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例6篇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1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肩胛骨贴附于胸廓后外侧, 界于2~7肋骨之间, 不仅有保护胸腔的作用, 还有固定、支撑上肢的作用。肩胛骨为肌肉所包括保护, 骨折不常见, 其中体部骨折最常见, 占49%~89%, 其次为肩胛颈骨折[1, 2]。肩胛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 常见于青壮年。受伤后肩背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骨折严重移位者, 可有肩部塌陷、肩峰隆起呈方肩畸形[3]。肩胛骨骨折后, 如骨折延迟愈合或肩关节功能恢复欠佳,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本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86例肩胛骨骨折实施系统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 随访后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骨性愈合, 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住院的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 其中男67例, 女19例;年龄25~53岁, 中位年龄39岁;合并锁骨骨折3例, 合并肋骨骨折1例。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住院天数为26~32 d, 中位数29 d。

1. 2 护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1. 2. 1. 1 一般护理 ①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 向患者讲解抽血化验及做心电图时的注意事项。②合并肋骨骨折者, 如患者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加剧, 要考虑胸腔积血、积液的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 应及时治疗, 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时才可手术。③术前3 d用肥皂水清洁皮肤, 如汗毛浓密者予以备皮, 如有外伤者注意勿污染伤口。④了解患者过敏史, 遵医嘱做过敏试验, 如有阳性者, 在病历及患者手腕带上标出;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前遵医嘱留置导尿管。

1. 2. 1. 2 心理护理 由于肩胛骨骨折患者大多是青壮年, 入院时不但因肢体疼痛、活动受限导致的生活不能自理而痛苦, 还因担心手术疗效不佳而致残等原因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在手术前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 向其介绍手术成功患者和其沟通, 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医护人员还需多与患者家属沟通, 以便更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动态心理变化。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合并肋骨骨折应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 如有呼吸困难、胸疼、胸闷及生命体征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 2. 2. 2 护理 肩胛骨骨折手术大多采取全身麻醉, 术后给予平卧位6 h。卧床时, 在患侧胸壁侧方垫枕, 避免悬吊患肢肘部与上臂下坠;下地活动时需给予贴胸固定带保护, 保持上臂下垂, 肘关节屈曲90°。

1. 2. 2. 3 饮食调护 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 给患者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稀面条、稀米粥等;术后2~5 d嘱患者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饮食, 如新鲜蔬菜、鸡蛋、牛奶等, 嘱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品, 以预防便秘。5~14 d给予高钙、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如排骨汤、瘦肉、新鲜水果等。

1. 2. 2. 4 刀口及管道护理 注意观察刀口渗血情况, 如刀口处渗血过多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处理。引流装置应保持负压状态,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 如一次引流量>500 ml, 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 2. 2. 5 疼痛护理 给患者讲解疼痛评估的知识, 让其了解并掌握; 术后抬高患肢, 以利于静脉回流, 减轻疼痛;术后应用镇痛泵以减轻疼痛;给患者听音乐、聊天等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

1. 2. 2. 6 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应用抗菌素, 输入时注意药物的滴速;应用活血化瘀注射液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口服中药汤剂时应饭后1 h温服;应用接骨续筋药物时应多饮温开水。

1. 2. 2. 7 功能锻炼 手术患者自麻醉消失后即开始做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轻度活动, 24 h后做握拳、伸指活动, 腕关节做掌屈背伸活动;2~7 d, 用力握拳、伸指, 2次/d, 5~10 min/次;主动锻炼腕关节、被动伸屈肘关节, 2次/d, 5~10 min/次;7~14 d, 继续上述活动, 加大活动量。

1. 2. 2. 8 出院指导 ①慎起居, 避风寒, 注意休息, 保持心情愉快。②嘱患者加强营养, 多食胡桃、骨头汤、黑芝麻等补肝肾强筋骨等食品。③带贴胸固定带的患者, 应告诉患者保持有效的固定, 遵医嘱撤除。解除固定后, 进行肩、肘关节全方位功能锻炼, 加大活动强度, 逐渐做提重物等活动。④出院后3、6个月按时拍片复查, 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采用HSS肩关节功能评分, 优:90~100分;良:70~89分;可:50~69分。

2 结果

通过对8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护理、用药护理、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 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骨性愈合, HSS肩关节功能评分优60例, 良21例, 可5例。

3 小结

肩胛骨骨折由于多发于青壮年, 患者常担心手术效果不好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因此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对肩胛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对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 随访肩胛骨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 对肩胛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杜天信, 高书图.正骨规范.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03- 204.

