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例6篇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1

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我院新大楼全层流净化手术室也于2009年3月正式启用,如何使用好、管理好、爱护好,真正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是我们手术室管理者思索解决的问题[1]。为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保证层流手术室的正常运行,适应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三严”教学管理法即:严格评估、严格制定教案、严格实施教学与管理,有针对性地对进入层流手术室的人员进行具体带教与培训,为层流手术室的安全运行及质量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严格评估

1.1 人员情况评估 对凡是即将要进入层流手术室的人员进行评估,从进入手术室工作的年限、在手术室工作的经历、到手术室主要工作内容等进行评估,为制定教案提供依据。

1.2 学习内容评估 通过评估,我们将所属外科人员分为三类即手术室护士为一类,此类为掌握知识型培训对象,将来要起到宣传带教作用。第二类为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此类为懂规运用型,知道层流手术室、层流手术室相关管理规定并能遵守。第三类为进修实习人员,此类为启蒙学习型,培训力度大用时长,达到了解层流手术室管理规定并能遵守实施的目的。

2 严格制定教案

2.1 对第一类人员即手术室护士,制定教案以层流室建设的基本原理、层流室的结构、层流室空气净化系统、层流室的分级、层流室的运行及维护、层流室的分区及院感控制、层流室的应用与保养等进行专业知识和应用知识为主。教材以卫生部颁发的层流手术室标准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手术室管理规定、消毒灭菌法、手术室技术操作与管理等为主。

2.2 对第二类人员即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制定教案以宣传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进入层流手术室流程和相关设施的爱护为主。教材为卫生部统一的标准和科室制定的相关规定。

2.3 对第三类人员即进修实习人员,制定教案以掌握层流手术室的基本应用方法和设施的爱护、以及手术室相关技术等为主。教材采用以卫生部统一的标准、常规书、三基书和实景录象等为主。

3 严格实施教学与管理

3.1 对于第一类人员的培训从手术室建造时期即开始了,在手术室建设中我们组织骨干力量,深入了解层流净化装置,了解认识一些基础结构,为今后使用维护打下一定基础。在手术室建设同期我们既组织全体护士在业务学习课时学习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中关于层流手术室的相关内容,以及卫生部下发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手术室管理规定等内容。教学方式采用自制多媒体,图文并茂进行教学,加上实践技能课,即联系参观本地已建设运行的同类手术室,让大家对层流手术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前期教学课程安排4~6个学时,后期要进入我们已获建设好的手术室前安排2~4个学时具体实践,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及电子操作板的掌握以及层流手术室的维护保养等,在10个学时左右。进入手术室展开工作后,在每周三的业务学习时组织全体手术室护士学习层流手术室相关规定和制度,使其深入人心。为带教实习进修人员打下良好基础。

3.2 对第二类人员的培训做到 以具体实践为主,分期分批对麻醉及外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以进入手术室的流程、手术室规章制度、层流手术室使用注意事项、层流手术室保护常识及维护知识等为主,掌握层流手术室洗手操作流程等,此学习时机在即将搬入层流手术室之前。分期分批对第二类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教学时间为每次两个学时。

3.3 对第三类人员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单个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采取“三步教学法”:(1)影像教学法:采取自制多媒体教学录影,声情并茂,介绍科室沿革、发展,人文环境、仪器设备、手术室布局、基本操作、着装要求、各个区域功能任务等,逐一介绍,让实习同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时为1小时。(2)文字教学法:主要以幻灯的形式将各项规章制度和手术室操作规程的逐一进行学习讲解,并举例说明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学时为1小时。(3)手术室具体实践法:将实习进修人员分组带入层流手术室,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对手术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会按照层流手术室的要求着装,按照层流手术室的流程要求进入手术室,了解手术室的仪器和设备,以及层流手术室的管理要求等。此学习为1个小时。

4 体 会

运用“三严”教学管理法取得的成效:(1)对进入手术室的外科人员进行层流手术室知识培训后,增加了外科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认识,从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上得到了大家的认识和理解,并支持与认可。(2)增加了手术室护士对层流手术室相关知识的掌握,特别是部颁标准的落实,以及层流手术室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为层流手术室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带教新护士和培训实习进修人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对外科所属人员及时培训对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和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

