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范例6篇

手术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

手术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范文1

20xx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计划一

实施绩效工资是贯彻落实国家工资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是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院绩效工资的实施,必须与我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相结合;必须与有助于激发医院的内部活力,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我院职工的收入紧密相结合;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一、基础性绩效工资:

根据国家工资改革文件规定,“原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的部分,套改后按绝对额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并按原来的分配办法继续发放”。我院按职工原高出的10%的绝对额直接计入职工工资帐户,按月发放。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

推行成本核算,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实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由审计科制定科室效益绩效分配原则,制定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效益绩效核算办法和行政后勤科室质量考核体系。按月核算,分科室发放,每两个月兑现一次奖励。各科室制定本科室个人绩效核算办法,按个人绩效核发到职工本人。

三、津贴性绩效工资:

为更好地加强人才管理,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激励机制,我院实施了“胡萝卜”人才激励工程。“胡萝卜”人才工程评选分甲、乙、丙三等,每一年考核评选一次。甲等津贴8000元/月,乙等4000元/月,丙等20xx元/月,按月计入当选人个人帐户;

为激励护理工作者继承、发扬南丁格尔精神,促进护理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在护理系列开展“南丁格尔”人才评选活动。“南丁格尔”人才评选分为甲、乙两等,甲等800元/月,乙等600元/月。按月计入当选人个人帐户。

为吸引人才,鼓励职工钻研业务,促进员工继续教育,对取得硕士学位的职工发放硕士学位津贴,1000元/月,按月计入个人帐户。

为鼓励职工热爱医院,积极参与科室管理,有利于管理人才发挥才能。在院内实施中层干部聘任制,每年一考核,一年一聘任。发放中层干部岗位津贴,院级600元/月、正科级500元/月、副科级300元/月,正护士长400元/月,副护士长、技师长、干事200元/月,按月计入个人帐户。

以上津贴性绩效工资不重复享受,按就高的原则执行。

四、绩效考核:

全院职工必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调医德医风建设,树立白天使形象。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医院管理。

“胡萝卜”人才、“南丁格尔”人才、中层干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提高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违反《医德医风》、违反劳动纪律和《“胡萝卜”人才管理办法》及医院其他规定的,按照相关管理条理扣除相应绩效工资。

20xx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计划二

为加大医院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卫生部和省、市关于分配制度改革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指导思想

医院经济管理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同时吸取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运行,分配制度改革在推行准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实际工资与档案工资相分离,体现向第一线和特殊岗位适度倾斜,努力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医院的内部活力,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塑造以质量为核心,以绩效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切实促进医院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快速发展。

基本思路

1、积极推行准全成本核算,收入减支出(包括院级管理运行成本分摊)结余部分列入核算单位分配;

2、以科室或医疗组为基本核算单元;

3、质量考核和管理目标考核与科室效益挂钩;

4、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离。即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作为档案工资保留,并按规定报批后记录在职工的档案中,作为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计发退休费的依据。实际工资由档案工资扣出一部分作为绩效,参与奖金分配。

绩效工资范围:

绩效工资范围包括:医生个人技术绩效、活工资、科室效益绩效等。

1、个人技术绩效: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责任重的项目,按其实现的综合效益按比例计入个人绩效部分。

2、活工资:从档案工资中扣出一部分,与科室收入指标挂钩进行考核,作为绩效工资进行发放。

3、科室效益绩效:以医疗组、科室为核算单位,通过经济效益核算结果,结合工作质量,按比例计入科室的部分,即奖金。

科室效益绩效分配原则

1、科室应按照各自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参考个人工作量、创造的效益因素,本着向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责任重的岗位倾斜的原则,进行奖金的二次分配。

2、绩效工资二次分配的范围:每人所扣的活工资(300元、200元、100元)、科室奖金,由科主任、护士长制定二次分配方案,进行二次分配,不得进行平均分配。

3、科室在进行内部分配前可以按照奖金5%的比例,提取科室基金,作为科室公益金,用于科室对外学术交流及社会公益活动,使用情况应在科室内公开。

4、科室主持工作的主任、护士长分别享受科室人均奖金系数的0.5,由医院支付。

医院核算单位

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骨一科、骨二科、妇产科、小儿科、放疗科、肿瘤病房、痔瘘科、针灸科、急症科、手术室、皮肤科、重症监护室、分院门诊部、检验科、B超室、CT室、心脑电、药械科、查体科、磁共振室等

新建科室根据医院业务发展规划进行具体核算。

个人技术绩效核算办法

一、门诊个人绩效计算办法

门诊医生个人绩效,按照门诊辅助检查收入(包括放射、B超、CT、磁共振、心脑电)、化验收入(含化验、病理、细菌免疫等)2%,手术收入2.5%计算到医生个人。

二、住院部分个人绩效计算办法

1、按照首诊医师原则,每收一个住院病人,按5元/人计算到收治医生个人;(不包含观察病人)

2、住院辅助检查收入(包括放射、B超、CT、磁共振、心脑电)、化验收入(含化验、病理、细菌免疫等)2%,计算到科室或医疗组,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分配并上报医院分配表,由医院划拨到医生个人帐户;

3、手术收入按2%计算到主刀医生个人,1%计算到助刀医生个人(不分助刀医生人数,共按1%计算);

