯技术促使师生互动变革

师生互动是现代教育制度中师生交往的重要活动方式,有师问生答、师讲生问、生讲师评、生问生答等形式,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证。在数百年的班级授课制教学进程中,师生之间已经建立起了稳定的、行之有效的面对面互动关系,使得教育、教学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知识传承效果达到最佳。

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习不再是单一的在校学生的专利,在职人员异地学习人数占学校学人数的比重与日俱增。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等发生巨大变革,异地师生之间必须借助媒介才能开展非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在网络通讯技术面前,传统的师生面对面互动策略不断受到冲击。师生互动不再仅仅是师生间的语言、手势、神态的互动,还包括教师、学生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因此,在异地教学需求越来越迫切的今天,研究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异地师生互动问题,是解决未来教育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

师生异地互动离不开通讯媒介。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通讯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即时通讯软件等异地互动通讯工具和软件迅速普及,其功能也越来越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异地同步或异步互动交流。技术改变人类生活,通讯技术必将使得师生互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不论身在何处,都能随时随地通过媒介互动;可以是一对一互动,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多互动;可以是同步互动,也可以是异步互动;可以是文字互动,也可以是语音、视频互动。信息时代,师生之间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互动交流,正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即将成为师生互动的主流。网络通讯技术虽然问世时间不长,但其影响深远。研究网络通讯技术在异地师生互动中的地位、作用和效果,对未来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师生互动研究现状分析

师生互动是一个历史久远,人们一直在思索的课题,也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外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很早就注意到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重要性。有关师生互动的研究国内外也都相当重视。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创立了一套寻求知识的方法――“产婆术”。在他眼里,教学就像是一个婴儿的“接生”过程,教师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刺激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寻找出正确的答案。而我国古代最具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提出,教师要具备善于了解学生,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的能力;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了“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思想。这些可以说都是师生互动思想的早期表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等学科角度对课堂师生互动进行研究,不断丰富着师生互动的理论成果。美国的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主张“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继而国内外分别从师生互动主体、师生互动效果等不同角度,对师生互动的类型、师生互动行为、师生关系等进行了充分详细地探讨。

在教育社会学领域,主要是从角色及其相互之间的行为过程这一角度来理解师生互动的。德拉梅特(1976)的《教室中的互动》,是最早专门论述课堂师生互动问题的著作,此书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教室内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课堂情境以及师生关系做了较全面的分析。英国学者B.J.Ashley等人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社会体系的观点,从师生互动主体的角度进行探讨,把师生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三种。从哲学认识论出发,研究者认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着一种主客体关系。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教师主导说、学生主体说、师生双主体说以及主导主体说。在此基础上,R.Lippitt&R.K.White等人从师生互动中的教师领导方式进行探讨,把教师使用权威的方式分成三类: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并由此形成了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师生互不干涉式三种不同课堂互动行为类型。在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更侧重于从师生互动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面来探讨。1983年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根据教学效果描绘了课堂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四种类型。如图1所示:1的效果最差,教师跟全班学生仅保持单向交往。2的效果尚好,教师试图跟全班学生发展来回交往。3的效果较好,教师跟全班学生保持来回的交往,也允许在正规的基础上有学生之间的交往。4的效果最好,教师在集体中是一个参加者,他鼓励集体中所有成员,包括教师自己,有来回的交往。

从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及形成的情感因素进行探讨,Siberman把教学情景中的师生关系分为四种类型:依恋型、冷漠型、关怀型和拒绝型。C.howes和她的同事根据依恋理论将师生关系分为三类:回避型、安全型和抵制、矛盾型。Getzel和Thelen将教师行为分为团体规范型、个人情感型和动态平衡型三种。R.C.Pianta则将师生关系分为三个不同的特点:亲密、冲突和依赖。另外,我国学者王家瑾还从工程学角度,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因素构建出教学活动的三维坐标体系,形成了师生课堂互动模型。。怫兰德(Flanders,1970)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提出的互动分析系统FIAS(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System)。将师生互动的语言行为分为三大类共10个类别,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量化途径。这是国内外首次对师生互动行为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量化,并带领师生互动的后继研究。

综上所述,均是从理论上对师生互动类型进行了研究。关于师生互动的途径、形式与性质,研究师生互动的内容关注的还比较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走在了前端,紧随而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发展迅速。人们对师生互动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尤其是远程教育中的师生互动。1989年穆尔提出了“三种类型的互动”,即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作为一个概念框架来理清远程教育中产生互动的不同活动。库克森等人fcookson&Chang,1995)根据互动的性质将互动分为教学互动和社会互动;根据传播媒体的不同,Kearsly3L将远程教育中的

