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的发展范例6篇

印刷的发展

印刷的发展范文1

自东汉以后。中国出现了300多年的分裂混乱局面。到隋朝又趋于统一。隋政府在文化上的建树,是大力提倡佛教,尊重儒学,广泛搜集历代典籍:在科技工程上的丰碑则是修建千古运转的大运河。由于倡导科举制度。使读书人大增。儒家典籍得以广泛流传。尤其是当时寺院林立,僧侣众多,无休止的抄写佛经,使人们迫切需求一种快速复制图文的方法,这就激发了印刷术的发明。

到了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科技的鼎盛时期。在国家统一、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对书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所有这些都为印刷术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历史文献和留存实物证明,促使印刷术发明的有两大社会因素:一是佛教的兴盛。需要大批量的佛经、佛画;二是科举制度的推行,刺激更多的人读书。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增。隋唐社会,都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正如明代学者胡应麟所说:“雕本(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这是对印刷术发明、发展的精确概括。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制版和印刷的程序是:先把字写在薄而透明的绵纸上,字面朝下贴到板上,用刻刀按字形把字刻出,然后在刻成的版上加墨。把纸张覆盖在版上,甩刷子轻匀揩拭,揭下来,文字就转印到纸上并成为正字。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年代尚未确知,学术界一般将其开始定于7世纪间。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1966年在南朝鲜发现雕版陀罗尼经,刻印于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成通九年(868)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此件由七张纸粘成一卷。全长488厘米,每张纸高76.3厘米。宽30.5厘米,卷首刻印佛像,下面刻有全部经文。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浑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清晰鲜明,刊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9世纪时,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五代时期,不仅民间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自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起,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前后二十二年刻印了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臻于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阳、四川的成都刻印质量为高。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张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经》,费二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元、明、清三代从事刻书的不仅有各级官府,还有书院、书坊和私人。所刻书籍,遍及经、史、子、集四部。

彩色套印于北宋初年就在四川流行有“交子”,即用朱墨两色套印的纸币。14世纪时元代中兴路(今湖北江陵),用朱墨两色刊印的《金剐经注),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到16世纪末,套色印刷广泛流行。

雕版印刷术工艺

将文字、图像反刻于木板上。再在印版上刷墨,铺上纸张,然后在纸张上给以适当的压力,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纸张上,揭起纸张后,就完成了一次印刷,这就是雕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如果详细介绍雕版印刷的工艺,即是:按一定的规格用薄纸写版——校正——写好的版稿反贴于木板——刻版——刷印——装帧。

隋末唐初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早已失传,我们只能根据文献的记载来推断。这些文献主要有:

隋人费长房(577—610年)的《历代三宝记》一书记载:“开皇十三年(594年)十二月八日。隋皇帝佛弟子姓名敬白,??属周代礼常,侮蔑圣迹,塔宇毁废,经像沦亡??做民父母,思拯黎元。重视尊容,再崇神化。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这里所说的“雕撰”就是刻印佛像佛经。当然,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明人陆深(1477—1544年)在《河汾燕闲录》一书中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先矣。”

明胡应麟(1551—1602年)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又明确指出:“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发展表述的更为具体。

近年冯鹏生的《中国木版水印概说>一书中,提出了隋大业三年(607年)的一件印刷品,确认为隋代的一件雕版印刷品,其图色为手工敷彩(见展品)。

综上所述,可将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年代定为隋末唐初。即公元590—640年。

早期印刷品的宝库

敦煌藏经洞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内藏大量唐五代的文献,除有大量的写本外,也有不少印刷品,从而使人们能看到当时印刷品的风貌。

藏经洞发现后,先后有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来到这里,盗走了大量珍贵文献,其中印刷品几乎全部被外国人盗走,国人无不痛心。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率考察队来到敦煌,盗走了大量文献,其中就有着名的印刷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原件现藏伦敦大英图书馆,这是印刷史上十分珍贵的一件印刷品。它为卷轴装,前有刻工精美的插图。后有刻印年代和施印者姓名,文字雕刻娴熟精美,印刷墨色均匀而厚重。一般认为它是印刷术发展到很高水平的产品。从落款可知,其刻印年代为唐咸通九年(868年),为王玠出资施印。该经全长5.25米,由7张印纸连接而成卷装,每张纸高26.67厘米,宽75厘米。藏经洞发现的唐代印刷品中,还有乾符四年(877年)历书和中和二年(882年)的历书,以及字书《大唐刊谬补缺切韵》。

藏经洞的印刷品。约有几十件,反映了唐代中后期的印刷,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不但刻印精良,而且品种齐全。

近几十年来,唐代的印刷品又有不断的出土问世。这就使唐代的印刷品已包括了初唐、中唐、晚唐各个时期。

1974年西安西郊的一唐墓中,出土一件印刷品《梵文陀罗尼经咒》,呈方形,印于麻纸,高27厘米,宽26厘米,中有空白方框,方框四周印以咒文,作环形阅读,外四周印以莲花、星座等图形,考古学者将此印本定为唐初(7世纪初)印刷品。

1906年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发现的唐代印刷品《妙法莲花经》

1906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一件唐代印刷品《妙法莲华经》中的《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和《无量寿佛品第十六》。这件印刷品几经转手。后落入日本人中村不折之手。现藏于东京书道博物馆。日本印刷史学家长泽规矩也研究后认为。此印本有武周制字,而定为武周印本。潘吉星认为,属武周初期至中期(690—699年)的印刷品。

1966年韩国庆州一佛塔发现一件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为卷装,总长640厘米,共12张印纸,纸高6.5厘米,版框上下单边,每行7—9字,刻以唐人写经楷体。印品中出现有四个武则天创造的制字。经国内外学者认定,为唐代武周后期之物,约于702年刻印于东都洛阳。1975年西安西部唐墓中出土一件印刷品(《大隋求陀罗尼经》,为35x35厘米方形,印以麻纸。考古学家将此印本定为盛唐之物,当刻印于唐玄宗时期(713—755年)。

1944年在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一唐墓中出土一件印刷品《大隋求陀罗尼经》,略呈方形(31×34公分),上刻印“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等字。专家将此印本定为晚唐(2世纪)之物。从上述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证明,从唐初到唐末,各期印刷品齐全,证明从唐初(7世纪初)开始就有印刷活动。