麻醉收入(麻醉费)按2%分配到麻醉医生个人(不分麻醉医生人数,由麻醉科具体上报分配名单)。

科室效益绩效核算办法

核算公式:收入-支出=结余

科室效益绩效=结余*提成百分比*有关控制指标

有关控制指标:包括临床医技科室质量考核指标、行政后勤科室考核指标

手术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范文2

摘要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及其计分评价,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比较绩效考核前后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围手术期患者访视完成率。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患者满意率、围手术期患者访视完成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绩效考核可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和业务素质,促进了工作目标的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绩效考核;手术室;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50

手术室是医院中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个专科性较强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有其特殊性。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手术室从2012年以来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有

3个手术间。绩效考核对象为2011~2012年手术室护理组的工作人员8人,均为女性,年龄21~37岁,平均27岁。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护士4人。学历:本科2人,大专3人,中专3人。2011年对护理人员的评价考核主要是从医德医风和专业职称两方面,无出现护理纠纷,同一职称人员同一档次。2012年实行了绩效考核后,与2011年未实行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与评价表(表1)

1.2.2成立绩效考核监督小组8个护理人员分为2组,轮换监督1个月绩效考核指标的真实性。

1.2.3绩效考核登记表的执行与监督由值班护士负责填写在班护士的绩效考核指标与计分工作。表格公开放在固定位置,个人的成绩清楚,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1]。结果由绩效考核监督员进行监督,本科室人员也可互相监督。如有不实的情况可直接向护士长反映,由护士长最后核实、纠正。每月绩效考核情况在次月初由绩效考核监督员将各种登记表审查签名后交护士长,由护士长总结统计后在晨会上宣布并公示1周,无异议后作为计算劳务绩效工资的依据。

1.3评价方法

1.3.1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满意度由护士长将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有满意和不满意内容的表格发给医师进行评价后收回。2011年调查手术医师120人次,2012年调查手术医师134人次。

1.3.2手术患者满意度由病房护士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有满意和不满意内容的评价表发给手术患者进行评价后收回并交给手术室护士长。2011年调查手术患者342例,2012年调查手术患者484例。

1.3.3统计绩效考核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围手术患者访视率。2011年手术1485例,2012年手术1513例。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绩效考核前后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满意度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手术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围手术患者访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2011年与2012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表2)

2.22011~2012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手术患者满意度比较(表3)

2.32011年与2012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围手术患者访视率比较(表4)

3讨论

手术室实施绩效考核是制度管人、绩效服人的一种管理模式。绩效考核中,各项指标数据从日常考核资料的累计中获取,真实、客观、可靠[2],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劳务效益工资的分配制度。奖勤罚懒,向高技术含量、高专业内涵,高工作量倾斜[3],打破吃大锅饭的传统分配原则,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4]。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充分应用在绩效管理中[5],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手术医师、手术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有所减少。医院护理部的质量评比检查、院内感染检查等均能达标而领先,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手术室绩效考核方案是一个人人参与考核与被考核的方案,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填写项目与计分,参与监督执行等工作。人人都能从各项考核项目中去严格要求自己,它像一面镜子,经常对照自己,才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能力,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促使科室人员争先恐后,积极向上;不仅提高了业务素质,同时也学会了一定的管理技能,增强成就感和竞争意识,较好地满足了护理人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6]。

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本方案还存在不足之处。当科室人员轮换时,会出现高学历、低能力以及职称与能力不相称的情况,此时分数可做个别处理,以接近相对合理。其他项目的计分,如果与实际工作情况有不相符时,可通过科室人员共同研究讨论,作出相应的修改,得到多数人员的认可后实施。总之,可以在应用中,边实践边完善,逐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常后婵,戴红霞,曹艳冰,等.手术室护士绩效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使用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7):597-598.

[2]唐瑶,魏燕萍.360度绩效反馈在护理管理中的效用性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8B):11-13.

[3]彭刚艺,陈伟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47-49.

[4]黄敏,王国容,田仁娣.双因素理论在聘用护士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4(25):2542-2543.

[5]董玲,武海萍.绩效激励机制在手术室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8):607-608.

[6]陆立岚.新的量化考核方法在手术室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7):76-78.

手术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范文3

意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目标考核;绩效工资;控制医疗费用

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是当前医改的重点,医务人员的参与是关键。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医院发展又能开展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对的现实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应是根据职工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来衡量发放的。但在大部分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管理实践中,由于对绩效的定量不易操作,往往医院发放的所谓奖励性绩效工资多是指为职工增发的奖励性工资。这种奖励性工资的发放带有一定经验性和平均性,与职工的工作量水平基本上不挂钩,其价值水平与职工的实际工作强度往往是不匹配的。在医院绩效工资的管理中,理论上虽然可以从职工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考核评价其绩效工资。但除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等软性指标外,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对一个职工的工作进行定量。怎样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医院发展需求又能体现按劳取酬的分配模式是当前医院绩效工资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医改环境下医院绩效工资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管理会计的方法理念引入医院管理中,调整收入结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并与绩效工资改革相结合,摸索出了一套以成本控制、工作量及规范治疗为基础,以绩效考评为辅的绩效工资的分配模式。利用管理会计目标分析控制的方法,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把抽象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分解转化为具体的、可计量、可操作的工作量指标及费用控制量化指标,用以作为衡量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把医院提供的各项服务项目借助系统的办法对其加以分类、计量,转化为可以衡量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数字指标,以此作为职工绩效工资分配的基础。为此2013年本院建立了“分类目标考核法”,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医院工作指标体系

