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例6篇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1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1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 1.1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 1.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它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原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在栏杆内用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p#分页标题#e# 第三,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出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 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从总体上看,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包含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观念和做法。 2.1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 2.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 3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p#分页标题#e#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3.1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必须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3.2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主要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3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 4结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现代韩国 岁时风俗 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K893/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68-02

经历了开化期的现代韩国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不再墨守成规,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很多变化。尤其是阳历的广泛使用更促使了这些新变化蔓延到多个领域,在社会的诸方面都可看到变化了的痕迹。特别是伴随着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韩国社会形态已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转变到以产业化为主要生产方式,历法的基准也由阴历逐渐转变为阳历。对于韩国岁时风俗的变化,我们可从以下方面予以品评:

一、传统岁时风俗变化的基本状况

进入现代社会,韩国的祭祖方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正在发生着改变。按照传统的祭祖要求一定要回到故乡进行,但是一部分现代韩国人利用春节的假期去旅行,所以有的人选择在旅行地进行祭祖仪式。随着现在韩国信奉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春节不进行祭祖仪式的人也越来越多。

随着都市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变得简单起来。随之,非常重视祭祖仪式的韩国人也对祭祖的便利性有所要求,复杂的传统贡品摆放呈现出简约化的趋势。在韩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春节饮食的形式上也悄然变化得更加便利起来。

近些年来,在韩国的家庭中玩尤茨游戏的比例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则是大人玩画图游戏,孩子收看电视或者玩电子游戏。尤茨游戏已经从传统的家庭日常娱乐活动转变成了只有传统节日才会出现的具有特殊意义有着传统的代表性风格的游戏项目。

随着人们认识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传统的风俗习惯也在改变。虽然传统的整个村子一起进行洞祭之后,家家户户通过集体游戏来相互增进友谊的往日仪式已经消失,但是到春节来临的时候,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问候的礼节还是保持着,这种做法也算是对传统风俗的一种恢复和延续。

根据韩国《国民日报》报道,开化期以后的韩国传统文化被认作为旧时代的残留,外来文化作为新文化被接受,春节也被认为是非科学的前近代性的历史遗留。解放以后依然没有受到重视,被政府冠以“农民之日”“祖上之日”“民俗日”等名称,直到20世纪末期才有所恢复。

传统文化在当今应该受到重视并予以发扬。节日不应只是单纯的休息放松的节日,而更应该是将繁忙的家人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互相帮助、感受亲情和团圆气氛的美好风俗的契机。在每年开始的第一天互相拜访问候,有助于人们找回由于高度的都市化所丢失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增进相互间的联系。

在传统社会逐渐崩溃的今天,春节的意义是深邃的,有其源远流长的内涵,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虽然为了祭祀家人聚集到了长子家中,但是传统的邻里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已经完全消失。那些回故乡祭祖的归省客在祭祖之后和当地老人们一起进行传统游戏对于恢复邻里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增进邻里间的了解,密切邻里间的感情有所帮助。

在如今的都市急需一场寻找传统文化真正意义的运动。在模仿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要得以重新认识。

二、新出现的岁时风俗的表现

传统岁时风俗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其意义和内容也有所变化。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产生了新的岁时风俗。

现今的韩国是一个儒教、佛教、基督教并存的多宗教国家,以民间信仰为基础的岁时风俗逐渐消失,而以西方基督教作为基础的岁时风俗不断增加。

2月14日情人节、3月14日白色情人节、4月14日黑色情人节、5月14日单身节、6月14日接吻节、8月8日戒指节、11月1日万圣节、11月11日光棍节等等出现很多新增的岁时风俗。这些新的岁时风俗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给如今的商品化时代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分析这些节日产生的原因,除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外,还有韩国内部的原因。比如2月14日和3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而4月14日、5月14日、6月14日这些都是韩国人赋予了新的意义而形成了新的岁时风俗。这些都是以阳历为历法基准,反复重复14这个日期而形成。8月8日和11月11日则是以数字的形态而命名,也形成了新的岁时风俗。

这些新的岁时风俗虽然代表着特别的日期或者特别的意义,但是多数以男女之间互赠的礼物或爱情有关,并不具有传统岁时风俗的咒术性,而更多地强调娱乐性和艺术性,因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在韩国社会也呈现出从小学生到成年人都能接受的全民化趋势。

