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内容范例6篇

统计工作内容

统计工作内容范文1

关键词:企业会计;财务统计;关系;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企业会计工作与财务统计的工作在内容上与目的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和区别,然而其本质都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手段。在最初的会计体系形成时这两项工作并未完全分析,产生二者分流的现象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的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才出现的。虽然目前这两项工作已经单独分离开来,但其中因关联和区别而产生的问题仍然值得关注。

一、企业财务统计的意义

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统计工作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对企业的意义不可置否,根据其财务统计的工作内容分析出企业财务统计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财务统计工作的目的存在为企业经济总值的增长提供数据参考或支持,这一存在目的使其数据统计能够根据企业或行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决策调整,同时也是为了满足GDP统计和测算的需要;

第二,企业财务统计的对象决定着其能够做为利益或收入分配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其中有有关企业资金流量的统计数据更能够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第三,企业财务统计是企业资产、负债等信息的基本反映,能够使企业明确自身所处的经济状况,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同时还为资产、负债的核算提供重要的基本数据信息。

二、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的联系

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工作从内容上、目的上、方法上都存在着广泛的联系。首先从工作内容上二者都是是与企业财务核算相关的工作,同时工作内容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交叉渗透与互补,因此任何一种工作从内容上说就并非独立存在,二者所处理的信息和数据都是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信息,依据的基本信息都是企业经济行为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可以说在工作内容上是一种资源共享的状态;其次从目的上说,企业会计和财务统计都能够通过各自的核算、监督等工作内容为企业提供财务或管理服务,其工作任务的完成对企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从工作方法上来说,企业会计工作中有财务统计方法的应用,财务统计中也需要有会计方法来支撑,因此说两者的关联性非常明显。

(二)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的区别

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的区别在工作内容、方法上同样存在,另外其研究与服务的对象也有一定的差别。企业会计的工作方法中主要是一些针对企业经济行为和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会计信息的记录、计算、登记、核算、清查等,其工作内容能够反映所有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具体流程及数据,而财务统计工作方法侧重于分析和统计,一般会通过观察、数据分组、抽样、综合指标和各种数据分析等方法来实现,其工作内容主要是与企业经济活动的数量相关,而计量单位也不仅仅是货币,更包括了除此之外的实物和劳动两种。根据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差别可以看出其工作对象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在研究与服务对象方面企业会计以与之相关的资金变化为研究和服务主体,而财务统计则是以企业为调查对象来进行的经济信息统计。

三、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的协调策略

(一)从工作指标上进行协调

由于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在工作方法和内容的差别,只有对其工作指标进行协调才能使两项工作之间的冲突被有效化解。在具体的运算和统计工作中需要以协调工作指标为要求,将两者工作对象中的每一项核算指标进行规范化调整和处理,统计的规范调整及处理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指标的定义、运算方法及口径,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使两项工作有统计协调的基础。

(二)改进统计报表制度

当前的财务统计工作有许多数据计算、统计或分析方法存在问题,由于财务统计工作需要依赖于多种企业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基本趋于完善,因此就需要对统计报表进行制度上的改进,才能促进两者的协调。一方面统计报表制度需要有合理的财务统计标准的指标,即将统计工作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财务信息分类处理,再对每一种分类进行科学指标体系的确立;另一方面建立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工作的共享信息体系,这两项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数据的交集,各项统计信息的相互交叉利用,所以合理的统计报表制度需要包括共享信息与非共享信息,将每一种类型的数据内容进行明确划分,使二者各自保持独立的运算体系,同时又保证数据使用时不出现冲突和误差。

(三)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当前的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都已经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然而每一项功能应用中有关信息共享或者传递的内容仍然缺乏有力的沟通方式支持,这对两者的协调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所以在当前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建立新的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信息体系,将各种相关信息共享与数据传递的工作需求进行功能开发来满足其协调要求。

