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范例6篇

全科医学概论总结

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范文1

高等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诸如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等非医学类的医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熟悉相关医学课程及基本理论知识,作为专业基础,基础医学概论正是使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基础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所以它成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

一、课程性质地位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概要介绍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课程,它是一门融会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它突破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了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0余门课程的内容,使基础医学知识体系高度融合,课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简要的、明晰的认识。它是我校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考查课程,为这些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学时总计11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08学时、考核2学时。适用于四年制药学类、管理学类等专业学生。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具有将所学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拓宽知识面,延伸课堂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兴趣,增强自主学习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为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材和课程资源的选用

根据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学时,考虑教材的实用性、系统性和融合性,我们选用了刘利兵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基本教材。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前述相关课程教材和牡丹江医学院校园网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参考资料与课程辅助资源。

五、课程教学实施

(一)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及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组成的教改小组负责论证审核教学大纲等,由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任教学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流程包括:成立教学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总结反馈。课程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一学期内修完。

(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如在部分章节采用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课堂讨论式教学,通过病例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问题,学习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章节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等与临床基础理论相关的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辅以学生自修教师辅导答疑的教学方法,如与中学学过的知识相关且易懂的内容(细胞、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答疑、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六、课程考核

本门课程考核性质为考查课。考试方式为综合评价学习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出勤和测验构成,测验方式由测验教师决定,占总成绩的20%;课程结束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及权重为选择题60%、名词解释10%、填空题10%、简答题20%,占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七、教学效果与课程评价

通过校、院二级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平时测验、考核等形式,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我们将课程考核作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笔试,根据课程命题标准、实施教考分离、设A、B卷,有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以百分制评分,课程最后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对成绩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意义。2012年6月我们对我校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29人、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7人,共计56人,进行了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56份,问卷有效率100%。同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药学专业整体学习态度端正,全体学生对目前班集体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有75.87%的学生对目前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药学专业全体学生认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与本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帮助很大”或‘‘有一定关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在这一问题上,有51.72%学生认为课程开设与专业相关性大或有相关性。

在授课条件相同和试卷难度相同的前提下,我们利用牡丹江医学院成绩分析软件将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所有学生成绩输入该系统,生成最终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成绩分析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同等教学条件下,药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成绩优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无论是班级整体学习气氛,学生个体对开设课程与自身专业认知度、课堂实际运行中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水平,都是与最终的学习成绩效果成正相关的。

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范文2

关键词: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临床诊断

引言

随机现象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概率论知识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本文主要利用概率论中的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分析临床诊断上的相关问题.

一.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一)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在古典概率中.全概率公式及贝叶斯公式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将复杂事件的概率通过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出来.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是条件概率的两个基本公式.基于条件概率和概率的可加性,可以得到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定理1(全概率公式)

设,(称为的一个剖分),,则对任

一事件A,有.

定理2(贝叶斯公式)

基于定理1条件,则对任一事件A()有

.

(二)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在临床鉴别诊断上的应用

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化验检查、症状、体征,但是有些疾病的症状、体征非常相似,该如何鉴别呢?医生往往凭直觉和经验,但经验还需理论的科学的评判.

一个52岁的家庭妇女,甲状腺肿已6年,近5个月有增大,咳嗽、气哽,但无吞咽困难,声音也不嘶哑,无烦躁,甲状腺部位无疼痛.经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腺体小而坚硬,结节性,易随吞咽动作而上下活动,锥体叶未触及,颈淋巴结无明显肿大,血沉52mm/hr,麝香草酚浊度3.9单位,甲状腺24hr摄取率68%,48hrPBI1.01%(每升血浆).BEI为93.6%PBI,沉淀试验阴性.试诊断此病为(1)淋巴瘤性(2)单纯性(3)甲状腺癌中那一种甲状腺病.

解:设{淋巴瘤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

记该病例的22个征候群则分别为,则鉴别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制定征候群的条件概率统计表:用155个病例资料为标准,按三种进行征候群的统计,频率作为条件概率的估计.

(2)计算患者条件概率(B为患者症状)如果对每种甲状腺 来说,各个征候彼此独立,那么则有;由此可得:10-1;10-1.