互动分为文字互动、音频互动、视频互动;因反馈时间的不同,博格将互动分成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Saun-dersetal在1997年根据互动的物理性地点和时间讲互动分为课堂内互动和课堂外互动。王陆教授(2008)指出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育关系变化,首先是师生和生生的人际的关系的变化,因而,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师生互动关系必然会成为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的热点问题。并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中典型的互动应该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媒体和交互发生的时间这四个传播要素,表现出新的特点:第一,互动借助于媒体发生的,按照媒体类型可以分为文字互动、音频互动和视频互动三种类型。第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按时间特征分课堂内的教学互动和课堂外的社会互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可以以同步方式或异步方式展开。第三,学习者通过与学习界面交互而引发的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如图2所示:

王陆教授提出的四个传播要素与互动类型的关系图,综合了前几位外国学者对远程教育中互动的类型划分,形象地表明了因媒体而引起的师生互动的显著变化:师生互动需借助于媒体发生,尽管如此,但王陆教授构建的传播要素与互动类型关系图仍旧没有表现出媒体的变革,尤其是媒体变革给师生互动带来的影响。尽管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发生巨大变革,但目前对于网络互动还没有一个确切地界定,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描述与论证,杨刚等人从教育学、社会性、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师生网络互动进行了解析,并将师生网络互动结构分成民主型、主导型、私聊型、无反馈型和孤立型。刘细良等人则强调主体间性对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作用。

同时,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在迅速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带动着师生互动的变化。此阶段,我国有关新课标下的师生互动变化的研究也一时剧增。这是我国课堂教学变革的一大特色。但是无论是新课标下的师生互动研究还是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研究,我国多注重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对理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完善。随着网络环境的复杂化,师生互动也随着变化甚快,唯有不断地跟上其研究进度,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指导意义。纵观国内外对网络通讯环境下师生互动的变化研究,还大多停留在传统研究的方式上,即要么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师生互动的关系,要么从微观的角度对其行为变化进行分析,很少有结合二者为一体的研究。且宏观方向侧重理论研究,微观方向则偏重教学实践,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其次,对信息环境下,网络环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最多的还是远距离师生互动的特点和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变化,真正将远程教学互动和课堂互动结合起来的还比较少。本文将依据网络通讯环境下师生互动途径为主线,从宏观上构建师生互动变化理论模型;从微观上对师生互动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实证。为远距离教学互动和课堂教学互动的互动途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

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是复杂的。根据互动的形式,可以将师生互动分为面对面互动和非面对面互动(又称为异地互动);根据互动的性质,可以将师生互动分为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根据互动的途径,可以将师生互动分为视频互动、语音互动、文字互动等。使用不同的媒介,师生互动的强度有所不同,师生互动的受益面也有所变化。为方便研究,我们以师生互动途径为依据,将不同的网络通讯媒介归类,结合师生互动的形式、性质及互动强度和受益面的变化,构建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一)师生互动的途径

为方便媒介归类,我们将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途径分为三大类,八个层次。三大类为:师生同步互动;师生同步或异步互动;师生异步互动。师生同步互动类中,除不用借助通讯媒介的师生面对面互动层次外(传统的师生互动),还有以视频会议系统为主的师生视频互动和以手机通讯工具为主的师生语音、文字互动两个层次。电子邮件、留言板等,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已经具有滞后性,归类为师生异步互动。社会性即时通讯软件、在线答疑系统和BBS、论坛等,也可实现师生同步互动,但其功能略有减弱,介乎师生同步和异步互动之间。

视频会议教学系统,可以实现一终端对一终端、一终端对多终端和多终端对多终端的同步视频互动教学。每个终端学习者的人数可以根据教学效果的需要,灵活设置。理论上讲,通过该系统将异地学习者临时组建成一个教学班,即可实现面对面教学中的一切师生互动功能:虽然需要教师和学习者提前熟悉系统的使用。因为视音频同步,互动如见本人,互动效果仅次于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如同班级授课一样,该系统必须有固定的场所,使用时师生之间需要提前相互约定时间,不能实现随时、随地互动。手机通讯工具,虽然已经开通视频通话业务,但目前绝大多数用户仍旧以语音、文字同步互动为主。手机终端屏幕的局限性决定了手机通讯工具在师生同步互动中,以一对一的师生互动为主,且师生的肢体语言不能为对方所见,互动效果大打折扣。但其能实现随时随地的师生互动,个别教学功能显著。

