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总产值范例6篇

医药行业总产值

医药行业总产值范文1

1 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1.1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据IMS health报告,2007年全球药品市场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120亿美元,市值较过去5年增加1780亿美元;虽然销售额逐年增长,但从2000-2007年的总体趋势看,增速却在逐年减缓,2007年降至最低(6.4%)。 其中3个领域表现引人注目:一是生物技术药品的需求预计增长强劲,增长幅度达到13%~14%;二是仿制药增长幅度达到13%~14%;三是专科药品增长幅度将达到10%~11%。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美国、欧洲、日本三大药品市场的份额超过了80%,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专利药市场。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th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2008年报告数据称,2007年美国研究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16.4%,协会成员研究开发费达到445亿美元,总的研究开发费为588亿美元。由于研究开发费用越来越高,发现新的药物单体化合物的速度减缓,2007年全球批准上市的新分子实体(New Molec-ular Entity,NME)13个,新生物药品(New Biologic)6个,比2006年数量显著下降。为了削减研发开支,许多跨国制药公司开始剥离研发中的非核心部分,把越来越多的研发工作外包给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因人才密集、成本低廉,已成为外企首选地之一。

1.2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生物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如“863”高技术计划)、《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国内医药经济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加大了科研开发力度。2007年,受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及各项有利于医药经济发展的政策因素影响,国内医药经济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工、商盈利能力和终端用药水平显著提高,医药工业研究开发投入经费是2006年的10倍以上,达到了54.65亿元,占利润总额的9%(表1)。

全国主要医药商品进出口额持续增长,化学原料药及制药中间体的贸易顺差保持强劲势头,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7%;医疗器械贸易顺差为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西成药国内需求旺盛,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进口增幅高于出口32个百分点。

2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2007年,上海生物产业基地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部级生物产业基地,这标志着上海生物产业已纳入国际生物产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上海已经成为四大国家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基地之一,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的基地之一。

2.1 总体发展概况

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生产稳步增长,核心产品正在形成,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生物医药产销快速增长,研发外包发展迅速,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势。

医药产业稳步发展。2007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达到5.47亿元,同比增长53.65%,远远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3.13%);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6位,产销率达94.9%,接近全国平均水平(94.5%);企业亏损面为21.75%,比2006年增加1.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亏损面0.92个百分点(见表2)。

工业企业规模与2006年基本相同,以小型企业为主。2007年上海医药工业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均位居全国第5位,占全国比例5%以上(见表3)。

工业制造企业中化学制药占据主导地位。化学制药是上海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柱行业,在生物医药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行业资产分布看,化学制药业的资产占到49%,约是其它各子行业的总量。

核心产品正在形成。上海已培育了一批疗效独特、自主创新的拳头产品。如上药集团的“头孢曲松钠”、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水痘疫苗”、海尼药业的“氨氯地平”、现代制药的“阿奇霉素”、和黄制药的“麝香保心丸”等产品的年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2007年上药集团的“头孢曲松钠”销售额超过5亿元,上海生物医药企业正在形成有自主品牌的核心产品。

2.2 上海医药的经济地位

医药工业稳步增长,在全国经济地位徘徊在第6~7位。2007年医药工业总产值为340.03亿元,居全国第6位;销售产值322.8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0.82亿元,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29.50%。

医药商业在全国处领先地位。2007年医药商业销售总额为476.18亿元,居全国第2位;商品销售收入净额为446.48亿元,居全国第1位;累计实现利润总额8.69亿元,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27.42%。

2.3 各子行业工业经济运行

经济比重:化学制药是医药行业的经济支柱。各子行业中,化学制药在医药工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化学工业中,制剂的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43%。

经济增长情况:化学制药工业中,制剂产值高居榜首,中药饮片增幅强劲。制剂的工业总产值为141.84亿元,位居第1位;而中药饮片产值增幅最为强劲,高达832.4%。

经济类型:国有经济企业数量下降明显。在各种经济类型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企业由2006年的109家增加到117家(增长了7.33%),其他经济属性企业由67家增加到87家(增长了29.85%),而国有企业则从2006年的24家减少到21家(下降12.5%)。

股份制经济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在331家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有117家,股份制企业84家,股份制经济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占60%以上。

2.4 上海医药产品终端市场情况

以上海地区样本医院(样本医院为83家,包括三级医院27家,二级医院42家,一级医院14家)购药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海医药产品的市场情况。

市场份额:表4数据显示,市场份额较低。从2007年上海地区样本医院的品种、企业和市场份额中可以看出,上海产品的品种数增长率远远滞后于样本医院产品的增长率,所占份额较低,上海产品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严峻考验。

2007年样本医院用药中,上海产品有612个,占全部用药的31.29%。上海产品企业数为113个,占全部企业的6.85%,从中可看出,虽然企业生产的品种数多,但没有优势、重点品种。而由用药金额所占份额14.21%可见,上海产品市场占有率不大,市场地位不容乐观。

产品竞争力:合资产品总体竞争力优势明显。从2007年上海地区样本医院的品种、企业和市场份额中可以看出,平均增长率为2.99%,高于上海产品平均增长率(1.65%)。

2007年上海地区样本医院中,合资企业数量占上海企业数的12.39%,其产品占上海产品的21.24%,而市场份额却高达46%。可见合资企业产品规模较大,产品集中度高。

竞争地位:样本医院金额领先前50位品种中,上海产品占有率有所下降。2007年样本医院用药金额前50位品种中,上海产品的品种、金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下降9.38%和4.67%。

2007年样本医院用药领先品种中,上海产品虽然份额过半,但品种数量有所减少,金额也随之下降,上海企业对金额领先的热点、重点品种关注度不够。

2.5 科研状况

科研投入与产出:医药工业研发投入增加,但在上海6个重点工业行业中生物医药制造业的科研投入依然较少。2007年,上海从事药品研究机构、研发公司、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单位超过400家,医药工业研究开发经费达到5.47亿元,同比增长53.65%,但生物医药制造业科研投入依然不足。上海6个重点工业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项目与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情况显示,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投入的项目最少,经费支出相应最少,分别为1052个和14.10亿元。

