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文化范例

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范文1

关键词:茶文物;唐朝时期;茶文化;风俗

我国作为茶叶的起源国家,拥有浩瀚的茶文化,为世界茶文化研究提供了诸多宝贵文献。在浩瀚如海的茶文物中,感受茶文化之美能领略大唐风光,又能了解茶文化繁荣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从而创新传统文化传承形式,以茶文化领略中国风光。我国在唐朝空前鼎盛,经济与文化十分繁荣,茶叶经由丝绸之路流传到各个国家后,形成多元茶文化,由此不难感受茶文化的包容性。从出土的茶文物中见证唐朝时期茶文化的繁荣,能感受唐朝时期饮茶的考究,更能在茶文化风俗中提升文化自信。

1茶文物种类

1.1字画类

我国是茶文化起源国家,现存的茶文物种类十分丰富,包括字画类和器具类。以陆羽的《茶经》为例,《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相关专著,而陆羽是唐朝的著名学者。通过陆羽对茶的喜爱和研究,能感受唐朝时期茶文化的繁荣。《煎茶水记》也是与茶相关的著作,目前已被发现与茶相关的最早绘画出现在唐朝,名为《调琴啜名图》,这与唐代墓中出土的《对弈图》相似,其中都出现茶的身影。与此同时,许多唐代墓葬出土很多与茶相关壁画和图像,唐朝与茶相关的典籍和字画众多,充分说明唐朝茶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唐朝时期,万朝来贺,这一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与经济兴盛息息相关,感受与茶相关的典籍和字画,在欣赏中了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既能加强茶文化借鉴,也能在今时今日促进茶文化创新传承,并在唐朝茶文化风俗中感受民间文化和皇室文化的精致与考究,从而助推更多学者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助力具有我国特色的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国家,唐朝时期茶文物种类众多,与茶叶相关的典籍和字画数量也相对较多,虽然有很多书籍与字画在流传中失传,但仅靠现存书籍与字画,足以窥见唐朝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与繁荣。史料记载唐朝时期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喜好饮茶,茶楼也成为人们谈天说地、交流休闲的场所。如今我国茶文化更是借由“一带一路”进一步发展和发扬。从茶文物角度窥探唐朝时期的茶风俗足以感受我国茶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其创新传承,既是时展所需,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1.2器具类

唐代墓中出土与茶相关的器具十分丰富,其中包括烘培器具、碾罗器具、贮茶器具、贮盐器具、烹煮器具、饮茶器具等。唐朝时期十分重视茶叶的保管和储藏,而烘培能去除茶叶的多余水分,将其烘干。一般烘培器具多是由竹编制,也有部分贵族利用金丝或银丝编织烘培器具,以显示尊贵。唐代墓中出土的金银丝织笼子,便由金丝与银丝共同编织而成,是作为烘烤茶团所用的,其工艺精巧,通体剔透,令人叹为观止。烘培器具足以显示唐代制茶过程的考究;碾罗器具种类也相对较多,由于唐朝习惯将茶制为茶团,因此饮用时需要碾罗器具,碾罗后再冲泡。碾罗器具与如今的药碾子十分相似,我国曾出土一枚专为皇帝而打造的碾罗器具,名为鎏金鸿雁纹银茶碾子,外观十分精美。与此同时还有专业筛茶的茶罗子,茶罗子的出现说明唐朝对茶叶的形状和茶末精细度也有进一步要求;贮茶器具多用于存储茶叶,我国曾出土一枚鎏金银龟盒,这一鎏金银龟盒以龟甲文作为装饰,而龟是长寿的象征,在唐代人们心中代表吉祥;贮盐器具多用于存放盐,《茶经》记载唐代饮茶喜欢添加盐等佐料,出土的储盐器具证实了这一点;烹煮器具多为煮茶所用,一般烹煮器具多配备与勺相似的工具,这一工具作为盛茶之用,能明确烹煮茶叶的分量;饮茶器具风格多样,既有琉璃茶碗,又有风格各异的茶具。目前我国出土的唐代饮茶器具包括我国能工巧匠所制,也包括当时东罗马等国家进贡,不同国家进贡不同风格的饮茶器具足已证明唐朝时期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从茶具中似乎能窥见唐朝时期的繁荣与兴盛,也能感受华夏文明的富强。虽然茶叶经由丝绸之路流传到不同国家后,形成不同的饮茶风俗和文化,但以唐代出土的与茶相关器具来看,唐朝时期饮茶风俗较胜,这一时期茶叶从贵族专属变为雅俗共赏之物,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2从典籍文物角度解读唐朝时期的茶文化风俗

2.1书籍角度的风俗解读

唐朝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为世界茶文化积累了宝贵的研究文献,与茶相关的书籍、笔计等数不胜数,其中描绘茶叶种植、烹煮方法、生产技术等方面内容,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在唐朝时期的《茶经》中皆有记载。作为世界首部茶文化典籍,陆羽对唐朝茶文化进行详细的记载,并基于自身理解,对茶的文字进行创新,将原来的“荼”改写为“茶”。陆羽是唐朝中期的学者,也是世界茶学的创建者,祖籍唐复州竟陵,对茶文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其在撰写经典时游遍山川,因此对茶文化有较深的理解和认知,收集的采茶和制茶方法也相对全面。从《茶经》中品味当时唐朝的饮茶风尚和饮茶习俗,感受与茶相关的故事,能发现茶本身属于一种即饮的饮料。唐朝以前并没有对茶叶历史、功效、煎煮、饮用等知识进行全方位阐述的典籍,而陆羽著作的书籍使茶文化正式形成具备我国特色的《茶经》,已成为世界研究茶文化的重要典籍,对茶叶发展和我国茶文化弘扬具有一定推动性作用,也使唐朝迎来饮茶的黄金时代,饮茶一度成为文人墨客的文化生活,唐朝茶文化经由丝绸之路流传到各个国家后,也形成了多元的茶文化,并在绚烂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2.2画作角度的风俗解读

