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例6篇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贵州 高中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SCL-90

高中阶段是个体在身体、心理、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也是个人成才、事业成就的准备时期和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正值青春期,情绪不太稳定,又面临升学、择业等压力。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相比,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贵州是个多民族、经济欠发达省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和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某些特点,特别是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学习基础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面对的心理压力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其他地区相比,有相似之处,可能也有不同之点。因此,加强对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毕节、遵义、铜仁等贫困地区的高中学生及贵阳市高中学生各3000人,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测试,共获得贫困地区有效问卷2361人,其中男生1183人、女生1169人;贵阳市有效问卷2136人,其中男生1202人、女生935人;高一学生1248人、高二学生2068人、高三学生1181人;年龄平均17岁。调查对象均为自愿参加活动,排除人格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者。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现场调查。测试前心理调查人员对协调人员进行培训,在专业心理调查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测试,要求学生独立作答,完成后当场收回。分别将有效问卷输入到心理健康测试软件系统,计算其数据。

3.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检查检错后输入SPSS15.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正态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处理。

4.调查工具。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号、班级、民族等。采用的问卷:(1)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L.R编制,共有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量表采用5级评分,该量表用于反映有无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o(2)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由张(w.K.Zung)编制。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采用1~4的4级评分。该量表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3)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是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分别为精神质(P)、情绪稳定性{N)、内外向(E)和效度量表(L),对个性特质和心理健康都能较好的测查,共有R8个题目。

二、结果

1.贵州省贫困地区高中学生与贵阳市高中学生比较。SCL-90得分除躯体化、恐怖以外,其它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贵阳市高中学生(P

2.SCL-90各因子与SAS焦虑程度呈正相关(见表3)。

三、讨论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2

天津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成立于1993年,凝聚了一批妇女和社会性别学的学术骨干。中心保持“妇女史”研究的优势,先后承担了9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中心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国际基金会资助下,多次举办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读书班等,与国内外妇女研究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还培训农村基层妇女与妇联干部,提高农村妇女自立自强和性别平等意识。以杜芳琴教授为总负责人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跨界联合课题共举办研讨会、读书会15次,参与者近600人次;出版著作、教材、译集等19部;课题还资助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19所高校开设本科、硕士、博士试点课程约42门。

未来3年内,该基地的规划主要有:(1)在研究上,重点选题将集中于社会科学与应用及行动研究、人文学科与基础研究、教育科学与实践三个方面。(2)在教学与培训上,本科课程新增:性别与社会工作、性别与健康、国外妇女史、女性心理学、媒介与性别等。研究生课程新增:性别理论、社会性别研究方法、中国妇女史专题研究、世界妇女史专题研究、社会性别与发展(中外理论与实践、社会公共政策的性别分析)、妇女运动与组织、中国NGO(模式、管理与社会性别)、性别发展社会学、性别健康社会学、文化批评与媒介研究等。培训计划有:亚洲与本土妇女学:研究、课程与教学(针对开课教师培训,暑期班系列培训2007-2008年,与韩国梨花女大亚洲妇女学课题组合作);妇女领导力培训(争取加拿大大学教学项目,可与中国妇女研究会合作,2007暑期);公共健康与性别(培训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会学教师、卫生系统官员和专业人员,2008)。(3)在学科建设计划上,硕士研究生方向首先在“妇女/性别史”和“性别社会学”基础上再增设新方向,如“性别与发展学”和“性别与健康学”等,其次与有关院系结合增设新方向:与政治与行政学院结合增设“性别与公共政策”与新闻传播学院结合增设“性别与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等嫁接出“性别与教育”(含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逐步形成研究院独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博士研究生方向上,借用学校一级学科平台,以历史学为依托的“妇女/性别史”;以政治学为依托的“性别与政治(公共政策)”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二、中国农业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农村妇女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