[2] 陈立军.改良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4):261-262.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2

【关键词】 临床护理;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PFNA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102-02

doi:10.14033/ki.cfmr.2015.15.053

股骨近端骨折是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PFNA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常见方法,研究指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缩短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缓解疼痛,提高安全性[1]。本组研究中,通过加强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5例采用PFNA内固定法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1例,女34例;年龄55~80岁,平均(65.4±8.9)岁;其中11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34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排除精神或智力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初入院时给予热情接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带患者到病房,并告知患者相关设施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初入院时的紧张感;向患者讲解手术优点及成功病例,介绍医院资质及医生资质,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减轻心理压力;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及禁忌事项,告知患者手术配合方法,减少患者不配合治疗等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2)手术准备。协助患者做好常规手术准备,合并症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根据其血糖值水平,给予调整胰岛素注射量,同时防止低血糖,预防并发症;高血压患者持续应用降压药,服药无效的患者可给予微量泵入硝酸甘油,监测患者血压,待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后再行手术治疗。

1.2.2 术中护理 (1)器械准备。按手术路径要求做好各种器材准备,确保各手术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的状态,做好应急准备,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2)术中护理配合。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需求,协助调整患者姿势,保证患者在最适当的下行手术治疗。使用各种护理垫,防止术中发生压疮、灼伤等,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必要的抢救。

1.2.3 术后护理 (1)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等的监测,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严密观察患者患肢情况,观察是否有肿胀、麻木等情况的发生;及时调整患者,采用平卧,患肢抬高30°为宜;每日定时更换敷料,及时清理切口周围分泌物,给予处理,积极预防切口感染;观察患者引流管通畅情况;虽然PFNA内固定术已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但仍有患者仍有疼痛不适感,可与患者保持沟通,采用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患者痛惹,必要时给予使用止疼药物治疗。定时协助翻身,使用减压贴、气垫床、侧翻垫、小枕头等护理用具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的发生。(2)康复锻炼。根据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患者的主动锻炼及推拿按摩等;一般术后第1天开始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1周起行下床活动,术后2周开始以助行器下床不负重练习行走,患者初期锻炼时,医护人员应在一旁给予指导并看护,防止发生意外。(3)术后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积极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及时疏导,与患者家属保持有效沟通,告知治疗情况,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术后的治疗,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1.2.4 出院指导 出院前,护士应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加强锻炼,增加营养,注意保暖,定期复诊,促进病情康复。

1.2.5 其他护理 (1)饮食护理。加强饮食指导,鼓励患者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饮食宜选清淡,可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以低盐低脂食物为宜,糖尿病患者以低糖或无糖食物为宜。(2)住院环境。营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病区内禁止大声喧哗,保持病区安静、整洁,地面做好防滑处理,易滑倒地区应给予醒目的警示牌。病室内全部采用无台阶设置,防止患者摔伤造成二次损伤;病室内放置温湿度剂,随时调节室内舒适度;定时开窗通风,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包括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态度、积极性,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住院环境等进行调查,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80~89分为基本满意,70~79分为尚可,69分以下为不满意。

2 结果

本组患者在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均获得痊愈,并出院,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67.7±7.4)min,平均住院时间(11.4±1.8)d。对全部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81例,4例基本满意,无尚可及不满意病例,整体护理效果较好。

3 讨论

股骨近端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的增多,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机体功能呈退化状态,且多合并各种并发症[3]。临床多采用PFNA内固定法治疗,其具有创口小、疼痛轻、预后效果佳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治疗。

但是,PFNA内固定法是近几年出现的治疗方法,其配套的护理方法仍未形成规范[4]。本组研究中,通过对采用PFNA内固定法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有效的护理方式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作用。本组研究观察发现,术前加强术前护理,不仅做好术前机体准备,如患者合并症的处理,环境熟悉等,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身心均达到最佳手术状态;术中根据手术要求给予积极的配合;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老年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组患者经护理后,全部获得痊愈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较好。由此可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邱志杰,徐红革,王良恩,等.PFNA和Gamma钉治疗老龄患者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的对照研究[J].四川医学,2011,32(10):1564-1566.