对于这些新的岁时风俗有人也提出了一些质疑。从岁时风俗的概念来看,更强调周年忌和年终忌,而这些新出现的岁时风俗并不具有这些特点。一种风俗的形成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需要具有历史性和传统性,并且需要必然性和说服力才能够被社会所接受,成为一个社会的常规习惯。而这些新出现的岁时风俗能否经得这些标准的考验还有待商榷。

三、岁时风俗变化的原因及评价

经历了开化期的现代韩国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阳历的广泛使用更促使了这些新变化蔓延到多个领域。既存的以阴历为基准的岁时风俗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减少,而以阳历为基准的岁时风俗在逐渐增加。所以岁时风俗变化的第一个原因就是阳历的普及和使用。

传统的农耕社会由于生产方式的原因以阴历作为历法基准,并且决定了一年的起始。而进入到产业社会,阴历的使用逐渐减少,而随着阳历使用范围的扩大,阳历逐渐成为生活的历法基准。这种历法基准的改变引发了岁时风俗的改变。在重视物质的现代社会,岁时风俗的意义渐渐减退,对于对风俗的重视也呈现出减退的趋势。

其次,民众意识的改变也是岁时风俗改变的原因之一。现代人意识的改变也有很多原因。首先,西方文明的引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传统的巫术为基础的思考方式转变为以科学作为依据的思考方式。在科学不够发达的过去,不可避免地对自然存在着敬畏的心理,所以每年根据时令向自然祈求丰收和个人的平安。由此产生了很多和巫术、宗教有关的思想意识。经历了开化期,受到西方文明、科学和产业的发展、个人主义以及基督教传播的影响,现代人的思考方式已从传统的具有巫术性转变为具有科学性,从而导致岁时风俗的巫术性减少,更强调岁时风俗的娱乐性和艺术性。

除此之外,国家政策也是改变岁时风俗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1960年开始的产业化政策要求打破迷信思想,清除迷信建筑,接受新的文化事物。规定阴历和阳历新年都作为公休日,后期由于民众的抗议取消了“民俗日”的名称。由于这样的产业化政策和不连贯的国家政策也使得国民对岁时风俗的认识有所减退。现行的国家政策将春节和中秋指定为最重要的两大传统节日,其他的岁时风俗只作为娱乐性的节日,以此来保存并强化国民对传统节日的意识。

民族文化具有随着既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承接性属性。作为韩国文化一部分的岁时风俗也不例外,这一被社会文化所包容的内容固然会随着社会变动而消失或出现,其表现态势是根据不同的文化要素来变型或累积的。虽然现代韩国社会的岁时风俗由于以上原因有所减弱,但是与时代相适应的岁时风俗并不会消失,而是会转化成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这种新的表现形式将更富有时尚化的特点。由于城市化和产业化所产生的社会变动带来了岁时风俗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对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职能、文化职能进行分析,可从中看到变化的规律性,继而,对研究分析和重新解释基层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采亮.中国风俗史[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094-02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热点。

2 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 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 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入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民俗经济;特征;前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民俗通俗的讲即风俗,表示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时期的生活当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使用和传承的文化形式。其来自于人类群体的现实生活需要,通过特定的时代、群体和地域产生、扩大和演变。我国辽阔的领土疆域上,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众多的民族创造出了灿烂的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当前世界各国均纷纷推进旅游资源与经济形式的创新,纷纷将旅游与经济相互结合推动全域旅游的人文形态发展。我国所拥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我们发展人文旅游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和资源,基于丰富的民族文化来发展民俗经济,突出人文生态旅游的整体开发,推动我国民俗经济走上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新业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而言势在必行。

一、民俗资源与经济的关系

(一)民俗资源的构成要素

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既具有物质形态也存在文化艺术形态,就其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了民俗工艺制品、民俗风情活动和文化名人等形式。民俗工艺制品是民俗资源的最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较大市场效应。由于其自身的艺术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如羌族的羌绣、水墨漆具,苗族的刺绣、银饰,以及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和苏州桃花坞的年画等。许多民俗工艺品由于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同时符合商品要求和审美价值,独具的民族特色让其得到市场的欢迎。民俗风情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艺术形态,是民族经济中体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风情活动与节庆文化、经济活动相互结合产生了民俗经济的重要形态,民俗活动经过市场的改造,被重新挖掘整理,既完成了传承保护的作用,又成为民俗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文化名人,作为民俗资源中文化的重要代表,成为开发民俗文化的重要标志。每个历史发展时期都会产生不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如“李白”“杜甫”“大禹”“嫘祖”等不同时期的名人,并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传说、故事以及饮食、茶艺等内容,成为带动旅游、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民俗资源与经济的背离与统一

