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专业论文范例6篇

电脑专业论文

电脑专业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字:电脑音乐、辅助理论教学探讨

电脑音乐一一c0mputerMusic属于现代科技领域里的多重性及交叉性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广义的概念是指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电脑、合成器、音源、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依靠电脑技术的支持都为本领域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概莫能外,依靠电脑音乐技术制作出来的音乐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艺术高度。但是.当今电脑音乐所指向的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技术引入音乐教育课堂,特别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堂这一领域.还鲜有涉猎。

1高师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1电脑音乐专业教育滞后

教育观念滞后于电脑音乐的发展,在以往,电脑音乐被视为商业性的,无学术价值.而且经费投入甚大,使得电脑音乐一直徘徊在专业院校门外;观念落后使得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缓慢.大多数高师院校近几年才开设电脑音乐课程,而现今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院校,他们的电脑音乐技术滞后于电脑音乐教学的要求。加上高师音乐系的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电脑音乐的专业性与目标的师范性相背.教学效果不佳.专业建设缓慢。

1.2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滞后

过去我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授.都是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但现在师范生的起点低、师生比例过大、理论课程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定性,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教学上,大大加深了教学难度。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

2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电脑音乐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师资的循环短缺无法一时解决。但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找到切入点.即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这样既缓解了师资压力.避免了电脑音乐教学的专业艰深性,符合了高师的培养目标.又有利于电脑音乐技术的推广运用和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技术可以起到一系列辅助作用。

2.1音乐软件Encore\Finale等专业绘谱软件;Kcakewalk音序器软件的利用

可以解决和声、复调、曲式等课程中大量的谱例提前准备.节省课堂老师抄写谱例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可以随时播放课前制作的任何音响范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讲解和实际音响效果.改变以往和声教学中.教师受到钢琴水平和多声部音域的限制.不能演奏的“哑巴和声”局面。T0NIc丕可以为旋律快速配置出四部及四部以上和声,用于课堂示范教学。

2.2CakewalkCubase、SqO1等程序的MIDI编辑制作功能的运用

在曲式分析、音乐欣赏上可以拆分、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音乐的进行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在任意节拍停止;通过音轨M、S、R功能.学生可以听到乐队中任何一件乐器的独奏,从电脑记录中看到独奏的所有次数设置;在复调课教学上,利用其强大的编辑功能,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学生通过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活生生的谱例讲解.可以在短时问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谱例.并对谱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较全面地理解复调音乐的魅力。

2.3合成器软音源及硬音源音色库的运用

在配器常识课教学上.限于教学没备的缺乏和课程本身的技术性强的特点,光靠老师一张嘴、一套音响没备很难把一部配器手法新颖、音乐色彩斑斓的作品向学生作一个透彻的讲解。学生难以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通过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任何一部复杂的音乐作品.在输入电脑后,通过简单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剥离出任何一个声部、任何一种乐器,来专门倾听、分析它所运用的作曲、配器手法;可以让乐曲以任意速度播放;可以在作品任意一个节拍上准确开始、停止,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特殊音乐片段作反复分析、倾听。对一部复杂的配器作品,可以从单旋律开始逐步叠加或相反从全部声部的出现逐步递减的方式.透彻地对音乐进行综合分析。

3电脑音乐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探讨

3.1在作曲理论课上进行实践

在作曲理论课上,借助电脑音乐系统.可以把所有声部、所有的乐器一轨一轨地录入电脑.并且几乎所有乐器都可以用MID1键盘来演奏,既可以作曲叉可以是指挥还兼职演奏员,关键是学生能够马上听到自己作品的效果,进行MIDI编辑制作.效果处理和音频缩混.插入视频文件.输出并刻录CD。

3.2批改作业是一项重要且繁重的任务

对承担音乐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来说.纯理论性地给学生批改作业.由于没有实际音响的比较向学生作解释.学生除了一些理论上的收获外.难以得到实际音响效果变化的信息。很难明白自己作业的症结所在。把电脑音乐技术运用到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中.让学生把作业输入软盘,教师针对实际音响效果优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给学生更科学,更满意的批改。