药品研发速度较慢。上海新药和仿制药注册位居全国第12位。2007年,国家加大了药品注册审批监管力度,颁布实施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提高新药门槛,鼓励创新药物的开发,减少低水平重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07年,上海仅获得23个新药和仿制药注册批件,其中新药注册批件数7件(5个化学药,2个生物制品),占全国新药注册批件数的4.4%;仿制药注册批件16件,占全国仿制药品注册批件数的2.3%。

医疗器械注册秩序明显改善。2007年下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了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工作,对部分高风险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组织了核查试点,对部分重点监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专项检查,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等配套文件,规范了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管理工作,医疗器械注册、生产秩序有了明显改善。2007年上海完成I、Ⅱ类医疗器械注册880件。

药包材批准数量快速增长。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基础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2007年上海获得批准的药包材由2006年的8个增加到32个,增长300%,从构成来看,主要是口服固体药用瓶,其次是药用封口垫片。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授权的上海生物医药发明专利达到444件,比2006年(438件)略有增长,其中A61K类授权的发明专利为167件(增长16%),c07类115件,C12类129件。

在A61K中,中药专利授权量占A61K半数以上,达到51%;其次是化学药,达到38%;生物药占11%。

从专利权人分布情况看,高校是申请专利的主要力量,占A61K类授权专利的40%;其次是企业、个人和科研机构,分别占23%、20%和17%。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取得可喜成绩,企业创新能力正在提高。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总数中,上海占了15.4%,创历年来上海获奖比例最高纪录,共获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生物医药领域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占全部奖项的30%,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占全部奖项的2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3.1 企业数量增长及分布情况

企业总体数量增长率呈显著下降态势。截至2007年年底,浦东新区共有生物医药企业357家,比上年增加7.21%,其中化学制药企业87家,中药制药企业14家,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企业50家,生物制药企业138家(占38.66%),企业总体数量增长率呈显著下降态势。

生物制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民营企业数量增加较快。近5年来,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子产业中,生物制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年均增长36.2%,占生物医药企业总数的比例从2003年的24.69%上升到2007年的38.66%;外资和民营企业数量增加较快,年均分别增长30.42%和26.05%。

3.2 企业规模

总规模呈扩大趋势,企业仍然偏小。2007年末,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企业的实收资本、固定资产原值、总资产均有显著的增加,显示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近些年来总体规模呈扩大趋势。

但企业上述指标的平均数与2004年相比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一变化主要与新增加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原有企业的规模增长速度不快有较大关系。

利润总额快速增长,工业产值、销售产值增幅回落。2007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增长,利润总额快速增长,但工业产值、销售产值增幅比2006年显著回落。

自2003年以来,浦东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占上海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呈现缓缓下降态势。2007年,浦东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占上海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3.35%,与上年相比继续下滑。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3.42亿元,占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值的58.18%,比2006年提高7.71个百分点。

3.3 研发投入与产出

投人增加,成果显著。近年来浦东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39.35%。2007年,357家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共计6.03亿元,占销售总额的比例为5.06%。但生物医药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仅为168.91万元,投入的绝对数还比较小,但与2003年的98.95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007年获得新药证书1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9项。自主研制的4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新药通过了上海市组织

的项目验收。这4个抗体类新药分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乳腺癌、银屑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其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源化抗体新药(益赛普)已经上市销售;治疗乳腺癌、银屑病的两个抗体新药已完成临床研究,进入申报新药证书阶段;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抗体药物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形成张江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共有35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分布在生物技术和化学制药研发和制造、医疗器械、现代中药领域,初步形成由六大模块组成的产业集群,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孵化创业、教育培训、研发外包、风险投资,园区内有20多家国家和市级研发机构、20多家国内外制药公司研发中心、40多家生产企业、250多家创业企业和60多家研发外包企业等。

外包服务(CRO)高速发展。2007年,浦东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高速发展,对新区15家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年研发外包服务产值共计达到8.66亿元。已出现药明康德、开拓者化学、睿星基因、桑迪亚、睿智化学等在国际上有一定声誉的研发外包企业。其中,药明康德、睿智化学等企业成为新药研发外包“领头羊”,已经步入了销售收入逐年翻番的高速成长期。

业务急剧扩张,吸引大量国内外投资者。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新加坡星展银行和香港思格资本集团建立科星创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达5000万美元。IDG联合国内、美国和日本的3家风投机构,一并向桑迪亚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投入数千万美元;上海浦东生物产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顺利完成首个投资项目――凯赛生物(Cathay Industrial Biotech Ltd)的运作。

2007年,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科文思(上海)中心实验室、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落户浦东,礼来公司与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会给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与巨大的创新力,使其研发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 小结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40.03亿元,同比增长15.21%,比上海GDP的增长幅度(13.3%)高出近2个百分点,但上海生物医药GDP贡献率较小、生产总值只占上海GDP的2.8%,经济总量在全国仍然徘徊在第6~第7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新药研发投入在上海6个重点行业中依然最低,新药上市速度远低于其他发达城市,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产学研联动。药品终端市场合资产品占45%以上,上海产品占有率有下降趋势。

浦东显现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生物制药企业(机构)为主,研发外包服务(CRO)高速发展,浦东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26.19亿元,占上海生物医药产值30%以上,但2007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利润总额快速增长,工业产值、销售产值增幅出现回落。

医药行业总产值范文2

一、泰州医药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㈠总量指标优势明显。截止2003年底,全市列统医药生产企业已有100余家,涉及药品生产、药品包装、医疗机械等多个门类,2003年全市医药工业产值94.84亿元、销售84.46亿元、利税19.04亿元、利润12.94亿元,分别占全省当年医药工业产值359.5亿元、销售360亿元、利税68.24亿元、利润38.93亿元的26.3%、23.8%、27.9%、33.3%,四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分别比位居第二的苏州市高15%、17%、71%和115%。这在全市六大主体产业中是唯一的。

