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性的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性的心理学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1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人本主义;激励;民主化管理

在学校中,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抓好学校教师的管理,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才能推动和促进学校发展。[1]

一、人性化管理的介绍

人性化管理经过100多年社会变迁、企业更迭的历史演进的结果。起源于早期工业革命的企业管理。“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也便成为人性管理学。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二、人性化教师管理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在发达的信息媒体,教师队伍的发展、新老更替,老师也表现出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有“主见”。随着老师待遇的一步步提高,教师的追求从物质生活待遇向更高的“自我实现”倾斜正在较快扩展,因而对于学校的教师管理也越来越不易。学校教师管理不仅仅是用制度来管理,更需要人的管理、情感的管理。许多学校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然而落实到具体中作为管理之本的“人”的外延往往只在学生范围,教师职工则基本被学校领导和制度排除在“人性化管理”的之外。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师也一样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教师管理也呼唤人性化。

三、人性化教师管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运用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下的教师激励

人性化管理实现的体现:充分满足人的需要。人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外在的体现。所以这种人本管理思想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在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上。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需要层次:基本需要(与本能联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性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高级需要不如低级需要迫切,高级需要的满足引起更满意的主观效果,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2]

激励是人本思想的回归。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完整的人”或称“全面发展的人”,人本思想尊重人的个性特点,认同个人同社会的共同发展,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理的、物质的、精神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而激励正是能满足这些需要最有效的途径。激励是陶冬教师工作积极性和稳定师资队伍的需要。有部分教师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讲究实惠的价值准则。有在外家教兼职的行为,存在只要有机会就跳槽的观念,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表现。所以要想留住人才,就需要在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奖励有丰硕教学成绩的教师,增加教师工作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二)教师心理和建设组织良好的文化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他(她)所处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职业性质、劳动特点等方面相关,教师心理是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具有鲜明而稳定的职业特点的知识分子心理。 保持人格独立、真实的自我。没有虚张声势、道貌岸然之虚伪,秉承先哲才气敢于直言真实。有强烈的使命感,以其坚毅示众生,因而使人望其项背终生敬仰。然后是教师善于思考学习,敏于信息、不迷信、不盲从。最后是教师的思维具有逻辑性、创造性。

消除学校管理组织的官场文化,用人文精神建设教育组织良好的文化。中国社会的“官场文化”愈演愈烈,每年有百万大军赶赴考公务员的考场?似乎中国文化中先天就有“求仕”的思想,本来应该“教书育人”的教书先生沾染了“官场文化”倒不足为奇。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有“校长”、“干部”、“主任”“年级级长”和各种组织,学校领导制度在有利于我们责权分明有效管理学校的同时,也给“官场文化”的滋长创造了温床。我们的有些老师成了“官场文化”的“践行者”, 过年时孝敬领导比走亲访友来的重要,有些领导仅仅因为某教师的丈夫或父母是政府官员就给他(她)工作上处处给以好处和方便。任何事情都要领导说了算,老师们只能看领导颜色行事。一件再好的属于教育的事情,如果领导不表态,老师不敢做,如果做了,受到表扬的很少,大多是挨批。如此种种“官场文化”现象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相悖,将影响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老师是“被工作”,除了感觉到身体和心理疲惫,就是职业倦怠。我们要努力消除学校管理中的官场文化,促进人性发展。人文精神是人性对于人类的哎,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现代人文精神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对象。[3]人文精神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精神在人类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是人类对自我的精神关怀,他是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精神尺度,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教师管理必定是悲哀的管理。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自主性,培养教师的自我管理,给在工作教师适当的发挥空间。随着人的发展和工作生活条件的变化要选择灵活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相同场合和情况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的选择,探索更有效的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重视与教师的沟通和情感管理,教师之间有个体差异性,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老师们的情况。学校管理者要以真挚的情感,增强自己与教师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4]

(三)理解人的本性,讲究民主化管理

人们谈到人的本性时会有许多说法,有代表性的是性善论和性恶论,性善论观点有孟子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性恶论观点其中有基督教认为:人都是有原罪的,即使贵为帝王,也与普通人一样并非人间神明,也不是完善的圣人。基本人性: ①人的自然性。人所属的大自然的本性,人来自自然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衍生出来②自我性,是人自我存在的本性,个人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这种人的个体生存现象就是人的自我性现象③依赖性,人在关联中生存,社会分工相互依存。④情感性,受外界刺激的喜怒哀乐。⑤高智性,是人的高级智能的本性。⑥自管性,是人自我管理的本性。

讲究民主化管理,人是一个会思考、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人的这个本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人最本质的定义。从这种“会思考有思想感情的独立个体”决定了人首先是属于自己的,然后才是集体和社会的。这个认识提醒着学校每一位管理人员,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教职工的主体性,然后才能讲为学校作贡献。在布置工作前和当教职工与学校产生矛盾时等问题时要牢记这个人的本性,并妥善的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讲究民主,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必须改变以往校长“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我们教师不能坐等、观望,知识单纯对管理者寄于美好的愿望。而应当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为自己的正当权益不懈努力。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教师能以一种法定的和正常的形式参与到学校管理,使广大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参考文献]

[1]伊莉. 浅谈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 [J].科技资讯, 2006(35): 94-95.