师生之间即可实现同步互动,也可实现异步互动的主要媒介是:社会性即时通讯软件、在线答疑系统、BSS、论坛。社会性即时通讯软件主要指QQ、MsN等,已广泛应用到人们日常异地交往的各个方面,师生异地互动交流也不例外。社会性即时通讯软件是目前异地师生之间实现同步文字互动的主要工具。特别是社会性即时通讯软件中群互动功能,可以实现多对多的即时互动,为教学公告的和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捷。在线答疑系统基本上设置在网络课程中,是一个为专门课程知识答疑所设计的互动途径,只针对所选课程的学生开放。BBS、论坛针对网络上所有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就不同话题展开争论,或者回答别人的疑问,或者了解别人的观点。

网络环境中师生异步互动的途径,包括电子邮件、留言板两个层级。电子邮件可以是一对一的师生异步互动,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师生异步互动,互动内容可以在网络上长期保存。留言板则是生问师答的异步互动途径,即全体学生可以单独给教师留言,教师为学习者个体逐一解答。这两种异步互动方式都只有互动参与者自身能看到互动的内容,具有保密性,主要用于预约答疑。

(二)师生互动的形式与性质

师生互动有面对面互动和非面对面互动两种形式。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师生处在同一地理位置的同一物理空间,师生互动基本上是面对面互动:在课堂内、外完成师讲生问、师问生答、生讲师评、生问生答。师生之间直接通过语言、动作、手势、眼神等传递和反馈信息,实现言语类和非言语类的信息交流。而在信息时代,师生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只能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非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电子邮件形式的生问师答、BBS沦坛形式的生问生答、视频通讯形式的师问生答等。从面对面互动到非面对面互动,从直接的信息传递到借助

通讯技术的信息传递,师生的互动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根据师生互动的时间跨度,将师生互动分为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两种方式。师生同步互动是指师生之间能够实时互动交流。传统班级授课制,除书面作业交流外,课内授课、课外交流等,师生互动基本上是实时的同步互动。而在网络通讯环境中,师生身在异地,若要实现同步互动,必须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手机通讯工具或即时通讯软件实现视频、语音、文字同步互动。因为在师生之间有媒介这一载体,虽然也还是同步互动,其互动效果有所减弱。师生通过特定的通讯工具,在不要求即时反馈的前提下,随时发生的交流互动形式,称为师生异步互动。传统课堂中的作业批改,试卷订正等均属师生异步互动。网络通讯环境中的电子邮件、论坛等,是典型的师生异步互动。师生异步互动以文字为主,没有同步互动的紧迫感,互动参与者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知识的创新与建构。

(三)师生互动的强度和受益面

师生互动强度泛指单位时间内师生互动交流的信息量、反馈的及时性、互动过程的投入程度、对互动信息的领悟程度等。图3中实线所示的正梯形即表示不同互动途径所体现的师生互动强弱关系:同步互动强度高,异步互动强度弱;视频互动强度高,音频互动强度次之,文字互动强度弱。在正梯形的最底端,是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其互动强度最高:师生之间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无时无刻在传递信息。师生可以及时、清楚的领悟对方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可以很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针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及时调整。视频会议系统要达到面对面的互动教学效果有难度:摄像头拍摄范围不能完全代表教师或学生的视域,屏幕上的平面视觉效果让教师肢体语言所传递的教学信息有所损失,师生互动强度要低于面对面互动强度。到音频互动层次,肢体语言全部丢弃,互动强度再次减弱。越往正梯形的顶端,师生互动从视频互动逐渐变为音频互动、文字互动,互动性质也从同步互动逐渐变为异步互动,师生互动强度逐渐变弱。留言板和电子邮件,在师生互动中,是典型的弱互动。

师生互动受益面主要指师生互动时,参与互动对象数量。在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中,虚线表示的倒梯形即表示师生互动受益面:它与师生互动强度刚好相反,互动强度越高,互动受益面越窄。从图1所示的师生互动途径来看,视频会议系统能实现同步视频互动,所以师生互动强度高,但其受益面变窄:如果参与视频会议系统学习的人数过多,学习者没有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同步互动的机会,则学习者参与这种学习和看录像没什么区别,学习效果自然降低。手机通讯虽然牺牲了视频,但它是一对一的问答形式的师生互动,同步互动对象少,互动强度高。越到异步互动层次,互动面越宽泛:BBS论坛可以让所有愿意观看、讨论的人参与;电子信箱可以实现群发。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师生互动是永恒的话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最希望的互动仍旧是面对面的互动。但在网络时代,异地互动在所难免。我们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目的是研究各类网络通讯工具在师生互动中的优缺点,在运用中结合实际需要,扬长避短,选择性、综合性地使用。师生互动途径的选择是灵活的,层级的区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师生互动途径一定要选择从下到上,从互动强度大到互动强度弱。

