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例6篇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1

[关键词]背景 建构 反思

新诗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以《再别康桥》为例,我想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设计好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首先,依据文体背景,诗歌和散文依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可令人惊异的是,现代新诗和现代散文对中学生的影响则有显著差别。中学生都能写得几笔散文,却对新诗的写作望而却步。主要原因在于,新诗至一九一七年诞生以来,时间虽不足百年,却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传统。新诗在意象与语词、自由与格律、情绪与节奏、纯诗化与大众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自身的追求和规范。相较而言,古典诗歌在文体方面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则为大多数中学生所了解并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新诗文体知识的缺失则给中学生对于新诗的学习增加了障碍。

其次从课改背景上看,课改虽然进行也有一些年头了,效果如何,恐怕也不能说是很乐观。课改在教材的设置上表现的很充分,知识结构设置较为系统。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新闻、演讲、科普文、文艺评论、自然科学小论文、文化常识和写作等多门类知识。在十多种选修课本中则包含电影、文化经典研读、民俗文化、传记作品、文章写作与修改等,知识面既有横向的扩展又有纵向的延伸。新诗在教材改革的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必修课本第一单元和选修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均是其确凿的体现。但教材只是课改在思维层面上的体现,它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切实执行,最后才能落实于学生具体的学习中。

再次从教师背景上看,课改的功效遇到最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来自于教师。正是教师对于新诗的隔膜和疏离,才造成了诗歌历史在教育上传承的人为断裂。很多教师缺乏对新诗的认知,甚或用一些片面之词否定新诗的整个成就。新诗继而成了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上的短板,有了短处而不自知,那在新诗的教学中就会抓不住诗歌的本质情感,只能在所谓的意象和诗美上泛泛而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诗的感受或许就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诗的朦胧了。

最后从学情背景上考量,古典诗歌由于接触较早,又经过两千余年的淘洗,已构成一定的“经典性”,在学习中情感和意象就较为容易接受和把握。新诗虽然在初中学习过郑愁予的《雨说》和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但总体来说,中学生还缺少对新诗的整体感知,诗美的理解多止于形式。这些构成了新诗教学的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上发挥优势,在教学中就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从文本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会发现《再别康桥》采用了诸多明丽的意象。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对云彩、金柳、新娘、夕阳、青荇、天上虹、彩虹似的梦、星辉、笙箫、夏虫等意象就能获得基本的感知。所以老师只选择其中关键的一两个意象进行赏析就可以了。比如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例,把“金柳”“夕阳”“新娘”三个意象贯穿起来讲授,既见联系又见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讲:柳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柳”与“留”同音,有送别、离别、祝福之意。“再别康桥”从标题上看是一首离别之诗,所以这里选用了这样一个意象。上一诗节“作别西天的云彩”,太阳东升西落,选择“西天的云彩”作为意象,暗示离别是在傍晚时分。柳条下垂,随风轻拂,有轻柔、娇媚之感。柳树在夕阳的柔和光线下,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诗人借“金柳”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新娘”美丽而娇羞,妩媚而动人,诗人以“金柳”喻“新娘”自在情理之中了。另外,景为情生,以人喻物,诗人的情感自然便从眼前之景扩展到与之相关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2

徐志摩散文集很有特色《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那么该作品的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推荐一些再别康桥读后感,请您阅读。

再别康桥读后感1你来或者不来,去或不去,康桥都在那里,不喜不悲。倒是来这里的人在康桥的柔波旁、榆柳下演绎他们的悲欢离合。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烟云,黄昏吹着晚风的柔,轻如风,悄无声息,轻如雪,悠闲飘落。来时一袭长衫,去时衣袂飘飘。挥手之间,西天的云彩成为你永恒的背景,。当时伊人在,曾伴彩云归。

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喜欢了一座城市,所以喜欢了哪里的一草一木。轻柔的晚风,吹拂河畔渡满霞光的柳枝,摇曳出一份妩媚,晃动出一丝娇媚,荡漾成粉红色的回忆。回忆会褪色吗?波光里的艳影告诉我,依旧如昨。所有的前尘往事一同随波荡漾起来。

还是那条河,还是那湾水,清凉氤氲在心头。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吧,悠闲自在地摇摆,用自己喜欢的姿势,没有嘈杂与喧嚣,没有羁绊和束缚。没有争夺与血腥。如果这里是桃源,我就是那一株桃树,简简单单,别无所求。