电脑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电脑音乐、辅助理论 教学探讨

电脑音乐一一c0mputerMusic属于现代科技领域里的多重性及交叉性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广义的概念是指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电脑、合成器、音源、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依靠电脑技术的支持都为本领域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概莫能外,依靠电脑音乐技术制作出来的音乐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艺术高度。但是.当今电脑音乐所指向的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技术引入音乐教育课堂,特别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堂这一领域.还鲜有涉猎。

1高师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1电脑音乐专业教育滞后

教育观念滞后于电脑音乐的发展,在以往,电脑音乐被视为商业性的,无学术价值.而且经费投入甚大,使得电脑音乐一直徘徊在专业院校门外;观念落后使得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缓慢.大多数高师院校近几年才开设电脑音乐课程,而现今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院校,他们的电脑音乐技术滞后于电脑音乐教学的要求。加上高师音乐系的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电脑音乐的专业性与目标的师范性相背.教学效果不佳.专业建设缓慢。

1.2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滞后

过去我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授.都是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但现在师范生的起点低、师生比例过大、理论课程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定性,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教学上,大大加深了教学难度。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

2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电脑音乐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师资的循环短缺无法一时解决。但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找到切入点.即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这样既缓解了师资压力.避免了电脑音乐教学的专业艰深性,符合了高师的培养目标.又有利于电脑音乐技术的推广运用和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技术可以起到一系列辅助作用。

2.1音乐软件Encore\Finale等专业绘谱软件;Kcakewalk音序器软件的利用

可以解决和声、复调、曲式等课程中大量的谱例提前准备.节省课堂老师抄写谱例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可以随时播放课前制作的任何音响范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讲解和实际音响效果.改变以往和声教学中.教师受到钢琴水平和多声部音域的限制.不能演奏的“哑巴和声”局面。T0NIc丕可以为旋律快速配置出四部及四部以上和声,用于课堂示范教学。

2.2 Cakewalk Cubase、SqO1等程序的MIDI编辑制作功能的运用

在曲式分析、音乐欣赏上可以拆分、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音乐的进行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在任意节拍停止;通过音轨M、S、R功能.学生可以听到乐队中任何一件乐器的独奏,从电脑记录中看到独奏的所有次数设置;在复调课教学上,利用其强大的编辑功能,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学生通过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活生生的谱例讲解.可以在短时问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谱例.并对谱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较全面地理解复调音乐的魅力。

2.3合成器软音源及硬音源音色库的运用

在配器常识课教学上.限于教学没备的缺乏和课程本身的技术性强的特点,光靠老师一张嘴、一套音响没备很难把一部配器手法新颖、音乐色彩斑斓的作品向学生作一个透彻的讲解。学生难以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通过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任何一部复杂的音乐作品.在输入电脑后,通过简单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剥离出任何一个声部、任何一种乐器,来专门倾听、分析它所运用的作曲、配器手法;可以让乐曲以任意速度播放;可以在作品任意一个节拍上准确开始、停止,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特殊音乐片段作反复分析、倾听。对一部复杂的配器作品,可以从单旋律开始逐步叠加或相反从全部声部的出现逐步递减的方式.透彻地对音乐进行综合分析。

3电脑音乐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探讨

3.1在作曲理论课上进行实践

在作曲理论课上,借助电脑音乐系统.可以把所有声部、所有的乐器一轨一轨地录入电脑.并且几乎所有乐器都可以用MID1键盘来演奏,既可以作曲叉可以是指挥还兼职演奏员,关键是学生能够马上听到自己作品的效果,进行MIDI编辑制作.效果处理和音频缩混.插入视频文件.输出并刻录CD。

3.2批改作业是一项重要且繁重的任务

对承担音乐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来说.纯理论性地给学生批改作业.由于没有实际音响的比较向学生作解释.学生除了一些理论上的收获外.难以得到实际音响效果变化的信息。很难明白自己作业的症结所在。把电脑音乐技术运用到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中.让学生把作业输入软盘,教师针对实际音响效果优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给学生更科学,更满意的批改。