2003全市27家列统药品生产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元)(略)

㈡骨干企业作用突出。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龙头,加上江山制药、济川制药、苏中药业等四大企业构成了泰州医药板块的主体,四家企业的产品生产集中度占全市的94.01%。其中扬子江药业集团2003年完成销售60.5亿元,利税10.5亿元,入库增值税3.5亿元,连续六年在全国6300多家医药企业中列前五强,去年综合竞争力测评列第一,利税排名居第二;江山制药是全国VC“四强”中的“老大”,也是全国医药工业出口十强企业之一;扬子江、江山、济川三家企业均跻身2003年全省医药十强企业之列;江山制药、济川制药和苏中制药2003年利税均超过1亿元。2003年“四强”企业入库增值税达4.47亿元,比上年增收1.27亿元,入库增值税占全市工业增值税总额的15.8%,增收额占当年全市国税收入增量的24.35%。

四户药品生产企业2003年度主要经济税收指标(略)

㈢重点产品市场扩大。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医药产品10个,3000万到亿元的产品10个,1000万至3000万的产品27个,8%的重点产品占全市药品销售总额的60%。

㈣技改改制力度增强。近三年来,泰州医药产业共投入技改资金15.8亿元,其中:2003年当年投入6.2亿元,GMP改造投入7.5亿元,扬子江药业三年投入近10亿元;实施了一批国债项目和“双高一优”项目;10家企业进行了资产收购、兼并或重组;今年,扬子江药业城和苏中药业园已先后启动建设。上述举措进一步优化了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了医药产品结构调整。目前,全市98%的药品是从GMP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7%以上。

㈤技术创新初见成效。目前泰州医药企业共有博士后工作站2个,药物研究机构7家,中高级药物研发人才150多人,与全国5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全市累计有67个药品剂型通过认证,累计获得新药证书56份,其中一类新药13个,二类新药10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泰州医药工业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走势

㈠从国内医药工业发展动态看:截止2003年,全国医药经济已经连续五年保持稳定增长,五年间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8.4%,实现利润年均增长28.8%,但今年以年,国内医药工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一是受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上半年产销增幅均有所回落;二是医药产业“两极分化”加剧,生产集中度和效益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排前60位的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6000多家企业的32.9%,沿海七省市占全国销售的52%,利润的60%,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成为转移生产和产业聚集的中心;三是重组做强、资本经营成为大势所趋,一批目光深邃的先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寻找联合、兼并或参股、控股的对象,实现超常规的资源聚集;四是全球排名前20强的跨国医药企业已全部进驻我国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药品已占国内医院用药的45%左右,国外制药企业还在我国设立了纵多的原创型研发机构,目前仅上海就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约80家,我国加入WTO以后,进口药品关税将下降10-15个百分点,对“洋药”的高关税壁垒即将消除,国内医药企业必将面临更加强劲的市场竞争;五是国家关于药品价格调整政策的不断出台,整顿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措施,GMP改造后扩大产能的压力等,导致医药行业必将产生一轮新的“洗牌”。随后国内医药产业将步入新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阶段。

㈡从全省医药工业发展现状看:全省各地医药工业“群雄竞起”的格面基本形成。如苏州市外向型医药工业发展迅猛,葛兰素史克、礼来、普强、碧迪、百特等国际知名的跨国医药公司纷纷落户,已形成两个医药外资企业群,2003年有6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利税前100强,而我市只有3家;无锡市固定资产超过5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已有一家,有3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利税前100强,已经形成新区医药工业园、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和惠山生命科技园等三个制药企业密集区;南京市因区位、环境和人材优势,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连云港的新医药产业基地发展也十分迅速,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利税前100强,恒瑞、正大天晴、中金等已成为旺盛的经济增长群。

㈢从泰州医药工业运行质态看:在总体形势和经济总量暂居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发展隐忧:一是多数医药企业规模仍然过小、布局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实力较弱,与此相关联,一些企业股权结构不甚合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欠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窄,表现为"仿制"品多、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三是利用现有优质资产嫁接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程度较低,全市医药工业利用外资不仅总量较低(数据?),而且水平不高,特别是与大型跨国医药企业的合作仍然是空白;四是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缺乏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与机制;五是受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主要企业产品价格下调、销售增速下滑、税收总量减低的迹象有所显现。

三、泰州医药工业纳税能力估算分析

㈠2003年纳税能力静态分析

1、理论分析(计算推断)

以全市列统药品生产企业(27户均为一般纳税人)为对象,按照纳税能力分析的理论方法,以工业增加值扣减净出口和存货增加值,来推算内销产品的增值税税基,按当年实际出口额与现行出口退税率来推算出口退税总额,由此可得出2003年度药品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能力。

根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03年度,医药制造业列统工业增加值324754.5万元,存货增加值11940.8万元;根据国税部门统计这27户企业净出口价值66781.88万元(按约等于出口销售额计)。由此进行计算:

①内销产品增值税税基=324754.5-11940.8-66781.88=246031.82万元

②以增值税17%的税率作为标准税率,这内销部分纳税能力为

246031.82*17%=41825.41万元

③以13%作为出口退税标准税率,推算出口退税总额为

66781.88*13%=8681.64万元

④推算出2003年度药品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能力为

41825.41+8681.64=50507.05万元

2、实证分析(纳税实绩)

根据国税征管信息系统数据查询显示:2003年度,27户医药行业列统企业共申报应征增值税43232万元,共办理出口退税2924万元。

3、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的对比,医药企业的实际纳税能力(46156万元)虽低于理论纳税能力(50507万元),但两者还是比较接近的,表明在实际征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外部因素,对医药企业的纳税能力产生影响。

㈡泰州医药企业税源走势分析

1、主要企业近五年税收增幅及收入弹性走势分析。

主要企业1999-2003年增值税入库情况(单位:万元)(略)