(3)比较患者患各病的后验概率:假定三种甲状腺病互不相容,引用贝叶斯公式.其中为先验概率,可得:,,.显然 最大,故诊断该病人为淋巴瘤性甲状肿,手术结果也证实了这个诊断.

二.总结

在研究受随机影响的医学问题时,需要用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研究数据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对生物医学问题做出的推测和预测.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是统计学的基础,为基础医学、临床检验、临床医学等采取决策和行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及建议,以推进生物医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盛骤,谢式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仲,刘泗章.医药生物数学基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3]刘定远,唐明春.医学数量分析[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范文3

【关键词】 膀胱;脏腑;《伤寒论》

膀胱是中医脏腑学说中的六腑之一,足太阳膀胱经之腑,与肾有经络互相络属,互为表里。其主要功能是贮尿与排尿[1]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阐明了膀胱的一般意义。然而在张仲景医学中,“膀胱”一词的含义却是多方面的,并非上文膀胱的一般意义所能概括,现就该问题作一论述。

纵览现存的张仲景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膀胱”一词在这两部著作中一共出现过10次,其中在《伤寒论》中6次、《金匮要略》中4次。其含义总结起来,略有3种:一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足太阳膀胱腑;二是特指小腹区域的体表位置,不包括小腹内的脏腑;三是指下焦,即包括大肠、小肠、一般意义的膀胱腑、肾乃至胞宫在内的整个脐下小腹部以内脏腑的总称。下面就膀胱的3种概念分类进行说明。

1 指一般意义膀胱腑

仲景著作中“膀胱”一词指代一般意义上的具有“藏津液,司气化”功能的足太阳膀胱腑,以下3处就说明了这一点。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曰:“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293条)本条所讲为少阴病热移膀胱血分的变证[2] 。仲景在此处用膀胱一词来阐明病理,因此喻嘉言在《伤寒尚论篇·少阴经后篇》中分析说:“少阴病难 于得热,热则阴病见阳,故前条谓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然病至八九日,阴邪内解之时,反一身手足尽热,则少阴必无此候,当是脏邪传腑,肾移热于膀胱之证也。”足见此处“膀胱”一词,是指与肾相表里的膀胱腑而言。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曰:“……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该段条文描述气分病,阴寒内阻,阳气不行,寒气传于足太阳膀胱腑而使气化不力,所谓“气转膀胱”,又引气虚不能收涩,故导致遗尿。因此,该条“膀胱”乃是指足太阳膀胱腑。另外,《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中的“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该处描述脾寒生湿,夹胃热而流于膀胱腑,因而小便不利,湿热无从排泄,于是郁蒸而成黄疸[3] 。因此,此处“膀胱”一词,也是指足太阳膀胱腑。

2 指小腹部体表位置

在仲景著作中,用“膀胱”一词描述症状时,其含义多指小腹部体表位置,以下两处就说明了这一点。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中说:“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同篇又云“……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以上两段条文描述女劳疸的症状,正如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解释该条云:“小便自利,病不在腑也。”本身又与足太阳经络无关,“膀胱急”三字是描述小腹部拘急的症状[4] ,因而此处“膀胱”一词是一个位置概念,特指小腹部体表位置。

3 指下焦脏腑

“膀胱”一词在仲景著作中,还有指代下焦的含义。所谓下焦,是泛指脐以下部位,包括大肠、小肠、一般意义上的膀胱腑、肾、女子胞等脏腑的总称 [1] 。这个概念,比以上两种都广泛而复杂。

我们先来看以下三段条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106条)类似条文见于《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属桂枝汤证。”《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宜桃核承气汤。”这三段条文相似,所言为膀胱蓄血轻证[2] ,文中点明病机为“热结膀胱”,蓄血部位在“膀胱”,而前文又冠以“太阳病不解”,因此容易造成一种认识便是此处“膀胱”一词所指为一般意义的膀胱腑。笔者认为,此“膀胱”非仅仅指一般意义的膀胱腑。

首先,一般意义的膀胱腑具有贮尿与排尿两大功能1] ,假如病变部位在一般意义上的膀胱腑,则必然会发生贮尿与排尿的功能的病理变化,或气化不行而为小便不利,甚则癃闭;或膀胱失约而为尿频、小便失禁等病证。而《伤寒论》第125条关于蓄血重证条文曰:“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明确指出蓄血证“小便自利”,说明贮尿与排尿的功能均无异常,因此与一般意义的膀胱腑无关。