(四)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协调意识

要使企业会计工作与财务统计实现最大化的协调,工作人员意识的加强是必然条件,也是支撑两者工作同时高效进行的基础。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工作的强化管理应当以协调两者关系为原则,从其工作内容、方法、核算口径等方面入手进行协调、统一调整等处理,而这些处理原则或方法必须要在会计或统计工作人员中建立起明确的工作意识,对两者协调的意义有全面了解。

四、结束语

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工作都是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工作内容,实现两者的协调意义重大,只有将每一项具有关联性的数据指标或者统计信息进行统一化处理,才能让企业各项经济决策符合企业的真正经济需求,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经济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滕淑贞.浅谈企业会计与财务统计的相互协调[J].中州煤炭, 2004,05:67-68.

统计工作内容范文2

关键词:CP;CA;教学内容;内容重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计算机组成原理”(CP)是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不仅可使学生剖析和体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设计技术,而且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字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计算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技术人员的一个有效的教育环节。它在整个专业课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微机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后继课程的基础。该课程以计算机5大部件内容为主线,以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为重点,介绍计算机内部各功能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构成整机的原理。

“计算机系统结构”(CA)是计算机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强调从总体结构和系统分析这一角度来研究计算机系统。学习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系统地、自上而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通过讲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新发展,把国内外体系结构方面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融入课程当中,并把前续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中所需的软硬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

由此可见CP与CA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现有的教材中甚至出现了比较多的重复,在学生中引起比较大的反应。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拟在理顺这两门课的关系,调整好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2 教学内容的研究

在cP与CA系列教材中,两门课程出现重复的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浮点数据的表示、寻址技术、指令格式的优化设计、复杂指令系统(CISC)和精简指令系统(RISC):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虚拟存储器工作原理和地址的映像与变换;输入输出系统的原理和方式、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流水线工作原理。重复的结果不仅占用了CA课程宝贵的课时,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CP与cA两门课程究竟如何分工?该不该重复?又该怎么重复?是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适时性原则组织课程内容。在内容上做到没有知识的简单重复、没有重要知识的缺失,同时要删除已过时知识,并补充新知识,从内容方面激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重点研究分析重复内容的必要性、可完善性和创新性。

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在CP中作为概述来介绍,以了解微程序在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中的位置,可以更好地理解软件、硬件、固件的地位和作用;而在CA里则是从概念和功能上将计算机系统看成多级层次结构,这样有益于理解各种语言的实质和实现途径,探索虚拟机新的实现方法和新的系统设计。所以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的概念在CP课程和CA课程中是必需的内容。

关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由于在CP中讲述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所以了解各组成部分的性能指标是必要的;而在CA课程中用性能指标来衡量计算机系统的标准,所以有必要更深入分析CPU时间、MIPS、MFLOPS和成本指标。

对浮点数据的表示,在CP课程中介绍了浮点数据的表示格式和表示范围,在CA课程中不必再重复,只需介绍浮点数的基数的选择、表数精度和表数效率,然后介绍浮点数的IEEE 754表示;当然对于高级数据的表示,在CA课程中是必需的。

对于指令系统,在CP中介绍指令的格式、寻址方式和操作码的扩展编码方式,最后介绍CISC和RISe的概念和示例;在CA课程中主要介绍指令格式的优化,CISC和RISC设计的关键技术。

输入输出系统的原理和方式、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两门课程中是重复最多的一部分,CA较CP多出了通道处理机和输入输出处理机简介,可以归入CP课程。但考虑到中大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在计算机系统结构中是很重要的部分,所以可以将通道处理机和输入输出处理机在CA中介绍,同时将CP中的系统总线简介也归于系统结构,并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去介绍。

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虚拟存储器工作原理以及地址的映像和变换在两门课程中也是重复较多的。在CP中可以仅介绍其工作原理;而在CA课程中重点在于其性能分析,深入学习替换算法及其实现,分析提高存储器系统命中率和性能的方法。

