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例6篇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1

关键词: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 危险因素 输注,静脉内 微生态制剂 护理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occurrence of diarrhea after antibiotic infusion treatment in children’s outpatient clinics and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

LV Xueling LING Yun ZHANG Nana

Outpatient Injection Room, Fuyang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occurrence of diarrhea after antibiotic infusion treatment in children's outpatient clinics and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Methods A total of 140 children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diarrhea after treated by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ly 2020 were enroll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other 120 patients without antibiotic-related diarrhea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Moreover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basic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research group receiving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The clinical nursing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In addition risk factors of antibiotic-related diarrhea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for children with antibiotic-related diarrhea included age, disease severity,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s, type of antibiotics types(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patient's age were risk factors, however, probiotics were protective factor(P<0.05).Moreover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bacterial specimens, duration of diarrhea, antibiotic medication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in research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n children's outpatient clinics, the risk factors for antibiotic-related diarrhea ar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patient's age, however, the rational use of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s is an effective protective factor.To tak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ntibiotic-related diarrhea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shorten the disease duration and the time of antibiotics use, so as to improve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Keyword:children with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risk factors; infusion,intravenous;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nursing;

儿童发生抗生素相关腹泻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无完全定论,患者临床上表现多为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等,严重的患者还会伴随发热、脱水等情况,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1],且由于抗生素相关腹泻并不具备特异性,与常规腹泻较为相似,导致极易出现误诊,临床对于掌握抗生素相关腹泻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希望对危险因素有效掌握的同时,不仅可以提升对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借此寻找适合的护理措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恢复[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儿童抗生素输液治疗后出现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护理措施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门诊治疗出现抗生素输液治疗后腹泻的儿童患者140例为腹泻组,同时选择同期抗生素输液治疗后未出现腹泻的儿童患者120例为未腹泻组;腹泻组:男84例,女56例;平均年龄(4.21±1.05)岁。未腹泻组:男70例,女50例;平均年龄(4.59±0.89)岁;腹泻组组内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7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措施干预70例,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患者家属均需要在研究前接受面谈,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方法

对腹泻组以及未腹泻组的相关基础资料进行调查整理,同时对患者门诊治疗方案进行记录,包括抗生素的使用种类、时间等。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给予患者家属疑问解答,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

1.2.2 研究组:

接受临床护理干预:①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护理患者的静脉穿刺、以及留置针等,并观察患者可能出现抗生素腹泻,一旦出现应如何应急处理和联系医护的方式,同时说明治疗方案,加强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减少因不了解产生慌乱情况;②为确保患者在门诊输液治疗期间的配合度,可以对儿童门诊环境进行改善,添置室内儿童娱乐设施,并配置大屏幕电视,播放动画片借此吸引患者注意力,增强患者的愉悦情绪,并借此确保患者可以顺利完成输液等治疗[3];③患者进行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情绪调整说话语气,尽量用患者可以接受的说话方式与患者沟通,避免刺激患者;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增加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次数,并解答患者家属疑问,要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避免出现纠纷;④患者输液治疗前,对使用药物进行严格核实,确保药物不出现问题,同时对于可能造成过敏的药物一定要增加观察力度,部分药物需要在使用前进行试敏,根据试敏结果使用,同时根据患者注射期间产生的反应,随时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细菌标本合格率、腹泻持续时间、以及抗生素用药时间进行记录[4];并使用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量表中共包含4个调查维度,25个调查项目,采取4分制,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越高[5]。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门诊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儿童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情程度、微生态制剂、研究抗生素种类等(P<0.05)。见表1。

表1 门诊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单因素分析 例(%)

2.2 门诊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以及年龄是儿童门诊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而使用微生态制剂则属于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门诊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2.3 2组患者细菌标本合格率、腹泻持续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细菌标本合格率、腹泻持续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后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调查表n=70,x¯±s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其中儿科门诊输液治疗中,抗生素相关腹泻出现几率极高,一旦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相关研究中表明,有效掌握患者情况,并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缓解,并促进患者恢复[7,8]。

