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特征范例6篇

中医学的特征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1

摘要:从人力资源学的胜任特征理论入手,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医学生胜任特征模型,并结合辽宁省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提出了如何提高医学高等教育的有效性,探索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医学生;胜任特征;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89-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卫生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家导向到民生需求,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及医学教育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教育不仅重视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在真正步入从医岗位前,对他们能胜任医生工作、成为优秀医生应具备的能力或素质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有利于提高医学生胜任特征水平的教育教学措施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医学生就业、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胜任特征的理论概述

David 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特征定义: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国外运用胜任特征理论在医学领域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开始较早,1971年Price等人运用自陈量表法、观察法和80多种标准评估方法研究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医生的特征要素,最终得到医生特征:诊疗能力、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的能力、学术成果、经济上的成功、对医学组织的贡献和对非医学社会组织的贡献等。我国关于胜任力的研究集中在人力资源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学上,对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研究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胜任特征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变化。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内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开展调研,构建辽宁省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为医学院校的职业素质提升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二、临床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的实证研究

1.理论建构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可委员会提出临床医师胜任力的六大核心能力,即:临床知识、病人诊治、人际关系及沟通能力、职业素养、从工作中学习及成长、制度下的临床工作。我国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DD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提到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2条、知识目标10条、技能目标13条。通过国内外医师胜任力的解读,本文提炼出医学毕业生的胜任特征要素中应包含: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人际沟通能力、医生的职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2.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构建胜任特征模型的最有效和最经典的方法。[1]访谈对象包括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医院主管教学的领导、医院带教老师、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力资源专家、心理学家、优秀医学毕业生、普通医学毕业生,从不同角度以期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胜任特征条目。通过访谈、编码、综合分析和归纳提炼,初步建立了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包括12项指标: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心理素质、职业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成就导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3.问卷调查法。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编制辽宁省高校医学类毕业生胜任特征问卷,问卷包括12项胜任特征指标,80个题目,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评分法,并以辽宁省医学院校业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了省内四所大学的医学类毕业生325人,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75人;学制划分上,五年制190人,七年制135人。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回收率95.3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Kaiser标准,提取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45的因子。Bartlett球型检验结果显示适合做因素分析,并且问卷的共同性良好,经正交旋转得出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36%,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根据因素负荷矩阵和因子分析的理论,删除不适合的项目,因子负荷小于0.45的包括第3,15,31项,在不同因子上负荷值接近的包括第9,23,35,67,68项。最终,确定了72个条目归为8个因素。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问卷的系数值大于0.70,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8个因素的命名分别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成就导向、团队协作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职业精神。

三、胜任特征理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启示

1.高尚的职业精神是成就医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医学职业精神是从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一系列职业信念、价值取向及职业准则的总和,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杠杆。[2]高校要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医学生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只有学生体会到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社会意义和崇高价值,才能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他们从业的信心和乐业的恒心。高校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课程体系,结合本土医学教育的文化,建立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通过入学季、表彰季、毕业季加强对专业的认同,加深职业情感,强化在临床实习实践中的医学审美教育等。

2.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临床技能是医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保障。医学生要热爱医学科学事业,并把热爱变为自觉履行医学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为,博采众长、精勤不倦、重视医德医术的统一,这是能够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贡献的基础条件。高校要狠抓教学质量,创建良好的学风环境,通过显性课程教学体系和隐性课外教育模式形成立体化的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采用微讲堂、翻转课堂、在线学习、PBL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通过评优评选、榜样示范、励志教育、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赶、学、比、拼的良好学风。同时,还要加强在临床实习各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管理,加强岗前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临床技能大赛、外科学技能操作大赛等医学学科竞赛、名家讲坛、学术论坛等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强化医学生的基本诊疗技能,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3.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胜任未来全科医生的有效助力。强化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效果,应该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做起,要解决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它关系到医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和职业发展,也反映出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在医治患者病痛时,还要调节患者心理的疾患,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有主观意识上的“医学人文精神”和主体实践上的“医学人文关怀”。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对未来医生的要求,一个团队需要队员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医院也是如此。同时,要鼓励发展医学生的个性,发掘每个人特长和潜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医学生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完成医疗工作学习的同时,医学生还应掌握最新医疗前沿发展动态,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源库,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鼓励医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和提升。学校教育要加强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医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有助于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发展的实践精神,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4.明确的成就导向是医学生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成就导向是指为自己及所管理的组织设立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动机与愿望。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当个人希望出色地完成工作,并愿意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种人在工作中有强烈地表现欲,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追求事业上的进步。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是医学生职业自我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高校要教育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医疗服务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指导医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认知、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个人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价值需要相统一。

参考文献: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临床中医师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7(a)-0166-05

[Abstract]Taking Jiangsu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competence research,this study compiled "Dictionary for Post Competence of Clinical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by researching methods including documentary method,questionnaire survey,and panel of experts;this study also acquired the identified features and standard features of post competence of clinical TCM doctors by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We established the "5D" model for post competence of clinical TCM doctors using the onion model,and briefly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post competence of clinical TCM doc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work tasks and position responsibilities of clinical TCM doctors.At last,this study briefly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5D" model in personnel training, career planning,and group management of clinical TCM doctors.

