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贵州 高中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SCL-90

高中阶段是个体在身体、心理、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也是个人成才、事业成就的准备时期和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正值青春期,情绪不太稳定,又面临升学、择业等压力。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相比,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贵州是个多民族、经济欠发达省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和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某些特点,特别是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学习基础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面对的心理压力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其他地区相比,有相似之处,可能也有不同之点。因此,加强对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毕节、遵义、铜仁等贫困地区的高中学生及贵阳市高中学生各3000人,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测试,共获得贫困地区有效问卷2361人,其中男生1183人、女生1169人;贵阳市有效问卷2136人,其中男生1202人、女生935人;高一学生1248人、高二学生2068人、高三学生1181人;年龄平均17岁。调查对象均为自愿参加活动,排除人格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者。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现场调查。测试前心理调查人员对协调人员进行培训,在专业心理调查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测试,要求学生独立作答,完成后当场收回。分别将有效问卷输入到心理健康测试软件系统,计算其数据。

3.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检查检错后输入SPSS15.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正态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处理。

4.调查工具。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号、班级、民族等。采用的问卷:(1)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L.R编制,共有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量表采用5级评分,该量表用于反映有无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o(2)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由张(w.K.Zung)编制。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采用1~4的4级评分。该量表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3)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是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分别为精神质(P)、情绪稳定性{N)、内外向(E)和效度量表(L),对个性特质和心理健康都能较好的测查,共有R8个题目。

二、结果

1.贵州省贫困地区高中学生与贵阳市高中学生比较。SCL-90得分除躯体化、恐怖以外,其它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贵阳市高中学生(P

2.SCL-90各因子与SAS焦虑程度呈正相关(见表3)。

三、讨论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2

天津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成立于1993年,凝聚了一批妇女和社会性别学的学术骨干。中心保持“妇女史”研究的优势,先后承担了9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中心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国际基金会资助下,多次举办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读书班等,与国内外妇女研究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还培训农村基层妇女与妇联干部,提高农村妇女自立自强和性别平等意识。以杜芳琴教授为总负责人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跨界联合课题共举办研讨会、读书会15次,参与者近600人次;出版著作、教材、译集等19部;课题还资助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19所高校开设本科、硕士、博士试点课程约42门。

未来3年内,该基地的规划主要有:(1)在研究上,重点选题将集中于社会科学与应用及行动研究、人文学科与基础研究、教育科学与实践三个方面。(2)在教学与培训上,本科课程新增:性别与社会工作、性别与健康、国外妇女史、女性心理学、媒介与性别等。研究生课程新增:性别理论、社会性别研究方法、中国妇女史专题研究、世界妇女史专题研究、社会性别与发展(中外理论与实践、社会公共政策的性别分析)、妇女运动与组织、中国NGO(模式、管理与社会性别)、性别发展社会学、性别健康社会学、文化批评与媒介研究等。培训计划有:亚洲与本土妇女学:研究、课程与教学(针对开课教师培训,暑期班系列培训2007-2008年,与韩国梨花女大亚洲妇女学课题组合作);妇女领导力培训(争取加拿大大学教学项目,可与中国妇女研究会合作,2007暑期);公共健康与性别(培训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会学教师、卫生系统官员和专业人员,2008)。(3)在学科建设计划上,硕士研究生方向首先在“妇女/性别史”和“性别社会学”基础上再增设新方向,如“性别与发展学”和“性别与健康学”等,其次与有关院系结合增设新方向:与政治与行政学院结合增设“性别与公共政策”与新闻传播学院结合增设“性别与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等嫁接出“性别与教育”(含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逐步形成研究院独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博士研究生方向上,借用学校一级学科平台,以历史学为依托的“妇女/性别史”;以政治学为依托的“性别与政治(公共政策)”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二、中国农业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农村妇女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

近五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的妇女/性别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干预与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的研究,包括了外部干预条件下妇女的性别角色的变迁、农村妇女的能力建设;如何制定性别敏感的发展计划;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中的性别不平等分析等等。研究课题与各种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加拿大农业项目支持的“中国小农获取畜牧服务的性别不平等研究”。(2)发展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包括了农村土地分配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及大城市郊区流动妇女发展与能力建设问题等。(3)各专题研究,包括妇女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健康发展、性别与反贫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等。

该基地今后3年的建设中主要有四个目标:一是加强既有农业研究中的性别敏感。计划主办一次有关“研究领域纳入性别视角的意义”的研讨会,并将研讨成果进行发表和宣传。预期成果包括:农民生计及反贫困、农村自然资源管理、乡村自治、乡村规划及变化等各人文与发展研究领域,继续推进研究计划及监测评估中纳入性别指标:促进本校专业以及各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研究领域的性别意识。二是促进农村发展及研究领域的性别主流化。计划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有关性别理论、性别分析方法的培训;组织农业相关部门进行有关妇女与农村发展的研讨会;编制如何在农业发展及研究中纳入性别视角的手册。预期成果包括:在目前合作的全国各地的农业科学院机构中至少有6个能够在其研究计划和研究影响中纳入性别指标;每年的交流活动中均纳入有关性别与发展的内容;与宁夏、河北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合作中进行性别计划;出版有关农业发展及研究中纳入性别视角的手册。三是加强农村发展与管理学科建设中的性别主流化。计划组织农村发展与管理学科的有关性别内容的研讨会:继续修订既有的性别与发展教程。四是促进妇女与乡村发展的倡导。计划建立妇女与乡村发展网络;通过递交研究报告、邀请相关人员进行研讨等方式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

