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产品的需求范例6篇

对农产品的需求

对农产品的需求范文1

任何一个需求产生之后,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完成经历了许多环节,每一环节都又受到若干因素的制约。下图是一个需求引导过程模型,这一模型共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前期消费教育阶段、营销定位和促销阶段。而消费教育阶段包括,由需求产生、动机的强化,并形成消费欲望的过程。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即企业的营销定位阶段,包括知觉、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最后是消费产生购买决策和购买行动的过程,也是企业进行促销的阶段。三个阶段相互联系,构成了企业对产品消费需求引导的全过程。

二、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引导三阶段特征分析

1.前期教育阶段。整体产品包含了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几个层次。当人们生活水平还很低时,满足吃、喝、保温等生理需求成为最为重要的需求,农产品更多的体现吃饱、营养等核心产品层面。当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层次上升,除了生理需求,还有社交需求。这时,农产品还要体现“有面子”等层面。人们的需求组合也是在逐渐的改变,而与之相配的新的欲望会相对滞后,这必然需要企业和社会大力宣传,从逐渐被人们接受,形成一股新的消费时尚,而这是将某种隐性需求转化为显形需求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牛奶、饮料等加工食品的销售过程都经历了前期的教育阶段。产品出现之初,许多企业已经做了前期的教育工作,而此时产品销量一直很低,有的企业挺不过来,被淘汰,而留下来的企业在产业成熟阶段得到快速的发展。

2.营销定位阶段

在对消费者进行前期的消费教育结束后,企业就要开始对产品进行营销定位。营销定位的方式包括如下几种类型:根据特定的产品属性来定位;直接冲着竞争者来定位;根据产品不同类别来定位。一方面,营销定位是否准确与龙头企业对消费者心理了解程度成正相关,另一方面又决定企业的经营绩效。

3.促销阶段

龙头企业营销定位之后,就会通过各种媒介组合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消费者对创新农产品的功能、效用、特点要经历复杂认知。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反映。随着感觉的深入,神经中枢把感觉的材料,即商品的个别属性加以理解、联系和综合,产生了整体反映。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辩识、保持、回忆和再认识等基本阶段。

消费者认知过程结束之后,并不等于必然采取购买行为。一方面还要看消费者态度,满意、喜欢等积极态度有助于产生购买决策。另一方面,还有赖于消费者意志力。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表现出有目的地、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因此,企业在促销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提高消费者的兴趣,增强其对产品的评价,强化其购买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尽可能的降低消费者购买行动的障碍因素,比如,我们可以为消费者专门开辟一条免费购物线路以方便其购买。

三、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引导策略

1.前期教育宣传要会“借力”

前期教育根本目的改变消费认知,激发消费购买欲望,并通过塑造新产品概念将具体欲望体现出来的需求称为显性需求。这需要进行地毯式宣传,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能力办到。但中小龙头企业要学会“借力”,例如企业可以以“典型事件”为切入口,运用公共关系手段,借助媒体力量进行软广告宣传,这样可以以较少资金投入,取得较好宣传效果。

2.以整合营销理念来提升沟通效率

传统营销定位主张,从商品出发向他们认为的消费者展开定位的理念,这是一种由内而外(in-outside)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学说。整合营销传播不同意这种消费者观点,主张由外而内(outside-in)的观点,即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伊犁集团生产出来的冰淇淋名叫“四个圈”,其目标群体是广大的青少年,尤其是学生群体。企业在进入冰淇淋市场之初,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与潜在消费进行双向沟通,发现消费者吃冰淇淋的内在动机,不是营养、也不完全是解渴,而是好玩、好奇、有趣。而此时,市场上没有一个企业是将冰淇淋产品定位于一个娱乐产品,而这正好成为企业营销定位点。由于成功运用这种定位方法,使得“四个圈” 冰淇淋产品突破了“和路雪” 冰淇淋产品的重重包围,不断打开了市场。显然基于整合营销条件下的营销定位。

3.市场定位要从消费心理出发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同类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生产出来的产品本身差别越来越小。在此情况下,仍然沿用传统的营销定位方式,将使企业难以寻找到令消费满意的产品差异化特征,其消费引导的效率将非常低,市面上将呈显出大量“同质化”商品,许多企业销售将陷入困难之中。龙头企业要重视与消费者“互动沟通”,真正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为什么需要这些产品,以往的这类产品那些方面还不能满足他们等。伊犁冰淇淋营销定位企业从中捕做到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为重要的消费心理元素,再将这种消费心理元素放大、细分、定位,从而良好需求引导效果。

对农产品的需求范文2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 波动 对策

农产品是农民劳动的成果,其价格直接决定着农民的收益,进而影响农村、农业的发展。而同时农产品又大多属于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及国家的稳定。因此,农产品价格波动成为社会各界及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

农产品价格波动状况

如图1所示,2003年-2013年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11年来出现周期性的波动规律。但各周期的波动时间和波动幅度存在差异,说明农产品价格变化原因复杂,并不具有固定的规律性。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种类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并不相同。2003年-2006年茶叶价格持续上涨,水果价格呈现先下降后上涨的趋势,而蔬菜价格略有下降;2006年-2010年,茶叶价格在2008年达到最低后又快速上升,在2010年达到最高点,水果价格在2007年达到最低,而后又开始快速上升,而蔬菜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在2010年略有上升;2010年以后,茶叶价格开始下降,水果和蔬菜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可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是各种不同种类农产品价格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并不能代表所有农产品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而各种不同种类的农产品价格又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性不明显。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农产品价格应当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所以,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必然源于供给和需求的波动,具体而言,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自身特征因素

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价格的变化只会带来需求量的小幅度变化,而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大,价格的变化会带来供给量大幅度的变化。如由于外界因素的冲击,某农产品价格下降2%,引起农产品需求量增加1%,供给量则减少6%,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根据供求模型,农产品价格将会快速上升。价格的上升进而又引起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再次变化,结果又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可见,农产品由于自身特征的因素,其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波动。