近五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的妇女/性别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干预与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的研究,包括了外部干预条件下妇女的性别角色的变迁、农村妇女的能力建设;如何制定性别敏感的发展计划;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中的性别不平等分析等等。研究课题与各种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加拿大农业项目支持的“中国小农获取畜牧服务的性别不平等研究”。(2)发展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包括了农村土地分配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及大城市郊区流动妇女发展与能力建设问题等。(3)各专题研究,包括妇女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健康发展、性别与反贫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等。

该基地今后3年的建设中主要有四个目标:一是加强既有农业研究中的性别敏感。计划主办一次有关“研究领域纳入性别视角的意义”的研讨会,并将研讨成果进行发表和宣传。预期成果包括:农民生计及反贫困、农村自然资源管理、乡村自治、乡村规划及变化等各人文与发展研究领域,继续推进研究计划及监测评估中纳入性别指标:促进本校专业以及各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研究领域的性别意识。二是促进农村发展及研究领域的性别主流化。计划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有关性别理论、性别分析方法的培训;组织农业相关部门进行有关妇女与农村发展的研讨会;编制如何在农业发展及研究中纳入性别视角的手册。预期成果包括:在目前合作的全国各地的农业科学院机构中至少有6个能够在其研究计划和研究影响中纳入性别指标;每年的交流活动中均纳入有关性别与发展的内容;与宁夏、河北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合作中进行性别计划;出版有关农业发展及研究中纳入性别视角的手册。三是加强农村发展与管理学科建设中的性别主流化。计划组织农村发展与管理学科的有关性别内容的研讨会:继续修订既有的性别与发展教程。四是促进妇女与乡村发展的倡导。计划建立妇女与乡村发展网络;通过递交研究报告、邀请相关人员进行研讨等方式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

三、中央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

中央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成立于1994年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基础上建立的。中心成立以来,从民族学、法学、宗教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视角人手,先后承担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等6项部级科研项目,争取到的研究经费和活动经费达几十万元。中心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和平等与发展妇女问题学术研讨会,还召开了3次以“妇女平等与发展”为主题成功地召开了三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与近百名来北京参加培训的、各个民族地区的处级女干部进行研讨;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21世纪妇女平等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成果。

未来3至5年,基地建设工作的思路和计划:(1)民族地区女干部与女实业家的培训计划。将充分利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的资源优势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人才优势,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干部培训班,听课对象不仅包括女性,更注意吸收少数民族的男性学生、干部、领导。还将开展对民族地区女干部、女企业家、女科技人员的学习、培训、研讨和参观。(2)基地的科研规划。准备将民族地区的女性研究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九八五”与“二一一”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起来,集中民族系统的学科与人才优势,切实关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生活实际开展有关法律和政策及社会机制的社会性别分析,特别是有关就业、社会保障、土地、人口、参政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的调查研究,为制定法律和政策提供对策与建议。(3)基地的妇女/社会性别教学计划。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推动学科建设。中心将继续在中央民族大学开设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女性文学概观等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并且与文学与新闻、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单位合作,设立女性学二级学科硕士基金。

四、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该中心是2006年学校整合妇女/性别研究资源,以建于1993年的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为主体,纳入了“武汉大学弱者权利保护中心”部分骨干力量和“武汉大学女企业家研究与咨询中心”整体力量而组成,成为集研究、培训和维权为一体的跨学科的全校性学术机构。中心有来自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十多个学科的教师5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处级以上女领导干部8人;其中有3名著名男性学者。该中心成员自2000年以来主持大型实证研究6项,完成课题10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妇女学论文五十余篇;组成单位举办过“武汉大学2003女企业家国际论坛”,参与组织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100余场,听众两万余人次。中心成立后于今年4月主持召开了“中国高校女性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校承诺每年拨款不少于15万,本年经费已到位;配办公室一间及承诺适当编制。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3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1]。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0-211.

[2]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5):81-84.

[3]路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18-21.

[4]张继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焦作大学学报,2003,(4):89-90.

[5]陈顺仁.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3):93-95.