到唐中期,印刷已遍及陕西、四川、淮南、洛阳等地,刻印技艺已十分高超。

五代印刷动乱年代的奇迹

五代十国只有53年,朝代更迭频繁,各地割据,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但在印刷方面,并未受很大的影响,而是在唐代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证明了胡应麟关于雕本“扩于五代”的论断。五代印刷中,最为着名的是冯道(882—954年)主持刻印儒家的《九经》,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也是历史上由政府主管的第一次大规模儒家经典的刻印。这次刻印工程是在国子监进行,也称监本《九经》,它开创了国子监印书的历史。这对以后历代国子监印书有很大的影响。

五代时。另一项印刷工程是驻守于甘肃西部一带的军事首领曹元忠(905—980年)主持的刻印佛像、佛经。

曹元忠所印的佛经、佛像早已失传。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后,这些印刷品才大白于天下。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盗走文物五千件,其中就有曹元忠主持刻印的《观音菩萨像》(5件),《大圣毗沙门天王像》(11件),《文殊师利菩萨像》(11件),《阿弥陀菩萨像》(5件),《地藏菩萨像》等。在1907年斯坦因的盗品中,也有同样的印品。这些佛像印品,多为上图下文的单页。大都有刻印者、刻印年代,有的还有刻工姓名。例如在《观世音菩萨像》下部就刻有“弟子归义军节度、瓜沙州观察;曹元忠雕此印板。奉为城隍安泰、阖郡康宁;东西之游路开通;时大晋开运四年(947年)丁未岁七月十五月记。匠人雷延美”。

曹元忠刻印的《金刚经》为折装,也有刻工雷延美的姓名。其刻印年代为天福十五年(949年)。雷延美是我们现知最早的刻版工匠。曹元忠组织刻印的一批佛像、佛经有两件刻有他的姓名。其他的五代敦煌印刷品大概也是由他和他的弟子所刻印,刻印都达到很高水平。

五代时,由私人出资进行印刷活动的以蜀相毋昭裔(902—967年)最为着名,也可称为历史上第一个私家刻印书籍者。据《宋史》记载,毋昭裔印的书有《文选》、《初学记》和《白氏六帖》等。这些书都是自己出资刻印的。

五代时,以杭州为中心的吴越。经济文化十分繁荣。以吴越国王(929—988年)为首的统治者,虔诚信奉佛教。刻印了较多的佛经。

1917年浙江湖州天宁寺塔发现一件佛经印刷品《宝箧印经》,高7.5厘米,长60厘米,每行8—9字,卷首有图像,图像前印有:“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印《宝箧印经》八万四千卷。在宝塔内供养。显德三年丙辰岁记”等文字,可知为公元956年所印。

1924年杭州雷峰塔倒塌,在塔砖孔中发了另一件吴越国印佛经《宝箧印陀罗尼经》,框高5.7厘米,长205.8厘米,每行10—11字,图前印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记”,乙亥年为975年,已为宋开宝八年,但宋的统治还未达及吴越。鲁迅的《论雷峰塔倒掉》一文,记述了这件事。当时人们为了寻找印经,几乎将塔砖全砸碎了。

1971年于浙江绍兴涂金舍利塔中发现另一件吴越国印的《宝箧印陀罗尼经》,当时置于10厘米长的竹筒内,其刻印年代为“乙丑”年,即965年。

除了发现的上述几件印刷品外,据记载,当时杭州的灵隐寺高僧延寿(904—975年)也印过十多种佛经和佛像,总数达40万份。

首府设于江宁(南京)的南唐,据史载也印了很多书,着名的有刘知几(661—221年)的《史通》和徐陵(507—583)所编的《玉台新咏》。

宋、辽、西夏、金印刷的成熟时期

继五代之后,从公元960年至1279年,为宋、辽、金时期,除了宋以外,在北方先后有契丹建立的辽国和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在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在这一时期。印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雕版印刷技术更趋成熟,印书量大增,印书品种包括儒家、道家、佛教以及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在印刷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印刷的成熟鼎盛期。

宋代翻开了印刷史上辉煌一页印刷术经过唐、五代几百年的发展,技术已日逐成熟,进入宋代后,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提倡,印刷业大兴,揭开了印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宋版书流传至今者已为数不多。历代藏书家都以拥有宋版书为荣。素有“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之称。因为宋版书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校勘精细。刻印精良,纸墨上乘。这都表现了当时高超的印刷技艺。

宋代以文治国,几代帝王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宋代建国不久,就组织编写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部大型丛书,共计2500卷。随后又编写了《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大型史书,并在国子监刻印了《说文解字》、《十三经》、《十七史》等大型丛书。

宋代民间印刷业的兴盛,开创了书籍作为商品广泛流通。在印刷史和版本学上分别将私人刻本称为家刻本、家塾本、坊刻本、书棚本等。家刻本多为文人及大户人家刻印自己或祖上所着书籍,也刻印自己认为珍贵的书。这类刻本多为赠送或低价出售,不以营利为主。例如,诗人陆游之子多次刻印其父的诗集,以赠亲友。在民间印刷业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书坊刻书。宋代的书坊类似于现代的出版社,它集编书、印书、卖书为一体。它的特点是以营利为目的,由于有着市场的竞争,也很重视质量。宋代民间书坊印刷最为着名的有河南开封、福建建阳、浙江杭州、四川眉山以及江西等地。在唐、五代时期,佛教印刷品所占的比例很大,到了宋代。则以“经、史、子、集”四大类书为主体。印量及品种都大大超过佛经。但与前代相比,佛经的印量、规模等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史载,仅佛经总集《大藏经》就有六次刻印。

中国是纸币印刷最早的国家,它是商品经济和印刷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四川十八家富商发起印行代金券,称为“交子”。这是历史上最早印行的纸币。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批准设益州(四川)交子务,禁止民间印行纸币,从此以后,历代的纸币印行都由政府管理。起初,纸币的印行仅限于四川境内。后来才发展到陕西、福建、浙江、两湖等地区。

