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例6篇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文1

关键词:基本医疗 补充医疗 意外伤害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73-01

医疗保险是最基础的保险,仅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并不是覆盖所有的医疗费用。针对因身体自然生病产生的可报销的费用,也就是因疾病在医院产生的费用。基本医疗保险里包括大额保险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这两项保险也是基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补充医疗保险不属于强制性的,它是基于医疗保险基础上的补充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属于社保,是强制性的,包括面广,小到门诊的头疼脑热,大到住院所产生的费用都是可以按比例报销的。但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有限,要是得一场大病个人帐户的资金就很捉襟见肘了。因此,可能很多人舍不得看病而影响到自己的健康。因此,需要企业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

2011年1月11日,国家安监总局印发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电力、冶金、机械行业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办法使用的范围。虽然最终电力行业并未被列入高危行业范畴,但也说明了电力行业的特殊性,随着职工年龄的不断增长及工作中出现不确定的不安全因素,有必要通过多个保险品种组合的方式,对企业员工医疗保险报销进行有力补充。

一、建立多险种组合医疗保障制度

某发电企业职工2009年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如下,企业员工共有1032人,全年共发生职工住院15人,费用165352.7元,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金额为82463.4元,职工自费金额较大,负担较重。

通过对几年来员工医疗费用发生情况的分析,该企业构建了多险种组合医疗保障制度,在原有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意外险,为员工医疗报销提供了保障。

1.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主要适用于减轻职工住院及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风险,于减轻职工在基本医疗报销后承担的医疗费用的风险。

在职工的医疗费用中,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解决了大部分外,职工个人还要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某发电企业在缴纳了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额医疗互助资金之外,又建立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根据该公司制度:职工在进行门诊就医时统筹医疗费用达到2000元以上的部分进行90%报销,最高报销限额3000元,职工在住院就医时,统筹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最高限额12万以内的,企业按70%进行报销,个人负担30%;基本医疗最高限额12万以上的企业按92%进行报销,个人负担8%;符合特殊诊疗费用的(例如安装在体内的人工器官的费用)企业按50%报销,个人负担50%;特殊人群(比如:患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三种特殊病及精神病长期住院治疗患者)企业按70%报销,个人负担30%。

通过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建立,解决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付之余的医疗费用,重点解决退休人员和患病人员医药费负担过重的困难,提高职工的医疗保险待遇。

2.意外险

意外险是指的是团体或个人因为不小心,不在意,或是因为交通等其他外在因素而对人身产生的伤害。如,磕磕碰碰,扭伤,或是交通工具等造成的伤害。意外伤害通常所说的是致伤、致死或致残,常用到的是意外伤害医疗,此项险种具有独立性。

医疗保险与意外险两样险种是一种补充,一个是因疾病,一个是因意外,首先,医疗保险与意外险是不同性质的保险,意外伤害是商业保险,是自愿的。意外伤害只报销因意外带来的医疗包括工伤引起的,被车撞的,操作失误引起的等等。医疗保险不报身故的,也就是说人死了不赔的,而意外伤害险里,因意外引起伤害死亡的都要按保额赔付。所以一些从事危险性工作的企业应为职工购买意外险,因为工作风险比较高。基本医疗保险是降低自然生病带来的风险,而意外险是把意外带来的风险转移。从而降低企业和员工的经济负担,医疗保险与意外险是两个互不相同但又有所关联的险种,互为补充,因而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购买意外险是不错的选择。

该企业委托中介经济公司为员工设计了一款团体意外险,就拿这项保险说明一下意外险对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

某发电企业员工意外险方案

方案备注:工伤保障责任:工伤意外是以特约的形式加入到保单中,当发生工伤意外身故时意外伤害赔偿30万,特约的工伤意外赔偿30万,共计60万。方案中含猝死责任,即被保险人猝死,视为意外死亡。赔付30万元。

二、多险种组合医疗保障制度的应用

该企业职工2013年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如下,企业员工共有1099人,全年共发生职工住院19人,费用145430.4元,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金额为73736.65元,补充医疗报销66222元;工伤1人,全额报销103112元;发生意外险3人,全额报销51505.59元。

该企业职工2014年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如下,企业员工共有1193人,全年共发生职工住院25人,费用276987.3元,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金额为143597.7元,补充医疗报销56860元;工伤1人,全额报销103112元;发生意外急诊3人,报销79462.7元。

由上述数据可知,自2013年该企业使用多险种组合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员工承担医疗费用比率明显减少,且出现的个别特殊事件也都得到了保险公司的赔付。

