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育教育范例6篇

加强德育教育

加强德育教育范文1

【关键词】生活与化学;化学教学;德育教育;课堂

一、加强德育,义不容辞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学者,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是的,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其本质上应该是“道德的”,教育的应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现实急功近利、分数为本何时休!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能是口号,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更需要较高的思想素质,故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

二、加强德育,刻不容缓

(1)生化武器的使用。只要战争还存在,科学的滥用就不可避免。今天根据1972年的生化武器公约和日内瓦约定,生化武器被禁用。然而即使一些国家早已销毁了库存的生化武器,并停止不开发,但威胁依然存在!

(2)三鹿奶粉。业界常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的方法通过检验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含量,也就是说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蛋白质含量就越高。因此不法商家想到了三聚氰胺,因为它的含氮量高。

(3)毒胶囊事件。 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患者腹中。这样的胶囊往往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人有极大害处。

(4)甲醛保鲜。释金主义,唯钱是利,用甲醛保鲜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5)舒丹红、吊白块、增塑剂、滥用抗生素、制毒、环境污染……

化学品带来的益处不能以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为代价,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化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真的刻不容缓!

三、在化学教学中用智慧创生教育:育德与教

(1)爱国教育。“爱国”这一字眼对每一位学生或许都能理解,但要深入人心、使其成为一种信念绝非易事,作为一位化学教育者,我们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各种历史素材,不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恩格斯评价火药说:“火药和火器的应用决不是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充实了化学理论,此外中国古代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都在世界上迢迢领先。现代中国化学也取得了伟大成就,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等等。这一切在化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及对世界文化的深刻的影响,是使学生形成爱国精神的最好素材。

(2)理想前途教育。实践证明,这一代人从不缺乏物质,而是缺少一种理想和信念,学生受释金主义,经商热,认为读书无用,不读一样可以出人头地,不读书一样可以有辉煌的明天。虽然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极小,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可通过介绍化学与振兴家乡经济的关系,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等,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同时教育学生美好的未来是靠他们现在扎扎实实才能创造出的。

(3)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德育中用以观察事物的根本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人们一时无法理解,要正确的看待,必须运用论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学习化学也同样如此。民间所说的“鬼火”、“天火”这些现象,被唯物主义者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并不如此。“鬼火”、“天火”并不神秘,它是二磷化四氢和磷化三氢在空气中自燃的结果。奥秘的揭开,同学们便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加之分析和观察,这就有利益强化课本中的学过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剧增,学习化学的信心十足。

(4)环保教育。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德育教育范文2

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的智慧,为人师表的举止,会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敬仰、崇拜乃至模仿行为。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教育。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若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对学生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有一次,一个校外歹人气势汹汹地闯进教室,直奔一个学生而去。我见势头不对,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冒着挨打的危险,紧紧护住我的学生,并据理训斥歹人,直到学校保卫人员来把他们拉走。 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教师高尚的道德,在课堂上主要体现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热爱关心等方面,无论是教师那认真的态度还是精湛的造诣,对学生都是一种很好的品德教育,这是教师师德在课堂上的体现。教师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用学习上的困难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二、与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相结合,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主渠道。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想真正实现这些德育功能,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恰当的德育点,使思想品德课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

以初中思想品德为例,七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习适应、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八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自然环境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九年级有许多内容都渗透着爱国主义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了新的台阶。“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施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等等,都能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以及新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讲解,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通过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正确的人才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品德课的这些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加强德育教育范文3

关键词:道德教育;必要性;理论依据;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7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四化建设和21世纪国际竞争处于主动战略地位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

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如今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与他们的身心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和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带来许多消极影响。此外,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这些都干扰着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的影响极大,对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课题的理论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性愈益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马克思曾说:“应当以无产阶级道德的精神来教育新生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指出: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第四十六条中提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质、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中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因此,我们要进行课题实验,进行“加强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方面的探索。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适合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有利因素

要进行课题研究的实验,必须有充分的、必要的条件和因素,笔者所在学校在这方面积极努力、创设,为课题的实验作了充分的准备,保证课题的实验能顺利进行。

1. 上级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校领导教育改革思路清晰,全校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识。

2. 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观,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手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开展各项研究实验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必要的条件。

3. 学校在历年的德育方面、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4. 有一批积极参与教改探索与实践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具有改革的热情、超前的意识、创新的思维、苦干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加强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更新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提高教育的效果。在素质教育进程中,探索德育工作以良好开展的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的跨世纪人才。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科学、热爱劳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目前,一部分学生不能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具有不良的道德行为。教师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那么,我们应如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呢?我们确定加强教育网络,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研究”作为我们的实验课题,并对实验研究提出如下假设:假如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 研究要点

(1)教师、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的研究。

(2)各科教材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3)教师、家长自我形象的塑造对学生道德影响的研究。

(4)有效的学校、班级活动对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

(5)家庭生活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6)社会活动对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

