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范例6篇

蒙氏数学

蒙氏数学范文1

一、进行不定时园内专题公开课及培训

我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定期的给新老师进行培训,让她们明确的知道怎样上好一节《蒙氏数学》课,知道上课的流程。教研小组开展了不定时抽查班级的授课情况,实行授课透明化,并且给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作出了针对性的研究和讨论,并邀请湖北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专业教研员给我园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上示范课、听我园教师授课并加以点评,使每位教师能更好地学习和改进!

二、活动时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前制定了一些各年龄阶段的活动目标,要求及工作计划,(如:小班年龄阶段以日常生活操作为主;中班年龄阶段以感官教育及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为主;而在大班年龄阶段则以抽象教育及数学教学为主等;)同时,我们还逐步摸索《蒙氏数学》教具的操作方法;根据其原则配备了生活部分的操作材料,设立了《蒙氏数学》操作区角。让幼儿自由选择教具操作,教师进行分组及个别指导。

三、制作和投放了丰富的活动材料

我们在制作教具时围绕以朴实、干净、明亮的色调为主,适合幼儿的操作和对教具的兴趣,材料具备目的性,有规则、步骤和顺序,在设计时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有些则可混合使用,还设有错误控制等融入教具,让操作更灵活!

四、形式要多样化

活动形式主要分为集体活动和分组活动,在集体活动时教师们都能有明确的目的、计划、组织、连续性,突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在分组活动是能按幼儿的兴趣、爱好、意愿进行选择活动,并结合幼儿的能力进行。

五、实践的效果与体会

这学期的蒙氏数学教育,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较快,大部分学过幼儿与过去没有接触蒙氏数学的幼儿对事物感知的灵敏度要高,观察细致,无论是生活能力,还是学习习惯,都有很强的顺序性。同时,他们还爱动脑筋,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

六、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在探索活动中,教师在运用每一种教具时还不够灵活和充分利用教具;

2、进行蒙氏教具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简洁。

3、方案教学中的实施工作中,中班级和小班级的有待提高,在下学期应加强。

4、坚持做好环境布置工作,方案教学的专栏及分区活动的设置有待提高。

蒙氏数学范文2

近几年,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念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蒙氏教育法是由意大利已故的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有着完整的教育理念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具,这种教育方式非常独特,教育理念也非常先进。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都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各个地区的幼儿园大部分都开设了“蒙氏班”,配备专门的老师和教具,运用蒙氏教育法来进行教育。

蒙氏教育法在对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上有着如下的特点:(1)呈现数的方式的整体性。蒙氏教育法在教育学前儿童学习新的内容时,一般都是以组的形式或者以十位单位呈现给他们,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认识序列间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前儿童的概括能力。(2)渗透性的教学方法。蒙氏教育法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前儿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3)学前儿童的直接操作性。蒙氏教育法重视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操作来获得经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他们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4)对逻辑思维的培养。蒙氏教育法在数学教育中重视培养学前儿童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逻辑思考,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运用,通过“感官教育”来提高学前儿童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各种游戏中让他们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

二、学前儿童对数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

学前儿童数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的思维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总的来说,三到六岁的儿童在数量的估算上、数数的能力上以及视觉空间的认知能力上都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但没有性别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高。对数的认知能力在三个年龄班中表现出小班和中班的差异要明显的大于中班和大班的差异,这就说明中班也就是四岁是儿童数的认知能力发展的飞跃期,尤其是数数的能力,所以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蒙氏教育法对学前儿童数认知能力的影响

(一)学前儿童对于基数的认知发展。二十以内的基数认知任务包括了说出总数,按数取物以及数的匹配。总的来说,对于数序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在基数的认知发展上要优于没有接受该种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在完成基数认知任务时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1)不能说出数的总数或者说出的总数出现错误;(2)用手指逐一点数,而且在数数的时候要发出声音,必须进行外化的操作;(3)用手指逐一点数或者唇部有动作地进行默数,呈现出部分外化的操作;(4)不用手指点数或者默数而直接说出结果,呈现出内化操作。