[Key words]Competence;Competence model;Clinical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类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1]。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及人类的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临床中医人才是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临床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是从根本上保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人民身心健康的关键。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为中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施展的舞台;医学教育第三次改革浪潮以及胜任力理论的兴起与应用,为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视角……基于以上背景,临床中医师必须具备怎样的能力、素质,如何提升能力、素质以胜任岗位所需,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能力,成为当前中医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本文应用胜任力理论和方法,构建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临床中医师的教育培养、聘用选拔、培训激励、素质考核、绩效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胜任力研究概述

“胜任力”一词来自拉丁语“Competere”,这个词在国内有多种译法,最通常译作“胜任特征”,也常被译作“胜任特质”“能力”“资格”“受雇用能力”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与胜任特征的联系和区别说法不一。有“区别论”(仲理峰[2]等学者持此观点)、“等同论”(项成芳等[3-4]持此观点)。本文更倾向于“等同论”,认为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用来说明一种状态或品质、技能、能力。

关于“胜任力”的界定,相关学者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McClelland[5]认为,“胜任力”是一种“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Boyatzis[6]认为,“胜任力是个体的潜在心理特征,包括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正是拥有这种特征,才使得个体在工作中表现优异”;Spencer等[7]在潜心学习研究前人的基础上,对“胜任力”的定义做了更加完整的阐述:“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量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普通绩效的个体特征”。仲理峰等[8]研究提出,“胜任力”是“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王重鸣[9]提出“胜任力”是“导致高管理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特征”。比较以上定义论述,本研究认为,“胜任力”应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可观察和测量,可以预测未来员工的工作绩效;②可以区分绩效优秀的员工和绩效一般的员工;③可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具有动态性。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取样对象主要是江苏地区具有执业中医师资格,并主要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医师,具体包括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中医内科医师等16个中医类职业。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师;有执业中医医师资格但不从事临床工作者;从事临床工作,但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者(如诊疗方法主要采取西医手段)。

优秀临床中医师取样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患者口碑较好,满意度较高;②中医临床实践水平突出。为了便于选择,研究对象优秀与否主要由医院人事部门鉴定,同时参考其综合绩效予以确定,一般具有中医学科带头人资格、科室主任或副高级以上职称。

根据以上标准,本研究在江苏地区选择了26名临床中医师进行访谈,并进一步根据优秀临床中医师的选择标准分为绩优组和绩平组。累计收集较为完整的访谈资料22份,包括绩优组11人,绩平组11人。其中男性医师14名,女性医师8名;年龄30~39岁组9名,40~49岁组7名,50~60岁6名;具有本科学历的医师12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医师1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医师6名,中级职称的医师7名,高级职称的医师9名。

3研究方法

3.1文献分析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系统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内容及研究依据进行界定,初步筛选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

3.2专家小组法

选择中医师、西医师、心理专家、卫生事业管理者、医院领导、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中医教育专家等组成专家小组。通过讨论,筛选、归纳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胜任特征定义,初步确定临床中医师胜任力词典,并以此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研究编码的依据。

3.3问卷调查法

主要围绕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以网上调研和现场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地区中医师、西医师、卫生事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包括患者进行抽样调查,获得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词典。此外,对相关人员进行“胜任力模型核检”调查。

3.4行为事件访谈法

访谈地点为临床中医师出诊的医疗场所或家中,访谈时间1 h左右,主要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其在工作上感到最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包括情境的描述、有哪些人参与、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个人有何感觉、结果如何。通过录音笔记录访谈全部过程,以便后期整理。访谈过程包括访谈的前期准备、构建良好的访谈氛围、自我与课题研究介绍、访谈实施、个人信息记录、访谈结束、整理访谈记录等步骤。

3.5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录入有效数据,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内容包括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编码信度,对绩优组和绩平组中医师进行分析,以P

4研究过程与结果

4.1编制形成《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

应用扎根理论,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小组、调查问卷等方法,归纳、分析、比较,对《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进行编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筛选了50个胜任特征;然后通过专家小组法筛选增减了36个胜任特征;最后通过半结构式调查问卷确定了31个胜任特征(一般赞成率≥75%者作为有效的胜任特征),分别为:临床实践能力、中西医基本知识、沟通能力、责任心、尊重患者、职业自信、中医思维、严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仁爱心、热爱中医、传统文史哲知识、敬业精神、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容恕心、团队意识、医学前沿知识、临床带教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卫生政策法规、科研能力、成就取向、信息素养、关注细节、工作热情、毅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自我管理。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包括上述31个胜任特征:每个胜任特征包括名称、定义、等级和等级行为4个部分。每个胜任特征划分为5个等级维度,并按照表现程度依次排列:第1等级表示“还不具备此项特征”;第2等级表示“刚刚具备此项特征”;第3等级表示“此项特征还不够明显”;第4等级表示“此项特征比较明显”;第5等级表示”此项特征极其明显(表1)。

4.2行为事件访谈及访谈文本的编码

在对22名访谈对象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后,对照《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词典》,对访谈文本加以整理并进行胜任特征编码,目的是将质性资料采取量化的方式,以便进一步统计。编码过程分为编码前准备、预编码和正式编码3个阶段(表2)。

4.3访谈有效性分析

对绩优组和绩平组的访谈采取双盲设计法,访谈者在接受访谈之前并不知晓自己所在的分组,从而保证访谈公平、公正、客观地进行。对两组医师的访谈长度进行t检验,绩优组医师平均访谈字数为6120.34字,平均时间为3424.12 s;绩平组医师平均访谈字数6030.40字,平均时间为3102.67 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编码人员编码的一致性会直接影响访谈有效性和研究结果。本研究选取归类一致性(CA)、编码信度系数(R)和Pearson相关系数三个指标来衡量编码的信度。两名编码员的CA系数范围为0.420~0.805,总CA系数为0.583;R范围为0.592~0.892,总R为0.737,CA与R较高。计算两位编码员对各项本编码的频次、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的相关程度,数据结果提示,两位编码员在三项指标上,分别有25项、24项、27项胜任特征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83.33%、77.42%、87.10%。以往研究显示,相关显著的胜任特征占特征总数的75%左右。本研究显示两编码员在上述三个指标上编码一致性均较高。