三、中央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

中央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成立于1994年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基础上建立的。中心成立以来,从民族学、法学、宗教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视角人手,先后承担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等6项部级科研项目,争取到的研究经费和活动经费达几十万元。中心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和平等与发展妇女问题学术研讨会,还召开了3次以“妇女平等与发展”为主题成功地召开了三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与近百名来北京参加培训的、各个民族地区的处级女干部进行研讨;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21世纪妇女平等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成果。

未来3至5年,基地建设工作的思路和计划:(1)民族地区女干部与女实业家的培训计划。将充分利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的资源优势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人才优势,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干部培训班,听课对象不仅包括女性,更注意吸收少数民族的男性学生、干部、领导。还将开展对民族地区女干部、女企业家、女科技人员的学习、培训、研讨和参观。(2)基地的科研规划。准备将民族地区的女性研究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九八五”与“二一一”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起来,集中民族系统的学科与人才优势,切实关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生活实际开展有关法律和政策及社会机制的社会性别分析,特别是有关就业、社会保障、土地、人口、参政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的调查研究,为制定法律和政策提供对策与建议。(3)基地的妇女/社会性别教学计划。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推动学科建设。中心将继续在中央民族大学开设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女性文学概观等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并且与文学与新闻、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单位合作,设立女性学二级学科硕士基金。

四、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该中心是2006年学校整合妇女/性别研究资源,以建于1993年的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为主体,纳入了“武汉大学弱者权利保护中心”部分骨干力量和“武汉大学女企业家研究与咨询中心”整体力量而组成,成为集研究、培训和维权为一体的跨学科的全校性学术机构。中心有来自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十多个学科的教师5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处级以上女领导干部8人;其中有3名著名男性学者。该中心成员自2000年以来主持大型实证研究6项,完成课题10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妇女学论文五十余篇;组成单位举办过“武汉大学2003女企业家国际论坛”,参与组织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100余场,听众两万余人次。中心成立后于今年4月主持召开了“中国高校女性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校承诺每年拨款不少于15万,本年经费已到位;配办公室一间及承诺适当编制。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3

摘要:关注留守儿童遭受负面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并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个问题原因,提出针对男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有助于社会各界共同来关注和解决男女留守儿童的问题。

关键词:性别差异 留守儿童 措施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提出

许多研究表明: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近年,社会各界也把大量的目光和注意力对准了这群特殊的儿童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特别是关于他们的负面消息不时见于各种媒体。而且我们在对媒体报道稍加留意后发现,对于留守男孩于留守女孩问题的相关报道中,其内容、角度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别。关于留守男孩的报道大多是游荡、迷恋网络以及暴力犯罪,而留守女孩遭受性侵害是最为普遍问题。2005年底,安徽肥东县完成了一项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调查显示:该县有22.7万人出外务工,3.75万留守儿童。在2005年1-8月,该县公安检察机关共逮捕233个犯罪嫌疑人,其中18岁以下的占27个,留守儿童有24个。而留守女童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性伤害。公安部最近的一项统计也表明,农村留守女童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留守女童在我国的数量很多,媒体报道发现留守女孩遭到性侵害的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

留守儿童问题的差别主要表现在:①留守男孩存在更多的品德问题以及行为不良现象,而留守女孩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②留守男女童在父母离家后性格和学习方面的变化差别较大,留守男孩受到的影响远大于留守女孩。③在青春期,留守男孩受社会影响更大,而留守女孩更依恋父母和同伴。④留守女孩更容易遭受到性侵害以及其他伤害,而留守男孩更可能成为各种伤害中的伤害他人者。⑤家庭劳动分配不公,受教育程度期望有别。在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的农村地区,人们通常在家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牺牲女孩利益为代价,把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留给男孩。留守儿童的性别特征在很多研究、调查中研究者都发现留守女童多于留守男孩。这是因为农村流动父母具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在有选择地决定哪个孩子留在老家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女孩子留在老家,而把男孩带到城市来,带在自己身边。

二、留守儿童问题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和家庭对男女儿童不同的性别角色期待,以及留守儿童家庭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导致不同的问题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有关临床的研究表明,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表现出极端特征的家庭,尤其是亲密度极度匮乏、家庭角色混乱、规则不一致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家庭成员出走或身心疾病、子女行为出轨等不良现象。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正是典型的“家庭亲密度缺乏”的家庭,大部分家庭长期缺乏父亲角色。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通常是通过电话、信件来联系,这样的交流方式就决定了他们的交流不能够达到一定的频率。而且沟通也多局限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很少有非常深入的话题交流。处于成长期的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在寄养的环境中长大,与父母无法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缺乏家庭温暖和有效的教育监督,这对留守儿童的自尊、同一性以及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是明显不利的。同时,我国农村家庭在子女的教养方面,明显存在不一致。那就是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对留守在家的男孩和女孩,父母及代养人往往采取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对男孩:物质上尽量满足、学习上要求较高、相对的期望也更高。对女孩;物质上尽量满足、对其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要求不高,通常是能读多少算多少的。留守男孩的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往往对他们溺爱,忽视了道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此相反,大部分留守女童则受到了冷落和忽视。