四、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对网络教学的指导

我们在《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研究》这门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教育硕士,需要异地教学),依据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为指导,组合利用不同的网络通讯工具,搭建了异地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比较研究,以此探寻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趋势。

(一)网络通讯环境中的师生互动环节

与传统班级授课教学相比,网络通讯环境中的师生互动不仅存在,而且师生互动在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更大,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部分:

一是课前授课信息的与反馈。学习者身在异地,授课信息必须准确及时地发送给学习者,让学习者提前知道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下载地址,做好课前预习。我们综合利用手机通讯工具的“企信通”功能和社会性即时通讯软件的群发功能,进行课前授课信息群体。不能上课或上课有异动情况的学习者,均能及时同步文字反馈或异步留言反馈信息,方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二是课中的异地同步互动教学。我们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开通4-6个异地同步视频互动学习终端,在上课过程中同步实现师生多点对多点视频互动。设立异地视频互动答疑环节,为异地学生提供现场同步答疑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模仿传统班级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减少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信息损失。教师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时监控异地学习者,恰当的对异地学习者的学习实行同步互动引导,提高其注意力,提升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三是课外预习与复习的互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网络通讯软件使用习惯,灵活选择合适的师生互动途径,参与课外预习与复习的互动交流。我们提供有:适合异步个别指导的电子邮件;适合同步或异步集体互动的BBS论坛;适合同步互动交流的QQ学习群;通过留言板预约答疑等。教师在群组和互动平台论坛里进行适当的引导、指导,并开通手机移动课堂播报,帮助异地学习者及时整理每次授课所讲知识的重点、难点,方便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

(二)网络通讯环境中的师生互动效果分析

《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研究》这门研究生课程在异地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下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过程中每位学生体验网络视频同步互动教学均在10个课时以上,每节课前均会接受手机短信通知以及课后接受移动课堂播报,由此可知学生对异地网络互动教学的体验效果已经达到稳定状态。在此学期末,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了解通过异地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根据异地网络师生互动变化理论模型图中互动途径的特点,异地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效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采用视频同步互动,模拟传统课堂。视频同步互动中师生可以看到对方形象,具有生动、直观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展示、讨论、辩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尤其是网络视频的完善,由一对一可以扩展到多对多的视频,师生互动不但可以进行师个、师班互动,也可以进行师组互动。在本次教学实验中,教师利用视频多对多的优势,采用集体答疑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其中既有师个互动、师组互动,也有师班互动。异地网络同步视频互动效果和传统课堂面对面的互动效果相似。从实验调查结果中(见表1)可以看到:5个问题统计结果均超过3分(3分表示基本同意),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教师通过实时的视频互动、监控,可以更好地集中思想,积极地参与互动,特别是促进情感上的交流;老师异地通过视频同步互动引导,能更好的预防学习者迷航。

第二,利用通讯工具手机短信功能,辅助课前通知,课后复习。在对手机所调查问题的统计结果均超过3分(见表2),这说明学习者对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学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其互动效果次于视频同步互动效果。手机短信平台互动在传递的信息量上要低于视频互动;互动时间上也要有所延迟,若有专门教辅人员效果会更好,但是对于那些不能参与到课堂,也没有视频互动条件的学习者来说,手机短信互动平台还是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第三,网络通讯软件QQ群组的即时讨论组和论坛,完善了课堂、课后师生互动。对课后预习、复习的互动活动起了促进作用,几乎每一个主题后面的跟帖达30多条,单条帖子的字数在100字到1000字不等,而浏览帖子的人数在200多人至300人之间。用学习者的话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较之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很能激发人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这种教学方法能吸引学习者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不会受到像传统课堂那样的约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等。课堂活跃则是互动的直接体现,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可见学生互动的主动,积极性体现的很到位。

(三)网络通讯环境中的师生互动变革

师生互动的主体由以教师为主转化为师、生互为主导。在师生互动中,有两方面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同时,教师和学生均不是独立地出现在师生互动中,而是共同参与在互动活动中的。传统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师生互动是一种“轮式”交往,即教师处在既定的中心位置,以提问等方式分别与学生展开并列、平行的师生互动。教师掌握着互动的主控权,学生被动参与互动。而在网络环境中,下述几个方面促使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降低,学生主导作用增强:一是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选择性,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对教师的盲从性;二是课前授课信息的对学生课前预习起到提醒作用;三是便利的网络课程资源和沟通途径的多样化,方便学生随时网上自主学习,消除了学生主动互动的途径障碍;四是物理空间距离的存在减弱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干预,让学生拥有较高的学习研讨自由度。