(二)供给主体决策因素

农产品的供给主体大多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即农民。农民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市场信息不完全等因素难以准确把握某种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其随意的决策行为会导致农产品供给过剩或短缺,引起农产品价格波动。如某年大蒜价格上涨,农民根据大蒜价格的变化判断大蒜市场供给短缺,认为“种大蒜会赚钱”,这种情况会诱使农民将粮食改种大蒜,第二年必然有大量大蒜进入市场,出现“烂死地头,无人问津”的结果,大蒜价格将会快速下降。同时当年由于改种大蒜导致粮食减产,粮食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其价格必然上涨。所以,一旦农产品当年的价格上涨,就会促使次年农民扩大生产,于是陷入“农产品价格上涨扩大生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减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再次上涨”的周期性循环理论,也就是著名的蛛网理论。可见,供给主体的决策直接决定着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三)农产品市场因素

农产品市场是农产品供需双方发生交易的场所。该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健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不完善。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因此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温饱需求转变为多元化需求,对农产品的营养、味道、色泽等都有了要求,所以,农民必须不断调整生产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由于缺少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的渠道、对现期价格的过分敏感以及进入门槛低等原因,农民很容易产生市场误判,特别是在新消费观念的短期变化下,供给市场的调整滞后,造成长周期的生产与短期需求变化的跨期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农产品市场供求失衡,引起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

其次是市场流通渠道不合理。我国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历多渠道流通环节,采用的销售模式多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层次模式,所以,农产品价格就不仅仅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决定,还与批发商、零售商的成本投入、利润要求等有关。据农业部的调研,从农民出售西红柿2.80元/kg到超市零售价7.6 元/kg,上涨了 1.7 倍;尖椒农民出售价2.50元/kg,超市零售价格为13.00元/kg、上涨了4.2倍。再如在草莓生产者没有改变草莓价格的情况下,汽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草莓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成本上升,那么二者提供给消费者的草莓价格将会提高。可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农产品流通渠道有很大的关系。在上例中,如果不经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由生产者直接供给草莓给消费者,虽然草莓价格也受汽油价格变化的影响,但波动不会很大。同时,流通渠道过长也会造成了商品实体、资金、信息等要素流动的错位与滞后。商品供需以及价格信号无法同步反映市场状况,且难以快速传递到生产与消费的端点,为中间环节的商品存量控制与操纵价格提供了可能。进而引起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制,提高农民市场判断力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没有接受过长期教育的人,他们对市场状况的判断依据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结果上,而对市场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少探究,所以很难准确判断市场状况。只有通过相关市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素质,才能促使农民对市场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工程,并不是靠一两次培训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制,主要包括:第一,培训项目的选择。我们需要通过调研,准确把握农民在市场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第二,培训方式的选取。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培训方式将会决定农民的接受程度,所以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市场模拟、图示图表等比较直观的方式进行培训;第三,培训费用问题。任何行为都会有成本支出,农民培训并不例外。农民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如果费用让他们来承担的话,必然打击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则无法达到提升农民素质的目的。费用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财政解决,即成立专项基金,并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用激励机制,鼓励效益好的企业资助该项工作,并对这些企业给予表彰,提升其声誉。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使农产品市场供求趋于均衡

首先是建立农产品买卖信息服务中心。该信息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为农产品市场供求双方提供准确、透明的市场信息。其下设有四个部门:一是信息登记、部门。由于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征,供给方应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在该部门进行预登记。农产品需求方根据自己的需求特征也将相关信息予以登记。这样一方面,供给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但在调整之后必须在该部门进行重新登记,另一方面农产品需求方可以根据供给方的信息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进行交易;二是建立供求信息分析部门。该部门将登记部门登记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结合政府产业政策对各类产品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在网络上,作为农产品供求双方调整决策的参考,但如有调整,必须到信息登记、部门进行重新登记;三是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处理部门。农产品供需双方发生交易的,必须到该部门进行备案。该部门定期对交易数量、金额等信息予以汇总并,作为下期决策的参考;四是建立信息监督监管部门。从以上的设置中可以看出,农产品供需双方的决策基本上完全依靠对方提供的信息,所以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该服务中心功能的发挥。监督检查部分主要负责对信息准确性的调查,任何一方提供虚假信息,都要受到严厉惩罚,并且赔偿对方所有损失。某一方根据市场的信息调整决策后没有进行再登记的,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农产品买卖信息服务中心职能设置见图3。

其次,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形成科学高效的流通模式。农产品流通环节越多,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就越复杂,农产品价格就越不稳定。为了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只能减少流通环节,形成“农产品供给方农产品需求方”的直供模式。具体如图4所示。

该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批发、零售环节;其次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改变农业分散经营的模式,将农业用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实行农产品生产、销售集中化。在此基础上农产品供给企业针对不同的农产品需求者采取不同的流通方式。对于需求方是企业的,供给方可以根据农产品买卖信息服务中心的需求信息或市场订单与对方直接发生交易;需求方是普通消费者的,供给方通过成立农产品直销公司与对方发生交易。

(三)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些因素的变化又不具有稳定性。虽然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但不免会发生市场失灵的情形,这时就需要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手段的制定和实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价格的稳定。如2013年春节前夕,由于对猪肉需求的增加,青海省猪肉价格平均每斤增长2元,当时引起了消费者的严重不满,青海省政府为了维护价格的稳定,出台“猪肉销售补贴政策”以维持原有的猪肉价格,进而抑制了猪肉价格的波动。

参考文献:

1.顾国达,方晨靓.从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非对称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3)

2.徐高雪.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农业经济展望,2008(2)

3.顾国达,方晨靓.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4.李正辉,徐亚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施勤云.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J].新经济,2012(12)

6.黄丽,刘丽辉,罗锌.广东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规律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14(1)

对农产品的需求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营销;创新

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市场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欲望。

1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1.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1.2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1.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挑战。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旨在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1.4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

现阶段,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了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上游生产基地的发育壮大,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致富,为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创新