一条水草也会有梦,绝不因它是一条水草而卑微。自由的空气,静美的恬淡,爱的馨香。倘若这是卑微的,也是伟大的卑微。因为梦里的清泉折射的是七彩的阳光,纵使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纵使梦想别现实割得支离破碎。每一个碎片都会保留它最本真,最完整的原貌,即使尘封在心底,也会随心动而鲜活。

探寻,追寻,寻到过那隔绝人世的优美与宁静,在星光与波光中涵养着自由的灵性,忘情于康桥的优美,沉迷于自然地纯洁,人生在奇异的月光下斑斓而多彩,奏响美的旋律,放飞爱与自由的翅膀,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那是理想的宣言。

哀莫大于心死,其实其莫大于心不死,其实哀莫大于心不死而不得不死。那首欢愉轻松的歌如今唱来必定变得沉重而无奈,理想的琴被现实折断了弦,语气痛苦的回忆不如选择忘记,语气厉声质问,不如选择沉默,与其选择苦苦哀求不如选择淡然放手。抓不住的何止是时间,春去春来之后,沧桑的何止是双眸。就让笙箫去演绎我沉默的离歌吧。

该是离去的时候了,再见!四季常青最翠绿的草坪、天空的行云、大地的温软、漂浮在水面上的桂花香、带着草味的和风以及看天、听鸟、读书……所有的梦意与春光,再见!人生的春天,还有那个人。

不想让你看到我转身之后,离去之时的忧伤落寞的背影,不想让你看到这忧伤落寞的背影彳亍在夕阳中,消失在地平线。没有华丽的转身,只有悄悄地挥手。告别时,留下完美的记忆。因为美,所以痛会多一些吧,所以,回忆会更多一些味道,是落寞还是苍凉,是的,薄暮时分,对着西天的云彩落寞地想念一段旧时光,或者一个人。

终无言,是看透了繁华落尽,是明白了铅华洗净,还是一江春水的绵绵情思,一川烟雨的万般愁绪。

风轻云淡,优雅的身影遮不住内心的忧伤。

终无言,其实是爱到深处的寂寞。

再别康桥读后感2《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语言柔美,含蓄,感情饱满。而蕴藏在这首情意绵绵的诗后的情感更值得人品味。诗的开始便塑造了诗人温柔,翩翩的风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诗人的身影是悄悄地,是翩然的,是满怀了一种还未知的神情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作别的不是别的,却是云彩。这便是一种十分感性的行为。

诗的二、三两节开始描写康桥上看到的美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将柳树染成了金色,比作新娘,柳树似乎是有了新娘的羞涩,那样动人。波光的影子,层层荡荡,直印在诗人的心里。“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描写青荇水草的自由和悠闲,那样的怡然自得的情形让他心生嫉羡。这一切,都激起了诗人浪漫的回忆和感情。从第一层来看,是写景渲染,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个藏在深处的感情世界。即写景抒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和缅怀。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联系到上面提到的夕阳的景象,那一潭原本青绿的潭水,的确像虹一般艳丽多彩。而那梦,应是指昔日的梦,却“揉碎在浮躁间”,说明昔日的梦已永远停留在过往,往者不可追了。它虽已在时间中揉碎,但还没有消失。它沉淀了下来。而且犹如彩虹般美丽。在诗人看来,他当年在剑桥的生活是值得留恋的。而他此次来剑桥便是来找寻昔日的梦的。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希望潇洒地重温康桥的旧梦。他是如此渴望重新找回原来的美好,在星辉下放歌的那种豪情。诗人的感情在此刻是饱满的,充满激情和希望的。“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感情从高潮瞬时下跌,他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他在同样的景色和地方做同样的事,却再也回不去了,找寻不到旧情,找不到他所谓的“梦”,诗人的感情由此压抑深沉,这使我们感到,在读第一节诗时的那种潇洒飘逸感全无,取而代之的是苦涩、惆怅和难言的苦衷,透露出诗人更加内在的,难以摆脱的苦恼。

诗人是深情的,浪漫的,他痴想找回旧欢。面对此情此景,他才相当真实地意识到自己难言的苦涩和苦衷、惆怅的情怀,景色依旧美好,只是物是人非,那些缠绵的“夙愿”和“理想”,可望而不可及。大致而言,是因为他对理想生活和感情的追求一再受挫,而写《再别康桥》的时候,也许他的苦恼接近于最深的时候,因此也是他幻想最厉害的时候,唯有幻想还能支持他,有勇气,有活力来寻旧梦,也才有激情把这难言的心事形诸于诗,而且有一个飘逸、潇洒的姿态。