此外,《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中有一段条文也说:“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指出产后病病机为“热在里,结在膀胱也”,与前蓄血病“热结膀胱”相似,同时以“无太阳证”排除足太阳病变,其治疗方剂也非太阳病篇方药,而是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大承气汤。由此可知,此处“膀胱”一词的含义与一般意义膀胱腑有所差异。

那么以上四处“膀胱”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指的是下焦广泛的概念。 从原文分析,前三处蓄血轻证条文言明蓄血出现“其人如狂”,如果“血自下”则会痊愈,“下者愈”,然而如果没有下血自愈,有外证者,先解外后,出现“但少腹急结”症状者,则用桃核承气汤“攻之”而泻下“微利”。而同样蓄血重证原文也有“少腹当硬满”(124 条)、“少腹硬”(125条)、“少腹满”(126条)症状,用抵当汤、抵当丸攻下逐瘀。上文《金匮要略》中产后病条文中也有“少腹坚痛”的症状,所用方剂亦为泻下清热的大承气汤。总结以上条文,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规律,症状都有少腹部拘急、胀满、硬痛的表现,所用的方剂又都具备泻热攻下的作用,而其病机则描述为“热结膀胱”、“热在里,结在膀胱”,与之相类似的是,《伤寒论》124条描述蓄血病机时,用的就是“热在下焦”4个字,同一种病,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描述病机,在仲景著作中并不少见,此处“热结膀胱”与“热在下焦”描述的是同样一种病机,仲景用“膀胱”与“下焦”两词虽然不同,其含义则一致,指代的都是脐以下的内部脏腑,即下焦。

另如《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340条)该条描述的是厥阴病下焦冷结致厥[2] ,此处的“膀胱”一词,汪苓友在《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中解释为:“厥阴之脉抵少腹,病者手足厥冷,乃阴寒之邪,直中于里也。……膀胱关元,正当小腹之部位。”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此处膀胱与关元合称,指的是脐下小腹部位,表面看来,这种解释似与上文提到的“膀胱”的第二种含义即特指小腹体表位置无甚区别,然细细推之,就会发现仲景在此处用“膀胱”一词,不是描述症状,而是用来描述病机,“冷结在膀胱关元”与上文蓄血的“热结膀胱”对照看来,一冷一热虽不同,但其所结之处都在“膀胱”,以此推之,“膀胱”在此处就不仅仅是位置概念,而应该是包括脐下脏腑功能在内的下焦的概念。

4 明辨“膀胱”含义的意义

我们知道,中医理论研究最终是为解决临床问题而服务的,明辨“膀胱”一词的含义,不单纯是一个文献问题,对于中医临床辨证,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与启发。特别是上文提到的第三种含义,就使我们认识到,蓄血三方以及大承气汤的应用范围,不仅仅限于一般意义的膀胱腑的病变,而是整个下焦脏腑的疾病均可酌情用之。

从古人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三方的适用范围包括 [5] :①妇人经水不利下(《金匮要略》)。②治产后恶露不下,喘胀欲死(《伤寒总病论》)。③治妇人月事不行,肌肉不减,宜加当归(《儒门事亲》)。④治实证经闭,小腹结痛,大便黑色。亦治症瘕、跌打损伤(《血证论》)。⑤治女子月事不调,先期作痛,与经闭不行者(《伤寒来苏集》)。⑥治血结胸膈,躁渴谵语(《类证治裁》)。⑦治痢疾初起,质实者(《医方考》)。⑧治便痈(《脉因证治》)。⑨治下痢紫黑色者,热积瘀血也,腹痛后重异常,以次下之(《济阳纲目》)。⑩两腰偻废……但痛者可治(《张氏医通》)。

从今人经验看来,这三方可治疗[6] :①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血尿、急性尿潴留、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②盆腔瘀血症、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子宫肌瘤;③增生性肠结核、肠息肉、肝脏疾病、胆囊炎;④脑卒中、脑外伤头痛、缺血性中风、脑出血、血管性痴呆、精神病、抑郁症、更年期障碍;⑤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乳腺病;⑥糖尿病、关节炎、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肝性血卟啉病等。