(二)男女的两性自然差异是留守儿童问题差别的原因之一

我们提倡男女平等,但男女的生理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无论在大脑结构还是心理气质及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社会对两性的期望以及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同则构成了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男孩崇拜力量、冒险、独立,并且倾向于在自己的小团体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没有一帮铁哥们会让他们感到没有“面子”。研究者发现男生和女生和父母沟通的内容不尽相同,在一些敏感性话题和交友、兴趣等方面的个人话题上,男孩尽量更加倾向于避免与父母交流。而女孩更善于表达情感,无论什么话题都比男孩更善于向父母袒露。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也表现出这个特点,女孩仍然依恋父母,会更加主动地寻求父母及其他亲属、老师的帮助。而男孩更喜欢通过同伴交往以及上网等,向网络、社会寻求支持、友谊。在他们尚未形成鲜明的是非观的时候,由于缺乏父辈的示范指导,很容易因不良的同伴交往导致品德问题,不良的同伴交往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一些留守男孩偏离了正常的人生发展轨道。

由于社会对男性特质中独立性的强化作用,男孩似乎比女孩在独立发展方面经历的冲突和痛苦多些。留守女孩虽然想念父母却较少抱怨,对父母更多的是理解,也更加适应远离父母的生活。但孤独的生活以及父母的忽视很容易对其心理产生创伤、感到压抑、郁闷。而留守男孩对父母的远离相对抱有较多的抱怨及负向情绪。一些从父母那里得到较多物质满足的男孩表现出缺乏责任和自信,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导致学习下降、精神空虚甚至与父母、社会对抗等。对于青春期的男女来说,性是既神秘又充满魅力的。男孩经常一起讨论异性、关注自己的性特征及性行为的有关问题,而女孩更加关注自身的性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在一些性侵害案件中表现出来的。

(三)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

美国学者Michael Gurian认为:一个健康孩子的成长需要小家庭(抚养孩子的父母及祖父母辈)、大家庭(包括亲属、朋友、保姆、老师、监护人)、第三家庭(包括媒体、政府、其他机构组织及有影响的社区人物在内的文化和社区)三种家庭的协调作用。在留守孩子问题的产生中,我们的学校、农村社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及社区没有主动肩负起监管留守孩子和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的任务,留守孩子的闲暇时间以及他们的娱乐活动没有得到关注和引导。大部分时候,“大家庭”或“第三家庭”的成人世界把看护留守孩子看作是一种负担。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我们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碰到孩子在学校里犯了错误,我们的学校要歧视或开除他们、社区的人都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们一起玩,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在关于男女的性别教育方面我们的农村学校也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学习目标、教学计划时过于严格,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特别是忽视男女儿童的性别差异,用传统的“听话”、“乖巧”、遵守纪律来要求生理发育不完全、自制力差、活泼好动的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女孩更容易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而大部分男孩难以适应严格的学校纪律,难以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学校、老师对遵守纪律、“听话”的女孩的赞扬和鼓励无形中强化了女孩的某种性格特点,而男孩由于受到了更多的批评,学校生活在他们心中就是受约束、不快乐、无所适从的地方。这种偏激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学业不良的情况。在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学校中,他们成为了不受老师、学校甚至是同伴不喜欢的人。在初中时期辍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男生,原因多是厌学甚至是被学校开除,他们在离开学校的日子里就很容易沾上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惯。

三、针对男女留守儿童应采取有所区别的教育措施

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和存在.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教育、保障等体制的产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是每个儿童的基木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木条件。由于经济原因,现在数以千万计的年轻父母在外出打工时,不得不做出与自己的孩子相分离的决定,并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或者其他亲属照管,这是迫不得己的选择。要从根木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消除留守儿童产生的条件,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木之策。

(一)在学校创建平等的氛围,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明显的重男轻女的现象。这对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女孩来说,心理的影响肯定是长期的、消极的。她们会形成非常消极的自我概念、低自尊、自卑等心理困惑。对于男孩来说,他们往往由于调皮、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差,被班级边缘化,邻居甚至也不让自己的小孩和他一起玩。为了让留守儿童在一个快乐、单纯的环境下成长,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公平,平等对待男女生、学习好以及学习差的学生。细致了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平等尊严而有区别的教育,在尊重所以学生自尊的情况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留守儿童受到有尊严的教育。

(二)学校、社区和家庭必须重视给留守儿童健康的同伴群体、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

留守儿童特别是男孩需要同伴、也需要得到同伴的接纳、承认。因此我们的学校、社区和家庭应该通过组织健康的群体活动满足他们这种需要,并在帮助他们寻找健康偶像的过程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在健康同伴群体中活动,可以避免留守男孩受到不良同伴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犯罪率。这可以通过当地的学校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及对其进行辅导等形式来完成。

(三)有区别的对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上已经发育的相对比较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萌动了。而心理上他们则处于一个矛盾的阶段:既想独立然而又离不开成人人的照顾。因此在青春期的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个性化问题的辅导。对留守女孩特别要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以及自我保护、反对性侵害、性骚扰等方面的问题。教导她们要尊重、爱惜自己的生命。对留守男孩则应帮助他们了解男性生理特点的同时,注重进行性道德教育,教导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四)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

少年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健全各自的教育功能,相互合作,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农村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这对于保护农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培育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沟通学校与家庭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这是家庭、学校之外的另一种与孩子们互动的关系,同时也起到了一种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五)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

我们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我们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增加对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的关怀。我国学校应试的倾向仍然十分严重,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在广大的中小学校依然很薄弱。我们呼吁所有学校要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教师,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如果把学校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搞好了,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群体也可以受益,得到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易进.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家庭理论.心理学动态1997.6.1-5

[2]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114页

[3]杨晓莉,邹泓.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1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区别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深,我国各阶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地位愈显重要,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事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态,它被生产关系决定着,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大学生应该重视的一个课程,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每每会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与观念,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部分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对社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大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他们的思想与心理也是社会极需重视与关注的方面来的。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遇到思想与心理的冲击,而两方教育都有其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政治性和普遍性。这一般表现为要求大学生要与主导思想达成一致,坚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世界观,要与党的理念走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国家的需要结合。