将医院复杂的业务工作分解成量化指标,建立医院工作指标体系。量化考核分十一大类(47个项目指标)如下:(1)医疗工作量: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2)工作效率和费用控制:平均住院日、病区(或门诊)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科室业务收入增长率,职工人均收入,门(急)诊均次费用,出院病人均次费用,住院病人欠费管理。(3)医疗质量:甲级病历率、单病种及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年度总评。(4)医疗安全:医疗纠纷数、门诊或住院病人赔款额。(5)科研与新技术开展:论文及著作、科研获奖、科题立项、重点学科、新技术开展。(6)院感管理:医疗用品规范处置合格率、感染病人标本送检率、手卫生依从率、院感培训率。(7)药事管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门诊或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占比、临床药物合理使用。(8)输血管理:自体输血比例、异体输血增长率、输血记录规范完整情况。(9)门诊管理:门诊有效投诉、门诊处方合格率、按时出诊率、预约诊疗、双向转诊。(10)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科室教学实绩考核、教学课题和论文、教学评优及获奖、住院医师培训合格率、继教项目。(11)病人满意度、参加周会情况、科室职工满意度、健康教育考核达标率。

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与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指标(见表1)

三、分类考核奖励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除考虑医疗费用控制因素,还需考虑医院工作的多方面因素。只有平衡好多方利益,才能有利于医院发展同时将医疗费用控制在合理区间增长。为此,仍需坚持以德医风、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及工作数量考核为基础,并实施量化标准管理;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科学合理诊疗,进一步减轻病人负担,缓解看病难问题,促进医院稳定持续发展。

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不与药品收入挂钩,但向临床一线倾斜,向业务科室和业务骨干倾斜,向高技术、高风险及高责任的岗位和个人倾斜,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制度。病种绩效分析、病种和手术难度评价、诊治急位重症数量、社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费用控制、医疗护理质量、平均住院日等等指标每月考核、分析、通报并实施奖励。持续改进医院的管理,确保公立医院的公

益性。

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分类目标考核法”模式

1.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相结合的模型

目标指标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目标

过程中间需要对各科室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反复分析与沟通以及反复循环,并持续改进。

绩效管理处负责按月、季度、年度对各科室的医疗费用收入、成本支出、平均住院日、病区(或门诊)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科室业务收入增长率,职工人均收入,门(急)诊均次费用,出院病人均次费用,住院病人欠费管理等等指标的归集、分析,供医院、科室领导决策参考。

2.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体系

其体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每月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简称为奖金)的精细化管理(含医疗和行政后勤)。

(2)年度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简称为年终奖)的精细化管理(含医师、护士和职能部门)。

(3)单项奖励性绩效工资(简称为单项奖及补贴)的精细化管理(含年度安全医疗奖、年度科研奖、年度其他奖及每月的各项补贴)。

以上各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体系都有各自的具体考核内容和分级考核分配办法

3.奖金分配的技术方案。

(1)医疗部门奖金的分配管理。

在科室成本控制的基础上,调整收入结构,统筹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考核医德医风、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及工作数量,是院部对科室进行综合目标管理而设立的一项奖励性绩效工资,每月考核,按月发放,实行院、科二级分配

管理。

①年初制订考核指标及每月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细则。

②奖金的一级分配计算方法:

医疗科室奖金=成本控制指标奖金+医疗费用控制目标考核指标奖金+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奖金+工作数量指标奖金

成本控制指标奖金:控制科室成本,减轻病人负担,对各科室每月收入、支出及收支结余等指标进行核算,根据各科室每月收支指标完成情况计算绩效工资。

医疗费用控制目标考核指标奖金: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考核要求,年初对各科室下达平均住院日、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每门诊(住院)均次费用、手术材料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科室百元耗材、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自体或异体输血量等10个指标的目标数,每月根据各科室的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来计算政府目标考核指标奖金。

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奖金:各相关职能科室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对各科室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等方面实行全面或部分项目单项考核。每月对各科室各指标考核结果来计算医疗服务质量效率指标奖金。

工作数量指标奖金:每月对各科室入院或转入病人数,门急诊就诊人次等13个指标的数量进行计算奖励性绩效工资。

工作量指标的奖金 = 入院或转入等病人数×每入院或转入人次补贴标准 + 门急诊就诊人次×每人次补贴标准

出院或转出病人数的奖励发放对象有:科室、个人(写病历的医师、护士,科主任、护士长)都有规定的奖励。

科室一级奖金的内部分配:

根据各科室奖金总额按一定的考核规则,将各科室奖金总额分配给科主任、护士长、医师和护士四个部分独立考核发放。对科主任、护士长考核内容是科室核定床位数、职务、职称、学历、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指主任)以及床位使用率等14个考核指标来确定病区科主任与护士长奖金分配系数,其个人奖金系数一般在本科室医师或护士人均奖的1.3~2.0之间浮动。医师和护士奖奖金分开发放的比例确定:本科室的护士实发人均奖一般医师实发人均数的70%左右。

制定了一级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科室间的平衡举措:外科手术室收入分配的平衡措施:外科手术材料收入不作病区收入;手术费收入需减手术费支出后方能按比例分配到病区作提奖。确定人均奖超额累进递减额的基数、幅度和比率。

③医疗科室奖金的二级分配。

在科室一级分配的基础上,科主任和护士长根据单位相关考核规定对本科室人员的职务、职称、学历、工龄、工作量、技术含量、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岗位风险等8个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2)行政后勤奖金的分配管理。