电脑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脑美术;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30-02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电脑美术在设计领域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其旺盛生命力和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美术教育迫切要求跨越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创造条件, 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完备适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使电脑美术教育上升到一个更高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出高技艺高素质的电脑美术人才。本文从什么是电脑美术教育、云南高校电脑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云南高校电脑美术教育的思考三方面,来阐述突破云南高校电脑美术教育瓶颈的若干思考。

一、什么是电脑美术教育

(一)电脑美术的起源

作为艺术创造性思维与新科技手段结晶的电脑美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视觉艺术世界, 还有助于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沟通。传统绘画是用工具--笔来完成的。电脑美术作品则是用新的工具--键盘、鼠标器和打印机来完成。

电脑美术的产生可追溯到1963年,其发源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萨罗兰德,从1950年开始,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对话操作系统。1965年以后,各类电脑美术作品展览分别在西德的斯图加特,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出现,这些展览在各国科技界、美术界引起极大反响。从而加快了研制电脑美术的步伐,电脑美术很快被应用到电视广告、装饰广告、装璜设计、建筑设计、动画影视等领域。

电脑美术的兴起是20世纪艺术领域内最令人惊叹的变革。自从电脑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电脑除了对军事、医学、科学等深入研究外,更重要的一个发展就是将电脑技术运用于艺术创作。各大高校争相开设电脑美术的相关专业,扩大电脑美术专业的招生规模,电脑美术已成为我国美术高等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必修课程。使电脑美术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让学生尽快地掌握电脑美术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形势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各高校努力的目标。

(二)电脑美术的涵义

学者对电脑美术的认识各不相同。金笛、金戈在《浅谈电脑美术的新意》一文中给电脑美术概括总结为:“ 电脑美术是以计算机灵活的图形设计、高速度的分析计算和复杂完善的图像后处理三大功能服务于视觉艺术创作的一门新的视觉艺术。作为最新的高科技成果, 是以科学的手段实现审美的目的。”何平在《电脑美术, 一门新学科》一文中通过对传统美术和电脑美术教学的比较, 指出: 电脑美术是不用笔纸, 不用颜料, 直接在电脑上学习和研究的一门新学科。任斌在《浅谈电脑美术》一文中把电脑美术概括为: 艺术家使用电脑进行主观意念的艺术创作, 而非商业化制作, 才是电脑美术。徐志伟在《电脑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定位、作用及应用》提出, 电脑美术是人们利用电脑从事美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称呼。虽然学者对电脑美术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是主要内容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电脑美术是用电脑提供的操作软件和工具作为创作手段来从事美术创作,用于创作的工具不是区别美术与非美术的标准和尺子。用笔画在纸上的画是美术作品,用刀刻在木板和画在石板上再经过腐蚀的画也是美术作品,用相机拍摄的画面经过冲洗打印出来的照片也是美术作品,美术的范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概念,如今,用高科技的电脑作为创作手段而创造出的“画面”无疑丰富了美术作品的涵义。

二、云南高校电脑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云南省高校电脑美术教育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理论与实际脱轨

理论知识没有体现在美术设计中,学生学习电脑美术更倾向于软件的操作。在纯绘画类艺术教学中,软件的使用和艺术设计教育相对较少,学生创作的作品大多是用传统方式来完成的,尽管有些是用数字技术辅助创作的,但都只是一种单纯的工具层面的延伸。因而目前电脑美术发展还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一些基本的数字研究和学习。尽管电脑美术的实践性很强,但实践需要有理论支撑。由于我国的电脑美术起步很晚,相关学术理论的积累刚刚起步,导致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都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学者本身对“电脑美术”的概念缺乏完整和清晰的认识,这种情况下开始的教学实践活动当然也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学生方面