通过比较主要企业(四户)5年来增值税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比值(即增值税的弹性系数),我们可以看出,医药行业主要企业近年来增值税弹性系数均在2.5以上,远远高于1的标准,表明医药行业增值税的弹性相当大,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由于该弹性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医药行业增值税的弹性空间正逐步缩小,受内部结构调整、外部宏观调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增长幅度已逐步放缓,趋近于经济增长幅度。

2、2004年1-6月主要药品生产企业销售、税金情况分析

通过2004年1-6月主要药品生产企业销售、税金情况(上表略)可以看出,这四户企业无论实现销售还是实现税金的同比增幅均普遍低于上年同期增幅,滞涨现象已经开始显现。扬子江药业集团增幅趋缓的原因一是抗生素销售额占其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达45%以上,主产品的降价必然带来销项税额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当期应纳税额;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进项税额增加,1-6月申报抵扣进项税额22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32万元,增长23%。济川制药由于该企业产能扩大,截至2003年底该厂所有产品全部通过了GMP认证,2004年已研发4种新产品,加之该厂狠抓营销队伍的建设,在全国设立了178个办事处,销售数量也随之增加。

此外,由于重点企业一些大型技改项目启动较晚,施工时间较长,预计今后三年医药工业销售增速将有所减低,医药行业税收增长对泰州国税增长的贡献度也将有所减弱。

3、药品生产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分析

2003年,药品生产列统企业(27户)实现销售53.93亿元,实现增值税应纳税额7.79亿元,总体税负为14.44%。其中主要四户企业的(内销)税负分别为:扬子江药业15.37%,江山制药9.75%,济川制药14.92%,苏中制药14.19%。药品生产企业税负相对较高的原因:一是价格机制的影响,由于现行的国家药品价格管理相对比较宽松,除列入医保的药品实行最高限价(最高限价也有较大利润空间)外,其它药品放开管理,由市场机制调节,目前全行业定价普遍较高;二是抵扣限制较多,由于药品生产企业的研发周期长,研发费用、试验成本以及技术改造投入都很大,却并不能在增值税进项部分抵扣,间接增加税负;三是流通体制的影响,当前药品流通环节的费用较高是普遍现象,高费用带来高价格,因而造成税负居高不下。因此,对我市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在目前药品降价空间十分有限的形势下,如果没有一些配套的改革措施出台,如实现消费型增值税政策、进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鼓励自主技术创新等,税负普遍偏高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有较大改变。

四、推进医药工业经济税源可持续较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1、推进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国家应加大对医药科技的投入,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制,在科研立项、经费补助、新药审批及固定资产投资上给予必要支持,并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医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重大医药科技课题和国家一、二类新药的资金投入,在制定所得税政策时应考虑合理的税收优惠抵免。政府应积极探索引入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医药产业基金,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共同促进新药科研开发;在招商引资的方向上,应注意把重点放在与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合资合作上。

2、深化改组改制,激发企业活力。要破除一切歧视性和限制性的政策阻隔,通过进一步改革所有制结构,畅通国有资产退出和民营资本进入医药生产企业的渠道,鼓励民资加快进入医药行业,引导有针对性地嫁接利用外资,逐步使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成为泰州医药工业的主体。

医药行业总产值范文3

从医药行业11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尽管受国家政策调控以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影响,我国的医药行业目前仍然表现为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生产、销售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成本费用持续增加,经济效益有所回升,今年以来利润增幅终于超过10%。

生产、销售均保持较快增长

2006年1-11月,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60.23亿元,同比增长18.39%,较前三季度的增幅微跌。新产品产值653.47亿元,同比增长14.60%。

其中,化学原料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61.71亿元,同比增长17.11%;化学药品制剂工业累计实现1353.87亿元,同比增长14.48%;中成药工业累计实现1031.37亿元,同比增长13.86%,增幅列各子行业之末;中药饮片加工业累计实现191.41亿元,同比增长30.56%;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简称“医疗器械”,下同)399.61亿元,同比增长26.95%;生物生化制品行业381.07亿元,同比增长24.85%;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行业(简称“卫生材料”,下同)209.04亿元,同比增长39.93%,在所有的子行业中增幅最大;制药机械32.14亿元,同比增长31.85%。

今年1-11月,医药工业总产值排名前10位的省市在医药工业中所占的比例为67.94%,山东、江苏和浙江省继续居排行榜的三甲,增幅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山东、河南和广东省。

表1 2006年1-11月医药工业总产值按地区排名(前10位)

今年1-11月,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61.45亿元,同比增长16.55%。

图1 2006年1-11月医药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525.59亿元,同比增长19.71%。其中,卫生材料、中药饮片加工、生物生化、制药机械和医疗器械行业分别完成销售产值203.77、179.21、361.24、30.10和382.9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4.95%、31.54%、28.15%、25.64%和24.95%,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行业为销售产值最高的3个分行业,分别完成销售产值1124.37、1285.14和958.7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01%、15.39%和15.10%,同比增幅均落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增速进一步下降。

1-11月,全行业累计完成出货值590.26亿元,同比增长26.83%,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作为医药出口两大组成之一的化学原料药行业,出货值占全行业的45.59%,在面临反倾销反垄断双重压力下,实现出货值269.09亿元,同比增长17.59%;出货居第二位、占比23.37%的是医疗器械行业,累计实现出货值137.93亿元,同比增长42.52%。在成品药方面,生物生化制品和中成药分别实现出货值61.41和26.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49%和24.07%,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化学药品制剂累计实现出货值51.60亿元,同比增长也达到18.46%。

产销衔接方面,2006年1-11月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07%,比上年同期高1.1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的较高水平,整体产销较为稳定。除医疗器械行业和制药机械行业产销率分别较同期下降1.28和4.41个百分点外,其他分行业的产销率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图2 2006年1-11月各子行业产销情况