诗人终于离开了,他是悄悄地走的,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让康桥这个魂牵梦萦的感情世界以最完美的幻想面貌保存下来,表达了诗人对旧梦的珍惜。他离开了,而那个梦,也许会一直存在。

再别康桥读后感3“那榆阴下的一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诗中喻谭为梦,自有作者的追寻。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这篇散文《小石谭记》同样让我认识到:一谭如梦!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他最拿手的散文是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是他的代表作品。《小石谭记》作于唐元和四年,即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柳宗元满腔的政治热情及高远的政治抱负横遭恶势力的打击,可知其抑郁愤懑。而他借游遣闷时所见的小石谭,虽位处荒郊,但能得到自然造化,毫无拘束地尽展风貌;其水,潺潺流淌而“如鸣佩环”,清清一泓而纤尘不染;其石,名具个性;其木,风姿迥异;其鱼,随心所欲;其岸,依水而曲......

其实,人世间,朝廷中,若能得此些许,勃勃雄心何愁不展,但人世多桀,与丑恶相对的美梦,实现起来却总是举艰难。其实人也源于自然,也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而不应该把自己囚禁在狭隘的空间里。打开渴望理解的心锁,捅破心灵与大自然的隔阂,挣开一切内心的束缚与压抑,从大自然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努力去追寻灵魂中那份最纯洁、最原始的净土。

但是柳宗元毕竟是柳宗元,当他在小石谭梦的影子前得到一丝丝快乐时,还是不能彻彻底底地忘却自我,小谭固美,却位处僻野,有怎能给乐众生?

唉,一谭如梦,乐难遣忧!我也只能这样感叹了。

再别康桥读后感4时间踽踽而行,岁月静好藏在斑斑驳驳的光影,以宁静的姿态绽放在窗台上一只宝蓝色玻璃长颈瓶中。

抽出倚在书架最边上的书,鹅黄色的封面上落了许些尘埃,一拂,细小尘埃纷扬,成为晶莹的光芒中的细小的美丽。上面用烫金写着《再别康桥》,心悸动着,无声的翻开,怕惊扰了那个星夜满载星光的梦。

阳光透过我的指尖在纸上投影出暗影。一场似康水般的情愫在那片凹凸不平的云彩下构成河畔金柳的美。踏响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毫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化成西边的云彩。摇一小舟在康桥寻找细碎的梦。

而她则是多情的金柳是你心中的新娘,温柔可人。你愿化作水绿草沉醉之康河的柔波里。

在青草更青处,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未就。连夏虫也与你沉静在这水汽氤氲的暖夜里,醉心的沉默。最后,离别而去。

志摩一生有三字:爱,自由,美。他对微因的一片痴情成为一段流着令人流泪的美。他的徘徊正是追寻的缩影。他对母校的留恋是他情感细腻的一部分。

志摩清新隽永的诗如音乐,节奏轻柔委婉,伴着情感起伏跳跃。他用他含羞草般的触觉去感知爱情。这浪漫随不能成为现实,但却能如康桥般静静流淌。

漫漫长久飘进久违康桥,双膝跪地膜拜夕阳最后的辉煌。再别康桥,别了,这个浪漫的人释放浪漫,给我沁人心脾的希望与温柔。

心悸动着,触及阳光,宝蓝色的瓶里清澈的水在桌上印出波光粼粼。或许现在谈起爱,为时过早。但时间康水潺潺而过。在青春,有些错误反而美丽。那是个雪花飞扬的冬季,有了一段美丽的,镜水花月般的情。是一个如风的少年,青春这个荒唐年纪,每次为了看他打篮球常常在操场上,吹冷风并是半个小时,修长的身影在夕阳下旋转,陪我度过了一整个冬季。成绩因此下滑,老师家长的压力,让那半小时似流水,甚至,那是唯一的动人的安慰。二月拂柳,在夜晚,打开久违的qq,发现一个陌生人在那个冬季在另一头说了你好,头像像是令我沉醉的自拍,心一点点沉下去,我向他发出“嗨”。但故事就像断了油的圆珠笔停在那个冬季。以后,再也没有为了那半个小时而放纵自己的青春。