对实习进修人员进行培训后,增加了实习进修人员对手术室知识的学习,加强了对现代化医院的了解,提高了认识,为将来的到临床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对所属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层流手术室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障[2],有效地避免了不良情况的发生,有效延长了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寿命,减轻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6)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由于通过培训与日常工作中的实践,大家均按流程要求,有效地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2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注射室,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手术室内护理时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用来提高护理安全。方法 对该院自2010年以来,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详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探讨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不良因素。结果 根据所总结的手术室内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 强化对不安全因素的管理,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来保障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 http://

关键词 ] 手术室;护理管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98-02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手术室内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医院护理质量的核心部分,一方面是患者接受治疗的核心场所,另一方面手术室内工作环境复杂,手术室内的护理质量体现着医院的整体水平[1-2]。该研究对该院自2010年以来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探讨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不良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用来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手术室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手术室的工作环境

首先,手术室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通常工作时间比较长,任务比较重,工作单调,手术室护理人员通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中,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容易出现开错药,拿错药,手术切口留存异物等,发生医疗事故。其次,护理人员不仅要给医生提供必要的辅助工作,还要面对来自患者和家属的各种咨询和要求,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容易疲惫。部分护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和患者家属的沟通中,语言用词不当,影响护患关系[3]。

1.2 护理人员的因素

一方面,一部分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业务不熟,与医生配合不熟练。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在清点医疗器械时发生错误,在手术过程中手忙脚乱,影响手术的进程。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医疗设备的变革,也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不能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将大大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成功[4]。另一方面,部分护理人员对医疗法律法规的掌握不够,不严格执行医疗工作的规章制度,工作随意性较大,在工作期间接打私人电话,发短信,玩游戏,影响医务工作人员的形象,造成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感增加,影像护理安全。

1.3 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不足

精通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因此,经常出现护理人员超负荷的工作,容易身心疲惫。有文献报道,护理人员的匮乏会导致医院内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5]。

1.4 医院管理因素

医院内旧的管理规章不能适应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护理质量的监控管理不力,使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在手术完成后,再对手术过程进行记录,容易出现遗漏,错记等现象,容易出现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记录手术护理过程,做到详尽、真实[6]。

2手术室内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所谓手术室内的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7]。

2.1强化对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的医疗法律法规的教育

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法制意识,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倒是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医院和卫生主管部门,应改定期对手术室的内护理人员进行医疗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护理安全的意识[8]。2002年2月20日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界定的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在实施医疗活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规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等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除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认真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法及实施办法》,不仅需要用这些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发生医疗事故时,也以此为依据来处理。并且从典型的医疗事故案例中,分析教训,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2.2 提高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尽一切努力来提高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首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传帮接带的作用,由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来引导新入科的护理人员,提高手术室内的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做到专业和耐心,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提高手术的质量。其次,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的变革,手术室内的全体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9]。再次,医院和护士长应该鼓励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和再深造,去先进医院进行学习和进修,进一步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技术。最后,应建立定期考核制度,检测护理人员对新知识和新的技术,业务的掌握精通能力,进行专业的考核,用来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2.3 合理配置手术室内的人力资源

由于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重,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因此,医院既要增加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的人员配置,也要合理安排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轻他们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在进行排班时,注意新老搭配,注意照顾护理人员的个人进修,家庭,生理的个人需求,实行弹性排班制度,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使护理人员心情愉悦的进行工作[10-12]。

2.4 建立健全手术室内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手术室内护理的安全规章制度,建立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操作,规范护理过程的行为,杜绝不规范的护理行为。定期进行检查,定期对存在的护理隐患进行讨论,对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做到防患于未然[13-14]。

2.5 加强对手术室内工作环境的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手术室内工作环境的管理,保证手术室内的环境安静整洁,减少各种负面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不得在手术室周边大声喧哗,定期对手术室内仪器设备进行检修[15]。

综上所述,健全手术室内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营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使防范手术室内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关键。

[ http://

参考文献]

[1]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等.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3):109-110.

[2]蔡红梅,杨水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4):3357-3357.

[3]李兰,郭灵丽.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3):87.

[4]陈玉静,张佩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5):1073-1074.

[5]赵曙光,张秀红,杨红娟.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7-38.

[6]申蓉.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隐患及防范[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2):74-77.

[7]朱春红.护理工作在手术室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215-216.

[8]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等.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3):109-110.

[9]陈玉静,张配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10(5):1073-1074.

[10]罗丽萍.手术室内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相应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13):109-110.

[11]陈昌珍,魏晓燕,罗丽平.手术室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71-73.

[12]李淑贤,许少先.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6):337.