制订行政后勤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实施细则,根据职工人数、人均奖、岗位系数及工作质量考核测评等考核指标计算各科室行政后勤人员奖金,科内又根据职务、职称、学历、工龄、工作能力等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4.年终奖的分配技术方案。

年初院部与科主任或护士长签订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科室主任控制医疗费用的量化考核指标、各项指标的年度目标数及考核细则。量化考核分医生、护士和职能部门三大部门:①医生考核指标分个性和共性考核指标,个性指标临床44项考核指标、麻醉和医技各15项考核指标,共性30项考核指标;②护士53项考核指标;③职能部门24项考核指标。年终考核每项指标达标得基础分、比目标数增减相应加或扣分,科室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主任总得分率的高低,科室的年终奖与其总得分率的情况来发放。这样进一步强化了主任科室指标管理意识,同时也明确了科室全年的工作任务,以及努力的

方向。

5. 单项奖及补贴的技术方案。

制订年度医疗安全奖励制度、科研业绩及项目奖励办法、各项补贴的暂行规定及上报流程和管理办法。

(1)年度医疗安全考核奖。

根据医疗安全风险程度高低对科室进行分级考核,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分ABC三级,根据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年终依据全年各科室医疗安全指标完成的情况决定各科室奖励的额度。

(2)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奖。

对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根据所得奖项的级别及起的作用大小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3)年度的其他奖。

对突出贡献人才、各级年度先进工作、竞赛和质控优秀案例、合理化建议等指标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4)每月的各项补贴。

各项补贴的暂行规定及上报流程和管理办法,对每月节假夜间来院抢救病人的加班费各项补贴进行考核计算并发放。

五、建立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分类目标考核法”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相结合的监控机制

“分类目标考核法”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制度的监控机制,见流程图1。

为有效持续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必须建立监控机制,同时也有利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中的持续改进,尽量减少因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不公引起的负面效应,持续推进医院的收入结构调整、成本控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

六、“分类目标考核法”实施的效果

1.医疗费用控制目标管理指标对比

分析。

2015年平均住院日同比缩短了0.72天;医疗费用增长逐步下降,由2013的21.82%降到2015年的10.4%;控制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为32.08%;每住院人次收入同比增长控制在5%以内;每门诊人次收入同比增长0.1 %以内;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控制在18元以内;医保目录外费用比例控制在7%以内;10典型单病种例均费用维持在较低水平,费用没有增长;住院的人次人头比控制在3.6%以内;手术类型构成比Ⅲ、Ⅳ类手术占44%;管理费用率控制在7.5%以内;检查和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控制在21.0%以内;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控制在15%以内;挂号、诊察、床位、治疗、手术和护理收入总和占医疗收入比重逐步提高,2015年达27.42%;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和强度,用血量等均符合相关规定;异体血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有效地加强了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

遏制。

2.成本控制考核对比分析。

2015年医疗收入10.4%,医疗成本支出增长10.0%,收入增长速度大于支出增长速度,收支结余增长8.0 %,收支结余率10.0%,净资产同比增加增长13.5%。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总额同比增长率为20.0%,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总额增长率为10.0%。

3.工作数量指标对比分析。

2015年医院开放床位数增加到1579张;出院病人同比增长10.0 %;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6.0%。门急诊人次同比增

长7.0%。

利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建立的“分类目标考核法”实施,有力助推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更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优化医疗流程,加强精细化管理,控制医疗费用,调整收入结构,减少医疗成本,以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质量,进一步减轻病人负担,缓解看病难问题,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之,我们所建立的“分类目标考核法”,对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收入结构的调整、提高医疗成本的效益、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医改深入推进的有效方法,是医院实施管理会计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 高红海.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N]. 中国会计报, 2014-08-0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财会[2014]27号.

[3] 方霞波.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6):92-94.

[4] 李俊磊.深化管理会计制度完善医院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 129-130.

手术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范文4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护理质量

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于2010年4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作为医院的的重点部门于2012年2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活动,列入医院考核指标。我科因专科较强,而且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和各手术科室的医生,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与临床科室有不同之处[1]。为提供专业化强、质量优的护理服务,我科一方面不断探索科室护理模式,另一方面大胆探索优质护理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式,通过一年的实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病人、手术医生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家三级医院,年手术量6000台,手术室启动手术房间10间,我科有29名护士(包括护士长1名,副护士长1名),男2名,女27名。年龄21~52岁,平均28.9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19名,中专4名。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5名;护士18名。

2 绩效考核方法

2.1 建立优质服务模式考核评价标准

2.1.1 建立各层级护士的考核评价标准 护士层级包括N1级护士、N2a级护士、N2b护士、N3级护士、N4级护士4个档次5个等级。评价内容包括出勤率(15分)、夜班数(10分)、制度执行(5分)、护理管理(5分)、培训完成情况(25分)、专科能力(25分)、指导下级护士情况(15分)等7个方面共100分。

2.1.2 设计护士工作量计算方法 工作量按手术配合时间,手术配合难度,术中领血数量,接送病人例数,器械准备例数,清洗器械例数,访视病人例数,解决技术难度次数等8个护理项目设立相应的分值,作为量化指标计算个人工作量绩效分数。