4.4差异性检验

差异性检验的目的是检验《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词典》中的胜任特征能否有效区分绩优组与绩平组,这是建立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关键。目前,胜任力研究通常选取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等指标对结果加以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但哪个单一指标更具说明意义,尚无定论。McClelland[5]认为频次和平均等级分数两项能较好地说明胜任力特征,因其有较好稳定性和区分度,而最高等级分数则相对偏差些;李文[10]通过研究医院院长胜任力特征模型发现,在国内上述三项指标用于区分胜任力特征和评价稳定性效果都较好;徐建平[11]的研究发现,平均等级分数是具有较好区分度的指标。

对频次差异性进行分析,绩优组与绩平组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等胜任力特征频次上存在差异(P

对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学习能力、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团队意识、成就取向、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最高等级分数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团队意识、严谨、成就取向、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热爱中医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5核检频次统计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核检表》列举了31项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词条的名称,要求被试者选出在其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10~15个。采用360°反馈评价法,共发放核检表100份,回收有效表格96份,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5项胜任特征中,有4项胜任特征(热爱中医、职业自信、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绩优组与绩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其剔除。另外的11项胜任特征包括沟通能力、中西医基本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中医思维、尊重患者、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责任心、信息素养、服务意识、身心健康、卫生政策法规等被认为是最重要项目,因此,将其作为临床中医师基准胜任特征。

4.6模型构建

根据访谈资料t检验结果,总结提炼临床中医师绩优者具有的胜任特征12项,作为优秀临床中医师鉴别胜任特征,分别是:热爱中医、学习能力、职业自信、关注细节、成就取向、敬业精神、严谨、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医学前言知识、团队意识。

根据“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核检频次一览表”统计结果,获得临床中医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11项,作为临床中医师基准胜任力特征,分别是:中西医基本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尊重患者、沟通能力、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中医思维、身心健康、责任心、信息素养、服务意识、卫生政策法规。以上两部分共同组成临床中医师胜任力模型,共计23项胜任力特征。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胜任力研究成果,将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24项胜任特征分为5个维度,即知识维度(knowledge dimensionality)、技能维度(technical dimensionality)、道德维度(moral dimensionality)、价值态度维度(value attitude dimensionality)与个性思维维度(personality thinking dimensionality),称为“5D”模型。

用洋葱模型示意“5D”模型(图1),从严谨、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热爱中医、关注细节到外依次是个性思维维度(中医思维、身心健康、成就取向、职业自信)、价值态度维度(严谨、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热爱中医、关注细节)、道德维度(尊重患者、责任心、服务意识)、技能维度(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素养)、知识维度(中西医基本知识、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卫生政策法规、社会医学与心理知识)。在“5D”模型中,个性思维和价值态度是临床中医师最本质的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职业道德是临床中医师的关键素质;技能和知识是临床中医师的核心素质,是个性思维与价值态度的延伸和拓展,是5个维度中的外显能力,要求临床中医师具备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5D”模型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对医生胜任力研究的成果,同时结合中医特点对相关领域进行了重构,使其适应性、实用型、有效性进一步加强。

图1 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5D”模型

5“5D”模型讨论

5.1“5D”模型与国内外已有的医生胜任力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对比目前相关研究的相关胜任力特征模型和特征要素,如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提出了全科医生核心胜任力模型(WONCA)所提出的6个方面的核心胜任力[12]、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住院医师6大核能力[14]、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001年)[13]、徐江雁等[14]提出的名老中医的6个胜任力(2009年)、金阿宁等[15]构建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2013年),本研究的“5D”模型与以上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如强调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敬业精神等。本研究认为,无论是西医师还是中医师,其主要任务都是为了治疗人的疾病,维护人的健康,因此,部分胜任力是一致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5.2“5D”模型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变化,回应了时代关切

我国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的法制化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方兴未艾,正冲击着医疗行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与模式方法;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机遇,并提出了挑战,广大医疗工作者将在大健康产业链上发挥生力军作用和先锋作用。随着各领域改革的深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医疗领域所表现出的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纠纷增多,给一线医疗人员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16]……作为存在于宏观环境之中的微观个体,临床中医师面临如此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显然不能无动于衷。因此,相较于以往的相关研究,“5D”模型的部分胜任特征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关切,适应了环境变化的需求,如卫生政策法规知识、信息素养、团队意识、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服务意识、尊重患者、责任心等。此外,医院的发展阶段和对医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发生改变,在“5D”模型中得到了反映,如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等。

5.3“5D”模型彰显了中医特点,体现了对临床中医师素质的“特殊”要求

本研究通过对比以往研究有关“医生”“医学毕业生”“护理师”以及相关领域岗位胜任力研究发现,对于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如“传统文史哲知识、中医思维、热爱中医、职业自信、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沟通能力”,在以往研究很少涉及,这些特征具有鲜明中医特点,鲜明的中医烙印,尤其是“5D”模型中的“热爱中医、职业自信”胜任力特征。当前,中医药发展虽然得到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但是,以张功耀和方舟子为代表,打着“科学”的大旗否定中医疗效和存在的必要,取缔中医的言论此起彼伏,加之中医自身的原因正如陈欣在《浅谈中医衰落的自身原因》中讲到的国人崇洋、自我封杀、以实用主义代替基础理论研究,迷失方向;脱离民间医药学,丧失根本;在中西医结合中丢弃自信与自尊等原因,都对中医师的信心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当前医疗体制机制原因,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人员受片面的经济利益驱动,中医院西医化、中医师西医化现象比较严重[17]。以上各种对中医师的存在感、职业价值感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坚定中医职业自信、热爱中医事业,喜欢中医并乐于从事中医,努力做“铁杆中医”显得尤为重要[18]。