[2]韩宁,孙贵新,李增春,等.PFNA及倒置LISS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8):871-876.

[3]袁元.老年病人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整体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9):805-806.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3

【关键词】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26-01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1],75%为关节内骨折。对于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切复内固定被证实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平均优良率达70%~92%。但术后创口延迟愈合、创缘坏死、创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如何有效改善内固定术后的创口愈合是广大骨科医护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2],而术前术后的局部软组织肿胀及术后的切口渗液是导致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所以规范围手术期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09年8月起对跟骨骨折手术的患者采用一套规范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入自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本院规范围手术期治疗的患者,共28足,男19足,女9足;年龄20~75岁,平均33.9岁;闭合性损伤在 24h 内手术,开放性损伤在伤后12~18d手术。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1.2 术前护理

1.2.1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功能锻炼及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问题,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主动配合手术和康复功能锻炼,提高手术成功率。

1.2.2 肿胀护理 抬高患足 15~20cm ,以利于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减轻或早消除肿胀。遵医嘱给予消肿药物,如20%甘露醇或(和)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以利于水肿消退。早期局部冷敷,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血,使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止血,减轻肿胀。对严重的肢体肿胀,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出现张力性水泡,可先将液体抽吸,待皮肤皱褶后再行手术。

1.2.3 术前准备 ①术前检查: 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输血前五项、胸片、心电图等检查,全面分析判断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必要时备血以便术中、术后使用。②皮肤准备: 术前用温水浸泡伤足, 2 次/ d ,30min/次,以清除皮肤表面污垢。术前 1d 剃净手术范围内毛发,修剪趾甲,清洁术区皮肤;③胃肠道准备: 手术前禁食8h , 禁饮水4~6h;④ 其他: 吸烟的患者, 告诫其在术前1 周戒烟,术后更要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遵医嘱术前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手术后感染发生。

1.3 术后护理

1.3.1肿胀护理 用糠枕头或支架将患足垫起抬高,略高于心脏,以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减轻肢体的肿胀;坐位时避免伤足下垂,在病情允许时,尽早开始患肢活动,也可以使用理疗,促进水肿的消退。

1.3.2 疼痛的护理 跟骨骨折常疼痛较剧烈,术后常携带阵痛泵,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防止扭曲受压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尿潴留等。指导患者作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看电视分散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1.3.3 预防感染 ①增强患者的体质,及时治疗贫血、营养不良诱发伤口感染的疾病,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②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术后体温持续过高者,考虑伤口有感染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③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 伤口疼痛的性质是否改变,有无红肿、波动感。对伤口污染或感染严重者,根据情况拆除缝线敞开伤口, 及时给予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避免医源性感染。

2 结果

本组28例中,5例出现切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治愈,无切口感染现象发生。其余患者切口无切口渗液、皮肤坏死现象发生均甲级愈合出院。

3 讨论

对于移位的跟骨骨折应用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比较成熟而有效的方法,然而跟骨骨折术后伤口及其周围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固然有其解剖原因,以及医护人员无法左右的其他原因,例如黄俊五等报道的损伤的暴力强度、骨折类型,糖尿病、吸烟等[3];也有医护人员可以控制的原因,例如术前护理,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注意术后引流、抗生素的应用,尤其是切口的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我们的实践表明规范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对跟骨骨折术前肿胀消退有积极的作用。患者接受规范围手术期治,患肢抬高和主动功能锻炼有利于血液的回流,进而利于消肿。可以明显缩短术前肿胀的程度和时间,从而有利于手术操作复位,有利于降低术后创口并发症。