(二)学前儿童对于数序的认知发展。对数序认知的任务包括了比较数的多少、指认数序、补充数序以及实物排序。总的来说,对于数序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在数序的认知发展上要优于没有接受该种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在完成数序认知任务时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1)完全不能进行排序;(2)完成了部分的排序任务,但是存在错误;(3)正确地完成排序任务。在各个年龄段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在完成任务时更多的呈现出的第三种情况。

蒙氏数学范文3

关键词:台湾地区;蒙台梭利;混龄教学

意大利玛丽亚・蒙台梭利(以下简称蒙氏)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其创立的幼儿教育方法及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蒙氏教育理念注重混龄教学,即将3~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进行生活、学习、游戏,让其彼此合作和模仿学习[1]。混龄教学有利于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有益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我国幼儿园编班长期以来都是以年龄为依据,同龄编班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形成一刀切的局面。有学者认为,同龄编班无视个别差异,存在培养儿童独创性、信息反馈不足等问题[2]。为了解决幼儿园同龄编班存在的弊端,台湾《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可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混合编班”,为混龄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陆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通过混龄教学重建幼儿的自然同伴群体,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弥补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同伴缺失的问题。

蒙氏混龄教学发展立足于当地的地域特性、文化特性,还带有时代特性。因此,混龄教学模式的借鉴应结合当地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不能盲目移植。在台湾地区,蒙氏幼儿园办学经验较为成熟,已经形成具有台湾特色的蒙氏混龄教学。本研究选取台湾地区台南市归仁区的一所A蒙氏幼儿园作为个案,通过到A蒙氏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对该幼儿园的园长与三位蒙氏班级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探讨蒙氏混龄教学及其运用,为中国大陆幼儿园混龄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一、蒙台梭利幼儿园混龄教学意涵

蒙氏反对将儿童按年龄分组,认为按年龄对幼儿进行分组是一种人为的隔离,会阻碍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3]。在蒙氏幼儿园,混龄编班为幼儿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成人社会的环境,混龄班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幼儿会遇到不同年龄的幼儿,与他们交往、合作,共同学习、一起生活,不仅能够扩大幼儿的接触面,使其获得良好的交往技能,还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蒙氏混龄班,年龄较小幼儿在年龄较大幼儿指导下,比在教师指导下更容易学会某项事物,经常可以看到“大教小、小促大”的情景。因为混龄班的儿童发展水平差异大,所以需要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以掌握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对其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有所差异。因此,蒙氏认为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并且根据儿童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教学方式;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关注环境的创设,即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蒙台梭利混龄教学运用

蒙氏混龄教学重视幼儿园环境创设,并将其融入每日课程设置。

(一)环境创设

蒙氏教育倡导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认识世界,理解人与事物的关系,建构自己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为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给幼儿提供有益的经验和体验,有准备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也要给幼儿提供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不仅是安全美观,更重要的是儿童喜爱、能促进儿童的探索活动,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台湾的蒙氏幼儿园童准备了典雅、精致的环境,所创设的环境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除了室内的蒙氏教学设置,生活环境也很温馨,让幼儿在具有家庭氛围的环境中学习;室外环境设置了综合游乐区等,让幼儿身心放松、探索互动,增进师幼及同伴间的交流,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4]

(二)课程设置

台湾蒙氏幼儿园开展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抓住幼儿发展的敏感期,给予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因此,幼儿学习活动大多以单独练习或者个别活动为主。蒙氏课程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文化教育等部分。

1.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活动是蒙氏课程的基础,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促进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蒙氏遵循一定秩序营造安静环境,让儿童专心工作,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协调效果,为感觉教育、数学教育等奠定基础。在蒙氏混龄班的日常活动中,儿童通过接触和模仿不同年龄的儿童,能够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专注等习性。

2.感官教育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知[5],感官发展是幼儿认知世界的第一步。蒙氏混龄班的感官教育运用各种蒙氏教具,通过闻、听、看、触摸和模仿,让3~6岁幼儿透过感官感知事物,进而更深入地了解外在世界[6]。发展幼儿感官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发展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3.数学教育