6“5D”模型的应用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进一步丰富了胜任力在医疗卫生系统领域的研究内容,同时将会成为全面描述临床中医师职业发展过程和高绩效中医师特征的主要理论工具,是进一步开展临床中医师研究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临床中医师胜任力模型能够协助政府机构、医院、学校有关部门和管理者发展出一套连贯的临床中医师教育培养、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理论,将有力推动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19]。对于临床中医师个人,它可以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其继续学习和专业成长,加速青年中医师的成长;对于医院,它可以用于临床中医师业务素质培养、岗位素质考核、绩效管理,也可以用作选拔招聘、薪酬设计、加薪解聘的依据,以及对中医师整体团队素质现状诊断、分析和辅导;对于中医院校来说,应用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中医高等教育制定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估方式提供依据。

随着本研究对胜任力理论理解的加深和技术掌握的熟练,在后续的研究中,本研究将进一步优化研究的各关键环节,改进方法,拓宽研究对象范围,增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普适性。同时,将开发出的胜任力模型与中医高等教育、中医人才培养、中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有效衔接,为中医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2]仲理峰.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33-41.

[3]项成芳.胜任力的理论与市政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4]安鸿章.岗位胜任特征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2.

[5]McClel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 Psychol,1973,28(1):1-14.

[6]Boyatzis RE.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82:77.

[7]Spencer LM,Spencer 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93:222-226.

[8]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6(2):4-8.

[9]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9.

[10]李文.医院院长胜任力模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31.

[11]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14.

[12]苏芳,左延莉,吴彩媛,等.广西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疗,2015,18(16):1893-1900.

[13]曹伟.美国住院医师能力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19-20.

[14]徐江雁,罗艳玲,任孝鹏,等.名老中医临证能力模型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9):581-585.

[15]金阿宁,田勇泉,赵太阳.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5):517-524.

[16]景汇泉,孙尚敏,于晓松,等.新世纪对医生要求的调查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4,3(2):24-27.

[17]杜治政.正确评估当前医院学校的SCI论文热[J].医学与哲学,2014,35(6A):1-5.

[18]王永娟,孙一文.健康体检是实施健康管理的最佳时机[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762-1763.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3

医学图像配准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将病人病灶部位的CT图像和遥操作微创手术机器人所隐含的数据信息结合,根据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特征点的快速局部图像配准方法,可实现对特殊组织特征点和一般组织特征点的配准。算法以欧氏距离作为配准相似度度量,用最近点迭代法(ICP)求解配准变换关系。通过对医学图像进行测试,配准结果较好,该算法能实现对图像的整体轮廓及图像中感兴趣的生理解剖位置的配准。

关键词:

医学图像配准;特征点;ICP算法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94-02

1 引言

医学图像配准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其目的是建立患者坐标系和术前影像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使术前影像和术中内窥镜图像上的几何特征在空间上对应起来,配准的结果使所有的解剖点或者是所有在医学上具有诊断意义的点和手术部位都达到匹配。

根据配准的过程,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像素相似性和基于形状特征两类。基于像素相似性的方法主要利用灰度值作为配准的准则,不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配准精确度高,缺点是耗费时间长、效率较低。基于形状特征的配准方法主要是利用图像间的共有几何特征进行配准,常使用的形状特征有点、轮廓等,原理比较简单,应用广泛。基于轮廓的配准方法根据所配准对象的边缘轮廓进行配准,可以快速实现图像的全局配准,对于距离轮廓较远区域的配准能力较差。基于特征点的配准方法通过对特征点插值来计算映射转换关系,能够很好地完成点对之间的配准。这两种方法各有侧重,基于轮廓的方法侧重图像整体的结构特征匹配,而基于特征点的方法能够处理任意点对间的变换和配准。在微创手术过程中,视觉系统给手术医生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反馈,便于手术医生进行手术位置定位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视觉引导。这里我们要根据从内窥镜得到的二维图像信息,结合遥操作微创手术机器人所隐含的数据信息,以CT图像为浮动图像,快速地建立内窥镜图像信息和CT图像的匹配。

2 特征点的提取

在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中,医学图像配准中所需的特征点通常是医生选取的在医学上具有解剖意义的一系列解剖点,而非纯粹的几何意义的点,解剖点大多灰度变换剧烈,或者具有特定的几何意义,例如拐点、高曲率点等。人体器官模型多为非规则的模型,这里以内窥镜得到的图像为参考图像,以CT图像为浮动图像,手术医生首先根据病人的CT图像,选取具有解剖意义的特征点。手术医生在手术前可根据从内镜得到的放大的医学图像,观察手术器械末端和人体器官组织的相对位置关系。基于遥操作技术的理论经验,手术医生操作手控器对需要手术的区域或待配准的其他组织的表面进行有限个特征点的提取,并按照提取的顺序将这些关键点进行存储,这些点大多为医生感兴趣的解剖点,可作为待手术区域或其他组织的特征点来参加配准。在特征点的提取过程中,要求两幅图像中的特征提取次序保持一致,目的是减少配准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提取的两组特征点如图1和图2所示。