如2014年1月该企业员工甲驾驶小型轿车行至一道路交叉路口时,车辆驶入路基下与行道树发生碰撞,造成死亡。此员工死亡费用医保保险是不给予报销的,但这家企业为员工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按照此项保险方案意外险公司赔付该员工55万元。

2014年5月的上午7时30分,该企业员工乙在吃早餐的路上,行至职工食堂附近昏迷晕倒,工友随即联系120急救中心,同时该公司医务室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并迅速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与8点52分医生诊断改员工猝死。该员工在救治及猝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均不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依据意外险协议改员工获得30万元的赔付。

三、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探索建立多险种医疗保障体系,对企业员工的医疗保险做到了多方面的费用补充,妥善解决有关人员如退休、死亡人员的医疗待遇。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文2

爱迪生创建于1878年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简称GE)今天已成为一家全球共有30万名员工的跨国公司。公司的经营理念要求从生活、工作、心理各个角度来关注员工健康,改善职业健康环境、预防疾病和职业伤害,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鼓励员工创造健康的行为,积极生活,我们的宗旨是关注健康满意度,鼓励参加医疗保健。

职业人群作为社会人群,也会面临和一般人群相同的公共卫生挑战,但作为某一个特定职业人群,我们同时要关注职业卫生和一般卫生,实行综合健康的模式。我们的医疗卫生健康体系是结合二者的卫生保健和医疗系统,这就不仅仅是伤病维护,还要提供诊室医疗方式,以方便员工就医,为GE安全运行和员工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职业卫生,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然后是职业健康和健康教育,要为员工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医疗记录由医务人员确认,医务人员负责对体检结果进行解释追踪。

旅行医学是具有GE特点的,为了解决员工出差时的医学问题,为他们解决医疗社区保健卡,包括医保书册、迷你小药箱,还有当地的医疗信息,除此之外我们严格控制医疗质量,执行GE医疗保健政策,保健医疗享有统一标准,公司医疗团队对业务集团进行审核监督,促进医疗服务。利用强大丰富的网络资源,为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积极制定防治预案,比如禽流感。就在最近,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还获得了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的“应对流感大流行优秀企业”奖,这是获此奖项的五家中外企业之一。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文3

【关键词】 助产士; 职业危险;防护措施

国内外文献报道, 助产士由于其专业特殊性, 需接触或面对特殊的职业危险因素, 危害助产士身心健康, 本文对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对应防护措施, 为医院控制助产士职业风险提供依据。

1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1. 1 细菌性和病毒性所致的职业暴露风险 助产士在遇到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如急产、新生儿窒息复苏、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等的抢救时, 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患者病情不自觉放松自身防护, 助产士常常受到患者大量的血液、体液污染时, 甚至在受到患者携带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和艾滋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时因需持续操作或未及时察觉而不能及时去除污染;另外紧急情况下因产妇配合不佳或助产士操作不慎引起的针刺伤也增加了助产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再者产前未按规定进行传染病检验的流动孕妇量不断增加, 也给助产士防护带来更多的职业暴露风险;有研究表明, 护士防范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暴露后感染的主要职业因素[1], 助产士自身抱有不同程度侥幸心理导致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 这些客观、主观因素均增加了职业暴露风险。有资料表明, 眼、鼻、口腔因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中而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 而刺伤后被乙肝、丙肝、艾滋病及其他血液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国外, 有研究显示:在最具有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 分娩室排在了第2位[2]。

1. 2 物理因素职业风险 物理因素包括噪音、长时间站立或接生的固定姿势、长时间灯光照射导致的损伤等。助产士在观察产程和接产过程中, 除了医疗设备产生的噪音外, 经常暴露在产妇痛苦的和叫喊中, 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导致助产士产生不同程度的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形成恶性循环;接产时长时间站立是静脉曲张的直接原因, 本院连续执业十年以上的助产士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发生;接产、缝合时需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是颈椎、腰椎疾病的重要因素, 因颈椎、腰椎疾病不能继续从事助产工作导致调离岗位也是助产士的职业风险之一。另外, 长期日光灯照射也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1. 3 消毒剂及有害气体所致职业风险 产房高频应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产床, 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 大量使用低温灭菌物品, 工作环境相对密闭情况下, 吸入各类消毒剂残余气体几率和时间增加。长时间皮肤接触消毒剂、呼吸道接触灭菌残余气体可导致过敏症状, 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 同时存在致细胞突变, 致癌、致畸的潜在风险。

