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范例6篇

围术期护理

围术期护理范文1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 863例,均为女性,年龄17~63岁,其中乳晕切口672例,腋窝切口1 191例。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肿胀及瘢痕反应不明显,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术后的恢复过程, 效果满意,形态理想。行腋窝切口1例包膜挛缩,行乳晕切口3例切口未按期愈合。对1例包膜挛缩患者1年后修复手术后效果理想,3例切口未按期愈合实施清创缝合后愈合良好。1 863例病例中无术后血肿,无术后产生心理疾患不配合治疗。

2护理对策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准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乙肝表面抗原、心电图、胸透。检查术区皮肤的完整性并进行专科检查,检查各个象限有无包块、结节等,必要时做B超检查,以排除乳腺肿瘤。患者沐浴更换病员服,取下金属饰品并注意保管好,避开月经期。术前术区备皮,禁食8h,禁饮4h,询问患者有无全身疾病及过敏史,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检查各项同意书的填写是否完备。

2.1.2术前心理护理:许多患者术前因麻醉、手术等诸多因素,会紧张不安,恐惧手术是否安全,担心隆乳后的效果等,作为护理人员应换位思考,对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肯定的解答,对他们选择手术表示理解和支持。介绍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好手术。

2.2术中护理

2.2.1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告知手术的流程,协助患者配合手术,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手术室内根据情况适当播放轻音乐。

2.2.2术前照相:向患者解释术前照片的意义和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胸部正位,左、右侧各45°、90°位。照片用于术前的设计,术中对比及术后存档和留作研究资料[1]。

2.2.3巡回护士:巡回护士协助患者做好胸围、双间距、胸骨上窝至双的距离的测量。让患者确认假体。建立静脉通路。应配合好麻醉师、手术医师,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工作。备好电刀、负压吸引器以及各个手术器械包等。术中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各种管道的连接,检查好各种手术仪器、抢救药品及物品等,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2.2.4器械护士:器械护士应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和必须的解剖知识,应积极配合好手术,正确评估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包扎固定:①乳晕切口假体隆乳术后,视手术情况放置负压引流管并妥善固定,切口处根据的大小放1~2cm厚中间带孔纱布,保证血运良好,双乳之间放置长20cm圆柱形棉垫,术区放置40cm×20cm×1cm棉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注意压力适中;②腋窝切口假体隆乳术后,妥善固定引流,双乳之间放置长20cm圆柱形棉垫,双乳上、下边缘各放置50cm×20cm×1cm棉垫,上缘两侧沿切口放置,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注意压力适中。

2.3.2 术后遵医嘱使用7天抗生素和3天止血药。负压引流管一般在24~48h拔除,乳晕切口10~14天间断拆除切口缝合线;腋窝切口7天拆线;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拆线前勿见水,勿私自拆换敷料;注意保护胸部,防止胸外伤和猛烈挤压,局部避免锐器;术后2周严禁上肢大幅度外展,上举,术后一个月加大上肢活动范围;从术后第7天开始,坚持按摩每天1~2次,每次15min,掌心放于上,左右推动假体,动作轻柔,受力均匀,持续3~6个月,以防包膜挛缩[2];禁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2.3.3 注重患者术后的心理疏导,很多患者都是独自来院接受手术,术后疼痛、家人的不支持等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活动,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解除她们的顾虑,让她们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3讨论

很多女性因哺乳后导致下垂、乳腺组织萎缩或先天发育不良等原因,导致外在曲线无美感,为了自身的外在美,只能选择手术弥补缺陷,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掌握新的美容技术,并能帮助她们解决困扰。在操作中更加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防感染及包膜挛缩的形成。护理人员术后应重点观察、乳晕的血运及有无分泌物,查看局部术区有否血肿及波动感,少数患者术后可能会有麻痹感觉,但经过数个月后便会恢复正常。术前需要和患者详细的沟通,了解患者需要达到的效果,慎重选择适合个体的假体[3],术后注意按摩的手法,并向患者强调按摩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颖娟,陈 辉,曹 彦,等.下颌角磨削术手术期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8):1192-1193.

[2]熊 琼.经腋窝切口隆乳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07,31(4):229-230.