对于流水线工作原理,在CP中仅介绍了流水线、数据相关和控制相关的概念,但在CA中要学习流水线处理机、超标量处理机与超流水处理机,其中包括先行控制技术、流水线原理、流水线性能分析、非线性流水线的调度方法、局部数据相关和全局数据相关、超标量超流水超长指令字处理机和向量流水和向量处理机,其内容远多于CP,因此这部分内容完全归入CA比较合理的。

在CA与CP中的未重复的内容,比如向量处理、SIMD并行计算机、SIMD计算机的互连网络、多处理机将作为重点内容在CA中介绍。而在以上分析中,由于CA课程的内容部分归入了CP,所以可以在CA课程中添入新的内容,比如多处理机算法,包括并行搜索算法、串行算法到并行算法的转换、同步并行算法和异步并行算法,并行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实现方法。最后可以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新发展,包括数据流计算机、数据库机与知识库机以及面向函数程序设计语言的归纳机。

以上对CP与CA两门课程的重复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拟在理清两门课程的关系,合理解决两门课程的内容重复问题。

3 解决方案

解决该两门课程内容重复的宗旨在于把握CP注重原理介绍,而CA注重高性能设计和并行处理。通过对两门课程的内容的研究和分析,调整后的内容如表1所示。

将表1中CP的第2、5章与CA的第2章、CP的第7章与CA的第3章、CP的第4章与CA的第4章分别进行比较,虽然在章名上有些类似,但其内容并没有重复。一个注重原理,另一个侧重系统性能、并行处理系统以及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性能的新技术。CP是CA的基础,CA是CP的扩展,从提高计算机系统结构性能的角度出发,从单处理机走向并行处理机,走向新型体系结构的计算机,这正是CA的研究方向,展示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的美好前程。

统计工作内容范文3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典型任务;序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高职《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强,内容涉及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多媒体系统开发和应用,学生通过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获取、加工、集成多种媒体的学习与实践,掌握多媒体处理过程和方法,达到多媒体技术应用“高技能”要求,形成从事多媒体系统开发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改革正逐渐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领域。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探索中,其核心是确立适切的课程开发理念,科学地进行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我校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多媒体技术》是校级精品课程,有比较长的建设历史,从《多媒体技术》课程性质来看,适合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在项目课程基础上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多媒体技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工作过程系统化背景介绍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深入实践的结果。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的变革经历了案例式、项目式和工程过程系统化3个阶段。基于案例式构建学习内容是在介绍零散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中,介绍一些运用的实例,实例间并无很明显的直接关联,实例往往比较脱离实际的工作环境。项目式组织教学内容则是在介绍完教学知识点后,通过完成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因为学生往往学了内容之后比较长的时间后才来解决比较实际的项目,故而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还需要重新回顾以往的知识点,另外因为设计的项目往往比较大,学生需要从头至尾完成需要比较多的教学时间,所以在设计项目教学的时候,往往只能选择有限的1至2个项目进行教学。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培养方法能力,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教学过程则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通过开放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领域,按照典型工作任务产品的种类、包含的岗位类型以及工作对象、生产工艺等进行“教学化”的处理,即构建学习情境。学习内容是“工作”,包括工作对象、工具材料、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以及工作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情形”和“环境”中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具体任务构建如图1所示。

2 课程原有教学内容分析

《多媒体技术》课程涉及的理论教学内容信息量的,需要学生掌握的应用软件众多,而在整个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又不能提供比较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在学习后普遍觉得内容多而杂,内容没有关联性,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许多概念不能理解,许多基础理论原理学习困难(如压缩原理)。最后高职专业的划分比较细致,针对性强,以我校为例,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包含有计算机教育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等。不同的专业针对性不同,虽然都要学习《多媒体技术》课程,但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应该对多媒体技术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

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定位在多媒体的应用操作上,理论知识只要坚持“必需、够用”原则,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对一些原理性的内容进行简化。同时选择简单易学的主流软件,如Audition、COOL 3D等,使高职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软件进行音频处理、图片处理、视频处理,制作特效图片、MTV、动画等。