通过网络通讯技术,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师生互动,学习无所不在。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互动,虽然互动强度大,但必然要求师生面对面。而网络通讯技术介入师生互动环节,虽然互动强度有所降低,但师生通过手机、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随时随地的实时互动,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时间、地点限制,打破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泛在学习成为现实。网络便捷、及时、灵活,师生互动随时随地可行。师生网络互动的机会增多,时间延长。

师生互动内容从知识到情感,由单一变丰富,由简单变复杂。网络通讯环境中,学习者所学知识,已经通过精品课程等形式提供给学习者。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在学习资源的同时,不断上传自己的心得、体会,上传的资源吸引了更多的后续学习者,成为学习者课后复习、反思的“活资源”。同时,师生互动从传统的语气、表情、体态语言形式转变为丰富的文字、图片、符号形式,师生情感互动取决于人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师生互动的途径变多,带动师生互动从单一到丰富。例如在节日里利用飞信、信箱等给异地老师同学发祝福的信息,借助网络通讯工具可以很好的表达我们当面无法表达的情感。

师生互动的强度和受益面相互制约。在异地网络教学的授课阶段,应该采用互动强度大,互动受益面相应小一点的互动途径来实现师生的教学活动互动。利用其互动性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传递大量的信息,实现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动的实时调控,保证教学质量。在异地网络教学的讨论互动阶段,可以采用互动强度小,但互动受益面足够大的互动途径来进行适当的师生互动。适当的减弱了互动强度,给予了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消化吸收互动中所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要放开师生的互动范围,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网络通讯环境中的师生互动与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互动比较

通过《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研究》这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师生互动主题、形式、性质、内容、方式、强度和受益面等七个方面,将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与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互动作比较分析(如表3)。

五、研究结论及展望

网络通讯技术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异地同步或异步互动教学成为可能。传统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师生互动也将发生变革。为方便研究,我们依据师生互动的形式、性质、途径、强度和范围,构建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即:将师生互动途径分为同步互动、同步异步共存互动和异步互动三大类共八个层次;越在正梯形的底层,师生主要是视频、同步互动,其互动强度越大,但互动受益面越小;越在正梯形的顶层,师生互动主要是文字、异步互动,其互动强度越弱,但互动受益面越广。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5

摘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250名在校学生和50名在职教师为抽样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师生互动中的种类、实时性以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探讨了即时通讯软件在师生互动中的运用成效。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即时通讯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28-02

一、研究背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的终端服务,其具备的即时性与交互性,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沟通交流途径。自1996 年三个以色列青年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花格发明的ICQ(I seek you)诞生至今即时通讯获得了迅猛发展,并成为继电话和电子邮件之后的第三种现代通讯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厅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到了7.1亿人,普及率达到51.7%,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就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就网民的职业结构而言,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1%;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1.1%;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占比合计达到13.1%。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仍将是国内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用户群。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即时通讯软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上,对其在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互动中的运用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研究设计

1.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中运用现状调研。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和在职教师为抽样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师生互动中的种类、实时性以及适用性进行调研分析,从而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①抽样对象的基本情况。首先按照学校分层抽样,其次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老师所在的二级学院、年级分为两类,进行同比例抽样,最后汇总。本文共调查了5个应用型本科高校,共300名抽样对象(学生250名/教师50名),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达到了93.33%。②抽样统计结果。从280份发放的有效纸质问卷搜集到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抽样对象使用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具体情况,具体详见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所占比图1、2。

从图1、2我们可看出在学生中最常使用的2种即时通讯软件为QQ和微信,各自所占调查总人数的97.87%和76.60%。在老师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调研表中同样使用最多的也是腾讯QQ和微信,所占比更是高达100%和95.56%。经调查老师经常使用QQ办公。由此可见,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的学习、教学和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学生和老师之所以青睐于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是因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比较合理、操作简单易用、运行稳定、且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界面比较具有时尚性。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因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等具有文件共享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做到学习资料的快速共享。但调查研究也发现相较于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的频率,老师更愿意通过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来进行作业的布置、知识的答疑和各种学习任务的,这可能都源于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所提供的文件共享性和反应的即时性,能大大提高老师们的办公效率。