蒙氏教育善于把数学建立在日常生活和感官教育的基础上[7]。混龄班幼儿通过观察教具并反复触摸和操作,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木棍、积木等教具,把数学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具体形象感受数的存在,明白数字加减的实际意义。从木棍等教具的加减到抽象数字的加减,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颜色鲜艳和生活化的教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而且能够锻炼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蒙氏教具的自我纠错设计在发展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同时能够培养幼儿严谨的态度和自我纠正的习惯。

4.语言教育

0~6岁幼儿处于语言的敏感期,其中3.5~5.5岁更是攸关幼儿书写和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蒙氏混龄班的幼儿通过触摸感受文字字型,理解文字笔画顺序,并在不断操作触摸中,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再通过沙盘等教具形成系统的文字认知。阅读教育在幼儿的文字认知基础上进行,主要通过阅读优秀绘本和诗歌激发幼儿想象力,同时在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交流过程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文化教育

在蒙氏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教具有各种动植物标本与模型、地理地图、地质模型和天文领域的教具。在混龄班,教师把原本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具体模型、图片和标本的形态,展现在幼儿面前,让不同年龄的幼儿操作,学习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完善幼儿对自然、人文历史、地质地理、天文科学等领域的认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个案分析

(一)个案介绍

A蒙氏幼儿园是位于台南市归仁区的一所私立蒙氏幼儿园。A蒙氏幼儿园于1999年成立,至今已有15年,其蒙氏课程与主题课程相互渗透,通过多元主题活动以及真实教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A蒙氏幼儿园蒙氏班的混龄编班模式采取的是两个年龄段的混龄。编班方式以具体入学人数为主,理想人数比例是1∶1,但每年招生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尽可能控制在2∶1范围之内。同时,幼儿园会开设团体合作活动,利用混龄优势,协调配合完成蒙氏教具操作,在幼小衔接方面也加入了一些其他课程,如唐诗、数学、英语等。蒙氏课程与主题课程理念相互渗透,通过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讨论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让幼儿展现平日蒙氏课程中的学习技能,促进幼儿人际关系发展,也为幼儿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做准备。

(二)个案中混龄教学运用分析

1.环境创设

在A蒙氏幼儿园,教师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创设环境。第一,根据幼儿年龄,对课程比例、学习区数量进行调整。例如,在小班,教学注重规划感官和生活部分,设置生活区、感官区;大班教学注重语言与数学,学习区移除生活区,增设语言区和数学区。第二,在设置学习区基础上,适时投放不同教具,教师起到协助与引导的示范作用。

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教师会营造“大教小,小促大”的环境氛围,使其充满爱和互助。安静的环境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营造,由安静的幼儿影响较为吵闹的幼儿。在物质环境创设中,教师会与班级幼儿进行协商,例如,难度较低的教具摆在最高一层,依次向下,难度递增,让不同年龄的幼儿有选择空间,并且教师会认真观察教具使用情况,并根据幼儿的兴趣更新教具。

2.课程设置

(1)日常生活教育

A蒙氏幼儿园混龄班的日常生活教育课程主要有培养精细动作、生活教育、礼仪教育等。在培养精细动作方面,教师会先依据幼儿的年龄从简单动作逐步过渡到复杂动作,再考量幼儿发展差异,调整难易程度,让不同年龄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混龄中班,比如说学习‘削’的部分,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能就是让他削直线的东西,如小黄瓜,削完之后,可以请年龄较大的幼儿切;对于年龄较大幼儿,就可能让他们削曲线的东西,如苹果。在日程生活教育课程中,教师会根据幼儿发展程度差异给幼儿安排活动任务,即如果幼儿的发展程度较好,就让他做难度高一点的任务。但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小且其‘削’的能力已经发展得很好,我们还是会让他继续削,因为‘切’这个动作需要虎口的力量,而年龄较小的幼儿的力道还不够,因此这个动作我们还是会请年龄较大的幼儿来帮忙”(引自2016年2月3日园长访谈内容)。或是讲解茶道时,园长就会说:“今天,哥哥姐姐的任务是泡茶,弟弟妹妹扮演他们家的客人,进行品茶”(引自2016年2月3日园长访谈内容)。年龄较大的幼儿负责泡茶动作、过程,而年龄较小的幼儿则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尽情展现自我。