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同时还面临找工作难的压力。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清晰,心理素质脆弱,意志力不坚定,艺术水平良莠不齐,有些学生原来进行过一些基础的美术训练,主要是素描、色彩、速写等课程,有些学生则完全没有训练过,学生基础不一样,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教师方面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大部分从事电脑美术专业教育的教师不是科班出身,有的原来是从事美术理论、设计教学,对电脑软件并不十分了解,有的原来是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理工科教师,虽然他们对电脑软件操作熟练,但对设计理论又知之慎少。他们中很多都是依靠自学或边教边学了解美术设计的,而在两者中,除了很少一部分拥有从事设计工作的实战经验外,大部分教师在美术设计的实践上显得有些苍白。

(四)教学方面

教学方法上过于传统,授课方式大多是教师讲述,然后做一些练习便结束。没有具体课题,也没有实践实例,课程结束后往往许多同学对制作输出、工作流程等在真实操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根本没有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也会使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限制,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兴趣不浓。

美术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习惯了传统模式,对电脑美术教学,接受起来不太容易,加之对电脑知识的缺乏,而无法接纳复杂的逻辑思维模式及烦琐的操作方式。另外我国电脑美术发展本身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学所需的配套设施也跟不上最先进的发展潮流,这也在客观上限制了电脑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关于云南高校电脑美术教育的思考

针对云南高校电脑美术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云南高校电脑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如下: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电脑美术是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专业,是以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因此,我们在电脑美术教育中更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层次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完成目标培养。如对美术基础差的学生,设置更多的实操练习和技能训练。对于理论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法则,使得艺术理论体系的专业理论变成容易掌握的实际技能。使他们能够对图形与图像进行熟练的“移花接木”、修改与修复等的编辑与制作,对原创意与原手绘画稿能快捷地转译成电脑制作;而对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在强调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大设计理论的传授力度,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高校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以及各学校间的合作,增加艺术交流,增加与科技界的交流互动,学术不应该只是纯理论上的,更应该和实践结合起来,两者才能互补。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课程的交融,必然要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新认识、不断充实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具体的教学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加入数字教学后,更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应健全现有教师的再学习、再培养机制,给予高校教师更多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尽管数字技术对美术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数字技术不了解、不熟悉,有些美术教师不愿使用电脑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因此,鼓励美术教师运用电脑为教学媒体也是一项不可少的任务。在工作之前学习过电脑技术的教师与没学习过的教师相比,在教学上对电脑美术更有认同感。这说明要加强电脑媒体的应用,让电脑成为辅助美术教学与美术创作的工具,更要加强高校美术教师结合电脑科技与美术教学课程的进修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刚接触电脑美术专业的新生,为避免其望而生畏、丧失信心,应以案例式教学为主导,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中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的案例中熟练掌握软件的的操作方法及技巧,逐步领悟该专业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如今的电脑艺术设计人员已不是只会简单操作几个软件的电脑美工,而是必须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只有当电脑艺术制作和新颖的设计创意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脑艺术设计。因此,传统的绘画知识及设计理论知识也必须认真学习。

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电脑美术,创意是设计的生命、是制胜的法宝,它贯穿于艺术设计的整体之中。只有重视创造性思维的拓展与设计能力的提高,重视对主题涵义的发掘与表现手段的有效应用,才能设计出真正富于创意的作品。

四、结语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美术迅速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也将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高校艺术学院应该重视电脑美术教学, 训练学生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素描、色彩、线条、空间、明暗、构图等要素, 并结合电脑美术专业特点,培养出更适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综上所述, 电脑美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新、更广阔的教学形式及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毋庸置疑,高素质的电脑美术人才将为21世纪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 高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知、完善电脑美术教育的体系,使电脑美术上升到一个更好、更高的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贺志朴,美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滕守尧.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谭子科.关于电脑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2).