[6]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14-16.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4

[摘 要]从人类文化来看,物质是服饰的载体,也是人类进行服饰艺术创作的基础。服饰伴随着人类的开化与文明而来,服饰又是物化了的人。由于现代科学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服饰研究的重点,或者说是把握的核心也在逐渐扩展。这个领域研究的新特点,是从服饰之外研究服饰,首先表现在心理学上。

[关键词]服饰 服饰心理学 着装人 人的意识 服饰物质

一、综述

从人类文化来看,物质是服饰的载体,也是人类进行服饰艺术创作的基础。服饰伴随着人类的开化与文明而来,服饰又是物化了的人。人类的服饰出现距今已经非常遥远,但是,把服饰作为学术上的专门研究对象却很晚。这就是服饰文化研究的历史状况。由于现代科学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服饰研究的重点,或者说是把握的核心也在逐渐扩展。这个领域研究的新特点,是从服饰之外研究服饰,首先表现在心理学上。

服饰心理学的研究,当然要依据普通心理学,但是,服饰心理学又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即必须是在衣服、配饰、着装者及其关系的范畴之内。服饰心理活动的载体,只是着装者;而着装者又是社会的人,所以与服饰心理学最具关系的是社会心理学,因为着装者是社会的人,着装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

服饰本身是没有思想的。但是服饰作为人的创造物与穿着物,势必带有人的意识、情绪与情感结。人们选择、设计或制作服饰,以及将服饰穿着在自己身上,绝不是无意识的;看到别人的着装效果也不会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有意选择并穿着服饰的过程,就是服饰心理活动的主要过程。

二、服饰物质与人的意识构成的心理反应

1、多重心理活动的因素

服饰形象的构成并不那么简单,不是物质与意识的单纯组合,所以有必要将其构成组合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心理定位和心理转移摆放到适当的位置,特别是主体与客体有时并不能明确地表现出归属关系,也正因此而产生出着装过程中的多重心理活动。

以人为着装形象主体时,只有穿着在社会的人身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可以将着装人作为主体,而将服饰作为客体。在着装过程的最初阶段,突出表现为人(主体)与服饰(客体)的顺向或逆向适应与矛盾。当着装过程最初阶段完成以后,着装者立即萌生意念:对自我与服饰共同组合的服饰形象进行评判。如果着装者本人就是设计者兼制作者,那就又多了一层评判心理的需求,不仅评判整体效果,还要评判设计效果和制作工艺。于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就显得复杂起来。

另一种是以人和服饰共同组成的着装形象为主体,而这种主、客体的界限比较清晰。当人和服饰共同构成成熟的整体形象以后,在社会正常生活的范畴当中,所有着装形象受众都是当然的不折不扣的客体。由于主、客体的不断变换和游移,所以着装过程中的心理就具有了多重性。

2、差异

有的时候,人可以自由地选择服饰;有的时候却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甚至有些时候是在违背个人意愿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服饰。于是就引发出了不同心理活动趋向。

(1)主动选择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去选择服饰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日常装的范围之内。作为日常装,泛指在居室中的衣服、配饰和在非正式社交场合的着装。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即使是主动选择的着装,实质上也会受到外部总体环境意识的左右,完全主动选择的意识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着装者势必要考虑时装流行趋势、穿着的时间与场合、社会反馈会怎样等因素,经这些潜意识集中起来,便产生了带有强烈主观愿望的信念,而这较之被动受用已经属于主动选择了。

(2)被动受用

人们在着装的过程中,也常常遇见这样的情况,符合自己愿望的服饰,不能穿(社会不容)或是不敢穿(自我畏却),而最终穿在身上的服饰恰恰是违背自己意愿的选择。这种被动受用的服饰既对自己没有任何吸引价值,也提不起主体的激情状态,它只是为了符合某种社会意义而存在,最低限度的不暴露个性的顽强表现。

3. 着装过程中的差异寻求

在现代社会服饰中,可谓是绚丽多彩,五花八门,体现了着装者在着装过程中寻求一种共同价值的同时,也在寻求个性的差异。这也就是人们在着装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既想区别于异类,又想区别于同类,简言之,就是在极力区别于“原我”中,再创造一个“新我”。