应县木塔揭开辽代印刷神秘面纱

1974年,山西应县木塔维修时,在塔的四层主佛像胸中发现一大批珍贵的辽代印刷品。共计61件。其中有《辽藏》(也称契丹藏)12卷,各种单本经卷47件,启蒙读物《蒙求》一册,还有单幅佛像12件。从这些过去失传的辽代印刷品中,基本上可以反映出辽代的印刷业发展的水平。应县木塔发现的辽代印刷品,几乎件件都刻印精良,说明当时的文字和图像雕刻已达到很高水平,和北宋的印刷品相比,水平不相上下。在一些佛教经卷中,配有十分精美的插图。刻工精细,人物生动,为当时印刷品的上乘。在应县木塔的辽代印刷品中,有三件佛像。其工艺是先用黑色印刷图像轮廊,再用手工描染色彩。称为“印刷敷彩”。是印刷史上很有特色的印刷工艺。一直到清代初期的年画。有的也使用这种敷彩工艺。还有两件印在纺织品上的佛像,是用套色漏印而成。

黑水城文献反映了西夏印刷情况

据《宋史》记载,西夏建国初期,多次用马匹向北宋购买书籍。在此基础上,自己的印刷业也发展起来了。但西夏的印刷品过去流传下来的十分稀少,很准了解西夏的印刷概况。190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率领的考察队。从西夏遗址黑水城的一古塔内,发现了大批的书籍文献,并将其运回俄罗斯,现藏于圣彼得堡的东方学研究所内。这就是有名的黑水城文献,也是自敦煌文献大量流失国外后。又一次文物的大量流失。

在敦煌文献中,印刷品所占比例很小,而黑水城文献中,印刷品的数量超过写本。大约有200多种,这反映了这一时期印刷术的发展。它填补了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我国西北地区印刷品的空白,反映了西夏时期印刷业及印刷技术的基本情况,证明西夏民族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建立了自己的印刷业,大量印刷各种书籍。

平阳印刷是金代印刷的缩影

金在攻占开封后,将北宋国子监印版运到北京,用这些印版在北京印刷了经史类书20多种。金政府也印行纸币。

印刷的发展范文2

从大方向看,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我国,虽然传统出版和印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和发展,但其也必须不断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提升,不断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提升自身影响力。因此,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探索高新印刷技术是传统印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有传统印刷企业,都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印刷市场、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自己企业的战略定位、市场细分,认真研究和思考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扬长避短,赢取更大的发展。

1.数字化转型和发展

传统印刷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印刷数字化,同时发展数字印刷和高新印刷技术。

(1)实现印刷数字化

①实现印刷内容数字化

传统印刷企业应充分利用所拥有的内容资源以及编辑和管理优势,利用新技术实现内容数字化,一方面不断推出新的数字内容产品,形成新的内容资源,另一方面对原有的内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推出适合不同媒体需要的内容产品;实现内容和载体形式的分离,对于同一内容,可以一次加工、多次使用;加强对内容资源的管理,由目前主要为印刷服务,发展为可为印刷媒体、网络媒体等全媒体服务的“媒体内容开发和管理”企业;在条件成熟时,甚至可以发展成为各种媒体的内容产品供应商。

②实现印刷生产过程数字化

印刷生产过程数字化主要包括数字图文采集、数字排版、数字拼版、数码打样、CTP制版、印前数据控制的印后加工等,即基于CIP3/PPF或CIP4/JDF的印刷全过程数字化,这是印刷数字化的基础,也是实现效率、质量、成本优化的基础。

③实现印刷经营管理数字化

印刷经营管理数字化主要包括建立印刷服务网,通过实现自动报价、网络接单、异地印刷、个性化服务、作业跟踪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服务;强化印刷企业内部人、财、物、产、供、销的统一管理及核算;建立客户、出版和发行管理系统,实现编、印、发一体化;建立印刷设备和器材的供求网络,改善供求关系,优化设备供应和原辅材料供应。

④实现印刷设备数字化

印刷设备数字化也是印刷数字化的基础。没有数字化、智能化的印前设备,就不能生成CIP3/PPF和CIP4/JDF数据文件,而这些数据文件要控制印刷和印后加工过程,就要求相关印刷设备必须能够接收、解析和执行这些数据文件,也就是说,这些设备必须具备接收这些数据的接口和执行这些数据命令的能力。因此,印刷设备必须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如要应用印刷油墨预置和色彩闭环控制系统,就要求印刷设备具有接收印前油墨数据的接口,接收这些数据后,各墨区的墨键必须能自动调整;在印刷过程中,墨色发生变化时,印刷设备必须配备在线检测系统,与标准样张比对、计算、发出调整指令,各墨区的墨键也必须能迅速、准确地执行再调整指令。可见,如果使用完全需要手工调整的印刷设备,根本无法实现印刷过程的数字化。

(2)发展数字印刷

从广义上讲,采用传统的印刷方式,印刷复制数字化内容,就是数字印刷;从狭义上讲,数字印刷是采用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进行的印刷(目前可分为静电成像数字印刷和喷墨数字印刷两种)。鉴于目前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现状,数字印刷更适合个性化按需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因此,传统印刷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和市场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数字印刷。在设备配置上,可将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传统印刷设备和数字印刷设备搭配使用,以满足长版、短版印刷和个性化印刷市场发展的需要。

(3)发展高新印刷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在印刷行业的广泛应用,印刷业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展,印刷业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传统印刷大多是 “内容印刷”,只是将信息复制在需要的承印物上,但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日益融合和发展,为“功能性印刷”创造了条件。所谓“功能性印刷”,是指采用印刷复制的方法和手段,解决某些精细产品批量生产的难题,使得印刷复制的工业产品能够实现某种或某些功能属性,如生物检测芯片的生产、集成电路板的印刷、显示器的印刷、太阳能电池板和柔性太阳能电池膜的印刷、大面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印刷、RFID标签的印刷等,这些新技术已经或即将进入工业化阶段,并能构建出新的产品理念。

在信息媒体不断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印刷业的客户越来越注重多种感官体验,因此像QR码这样能够在印刷与移动应用之间实现互动的技术正在成为印刷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包装印刷越来越奢华,防伪印刷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了非纸介质出版物的产生,因此,传统印刷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应该利用数字化内容优势,不断扩大出版介质范围,积极发展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

上述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微电子、生物医学、增强现实以及产品创意等领域为印刷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印刷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印刷企业应时时注意这些领域的发展,并主动研究自己企业是否适合进入这些印刷领域,应何时、如何进入,并在条件基本成熟时积极探索。

2.不同印刷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向不同

一个完整的综合型印刷企业应包括“媒体内容开发和管理”、“印刷介质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及服务”三大部分。因此,印刷全过程的数字化也应该是这三大部分的数字化。专业的印刷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业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型。