本研究针对患者情况,对造成儿童患者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儿童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情程度、微生态制剂、研究抗生素种类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以及年龄是儿童门诊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而使用微生态制剂则属于保护因素(P<0.05);年龄越低的儿童则其身体抵抗力越差,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因抗生素导致过敏反应,增加副作用出现频率,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头晕、血压降低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9];且儿童的肠壁通透性较高,若是在门诊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抗生素使用剂量过大、或是种类过多,则会导致患者的肠分泌功能、以及肠蠕动功能出现紊乱情况,最终造成腹泻出现[10,11]。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可以对人体内正常菌群进行调控的生长物质,因此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对患者的肠道代谢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并有效治疗腹泻,因此微生态制剂是儿童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保护因素[12]。本研究中,对出现腹泻的儿童采取临床综合护理,加强了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指导、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家属对于抗生素副作用进行了解,并掌握仅仅处理方式,同时在进行健康指导的过程中,增强双方的信任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门诊治疗效果[13];同时对输液环境进行改善,加强可以吸引患者兴趣的娱乐设施,借此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病痛的同时,可以确保患者能够在输液治疗期间愿意呆在门诊,不出现哭闹现象,也避免了输液不成功,反复注射的情况[14];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药物的管理工作,对于容易过敏的药物一定要遵守门诊输液试敏工作要求,确保患者不会产生过敏方可使用,对于药方中的抗生素,必须要与医师反复确认后,方可为患者使用,并在输液过程中,随时关注患者的输液情况,以及穿刺情况,进而加强患者在门诊的治疗效果[15]。研究数据与此一致,研究组患者的细菌标本合格率、腹泻持续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效果(P<0.05)。

综上所述,导致儿童输液治疗中,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以及年龄,而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则是有效保护因素,对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儿童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出现腹泻几率,缩短持续时间,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尚艳,万玛措,张毅斌.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分离菌株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566-569.

[2] 卢华萍,毛慧萍,叶靓.某医院儿科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040-2042.

[3] 朱林梅.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18,38:60-61.

[4] Quraishi F,Shaheen S,Memon Z,et al.Culture and sensitivity patterns of various antibiotic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arrhea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A tertiary care experience from karach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8,9:684-696.

[5] 毛婷,李吉莹,王胜红,等.我国成人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中国药房,2018,29:114-119.

[6] 孙莉萍,王芳,谢秀华.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探究.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132-135.

[7] 匡小舟,肖文佳,滕峥,等.上海市2014-2017年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895-899.

[8] 石炼丽.儿科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693-694,699.

[9] Brbdrf AAB,Kimberly Priode PhD,Msn RN,et al.A practice change to eliminate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for elective 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tube exchanges in low-risk outpatient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n Risk for Infection.Journal of Radiology Nursing,2019,38:241-249.

[10] 郭利涛,樊静群,李萌,等.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101-103.

[11] 郑丽娜,邹和飞,夏炜,等.儿童监护室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预防措施.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102-105.

[12] 孔懿,徐虹,乔浦,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内获得性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420-1423,1428.

[13] Potera C.New advice on antibiotics for hospitalized childre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2019,119:14-15.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2

分诊是在患者挂号之前,由护士先作初步的询问和检查,把传染患者、急危重患者同一般患者进行分流,使不同的患者分别在不同的诊室就诊,这是医院为避免门诊患者相互传染疾病和及时分流救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儿科患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不能自述病情、怕医生、不合作,家属紧张、焦虑、文化层次不一,对患儿病情不能准确描述,以及对医院就诊程序陌生等。因而作为一名儿科分诊护士,主要是对就诊患儿进行初步筛查,对某些传染病疑似者以及急危重患儿及时分流,合理安排,力求做到分诊准确,程序井然,缩短候诊时间,使患儿在就诊过程中,享受到分诊护士的优质服务,现将本人在门诊儿科的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1 分诊护士的素质要求

1.1 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 分诊护士要热爱本职工作,对患者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理解和尊重患儿及家属。

1.2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分诊护士要自信,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和较强的自控力。