由于跟骨被跟周筋膜紧密包绕,骨折后出血、水肿致软组织张力增高,手术治疗容易导致皮肤坏死、延期愈合及感染等发生率升高,导致不良后果。有报道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皮缘坏死发生率为10%~50%。而术后切口引流不畅时,切口内易瘀血形成血肿,血肿形成是引起切口感染、皮缘坏死的主要原因,保证引流通畅,防止血肿形成,是预防切口感染、皮缘坏死的关键。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尽早发现切口有渗液情况,给予采用切口暴露,保持创口干燥;外涂碘伏消毒液,保持创口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小烤灯照射改善局部循环是术后治疗护理的重要措施。本组患者皮缘坏死率为22.3%,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总之,手术前、后的石膏临时固定、脱水、消肿、抬高患肢、足趾主动功能锻炼等规范治疗有利于跟骨骨折病人患肢肿胀的消退,结合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切口渗液,对术后创口延迟愈合、皮缘坏死、创口感染有良性的作用,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认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应当象重视骨折一样重视软组织,尽量做到术前对骨折和软组织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并进行规范可行的治疗,更不能忽视手术前、后的规范护理,从而降低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俞光荣,燕晓宇.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20106,26(2):134-141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4

【关键词】术后;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58-01

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1]: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害。目前,疼痛已被认为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2]。因此,缓解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骨科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主观的痛苦,而且因害怕功能锻炼而影响功能恢复,老年患者甚至可能因疼痛造成术后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如何减轻疼痛是骨科医护人员面临的新难题。自2009年3月~2010年3月,本科对10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0~75岁之间的患者;骨折脱位无血管神经损伤者,无需截肢者。根据纳入标准,收集符合病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设计类型,将合格受试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3岁,下肢骨折19例,上肢骨折15例,脊柱骨折11例,合并骨折脱位5例,闭合性骨折32例,开放性骨折18例。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1.9岁,下肢骨折16例,上肢骨折17例,脊柱骨折8例,合并骨折脱位9例,闭合性骨折29例,开放性骨折2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疼痛的评估

1.2.1 观察方法于术后当天、1、2、3、4d观察疼痛的程度并评分。

1.2.2 评分标准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3](VRS):将疼痛分为4级:0级(0分):无痛;Ⅰ级(2分):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4分):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Ⅲ级(6分):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

1.3 统计方法:疼痛计分资料统计结果分别输入SPSS13.0,参数描述用(x±s)表示,不同时间点各项症状体征总积分、单项症状体征评分,采用成组t检验。

2 护理

2.1 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保持病房环境的优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前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

2.2 观察组:首先针对患者疼痛的状况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护理方式: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应建立在对术后疼痛的正确观察与评估上,从术前指导、心理、环境、正确的和制动、药物、功能锻炼等6个方面进行护理。

2.2.1 疼痛的观察:疼痛患者可有痛苦面容,脸色苍白,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呼吸浅快等体征。麻醉患者在术后2~6h疼痛最剧烈,而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12h最明显,24~72h逐渐减轻,如继续加剧,则必须考虑体内有缝合不全、出血、感染、梗阻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变化的观察不容忽视。

2.2.2 术前指导:应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每个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不同,产生心理反应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应针对性地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然后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引流和疼痛的必然性及缓解方法。告知患者术后用药并取得同意。仔细倾听并鼓励患者表达感情,缓解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的情绪,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另外还要做好家属及病友的教育工作,减少恶性刺激,依靠家属的陪伴、支持、关心和保护,减少患者孤独感和恐惧感;请同病房患者现身说法,介绍缓解疼痛的经验,取得患者的信任感,增强患者的意志力和信心。

2.2.3 术后护理:①护士关心、安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相信患者的主诉,熟练操作;家属陪伴并关心、爱护、鼓励患者,理解并配合工作;同伴互相交流感受,共同的经历让患者有安慰感,增强毅力和自信;②保持优雅的环境,舒适整洁的床单位,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备,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会使患者的心情愉快,消除紧张心理,转移注意力,放松精神,减轻疼痛;③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听音乐、想象、回忆开心的往事等;④正确的和制动:骨科患者术后患处局部制动是保证手术预后良好和止痛的好方法。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置于外展中立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应平卧,患肢伸直抬高,膝关节下可垫一薄枕。