2.1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的创新

随着农产品相对过剩时代的到来,客观迫切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抛弃农产品运销观念,确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是一个比农产品运销更为广泛的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现实需求,更要研究人们对农产品的潜在需求,并创造需求。农产品运销观念强调的是以自己的生产为前提,如何把生产出的农产品运输出去并完成销售,考虑的是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考虑的是如何通过生产、传送农产品以及与最终消费农产品有关的所有事物,来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的需求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出发点、中心点和归宿点。

2.2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

农产品市场营销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的“10PS组合(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市场优先、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权利和公共关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调查和细致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发掘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还要依靠“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的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还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2.3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

品牌管理是通过创立一个好的品牌,培育品牌、扩张品牌和保护品牌,奠定品牌优势,塑造驰名品牌,积累品牌资产。品牌管理过程实质是一个就品牌资产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步骤的规划和创新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塑造高资产的品牌。

创知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品牌策略。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终使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没有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也就不能彻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王凯.品牌营销模型研究[J].市场周刊,2004(10):22224.

对农产品的需求范文4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 模型

一、农产品供求模型的基本假设

1.一国 经济 封闭,即不必考虑国际贸易、汇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 影响 。

2.一国仅存在三大部门:政府、农户家庭、非农户家庭。其中农户家庭仅生产农产品,非农户家庭仅生产非农产品。农户家庭除了消费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之外,还通过交换,消费非农产品。

3.农产品和非农产品可以互相替代,但是不能完全替代。并且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比价的变化,消费者会修正他们消费这两种产品的比例。[1]

二、农产品需求供给模型推导

1.农产品总需求曲线的形成( 参考 芒德尔-弗莱明模型)[2]

农产品的总需求为既定的价格水平上一国内所有居民所需要的农产品总量。它等于农产品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农户家庭农产品交换额的总和。这种关系记为

⑴式中, 为一国对农产品的总需求; 表示农户家庭自己所消费的农产品量; 为农户家庭对农产品的投资支出。 为政府对农户家庭的农产品支出。 为农户家庭农产品交换额。作为 会计 恒等式,⑴式总是成立的。一旦决定了 、 、 、 的决定 方法 ,则就可以知道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农户家庭既消费农产品又消费非农产品。因此,农户家庭的名义消费总值为

⑵式中, 、 分别为农产品、非农产品的价格。 为两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即产品价格指数。 为农户家庭实际总消费量。在一般情况下,

其中, 、 为农户家庭总消费中总产品和非农产品的加权值。这一权值可以通过农户家庭消费调查确定的代表性农户家庭两种产品消费支出比例给定。在 确定之后,农户实际消费总值为

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得出投资支出价格指数 和政府农产品支出价格指数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指数虽然都是 、 的加权平均数,但是权值不同。即农户家庭的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比例不同。农户家庭投资支出的名义总价值定义为农产品投资支出和非农产品投资支出的和

农户家庭政府支出的名义总价值定义为政府对农户家庭农产品和非农产品支出之和:

则,农产品的名义总需求为

可以看出 为按照需求度量的名义国内农产品生产总值。把上式改写为

根据⑵、⑸、⑹式以及农户家庭利用的非农产品名义价值总额 等于 ,可以得到:

考察这一结果。⑼式中右侧的第一项是名义吸收 ,即农户家庭名义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和。第二项是名义吸收额 ,即农户家庭名义农产品、非农产品贸易余额。

根据宏观经济学消费和投资 理论 ,我们知道农户家庭的消费是由利率 、农户可支配收入 、以及预期可支配收入 决定的。农户家庭投资是由利率 ,以及与其未来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决定的。其中变量下面的“+”表示该变量对因变量有正影响,“-”表示该变量对因变量有负影响。

用函数形式表示如下:

在价格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影响消费和投资的变量,可以写出农户家庭的吸收方程:

下面,通过类似的推导,得出农户家庭净贸易余额方程。首先,当 增加时,贸易余额趋于恶化,这是由于部分增加的吸收是用于农户家庭利用的非农产品。因此, 是 的负函数。同时, 是非农户家庭吸收 的正函数,因为当非农户家庭吸收增加的时候,非农户家庭吸收部分增加是花费在农产品上的。其次,假设 是非农产品对农产品的相对价格 的正函数,用e来表示。可以看出当e上升时,与农产品相比,非农产品变得更为昂贵,则 上升,而 下降。非农户家庭和农户家庭都会将他们的部分消费转移到较为廉价的农产品上。则贸易余额 随着农产品的相对价格的下降而有所改善。可以用下面的方程表示:

综合以上的 分析 ,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

2.农产品总供给曲线

农户家庭利用资本(K)和劳动(L)生产农产品。农户家庭的资本就是指土地、原材料(如种子,肥料等等)以及农产品库存。另外,用技术水平 决定K和L水平即定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产量。 上升代表生产过程中有了某种技术进步,从而带来更高的产量。可以用下面的表达式来描述上述关系:

在农户家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劳动需求 在资本,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是由实际工资决定的。并且存在下面的关系:

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上式简化为

(21)

在式⒇、(21)中,用 表示产量,表明这是一个供给等式,它所描述的是农户家庭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愿意供给的产量。

在长期情况下,由于可以通过资本,技术水平的变化来调整产量,农产品供给函数是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正函数。而在短期情况下,资本,技术水平一定,根据农户家庭劳动力人口过剩。可以看作劳动投入也一定。则农产品供给曲线是不随农产品价格变化的直线。如图1所示:

3.农产品需求供给均衡

农产品需求供给均衡是由农产品需求供给曲线决定的。本文重着重考虑在农产品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下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⑴价格由市场决定,根据 ,在 处农产品市场出于均衡状态。根据⒄式,随着自变量的增加,需求曲线相应的发生移动(假设需求曲线为线性)。(如图2所示)

⑵农产品价格 存在管制,设管制价格为 ,而非农产品受市场价格调节,且其他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变量一定。