2.1.3 设计加、减分项目考核 加分项目:(1)院级获奖一次加5分,(2)本月护理部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提名表扬1人次加1分,(3)省级刊物以上奖励100元/篇,投稿手术室全国年会或区年会并采用50元/篇,(4)参加上级(厅级及以上)检查考核成绩优秀者奖励100元/次,(5)急诊叫来顶替其他护士加班者奖励100/次(从被顶替者绩效奖金中扣除奖励给顶替者),扣分项目:(1)病人或医生投诉一次属实扣5分,(2)院级满意度调查中被提名为最不满意护士一次扣5分,(3)医疗护理纠纷相关责任人扣5-10分,(4)急诊叫来加班未按时到达一次扣100元,(4)院三级质控、大科二级质控、科室一级质控检查存在缺陷责任人一项分别扣除30元、20元、15元,(4)综合考评成绩为“欠缺”或“差”的护士,当月绩效奖金降低0.1、0.2个系数,(5)当月综合考评成绩80分以下,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培训一天。

2.2 设定护士绩效考核系数 护士层级系数:N1级护士0.5,N2a级护士0.8-0.9,N2b护士1.0,N3级护士1.2,N4级护士1.3。按护士分层设定系数,由N1级护士至N4级护士共6级系数。

2.3 考核办法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每月1次,科室成立绩效考评小组,严格对照考核内容进行考评及统计,将个人的分数测算成相应的绩效奖金分配系数。护士个人奖金系数=(个人层级综合考核成绩+工作量分数+技术难度分值)×0.01×层级系数。

2.4考核评价 年终依据绩效考核情况,评选出前三名科室予以公式表扬及一次性奖励,并结合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作为护士评先、评优及选送至上级医院进修的依据。

3 结果

通过实施护士绩效考核以来,我们通过护理工作量及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多方面对护士进行绩效评价,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绩效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由原来的92.3分提高到了97.8分,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原来的94.3%提高到99.3%,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原来的93.5%提高到98.6%,满意度调查中最满意护士提名率由原来的21.4提高到46.7%。促进了我科“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4 讨论

4.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考核前, 业务不熟练的新护士工作量大, 业务熟练的护士存在消极思想, 通过公开量化考核充分调动了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有了竞争意识和荣誉感, 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护士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同时考核还能把个人能力的软指标转化为硬指标, 用数据说话, 促进了护士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2]。

4.2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科室将各项工作例如手术区域管理、手术仪器设备等管理责任到人,管理好坏与绩效挂钩,护士长与考核小组每天巡查,查出问题现场督导改正,上级检查及科室定期指控检查时与绩效挂钩,促进护士强化责任心,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科室对存在问题定期综合分析原因, 制定整改措施,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绩效考核方法, 达到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4.3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通过公开绩效考核,护士自觉对照考核标准,把工作站前移至患者及手术医生身边,积极开展患者访视,参与病例讨论,下科室征求手术医生建议及意见。建立手术医生习惯档案及建立个性化的手术配合常规等,营造和谐的护患、医患关系,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最满意护士提名率明显增加。

4.4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绩效考核前,科室奖金核算仅按职称核算,忽略了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实施绩效考核后,用数据说话,实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3]。

4.5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培养 绩效考核能及时发现护理队伍中的优秀人才,更好发挥她们的作用,同时作为年终评优评先、晋升和外出进修学习的主要依据,使每位护士有了一种危机感,刻苦学习,力争上游,最大限度地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4],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王丽君,朱永梅.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在“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中的作用[J.]西南军医 ,2012,14(5):766-767.

[2] 陈晓云.公开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1,6(3):62-63.

手术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范文5

编者按: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县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王小杰日前带领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葆德医管"绩效考核专题培训。培训由国内绩效管理专家、EMBA医院管理硕士周嫘主讲,主题为服务人次法、BSC(即Balanced Score Card,平衡计分卡,源自哈佛大学,是从财务、患者、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四个角度,将组织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等内容。现将参训医院撰写的培训心得体会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服务人次绩效管理体系架构

1.指导思想

以预算绩效为中心,以增量与增效为两大基本点,坚持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重,以服务人次及项目积分为主要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和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的内容以工作质量为主,强调公益性、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导向员工关心提高工作质量,保持医院目标计划的实现。实现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变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2.服务人次法绩效管理模式流程

临床以人次、病种、病级为主体;科室评价因素包括科室风险、科室责任、科室业务性质、病种风险、自身风险、业务量价值(包括门诊住院人次、占用床日、成本率等)、劳动强度、工作规律性、科室影响力等;医技以项次、成本、难强度为维度,借鉴RBRVS原理(即"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考虑到当时的医疗服务市场失灵,医疗收费价格已被扭曲,美国国会通过相关法案,旨在改革当时备受争议的医疗付费办法。此项改革的焦点就是采用以资源投入成本支付取代以收费项目为基础的支付办法),体现医疗服务价值;窗口及后勤服务科室以全院病人规模及窗口工作件次为准;行政以全院病人规模、质量目标达成率、责任倒推为标准;而绩效考核主要针对日常缺陷考核、平衡积分卡方法下关键KPI(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进行加分和减分设计,完善约束机制。

3.预算绩效四级分配制度

A绩效工资预算总额:找出总奖金的比值(以前三年平均值、波动峰值及综合服务人次)

B确定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及医辅的比例

C核算各科绩效总额

D 科室二次分配

二、绩效分配及考核涉及的重点要素

1.病案首页质量与DRGs(疾病诊断分组)权重测算。病案首页中需要通过ICD-10(疾病诊断编码)导出DRGs的相关信息,并测算出各病种权重,来计算每个医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这就要求病案首页准确性非常高,同时要求病案统计软件能实现各种数据的准确统计。

