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例6篇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1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质量管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手术的成败有极大关系,也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怎样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把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使管理工作能科学、高效地进行,是长期以来摆在护理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手术室护士应认清形势,应着眼于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与先进的国家的差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应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做到人性化护理及亲情服务,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收到满意效果的目的。

如何才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建立质量考核标准: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建立核心岗位职责,如:洗手护士考核评分标准、巡回护士考核评分标准、手术仪器操作质量评分标本,各种手术摆置质量评分标准以及手术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标准,并将核心质量融入绩效考核细则当中,组织本科护理人员对考核内容认真学习、讨论,再经全科护理人员讨论经过,将考核细则做成表格,发给护士人手一份,由护士长负责绩效考核具体工作,发现有不妥之处及时修改,使全体同志均能理解接受,然后具体实施。

重点做好手术物品的消毒及手术无菌质量的管理:①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②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管理: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清整1次,过期器械、敷料应重新消毒灭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天检查、添加更换、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③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护士每个月必须完成空气培养,手培养以及物品培养,并且记录培养结果,每季度做1次紫外线监测。每天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手术后手术间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污染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导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伤寒、结核绿脓杆菌感染的患者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如化学消毒剂、高压消毒物品,护士长可根据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认真总结消毒灭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操作技术极强的应急能力等。护士长可根据科室及个人情况,民主地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组织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抓基础护理的同时,要按期组织专业性的业务学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及专业技术水平,掌握各种新手术的步骤,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术中配合时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有了这样高素质的人,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事。

差错事故的防范:⑴术前:对进入术间的手术患者,巡回护士要认真检查。①查术前准备:检查备皮范围是否合格,皮肤是否清洁,皮肤有无破损等。②查患者体质,了解患者心电功能和各种化验结果。③查术间管理:要求入手术室患者换鞋、戴帽,术前要保持无影灯无灰尘。手术间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温度过高患者容易出汗,增加切口污染机会。④查手术人员,注意手和手臂清洁要彻底,浸泡消毒时间要准确,不定期进行手细菌培养监测。⑵术中:患者一入室,洗手和巡回护士就到患者手术床旁。有前1天的交谈和沟通,彼此有了了解,这时边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边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给予术前的心理安抚,为术后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等做好宣传工作。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时,巡回护士应给予周到的护理。麻醉后保护性反射消失,容易出现意外,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手术间,注意调节室温防止着凉,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备好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和吸引管等。当手术结束时全麻在苏醒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或清醒延迟的现象,巡回护士不要先急于去做术后的清理工作,要守护在患者身边,注意观察神态变化、尿液情况,待完全清醒后与术者麻醉师共同护送回病房。向病房护士交待术中情况和注意事项,同时向其家属简单介绍术中安全、患者舒适、配合等情况。⑶术后:第2天下午访术后患者,说明术中你一直守候在他身边,手术成功,患者配合良好等,多数患者特别喜欢听在他处于麻醉状态时的情况。嘱咐患者正确卧位的必要性。手术室护士术后的访视使患者感受到住院手术并不可怕,自然会产生安全感。

加强科室间协调,积极配合手术:做好临床科室的配合,护士长除了领导全体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外,还要注意与各手术科室保持联系,定期向临床手术科室征求意见,以不断改进和协调手术配合的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科室之间的矛盾,应本着一切从工作和患者的利益出发,互换意见,互相支持,以保证工作协调,手术室护士态度要谦虚、诚恳,切忌互相指责,甚至争吵,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讨 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手术患者的康复。只有从各个方面做好护理质量工作,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才能让患者满意,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淑萍.新形式下如何做好手术室无菌管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22(24):205.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2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担负抢救任务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手术室必须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手术任务。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科,每日除完成各科择期手术外,还要应付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参加手术人员,实习、进修、参观人员多,手术器械繁杂。

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把好管理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1 无菌技术管理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关键,关系到手术切口的感染和病人术后愈合的情况,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洁净度、空气和手消毒及细菌培养监测、污染性手术后处理),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术中配合的无菌技术操作。

1.1 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护士每月必须完成空气培养,手培养以及物品培养,并且记录培养结果,每季度做一次紫外线监测。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手术后手术间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污染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导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伤寒、结核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手术间门、窗、桌、床踏凳等,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pu /m3,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如化学消毒剂、高压消毒物品、护长可根据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认真总结消毒灭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1.2 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管理: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清整一次,过期器械、敷料应重新消毒灭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日检查、添加更换、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

1.3 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2 器械保管及维护情况一般器械由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精密仪器定位、定人专管,采用登记本,由使用者签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负责,及时制作补充。

3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配合器械班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手术器械准备用物本以确保手术用物齐全、适用、合符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病情、手术方案、方式和,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做到技术熟练、准备、主动、工作细致。