1. 4 社会因素所致职业风险 在现阶段国内医患关系缺乏信任, 家庭及产妇对母婴安全期望值高的大环境下, 一旦分娩过程中母婴出现并发症或医疗结局不理想, 往往立即升级为医疗纠纷, 妇产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 助产士是妇产科护理人员中医疗纠纷的高发人群。医疗纠纷的非正常途径解决是助产士面临人身威胁、暴力殴打等重大职业风险。

1. 5 心理因素所致职业风险 助产士独立观察产程、独立接产具备责任明确的工作特点, 产科母婴严重并发症突发性强、新生儿预后短时间不明朗、不良结局影响范围大的特点是助产士集压力、风险、责任于一身, 也为助产士带来较长阶段性焦虑, 助产士精神长久地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得不到缓解;另外国内助产士第一学历基本都是中专或者大专, 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 助产士面临专业发展、知识更新的紧迫感与繁忙的临床工作任务之间存在的矛盾产生疲惫、焦虑等心理变化。助产士长时间焦虑、紧张、无助且自身无法移除以上心理压力所产生的根源, 导致助产士容易处于抱怨状态的不健康心理状态, 长期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2 规避职业危险的防护措施

2. 1 从医院管理系统上加强执业危险的防护 国内曾有报道, CDC评估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3]。因此医院各层管理部门对各年资助产士进行职业风险防护培训, 提高风险防护意识,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职业理念, 配备完整的防护用具, 人人掌握预防措施和执行标准, 督导防护措施的落实, 将培训、督导考核及奖罚形成固定工作流程, 从流程上减轻职业暴露风险造成的危害, 特别减少针刺伤的危害。

2. 2 改善工作环境, 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 产房应布局合理, 按要求定时进行空气监测, 保证空气质量;对孕产妇做好心理护理, 提倡开展分娩镇痛, 以解除产妇因恐惧、疼痛发出的喊叫;助产士更新认识, 使用符合人体力学的产床, 避免长期固定侧位接产姿势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减轻工作环境因素助产士的身体损害。

2. 3 科学使用化学消毒剂 使用各种消毒剂均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 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配比, 不能擅自扩大消毒剂使用剂量;使用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有强烈刺激气味时人员离开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2. 4 合理安排助产士的继续教育 护理部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对助产士组织助产专业知识、人文科学、心理疏导、沟通技能、法律法规等对学科知识培训, 不断汲取新知识、新理念, 扩大视野, 提高助产士个人专业素养和抗压能力,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树立助产士对自己人身安全负责的意识, 掌握医疗纠纷处置应急预案, 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降低因纠纷所导致的身心伤害。

2. 5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按病房床位比低配或标配助产人员比例满足不了临床工作需求, 配置人员时要考虑到产科床位周转率高、患者服务需求逐年增长、母婴安全期望值高的因素, 并结合实际工作量合理配置产房助产士, 减少因工作繁忙导致的护理缺陷, 减少助产士工作压力。合理安排休假。

2. 6 对不良事件发生者提供支持 利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护理管理人员对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纠纷后的助产士提供必要的专业辅导、情感支持, 心理疏导, 做到轻装上阵, 预防因压力大对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

3 小结

从规避职业危险的防护措施中可以看出, 医院管理层面较助产士个人层面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比重大。因此, 医院在系统及流程设置、中层管理和系统培训、助产士个人素质三个层面共同重视助产士职业危险的因素, 采取多环节综合防护措施, 才是减少助产士职业危害, 保障其身心健康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云.妇产科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研究.上海护理, 2008, 8(6): 72-74.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文4

关键词:供应室 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52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455-01

为了保证医疗用品的卫生、无菌,医院的供应室就承担着对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因此在供应室工作的护士每天都暴露在存在医源性感染隐患的环境之中,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1]。而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要求的提高,医院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保护患者不发生医院感染上,而忽视了对护理人员的保护。因此如何避免供应室护士由于职业暴露所造成的危害,做好防护措施,是医院供应室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次研究对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1 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1.1.1 噪音。供应室的护士要负责很多医疗器械的清洗,清洗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先进的设备,如全自动清洗机、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柜等,而这些仪器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很多噪音,直接对护士造成噪音污染,不仅会损害护士的听力,甚至会引起烦躁、头痛、焦虑、耳鸣、血压升高等症状,长期以往会严重扰乱护士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威胁到供应室护士的身体健康[2]。

1.1.2 热源损伤。灭菌的过程中,供应室的护士常需接触到高温工作的设备,若操作不小心极易被烫伤,而且这些设备工作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也足以使工作区温度明显升高,护士长期处于这样高热的环境中,极易对身体造成损害。

1.1.3 辐射。供应室的空气消毒主要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长期受到紫外线的辐射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皮肤的灼伤、红斑,眼睛也会发生角膜炎、玻璃体混浊等疾病。高臭氧紫外线灯还会对呼吸道产生一定的损害。