电脑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职,电脑艺术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实践教学改革

一、前言

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应当符合目前的市场对于该行业的需求以及国家对于高职学院的教学要求,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调整、充实和提高。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是当前国家信息化改革的一线专业,是电脑实际操作和艺术创造设计的结合,是实践和理论高度统一的综合性质的专业。十分看重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学、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创建行业与学校,学生和用人企业对接的合作的办学机制。做到真正的实践教学改革,把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与工作任务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目前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并不一致。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项涉及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的专业,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专门技术型人才”,顾名思义,应当致力于教育处服务于该行业的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的专门性人才。企业需要的是设计和创意的实现者,培养具备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进行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网页制作、插画以及影视动画制作的人才应该是目前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重点,可目前对该方面人才的培养还没完全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没有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概念具体落实,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脱节。

(二)学生的各项能力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电脑艺术设计,是一项需要各种能力结构的专业,能力结构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用人市场上竞争力。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技能,即广告设计、室内设计、书籍设计、网页制作、影视动画等各项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的能力;一定的基本技能,即良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优秀的职业素质,即对待工作认证负责,诚实信用,爱岗敬业等职业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当学生具备了大部分以上能力结构之后,才称得上是能够满足企业和市场的合格人才。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多数的学生并不能达到要求,对于能力的架构没有一个清楚的规划,往往成为其职业发展的短板。

(三)教育思维和方法落后和不完善。电脑艺术设计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相对起步较晚,虽然政府大力扶持,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也不能忽视由于行业发展并不成熟带来的问题。其中,教育思维的转变和完善教育方法是当务之急。目前对于该专业的教育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和课堂教育,教育方法也十分的单一和僵化,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出自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程安排大多脱离了实践,而是纯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在缺乏实际操作的同时,毕业后也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

三、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实践教学改革。(一)以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做到工作学习有机结合。以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做到工作学习有机结合,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这是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准确定位。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人才的岗位需求,以后在工作中的技能运用,专业施展来制定课程体系,建立以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能力为重点的项目化实践式教学体系,实现学校到用人企业的顺利过渡,使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就业后能灵活做到身份的转换,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二)转变目前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向社会输送的是完善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素质越高,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越高,对人才的发展也更加有利。所以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应当被摒弃,而更贴近工作实践,更紧密联系企业的教学方法应该加大力度落实,应当把 项目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参与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做到学习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而高职院校也能在有效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保障向企业输送的人才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企业实习,企业专门培训的方式将“产”与“学”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挖掘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让其发挥各自的优点。并且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不能管理的过于僵化,让学生丧失创造力。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电脑艺术设计是将设计艺术与计算机有机结合的。所以不能按照传统的计算机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培训,要从分调动学生的艺术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各种信息资源,让学生能通过这些优势资源完成自主学习。

(四)完善课程体系,要以工作任务为教育导向。电脑艺术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践教育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高职院校拥有办学上和向企业和市场输送人才的优势,所以可以有所侧重的进行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以专业基础课、公共理论课、专业课为模块的,机械和脱离实践,所以应当适当的增加专业实践、核心技术应用、专业技能考核等课程,让教学内容更充实,让课程体系更趋于工作和实践。比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建立实训工作室,通过企业的运作方式来要求学生完成任务,这样就可以将室内设计的教学和工作实践联系起来,让其成为学生走向企业的练兵场。

四、结束语。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是一条仍需探索的道路,而如何实现其“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实践教育改革更显得任重道远。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对我国的信息化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务必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昕.探析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6:162.

电脑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电脑艺术专业 课程设置 操作技能 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83-01

一 与市场接轨

1.做好科学严谨的市场调查

中职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市场需求的最新信息,如政府的决策文件、媒体的报道、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等。依据收集到的信息,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置课程。

2.市场需要“专才”

如今一些中职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培养方向模糊,什么软件流行就开设什么课程,结果导致学生什么都学过,却什么都不会。为达到培养“专才”的目的,要求中职学校对课程设置必须“模块”化,有相对集中的科目,从而让学生在电脑艺术的这一模块上达到精、专、通的学习目的。比如电脑艺术专业,就不必开设程序设计之类的课程。

3.与企业共同开发“订单式”课程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与一些大型企业合作办班,开设“订单式”课程,实施定向培养。这样,将会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培养和学无所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快速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局面。

二 课程设置要有适应性和实用性

电脑艺术设计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对毕业生学历的高低并没有要求,但对毕业生的专业背景与知识技能有很高的期望。