围术期护理范文2

【关键词】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29-02

在医学领域内,所谓的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决定手术开始到术后基本康复出院为止的一段时间,主要分为手术前期、手术期以及手术后期三个阶段。手术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能够为患者驱除病痛,但是也可能为患者造成并发症和后遗症。通常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者要经过麻醉、手术创伤等刺激,集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这也就是说凡是手术就会给病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和生理负担。那么,手术治疗过程中就需要围手术期护理来保障患者的身心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使患者能够顺利的接受治疗并尽早康复出院。

1护理评估

1.1健康史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者必须及时的了解其发病时间、病情经过、当下主要不适病症、治疗状况以及治疗效果等。对于不同的病患者要进行区别对待和护理评估。另外,医护人员还应了解病患者一般情况下的饮食、营养、睡眠、活动等日常生活状况。

1.2症状与体征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者医护人员必须及时的了解到其疾病的相关症状与身体体征。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应该确定其是否在月经期,深入了解患者对于自身病症及手术治疗的认知程度。

1.3辅检查围手术期护理期间的病患者必须经过相关的辅检查,以确定该患者是否能够进行手术治疗,同时也为手术治疗以及护理工作提供详细可靠的依据。

1.4心理及社会因素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者往往具有一些心理顾虑,例如女性患者会担心身体过多的暴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手术期间突发状况的产生等等,这就会使得患者产生焦虑的心理。尤其是急症手术,由于患者还没有做好接受手术治疗的心理准备,通常情况下都会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另外,身边陪同人员的支持、家庭经济状况也将会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产生影响。

2护理方法

2.1手术前

2.1.1手术前除了对患者进行评估外,还应及时的向患者以及陪同人员介绍必要的注意事项,使其能够尽可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

2.1.2尽量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手术治疗对于病症的重要性,并且协助患者做好接受手术治疗的常规准备,例如:个人卫生、手术部位的标记等。

2.1.3术前的指导要点医护人员应根据手速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必要呼吸功能训练、训练,尤其是针对手术部位比较特殊的患者。另外,对患者床上排泄、饮食指导以及肢体功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2.1.4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及陪同人员阅读手术须知,并且对前期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确保患者身心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才能进行后续的手术治疗。

2.2手术中

2.2.1手术期间,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手术进行手术环境以及必备设备的检查,对患者身体基本状况的了解以及患者是否处于合理状态进行校正。手术期间,手术必需物品的摆放以及消毒隔离都必须经过检查。

2.2.2手术期间的操作要点主要有检查手术环境、使手术各种必备仪器都属于待工作状态、才用多种措施和方法对患者信息进行核对,并且通过与患者交谈来舒缓其紧张的情绪。手术期间患者的应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共同完成,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另外,医护人员还必须给患者适当的保温,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最后,手术期间巡回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对于手术的适应状况,做好抢救以及应急准备。在关闭患者体腔前要清点手术工具并且做好记录。

2.2.3手术期间的用药、验血检查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并且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要共同进行审核。手术期间患者的安置要科学合理,防止出现坠床或意外损伤,医护人员要做好交班记录。

2.3手术后

2.3.1手术后要及时的了解麻醉、手术等方式方法,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同时还需要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颜色变化、有无疼痛感等现象,一旦发现意外状况的出现应及时采取相应举措进行处理。

2.3.2术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手术伤口位置以及病情进行合理的卧床安排,观察是否存在舌后坠、痰液堵塞气管等状况。确保各种辅助医疗器械处于工作状态,并给与患者所在病床适当的保护。护士人员要加大对患者观察的频率,及时的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3.3在术后医护人员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确保患者能够早日的康复出院。

3结果及讨论

3.1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身心接受手术治疗,并且在术后尽快康复

3.2手术必然能够去除病患者的病痛,然而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期间的工作对于患者能否顺利的进行手术治疗并且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对于不同的患者进行的科学护理对于围手术期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围术期护理范文3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63-02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健康。尤其是颈椎退行性病变可导致前后受压,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2009-2011年,我院颈椎手术与由于术前加强指导,术后精心护理,并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43例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渡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6-68岁,病史3-6个月,有的甚至20年左右,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均有不同程度头晕、四肢麻木、肌力减退、胸部有束带感和负重感。均经MRI检查确认。术后2W内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1年后基本痊愈。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心理护理:由于颈椎位置特殊,危险性大,病人恐惧心理较重。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手术成功经验、安全性,介绍病人与病区内同类病人交流,解除病人的顾虑,取得病人的充分信任,并主动配合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不同情绪表现而引发的心理反应,分析原因做好判断,妥善解决。