    2、教育目标高,理想定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最终达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它涉及人的心理、生理、社会各个方面,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及产生这些活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心理教育的研究层面比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广泛、具体。心理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3、心理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心理教育其实并不只是单纯的心理咨询,它可以改变教育方式,从生理上进行观察,再判断其心理疾病,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单靠思想认识问题而产生的错误指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担负着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融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总大纲中起到了互补的效果。

    (一)研究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两种教育它们的研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的根本属性在于社会性。人的思想和心理很容易跟随社会的发展、转型、变迁而受到冲击或者碰撞,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重要。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和心理变化情况,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具体研究的内容不同,但学科交叉性强。两种教育各自的研究内容都是各不相同的,好像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理念都必须要正规,在教育过程中难免枯燥无味,学生也难以接受。而心理教育更偏向于人的内心深处,对情绪、态度都起着调整作用。因此,两者尽管研究内容不同,但是它们所追求的目的和坚持的观念是相同的,互为补充,交叉性比较强。

    (三)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基本一致。两者的教育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沟通作用。教育者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晓之以理,通过心理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在两者结合的时候能增强彼此的作用,并更显效果。

    (四)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一致。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教育中,大学生也许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但是并非都能从心理上配合人格的塑造。因此,两种教育的结合能够使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以不同层次的教育确立信念和理想,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从高校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二者都是为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和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够全面。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性格塑造产生内化作用。大学生很多思想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经历和性格来给予引导、启发和建议,以改变其不正确的思想倾向,这些方法就是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有区别也有联系,心理健康是其思想品德良好的基础前提条件,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区别和联系中看来,无疑是对大学生一种精神上的补足,两者的结合可以增强各自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改善和提高教育的质量与结构,并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素质基础。正确的把握好而这的契合点,才能真正的从整体上提高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魏琳, 任景敏, 刘燕, WEI Lin, REN Jing-min, LIU Yan,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J],西南大学学报,2011,37(1).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5

摘要:以某综合性大学在校师生及校外访客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心理学中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探讨校园使用者与设计者的意象元素的差异,分析大学校园的使用现状与设计规划的匹配程度,并就校园空间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提出建议,以期为大学校园的未来规划改造提供新的参考方向,促进大学校园空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关键词 :校园空间;意象元素;认知地图

作者简介:葛国宏,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陈丽丽,女,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27-05

《四书·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繁盛的基础,大学则是国家发展的源泉、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校园则是实施教育、培育人才的主要环境空间,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谚语,均体现了环境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的场所——大学——人类精神活动的空间,是师生工作、学习、交往、生活等活动在空间上的表达。校园空间规划的理念在于创造一个满足教育功能、符合师生认知需求、可识别性强的空间环境。[1]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作用开始突显。大规模的校园改造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大学校园发展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如缺乏长期的规划、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忽视使用者的需求等。通过调查在校师生与校外访客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对使用者与设计者的空间意象元素进行研究,分析大学校园的使用现状与规划效果的匹配程度,可为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Kevin Lynch(凯文·林奇)在1960年发表了《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城市意象的理论。书中,他介绍了市民对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三个城市的认知地图,深入研究了“城市感知”意象要素。书中他指出,一个城市,其街区或道路应是容易被认知的,每个城市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城市意象有一系列具体的内容:包括区域、边界、节点、标志以及道路,即是从点、线、面的角度赋予城市自明性与认同感。[2]与大尺度的城市空间相比,大学校园则是中等尺度。校园使用者单一,独立性较强,外界干扰较小,意象组成元素完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主要围绕校园展开,在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校园是一个“微缩”的城市。[3]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原理,人们对大学校园空间同样会形成意象。一个大学校园,使用者观察其边界和标志,感知其路径和场所,体验其区域景观特征,通过整合校园的整体形象形成大学校园认知。因此,研究校园主体对校园的认知状况,了解使用者的空间意象,对大学校园的未来发展及改造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宁波大学本部校区(以下简称宁大本部或校本部)为例开展研究,其做为中国东部的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86年,自2006年校区整体规划实施已过去8年的时间,规划预期效果与当前使用现状是否匹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此探讨大学校园的空间认知情况。

一、研究的方法、依据及意义

宁波大学有3个校区:校本部、西校区、北校区。拟选择宁大本部作为具体的校园空间研究对象。本部占地90公顷,在校学生2万余人,校园以主教学楼为中心,45度方格网道路为骨架布置,学院教学区及学生生活区形成中心放射状布局,建筑布局采取轴线式的组群布局形态。[4]校本部各类设施完善,拥有核心教学楼、专业教学楼、图书馆、阅览楼、行政办公楼、体育中心、食堂、学生宿舍等,能较好地满足全校师生及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近几年,学校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也更加重视校园空间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着校园改造、扩建的挑战,以该校区为例进行空间调研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宁波大学校本部在校师生及校外访客为调查对象,运用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被访者根据记忆绘制出校园环境意象草图,完成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包括校园学习、休闲空间的认知,识别标志、道路交通情况、景观形象评价、校园改造的建议等,收集意象地图81份,问卷及访谈100份。对于不同个体的意象地图,进行解构、统计分析,使用百分比表示不同要素在所有被访者的意象地图中的出现频率,并将这一结果反映在校园平面图中,从而得到一张认知地图。