3.1 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对不同的专业分别设计教学大纲。例如对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后继课程中不出现Photoshop和Flash课程,Photoshop和Flash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多媒体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在Flash 中增加了多媒体作品(有图片、声音、视频、文本等)的制作内容,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学生要重点掌握。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动漫设计与制作等非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后继课程中将单独介绍Photoshop和Flash课程,则该部分内容应予以舍弃,同时非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总课时也下调为34课时。计算机教育专业和计算机非师范类专业的《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目录如表1和表2所示。

统计工作内容范文4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 实验教学; 内容体系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已开展多年,但对其内容体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随着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按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需求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建立了三维一体的分析模型,全方位、多视角地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分析与设计,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一、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会计环境导致会计理论与实务呈现新的特征,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未能紧跟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也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内容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1. 教学内容滞后,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从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存在3种模式:面向财务部门应用、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和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在实际工作中,这3种模式同时存在。许多高校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大都局限于面务财务部门应用和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很少涉及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的实验内容,难以适应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集团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2. 重视软件功能的应用,忽视内部控制与审计

熟练掌握会计软件应用是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普遍侧重于会计软件功能的应用与操作,而忽视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审计。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将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忽视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将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带来风险,内部控制与审计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必须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实验活动。

3. 偏重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多为基础性和操作层面的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各项基础性实验后,应按照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系统的集成性和信息共享性,在企业整体信息化环境下,优化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综合模拟实验,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4. 实验数据不充分,缺乏实验案例库

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要有硬软件平台的支撑,而且还要结合各项实验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建立实验案例库。目前,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实验练习数据不够充分,应用流程较为简单,难以覆盖各种业务类型,同实验活动相关的配套案例更是寥寥无几,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必须全面设计实验数据,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5. 多为单机实验模式,实验方案单一

为便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进行,目前大都采用单人单机模式,实验方案单一,难以真正体验网络环境下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数据共享。为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活动模式纳入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单人单机模式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后,可以由多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角色进行分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会计信息系统,按照业务处理流程依次进行各项业务处理,从而使实验活动置身于更为真实的环境中,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侧重于应用操作,忽视系统实施与管理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注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而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既要有应用操作人员、又要有系统实施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每类人员知识结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系统实施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对IT技能的要求更高,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设计完整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实际工作对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二、设计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出发,不断丰富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设计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全面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和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通过全方位、多视角的三维一体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阐述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

1.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

会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更新与升级,而且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来看,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应用、管理、评价、审计与咨询都对会计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时,既要考虑培养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培养系统规划、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系统管理和系统审计与评价人才的需要。

2.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

从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来看,既要考虑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需求,也要考虑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需求,还要考虑面向集团企业整体应用的需求。 (1) 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是财务部门专用的信息系统,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实现集成。对于这种应用需求,主要从财务部门应用的角度,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2) 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集成,通过全面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使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实现信息共享。对于这种应用需求,应从企业ERP整体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3) 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集团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网上资金结算中心、集团物流管理等均依托信息化环境而产生。对于这种应用需求,应按照集团企业管理的模式和要求,从集团企业整体信息化角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

3.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硬软件平台、应用系统、数据文件和运行规程。人是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会计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使用者。硬软件平台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基础和支持环境。应用系统的主体是应用软件,用于会计核算、管理与决策。会计系统运行过程所采集和产生的数据信息将存储于数据文件中。运行规程规定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运作规则。从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各项构成要素如何搭建、集成与有机组合,合理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使会计信息系统有效运作,以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需求。

三、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在综合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应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合,从三维一体分析模型出发,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主要从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会计信息综合加工与应用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1. 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实验活动,应按照现阶段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3种模式:面向财务部门应用、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和面向集团企业整体应用,分层次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实验流程和实验数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并注意比较3种模式在数据采集、信息传递、业务处理、信息存储和系统控制方面的区别。