①若 ( 为市场均衡价格),此时在价格 下, ,但农户家庭的农产品产量不变,依然为 。当管制价格 从 上升至 ,农产品产量不变。农民名义收入增加,增加量为 (如图3-1所示),但是由于其他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变量一定,则 不变,即非农产品价格上升至 不变。则农户家庭生活境况并没有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好转(关于农户实际生活境况的变化,将在后面进行专门论述)。若 下降,这将会导致农产品需求曲线左移,则农产品市场则会在 均衡,只要 ,即依然存在着超额需求。则农户家庭的名义收入量是增加的,且农户家庭的实际生活境况也会好转(如图3-1所示)。

②若 ,则市场均衡时的产量Q小于 ,虽然农产品价格上升,但是由于需求量的减少导致实际市场均衡产量的减少。则农户家庭的名义收入量的变化量为 ,但变化量是为正还是负,却是模糊的,同样实际生活境况的变化也是模糊的(如图3-2所示)。

③若 ,此时在价格 下, 。则此时农产品供应量过剩,存在着超额供给。市场均衡是的产量为 。此时价格上升为 ,但是由于其他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变量一定,则 也不变,即非农产品价格 上升至 不变。但是由于农产量需求量的减少则农户家庭生活境况趋于恶化。而农户家庭名义收入变化量 ,具体变化的正负则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如图4-1所示)。

④若 , 也随之变化。由于此时存在着价格下降的压力,但此时 上升,则压力更大,农产品更加过剩,此时人们愿意用的非农产品来代替农产品,则 也会上升,上升的幅度若小于农产品价格, 变小。则需求曲线左移。农户家庭名义农产品收入量的变化量为 ,变化的方向却是模糊的。农户家庭的实际生活境况恶化(如图4-2所示)。

三、当管制价格P的上升时,农户家庭实际生活境况

假设农户家庭实际生活境况受其所能消费的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数量 影响 ,且其所得的全部收入均用来消费。其具有良好性状偏好,选择行为符合显示偏好弱公理。根据上述有关农产品市场均衡 分析 ,则

1.在 时, ,时,市场均衡产量等于 时,此时农户家庭的初始禀赋为 ,通过交换,农户家庭选择在 点消费,则明显的其在A、B两点更偏好B点.。如图5所示,三条预算线的 值大小关系为 。

根据显示偏好弱公理[3],可以看出 。即当 上升时,农户家庭的生活境况恶化,当 下降时,农户家庭的生活境况改善。同样该结论也适用于农产品价格由市场条件决定的情况。

2.在 且 或 时,若 变小,初始禀赋下降。根据显示偏好弱公理, 则农户家庭消费有如下几种情况(如图6)

同理,可以求出在 变大,初始禀赋上升的各种情况。结合农产品价格变化,农户家庭名义收入量变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户家庭实际生活境况的改善与恶化除了与农产品价格有关之外,还与非农产品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试图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改善农户家庭的实际生活境况是有条件的。

四、农产品供求的线性模型

通过以上的定性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些有关提高农产品价格影响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但是却不能进一步指出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可行的。下面尝试建立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型。

根据⑼、⑾、⑿、⒂式,先写出消费、投资和贸易余额与各自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如下:

(22)

(23)

(24)

另外,投资支出价格指数 和政府农产品支出价格指数 表示如下:

(25)

(26)

把 表示为 , 表示为 , 表示为 , 表示为 , 表示为 ,结合⑽、⒀、(22)、(23)、(24)、(25)、(26)式可得

(27)

其中 ,若把 表示为 ,则(27)式写为

(28)

另外,

(29)

把(28)、(29)联立,再通过一国的相关统计资料,则可以求出农产品线性需求方程中各个变量的系数,写成下面的形式

(30)

(30)式即为满足本文假设的一国的农产品供求的线性模型[4]。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分析出在存在管制价格P的情况下, 的变化对农民实际生活境况具体的影响。

Title: A model based on demand and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对农产品的需求范文5

[关键词] 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求

1.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

对公共产品的研究学者们(孙开,1996;马芝蓓,1996;黄志冲,2000,等)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几乎都是在萨缪尔森定义的三个特征(效用不可分性、消费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基础上做出界定的,是区别于私人产品的。只有袁义才(2003)认为公共产品是后天的制度安排决定的,而不是由这三个典型特征先天决定的。其实,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边界依然很模糊(刘兵,2004)。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明确界定哪种物品是否属于纯公共产品。

在公共产品概念的基础上,叶兴庆,1997;黄志冲,2000;陶勇,2001;熊巍;吴士健;侯江红,2002;林万龙;李秉龙;徐小清,2003;岳军;叶文辉;刘鸿渊;汪前元,2004等,定义了农村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区别于城市公共产品,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典型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的总称。而且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按其性质(特征),可以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混合物品),农村准公产品还可据倾向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共同资源和俱乐部物品;根据其内容可分为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根据其区域范围可分为全国性的(跨省、跨流域、跨行业的)、地方政府的(省级、市、县、乡级)、社区(村)级和农户共有型四级农村公共产品;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人工的和自然的公共产品;根据其用途或服务对象,可以将之分为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和生活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学术上一般都是从性质进行分类探讨的。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2.1 为什么要为农村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寻找理论依据。(1)农村公共产品的三个典型特征和其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在供给中仍然应发挥主导作用(龚放波,2004);(2)从政府的基本职能看,弥补市场失灵的职能要求政府应当提供公共产品。政府职能的核心是提供公共产品(刘彩丽,2003);(3)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私人产品”来决定。农村私人产品对公共产品有较强的依赖性(蔡纯一,2003),客观要求农村公共产品实现最优产量;(4)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公共风险来决定的。化解和防范社会面临的各种公共风险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刘尚希,2002);(5)是由公共财政决定的。政府及其财政不能侵犯市场,只能活动于市场失效领域———公共领域。因此,公共财政只能也必须涉足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6)是市场经济机会均等、公民权利平等有关市场经理论和法学理论的客观要求。同一属性的公共品应该在供给上采取相同的政策;农民跟市民一样有发展权和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地、公平地分摊于城市和农村。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依靠农民自身向以国家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马晓河,2004);(7)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是我国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新阶段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既有迫切性,又有现实性(马晓河,2004)。