(二)研究依据

“意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是一种由体验而认知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空间认知是一种心理现象,对其分析需要用间接方法使其外显,意象草图即为一种常用的图示方法。意象图是建立在使用者对周围空间体验基础之上的,人对具体空间的意象是使用者头脑中的“主观”空间。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背景,行为规律性较强,对环境空间的认知能力较强,同时,对空间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对大学校园空间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研究意义

人与空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理想的空间设计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满足使用者多样化行为及心理需求,但同时空间又对使用者的行为做出限定。人们在感受空间的同时,结合经验也会对空间做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对空间做出反应。因此,了解使用者对空间的认知是空间设计的根本。通过研究使用者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分析空间认知因素与使用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校园空间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科学依据。

二、校园空间意象调查分析

(一)大学校园意象的确定

以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元素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园规划方面的资料[5-6],通过对问卷及访谈的分析,从中归纳整理出大学校园环境意象元素:校门、建筑、标志、道路、区域、场所、边界。校园环境意象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有一定差异,因为大学校园与城市相比,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建筑脱离区域,单独成为一项重要的元素出现,以其具体的形象塑造了校园的个性,并在校园空间中占据大量的空间,是校园景观重要的元素;需要提出的是,这里的区域并非城市意象中的区域的概念,文中的区域是为了说明空间意象的分布而简单描述的一个概念,并为了方便表述而进行的冠名,如核心教学区域、后勤服务区域等。校门是大学的“门面”,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标志;而校园节点空间丰富,给人的概念比较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广场、景观等一些小型的场所空间。

(二)校园空间意象元素分析

校园意象是在校师生通过对校园环境和建筑形体的观察,实现对校园的认识并形成意象,是通过感受物质空间而产生的主观心理环境。校园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人们识别一所大学的符号,人们通过观察这些符号形成感觉,进而逐步认识校园的本质。进入一个校园,通过了解校门、建筑、道路、区域、标志、节点、边界这7个意象元素,便能产生出对这个校园的意象。根据上述七要素本文试图对设计者和使用者各自的校园意象进行比较研究,现分析如下。

1.校门。大学校门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发挥着交通枢纽和安全防卫的功能,还承担着第一印象的“门面”的角色。校门既是校园建筑的典型标志,又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诠释着校本历史文化和精神理念。通过研究,发现宁波大学校本部正大门在校园公共意象中出现的比例较高,有79%的受访者能画出正大门的大致平面现状或其造型标志。受访者普遍认为宁大本部正校门简洁、朴实、大方、有厚重感,是宁波大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2.建筑。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建筑主要包括校园内比较有标志性的、或对使用者而言功能意义比较明确的建筑物。[7]建筑最易被记忆和再认,是识别校园景观的重要参照。就大多数受访者而言,建筑群是直接被感知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意象元素。建筑群的体量、尺度、空间、功能、造型、用色等对校园空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是校园空间布局。[8]意向图调研中发现,建筑在意象元素中出现率最高。如“宁”式建筑楼群在181份样本中有161份样本表明了其意象的主导地位,占比89.0%。根据调查,受访者认为,宁大本部校园的“宁”式建筑楼群(又称包氏教学楼)、阅览楼、图书馆、安中大楼等建筑风格多样、外形差别显著、功能差异明显、可识别性较强。尤其是“宁”式建筑楼群中1、2、3、4、5、6号楼的群团式结构使整块区域的建筑空间结构清晰、形体特征鲜明,色彩宁静,整体围合感和环境的可意象性较强,与阅览楼连成一体,形成轮廓清晰、恢弘的空间,统称为南天门,构成意象地图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由此可知,使用者的意象与设计者判断结果基本吻合。

大多数被访者在绘制宁大本部意象草图时,均首先绘出重要建筑,再以建筑为重心组织其他区域或道路交通线。建筑的功能越主要,表达的意象就越强烈。但是,建筑元素出现的频率在校内使用者与校外使用者体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校内是使用者对建筑单体的使用程度较高,因此,其意向性就越强,而校外使用者则建筑的形体特征产生较强的意象,而且建筑所处的位置及与交通线的连线也影响着使用者的意象。

3.道路。道路是使用者或观察者移动的通道,道路有联接其他环境元素、划分区域边界的功能,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还可以起到节点的作用。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道路占据重要地位。道路在城市意象中不仅具有有自明性与连续性,还具有指向性。[9]结构清晰、主次分明的道路易成为校园整体意象的骨架,给校园人群以较高的校园空间认知度,常用的路径对意象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经典的校园规划中,设计者坚持四个最重要的原则:人车分流;划分区域;指示交通流向;连贯通畅。[10]宁大本部的道路设计是菱形方格线路,设计者的初衷是主干道行车、次干道行人、支路停车,实现人车分流。(见图1)通过调查发现,本部校区中起到意象骨架作用的几条主路与规划中的主干道一致,这表明校园的整体规划在意象的结构性上起了应有的作用。阳明路、宗羲路、祖望路与舜水路作为校园规划与意象的重要线路连贯了几个重要的区域意象,是校园整体的“骨干”。但由于这几条道路方位不同,使用频率不同而致使意象的差别。阳明路与舜水路联接、界定学生生活区与核心教学区,其意象程度远远高于宗羲路与祖望路,成为校内使用频率最高的线路。而宗羲路、祖望路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性较低,故其可意象性也较低。可见,校园空间意象与校园行为模式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整体来说,宁大本部道路可意象程度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路牌设置不清、人车混流、道路指向模糊等问题。校外受访者表示宗羲路、祖望路的标志设置很不明显,加上受到斯同路的影响,由此感觉道路规划比较混乱,常常让人“误入歧途”。同时,由于受菱形网格的道路设计的影响,校园道路的方向性较差,80%的受访者对道路方向的认知是以建筑(南天门:中轴线)为参照,知道怎样到达目的地,但问及从哪个方位过来却语焉不详。因此,使用者(学生、教师、甚至是校外人士)习惯性地以建筑来指示方向或目的地位置。就道路指向性这方面来说,使用者的意象与设计者的意象判断存在冲突。

