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例6篇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1

为规范我镇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和残疾儿童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决定实施孕产妇保健集中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内容

在全镇开展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由我镇孕产期保健管理办公室(简称“孕管办)、儿管办”)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儿童建档、孕产期保健、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妊娠管理、危重症转诊等进行集中管理,对孕产期保健工作全面掌握、督促指导和统筹管理。

二、工作目标

(一)规范开展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切实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二)规范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风险评估,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

(三)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所有孕产妇享有5次产前检查和2次产后访视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健全危重孕产妇双向转诊与管理机制,提高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率。

(五)健全妇幼健康服务队伍,筑牢妇幼健康服务网底。

(六)逐步推广应用孕产期保健信息系统,完善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

(七)强化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分级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的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机制。

(八)辖区内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8/10万和7.5‰以下,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九)对辖区内所有0—6周岁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开展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且覆盖率95%以上。

三、管理机构

(一)孕管办、儿管办设在镇卫生院,由镇卫生院院长XX同志为“两办”主任,XX为副主任,XX为儿管办负责人、XX为孕管办负责人以及各村妇女主任、乡村医生为孕管办、儿管办成员。

对辖区内的孕妇实行孕期随访、信息上机,追踪管理到产后42天;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人专案管理;对本辖区的孕产妇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辖区内0——6周岁儿童进行管理。对村孕儿管员进行管理、协助孕儿管中心进行考核;向孕儿管中心汇总报送本镇孕产期保健管理及儿童管理相关工作情况,接受孕儿管中心督导考核等。

(二)村孕儿保健管理人员(简称“孕儿管员”)。

每村(居)配备1-2名工作责任心强、善于做群众动员工作的村孕管员,女性同志优先。我镇结合实际情况,聘请村妇女主任、乡村医生为村级孕儿管员。

孕儿管员接受孕儿管办、县孕儿管中心、孕产期保健服务机构的指导、管理。负责发现、核实本村范围内的孕产妇,将孕产妇妊娠情况、婴儿出生、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育龄妇女死亡及出生缺陷等的有关信息,定期上报镇孕管办;动员孕产妇定期到医疗机构接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等;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协助高危或危重孕产妇的随访跟踪管理;按时参加例会和工作培训;协助免费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叶酸发放、避孕药具发放、生殖健康检查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工作和政策的宣传等。

四、工作流程

(一)发现孕情建档

1.村孕儿管员发现孕产妇孕情,向孕管办报告,并动员孕妇到上级孕产期保健机构建档、产前检查。

2.孕儿管办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作为三级医师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并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3.孕儿管办对县级反馈和村级上报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对首次检查的孕产妇进行建档,发放《母子健康手册》。并将所整理汇总信息报告孕管中心。

(二)妊娠风险初筛

1.孕儿管办对首诊的孕妇按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的通知》进行妊娠风险初筛。

2.对于风险初筛未见异常的首诊孕妇,发放《母子健康手册》并在其上标注绿色,按要求管理。

3.对于初筛发现有风险因素(黄色及以上)结果的,孕管办填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并告知孕妇携带转诊单在2周内到孕管中心接受妊娠风险评估。

4.孕管办根据孕管中心反馈的高危孕妇信息进行高危专案登记管理,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村级,要求孕管员加强跟踪随访。

(三)定期产前、产后检查

1.村孕儿管员加强对孕妇的孕期健康宣传教育,积极动员孕产妇至各级孕产期保健机构接受定期产前检查。

2.孕管办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孕妇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将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和《孕产妇健康档案》上。

3.孕管办落实专人于产妇出院后1周进行家庭访视,产后42天进行健康检查。

4.孕管员协助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四)孕产妇、新生儿死亡报告

孕儿管办发现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应当在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将信息上报孕管中心,主动配合孕儿管中心核查情况个案调查与死亡评审。

(五)信息报告管理

1.孕儿管办每月、每季度汇总本辖区的孕产妇建档、高危妊娠、危重孕产妇抢救、住院分娩活产、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等信息,形成孕产信息专报,于每月20日前报送县孕管中心。

2.孕管办要掌握分析本辖区的孕产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村级孕管员发现新孕情实时上报,及时个案登记,每月5日前汇总村级数据填写月报上报孕管办,进行信息核实后上墙。

五、村级考评考核

孕管办依据村孕管员日常工作质量完成情况制订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小考核,年度考核一次,将考核结果报孕管中心备案抽查。村孕管员绩效工资由我镇孕管办按考核分数比例发放。