2.2 农村公共产品的作用

公共产品的使用价值是有目共睹的。迟福林(2004)认为,“三农”问题主要是农民没有享受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光(2004)认为,农村问题的根源是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关系混淆。对公共产品的作用,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1)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公共产品是私人农户有效投入的先行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的非增长格局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农业公共产品的恶化大大降低了农业的生产力(张军,1998)。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赵丙奇;成世荣,2002)。(2)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刘兵,2004)。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非均衡(胡兴禹,200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制度关联性。公共产品的消费(看作是一种中间投入品)对私人产品的消费量的替代性,就是减少生产成本(岳军,2004),还有运输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成本在内的私人活动总成本(王富强,2004),从而提高他们的收益水平。中国学者(朱晶,2003)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投入替代与私人成本下降的实证研究,证明公共投入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相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制约农民收入增加(史金善,2002;王国华;苏晓艳,2004等)。孙开(1996)、赵丙奇、成世荣(2002)、王磊、蒋满霖、龚放波(2004)等认为公共产品供给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需要。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适应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蔡纯一,2003)。现行紊乱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农民负担过重的制度性根源。(3)是拉动农村消费的需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建立统一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市场本身就是公共产品。启动市场扩大内需离不开9.3亿农民,为他们提供公共物品有利于带动农村市场消费,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林毅夫,2003)。陈翔(2003)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政府支出和民间消费从整体上看是互补的关系。当前,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4)是缩小地区差距、扶贫的需要。地区财政规模的不平衡造成了各地公共服务程度悬殊和公共产品的数量、质量的差别。公共产品提供的不均衡性是拉大地区差距的一个主要因素。公共投资是政府消除地区差距的一重要政策工具(WorldBank,1994;樊胜根,2004)。Wu(1996)和世界发展报告(2000)指出:公共产品提供的体制和政策是消除贫困所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能增强贫困人口的能力,增加发展、保护自己的机会。公共产品在贫困地区具有显著的效率和公平涵义。(5)是巩固税费改革成果,深化税费改革的需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些地方农民负担出现了反弹,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社会公共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资金短缺是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徐增阳,2003;邹江涛;于凤荣;刘鸿渊,2004)。税费改革只是治标之策,关键是要厘清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另外,学者们还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3.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

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城乡统一的公共产品已经是不容置疑的共识了。要达到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就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要弄清楚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特点、支付能力和需求状况。离开了对公共产品需求的考察,则无法确定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点。无视农民需求,既浪费了国家财政,又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甚至破坏环境,损害农民利益,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题。但是恰恰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是少之又少。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1)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较集体化时期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我们认为可以总结为:更加注重公共产品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不过需求仍然表现为缺乏弹性;对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摊极为敏感;农民开始有了自主产权意识,同时参与供给决策的要求逐渐增强,但是仍然是被动性消费;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具有差异性。农村公共产品本身的地域性特征(生产的地域性),公共产品的消费地域性和管理的地域性是同时存在的。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叠加性(符合马斯格雷夫和萨缪尔森认为意愿需求曲线具有垂直可加的性质)。

(2)公共产品需求的本质是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一个地区、一个社会需要什么公共产品,需要多少公共产品,是受该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的。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既要考虑当地生产力水平和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还要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力。当前大部分的相关研究一般都是强调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是巨大的:一是由于“二元分割”导致的历史欠帐太多;二是农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个性化。

(3)关于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的原因的探讨。主要观点有:一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有收入效应,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公共产品提出了更高需求。收入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改变公共产品的属性;二是我国农村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需求。农业的增长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农村社区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内涵和结构。农业高科技的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繁荣所带来的农村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都必然对农村公共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加入WTO使得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有了新的需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甚大。农业支持方式的改变要求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四是由于经济人行政官僚的主宰把持,通过公共产品需求的扩大化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预算的最大化,利用其供给中的垄断地位来掠夺村民剩余。公共产品需求呈扩大化倾向,甚至导致供求的“错位增长”。因此,公共产品需求的动态性和递增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而对公共产品需求增长中的消费阻力没有人去注意和研究。

(4)农民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公共产品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不能回避对农民公共产品需求特点的研究。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特征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韩玉龙(2003)对公共服务进行了调查,广大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更为迫切,其内容也更具广泛性和多层次性。有学者研究京郊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得出: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农村公共品有所降低;有关社会化生活服务的需求上升,折射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我们(2004)通过扶贫资金投向的课题调查,得出了贫困地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程度,也许是一个比较全面而满意的回答了。因此,除了要研究公共产品需求总量的适度增长,更要研究公共产品需求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升级。

(5)只有少部分研究对需求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主要将需求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需求,或者用具体的公共产品需求罗列代替分类。我们建议可以按照其它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分,例如分为生产性公共产品需求和生活性公共产品需求,“硬”的公共产品需求和“软”的公共产品需求,等等。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增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

(6)很多研究提到建立“需求表达机制”,认为农民在现有的决策机制下是没有需求表达机会、权利和能力的。但对该机制建立的设想和论证比较模糊,只是涉及到基层民主制度、组织化程度和供给谈判制度。但对农民知识培训和意识树立也是很关键的。对需求识别、瞄准和需求实现等研究几乎没有。

4.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析

4.1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完全适应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着量少、质低以及地区性、结构性失衡等方面的问题,对需求的动态适应性不强,供给过剩和部分短缺现象并存,阻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供给现状的研究有以下共识:

(1)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是不足的。多年来政府对农村公共品供应系统投入太少,投入和管理的体制十分落后。李燕凌2004)利用对数模型,得出收入对交通运输及通信、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卫生保健三项公共品的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却远大于,反映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现实。学者们都用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农业投入比重下降来说明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就业缺乏培训;城乡税制差别;现有的科技水平对农业支持不够;乡镇机关服务意识不高,效率低下,等等(王磊;胡兴禹,2004)。