我国曾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墓葬中发现《对弈图》。图册中所画的侍女以手端茶,经考证此为唐代墓葬。《萧翼赚兰亭图卷》是唐代右相的作品,其中包括品茗场面,一名僧人手持浮尘,神采飞扬地与客官侃侃而谈,僧人为辩机,客官为萧翼,此画作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描绘唐代僧人饮茶的场景极其少见,也极其珍贵。《斗茶图》也是阎立本的作品,这幅图册中反映当时唐朝民间的饮茶风俗和饮茶习惯,对人物性格、神情进行精致描写,展现了许多产茶地区的斗茶情景。唐朝时期经济空前繁荣,贸易十分兴旺,饮茶之风由江南走向江北,这也使斗茶风俗渐盛,斗茶是唐朝时期兴盛的茶文化风俗属于与茶相关的比赛。斗茶这一古老的茶文化风俗始于唐代,这一时期不同地区需要对朝廷进贡一定数量的贡茶,而只有在斗茶中取胜的优质茶叶才能成为贡品。所以斗茶逐渐成为评判茶叶优劣的方法,民间也逐渐兴起斗茶之风。目前斗茶这一风俗依然存在于我国,从唐朝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斗茶对我国茶叶发展以及茶叶品种改良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虽然目前已经不复唐朝时期的斗茶景象,但斗茶精神依然给我们带来较多的启示,只有不断推动茶文化创新,加强对茶文化风俗的深入研究,保留精髓内容,才能助力我国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使优胜劣汰的斗茶精神逐渐成为民族精神。以此使民众增强爱国精神和爱国意识,能充分感受优秀茶文化的魅力。从唐朝画作中感受唐朝时期的茶文化风俗,以此角度了解唐朝时期的茶文化,加强借鉴更有利于加强对优秀茶文化风俗的继承和创新,也能在优秀茶文化风俗继承与创新中,传承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并在时代创新中提升我国茶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确保不同国家共同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包容性和艺术性,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

3从器具文物角度解读唐朝时期的茶文化风俗

3.1从茶具中感受唐朝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与精致考究

唐朝时期,茶叶与柴米油盐酱醋一起并列成为生活必需品,多数学者认为我国茶文化正是经由唐朝时期逐渐兴盛。从唐朝古墓中出土的金银茶具样式来看,当时皇家茶具多以金银为主,而民间茶具多以陶瓷为主,这也说明唐朝时期的皇家和民间存在两种茶文化,一种是以文人和普通百姓为主的民间茶文化,一种是以皇室和贵族为主的宫廷茶文化。不同茶文化精神内涵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区别,民间茶文化崇尚自然,而皇家茶文化崇尚奢华,两种茶文化的共同出现,充分能体现茶文化的包容性,也能体现茶文化的和合精神。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多以宫廷茶具为主,在精美的茶具中能感受唐代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能感受唐朝时期皇家的繁荣。唐朝时期不仅茶具精美,吃茶方法也十分精致。唐朝时期一般会先将茶叶烘焙成团,再利用茶碾将其碾成粉末,放入茶罗子中进行细罗,细罗过后取粉末状茶叶进行烹煮,并利用盐、椒等不同材料调制成不同状态吃下。唐朝时期吃茶方式讲究,储藏方式也十分讲究,由于唐人讲究鉴别茶叶和辨别器具,因此在饮茶方式中多以煎茶为主。《茶经》的作者陆羽大力倡导煎茶,并对煎茶方法进行全方位阐述。煎茶多采用茶饼,将其碾碎成茶末后再进行烹煮,这一过程中具有优美的韵律,因此很多文人墨客喜好饮茶和煎茶。从差茶具中感受唐代时期饮茶风俗的考究和精致,了解宫廷茶文化的奢华,品味其艺术性,既能为后来学者提供较多研究素材,也能为文人墨客增添美学情趣,给人以恬静淡雅之感。茶文化给生活带来无限美好,据考证虽然唐朝时期饮茶之风较盛,但瓷茶具起源于东汉时期,而在唐朝时期瓷茶具成为皇室贡品,但在远销波斯、日本等国家时,很多国家经由瓷茶具,感受茶文化的艺术性。陆羽在茶经卷四中对茶具进行全方位描述,并认为能彰显茶叶之美的才是上品瓷器,而上品瓷器青如天,明如,镜釉彩纹色变化万千,这也使唐朝人十分注重茶具。对瓷茶器进行反复改良和艺术创作使品茶成为一种享受。从茶具中感受唐朝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与精致考究,了解贩夫走卒与皇帝贵族的饮茶习惯和饮茶爱好,更有利于推动多元化茶文化协同发展和创新,也能在保留茶文化精髓时,发扬不同特点、不同种类的茶文化,以此使八方来客见证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3.2从茶具中感受唐朝时期茶文化的进程与繁荣原因

我国在唐朝墓葬中出土很多与茶相关的器物,这些器物与流传的唐诗进行配合,能了解唐代不同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唐诗流传较为广泛,初唐时期没有对茶事进行描写的诗歌,直到盛唐时期:孟浩然、李白、刘长卿、杜甫等人才著作茶事诗,而到中唐时期,此种类诗词数量繁多,与茶相关的产地、功效、茶会、品茗环境等都被容纳到其中。而到晚唐时期,则多描述山野和楼台亭阁等饮茶环境。诗词变化中能感受茶文化从质朴到豪华的变化,品茗记忆更是逐渐多层次,这也说明唐朝时期茶文化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了解不同阶段性茶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感受茶文化的进程与繁荣不难发现茶文化的蓬勃发展与皇家重视息息相关。唐代中期以后,南北方文人墨客都喜好饮茶,许多僧人和文人会受茶叶影响,对茶文化十分重视。以当时的女皇武则天为例,武则天会将茶叶作为商品赐给禅宗六祖慧能,这也充分说明唐朝时期对佛家的敬重。至此儒家、道家和佛家共同步入茶文化中,也因此成为茶文化精髓内容。唐朝时期,许多皇帝热爱烹茶、煮茶,许多大臣既是文人,也是茶道中人。在文人的带动下,唐朝时期饮茶风气较盛,甚至朝廷在各地开设贡茶院,专门为宫廷采用御用茶叶。新茶出来后会送到宫中,以此宴请王公大臣和皇亲,宴请外邦使者时也会使用茶叶,这更能充分彰显唐朝时期和谐万邦的气度,也能感受中国人的包容性。宫廷对茶文化的重视推动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和繁荣,也使茶文化走向兴盛。唐朝时期佛教发展十分繁荣,而僧人与文人皆喜好饮茶,这也推动了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许多参禅的僧人会过午不食而饮茶能提神养心,因此许多寺庙会在下午饮茶,更会在寺院周围种植数量较多的茶树,这也影响许多平民百姓,平民百姓也会在饭后饭前饮茶,甚至茶馆成为重要的娱乐和休闲场所。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古人热爱生活的见证,虽然佛教属于外来文化,但留传到我国多年已具备浓厚的中国化特色,佛教、文人和朝廷共同将唐代时期的茶文化推向鼎盛。唐朝时期迅猛发展的茶文化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精神象征,而至今为止我国出土诸多唐朝的精美茶具,也充分说明唐朝时期茶文化的鼎盛和繁荣。作为茶文化最鼎盛的唐朝时期,茶文化与皇权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象征,也使我国茶文化在流传到不同国家后具备较强的包容性。茶文化本身作为贫民文化也能作为皇家文化,对现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也有利于各国感受我国茶文化的兴盛。唐朝时期茶叶种类众多,因此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也相对多元化,在茶文化风俗中领略茶道,在茶道中感受茶礼仪,从行茶令中感受文人墨客的即兴发挥,可使茶叶成为大俗和大雅皆通之物。不可否认,现阶段虽然茶叶种类逐渐增多,但与唐朝时期的茶文化相关风俗相比,目前与茶相关风俗逐渐减少。进一步加强对唐朝时期茶文化风俗的研究,领略茶文化风光,以此推动茶文化风俗进一步发扬和传承,有利于具有我国特色的茶文化传承和创新,也能在传承和创新中领略华夏文明之美。