2.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活动涉及系统规划、项目管理、软件选型、配置管理、实施进程、实施战略、流程重组、风险管理和效果评价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难以在实验教学中全面进行。为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的感性认识,可以将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从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案例出发,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系统规划、实施战略和实施进程,再结合案例开展搭建运行平台、确定实施方案、进行初始设置和系统试运行等与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和实施相关的实验活动。其中,搭建运行平台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机房的硬件平台情况和自行安装搭建软件平台来进行;确定实施方案实验活动可结合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案例所确定的实施方案,准备系统实施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数据与具体方案;进行初始设置实验活动可根据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要求设置系统参数,并将各项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完成各项系统初始化工作;系统试运行实验活动是在完成系统初始化工作后,利用案例中所给出的各项业务数据并设计相应的测试数据,进行系统试运行与测试。通过上述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可以体验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活动。

3.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实施的管理与控制过程,它是通过各项管理控制措施来实现的,既包括人工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也包括由计算机程序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实验活动应结合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案例来进行。对于人工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可以通过分析案例加以理解与认识;对于计算机程序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可以在全面了解应用系统的各个控制环节与具体控制措施后,针对各项控制设计测试数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逐项进行控制测试实验活动,以体验嵌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

4.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集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综合审查与评价的活动,审查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系统的开发过程、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活动,需要基于某一单位及其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难以全面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实验活动,但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及应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则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活动,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工具来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审计实验活动可以基于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采用测试数据法与综合测试法等方法进行审计测试;应用控制审查与评价实验活动可以通过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进行审计测试,根据各项审计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5. 会计信息综合加工与应用

会计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为管理服务。企业的经济业务经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后,除了按照系统提供的输出功能输出凭证、账簿和报表数据之外,还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与利用。Excel作为常用的工具软件,具有强大的处理与分析功能,如何应用Excel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工与分析,应列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XBRL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会计信息的抽取与分析利用,因此,还应借助XBRL应用平台,开展XBRL应用实验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涉及不同层次、多个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根据会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具体设计,实施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统计工作内容范文5

按照中组部的部署并经报xx同志同意,我们召开这次全省党内统计工作培训暨布置会。省委组织部直接对21个市州、180个县(市、区)委组织部和省直有关单位党内统计干部进行培训,近几年还是第一次。对举办这次大规模培训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XXX同志十分重视,召集党管处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具体要求。靖平同志原定要参加今天的会议作重要讲话,因为有其他任务出差去了北京,临行时一再要求我们集中精力,把这次培训会开好,开成功。根据靖平同志意见,我强调四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党内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握这次培训会的基本要求

党内统计工作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是对党员队伍建设状况和党的组织建设状况的全面反映,是整个党的组织工作、党建工作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党内统计工作既是为各级领导机关正确决策、实施领导服务的。也是为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的。多年来,党内统计工作确保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统计数据的需求,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信息、咨询和监督的作用。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党员队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大量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流动频繁,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员不断增加,对党内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党内统计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要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这就需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努力使我们的工作适应新形势和任务要求。

1.组织这次培训,是学习掌握新的党内统计报表的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现有的统计报表和指标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党建工作的需要;有些统计项目已经过时,统计数据已不能反映现实情况。中央组织部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意见》,对党内统计报表做了较大修改。这次报表修改坚持了“着眼大局、精简实用、兼顾历史、科学规范”的原则。着眼大局,主要是围绕做好党建工作大局,围绕为加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精简实用,主要是针对原报表的繁杂问题,从减轻基层的统计工作出发,删除了原报表中已经过时的统计指标,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增加了对非公有经济党建、农村党建、社区党建等方面的统计内容。中组部这次修订报表,报表表数减少了11张,减少34%,指标减少1700多项,减少幅度44.7%。省上的附表也进行了修订,并删除了3张表格。兼顾历史,就是以现实为出发点,对一些重要指标给予保留,以保持党内统计数据的连续性,使报表修订工作既积极又稳妥。科学规范,就是遵循统计的科学规律,对统计项目、指标进行科学设计,使党内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建设,服务于组织人事工作。总的看来,修订后的年报表比过去更精炼了、更科学了、更实用了,更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反映了党建工作的大数、新数和要数,在统计项目设置上简洁明了,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工作负担。为了帮助各级党内统计干部掌握新报表的内容和填报的方法,今年9月—10月,中组部先后举办了四期培训班,直接对全国地市以上党内统计干部进行了培训。按照中组部的要求,我们举办这次全省党内统计干部培训班,目的也在于帮助大家熟练掌握新报表的内容和填报的方法,并按照新报表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统计工作。