在生活教育方面,A蒙氏幼儿园最大的特色是为幼儿提供真实性教具,让其操作、学习。例如,教师提供真实教具,让幼儿自己抹面包、切吐司、削苹果等,使其学到真实可操作的经验。此外,在礼仪教育方面,教师重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教师和较早到学校的幼儿会在幼儿园大门口向来上学的幼儿道早安。此外,教师还会采用及时表扬和及时干预的方法,教幼儿敬师语,培养幼儿的礼仪礼貌。

(2)感官教育

在感官教育方面,A蒙氏幼儿园混龄班设置了感觉区,放置不同感觉教具,促进幼儿感官的发展,包括听觉筒,让幼儿去听声音的大小;插座圆柱体,通过胖瘦大小的感觉触摸去判断物体的粗细;嗅觉筒,会放香油、香水,让幼儿去闻味道等。教师会根据幼儿能力水平高低,投放难易级别不同的教具供幼儿选择。此外,A蒙氏幼儿园设有感统室,放置一些体育、体能器材,帮助幼儿发展运动能力。“我们在安排幼儿进行感统练习时,会考量混龄的因素。有的孩子不敢走平衡木,我们对此设置了高低不同的平衡木。如果幼儿对较高的平衡木比较害怕,那教师可以让他选择完成较低的平衡木,培养其成就感,或教师会牵着他,使其不那么紧张和害怕”(引自2016年2月1日师1访谈内容)。总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具,当幼儿希望挑战难度较高的任务时,可以向年龄较大的幼儿寻求帮助,两人共同完成。这不仅促进了年龄较小幼儿的感官发展,也增强了年龄较大幼儿的自信心。

(3)数学教育

在数学教育方面,A蒙氏幼儿园混龄班的学习内容相较于大陆幼儿园更加复杂。数学教育也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即从简单的数数开始,混龄班的幼儿会认识1~100的数字,接着通过教具操作,让幼儿理解、学习加减乘除运算、倍数等数学概念。在教学方法上,数学教育主要以渗透教育和兴趣教育为主,通过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数学活动兴趣。A幼儿园通过具体教具让幼儿了解数字加减乘除背后的含义,并通过展现幼儿学习成果,让年龄较小的幼儿萌发“一种意识,即未来我也会想要;一个动机,即想要去做”(引自2016年2月3日园长访谈内容),进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4)语言教育

A蒙氏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内容包括学习注音符号和掌握初步的书写能力。在学习注音符号方面,首先会让幼儿在沙制板上触摸注音符号模型,其次用木笔仿写、描摹,再让他们在纸上书写。学习完注音符号之后,幼儿开始学习并书写简单的汉字,有利于与小学衔接。此外,A蒙氏幼儿园会教幼儿学习闽南语,通过儿歌、闽南童谣教幼儿学说闽南话,传承语言文化。A蒙氏幼儿园也注重阅读教育,设置晨读时间,会播放轻音乐让幼儿、教师阅读故事书、绘本,通过师幼共同晨读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我们的目的就是训练孩子的主动阅读精神。因为教师教导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希望幼儿在中班、大班时能够多阅读,可以自己去搜寻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的答案。看完之后,教师会进行延伸,开始讲故事、认字、画图等”(引自2016年2月3日园长访谈内容)。

(5)科学文化教育

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A幼儿园会让幼儿观察实物,学习自然科学相关概念。“例如,对于花的各个部位名称的学习,教师会拿真实的花对幼儿进行教学,并结合蒙氏教具拼图,让孩子自己去试拼”(引自2016年2月1日师1访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年龄较小的幼儿认真观察和进行简单配对,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则会添加文字配对,对于能力更强的幼儿,则会安排延伸的“纸张工作”。此外,幼儿园还会把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实践,展开相关主题活动,进行主题教学,如“年货大街”“爱心早餐工程”等。此外,结合台湾本地乡土特色文化,教师会传授幼儿家乡、大陆、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通俗易懂的人文历史知识。