1-11月,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461.74亿元,同比增长为18.12%。其中,卫生材料、中药饮片加工、制药机械、生物生化和医疗器械行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92.97、169.32、29.53、347.38和379.7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2.42%、35.62%、30.25%、25.04%和23.21%,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的销售收入增幅相当,同比增长分别为15.00%和15.81%,均低于全行业的平均增幅,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147.95亿元和1248.51亿元。中成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45.82亿元,其增幅列全行业末位,为13.47%。

成本费用持续增加

自2003年底以来,水、电、煤、汽等上游生产要素持续处于较高的价格水平,医药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2006年1-11月,在面对上游原辅材料、水电煤运价格处于高位压力的同时,企业开工不足、行业毛利水平下降、GMP改造后企业的经营费用普遍提高等原因导致企业成本费用持续上升。

1-11月,医药工业成本费用的增长幅度一直领先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本期医药工业销售成本同比增长了20.86%,比销售收入增幅高了2.74个百分点,达到3122.48亿元。2003年以来,医药行业成本费用一直处于20%以上较高水平,并且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

图3 2000-2006年11月医药工业销售成本增幅变化趋势

其中,化学原料药累计销售成本757.24亿元,同比增长16.03%;化学药品制剂613.10亿元,同比增长20.31%;中成药472.91亿元,同比增长19.77%;中药饮片加工100.10亿元,同比增长39.31%;生物生化制品194.48亿元,同比增长28.35%;卫生材料124.12亿元,同比增长48.42%;医疗器械18.32亿元,同比增长25.70%;制药机械18.32亿元,同比增长33.78%。

今年1-11月,全行业销售费用累计455.77亿元,同比增长13.61%,增幅较同期有所下降。

表2 2006年1-11月医药各子行业销售费用情况

经济效益增速平缓,仍处于历史低位

1-11月,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352.89亿元,同比增长为10.44%,尽管仍处于历史低位,但是终于扭转了2006年以来利润增幅一直处于10%以下的局面。

图4 2006年1-11月医药工业利润增幅变化趋势

医药行业运行分析

本期出现亏损企业1449家,行业亏损面为25.36%,累计亏损额36.72亿元,同比增长了17.58%。

从分行业的利润看,卫生材料、医疗器械、中药饮片加工、生物生化制品和化学原料药工业1-11月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2.62、36.35、8.75、38.10和65.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8.39%、27.40%、24.48%、20.52%和19.58%,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中成药累计实现利润84.24亿元,同比增长仅为2.36%;化学药品制剂105.41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75%,也突破了2006年以来一直处于负增长的局面,且相对于2006年上半年情况有较大的好转;制药机械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85亿元,同比下降了5.50%;作为行业利润贡献最大的两个领域――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两个成品药领域效益增幅大幅下滑,直接影响了全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表3 2006年1-11月医药各子行业利润增幅及占比情况

医药行业总产值范文4

刚性需求充足整体发展平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介绍说,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医药工业是第四大创利产业。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平稳,2008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幅为25.7%,2009年前4个月同比增长18.29%。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侵蚀不断深入,医药产业受到影响,我国医药产业也受到波及,特别是医药出口受冲击比较严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112.41亿元,同比增长3.57%,医药出口出现负增长(-0.45%)。其中,西药原料药出口下降了8.8%,中成药出口下降了13.74%,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下降22.61%。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拉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在医药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新医改政策带来市场扩容的机遇下,我国医药产业整体前景比较乐观,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方面,制药工业集中度有所提高。我国现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738家,去年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40.59%,比2007年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呈现集中度提高态势的同时,工业企业的销售规模也进一步加大,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同时,医药工业盈利水平保持增长。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708.9亿元,同比增长28.4%。2009年前2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8%。尽管由于外销受阻,化学原料药工业的利润仅增长6.9%。但生物制药工业的盈利水平较高,1-2月的增幅为43.4%,显示出生物技术产业高增长、高回报的特征。

另一方面,医药商业购销增长稳定。2008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累计购进约3450亿元,同比增长11.45%,累计销售3330亿元,同比增长13%。2009年一季度,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933.21亿元,同比增长9.81%,销售总值为1036.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1%,增幅比较平稳。

医药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主要是化学类药品,由于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导致这类药品利润空间变小。然而由于我国中药资源比较丰富,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同时,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快,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以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为例,坐拥长白山这个“立体资源宝库”,吉林省的医药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冲击。2008年吉林省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00多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196亿元,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在其他工业产品出口萎缩的情况下,吉林省医药产业出口却实现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去年吉林省医药产品出口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62.2%。其中中药产品占了不小的比重。

同时,我国药物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已经建立起从药物靶标发现、新药发现到新药开发的完整药物创新体系。

盐酸安妥沙星及制剂是中药创新药物的一个代表。该药是由源自中药的石杉碱甲设计开发的创新药物,对多种动物的多种认知障碍模型有恢复效果,具有抗早老性痴呆的作用。目前,生产该药的上海药物所已经获得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专利授权,Ⅱ期临床研究在法国、瑞士、南非等6个国家35家医院展开,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生物制药是金融危机下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的又一个亮点。尽管起步较晚,但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达7730亿美元,而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总产值近7000亿元,接近全球的15%。

受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不少生物制药巨头都出现了利润下滑,但长春金赛药业公司却逆势上扬,创纪录地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作为一家从事生物制药的企业,金赛从成立之初就把强化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国内第一支用于矮小的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第一支专利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产品都是在这里研制成功的。这也让金赛药业在金融危机中尝到甜头,目前公司正在研发重组人胸腺素,预计上市后使用人群至少80万,产品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万支。

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表示,生物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物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科学院已于2008年成立了医药产业创新联盟,加速创新药物研发过程。目前,联盟企业共120余家,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共吸引意向性的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逾25亿元。”李家洋说。

紧抓机遇危中寻机

一些专家表示,金融危机既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为我国医药产业实施产业升级带来机遇。我国医药产业应紧抓这一机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破解融资难题,实施产业结构升级。

桑国卫认为,医药工业应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及时跟上和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当前制约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缺乏创新能力和潜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导致在国际医药分工中一直处于低端。提高产品高附加值能够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抢占国内高端医药市场。