1.3 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 分诊护士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一定的护理工作经验,有较强的急诊意识和急救理论,应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提高分诊准确性,使患儿及时合理就诊。如果患儿测量体温已经在39度以上并且面色苍白、呼吸变快或呼吸微弱应提前就诊,避免患儿因高热而引起呼衰、脱水、昏迷等[1]。

1.4 要有良好的形象素质 分诊护士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表情怡静,以落落大方的姿态接待患者,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温和有礼,行为规范敏捷。

1.5 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分诊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语言应精练、准确、清晰、通俗易懂且有逻辑性。从而得到患儿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采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技巧,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经常抚摸患儿,交谈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和安慰用语,同时注意言词谨慎,避免造成误会[2]。

1.6 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分诊护士在分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危重儿或就诊患儿多而繁杂的情况,这就要求分诊护士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时将一般患儿及危重患儿合理安排到相应的科室诊治,从而使分诊工作忙而不乱。

2 分诊护士工作内容

2.1 因儿科病种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分诊护士通过问诊、望诊以及简单的体检,抓住关键症状,对就诊患者分“轻、缓、危、重”预检分诊,对危重患者先护送抢救室,并且立即通知医生做紧急处理,然后补办挂号手续及费用。早诊断,早抢救,减少医患纠纷,经预检发现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处理,检出专科病种,分别到各诊室就诊,有效缩短候诊时间,提高门诊工作质量。

2.2 因儿科门诊量大,分诊护士在维护就诊秩序的同时,要经常巡视候诊的患儿,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及体温的变化等,预见和发现患儿可能或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对突发的重症的患儿,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防止患儿在门诊就诊时发生意外,延误病情和抢救时机。儿科门诊是高热惊厥患儿的第一现场,对其紧急处理非常重要,若未给予紧急处理,使病情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进而转变为癫痫,所以抢救的时间很重要,应尽量缩短儿童的惊厥时间[3]。

2.3 分诊护士应在患儿候诊过程中,了解患儿就诊原因,心理问题,生活习惯,可针对性地进行有关疾病的饮食营养和治疗宣教,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配合治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提高保健意识。

2.4 分诊护士在接诊过程中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传染病的预检,应注意鉴别诊断,最大限度减少漏分诊和误分诊。预检为传染病患儿或疑似传染病患儿,应当将患儿分诊至专门隔离诊室就诊,同时对诊查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在发现传染病患儿或疑似传染病患儿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填写好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2.5 分诊护士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开窗通风,健之素擦拭,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诊室清洁干净,防止院内感染。

2.6 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患者隐私,对患儿的病情或不便公开的事情,要单独告知,任何检查和治疗护理必须得到患者同意方可执行。

3 讨论

门诊儿科分诊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做好这项工作对儿科急危重患儿的及时诊治及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儿科分诊护士,除了要具备娴熟精湛的技术外,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知识。一要有牢固的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刻苦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到分诊无误。二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急患儿所急,想患儿所想,对工作要一丝不苟,坚守岗位,认真询问并仔细观察每一位患儿病情,发现危重、病情突变患儿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三要有细心,应具备独特的职业观察力,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细致而全面观察不典型、不明显的疾病征兆,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四要有耐心,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细致的回答,态度诚恳,不厌其烦。满足患儿及家属合理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儿科的分诊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浅论儿科门诊发热患儿的护理[B].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09,9:116~117.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3

【关键词】二级医院;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69-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1]。及早控制病情,预防重症发生至关重要。做好手足口病的筛选工作,对重症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2]。襄阳市2011年3月发病人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且出现死亡病例,为此2011年4月襄阳市全面启动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我院作为二级医疗机构,设立了小儿发热与疱疹门诊,一旦出现确诊病例及时转至市传染病医院为定点医院,传染病医院负责统一收治确诊病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由三级医院进行救治。现将我院儿科小儿发热与疱疹门诊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8月小儿发热与疱疹门诊成立以来,共接诊发热皮疹小儿3229人次,其中隔离水痘患儿18人次,确诊隔离并转送手足口病患儿74人次,年龄4月至6岁,散居儿童发病41人次,幼托儿童31人次,学校2例。未出现一例重症及死亡病例。