2.组织这次培训,也是提高我省党内统计工作水平的需要。近几年来,我省党内统计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党建工作为目的,切实履行党内统计工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内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1992年至2001年,我省连续5次被中组部评为“全优报表”单位,省、市、县委组织部共评出“全优报表”2300余份,优秀党内统计利用分析文章近400篇。2001年,我省党内统计工作还有两个集体、3名个人受到中组部表彰。同时,通过几年的努力,全省已有236个县级汇总单位和1228个基层党委建立了党内统计基辅息库,占应建库单位的80%。2001年以来,全省推广使用了《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2001)》2000余套,使我省党内统计现代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我省党内统计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个别党组织对党内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质量不高;个别统计单位还存在“漏”、“错统”、“重统”现象;党内统计基本信息库的维护和移植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有的信息库成了死库,不能直接生成年报表,或者移植后生成的年报表不准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党内统计工作的质量。1999—2001年度,全省直接对口统计单位党内统计报表累计三年无差错的单位仅占50%,个别单位出差错在3处以上。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到2002年度,我省首次没有被中组部评为“全优报表”单位。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扎实,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组织这次培训,更是提高党内统计干部基本业务素质的需要。近几年党内统计于部变动较大,新手较多,特别是一部分优秀的同志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安排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几年来,全省各市州委组织部先后有30多名党内统计干部被提拔到处、科级领导岗位上任职。这说明党内统计工作还是出人才、出干部。新充实的一些同志过去没有搞过党内统计工作,还不熟悉业务,亟待通过培训来进一步提高。因此,通过这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意见》,创造性地开展党内统计工作

今年,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工作统计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03]16号),这个文件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和下发的。这份文件不仅是指导性文件,更是执行性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明确了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是组织人事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体现。这次会议结束后,省委组织部将尽快转发,希望各地切实学习把握好文件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贯彻落实。

第一,要认真领会和把握文件精神。16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工作的一个总纲,作为统计干部,自己首先要学好这个文件,弄清楚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走向、目标、工作任务和要求,真正吃透文件精神,并结合本地的情况,对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制定出具体措施,作出具体安排。

第二,要强化年度统计工作。党内统计工作要主动围绕组织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为党的建设、为组织工作提供更科学、准确和及时的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更有实效地为组织工作提供统计数据服务。统计工作为组织工作服务,关键就是要做好年度统计工作。统计年报是全面系统地反映党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的重要载体,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搞好年度统计工作是为组织工作中心任务服务的具体体现。从事统计工作的同志要认识到,只有有为才能有位;只有成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做决策时所不可缺少的数字依据绝对权威性来源的时候,统计工作的地位才会大大改变。所以,搞好年报十分重要。

第三,切实做好检查、督查工作。在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方面,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信息管理中心将在明年适当时候,组织检查组到各地检查,看文件的要求和精神是否落实,并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意见》,对各地统计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这次会议之后,在年报工作开展过程中,省委组织部也会随机抽取一些地方,到基层填报单位查看统计工作开展的情况。同时,在今年统计报表统计汇总工作结束以后,我们还将继续对统计上报的时间、准确性等情况进行通报。作为市县两级组织部的统计干部,都要始终坚持“重基层、抓基础”的要求,深入到基层填报单位,实地查看年报统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认真做好2003年党内统计年报表布置和统计、汇总工作