4.区域。此处的区域是为说明空间意象的分布而进行的简单的命名。宁大本部校区按照功能特征划分成区域的原则,设计者把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核心教学区、专业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后勤商贸区、绿色开放(green open)区。(见图2)通过访谈,使用者对这种划分结果基本持认同的观点。区域的主题单元明确,功能特征及环境特征清晰,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区域的可意象性很高。对于本研究范围内的6个区域的主题元素的分析和评价如表1所示。

5.标志。标志是空间中的外部观察焦点,其功能是帮助人们定位,利于人们观察认识环境。[2]标志通常是一些简单的、特殊的实物,如建筑、路牌、店铺等。标志的重要性在于使用者在辨别方向时对它的依赖程度。[11]校园的标志主要包括校园的塑像,或建筑的某个部分、或其聚焦视线作用的自然景物等。通过调查,发现受访者心中对宁大本部的印象,包括点状标志(建筑物)、线状标志(南天门),及面状标志(大草坪)。对于宁波大学的地标,近90%的使用者认为,正门是宁波大学的地标。安中大楼——校园最高的建筑——也被认为是宁大校园主要的地标,原因在于安中大楼的突出的空间可见性,使它在校园空间中易引人注目、易于识别。也有受访者认为南天门是判别方位的重要的标志。宁波大学图书馆也被受访者多次提及,但因其建筑高度较低导致其可见性偏低,故其可意象性偏低。白鹭林、大草坪凭借其奇特的自然景观也被使用者认为是宁大校园的标志性景观。(见表2)设计者普遍认为入口、主楼为大学校园的主要标志,可以对校园起到主控作用,有利于形成环境的整体意象。在这一元素上,设计者所做的判断和使用者的意象基本吻合。

6.场所。凯文·林奇把城市节点分成两类,一类是连接点或交通线的中断处,如火车站;另一类是主题集中的场所,即广场,它们“构成了城市意象中最鲜明地节点”。[2]在校园语境中,节点内容丰富,给人的印象复杂,因此,把区域与区域的节点空间看做是一些小型的场所,用场所要素来分析大学校园。研究表明,宁大本部经常被使用者利用的场所空间共有四个。这些空间边界清晰、空间功能明确、是学生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使用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意象性较强。这四个场所空间分别是:(1)三角地带被认为是餐饮、学生活动、社团服务、娱乐的空间场所,为主要场所;(2)东门口,由于附近的商务区分布着众多商业,是学生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是主要场所;(3)阅览楼前广场是师生散步、休闲、小型活动、交友、聊天的重要场所,但由于远离生活服务区,利用率不高,其重要性稍次之;(4)北门前广场是一个道路交汇口,承载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转换,属于次要场所。这四个场所空间都是沿道路展开,使用者不会产生封闭感或者失去方向,属于外向性节点。此外,三角地带和东门口这2个节点本质上是主题集聚点,凭借其典型的空间、景观及活动,成为意象地图中最突出的部分。

7.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具有界定与分割的功能。在大学校园空间意象中,边界是指校园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界线,通过研究边界可以判断使用者对校园界线、对校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宁大本部校园边界清晰,三面环水(护校河)、一面环路(镇宁路),区域特征较为明显。这一点与设计者的边界的可见性判断基本吻合。在研究过程中,受访者表示,宁镇路及轻轨线,对人们心理的隔绝作用较大。除非乘坐公交车或到北校区上课,很少有人愿意跨越到对面去。可知,这条边界的隔绝强度较高,属于强边界。东部边界的护校河,以东是使用者经常出入的农贸商务区,是学生餐饮、休闲、娱乐、生活的集聚地,河岸两边的人员交往密切,河流已成为他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南部边界的护校河对面是甬江江堤,而甬江江堤是学生散步、聊天、休闲的好去处。可以说,东界与南界护校河与校外联系紧密、融合程度较高,因此这两段护校河是弱边界。西部边界的护校河,对面是曾经繁盛一时的双桥村商贸区。但随着双桥村的拆迁及西校门的封闭,两侧的交往彻底切断了,西界护校河因此成为强边界。

总体看来,大学校园景观意象元素中,校门是校园的“门面”,建筑成为意象的主体,道路不再像城市意象那样起决定作用,标志成为丰富空间认知的元素,区域的可意象性较高,节点场所受到重视,边界的作用依然存在。对于宁大本部校区,设计者的设计判断与使用者的意象认知基本一致,尽管在一些小的方面依然存在不匹配的方面。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意象图及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校师生及外访者对宁大校园总体景观较为满意,设计者的意象判断基本与使用者的意象一致。80%的受访者认为校园环境优美,区域功能布局良好,中轴线空间识别性较高。但校园道路结构不明朗,公共开放空间利用率不高,环境细节设计识别性较低、校内交通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有如下建议。

