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管理范例6篇

围术期护理管理

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1

【关键词】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6.01.95.02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患者对其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是一个需要紧密配合和高技术要求的场所[1]。在现代护理学的要求中,手术室护理要满足患者围手术期的需要,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2]。亲情护理是指患者在准备接受手术前到术后康复阶段所实施的人性化护理模式,通过亲情护理可让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较佳的状态,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3]。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在围手术期采用亲情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9.25±5.2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8~89岁;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0~80岁。排除心、肝、肾等器官疾病及呼吸、神经等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及妊娠期妇女。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亲情护理,具体如下。1.2.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术前一天上午8:30开始访视患者,安抚患者情绪,对待患者要如同对待家人般的关心。采用亲近的名字称呼患者,给患者留下较好的印象,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告知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将由自己全程陪伴,在交流过程中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交流让患者和家属减轻心理压力,使其增加对手术的信任感,以平常心对待并主动接受手术。专心聆听患者的倾诉,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任何护理动作前都需要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像患者表明手术是恢复健康的必要手段,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在手术当天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对于患者的疑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进行及时安抚。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全程陪伴,用语言安慰患者,让其放松心情。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爱。建立温馨、和谐的护理服务氛围,让患者的精神得到满足,能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2.3术后护理术后疼痛是患者清醒后的第一反应,这时心理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护理人员需要立刻安抚患者,多与其沟通,舒缓焦虑心理。通过解释或安抚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患者多交谈或播放音乐来分散其注意力。和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沟通,并嘱咐其术后注意事项,检查患者服药情况,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及通风,让患者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内。对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密切关注,并让患者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1.3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患者通过填写满意度测评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3]。非常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护理后,非常满意33例(66.00%),一般满意16例(32.00%),不满意1例(2.00%),总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护理后,非常满意15例(30.00%),一般满意18例(36.00%),不满意17例(34.00%),总满意度为66.00%。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55±1.57)天,平均手术时间为(44.58±10.88)min;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81±1.27)天,平均手术时间为(60.08±11.18)min。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是需要在护士长的统一指导与各护理人员携手合作共同完成的,护理人员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于工作上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弥补,护士长作为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有其强化管理与有效监督的职责,还应定期安排护理人员接受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护理安全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4-5]。亲情护理是一种能够拉近护理人员和患者距离的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护患关系,让患者充分相信护理人员,在提高疗效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5]。在围手术期对于患者进行亲情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得到悉心的照顾能够帮助患者克服手术的恐惧感,保持稳定的心情接受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亲情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静.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70-71.

[2]李珍珍.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3,(25):321-321.

[3]黄晓明,廖瑞熹,赖妮,等.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4,(11):26-28.

[4]杨春燕.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7):124-125.