(1)区别于异类

异类,指人以外的所有物体,即自然界的一切和人为社会中的一切,如自然界中的低等动物、植物,人类社会中的机械、建筑等。而人在力求区别于异类的意愿动机下,并不排除异类的优长,而且还善于利用这些优长来为人类自身服务。

当社会进入到工业时代,人们的接触对象更多的由大自然转变为无生命但具有形象的机械和建筑之类,对于人类而言,这当然属于异类。人们以服饰装扮自己来区别于异类,最集中的表现不在是靠单纯的款式或色彩,而是靠不断区别异类、超越异类又强烈表现自己的优良方式,于是便出现了瞬息万变的时装。就机械、建筑、工业品来讲,服装的变化是缓慢的,但一块布料的千变万化却激发出了人类智慧和人类意欲超越所有物类的自信和灵巧。

(2)区别于同类

实质上,每个人都存在着区别于他人的意识,每个人又都有希望别人未上升到自己这种认识高度的微妙心理,于是就促成了着装心理中的毫不示弱的竞争意识。就每一个健康的人来说,都有以服饰打扮自己的意愿和行为,以其达到区别于同类,而又彰显个性形象的心理需求。

(3)区别于“原我”

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满足原有的,而要追究新生的。于是,人在着装心理过程中差异的寻求需要再一个高度,即不仅要区别于异类,而且要区别于同类,最后达到区别并且超越“原我”。

三、小结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情感丰富的高级动物,总是会想去创造一个新我,于是就有了不断地创造和确立的种种新的着装形象。如果人类没有这种自发力、驱动力和使命感,就不会有灿烂的服饰发展史,就不会有一个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精神抖擞的人。千百年来的服饰变异与发展,其缘由之一即是人类在着装心理中的有着处于不同高度的差异寻求。

参考文献: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5

摘要:以某综合性大学在校师生及校外访客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心理学中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探讨校园使用者与设计者的意象元素的差异,分析大学校园的使用现状与设计规划的匹配程度,并就校园空间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提出建议,以期为大学校园的未来规划改造提供新的参考方向,促进大学校园空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关键词 :校园空间;意象元素;认知地图

作者简介:葛国宏,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陈丽丽,女,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27-05

《四书·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繁盛的基础,大学则是国家发展的源泉、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校园则是实施教育、培育人才的主要环境空间,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谚语,均体现了环境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的场所——大学——人类精神活动的空间,是师生工作、学习、交往、生活等活动在空间上的表达。校园空间规划的理念在于创造一个满足教育功能、符合师生认知需求、可识别性强的空间环境。[1]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作用开始突显。大规模的校园改造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大学校园发展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如缺乏长期的规划、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忽视使用者的需求等。通过调查在校师生与校外访客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对使用者与设计者的空间意象元素进行研究,分析大学校园的使用现状与规划效果的匹配程度,可为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Kevin Lynch(凯文·林奇)在1960年发表了《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城市意象的理论。书中,他介绍了市民对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三个城市的认知地图,深入研究了“城市感知”意象要素。书中他指出,一个城市,其街区或道路应是容易被认知的,每个城市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城市意象有一系列具体的内容:包括区域、边界、节点、标志以及道路,即是从点、线、面的角度赋予城市自明性与认同感。[2]与大尺度的城市空间相比,大学校园则是中等尺度。校园使用者单一,独立性较强,外界干扰较小,意象组成元素完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主要围绕校园展开,在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校园是一个“微缩”的城市。[3]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原理,人们对大学校园空间同样会形成意象。一个大学校园,使用者观察其边界和标志,感知其路径和场所,体验其区域景观特征,通过整合校园的整体形象形成大学校园认知。因此,研究校园主体对校园的认知状况,了解使用者的空间意象,对大学校园的未来发展及改造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宁波大学本部校区(以下简称宁大本部或校本部)为例开展研究,其做为中国东部的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86年,自2006年校区整体规划实施已过去8年的时间,规划预期效果与当前使用现状是否匹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此探讨大学校园的空间认知情况。