总结以上古今经验,蓄血三方的治疗范围涵盖泌尿科、妇科、消化科、神经精神科、外科、风湿免疫科等,从中不难看出如果单纯从一般意义的膀胱腑病来理解蓄血三方的治疗范围,显然不能完全概括其病机;而从包括大肠、小肠、一般意义的膀胱腑、肾乃至胞宫在内的整个下焦脏腑的含义来理解,则会比较通达。这从古今临床角度也反证了“膀胱”第3种含义的正确性。

因此,正确理解仲景著作中“膀胱”一词的含义,对于提高实际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全面性与灵活性都有很大帮助。清代名医吴塘在《温病条辨》下焦篇第21条中明确指出“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核承气汤主之;甚则抵当汤。”[7] 直接从实际临床表现切入,确定所用方剂,为临床蓄血用三焦辨证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还有现代学者提出,在临床中,不论外感或内伤,只要症见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或发狂,或身黄,舌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结等,其病机属下焦血分,可根据蓄血轻重,分别选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等方剂[8] 。这都是正确理解仲景著作条文后,将之灵活应用于临床的具体体现。

5 结语

总结上文,仲景著作中有10处出现“膀胱”一词,其中3处指代一般意义的膀胱腑;2处指代小腹部体表位置;5处是指下焦脏腑。明辨“膀胱”所表达的这三种不同的含义,无论对于理解仲景著作原意,提高理论水平;还是启发辨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都会有所助益。

假如说“膀胱”一词在仲景医学中的含义是一个小问题,仅仅是一个点;那么,中医学中“膀胱”的概念则是一个大问题,是一条线了。有学者 [9] 研究表明,中医范畴中的“膀胱”一词的概念,大致有两种:一种 是西医解剖、生理学的膀胱器官,即《黄帝内经》所言的“胞”,后世亦有称“胞囊”、“脬”“尿胞”;另一种是指不仅包括足太阳经络和“尿胞”在内,同时还具有“为诸阳主气”“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等功能在内的整体功能单位,从尿液的产生与排泄而言,至少可以涉及西医学的肾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胞)、尿道等部位 [10] 。

简短而言,一指解剖器官,一指整体功能单位。不仅膀胱如此,其它脏腑同样存在着这两种概念混淆的问题。关于脏腑概念的问题,有学者[11] 提出,中医脏腑概念的含义在历史上经历过一次由解剖器官到整体功能单位的演变,这种演变发生后,脏腑便只是机体的整体功能单位,而不再是解剖器官。但是,脏腑虽然已演变为功能单位,其原有解剖器官的含义却长久地残留下来,这两种含义错综糅杂,混乱不清,严重地阻碍着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交流,影响着中医理论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透过“膀胱”一词在仲景医学中含义这一个“点”,看到脏腑概念这个“面”,使我们意识到中医学中的很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要求中医学者不仅在学习中要打好传统文化功底,慎思明辨,将文意还原于当时当地,并联系临床,勤于思考,深刻理解古人著作的精神实质,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要广泛学习现代医学知识,洋为中用,将人体功能划归于中医脏腑,对传统概念进行具体化和深化研究,将中医学行而上“道”的精髓用行而下“器”的方式准确表达,从最基本最具体的“万物”层面,逆向研究,从而回归由“三”———“二”———“一”乃至最终的“道”。

历史无法重现,我们不可能回溯汉代追问张仲景本人“膀胱”一词的究竟含义。所以本文所作的研究,也仅仅是站在今人的角度,用当前的概念和名词诠释古人,因此有必要明确的是,并不是仲景认为膀胱有三种含义,而是以今人的眼光看来,认为仲景著作“膀胱”一词具有目前中医概念中的三种含义。

此外,对概念本身的探讨就是一个哲学命题,而本文的侧重点并不在抽象的哲学层面上,而是在较为具体的医学现象上进行研究。因此,从最具体的也是最艰难的医学现象的研究入手,将复杂抽象的理论概念还原成具体明确的现象,将中医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翻译成能为主流意识形态所接受的现代科学语言,用“平、正、通、达”的表达方式将中医的精髓阐释出来,返玄妙而易平实,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从“玄学”、“巫术”、“黑箱理论”的误解中解脱出来,更恰当地与现代科学交流,为主流意识形态所理解,乃至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培生.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80.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5.