[13]李淑梅,苏丽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3):87-88.

[14]陈昌珍,魏晓燕,罗丽平.手术室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71-73.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人们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外表,注意提高自己的形象,越来越多人可以接受通过美容整形手术来使自己变的更美丽,因此整形美容机构便迅速发展起来[1]。整形美容手术是属于外科手术这一大范畴,其手术护理工作应该同其他重要外科手术一样受到足够的重视,以保证手术成功完成。但是手术室内的护理风险还是存在的,手术护理存在于整个手术的全过程,因此安全的护理在某种意义上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熟悉手术室内影响护理风险的因素,并能提前做好防范,便能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通过对近两年来的临床手术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做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风险影响因素

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临床应变能力不够:整形美容手术涉及的专业知识广,对医护工作者的知识要求较高,特别是有些刚入职的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是很牢固,临床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正确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手术操作上去,比如对手术过程中器械,如针、线、刀的传递不紧凑,对设备仪器使用不熟练,手术前没能够及时清点器械等,这都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会严重伤害患者的身体健康[2]。整容手术室内常会发生突发的事情,缺乏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合适的抢救措施,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够: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未能严格的执行无菌手术操作制度,造成患者伤口感染,危害患者健康;由于疏忽,手术前没有认真的检查手术间、手术刀等;手术期间麻痹大意弄错手术部位,给错药,输错血或血液制品;没有及时执行查对制度,责任心不强,心不在焉,不能按照医嘱正确操作;手术准备不充分导致手术时间过长,手术物品丢失,不完整,遗留切口内;术后处理不当;等等。这些错误操作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对手术预见性风险评估不准确:对手术前中后的偶然性风险没有准确的评估,当出现不安全的情况时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

整形美容手术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教育:各整形美容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加强护理安全知识的学习。开讲座,办竞赛,鼓励多读《医疗安全知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书籍[3],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医疗防范意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

提高整形美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整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需要掌握非常广泛的专业知识,各个整容机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批次地组织护理工作者进行全面的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整形美容各方面的知识,并能够保证在手术室内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完整顺利的完成手术。除了夯实专业知识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业务技术的训练,提高技术水平。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制定人员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4],使医护人员能术前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清点手术器械,能对医疗器械熟练的掌握,并迅速准确的使用,加强人员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保证手术顺利高效的进行。

重视对整容受术者心理的疏导,防范患者的各种焦虑情绪: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在其心理上有比普通门诊手术患者较高的审美状态,因此他们自己对外貌异常、身体缺陷或者手术不理想等情况的心理反应比较大。整容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宣传、术中配合、术后健康的指导等工作。要能及时全面的熟悉了解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多多交流,对患者做全面深刻的评价,针对性地做好个性化的护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专业的治疗方案,及时地矫正患者的情绪,使受术者始终能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严格各项整形美容制度,减少医疗美容纠纷: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及时签订整形美容手术的协议书,严格执行手术的公证制度,认真仔细的做好整形手术前的谈话工作,及时与受术者沟通交流,可以进行一些心理测试、心理疏导等,严格整形美容的查对制度,完善美容手术室内的各种仪器医疗设备的检修制度,术前严格执行手术美容检查和诊断的制度,建立健全整形手术临床病案管理制度。通过严格执行整形美容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尽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做好手术全过程的防范:①手术前及时和患者交流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等资料,进行手术前的确认;在接送患者时,参照手术单子内容,认真的核对患者的身份、性别、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式、用药,清点需要带入手术室的物品等。在手术开始麻醉前,由主治大夫、麻醉师、巡回护士进行最后的确认,无误后开始麻醉、手术[5]。②手术中随时检测受术者的体温,手术期间手术室内要保持27℃左右的恒温;安全地使用各种保温用具,避免造成烫伤;手术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手术时间等综合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恰当的评估并做相应的保护措施;要保证用药的安全,各种注射液、消毒液等化学药品要有明确的标示名称、使用剂量、浓度等,有严格的放置区域;手术的植入物要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器械和药品准入准备》的规定保证安全,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③术后认真清点各种医疗器械,发现遗失及时汇报,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整形美容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服务。所以,整形美容手术室的护士要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严格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整形美容实验室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全面素质,促进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为整形美容机构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参考文献

1 高静.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室管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0,9(3):439-440.

2 韦金翠,蓝秋丽,苏秀宁,等.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153-154.