2.2.4 镇痛药物的使用对于患者的疼痛,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是使用有效的镇痛药物[4]。目前推行应用多元化镇痛方案,多环节作用,提高镇痛特异性,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副反应、减少吗啡类药物用量,避免物的成瘾性。①术前镇痛:超前镇痛:指术前即对伤害性感受加以阻滞而达到术后止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比疼痛出现后的“止痛”用药量大大减少,术前8h口服;②术中镇痛:切口闭合前局部神经阻滞,0.25%布比卡因+肾上腺素局部注射;③手术后镇痛:区域阻滞及镇痛药物联合应用,术后禁食期过后可口服, bid连服4d。

2.2.5 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四肢手术,因手术创伤而致软组织损伤、水肿、出血、筋膜室高压等,均可使四肢高度肿胀,而影响静脉回流和动脉灌注不足,产生肢体憋胀性疼痛。而早期小关节的主动活动,可减轻水肿,既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又可使疼痛减轻。

3 结果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p

4 讨论

4.1 创伤及手术是疼痛发生的主要外在原因[5],疼痛多发生于术后麻醉消除的早期,一般是术后1~3d,此后疼痛程度逐日递减,此期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对应的处理。患者术后正确的应用止痛药,保持正确的、合理的翻身、牵引及外固定,松紧合适的石膏固定等均可减轻疼痛。病房环境的嘈杂、患者之间的互相干扰、床铺不舒服等导致患者睡眠不足、情绪低落可降低痛阈,加剧疼痛。

4.2 不同年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对疼痛刺激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6]。一般来说,年长者较年幼者耐受疼痛,体力劳动者较脑力劳动者耐受力高,男性疼痛程度高于女性,性格内向者对疼痛的主诉较少,性格外向者同等程度的疼痛反映更强烈,主诉更多。另外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是导致疼痛主诉的一个重要原因,神经质、焦虑、其他人的暗示和患者本身的注意力等,均可引起其对疼痛的关注度。

4.3 本文2组患者术后当天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评估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了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使疼痛程度得以有效缓解,疼痛评分明显减少(p

参考文献

[1] 胡三莲,许燕玲,许鑫.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7,24(9B):24-25

[2] Thomas T.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severity postoperative pain and of satisfaction with mngement [J].Pain,1998,75 (2):

[3] 徐雪华,邓雪平.针刺内麻点治疗骨科疼痛症4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29

[4] 胡三连,许燕玲,许鑫.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7,24(9B):24~26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5

【摘要】目的 帮助胸椎骨折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参与治疗与康复的积极性,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的相关技巧,最大限度实现康复。方法 将41例胸椎骨折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1例,对实验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卫生宣教,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的遵医性,对护理的满意度,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胸椎骨折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满意度,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康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 胸椎骨折 应用

胸椎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由于发病突然,病情重,病程较长,有的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及各种并发症。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原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我院从2005年开始,对胸椎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1例,均为胸椎骨折的病人,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8岁,平均52岁,手术治疗14例,非手术治疗27例,两组病人按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20例,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2 方法

2.1 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传统的卫生宣教,由护士口授入院介绍、术前指导、出院宣教。具体内容:入院介绍包括环境、入院须知、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 ,术前指导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出院宣教包括出院带药、服药指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

2.2 实验组:由一名经验丰富且掌握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责任护士专门负责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1]。按照健康教育程序对每个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教学计划。

2.2.1 评估病人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2.2.2 制定切合病人实际的健康教育目标[2]。

2.2.3 胸椎骨折病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3]。

时间 教育内容

入院时 入院介绍:环境;主要医生、责任护士;作息、探视、陪伴制度;开饭、打开水时间;物品摆放、保管、租用、病友间的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等。