1.文化课程

电脑艺术专业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要求有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能够阐述作品的设计说明及作品介绍,这些都是电脑艺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在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比较低。因此,中职学校就要以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目标,开设职业道德、政治、语文等公共基础课,让学生积累深厚的知识根基,有更广的知识面,更高的素质,更扎实的基础。培养出有文化、有技能、有能力的劳动者,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专业修养课程

如今大部分电脑艺术专业都开设了“平面设计”方面的内容,在“平面设计”中包含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等课程。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开设这些软件课程,对于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而言,也只是学习了软件基本工具的使用,既不能学到它的精华,更谈不上电脑艺术设计,那么学生毕业后也只能当画匠制图员,谈不上艺术设计和创作,其完成的作品只是一些花哨的软件技术堆砌,不懂得美,不懂得造型,这样的作品难以打动观众。因此,我们在开设这些软件技术课程的同时,应开设一些与之配套的“修养课程”,尽可能多地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界,以促进更好地为电脑艺术创作服务。

三 合理设计课程开设的时间及阶段

现在中职学校开设的技能软件类课程大都是分批开设的,其缺点是软件技能课是多年级分批掌握,导致第一学期学生在制作设计作品时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技术方面薄弱,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如果要设计制作一幅作品,则显得软件技能知识缺乏,因此,应在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熟练操作计算机。同时开设专业修养及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第二学期开设软件技能课,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软件技术,达到了艺术课与软件技术课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自如地用电脑技术进行艺术设计和创作,并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 理论课与实习课的课时比例要合理,要偏向技能

电脑艺术与其说是一门课程,还不如说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技能,这种技能的掌握是建立在大量实际操作基础之上的。不经过大量的上机操作,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这门技能。目前本专业的很多学生都知道一些理论知识并能应付一些考试,但当真正面对实际操作时却手足无措,其主要原因是理论课时偏多,上机实践的时间偏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理论课与实习课的合理配比,适当地压缩理论课时,注重强化学生的上机操作,使专业实习课的学时,基本保持在总学时的50%左右。使学生能够掌握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 开设“证书类”课程

电脑专业论文范文6

摘 要 立足教学工作经验,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总结出市场滥用电脑效果图给高校教学带来主客体的艺术内涵削弱、设计思维僵化、教学评价失衡、学习动力不足四大负面影响,提出高校教员力所能及的改善方案,希望对市场、高校起到提示作用。

关键词 电脑效果图;室内设计;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2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行业的效果图表现方式早已由人工手绘转变为电脑制图。由于电脑制图速度高效和绘图精确的特点,俨然成为当今甲方乙方在沟通洽谈中最重要的桥梁。因此,掌握3DMAX、Sketch-up等设计绘图软件成为当下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传统徒手绘制图的方式似乎成为迂腐的过时行为。

这种市场背景驱使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设计软件课程,在长沙的高校中,设计专业无一例外将绘图软件培训列进教学大纲。然而结合教学工作经验,笔者发现电脑效果图的盛行给设计人员带来便利的同时,亦给高校教学衍生不少值得深思的负面影响,着重体现在学生越来越侧重于学习应用性强的绘图软件课程,而对于素质养成的理论学习、绘画训练课程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下面从四方面展开来谈。

1 艺术内涵削弱

在没有电脑效果图的年代,老一辈设计师均具备绘制出优美且严谨的手绘效果图纸的能力。如天津大学彭一刚教授的手绘设计图,无论尺度比例还是画面构图,均能让大众感受到其深厚的美学内涵及认真的工作态度,这些素养的形成有赖于能够提高审美、造型能力的传统绘画练习。

以室内设计为例,室内手绘效果图的表达依托于长期辛苦卓绝的训练,除了具备基础绘画能力外,还要掌握“应用透视”“色彩构成”等专业知识,才能够在白纸上呈现一幅真实合理的手绘效果图纸。学生通过对设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对设计思维的感受力、新鲜领域的探知力,从而达到“通过绘画,认识物象,发现设计”的目的。

而利用电脑软件绘制效果图,则提供了一条急功近利的道路,它在带给人们高效快速体验的同时,也否定了这种基础的长期手绘训练,无形之间削弱了对在校学生提升个人艺术美感的要求。