一、研究的方法、依据及意义

宁波大学有3个校区:校本部、西校区、北校区。拟选择宁大本部作为具体的校园空间研究对象。本部占地90公顷,在校学生2万余人,校园以主教学楼为中心,45度方格网道路为骨架布置,学院教学区及学生生活区形成中心放射状布局,建筑布局采取轴线式的组群布局形态。[4]校本部各类设施完善,拥有核心教学楼、专业教学楼、图书馆、阅览楼、行政办公楼、体育中心、食堂、学生宿舍等,能较好地满足全校师生及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近几年,学校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也更加重视校园空间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着校园改造、扩建的挑战,以该校区为例进行空间调研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宁波大学校本部在校师生及校外访客为调查对象,运用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被访者根据记忆绘制出校园环境意象草图,完成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包括校园学习、休闲空间的认知,识别标志、道路交通情况、景观形象评价、校园改造的建议等,收集意象地图81份,问卷及访谈100份。对于不同个体的意象地图,进行解构、统计分析,使用百分比表示不同要素在所有被访者的意象地图中的出现频率,并将这一结果反映在校园平面图中,从而得到一张认知地图。

(二)研究依据

“意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是一种由体验而认知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空间认知是一种心理现象,对其分析需要用间接方法使其外显,意象草图即为一种常用的图示方法。意象图是建立在使用者对周围空间体验基础之上的,人对具体空间的意象是使用者头脑中的“主观”空间。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背景,行为规律性较强,对环境空间的认知能力较强,同时,对空间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对大学校园空间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研究意义

人与空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理想的空间设计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满足使用者多样化行为及心理需求,但同时空间又对使用者的行为做出限定。人们在感受空间的同时,结合经验也会对空间做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对空间做出反应。因此,了解使用者对空间的认知是空间设计的根本。通过研究使用者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分析空间认知因素与使用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校园空间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科学依据。

二、校园空间意象调查分析

(一)大学校园意象的确定

以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元素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园规划方面的资料[5-6],通过对问卷及访谈的分析,从中归纳整理出大学校园环境意象元素:校门、建筑、标志、道路、区域、场所、边界。校园环境意象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有一定差异,因为大学校园与城市相比,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建筑脱离区域,单独成为一项重要的元素出现,以其具体的形象塑造了校园的个性,并在校园空间中占据大量的空间,是校园景观重要的元素;需要提出的是,这里的区域并非城市意象中的区域的概念,文中的区域是为了说明空间意象的分布而简单描述的一个概念,并为了方便表述而进行的冠名,如核心教学区域、后勤服务区域等。校门是大学的“门面”,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标志;而校园节点空间丰富,给人的概念比较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广场、景观等一些小型的场所空间。

(二)校园空间意象元素分析

校园意象是在校师生通过对校园环境和建筑形体的观察,实现对校园的认识并形成意象,是通过感受物质空间而产生的主观心理环境。校园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人们识别一所大学的符号,人们通过观察这些符号形成感觉,进而逐步认识校园的本质。进入一个校园,通过了解校门、建筑、道路、区域、标志、节点、边界这7个意象元素,便能产生出对这个校园的意象。根据上述七要素本文试图对设计者和使用者各自的校园意象进行比较研究,现分析如下。