我却从未惋惜过,那时一段似康水般的过去,就像玻璃瓶里的一颗玫瑰种子,从未发芽,却含着当初我翘首盼望她开出美花。一样的美丽,那是我一整个青春里最美的风景。如果得了微因的爱,志摩的名字也许会埋没在黑暗里,即使没有得到,但康桥之情依旧是那个满载星光的梦。

回神,低头,见到树上被红笔划出的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说的,大概也是我的心情吧。

再别康桥读后感5许是因为他在诗的创作上成就过高而掩盖了他在散文方面造艺,人们记住徐志摩,多是因为他的诗,当然我也不例外。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徐志摩散文经典》,对他的印象才从最初的浪漫诗人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而又热情高涨的、率真诚实的文学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点便是浓郁,人们总以为将纷繁的世界写简单是本事,殊不知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个平平常常的场景写得繁采到极致也是一种本事。徐志摩便是那种能把别人无话可说之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洒洒,花雨缤纷,但更难得的是这些奇艳瑰丽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个"真'字。正如梁实秋所说,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永远都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没有教训和演讲的气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谈话,毫不矜持地掏出内心的真话。

这本书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飞》,读后让我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读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表达总是这样无拘无束.艳丽纷繁.这也正如周作人等所说: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与他的新诗一起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其实,情感的真挚,态度的亲和,题材的宽广,表达的无拘无束.艳丽纷繁,像诗一样“浓得化不开“,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显著特色。无论是长篇,如《巴黎的鳞爪》和《秋》;还是短篇,如《丑西湖》,莫不如此。至于《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想飞》......等篇,则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了……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3

第一堂,“整节课共播放了20多张图片,其中关于钟面的就有十多张。一节课下来,学生竟没有看过书上的内容,也没有动笔写一个字,40分钟都在观看一张张‘精彩’的图片”。我想老师不动口舌只是动动食指的确省事,学生不动脑筋的确轻松了,可堂堂课都这样上的话,学生不变成傻子才怪。多媒体再好也不能这样用啊!

第二堂是堂公开课,那可更是离不开多媒体!电脑代替教师提问新鲜、奇特,学生对新事物肯定感兴趣,只可惜电脑离不开电源和程序,稍不留神就回断电,你等嘛,“第一次停顿了两分钟,第二次停顿了五六分钟……下课铃响了,教师却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只好草草收场”。我想电脑肯定不如人脑,因为它都是人脑创造出来的,至少现在是这样的。哪能让它抢走教师智慧的吸引力呢?

第三堂课多媒体展示的情景的确很好,“在操场上,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9个气球。突然吹来了一阵风,小朋友手中的5个气球一起在天空中消失了”,课件演示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根据此情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样调动学生多处感觉器官,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尽快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主要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没想到的是老师为了让学生的回答和保存在课件里答案一样,学生一片茫然,最后教师问同不同意课件上的回答时,学生一片哗然。那老师肯定忘了自己做的课件是死的而他所教的学生是活的!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滥用多媒体、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现象太严重了!可我真为多媒体感到冤屈!它真是无辜的!我个人认为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于教学真的收获不小,就以我们语文学科中的某些篇目为例来谈谈我对多媒体运用的一些感受吧!

一、以《再别康桥》为例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写的,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8月。可以说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在学习这首诗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剑桥的图片,让学生对剑桥有所了解,拓宽学生的视线,让他们先对诗人笔下的物有一些感性认识。

二、以《兰亭集序》为例

《兰亭集序》这篇书序,出自我国最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之手。写于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当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来写这篇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这篇书序。既然出自“书圣”的笔下,仅靠课本封面和扉页上提供的临摹之作,怎么能让学生一饱“书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风格呢?怎能理解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叹,怎能“明白死生亦大矣”的人生观呢?若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传上几张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真迹,补充一些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写作背景,教师在朗读时再配上一些古筝、古琴演奏的如《高山流水》之类的曲目,那学生对《兰亭集序》的理解就不只停留在对文本知识的探索上,更多的是美的享受、情操的熏陶、心灵的体验、人生观的探索。同时教师关注了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思想。