[2]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华夏出版社,1987:201-203.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传统的招聘过程中缺乏对应聘者的心理关注,考官很难克服主观感受和第一印象的偏差,无法更好的对企业人才进行选拔。而管理心理学能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识别应聘者的心理及其特征,准确的对其进行判断和评价,确保招聘质量,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

一、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才选拔中的重要性

岗位分析是对员工进行选拔的基础,它能有效的获取该岗位的工作信息,让应聘者能更为全面的了解该岗位的环境条件、工作内容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能明确该岗位任职人员应符合的相关要求,如学历、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但在传统的招聘工作中,企业往往将求职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任职要求的重点,不能有效的将求职者的个性特点、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纳入其中。而管理心理学通过仔细的对岗位进行分析,尽量明确各岗位所需任职者的心理特征,最大限度的为员工提高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同时还能结合员工的心理特质,合理的对岗位进行设计,并适当的增加岗位内容,使其变的更加丰富,更具挑战性,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企业的意义重大,是决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企业在甄选员工时,如果能合理的运用管理心理学将能更好的掌握应聘者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通过相对的测试手段来对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考评,使企业能更为准确的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判断。并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其进行岗位分配,确保员工能更好的适应所分配的工作岗位,确保招聘质量和水平,为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大小良好的基础。

二、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用才中的重要性

员工的个性特点、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及所在岗位的实际情况,是决定员工是否适应所在岗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严格的以管理心理学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素质,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并积极的与员工进行沟通,使员工的身心素质能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有效的提升员工对所在岗位的满意度,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做出贡献。充分的发展员工才能,是企业留住员工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还应积极的创造条件,使员工能在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员工学习,使员工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还应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员工的创新能力;并能充分尊重员工的自,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和空间,制定出相关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人才培训开发是拓展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但在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中,企业往往会将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而忽视了员工心理特质、个性特点等因素的重用性。因此在人才培训工作中,企业应改变以培训员工专业技能为主的传统培训方法,以全面面向员工为主体,更为注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并将挖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为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创造优越的条件。同时还应制定合理的行为管理制度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实现相关的奖惩制度,通过对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实行合理的奖励、惩罚措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员工的行为更具规范性,并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还应充分的发现员工潜在的优势,合理的将其作为企业人才培训的资源,提高企业人才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留才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提高企业与员工的紧密度,确保企业人才不流失,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应充分满足员工在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需求,并积极创造更好的福利待遇,有效的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雇佣关系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使企业能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同时管理者还应积极的与员工的沟通,更好的了解员工真实需求,并采取相对奖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组织凝聚力,改善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根据员工的心理所需,合理的运用激励制度,有效的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更好的达到工作目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实现激励制度时,管理者应严格的对企业奖励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奖励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公平感,充分的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使奖励制度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应严格的以管理心理学为指导思想,培训开发人才拓展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益。并改变以培训员工专业技能为主的传统培训方法,以全面面向员工为主体,更为注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并将挖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2]乔斐斐,李文静.薪酬激励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69.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3

 

一、 社会建构论的心理观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建构论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构”,二是“重构”。社会建构论首先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然后力图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重构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取向。 

(一) 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 

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格根(k. j. gergen)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站在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他们反对传统心理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个体主义和科学主义[2]439-446[1]。 

1. 对主客二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意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建构论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3]433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2. 对实在论的批判。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心灵、意识、人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所谓认知、情绪、人格等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心理(知识)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3. 对科学至上论的批判。在现代主义取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社会建构论者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科学方法无法科学地证实自身,科学方法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方法证实正在使用的方法。一些人反驳说科学的成功就展示了其正确性。但何为成功?你又如何证实成功?”[4]286社会建构论者尖锐地指出,方法中心主义使得心理学降格成了一门主要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从而使理论探索只具有次要意义。认为所谓方法体系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被人们采用的一个特定视角而已。 

4. 对个体中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将“个体心灵(individual mind)”视作意义、行为发生和解释的中心,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对现实的反映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个体心灵”之中。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心理学家的个人理性探索、揭示人类“个体心灵”对现实的反映、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本质、规律,寻求促进个体反映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社会建构论将这种个体中心主义预设斥之为盲目“自大”和“自恋”的心理学。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祛除了他人、它物的“个体心灵”是虚妄的,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二) 对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 

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解构的同时,社会建构论者也开始了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的历程。尽管一如其批判的视角各不相同相似,重构的视角与理论也多有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时期的见解也屡有出入,但就其理论发展的走向看,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统合倾向: 

1. 心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反对心理学的二元论、实在论、反映论和基础主义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取向,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预设;心理也并非是先在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并对客观世界地反映或“摹写”;同样的,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非主体之于现实/实在(reality)的中立的“发现”。实际上,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5]232 

2. 互动是心理的源泉。社会建构论主张,“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建构。换言之,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一切心理现象或特征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且不论情感、自我、人格等复杂心理的建构性和互动性,就是感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向“内部世界”的输入,而是特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的结果。用格根的话说,“眼睛不仅仅是神经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传统的一部分”[6]102;“令人愉快的味道是社会传统的产物。”[6]9人们对颜色、味道、气味、疼痛等的感觉和反映无一例外的要受到社会传统、文化、所属群体的影响和制约。 

3. 话语是社会建构的中介。话语是语言的结构形式,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心理的媒体或中介。社会建构论认为话语是先在于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并非是通过话语表达自身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而是在社会互动历程中借助话语建构着心理。这就是说,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并非精神的实在或实体,而是一些话语范畴。换言之,心理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当然,话语本身也存在着建构和重构的历程,“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产品,是置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流的产物。”[7]49

4. 话语分析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建构论者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单纯地定量分析无法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内部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而导致行为产生的。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强调运用q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8]86-90。

二、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

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人性观取向上始终处于内源和外源的两极摇摆之中[2]108-118。在心理学史上,有时理性主义内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有时经验主义外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但无论是内源决定论还是外源决定论,抑或是交互决定论,人性都被看作是客观存在。即人性“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无论能否被人正确的认知,它都“在那里”运转着。与此同时,无论是“机器”预设、“完型”预设,还是“拟畜”预设、“自我实现”预设,抑或是“科学家”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都相信人性(心理)是被决定的:要么决定于个体自身的某种先在的力量(如“力比多”、“生物完型”等等);要么决定于个体之外的某种环境的刺激;要么决定于个体内在与外在的力量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论对此持反对态度,主张人性是社会的建构,是话语的建构,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一) 人性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反对将情绪、动机、人格、自我看作是“精神实在”,反对对人的本质(人性)作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探讨。退一步讲,如果一定要探讨人性问题,那么所谓人性决非是一些先在的、被决定着的,同时又反过来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某些稳定的结构、特质、倾向或是实在,人性只不过是社会的建构。