(6)园本课程

在园本课程方面,A幼儿园教育结合社区文化,通过开展相关社会活动,发展幼儿社会性,提高幼儿知识水平。“比如在重阳节,我们会带孩子去安养院给爷爷奶奶唱歌、表演节目、聊天;在圣诞节,我们会带孩子出去表演,训练他们大方的个性”(引自2016年2月1日师1访谈内容)。在与社区结合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让其承担不同的工作,以促进幼儿发展。

四、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台湾蒙台梭利混龄教学运用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几个建议,以供大陆幼儿园混龄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固定具体时间,开展合作性教学

交往是人的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也是如此。在台湾半蒙氏教育混龄班级,教师对于合作性教学的运用较多,混龄班中幼儿会与不同年龄的人互动,且会在蒙氏教具操作的基础上融入地方特色,开展地区主题课程,让幼儿自由交流并分享见解。

大陆幼儿园以同年龄的编班为主,缺乏混龄教学中的同伴关系,缺少与其他年龄阶段幼儿长期合作、游戏的机会。因此,幼儿园可固定具体时间,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展开合作性教学。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儿童与成人或能力强于他的同伴交往是使他进入下一个发展区的最好的方法[8]。合作性教学有利于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社会认知、情绪情感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举办大班与小班共同绘画活动,让不同年龄幼儿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混龄教学过程中的同伴交往为幼儿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的机会。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特点,让幼儿发挥自己的长处,使年龄较大的幼儿能够获得充实的成就感,年龄较小的幼儿加快模仿能力发展,并逐渐向年龄较大的幼儿学习更多技能,共同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创设精神环境,加强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交流

在幼儿园,纪律是幼儿园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蒙氏提到,只要准备一种自由的环境来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幼儿的精神与秘密便会自发地显现出来[9]。在普通幼儿园,虽然没有蒙氏教具,但创设一种安静的、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尽其所能发挥混龄教学特长,是可行的。幼儿园可以适当打破年级的限制,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联系和交流,促进其全面发展。

例如,如果幼儿尚未建立良好秩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询问其他年段秩序较好的幼儿是如何做到安静、有秩序的,然后由教师指导幼儿反思不同年龄段幼儿是如何做到安静的,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从而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秩序较差的幼儿不仅学习到了如何建立良好的秩序,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向他人学习,而秩序较好的幼儿则获得了更大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三)结合社区文化,发挥混龄特色

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其中不仅隐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以不同形式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幼儿园与社区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加强幼儿园与社区资源结合对幼儿的发展是有利的。A幼儿园的特色主题活动与其所在社区文化是相联系的。A幼儿园不仅会举办与社区主题相结合的特色活动,如总铺师活动、归仁庙会、安养院义演等,并让幼儿组队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让幼儿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现今中国大陆提倡加强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各省市也不乏有特色的社区主题活动,如福建省福州拗九节、漳州开张圣王庙会等,若能将社区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园、社区以及幼儿的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幼儿园要了解周围社区现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其次,研究社区资源特色,整合资源优势;再次,根据资源整合制定活动计划;最后,在开展社区活动过程中,教师须根据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依其特长与兴趣分配不同任务,承担不同角色,发挥混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6.

[2]王晓芬.国外幼儿混龄教学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3):35-38.

[3]罗维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理论界,2011,451:215.