4结语

风俗文化范文2

文章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角度,就新形势下如何推动高校学风建设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转变传统观念,试行宿舍辅导员工作模式;加强宿舍软硬件设施建设,利用新媒体丰富宿舍文化内涵;开展各类宿舍评选活动,深挖宿舍文化资源。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文化;学风建设

“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国许多高校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完善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制定相关规定等途径大力推进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实现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归根结底是要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从文化范畴上看,宿舍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从构建的角度看宿舍文化也属于学风建设的内容,可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对充实校园文化,推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随着高校“学分制”以及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校院系下的班级管理制度受到不小的冲击。高校有时候也被比喻成“学分超市”,学生则是这所超市的“购物员”。有时候为了获取不同的学分,同一宿舍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常常是分散各地,这给学生管理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难度。因此,部分高校也在尝试另一种管理模式,其中就包括了宿舍管理模式。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宿舍管理将可能作为学风建设的重头戏之一,宿舍文化建设也将随之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宿舍文化是以宿舍为载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与学习、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相关的特定的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思想信念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风建设包括学生日常的学习状态、学习氛围以及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等内容,从宏观和微观进行组织建设。这和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既有重合,也有区别。从这一点看,宿舍文化应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跟学风建设也具有同一性。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因此,从学生管理的角度而言,培育宿舍文化和加强学风建设应同步进行,这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宿舍文化对学风建设的作用

第一,导向作用。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会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正如老子所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大学是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型的重要阶段。在高校中构建宿舍文化,是基于同一宿舍的同学共同认可并实践的情况下得以形成的。如果宿舍文化具备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坚定而远大的人生目标、踏实勤奋的学习氛围以及和谐共处的沟通环境等因素,就能对同一宿舍、同一场所和同一环境的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趋向产生积极的、良性的引导作用。在已经得到自我认可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学生日常的上下课、学术研究等思想和行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这一氛围,或者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作用于自己。第二,凝聚功能。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生源的主力军,个性、自我的意识也逐渐在高校当中蔓延。宿舍文化进入文化范畴,本身就具备一种文化认同的作用。在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增加与宿舍文化相关的活动,尤其是积极组织开展受众广泛、竞争性较强的宿舍集体活动。开展竞争性的活动能大大凝聚全宿舍成员的共识,增加成员之间的文化认同,点燃大家为个人、为宿舍争光的热情。同时,构建优秀的宿舍文化势必会让学生置身充满着浓浓爱意和团结向上的温馨的“家庭”环境之中,而学生们也会为自己能处在这样的集体里而感到自豪,他们会积极努力地去维护这个集体的声誉。第三,陶冶功能。宿舍是学生活动最活跃的场所,也是最独特的场所之一。在这个场所内会形成一个小范围的环境,而且不论哪种环境都能对同宿舍的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置身干净、整洁的宿舍,身处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宿舍环境,加上团结拼搏的宿舍氛围,都能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宿舍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三观”,进一步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利用宿舍文化推进学风建设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观念,试行宿舍辅导员工作模式

在高校基本完全施行“学分制”以及后勤社会化的时代背景下,在越来越多极具个性的’90后、’95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环境中,高校院系的班级、年级管理制度已很难适应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时,随着同宿舍成员中存在跨年级、跨专业甚至跨院系的情况越来越多,学生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顺应高校“学分制”以及后勤社会化潮流的发展,主动探究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内部的变化,创新宿舍文化建设的工作模式,即宿舍辅导员管理模式。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前线,是对学生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行为趋向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的管理者,试行宿舍辅导员管理模式,将辅导员很好地与宿舍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这样,辅导员既可以根据不同宿舍的情况进行宿舍文化建设,又可以进一步为学风建设做出相应的调整,两者相互协调、统一。

(二)加强宿舍软硬件设施建设,利用新媒体丰富宿舍文化内涵

学生的学习生活跟宿舍的基础设施息息相关。加强宿舍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随着高校互联网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的频率越来越高,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有效结合新媒体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吸引力较强的“早起打卡”“签到”等活动,加强主流宿舍文化的推广宣传,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味。如此一来,在学风建设上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自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学术道德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从而远离低俗的网络游戏和对学习生活不利的社交软件等。

(三)开展各类宿舍评选活动,深挖宿舍文化资源

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四年里最温馨的港湾。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学生宿舍基本四年一轮回,积淀了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因此,每一间宿舍都拥有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宿舍文化。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都能开展诸如文明宿舍、党团员先进宿舍评比等活动,但基本流于表面形式,在评比过程中由于宿舍多、宣传不到位、评比标准不完善的原因,缺乏趣味性、参与性。而通过建立和完善宿舍评选制度和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宿舍评选活动,比如,“文明宿舍”“星级宿舍”,结合学风建设评选“优秀学风宿舍”,既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宿舍文化建设,还可以深入挖掘不同宿舍的文化资源,树立宿舍文化标杆,弘扬优秀宿舍文化,共同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发展。

四、结语

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事关学风建设的发展,两者相互融合、相互统一。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加快适应高校的发展潮流,转变工作理念。尤其是受高校“学分制”的影响,学生分散上课学习给学生管理工作者带来挑战的情况下,更应紧紧把握学生工作的发展规律,不断开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地,多从文化的角度探寻符合宿舍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的新思想、新办法、新路子,转变传统观念,调整传统的工作模式,为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唐于亮 陈石研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治.浅谈宿舍文化建设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206-207.