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于“攻击性”进行了大量的人性观层面的探讨,如依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本能;依照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先在的生物“完型”;依照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个体榜样学习的结果,等等。而依照社会建构论者看来,所谓“攻击性”,仅只是一种“预设”和“叙事”,是研究者从人的行为表现中推论出来的东西,然后又用于解释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如果真有一个稳定的人性内在于人的心灵,那么在各种场合其行为表现都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在这一种场合,可能富于攻击性、挑衅性,在另外一个场合则可能表现为包容性、退让性。可见,行为表现并非是单一的、同质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异质的。由此,一些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者主张,人的行为同情景相联系,而不是由所谓的“人性”决定的。所谓“人性”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幻影,是特定研究群体在互动历程中达成的共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同彻底否认人性存在的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不同,逐渐成为主流的温和的社会建构论者并不否认人性的存在,主张人性是话语的建构。话语(语言)范畴作为先在于个体的存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话语(语言)作为一种“前在”是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必然选择,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为人的思维、行为提供了方向和约定,使人们能对自身的行为、心理和经验进行分类、解释或定义。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人规定了话语(语言),而是话语(语言)规定了人,规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对于现代主义而言,世界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 of there)’,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谈及‘世界’或‘心灵’等需要语言,‘物质’、‘心理过程’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被我们当成‘真实的’,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二) 人性是关系的存在

社会建构论者相信人性不是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而是话语的建构。与之相对应,社会建构论主张把人性、人格、自我等看作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以及“文化历史的产物”。

从个体的角度看,话语是一种先于个人的“先在”,是一整套意义、隐喻、表征或陈述系统;但从发生学角度看,话语是特定共同体中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呈现;是同一文化中的“游戏者”共同参与建构的产物。承认人性是社会的建构、话语的建构,亦就是承认人性是关系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每一种关系体里,每一个人都以一种角色或身份存在着,如“父亲”、“领导”、“乘客”、“患者”等,每一种角色或身份都与其它角色或身份构成多种关系。人的行为不是内在心灵(人性)的自主选择,而是由特定角色或身份及其与相应对象的关系决定的。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与不同对象互动时,基于角色文本约定的不同,便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或人格),如攻击包容、自私利他、自信害羞、乐群孤独。人性究竟是攻击性、自私性还是包容性、利他性?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很难其实也无须对此加以考证或鉴别,因为人性(或人格、自我)并不是一种恒常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著名社会建构论者肖特(j. shotter)进行了清楚明了地概括:“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10]7

人性是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并不等于说人性是话语或关系的决定物。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如果将人作为关系的决定物是对人的本质抽象,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复归。人与关系的关系具有相互构成性,亦即人既由关系构成,又是关系的建构者。关系是处在不断建构中的关系,话语是互动过程中建构的结果并始终处在重构中的话语。关系、话语、知识都不过是文化历史的产物,都不可能超越时空、历史和文化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是人与关系互构历程中的积极、能动的存在,是一种过程性存在,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三、 社会建构论人性观的心理学意义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现代主义范式形成了深刻地影响和冲击。随着社会建构论及其它后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解构和重构,西方心理学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本学科的研究取向与方法,重新审视心理成因、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方面的难题[11]79-84,并可能导致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9]803-813

心理学界对社会建构论为本已纷争不断的心理学所带来的这场“革命”褒贬不一,一部分心理学者极力主张心理学必须尽快消解冲突,以某种公认的元理论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我们认为,限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很难实现人们期望的大一统的格局。

心理学研究受制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视界以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共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共同限定或决定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对心理问题的揭示程度。在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蛰伏在哲学范畴中,囿于认识论层面的思辨性探讨,限于对人的主观意识的简单、粗糙的阐释。尽管如此,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已经为心理观、人性观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随着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的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的长足进步,经验主义获得了哲学上的主导地位,心理学因此沿着经验主义道路,迎应时代的要求,从哲学的视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独立的学科。然而盛行于20世纪的经验主义(如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并不能解决哲学上的所有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没能为科学主义心理学提供足够的科学营养,因此虽经百年沧桑,科学主义心理学依然未能解决本学科存在的诸多难题。科学主义心理学取向自身的缺陷为建之于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前者在对后者持续的批判和解构中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建构着自己的理论。从而使心理学陷入内源外源的纷争中,在两极摇摆中踯躅前行。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试图跳出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的泥潭,主张心理现象既不存在于个体内部,也不简单地存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建构论对主客二元论、本质论、决定论和个体中心主义的彻底反动使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成为次要矛盾,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取向冲突和对立的焦点。

毫无疑问,社会建构论在人性观上的超越性对于克服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纷争、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还只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远未形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虽然其展示出来的活力和生机不可小视,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比其它研究取向少。因此,无论是否有此雄心,社会建构论要取代主流心理学,成为公认的元理论,以实现学科的最终统一,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认为,尽管外源决定论所带来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限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使心理学陷入对琐碎、枝节问题的探讨而饱受指责,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其极端的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乃至基因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再次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内源决定论所带来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超个人主义、本土化取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阵营。由此看来,分裂和对立仍将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征。