民俗资源集中体现在风情浓郁的“原生文明”地区,由于其所在地区固有的民俗传统的发展,这种植根于长期历史的本民族的传统风俗,日益成为久经锤炼和最为质朴的民俗文化方式。这种长期的严格的民俗生活模式,并非向外界提供欣赏和体验的民俗,在本质上只能作为潜在的旅游资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类旅游资源较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民俗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民俗资源与经济形式的结合,通过旅游的形式给当地人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收益,使这些民族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是民俗文化的转化形态,源于原生形态的民俗文化,同时又是接受市场化改造,满足市场多种需求的民俗文化艺术形态。由于这种结合,使旅游者了解其民俗文化就必须亲自体验,经过衣食住行购娱等系统化的活动,通过经济交往产生文化体会,形成了经济与民俗文化的融合推进。

民俗经济是体现民俗资源与经济形式有机结合的再生形态,这一形态的运用将增加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但同时民俗经济的开发又要注意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单纯性的保护,丧失了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是过于功利性的开发,造成了民俗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丧失了其文化内核与价值本源。因此,充分把握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民俗经济的效度,必须在结合民俗经济发展的特征基础上准确判断民俗旅游经济发展前景,创造更为符合现实的民俗旅游经济形态。

二、民俗旅游经济及其特征分析

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展示,是现代社会推进民族交流和文化交往的重要形式。民俗经济是将一国、地区的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结合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来满足旅游者开阔知识视野,推进人类互相了解交往的社会经济现象。民俗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把握民俗旅游经济的现实特点,及其开发特征。就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来看,民俗旅游在总体上一般具备下述特征:

1.民族独特性

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住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区别,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均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文化、政治的生活方式,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民族差异性的基础。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的相互交往中,每一民族在历史文化方面都各具特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为相互交往、了解提供了动力。我国各类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汉族文化一样都丰富多彩,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很高,通过经济运行的手段将自然生态资源与民俗文化资源相互结合,创造出全域旅游的人文艺术形态,将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世界形象和彰显民族精神均具有重要意义。

2.区域独特性

受我国辽阔疆域和丰富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民俗文化以生产生活环境为基础,产生了不同区域的多样复杂的民俗环境。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每个地区的社会生活习惯,与其特有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密切相关。各地自然环境的不同,生产、生活条件不同,所带来的风俗也各有差异。入乡随俗即表现出了对地区差异的尊重和理解。由于这种不同区域风俗习惯的巨大差异,就为以民俗为基础发展民俗经济,开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在居住、饮食、服饰、婚姻和礼仪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都将为我们开展旅游活动,形成鲜明特色、个性突出并极具吸引力的民俗内容。

3.传承独特性

民俗旅游资源的传承性是指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动态形式,民俗旅游资源由于以风俗为基础,因此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正由于这种长期稳定性,才构成了各民族、地区的民族性格、特点和风貌的差异。中华民族经过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不断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广泛吸收借鉴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在统一的领土疆域内世代传承形成了当前我国丰富灿烂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是通过传承实现的,也是通过传承来发展的。只有存在传承,才产生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也只有不断传承才能更加的发展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进一步的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民俗经济开发的前景探析

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民俗旅游资源的雄厚,以及民俗文化底蕴深厚都影响了我国民俗经济发展的重要取向。如此广阔和深厚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基础,我国发展民俗经济前景长远来看非常有前途,但亟需进一步的系统的研究开发,将民俗经济的发展置于全域旅游的经济形态中不断挖掘民俗旅游资源,全面提升民俗经济展示体验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1.民俗旅游是一国内民俗文化的特色展示,其具有丰富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我国雄厚的民俗文化,为我们开展民俗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的充分运用可以突出的反映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以强烈独特的个性对游客产生吸引。越是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越具有特色,越收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欣赏。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独特的建筑风貌、生产生活方式、工艺产品、饮食文化、曲艺舞蹈等均可以充分展现出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气。我国虽然民俗经济起步晚,但只要抓住全域旅游的契机,将会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新兴领域。