1.校门。大学校门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发挥着交通枢纽和安全防卫的功能,还承担着第一印象的“门面”的角色。校门既是校园建筑的典型标志,又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诠释着校本历史文化和精神理念。通过研究,发现宁波大学校本部正大门在校园公共意象中出现的比例较高,有79%的受访者能画出正大门的大致平面现状或其造型标志。受访者普遍认为宁大本部正校门简洁、朴实、大方、有厚重感,是宁波大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2.建筑。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建筑主要包括校园内比较有标志性的、或对使用者而言功能意义比较明确的建筑物。[7]建筑最易被记忆和再认,是识别校园景观的重要参照。就大多数受访者而言,建筑群是直接被感知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意象元素。建筑群的体量、尺度、空间、功能、造型、用色等对校园空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是校园空间布局。[8]意向图调研中发现,建筑在意象元素中出现率最高。如“宁”式建筑楼群在181份样本中有161份样本表明了其意象的主导地位,占比89.0%。根据调查,受访者认为,宁大本部校园的“宁”式建筑楼群(又称包氏教学楼)、阅览楼、图书馆、安中大楼等建筑风格多样、外形差别显著、功能差异明显、可识别性较强。尤其是“宁”式建筑楼群中1、2、3、4、5、6号楼的群团式结构使整块区域的建筑空间结构清晰、形体特征鲜明,色彩宁静,整体围合感和环境的可意象性较强,与阅览楼连成一体,形成轮廓清晰、恢弘的空间,统称为南天门,构成意象地图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由此可知,使用者的意象与设计者判断结果基本吻合。

大多数被访者在绘制宁大本部意象草图时,均首先绘出重要建筑,再以建筑为重心组织其他区域或道路交通线。建筑的功能越主要,表达的意象就越强烈。但是,建筑元素出现的频率在校内使用者与校外使用者体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校内是使用者对建筑单体的使用程度较高,因此,其意向性就越强,而校外使用者则建筑的形体特征产生较强的意象,而且建筑所处的位置及与交通线的连线也影响着使用者的意象。

3.道路。道路是使用者或观察者移动的通道,道路有联接其他环境元素、划分区域边界的功能,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还可以起到节点的作用。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道路占据重要地位。道路在城市意象中不仅具有有自明性与连续性,还具有指向性。[9]结构清晰、主次分明的道路易成为校园整体意象的骨架,给校园人群以较高的校园空间认知度,常用的路径对意象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经典的校园规划中,设计者坚持四个最重要的原则:人车分流;划分区域;指示交通流向;连贯通畅。[10]宁大本部的道路设计是菱形方格线路,设计者的初衷是主干道行车、次干道行人、支路停车,实现人车分流。(见图1)通过调查发现,本部校区中起到意象骨架作用的几条主路与规划中的主干道一致,这表明校园的整体规划在意象的结构性上起了应有的作用。阳明路、宗羲路、祖望路与舜水路作为校园规划与意象的重要线路连贯了几个重要的区域意象,是校园整体的“骨干”。但由于这几条道路方位不同,使用频率不同而致使意象的差别。阳明路与舜水路联接、界定学生生活区与核心教学区,其意象程度远远高于宗羲路与祖望路,成为校内使用频率最高的线路。而宗羲路、祖望路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性较低,故其可意象性也较低。可见,校园空间意象与校园行为模式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整体来说,宁大本部道路可意象程度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路牌设置不清、人车混流、道路指向模糊等问题。校外受访者表示宗羲路、祖望路的标志设置很不明显,加上受到斯同路的影响,由此感觉道路规划比较混乱,常常让人“误入歧途”。同时,由于受菱形网格的道路设计的影响,校园道路的方向性较差,80%的受访者对道路方向的认知是以建筑(南天门:中轴线)为参照,知道怎样到达目的地,但问及从哪个方位过来却语焉不详。因此,使用者(学生、教师、甚至是校外人士)习惯性地以建筑来指示方向或目的地位置。就道路指向性这方面来说,使用者的意象与设计者的意象判断存在冲突。

4.区域。此处的区域是为说明空间意象的分布而进行的简单的命名。宁大本部校区按照功能特征划分成区域的原则,设计者把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核心教学区、专业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后勤商贸区、绿色开放(green open)区。(见图2)通过访谈,使用者对这种划分结果基本持认同的观点。区域的主题单元明确,功能特征及环境特征清晰,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区域的可意象性很高。对于本研究范围内的6个区域的主题元素的分析和评价如表1所示。