六、工作要求

村级孕管员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集中管理强化大局意识,自觉服从孕管中心及孕管办的管理。按要求做好孕情搜索,信息上报,叶酸发放,孕期随访等工作。

以下几点:

1.搜索新婚及备孕妇女,免费发放叶酸

2.未孕妇女暂未打算怀孕的,免费发放计生药具

3.主动搜素本村孕产妇,及时把信息上报至微信工作群中。

4.在管孕产妇及时通知来院做产检及产后访视

5.产妇出院后一周内及时进行入户访视

6.每两月及时参加例会培训,并把相应内容填写至例会登记本中。

村级孕管员要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等工作和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全镇孕产妇享有5次产前检查和2次产后访视的免费检查。

镇孕管办收集好各村孕管员上报的信息进行整理、上户、电话随访并上报县孕管中心;对县孕管中心传达的信息资料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集中管理。

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运用管理手段,防治结合,发现、识别并管理高危妊娠,及早干预治疗,从而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是推动孕产期保健工作有序开展的有效措施,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保证。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集中管理工作作为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健康儿童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作为加强生育全程健康服务的重要抓手,作为促进妇幼健康、民族健康的重要举措,要坚决予以贯彻落实。

(二)规范技术服务,切实做好公卫项目。

孕管办要加强对村级孕管员孕产期保健相关工作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等工作和技术规范要求,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保健服务,并确保所有城镇孕产妇享有5次产前检查和2次产后访视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2

1.1高危孕妇管理

高危妊娠登记本:每个高危孕妇的信息全部进人首次高危筛查单位的《高危妊娠登记本》。高危孕妇分娩后,《高危妊娠登记本》中的“分娩结局”由系统自动导进《高危妊娠登记本》中。高危妊娠追访登记本:凡超过预约时间三天未复检的高危孕妇,其信息直接进人《高危妊娠追访登记本》中。通过“今日未通知”栏目,掌握本单位当天应追访的高危孕妇名单,及时追访。高危孕妇转诊:a.“自动转院”和“建议转院”:录人“转出”信息保存后,关注“接收单位和接收日期”栏目,如果无显示,原转出单位继续打电话追问,直至“接收单位和接收日期”有显示为止。b.联系不到高危孕妇通过基层找人:录人请求基层妇保帮助找人信息保存。基层妇保接收到该条高危追访信息后,及时进行高危孕妇追访,并将追访结果及时录人反馈给检查单位。急危重高危孕妇转诊:通过转出栏目,进行“福建省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简要记录表”中的“转诊单位填写”项目录人保存。

接诊单位经抢救处理后,于10天之内将接诊情况在“接诊单位填写”录人保存,超过14天未录人,系统会有提示功能。随访单位在转诊后14天内录人随访信息,超过14天未录人随访信息系统也会有提示功能。市县区妇幼督查功能:各辖区妇幼保健部通过“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随访”栏目,督查本辖区任何时间段的“急危重高危孕产妇”转诊、接收、随访情况;还通过《高危孕妇基层追访情况表》栏目,督查本辖区各卫生院是否及时解决各医院转来的“联系不到高危孕妇”转诊基层找人的高危孕妇追访工作情况。

l.2住院分娩保健

分娩孕妇一人院,即在《产科住院人员登记表》中进行登记并刷身份证验证实名显示基本信息,同时在此处显示孕妇身份证头像。分娩及相关信息录人后,自动形成了《分娩情况记录表》、《新生儿出生医学登记本》、《出生缺陷个案卡》、《围产儿死亡个案卡》、《围产儿死亡季报表》、《孕产妇死亡个案卡》、《新生儿头两针注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各种报表。

l.3出生证签发管理

所有的活产新生儿,都由系统直接分配一张出生证。设计“基本信息修改”功能,解决了在产前因不愿透露真实身份的孕产妇的产前保健信息与产后出生证签发信息相符,所有信息都准确进人《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表》、《接生例数季报表》、《新生儿出生死亡登记表》、《村级社区出生情况季报表》等所需要的相关报表。

l.4产褥期保健

《分娩情况记录表》录人保存后,乡镇妇保即时接收到“产后告知书”,及时进行产后访视工作。“产后42天健康检查”时间一到,系统自动提示,检查信息录人后,由系统直接导人《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二)》。最后,所有录人的孕期保健、住院分娩保健及产褥期保健信息全部准确进人婴儿上报户口乡镇的《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二)》及《村级社区出生情况季报表》。