2.开展民俗旅游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民俗旅游经济的开发,从文化角度来看,将立体全面的展示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更助于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国际旅游者了解中华文明的展示宣传。面对丰富多彩、深厚灿烂的民俗文化,各民族地区在开发民俗资源过程中要充分提炼本民族、本地区优秀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将热爱家乡、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等相互结合,不断整理各地的建筑、服饰、饮食,将其与现代市场需求相互结合,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保持充分的民族特色,充分借力民俗经济的新形式,引领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3.民俗旅游的开发既是人文的又是历史的更是涉及到自然的。民俗旅游开发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音乐艺术为主要内容,通过物质实体和精神感受等多种形式为手段。参与民俗文化旅游不仅是对自身知识的拓展,更是对自身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综合提升。无论是国外旅游者还是国内旅游者,均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全域旅游的人文历史形态,民俗旅游经济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国内旅游的发展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旅游群体的需求已经不是以往单纯的山水风光,而更多的是将山水风光、商业旅游以及人文景观的民俗旅游相互结合起来的全域旅游。因此这就更加需要扎实将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多样的民俗经济新业态,引领支撑区域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5

[关键字]民俗元素 现代园林景观 设计

[中图分类号] TTU98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93-1

0前言

随着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行业也随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即:设计上一味的追求西洋化,丢失了本土地域性特色,脱离实际,从而导致结果雷同,造成了“天下园林是一家”的尴尬局面。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不约而同的呼吁: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重视设计作品的个性创作。本文就有关民俗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1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忽视民俗元素问题凸显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外联系的增加,尤其是现代传媒的作用,使得地域原有的乡土文化也逐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世界文化趋同性现象越来越明显,很多特色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有的具有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逐步消失;民族服饰风格逐渐同一化;民间剪纸、雕刻、刺绣等民族艺术逐步被机械化化取代;民间歌舞晚会也逐渐被电视传媒所代替;民族与图腾也在“崇尚科学”的口号下渐渐消失。

区域民俗文化能反映出该区域的品位高低,传统民俗文化的落后与高度住处化社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导致一些居民对传统民俗文化彻底否定.大拆大建,丢掉了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有些地方,把文物的周围环境大加破坏,使文物脱离了文化氛围,也就失去文物固有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只注意保护那些在历史上曾经闻名的单幢建筑物,古塔、古树、寺院、庙宇等,而那些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特色或传统没民俗风貌的历史性街区、民居则被肆意地推平,代之以毫无特色的行列式住宅,使得区域传统民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民俗民俗文化内涵越来越多地被淹没。

2民俗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最为贴切居民生活、身心的部分,在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元素渗透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为作品带来新的创作灵感,使得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更贴近生活、符合大众品味、更具生命力。笔者参考了国内诸如·…民俗元素运用较好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将目前民俗元素的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形式总结如下。

2.1民俗实体的应用

民俗实体指民俗工艺品、民俗器具、民俗建筑等承载着民俗文化的具体实物,其一般通过借鉴、模仿在园林造景中直接使用,或者经过对其外观造型进行适应性加工后使用,以深化或衬托景观主体,常以园林小品形式出现。如:靖州县文化广场造景设计中,就以本地特色的苗族民俗乐器芦笙为原型,根据场地需要扩大其造型比例,设计出“芦笙恋”建筑排列于广场两侧,与周围景观相互呼应,又极好的引起本地游人共鸣,是民俗实体运用的一个典范。

另一方面,民俗实体的应用也可以体现为从其中某个民俗元素为切入点,抽取后经过艺术再加工点睛于园林景观中。如花带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的部分,由于其图案组成的灵活性,就可以充分借鉴民俗形象与色彩,最典型的是将花带设计成“蛇”的造型,呼应今年为十二生肖中蛇年。除了抽取这种无地域性民俗元素,更多的还是应用本地民俗物质及非物质形态,如少数民族服饰特有的色彩、图案样式等。

2.2民俗现象的应用

民俗现象类元素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反映的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场景,通常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传统节日元宵节,北方会举办各种秧歌舞、猜灯谜,端午节时南方的赛龙舟,苗族人民吹笙跳舞等民俗现象等,都可以用来点缀景观设计。