2.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互动中运用的实验研究。针对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互动中的运用现状,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网络即时通讯环境下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比较研究,教学研究对象是高等院校本科某班级学生,分为3组,选择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为调研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学生比较熟悉的腾讯QQ和微信,A组为对照组,B、C组为实验组,三组使用统一的教材与学习资料,同一教师上课,进度保持一致,学期末进行统一的测试。A组按照传统的看多媒体课件、视频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B、C组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别建立相应的QQ群和微信群,每次上课之后,教师可以基于当天课堂讲授的内容在课后设置论述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添加各种格式的图文并茂、丰富直观的附件,分发学习课件、课后习题,进行测试和答疑。

在学期末对这三组学生分别进行了水平测试,记录下相应的成绩,比较了三组的成绩差异。从以上的柱状图5与折线图6可以看出B、C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均比A组要高,中上等成绩的同学偏多,而B组的成绩又略胜于C组,究其原因是QQ在文件上的输入和使用比微信软件操作更为方便些。通^三组成绩的对比可知教师使用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解答疑问一方面可有效地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督促、指导也非常直接,而且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三、结论

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因其沟通交流的即时性与便利性而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它俨然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它彻底改变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有效地节省了师生双方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提高了交流效率,使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通过研究发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使用人数较多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为腾讯QQ和微信,几乎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有在使用,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改革中,可以借助腾讯QQ和微信的优势来推广教学,使其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当然在运用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过程中,老师仍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使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能够成为真正的教学与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红.英语教学与即时通讯系统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8)87-88.

[2]吴安艳.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3):61-65.

[3]杨波.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在远程教学辅导答疑中的应用[J].远程教育,2008,(12):52-55.

[4]姜林.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教学应用调查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89-192.

[5]刘颖.即时通讯工具对教学效果影响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86-190.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竞赛表演市场;信息;传播;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33-03

1竞赛表演市场信息传播路径

随着传媒业的日益发达,竞赛表演业的信息传播路径也越来越丰富,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体育信息俯拾皆是,比赛组委会发放的传单、户外广告、舆论、赛场内的各种信息等也充塞着市场消费者的耳目。不过,无论这些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多么庞杂,每一条完整的信息路径都可以分为6部分:信源、讯息、信道、信宿、反馈、调控。如图1所示。其中,信源是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讯息是指由一组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即对某一事实、过程进行完整意义上的表述;信道是指讯息以何种方式传播,即讯息的传播路径、传播手段;信宿就是受传者,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调控指信源的控制方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监控信源,重新对讯息解读、编码,选择合适渠道去影响信宿。

1.1基于信源的监控

1.1.1赛事组委会可以控制的信源赛事组委会可以控制的信源主要有:赛事组委会本身、运动员、裁判员和赛事服务人员。

赛事组委会对于整个赛事的作用十分重要,赛事组委会的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讯息的大部分内容,而这一点需要另辟篇幅探讨,对于本文的研究来说,赛事组委会的主要作用是输出赛事相关信息。从广义上讲,赛事组委会所做的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质,例如,赛事组委会的整体形象、员工的精神面貌及服务技术,甚至组委会为赛事选择的体育馆(场)等等,都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而从狭义上说,则特指赛事组委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信息输出活动,如赛事会、记者招待会、广告宣传、标识系统宣传等。

运动员、裁判员和赛事服务人员(交通指挥员、售票员、门卫、保安、领位员、录像人员等)也是赛事组委会可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源。

1.1.2赛事组委会不能控制的信源本文认为,现场观众和现场记者是赛事组委会不能直接控制的2个主要信源。现场观众作为信源一般是通过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将观赏比赛的体会告诉给其他人,或者以经验的形式通过人内传播决定以后还会不会到现场观看比赛。而现场观众的讯息源主要是广义上的赛事组委会输出的所有信息。

严格来讲,记者是不能称为信源的,他们在大众媒介上所的信息必须另有信源,而他们只能将别的信源的信息照实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记者仅仅是讯息的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而已。但是,有些记者到现场观看比赛后,通常会将自己的感受有意无意地编写到信息中去。笔者查阅了2005赛季全国排球联赛河南女排赛区比赛期间(2004年10月17日-2005年1月10日)《河南日报》、《开封日报》、《大河报》、《汴梁晚报》上的所有关于排球联赛的146篇报道,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报道中添加了记者的感彩。因此,本文认为记者也是目前我国竞赛表演市场信息传播路径中的信源之一。