5.标志。标志是空间中的外部观察焦点,其功能是帮助人们定位,利于人们观察认识环境。[2]标志通常是一些简单的、特殊的实物,如建筑、路牌、店铺等。标志的重要性在于使用者在辨别方向时对它的依赖程度。[11]校园的标志主要包括校园的塑像,或建筑的某个部分、或其聚焦视线作用的自然景物等。通过调查,发现受访者心中对宁大本部的印象,包括点状标志(建筑物)、线状标志(南天门),及面状标志(大草坪)。对于宁波大学的地标,近90%的使用者认为,正门是宁波大学的地标。安中大楼——校园最高的建筑——也被认为是宁大校园主要的地标,原因在于安中大楼的突出的空间可见性,使它在校园空间中易引人注目、易于识别。也有受访者认为南天门是判别方位的重要的标志。宁波大学图书馆也被受访者多次提及,但因其建筑高度较低导致其可见性偏低,故其可意象性偏低。白鹭林、大草坪凭借其奇特的自然景观也被使用者认为是宁大校园的标志性景观。(见表2)设计者普遍认为入口、主楼为大学校园的主要标志,可以对校园起到主控作用,有利于形成环境的整体意象。在这一元素上,设计者所做的判断和使用者的意象基本吻合。

6.场所。凯文·林奇把城市节点分成两类,一类是连接点或交通线的中断处,如火车站;另一类是主题集中的场所,即广场,它们“构成了城市意象中最鲜明地节点”。[2]在校园语境中,节点内容丰富,给人的印象复杂,因此,把区域与区域的节点空间看做是一些小型的场所,用场所要素来分析大学校园。研究表明,宁大本部经常被使用者利用的场所空间共有四个。这些空间边界清晰、空间功能明确、是学生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使用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意象性较强。这四个场所空间分别是:(1)三角地带被认为是餐饮、学生活动、社团服务、娱乐的空间场所,为主要场所;(2)东门口,由于附近的商务区分布着众多商业,是学生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是主要场所;(3)阅览楼前广场是师生散步、休闲、小型活动、交友、聊天的重要场所,但由于远离生活服务区,利用率不高,其重要性稍次之;(4)北门前广场是一个道路交汇口,承载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转换,属于次要场所。这四个场所空间都是沿道路展开,使用者不会产生封闭感或者失去方向,属于外向性节点。此外,三角地带和东门口这2个节点本质上是主题集聚点,凭借其典型的空间、景观及活动,成为意象地图中最突出的部分。

7.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具有界定与分割的功能。在大学校园空间意象中,边界是指校园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界线,通过研究边界可以判断使用者对校园界线、对校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宁大本部校园边界清晰,三面环水(护校河)、一面环路(镇宁路),区域特征较为明显。这一点与设计者的边界的可见性判断基本吻合。在研究过程中,受访者表示,宁镇路及轻轨线,对人们心理的隔绝作用较大。除非乘坐公交车或到北校区上课,很少有人愿意跨越到对面去。可知,这条边界的隔绝强度较高,属于强边界。东部边界的护校河,以东是使用者经常出入的农贸商务区,是学生餐饮、休闲、娱乐、生活的集聚地,河岸两边的人员交往密切,河流已成为他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南部边界的护校河对面是甬江江堤,而甬江江堤是学生散步、聊天、休闲的好去处。可以说,东界与南界护校河与校外联系紧密、融合程度较高,因此这两段护校河是弱边界。西部边界的护校河,对面是曾经繁盛一时的双桥村商贸区。但随着双桥村的拆迁及西校门的封闭,两侧的交往彻底切断了,西界护校河因此成为强边界。

总体看来,大学校园景观意象元素中,校门是校园的“门面”,建筑成为意象的主体,道路不再像城市意象那样起决定作用,标志成为丰富空间认知的元素,区域的可意象性较高,节点场所受到重视,边界的作用依然存在。对于宁大本部校区,设计者的设计判断与使用者的意象认知基本一致,尽管在一些小的方面依然存在不匹配的方面。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意象图及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校师生及外访者对宁大校园总体景观较为满意,设计者的意象判断基本与使用者的意象一致。80%的受访者认为校园环境优美,区域功能布局良好,中轴线空间识别性较高。但校园道路结构不明朗,公共开放空间利用率不高,环境细节设计识别性较低、校内交通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有如下建议。