党内统计工作年年搞,年年会有些不同。2003年党内统计的汇总数据格外有特殊性,它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新的一年的统计数据,2003年与2002年统计数据做对比有特殊意义,修订报表里有许多新的内容,直接为研究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重要的数据服务。所以,做好今年党内统计工作的布置和年报表汇总是格外重要的。希望无论是市(州)、县(市、区)委组织部,还是省直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党内统计工作的布置和年报表汇总工作。

第一,要做到两手抓。市州、县(市、区)两级组织部,一方面要抓好本级的年报表汇总和填报工作,一方面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今年年报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2003年,是

究解决措施和方案;对属于局部的、本部门的、本地的情况和问题,希望大家及时研究解决,不要把问题拖下去。

四、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培训,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今年是实施新的报表统计制度的第一年,对新修订的年报表的理解程度高低,将直接影响今年的年报统计工作质量。希望同志们珍惜这次系统培训的机会,真正把新统计报表指标和统计方法学习好,把填报表的要求搞明确,确保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我们做好今年和今后的党内统计年报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我向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同志提以下几点要求。

l.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懂弄通。修订统计报表是我

们党内统计工作的创新,参加培训的干部要集中精力,认真钻研,保证在培训班上掌握新报表的内容、填报的方法和报表的解释说明。对党内统计指标、统计方法、要求、新版软件的使用,特别是对新增统计内容,以及对指标口径进行调整的内容。大家要认真听讲、深入讨论,不懂就问,仔细琢磨报表、琢磨指标,真正达到这次培训的效果和目的。各单位带队同志要及时收集培训学习中大家的意见,认真分析,及时反馈。参加了全国培训的同志,要围绕这次培训班的内容,加强辅导。培训结束时,我们要进行测验,并通报测验情况。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也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在测验中考出好成绩,考出团队水平。

2.严格遵守培训纪律,自觉维护组织部门与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目前全省正在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希望参加培训的同志,把参加这次培训会做为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培训期间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不论是上课还是课外活动,要时时事事牢记自己是一名组工干部,表现出我们组工干部的良好素质和作风。各单位的带队同志,除了自己要参加培训学习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配合我们为大家搞好服务。这里要特别强调几条纪律:一是要遵守作息时间,防止拖拖拉拉。二是要严格请销假制度。培训期间,原则上不请假,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要报经会务组同意。三是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安全,注重组工干部形象,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做的事不要做。

统计工作内容范文6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通过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工作质量,增加工作成果利用价值,提升内部审计师能力,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在经济管理的确认和咨询职能,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1、创新审计模式内部审计信息化,使内部审计师有条件实现实时在线审计、异地远程审计、部门联网审计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2、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内部审计信息化,可以实现快速查账、快速查数、快速分析、自动编制工作底稿、自动编制审计报告、自动进行审计项目资料归档,实现了快速计算和资料自动整理功能,大大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

3、降低审计工作风险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够对所有的被审计电子信息进行全面的疑点扫描、筛选;能够对已经审计过的信息资料进行自动化的初步测试;能够通过设置预警指标进行被审计对象经营信息的过程化线索跟踪,最大程度上实现全面审计、深入审计、重点审计、过程审计,降低因为信息不完整、信息不及时给审计工作可能带来的工作风险。

4、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信息化,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其他工作底稿,实现自动取数、计算,大大节省了手工审计过程中制作工作底稿的时间,而且工作底稿更加规范、美观,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通过审计软件积极开展审前调查,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加强了审前质量控制;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复核,有效检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提高了审计覆盖面,加强审中质量控制;通过审计复核制度,同时将应归档的文件资料进行排列,及时归档,保证审计档案的完整性,加强审后质量控制。