[4][6][7]王俊恒,朱露露.蒙氏教育在中国[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2-163.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蒙氏数学范文4

关键词:民族地区;蒙台梭利教育;引入

1蒙氏教育基本述

蒙台梭利教育法师世界著名的幼教模式之一,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蒙氏教育蒙氏教育的内容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地区推广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1.1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开展状况。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各地政府的鼎力支持,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证蓬勃发展,每县除县属机关幼儿园外,基本上乡镇都有中心幼儿园,大部分村落都有一村一幼,另外,还有数量不稳定的民办幼儿园。县属幼儿园校舍、硬件设施比较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依附于中心小学,活动器械、教具设施、住宿条件都差强人意;一村一幼因财力、交通等条件限制,活动场地狭小,教具设施匮乏;民办幼儿园多为民宅改建,部分民办幼儿园卫生、消防、管理都难以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1.2 蒙氏教育在民族地区推广现状。

蒙氏教育从沿海传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地区,但在民族地区推广应用十分有限,仅民族地区中较大市的私立幼儿园以引进蒙氏教育理念为嘘头,起到招生的作用。一村一幼教师因条件限制,许多教师不是幼教专业,缺乏系统、完整的教育理念,许多县属幼儿园、乡镇、村属幼儿园的许多幼儿教师甚至不知蒙氏教育为何物。

2.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引入蒙氏教育理念

2.1 引入蒙氏教育理念的好处。

2.1.1 有利于民汉和谐统一。

由于蒙台梭利教育的兼容性,在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对促进种族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台梭利磁石学校在城市的贫民区开设,承担了大部分陈仕贫民的教育责任,并以其独特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吸引周边富人区的白人子弟,承担了学区大多贫民、黑人子弟教育的蒙台梭利磁石学校迎来了大批的白人学生,白人同黑人一同受教育,再加上蒙氏教育尊重每一名儿童的核心教育思想,天然地促进了种族融合、阶层融合。如果合理的将蒙台梭利教育法应用在民族幼儿教育中,不仅能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又兼顾了民汉学生的和谐统一,促进文化多元发展。

2.1.2 有利于有限师资力量的最大效益发挥。

有限的师资力量是制约民族教育的最大瓶颈。受收入条件、交通条件、社会风气等条件影响,大多一村一幼只有1-2名教师,教师与学生数量明显不成比例,想要按照传统教育法进行年龄分班很难实现,蒙氏教育中的“垂直式”混龄班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儿童在与不同年龄的同伴接触中逐渐完善自我。

2.1.3 有利于推进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蒙氏教育的高质得到了国际范围内的高度认可。在中国,由辽宁师范大学杨丽珠教授和刘文教授领衔研究的《蒙台梭利幼儿教学法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分别对蒙氏班和非蒙氏班共取197名小、中、大年龄幼儿的个性加以评定,结果显示蒙氏幼儿园幼儿的问卷总分高于非蒙园的幼儿,并且在创造性、合群性、独立性和活跃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民族地区充分发掘推广高质的蒙氏教学模式,对于推动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将会开辟捷径。

2.2 引入蒙氏教育具体存在的困难

2.2.1 观念存在差异。

蒙氏教育与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不同,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死记硬背式教育,主张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具,让儿童在“工作”中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一些家长会对教学成果持怀疑、催促的态度,逼迫教师回到“填鸭式”教育的轨道上。另外,混龄班的推广也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年长儿童的家长会担心自己孩子和低龄儿童一同学习进度缓慢,低龄儿童的家长也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对混龄班持怀疑态度。

2.2.2 高品质教师不能大量满足。

蒙台梭利认为“一个教师应该经常对儿童的困境进行反思。儿童并不能用他的理性来理解不公正,但他会感知到某件事错了,并变得抑郁和心理畸形。”[1]教师必须能够具备相当敏锐的观察力,教师面对的不在是同龄班上水平相对齐整的孩子,而是有着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发展需求的差异很大的孩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面对班上水平相当的孩子来讲授和管理,她需要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2]教师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必须整洁、沉静而高贵,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儿童的信任与尊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蒙氏教育最大的难题是选择品格优秀教师的问题。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时常进行反思,与儿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整洁、沉静而高贵,民族地区幼师流动性大、待遇低、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很难同时兼顾数与量。

2.2.3 教师对蒙氏教育认识和理解有误。

我国目前并无专门的蒙氏教师培训机构和专门的蒙氏教师资格证书,部分教师参加几次讲座和学习之后就开始应用蒙氏教育法,对其认识有误、把握不准。蒙氏教育的实施在许多幼儿园已经流于形式,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可以说,教具成为了蒙氏教育的中心,儿童仅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教具的奴隶。[3]部分教师对“有准备的环境”理解也不恰当,一成不变的按照“儿童之家”的要求进行摆设,忽略了儿童真正的喜好需要。