2成效

2.1提高了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

每个孕妇从怀孕一开始的产前保健信息一经录人,通过“普通孕妇追访”栏目确保产前1一5次的随访工作,做到了每一位孕妇的孕期的保健情况都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在各乡镇妇保的手中,使每个孕妇接受规范的产前检查保健。

2.2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率

高危孕妇一经发现,立即进人全程跟踪管理。不管是转院、失访、分娩等,都能确保一次不漏地跟踪到位,直至分娩、产后访视结案。

2.3提高产后访视率

产妇住院分娩信息一经录人,在第一时间反馈至基层妇保,及时进行产后访视工作;系统提示功能确保产后42天健康检查工作。

2.4数据统计便捷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录人信息直接由系统生成各种所需报表,最大限度地减少三级妇保及助产机构人员统计数据的工作量;所有的活产儿,都由系统直接分配一张出生证,杜绝漏报,确保数据真实完整;系统的预警提示功能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最重要的是全程录人信息确保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是有史以来最真实的检查资料。

2.5共享信息资源

为医患双方提供便捷的孕产妇信息服务平台;实时上报功能为妇幼保健高层领导提供动态督查、量化管理的依据;准确完整数据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3讨论

3.1“普通孕妇追访”栏目及高危孕妇全程跟踪管理的应用操作,是规范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环节,提高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率。

3.2提高早孕管理率是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的首个环节,各级妇保可通过婚检、妇科诊室、人户调查、计生孕情监测等多渠道收集早孕信息并建卡录人系统管理,收集早孕信息工作应设人岗位职责中,进行量化考核纳人妇幼绩效管理。

3.3孕产妇系统信息化管理彻底废除传统以手工记录操作存在系统管理不规范、监管过程缺乏有效质控现象。

3.4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配合下,不断扩大与医疗护理信息系统软件连接网络接口,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 R1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a)-0164-03

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中,外来孕产妇始终是孕产妇保健管理的难点和重点2001~2008年上海市宝山区孕产妇死亡7例均为外来孕产妇。为提高宝山区孕产期保健的覆盖面,尤其是外来孕产妇的保健公平性和可及性,降低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宝山区于2009年1月试点,2009年7全面推广实施上海市《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案》,健全完善孕产妇保健管理网络。其中包括:《孕情监测》、《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机制》、《产褥期保健管理》。方案推行3年以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指标尤其是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指标得到全面提高,使孕产妇管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2011年《上海市妇婴卫生工作调查表》、《上海市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表》、《宝山区外来孕产妇孕情排摸报表》、《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季报表》。

1.2 研究内容

孕情监测、早孕建册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孕产妇死亡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AS 8.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孕情监测方案实施情况

2.1.1 建立孕情监测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口办、街道计生组成孕产妇保健管理网络,不定期进行外来孕妇排摸,发现怀孕妇女,填写“孕情卡”包括:孕妇基本信息,预产期等,并告知孕妇持孕情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上海市孕产期健康手册》纳入孕产妇保健管理,接受规范系统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同时“支持组织”(楼组长、协管员、)与街道计生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进行孕情监测信息交换并形成长效机制,如孕妇未及时接受保健服务,妇保医生根据“孕情卡”信息,及时追踪使孕妇纳入保健管理。

2.1.2 2009~2011年全区孕情监测网络376居委共520人参与孕情排摸,共管理31 341名外来孕妇,掌握2930名辖区内外来孕妇未进入保健管理系统,其中未建立《上海市孕产期健康手册》838人,及时追踪随访纳入保健管理。

2.2 宝山区《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案》推广前后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对比分析

2.3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实施情况

2.3.1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实施以来,截至2011年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筛查4 875人具备风险因素,开具转诊单至2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并追踪确诊。根据病情将高风险孕妇分为红、橙、黄、紫风险预警,其中红色预警6人,橙色预警234人,黄色预警4 598人,紫色预警37人。红色、橙色由妇幼所专人登记,专人随访,黄色、紫色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登记,随访。随访中给予咨询指导,加强对高风险因素孕妇和不宜妊娠孕妇的管理。