(一)尊重使用者

经典的设计理论致使设计者的意象判断与使用者的意象存在不同,因此规划设计工作必须明确“为了谁而设计”。大学校园设计的宗旨应立足于使用者,即立足于师生的学习、研究、交际、生活等方面。在交通规划方面,应考虑到校园主体的特征,校园空间坚持“步行优先”为原则,实行人车分流,设置合理的步行路径系统使学生便捷的进行学习、生活。同时,步行系统也要保证大学主体的交往空间的易达性,提高空间使用的可能性,增强空间的活力。总之,大学校园的设计或改造过程中,应坚持以使用者的意象为基准。

(二)提高校园空间的可识别性

无论是每年的新生入学,还是众多的外访者,大学校园的空间可识别性显得尤为重要。增强空间景观的可识别性可以从上述的7个意象元素着手,但这7个元素仅仅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只有有机地组合才能构成清晰、有序的整体。[12]在中轴线空间可识别性强的基础上,增强两侧区域的认知率,比如在斯同路和祖望路的节点设置标志物,或在白鹭林设置塑像等。

(三)校园设计师生的共同参与

完美的校园设计者需要与学生、教师、职工的积极参与。设计者只有对调查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后才能做出完美的规划方案,才能保证规划效果从纸张上落实到现实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可以增进师生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校园使用者对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一种支配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大学校园空间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际的重要环境载体,校园使用者通过感知形成对校空间的意象,以此获取校园环境的方位感、归属感及认同感。校园空间意象关系着大学精神、育人环境、学术氛围、文化底蕴等各方面,并对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体制改革的宏观布局的精神下,众多校园空间环境面临着更新、改造,但在此过程中,校园设计者忽视了使用者的心理及认知。因此,校园设计者在用自己的理论来衡量一切的时候,也应思考一下是谁的“意象”、谁的“校园”。在校园意象的评价和改进过程中,不仅要呼唤校园规划需要公众参与,更需要切实的行动,尊重使用者的意愿,这是才是校园设计的核心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1(2):59-64.

[2]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的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戴俊骋.大学校园意象空间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9(1).

[4]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所.宁波大学校园总体规划(2006-2020)[Z].2006.

[5]徐进,张金荃.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与展示——以宁波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7):43-49.

[6]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26,29-32.

[7]王文友.空间文化个性情趣—关于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的思考[J].规划师,2000(2):36-39.

[8]李世庆.城市设计的准则:以“公众意象”为本——以上海市鲁迅公园附近为例[M].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9]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1):64-74.

[10]王琰,李志民.意象图调查在大学校园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66.

[11]王琰,李志民.认知地图在城市总体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安市为例[J].华中建筑.2009(5):110-113.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中职生 专业 选择

在本文开始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职学校?什么是中职学生?中职学校全称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中职学生是初中毕业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相对于就读高中的学生来讲,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家庭因素影响较重。对于专业的选择,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学,是否喜欢学,是否能够学完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学与个性相适应的课程,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增强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才能达到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以个性为依据,选择专业,必须克服几个误区:

一、性别与个性

性别,指雌雄两性的区别;男女两性的区别;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个性又叫人格,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和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纵观人类和教育学的发展史来看,也没有把性别与个性划上等于符号。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在心理学中个性就是指个体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性别角色有差异,社会对男女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期望是不同的。如男孩就应该培养成理工类人才,女孩就应该培养成文科类人才,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性别人才定位。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女孩学习理工,男孩学习文科,并不影响他/她的成长。不能把个性差异等同于性别差异。人有个性差异,也有性别差异,同一性别的人的个性有很大差异,不同性别的人的个性有相似之处。如智力,性别内的差异远远大于性别间的差异。一个人学什么专业好,主要决定因素是他\她的个性,而不是他\她的性别。

二、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