不同印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内容各不相同。综合性的大型印刷企业或印刷集团,因其业务基本包括以上三大部分,所以其转型应该三大部分全部覆盖;对于只有“印刷介质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业务的印刷企业,只进行印刷生产、加工的转型即可;对于开展了印刷“流通及服务”的印刷企业,则还需要对流通及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印刷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每家印刷企业都应该认真对技术、市场发展情况和趋势进行调研,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和优劣势确定发展和转型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精心实施。

3.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

(1)坚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

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和逐步普及的背景下,一切能够数字化的都将被数字化。数字印刷、印刷数字化、数字出版是今后出版印刷业的发展方向,这是毫无争议的。因此,作为印刷出版工作者,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数字化道路。虽然由于数字印刷、印刷数字化、数字出版技术及市场目前尚不完全成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将长期并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但这绝对不能成为不转型和“看一看、等一等”的借口,聪明的经营者,应该积极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早转型,早主动;晚转型,更被动。

(2)利用优势,转变发展方式

在各印刷领域中,面对汹涌来袭的数字大潮,出版印刷所受的影响应该最为强烈,因此,笔者也对传统出版及印刷企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出版印刷的核心是传播正确信息和文化知识,因此出版内容资源是核心。传统出版企业有着雄厚、优质的内容资源,远比网络原创内容丰富得多,人们对传统出版企业内容资源的信任度远高于对网络原创内容资源的信任度。但是,数字出版的时效性、快速性却远高于传统的纸介质出版。

因此,传统出版企业,应充分利用内容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把自己发展成为媒体内容开发和管理商,为多媒体出版提供内容产品;其次,应主动开拓和发展新媒体介质出版,在做好纸介质出版的同时,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网络出版物等全媒体出版方式。传统印刷企业则应主动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改变粗放式管理、数量式增长的现状,向精细化管理、质量型增长方向转变;同时加快向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加工服务三位一体发展的步伐,加快由单纯的被动加工生产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

(3)调整产品结构

目前传统出版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太合理,重传统出版,轻数字出版,产品也只有单一的纸质出版物,虽然一些企业近年来开发了基于其他介质的出版产品,但所占比重甚微。

因此,传统出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自觉、主动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出版印刷经营模式,实现编、印、发全过程的数字化;对于内容开发与管理工作,则应实现从内容收集、内容数字化、编辑、修改、校对、制作、销售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与控制。

对于传统印刷企业来说,加速推进绿色印刷,是其调整产品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印刷企业应认真贯彻和执行绿色印刷标准,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印刷新技术,以中小学教科书、政府采购产品等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印刷的发展。

为了达到建设印刷强国的目标,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应通过强强联合、资产重组等方式,努力将自己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综合型出版印刷企业或集团;不具备条件的印刷企业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中、小型企业,或主动加入大型企业或集团,以求共同发展。

(4)加速人才培养与交流

印刷的发展范文3

第一,集约凝聚程度低,缺乏核心竞争力。①总量偏少。②企业规模小,中小企业偏多。现在仍有很多作坊式的企业,甚至很多地方没有上规模的印刷复制企业。③装备落后。很多企业的印刷复制设备大部分是10年前的老设备,其中有的还是铅字印刷设备。这些企业只能从事票据、表格等简易印刷,印刷品种单一,印刷质量不高。

第二,配套条件差,发展能力弱。①产业链不完整。很多地区没有印刷技术研发机构和印刷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的生产厂家,购买零配件和设备维修都要依赖外地。②融资困难。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价和担保制度,普遍出现融资困难的现象。有的缺少发展资金,不能及时更新设备、改善生产条件,企业缺乏发展后劲;有的缺少流动资金,企业运转困难。

第三,无序竞争,环境不优。由于经济环境和经营形势不好,有的企业缺乏稳定的业务来源,为了生存进行不规范经营。主要表现为价格战、拼成本、同质化等无序竞争,不仅扰乱了市场,也造成了企业效益的一路走低。

第四,企业缺乏人才,开拓能力不强。印刷复制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印刷复制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例如,没有专业的营销队伍,自主开发能力不够,接不到新的大单业务;多数企业的业务还停留在老客户中,所接订单的产品附加值也比较低。

印刷复制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为加快印刷复制产业的发展步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①进一步调整印刷企业产业结构,压缩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不达标企业。②提高新进企业准入标准,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提高审批门槛,促进规模企业的发展。③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实施帮扶政策。由各级政府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组成专班,开展印刷企业发展环境专项治理,对印刷企业进行专门调研,解决印刷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④对体制不顺、生产效益不好的国营或集体性质的印刷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改制重组。

第二,确立印刷产业发展的主体地位。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印刷复制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九大文化产业之一,进一步确立了印刷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因此,要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把印刷业纳入主要发展的产业之一。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也应给予一定倾斜,逐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板块,以特色企业和特色项目带动相关产业。

第三,扩展业务,开拓国内外市场。印刷业的发展除依托自身发展、辐射周边地区外,还要着力引进外资企业,走外向型发展、高档印刷品发展的新路子。对内要加大现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力度,对民营企业要扶优扶强,压缩低档落后的印刷企业。对外要打开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扩大印刷品“来料加工”业务和印刷品出口业务,不断提升当地印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外向型发展的路子。

印刷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马口铁印刷;工艺;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S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85-02

马口铁(英文为tinplate)印刷俗称印铁,就是在马口铁(镀锡冷轧薄钢板的简称,即优质低碳薄钢板上镀了一层极薄的锡的金属材料)上印制图案。与平版印刷中的纸张印刷一样,马口铁印刷也运用平版胶印的原理,即利用水、墨相斥的物理性质,借助印刷压力,经橡皮布把印版图文转印到马口铁上。

早在1819年,为使各种食品保持原有的品质,美国人安德伍在波士顿开设了第一家马口铁制罐工厂。他们将马口铁剪成一定的形状,由工匠焊接成圆筒,在两端加焊圆底,顶部开一个孔洞,将食物灌入筒内,这就是最初的马口铁包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在马口铁上印制图案,使得马口铁金属罐不仅仅具有食物保鲜的功用,还兼有外观装饰性的作用,以吸引顾客的眼球,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印刷后的马口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包装材料,与纸张一起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当中。并且,印刷后的马口铁经焊接卷封或冲压可制成各种规格的桶、罐等容器,不仅应用于食品行业,同时也为油脂化工、医药卫生、家电制品、建材、标牌等商品包装及玩具制造业所使用。