各种检查前 检查目的;注意事项;如何配合

入院24h至术前 疾病相关知识: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如何翻身及注意事项;中药的饮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入院第2天 饮食调配:便秘的预防;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前1天 术前准备内容:目的、注意事项;心理护理指卧位、大小便训练;禁事禁饮的具体时间及要求

手术日(术前) 麻醉配合;手术中配合

手术日(术后)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1~3天 直腿抬高运动的目的、方法

术后1周至出院前 腰背肌锻炼方法

出院前1天 出院指导:预防并发症;腰围佩带;正确的翻身方法,复查时间,按医嘱正确用药。

2.2.4 健康教育的实施 (1)病人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填写入院评估表,(夜间急诊由次日完成),并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表夹于病例中。(2)责任护士每日按照健康教育表上的内容,根据病人的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教育计划,反复进行评估、教育、评价,直到达到最终目标。(3)出院前作评价。

3 结果

3.1 出院前对每位病人进行总结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为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测试,将能复述有关知识和技能、得分≥90分的病人为健康教育达标,否则为不达标。(表1)

3.2 出院前对每位病人就健康教育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表3。

表1 两组病例接受教育后的效果比较(n=41)

表2 两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n=41)

表3 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较(n=41)

4 讨论

4.1 健康教育应抓住入院、住院和出院指导三个环节,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让患者和家属尽可能多掌握有关疾病和保健知识。胸椎骨折为突然患病,病人遭受身体和心理双重打击,加上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会产生消极思想,而且有时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如褥疮;坠积性肺炎等。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了该病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掌握了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患者医疗依从性,避免胸椎骨折患者的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通过信息交流,促进患者的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从而战胜疾病。

4.2 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消除了病人的陌生孤独感,提高了对护理的满意度,无形中增加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患者和家属由被动的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如按时翻身;功能锻炼;(由表2可见)

4.3 健康教育使病人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预防疾病,配合治疗和护理,防止和避免有害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体现了健康是一种权利、自我保健和预防为主的思想。(由表1可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获得相关知识。配合治疗护理提高医疗行为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了病人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而且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自觉主动参与配合,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使患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受益。因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健康教育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将知识、技术和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使病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升高,实施健康教育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护理艺术,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4]。

参考文献

[1] 陈京立,辛超英.在实施病人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78―479

[2] 胡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1-842

[3] 李萍,赖红梅,程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2-833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55-02

三踝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复杂性的关节内骨折。自2000~2004年,我们采用手法复位,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3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我们在治疗三踝骨折的护理上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0岁,平均42.5岁,左足19例,右足17例。按照三踝骨折的独立分型[1]:Ⅰa型7例,Ⅰb型11例;Ⅱa型10例,Ⅱa型5例;Ⅲa型1例,Ⅲb型2例。就诊时间2 h~3周。均经过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复位或固定不良而改行手法复位闭合穿针,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固定治疗。

2护理治疗方法

2.1术前准备

2.1.1心理护理外固定器固定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器治疗的必要性、优越性,如创面小、费用低等,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1.2常规准备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乙肝五项、艾滋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血糖、心电图、X线片等。

2.1.3术区准备手术野皮肤准备,协助患者洗净患肢。尤其要做好足部清洁。手术晨用2%碘酊、75%乙醇消毒手术野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2.1.4术前药敏试验手术前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12 h始禁食,6 h始禁水。

2.1.5术前用药按医嘱给术前用药,如安定、抗生素等。

2.2手术操作护理

2.2.1手法复位护理按照成永忠等[2]总结的整体复位、局部复位、器械辅助复位及复位顺序四步手法复位。复位中注意协助术者摆好并随时按照术者要求进一步调整。注意为术者准备好C形臂X线透视机,方便透视。如未能一次达到解剖复位,按孟和[3]提出的“手法―器械―手法―器械”步骤,在安装外固定器后进一步复位和固定。复位过程中,重点是配合。