1.2 门诊护理流程

1.2.1 完善手足口病护理应急预案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科就诊人群实际情况,在近三年手足口病疫情防控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预案,配合省市卫生局和医院防控小组,学习我院传染科、急诊科医护专家有关传染病和急救护理方面的经验建议,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做好手足口病救治工作,制定我科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和护理工作流程。

1.2.2 成立科室护理小组 护士长为护理方面负责人,科室院内感染护师为小儿发热门诊组长,小儿发热皮疹及导医分诊台均选派儿科经验丰富的护士,明确职责。落实各项工作,设备,物资,急救药品仪器,消毒仪器,药品等耗材配备,人员排班、调控等,将2008年以来有关手足口病所有文件、学习培训资料集中在小儿发热皮疹门诊室醒目位置供医护人员随时学习参考及正确执行上级政策。准备随时接受省市部门检查督导工作。

1.2.3 全员技术培训 全科护士认真组织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培训,医院有《医疗简讯》每周通报手足口病疫情的相关信息,学习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传染病防治法》、《湖北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条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医疗救治预案》等。重点培训护士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早期发现重症病例及救治护理技术。随时学习襄阳市手足口病防空办公室文件,主要内容有:市中医院中医药推荐方案、手足口病首诊负责制、医疗机构手足口病预检分诊登记表、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管理方案、确保护士熟练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流程,提高护士早期发现及时配合医生有效治疗患儿的能力。

1.2.4 储备必需的救治药品、物资、仪器,确保随时使用 发热与疱疹门诊有醒目的标志,就诊流程指示标识,设置独立的候诊区、诊室,专用厕所,专用洗手消毒设施,快速手消毒剂,体重秤,血压计,体温计,快速血糖仪,退热药,微量输液泵,心电监护仪,氧气等急救设备。良好的设备配置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是提高EV71感染重危患儿救治成功率的基本保证[3]。

1.2.5 分诊台护士预检分诊制度 做好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 严格按规范运作 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门诊设置明显的“手足口病就诊流程”标识,在医院门诊大厅处设分诊台及登记本,所有发热或皮疹患儿由分诊台护士查体温、预检皮疹情况,引导发热出疹的患者自觉到发热门诊就诊,及时发现并配合医生按程序规范转诊至市传染病医院;如发现有重症或高热患儿,及时报请我院专家组会诊专人护送转诊至指定三级医院治疗。

1.2.6 发热皮疹诊室护理 配合医生执行首诊负责制,协助落实门诊登记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加强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切实“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的措施,特别是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诊断、救治能力,加强信息沟通,及时通报重症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完善诊疗记录,建立项目齐全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患儿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院防治工作。

1.2.7 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规范消毒隔离措施 重点加强儿科门诊、急诊、儿科和新生儿病房等重点区域的管理,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1.2.8 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全科护士对小儿家长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积极收集资料,配合医院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宣传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处方等,宣传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政策,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医院内交叉感染。

2 结果

预检分诊发热皮疹患儿中,及时准确预诊分诊,未出现一例重症病例及院内感染事件发生,防止了辖区内疫情的蔓延。以上做法既保证了积极诊治手足口病患儿,又使日常工作正常进行,有效应对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安全。

3 体会

3.1 方便了患儿就诊 开设小儿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进行分诊分流处理,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制

3.2 严格疫情报告管理 无漏报错报误报

3.3 强化培训提高防治水平 我科护士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及手足口病急危重症相关知识,院感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儿科传染病知识及护理技能。

3.4 物资筹备齐全 多科分工协作并密切配合 在医院各级领导带领下,药剂科、总务科、消毒供应室、急诊科、感染科等科室密切配合协助和支持,保障了发热门诊的顺利运转,同时加强了领导和各科室之间的学习沟通合作,有利于以后护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3.5 完善的应急机制 各类文件制度齐全,在科室运行过程中,合理调配资源,医务部是保障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S]. 2010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4