尽管马口铁印刷与纸张印刷都是普遍采用平版印刷技术,但是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材质来说,它们所采用的技术既有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因为马口铁印刷其实是属于金属印刷范畴,是一种专门的印刷,加之马口铁具有特殊的物化性以及印刷品的再加工性能,因此,与纸张印刷相比,无论从印刷工艺还是所采用的设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即是对马口铁印刷的独特工艺的论述,同时,对马口铁包装的发展前景也略作探讨。

一、马口铁印刷的独特工艺

(一)马口铁印刷中的油墨涂层的附着力至关重要

由于马口铁印刷品一般是先印刷,后制罐,最终要制成食品罐头、玩具、金属相架以及化工产品的桶、罐等,而制罐需经过弯曲、拉伸、焊接、剪裁、翻边、卷封等工艺工序,除要求干透的涂膜及油墨层有足够的强度外,还要求印刷油墨对马口铁有较好的附着力和相应的机械性能,以免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产生涂膜和油墨层的变形和开裂,甚至从马口铁上脱落。特殊产品如罐头容器等,其油墨涂层还要具备高压蒸煮的物理性能,这也要求油墨涂层与马口铁表面之间必须具有优良的附着力。马口铁表面油墨涂层附着力的好与坏,关系到马口铁本身的表面性能、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涂料的种类、烘烤温度以及油墨涂层的厚薄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这道工艺至关重要。

由于油墨在马口铁上的附着力往往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先在二者之间涂上一层涂料,即底油,以改善附着力。其作用是其既能牢固地附着在马口铁表面,又能很容易地让其上面的各色油墨附着、粘合,使马口铁印刷产品在进行弯曲、冲击、拉伸、卷边等加工成型时,油墨涂层不致因为机械加工而受损。因此,对于底油的要求,一般是要对金屑表面有很好的湿润性能,成膜后有理想的抗机械强度;要透明性好,干燥成膜后不会泛黄,又不遮盖金属的质感;要具有良好的流平性、热固化性和柔韧性;要对油墨有足够的亲和性,对各种铁皮都有良好的附着力。

(二)马口铁印刷对油墨有着特殊的要求

马口铁表面光滑,尽管在彩色套印前已对其表面涂布上了一层底漆涂料,但如果对连接材料中合成树脂与马口铁表面的粘附性问题考虑不足,制作出的油墨附着力就不能满足马口铁的印刷适性。同时,印铁油墨除了应具备胶印油墨的印刷适性外,还必须具有耐热性、耐溶剂性、耐加工成型性、耐蒸煮性等几种性能。因此,马口铁印刷中要合理地选用油墨品种。

马口铁印刷对油墨的要求又分为对白墨的要求和对彩墨的要求。首先,对白墨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油墨的附着力,印刷前需要先对马口铁进行白色打底。白色是一切画面的基色,有很高的明度,加入其他高能度的色相后,能提高各色相明度而形成色阶。马口铁表面呈银白或黄色,有金属光泽,在印刷彩色图文之前,需要把表面涂白或印白,受油墨覆盖能力的限制,单色机往往需要二次印白,其白度可达75%。白度作为马口铁印刷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要求白墨具有与底漆良好的结合力、经多次高温烘烤不泛黄、耐高温蒸都不走色等特性。常用的底漆是环氧胺基型,具有色浅,经多次烘烤不泛黄、不老化的特点和柔性好、耐冲击的工艺性能。其次,对彩墨的要求是,马口铁印刷的彩色油墨除了应具备一定程度的抗水性能外,还需要有其特殊的要求。由于马口铁表面不渗透水分和溶剂,需要经过烘烤干燥,故而其油墨应为热固化型,对颜料的着色力和耐久性要求较高。马口铁油墨除了应具备一般胶印油墨的基本性能之外,根据印铁的特点还应具有耐热性、墨膜附着力强、耐冲击、坚硬性好、耐蒸煮和耐光等特点。

马口铁多色套印结束后,还要在油墨表面涂布一层光油。为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能源,一般情况下最后一个印刷过程与上光油过程合并。光油除亮光油外,还有亚光油、皱纹油、珍珠光油等,涂上后能使印铁制品具有不同的质感。涂布光油的目的,不仅是给马口铁产品外观图文增加光泽度,使之艳丽夺目,而且光油在油墨表面张力作用下可以渗透到墨层,增加墨层表面的柔韧性、耐磨性和耐冲击强度,达到理想的附着力。此外,光油经过高温固化后形成的涂膜,能将油墨涂层与外界隔离,使马口铁产品表面能耐物理性和化学性的物质侵蚀。

(三)马口铁印刷中的烘烤干燥工艺极为讲究

马口铁印刷,其表层油墨是利用热固化形式进行干燥,这是金属印刷区别于平版胶印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马口铁印刷生产中,油墨的干燥是一个复杂的理化反应过程。只有合理地控制油墨的干燥速度,掌握油墨干燥中的理化机理,才能有效地进行快速的印刷作业,保证产品质量。如果油墨干燥太快,就会降低油墨的正常传递性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印迹发虚,墨色发淡,印版、墨辊表面出现油墨干结,使传递中的下墨受阻,使印版图文干结层向外扩张,使干燥剂用量过大,造成油墨吸附性增加、空白部分起脏等现象。而如果油墨干燥太慢,又可造成套印困难、粘连、附着力等,使牢固度降低,容易造成传送过程中的划伤等。所以,油墨的干燥速度要适宜,太快太慢均是不利的。

因为承印物的不同,马口铁印刷机的辅助机构也有别于印纸胶印机。马口铁不溶于水,不吸附溶剂,所以印刷油墨需经高温烘烤才能使溶剂发结膜固化,故而印刷工艺装置中一般需配有烘房。由于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涂料、油墨所含的树脂、颜料成分不同,因此烘烤温度也不尽相同。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烘烤温度,是马口铁印刷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它将直接影响整个油墨膜层的附着力。这就要求印刷工人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烘烤温度,定期检查烘房内的温度,力求达到烘房内的实测温度值与烘房温度显示仪的温度值误差在13摄氏度之间。机台运转速度也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油墨涂层有合适的烘烤时间。

二、马口铁包装的发展前景

印刷的发展范文5

论文摘要:浙江印刷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借助长三角的地理优势和地区经济优势,已逐步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印刷市场,然而印刷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值得引起关注。本论文阐述了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义乌地区印刷行业的现状,分析了印刷生产过程产生环境污染的根源,探讨了治理污染的相关措施,提出了绿色印刷是浙江印刷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key words: zhejiang printing;environmental pollution;green printing;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zhejiang printing industry, with geographic advantages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gradually grown into a healthy and orderly printing market after 20 years’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sue posed by printing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inting industry of hangzhou, ningbo, wenzhou and yiwu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been introduced, the roo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printing production process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correlative measures to treat the pollu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what’s more, the idea that green printing is the inevitable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nting industry has been put forward.