利用手控器可实现对操作者手部运动的实时测量,当对具有解剖意义的关键点进行采集时,记录的这些点的坐标值是在手控器坐标系的坐标值。微创手术机器人从手末端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相对于手控器的位置信息的坐标变换关系转换获得,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待手术的人体重要器官或组织表面特征点在从手坐标系里的位置信息,从而转化为内窥镜图像坐标系的坐标信息。由于手术时医生只是对病灶部位进行操作,所以医生感兴趣的只是病灶及其周围的部分。所以,在进行图像配准时,可选择对这部分组织进行局部配准即可。

3 图像配准

将病人病灶部位的CT图像和遥操作微创手术机器人所隐含的数据信息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方法,实现器官的局部配准。下面按照图像配准方法的组成部分来描述本文算法,主要包括:配准策略,相似性测度和优化策略。

待配准的图像分别记为参考图像Ir和浮动图像It,从这两幅图像采集的特征点集记为Pr、Pt,点的个数都为N。配准变换函数标记为T,相似性测度标记为E。

3.1 配准策略

这里将分成两步进行配准变换计算,第一步进行粗略配准,然后再进行精确配准。首先利用最近的对应特征点对求解出旋转变换矩阵R,再结合其重心求解出平移向量t。在由R和t确定的刚体变换下,点集Pr被映射到点集P′r=PrR+t。

3.1.1 粗略配准

首先通过手工方法在两个特征点集中指定n(n>3)组对应特征点对,每一组特征点对都对应于实际对象的同一个特征或者部位,利用浮动特征点集Pt中的n个特征(Pt1,Pt2,…,Ptn)和参考特征点集Pr中的n个特征(Pr1,Pr2,…,Prn)的变换关系Pti=R0Pti+t0,(i=1,2,…,n),来求解出刚性变换(R0,t0),从而实现粗略配准。然后将变换(R0,t0)应用到特征点集Pt上得到其刚性变换后的特征点集

3.1.2 精确配准

薄板样条插值是多变量插值,Bookstein最早将其应用于点匹配的医学图像配准中。对于二维图像,薄板样条函数的形式为:

F(x,y)=A(x,y)+R(x,y)

3.3 搜索策略

搜索的任务是在空间中寻找最优的配准变换关系,在搜索过程中以相似性测度的值作为判优的主要判据。由于配准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运算才能求解,搜索策略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配准的速度,设计一个有效合理的搜索策略非常重要。

搜索的目标是使相似性测度函数E的取值最小。本文采用最近点迭代法ICP策略,此方法首先假设已经得到一个初始的位姿估计,然后从一个图像中选取一定数量的点作为控制点,并在另外一个图像中找出这些点的近邻点作为对应点,接着通过对这些对应点对间的距离最小化来求得一个变换,最后通过不断的迭代该过程直到满足收敛条件Ee为止。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运用上述方法对内窥镜图像和CT图像进行测试,配准结果较好,该算法能实现对图像的整体轮廓及图像中感兴趣的生理解剖位置的配准,收敛速度较快。

5 结论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病人病灶部位的CT图像和遥操作微创手术机器人所隐含的数据信息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特征点的快速局部图像配准方法。算法以特征点间的欧氏距离作为图像配准的相似度度量,用最近点迭代法(ICP)求解配准变换关系。通过对医学图像进行测试,配准结果较好,该算法能实现对图像的整体轮廓及图像中感兴趣的生理解剖位置的配准,配准结果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

[1]Barbara Zitova, Jan Flusser,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s: a survey[J].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03,(21):977–1000.

[2]Bookstein F Fl, Principal warps: Thin plate splines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deform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989:567-585.

[3]彭文,童若锋等.基于图像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方法[J].中国图像图像学报,2007,9(13):1126-1131.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4

人员的缺少。本文利用复合型人才“木”字型通用胜任特征模型对医院信息管理人员这一复合型人才的胜任力进行了分析,为选拔复合型的医院信息管理人员和对现有人员的再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医院信息管理; 复合型人才; “木”字型通用胜任特征模型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3-95-02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eeds Compound Talents

YUE Haiyu1 SHANG Guangxi2

1.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2.Taiyuan Central Hospital,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As followed it,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ffs who are excellent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medical and computer is less,this article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the competency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ff who is compound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wood” font common competency model. it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selecting the compound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ffs and. retraining the in-service staffs.

[Key words]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Compound talents;”Wood”font common competency model

掌握多门学科知识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人才称为复合型人才[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复合型人才更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由于医院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活动必不可少的支撑和手段,而医院信息管理也在不断发展,进行流程重构,逐渐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它为医院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过程中新的思路和新的任务不断提出,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种种挑战,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医院信息管理的队伍,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信息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人才不足将会阻碍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冉景亮和吴绍琪曾以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人才的胜任素质出发,结合人力资源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的胜任素质,特别是一个人潜在的素质,对复合型人才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木”字型通用胜任特征模型(图1)[2]。医院信息管理人员作为复合型人才应满足这一模型并具备其自身的特点。

医院信息管理人员作为复合型人才首先应具有管理者的思维、知识和技能,这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应于复合型人才的“木”字型通用胜任特征模型中的竖(“丨”)。由于医院信息管理是对医院各项活动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它要求信息管理人员具备管理学的知识,能够依靠医院信息化平台,有效地捕捉和处理信息,对于医院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能够利用信息分析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法、特尔非法等,对于医院的服务和业务进行市场信息分析和竞争分析,为提高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献计献策,使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医院信息管理人员还应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医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复合型人才的“木”字型通用胜任特征模型中由撇和捺(“丿”和“”)代表。信息管理人员需熟悉医院的业务,搞清楚数据的来龙去脉,及时收集、整理、传递院内各种医疗业务数据信息。又因从各科室收集上来的原始资料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性,所以只有掌握了基础的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对数据的意义进行充分地理解,做好分析和研究工作,为院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关于临床医疗质量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分析报告。