2.2 选择颈托:向病人讲解颈托固定的重要性,术后正确佩戴颈托的方法,帮助病人选择型号合适的颈托,术前进行试戴,颈托与皮肤之间垫棉质柔软的毛巾,即可吸汗又可保护皮肤。

2.3 俯卧位适应性训练:后路手术术前指导进行俯卧位适应训练,并说明其意义,俯卧位时胸部和髋部各垫软枕2个,使腹部悬空,颈部下垂。开始每次0.5h,以后逐渐增加至每次2 h,以适应的需要。

2.4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前路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用2-5指并拢将气管及食管向左、向右反复推动,牵拉至较松弛状态,而且必须将食管牵拉过中线,每天定时牵拉,牵拉力度、距离逐渐增加,刚开始每次2-3min,每天4-5次,逐渐增加至每天30-60 min。

2.5 四肢屈伸训练:双手持重物上举训练,肘部伸直,重量因人而异,不超过1kg,双下肢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逐渐增加次数,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脚趾关节进行主动伸屈活动。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术后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至病情平稳,给予床边心电监护,观察病人四肢活动、感觉情况,如麻木是否减轻、有无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重点为四肢肌力有无减退或明显加重。颈前路手术病人密切观察自主呼吸情况,有无突然呼吸困难、憋气,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24h内每小时评估1次,此后每天评估4-6次,注意与术前进行比较。

3.2 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呼吸道情况,重视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根据短血氧饱和度,确定给氧浓度、流量和时间,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必要时进行血

气分析,及时发现病人的缺氧情况,若患者术后血氧饱和度较前呼吸加深加快,立即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减少无效腔,示范正确的咳嗽方法,协助排痰,取侧卧位,使病人病情得到缓解。

3.3 疼痛护理:颈椎手术疼痛较一般手术更加剧烈,护士要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帮助患者寻找舒适,咳嗽时协助患者按压伤口,减轻伤口张力,减轻患者痛苦,如果患者无法忍受时,适当给予肌注止痛药。

3.4 伤口引流管观察:负压引流瓶妥善固定,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折叠、确保引流有效,严密观察负压引流的量的性质和量,每小时评估记录四肢运动、感觉1次,术后24小时内切口引流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量过多,色鲜红,应及时通知医生,一般在术后48-72小时引流液明显减少,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继续观察24小时。

3.5 泌尿系统的观察与护理:按保留导尿常规护理,导尿管口用新洁尔灭棉球擦试两次,每日更换尿袋,嘱患者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术后第2天夹闭尿管间断,加强膀胱功能训练。

3.6 并发症的护理

3.6.1 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加重多见于手术止血不彻底,血肿压迫引起或减压时操作的振动对脊髓的冲击和对基础疾病的影响,神经根的损伤,多见于器械的刺激,直接挫伤或对神经过度牵引引起[1],脊髓损伤表现为四肢肌力减退、大小便失禁,神经根损伤表现为单侧上肢肌力减退,屈肘无力,肱二头肌肌力Ⅲ-Ⅳ级,所以要及时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及大小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3.6.2 脑脊液漏由后纵韧带与硬膜囊粘连严重,手术分离或切除后纵韧带时损伤硬膜囊所致。表现为术后24小时内引流液为淡红色液体,引流量多,第2天颜色更淡,但量无明显减少。对头痛、呕吐患者,抬高床头30-45度,采取头低脚高位,并用消毒棉垫覆盖后沙袋加压,并及时报告医生,静脉输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创面敷料干燥。每日换药,同时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3.6.3 硬膜外血肿:颈椎前路手术后,由于血管结扎不牢固、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有的患者凝血功能不良,可导致切口出血而引起血肿,是颈椎前路手术较危急的并发症[2],处理不及时可造成患者窒息死亡。颈前路手术后48小时,尤其12小时内,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应密切注意颈部外形是否肿胀,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呼吸异常。并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敷料、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及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对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预防和减少切口出血,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在报告医生的同时,吸氧、心电监护、备好气管切开、吸引器等抢救物品,并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3.6.4 喉上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是因为在手术暴露过程中误夹、误切、牵拉过久所致,表现为术后出现一过性呛咳,不能进水。颈前路手术中,因切口疼痛、麻醉插管等因素,早期进食较为困难,一般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发现患者进食呛咳,应告知患者暂停进食,报告医生给予增加输液量。

3.6.5 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位于下颈椎气管、食管沟内,在手术暴露过程中,由于颈部粗短,暴露颈椎盘较困难,容易引起过度牵拉、误夹、误切而致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憋气。确定为喉返神经损伤者,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告知其一般为暂时性,同时指导发音训练,促进发音恢复。