印刷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印刷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制造产品并为产品提高附加值的同时,该行业也毫无例外地面临了环境、资源等问题。如何走环保和效益双赢的道路,已经成为一个行业长盛不衰的关键。

从2007年7月到2009年2月期间,笔者一行对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务有限公司,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宁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宁波厚业印刷厂,宁波翰诗印刷有限公司,温州海宝印刷有限公司,温州龙港信睿印刷厂,义乌雅昌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走访,并在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务有限公司,宁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宁波翰诗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实习。

1浙江印刷工业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之前,浙江省印刷企业共有300余家,总产值约2亿元,利税约4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已有各类印刷企业2057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97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7666家,从事年画挂历专项印刷的企业12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5633家,复印、打印、影印企业6854家。浙江印刷企业年产值约450亿元,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从业人员36万人[1]。从《印刷经理人》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来看,浙江有13家企业进入排名,数量位居广东与香港特区(29家)、上海(19家)之后的第三位。其中,10家为包装印刷企业,3家为报纸及出版物印刷企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浙江印刷工业蓬勃发展的现状,而且,在温州、宁波、义乌等地,印刷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

浙江印刷行业主要以民营印刷企业为主,无论是在报刊印刷、商业印刷还是包装装潢印刷,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区域分布不匀、产业园区分散的现状,浙江印刷行业积极发挥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致力于产业区块的建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产业链结构。

1.1杭州以出版物为主

“亚洲包装中心”2003年3月落户杭州,这是一个集制造、科教、研发、信息、贸易、会展、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世界性产业中心。该中心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包装龙头企业的集聚,形成了集成效应和集聚辐射功能。国际资本和行业巨头也纷纷抢滩浙江,使浙江印刷业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巨大亮点,培育了一批世界品牌和跨国公司,形成了资源共享、产业集中、科技领先的整体优势,带动了浙江乃至全国印刷产业的飞速发展。

2003年杭州市工业兴市大会上,市政府提出了杭州要打造部级、乃至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口号,确立了五大重点产业,印刷产业位列其中。

随着2008年浙江义务教育教材综合出版生产基地的成功建设,完善了以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书刊出版物生产基地,使杭州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出版物综合生产加工基地。同时,也造就了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杭州富春印务有限公司、杭州钱江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杭州东联印刷有限公司等众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新生代印刷企业。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浙江曙光印业有限公司、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在2006、2007两年入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

1.2宁波以文具、纸塑、扑克、邮件票据为主

目前,宁波已形成以宁波市区、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为四大核心区域的五大特色产业区块,即:以宁波市区、北仑、大榭、镇海区域为主,形成了纸箱包装和塑料包装印刷区块;以鄞州区、宁海县区域为主,形成了文具印刷区块;以慈溪市、宁波市区、奉化市区域为主,形成了扑克牌印刷区块;以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区域为主,形成了邮件、票据印刷区块;以宁波市区为主的金属印刷区块。浙江广博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亚洲中华纸业有限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上榜企业。

1.3温州以食品包装、商标印刷、挂历、笔记本为主

印刷产业是温州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企业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全市从1998年开始在印刷企业较集中的县(市、区)建设发展印刷工业园区,并凭借“中国印刷城”提升区域品牌。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建成数个印刷园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企业单体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问题较多、发展周期较长和印刷业务来源不足等问题。有“中国印刷城”美誉的龙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截至2005年,包装印刷已经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4.4%,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行业结构。1997年以来,先后规划和建设了苍南县包装示范印刷工业园区、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区、城东综合工业园区和塑编工业园区。其中,包装示范印刷工业园区规划5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用地560亩,19家入园企业全部建成投产;二期用地330亩已经开工建设;三期550亩,正在加快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城东综合工业园区一期、二期、三期项目2300亩用地,正在开工建设,入园企业已达41家。小包装印刷园区用地205亩,有180多家企业已迁入生产[2]。总之,包装印刷已经成为龙港镇的第一大行业,该地区的新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立可达包装有限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上榜企业。

1.4金华义乌以年画挂历、包装装潢、文化用品、工艺品为主

伴随着中国小商品市场的稳步发展,也推动了义乌及周边县市的服装袜业包装、纸制品加工、挂历印制等印刷市场的发展。据统计,目前金华地区拥有大小包装印刷企业3000多家,包装印刷企业数量和包装印刷业产值都在逐年持续增长。无论是在平版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及标识印刷,还是在数字印刷、纸业及其他特种印刷方面,发展都相当均衡。义乌目前拥有828家印刷企业,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值达60亿元[1]。印刷产业已成为义乌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成功取得了“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的称号。

2浙江印刷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印刷产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的环境问题。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印刷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006年9月,日本印刷界率先审定绿色印刷工厂的标准,并使用绿色gp(green printing)作为绿色印刷的认定标记。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对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专门的法律条文,来控制印刷污染物如挥发有机物等的排放。浙江印刷产业在不断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下几点是笔者对浙江印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初步探讨。

2.1 印刷材料污染 2.1.1油墨

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油墨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目前印刷工业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世界油墨年产量已达300万吨,每年由油墨引起的全球voc污染排放可达几十万吨。我国油墨工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每年约为22万吨,居世界第4位。油墨中大量采用有毒的芳香类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作为稀释剂,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印刷作业场所voc超标,危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挥发到臭氧中的voc与nox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刺激人体肺部,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甚至形成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效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另外,残留在溶剂中的某些有毒物质会从食品包装物迁移到食品中,间接损害人体健康。

除voc 之外,油墨颜料中不溶于水和介质中的铅、铬、锡、汞等金属的毒性也不容忽视。

2.1.2 胶片及显影液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企业采用了ctp(computer to 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打样技术,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地区,为数众多的企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ctf(computer to film,胶片制版技术),照排机还是占据着印前制版的主要市场。而照排机中银盐胶片的使用必然会带来环保问题。定影液中的银离子随废液排出后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尽管业内有少数人在做定影液回收工作,但回收的总量却相当有限。显影剂中的对苯二酚等也是对人体有害的药品,长期接触容易造成毛发脱落、皮肤发红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眼部疾病。