3 陈玉静,张佩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5):71.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指手术室护理人员以手术患者、手术医生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手术室护理专业内涵,全面落实护理职责,为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爱、术后随访的围手术期责任制护理,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满意、放心、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往只忙于手术而忽略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1], 为手术医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温馨的”服务,整体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水平。

1 加强手术室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

1.1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服务

1.1.1亲切的问候 面带笑容的进行自我介绍,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称呼和合适的问候语。

1.1.2温馨舒适的环境 适宜的手术室温度。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半小时开启空调系统或层流系统,以保证室温在22-25c,防止患者应手术部位暴露、消毒、体腔暴露等导致低体温,从而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率增加,同时还可减慢药物代谢速度,出现麻醉苏醒期延迟,影响术后恢复等。使手术室湿度在40%-60%,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控制手术室内噪音,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发出各种声响,减少仪器发出的声音。如:给车轮上油,调节监护仪的声音,移动托盘时声音要轻,禁止手术室工作人员大声说笑。也可以在术中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掩盖噪音,减少术中器械的传递声、电刀和烧灼声。

1.1.3有效的沟通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学会有效的聆听。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接受能力,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简单介绍麻醉方式及手术过程,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用疏导的方法去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思想顾虑,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做好健康宣教,通知患者术前禁食时间,教会患者在床上大小便的方法,学会有效咳嗽,并指导患者进行练习。

1.1.4安全 仪器设备功能完好,严格执行三方核查制度,患者摆置妥当,无压疮,手术病人安全,无跌伤,无电灼伤。

1.1.5 零等待 巡回护士根据手术情况安排接送病人,尽量缩短患者手术室等候时间。

1.1.6保暖 室温22-25C,湿度为40%-60%/根据情况使用数学输液加温器,使用变温毯,辐射台等保温设备。

1.2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战略技术服务

1.2.1静脉穿刺 安全静脉输液,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注意无菌技术,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根据手术部位,手术要求和手术病人具体情况选择穿刺。

1.2.2训练指导 术前告知患者训练的目的、方法。通过训练达到的手术要求。

1.2.3术前访视 发放专科术前访视单,手术流程图,摆位图等宣传册子,让患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了解手术患者心理活动及心理障碍,以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特殊情况,以便提早准备。向手术患者介绍其进出手术室的时间以及有可能在麻醉复苏室,ICU暂时留观的目的,解除其恐惧。告诉患者术殊,必要时指导患者术前练习,如甲状腺手术。告诉患者术后身体可能有何管道及各种管道的作用。填术患者术前评估表,制订护理计划。

1.2.4摆放 固定要牢靠舒适,暴露切口要清楚,便于手术操作。应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确保循环系统不受损伤。摆置过程中,保护肌肉神经不受损伤,避免骨骼,关节过度压迫和牵拉。病人皮肤不可接触金属,以防烧伤。操作过程中重视病人的情绪和尊严,不过分暴露病人身体,注意保暖

2 手术室专一化优质护理服务

2.1 专科化 不同手术专科手术需求,可以将手术患者按照提供的专科化手术服务内容细分成肝胆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妇科、产科、五官科等不同类别;胸外科和泌尿外科他们所需的服务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别;骨伤外科注重的是功能上的康复,整形外科注重的是美观的需求,其心理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2.2 专病化 相同疾病类型作为一个细分类别,根据相同类型对手术治疗和护理的需求,可以将不同专科手术患者按照兵种进行细分,如将骨科患者分为关节性疾病、创伤性疾病、脊柱性疾病等,对相同兵种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技术和内容。

2.3专人化 每一个患者就是一个细分类型,患者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年龄、性别、家庭、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民族、生理周期、社会阶层,导致每一位患者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和价值链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差异。只有了解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拆能为其提供满意的服务。

3 建立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

3.1何为长效机制 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理解长效机制,要从“长效”、“机制”两个关键词上来把握。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

3.2持续调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3.3管理创新

3.3.1品管圈(QCC)活动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3.3.1.1品管圈(QCC) 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它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员工三结合[3]。

3.3.1.2 QCC活动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根据手术室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可成立多个“品管圈”小组,通过小组活动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可成立一下QCC小组:

3.3.1.2.1 以改进手术配合质量为目标的QCC小组 针对手术室护理服务专科特色实施有效的术前访视,探讨进行围手术期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多途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围手术期指导。