【摘要】当前妇产科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护理中,常见的异常护理主要包括胎儿窘迫的护理 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本文从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分别对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进行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就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措施就行剖析。

【关键词】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护理措施

一、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概述

1、 胎儿窘迫

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为胎儿窘迫。根据胎儿窘迫发生的速度,又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于分娩期;慢性胎儿窘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产妇多伴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期加强检查及孕妇自我监护,分娩期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可以早期发现胎儿窘迫异常,为抢救胎儿创造有利时机。

2、 新生儿窒息

指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临床特点是新生儿窒息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与重度: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一)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评估

1、 胎儿窘迫的异常护理评估

(1)健康史/致病因素

首先,母体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病、贫血、急产等;其次,胎儿因素:胎儿畸形、宫内感染、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最后,胎盘及脐带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绕颈、脐带打结等。

(2)身体状况

一是胎心率改变,胎心>160次/分,或

(3)辅助检查

主要包括胎动计数、胎儿电子监护、NST为无反应型、OCT出现晚期减速、胎盘功能检测以及血气分析、B超等。

2、 新生儿窒息的异常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有无新生儿窒息的诱因如高血压、贫血、产程延长、前置胎盘等,产程中镇静剂、麻醉剂使用情况(药物、剂量、使用时间、给药途径)。

(2)心理状态

产妇因担心新生儿的安危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表现为分娩疼痛、切口疼痛暂时消失,急切询问新生儿情况,焦虑不安。

(3)辅助检查

查新生儿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新生儿头皮血PH值,了解缺氧和酸中毒情况。

(二)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诊断

1、 胎儿窘迫的异常护理诊断

一是气体交换受损(胎儿)与胎儿宫内缺氧有关;二是焦虑与胎儿有生命危险有关;三是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胎儿缺氧及抢救胎儿需要手术有关;四是预期性悲哀与胎儿可能死亡有关。

2、 新生儿窒息的异常护理诊断

第一、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内羊水、粘液等梗阻有关。

第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肌张力降低有关。

第三有感染的危险与抢救操作时可能的损伤及缺氧引起的抵抗力下降有关。

第四、产妇焦虑与新生儿生命收到威胁有关。

三、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措施

(一) 胎儿窘迫的异常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首先,加强孕期检查,并增加检查次数;其次,指导孕妇自测胎动,有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最后指导孕妇左侧卧位,阶段吸氧,改善胎儿缺氧状况。

2、 医护治疗配合

一方面,要遵医嘱给药,遵医嘱可静脉滴注葡萄糖及维生素C,纠酸、补液、给氧等;另一方面要终止妊娠,产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有条件者可用胎儿监护仪监护,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及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助产。

3、 病情监护

严密监测和动态评估胎心音一般15分钟听取并记 录一次胎心或进行胎心监护。严密监测胎动、胎动时胎心率变化的情况。

4、 心理护理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向孕妇及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经过,耐心解答孕妇及家属的问题,减轻焦虑,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5、 健康指导

宣传孕期检查的重要性,使孕妇主动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教会孕妇妊娠晚期自测胎动,发现异常随时就诊。

(二) 新生儿窒息的异常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对复苏后新生儿加强观察和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心率、体温,按医嘱用药,预防感染,做好重症护理。侧卧、保暖、吸氧、延迟哺乳,以静脉补液维持营养。严密观察产妇宫缩、阴道出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

2、 病情监护

严密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呼吸、心率、喉反射、肌张力。待呼吸道通畅后给予氧气吸入。

3、 心理护理

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重度窒息患儿,应告知产妇新生儿可能因重度缺氧出现后遗症(智力障碍);抢救新生儿应有条不紊,避免喧哗、紧张,以免增加产妇思想负担。

4、 医护治疗配合

首先,准备:分娩前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包括人员、设备、器械、药物等;其次,医护配合: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A即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B即建立呼吸。C即维持有效循环。D即药物治疗。E即评价。