4 差错事故的防范手术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较多,如接送患者、手术部位、器械的准备、术中用药和输血、标本的送检、异物遗留体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1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在岗位在,谁在岗谁负责,健全规章制度使之成为习惯。

4.2 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做好以老带新,新老搭配排班,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3 定期组织讨论,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借鉴其教训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5 提高护士长的自身素质手术室护士长要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才干,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组织能力领导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科室凝聚力,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3

【关键词】术前访视安全管理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

外科患者主要治疗手段就是手术治疗,许多患者因为病情对情绪造成严重影响,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加大了手术应激反应,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1];而且手术室是临床治疗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场所,有许多医疗护理人员进入,因此更需要严格的管理模式。临床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便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临床相关人员一直在找寻合适的方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使手术环境更加安全。本文主要探讨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特从本院抽取80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的4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9岁~73岁,平均年龄(47.65±8.32)岁;手术类型:23例普外手术,10例妇科手术,7例骨科手术。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9岁~74岁,平均年龄(47.89±8.86)岁;手术类型:22例普外手术,11例妇科手术,7例骨科手术。2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有:环境护理、术前器械准备,护理人员在收到手术通知后应及时调整手术室温、湿度,将手术器械准备妥善。结束准备工作后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女患者手术应避开月经期。试验组采用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即:①术前访视:术前访视应在术前1天进行,主要执行者为巡回护士。首先应对患者健康资料进行收集,在巡回过程中为患者介绍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降低患者的手术应激心理,并且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前访视时巡回护士应首先让患者认识自己,告知患者来巡视的目的,并且取得信任。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适当讲解相同病例的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并缓解其不良情绪。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以及麻醉师,让其对施术者有一定了解,并告知患者施术者进行过的手术成功案例,增加患者信任感。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要详细回答,消除患者顾虑,增加治疗依从性。术前告知患者要休息充足,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手术。②手术风险护理评估:临床护理中,由于护理人员经验不同,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水平不一,因此在术前经常发生注意事项交代不清等现象,甚至术前准备不够妥当,导致手术延迟;手术室是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每个月均会有许多护理人员进去学习,监督常常不够严格。手术量不断增加,也需要加大学习护士的巡回;护士在进行器械学习的时候,常会出现失误,造成差错;护理人员因为对器械操作不够熟练,常被利器伤,导致院内感染严重。③安全管理措施:护士长应增加对于护理人员的考核强度,保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科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增强人员管理,人力资源缺乏的时候不可随意安排学习新护士进行巡回,宁愿增加经验丰富护士的工作量;可使用情境模拟对护理人员进行训练,加强护理人员术前访视的操作能力以及技巧,让其可以在情境模拟中懂得如何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应变能力得到提高,更具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医院还要对护理人员排班进行合理安排,舒缓其工作压力,让其不管在遇到什么事情时都可以用最佳状态来面对;若在器械使用中受伤,应及时对伤口以及器械进行处理、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包括专科知识熟悉度、工作责任心、服务意识、安全护理能力以及专科技能操作能力等5个方面。每个方面共10个问题,总分为10分;大于5分为合格;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4

1 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无菌是手术操作的第一要求,参加手术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原则,手术室做好术前物品准备,术中配合和监督以及术后物品处理工作。加强无菌物品管理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打包、消毒,做到包包监测,确保灭菌合格率100%,定期检查和制定有效预防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术后处理。

2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提到手术,每个患者都会紧张,恐惧和不安,如果我们服务态度恶劣,更会加重患者这种不安心理,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服务模式。与患者交流时,要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用简洁、清晰、平缓、柔和的语气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焦虑。要求做到“四心”:即爱心、耐心、细心、诚心。术前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访视,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情况,使患者在术前得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次的护理。术前访视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姿势等,以了解患者的感受,最终达到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和恐惧心理的目的,从而有利于手术的开展。

3 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年事故发生率为零

制定严格的手术室规章制度,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熟练掌握各种化学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严格掌握其浓度及浸泡时间,定期测试浓度。敷料包、器械包大小规格符合要求,有灭菌指示剂,标明名称、责任人和日期。高压蒸汽灭菌器定时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灭菌质量。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结果监测,并记录。手术间按要求定期清洁消毒,定期监测,并记录。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使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通过统计手术台次、满意度调查、有无差错疏忽及投诉、检查卫生区等指标,完善和促进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手术室护士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才能在全程护理工作中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思想认识的提升、职业道德的建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每天认真总结工作质量,及时查找不足之处,平时多多沟通,晨会经常交流,大家互相监督,时刻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能把更好的服务奉献给患者。

5 做好急救药械的管理工作,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

100% 急救车应按标准备好急救药品。应定时检查补充急救药品及各种物品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后须在登记本上签名,失效药品要及时更换。每班交接时认真核对,做到完好备用。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抢救工作程序、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内容的培训,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和应用。接到急救病人通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开始手术抢救,并且能敏捷、灵活、熟练地配合抢救工作。