2.1.3 承印材料

纸张是最主要的承印材料,目前造纸业广泛采用工业造纸法,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差,而且需要大量采用烧碱、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液等,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近几年来,塑料包装材料的用量在不断上升,也对环境构成了威胁。

2.1.4 印刷及印后加工工艺

胶印凭借在阶调层次复制方面所独有的优良性能,以及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在我国整个印刷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事胶印的企业需离不开相关的化学药液,环境压力日渐突出。主要的危害来自油墨、润版液、调墨剂和清洗剂等,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加上这些物质大多是专利配制的产品,其化学成分一般不会在原装容器上标明,所以对环境的污染更不容乐观。在美国,行业规定截止到2008年1月清洗剂在使用过程中挥发的有机物不能超过100g/l[3]。凹印不仅油墨挥发性强,而且塑料、装饰纸等主要的凹印产品都需要经过一些特殊处理工艺,如装饰纸的浸胶工序,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损害。丝印油墨种类繁多,有了丝印,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可以用“惊艳”来表示,但究其制作过程,却是付出了辛酸的代价。

印后加工所使用的覆膜材料、上光油材料等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2.2设备噪音污染

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如印刷机、折页机、模切压痕成型机,与直接制版机相配套的空气压缩机等,都会产生噪音,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噪音有损听力,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和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目前,噪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公害,许多国家已把噪声治理列入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

2.3废品、产品回收污染

现在,消费者对印刷产品的外观装潢要求越来越高,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

在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中,人们广泛使用覆膜工艺,来提高印刷品档次和商品附加价值。覆膜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印刷品的外观效果、表面光泽度和强度,还可起到保护作用,使之具有一定的耐高温、防水、耐磨、耐酸碱等特性,延长印刷品的使用寿命。但是,大量采用覆膜工艺造成的结果是,在废品回收处理过程中,由于无法很好地将纸张和塑料薄膜进行分离,特别是即涂型覆膜材料,造成回收困难,再生率低,加快了资源的消耗。另外,塑料不溶于水,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如果不加任何处理便直接抛弃,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废弃物就近烧毁,就会产生大量的毒性气体,造成环境恶化。

总之,与塑料相关的印刷产品基本上都是固体污染源之一,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对象。

3印刷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分析

浙江印刷产业借助经济强省、市场大省和文化大省的平台优势,以及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近十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相比,浙江印刷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环保治理方面亦是如此。

3.1市场工价偏低,环保投入不足

浙江省的中小印刷企业数目偏多,低水平印刷能力相对过剩,高水平印刷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了低水平平台上的激烈竞争。而竞争中的主角就是价格。由于同质化现象司空见惯,差异化却因专业人才的溃乏而十分困难[4],直接导致了价格大战愈演愈烈,印刷工价越来越低,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在这种企业为了生存相互肉搏的情况下,绿色印刷的推广必定会遇到重重的困难,毕竟,为环保买单势必就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许多印刷企业为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不断削减预算,从而导致了污染治理的投入不足。

3.2技术设备落后,污染超标普遍

浙江的众多中小型印刷企业,由于受企业规模、技术设备、生产成本、人员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未能及时引进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前沿的生产技术,技术设备落后。这些传统的、繁琐的、落后的印刷工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印刷过程中有毒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和排放。

3.3管理人才欠缺,资源利用率不高

中国政府提出,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成“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中国印刷业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就是人才的培养。浙江印刷业同样面临着人才紧缺的严峻考验。印刷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发展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德国高技能的技术人员一般占印刷企业员工的40%,在中国却不到5%,浙江的比例尤其严重编低。相对于浙江省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言,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印刷行业的应用,更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5]。生产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推广困难等因素,将直接导致印刷生产工艺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生产资料的过渡浪费。

3.4企业环保理念不强,员工环保意识淡薄

一个企业的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与方向,规范着企业的生产行为,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企业只顾着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却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液未经处理,就肆意地排放到江河、湖泊中,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企业长期保持这样的理念,势必会影响到员工的认知水平,使员工的环保意识淡漠,并在将来的生产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

3.5行业管理不到位,未发挥应有的监导作用

全省各级印刷行业管理部门,尚未颁布和实施切实有效的行业管理制度,行业协会也未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缺少对浙江印刷行业的整体化、系统化调控。由于他们对生产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没有进行详细调查、劝导并上报环境局和政府部门,从而滋长了这些企业的侥幸心理。

4实施绿色印刷的发展对策

以上是我对浙江印刷工业中存在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简单探讨。那么,作为印刷的主体,印刷者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我们又应该为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做些什么样的工作呢?就这两个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印刷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提供一定的参考。

4.1发展新型油墨,提高环保力度

油墨在印刷中必不可少,而且用量很大,如何减少油墨对环境的影响,关键在于开发、使用无污染的新型油墨。目前的环保油墨主要有水性油墨、辐射固化油墨、生物油墨、醇溶性油墨及其它新型环保油墨。例如,水性油墨以水和乙醇为溶剂,voc的排放量极低,对环境污染性小,对人体健康无危害,是目前所有印刷油墨中唯一经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使油墨从液态变为固态,并成膜干燥,这种油墨的污染物排放也几乎为零,绝对是节能环保型的绿色材料。

国内的印刷企业可以借鉴美国生态印刷公司(ecoprint)的做法。该公司在长期的探索中,通过与油墨生产商、造纸厂和其它一些材料供应商的协作,创建了自己的生态油墨生产线,从油墨中去掉了危害环境的成分,并开发了无污染的润版液替代品。

4.2推进产业进步,加大技术改造

印刷企业如何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印刷质量的同时又能兼顾环境保护,关键在于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ctp、直接成像印刷、数字印刷等前沿技术。尤其是ctp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减少了生产程序,缩短了工艺流程和作业时间,使印刷生产更加绿色化,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企业从现有的ctf走向印前全数字化的ctp,技术上并不困难,只要有专业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指导即可。高校与企业联手,就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