分裂和对立使心理学走向多元,也使学界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然而过度强调本研究阵营的真理性,盲目排斥相异的理论和研究取向将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不同的人性观及其带来的不同理论取向、方法论和理论构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心理学沿着建构、解构、重构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不必视社会建构论有如“洪水猛兽”,社会建构论也不必把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汲取对方研究的合理因子,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使不同研究取向在人性观层面实现融合将是十分困难的。现代主义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两极摇摆之势,促使一些研究者试图以交互决定论来弥合内源外源之争。而事实业已证明,交互决定论不仅没有终结二者之争,反而使对立进一步加剧。社会建构论是对决定论的彻底否定,这种人性观从根本上抛弃了心理(心灵)的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从而走向相对主义的互动论。现代主义取向与社会建构论取向在人性观层面的融合或彼此取代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搁置矛盾和冲突,以宽容、平等、对话的原则面对不同人性观取向是有助于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心态。毕竟人类文明尚未达成对真理的真正把握,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经验事实证明人性是决定的,存在于个体内部,同样也能找到证据证明人性是建构的,存在于个体之间。每一种取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人性观选择,但它仅只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而非真理性选择。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同选择之间需要彼此宽容、平等对话,而不必沉溺于新一轮纷争的泥潭。

不同研究取向在方法论和应用层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则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这种研究态度已经在二者交锋中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采纳。如社会建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格根就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或实证)的方法,社会建构论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12]463他因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存在有益的一面,值得科学主义取向反思和借鉴。再例如,在有关“自我”的研究领域,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吸收社会建构论的某些观点,建构着新型自我观和人格观,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观、人格观,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表现。这说明,两种取向在心理学的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niley, edley. unravell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 [j]. theory & psychology, 2001, 11(3).

[4]slife, b. d. & williams, r. n. toward a theoretical psycholog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

[5]smith, n. currents systems in psychology [m]. wardsworth publication, 2001.

[6]gergen,k.j.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m]. sage publication, 1999.

[7]gergen k. j.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霍涌泉.后现代主义能否为心理学提供新的精神资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gergen k. j. psychology science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10).

[10]shotter j.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 1997(10).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4

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东西。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因而人性应该是一个有着具体内容的实在。而人性论则是对于人的本质规定的看法,是从社会生活出发对于何为人性或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总结。所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因为它是对于人性问题的哲学概括;所有的人性论也都是具体的,在抽象的理论或观点背后,反映着具体的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就此而论,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理论冠之以"抽象人性论"而予以鄙薄,是一种狭隘和独断的做法。

在历史上以及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人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而人性论在时间上是在不断地演变的,在空间上是多样存在的。在哲学发展的童年时期,人们往往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规定,而在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社会规定性。中国儒家哲学倾向于把人的道德性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规定,这虽然已是以人的社会性来规定人的本质,但其将道德涵盖人性之全部,则甚有偏颇与局限。而今人则认识到"人的根本就是人",用人的实践、人的生活来说明和看待人的本质。这都标志着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认识上的变化与进步。由于儒家主要从道德上来说明和规定人的本质,所以我们可以把儒家的人性论称作道德人性论,并以此分析朱陆对于人性与道德问题的理论和观点。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朱陆在道德人性论问题上似乎大相径庭。实际上,朱子与象山在与人性有关的许问题上看法都极其相似。

第一、朱子与象山都主张性善论。朱子说:"人之性皆善"(《朱子语类》卷四),象山说:"人性本善,其不善迁于物也。知物之为害,而能自反,则知善者乃吾性之固有,循吾固有而进德,则沛然无他适矣。"(《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第二、在人性的根源上,朱子与象山都认为"性"来自于"天"。朱子说:"性者,人物之所以禀受乎天地也。……自其理而言,则天以是理命乎人物谓之命,而人物受是于天谓之性。"(《答郑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中庸章句》)所谓"性",是人从"天"处所受之"理",就此而言,可谓"性即理也"。

朱子言"性即是理",又讲"天"讲"命",此"天"与"命"、"性"与"理"四者如何区别?朱子同意将四者作如下区分:"天则就其自然者而言,命则就其流行而赋于物者言之,性则就其全体而万物所得以为生者言之,理则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则者言之。到得合而言之,则天即理也,命即性也,性即理也。"(《朱子语类》卷五)此四者之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实同而用异。"(同上)此外,"天"、"理"和"性"、"心"还有这样一种关系:"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元受命于天。"(同上)"性与气皆出于天,性只是理。"(《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理在人心是之谓性。……性便具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因此,就"性"之来源而言,其来自于"天";就"性"之本质而言,"性"乃是"理";就"性"之担当者或主体而言,其属于"心"。

象山也同样把"性"的根源归之于"天",他明确提出"在天者为性"的论断。象山弟子问:"如何是尽心?性、才、心、情如何分别?"象山答道:"且如情、性、心、才,都只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又问:"莫是同出而异名否?"象山曰:"不须得说,说着便不是,将来只是腾口说,为人不为己。若理会得自家实处,他日自明。若必欲说时,则是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何为"在天者为性"?张立文先生认为,此即是有"天命之谓性"的意思。象山说:"'成之者性也',又复归之于天,天命之谓性也。"(同上)人性的根源就在于"天"。

朱子与象山把人性的根源都归结于天,从学术源渊上来说,他们都接受了《孟子》、《中庸》中把"性"推之于"天"的路线。《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而《中庸》开篇则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子在《四书集注》中对此也都有解释和发挥。而象山也多援引上文。如曰:"孟子言'知天',必曰'知其性,则知天矣';言'事天',必曰'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中庸》言'赞天地之化育',而必本之'能尽其性'。人之形体,与天地甚藐,而《孟子》、《中庸》,则云然者,岂固为是阔诞以欺天下哉?"(《天地之性人为贵论》,《陆九渊集》卷三十)