[3]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66.

[4]苏宝刚.金匮要略讲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188.

[5]吕志杰.张仲景医学全集·张仲景方剂学[M].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04:211.

[6]侯勇谋,罗伟,刘方洲,等.张仲景医学全集·张仲景方剂现 代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0.

[7]浙江中医学院.温病条辨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79:146.

[8]童增华.《伤寒论》蓄血部位应在下焦初探[J].中医药学报,1996;12(6):8.

[9]胡剑北.膀胱实体的古代研究及其对治法的影响[J].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9.

[10]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036.

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中西医对比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总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医学研究的方法和水平,传统中医学的模式是“思维-哲学”模式,认为是脏腑、经络、肢体、孔窍等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的状态,及机体整体的和谐,而疾病是阴阳失调或这一整体的和谐被破坏,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的人,是通过临床观察运用理论思维方法而获得的关于人的生理、病理、诊治及预防理论的认识,是侧重于关于医学的科学层性和哲学科学属性的认识。体现在哲学模和思维模两个方面,哲学观念、科学理论和操作技术在中医学中分别处于不同层次。中医学于2000年前,时间上造就了中医陈述方式等落后于时代,但空间上又赋予了其众多西医学所不具备的很有价值的很有科学启迪意义和实用性内容[1]。

1中西医临床思维过程有异

1.1临床认知思维比较中医临床认知主要采用直接观察和以象测藏的黑箱方法,感官不足依赖思维补偿,以形象思维为基本形式;西医临床认知材料除外在信息外,主要还有病理改变、致病因素、精密确认,以抽象思维为主导。

1.2临床诊断比较关于推理形式,中西医诊断思维活动都应用了概率估计,类型辩认和因果推论三种推理方式,但各有侧重。中医临床诊断中往往不受概率估计大小的限制,医生凭直觉类型辩认,舍其枝节,求其根本,或凭处方反馈;西医概率估计应用普遍,以概率估计最大或最小损失原则来定诊断。关于病因诊断:中医着眼于病邪作用后病变反应状态,非常重视机体病变的反应趋向性分析以及正邪双方消长、相争、进退等相互关系变化,审证求因;西医则病因与疾病间一一对应的前因后果关系,病因为疾病本质的决定因素,以直接发现为主要方法;关于临床思维对比:中医病位判断是在宏观层次上扩展,强调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西医以病理解剖上特异性机械唯物主义思维特色;关于临床疾病分类对比:中医分类以病名分类和证分类有机结合为显著特点;西医分类方法精确、客观,易于掌握,有交叉重叠逻辑局限性。

1.3临床处方思维比较关于处方常规思维方式,中医临床处方思维有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与辩证论治对病治疗有机结合为常规模式;西医主要围绕病名展开,对因治疗、对症治病、支持疗法是西医治疗的思维模式;关于临床处方指导思想比较,中医受整体观、动态观指导,强调综合认识,知常达变,动态决策;西医处方抓基本矛盾,只要病因相同,即使病理改变不同,临床表现大异,处方用药都可以相同,至于个体差异、环境条件完全可以不顾;关于治疗验证比较:中医有一定的笼统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有必要向客观化发展;西医具体性、客观性,但仪器观察有局限性。