3.6.6 椎间隙感染这是脊柱手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前30min静脉输注抗生素,术中各个环节都要做好消毒及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手术切口、创面敷料,并监测体温。

3.6.7 其他并发症:(1)肺部感染: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给予吸氧、雾化吸入、口腔清洁液或静脉滴注化痰药物,指导鼓励患者深呼吸,做有效咳嗽。对于呼吸麻痹患者,在患者吸气末用双手从胸廓两侧向内挤压并向上推,指导患者此时做咳嗽动作,以协助排痰,另外,鼓励患者做吹气球训练,增强肺功能。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2)睡眠型窒息:这种并发症罕见,常于术后48小时内发生,表现为睡眠时出现呼吸障碍[3],甚至窒息,伴有紧急从睡眠中清醒,其原因是术中牵拉气管或刺激咽喉部出现水肿,上呼吸道阻力增加所致,另外与悬雍垂、扁桃体肥大引起上呼吸道阻塞或气道壁塌陷有关,此时虽有呼吸运动,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停止。所以,术后48小时,尤其24小时内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呼吸变化,确保睡眠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岩,白一冰,肖嵩华等.颈椎病前路择期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9):538-541

围术期护理范文4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32-03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最有效治疗方法是行根治性手术。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86例胃癌病人施行各种类型的根治术,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使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1临床资料

本组86例胃癌患者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58.5岁。胃体癌38例,胃窦癌28例,胃贲门癌20例;低分化腺癌41例,中分化腺癌39例,印戒细胞癌6例,均行各型胃癌根治术。术后7d~12d拆线。

2术后护理

2.1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观察生命体征每15min~30min一次,测体温每4h1次,12h后根据病情决定观察时间。并具体记录24h出入量,为合理输液提供依据。

2.2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利于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环,同时有利于腹腔引流。术后6H协助病人活动下肢,做屈伸运动,每日4次~6次,每次2min~3min,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生命体征稳定的病人,术后第1天可坐起、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活动时间根据病人情况而定,早期活动可以减少肠粘连,同时有利于病人肠道功能的尽早恢复减轻吻合口的压力。

2.3肺部护理 术后由于切口疼痛以及胃管放置,病人不愿咳嗽咳痰 ,我们要鼓励病人 咳嗽咳痰,协助翻身拍背,给予雾化等,防止肺不张以及肺部感染。

2.4口腔护理 术后病人留置胃管,禁食时间长,口腔易发生溃疡。胃癌术后病人口腔异味重,全麻清醒后漱口液漱口,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每日三次。擦洗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并注重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如有口腔溃疡应以0.1%醋酸液漱口,龙胆紫涂擦溃疡面,如出现霉菌感染,每日要行碳酸氢钠.抗真菌药物漱口以及口腔清洗。

2.5空场营养管护理 部分胃癌术后患者留置的空场营养管需要妥善固定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避免活动时脱出,每日输注前后均以200ml温盐水冲洗管腔,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在输入前要认真按输入量计算输入速度,输入过快可引起病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输入开始以20ml/h为宜,逐步加量,使用恒温器使液体温度恒定于37--38℃。

2.6饮食护理 胃癌术后病人待肠蠕动功能完全恢复排气后,夹闭胃管,试饮水如无腹胀、腹痛可拔除胃管,进食,饮食由清流、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一般术后3d~5d试饮水;6d~8d给予流质,如米汤、蛋花汤、菜汤;9d~11d给予半流质如米粥、面汤、馄饨;12d~15d可进软食,如软米饮、煮软易烂的青菜、肉沫等。胃癌术后早期不宜进食富含纤维素及胀气食物,如豆浆、绿叶蔬菜。

2.7皮肤护理 胃癌术后患者对细菌感染的反抗力降低,术后病人卧床时间长,皮肤长期受压,易发生褥疮。应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术后协助病人翻身、按摩骶尾部1次/2H至病人能下床。

2.8各引流管护理 保持胃管通畅,持续负压引流,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扭曲。如胃管阻塞,消化液在残胃内淤积可增加胃内压,影响其血运,并对吻合口起消化作用,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可用0.9%生理盐水每天冲洗2次,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并认真记录。正常情况下,24H内胃管引流液为咖啡色或暗红色,量为100ml~300ml。胃管内有鲜血引出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从术后第2天起,引流液呈黄绿色或草绿色,说明在胃液里含有胆液,则胆总管处于正常状态。

