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全文范例6篇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1

一、诗歌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8年,徐志摩赴美留学,梦想着要做一个理想中的政治家,只可惜最后事与愿违。庆幸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名人名流,并与他们有着深入的交流。1920年,徐志摩因追随大哲学家罗素而从美国来到康桥,从此开始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康桥之旅。

在这里,徐志摩逐渐安定下来,每天和老师一起交流,在康河河畔畔流连忘返,他的情感世界也变得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在1920年的冬天,徐志摩在康桥是遇到了林徽因,,遇到了他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女人。他和她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徐志摩是林徽因第一个爱上的男人。徐志摩虽已结婚,但同样是第一次爱上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女人。才子佳人,情定康桥,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倾城之恋,成为了康桥永久的佳话。同时,也使得因包办婚姻给徐志摩带来的痛苦和束缚变得烟消云散。

在康桥的两年,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快乐,最为充实的日子,也是徐志摩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折点的时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康桥是他人生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条在他心目中最美丽的康河,就像母亲河一样,给了他最美的印象,也是他写作的灵感源泉。徐志摩对康桥有种特殊的感情,有种特殊的爱。这种感情,这种爱,我们可以称之为康桥情结。这种情结对他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刻,对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康桥,徐志摩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学习,接受着康桥文化的洗礼,还可以在与罗素、狄更斯、曼斯菲尔德等名士的交往中,汲取自己的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康桥的那绝美的风景也洗涤了徐志摩的心灵,让他的心更加贴近自然,贴近自己的灵魂。他把大自然的美,以及自己对大自然,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写作当中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丰富,语言轻灵,追求自然美,音乐美的写作风格。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一共有三次康桥之旅,第一次是求学之旅,时间最长,经历也最丰富,也是他最快乐之旅。第二次时间最短,犹如惊鸿掠影,除了写下《我所值得的康桥》之外,没有值得纪念的地方。而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却是他的失意之旅,寻求安慰之旅。那时的徐志摩,经历了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正是人生最时的时候。这一次归来后,他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从此,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他再也没有去过康桥。再也没有见过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挥一挥衣袖,作别了西天的云彩,作别了梦里的康桥。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之美

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新月诗派的前身是胡适,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创设的新月社,后来因为徐志摩等一大批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的加入,最终形成了新月诗派。新月诗派以严格的格律著称,所以又称格律诗派。在新月诗派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闻一多在理论方面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徐志摩对闻一多的这种理论相当的推崇,并力行实践。《再别康桥》就充分的体现了“三美”主张,尤其是那齐整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极富音乐美,也很有感染力。

这首诗一开篇,就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气息悠悠绵长,音节抑扬顿挫,旋律轻灵明快,充分体现了格律的特点。全诗分为七节,开头几句除了应有的变化之外,几乎没什么不同,这种重复造成了全诗的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并构成了主题的回旋。这七节诗,每节又分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在韵格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再加上徐志摩很善于叠字的运用,“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就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整首诗就犹如一首美妙的小曲,极富音乐感染力。

记得胡适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的一生就是这三个字的真实些照。他对爱的不懈追求,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美的努力实践,在他的诗歌写作生涯中一直没有放弃。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2

“再”说明康桥根植于作者的灵魂深处,给了他关于人生的很多感触,在这里,康桥给了他爱,给了他人生理想,给了他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信仰。

“别”说明这是一首告别诗,他不像李白对汪伦桃花潭水般的深情厚谊的不舍告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不像苏轼对其妻子的沉痛告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更不像柳永和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无奈告别。大家是否从这些告别诗歌中发现了一些不同点呢?那就是诗人告别的对象都是人,而徐志摩告别的对象是物――康桥。

在1920年10月~1922年8月这两年期间,诗人曾游学于剑桥大学,在这里,康桥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没有康桥就没有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没有他很多著名的诗篇。因为他在这里遇到了影响他一生并给了他无穷力量的她――林徽音。

诗人的心灵是最纯净最敏感的,容不得一点污染和瑕疵。每一位诗人心中都有着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在这家园里要么有美丽的风景,要么有一位美丽纯洁的女神。大家都知道自然造化的结果是美丽的风景,那么美丽风景造化的结果就是一个个天使――美女的出现。一旦诗人选择了某个对象进驻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对象就成了诗人创作诗歌的灵感源泉,如果精神对象发生变化,就会影响诗人的一生甚至是生死。我国著名的诗人海子选择进驻精神家园的对象是一个他深爱的女人,当这个女人选择背叛的时候,海子心中的女神死亡了,他的诗歌也死亡了,他无心创作也无心自欺欺人,他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他曾经试图再次确定新的女神,但是与四个女人的相爱却成了他人生的巨大灾难,尤其是初恋对他的打击最大,所以他在年仅25岁的时候选择了卧轨自杀。但我却认为他是为了诗歌而死的。他的女神死了,他的创作陷入了绝境,死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升华、一种解脱。