5、 健康教育

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观察新生儿的变化,如呼吸是否平稳、面色是否红润、哭声是否响亮,吸吮力和大小便是否正常,以便尽早发现新生儿异常,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程小红. 新生儿窒息110例的临床病例分析及处理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11(06).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5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腰硬联合麻醉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56例施行腰硬联合麻醉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156例产妇均未发生产褥期并发症,术后6-7天康复出院;新生儿Apgar评分8.6±1.2分,无一例围产儿死亡。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急诊剖宫产手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急诊剖宫产手术往往比较紧急,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腰硬联合麻醉因起效快、用药少、阻滞完善等优点,已作为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临床护理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诊剖宫产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156例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29.3岁,体重52-96kg。其中胎儿宫内窘迫132例,中重度妊娠症15例,前置胎盘9例。

2产妇的生理、心理问题及其预见性护理对策

2.1焦虑恐惧 急诊剖宫产产妇既担心婴儿安全、又担心麻醉手术是否顺利。因此十分紧张焦虑,生理、心理均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手术室护士应热情接待产妇态度和蔼,镇静地为产妇解答各种问题,告诉产妇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会始终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以解除产妇的不安心理,使其以良好的状态配合麻醉、手术医生。

2.2 低血压 由于麻醉阻滞导致动脉扩张,同时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为防患于未然,于麻醉阻滞前先用18#套管针在上肢较粗静脉建立通路以便及时用药,常规于术前输注一定量的胶体,如万汶500ml以 增加回心血量,保证体内有足够的循环血量以便于维持麻醉的血压平衡。

2.3仰卧位综合症增大的妊娠子宫可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肢及盆腔静脉回流受影响,因回心血量和心搏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麻醉阻滞后应将手术床向右倾斜10-20°,并把妊娠子宫向左推移以防仰卧位综合症。

2.4 恶心呕吐 对因麻醉平面过高、迷走神经牵拉、手术刺激从而引发得恶心呕吐,可针对原因预见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升血压、吸氧以减少手术刺激,必要时使用镇吐药物,如欧贝等。

2.5 有麻醉意外的危险 术前护士应协助麻醉师检查并备好监护仪、麻醉机、氧气及气管插管包等,情况危重时应同时备好抢救用药及物品以保证麻醉及术中随时使用,防止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麻醉穿刺时护士应站在麻醉师的对面,固定患者的头颈和双腿,协助患者摆好。可恰当地握住患者的手进行安慰,使其缓解紧张的心理以便于麻醉师操作。

2.6有新生儿窒息的危险术前应为所有急诊剖宫产手术准备新生儿抢救用物及药品。患者入室后即予吸氧、预热辐射床,胎头娩出后先挤净口鼻分泌物再取胎身。娩头困难时洗手护士积极协助,以减少子宫切开至胎头娩出的时间。若发生新生儿窒息应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2.7有大出血的危险了解病史,检查各项检验单是否完善,有无高危因素存在。对有出血可能的患者,胎儿娩出后应立即宫体或静脉注射缩宫素,洗手护士递组织钳止血,用干纱布擦拭宫腔并用可吸收肠线缝合宫体以减少出血。

2.8有体温过低的危险腰硬联合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神经传导;患者肢体的暴露;消毒时消毒液的蒸发带走机体部分热量;冷液体的输入及腹腔冲洗;术中失液失血;以及环境温度低等都可造成低体温的发生。因此应加强非手术部位的保暖,术中所用布类应保持干燥,避免浸湿;输入或冲洗的液体应预先加热到37℃,调节环境温度至24-26℃;湿度为40%--60%;洗手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提高手术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必要时用热水袋为患者保暖,注意防止烫伤。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6

关键词:胎盘早剥;护理;体会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w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确切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孕妇血管病变如孕妇患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时,机械性因素、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1]。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的生命,给孕妇及家属带来躯体及精神的痛苦[2]。我院于2008年~2013年收治胎盘早剥患者68例,预后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09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68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年龄25~33岁,孕周26~40w,妊娠0.05)。