2.9切口护理 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或敷料脱落。如敷料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对麻醉未清醒病人为防止其自行抓撕敷料,必要时用约束带,如发现有内出血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10尿管护理 术后24h内尽量拔除尿管,对于无法拔除者,应先夹闭尿管使膀胱充盈,锻炼膀胱收缩功能,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或膀胱冲洗液间断冲洗膀胱,注意清除尿道口分泌物,防止尿路感染发生。

3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出血在术后24H内应注重病人有无上腹胀感及大量的呕血、便血或胃管内持续流出鲜血。假如出血量多时,还会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要加强巡视,尤其是在24H内[1-2]。术后出血一般多可通过药物止血、输血等措施得到控制,必要时需再次手术。

3.2吻合口梗阻 吻合口狭窄或有炎症水肿都会引起吻合口梗阻。应注重观察病人进食后有无饱胀及呕吐,同时根据呕吐物中是否含有胆汁,判定吻合口是否发生输入空肠袢梗阻或输出空肠袢梗阻,以便给予相应的持续胃肠减压及支持疗法的处理。

3.3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出现于术后4D~6D内,其表现为右上腹忽然剧烈疼痛及腹膜刺激征,应注重腹痛及体温的变化情况。发生后予以静脉营养治疗,保持瘘口皮肤清洁干燥,予氧化锌软膏涂瘘口皮肤。

3.4倾倒综合征较为少见。此症可能是食物失去胃的幽门括约肌的控制,残胃排空过快,使高渗性食物迅速进入空肠,使大量细胞外液进入肠道和刺激腹腔神经丛所致[3,4]。表现为进食10min~20min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心慌、头晕、腹泻等,平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应以调节饮食为主。嘱病人进干食,每次进餐后平卧10min~20min,症状多数在6个月~12个月内自行减轻或消失。

3.5出院宣教出院后要加强营养,少食多餐,面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禁止进刺激性食物。心情要愉快,情绪要稳定,要注重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加强身体锻炼。嘱病人定期门诊复查。需化疗的病人一般在出院2周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化疗,化疗前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4体会

通过对86例胃癌根治术病人的护理,使我们熟悉到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预备,术后积极、主动、有计划地进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提高病情发展的预见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关键。通过对病人进行出院宣教,使病人得到疾病的保健知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国立,李宁,黎介寿.胃癌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6(11):486-488.

[2] 竺雪红.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术期监测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73.

[3] 苏艳华,王萍.胃癌根治术后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3):23-25.

围术期护理范文5

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均系男性,年龄50-70岁,其中喉部分切除术+喉成形术16例、喉全切术1例、全喉切除术+颈清扫术1例。18例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及围手术期地监护,均安全的渡过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喉癌手术对患者来说,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手术痛苦,另一方面对术后暂时或者长期失音顾虑重重,往往表现为恐惧悲观,对手术缺乏信心,我们要耐心开导,尽量给患者 一个良好的待手术环境,取得患者的信赖,使之安全可信。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交谈讲解以往成功病例,其中包括简单的手术过程,术后情况如呼吸改道,暂时由鼻饲管进食,疼痛如何处理等。鼓励其面对现实,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心情平静,加强营养,睡眠充足,主动创造手术有利条件,另外还可以请其他术后病人现身说教, 他们自己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治疗经过以及现在的状况,并给病人安慰和鼓励的心,使病人对手术有一定的信心,增强对今后康复的希望,同时教会病人用手势、纸、笔进行语言交流,解除其痛苦。例如1例喉全切术患者术前对疾病悲观失望,对手术的危险性恐惧,对术后长期失音顾虑很大,我们实行责任制护理,深入病房,及时发现这种心态并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耐心开导病人,实施以上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2.2术前护理:做好各项常规术前检查,术前3日漱口液漱口4-6次/天,清洁牙垢,治疗龋齿拔出牙齿,清洁个人卫生。术前3日开始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因不习惯而下床活动影响了伤口愈合。

术前2日房间用紫外线消毒,营养不良、贫血、全身状况较差者术前给予纠正,做好各种皮试及备血,教家属准备好镜子、纸巾、写字板等,以备术后交流用。术前4-6小时禁食水,备好套管、吸引器、氧气、护理记录。