第三、人性是关于人的类的本质,而在说到具体的个人所具有的人性之形成时,朱子与象山皆操"气禀"或"资禀"之说。

朱子持"气禀"之说:"性离气禀不得,有气禀,性方存在里面;无气禀,性便无所寄搭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人性是共同的,但作为每个个人所具有的人性,却是有差别的,这差别的根源,则在于气禀之不同。象山对于具体人性的形成,持"资禀"之说。他说:"资禀好底人阔大,不小家相,不造作,闲引惹他都不起不动,自然与道相近。资禀好底人,须见一面,自然识取,资禀与道相近。资禀不好底人,自与道相远,却去锻炼。"(《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象山所说"资禀",和朱子所言"气禀"相同,都是以禀气之如何来说明人性之差别。"人生天地间,气有清浊,心有智愚,行有贤不肖。必以二涂总之,则宜贤者心必智,气必清;不肖者心必愚,气必浊。而乃有大不然者。"(《与包详道》,《陆九渊集》卷六)个人根性之差别,也同样是由于气禀不同所致。

以上是朱陆二人在人性问题上的相同之点。而上述相同点的背后,又有着理论指归上的根本不同。人之性本善,人之性虽然皆来自于"天",人之具体之性也皆是由气禀所致,但人性的本质却有所不同。

在朱子看来,人性的本质或曰本质规定是"理",亦即其所云"性即理也"。朱子对此论述甚详。如其曰:"性只是理"。(《朱子语类》卷四) "吾之性即天地之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孟子集注·滕文公上》)

朱子"性即理",实是承自程颐。他对小程夫子"性即理"一句评价甚高。二程讲"性即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人一也。"(《二程全书·遗书》卷十八)朱子对此评价说:"伊川性即理也,自孔子孟后无人见得到此。"(《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伊川'性即理也'四字,颠扑不破。"(《朱子语类》卷四)

何谓"性即是理"?朱子言:"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孟子集注·离娄下》)此所言"性",乃是人人所俱有的共同人性,亦即"天地之性",或曰"天理之性"。人性的本质在于"理"。如果"性即是理",那么何以不谓之理而谓之性?朱子弟子陈淳曾释之曰:"盖理,是泛言天地间人物公共之理;性,是在我之理。只这道理,受于天而为我所有,故谓之性,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来具是理于心,方名之曰性。"(《性》,《北溪先生字义》卷上)朱子本人解释说:"性即理也,在心唤作性,在事唤作理"。(《朱子语类》卷五)可见,"理"是人性的本质,并且"性"是"理"这种本质在人心中的显现。

"性即是理",但具体个人之"性"又各不相同,除极少数圣人之外,个人之性又绝非全是"天理"。其原因在于人的气禀不同,气有清有浊,人所以有贤与不肖之分。但气禀如何,人与人在禀受"天理"方面只是多少程度之不同,而都具"天理"却是共同的。朱子以"理"来说明人性的共性,以"气"来说明人的个体之"性"的特殊性。

象山也讲"天命之谓性",认为人性之来源在于"资禀"。"资禀"虽然在禀"气"方面与朱子"气禀"之说相近,然而其内在本质规定则说得不明。象山有时也称人"资禀"之"性"为"资性",认为"人资性长短"(《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不同。但人所由"气"而"禀"者为何?朱子明确地讲为"理",而象山则对此并不言及。朱子以"理"为本体,以"天"为人性之源,而人性乃为"得天之理"(《孟子集注·告子上》),是以"天"与"理"不二。象山以"心"为本体,也以"天"为人性之源,但象山认为"心即理",更主张"心外无理"、"外心无道",而"天"与"心"又不相同,故象山不问所禀者为何,也无法回答所禀者为何。这是朱子与象山在人性来源问题上的差别。

象山不言所禀者为何,是否表明象山哲学体系在这方面存在着漏洞或者缺陷呢?恐怕也不能如此说。朱子讲"气禀"于"理"而象山不讲"气禀"于何,是由于象山哲学与朱子哲学在本体上的根本不同所致。朱子用"理"与"气"杂,来说明个体人性之不同,说明人性之差别本是"理"同而"气"异。象山虽用"气禀"来说明人之资质不同,而其同者,则不为"理"而为"心"。如果说象山哲学中可与朱子"性即理"真正相对待的观点,与其说是"心即理",不如更直截地说是"心即性"。朱子所说之"性",乃"在心唤作性,在事唤作理"(《朱子语类》卷五),而象山所云之"性","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在朱子而言,"性"与"理"不二;在象山而言,则是"性"与"心"不二。不仅如此,"性"之于朱子与象山,一在"心",一在"天"。在"心"则是用"理"来说明"性"和规定"性",而在"天"则是用"性"来说明"心"和规定"心"。

象山以"性"来说明和规定"心",这便使"性"有高于与凌架于"心"之嫌,从而有妨于其以"心"为最高本体。这可以说是象山哲学中的一个不太明显的矛盾。因为象山对于"性"强调不多,并不过分重视。究其根源,则是来自于象山对孟子学说的继承和改造。象山继承了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路向,而在孟子思想中,"天"与"心"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孟子用"心"来说明道德的根源或人的道德能力,诸如"四端";与此同时,孟子又把道德的根源推之于天,把人所具有的道德能力或种子、倾向说成是先天具有的。孟子哲学尚不存在哲学本体的问题,而到象山时,哲学本体论问题已经突显,故象山提升"心"之地位,赋予其大本大原的本体地位,从而对孟子关于"心"的学说作了改造,而对孟子学说的另一极"天"则未予以很好地清理,只是顺着孟子而言"天所予我者"等。这也就是说,象山在接着孟子讲"心"并把"心"提升为本体的时候,把孟子的"天"也接着讲下来,而没有很好地考虑和处理"天"与"心"的关系问题。