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能力也是医院信息管理人员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它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管理的工具。计算机的应用使人们对医院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更加简便、高效,通过计算机还可以搜集最新的医学信息,及时地将医疗信息反馈给相关科室。对于临床数据也可以进行二次数据挖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还如卫生统计报表的制定等。因此,这些工作对医院信息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是很高的。

复合型人才的“木”字型通用胜任特征模型中除了以上各种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了复合型人才的胜任特征(素质),主要是指能够让复合型人才保持绩优潜在的、稳定的素质,这是复合型人才的核心素质[2]。对应于“木”字的“一”。对于医院信息人员来讲,他的这些胜任特征(素质)可能是隐性的,比如协调沟通、开拓精神、工作热情、创造力、竞争意识、安全保密、情报意识、自信等[3]。这些特征(素质)虽不像知识和技能一样直接显现出来,但却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协调沟通能力,医院信息管理人员需要向医务人员传播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操作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并要与他们随时保持联系,密切关注系统的运行情况,与其他行政科室合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出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可行性建议。此外,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自学能力也应是信息工作者胜任特征中需要的。当今,无论是计算机还是医学的知识更新速度都太快,不具备学习的能力,现在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再多也将显得很无力,势必会被时代淘汰。而外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快速地了解国外发展动态,能否较好地对前沿知识进行理解和利用,提升自己的能力。

医院信息管理是协助医疗和为经营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在医院现代化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医院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具有医院信息管理胜任素质并掌握管理、医学、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最佳人选。但目前,社会培养的专门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少[4],医院现从事信息管理的人员也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或者是原来的病案统计人员,计算机出身的人员,他们既没有医学方面的知识,也不懂管理知识;而原来的病案统计人员,信息技术系统知识与能力又较弱,造成了懂技术不懂业务或者懂业务不懂技术的局面。医院信息管理工作急需要复合型的医院信息管理人员。

医院可以通过人才招聘和现有员工再培训两条途径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复合型人才的“木”字型通用胜任特征模型为医院招聘医院信息管理人员提供了参考依据,不仅关注应聘者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把胜任素质(特征)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从人才的起点上把关,有利于后期培养。而对于现有员工再培训,采取“分类培训,缺啥补啥”的策略。对于已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精通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医院可以组织其计算机再培训,充实辅的知识,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医院信息管理人员;而对于那些懂得计算机系统知识的信息技术人员,通过在相关职能部门学习实践的方式,熟悉医院管理流程和工作模式,只懂计算机系统知识、不懂医院管理流程的技术人员是无法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的。经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复合型医院信息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会逐渐缓解。

[参考文献]

[1] 谢玉英. 复合型人才是当代病案管理的迫切需求[J]. 中国病案,2008, 9(10):4.

[2] 冉景亮,吴绍琪. 复合型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6,(6):24-25.

[3] 杨小东,高钰琪,李潇潇. 医院信息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09,(6):509.

[4] 王华峰,吕庆文,张煜,等. 立足特色学科培养医院信息化人才[J]. 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102-103.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5

科室关键词:

独立、创新、一条龙

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是上海唯一一家由自己独立完成微创手术的生殖医学中心。

传统的生殖医学中心一般不具备自己手术的条件,当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要进行妇科手术时,通常是转到就近的妇科进行。而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医生都具有扎实的妇科基础,加之依托长征医院新门诊大楼的顶尖配置,具备在中心内独立完成各种手术特别是宫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能力。

而与传统妇科不同的是,在进行各项妇科手术时,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对生殖功能的保护更为重视。对于这一点,李文主任表示,他们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创新和发展了独特的手术技巧,对保护患者的生殖功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对患者卵巢和生殖功能的保护是我们最关心的方面,自然做得更加细致入微。每做一台手术,我们在切除病灶的同时,特别注重如何保护好患者的卵巢,最大程度地保留其生育功能,避免将来宫外孕等生育意外情况的发生等。只有在意的事才会在平时有意识地深化理念,更加注重培养这方面的技巧。”

由于具有妇科手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完备条件,到这里就诊的患者从就诊的那一刻就进入了“一条龙服务”:从生育能力的评估,是否需要妇科手术,是否需要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直到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的进行,以及后期需要住院治疗的保胎、妊娠并发症等问题,均在生殖医学中心内完成,这一切都由一个对患者熟悉的团队全程跟进,避免了患者因其他相关妇科疾病而转诊甚至转院的烦扰,医生也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这也正是令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自豪的特色所在。

硬件关键词:

品牌、先进、国际化

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于2011年年底通过验收,获得国家批准的辅助生殖技术和衍生技术准入证,于2012年1月开始正式运行。

中心从成立之初就始终注重高精尖的建设目标,中心所拥有的设备与配置与同行业相比,均是一流的。长征医院为生殖医学中心共投入1 00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国际先进设备,无论是培养箱、显微镜,还是整个实验室的设计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均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我们中心购买的都是国际一流的品牌。比如同样一个培养箱,一流的品牌要20万元,普通的品牌花10万就能买到了。”李文主任打趣地说,“就好比一样是电视机,买杂牌和买品牌都能看,但价格和性能是有差别的。”

人员关键词:

专业、朝气、凝聚力

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医务人员70%以上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40%以上是博士研究生学历,大部分医生都做过相当长时间的妇科医生,有丰富的妇科经验,再加上生殖医学的基础――这是一支专业力量雄厚的团队。