2中医证候体系的重新建构和规范化

中医证候体系形式的超稳定性来源于其方法论上的非实质性和古代中医为了超越当时有限的认识手段去把握世界,而通过先验性概念体系,机械性统一理念,形而上学的方法使中医实质上零碎的经验形成虚假的、形式上的统一体系,缺乏可检验性和具有不受检验性,违反了现代科学必须遵循的实证性原理。体系形式本身不存在信息量,只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任何证候发展均可纳入这一体系,而具有封闭性。中医证候体系形式须完全去掉而代之以从证候临床实际归纳出来的体系形式,进而这个体系形成须根据证候临床实际的不断发展而更新,即实证化,这不亚于一场革命,在近现代,中医证侯体系形式已成为“中医特色”的代表,并因此而受维护。必须明确,真正的中医证候特色存在于具体的证候临床经验之中,证候体系形式只是一件与其毫不相干,并扭曲妨碍其发展的外壳,这一外壳的去除只会有利于证候实质的发展。现代证候研究中发现许多新现象如证病关系、潜证、生理性证候、急性虚证、证候实质研究结果都具有使证候学科出现突破性进展的可能,但都由于未想到要冲破现有证候体系形式而未能充分展示其意义,而证候临床实际是重新建构证候体系形式的唯一依据,形成开放的并与现代医学同步的体系。历代医学家对证候的分类规范可认为是证候规范化的第一阶段,特征是宏观认识阶段;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现代化的研究内容,包括:验证工作即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中医理论以揭示其客观内容;新的发现,以中医理论为线索进行研究,对生物医学理论提供新的内容;药物研究,根据历代医家经验,运用现代药理学、毒理学研究方法,研制提取现代中药;证病结合研究,是当代中医临床实践主要途径,这阶段特征就是客观性指标及部分定量化指标采用,已进入微观认识阶段。这不是最终阶段,随着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候规范化也会不断填充新的内容,进而实现辩证微观化、规范化[2]。

3中医辩证论治理论体系客观规范化

关键是辩证的客观标准化指标,辩证与论治是中医诊疗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步骤。中医与患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描述和判断总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如医者的知识水平、理论基础和经验长短,患者的病情诉述、精神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影响等,都有可能对中医宏观病理信息的反映和判断带有意向性、随意性和不定性,产生对正确性的偏移,偏离程度越大误诊越多。中医学界名老中医经验就在于能准确抓住证的诊断关键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有效的治疗,我们须一方面从临床上深刻研究,探索证诊断的客观标准化指标包括名老中医的经验,制定系统的客观诊断指标,一方面需要加速发展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现代化检测手段,如脉象仪、舌象仪等的研制开发和普及,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并进行中医证型的动物系列实验,从动物造模探索证诊断的客观指标及进行发病机制等各种研究,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中医的实质,探讨特异性表现及其演变规律。中医的证可产生于各种疾病,临床上应仔细研究与鉴别病与证之间关系,探讨产生证的客观规律,应用病证结合及互参方法,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临床中病证分离,不去研究产生证的客观规律,容易产生见证用药的简单方法,必然影响疗效。现代医学模式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包含病因、病机、病生、病理、临床症状和体征、转变、预后、治疗和预防的全过程。而证是疾病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特征性反映,事物内部本质属性和内在变化规律可通过证而显示出来,但是认识客观事物首先应在总体上加以深刻掌握才能有正确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事物各个侧面和具体环节,认识事物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和转化,并清醒地认识到事物各个侧面和环节应处的恰当位置,才能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中医辩证论治的独特作用和效能。当代中医辩证论治体系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诸如先天遗传病、代谢系统病、老年退行性病、结缔组织病,药物毒副反应和过敏反应,严重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命造成的损害,严重平衡失调对人类生命的危害,有病无证的情况、心功能代偿期、深部肿瘤、隐匿性肾炎等,需要不断加深研究,扩大辩证范围[3]。