3.3.1.2.2以降低仪器设备损坏率为目标的QCC小组 针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精密、昂贵、专科性强等特点进行定人管理,由小组成员对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维护保养等内容进行管理模式和方法的改进,以降低仪器设备的顺坏率,延长使用寿命,确保手术安全。

3.3.1.2.3以提高“手术病理论标本安全管理”为目标的QCC小组 针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出最根本原因,制定实施对策,通过效果确认、评价、手术标本管理总缺陷率明显下降。

3.3.1.2.4以提高手术医师满意度为目标的QCC小组

3.3.2.“5S”活动在手术室的实施

3.3.2.1“5S”活动 起源于日本,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是指组织、整顿、清洁、规范、自律[4]。

3.3.2.1.1常组织 所有护士都参与科室管理。由护士长将科室内各项工作按个人特长进行分配,做到项项工作有专人管理,事事有人做,有分工有合作。各项记录及时完整,每班对所有的物品,仪器、抢救药品都有严格交接。实行弹性排班,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及月质量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想目的。

3.3.2.1.2常整顿 所有物品定点放置,并注明分类和清楚名称;30秒可取出和放回原位,提高了工作效率;抢救物品药品用后及时补充,抢救仪器定位放置,并保持备用状态,负责护士每周检查并记录。质控组长和护士长坚持一日五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每天在交班会上讨论。

3.3.2.1.3常清洁 要求清洁工每日每周和每月进行常规的清洁工作,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保持环境清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分装,按规定处理;手术间、无菌间每日空气净化消毒(手术中动态消毒),手术后及时清理污物。

3.3.2.1.4常规范 要求任何物品有固定的放置位置并摆放整齐,标签明显,在每次使用后及时补充和归位;有菌无菌严格分区分类放置;制定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程序集人性化服务措施,规范术前、术中、术后服务用语。

3.3.2.1.5常自律 护士长带头遵守有关规定和规则,严格管理,人人根据常规和制度进行工作,养成取放物品规范,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仪表仪容、走姿、坐姿及站姿;规范服务用语,做到热情、细致、周到,同时还应该做好自查、自纠,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手术室的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缺陷,加强了手术管理。随机抽查2012年3月2013年4月常规手术100例,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手术室全体护士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和能力,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缺陷和差错,创建一个十分和睦融洽的护患关系,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为患者提供了全面、周到的健康宣教和指导,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为了一切患者的服务理念,达到了创优质护理活动的目的,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玉洁,孟萌,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索[J].护理杂志,2010,27(9):1317-1319.

[2] 乔彦华,王佳嵩,张子群.护理优质服务程序在手术室实施体会[J].河南外科杂志,2005,11(1):90.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5

【关键词】护理管理 安全防范 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43-01

近年来,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手术室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提升手术工作质量,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1存在安全隐患环节

1.1 接措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问。

1.2 手术安置方向有误 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1.3 器械准备不全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

1.4 清点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中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

1.5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要,造成脱落和污染。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1.6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标志保存不当或丢失。

1.7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 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2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

2.1 管理方面: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业务人员培训不足、缺乏专业的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人员、缺乏强有力的管理监督机制,进而造成手术室内操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和能力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缺口明显,合格的护理人员更是缺乏。一般手术室的护台比要求达到3,但是手术室常常达不到这一比例。这也是手术室出现疏漏的一大因素,并容易被安全管理者忽视[1]。同时手术内新技术的革新及应用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并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安全管理者应提供护理人员充足的培训和学习,否则将增加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护理难度和相应的护理安全风险。

2.3 手术室的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因素:手术室内要做到严格消毒,做到100%无菌条件,一般手术室和器械消毒不能做到专人负责,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在查对工作中容易疏忽懈怠,容易出现失误和疏忽进而导致手术出现问题,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

2.4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手术室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重地,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手术护理单的填写,它是患者整个手术过程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3]。手术护理记录中常出现漏记、错记、涂改,以及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等代为签名的一些现象容易造成潜在的法律隐患,出现医疗纠纷时给护理人员和手术人员带来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3 安全管理对策

3.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3.1.1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1.2做好手术室查对工作:当患者进入手术间前就应当核对好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以及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术前用药情况,核对后须患者家属签字确认;术前需要护士、医生、麻醉师三方再次核对患者信息,确认后方可进行手术;术中要求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刀等所有器械物品,以免遗漏;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护士将就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注意事项等与病房护士交接[4]

3.1.3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末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末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5]。

3.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呜。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

3.3 加强业务学习 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会,要求护士每人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