2.5 产褥期保健情况

多次对产后访视人员进行产褥期保健知识培训,和产后访视质量评估(包括产后访视及时性、产后访视的规范性、产后访视完成率、产后访视满意度)等。产后代访实现网上周转,网络化管理。产后访视培训提高产后访视医生访视理论知识和产后访视的操作技能。产后访视质量评估发现产后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使产后访视率及产后访视规范性得到提高。产后访视代访网络化管理使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3 讨论

3.1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案》全面推广情况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案》全面推广实施以来,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三级网络密切配合,加强网底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团队医生、计生干部、卫生助理、协管员,楼组长在孕情排摸和社区孕情监测方面的作用,健全完善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网络[1],社区孕情监测优化服务模式及效率,及早发现孕妇并落实保健,使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关口前移”[2],极大的提高了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质量,使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3.2 《实行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加强高风险孕产妇分类管理

根据孕妇孕期存在的异常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家族史、其他异常情况等制定了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初筛表》、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进行评估分类,将高风险孕妇按风险等级分为红、橙、黄、紫不同级别,分类管理,进行孕期跟踪、随访,加强了对高风险孕妇及不宜妊娠的管理力度[3]及早发现影响母婴安全的风险预警信息,对孕妇进行适时、适当的干预,提高了高危孕妇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4]。

3.3 完善覆盖全区助产及基层机构网络

以“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为龙头,根据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助产及基层医疗机构与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建立网络联系,使危重孕产妇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救治。避免无序竞争,资源浪费[5]。提高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效率及救治质量。

3.4 产褥期保健的重要性

产褥期保健是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后访视对产妇产褥期和新生儿健康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和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6]。通过产后访视培训,提高产后访视医生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可以摒弃产后访视中存在的产后访视质量不高、产后访视时间短、对母婴问题解答能力有限等[7-9]现象,实现产后代访周转的网络化,使信息传递便捷[10],减少了漏访、访视延迟。提高了产后访视质量、访视的及时性及产后访视率。

3.5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从孕情监测、孕产期保健、高风险孕妇管理、产褥期保健等方面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通过孕情监测网络、孕产期保健三级网络、以及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等层层把关,全方位地实现“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一个都不能少”,扩大了孕产期系统保健的服务面,对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桂华,吕艳敏,陈佩芳.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项目实施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685-3689.

[2] 朱丽萍,谭晶,秦敏,等.以社区为基础的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初探及成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0-12.

[3] 华嘉增,朱丽萍.现代妇女保健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ISBN :374.

[4] 施云美,程诗洋.宝山区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项目实施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007-4009.

[5] 华嘉增,朱丽萍.现代妇女保健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75.

[6] 方微丽.产后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51-152.

[7] 潘迎,武明辉,杨美英,等.后保健质量评估玉需求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2):89-91.

[8] 陈起燕,陈烈平,张荣莲.福建省社区产后访视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34-535.

[9] 钱序,梁霁.妇女对产后访视的体验和需求[J].中国妇幼保健,2000, 15(8):488-490.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字:规范管理;高危孕妇;妊娠结局; 影响

高危妊娠有很多种,通常情况下,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都隶属于高危孕妇的范畴。如果孕妇患者各种妊娠并发症或不良环境等,都会给胎儿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及胎儿或母体的生命[1]。比如,人们常见的妊娠期阴道出血[2]、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3]等,这些都是引起孕妇出现高危情况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降低高危妊娠的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确保母婴健康,应对高危孕妇采取定期规范化管理,进而保证母婴顺利分娩。对此,为了探讨定期规范管理对高危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现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妊娠期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妊娠期高危孕妇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分别为25例,其中,采用定期规范化管理的为管理组,而对照组则未采用规范化管理。管理组孕妇年龄在19~30岁,经产妇有8例,初产妇有17例;而对照组孕妇年龄在22~32岁,其中,经产妇有5例,初产妇有20例。所有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规范化管理方法

1.2.1 心理疏导

由于不少高危孕妇很容出现紧张、急躁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注意对孕妇的观察,加强和高危孕妇之间的沟通,向其讲授相关疾病的知识,有效缓解孕妇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

1.2.3 组织管理

应建立高危孕妇的产检门诊,并建立相关档案,其中包括家族史、饮食习惯、并发症情况及孕周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应根据高危孕妇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方案;定期对高危孕妇进行体检,测定血压、血糖、体重等生化检查,对未能够按时进行产检的孕妇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其安全稳定。