1.1.4 锐器伤。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有很多医疗器械都有锋利的刀片和针头,稍有不慎就会被割伤或刺伤,如果这个器械上带有致病性病菌,那该护士就很有可能被感染,这也成了医院护士医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报道,全球每年至少有大于100万人被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传播[3]。而在我国锐器伤后导致HBV、HCV感染的比例也正在上升。

1.2 化学性因素。供应室消毒的过程中要用到很多化学性物质,而这些化学性消毒剂大多含有氯,人体长期处于含氯的环境中,皮肤暴露的组织会因为直接接触含氯消毒剂而造成损伤,还可引起皮肤感觉迟钝或过敏,严重甚至会引起眼结膜烧伤、呼吸道炎症、化学性气管炎等。

1.3 生物性因素。供应室的特殊环境使护士能够有更大的几率接触到各种能直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疾病的病毒,如乙肝病毒、HIV病毒等。在回收各种污染物品时,特别是黏附血液、体液的物品,及处理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时,若护理人员不慎被锐器损伤或原有的皮肤黏膜破损未注意防护,就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2 防护措施

2.1 增强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医院应定期对供应室护士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安全防护知识等的培训,使他们提高对工作中危险因素的认识,树立自我防护意识,掌握基本防护技能[4]。严格制定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强制性规定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医院还应努力提升硬件,加强防护保障,尽可能使供应室布局合理,严格分区,改善基础条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信息,尽量避免或减少高风险的手工操作[5]。

2.2 物理性因素防护措施。建造合理布局的供应室、严格分区,给一些噪音较大的设备安装消声器,或者给护士配备防噪用品,如耳塞等,以减少噪音对护士造成的损害;在接近温度较高的灭菌设备时,要穿长袖衣或带隔热手套,30分钟以后再将灭菌包取出,冷却后再放入货架。医院还应在供应室安装中央空调或大功率排风扇等设备,避免护士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减少热源损伤;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护理人员应避免直接受到其照射,在打开后应立即离开消毒室,并将消毒的时间选在午休或下班后人员较少的时间进行,消毒后还要及时通风减少空气中臭氧的发生。在接触锐利器械时还要注意避免刺伤、割伤引起感染。

2.3 化学因素的防护措施。在需要进行化学性消毒的室内要注意保持通风,避免由于具有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积聚,引起慢性损害。护士在进行操作时也要注意个人保护,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尽量减少原液直接与皮肤接触。安排专人对含氯消毒剂进行保管,密封贮存防止其外溢。

2.4 生物因素的防护措施。在处理回收的医疗用品及接触被病患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时,护理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并检查自身皮肤黏膜是否有破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处理工作。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这在方便了患者的同时,也给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造成越来越重的负担,他们所面临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在护理人员自身提高防护意识的同时,医院也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制性约束护士按照操作流程工作,减少因操作失误对自身造成损害。医院还应尽可能的改善供应室护士的工作环境,为其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钱春华.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2):454-455

[2] 王彩琴,于蓓莹.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分析与防护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3):384-385

[3] 李忠云,侯丽辉.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37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文5

1相关因素

1.1社会因素社会普遍认为患儿是弱者,应受广泛关注,医护人员是医疗技术掌握者,独立承担医疗护理风险。患儿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生病全家出动,所有亲人将孩子健康的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儿科医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更大的风险责任和心理压力。

1.2医源性因素医学是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学科,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医护人员履行告知义务时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患儿未理解各项操作、检查等均存在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因素。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患儿监护者对医疗护理质量出现不信任感。

1.3患儿因素儿科患儿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儿童不能表达自身感觉,往往由家属代诉,家属陈述病情的准确性影响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判断,同时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遵医行为增加了医疗护理的风险。患儿自理能力差,家属疏于照顾等,导致患儿出现误食、坠床、滑倒、跌伤等安全意外。

1.4药物性因素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多样性,医生对药物剂量难以准确掌握,有用药不足和过量的潜在风险。新药出现使药物配伍禁忌表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就要求护士在配药和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不断积累经验,防止药物潜在风险的发生。

1.5医疗设备因素基层医疗设备数量不足、供应不及时、种类不全、性能不良及反复维修等因素影响医疗护理效果,甚至引起护理纠纷。

1.6病区环境因素病房私人物品多;小儿衣物、尿布乱搭;邻床患儿交换食物、玩具;患儿家属卫生观念差,患儿随地大、小便,随地乱扔废纸屑;部分家属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开门窗等均造成病区内环境污染,空气不新鲜,且影响疾病的痊愈,成为院内感染的隐患。