风俗文化范文3

【关键词】宿舍文化共同体;学风建设;实践探索

宿舍是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高职学校进行教学活动和学风建设的基层场域,由此生发出了独特的宿舍文化。借助宿舍文化共同体生成的逻辑推动高职院校学风的建设,对高职学生的成人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通过宿舍文化各方面汇聚的精神合力,可以营造出一种崇尚学习的新型宿舍生活,使宿舍成为学生热爱学习、专注知识、独立发展的成长摇篮和精神高地。学生宿舍形成的潜在精神状态和极富特色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个体的学业成长发展,也间接影响着高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一、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呈显与学风建设现状之间的矛盾

(一)表象与本质:宿舍物质环境与学生学习驱力之间的矛盾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愈发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物质环境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蜕变时期。宿舍居住的面积标准、设备设施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宿舍的功能布局日趋合理,室内装修愈加美观个性,人性化的诸多设计更多地考虑学生生活的便捷性。此外一些高职院校聚焦宿舍的物质文化建设,对公共空间进行文化改造,设计了健身房、活动室、研修区和交流区等,大大增加了宿舍空间的功能性。可以说当今的高职院校学生宿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个和谐共享、温馨文明的青年社区,适应了中国社会不断提高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居住发展模式的变化。然而,拥有良好物质环境的宿舍有时候却无法提高高职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求,无法满足他们对自我发展和社会认同等高阶层的精神需求。大众传媒和网络文化的盛行,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不小的负向冲击,舒适的生活环境本应成为启动青春梦想航行的锚碇,却成了一些高职学生堕落的“温床”。这些学生在宿舍里,或是整天在床上浑浑噩噩赖床不起,或是“足不出户”,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他们没有上进心的驱使,没有学业上的压力,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不高,对于学习始终是消极的态度。这种情况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影响宿舍乃至这个学校的学习风气。

(二)静态与动能:宿舍制度管理与学生学习期待之间的矛盾

现代管理制度是确保宿舍依规运行的显要保障,是高职院校科学有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学校学风建设的应然要求。宿舍的管理制度是根据共同的规范,把学生的宿舍生活行为纳入统一的固定框架内,协调和控制学生的行为举止,促使制度内的成员确立一致的价值取向,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宿舍的制度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制度功能的发挥不能仅囿于制定和公布,不能仅依靠强硬的实施和硬性的检查来实现。学校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三重作用,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学风建设的培育,在对学风培植的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管理要求。但在现实的宿舍管理中,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制度的约束倍加反感,不服从管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弱,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意识也相对薄弱,学习期待并没有因为完善的宿舍管理规范而跃升。例如,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有熄灯断网制度,其本意是督促学生控制娱乐活动,保证休息时间,以拥有旺盛的学习精力和动力,但许多高职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甚至对于自己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就业情况全无所闻,自然对宿舍管理制度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制度与学情的矛盾存在无法将制度的刚性要求转换为主动学习的动能,制度效能也无法发挥正向作用,推进优良学风的树立与建设。

(三)外在与内生:宿舍人文氛围与学生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矛盾

宿舍的人文精神渗透在宿舍的各项活动之中,是宿舍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每一间宿舍都是校园文化精神生成的一块场域,集中反映了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的精神风貌、学习态度、价值观念等。宿舍聚集着不同家庭、民族、地域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和语言行为截然不同,宿舍文化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想映射,可以引导这些差异逐步形成文化合力,这种合力在尊重差别的同时,促其逐步对主流文化价值产生认同,有助于构筑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可以说,宿舍文化形成的人文氛围既形塑宿舍个体的学习行为,同时以宿舍这一小环境为载体传播群体意识,对学习风气的培育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宿舍人文风貌是奠定良好学风的源头。在宿舍人文环境的熏陶下,高职学生理应明确学习定位、找准学习方向、把控学习进程。然而一些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并没有因为这种氛围而成为一个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个体对自身在给定的环境中完成既定目标应该具备的能力的信念就叫做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引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兴趣,是培育学生学习自信的心理基石。一些自我效能感低的高职学生常常以失败作为对自己行为的预期结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够用功和努力,他们遇到学习困难时容易沮丧和不耐烦,没有克服挫折的毅力和信心,以消极的心态不断否定自己,长此以往学习斗志消耗殆尽,自卑心理不断侵吞着宿舍人文氛围。

二、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宿舍文化共同体建构 

生活在宿舍这一共同体中的高职学生对其学习会形成一定的态度和情感,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业,协调自己的学习行为。建构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宿舍文化共同体,可以在学生群体间建立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学习理想追求,为学生的学业提供精神动力;可以有效协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效率;可以聚合各方力量,吸引更多主体参与营造多元学习氛围。笔者认为,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宿舍文化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社群空间,这种空间呈现出由内核而的半圆状,由五个基本层级构成。探究各层次共同体在宿舍文化产生中的意涵,有利于我们从微观视角入手把握宿舍小环境的学风建设,进而在宏观视域上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学习风气和人才培养起到深远持久的积极作用。学生本人是涵养宿舍文化的核心。宿舍文化中的学风建设首先离不开构建的主体,即高职学生自身的参与。在宿舍文化中进行学风建设是厚积薄发的养成教育过程,强调让学生在对自己宿舍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肯定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宿舍成员是写就宿舍文化的参与者。学生个人受到同一宿舍成员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学习上表现出从众行为。如果宿舍成员都有共同的学习奋斗目标,那么每位成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都会以积极的宿舍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到宿舍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中。宿舍成员的学习意志和信念都将通过宿舍文化传导到学生个体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品行,从而逐步形成宿舍群体的共同学习文化。宿舍管理员、生活老师是维系宿舍文化的守护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宿舍学习环境需要建设一支具备良好素养的宿舍管理员队伍。学生在宿舍中的学习管理是他们的重要职责之一,他们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热心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为一线教学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是提振宿舍文化的引领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宿舍管理指导和专业学业辅导为主要任务的师资队伍,既可以兼顾学生的宿舍生活照料,又可以密切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双管齐下,可以极大地提升宿舍学习共同体带来的幸福感、信任感和互惠感,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默契跃升为一个新的台阶。家长是见证宿舍文化的拥趸者。虽然学生家长不是学校教育者,也不是宿舍的直接管理者,但其在宿舍文化的构建中并不是一无所能。家长基于对自己孩子的深入了解,既有利于学生个性在宿舍群体文化中的保护和发展,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学生在宿舍中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养成,不是任由家长把一切责任推给学校教育者,而应该亲身参与和陪伴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换言之,每一个学业成功的学生背后,都有尽责父母的身影。

三、宿舍文化共同体促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突出育人理念,传递学习价值

宿舍文化以内在潜隐的形式塑造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宿舍文化共同体能否通力配合产生出正向影响,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宿舍管理思路,破除固有的管理经验对宿舍文化建设的疏忽,适应当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需要,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宿舍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将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通盘考虑。通过深化管理、热忱服务,形成全员育人的宿舍文化共同体,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习新风尚,营造蒸蒸日上的学习新风气。