三、以《林黛玉进贾府》等为例

在上小说和戏剧单元时,为吸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注意力,增强阅读兴趣,可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先播放或插播一些与剧情有关的影视片段。如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是先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把体现在导演镜头下雕梁画栋、礼节颇多的“贾家大院”呈现在学生眼前,特别是把一个年纪尚小、且失去母爱的一个瘦弱的小姑娘放在那么一个大院的背景下,一开始就让学生对黛玉产生了怜爱之心,那黛玉为何“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就不难理解了。又如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也先将电视剧《水浒》中的相关情节呈现在学生眼前,再来和学生一起探究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文本中的语言特色,这样保证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得到尊重的学生只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毕竟 “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不生动的语文课,只有不生动的老师”。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4

关键词:《再别康桥》赏读

听过无数的歌,品读过无数的诗文,一直留存心中的却只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今天再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读其诗不禁让我想起徐志摩的传奇人生:他来之时,携一片云彩,眉宇之间是漫不经心的忧愁。他走之时,流光片羽,化作漫天飞雪,生是过客,死亦优美,又回到他所恋慕的天上。新月诗人、绝代才子徐志摩的爱与传奇人生,还有他的绝唱《再别康桥》,无不给人心灵以震撼!

作为新月派的领袖人物,徐志摩以其横溢的才华,潇洒的个性,诗化的生活,短促的人生灿烂于诗史。这位才子诗人凭借其东方传统的含蓄情感和西方现代的诗歌技巧,让读者在短短不到三十行的诗句中充分领略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诗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美和自由, 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的故乡”。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让我们轻轻地徜徉在美妙的诗里行间,慢慢品味诗中汩汩流淌的爱,自由和美吧。

静谧的夕照余晖下,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徘徊于康桥上。他,就是徐志摩。此时,他是在寻觅早年求学剑桥大学时的欢声笑语?还是思念岸边柳荫下的婷婷倩影?流水无声,心在诉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徘徊着,踟蹰着,思绪在绚丽的晚霞中曼舞,缥缈……

诗歌起首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挥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眼前这景和物,都是诗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夕阳中的垂柳,艳影婀娜;清澈的潭水,流光溢彩;荡漾的柔波里,荇草招摇……诗人赋予了康桥以生命和灵性。他曾经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心在缠绵,思在飞扬。诗人想象着自己撑一支长篙,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游,迎着和风,沐着星辉,纵情放声歌唱。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协调,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沁入人的性灵。这是甜蜜的回忆,也是美丽的憧憬……

但是,诗人无法放歌,因为离别就在眼前――“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他不带走一片康桥的云彩,却将无限的依恋永远留存在心中,浓缩成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这首诗从淡淡的开头,又淡淡的结尾,却包含了几多复杂的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我们仿佛看到了:晚霞满天,清风徐来,诗人出神地倚在康河边的桥栏上痴情向西天凝望……

胡适尝言:“他的(志摩)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再别康桥》的意境很美,一如诗人的人生追求。诗人怀着一颗梦幻的心,来到昔日的康河,在夕阳的光泽下冷却那颗火热的心。康河汩汩而逝,诗人仿佛一位沧桑的诗人,昔日的狂热尽逝,只有默默地珍藏对康桥的依恋和对人生理想与美的叹息。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留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诗情感深挚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的,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的,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承上启下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青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还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两个“轻轻的”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蓄、典雅。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有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 。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再读《再别康桥》,蕴藏诗人心中的爱,眼里的美,灵性中的自由如山泉汩汩流淌而出。

时光流逝,匆匆一个世纪走过,也许那瑰丽的晚霞依旧映照在康河的柔波上,杨柳依然垂在岸边,青荇依旧在水底招摇……然而,那一时期发生的故事已随历史的车轮远去,惟有天空的霞光依然灿烂,当无数绚烂的霞光投射到河心时,那一抹志摩的光焰是否还在随波荡漾?