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2

〔关键词〕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外来植入物;器械管理

骨科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且手术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器械医疗设备,为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做好对应的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护理,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骨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体会以及器械和外来植入物的管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24~62岁,平均(37.5±2.6)岁;患者手术类型:92例植入接骨板,8例脊柱内固定,12例膝关节置换术,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采用骨科外来植入物和器械,器械的专业操作性强,医学与器械生产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共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1.2方法120例均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成立专门的骨科患者护理小组,并制定科学的手术室操作规章制度[1],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操作技能,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环节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1.2.1手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及时到患者病房巡视,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通过查看病历、交谈等方式[2],掌握患者的病情与常规检查结果。仔细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手术的安全系数,术前身体调整方法,要求患者全面配合手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的心态变化,当患者出现焦虑、消极等不良情绪时,必须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给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手术信心,调整患者身体、心理状态。1.2.2手术过程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对相关手术器械进行消毒杀菌,如垫、高频电刀等,在术中挪动患者时,应指定4名以上的专业人士,利用腰背部垫横单,将患者以平托的方式移到手术床上,保障患者的舒适性。为患者建立其静脉通路,调整好患者麻醉,密切关注患者手术的进行情况,及时给主刀医师传递器械,提升手术的效率。与器械管理人员一起清点手术器械、设备、植入物数量,并做好记录。植入物的产品保证书一式三份,一份须粘贴在护理记录上,放入患者的病例档案,一份须粘贴在植入物的登记本中,另外一份须粘贴在材料登记表中,经由相关医师签字,以备日后查证。1.2.3手术后护理关闭患者体腔前,护理人员、器械管理人员应再次共同确定器械数量。在完成相关工作后,跟台人员应仔细对外来器械进行清洗、去污、消毒、杀菌,对器械及时烘干与上油,由双方人员确认无误后,在清洗单上签字。其他手术器械经由护理人员清洗后,须统一送至CSSD中心清洗消毒[3]。此外,护理人员应护送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引流管、敷料更换等方面的护理工作。1.2.4管理器械与外来植入物的方式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与方式,联系对应的器械公司,将手术所需要的外来植入物和器械统一送到CSSD去污中心,手术科室派遣专门的护理人员去到CSSD去污中心,与器械公司的人一起清点核查器械,包括患者的性别、姓名、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植入物类型、数量和规格等。双方人员确认无误后,在清点签收单上签名。CSSD在接收医院送来的器械后,应及时对器械进行清洗、去污、检查包装等,包装中放好5类化学方面的标示卡,包装外粘贴相关指示胶带,标注患者姓名、具体手术时间、主刀医师、消毒负责人等,完成以上工作后,须做好生物监测工作,只有确定生物监测合格后,才可送到手术室。1.3评定标准护理满意度评定:对手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护理质量进行评定,总分共100分,每项25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4~6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120例骨科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通过调查其护理满意度情况可知,非常满意115例,满意5例,不满意0例,护理总满意度达100.0%。

3讨论

骨科患者大多采取手术的方式,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大量器械和外来植入物,为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其管理,并配合对应的围手术期护理。首先,做好患者术前病房巡视,提升护理人员骨科专业知识技能,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其次,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器械的应用方式与其独有性能,严格遵守手术操作程序,加强与主刀医师的配合,科学地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避免患者出现其他感染等并发症状;最后,规范地接收外来植入物,保障器械的质量,从而提升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本研究中,对120例骨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并加入对应的器械和外来植入物管理方式,经过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100.0%。综上所述,将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和器械、外来植入物管理用于骨科患者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马慧罗,王晓娟,王湘萍.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外来器械手术部位相关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260-261.

[2]江淑芳,刘惕,周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32-333.

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3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近年来逐步开展的新术式, 具有简便、安全、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可在床边操作等优点, 在危重症患者中广泛应用。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4月共有25例患者行床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均获成功,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5例, 女5例, 男20例, 年龄23~80岁, 重型颅脑损伤16例, 脑出血3例, 脑梗死2例, 肺部感染3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气管切开前患者均行气管插管。

1. 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垫高肩部使颈部过伸;取第2与第3气管软骨环节间作为穿刺点, 做1.5~2. 5 cm水平横切口;用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从中线插入穿刺部位, 进针直到有气泡抽出, 拔出针筒, 留套管于原位;用导丝推送器将导丝送人套管内, 导丝进入10cm左右, 撤出套管, 留导丝于原位;沿导丝送入皮肤扩张器, 扩张皮下组织和气管前壁, 撤出扩张器, 留导丝于原位;合拢气切钳, 沿导丝滑入, 当钳尖端接触气管前壁时, 撑开气切钳, 扩张皮下组织后, 以打开的状态取出气切钳;第二次合拢气切钳, 沿导丝滑入气管内, 撑开气切钳, 扩张气管前壁, 以打开的状态取出;沿导丝导入气切套管, 拔出导丝, 留气切套管于原位, 气囊充气并固定。

1. 3 结果 25例患者均置管成功, 时间为10~15min, 出血量10ml左右, 其中切口渗血2例, 皮下气肿2例, 其余患者均置管成功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2 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 因病情危重, 患者及家属均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作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术后的有利因素, 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早期愈合。气管切开后, 患者无法正常讲话, 术前应做好告知, 准备术后与病人的沟通方式。