1.2.4 运动指导

对于高危孕妇来说,应以行走或上肢运动为主,且适宜运动的时间应是饭后40分钟之后最为适宜。上肢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坐在坚固靠背的椅子上面,两手各拿一份食物等进行交替举起和放下动作,期间可以适当进行休息,运动时间为45分钟比较适宜。

1.3 评分标准

根据Apgar 评分,若大于等于8为正常;评分在4~7分之间则为轻度窒息;评分小于等于3则为重度窒息;另外还要根据NBNA 评分检测新生儿是否正常,如果评估所有问题总分大于37则为正常,如果小于等于37则为高危新生儿。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妊娠指标比较 管理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具有明显差异,具体结果可见下表1:

表1 两组产妇妊娠指标比较[n/%]

2.2 两组新生儿围生期指标比较 管理组中,新生儿Apgar 评分和NBNA 评分优于对照组, 宫内窘迫、早产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

表2 两组新生儿围生期指标比较

3讨论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又加之对饮食习惯及工作压力[4]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使妊娠期的女性出现高危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规范化管理的管理组孕妇,其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同时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管理组中,新生儿Apgar 评分和NBNA 评分优于对照组, 宫内窘迫、早产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

参考文献:

[1]王友玲.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J].医药前沿,2013,12(36):23-24.

[2]张雪珍.产前超声在妊娠中晚期出血及其妊娠结局中的应用[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2,40(3):303-307.

[3]吴茗玉,何志毅.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32-33.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5

一、项目目标

继续降低孕产妇、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医疗保健水平和抢救能力,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力争年底达到以下指标:

(一)主要健康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五年平均数),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50%以上,其中产科出血死亡比例控制在35%以下;

2.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3‰、16‰以下,其中因新生儿窒息死亡比例明显下降。

(二)主要工作指标

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2%;

2.孕28周县级高危筛查率达到90%;

3.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

4.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0%;

5.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5%以上;

6.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85%。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制定项目年度工作计划;

2.根据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调整完善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成员,召开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成员会议;

3.落实项目年度配套经费,加强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4.制定执行《县孕产妇高危妊娠防治与抢救实施方案》,

成立高危孕产妇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孕产妇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

5.加强孕产妇新生儿抢救中心和分中心建设,组织人员进修培训,配备标准设备,提高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能力;

6.开展产科情况调查,提高产科质量;

7.组织县级医疗机构和中心卫生院专业人员参加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临床进修,安排乡镇卫生院人员到中心或分中心进修学习;

8.按项目要求组织各级医疗机构人员参加省市产儿科专业知识培训,县级组织乡镇卫生院人员培训4期/年;

9.开展群体健康教育,推广适宜技术;

10.规范高危孕产妇和体弱儿的筛查和管理;

11.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

12.开展孕产妇、婴幼儿死亡原因分析,进行针对性干预;

13.年底召开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会议,总结项目年度工作,分析经验与问题,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根据人事变动,相应调整县"母婴健康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人员(调整后的人员名单附后)。领导小组负责审定项目计划,协调有关工作,监督评估项目成效。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孕产妇新生儿抢救中心、分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儿科业务建设,实施项目工作,开展项目成效监督评估。

(二)加强孕产妇新生儿抢救中心和分中心建设,提高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能力

为建立一条快捷、有效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加强县人民医院孕产妇新生儿抢救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两个分中心建设,抢救中心、分中心根据省项目与《县孕产妇高危妊娠防治与抢救实施方案》要求,履行高危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的高危评定、及时处理、按章转诊及抢救与监护等职责,切实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抢救中心、分中心产、儿科人员轮流到省市医院进修学习孕产妇、新生儿急救技术,以提高预防救治新生儿窒息、产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能力。

(三)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加大基层妇幼工作指导力度

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县妇幼保健院配备专用车辆,按分中心要求逐步配备各种救护设备,发挥保健龙头作用;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1名妇幼医生,作为公共卫生管理员,承担妇幼保健工作;每个行政村设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构建妇幼保健网络网底,承担早孕摸底,妇幼保健动员(早孕建卡、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儿童体检等),收集出生、死亡信息等职责。为确保基层卫生院妇幼工作质量的提高,县"母婴健康工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要每季一次以上深入对基层卫生院检查指导,并给予书面督查指导意见书。要完善妇幼医生上岗前培训、片季度例会与季度考核等制度。