参考文献:

[1]徐志摩《我眼中的康桥》

[2]徐志摩《志摩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中国新诗萃》 谢冕、杨匡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版

[4]《追悼徐志摩》胡适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5

卢沟桥、皇史,一共六个字就写错俩,是皇帝没文化还是百姓不理解;燕京八景蓟门烟树,张冠李戴找错了地儿,究竟问题出在哪儿?龙背村、百福村,一个村名改两次,是皇帝找麻烦还是村民抗圣旨?咱们来一探究竟。

一人说了算――皇史

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南口有一座红墙黄瓦的古代建筑,门口大牌子上写着三个字“皇史”,很多人可能念到第三个字的时候就卡壳了。其实很多人不认识这个“”字也是情有可原的,相传这个字从读音到解释都是一个人制订的,别人没用过,自然就很少有人认识了。

我查了一下汉语词典,“”字只有一种解释:指古代藏书的屋子。话说到这,北京作为五朝古都,藏书的屋子肯定不少,国家档案馆也不止一处,但是除了眼前这座“皇史”之外,再也没有找到任何以“”命名的古代建筑,正是因此,有人甚至怀疑它根本就是一个错别字。

皇史是在嘉靖十五年建成的,大殿上这块匾额自然就是嘉靖皇帝的御笔亲书了。据说这座皇家档案馆原本应该叫“皇史藏”,但是嘉靖一提笔就写错了,这才有个这个将错就错的“”字。一般人写错字改过来也就是了,当年虽然还没有发明涂改液,但也完全可以再重写一张。就在嘉靖皇帝准备知错就改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叫张璁的大臣站出来说话了:皇上您是金口玉言,写错了字儿哪能改呀,得了,您就将错就错吧。就这样,好好的一座“皇史藏”变成了今天的“皇史”。顺便插一句,这位叫张璁的大臣曾三度任当朝首辅,大奸似忠,嘉靖一朝的政治斗争就是由他开始的。

如今路过此地的人要是不认识这个“”字大都自认没文化,倒很少有人想起那个知错不改的嘉靖皇帝了。

纸里包不住火――卢沟桥

关于宛平县卢沟桥的“卢”字到底有没有草字头,这个问题讨论了几百年,至今都没有定论,但是却产生了一个间接结果,题写“卢沟晓月”的乾隆皇上成了错别字的代言人。

相传卢沟桥的“卢”应该是芦苇的“芦”,由于乾隆笔误才丢掉了那个草字头。现如今桥上乾隆御笔亲题的卢沟晓月碑,就是当年留下的证据。我们能想象,当年乾隆可能是想效仿嘉靖将错就错、蒙混过关,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皇史是嘉靖年间始建的,从无到有的东西,自然是嘉靖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没有人怀疑“皇史”的合理性;但这卢沟桥是金代留下的建筑,这仨字怎么写,史书上早有记载。

就这样,乾隆都不肯承认自己写错了字,竟然不怕麻烦地让大臣们把史书上有关于“芦沟桥”的记载,都改成了没有草字头的“卢”。有意思的是,在一份史料里隐约发现了乾隆篡改史书的一点痕迹。据记载,卢沟桥因桥下的卢沟河而得名,也就是现在的桑干河,关键在于,据宋代范大成的《石湖集》记载,“公呼卢沟,依此言卢沟乃芦菰之音转,‘卢沟’乃因河畔丛生的芦菰而名。”注意看,史书上的“芦菰”的“芦”字是有草字头的,就算被后人顺口叫成“芦沟”,何必去掉草字头呢。正是因此,有学者怀疑是被后人篡改的结果。

但是百密仍有一疏,乾隆可以篡改历朝历代的史书,却惟独不敢触碰老祖宗的御笔。据说康熙雍正年间的史料里,关于“卢沟桥”的记载,用的仍然是有草字头的“芦”,乾隆爷与其欲盖弥彰,不如知错就改图个“态度端正”。

其实关于卢沟桥的来历,还有一种版本。说现在处的第八处早年间不是证果寺,就是一个山崖叫秘摩崖。当年来了一个和尚叫卢施和尚,顺着桑干河漂流而下,到了秘摩崖就登岸修炼了。因为这个和尚叫卢施和尚,所以他漂过的河就叫卢沟河了,之后在河上建了一座桥,就叫卢沟桥。这个故事并不能为乾隆皇上开脱,因为乾隆爷知错不改的事儿不止一件。

张冠李戴――蓟门烟树

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就位于现在德胜门外的元代北土城旁边,这里还有一个石碑,是乾隆皇帝御笔所题。但是您想过没有,为什么会以这个名字来命名呢?一种解释是说,当年西直门以北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为夯土构建,元末明军攻陷大都后,将元大都北侧城墙南移5里,蓟门烟树所指一段城墙遂遭荒废,在夯土城墙的遗址上树木生长,遂称蓟门烟树。但是其实,蓟门烟树实属张冠李戴。