(二)优化宿舍环境,培塑学识志趣

优良的宿舍环境不仅是有干净的宿舍卫生,还包括全体宿舍成员优良的道德修养、学业成绩、理想信仰、精神面貌等。加强宿舍的环境建设,对于树立优良学风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改善学生的住宿环境,积极打造美丽居室,使学生能够在安逸、舒适的宿舍环境中进行学习研究和思想交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营造高雅向上的宿舍人文环境,结合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接受教育和进步,从内心上真正认同学习价值,使学风建设由被迫强压转变成主动参与。

(三)强化组织管理,恪守治学规范

健全高效的组织管理是维护宿舍管理和学风建设良好秩序的基础保障。积久养成的良好学习风气离不开宿舍文化共同体间互为相生的良序配合,而健康有序的宿舍文化发展又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高职院校要加强宿舍的组织和制度建设,通过实施严格的行为规范,建立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同时引导学生对宿舍进行自我管理,制定宿舍文明公约,从而形成学生自我内部管理和学校外部约束的双维管理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把学生宿舍建设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孕育地,使宿舍成员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强烈求知的学习氛围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在宿舍文化体的交融合作中共同建构知识、汲取知识、分享知识,进而形成整个校园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

(四)搭建文化平台,涵育学术自信

高职院校要开展多姿多彩的宿舍学习文化活动,通过活动既能充分展现学生的才能才干,又能引导学生坚定学术自信的使命与担当。将宿舍搭就成为学习发展的重要平台,使宿舍成员能在这个平台里相互取长补短,相互鼓励促进,让学生从自身兴趣和需要出发去学习,让高职学校的学风教育顺理成章。此外,通过对网络平台的深度开发,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实现对学生宿舍学习表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关怀和关注,使学生在宿舍中就能“走出世界”、拓宽眼界,在宿舍文化中就能思想交锋、学术争鸣,从而优化宿舍学习生态,增进宿舍的学术能量,增强学生的学术能力,为树立学术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跃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5):164-167.

[2]毋靖雨.学生宿舍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向度[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7(05):54-58.

[3]石沁禾.宿舍文化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社会科学家,2013(9):109-111.

[4]董美娟.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49-50.

风俗文化范文4

关键词:“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国风潮牌;应用

对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在2011年的时候潮牌市场获得了爆发性增长。发展到2016年的时候,全球的潮牌服饰规模达到了1500亿美元,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0%。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优秀国潮品牌瞬时崛起,成为消费者的青睐对象。我们要承认国风潮牌获得了普遍发展,但是也得看待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市场分析中发现有不少的国潮品牌存在着原创程度低、同质化严重等显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国风潮牌的持续、健康发展状态是难以维系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国风潮牌的设计提供灵感,所以国风潮牌在设计工作组织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并强调其科学利用,这样,国风潮牌的设计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会获得显著性提升。

1国风潮牌应用“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

结合目前的实践做分析,在国风潮牌的设计工作中之所以要强调“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主要是因为“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是非常突出的。就目前的研究总结来看,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文化传播价值[1]。“非遗”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其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传播价值。就具体的研究来看,虽然表现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同一性与差异性。将内涵丰富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和国风潮牌的人文情怀进行结合,会产生化学反应与共鸣。在国风潮牌的设计中把握“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并对其进行提炼与加工,使其寓意更加的丰富,这对于升华国风潮牌设计形式、文化内涵等有积极意义。2、审美趣味价值。“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种类与表现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其不仅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特点,同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将“非遗”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国风潮牌设计中的文化载体,不仅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国的审美情感,而且对于本土特色国潮品牌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国风潮牌的发展现状

对国风潮牌的发展进行总结可知,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国人文化自信显著提升,国风潮牌作为中国年轻消费群体重视文化和文化自信心增强的主要表现,在时代潮流中获得了显著发展。作为消费大国,我国有国风潮牌迅速发展的肥沃土壤。就目前的发展实践来看,国风潮牌已经从小众视野进入到大众视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国风潮牌发展虽然规模在不断增大,势头也在逐渐加强,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比如现阶段的国风潮牌在设计方面存在着同质化倾向,这种情况使得品牌的差异性难以体现[2]。再者,在国风潮牌的设计工作中,传统元素和偏离元素的寓意应用使得国风潮牌设计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这样的环境下,要让国风潮牌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必须要立足于现状积极的解决问题,要强调本土文化优势的充分调动,要实现“非遗”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元素的巧妙融合,这样,国风潮牌的未来发展才会一片光明。总的来讲,国风潮牌目前的发展现状还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国风潮牌的市场受欢迎程度在不断提升,消费对国风潮牌的发展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国风潮牌的发展呈现出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使得国风潮牌的市场口碑和形象难以得到有效建立。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于国风潮牌持续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国风潮牌需要抓住机遇,并从设计等其他环节入手积极的解决现阶段国风潮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国风潮牌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

3“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国风潮牌中的应用

对国风潮牌设计工作进行分析,“非遗”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为国风潮牌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高“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国风潮牌中的应用实效,需要结合目前的情况掌握“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创新策略。就现阶段的调查研究来看,国风潮牌设计中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应用需要强调两点。

3.1“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国风潮牌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立足于目前的实践对国风潮牌中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做分析,要实现“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需要强调如下策略的应用。第一是强调信息的提取。文化存在着地域性等特点。在国风潮牌设计的初期,需要通过调研来汇总可能使用到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同时需要对元素本身以及内在的文化因素等进行充分分析与认识,并做好准备工作,实现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整合[3]。一般来讲,“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从色彩、材料、形态以及传统哲学意识4个方面做具体的分析,并通过提炼造型、色彩以及线条的方式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对“非遗”传统文化元素有记录和传承意义,对设计本身也具有突出的价值。而且基于这种设计方式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够具有比较强大的传达性和共鸣性,其更容易被本土消费者所接受。第二是需要强调设计定位。在国风潮牌的设计工作中要以国风潮牌为载体进行“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创新,需要以潮流文化和传统文化概念为基础,要通过相应的色彩、线条、形态以及传统哲学意义等文化特色的提炼来实现上述内容与国风潮牌的合理结合,这样可以使产品设计的定位更加清楚。在国风潮牌设计工作实践中,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第三是国潮产品的设计。在国潮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实现“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创新,需要强调多个层次的转换[4]。比如在外在层次,可以通过隐喻等设计方法将抽象的文化元素进行具体化视觉表达。在中间层次,可以利用国风潮牌产品的穿着或者是使用来强调特定场景下的功能需求满足。在内在层次,主要是强调概念的建立与转化。就具体的设计来看,可以基于外在、中间以及内在层次的设计目标对“非遗”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装饰、重构、借用等方法,这样可以设计出更具文化表征的国潮产品。第四是强调记忆感知。对设计工作进行分析,其不仅仅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更是国风潮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让消费者能够通过观看、触摸以及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国风潮牌的产品感知,会与产品设计中借鉴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产生共鸣[5]。生活在相同时代、相同地域的人所拥有的共同回忆会在时间的洗礼下形成情怀,将情怀与设计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抓住人们的情感痛点。文化感知在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形成了纽带,消费者能够基于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而加深对文化以及时代的记忆。