3. 操作措施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可挖掘各科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思想品德课、活动课教育要具有深入性、多样性、实践性、效果性;教师的形象与表率对学生的影响、教育。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有密切关系,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阵地。家长要转变观念,采用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把道德教育渗透到生活琐事之中;家庭环境及家长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教育。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内容广泛而深刻,让学生接触社会,到社会环境中锻炼、受教育,辨别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下转第56页)(上接第47页)参加社会活动;请有关人员为学生进行实践性教育;针对实践活动增强辨别能力,坚定良好道德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 准备阶段:确定并论证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组织课题组人员;培训实验教师。

2. 实验阶段和总结阶段:实验阶段:实验周期为两年。总结阶段:分类完成实验活动若干次;写出课题实验报告;撰写实验论文若干篇。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

1. 研究方法:直观教育法;渗透教育法;对比教育法;形象教育法;活动教育法;阶段目标教育法;问卷测试法。

加强德育教育范文4

一、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在德育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大学愈来愈趋向于培养宽口径的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传统德育课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此,大学德育教师就有必要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加强对以后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百行德为首”。道德就其实质而言,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要求。而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般而言,职业有三种主要功能:一是通过持续的职业活动,可以拥有经济收入,获取生活来源。此意义上的职业是一种谋生手段。二是职业劳动者借此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过程,通过职业活动和扩展开来的职业交换,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联系,实现与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通过职业间的交换与合作,介入到更广大的社会生活之中。此意义上的职业是获得社会名声的手段。三是当事人可以掌握本职工作相关的技能,通过岗位成才,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满足个人的成就感和成功欲。此意义上的职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这三种功能同时并存于任何一个职业中。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每一名职业劳动者都能感受到这三种功能的意义。对于职业应该什么理解,不只是一个认知水平问题,还体现了人们对职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对职业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自身职业劳动的投入水平。即一个人如何看待职业,他有着怎样的职业观将深刻影响到他将来以何种方式从事职业活动。一个将职业视为天职的人,必将对职业活动积极投入,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教师在德育课中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到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个人价值,并将实现个人价值落实到职业劳动上。良好的职业道德倾向必将产生积极的道德意义。

“在目前的中国,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仅仅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这大概也是职业道德低下的一个深层原因。”当然造成这样的现象有客观的社会因素,也有主观的个人因素。尽管培养未来职场人的自律、自省、自主的职业道德路径漫漫,但在大学德育课中进行强化教育不失为一条可行途径。

二、在大学思想品德课与法律基础课合二为一的情况下,使学生分清道德和法律的界限,避免造成道德法律化或法律道德化的错觉,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求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它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道德的产生受个人与社会两种条件的影响,道德最终要诉诸人们的内心,它毕竟属于个体的内在信念的范畴,因此,要在多数人群中推行某一道德原则或特定道德体系,不采取种种道德之外的手段是难以奏效的。

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相反,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当然,也要避免出现道德法律化或法律道德化这两种错误观念。通过这门课程,大学生应认识到法律与道德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

三、针对转型期的新问题、新困惑,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德育工作越来越难做?这其中既有观念认识上的不当,又有德育内容上的缺失,还有德育工作途径方法上的刻板。众多的因素制约着德育工作的效果。如何加强转型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以下方法或可借鉴。

(一)对传统德育观进行扬弃,补充时代血液

德育是“知、情、意、行”四要素结合和互动的过程,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应具有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改变传统的以灌输、说教、规劝等刻板的德育方法,尝试将教育目标或意图渗透到各种大学生喜欢的团体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彼此启发、相互支持,通过充分的师生互动,探讨自我。应在广大学生中发挥“榜样”的影响作用,通过案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和感知,以激发他们培养和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

(二)在德育中大力开展以实用道德、常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

加强德育教育范文5

高中生作为国家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及民族的命运。在现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在追求独特娱乐方式的同时,思想道德观念往往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悖。而历史教学在加强德育方面,始终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强化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1.历史课程内容丰富

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里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大禹治水、昭君出塞,从武王伐纣到楚汉之争,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一个个历史事件勾勒出了一幅巨大的史诗画卷。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社会观及价值观,时刻都在影响着现代社会。历史人物的忠诚、善良往往会洗涤学生的灵魂,使学生充满爱国情感,并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2.历史课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平台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历史课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历史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所作出的一切努力,让学生认识到无数的革命先辈用汗水和鲜血才换来了如今幸福的生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的发展史。通过历史故事教育学生,不但能够充实历史教学的内容,也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使之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了美好的人生不断奋斗。

3.历史题材是鲜活生动的史诗

高中历史教学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历史题材是鲜活生动的史诗,阐述了中华民族及世界各个民族的发展、形成以及衰退的过程。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一定的改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教科书中可以找到鲜活的实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健全学生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对于学生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加强德育教育范文6

1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德 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的课题之一。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小学的‘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 、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

把心理品质教育纳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以心理品质修养为基本内容的课程, 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既是对学校的德育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又能使学校德育更具针对 性和富有实效性。

首先,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客观需要。联合国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 力”,把心理健康提高到人的必备素质的高度。这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一 个基本要求。