人随时随地都可能会选择背叛,即使能进驻到诗人精神家园的女神也不例外。诗人的一切真、善、美都出自于内心那个家园里的女神。徐志摩选择进驻心灵的对象是风景如画的康桥,只因为康桥不会背叛他。

一向大胆、任性、率真的徐志摩追求的自由爱情夭折了,所以他在《再别康桥》中告别的也是自己逝去的爱情。商人出身的徐志摩的父母为了在政治上立足,选择了政治背景深厚的张家作为联姻的首选(因为经济与政治结合能够提高商人的地位),于是张幼仪这位出身名门、秀外慧中的女子就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徐志摩结婚了。父母包办的婚姻并没有感情基础,到英国求学的徐志摩遇到了他真心爱慕的人儿――林徽音,这也使得他干枯的没有感情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在康桥(剑桥大学所在地)的一段时间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性。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在康桥遇见了心爱的人,又遇见了仰慕的哲学家罗素,徐志摩压抑的心真正释放了。康桥的柔波、水草等一景一物都印证了诗人的爱情誓言,在那康河里的游戏、放歌、夕阳、倩影,是诗人心中最美的记忆。但林徽音一回国就与自己的老师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订婚了,诗人一头热地带着热情与梦想回到北京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爱情成了泡影,山盟海誓都留在了康河里,与张幼仪离婚也使得徐志摩与父亲的关系彻底破裂。

既然爱情远去了,那么便只剩下政治理想了,可是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三座大山的压迫,诗人在美国与英国学的治国理论毫无用武之地,学的经济理论也无法根植于中国的土壤,所以异地重游、伤痕累累的诗人再次面对康桥时,只能向自己的经济、政治救国的理想告别了。

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激起了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就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于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也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

诗歌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觉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缕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化成了“西天的云彩。”第二节至第六节,描写的是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其中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了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这意乱情迷之间,诗人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五、六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了高潮,仿若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诗人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能成,此时的沉默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描述。

读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仿佛看到一位失败英雄倒下的瞬间情景,内心有些悲壮、有些凄凉,又会肃然起敬!徐志摩和鲁迅、郭沫若一样,是有志气的文人,只是他选择的是资本主义的文学道路,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许是错的。可是,他的目的――拯救中国,却是伟大的。我们不妨回忆他第一次去英国的情景,他居然说到:“康桥,我的故乡……”可见他对英国西方文化的青睐和衷情。当他发现自己选择的路是错误的,他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时,那种失败的心情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这两句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是啊!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一个失败的英雄此时此刻只能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

但是徐志摩就是徐志摩,他有自己的信念和坚持,他发现他所追求的救不了中国,可是他还是不改变他的初衷,不改变他的人生观。在最痛苦的时刻,他依旧潇洒,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3

我们先来看柳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再看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读完上面的词和诗,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来比较。

一、文本内容

(一)同是告别诗,各自告别的对象不同。

《雨霖铃》中告别对象是人,是与之缠绵的情人,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何况是“此去经年”呢?因此离别的感情是一种“伤痛”,而《再别康桥》的告别对象则是物。物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是有所区别的。作者曾在剑桥留学,对此地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故地重游是一种喜悦、一种满足,所以与之离别也没有太大的遗憾。离愁淡淡的,更多的则是愉悦与洒脱。

(二)同是傍晚告别,告别的环境不同。

柳词中写告别的环境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暮霭沉沉楚天阔”。试想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冷落清秋节”的傍晚,在寒蝉颤鸣中,在告别离人的十里长亭里与情人分别,离别的人会有好情绪吗?而徐诗则不同,全诗的氛围是在夕阳下,西天的云彩笼罩着树木山川,给大自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即使霞光褪去,还有星辉斑斓,一切都如梦幻般的美妙。境不同而情亦不同。