3.2国风潮牌中“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方式

在明确了国风潮牌设计中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应用策略之后还需要对“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方式等进行强调,这样,设计人员在应用“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会有更加科学、专业的方法和手段。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在国风潮牌中强调“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需要注意的方式如下。第一是直接对“非遗”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借鉴。我国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是比较丰富的,比如剪纸、皮影戏等,其中包含着很多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的元素,所以在进行国风潮牌设计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这些元素的借鉴和应用[6]。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强调一点,直接借鉴并非奉行“拿来主义”,需要对元素进行了解,要在元素所代表的文化寓意范畴和精神前提下,结合国风潮牌的特点以及设计需要来寻找“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并对该部分进行联想和借鉴,这样能够让设计更具特色。第二是需要强调“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解构与重组。就解构和重组工作的具体落实来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风潮牌设计工作的组织开展中,强调“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的应用,这不仅对表现“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内涵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提升国风潮牌的文化蕴含,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也具有显著的价值。结合目前的社会实践对国风潮牌中“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进行分析与强调,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全面提升设计有效性、专业性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澔,陈政宇.传统文化元素在流行歌曲创作中的应用[J].今古文创,2022(38):99-101.

[2]扶娟.“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2,44(17):109-111.

[3]阿丽莎.食品包装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评《食品包装设计》[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7):5775-5776.

[4]王振友.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纺织报告,2022,41(09):69-71.

[5]白珀.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22,44(10):57-59.

[6]王英花.新商业时代下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商展经济,2022(16):76-78.

[7]臧小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皮革设计中的应用[J/OL].中国皮革:1-4[2022-09-20].

[8]苗淼.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体现[J].环境工程,2022,40(08):332.

[9]诸葛锦慧.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运用[N].中国艺术报,2022-08-22(007).

风俗文化范文5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1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   1.1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   1.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宗教信仰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宗教信仰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宗教信仰。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它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原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在栏杆内用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交配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p#分页标题#e#   第三,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出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   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从总体上看,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包含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观念和做法。   2.1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   2.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   3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p#分页标题#e#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3.1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必须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3.2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主要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3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   4结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风俗文化范文6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俗活动逐渐与婚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婚嫁茶俗文化。婚嫁茶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更让茶礼产品成为缔结婚姻、馈赠亲朋的物质内容,也让我国社会开始关注茶礼产品设计。本文以婚嫁茶俗的形成为切入点,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探究如何提高我国茶礼品设计水平,旨在为茶叶产品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婚嫁茶俗;形成;茶礼产品;设计

在茶文化漫长久远的发展过程中,茶不仅是我国最常见的生活用品,更逐渐与我国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茶俗活动,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尤其唐朝时期,茶俗被我国劳动人民引入了婚嫁风俗后,茶、茶礼产品更是成为了男女婚嫁中说媒、下聘、定婚、结婚等活动中最具有功效和象征意义的物质内容。茶俗与婚嫁风俗的结合,不仅让我国传统民俗活动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也让我国社会逐渐关注茶叶礼品的作用关注茶礼品的设计的美感。

1我国婚嫁茶俗的形成及其成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无论日常生活还是重大活动中,都讲究以茶待客、以茶行礼,尤其在婚嫁风俗中,茶俗更是担负起了联系感情,决定婚姻成败的使命,“茶为媒”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茶及茶俗之所以能在我国婚嫁风俗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我国婚嫁茶俗的悠久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1婚嫁茶俗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茶俗和婚姻的融合主要从唐朝开始,尤其在唐朝中期,无论是中原地区还是偏远地区茶与社会日常活动的接触非常频繁。陆羽曾在《茶经》中对唐代茶俗发展及饮茶之风进行过详细的记载。饮茶风俗的盛行让茶开始逐渐与婚姻嫁娶产生联系。正是这种饮茶之风的普及,使得茶俗开始跟婚礼发生联系。《藏史》中曾记载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将茶叶作为文成公主的陪嫁品,这证明了从唐代起茶叶就具有了一定的吉祥含义及婚嫁作用。而从宋代开始,茶俗与婚俗实现了较为全面的结合,茶成为聘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陪嫁。无论是“定聘”过程中“定礼”、“聘礼”还是“彩礼”,男方都要根据家庭情况将茶饼作为聘礼,送与女方,因此,我国民间有女子在婚姻中受聘称“吃茶”,寓意同意了该婚事。从宋代起,婚嫁茶俗流传至今,对我国后世婚俗及茶俗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元、明、清的历朝历代的婚嫁茶俗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发展,但主要延续宋朝茶俗茶礼,直至近代形成了所谓的“三茶六礼”的婚嫁茶俗活动,并一直沿用至今。所谓“六礼”就是根据《仪礼》记载的男女成婚需遵从的六大仪式,也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和“亲迎”,而所谓“三茶”就是“下茶”、“定茶”及“合茶”。无论是三茶还是六礼,都避不开茶叶及茶礼产品的参与。例如在六礼中“纳微”,也就是下聘礼过程中,无论男方家庭社会地位如何,必须要以茶叶作为聘礼之一,同样“下茶之礼”也主要包括茶和首饰等物品。女方在“受茶”之后的回礼环节,也经常要以茶为礼。婚宴前,男方必须送厚礼到女方下“定茶”,最后赢取新娘后要举办“合茶”的婚礼仪式,而所谓“合茶”既寓意“茶人合一”、早生贵子。“合茶”典礼中,新娘要“奉茶认亲”,以古老的茶礼开启婚姻的漫长过程。在我国民俗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婚嫁茶俗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着,每个时代都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形式,但是茶在婚俗文化中的地位却从未被削弱,并且一直以新的内涵和精神诠释对于婚姻的理解,影响着我国民俗民风的走向和发展。