2. 1. 2 用物准备 英国portex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气管切开包, 吸痰、吸氧装置及必要的急救器材, 急救药品、局麻药物、生理盐水、无菌手套等。

2. 1. 3 护士准备 配合的护士要熟练掌握抢救器材的用法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步骤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以便更好的配合术者尽快完成手术。

2. 1. 4 患者准备 对烦躁、咳嗽反应强烈的患者, 遵医嘱予以丙泊酚镇静, 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心电监测、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 予以高流量吸氧10 min, 建立静脉通道, 并吸净患者口鼻腔及呼吸道的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2 术中护理

2. 2. 1 协助医生予患者取合适, 垫高肩部, 使头后仰, 使气管位于正中并充分暴露颈部。

2. 2. 2 术中配合 配合的护士站立于床头, 掌握并控制好气管插管的深度, 气囊放气, 一般拔出到18cm, 及时吸除患者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 气管套管置入后, 妥善固定, 并退出气管插管。在置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SPO2, 如有特殊变化, 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2. 3 术后护理

2. 3. 1 病室环境 气管切开后, 患者尽量住单间, 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 定时通风, 温度20~22℃, 湿度50%~60%物品皆用消毒液擦拭, 并限制探视人员。

2. 3. 2 术后当日取平卧位, 头颈及上身尽量保持同一直线, 不可多变换, 24 h后抬高床头15~30℃, 翻身时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 3. 3 套管护理 床边备吸引器、氧气、气管切开护理盘。因一次性气管套管较金属套管短, 对患者刺激性小, 患者带上相对较舒服, 所以严格的套管护理及预防套管脱出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套管固定带要打死结、系牢, 松紧度以容纳两指为宜, 以防止过紧影响静脉回流, 过松导致套管脱落[1]。气管套管气囊压维持在25~30 cmH2O, 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气囊对气道黏膜的损伤[2]。临床上使用的气囊导管多为高容量低压气囊, 不需要定期放气, 但非常规性地放气或调整仍然是必要的[3]。本科常规每8h监测一次, 记录于护理单上, 并采取持续声门下吸引, 压力为100~150 mmHg, 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4] 。

2. 3. 4 呼吸道管理 ①加强气道湿化, 良好的气道湿化可降低痰液的粘稠度, 减少痰痂的形成[5]。传统的气道湿化是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超声雾化等,武淑萍等[6]报道, 0.45%盐水湿化液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 湿化过程对气道无刺激, 可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 减少吸痰次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临床可广泛使用。0.45%的盐水湿化液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因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机体细胞相同, 但在气管内蒸发后可变为高渗性而刺激支气管。而0.45%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接近生理盐水, 对支气管无刺激作用。 ② 掌握吸痰指针, 按需吸痰。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听诊有湿啰音、氧分压低或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压力升高等时进行吸痰[7]。吸痰管应选择软, 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1/2的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手卫生, 每次吸痰不超过8~15s, 吸痰前后要加大氧流量。对于痰液粘稠而无力咳痰者, 可结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措施, 在吸痰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氧饱和度、并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定期监测血气分析, 痰细菌培养, 以指导治疗。

2. 3. 5 切口护理 气管切开后, 切口要保持清洁干燥, 随时更换被血液或者痰液污染的切口敷料。密切观察切口情况, 有无渗血、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 本组2例术后套管周围渗血, 经凡士林纱布压迫等处理后停止, 2例皮下气肿, 未做特殊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解除呼吸道梗阻、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方法,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迅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伤口愈合快、感染少便于护理等优点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护理工作在整个围手术期均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该熟悉手术步骤, 协助医生完善术前准备, 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 为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做好保障工作, 保证置管成功率。术后还应加强护理观察, 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医护默契配合、认真严谨的护理态度对逆转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玉荣.ICU护士在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配合及护理.家庭护士, 2008,6(2):404-405.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 19(2):65.

[3]元华云, 陈丽嫦, 祝妍华, 等.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实用临床医学, 2008,9(5):109-110.

[4]贾灵芝.实用ICU护理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5):755 -758.

[5]程红缨.气管内吸引合并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7):536-538.