4中西医科研的形式差异及互补比较

当基础医学未从临床医学具体分化出来以前,整个临床医疗是经验性的,盲目探索和反复试探是唯一方式,20世纪后半叶,随着基础医学对疾病本质认识的突飞猛进,诊治疾病把握度迅速提高,以至于没有科学依据在患者身上采取治疗措施已成为错误,但还有许多病理、药理机制并没有得到揭示,经验方式和理性方式终将互补,现代医学的理性方式是相对的;西医在医学领域引进数理统计方法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随机、对照、盲法三大原则,设计、衍量、评价三大功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三大步骤在总结经验,排除干扰,发现规律,提高客观真实性方面已有长足进步,但具有从样本到总体的刻舟求剑之嫌,具有局限性,而运用于心理社会现象时其严格性和实际意义几乎变为不确定,必须探索其他方法,而中医学对此几乎是完全空白,没有群体调查及其资料分析,病因学主要靠臆测和猜想来填补,个案经验偶然性无法排除,缺乏临床指导的可靠性;现代医学进入分子水平,而中医物化技术相对简陋,能力化技术有运用差异、传递困难和内在封闭性的特点。中西医差别与科研形式不无关系,在当代中西医学交流交融也形成必然趋势,在研究方式上现代中医并不满足“黑箱”调控,而西医也并非一味追求“白箱”,在研究途径上,现代中医不满足于个案总结,大样本前瞻性观察已成为衡量评价重要前提,西医也并不一味排斥偶然因素和个体差异,在研究手段上,现代中医大量引进精密仪器并提出微观辩证和指标调控,同时西医也借鉴中医诊疗和思路方法[4]。总之,中医现代化是科学问题的目标规定,是科学问题的方法论规定,有开放性和协作性原则,它既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实践课题。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实践,在经典中医药学的科学构成、学术水平方面实现向现代科技的提高与转化,在经典中医药学的临床医疗技术、技术效益方面实现向现代技术的齐同与赶超。实际上,医学应该是一门自然与社会科学间的边缘学科,在医学这门槛边缘,如果没有稠密的突触伸向科学技术文化大系统,那么就意味着医学学科新陈代谢的停滞。

【参考文献】

[1]何裕民.怎样评价中医学[J].医学与哲学,1993,1.

[2]吕爱平.论证候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J].医学与哲学,1993,10.

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专;《中医基础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92-02

中专学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专《中医基础学》是中医基础教学课程,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后期学习影响较大,中专学生由于中医知识积累较少,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加强《中医基础学》教学质量成为中专学校中医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中医基础学》教学要求

1.牢记概念。《中医基础学》教材最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个方面,而基本概念是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精讲的方法,对于涉及到的概念重点讲解,例如对于阴阳的概念、脏腑的功能等需要详细介绍,在下次上课之前教师要对上次课中涉及的概念进行复述或者提问。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在最佳时机提出概念让学生记忆。

2.建立中医思维。《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基础理论都是通过长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要对《中医基础学》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必须让学生了解中医思维方法,通过合理运用中医思维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中医基本理论,同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中医基础学》各章节中体现的中医思维方法进行评析,让学生对中医思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全面了解。例如,在讲述脏腑学说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的思维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此概念不仅是解剖学概念,更是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系统概念。

3.基本技能训练。在《中医基础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辩证方法,例如四诊八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技能。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四诊的类项和意义全面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病人,相互诊断。另外,基本技能训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资料进行研究,最终保证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诊断的技能。

4.学以致用。一切理论学习的目的均是为了实践需要,而《中医基础学》中的基本理论、技能均来源于医疗实践,同时又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合理应用这些知识,为医疗事业服务。

二、如何提高《中医基础学》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兴趣。《中医基础学》是学习中医的基础课程,对于中专学生而言,学生在入学初期对中医的了解不够,学习动机也不是很明显,在此时培养学生兴趣,不仅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为其他中医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要强调《中医基础学》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中医基础学》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第二,要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展示中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建立学生发扬中医药学的信心。第三,合理选择历史典故,通过神农尝百草、张仲景坐堂、华佗创麻沸散等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2.明确教学主次之分。《中医基础学》中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大纲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均要掌握,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要求进行选择性教学,对教学内容详细划分。因为中专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的较少,大部分学生主要从事中药的生产、销售,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熟记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临床技能方面则以够用为标准。通过把握教学关键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学生对实践中需要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深入,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帮助。

3.合理调整教材顺序。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蓝本进行的,但是当前《中医基础学》教材中很多相关内容并未联系起来,给教学带来困扰,也阻碍了学生的理解。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重新制定教学顺序。例如,在五行学说版块中包含了其在中医学中应用的知识,但是由于学生还未学习脏腑学说,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鉴于此,教师可以将五行学说的应用放到后面,在讲完脏腑关系之后进行。另外,在《中医基础学》中很多病证具有共性,教师可以将前后教材的病证归纳,让学生形成对共性病证的系统认识。

4.理论联系实践。《中医基础学》作为中医学习的入门科学,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较深,尤其在基础理论方面具有抽象性、整体性和主观性特点,学生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教师需要让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与中医理论有关的现象进行研究,而且自己要不断总结归纳,形成庞大的知识库,在教学中灵活应用。