1.2婚嫁茶俗形成的原因

茶叶之所以与婚俗相互影响、融合,既和茶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有关,又和茶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密切相关,多重原因让婚嫁茶俗成为特殊的民俗文化保存下来,为我国茶文化增添了几分喜庆色彩。一方面,从宋代开始,茶就成为日常必需品,也就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凡夫俗子,都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行礼,茶及茶俗活动成为最常见普及的礼俗。可以说,庞大的社会基础,让茶及茶礼演变成缔结姻缘、馈赠亲朋的重要物品,也让婚俗与茶俗、茶叶结下一段不解之缘。另外,茶树绿色,富有生机,古人将其寓意爱情和家庭的持久和生命力。以茶叶作为聘礼,则是将吉祥喜庆意义融于婚姻中,同时也希冀男女双方如茶树般叶茂枝繁。可以说我国婚嫁茶俗将茶叶的物质属性融入到婚姻期许之中,让茶叶礼品顺其自然地成为重要的彩礼或礼品。最后,我国茶叶代表了高雅、高洁的情操和人格,人们用茶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属性将婚姻联系在一起,表述对美好人格和更高社会地位的追求,同时茶的纯洁品性及茶文化“精行俭德”的品质也符合大众对婚姻生活的心理期盼。

2婚嫁茶俗发展对茶礼品设计的要求

茶作为婚嫁茶俗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以约定俗成的礼品形式推动着婚嫁过程的发展,联系着婚姻双方的感情。虽然茶礼产品在我国各地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其外在形式和内在寓意在婚嫁茶俗活动中面临着同样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首先,外在形式是要新颖独特,色彩、图案符合婚俗活动的要求。茶礼品的包装设计应该符合婚嫁的特定情境,必须通过对色彩、图案、形状进行整体设计,达到外在形式上的平衡感和协调感,在实现其物质价值时也要兼顾及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外形上要能符合婚嫁风俗要求,长短、重量、包装材质要达到与传统风俗的统一。在设计的构图元素上,茶礼产品必须要实现图形、文字、标准、色彩的统一协调,并且要实现平面设计与茶叶本身属性的一致。而在材料使用上,婚俗活动的正式性和规范性要求,对材料的质地和视觉效果进行合理安排。其次,设计内涵要符合婚嫁茶俗寓意要求。婚嫁活动喜庆吉祥,这就要求茶礼品在婚嫁环节中给双方带来直接的喜庆或吉祥的心理感受,这就对茶礼品设计的寓意深度提出了要求。茶品既要能彰显婚嫁双方的相互尊重,又要以象征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对感情和婚姻的希冀。虽然婚嫁茶俗活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但是我国社会,尤其茶叶企业缺乏对茶礼品的设计,在包装上千篇一律,过分烘托婚嫁喜气,缺乏对当代婚嫁风俗及传统文化的认知,严重阻碍茶俗在婚嫁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要想让婚嫁茶俗在当代得以延续和发展,就必须从茶礼品设计入手,为茶俗和婚俗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现代茶礼产品设计的发展策略

婚嫁等民俗活动的发展让茶礼产品的设计已经超出了传统认知范畴,成为集艺术、科学、心理和传统文化为一身的多元学科,这就要求现代茶业要抓住当代茶俗消费者的心理,主动对茶礼品的文化造型、色彩、图案进行艺术化、功能化表现,才能推动茶礼品和茶俗活动的延续发展。而要实现茶礼品设计的发展,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3.1茶俗和婚俗文化古为今用

无论茶俗文化还是婚俗文化在我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为茶礼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文化积淀,因此现代茶礼品包装要充分利用茶俗文化与婚俗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瑰宝。茶礼产品设计一方面要将茶文化与婚俗文化中能艺术化表达的元素挖掘出来,例如湖北“行茶”、“山明海砂”等代表性茶文化传统可以和当地“吃茶”、“定茶”等风俗结合在一起,以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文化元素对茶礼品进行设计,让产品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域或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茶俗文化、婚俗文化应该和现代色彩学、图案学、构图学及消费心理学的现代产品设计理念密切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婚嫁市场、审美情趣和消费心理联系在一起,让茶叶礼品包装呈现出一种“古为今用”的独特艺术效果,满足婚嫁活动对茶文化及审美文化的需求。

3.2传统视觉元素重新选择开发

婚嫁茶俗虽立足我国传统文字图案、色彩、材料等视觉元素,但是如茶产品中直接对这些元素进行使用,必然造成包装设计与婚俗情景产生冲突,影响茶礼产品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对这些视觉元素进行适当的选择性开发利用。首先,重新构造文字图案。文字在茶礼品设计中是传递视觉冲击力最直接的元素,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达更深的艺术内涵。我国传统书法或气势如虹,或秀丽俊美,但如果直接在婚俗茶产品设计中运用,可能造成某些消费者的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因此茶礼品设计应该对传统文字进行图案化或形象化重构,以吉祥的图案和文字结合在一起,直观地展示文化情怀和历史渊源。其次,重新搭配传统色彩。中国茶俗文化崇尚黑、白、青色,而婚俗文化偏爱红色,要想让茶礼品发挥其在茶俗及婚俗活动中的作用,设计师不能过度沉迷传统色调,而要根据婚嫁情景和现代消费者色彩需求,采用现代配色方法和理念,通过色彩纯度、茶叶色相、包装色彩三者关系重新调配,才能既传递传统茶文化,又能让消费者获得耳目一新之感,让婚俗活动彰显个性化。最后,重新选取设计材料。我国茶俗文化和婚俗文化中为凸显礼仪和尊重,常使用金属和名贵材料对茶进行包装,但过于世俗和缺乏文化品位,而现代设计理念讲究“绿色环保”。因此,现代婚嫁茶俗中应该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对礼品进行包装,并采用现代绿色加工工艺和造型,以简约化、绿色人性化设计满足现代社会需求。

4结语

由于茶俗文化与传统婚嫁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茶礼产品逐渐成为馈赠亲朋最重要的物质形式,在我国民俗活动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但是随着审美观念的发展及茶叶产品设计理念的发展,茶礼品的设计逐渐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当代社会必须重新对我国婚嫁茶俗文化进行审视,从文化及审美需求角度对茶礼产品设计进行定位和研究,将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打造个性化茶叶设计品牌,才能推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作者:曹小琴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璞.中国婚俗中的茶礼[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2):94-97.