2.2.2穿针及固定护理常规消毒铺巾后,按照成永忠等[4]总结的整体穿针、局部穿针方法穿针固定。准备好分别φ3.0mm骨圆针、φ2.5 mm斯氏针及φ2.0mm克氏针。安装好手摇钻,细针注意针尾外露不要超过8 cm,以免穿针时摆动。完成穿针后,进一步复位,安装外固定器,使踝关节尽量固定于背伸中立位。安装外固定器过程中,注意扶好踝关节位置,防止骨折再移位。然后透视或拍片,如复位及固定不理想,进一步按“手法―器械―手法―器械”调整,至达到复位满意为止。

2.3术后护理

2.3.1按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常规护理术后仰卧位将伤肢平稳垫好,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将薄枕垫于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2.3.2注意患肢血运、感觉及趾动的观察每天定时观察患肢血运、感觉及趾动的情况,尤其注意有无异常变化,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2.3.3心理护理应告诉患者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的一般规律、术后的常规处理以及需要患者的主观配合,消除患者顾虑,提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3.4预防针孔感染针孔处每日用75%乙醇点滴2次。针孔处渗液要勤换纱布,每隔1~2 d更换1次。术后应用3 d抗生素,3 d内每天针孔换药1次,3 d后每周换药2次。

2.3.5外固定器调整每周注意调整Ilizarov外固定器2次,防止锁针器松动。前两周注意每周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复位固定情况。

2.4指导功能锻炼

2.4.1肌肉锻炼术后待麻醉恢复后即开始伤肢股四头肌等肌肉等长舒缩锻炼及足趾背伸跖屈活动,以利血液循环和在骨折端产生应力刺激,每日2~3次,每次15~30 min。

2.4.2关节锻炼术后3 d肿胀减轻后开始练习站立及扶双拐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以骨折端无疼痛为限,开始扶拐不负重功能锻炼,3周后开始负重锻炼。6周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器,改小夹板固定保护锻炼2周后,去夹板锻炼,康复。

3健康指导

3.1日常生活指导

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指导,尤其是嘱患者保持针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75%乙醇滴2次,隔日更换敷料1次。

3.2循序渐进地锻炼

交待定期门诊复查的时间及注意事项。要求患者每日按医嘱坚持功能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3.3应急处理措施

发现异常情况如针孔脓性分泌物较多、外固定松动、骨折处再次出现疼痛等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

4护理治疗结果

评定标准:参照Leeds分级[2]。本组中,如果未能应用外固定器完成治疗,应用本疗法治疗失败,虽改用其他方法治愈,但评定本疗法结果也归为差。

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根据以上标准,本组36例中优28例,良5例,差3例。总优良率91.7%,无针孔感染、无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

5讨论

5.1重视外固定器调整是护理关键

外固定器的可调性是骨外固定的优点。术后不需其他外固定保护,早期即可进行伤肢的功能锻炼。但术后功能锻炼中,外固定器松动,可出现骨折再移位。调整时,重点要把持稳,要缩紧螺母的对抗部位,防止调整中再移位。

5.2注意区别针道刺激与感染

大部分术后针道渗液是针道刺激造成,注意清洁换药可以控制。但要注意及时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防止真正发生感染后,不能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5.3注意动静结合原则

“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是骨伤治疗护理的四大基本原则,而“动静结合”又居首位,可见这一原则在对骨折病人的护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没有良好的固定或过度的活动可影响骨折的愈合。没有适当的活动,患者全身气血循环缓慢,愈合也会受到影响。其中关键是循序渐进,活动从骨折远端到局部,1~3周从小动到大动。从肌肉等长收缩开始,逐渐过渡到关节微动。从2周内免负重到3周后扶拐部分负重,一般5周后可负重行走。必须根据骨折愈合进程灵活掌握。

[参考文献]

[1]成永忠, 温建民,马少云,等. 三踝骨折的独立分型[J].中国骨伤,2005,18(8):483-486.

[2]成永忠,温建民,马少云,等. 手法在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脱位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06,18(4):22.

[3]孟和.中国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4]成永忠,温建民,赵勇,等.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伴脱位[J].中国中医骨伤科学,2007,15(6):28-29.

[5]Leeds HC, Limbird PS. Instability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omsis of the bimalleolar and trimalleolar ankle fracture[J].J Bone Joint S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