2.服务人次的核心——病种因子。分正向因子和负向因子。正向因子包括手术级别(Ⅰ、Ⅱ、Ⅲ、Ⅳ级)、操作类别如介入、穿刺、接生等、年龄结构(年龄越大或越小,积分越高)、是否抢救、是否输血、病情(是否告病重、告病危、是否有三种以上诊断、是否合并并发症等)。负向因子包括超低住院日(24小时内、48小时内、72小时内等)、患者评价(是否发生投诉、纠纷、赔付)、医保违规(包括住院日超标或费用超标)、质量监督(包括医疗质量、护理质量、院感质量、用药质量等)。当然,还可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增减正向或负向因子。

服务人次的核心:病种分级与分型。通过三线四型法,对病种进行分型。提出了一类病种、优势病种和战略病种的概念。对于一类病种,就是专科病种,如果骨科收治妇科患者就不属于一类病种,不能计入骨科工作量。医院要引导优势病种的例数不断增长,例数越多,专科特色越突出。医师是否有冒险精神取决于医院微观管理机制的引导。

3.医生单元。采用病种运营管理和病人个体差异的病种因子评价体系,来科学有效衡量医生的工作价值。

4.护理单元。采用"RBRVS"理论,以"护理垂直管理"为基础,实现护理单元单独核算。通过护理工作的衡量因素(服务人次、床日数、护理级别、手术级别、病情等)衡量护理人员工作量。

5.利益制度设计。保障利益主体的利益,兼顾道德和他方利益原则。目的是在绩效考核制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给予临床和大夫温暖。

6.BSC(平衡记分卡)工具。通过十字架列举四大指标:⑴眼前利益(财务类指标)分收入类指标、成本类指标、风险类指标。⑵远期利益(过程管理)分管理创新指标、技术创新指标。专家来医院做多少台手术时,我院能做,技术平移。⑶内部。分质量指标和效率指标(如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药占比、床均产值等)。单一统计某个指标会有缺陷和漏洞,如平均住院日会导致临床科室让患者快进快出,床位使用率会导致压床病人增加,让更多不应该待在医院的病人待在医院。而床均产值一般7日内最大收益。⑷外部。分患者满意度、零纠纷(控制在15%以内的科室),科室要有化解纠纷的能力,把纠纷尽量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分享管理理念

1.发展趋势。今后的医院发展将从以往的鼓励医生多看病人,为医院创收、医院快速扩张病床等现象,以及医保、农合患者住院费用按比例报销,医保、农合部门作为资金管理方,无法有效管控资金费用支出,过渡到医保、农合部门作为医疗服务的购买方,将从按病种付费、DRGs(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模式入手,逐步规范医院收费行为,限制医疗费用过快和不合理增长,来确保参保资金安全。那么必然倒逼医院改变现有收入结构,规范收费行为,提高劳务收入含金量,减少无效业务收入比例,因此以劳务收入衡量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粗放分奖金式的绩效考核,也就是课件中说的"临床科室收入减支出按比例、行政后勤无考核拿平均奖",这种模式需要彻底打破,新的更加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式势在必行。

2.管理制度的设计。必须促使管理部门与被管理部门形成利益冲突的局面,通过权力约束机制引导和推动管理部门规范执行管理。管理部门对被管理部门按A、B、C、D、E五个等级确定考核成绩,考核成绩以A等级(最好)的科室占10%,E等级(最差)的科室也占10%为宜,如果90%的被管理部门成绩都是A等级,那么管理部门的绩效成绩将扣掉50%.同时,为了规避管理过程中的造假、舞弊行为,绩效考核中对管理部门设计一个越级投诉体系,院长对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成绩有一票否决权,通过约束机制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3.预算-加法,管理-减法。如果预算增长7%,但只想增长5%,那就让管理部门把2%罚出来。

4.建立和完善相互监督机制、利益捆绑机制。如果通过医院处罚到个人,效果不明显,会越管越累,比如药占比。可以采取连坐的措施,个人连同科主任、整个科室一起处罚,当个人利益牵涉到整个科室的利益时,大家会相互监督。逐步实现让管理部门成为裁判和监督者,而不是制度的执行者。

5.绩效管理黄金定律:永远不要奢望员工会做你希望的事情,但是员工一定会完成你检查考核的工作。所以,不要让员工站在你的位置替你考虑事情,员工只会因考核而变得优秀。

6.亏损科室的医生、护士奖金一定不能低于行政科室。

7.科主任考核内容。⑴科室内部人员稳定。⑵新技术掌握和应用,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引进和实施新技术,另一个是如何让新员工对科室老技术得到尽快的传承。⑶对亚专科分组要有清晰的规划,要有管理创新举措。⑷承担绩效管理的职责。科主任应该多坐门诊,规定每个月几天门诊,如果没完成,年底不能评先进,把门诊病人留在门诊,改变门诊病人到病区就诊的习惯,同时调整医院的管理结构和数据结构(门诊病人与住院病人比、门诊费用与住院费用比等)。