二、艺术风格

(一)同属婉约风格,感情色彩不同。

《雨霖铃》是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缠绵感伤之情。全词重在“伤”字,如“凄切”、“泪眼”、“沉沉”、“冷落”、“残月”、“虚设”,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无不透出情人离别时的沉痛、伤感和怨恨。《再别康桥》是现代著名唯美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写的是作者告别给予自己新思想的康桥,即剑桥,抒发自己对康桥的爱。贯穿全诗的意象:“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柔波”、“彩虹”、“星辉”,这些女性化的词却浓墨重彩地表达出作者对康桥强烈的爱。

(二)同是情景交融,意境却不同

柳词和志摩的诗都通过写景来抒情,寓情于景,是情景交融的诗歌典范作品。如柳词中出现的“寒蝉”、“长亭”、“骤雨”、“暮霭”等词,“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句都是用来写景的,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却是感伤凄迷之情。词一开篇即用“寒蝉”、“暮霭”营造出“冷落清秋”的萧杀之气,令人不寒而栗,在这种氛围中,情人“长亭对晚”,如何叫人不伤心?“长亭”是古人送别的象征,是送别时依依惜别的地方。伤心人于是表现出“泪眼”、“无语”、“凝噎”。由此引出下阕的经典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处只着一“伤”字,尽得风流。这个“伤”字准确深刻地道出了此时此刻的离别之痛。读到此处,读者的心也禁不住颤抖起来,曾经历的种种离别之情仿佛也跟着伤感起来:离家时与父母的不忍,毕业时与同学的不舍,分别时与爱人的缠绵……林林总总叫人肝肠寸断。虽然紧跟着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温婉可人,可那毕竟是情人离去后的良辰美景,这样的良辰美景对形单影只的人来说,形同“虚设”,徒增伤感罢了,所以最后心生感慨:“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伤心、无奈、怨恨之情溢于言表。

志摩的诗虽也写离愁却无别恨。全诗共分七节,出现的景物有:“云彩”、“金柳”、“新娘”、“夕阳”、“软泥”、“青荇”、“柔波”、“水草”、“虹”、“星辉”等。本诗也是描绘黄昏时的情景,但在志摩的眼里看到的却是云彩的斑斓、杨柳身披金辉像盛妆的新娘,美丽的艳影荡漾在作者的心河之中。由此衬托出康桥之美,间接地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热爱和依恋。因此就有了下面的诗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好一个“甘心”,读者读到这里,也不禁激起对康桥的向往之情。诗的后半部分写到晚上,但不是无边的黑暗,而是“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幽静的夜晚,温柔的康河,闪烁的星辉,此情此景,作者仿佛梦中一样,陶醉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忍不住要放歌。此时此刻,作者所表达的对康桥的爱达到高潮,美的旋律在这里奏出最强音。虽然后面作者没有放歌,但也只是把“悄悄”作为“别离的笙箫”,如此幽美的夜晚不忍心搅扰康桥的美梦,因为“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看来保持一下沉默也是对康桥的爱,此时有一点淡淡的离愁。但在诗的最后一节,作者的淡淡离愁很快化为潇洒的离别:“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的美好印象已存心底,就让美丽的康桥依然保持她的完美,做大众的情人吧,“我”可以无拘无束地走了。整首诗给人美好、温馨、洒脱的快感。

(三)同是写景,虚实手法不同。

《雨霖铃》分上下两阕,两阕都写景,但上阕是实写,下阕则是虚写。上阕中写到“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这些景物都是送别的人亲眼所见,真实地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并有力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凄凄惨惨的氛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下阕所写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女子想象情人离去后,只剩自己孤独地面对曾经共同拥有的风花柳月,睹物思人,愈显孤寂与凄凉,从反面衬托出情人离别时的凄惨境遇,写出了离别的无限伤感和凄美之情,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悠悠,恨悠悠。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4