同时,生殖医学中心医生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正是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年纪――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年轻而有朝气的团队。

年轻与专业让这支团队充满干劲,又拥有超强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生殖医学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任何一项治疗都需要团队的合作来进行,讲究的是团队的协调性和凝聚力。生殖医学中心每天都要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所有方案都由科室主任李文最终把关定夺,关键问题由李文主任亲自处理,以保证治疗质量的均一性。

而生殖医学中心的遗传咨询门诊,更是拥有两位具备专业注册资质的教授级专家,这在业内整体大环境较为缺乏专业遗传医生的情况下也是相当难得的。

相关热词:卵巢保护

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诸多特色中,“卵巢保护”不由令人好奇。近年来各种美容院的“卵巢保养”广告充斥大街小巷,不知这与“卵巢保护”是否有所关联?

对此,李文主任解释说,一名妇女一生只有两个卵巢,并且卵巢没有再生功能。一旦受损,想再恢复是不可能的。中心的“卵巢保护”是指,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手术中要格外留意对卵巢功能的保护;根据患者的年龄,对其生活方式、工作环境进行细致的指导;在日常随访中,尽量为患者排除损伤卵巢功能的危险;用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保护其剩余卵巢功能;甚至对于卵巢功能已经明显减退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如何把她仅有的卵子保护起来等,这些都是生殖医学中心亟需处理和解决的矛盾与问题。

与之相比,美容院打出的“卵巢保养”的牌子,用精油和按摩给出的服务,给人更多的是一种身体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安慰。

相关热词:卵巢冷冻技术

目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卵巢冷冻技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能进行,其卵子及卵巢冷冻技术已相当成熟,并且复苏率及自体移植的成功率也相对较高。由于涉及到医学伦理学,这项技术需通过医院伦理审核方能进行,目前仅针对已婚且有生育要求的妇女,以及需要进行对卵巢有不可逆性损伤治疗的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这无疑为不少原来生育无望的患者开通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目前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拥有10张独立病床,年出院人数在600人次左右。目前能够独立开展夫精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注射、经皮/附睾抽吸术、供精试管婴儿、胚胎冷冻复苏移植、囊胚培养、卵子冷冻、卵巢组织冷冻和习惯性流产的免疫治疗等各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其鲜胚移植成功率超过50%,冷冻胚胎的移植成功率接近60%,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扬和同行的肯定。

李 文 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建立了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应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不育症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特别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卵巢功能不良性不孕的诊治具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应用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妇科疾病,对保留生育功能及卵巢早衰的治疗有独到的方法。

特需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孙树汉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全军医学分子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孙宁霞 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博士

擅长应用妇科微创技术治疗不孕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在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等疾病的诊治上有较丰富的经验。

专科门诊时间:周二、四下午

门诊时间:周一、三、五全天,周二、四上午

章 青 生殖医学中心临床负责人、博士

擅长应用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生殖相关疾病,特别是对宫腔粘连、输卵管阻塞疏通等高难度微创手术有丰富的经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不全及反复种植失败上有独到的方法。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6

【摘要】  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中医医疗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认为中医学术观形成是受到医家个体心理因素影响的,从而提出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研究方向上都应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并提出了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培养中医思维模式,通过心理测评指导研究方向的选择等具体的心理指导措施,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学术观; 心理; 中医; 研究生培养

中医医学流派历来存在百家争鸣、学术观点不一的现象,在促进中医理论发展,提高临床疗效水平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临床中很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包括普通的中医师即使没有鲜明的学术流派特征,也往往在多年的临床探索和论证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医学见解和学术观点,并且始终用自我铸炼的学术观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最终搭建了自己主要的医疗领域和医疗方向。笔者在研究阴阳人格体质对中医学术流派的影响中,注意到心理学在中医学术观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此引发了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引入心理分析的想法。试探讨如下。

1 中医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

学术,系统专门的学问,早前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延伸开来,学术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专家学者把知识经验的积累更多地上升为理论层面,而普通医家往往也有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如擅长应用小柴胡汤调治抑郁类病症,擅用五味消毒饮治疗病毒性疱疹等,可能还上升不到理论层次,但不可否认这些是这位医家个人的较为独到的见解,即使有失偏颇。而在这些观点的形成中,心理学发挥着隐形的不可或缺的影响。

1.1 中医体质学说中的心理学中医体质学的提出是近几十年的事,但体质的学说和思想早自《内经》时代即已形成[1],并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渗透到历代医家自成一派的中医学理论中,如金元四大家中的河间学派大谈火热,攻下学派重视寒凉攻下,丹溪学派注重滋阴降火等,这些学术观点各说不一,但放到他们医疗的具体时代条件、自然环境下,又处处弘扬着中医辨证论治的医疗特色,体现出体质学说的影响[2]。而体质的影响又是通过人格中多方面的心理素质渗透进来的。以滋阴派的朱丹溪和攻邪派的张从正为例,朱丹溪沉静内敛、深居简出、不善于表现自己,而善于内心的自省与思考,潜藏而不露,在体型样貌上也较一般人瘦长,善治杂病,长于治郁证,善用养阴方药,成为滋阴派的创始人。张从正性格直爽豪迈、敢作敢为、思维敏捷、好言大事,在形体上健硕强壮、红光满面,主张治病首先以驱邪为要,多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之为“攻邪派”。二者体貌特征所反映的个体体质、行为特征最终形成医家的人格心理特征而影响着其学术观的形成,医家行为、体质特征正是通过心理途径烙印在学术思想上的。