2 设计思维僵化

电脑效果图的制作之所以高效快速,需要认识到是因为软件内含有许多模块化的便捷操作,最典型的例子如3DMAX

软件中的模型模块,大到庭院、小到陈设,甚至成套出现的室内电视背景墙,都可以找到成品。这些模型的传播和共享形式如同操作Windows系统的复制、粘贴一样简易,导致这些固定元素反复肆意地出现在各种电脑效果图画面中。

在利用这种模块化元素进行电脑效果图创作的同时,固定造型限制了学生创意的发挥,学生时代许多天马行空的模拟方案因绘图软件模型的限制而囿于平庸。长此以往,学生因为缺少对室内空间细节的思量而拓展不到自我的设计思维,最后产生对电脑绘图软件的依赖心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上交的电脑效果图作业中常常会发现不同的学生作品中含有相同的模块造型。

室内设计包含了从大脑构思到现场搭建的全部过程:二维空间中虚拟设计图纸最终要通过三维空间的搭建完成最后成果,并在建造中不断地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由于高校课堂无法实施室内设计项目建设的局限性,许多在校学生将绘制出电脑效果图作为整个设计过程的终结,不去了解后续的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等相关知识,创作出来的图纸往往缺乏可行性,可谓当今的纸上谈兵。

3 教学评价失衡

由于上述原因,原本只属于设计过程一个部分的效果图,却变成决定设计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据调查,除了少数如中央美术学院《装饰》杂志举办的“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要求参赛的设计方案提供含有构思过程的评审图册之外,其余各大赛事的评价体系大多构建于参赛人员所提供的电脑效果图画面。与此同时,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中的主流课程也常以学生提交电脑效果图作为教学成果的验收,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同样以学生上交的电脑效果图作为最后基准。这种简单直观的评价模式是导致学生过于注重电脑效果图的呈现而忽视对设计过程做深究的直接原因。

完整的室内设计含有“调研取材构思展示施工”等步骤,做完设计效果图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到后续工作的可行性,还要对设计对象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许多学生以及教师没有认识到设计效果图的展示仅仅是设计的一个中间环节,单从学生所提供的电脑效果图画面来评价整个劳动过程以及课程学习情况,是片面且不合理的。

4 准入门槛降低致使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电脑效果图的绘制无需过多的理论准备和绘画基础,表现出简易快餐化的制作模式,让设计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富余的劳动生产力给设计行业在就业上带来难度增加、薪资降低两大实际问题。如学优网公布的新闻数据显示,根据截至2015年3月31日各高校公开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艺术类的就业指数已经达到“低就业率”的标准范围。恶劣的就业环境导致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热情不高。调查表明,在C学院室内设计专业121名毕业班学生中,只有1/3的人表示以后会从事设计相关专业。正是群体中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不良心理,在校表现出虚度光阴的状态,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建设。

5 结语

综上,市场过于重视电脑效果图给高校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理应引起社会的注意。

首先,重塑传统手绘的市场地位,让市场认识到随性的手绘是构思的源泉,是思维的流露,程式化的计算机不可能完全取代充满艺术的手绘表现。与电脑制图相比,手绘效果图约束性小、表现力强,在草图构思过程有的方便和灵巧是电脑软件所不能代替的,是设计人员不能丢弃的职业技能。

其次,高校教员需要反思部分课程出现的偏颇,适当开展主题班会、手绘讲座、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重视内涵养成、理论积累,发现传统手绘及理论研究课程的重要性;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创新传统手绘和理论研究课程的上课模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习动机,培养有内涵、有思想、懂手绘、能制图的全面人才。

一个好的设计市场行情,应该处理好电脑效果图和手绘效果图之间的关系,要在电脑效果图合理运用的同时,使得手绘技法也得以继续保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2]李晓.浅谈环境艺术徒手表现画的设计性特征[M]//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美术研究论文集,2012:

287-288.

[3]丛龙强,王雁燕.浅议手绘效果图与电脑效果图的比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8):45-47.

[4]肖锟.浅谈当代手绘效果图的价值及应用[J].美术界,

200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