同时,随着医药政策和标准的提高,应加速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国家重大药物创新专项和医药技术改造专项推动下,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生物制药等具有高回报率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组织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提供服务,加大力度引导和支持外包企业进行深度市场拓展,强化品牌建设。

金融危机对医药企业最直接的一个影响便是突然失去了廉价的贷款和融资渠道,而药物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过程。这就需要国家新增贷款既要投向生产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和国家扶持的国有企业,也要投向那些融资遇到困难的生物医药企业。

医药行业总产值范文5

【关键词】 北京地区;中药产业;资源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反哺机制

北京地区的中药产业基础雄厚,中药资源种植历史悠久。但近年来,中药产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同步下降成为拖累北京整体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中成药新产品工业产值比重较低(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70%),而且对创新成果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相应地对中药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当。这与“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规划拟定重点发展中药产业的要求差距很大,也与已经形成的“四、三、二”产业格局不相称。时下,北京京郊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几个中药重点区县已经形成了集中化规模种植的局面。北京中药产业的发展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挖掘中药资源除经济价值以外的生态、品种等价值,依托强大的医药产业基础,未雨绸缪、理清思路,构建中药产业反哺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及体系。

1 北京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1.1 近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呈下滑趋势

近年来,北京地区医药产业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但销售收入、尤其是销售利润增长趋缓,而且利润总额还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这种状况与全国相比较更为明显,其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在全国的地位呈现出下滑态势,利润总额由2001年的第4位下降到2006年的第6位。与上海、天津等医药重点省市比较,虽然利润对销售收入占比仍然较高,但利润总额绝对减少,尤其是新产品产值增长乏力,2006年仅为3.10%,而同期上海和天津增长的幅度分别为20.70%、57.10%。见表1。表1 2006年北京地区和全国、上海、天津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略)注:括号内为同比增长(%)

1.2 2006年北京地区医药各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状况

分行业来看,2006年北京医药工业领域的化学制药、生物医药、中药制药、医疗器械四大子行业各有差异。化学制药工业销售稳定增长,但利润大幅下滑;而中药制药工业销售和利润均同步下降。化学制药工业和中药制药工业利润大幅下滑是2006年整个北京地区医药工业利润严重滑坡的最主要因素。生物生化制品和医疗器械这两个子行业经济运行良好,展现出销售、利润同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利润出现快速增长(达到29.5%和37.6%)。相比较而言,中药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成为整个北京市医药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见表2。表2 2006年北京地区医药各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状况(略)

根据表2数据分析,北京市医药产业总体平稳增长但利润却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高附加值新药品的创新能力不足,这已经影响到现在的利润增长,而且还会制约将来长远的产业发展;二是制药工业利润下滑,说明中药资源产业化发展成为北京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联系近年来生物创新医药高速发展的趋势,中药产业化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北京医药产业提升的关键。

2 北京地区中药产业发展状况

2.1 中成药产业状况

近年来,北京地区中成药行业经济总量提升较快,提升速度始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4.2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35.20亿元,提高1.5倍,平均年递增率为25.34%,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年递增率11.03个百分点,全国排位由第11位提高到第9位,稳定位于全国中上水平(第9~11位)。2005年统计快报显示,北京中成药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40亿元,与2004年基本持平。初步分析认为,占北京中药销售收入1/3左右的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在2005年销售出现负增长,影响了北京中药行业的整体增长速度。

北京地区中成药行业工业效益不断提高,利润、利税总额持续增长,工业效益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利润总额由2000年的1.3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7.28亿元,提高4.60倍,平均年递增率为53.83%,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年递增率39.96个百分点,全国排位由第13位提高到第2位。2005年统计快报显示,北京地区中成药行业实现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26.20%。利税总额由2000年的2.7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80亿元,增加3.00倍,平均年递增率为31.28%,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年递增率17.41个百分点,全国排位由第14位提高到第3位。

2.2 中药制药工业状况

中药产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同步下降成为拖累北京整体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6年,中药制药工业(包括中成药及中药饮片)完成销售收入42.60亿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1.70%,利润总额为6.900亿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19.20%。主要原因:一是主要中药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北京中药制药工业经营状况下滑主要受同仁堂集团影响较大,同仁堂股份及同仁堂科技销售收入和利润在北京中药制药工业中,占据近50%的份额。但在国内新兴中药企业的赶超下,出现业绩下滑和股价低迷。二是中药主打品种竞争地位下滑。长期稳居市场老大的主打品种六味地黄丸、鸟鸡白凤丸让出霸主之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2.3 中药企业状况

北京国有和股份制的中药企业担当了近几年北京地区中成药产业发展与贡献的主力军。不论从工业总产值还是从利税贡献方面看,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都是绝对主力,两者的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已占北京中成药行业的90%以上。从企业规模方面看,大型企业在经济总量增长和提高工业效益方面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显示出企业规模效应。大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近70%,利税占全行业的90%以上。突出的体现出如下特点。

2.3.1 销售收入和利润向优势企业集中

北京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健康药业和北人维信等4家企业年销售占整个北京中药制药工业的56.00%,利润总额占61.00%。

2.3.2 企业体制创新的优势突出

如与同仁堂合资的同仁堂健康药业,因为体制差异、管理模式不同,经营一枝独秀,销售与利润同步快速增长,已进入北京医药工业企业前20强的地位。

2.3.3 兼并整合的趋向渐趋加强

2006年,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51.00%的股权以协议方式转让给“天坛生物”。此外,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还与大股东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三方共同出资组建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即“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拉开了疫苗产业整合序幕。华源生命2006年与华润股份签署协议,华润股份收购北药集团50.00%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双鹤药业48.89%的股份和万东医疗51.51%的股份。

2.3.4 资金募集国际化趋势明显

科兴生物在美国上市,中生北控在香港上市。科兴生物在美国上市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到目前为止,北京医药类上市公司已达14家,共融资超过40亿元,市值近220亿元,销售收入约占全市医药工业的1/4,利润总额占全市1/2以上。