2.3民俗意境的应用

这类元素的应用主要通过特定的场景和物体来表现,也属于非物质形态。民俗文化意境需要借助民俗实体和民俗现象来表现出来,借助可感知的物体和现象来表达一种意境。如在湖南怀化苗族侗族自治县一处园林景观考察时,其在设计中就充分运用苗侗的民俗元素,营造出特定景点,形成侗族风情轴和苗艺风情轴两大轴线,可以使游人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民俗风。由此可见,以上几种民俗应用形式在具体的应用中是可以相互并存和相互渗透的。

2.4民俗元素应用体会

在具体的民俗元素运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该如何巧妙合理的运用,而不是生硬的插入民俗元素。在民俗文化的运用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景点所反映的主题和气氛,寻找符合情景的民俗元素。第二,每一个设计都有自己的结构和要求,因此可以对选择的民俗元素进行合理的改造,使之更自然的融合到整个景观设计中。第三,融入民俗元素的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功能、实用功能和感知功能等。景观具备了功能性才会显得更有活力。以侗族鼓楼景观设计为例,在侗族文化中鼓楼具有一定的文化吸引力,能够营造出侗族典型的风情文化,将鼓楼作为民俗建筑符合设计的要求,也符合景点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要求。另外,鼓楼建成后可以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开展教育,将会成为地标性的建筑。

3结语

总之,无论是民俗物质元素还是民俗思想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最关键的不是借鉴,而是创新,只有立足于现代,使民俗元素符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特点,才能让传统焕发出生命力。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深厚的积淀,这对于设计而言,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在民俗景观设计中,应该从这些传统的财富中汲取营养,为现代设计服务。

参考文献

[1]彭钟.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解析--以襄樊三国民俗文化园景观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06,02:129-131.

[2]朱卫东.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11,07:96.

[3]孙东明,付玉莲.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传统文化意蕴[J]. 中国林业,2011,11:41.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6

无论任何历史时期,古老的民俗体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对自身的文化进行改造、重构以获得更好地发展,都必须以传承为前提。民俗体育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与浓郁的地域特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它在给民众提供健康和快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民俗体育还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体现了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它往往被人们升华为区域文化的标志,并被赋予强烈的情感。因此,民俗体育往往成为当地居民深入心灵和血液的文化滋养,居民对于其传承应该具有更为强烈的自觉性。本次调查也显示,有73.6%的居民非常愿意和愿意进行民俗项目的传承。这对民俗体育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访谈目的集中在生活方式变迁对目前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的影响。26.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方式变迁对目前民俗体育的发展非常有影响,56.6%的访谈者认为有影响,这说明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现代生活方式对民俗体育的影响了。建国之初,民俗体育还残存一定的封建意识形态,而民众给予的是较好的原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之初,受变革了的时代环境甚至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民俗体育异化”和“外来体育民俗化”的状态。时至今日,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民俗体育利用旅游产业大力推广,不仅有效地扩大了民俗体育的社会影响,而且不断丰富着民俗体育的表现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认识、研究、挖掘。但是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异化现象加剧,也令人担忧。

2生活方式变迁对安徽民俗体育发展影响的分析

现代化影响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响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习惯,这是现代生活方式对民俗体育的最直接的冲击。当然,民俗体育本身的一些特性,也使其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时候,面临重重困难。比如,许多传统民俗体育来源于祭神和图腾崇拜,或者是祈福风调雨顺、自身温饱的文化语境。而今,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生活富足便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已经改变了传统民俗体育的生存环境;而传统体育自身口传身授的单一传承途径,则使得它们原本脆弱的传承方式在新的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岌岌可危。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曾经深远影响民众生活的竞技表演和民俗游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已经十分淡薄,转而倾向于现代体育项目和电子竞技项目。从而造成传承人链条断裂、传承的群众基础薄弱。笔者的实地走访对此更有切身体会。安徽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一度丰富多彩,在上世纪80年代还有叠罗汉、傩舞、徽州武术等众多民俗体育项目及大量的传习人,那时候的民俗体育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很多民俗体育项目已经濒临消亡甚至难觅踪迹。例如,花鼓灯是淮河流域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但是目前花鼓灯的群众基础迅速萎缩。本次课题组走访了拥有2700多人口的蚌埠禹会区冯嘴子村,了解到曾经该村75%的村民都会表演花鼓灯,现在由于人手缺乏,想组织一次大型的花鼓灯表演都已非常困难。民俗传统体育正在失去其发展传承的根基。