1.2基于讯息的监控讯息(message)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文告”等等,这是一个与信息(information)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1]信息的外延比讯息更广泛,讯息是意思表达完整的信息。例如,A去看球赛后,认为整个赛事的组织水平较低,比赛水平不高。如果他向B说:差得很。这个“差得很”就仅仅是一个信息而不是讯息,它没有说明是因为比赛门票贵、交通不便、比赛开始时间不准时而导致他认为“差”,还是服务人员服务质量差、比赛水平低导致他认为“差”。因此,讯息是对某一事实、过程完整意义的表述。由此可见,对讯息进行监控,应该分为两步,一是分析讯息的内容,即哪些讯息对赛事组委会来说是正面的,哪些讯息是负面的,哪些讯息是真实的,而哪些是伪讯息;二是找出真实讯息所反映的事实和过程,分析这些既有事实和过程的客观情况,并及时将分析报告反馈给赛事组委会。

1.3基于信道的监控信道也就是信息传播所通过的系统,传播学通常将传播系统分为5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其中,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人际传播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一般是指发生在家庭、亲友、社交圈、阶层等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传播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既包括组织内传播也包括组织外传播;而大众传播是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产生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即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

由于信息传播手段多种多样,对不同信道进行监控的难易程度和实施措施也各不相同。赛事组委会最易于监控的信道是组织传播中由赛事组委会召开的赛事会、记者招待会、内部协调会等,而对赛事组委会影响较大却又最不好监控的信道则是人际传播,因为人际传播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之间,对其传播内容不可能完全控制。

1.4基于信宿的监控由于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基于信宿的监控不可能具体到每个人。因此,笔者认为对信宿的监控主要是监控舆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舆论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因此对其实施监控既有可能又有意义。有关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有38.2%(约三分之一多)的人(信宿)持某种意见,这种意见便在这一范围内具有了相当的(但尚不能影响全局)影响力;而若有61.8%的人持某种意见,则这种意见在这一范围内将成为主导性舆论。[2]当然,实际生活中没有必要精确到如此地步,换句话说,舆论的数量起点,在于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需要达到总体的约三分之一,这时,这种意见可称为“舆论”。由于舆论中混杂着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因此,对于竞赛表演市场来说,舆论一旦形成,组委会必须对舆论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并及时做出相应的疏导或进行危机处理。

对于反馈系统和调控系统,则需要根据赛事具体情况进行管理。不过,无论哪个级别的比赛,赛事组委会都应该设立信息收集和处理部门,以为组委会及时调整组织管理策略服务,本文暂且将这个部门称为信息管理部。

2构建竞赛表演市场信息传播渠道的监控体系

2.1在时间维度上构建的监控体系在时间维度上构建竞赛表演市场信息传播渠道监控体系,要求对各赛季的比赛分为3个部分进行管理,即赛前信息管理、赛中信息管理、赛后信息管理。其中,赛前信息管理主要是回顾上个赛季的信息传播监控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收集分析本赛季开赛前,组委会为比赛所做的一系列营销措施起到了哪些效果,对消费者的影响如何;写出本赛季合理的信息调控计划等。赛中信息管理是整个监控体系的难点,赛中信息监控要求及时准确,反馈迅速,调控得当,因此,建议赛事信息管理部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对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监控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上的各渠道进行全方位监控,力争做到对信息的收集快、入库快、调控快、措施得当。赛后信息管理往往被忽视,然而其重要性程度不亚于赛前和赛中,对消费者的持续关注一方面可以得到消费者反馈的理性信息,另一方面容易引起消费者对联赛的信任。

2.2在空间维度上构建的监控体系图3列举了在空间维度上竞赛表演市场主要的信息传播路径。就目前来看,我国各单项竞赛组委会都没有设立完善的信息管理部,而对于赛事信息的收集也多处于消极的和凌乱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之所以仍然将信息管理部与赛事服务部、媒体报道部、竞赛部(这3个部门各赛区基本上都会设置)并列出来,是因为信息管理部门不仅仅是赛事的信息采集、分析、管理基地,而且它是增强赛事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动机。从图3可以看出,信息管理部与其他3个部门一样,同属于赛事组委会。信息管理部是一个采集、处理、分析各种比赛信息,疏通比赛信息渠道,监控比赛信息流通的部门。信息管理部和媒体报道部、赛事服务部、竞赛部等属于同级部门,但是竞赛表演部有权力对其他部门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有责任对其他部门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管理和流通进行指导和建议。其他部门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赛事期间,而信息管理部的工作则是长期不间断的。其他部门工作的对象比较单一,信息管理部的工作对象则较为复杂,除了观众、记者等外部人员以外,还有赛事服务人员、裁判员、运动员,甚至信息管理部人员等内部员工。