2.3.5 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加快

2006年,同仁堂香港生产研发基地——同仁堂国药公司在香港大埔工业园落成,这是第一家在香港全资投资的内地企业。近年来,同仁堂已在英国、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中国港澳台等14个国家和地区建了22家药店,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中成药出口量方面,同仁堂已居首位。

3 北京地区中药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北京中药产业经济总量提升较快,工业效益也不断提高,利润、利税总额持续增长,工业效益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研发机构人才多,科研实力基础雄厚

北京拥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构成的国家中医药创新体系的核心,所获政府经费占全国的40%;北京地区的中医药科技人员约占全国的30%,由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的中医药专家和优秀中青年专家为主构成了北京阵容强大的创新人才队伍。目前,“863”计划等重大国家科技计划的经费每年约有1/3以上投在北京;1997-2001年,北京地区每年平均“产出”新药证书117张(其中“二类”以上38张),持续稳定占据全国总数的1/10。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北京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基因组、生物芯片、转基因和干细胞等前沿技术平台的搭建已初具规模。

3.2 临床资源丰富,院内制剂市场广阔

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东直门医院是国家中药新药主要临床基地,院内中药制剂资源丰富。以广安门医院为例,院内中药制剂多达90种。院内中药制剂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市场规模已初步形成,是北京未来创新中药大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政府机构汇聚,地利优势显著

北京集中了国家药品管理体系中几乎全部的政府机构,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在北京市级以上的政府科研机构中,生命科学的科研机构有55家,以生命科学研究为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6个。

4 北京地区中药材资源产业化发展分析

4.1 中药材种植条件优越

4.1.1 发展速度较快

2000年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 300 hm2, 2001年增幅超过150%,这几年基本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通州区和房山区的发展速度最快。

4.1.2 种植区域相对集中

通州、房山和怀柔3个区(县)种植面积占全市85%以上,主要品种30个左右,初步形成了房山以甘草为主、通州以黄芪为主、怀柔以西洋参为主的品种布局。

4.1.3 主栽品种特色鲜明

北京郊区(县)生态环境优越,凡华北地区种植的中药材在京郊均有分布,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主要有甘草、黄芪、西洋参、黄芩、丹参、柴胡、板蓝根等,主栽品种是甘草、黄芪、西洋参。

4.1.4 具有产业化生产特征

怀柔将西洋参经营企业和农民联系起来,签订药材购销合同,同时向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推动了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通州和房山也依托当地的药材加工企业,发展本地药材生产。近年来,京郊还涌现出中药材种植经济合作组织,向农民提供种子、技术及销售服务。这些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促进中药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2 中药材产业基础良好

北京中药产业的龙头企业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同仁堂现有24个剂型,800余个品种,无论从剂型数量还是品种数量均位于国内领先地位。北京郊区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我国原料药材重要流通市场,素有“国药”、“京药”等美誊。北京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市场,药品质量全国领先,医药流通市场的药品合格率近年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便利条件突出,既有形成规模的院内制剂需求市场,还有相邻地区河北安国药材市场。此外,京郊农业科技力量雄厚,在药材种植方面能够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持。

4.3 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形成

“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规划拟定,医药产业发展将重点发展中药产业,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无污染的医疗器械产业,加快扶持代表医药发展方向的生物制药,适度发展化学药,培育产业规模,提升创新能力,建立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和化学药四大领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发展方案”确定,将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生物城、亦庄药谷、京西医药产业带、京东医药产业群这5个地区为中心(即 “一园、一城、一谷、一带、一群”),建成北京市的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并使生物工程与医药成为北京市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中关村注重发展生命科学的上游研发、中试与试生产以及企业的孵化等;大兴立足于产业化基地;亦庄药谷则定位于现代制造业基地。由此,形成了生物医药三驾马车协力抢滩生物经济的战略布局。2002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白皮书”透露,北京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已基本形成“四、三、二”的格局,即创新、制造、流通和服务等4个产业环节,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技术和化学制药等3个核心领域,共性和专业性2个服务体系。

4.4 发展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北京将重点支持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刘家窑-赵公口地区同仁堂科技园的发展,完善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硬件配套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在此基础上,北京将作为中国标志性的市场和全国中医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吸引京外、海外投资,实现北京中药产业的超常规发展。

现代中药将成为北京医药工业新亮点。在“北京市关于落实《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发展中药现代化、壮大中药产业的新思路——“促存量、抓增量、出大药”,即在进一步完善产业环境的基础上,依托北京丰富的中药创新资源、中医临床资源,从市场需求出发,培育中药大品种,以品种带动企业发展;支持现有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京区中药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科技资源为手段,吸引京外、境外资本投资北京中药产业。

4.5 京郊地区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形势

药材种植是京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种植中药材效益明显高于传统大田作物,现已成为京郊地区新的种植热点,而且有些地区还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延庆县农民种中药材可获生态补贴等。

5 北京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思路

5.1 基本认识

中药产业发展要从北京地区道地药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待。一个地方中药材资源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资源物品生成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取决于对这种物品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和产业化组织方式。可以说,诸如生态环境等是中药资源的外部环境,其中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中药资源的道地性。而对一种资源的利用方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表现,中药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才是决定一定区域道地药材能否可持续生成的内在规定。这既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条件,同时还取决于生产的组织方式。

5.2 视角转换

北京地区道地药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要从产业化利用角度进行研究。从全国范围和市场化角度来看,中药产业化的核心并不取决于北京地区所拥有的道地药材,而是如何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产业化条件,包括技术优势和产业化组织方式。因此,要阐明道地药材资源利用的技术条件,剖析道地药材资源产业化利用方式,揭示产业化对北京道地药材的影响作用,提出道地药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5.3 建立医药产业发展与道地药材保护利用之间的反哺促进机制