4.3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循环利用

印刷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资源不合理利用(如油墨、纸张、溶剂等)的情况,某些落后的生产工艺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品废料,如何减少这些废料的数量,有效地提高重复利用率、回收再生率,有效地降低废料的处理费用,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尺度之一。无论政府或企业都应该对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给予重视,如日本为了强化容器包装回收利用法的实施,除成立了容器包装回收利用协会外,凡是与容器包装相关的行业和产品也都建立了协会等机构[6]。

印刷企业回收物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收使用。对于包装材料,如木箱、编织袋、纸箱、纸带、捆带、捆绳等,都可以直接加以回收利用。

2)回收后再生使用。对需要再生利用的排放物,印刷企业可以直接将其分拣、出售,由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后进行统一的再生处理,重新制造原物品,也称回炉复用。比如印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印品;纸张、塑料、金属等各种承印材料经裁切加工形成的切屑;使用过的印刷版材;报废的机器设备等。在日本等印刷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印刷厂的废料、废水和垃圾都得到了很好地再生和利用。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在厂内循环使用;下脚纸是100%再生使用;各种垃圾分类集中后由厂内的废品处理站进行处理。如果这些设施能够在设计工厂时就一次到位,势必会后惠无穷[7]。

4.4贯彻环保理念,规范企业行为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开始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iso14000成为衡量外贸印刷企业取得环保水平的标准。作为印刷企业,应当深入贯彻环保理念,树立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来改善环境和防止污染,运用循环经济规律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论证,努力做到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此外,全省各级印刷相关行业协会,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印刷产业管理,做好行业内的环保普查工作,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浙江天外印刷公司(以下简称“天外”)在这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国内同行做出了表率。随着国内印刷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利润率不断降低,在这种形势下,天外一方面加强节约,在员工中倡导“节约每一滴油,每一张纸”的理念[8]。另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改造降低了印刷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稳立浪头。

5结论

在浙江印刷蓬勃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规划,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印刷之路。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行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瀚军,嵇俊.发展中的浙江印刷产业[j].印刷杂志,2008,(01):8-10

[2]谢尚巧.龙港工业经济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j].经济师,2005,(03):260-260,271

[3]jill roth. green innovation: washing up[j].american printer,2009,(04)

[4]王东,卢家华,周健等.浙江省印刷市场竞争优势创造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7,(13):21-22

[5]陈梅,徐维祥.浙江印刷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6,(06):12-14

[6]谭俊峤.印刷业必须走绿色印刷之路[j].印刷世界,2008,(11):1-6

印刷的发展范文6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电力供应;印刷业发展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力供应,不仅仅是关系到电力行业发展市场的问题,还关系到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状况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问题。从当今世界发展瓶颈来看,能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如何有效利用能源也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研究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自然必须从能源能否及时足量的供应开始。印刷行业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印刷业的发展需要有足量的高质电能的供应,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成为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面对我国目前部分区域出现电力供应普遍不足的局面,这也提醒了相关部门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在电力系统内部建立健全的应急保障措施。做好印刷行业的电力供应和谐的前提就是增加对电力行业需求和印刷行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和预测。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各国都在积极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电力需求预测,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综合,各需电量终端部门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致,预测值也越来越精确。综合中外研究动态,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电力供应的研究一直是电力产业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科学合理,且更加偏向于实证分析,所以本文也将用计量经济学的新方法来研究电力供应与印刷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印刷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力消费快速增长。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电力消费。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印刷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不仅在行业内部细分的领域多样,还涉及到很多相关行业,可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而且历史悠久的产业体系。从古代印刷术发明以来,印刷的发展就一步一步深入到生产、生活中,一步一步成长、发展,而形成一个大行业。

改革开放后30年来的稳步发展使中国的印刷行业已经完全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印刷业的基本格局呈现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为中心点状分布。在整个印刷行业内部有,已经发展出最快的包装印刷,包装印刷依赖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大印刷产业带:为广东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与印刷行业,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印刷行业,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印刷行业。

2009年1月到11月,中国印刷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457,261,000元,同比增长13.5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7,300,217,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27%。

2010年1月到11月,中国印刷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2,261,749,000元,同比增长22.4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2,187,366,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46%。

三、电力消费与印刷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电力供应结构的变化,如果不能保证电力的有效供给,将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以此肯定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冲击。从印刷业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用电量的快速拉升,这也带来了电力需求量的急剧上升。面对电力需求紧张的局面,相关部门亟待积极发展“无污染、绿色”的电力服务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配电网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问题愈发突出。在印刷行业进入电力需求紧张的时候,如不能保证电力的有效供给,将进一步限制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了得到充分的改正依据,首先我们根据对电力供应和工业发展的模型关系,得出电力供应在印刷业的重要地位,我们也有理由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对应的电力消费量会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转贴于

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电力供应和印刷业发展的关系。当前我国印刷行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已经离不开供电的保证,同时带来的经济实力发展也为我国电力发展提高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广阔市场。综合各方资料,电力供应和印刷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既证明了前面模型和科学合理性,也表明电力行业的发展可以很好促进我国印刷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或者说电力工业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本文采用针对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以我国电力供应与印刷业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方法、各种实证分析和模型分析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

1、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调整,在国家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印刷行业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面对产业的升级换代,必须做好电力的有效供应才能保证印刷的稳定快速增长。

2、本文通过理论研究验证了电力供应和印刷行业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印刷业创造的生产总值每增加1%,用电量就增加1.38%。这个结论说明我国已经进入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时期,从国际范围看,并结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进程中普遍经历的现象。以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无论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还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协调生态环境和建设,都将会推动电力消费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所以电力供应必须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保证对印刷行业的电力需求的有效供给。

3、为了反映我国电力消费结构未来的动态变化,本文也通过引用灰色预测模型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印刷业发展趋势预测和趋势关联,并做了进一步的比对之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印刷行业快速崛起和发展的明天,只要能有电能的有效供给,印刷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局势都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二)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的有效供应,我们首先可以通过改善电源布局,通过关停小机组,对设备相对先进、规模较大的可以考虑进行改造兼并,加装一些去污设备,使电源真正做到节能高效;其次,可以改善电力消费结构,在印刷业中,需要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增加高科技技术的应用,降低能耗,同时还要发展印刷业集中地的绿色能源的建设,只要通过以上一些措施的集中体现,完全可以实现电力工业与印刷业发展的平衡。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发强烈的今天,只有通过区域绿色电能的自给才能保证区域的稳定供电。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这些设备能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这就是绿色电力的概念。相关部门可以就近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能汽化发电和小水电等绿色能源发展区域的供电,这对整个印刷行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