2、天地之性

朱子与象山都主张性善论,以性善论来引出道德之可能。但朱子与象山并非向先秦儒家那样,只说明人性为善,而是要从哲学上论证人性如何为善,为人性问题作出形而上的论证。

朱子以"天理"为性善论之根据,而"天理"所体现之人性,他称之为"天命之性"或"天地之性"。何谓"天地之性"?朱子解释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朱子语类》卷四)朱子认为,天地之间,一理而已,故所谓"天地之性",亦即指"天理之性",或曰"天地之性"的本质即是"理"。"天地之性"与"理"相应,则是人的先天的本性,是人的本体之性。这本体之性属于朱子的理想世界,它是个人人性的本原与根基。而个人之人性在真实存在中所直截表现出的形态并非"天地之性",而是"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理也,才到有阴阳五行处,便有气质之性。"(《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若以"天地之性"为"体",则"气质之性"是"用",是"理搭于气"随阴阳五行之发用而成于万物之性,就此而言,"气质之性"是指人的现实性,是朱子的现实世界。

"天地之性"也称之为"天命之性"。"《谷梁》言天而不以地对,则所谓天者,理而已矣,……子思所谓天命之性是也。"(《天问·第三》,《楚辞集注》卷三)"天命之性"之得名,大概是得自于《中庸》"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是专指理言,虽气亦包在其中,然说理意较多。"(《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但"天命之性"与"天地之性"也略有区别。"天地之性",则专以理言;"天命之性",既曰"天命",则不能不包气。"气禀之性",虽由"气禀",然这"气禀",也非是个人能作为主体自作主宰的,也同样是与生俱来的,岂能说不是由于"天命"?所以朱子讲"天命之性",便有二意:"一是'理意较多',二是气不杂于理,理自理,气自气。即使这样,也与专指、只是相抵牾。可见,朱熹在《语类》中说的话,前后是有冲突的。" 这个问题的产生,在于朱子未能很好地去区分先天的与先验的。"天地之性"在本质上乃"天理",是先天的。先天相对于后天而言,它在人生之前是完满的,在人生之后则"理与气杂",而不完满;"气质之性"则是后天的,它是人生之时由"气禀"所致,是人生之时及人生以后的现实之性,但它又是先验的,先验相对于经验而言,是在人经验之先而形成的。朱子对此分别不详,故在论述"天命之性"时,便不甚清楚,此中困难实在于"天命"二字。

朱子言"天地之性",并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加以区别,是接着张载和二程讲的。张载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张子正蒙·诚明》)关于"气质之性",《朱子语类》载:"道夫问:'气质之说,始于何人?'曰:'此起于张、程,……。'"(《朱子语类》卷四)"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的。"盖本然之性,只是至善"。(《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天地之性"是至善之性,其为至善之根据,则在于"理"。"然其本然之理,则纯粹至善而已,所谓天地之性者也。孟子所谓性善,程子所谓性之本,所谓极本穷原之性,皆谓此也。"(《论语或问》卷十七)儒家性善论发端于孟子,朱子在继承孟子以来的儒家性善论的同时,又用自己的"理"来改造和解释孟子的性善说。他讲:"孟子说性善,便都是说理善。"(《朱子语类》卷九十五)以"理"来说性善,此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朱子的"理",就其实际内涵而言,则是指儒家的伦理纲常,以"理"来说"性",以此作为道德的根据,则是把伦理与道德整合在一起,使伦理与道德为一,而且是用伦理来规范道德。这是朱子道德学说的特色。

人性本善,而现实中那些经常为恶的人,是否也是性善的呢?朱子认为是的。那些作恶多端的人,虽然其气禀得偏了,但也须有天理在其性之中。因为人的"气质之性"是"理与气杂",因而既有"理",又有"气"。资质不好的人只是"气"多而"理"少而已。朱子强调"天地之性"乃人之善性,又以"气禀之性"中有"理"有"气",从其对于道德学说的意义而言,它说明了人的道德性的共同基础,说明的人的道德性之普遍性,即使那些气禀甚为不好的人,也有道德的可能性存在,因而道德是每个人所不能回避的,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向上的可能。朱子有时按气禀清明与否把人分为四等,至于最末一等,他说:"至于昏浊偏驳又甚,而无复少有清明纯粹之气,则虽有不通而懵然莫觉,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求其通也,此则下民而已矣。"(《论语或问》卷十六)从朱子对最下等的"下民"的区分可以看出,此一类人不仅气禀甚偏,而且更重要的是其"终不知学",亦即不肯去把自己道德的可能性用对于道德的学习与修养来变成现实性。自我毁弃道德可能性的人,最终不能"变化气质",沦为"下民"。

3、本心

象山之性善论,也是承自孟子。象山强调:"见到孟子道性善处,方是见得尽。"(《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朱子以"性"或"理"来说明性善,而象山藉以说明性善者并非是"性",而是提出了"善非外铄"(《与诸葛受之》,《陆九渊集》卷三),用"心"来说明性善。"仁,人心也,心之在人,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也,可放而不求哉?古人之求放心,不啻如饥之于食,渴之于饮,焦之待救,溺之待援,固其宜也。学问之道,盖于是乎在。"(《学问求放心》,《陆九渊集》卷三十二)张立文先生由此把象山对于人性本善的观点称作"心善论"。 象山所说"心"乃是义理之心。而义理之心乃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所在,从而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而这一思想,就其来源而言,仍然是对于孟子思想的发挥。象山曾引孟子之语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与李宰·二》,《陆九渊集》卷十一)这里,象山提到"四端",并把"四端"作为"心"的核心。