5、增加审计成果利用价值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够体系化、效率化完成审计工作任务;过程化监督管理制度、管理决策、既定目标的执行情况,对可能存在疑点的执行措施和成效进行预警,实现事中防范。内部审计师通过审计软件的应用,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增强审计工作能力,能够有更多时间发现企业经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咨询建议、跟踪后续审计执行情况,使企业各经营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并降低风险。

6、提升内部审计师能力内部审计信息化,具有审计经验过程化沉淀技术、具有审计模型和审计预警分析指标自定义和保留功能、具有审计案例整理记录和支持功能、具有审计法律法规库在线支持功能。审计人员通过长期运用审计信息化功能共享审计经验,直接获取有价值线索,以最快捷的方式找寻到审计疑点线索评判依据,能够快速和持续提升审计工作能力。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案

1、项目立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需要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项目立项就是向领导提出申请,说明系统建设意义、建设价值,得到领导支持的沟通过程。项目立项同时是组织项目建设人员、进行项目建设要素整理、进行项目建设预算编制、项目执行计划的规划和执行过程。项目立项应包括项目立项报告、项目申报、与相关领导沟通、组织落实项目建设成员、落实项目建设计划、明确项目建设预算等内容。

2、需求整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须要件是从业务和管理上具有明确的需求,经过项目立项后,由组成的项目小组成员结合本企业工作实际进行作业流程、组织机构、管理程序、审计方法体系、审计管理要求的全面需求整理,为下一步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需求合作和应用系统上线提供依据。需求整理包括审计作业方式、审计工作内容和审计发展要求整理,审计制度体系和审计程序要求整理,审计组织机构和审计人员情况整理,IT基础和人员素质情况整理等内容。

3、考察学习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同行或者先进项目的学习考察。通过考察学习,借鉴别人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要素、失败教训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需求调整,为目标制定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考察学习应包括考察对象的选择和联络沟通,考察对象建设信息化的过程、经验和方法,考察对象合作的单位、采用的信息系统选择方法、应用经验等。

4、目标确定内部审计信息化成功建设的核心是,需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目标的制定过程就是与各审计作业人员、审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沟通、管理沟通,达成共识的过程。明确的目标应包括明确的应用系统功能、系统模块、系统建设周期、系统建设步骤、选择合作伙伴要求、建设成效等内容。

5、寻求合作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就是寻求到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找到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业务和管理优化、得到审计经验方法指导、持续性得到审计技能培训和提升、便捷高效地成功建设系统、最及时全面地得到服务支持。寻求合作伙伴应从企业的综合实力、专业人才积累、成熟及广泛应用的产品基础、众多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服务保障等角度进行综合评判,科学选择。

6、教育培训内部审计信息化顺利实施的条件就是,所有的应用系统操作人员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通过接受教育培训,为企业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培养系统管理人员,为各操作人员按照职能要求掌握应用系统功能、注意事项、使用技巧,消除一些人员对使用审计信息化的畏难情绪,为系统的顺利上线提供保证。

7、系统设置内部审计信息化上线的前提是,对整个应用系统进行初始设置,定义操作人员角色、权限,定义单位情况,定义系统必须的基础数据。系统设置包括系统必须条件的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购买,系统安装、调试,系统基础设置,系统数据上传等工作内容。

8、项目试行内部审计信息化上线的必要措施是,进行项目试行,选择计算机基础好、业务能力强、业务典型性强的单位、人员、项目进行试行,为系统的推广和持续改进提供经验借鉴。项目试运行应包括试运行项目选择、人员选择,项目试运行目标设定、时间计划、人员计划、工作计划,选择的项目软件应用,成效总结,经验总结等工作内容。

9、系统上线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就是,实现审计作业人员、审计管理人员的应用系统全面上线,大家在一个信息门户平台上,实现工作沟通、审计作业、资源和信息管理。在试运行基础上,审计信息化需要进行整体系统上线,包括所有审计项目系统设置、辅助作业应用、辅助管理应用、审计资源和工作管理、审计应用系统数据沟通、审计工作信息化方式作业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