6 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管理

做到客观、及时、完整;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 术前要核对患者姓名,年龄,诊断及手术方式,术毕对所用器械、敷料的数量进行认真清点、核对,由巡回护士对具体情况进行记录,要求填写具体核对数目。术毕后要如实记录手术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有无气管插管、留置引流管和带回的液体名称和量,以及出室时间、去向等。

7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素质教育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5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理;管理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质量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导致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医院竞争不断提升,而目前医院的服务理念则是对患者实施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接受最好的服务。护理质量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不断改进护理管理模式才能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由于手术室内人群杂乱、病情种类较多,从而导致护理人员服务质量不佳,常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手术室护理采取一套有效的管理方式,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质量控制小组为临床上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使护理工作中各项质量标准得到完善,且具有多种评价标准,使护理人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1]。本研究对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术患者采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进行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7~76岁,平均(42.36±2.13)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76岁,平均(41.23±1.6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实施质量控制小组模式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建立质量控制小组

根据本院季度工作内容,将所有护理人员分配至6个质量控制小组中,即教学组、压疮组、五常法组、质量控制检查组、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消毒隔离组[2]。在每个小组内配置2名护理人员,并通过科室主任的相关考核,从中选出个人能力较为突出、综合素质高及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质量控制小组人员,并建立1个管理体系,即护士长、质控小组、专科组长层级,从而实施有效的质控管理[3]。护士长的责任是对整个质控内容进行负责,而质量控制小组则对小组人员的质量进行控制及监督,并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若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提出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专科组长主要是对手术配合专科组的过程质量进行控制[4]。

1.2.2质量控制小组内容

(1)五常法组。该组主要是管理与负责整个手术室内的所有物品,并合理安排手术室内手术器械的摆放整齐、环境的整洁及空间规划等,并对所用药物的标签、药品名、登记本内容进行核对与检查。对手术室内各项药物准备、管理及各项急救措施等情况进行检查[5]。(2)教学组。主要是对所有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并对其业务培训、考核情况及学习情况进行检查。(3)压疮组。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估,对其手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并找出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使临床压疮发生率大大减少。(4)消毒隔离组。该小组的任务主要是对手术室内器械、环境及物品进行消毒操作,并负责医护人员的废物处理等。(5)质量控制检查组。对所有护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监督工作。(6)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过程中的登记单、剂量表及医嘱书写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若发生任何问题应及时告知,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1.2.3质量控制标准

由各个科室护士长与质量控制小组人员对手术科室的指标及特征进行检查,从而确定质量评价标准。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护理满意评分,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情况越好。(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发生压疮、手术器械数量有误、医嘱遗漏、药物外渗、手术物品准备有误、贵重器械损坏及急救箱药品不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护理评分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院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导致医院内手术室管理措施也逐渐增多,本次研究采用质量控制小组,成立了三级质控小组体系,即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改变了以前单一、传统的管理模式[6]。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从而明确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形成一个多角度、无缝隙及全方位的质控过程,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且还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下降,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7]。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通过使各级护理人员均参与到质控管理中,各级护理人员能够相互协作,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如基础护理小组主要是对手术室内物品摆放的规律性、药品是否进行标记、仪器的使用情况及环境的整洁等进行检查。压疮控制小组则是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评估、记录及预防,并协助患者在实施手术时摆放正确的,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制定并实施各项质控标准,能够使手术室管理逐渐制度化及规范化,从而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8]。并通过对护理人员不定期进行考核,使其各方面水平得到提高,并告知其考核结果与奖金及工资福利挂钩,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发挥个人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通过建立手术室管理质量控制小组,使每位护理人员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及奖金挂钩,从而体现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通过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且还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海珠,林凤,陈连娣,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0(5):619-620.

[2]陈腊梅.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1(3):137.

[3]董文娟,魏晓英,陶颖,等.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20):262-263.

[4]刘瑜.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5(12):70.

[5]孟凡艳.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42(35):151-152.

[6]邱空军.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7(13):425-426.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6

关键词:个案追踪法;麻醉;护理

在发达国家,麻醉护士早已是一项传统行业,美国和波兰开展麻醉专科护士教育已有近1个世纪的历史[1]。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逐步完善,护理行业日趋细化,开始向专职化发展,麻醉护士成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护士工作种类。我国对麻醉护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2]。个案追踪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访谈其就医过程每个环节,证实医院护理制度、工作指引是否完善以及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有助于规范护士行为,防止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3]。我院自2015年起运用个案追踪法结合按能级分层次培训,在提高麻醉护理技能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追踪患者纳入标准:全麻,ASA评分Ⅱ级及以上。2015年我院全麻手术患者10474例,复苏室接收病人9861例,其中骨科2969例,胸科361例,腔镜手术2229例,其它类手术4302例。我院麻醉复苏室床位11张,护理人员15名,职称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5名,学历为本科11名、大专4名。