8.目标责任书。科主任年初要制定目标责任书,这是科主任今年做计划、明年做总结的文书。⑴财务类指标、业务规模和业务收入、药占比、门诊病人与住院病人比等。⑵0纠纷,0赔付。⑶效率与质量:单床平均产值、抗菌药物使用等。⑷一类病种管理。总费用、总例数、次均住院费用等。⑸临床路径的开展。病种要从一类病种里选择。⑹技术发展。新技术应用、优势病种、特色病种等。⑺护理服务项目。年底科主任要进行科室运营分析报告。

9.纠纷患者的应对措施。每天早上交班时,对科室的情绪病人要进行床旁交班,结束后护士长留下来安抚患者,如果科室未妥善处理,纠纷提交到医务科时,科室计1次医疗纠纷。医务科未能妥善处理纠纷,提交到副院长时,医务科记1次医疗纠纷。以此往上推,每次纠纷均与绩效挂钩。

10.绩效考核不是算奖金的工具,而是以管理诊断入手,运用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找出医院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确定医院的发展愿景、规划目标、阶段性发展目标、核心理念、经营管理理念等,步步为营,逐步实现目标。

11.创新新理论。包括管理类创新和技术类创新。管理类创新,如患者满意度收集率,每月每个科室收集5条不满意事项加以改进,做到真正关注患者的满意度。技术类创新,如技术平移,医院不能做的手术,专家来院做多少台手术后,你能把这项手术做下来。这些都涉及到医院的远期利益,是管理者应该关注的事情。

四、对比总结体会

之前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多采用以收入为主导的全成本核算方式。这种方式曾经在激励员工积极性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已经不能适应医改的需要。医院收支绩效核算模式总体体现的是多收多得,而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其主要弊端如下:

1.趋利动机明显

按照收支结余提取绩效工资,促使医务人员产生严重的"趋利"行为,在这个制度下,刺激了大处方、乱检查、过度治疗行为,推动了看病贵。

2.管理幅度较窄

一些医院通过人为调节成本,因此提取比例上调容易下调难。

3.分配不公

收费定价不合理,收入高的科室,收入就多,形成的"结余"就高,公益性特殊性科室绩效长期偏低。

4.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

医疗服务价格定价不合理性较多。按照收支结余提取绩效工资,造成收入先天性不合理,结余自然很难合理。

5.收入拆分不合理

由于医生的收费价格偏低,间接收入拆分不合理,导致收支结余不合理,绩效提取自然不合理。

6.成本核算不合理

按照收支结余,使得一些科室出现"负数",无法体现提供不同医疗服务所需的技术含量和风险。

7.科室需要承担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的成本费用

科室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买设备,就必须承担成本费用,于是影响科室的积极性,可以不进修的人员就不进修,可买不可买的设备不增加,可开展不可开展的项目不开展,影响了医院服务能力的建设,制约医院的技术发展。

8.不能体现工作效率

收支结余成本核算,考量的是收入的增加,科室奖金数额与工作量间的相关性较差,难以反映实际工作量水平的变化,无法反映各自工作数量和质量。

手术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范文6

关键词: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护理管理

绩效就是业绩和效果的综合反映,绩效分为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组织绩效即集体绩效,主要看最终成果;个人绩效即员工完成工作情况,主要考察工作过程[1]。2010年1月卫生部启动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该活动一方面要求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要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式、绩效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以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病人[2]。本院从2012年3月,通过对各个护理单元、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班次护士的近10次绩效改革方案的问卷调研,重点突出工作量和岗位风险权重,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并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不断修订,2013年3月开始试行,期间进行测算、评估,再次征求广大临床护士的意见后再次完善,于2014年1月正式启用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基本达到公平、公正的科学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了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的同工同酬。

1实施方案

1.1院经济核算科数据测算

内容包括各护理单元日常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利用程度两方面的数据测评。

1.1.1各护理单元日常成本控制日常成本控制主要以各护理单元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百元医疗收入材料消耗为关键指标,将材料成本控制结果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实现材料成本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有机统一。具体办法是医院事先确定各护理单元的百元医疗收入材料消耗的预算值,每个月3日前各护理单元结合本科室业务需要,通过医院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申报材料需求月计划,物资管理部门按科室需求备货并通知科室领用,原则上非计划品规物资和超计划申报量的物资不许科室领用,特殊及应急情况单独申请审批。既锻炼各科护士长良好的材料物资需求计划申报能力,又实现了材料消耗的事中控制。月末经济核算科根据各护理单元材料支出成本及其护理业务收入,计算各护理单元当月的百元医疗收入材料成本消耗的实际值,并将各护理单元材料消耗的实际值与预算值进行比较,来评价各护理单元的材料成本的控制效果。百元医疗收入材料消耗是一个相对值指标,材料成本控制简单用它来评价各护理单元的成本控制效果,会导致材料成本控制受预算值大小影响的弊端,预算值小,材料消耗等值变动在不同科室的评价结果可能会不同,因此,赋分标准结合预算值,采用分段赋分的方式,为科室材料成本控制指标给予赋分评价,以体现公平性。

1.1.2人力资源利用程度护理单元人均业务收入是考核各护理单元节约人力,提高人力资源边际产出的能力。具体办法是依据各护理单元当月的护理业务收入和当月的护理考勤人数计算出各护理单元当月的护理业务收入的实际值,并以当月人均护理业务收入最低的护理单元为基准,凡是人均护理业务高于此基准值的,采用超额累计的方式给予加分,对科室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由于和护理操作有关的业务收入有时也受收费标准的影响,为规避收费标准对护理单元人均业务收入的影响,经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凡有收费标准红利的护理单元,采用基数扣减的方式,扣减后再给予计分,以体现公平性。以此有效控制计划外用人,节省劳务成本,鼓励各护理单元提高劳动出产率,降低成本。