1.2方法 ①患者入院后应安置较安静的环境休息,尤其是发生休克、阴道流血、羊水早破者嘱其按医生指导采取正确的姿势卧床休息,保持清洁卫生,不要慌张;②纠正休克。对于处于休克状态的危重患者,应迅速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及时恢复有效地循环血量;③及时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前,胎盘早剥有可能继续加重。根据孕妇的病情轻重,胎儿宫内情况,产程进展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终止妊娠的方式;④并发症的处理:根据孕妇情况针对DIC,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积极处理[3]。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 结果

68例胎盘早剥,其中58例行剖宫产,5例产钳,5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8例,发现子宫胎盘卒中15例,胎窘1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9例,早产16例,经治疗均健康出院,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

3 讨论

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4.6‰~21‰,国外的发生率为5.1‰~23.3‰[4],处理是否及时恰当,直接关系到母儿预后。要重视发生胎盘早剥的各种高危因素,提高孕妇自我保健知识,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不典型病例,要注意识别早期征象,动态观察,反复检查,早诊断,早处理,避免严重并发症,防止严重后果,以降低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危害。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具体如下。

3.1做好心理护理 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多数起病急、发展快,对母婴危害大,确诊胎盘早剥,抢救时须沉着镇定,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治疗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心理加强患者优质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②治疗过程中,抑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反应,部分患者心理素质不好,耐受能力不强,再加上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等,难免会出现厌恶或过激行为。此时,医护人员要加强药物治疗,必要时给患者注射镇静剂,并根据患者症状联合其他药物治疗[4];③治疗后,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日常住院护理工作,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他们的痛苦,坚定他们的信念。在患者病情得到恢复后,医护人员还要加强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等。

3.2做好孕期保健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征。对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应加强管理,加强围产期健康知识宣教,妊娠晚期避免仰卧及腹部外伤,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

3.3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 对于胎盘早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时,图:高血压、糖尿病时应该提高警惕,此时医护人员应该纠正患者胎位,但是操作时要轻柔;当医护人员处理患者羊水时,要避免患者宫腔内压突然降低等现象;而对于出现腹痛、腹胀等患者,则应该安排其进行B超检查,并且密切观察患者阴道血流等情况,随时监测宫底高度,注意观察胎心胎动的变化和羊水性状,最大可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为患者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3.4做好对胎盘早剥的监护 胎盘早剥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母婴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处理及时,时间越长,病情越重。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须分秒必争,积极进行处理。立即吸氧,床边心电监护,做好交叉配血,确保输液输血通畅。严密监测神志、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注意胎动变化,注意阴道流血量、性质。关注出凝血时间,及时发现DIC早期征象。一旦确诊,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迅速终止妊娠。

3.5产后及并发症的护理

3.5.1产后出血 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立即予吸氧、保暖,快速输血输液。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查生命体征,按摩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应备好抢救药物,配合医生全力抢救。

3.5.2 DIC的预防及护理 密切观查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瘀血、会肿胀及伤口渗血情况,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护理操作动作轻柔、敏捷,保持患者被褥清洁、平整,协助患者每2h翻身1次;尽量减少创伤性检查和治疗,避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时止血带不宜扎得过紧,拔针后穿刺部位压迫5min;留取血标本是尽量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可在动脉插管处或三通处抽取,但要注意避免药物对血液标本的影响;保持鼻腔湿润,防止鼻出血;避免碰撞、搔抓皮肤;测血压时袖带充气适宜。

3.5.3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护理 要准确记录测量24h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尿量的变化。动态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尿比重、尿色。停止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3.5.4预防感染 因患者出血多、抵抗力下降,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会阴护理,同时做好口腔及基础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5.5出院指导 提供心理支持,给予亲切的服务,解除恐惧、取得配合。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坚持母乳喂养,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避孕措施,剖宫产术后2年内不可再孕。

综上所述,胎盘早剥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应该对其早诊断,早处理,避免严重并发症,加强孕妇的保健宣教工作是保障母婴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秦德芳.妊娠晚期胎盘早剥2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39-40.

[2]王丽丽.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2(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