2.3 如何因地制宜在少数民族地区引入蒙氏教育理念。

2.3.1加强教师培训。

优秀的教师是所有幼儿教育事业的基础保障。逐渐建立健全有利于幼教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以蒙氏教育理念、应用以及双语教学为重点,将职前与之后、短期与长期、专业与综合等培训相结合,不断更新民族幼儿教师观念、不断提高民族幼儿教师专业技能。

2.3.2 丰富民族幼儿教育内容。

充分引导儿童尊重不同族别儿童特有的风俗习惯、引导儿童尝试用不同的语言阐述自己的“工作成果”、创造一个互相尊重、规范有序的双语环境。在教学中可以将民族的诗史、传说、民俗风情、节日庆典等整编成适合幼儿的简短歌谣,让儿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接受民族文化教育。还可以在蒙氏教育上绘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饰纹、在儿童之家内摆放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小摆饰等,将蒙氏教育理念与民族区域特色结合,尊重民族地区的风俗、传承民族地区的文化,丰富民族幼儿教育的内容。

2.3.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民族地区幼教师生比例失调,现有教师工作量大、压力大,对儿童发展特点忽视,“小学化”倾向严重。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反对以“提前学习小学课程”为典型的超前化教育,把握儿童时期的特点,依据儿童特有的“敏感期”对儿童进行引导和教育,给予良好的学习环境,量力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学、轻松去学,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完善性格,迎来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马荣根.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版 151页

蒙氏数学范文5

姬姓

出自黄帝后裔的封位,属于以神话传说封神之职为氏。相传,黄帝之子禺阳,任职海司,被封为东海之神。禺阳之子禺强,被封为北海之神。在禺阳、禺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海神封号为姓氏者,省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汉族

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臣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焉。”在海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薛郡海氏。海氏族人大多尊奉海春为得姓始祖。

回族

据《回教民族说》记载,回族海氏大族当数海南海家族。海南海氏回族,其先祖名叫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从军海南,落籍于琼山左所(今海南海口)。海答尔在落籍琼山之后,全族弃武从文,杰出的文人学士辈出,且多为著名的政治家。海瑞便是该支海氏的第五世后裔。在明朝,仅琼山海氏一支就有举人、进士八人。至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海氏“一门之内,才德彬彬,为海内鼎族”。后来,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海南回族海氏家族大多已分散流失。

蒙古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海佳氏,世居科尔沁草原,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海佳氏多冠汉姓为海氏;蒙古族沙查海氏,世居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沙查海氏多冠汉姓为海氏、沙氏等;蒙古族克勒德氏,汉义“乌鸦”,世居巴颜乌喇,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克勒德氏多冠汉姓为海氏;蒙古族海勒图锡氏,世居科尔沁草原,后多冠汉姓为海氏。

蒙氏数学范文6

关键词:培养能力;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75-02

一、问题的提出

“蒙台梭利教育法”能够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在相应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超乎这一年龄的特点,但当前有些托幼机构并没有理解蒙氏教育的真正精髓,这不仅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也不能让大家对蒙氏教育有个真正的理解。当前应逐渐解决托幼机构对“蒙氏教育法”的错误认识,使“蒙氏教育”能真正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蒙特梭利教育法适用于3~6岁的幼儿,主要教学内容包活实际生活练习、体育练习、初步知识教育及感官教育。其中,感官教育是蒙氏教学法的中心环节。蒙特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已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教育者应当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材、教具,并提供准确的学习途径。蒙特梭利经过实验证明:所有儿童都具有读、写、算的能力。如果没能及时利用这种能力,就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发展。