风俗文化范文7

关键词:朝鲜族;民族文化;设计

一、朝鲜族传统文化简介

1.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及发展

民族文化是经历历史传承,文明演化而来的,是反映当地民族特点、风土风貌的文化,有着丰富的底蕴。世界各地民俗不同,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中国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朝鲜族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国朝鲜族是多个民族不断融合的产物,朝鲜族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东北地区,经历了初创、稳定、繁荣的成长过程,他融合了朝鲜半岛的文化风韵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大山文化和田园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朝鲜族。中国境内的朝鲜族(KoreanChinese)有180多万的朝鲜族人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绝大部分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随着改革开放8成以上朝鲜族开始到沿海城市以及日韩等国务工。虽然仍在东三省保留户口,但是如今三成的朝鲜族人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五成的朝鲜族旅居韩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几乎所有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其中朝鲜族服装就是典型的民族文化,它体现了一个民族思想意识和生活风貌,朝鲜族被称为“白衣民族”,自称“白衣同胞”。可见中国朝鲜族的民族服饰与中国其他各组显然不同。

2.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地位

朝鲜民族早在石器时期就已经存在,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朝代更替,朝鲜族融合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各时期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朝鲜族文化。朝鲜族传统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其在朝鲜族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朝鲜族传统文化多种多样,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服饰风俗、饮食风俗、居住风俗、丧葬风俗、礼仪风俗和婚姻风俗等等。如今走在延边州延吉市你也能充分地感受到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服饰风俗、礼仪风俗和饮食风俗,每逢重大的节日朝鲜族人民都会穿着传统服饰,庆祝节日。如此之多的文化能够保留至今不单单靠的是口耳相传,更多的是朝鲜族人民的自觉传承。朝鲜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地位非常高,并且根植在朝鲜族人民的骨子里,走在延边州朝鲜族自治区的大街上到处充满了朝鲜族的特色文化,从人民的着装到饮食以及一些大型的节庆活动,都在展现着朝鲜族文化的特色,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地位可见一斑。

二、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的传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是历史的发展,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意义。要想传统的文化不被遗忘,除了靠人民的传承外,更多的是在当代社会尤其存在的意义。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就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将传统文化与产品结合,融合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产品的使用价值。让传统文化不被遗忘,让传统文化的内涵得以升华。例如:朝鲜族最典型的传统文化就是服饰,朝鲜族的服饰尤其独特的意义和韵味。冷珐琅做工精致,色彩绚丽,具有宝石般的光泽和质感,耐腐蚀,耐磨损,防水防潮,不褪色,这诸多优点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将冷珐琅和朝鲜族服饰的工艺结合产生了高于二者的优点。例如将冷珐琅与朝鲜族头饰结合,如图1中所示,精美华丽,比起传统头饰多了一些艺术的点缀,是传统和艺术得以升华。在如图2应用冷珐琅的旅游挂饰产品,随着延边州地区高铁的开通,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相继来到延边州领略朝鲜族的风俗文化,更多的人旅游都想留下点回忆,能带走的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小物件。传统的东西大家都不在稀奇,将冷珐琅工艺与朝鲜族挂饰结合即美观又代表了传统,而且还新奇,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购买。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精美工艺结合,即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将传统文化创新,是传统文化得以升华。

三、朝鲜族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和制造技术的提高,工业化大批量制造的统一性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现代背景下结合传统文化制造的产品所呈现的价值越来越大。所以将传统文化应用到产品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从传统形态中获得产品的灵感,提炼出复合现实意义的元素并将这种元素与产品结合在一起,发挥出高于二者之和的价值。同样朝鲜族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中必须与产品结合既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能符合现实社会的发展形势。朝鲜族传统文化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遇到如今的社会是就不能拘泥于小港湾,必须带着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复合当代社社会发展的潮流走出小港湾进入浩瀚的大海。将朝鲜族文化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朝鲜族文化具有了时代的意义同时也保留了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朝鲜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去传承,让朝鲜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用不褪色。

参考文献:

[1]周崛夏,胡兰贞.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3,34(12):84-86+111.

[2]公瑞,张焘.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2(10):248-250.

[3]许明哲.朝鲜族文化模式之初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37-40.

[4]李勇.论延边朝鲜族文化建设与展望[J].延边党校学报,2012,27(03):92-95.

[5]赵刚.朝鲜族文化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前景[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14(02):103-106+132.

风俗文化范文8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英语翻译中由于受到中西文化巨大差异的影响,导致给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增加难度,同时也会出现翻译出来的内容与原本的内容不一样或者完全曲解了本意。因此,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合理运用相关翻译知识,同时在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麻烦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

关键词:

英语翻译;中西文化;文化差异;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的越来越快,促使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发展与交流日益密切。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都特别深厚,从而使各国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语言的差异需要正确的翻译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各国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需要把自身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转换与交流,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因此翻译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英语这一门语言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各国交流中,它成为许多国家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英语的翻译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英语翻译,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1英语翻译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经济与文化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与交流也日益密切,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目前已经成为各国文化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因此英语翻译不仅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还能在各国文化沟通与交流时向外国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的文化。同时也能了解更多西方文化,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其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英语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也是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桥梁,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彼此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涵养,从而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英语翻译对促进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准确无误的英语翻译不仅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吸取西方文化的优点而改善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还能向西方了解更多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从而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范围。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才能使传统文化快速发展。英语翻译能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正确的翻译各国文化的本质,不仅能实现文化共享,还能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我国属于友谊之邦,希望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通过英语翻译能大力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各国建立深厚的友谊,从而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

2.1地域文化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地域文化也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背景,才能使英语翻译的内容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能使人们能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还能使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与传播,从而实现文化共享,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2.2历史文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的发展的不同也会影响英语翻译的质量与效果,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经过时间的洗礼与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具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在英语翻译时,翻译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熟悉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人们更详细的了解中西文化。如果翻译官不重视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不仅无法让人们理解相关文化信息,甚至可能会出现历史知识储存不够而被人认为无知。因此,翻译官必须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从而更好的诠释文化信息。

2.3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信仰在人类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地区的宗教文化各不相同,人们信奉的宗教也是不一样的。我国人们所信奉的宗教不仅仅是我国的宗教文化,如儒教和道教;还有外来的宗教文化,如佛教。这三大宗教目前在我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我国的宗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外国的宗教文化思想与我国的宗教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它是有基督教文化与哲学思想共同形成的,因此翻译官在翻译时要考虑到宗教文化的差异而对人们对不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从而确保翻译的精确性。

2.4风俗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在我国风俗文化较为丰富,比如南北之间的风俗文化,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风俗文化等等。不同的民族与地区的风俗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风俗文化大多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与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因此,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官要重视不同地区风俗文化的影响,了解当地的人土风情,而确保文化知识的传播以及加大传播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官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也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给翻译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不同语言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

作者:李陵霜 单位:重庆市武隆县火炉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晓晓.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J].海外英语.2016(09).

[2]伍燕杰.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读书文摘.2016(14).

[3]王洪萍.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策略[J].科技视界.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