德胜门外这个地方,当年确实有烟树的景色,可蓟门并不在这儿。真正的蓟门在“旧城西北隅”,那么旧城指的是哪儿呢?明朝有人误认为旧城指的就是元大都,元大都西北隅不就是德胜门外吗?所以明朝的《燕京八景图》和《长安客话》里,都误认为德胜门外这个地方就是“蓟门烟树”的所在,并且做出了解释。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没有调查研究,就根据错误的明朝记载,给德胜门外立了一块“蓟门烟树”的石碑。这下错误的记载变成了错误的事实,张冠李戴这顶帽子一下就扣在了乾隆爷的脑袋上了,但如今的北三环外的蓟门桥也却因此而得名了。

话说到这,真正的蓟门在哪儿呢?确实是在“旧城西北隅”,但这个旧城指的不是元大都,而是金中都,也就是现在广安门一带,广安门的西北方向就是咱们熟悉的白云观附近。虽然所谓的“蓟门烟树”并不在“蓟门”,但烟树的景象确实存在。古人曾经形容这个地方“树木蓊然,苍苍蔚蔚,青烟浮空,四时不改”,如今看来,这燕京八景之一究竟改叫什么烟树已经不重要了,与其说是蓟门被张冠李戴,不如说是烟树借题发挥了。

乾隆走背字儿――龙背村

北京正在施工的地铁四号线延长线有一站叫龙背村,关于这地方得名的原因,史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倒是在当时流传着一个关于“乾隆走背字儿”的传说。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6

新月诗派成立于1928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代表人闻一多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在这里,我就以“新月诗”的讲授为例,谈谈在诗歌课堂上怎样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诗歌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无论什么类型的课堂,语言是关键,语言是否规范准确,不仅是衡量教师口语技能的标志,而且还关系到学生获得知识的效果。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每个字、每个词发音准确,不说错字、别字,这是起码的要求。诗歌中有不少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字词,在进行诗歌教学以前,作为教师更应该清晰、明确一首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在示范朗读的时候才能给予学生最正确的示范。不仅如此,对诗歌知识点的介绍、诗歌背景的阐述,以及对诗歌意境的把握等各方面的相关链接都是不能有误的,要做到没有知识性错误。

二、诗歌课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的语言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趣味性,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幽默含蓄的语言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而诗歌的语言比较的简洁、精辟、凝练,所以在语言上诗歌很少会显得幽默含蓄。但是,诗歌的趣味性在于诗歌的背景故事,通过背景故事的引人入胜,激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同时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插入一些小故事、小典故等,使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往往会先介绍“新月诗派”这一诗歌流派的特点,接下来就是要介绍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诗歌写给谁这样的问题。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去欧洲游玩归国的途中。1928年7月底的一个夏日的晚上,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没有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待着他,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浮现,作者对昔日康桥的眷恋之情油然而生。通过背景故事的述说,能让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就产生了悬念,康桥是怎样的美而会吸引作者对她的眷恋呢?这就引起了学生学习这首诗歌的兴趣,愿意去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另外,“新月诗”作品的“三美”特点赋予了这类诗歌的音乐性,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歌曲的形式把诗歌以唱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气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诗歌课堂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要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讲解知识,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感性的形象思维活动把握抽象的理性知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尽可能逼真地将教材中的场景、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唤起头脑中的表象,形成新的想象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讲课时要根据教学材料,密切联系实际,运用更多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描述。“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三美”即音乐美(音乐性)、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齐整)。下面我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诗歌教学中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1)音乐美。通过朗读后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首先,《再别康桥》每首诗的每一行基本上都由三个音组组成,其中一个音组再由两至三个音节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曲。其次,诗歌的韵律自然和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每两行押一韵,每节换新韵,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里的“娘”和“漾”押韵。全诗还有很多这样的押韵,如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让人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最后,音乐美的体现还在于诗歌的开头和结尾,“轻轻的、悄悄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的手法,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也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2)绘画美。我们可以发现诗歌中出现了不少带有色彩的词藻,如“金柳”、“艳影”、“青荇”、“彩虹”、“云彩”、“夕阳”、“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等词语,给人一幅视觉上的画面美感,引起我们无限的想象。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拟人化的词句,如“在我的心头荡漾”、“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揉碎在浮藻间”、“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有了动态的美感,给人造成了画面的美感具有立体的感觉。

上一篇日记400字

下一篇自媒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