3.5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选拔一批年轻的、有手术室工作热情、责任感强、能力全面的护理人员加入到手术室护理队伍中去,对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重新编排,合理调整各个班次的工作时间,激发已有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手术室上台护理人员始终能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高质量的手术护理工作中去

3.6增强工作责任心,调动工作积极性手术室存在护士少,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为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护士长应根据工作量合理性排班,在手术多、手术时间长时应加强人力投入,避免护理人员过于疲劳,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平时手术少时让护士获得弹性休息,缓解工作压力,保障手术多时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中,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 体会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指南,一根离不开的拐仗,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对管理者来讲,便于管理上按章办事,举一反三,就可能将差错或事故消灭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 洪.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外医疗杂志,2010,32(5):135.

[2] 张嘉阳,刘宇.手术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惫感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3):401..

[3] 郑 霞.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健康月刊杂志,2010,29(12):194.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6

[关键词] 手术室;管理;护理;“五常法”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141-01

“五常法”是企业用来提高单位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提升企业形象及效力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采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5个方面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办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为探索手术室护理管理新方法,适应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手术室自2007年6月开始采用“五常法”进行人、物、环境的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中心手术室设有手术间13个,年手术量13 000多例,配备护士长1名,护士40名,手术量大,专科护士相对较少。问题存在于业务用房及手术间严重不足,手术间管理不到位,物品及器械摆放凌乱,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

1.2 方法

1.2.1 “五常法”活动组织和规划阶段成立“五常法”活动和考核小组,并组织全科人员包括清洁工参加学习“五常法”的有关知识,明确推行“五常法”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科室举行业务学习及到外院手术室实地参观学习等形式使全体人员掌握“五常法”的内涵和具体实施细则;树立“五常法”理念,针对目前手术室人员、药品、手术物品、设备管理和操作流程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照“五常法”的要求,制订各项“五常法”规范及改进措施。

1.2.2 “五常法”实施阶段首先,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并进行原因分析,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对策;应用“五常法”审核表对实施的结果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护理骨干进行讨论分析,再制订改进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所制订的内容,以达到简单、易行、规范的目的。

1.2.2.1 常组织从人、物、环境3个方面入手,围绕活动目标讨论科内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改善措施,以人为中心,从物入手,将手术室的无菌物品、一次性用品及药品进行分类,根据物品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合理安排其放置位置,并制订手术间规范化管理规则。发挥护士的积极性,设立手术间室长,要求室长协助护士长做好分管手术间的规范化管理。

1.2.2.2 常整顿为了能迅速取到或放好所需的物品,在常组织基础上,做好常整顿工作。所有物品明确标记,按分类定好位置,对摆放容易引起凌乱的物品,如各种药品、标签纸、留置针等用贮物小格分类放置,获得整洁、方便使用的效果;对使用频率高、在紧急情况下取用的物品,如除颤仪、急救车等固定放置,使用后及时归位。

1.2.2.3 常清洁我院是后勤社会化管理,在实施“五常法”初始,与物业管理层加强沟通,细化工作职责,使清洁工作规范化,每班职责明确,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减少了手术感染。

1.2.2.4 常规范根据“五常法”标准及本科室特点,制订“五常法”考核标准,每周利用小讲课时间,由“五常法”考核小组组织全科护士对“五常法”的实施进行简单评估,及时发现实施缺陷,使实施标准在工作中不断趋于合理,更适合日常工作,增强了全体护士对“五常法”的深刻认识,在工作中自觉地进行“五常法”活动,养成操作规范、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

1.2.2.5 常自律要求全科护理人员树立“五常法”观念,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让每位护士亲身体会到实践“五常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结果

物品管理达到定位管理的标准,环境达到整洁的要求,用物分类放置,摆放整齐、统一,标识清楚,标签清晰,工作环境整洁。急救仪器完好率达100%。一年来,在人员没有增加、但手术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科没有发生差错、事故现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患者及手术科医师对手术满意率也大幅提高。

3 体会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护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室患者快速、有序的流动。在手术室中实施“五常法”不仅可以减少浪费、损坏和意外,还可以为手术提供整洁、安全、有条理的工作环境,确保手术患者在需要时立即得到治疗和抢救,从而减少失误机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以及提升医院形象,增强医院竞争力等,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管理方法,值得在医院各科室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66.

[2]梁敏,梁思华,赵海漩,等.五常法在手术间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1):94-95.

[3]张江,张晓暖.手术室质量护理的监控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