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4

【关键词】甲状舌管囊肿;瘘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13-02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是胚胎期甲状舌管未消失或未完全消失[1],残余上皮的分泌物聚集而成的一种先天性囊肿及瘘管,可发生于自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上下部最多见。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颈部先天性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3例均为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患者,其中男38例,女35例,年龄7月~74岁,平均年龄13.25岁,病程15d~20年,15例为复发者,其中囊肿37例,瘘管21例。查体见局部囊肿压痛,皮肤红,瘘管挤压有分泌物溢出。均未见有恶性变者,住院时间6~15d。

1.2 治疗方法: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有炎症时应用抗生素待感染消退后再手术,使感染灶局限,术前局部无肿胀,皮肤颜色正常。所有病例术前行B超[2]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判断囊肿的位置、大小及质地,同时排除异位甲状腺。小儿全麻,成人局麻。取仰卧垫肩头后仰45°。术后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3~5d,5~7d后拆线,组织送病理检查确诊。

1.3 结果:73例病理检查均符合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管之诊断。其中13例报告囊肿并瘘管,镜检:囊壁或瘘管为结缔组织所构成,囊肿壁多可见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间或有鳞状上皮细胞,部分有炎症细胞浸润,无癌细胞。73例均治愈,随访1年,均无复发,切口无显性瘢痕,不妨碍颈部美观。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生理特征提供有效的护理。以良好的态度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赖,加强心理护理,同时向家属讲明医院的技术实力,介绍手术麻醉方式、术前术后护理要点,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紧张情绪,让患者及家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

2.1.2 术前准备:术前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正确排痰方法,嘱其深吸气后咳嗽、排痰。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术前1天备皮、淋浴、更衣,减少术后感染。瘘管外口红肿破溃者用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3次/d;并遵医嘱准确及时使用抗生素,待感染完全控制后择期手术。为明确和了解方向和深度以及舌骨、舌根的关系,术前可行碘油造影;对可疑异位甲状腺者可行放射同位素131I,检查以尽量做出明确诊断。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和血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酌情进行会诊治疗,尤其是年老的高血压及高血糖患者,应控制其血压和血糖在手术耐受范围。对全麻手术者,术前6~8 h禁食、4 h禁饮,以防呕吐引起窒息。进手术室前更换患者衣物,取下义齿及装饰物品等。患者离开病房后,整理床位,若全麻患者应准备麻醉床,保持病室的整洁。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常规给氧6h,酌情准备气管切开包。心电监护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变化。对于未清醒的病人,如发现病人血压及脉搏的动态改变或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新鲜血液,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检查及处理,严密监测血压,做好止血准备。

2.2.2 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及时告知家属手术结果,减轻家属内心的恐惧。由于手术切口会使患者痛阈降低,烦躁易激惹,必要时可辅以镇静止痛剂,保证患者的睡眠,并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的程度。

2.2.3 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手术过程及采取相应的术后护理措施。麻醉清醒前:专人护理,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肩下垫一软枕,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异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术后6~8h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减少局部出血,促进切口渗出物引流,同时减轻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吞咽疼痛及饮食护理: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手术时需切除部分舌骨以避免术后复发,切除舌骨后可出现吞咽疼痛,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疼痛的原因。在麻醉完全清醒后,鼓励患者进食,嘱开始进食温开水,注意有无呛咳。术后1~3d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时保持端坐抬头姿势,细嚼慢咽。

2.2.4 预防切口感染[3]: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切口敷料的渗血、渗液情况,敷料浸湿随时更换,并严格无菌操作。患者咳嗽、排痰时轻压切口以减轻疼痛及切口缝合处的张力。术后遵医嘱准确及时地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止血药,静脉用药一般7d,防止切口感染。

2.3 出院指导:出院时嘱患者加强营养,适当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术口清洁,勿搔抓术口吻合处,以免造成皮损或感染。告之患者或家属定期复查,以提高手术治愈率和预防复发。

3 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至关重要的,经护理人员精心有效的护理和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感到轻松可信。本组73例患者常规复诊6-12个月,均临床治愈,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对73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患者的成功护理证明,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8-609