象山也常常把人所具有的能够为善的心或称可作为道德可能性的心为"本心"。"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刚柔,在人曰仁义。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人性之所以为善,其根源在于"本心"无不善。这正如象山弟子袁燮所说:"学问之要,得其本心而已。心之本真,未尝不善,有不善者,非其初然也。" "本真"即是"本心"的真实状态,"未尝不善"则是"本心"的本质属性。由此,象山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此相对应的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斯言,谁为听之不藐者。"(《象山先生文集序》,《陆九渊集·附录一》)"本心"乃是善性的根据,而"本心"所以为性善的根据,在于"心"具"四端"。

象山又把具有"四端"的"本心"称为"良心"。象山说:"良心正性,人所均有。不失本心,不乖其性,谁非正人。纵有乖失,思而复之,何远之有?"(《与郭邦瑞》,《陆九渊集》卷十三)"人要有大志。常人汨没于声色宝贵间,良心善性都蒙蔽了。"(《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象山所云"良心",即是孟子所云"良知"、"良能"。

象山在用"本心"或"良心"来说明人的善性,从而为道德提供可能性之根据时,也同样要遇到一个与朱子面临的同样的问题,即是否"恶人"也有善性的问题,这也同样关系到人的道德可能性的普遍性。象山的回答同朱子一样,也是肯定的。他认为:"良心之在人,虽或有所陷溺,亦未始泯然而尽亡者也。下愚不肖之人所以自绝于仁人君子之域者,亦特其自弃而不之求耳。诚能反而求之,则是非美恶将有所甚明,而好恶趋舍将有待强而自决者矣。移其愚不肖之所为,而为仁人君子之事,殆若决江疏河而赴诸海,夫孰得而御之?此无他,所求者在我,则未有求而不得者也。'求则得之',孟子所以言也。"(《求则得之》,《陆九渊集》卷三十二) "义理所在,人心同然,纵有蒙蔽移夺,岂能终泯,患人之不能反求深思耳。此心苟存,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也;处贫贱、富贵、死生、祸福一也。故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邓文苑求言往中都》,《陆九渊集》卷二十)象山同孟子一样,反对人们自暴自弃。

二、气禀之性与物欲

朱子与象山分别以"天地之性"与"本心"论证了性善论,并以此作为道德可能性之根据。然而,仅说明人性皆善,对于道德的根据而言,尚不充分。既然人性皆善,那么又何必非要道德存在呢?这就涉及到道德的必要性问题。道德之所以必要,在于有善的对立面"恶"的存在。"恶"的存在是道德必要性的根据。

朱子与象山同多数儒家学者一样,在人性论上主张性善论,而不主张性恶论。主性恶论者,必以说明人性本恶,何以有善。同样,主性善论,则必须说明既然人性本善,则何以有恶。朱陆二人分别从自己的体系出发,对于作为道德必要性根据的"恶"作出了哲学的说明和论证,包括"恶"的来源和对"恶"本身的分析。不仅如此,既然人性本善,善是人性之共性,那么具体的个人之性又为何是如此参差不齐,以至有天壤之别呢?朱子与象山在理论上还要从人性本善这一共同性出发,说明具体个人之性的差别和特殊性。朱子用以说明以上诸问题的范畴是"气禀之性",而象山用以说明以上诸问题的则是"物欲"。

1、气禀之性

人性皆善,何以人有善有恶?朱子认为,"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恶的,此是气禀不同。"(《朱子语类》卷四)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同上) "人性虽同,而气禀或异。目其性而言之,则人自孩提,圣人之质悉已完具。……善端所发,随其所禀之厚薄,或仁或义或孝或悌,而不能同矣。"(《中庸或问》卷三)朱子用气禀来说明个人善恶之差异。

那么,人之气禀何以会有差异?朱子解释说:"且如天地之运,万端而无穷,其可见者,日月清明,气侯和正之时,人生而禀此气,则为清明浑厚之气,须做个好人;若是日月昏暗,寒暑反常,皆是天地之戾气,人若禀此气,则为不好底人何疑。"(《朱子语类》卷四) "人性虽同,禀气不能无偏重。有得木气重者,则恻隐之心常多,而羞恶、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有得金气重者,则羞恶之心常多,而恻隐、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水火亦然,唯阴阳合德,五性全备,然后中正而为圣人也。"(同上) 气禀之所以有偏有全,则与人生之时的自然条件有关。常人只能禀得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一偏,而圣人则"阴阳合德,五行全备"。看来,朱子气禀的思想与其以气来说明天地万物之生成的生成论思想是一致的。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5

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挫折与人作伴一生,与人一起成长。它既给人带来不愉快,也会让人变得聪明、成熟。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

1.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知识,没有文凭,以后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因此,家长们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切看成绩,以成绩论功行赏,而且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但却忽略了一点,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如何,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有些家长从来不关注。孩子在高压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而心理又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思想就容易走向极端,从而产生对抗的心理。

上个学期,我们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原来在奶奶照顾下,成绩还不错,后来,奶奶病了,妈妈辞职回来照顾孩子,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妈妈给孩子定下了目标:每次考试必须考班级前三名。一个孩子,原来成绩只是中上,要一下子考班级前三名不是那么容易的,考了几次试,这个孩子都难以达到妈妈的目标,妈妈怒不可遏,对孩子的态度越来越差,非打即骂,孩子呢,弄得母女俩水火不容的地步。孩子呢,不想回家,常常找借口去亲戚家住。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意识到,不能唯成绩是论,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与孩子谈心,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施加不切合实际的压力,否则事与愿违。因为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2.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

现在的家长计划生育的意识提高了,只生一两个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这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过分溺爱,真正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爷爷奶奶成了他们的仆人,久而久之,让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的性格。在网上搜索孩子打家长的事例数不胜数,之前网上就发布了一则视频:孙子被宠坏了,竟敢当街对奶奶一顿暴打,拳打脚踢,路人上前劝阻也被打,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心理能健康吗?他有抗挫折的能力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要么只会顺水推舟,要么采取暴力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成为社会的累赘。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平时的做法,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成为孩子养成健全人格的绊脚石。