1.2 中医医疗行为中的心理学不可否认医疗行为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医患双方的心理学反映,甚至疗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理的干扰。由于中医理论体系历来辨证重于辨病,从医生来看,个体经历对中医辨证论治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受到潜意识而非意识的支配。那医生在做出证的诊断时的潜意识来自于哪儿?临床上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解释了这个问题:中医医生在治疗与自己患过、自己的至亲亲属患过,或自己亲手诊治过的疑难案例相似的病证时,往往有独到的过人之处。为什么呢?这就是感同身受,其中医家患过的“证”本身就是受医家体质的影响的。自己患过、至亲患过、疑难案例都会给医家个人留下切肤之痛或深刻的印象,这个疼痛的印象会在不知觉中植入医家的潜意识中,而影响着他以后诊治过程中的判断。尽管我们是那么希望客观,但颇受主观经验影响的中医辨证论治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偏颇。当然这个偏颇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使某些相似病证,甚至是疑难病证应手而瘥,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医家的先入为主,出现诊治失误,疗效不佳。

就患者而言,口碑相传是患者聚集在某位医家门下的重要途径。而在口碑相传中,除了肯定医生医治的疗效,患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症状进行比对来决定是否就医,即循症就医。如果自己的症状与前面那位疗效好的患者相似,他会认为这个医生也同样能治好自己这相似的病证。而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就是患者的症状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以其内在的联系性决定了证的趋势性。这样就使相似的证集中到某位医家的门下。长期诊治类似病证的患者,医家的辨证、处方、用药也就逐渐囿于某一个较单一的领域,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长期的历练使这位医家对这一类病证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进一步上升为学术理论。

从上述医患两方面的心理分析可以看出,医家的体质与病家的体质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较为相似的,往往疗效更好。

2 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心理学应用

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继承,是我们寻求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基础 ,这是中医研究生教育所必须牢记和做到的 ,这也是中医药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必须看到中医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一批批研究生走出来,踏上工作岗位,作为未来中医药事业的继承者,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却无论从理论思维还是临床实践上越来越偏离中医,越来越西化,甚至中医研究生不能用中医治病。此外导师负责制的中医研究生培养制度使导师在研究生的学术发展、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导师的学术观点、心理特质、人格特征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对中医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来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心理学应用。

2.1 培养模式中引入心理学的指导有临床能力的研究生的培养事关中医存亡,临床能力的培养就是思维的培养,中医思维模式的认同才能彰显传统中医药特色。尽管在课程设置的合理与教学方式的有效等方面[3]已做了大量的改进,对提高研究生对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还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改革培养模式的探讨。由于特定的生产和科学水平以及文化结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医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4]为主导,以表象和观念为加工内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汉语为表达工具,采用形象思维主导下的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

笔者认为中医思维的培养有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中医思维模式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生长的沃土。当今的大多数中医研究生从小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非常弱化,尽管有了中医本科教育的经历,仍很难在他们思维中真正植入中国哲学思辨的根,对很多中医理论的理解仅限于教材的字面解释。从心理学上看,这些研究生的内心深处,或者说潜意识里并没有真正认同中医理论和学说,自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丢掉那些死记硬背的中医经典,逐渐让现代科学观指导下的西医充斥他的意识和潜意识。这样的后果是中医发展的岌岌可危。

因此在研究生常规教学的改革中应该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如建立必修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儒家、道家文化研究等选修课程,开设《易经》等专题讲座,鼓励研究生不仅跟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也练习书法,修习太极拳、呼吸吐纳等。通过综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交融共赏,培养中医思维模式,一定比单一的中医学习更能奠定中医研究生的心理基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中医研究生才更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2.2 研究方向上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如今研究生都是自主选择报考的导师,进来之后却发现学生的思维、目标、要求和导师对学生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千辛万苦的考上了,却和理想偏离太远,而研究生的学院内调配等也都有较大的盲目性。中医研究生往往是通过跟师的形式,学习导师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领悟其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来提高自己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能力。研究生对导师学术观的认同对其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尽管兴趣可以由后天陪养,但如果能在师承导师、报考方向上提前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导师,岂非更好。本科生限于教育资源和条件限制,大锅烩,研究生阶段就应该提倡因材施教了,而这个材就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众多的心理因素。研究生在研究方向上完全可以引入心理分析。如前所述,“感同身受”,个人经历对中医医生有很大的影响,有至亲或自己患过类似病症,则对某法、某方有所偏好等。根据这些生活经历事件、性格特征可以制定相关的心理测评,心理测评的结果又可作为研究方向、导师选择的参考。

个体心理差异,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多重心理特征。个人学术观的最终形成,与其人格体质特征形成过程中的经历背景、体貌特征、行为特征、性格特征等多个方面都有联系。当然人格等心理特征对学术影响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新领域,波及面广的课题,这里仅为初步涉及,影响的程度和具体模式还有待探讨。此外,中医医生在辨证论治这一主观思维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自我感知觉、认知觉地调控,而出现一定思维倾向性。一方面,如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心理学上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选择师承专家,有导向地发展个人的中医学术思想,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给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的新的思考角度。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这一认知规律可能导致辨证主观化的扩大,而损害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临床辨证论治中有意识地克服它,将有利于辨证水平地提高。对中医研究生的培养而言,探索其成才的心理规律,对于中医、中医人才培养以及中医心理学发展都是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米渠. 试论《内经》阴阳人格体质学说[j].心理科学通讯,1984,12(2):13.

[2] 熊 玲.历代学术流派蕴涵体质学思绪评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