[2] 周克松,刘志辉,耿庆碧,等.西部医学,2008,20(3):627-628

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5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

食管贲门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仅次于胃癌居第2位[1]。多数患者因长期不能正常进食和癌肿的影响,常有消瘦、贫血、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加之外科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较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我院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患者的综合整体护理,促使食管贲门癌患者病情尽快康复,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前全部行食管镜取活检病理确诊,上消化道钡变检查及部分气腹三重造影,胸腹部CT扫描综合分析了解癌肿切除可能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8±6.3)岁,鳞癌52例,腺癌8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7±6.1)岁,鳞癌54例,腺癌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从医学角度上解释说明心理状态对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影响,使其减轻和消除心理障碍,以便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鼓励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增加患者的手术顺从性,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从而使患者能最大限度配合手术的治疗。

1.2.2口腔护理 口腔卫生不良会增加手术后呼吸、吻合部位及胸腔感染的可能。术前加强口腔护理,早晚刷牙、漱口,每天给予朵贝氏液漱口及口服庆大霉素3d,以减少口腔及食管中细菌数量,减轻食管肿瘤的炎症及水肿。如有龋齿或牙周感染的患者,请口腔科会诊,作必要的治疗后再进行手术。

1.2.3呼吸道准备 不少食管贲门癌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他们之中有不少有重度吸烟者,咳嗽吐痰是常见症状,术前禁吸烟1w,以减少上呼吸道分泌物,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控制感染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1.2.4手术后早期护理 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多采用全身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未清醒时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床旁备吸引器,随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应坚持给予低流量吸氧,以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有利于肺复张。情况危重时送重病监护室内,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初6h每15~30min测量记录脉搏,血压、呼吸各1次,以后根据情况,每1~2h记录1次,生命体征平稳后每2~4h记录1次,直至生命体征完全平稳为止。

1.2.5、排痰及呼吸运动 患者清醒后取斜坡位,以利呼吸、气体交换及胸腔积液引出利于肺复张。每2~4h督促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并给予协助咳嗽动作,以促进肺复张。氧气吸入,术后第1d开始超声化吸人,痰液黏稠不易排出者可于水中加入糜蛋白酶等以稀释痰液。术后切口疼痛是咳嗽的主要障碍,应给予必要的镇痛剂。术后1d坐起深呼吸运动及咳嗽2~4次。多数患者可于手术后第3d离床稍适活动。

1.2.6胃肠减压 患者回病房后开始连接,每4h用温盐水20ml洗胃管,以保持通畅。我们一般以条带将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打结绕后于双耳至枕后牢固固定,避免患者无意或有意拔出。以保持通畅有效的胃肠减压,保证吻合口不受挤压,不增加张力,保持良好血液循环,是确保吻合口愈合的关键。因此必须观察胃管是否通畅、有无脱出、堵塞或折叠等现象。还须观察胃液的颜色及柱状,观察有无血性液体,预防发生应激性溃疡,随时保持管道通畅,及时更换胃肠负压引流器,以免引流液倒流而引起感染。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1997年全世界食管癌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中约占1/5,中国死亡率最高,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3]。食管贲门癌患者治疗外科主要是切除肿瘤,恢复接近正常吞咽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命[4]。只要患者有手术适应症,手术切除仍是首选的治疗办法。我国自1940年开展食管手术及食管胃吻合术以来,治疗效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5]。有关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研究针对部分食管贲门癌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前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防止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经护理后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医护人员必须熟悉有关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好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处理,在护理工作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对呼吸系统的护理、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心功能的监护、皮肤心理护理等综合措施,有目的进行[6]。在开展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过程中,主要根据每一患者的具体情况,随病情变化作好术前准备手术后护理,才能及时发现治疗并发症,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食管贲门癌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手术与康复时间,并积极抑制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高宏玲,盛P,黄宏清,等.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55-3357.

[2]张丽萍.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贲门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128-129.

[3]陈帆,魏清,喻明慧,等.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1):211-212.