三、理论基础和核心教法

1.理论基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①强调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和遗传素质的重要性。相关实验证明:幼儿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蒙特梭利把对幼儿自发冲动是引导还是压制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②认为儿童自身的发展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蒙特梭利认为必须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她强调了儿童早期教育的环境对幼儿每个阶段发展的重要性。③儿童身上蕴藏着特有的发展规律。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天赋的生命潜质在后天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儿童个体按生命本身的规律去发展。④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敏感期。蒙特梭利认为幼儿每个阶段都会表现出特定的心理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幼儿在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过了特定时期,敏感性就会消失。但是蒙氏教育到底用什么办法做到这些的,那就必须要明白蒙氏教育的核心教法。

2.核心教法。蒙特梭利教法强调幼儿有选择活动的自由,相信幼儿有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里的纪律不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的,而是通过自由活动达到的,是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给儿童极大的自由权限,并不是说儿童可以任意妄为,应对活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如:要正确运用教具;不能有冒犯他人的不文明行为;要充分尊重他人。

四、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初,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就提出婴幼儿有自己的发展大纲,指儿童年龄越小,越是按照自身的发展节奏方式来发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结果表明:3~6岁幼儿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幼儿相比,个体差异最为突出,在情感表达、适应环境、学习风格方面差距较大。所以幼儿的早期教养应该是生活的过程,要自然地遵循他们的发展规律。21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在出生第一年就应启动前苏联的早期教育,在当时遭到了全盘否定。80年代中期北师大卢乐山教授远见卓识著书《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将蒙台梭利教育介绍到我国,翻译了蒙台梭利四本原著出版,许多大学教授多次分别对蒙氏班和非蒙氏班进行评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热心幼教的人士带来了台湾幼儿园实施蒙特梭利教育的信息,还正式启动了“蒙特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课题。北师大威斯达公司紧跟实验研究,于1996年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蒙特梭利教具的公司。与此同时,中国沿海城市相继开办了许多蒙台梭利特色幼儿园,并且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五、“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

1.存在的问题。蒙氏教育真正对幼儿起到预想的作用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者应以儿童为中心。遵循蒙台梭利创设环境的基本原则,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顺应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幼儿在自由的、独立的“工作”中完成着自我成长。发挥蒙氏教具的独特功能,同时利用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领域,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但是,偏偏有些幼儿机构以蒙氏教育为借口,收取高额的学费。虽然在幼儿园内也有蒙氏教育的教具,幼儿看上去会比非蒙氏教育的幼儿园幼儿自理性强,学的知识内容丰富,可是蒙氏幼儿园的幼儿对比非蒙氏幼儿园的幼儿会更多地显示出呆板,有些“小大人”的感觉。在较多的蒙氏幼儿园内,幼儿们看上去很有自理能力、很有规矩,幼儿教师的一个手势就能控制幼儿,使幼儿失去自由。

2.原因思考。当前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观念和体制的落后,改革进展步履维艰,严重。具体涉及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两大问题:首先,没有代表广大幼儿的最根本利益,没有“以人为本”,没有“因材施教”,没有充分尊重、发掘和张扬每个人的个性潜能,没有创新教育,只是传统落后的知识灌输型考试教育。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不平等,缺乏人性化教育,传统教育体制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开办“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托幼机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即使是参加课题研究的幼儿园,也没有进行本土化研究,大多数幼儿园因经济利益所驱动和师资培训匮乏,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研究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并没有形成适应本土幼儿教学的理论。

六、“蒙特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实施应坚持的原则

1.幼教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应颁布适宜本地区开办蒙氏教学的相关立法,对欲开办的幼教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

2.开设蒙氏教法的机构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开办的蒙氏幼教机构存在以盈利为目的、师资水平较低的现象,根本不具备办蒙氏教学的条件,但是却以此来宣传招收幼儿入园。而具备办学条件的机构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对教职工的培训不及时,导致教学理念陈旧等。

3.教育实践者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育者应秉承专业的教育理念,积极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自己的建树。在实践中顺应幼儿的发展,充分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即在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方式、节奏的基础上为幼儿发展创设适时、适当的环境。教育者还应因地制宜地施教,以满足不同地区教育需求的现状。

4.幼儿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接受蒙氏教学理念中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教法,配合幼教机构,使幼儿的各个阶段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上一篇爸妈不在家

下一篇顾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