1.2方法

1.2.1建立质控小组及完善质控体系

(1)建立质控小组,培训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个案追踪方法,按照每周追踪2例的频次,在10:30~16:00期间,确定麻醉复苏高峰段为追踪时间。制定追踪表,报批护理部审核后使用。主要内容紧扣“人机料法环”:人———被追踪对象主要是护士或专科护士,追踪的内容包括仪容仪表、资质、能级、职责、药品了解、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机———主要追踪护士对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能否掌握应用方法,保养和维护知识以及当机器出现故障时解决方法是否正确。料———追踪内容包括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复苏病人的护理常规,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steward评分标准,精麻药品管理规定规范,门诊麻醉配合。法———主要包括护理常规、制度、规范、流程、预案、不良事件的制订、修订、培训、考核、落实情况。环———包括两个方面即环境和环节,其中环境主要指手术间药柜、复苏室、准备间、库房的环境是否安全、安静、整洁、整齐,环节指交接班环节以及不良事件、预警、危急值报告等环节。(2)建立并完善与追踪表内容相匹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2.2对象选择

Braden评分≤18分者;全麻患者手术时间≥3h者;术后苏醒延迟(≥2h)者。

1.2.3追踪方法

手术患者入复苏室后,根据追踪患者纳入标准筛选出需要追踪的患者,对当班护士进行个案追踪,先现场观察当班护士对追踪患者的各项护理操作,并记录不规范的环节,待当班护士操作完毕,根据“人机料法环”的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并设计突发状况,考察被追踪护士的专业技能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将追踪记录录入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3结果

追踪方法实施后与实施前质量监测指标比对:压疮发生率降低0.6%,精麻药品管理合格率提升11%,输血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全麻复苏患者导管脱落率降低2.9%,全麻患者坠床发生率为0。

2讨论

2.1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

麻醉护理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麻醉护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麻醉学科的发展[4]。广东省对117所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显示,麻醉护士学历组成是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5]。由于麻醉护理专科人力资源有限,麻醉学科发展迅猛,专业的麻醉护士无法满足临床麻醉学科的需要,因此目前临床大部分麻醉护士由手术室护士转为麻醉护士,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我院是教育部直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麻醉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针对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现状,护理部自2015年起成立麻醉复苏护理单元,设立护士长,将麻醉复苏护理单元人力资源学历结构进行调整,麻醉复苏护理培训实施按能级培训结合个案追踪法,夯实麻醉护士专科理论基础,提升了麻醉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2麻醉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应突出临床麻醉的“护理”工作

麻醉护理人员培训目前多是与医生一起共同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缺乏专业护理内容,对复苏室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麻醉护士在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的同时,必须进行麻醉护理专业培训如麻醉护理、重症监护护理、疼痛护理等,对麻醉专业使用的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纳入培训和考核内容,并通过个案追踪形式强化培训效果,提高麻醉护士实践技能。

2.3利用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培训效果

精麻药品管理是复苏室护士工作重点之一,建立精麻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利用个案追踪,协助复苏护士做好精麻药品规范管理。手术患者全麻复苏时易发生压疮。在个案追踪时,通过查看患者易受压部位皮肤状况,提问压疮分期等知识,根据质量标准,监测复苏护士对压疮预防的措施落实情况。全麻复苏患者在苏醒前烦躁,易导致意外拔管,通过个案追踪,有利于考察复苏护士对预防管道脱落的预判断和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2.4个案追踪法能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魏霞等[6]认为,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且与人、设备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林娟等[7]认为,重点科室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与其他科室衔接环节多,细微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护理安全尤为重要。麻醉护理个案追踪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结合现场考核,先看麻醉护士操作,对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根据提问结果再追踪制度流程的完善,同时也便于对培训效果,如麻醉护士对麻醉患者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等护理专科知识掌握和应用等进行评价。追踪法的实施可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护理如何适应现代麻醉学科发展,培训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治疗及疼痛诊疗领域内从事临床麻醉护理、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型人才[4],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王朝松 刘丹丹 杜万秋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参考文献:

[1]曹华丽,丛培丽.澳大利亚麻醉护士简介[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1-382.

[2]王莹,李秋洁,洪素.国内外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方式学历要求及需求量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8):2821-2823.

[3]何利君,周宏珍,赵志荣,等.个案追踪法在护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221-224.

[4]韩文军,梁新蕊,张玲娟.麻醉专科护士发展与培训现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3,34(2):188-192.

[5]张伟英,陈香琴,李景田,等.麻醉护理现状调查与专业构建思路[J].护理学杂志,2009,24(3):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