[4]王金珂.食管贲门癌根治术5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2(5):1210-1211.

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6

【关键词】 重症胆管炎;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7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098-02

重症胆管炎(ACST)多数是由于患者胆管急性梗阻与化脓性感染而造成的,ACST的病理基础是胆道高压的持续存在、细菌快速繁殖、胆汁淤积造成含有胆红素颗粒的混合细菌、血栓和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炎症介质等通过患者肝脏进入血液循环内而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状。ACST主要表现为脓毒性休克,继而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CST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病情一般较为严重,且发病迅速、凶猛,是胆道感染中最严重的类型,患者死亡率较高,尽早对患者进行胆道减压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1-2]。ACST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做了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重症胆管炎患者。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6~68岁,平均(30.5±10.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东京指南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断标准[2],明确诊断为急性重症胆管炎。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在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

1.2.1.1 术前观察与护理 护理人员在ACST患者术前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患者出现休克或者异常精神症状应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3-4]。ACST患者在入院时一般病情比较危重,通常会合并有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失衡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症状。护理人员在ACST患者入院后应当立即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对患者进行双管输液,以保证患者所使用药物和电解质等液体的及时输入。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氧气吸入、导尿、胃肠道减压等操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和血压变化以及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变。护理人员手术前应当每30~60 min对患者进行血压和脉搏测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脉搏跳动次数、呼吸频率和神志状况,若发现患者有异常变化应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5]。

1.2.1.2 术后观察与护理 护理人员在ACST患者术后应当注意患者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熟悉各种引流管放置的部位、作用和拔管时间,在引流管露出患者皮肤的地方做出标记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脱落等。护理人员对于全麻后神志未清晰或者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特别看护或者用消毒后的棉质绑带约束患者的双手,防止引流管被拽出等意外的发生。护理人员在ACST患者术后应当注意保持患者引流管的通畅,注意观察引流管内液体的性状和流出量,及时准确地加以记录,若有异常,应当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6]。护理人员在ACST患者术后应该密切观察患者腹部体征,若有异常,应当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查或治疗[7]。

1.2.2 综合护理干预组 综合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术前术后体征检测、发热护理干预和饮食护理干预。

1.2.2.1 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干预 (1)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运用心理学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现高效无障碍沟通,及时了解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增强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2)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重症胆管炎患者经过手术后,由于躯体不能自主活动,且麻醉后刀口疼痛极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恐惧感。因此,术后心里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当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促进患者身心痊愈。

1.2.2.2 术前术后体征检测 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患者出现休克或精神症状之前及时通知值班医生。术后护士应使用心电监护,严密观察重症胆管炎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及时准确记录。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查或治疗。

1.2.2.3 发热护理干预 对于发热的重症胆管炎患者,术后应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退热,并配合使用冰敷全身及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体温低于38.5 ℃的患者仅需增加原抗生素剂量以及物理降温。

1.2.2.4 饮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当指导重症胆管炎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用清淡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1.3 护理效果评价

分别于实施护理24 h后,评价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的护理疗效。术后患者经护理24 h后无化脓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状为有效,反之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7,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有效 无效

综合护理干预组(n=23) 22(95.65) 1(4.35)

常规护理组(n=23) 15(65.22) 8(34.78)

3 讨论

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重,且患者发病后的死亡率较高,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国外ACST患者的死亡率为20%~50%,我国ACST患者的死亡率为17%~20%,且ACST患者易发生胆道感染、急性胆管梗阻和黄疸等并发症,临床常用手术治疗ACST[8]。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综合护理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7,P

参考文献

[1] Fishman S, Pelosil J, Klavon S L, et al.Perforated appendicitis:prospective outcome analysis for 150 children[J]. J Pediatr Surg,2000,35(6):922-923.

[2]杨艳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15(8):230-231.

[3]李雪斐,李莉,刘翠英.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2011,16(4):211.

[4]叶柳青,庄紫燕,蓝彩英.40例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0):2201-2202.

[5]何晓安.86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128-129.

[6]孟春英,张娟.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16(6):268.

[7]王常香.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15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