1、《再别康桥》不是思乡诗。

2、《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来源:文章屋网 )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5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尚、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上承下启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这首诗使用式的诗形,而诗句有长有短,诗的整体错落有致而并不单调死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内在的生命,他所谓的“内含的音节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诗行间“顿”的数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数的相等。顿,即按句中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如诗的最后一节按意群可作这样的划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之间的顿数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诗富有整体一致的节奏感。在音韵方面,这首诗偶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造成了一种叠荡起伏的音韵美。在诗人有节奏有韵律的吟唱中,诗中的意境、诗人的愁绪也在变化、扩散开来。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6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 朗读先行 《再别康桥》案例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所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应“朗读先行”。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诵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此外,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下面我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再别康桥》位于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年、青春、理想、爱情等。通过前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词的魅力,对现代抒情诗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本诗的学习,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如诵读与理解、鉴赏与感悟、拓展与应用等;本诗的学习还要担当起学生学会阅读现代白话诗的向导重任。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徐志摩推崇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承载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课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这首诗,作为苏教版教材中的必读课文,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这首诗,对诗歌意象的特点三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朗读水平普遍不高,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鉴于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另外,还要抓住诗歌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朗读、品味,让学生尝试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分析、点评,从而感受徐志摩诗歌的独特意境。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可先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引出对剑桥大学的介绍,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生平。课前的查阅与课堂的展示相结合,有任务的驱动,有学生的讲解,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大提升。接下来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歌,分组交流喜不喜欢这首诗,为什么喜欢?用一句话概括。《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通过一句话概述,可以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利过渡,为赏析诗歌做好铺垫。

这个环节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的方式感知诗歌内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倡导创造性阅读。

二、再读诗歌,提出问题

学生概括的内容都体现了对这首诗的喜爱,但是还存在一些疑惑,于是让学生再读诗歌,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

有的小组提出:为什么是“再别”康桥,“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寻梦”寻的是什么梦;有的小组提出:“放歌”与“沉默”矛不矛盾,诗人为什么“轻轻的来”“悄悄的走”……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解答。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继续提出问题。

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出了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活动进行解答,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为下面的指导朗读、感受诗美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一赏“金柳”,体会离别。

赏析第二小节,体会“金柳”的含义。点拨为什么用“金”,指出柳和留谐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再让学生体会“荡漾”的感觉,指导学生朗读“在我的心头——荡——漾——”。重读“荡漾”,音调拉长,读出韵味。

(二)二品“甘心”,体会深情。

齐读第三小节,品味“甘心”。什么叫甘心?王洛宾有首歌这样唱:我愿做一只小羊,守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面对自己心爱的姑娘,小伙子情愿变成一只小羊,这是源于对姑娘的爱。徐志摩甘心做一条水草是源于对康桥的爱。康桥是诗人精神的家园,他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指导学生朗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时,重读“甘心”,要求学生读到位。诵读指导小步前进,适合中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三)三思“彩虹”,体会移情。

三思彩虹,体会移情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诗人有浓厚的“康桥情结”,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那榆荫下的一潭是拜伦潭,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对他很崇拜,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他们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却没有结局。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创作的梦想,徐志摩是有很多遗憾的,所以说彩虹似的梦糅碎在浮藻间。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的写法,也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宋代坡的《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坡却说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鼓励学生写作文时也运用这种写法。

指导学生略带惆怅地来读这一节。

(四)四齐“放歌”,感受激情。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是通过放歌这个词表现出来的。问学生: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高兴愉快激动的时候)那这一节应该怎么读?(声音大一点,感情充沛些)手可以怎么放(张开双手)头应该低下还是抬起?(抬起)指导学生齐读,“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体会诗人率性潇洒、浪漫豪放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辅助动作,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五)五析“沉默”,无声之美。

五析沉默,感受无声胜有声的唯美意境。问学生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为什么呢?自由读下一小节(生自由读)。与上节相比,诗人的情感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却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声音要低下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现在笙箫也沉默了。夏天的虫子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诗人而沉默。离别的惆怅,倾注了诗人情感的夏虫、笙箫,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应让学生自由朗读。

(六)六读首尾,前呼后应。

六读首尾,理解一七两小节之间前后呼应的关系。最后一节以“悄悄的”与开头“轻轻的”相对应,诗人潇洒地来,潇洒地走,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最好的描述。

(七)配乐齐读,体会情感。

配乐齐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小组交流讨论诗人的情感是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不是,那么应该怎么画。每个小组派代表板演,师生共同活动评价学生的板演,然后出示“起承转合”的情感变化曲线图。让学生画出曲线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的教就没有土壤,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诗歌教学中,多种朗读方法的运用,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情趣,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四、四读诗歌能力迁移

诗人因告别母校而有了这首诗,同学们告别初中校园时是怎样的?初中三年的求学给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给你留下了无尽美好的回忆,再来品读这首诗,模仿这首诗的形式,尝试写一首《别母校》的小诗,课堂展示一下。老师先展示自己写的小诗《别母校》,抛砖引玉。学生在感受诗美、理解诗美的基础上,自主创作小诗,实现了能力迁移。

“诗无达诂”,对诗歌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丰富的,而能让学生对诗歌有融入自我生命体验的理解才是最好的理解。通过师生创作写诗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