3术后护理

3.1避免伤口张力增加:全麻清醒前平卧,清醒后可抬高10-30度,使头前倾头颈部不可大幅度转动以免张力过大影响伤口愈合。

3.2气管切开护理:及时吸尽气管内血性分泌物及时清洗套管,每日更换套管煮沸消毒,更换敷料,伤口周围用75%酒精消毒2次/天,另外还应加强空气的湿化,分泌物粘稠时可滴入稀释粘痰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3观察伤口出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术后24小时记录出入液量。

3.4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口腔护理,术后早晚各一次,减少病房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定时紫外线消毒。

3.5支持疗法:静脉途径给予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鼻饲:全麻清醒后4-6小时可进流质,如混合牛奶、果汁等,一般7-14天拔除胃管。

3.6防止咽瘘,假道形成:鼻饲者由于胃管刺激,使口腔分泌物增加,以至患者频繁吞咽或者恶心呕吐,因此嘱患者减少吞咽动作,唾液多时吸出或吐出,必要时按医嘱注射阿托品,防止咽瘘。若胃管脱出不可强行插入,防止假道形成,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7早期活动:喉癌大手术3日内床上应做肢体主动活动,术后4日下床活动,1周左右可以进行基本的活动自理。

3.8吞咽功能训练:拔除胃管前,进食少量糊状食物1-2日。若试进食无呛咳或呛咳较少则可拔除胃管,进食糊状食物2-4周后方可进入正常饮食。教其取坐位头稍前倾或用手指轻捏颈前区可减少吞咽时呛咳。

参考文献

围术期护理范文6

【关键词】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1]。40~60岁发病率最高,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尽早进行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结肠癌术后的顺利恢复尤为重要,减少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一2009年1月本院住院的结肠癌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38~74岁,平均46.2岁。其中升结肠癌18例,横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11例。所有患者均行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均顺利。住院时间为7~15 d,平均11 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

2 护理及体会

2.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备皮范围要广,但要注意脐部清洁。依照肥皂水一双氧水一碘伏的操作程序,尽量减轻棉签对脐孔皮肤的摩擦刺激。术前常规禁食,行胃肠道的准备,一般在术前3 d用碱性肥皂水清洁灌肠(2次/d)。并嘱患者口服甲哨唑(1次/d),以杀灭肠道内细菌,降低术后感染概率。

2.2 手术后的护理干预

2.2.1 生命体征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毕回病房后每半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4~6次后改为每小时一次,病情平稳后延长间隔时间。并妥善安置好各种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以及量。观察伤口敷料,注意伤口渗血情况。并准确记录出入量。术后取卧位24 h后。如病情平稳可改半卧位,但臀部应垫气圈或海绵垫,减轻部受压。

2.2.2 心理护理

术后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对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十分有利,由于手术成功,切除了病灶,患者卸下了重担,更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对做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予特别关怀,使患者逐步适应术后腹壁造瘘的“改道”生活。

2.2.3 呼吸道管理

全麻尚未清醒的患者,为避免呼吸道阻塞发生窒息,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较多见.术后要给予患者保暖,静脉输液量不宜过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发生急性肺水肿及心力衰竭。护士在术后24 h内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教会患者有效咳嗽,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和抗感染。术后有憋气症状时,及时给予吸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术后抗生素的应用,易继发口腔真菌感染,应加强口腔护理。

2.2.4 术后胃管及尿管的护理术后持续胃肠减压于1 d后拔除以减少咽喉部刺激及呼吸道感染发生,因胃肠减压只对上消化道起作用。同时给予全静脉营养,我们采用深静脉留置针和Y型静脉留置针,此法既可以给术后患者快速补液,也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有效地保护了外周血管,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留置导尿者,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观察尿液情况,详细记录;2次/d尿道口护理。拔管前先试行夹管,可每隔4 6 h,或患者有尿意时开放,以训练膀胱舒缩功能,防止排尿功能障碍。

2.2.5 结肠造口的护理对于结肠造口的患者,造口开放前,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外层敷料渗湿后及时更换,防止感染。保护腹壁切口,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 d开放,开放后取侧卧位,使有造口的一侧在上。用塑料薄膜将腹壁切口与造口隔开,以防流出的稀薄粪便污染腹壁切口,导致感染。正确使用造口袋,更换造口袋时,先用中性皂液或0.5% 氯已定溶液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再涂上氧化锌软膏,防止皮炎和皮肤糜烂,当造口袋内充满1/3排泄物时,需及时更换。造口拆线愈合后,每日扩肛一次,防止造口狭窄[2]。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现代畜牧业

下一篇问题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