(一)尊重使用者

经典的设计理论致使设计者的意象判断与使用者的意象存在不同,因此规划设计工作必须明确“为了谁而设计”。大学校园设计的宗旨应立足于使用者,即立足于师生的学习、研究、交际、生活等方面。在交通规划方面,应考虑到校园主体的特征,校园空间坚持“步行优先”为原则,实行人车分流,设置合理的步行路径系统使学生便捷的进行学习、生活。同时,步行系统也要保证大学主体的交往空间的易达性,提高空间使用的可能性,增强空间的活力。总之,大学校园的设计或改造过程中,应坚持以使用者的意象为基准。

(二)提高校园空间的可识别性

无论是每年的新生入学,还是众多的外访者,大学校园的空间可识别性显得尤为重要。增强空间景观的可识别性可以从上述的7个意象元素着手,但这7个元素仅仅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只有有机地组合才能构成清晰、有序的整体。[12]在中轴线空间可识别性强的基础上,增强两侧区域的认知率,比如在斯同路和祖望路的节点设置标志物,或在白鹭林设置塑像等。

(三)校园设计师生的共同参与

完美的校园设计者需要与学生、教师、职工的积极参与。设计者只有对调查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后才能做出完美的规划方案,才能保证规划效果从纸张上落实到现实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可以增进师生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校园使用者对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一种支配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大学校园空间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际的重要环境载体,校园使用者通过感知形成对校空间的意象,以此获取校园环境的方位感、归属感及认同感。校园空间意象关系着大学精神、育人环境、学术氛围、文化底蕴等各方面,并对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体制改革的宏观布局的精神下,众多校园空间环境面临着更新、改造,但在此过程中,校园设计者忽视了使用者的心理及认知。因此,校园设计者在用自己的理论来衡量一切的时候,也应思考一下是谁的“意象”、谁的“校园”。在校园意象的评价和改进过程中,不仅要呼唤校园规划需要公众参与,更需要切实的行动,尊重使用者的意愿,这是才是校园设计的核心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1(2):59-64.

[2]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的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戴俊骋.大学校园意象空间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9(1).

[4]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所.宁波大学校园总体规划(2006-2020)[Z].2006.

[5]徐进,张金荃.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与展示——以宁波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7):43-49.

[6]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26,29-32.

[7]王文友.空间文化个性情趣—关于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的思考[J].规划师,2000(2):36-39.

[8]李世庆.城市设计的准则:以“公众意象”为本——以上海市鲁迅公园附近为例[M].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9]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1):64-74.

[10]王琰,李志民.意象图调查在大学校园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66.

[11]王琰,李志民.认知地图在城市总体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安市为例[J].华中建筑.2009(5):110-113.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文化资源;区域形象;构建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0-0067-03

The Study of Reginal Image Structure Based on Cultural Resources

WU Kun1, LI Lin2,LI Dan-dan2

(1.The Art and Design College of Hankou University,Wuhan 420212,China; 2.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The regional image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rational image of the reg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oth the reginal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the region. Cultural resources is preserved through historical process as the cultural imprint, with its unique reginal characteristics, is both the wisdom and spiritual wealth of regi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of its reginal image. This article suggested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reginal image based on its culture resource. It provide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ts regin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e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reginal culture resources, also analyzed the struc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ts 5 subsystems of regional image system based on culture resources

Key words :cultural resources;the regional image;construction

Internet :.cn

区域形象是一个区域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抽象化、综合化的外在反映,是一个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最具差异化的要素集合,更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无形财富。区域形象体系(Regional Image System,简称RIS),是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所呈现出的独特环境和元素而提炼出来,能够有效反映区域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象体系。本文指出构建基于文化资源区域形象体系的重要意义, 提出文化资源是区域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应贯穿于区域形象体系的各系统以及区域形象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对区域形象建设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尝试。

一、基于文化资源区域形象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凸显区域文化特色,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构建的文化根基。任何一个成功的、具有生命力的区域形象,都离不开对区域优秀文化要素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对于形成具有历史渊源、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区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资源构建区域形象,是在更高层次上传承和保护区域优秀文化,是一种对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创新方式,既整合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又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实际,对内渗透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对外加强区域品牌形象传播,以形成区域凝聚力和归属感,产生区域发展的持续动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也有利于建立健全有序的文化保护及传承机制,优化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再生的环境,让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传承及利用,使文化资源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形成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生态化发展体系。

(二)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

无论是城市,还是任何一个区域,其形象建设都离不开自身文化特色的挖掘、展现和创新。现代中国的城市形象塑造,应该是“后现代新古典复兴主义”的经典之作,具有“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文化属性,是集古今中外城市发展及城市文化之精华,创造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具有地方性文化主义的精髓。 区域形象的建设,既是一个文化资本积累和运作的过程,也是文化资源资本化转换的催生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构建,正是通过对区域内各类资源要素的组合和创新,形成文化资源的一种再生机制,既可创造新的文化资源,又可促成原有文化资源的转换,形成区域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本的一种积累,构成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域形象建设通过创新和整合各类资源,使原有文化内涵得到不断积累,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价值,注入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形成区域发展的资本性价值资源,区域形象一旦形成文化资本性的价值,其自身必然也会产生一种生产机制,这种互动转换的生产机制,既能让已经存在的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资本,又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资源。①

二、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

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具有独特性与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印记,是区域发展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也是区域形象构建的文化根基和重要影响因子。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强调将文化资源贯穿于区域形象体系中的五大系统,即影响系统、感知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与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之中,突出文化资源的重要影响力。