我们特别要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①主要是财政的非农偏好和财力有限(周立新,2002)。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投资收益率低,近年乡镇企业效益低下也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普遍不足;张军和何寒熙(1996)认为是原有的公共财政制度崩溃,地方财政收入的萎缩,农户投入激励不足而造成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下降的困境;②大部分学者(林万龙,2003,胡兴禹;嘉蓉梅;肖德均,2004)认为原因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其派生的制度安排。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马晓河;迟福林,2004)。从根本上讲,主要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作用的结果(岳军,2004)。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公共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不合理(黄志冲,2000);③对公共产品消费权益重视和保护不够。出现私人与公共两类物品之间的跛脚发展模式,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严重短缺;④公共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其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⑤农民本身存在的文化特质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朱迎春,2004);⑥独立、分散的众多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和供给渠道单一的矛盾;⑦郭熙保(1995)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定义为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内在弊端。在不同的原因分析后,学者们各自就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出自己的对策。

(2)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硬件多,“软件”少;准公共产品多,纯公共产品少(黄志冲,2000;汪前元,2004);重视短期公共产品而轻视长期公共产品生产;重“数量”轻“质量”;重视新建,对于维护、维修已有的公共产品成效不明显,供给意愿不强烈;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不需要的或者需求较少的公共产品却大量过剩(刘保平,2003;郭泽保,2004);生产所需的要多,而生活所需的要少。公共产品供应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加剧了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陈杰,2003)。这是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供给主导型”,而不是“需求主导型”决定的。

(3)县乡“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提供公共产品。分税制使得财权中央化、事权地方化,从而造成县乡财政困难,无力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恶化了县乡财政,农村公共产品应有的财政支出规模让位于吃饭财政,加之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制约着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一事一议”的农村公共产品机制存在着不合理和操作上困难(刘鸿渊,2004)。

(4)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表现为城乡不平衡和地区不平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有很大的差别(岳军,2004)。成本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负担,成本分担中存在着严重的非累进机制(叶兴庆,1997),导致低收入者往往承担了更多的成本(农民不仅要分摊乡村两级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成本,还要分摊全国性、地区性的公共产品成本);比较利益越高的产业实际负担率越低;集体经济薄弱地区,实际负担率要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完全与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理论相背离。还有,由于各农村地区公共管理主体的能力存在差异,提供公共产品在量与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即使在相邻的乡镇或村之间也比较明显。

(5)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方式不符合WTO规则的要求。财政支农支出其实质是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即财政支农的方式不符合WTO规则的要求。

另外,公共产品供给还具有收敛性(“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特征、供给效应的结构性、供给的时滞性特点和供给制度变迁的阶段性。根据这些特点,能为寻求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的对策研究提供一个思路。

4.2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分析

剖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的不足和障碍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主流。普遍认为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在某些方面也有失公平,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变化。对农村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有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

(1)供给主体和供给责任划分不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不尽合理,乡镇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承担着许多应由上级政府承担的支出,并将一部分负担转嫁给农民。在职能和能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低效性。我们认为按照产品覆盖范围不同、性质不同,所对应的政府层次应该不同;支出范围不同,不同层次的政府应该承担不同范围的公共产品。根据农村发展实际,从供给主体的供给责任和权利角度出发,探索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供给和分层供给的具体机制和模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范围和提供方式)。另外,政府和各类社会团体对各类农村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范围也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以利于政府对不同类型的产品供给采取不同的扶助和管理措施。我们不仅要研究政府供给的问题,而且还要研究市场供给的问题。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起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都应该根据产品性质和时空具体决定。这个也是目前转移支付不规范的根源。

(2)家庭承包制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张军(1998)、林万龙(2003)、叶文辉(2004)等特别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前后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变迁。在家庭承包制改革以后,原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基本失效已经成为共识。家庭承包制并没有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足够的激励机制,甚至是弱化或者瓦解原来的制度功能,但是也促进和加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村民自治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者缺位的结果。不过,“乡政村治”模式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仍然没有突破时期的强制性供给的弊端。另外,民间供给发展也算是一个制度诱导。

(3)政府与社区的混合供给(熊巍,2002)。作为供给主体的政府,越来越丧失主渠道的作用,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弱化,其他供给渠道又没有形成,供给渠道的单一,反映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的残缺。单纯的政府供给是低效的。这与农村改革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大家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我们认为,关键是政府应该给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平等的机会,营造一个协作的环境。

4.3 对筹资机制和决策机制的研究

(1)制度内与制度外的供给相结合(陶勇,2001;熊巍,2002)。制度内的税收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乡镇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依赖制度外筹资。制度外筹资的形成,与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有关。

(2)乡镇政府的财权不足以保证其事权。对当前如何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研究还是比较少。

(3)政府为单一的投资主体不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键是资金,如何保障充足的资金?针对这个关键问题的改革,建议主要集中在财政制度改革、理顺公共分配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和调整支农结构、拓宽农村公共资金融资渠道等方面。但这些建议还比较粗糙,尚不具有可操作性。

(4)缺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有效监督机制。对农村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叶兴庆。1997),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预算的不完整性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等原因造成的。公共资源的使用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致使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不符合农民需求。我们认为如何整合资金是要研究的问题。

(5)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的相关研究,都只是强调农民参与供给决策的机制,部分研究涉及到地方政府官员的“理性”,并进而呼吁县乡民主。所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研究实际上还有很多空白。我们提出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来纠正了只强调政府决策机制或者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片面。前者是决策机制,后者是需求表达机制。如果没有这两点,则变成了一个非合作博弈过程了。特别提出公共财政的作用、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和政府对需求表达的识别机制和瞄准对接机制,都是一个创新。

5.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均衡分析

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问题,是指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和供给价格应确定在何种水平上,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达到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杨满社,1995;熊巍,2002;林万龙,2003)。许多经济学家对最优供给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由特定的帕累托最优解发展到一般的帕累托最优解,进而又考虑到了社会福利函数的最优解,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要点可以概括如下:要达到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就必须考虑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