其次,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科学检测, 发现约有32%的人 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另有一则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这就意味 着,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不完全合格。所以,在基础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是青少年 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再次,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它纳入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是加强和提高 思想政治课实效的重要措施。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学生中由于焦躁、偏执、自卑 、孤僻、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出走、自杀等事故的比例有所增加,不少学生有学习恐惧心理。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和学校干部、教师必须意识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成当务之 急。我们要使思想政治课“入耳入脑”和“深入人心”,就必须努力做到深入学生的心理品质中去,把心理品 质修养教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课和整个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2心理品质修养教育应纳入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

心理品质修养,是指改善和发展人的内心世界所展开的一系列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 修养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心理的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答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从而掌握自 己和他人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达到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有其特点,但是,不能因此 就把它拒斥于德育课程之外。从我国中学德育工作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把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纳入思 想政治课课程体系,使它成为思想政治课中的一门课程。这至少有以下四点理由:

第一,心理品质修养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德育的内容,二者本来就是合一的。以意志品质的教育为例。 它既是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意志教育是具有鲜明的 社会倾向性的教育,在阶级社会中是一种有着阶级倾向性的教育。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 开放事业,是空前伟大和艰巨的事业,需要我国各族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团结奋斗,这本身就是 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

第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殊的矛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相互结合来解决。在思想政 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知”与“不知”、“信”与“不信”、“知”与“行”三对特殊的矛盾。学生学 习思想政治课,当然要懂得道理,“明理”才能“践行”,所以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可是,在解 决这对矛盾的同时和解决了这对矛盾之后,还面临着另外两对需要特别地加以对待和解决的矛盾:一是需要解 决“信”与“不信”的矛盾。社会主义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 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的特点,因 而影响教学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因素,就比其他学科要复杂得多,再加上学生年龄、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就 会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和不信的矛盾。二是需要解决“知”与“行”的矛盾。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 这对矛盾,关系到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即关系到学生思想、信仰、品格的塑造,因而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从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过程,其中间环节要多得多,也复杂和困难得多。正是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解决的矛盾有其特殊性和复杂 性,就特别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信念、意志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因而把心理品质修养的教 育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中去,就显得特别地重要了。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品质修养作为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如,一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 素养的人,总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人;相反地,自高自大、自 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人,缺乏优秀的心理品质,是难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素养的人的。显然, 在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心理品质修养的课程是必要的。

第四,心理品质修养为德育过程扫除心理上的障碍。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自学 生方面的心理障碍,最为常见的是这样或那样的逆反心理,从而造成了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顶牛”现象。这 种状况,既不是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的问题,也不是他们的道德品质问题,而往往是属于心理状态的问 题。毫无疑问,心理上的症结,只能靠通过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来解决,企图通过简单的说教、训斥去解决问 题,是行不通的,是无法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教育目的的,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新的负面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心理品质修养,同心理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二者是不能相等同的。心理品质修养 课是把中外优秀文化中的人生哲理、生活智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提倡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融化在心理 品质修养知识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生动、浅显的心理品质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初步的心理知识, 并使之内化为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以及掌握心理品质修养的方法,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 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达到提高品德修养的目的。简单地说,心理品质修养 课的宗旨,应该是教导学生做人和做怎样的人,所以,它是以德育的目标为目标,从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要求和 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品质修养课是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顺理成章的。

3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内容和框架

《课程标准》规定,作为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的心理品质修养教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 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 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 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这门课重在心理训练和行为指导。它从德育的角度入手,以非智力因素的品质修 养为主,集学习心理知识和培养能力于一体,全部内容包括绪言和三个部分(十二课)组成。

“前言”部分:着重于说明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要求和方法,使 学生初步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学习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课和第二课。这是本门课程的导论部分。

第一课“正确看待自己”,以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切入,使学生懂得个人是在不断地社会化的过程中逐 步地成熟。正确对待社会影响,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的心理适 应能力和调控能力,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第二课“锻炼心理品质”,使学生初步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内涵,知道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 的重要意义,了解锻炼良好心理品质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

第二部分:从第三课到第十一课。这是本门课程的实体部分,对学生具体地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各个方面 的教育。

第三课“善于调节情绪”,从学生最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针对初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冲动、易变、肤 浅、强烈、不协调、不成熟,指导学生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渲泄自己的情绪,以保持愉快乐观的 心情。

第四课“磨砺坚强意志”、第五课“能够承受挫折”、第六课“勇于开拓进取”,主要是进行意志品质的 教育,指导学生自觉磨练意志,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勇敢面对挫折的考验,积极地对待挫折,提高对于挫折 的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具有积极进取、不畏惧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第七课“增强自尊自信”,引导和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训练学生逐步具备正确的自我意 识,培养自我尊重、相信自己和自强不息的观念和精神。

第八课“塑造良好性格”,使学生知道良好性格和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通过了解性格的可塑性, 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发扬自己性格中积极的方面,克服和改造消极的方面。

第九课“寻求真挚友情”,力求在人际交往方面给予学生以正确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保持健康心理的意义,友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和发展同学间的真挚友谊。

第十课“陶冶高雅情趣”和第十一课“培养爱国情操”,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内容的展开。使学生懂得 生活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别,要在生活中培养和发展有益的正当的兴趣爱好;知道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感,热 爱祖国是高尚的情操,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做坚贞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