(一)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影响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作为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内含于影响系统的各要素集合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意志、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前期形象等要素一起组成了区域形象的影响系统,是影响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形象是一种符号时代的主观化行为的客观性塑造,其主观性在于区域形象的塑造是一种时代性的要求,它源于更加合理的区域文化要素的整合和提炼,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传播和展示体现,其客观性在于它遵循该区域自然地理以及人文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资源特征和区域文化基调,这种客观性就是区域形象影响系统构成的意义。文化资源作为这种客观性的积累和具体体现,成为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和主要表现形式。

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影响系统中,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并不单独对区域形象的构建产生影响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进而共同对区域形象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传统对传统生活的空间布局乃至自然生态的变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区域传统的文化形象,本身即是区域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文化资源在影响这些要素的同时,与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区域形象建构的影响系统。区域形象建设的客观性以及文化资源的地区差异性使得区域文化资源以及区域经济、自然等影响因素成为区域形象建设的基础因素。在这些基础影响因素当中,文化资源以其融合地域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载体效应,为区域形象体系的影响系统提供最基础的元素,成为影响系统构建的核心和重要参考系。

(二)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感知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感知系统的丰富外显。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景观、文化产品、特色节庆等多种方式给外界塑造不同的感知,各类形象往往基于该区域文化资源的感知化表达。一般能够影响人们产生感知形象的文化资源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种由文化资源所外化的区域感知形象,又因文化资源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的不同,在区域形象整体建设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基于文化资源的感知系统构建,要通过以区域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影响系统梳理出代表性的区域感知形象,明确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及其表征,构建完整丰富且具开放性的区域形象体系。

文化资源能够体现区域鲜明的感知特征。例如区域内某一类或某一个体文化资源所产生的感知影响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体现区域整体形象的价值,即这一类或个体文化资源会在人们心理上形成对区域形象的“整体”感知,这种“整体”感知虽然不是对区域的完全了解,但至少是对区域形象要素的一种特征感知,是一个人对该区域有了某种了解之后的一种反映。感知形象所体现出的某种局部认知,常常是区域最深刻的部分和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对于区域局部的形象感知,都是以整个区域形象为基础的主体性感受。由于每一个区域所处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以及区域景观形态都是区域独有的,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区域形象的感知则是在这种区域独有的地域背景下,区域部分要素独立的自我表现,这种独立表现的越完善,就越能参与区域形象整体建设之中,丰富区域形象的多样性,构成区域形象生态体系的有机部分。

(三)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理念识别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基础,是区域理念的文化源泉。理念识别系统是整个区域形象体系构建的核心,影响区域理念识别系统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他形象系统的塑造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等,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为区域形象理念系统的构建提供核心价值,是区域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精神文化源泉。文化资源对区域中政府管理理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历史与传统的借鉴及支撑。基于文化资源的理念识别系统构建,正是对一个区域发展理念和文化内涵的高度总结和凝练,理念识别系统中的城市口号和城市精神,很多都是脱胎于本区域的文化资源。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根和魂,是区域的特色根底所在。区域的理念识别系统正是对区域文化传统的一种反映,是区域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区域理念就是对区域文化内涵的表达。伊利尔?沙里宁有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可见一个地区的区域精神和面貌,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民众的精神价值追求,而这些理念和价值往往产生于区域文化又反作用于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文化是体现区域个性特色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视觉识别系统

文化资源为区域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视觉元素与识别符号。文化资源的丰富性造成了区域形象体系中视觉识别系统的复杂性,它是构建个性化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灵感来源,是形成区域差异化、个性化认知的核心力量,该系统的构建可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区域性、独特性等优势,运用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设计出个性化的区域视觉识别系统,从而摆脱当前“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应该注重将区域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包括对自然、人文、历史、现代等典型元素的概括和提炼,凸显区域典型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塑造出符合区域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

区域空间的复杂性、规模性和历史变迁性,决定了其复杂特征,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变迁性、社会发展的延伸性使得任何一个单一的元素都不可能代表一个区域成为区域识别的符号。文化资源可为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提供基本元素与识别符号。区域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区域历史变迁的表现符号,该系统的构建应结合区域自身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特性,结合民众的时代需求,挖掘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采用科学的表达,使之呈现富有生命力的美感和情趣,使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要素成为区域可积累的财富和文化资本。

(五)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行为应用系统

文化资源为区域形象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执行的标准和参考。区域形象是区域文化本质的反映,由于人是区域的主体,区域形象的本质是人的理念和文化特质的体现,这些特质源自于文化资源所承载文化基因的传承。行为应用系统是区域形象的执行层面,是对区域理念的一种践行,这些文化特质通过人的日常行为来表现,因此人的行为也构成了区域形象的标准,文化资源也相应成为了行为应用系统的主要特征和行为来源。在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足以为当前的区域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个区域的文化资源包括了该区域的历史传统与风俗习惯,这些传统习俗可为区域的行为应用系统构建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例如作为孔孟之乡的齐鲁大地,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楚人重然诺”体现出了荆楚区域讲诚信、重信用的民风,“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则是江南地区习诗学曲、重商致富的传统。这些作为传统习俗的文化资源,能够为相关区域构建行为应用系统提供指导与借鉴,可将该区域优良的传统习俗加以弘扬,能够构建更加有效的行为应用系统,塑造该地区良好的区域形象。

在符号经济时代,区域形象作为区域发展的“符号化”表达,对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区域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区域竞争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建设、区域建设正陷入 “千城一面”、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的尴尬境地,在“互联网+”“文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构建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区域形象,探讨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理论及实践将成为新时期重要的时代命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注释:

①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5-18.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成朝晖.“城市特质”――城市形象系统的差异化定位[J].新美术,2009, 30(5):86-88.

[3]王莉.我国城市形象管理研究述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