(四)规范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水平

1.执行《县孕产妇高危妊娠防治与抢救实施方案》。完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把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与产科质量建设作为医疗卫生单位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单位领导将取消先进评选资格,由此引发的事故赔偿费用分别由单位、院长与责任人按比例承担。

2.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质量和管理率。重点抓好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和体弱儿管理,做好建档、监测、追踪、筛选、监护等工作。

3.确定县级高危孕产妇筛查日。抢救中心、分中心要建立高危筛查门诊,确定高危孕产妇筛查日,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报告、转诊及追踪监护等工作,明确高危孕产妇转诊指征,实行分级管理,重症高危24小时报告、一般高危月报告及分级管理、转诊制度;重症高危孕妇由县妇幼保健院实行上门追踪随访,并推行随访孕妇或家属签名制度。

4.开展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加强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加强与人口计生、民政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沟通与联系,获取可靠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利用,为妇幼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加大妇幼工作人员培养力度

为了提高妇幼保健队伍整体业务素质,要通过临床进修、理论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妇幼、助产、儿科人员理论水平,增强保健服务和急救能力。原则上,抢救中心、分中心人员参加省市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乡镇卫生院妇幼人员免费到中心、分中心进修,同时鼓励妇幼保健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在岗自学等多种途径接受医学教育;县妇幼保健院每年组织2期以上母婴技术培训班,由高年资医师授课,邀请专家讲学,开展学术活动;新参加工作的妇幼保健人员必须经妇幼保健院上岗前培训教育,增强事业心、责任心与职业道德,了解岗位职责、职能与工作方法。

(六)加强健康科普教育

卫生部门要运用电视、电台、报纸、墙报等多种形式向孕产妇、婚前人员、婴幼儿家长群体进行卫生保健科普知识宣传;各产科单位要通过孕产妇学校、保健知识讲座、育儿课堂、健康处方、观看录像、分发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

(七)加强项目经费管理

省财政每年安排"母婴健康工程"项目经费10万元,县财政每年按1:1配套10万元。卫生、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帐,保证用于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设备购置、健康教育及贫困孕产妇援助支出,实行专款专用,提高项目资金效益。

四、工作要求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6

加大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本地区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需要全社会参与。因此,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对控制孕产妇死亡率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自我保健意识十分重要。几年来,我们主动开发领导层,争取各部门的配合,取得共识与支持,并采取了街头散发传单、张贴板报、电视、广播传送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各级领导及妇幼保健人员提高了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重大意义的认识,也增强了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做到妇女保健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强化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职责

自2002年开始,对全区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每年进行1次妇保健知识理论及临床操作考试,并进行民主评议,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明确了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工作职责。每年年初区卫生局及区保健站负责人对乡镇,乡镇对各村,分别制定年度考核方案,做到负责落实,分工明确,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每年定期检查考核4次,实行考核结果与经费挂勾,根据工作质量逐级进行奖惩。

加强业务培训

乡妇幼保健医生每年至少接受2次市、区级培训斑学习,并分批安排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进修。村级妇幼保健员坚持月例会,由乡镇卫生院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业务培训。

取缔家庭接生,实行住院分娩

我区为市周边地区,产妇住院分娩条件便利,因此,自2000年起,我区全面取缔了家庭接生,并严格了对出生记录的使用和管理。对擅自继续从事家庭接生的接生员,给予罚款、并没收接生非法所得。此举进一步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的可能性。

实行对高危孕妇筛查和管理制度

全区9个乡镇、72个行政村普及孕产妇系统管理,在孕产妇管理工作中始终把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管理做为主要的任务来抓。对筛选出的高危孕产妇严格实行专案、专卡、专人管理。5年来,全区共筛出高危孕产妇308人,全部进行专案管理。高危超过10分的转送至区保健站,由区保健站专人监护,并严格要求到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分娩。高危评分达20分者,上报市保健院,并转运至市级医院住院分娩。

与计生部门密切配合,提高围产期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

摸清辖区新婚对象和怀孕妇女底数,提高建卡率,乡、村保健人员充分利用计划生育部门为育龄妇女“康检”的机会,到现场筛查新婚准孕对象和已孕妇女的情况,同时建立《孕产妇保健册》,按时带册到保健机构接受体检。

建立“绿色通道”

建立了高危孕产妇监护小组,一旦出现危重孕产妇,监护小组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与市孕产妇“120”急诊专线取得联系,并亲自陪同孕产妇转诊至市级以上医院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