5.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学》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突破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第一,课堂讨论法。针对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得出答案。第二,对比教学法。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两者之间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教学任务可以通过两者的对比来实现。第三,扮演法。在学习完成之后,分别由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进行问诊,不仅提高学生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第四,案例法。就是选择一些具体案例来说明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案例可以是以往蕴含医理的典故,也可以是学生常见的病理现象,还可以是临床中常见的病例,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第五,现代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现代教学中应用最广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绘制表格、展示图片、展示案例声像资料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医知识的应用,加深学生印象。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实施,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中医思维和临床技能。提高《中医基础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特点,理顺教材内容,保证教学更加系统化。同时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符萍.浅谈中医基础学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1,(21).

[2]杨娜.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尝试[J].科技信息,20011,(1).

[3]徐耀琳.多媒体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利弊[J].甘肃中医,2010,(9).

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范文6

(一)内涵和特点 

“深层学习”的概念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瑞典教育心理学家Marton等开展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研究者经过实验发现使用深层次学习法的学生对于学习有更多的内在兴趣,更加重视理解、强调学习的意义,也更能注意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够系统地陈述问题或做出概念的整体结构假设。在此之后的研究者Ramsden、Gibbs等发展了相关理论,认为深层学习是“学习通过对知识的整合与分析,理解所学内容并形成内化”。在不熟悉的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中,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相结合,通过复杂问题解决与探究可以显示出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和理解。Warren等则认为深层学习是通过共同体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促进知识及元认知发展的学习。 

总的来说,深层学习法以理解思想和探寻意义为目的。学习者对于学习具有内在的兴趣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意义和乐趣,能够采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策略。例如,学习者会把学习内容和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联系起来;对论据和论点既进行联系又加以区分,或者是把掌握的知识和同一门课程中的其他部分内容,或者是其他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因此,深入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深入探究、寻求意义、学以致用和注重反思的学习。学习者批判性的检视事实和概念,在概念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并且把新的概念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从而理解并长期记忆概念,使他们可以被用来解决不熟悉情境中的问题。 

(二)倡导深层学习法的意义 

如前文所述,深层学习是一种意义探寻型学习,是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深入探究,寻求知识的内在意义、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和情感满足。它是一种批判性审视学习材料的学习,并与原有认知结构、生活经历与体验联系起来,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效果,获取高级经验用于理解世界现象和探究本质。因此深层学习具有整体性、探索性特点,可以将其作为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采用深层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变得更感兴趣,能超越课程要求,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业成就[1]。(2)有利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深层学习法可以发展学生在特殊情境中起作用的条件性知识和反省思维活动本身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建构起更加复杂的、分类清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应用思想知识和概念于新情境的能力。(3)使学生具备担当学科创新与发展的自觉意识。深层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核心及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使学生熟知其历史和哲学、文化前提,使学生注重提出寻求解释和原因的问题,预测或解决知识的差异性问题和理论化问题。 

二、在中医学专业教学中提倡深层学习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中医思维本身具有注重整体性的显著特点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的中医学论文理论,其发生与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思维方法的影响。中医思维方法实际上就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的、非线性的传统四通思维。中医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发生是不完全的抽象,因此中医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具有不完全精确的特征。中医概念的模糊性特征对于学习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为学习者提供了较大的理解空间。中医专业学习者的先有经验不同,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感知不同,尤其会影响对专业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内涵理解,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基于中医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科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尤其是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人的影响上来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成因,也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点。 

(二)中医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深厚的文史哲基础 

中医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理性的认识方法,其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决定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的方向。中医思维的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初始就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广泛吸收了古代文学、哲学和史学以及天文地理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三)中医思维的提升需要学习者从源头认识学科发展 

中医药学在构建其理论体系初始之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综合运用中国哲学的思维方法,如司外揣内法、整体思维法、援物比类法、形象思维法和直觉思维法等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愈后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以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藏相和经络理论作为基础,以辩证论治和中医思维为显著特点的中医学知识体系[2]。医药学理论体系突出的特点就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哲学基础,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辩证论证和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符合或者说领先于西方现代医学模式的[3]。以上是对中医思维特点的简要阐述,概括来说就是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且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知识体系渊源深厚。 

三、中医学专业教学中倡导深层次学习法的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