3安徽民俗体育发展对策

3.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人类正确认识历史、开展文化创新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对宝贵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决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也不断升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从而为我国民俗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民俗体育研究成为热门,诸多学者参与其中,众多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了展现和升华。2005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5]。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安徽省的花鼓灯、傩舞、灯舞、火老虎、墉桥马戏等名列其中。在安徽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收录了东乡武术等12项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以及花鼓等36项民间舞蹈。这些传统民俗项目,彰显着当地民众的个性和智慧,丰富着当地人的文化生活,是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借“非遗”东风,这些项目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乃至民间的广泛关注和大力宣传,民俗传统体育迎来了其发展的难得契机。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一方面,要对濒危民俗体育实施抢救性保护;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探寻传统民俗体育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3.2走进社区体育

民俗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融入全民健身活动之中,是巩固民俗体育生存根基、提升其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5]。民俗体育的娱乐功能与健身功能,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而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民俗体育还具备社交功能和教育价值,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民俗体育活动价值与社区体育的大众健身要求相吻合,完全可以借助社区体育这一平台来表现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民俗体育活动具有表现形式多样、条件规则简单,易于组织开展等特点,既能满足个性需要又具有大众化特点,容易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喜爱。这也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丰富了其活动内容,开拓了其发展渠道,从而形成了一种互动双赢的格局[6]。

3.3融入学校体育

民俗体育在学校中开展,同样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一方面,学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良好的场地设施和固定的上课时间,是普及民俗知识、培养民俗体育传承人的重要场所,也是民俗体育规范科学发展、普及提升、优化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例如,安徽舞龙被引入到许多大中专院校的体育课程实践教学中,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不断完善、快速发展,甚至走向了世界体育赛场。另一方面,民俗传统体育课堂,让更多人在了解、习练民俗体育的过程中,体会民俗体育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形成民俗传承与保护意识。将民俗体育引入学校,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现代竞技体育内容,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向娱乐和健身发展的目标。安徽民俗体育项目众多,经过筛选、加工走进体育进课堂,能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特色与活力,形成独具地域风情的靓丽风景。民俗体育进入学校课堂,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首先是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展示场所,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唤起师生对于民俗体育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由个人及家庭再到社会不断扩大影响。当然,在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在不断扩大其传播基础的同时,要注意对于传播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以确保传承主体链条的完整和连续。

3.4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在时间和空间上,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是民俗体育继承和发展的根基。千百年来,民俗体育一直都是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和民俗民风紧密联系的,它深入渗透于人们生活结构的每个部分,而且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因此,民俗体育要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必须回归其本源———日常生活。当前,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原始的时节性和空间局限性已被打破,民俗体育项目的生存空间已经改变,这是导致其内涵逐渐脱离原有文化语境而日益异化的重要原因。在民俗体育回归生活的道路上,应该抓好岁时节令体育活动这一重点。我国的岁时节令是各种民俗民风的集中体现,是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期间举行的各种民俗体育活动更容易让参与者对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直接的体会和深层的了解,从而激发起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成为民俗体育发展的推动力。

3.5借助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为了对民俗体育进行开发式保护,许多地区都依托民俗体育特色资源开展旅游活动,扩大了民俗体育的传播渠道,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7]。龙舟竞渡是南方水乡最为典型的民俗体育活动,本身是作为对先祖的缅怀和爱国精神的载体而出现的,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完善,其社会功能不断丰富,其活动形式也更加规范,并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发展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形成了知名体育文化品牌。与之类似的还有潍坊的“风筝节”,从1984年举办以来,规模日益壮大,已成为国际性知名赛事。不仅很好地宣传了当地的风筝文化,而且为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徽地区也有不少适合表演、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项目,如“叠罗汉”等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体育旅游资源。安徽同样也是旅游大省,有黄山、天柱山、九华山等优质旅游资源,旅游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但是,相比龙舟和“风筝节”,安徽的民俗体育与旅游结合的力度较小,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探寻两者的契合点和更丰富多样的合作方式,逐渐打造安徽民俗体育文化品牌。本文来自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杂志。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