当然,除了作为赛事组委会众部门之一的信息管理部与赛事信息管理有着重要关系外,赛事组委会的其它部门也都和赛事信息管理有重要联系。如赛事服务部所管理的售票员、交通引导员、门卫、领位员、大型赛事的餐饮服务人员、售货员等是直接和消费者(信宿)接触的人群,他们能够通过人际传播直接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与消费者接触,收集消费者对赛事的认识和看法;赛事组委会的媒体报道部往往通过开记者招待会的组织传播形式,将赛事相关信息传播给记者,记者又通过大众媒介以大众传播的形式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而现场记者的讯息来源是赛事的整体,即比赛本身、场馆情况、服务情况、观众情况等等,这些记者既可能通过群体传播将讯息传给同行,更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信息传播给信宿。现场观众的讯息来源和现场记者相同,但是他们的一条特殊传播路径是通过人内传播,把获取的信息以经验的方式留在自己脑海中。

3对信息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3.1有效控制组织传播组织传播的途径主要有记者招待会、赛事会、内部管理会、文件等。记者招待会是指赛事组委会为了塑造赛事形象、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便于媒体进行报道而专门为新闻记者举行的会议。记者招待会具有提供信息和沟通协调、解疑释惑、稳定社会、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社会监督和塑造、调整形象的公关功能。记者招待会既可以以回答记者提问的方式召开,也可以通过召见记者或非正式采访的方式进行。赛事会也可以成为新闻会,是赛事组委会为了向受众通知有关比赛事宜、澄清消费者存在的疑惑、进行危机公关等通过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形式。内部管理会和文件一般都是为了管理内部员工而进行了传播方式,内部管理会可以根据赛事进展和信息反馈情况,召集不同层次员工设定议题召开。在赛事信息的组织传播方面,我国的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传播技巧。

3.2进一步控制人际传播对人际传播的控制是目前我国竞赛表演业的薄弱环节。本文认为,控制人际传播的重点是控制内部员工和舆论领袖的信息传播。内部员工的信息传播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员工之间的信息传播;内部员工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播。内部员工之间的信息传播如果得不到有效协调,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基层工作者认为他们做的最多却得到的最少,并因此怨声载道。而这种怨声往往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基层员工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播,出现传播渠道扭曲、传播信息失控的现象,如售票员热嘲冷讽、门卫动作粗鲁、场内工作人员面色阴冷等等。可以想象,消费者在这种环境中,观看再精彩的比赛也会兴致索然。

由于竞赛表演市场的特殊性,使得舆论领袖不仅可以左右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而且可能左右赛场内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信息管理部与舆论领袖建立联系既有助于观众的信息反馈,又有助于控制赛场内信息的群体传播渠道。

3.3努力控制群体传播这里提及的群体传播重点是指现场观众在现场获取比赛信息。赛事组委会可以积极对待的控制现场观众的措施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通过控制员工和舆论领袖来调控现场观众外,还可以通过现场观众可以观察和感受到的一切物体、设置和人员,调节他们对赛事信息的感受,如安全保护措施(警察、警犬、保安、铁栏杆等)、赛场内的音乐、屏幕播放的内容、赛场的色调、座位的布局、观众距离比赛场地的距离等。但需要提及的是,观众席距离赛场的远近和比赛项目本身亦有关系。调查发现,全国排球联赛河南女排衡水赛区的第一层观众席和赛场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距离比赛场区的边线不足10 m,面对一些有争议的比分,现场观众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暴力倾向,相反,这些与运动员处于较近距离的观众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

3.4积极影响大众传播和人内传播尽管大众传播不易直接控制,但信息管理部仍然要积极地通过多种途径对其施加影响,如每场比赛要撰写通稿发放给各家媒体,要做好记者招待会的筹备工作,要制作有赛事特色的广告,甚至做好新闻策划等。对于人内传播,信息管理部似乎无法涉及,但事实并非如此。信息管理部所建立的数据库中包含大量的消费者的消费感受,只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就可以找出合适的途径影响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感受或改变消费者原有的对于赛事的印象。如史友宽等对全国排球联赛现场观众的调查发现,有超过60%的观众表示希望能与明星球员合影[4],而现实中能与明星球员合影的观众却很少。根据这些信息,赛事组委会就可以在每场比赛期间有组织地安排运动员与现场观众合影,进而对现场观众施加积极的影响。

文章给出的仅仅是竞赛表演市场信息监控体系的一般框架,对于各种信息渠道和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每种传播方式在信息传播渠道中所具有的影响力,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给出具体的数值。文章仅仅从理论上就竞赛表演市场的信息监控体系进行了论述,既没有就各单项竞技赛事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也没有就各信息传播渠道展开详细论述。这些问题对于各项赛事的组委会来说都具有较高价值,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8,111.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