中药资源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道地性延续的种质价值,还有与道地性相关的医疗安全道德价值,以及最为直接的生态环保价值和间接的中医文化价值。因此,要区分价值链/产业链/生态链,发挥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把重要的价值增值环节留在北京,而不一定将全部产业环节都限制在北京区域范围。这就要求探索中医药产业对道地药材种植的反哺机制,换言之,北京地区中医药要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但产业化的基础并不能建立在道地药材种植基础之上,而且相反还要通过企业-基地、政府转移支付等形式,探索中药产业化资金反哺支持北京道地药材种植生产的适宜组织和方法。

6 北京地区中药资源开发可持续利用对策

6.1 树立一般化资源理念

相对于中药资源产业化,道地药材、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都是中药产业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要树立一般资源化理念,辨析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人才、管理、政策优势,促进北京中药产业化发展。

6.2 确立中药产业发展的全局视野

要利用全国中药资源,以减轻北京道地药材的负担;同时也为其他地区中药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6.3 鼓励支持产业组织创新

北京地区道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取决于产业化利用程度,包括产业化的技术、组织管理方式。因此,要对产业组织的创新加大扶持的力度。

6.4 加大道地药材保护力度

改变中药产业是资源型产业的认识,从整体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出发,审视北京地区道地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区分医药产业与道地药材种植,突出道地药材保护的重要性。

6.5 建立中药产业反哺道地药材种植基金

转变观念,从产业发展出发看待道地药材资源,产业发展资金要反哺道地药材保护。针对不同资源,采取不同对策。

医药行业总产值范文6

2甘南州夏河县人民医院 甘肃 甘南 162100)

【摘要】尽管藏医药在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由于受到社会及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剂型相对滞后,全国藏医药工业总产值仅为6亿元,仅占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的0.2%左右。如何使藏医药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大力提高工业总产值,是值得我们思考并探索。

【关键词】 中藏药; 发展; 措施; 探微

【中图分类号】R914.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24-01

藏药作为我国医药学中仅次于中医药学的一门民族医药,不仅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健全,同时以其奇特的用药特点,纯净的药物来源,以及显著的疗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信赖。藏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也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社会及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剂型相对滞后,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目前,全国藏医药工业总产值仅为6亿元,仅占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的0.2%左右。甘南地区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并汇区域,气候湿润,地域辽阔,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合于各类药材的生长,藏、中药资源分布广、产量大,无污染,纯天然的药材达691种,蕴藏量达5243万公斤,这些藏药材均具有纯正、无污染及生物活性高等显著特点,是我国藏药材资源的宝库。

1 中藏药国内发展现状

4000多年前,藏医藏药起源于青藏高原,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博采祖国和世界传统医学之长,形成了拥有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民族医学体系。

青藏高原共有2000多种植物,170多种动物和80余种矿石可以入药,藏医学是融合了印度育吠陀医学,波斯龙那尼医学及中医学的独特医学,藏医药和中医药有着相似的医疗思想,重视整体调节,重在恢复病人的整体平衡,这是中医和藏医的精髓。有200多种藏药进入了国家药典,40多种药剂成为保护品种。2009年公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有78种藏药被收入。

目前全国藏药企业有百家以上,青海有20多家,自治区有40余家,甘肃、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区也有不等的分布。仅在青海省,藏药产业的年产值就在2亿元以上,年增长速度在30%以上,的藏药年产值3亿元以上,青海省境内的金诃、晶珠等藏药集团,年产值在亿元左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现有上规模的藏药企业8家,实现利税最高的为3500万元;同时,一些企业已经成了资源基地、医院、药物研究所、藏医教育、药品生产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集团型发展格局。

2 中藏药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对藏医药的深入研究起步较早,并且藏医药受到较多的重视,许多外资企业正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藏药的研究,甚至发展到想从分子学的角度来研究一种攻克疑难杂症的良药。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印度、日本等均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及专门的杂志,但重点在藏医研究,在其理论,治病方法、机理探讨方面更多一些。近年来国外许多外资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藏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欧洲瑞士的白玛公司对藏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单一产品“莲花二十八味”,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既是对藏药发展前景的贡献,证明藏药发展实力,更是对中国藏药的警示。

3 中国藏药行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中藏药的思考

由于受到社会及生产力发展和制约,剂型落后,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流通的药品存在产品疗效不确切,低水平重复生产,剂型落后繁杂的现象,市场呼吁疗效确定的新产品,同时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研究开以新药、把产品和剂型改革,加速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做为一个重要课题,生产出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新型良药。

3.1 进一步与国际技术相接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药品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生产企业有关GMP方面的规定,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细则,从企业机构人员、厂房设施、设备、物料、卫生、验证、软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不同环节认真执行,采用程序化标准化管理与机械化操作,确保GMP的顺利实施,力求生产出符合国际要求的合格产品。

3.2 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逐步迈向国际市场。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及现代化医药发展现状,藏药的发展速度在某种意义上已超过了中药、西药,在不长的时间里,藏药的市场份额将会有很大的增加,部分藏药产品已走出民族地区,并走上了国际市场。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将会带动更多的藏药产品向国际市场。

4 发展中藏药的措施

4.1 制定中藏药产业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集中优势,选择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藏药产业发展体系,同时,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中的专业人才以技术入股,鼓励省外研发机构来甘肃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联姻,使企业成为新药研发的主体。

4.2 给予新上项目贴息资金,新办企业可享受西部开发中所得税返还优惠。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一批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的种、产、销加工一体化的GAP基地,争取在三年内建成甘肃省地道、品优的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种值基地并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检查。

4.3 给予中藏药种值重点扶持,藏药产业发展的一重要环节,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这也是制给这一行业的关键。没有藏药材资源的产业化与持续利用,就没有藏药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已达90多万亩,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品种的产量在全国占有相当的份额。要集中按照不同中藏药材的生态特性,选择最佳生态区域,在科学利用野生天然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规模化GAP种植地已成当务之急,要集中服务,统一管理,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4.4 在引进人才上给予扶持。人才是发展中藏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第一资源,做大做强中藏药产业,必须加大实施人才战略的力度。“甘南藏族自治州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重点进行中藏药生产加工产业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