三、家长互相交流自己孩子出现的现象,并说说自己解决的方式。如:

1.孩子不做作业,家长的态度

2.孩子不做家务,家长的态度

3.孩子通宵玩游戏,家长的态度

4.孩子欺负老小,家长的态度

……

四、给家长提高孩子受挫折能力的具体做法支招

1.给孩子树立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家长要充当孩子的心理辅导老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当他们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孩子树立信心,而不是动辄就打骂、挖苦。只要不涉及到道德底线,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都可以适当的去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他知道有时候做错事情并不可怕,身边的人都一直支持他,让他重拾信心,越战越勇。所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要结合他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去应对,

2.引导孩子正确发泄个人情绪

当学生在考试不好,或与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等遭受挫折,心里闷闷不乐时,家长不要急于去干涉,但不要放任学生这种情绪,防止学生解不开结,从而产生心理疾病。作为家长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泄情绪,可以带他外出走走,散散心,也可以带他打球,转移注意力,从而使心情尽快平复,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使不良情绪尽快释放。当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家长安慰之余,不妨让学生大声哭出来,或是以其他不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将自己的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虽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的阴霾。

3.引导孩子如何看待挫折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6

大学生心理健康国家发展一个民族的存亡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推动着民族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国家的前进。同志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好的身体当然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两者相互联系。但是,有很多人往往很迷茫,在绝望、无助的时候,想着轻生的念头。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当今的大学生来说,一旦有了迷茫的时候,就束手无策了。所以说,大学生应该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绝望的心理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拥有绝望心理的人有很多,但是每一次出现绝望的人,都会让社会引起极大的关注。让我们来看以下的例子:

2004年2月,在这个寒假即将结束,即将开学的日子里,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马加爵在宿舍里残杀了4人。这个事件在当时轰动了全国。就因为宿舍舍友的一句话,深深伤害到了他内心,所以引起了这场杀人的事件。被害人与杀人者一样同样来自农村,家境贫困,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他们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如果不是这场悲剧,他们应该成为家中的顶梁柱,社会上的有用之人。

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必然让人感到无比心痛。5个家庭的父母为失去了他们的儿子而心痛,学校为失去了5名学生而心痛。马加爵杀死同学,是他在茫然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首先,对他自己,他当时的心理肯定不是健康的。其次,他让父母失去了一个儿子而感到悲痛,以后的生活都会笼罩在儿子的阴影下。

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更是需要勤奋努力的人,优秀的人才总与国家的发展齐头并进。在同志的年代,人们不为牺牲而感到恐惧,人们只为新中国的存亡而感到恐惧。当每一次战略,都有好的谋略来取得胜利,这难道可以说的运气吗?这正是拥有了一个健康的心理,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管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官场是多么的腐败,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勇气,有力量去战胜敌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难道今天的我们就可以因为一点点挫折而堕落吗?如果当时的人们都有着绝望的心理,我们的国家还能强大吗?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忘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希望还在,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二、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大多数研究生思想积极、健康、向上,能够保持开朗、自信和愉快的心情。让我们接着来看下一下的例子:

张蕾,这个1987年出生于印江县杉树乡的一个土家山寨的女生,是铜仁学院07级本科班的学生。在她8岁那年父亲患病,双目失明,母亲又丢下了她和一岁的弟弟一走了之。面对生活的艰难,她并没有放弃,厄运反而使他们的意志越发坚强。当弟弟在08年考上贵州警官学院之后,她毅然带着双目失明的父亲走出大山来到铜仁,一边上学一边照料父亲。她在市郊租了间每月60元的房屋。两年多来,不管天晴下雨,张蕾每天徒步10公里穿梭在学校与租屋间。课余时间还做家务和打工,学习成绩优秀,是班上的干部。学校与社会人士得知了她的情况之后,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她在生活中度过难关。大学毕业之后,张蕾留校工作了。

每当困难时,她想想生病的爸爸和自己亲爱的弟弟,就有了自己生活的目标,自然就有了一个健康的心理,每天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她的事迹影响着当今的大学生。她有着今天的成绩不仅仅是个人一直有着一个健康的心理,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她生活动力不仅有家庭,还有怀着对社会的一颗感恩的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加勇敢地走下去,才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调整健康心理,携手祖国未来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为那些对人生迷茫而选择轻生的学生感到悲痛;为那些有着理想的目标,并朝着自己目标努力奋斗的学生感到无比自豪。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每一代都要有杰出的人才来支撑我国强大的事业,每一代都要给下一代做好榜样。在的带领下,我国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变化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步一步的前进着。对于大学生迷茫的心理,我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社会种种的压力让人感到疲惫,感到无助。

第二,与身边少数人的冲突,万分委屈。

第三,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迷茫。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大学生都应该保持一颗健康的心理。关于研究生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面对挫折时,不能泄气,要勇于与挫折战斗并取得成功。

第二,生活是美好的,人生的美好的,对自己的人生要有着一个奋斗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第三,时时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也是一种快乐的心态,以为人民服务为乐,为国家服务为荣。

当今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他们的成就与国家的发展一起,每一位优秀的人才都是推动国家发展前进的得力助手,保持健康的心理才能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它不仅关系到个人以及家庭,最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正需要有着优秀的人才来继续发展和强大我们的国家。

当你为感情绝望时,不妨想想还有你的父母,还有你的朋友;当你为身处的环境绝望时,不妨想想换个环境,也许会活得更好。人生路上遇点曲折,是很正常的,要以平常的心态来正确对待和处理你所遭遇的事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你的学习和工作中,以最好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参考文献:

\[1\]熊建,王巧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2006.

\[2\]仲稳山,李露.现代德育概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05).

\[3\]仲稳山.心理诊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