1.2护理单元绩效考核

护理单元绩效考核需要多科协助,有专门的信息平台不断满足各类信息的汇总与处理;护士绩效考核的信息来源于多方面,包括护理部、护士长的考核,党政办的医德医风信息,信息科的工作量相关信息,质控部的奖惩信息,经济核算科的财务相关信息及后勤、设备、物流等相关信息,相关的考核情况均由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只有有了强有力的系统支持,才能确保护士绩效考核的有效落实。

1.3护理单元奖金分配

成立科室护理单元奖金分配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别为1名护士长、1名N3级护士长和1名N2级护士及1名N1级护士代表组成。3名不同级别护士在全科会议上民主投票产生。每个月各级质量管理组将考核结果上报绩效考核组,小组成员共同测算奖金,并将每个月奖金打印一份,公示于科室固定位置,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1.4院领导人性化支持

介于45岁以上护士学历低、体力差、从事临床工作年限长且在科室多从事治疗室、办公室岗位系数低等工作的特点每个月给予另外补贴。

1.5绩效分配

1.5.1集体绩效

1.5.1.1制定护理单元绩效考核办法,内容包括岗位性质、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益、负性事件和员工成长六个指标进行考核。岗位性质:临床护理岗位分为白班岗位、倒班岗位和重症监护岗位,按照责任、技术、风险不同赋分。工作数量:每个月从计算机HIS系统提取工作数量,换算成分值按月汇总,赋分参照长海医院标准。工作质量:每月根据考核结果和满意度调查情况,按百分制计算,干扰总得分。工作效益:根据科室人均护理收益和百元收入耗材情况赋相应分值。负性事件:包括护理事故、有效投诉、压疮、坠床、烫伤等安全事件,根据赋分标准生成负向得分。员工成长:包括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科研情况,根据标准换算成正向得分,与下一年度绩效挂钩。

1.5.1.2护理单元奖金计算方法护理单元绩效总分=70%×岗位性质×工作质量×工作数量+30%工作效益(人均创收、百元收入耗材)+员工成长-负性事件。护理单元总奖金=奖金总数÷各护理单元绩效总分之和×护理单元绩效总分。

1.5.2个人绩效

1.5.2.1护士绩效考核办法护士的奖金由层级奖金和班次奖金两部分组成:层级奖金和班次奖金各占个人总奖金的50%。护士考核分数与护士层级挂钩,考核分数满分100分,按100%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包括: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业绩、职业发展、基本绩效六个指标进行考核。职业道德:关系爱护病人、维护病人权益、注重人文关怀、注重病人沟通、保护病人隐私。业务水平: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应急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病人评价、同行评价。职业发展:参与管理、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基本绩效:护士层级、班次系数、出勤天数。层级系数:护士长=1.7;副护士长=1.5;N4层护士=1.5;N3层护士=1.3;N2层护士=1.0;N1层护士=0.6.班次系数:后夜=1.0;责护(早、中、白)=0.8;办公室=0.6;治疗班=0.5;辅助班=0.4出勤天数:依据实际出勤天数计算。

1.5.2.2护士绩效计算公式个人奖金(层级部分)=个人层级系数×考核分数×出勤天数×单位层级金额(单位层级金额=50%总奖金/总层级积分)。个人奖金(班次部分)=个人班次系数×出勤天数×单位班次金额(单位班次金额=50%总奖金/总班次积分)。

2实施效果

护理岗位绩效管理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做到让护士心服口服,这样在无形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士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公开、平等、自愿原则下的竞聘上岗和双向选择,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在工作中更投入、更用心,护理质量得到认可,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显著,护士的真心付出和真诚服务,使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护士收入适度向一线护理岗位倾斜,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护士和医生各自相对独立,护士的考核不会受到医疗指标的影响,护理绩效稳中有升,整体水平提高。护士长遵循能级对应原则,合理分配并动态调整各层级护士工作,中班、夜班及管理危重患儿、护理技术难度大、承担风险大的班次奖金系数,鼓励高年资、有能力的护士担任倒班等工作,克服了因岗位差异而导致的苦乐不均现象。缓解了护士选岗、调岗,能更好地合理使用人力,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护士绩效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考评结果显示护士在劳动纪律方面有较高的自觉性,病假、事假等也较前有所减少;激励机制增加了广大护理人员的能动性,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创造性发挥,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护理论文、科研较前有所增多。

3经验探讨

护理薪酬绩效分配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护理管理的目的。护理薪酬绩效分配管理主要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因此,护理薪酬绩效分配要重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的护理薪酬绩效分配管理[3]。护士的个人收入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以护理工作质量、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岗位风险、病人满意度、出勤天数等分配要素的得分和岗位系数为分配依据。有效地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护理分配制度改革的管理研究中,打破了传统的分配方式。利用绩效分配的杠杆激励护理人员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提高工作热情,主动关心病人的身心状态和健康,努力为病人解决各种需要明显增加,病人满意度大幅提高,护理缺陷及纠纷明显减少,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体现了向高风险、高难度、高工作量倾斜,定编定岗,同等级别的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参考文献:

[1]张家齐,李琳,刘彬,等.大型综合性企业医院绩效管理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医院,2007(11):28-31.

[2]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