陈武平(2000)指出,只有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生产单位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时,公共产品的生产数量和成本分配是帕累托最优的,个体最优与群体最优是统一的。因此,供给者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公共产品(汪前元,2004,称之为有效需求理论),而无视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就无法达到公共产品供求均衡,无法实现公共产品最优供给,因此,消费者需求偏好的显示和对其了解急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农民对公共产品偏好的显示是非全面的,农民是非理性的,尚不完全具备运用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的假设前提(光,2004)。运用公共产品供给次优论模型来指导比较符合国情。既然我国农民缺乏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所要求的显示偏好及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在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应决策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种符合我国农民文化特征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即在我国现有条件的约束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公共产品次优供给模式。借助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建立民主表达机制,供应部分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供给全国性公共产品并按照公平性原则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给予资助;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所以要根据需求结构动态变化,对供给结构调整,供给结构升级及实现最优组合;可以通过人口的流动改变和促进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对均衡,还要通过引导投资更灵活地调整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布局和结构,从而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宏观效率水平。在我国要考虑“以脚投票”来选择需求偏好的迁移成本和小城镇建设进程。

6.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分析

6.1 必须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一是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政策(嘉蓉梅,2004),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由依靠农民自身解决向以国家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力度,要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机制;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产品的职责,实行财政分权制。明确划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分税范围和共享税分成比例,并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使中央和地方的税种划分更趋合理;三是国家应调整财政和国债投入结构(马晓河,2004),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数量和比重。此外,为了加快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速度,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价格等政策,引导农民或民间企业搞基础设施建设。改进财政支农方式,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为广大农民提供充足的农村公共产品。加大向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提供公共产品上要重点向农村倾斜(王磊,2004)。加快乡镇财政体制的改革。在税费改革的同时要规范中央、省、市、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减少对提供农村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转移支付实行均等化,对非基本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则要体现资源配置作用,即更多地偏向于贫困地区;四是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权力腐败行为。对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决策程序、生产与管理、适用范围加以规范化、制度化。

6.2 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一是在投入主体方面。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和层次应该是多元化供给主体、以及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形成的供给体系(网络)。投资主体单一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保障。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提出“多中心政治体制”。实施多元化战略,在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供给方式上实现多主体(政府、社区和私人)、多渠道(政府的财政资金;农村社区的集体资金;私人、企业和银行的资金)和多方式共存(政府或农村社区的直接供给方式;政府委托私人的供给方式;政府补贴私人或企业的供给)的供给模式(黄志冲,2000;刘保平,2003)。李秉龙,张立承(2003)提出积极推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改革,建立财政、第三部门和农户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樊丽明(2002)认为公共品的供给方式主要有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自愿供给三种方式。王进提出了PFI,即私人主动融资的办法。二是在决策机制方面。徐增阳(2003)指出要构建以需求为主导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加快农村政治体制创新,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建立农民公共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

总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现状总体来说是供给不足,提高供给水平的出路就在于供给体制的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总体思路还缺乏详细规划和论证,有待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7.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1)在理论上,要进一步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平衡的定义,做比较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界定。同时通过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运行财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政策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知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必要性、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平衡和相关主体的相机决策进行研究和解释,从理论上丰富农村公共产品供求。

(2)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特点为我们研究提供了潜在的空间。我们要在归纳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特点的基础上,洞察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预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趋势。既然人们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量是不断增加,到底增加幅度或者速度是怎样的?我们就有必要研究农民的公共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问题。分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变化的引致因子(影响因素)。在需求变化以后,即使消费动机产生了,农民有消费某种公共产品的欲望或愿望,但是往往不能形成消费行为。我们要研究农民群体(特别是贫困地区以及财政困难县乡的农民)的消费阻力有哪些。因此,借鉴消费经济学知识,光提供适合的公共产品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满足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实际需要(数量和结构),而且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引导农民对公共产品消费,减少和消除消费阻力,提高公共产品的消费质量。如何让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出来,决策者的决策如何与需求表达机制结合?政府官员作为政府人决策过程中如何主动识别和动态瞄准农民的动态、差异性需求,以及怎样真正实现代表农民群众的利益尤为重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3)在描述和解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现状和问题上。(1)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覆盖度的研究比较少,缺乏定量研究。建议从人口、公共产品类型和区域类型等角度,评价农村公共产品覆盖程度分析,并提出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针对性对策。(2)覆盖区域内公共产品收益的迁移问题也是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过程出现的新问题。这里主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全国性的公共产品,通过调查,分析其覆盖程度,以及利益的迁移问题或者漏出现象。特别要分析和定位公共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3)从组织和制度的角度研究村民自治,其在农村公共产品中的绩效如何?如何来改进其制度绩效?比如村级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是不是村委会、村委会承担哪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责任?其相应的供给能力哪里来?村委会作为一级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享有哪些权力和资源?村民对村委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有哪些具体期望、村民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村民间的需求矛盾如何协调、村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筹资、决策、管理和利用的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等。(4)考察县乡财政困难下农村公共产品所受影响,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的出路。既然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有不同的公共决策和公共产品,那么,乡镇和村庄的公共产品是什么,如何提供?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4)供求平衡的研究。研究公共物品提供的质、量、结构等方面是否与农民的需要相符、是否与农民的税费支付相称。在对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农村公共产品次优供给的均衡模型。要进一步探讨农村公共产品均衡的实现机制。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县乡财政困难,部分区域性公共品的供给面临挑战,如何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均衡问题。

(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配套改革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不能单兵作战,还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比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民主制度建设、村级公共产品自我供给的制度创新和城镇化等。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做出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

[2]刘鸿渊。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及体制创新[J].改革纵横,2003,9;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J].求实,2004,2.

[3]岳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J].山东社会科学,2004,1.

[4]吴士健等。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5]汪前元。从公共产品需求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走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9.

[6]王磊。对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4,4.

[7]李云飞。加快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J].求是,2002,17.

[8]蔡纯一。转型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设计———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11.

[9]刘兵。公共风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另一个角度看农民增收[J].农业经济问题,2004,5.

[10]黄志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0,6.

[11]刘保平,秦国民。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J].甘肃社会科学,2003,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危机的解决之策[J].决策咨询,2003,3.