1.7工作环境因素儿科护理工作繁重、环境嘈杂、家属要求高、护士压力大,护士承担日常工作任务,在嘈杂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差错发生。有时要在家属责难声中保持良好心态,对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提出较高要求。留观患儿逐年增多,留观室患儿多、陪人多、噪声大,护士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存在差错发生的潜在危险。

1.8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临床年轻护士逐年增多,业务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工作薄弱、风险意识教育未跟上,使个别护士技术水平落后、协作技能不强、风险意识滞后、对规章制度执行未重视及认真落实,给患儿造成损害,易产生医疗纠纷,对医疗护理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2对策

2.1加强人员管理①加强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利用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风险教育素材向护士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汲取教训,防患于未然。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儿科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儿科护理工作严谨、纯洁,不容许一丝疏忽和工作失误,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士职业荣誉感。②提高业务水平。儿科护理具有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知识面广、家属要求高等特点,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儿科急危重症抢救诊疗流程。年轻护士应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③改变服务观念。医疗作为服务行业,护理人员必须将服务职业、服务观念作为工作目的,尊重自己的职业及患儿,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2.2加强质量管理护理风险隐患存在于临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从患儿一入院开始,护士就面临庞杂的工作细节,因此必须注重质量细节。①制度管理。护理活动中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的后盾。日常工作遵从《护理常规》、《护理管理质量手册》、《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用制度规范、约束各项活动。要求每位儿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认真执行。评估高危环节、高危时段,护士长加强护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和监督。②护理质量管理。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在儿科危重症抢救中尤为重要。提高护士对护理文书的认识,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病情观察做到及时、敏锐,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客观。护理文书详细、准确记录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力证据。③工作流程管理。留观室护士必须调整好心态,保证护理操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警惕性,与患儿家属反复核对,实行编号和姓名双查对,确保无误后再进行,保证护理操作无失误。④病员管理。患儿安全管理在科室管理中尤为重要,如入院宣教时交代家属使用护栏避免婴儿坠件的发生,在工作中必须反复告知、及时巡查。⑤药物及设备管理。儿科药物名称、规格、用途和注意事项等打印成表格,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并置于工作台上,牢记掌握并学习药品剂量计算方法,做到操作时心中有数,并监督医嘱准确性。科室收住患儿不平衡性,导致设备不足或闲置,为此,应与其他科室设备互用,达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利用,并满足临床需要。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常用设备每周检查,急救仪器每日检查,保证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⑥抓好病区卫生,重视消毒隔离制度。向患儿家属宣传院内感染危害,要求使用消毒尿布,并设尿布晾晒区,禁止在病房搭晒尿布。按病种分开,禁止家属及患儿串房、串床。教育患儿家属做好奶具、食具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保洁员的工作检查和监督,保证病区卫生环境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文6

        随着科技发展、环境的变化,细菌种类的繁多、细菌结构的不断变异、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使得我们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好职业防护。

        1、所谓职业防护即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为加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

        2.1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

        2.2工作对象特殊:直接面对的都是病人(易感者);

        2.3遭受职业伤害的机率和频率高;

        2.3.1随时有受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如:艾滋病患者、乙肝患者、结核病患者;

        2.3.2有受被污染的医疗器械损伤的可能。如被含有艾滋病病毒或者乙肝病毒污染了的针头等锐器刺伤或手术刀等误伤;

        2.3.3有受化学物质侵害的可能。如:化疗药、消毒剂、福尔马林固定液、二甲苯透明剂、氧化汞等;

        2.3.4有受放射性物质侵害的可能。

如放射污染;

        2.3.5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制度;

        2.3.6所以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过程中均具有存在感染性疾病传播的潜在危险,其中以锐器误伤最为常见。锐器误伤的原因有:

        2.3.6.1未遵守标准操作规程;

        2.3.6.2工作中不慎误伤;

        2.3.6.3保护屏障的完整性遭受破坏;

        2.3.6.4医疗废物处理不当。

        3、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挑战:

        3.1 sars疫情:sars疫情可能随时爆发;

        3.2艾滋病疫情:目前艾滋病感染病人超过百万,性病每年递增15%①;

        3.3结核病疫情:目前全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6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人,150万人传染源每年又使相当一部分人被感染①;

        3.4乙肝疫情:我国乙肝病情携带者为世界总数的1/3。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这些都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是医务人员最大的职业风险。

        总之,为了避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危险,为了全体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地为社会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保护医务人员本身,保护环境,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关注职业防护,并严格认真做好职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