[12]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44.

[13]何菊芳,何秋仙。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体制[J].浙江学刊,2004,6.

[14]盛荣。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研究现状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5]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6]黎炳盛。村民自治的最初诱因:非集体化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失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4.

[17]陈杰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3,10.

[18]高新军。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看乡镇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J].理论导刊,2003,10.

[19]王为民。关于加大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思考[J].经济师,2003,10.

[20]赵丙奇。论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机制创新[J].农村经济,2002,11.

[21]叶文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革的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比较分析[J].天府新论,2004,3.

[22]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23]孙立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2000,2.

对农产品的需求范文6

近两年国家陆续出台利好政策文件,鼓励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地方积极参与,不少企业主动转型升级。目前,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深圳、苏州、青岛、长沙、平潭、银川、牡丹江、哈尔滨、西安等十几个城市正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作,根据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交易额突破30亿元,其中出口约20.4亿元,进口约10.1亿元。据尼尔森研究报告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将在5年内增长近3倍,达到3070亿美元。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国的跨境互联网电子商1引言电子商务作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电子商务的普及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并在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岗位、扩容信息资源等方面贡献显著。电子商务具有信息量大、跨空间、跨时间、交易便捷等特点,商品信息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以各种形式交互分享,便捷的交易,为厂商和消费者提供了直接交易的平台,物流行业、快递公司的业务量增加,商流、物流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是一种“小农户———大市场”的模式。小农户的农产品生产规模有限,地理位置相对大市场较为偏远,加之农产品运输方式单一,其所能供给的农产品表现出总量低、质量标准参差不齐、运输成本高的特点,无法满足城市大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大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品种和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信息无法畅顺的反馈至小农户,致使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及时、有效、安全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可见,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是造成小农户与大市场供需矛盾的主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纵深化发展,农产品流通引入电子商务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链,一方面可以实现市场信息与农产品信息的交互,缩小农户与市场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降低农户生产的风险;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农产品流通链通过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有效地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因此,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农产品流通链是农产品流通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变的体现。

2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上农产品流通链的必要性

2.1是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调动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表现出生产的分散性、经营的粗放性的特点,土地面积较小、生产工具及技术落后,使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与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食品安全性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是不相适宜的。因此,农业规模化生产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中共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生产,主要是通过土地的流转,使土地连片形成一定的规模,通过专业化生产,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电子商务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中,利用网络数据信息,为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相应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使农户及时了解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种类、质量等相关信息,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市场供求的波动所产生的农户收益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2.2是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需要

农产品的销售收入是构成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农产品亦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即消费需求量对产品价格变动不是很敏感。如果无法准确预计下一周期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那么当农产品产量增加,由于农产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致使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无法实现增收,相反会因为产量的增加,价格水平下降而减少收入,进而影响下一生产周期的生产。因此,对于农产品的产销需要搭建起电子商务平台,以确保农产品的价格保持稳定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电子商务平台的大量市场信息,可以让农户及时的掌握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并依据市场信息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产品生产,有效地降低因农产品产量和价格的波动而产生减收的风险。

3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效益分析

3.1有效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

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本质》中提出在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过程中,所花费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耗费的成本就是交易成本。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主要是“农户—采购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为主,农产品需要通过采购商、批发商、零售商三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化程度较低,致使围绕农产品交易而形成高额的交易成本,农户以最低的价格出让农产品,消费者却以最高的价格得到农产品,农户增收困难,而消费者剩余减少,制约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电子商务较之传统的流通方式,具有跨空间、信息全、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有效的缩短农户与消费者的时间、空间距离,农产品的交易只需要经过运输环节就可以直接到达消费者,提高农产品信息化的程度,减少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并可实现农产品的线上线下相互融通,增加农民的直接收益。

3.2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意识

农产品相比于其他工业产品,具有易腐烂、易变质、不易保存等特点,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质量安全来自农户,农产品的产量受制于土地规模、种子质量、栽培技术等主客观因素,农户为了提高农产品的数量、改善农产品的外观以及提高农产品抗病虫害的能力,会将对人体有害的激素类、抗生素类的药物用在农作物的果实上,大大增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质量安全来自中间环节,由于农产品对运输、储藏等条件的要求较高,在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使用对人体有害的药物确保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同样增大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在大数据的支撑平台上,电子商务可将农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分类,根据农产品的类别、科目分组,对农产品的产地、采购商、物流运输等信息公开,那么农产品质量安全就可以实现有据可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户、采购商、批发商及零售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效的规避来自农户、中间商而引起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

4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上农产品流通链的思考

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化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农户脱贫增收的诉求,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构建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的农产品流通链成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4.1整合农产品流通链的网络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农产品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涉及农林牧渔等相关的农业产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但是现有的农产品网络信息资源存在着信息碎片化、涉及行业单一化、信息更新滞后化的局限性,加之对农产品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投入不足,使得现有信息平台不能有效地满足农产品产销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流通链的需要。因此,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上农产品流通链需要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加大对农产品相关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的投入,借助网络大数据的信息平台,为农户搭建生产、采购、运输、销售等市场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的变化趋势,保护农户生产收益不受市场供求波动产生的影响,实现农产品线上购买、线下消费的相互融合,打破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屏障,为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农产品流通链奠定信息资源的基础。

4.2强化农业合作社的功能

强化农业合作社的预测、计划、评估等功能,是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上农产品流通链的组织基础。一方面,中国农村分布广,地理位置分散,地区间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差异性明显,不易形成规模经济,电子商务的覆盖受到地理条件的约束,无法实现户户联通;此外,农户受教育水平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生产、交易方式接受能力不强,造成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在农村的普及率不高。因此,强化农业合作社的功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准确、及时地获取农产品市场的各类信息,并将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分类,为农户的生产提供可靠的信息,帮助农户确定农产品生产的规模,提高农产品品质,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农业合作社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积极开拓消费市场,寻找稳定的采购商和物流运输,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增加农户的农业收入。

4.3完善农产品流通链电子商务的硬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