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件范例6篇

再别康桥课件

再别康桥课件范文1

1.补充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在康桥时的生活及创作诗歌时的思想等背景;

2.通过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品味诗歌的意象,读出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濡染学生的诗意人生。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车站》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课前的这位歌手给我们描绘了车站一幅怎样的画面?(离别)同学们有过挥手作别的经历吗?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师:是呀,心境不同,离别时的情绪也不相同。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感受诗人在挥手离别剑桥之时又有着怎样的情愫。(全体读诗题,请一位同学说诗题的意思,明确此诗属于离别诗)

二、整体感知基调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欣赏剑桥的图片,边欣赏老师的朗诵。

2.问题引导: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诵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同学们,老师刚才在朗诵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吗?(第五诗节重复了一遍,结尾处也重复了两遍)。是的,在歌曲演唱中,总是在歌曲情感高潮处反复演唱,在歌曲结尾处一唱三叹,这样才会有音乐美。接下来我们朗读整首诗,注意第5诗节朗读两次要有渐强的变化。结尾的三遍要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

三、赏意象的美

问题引导:诗中给我们展现的康桥是美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诗中表现康桥美的意象,同时揣摩意象所在诗节需读出什么情感,并试着读一读。(告诉学生何为意象。)

(学生说到哪个意象,就带领学生去体会情感,同时指导朗读。)

1.“云彩”

师:夕阳西下,云朵染上了色彩,十分美丽,还略带一种什么感受?(略带感伤),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2.“金柳”

师:剑桥大学里有美丽的建筑,名贵的花木,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把柳放进诗歌里?作者为什么不把金柳比喻成母H、少女或妹妹呢?

(个别读,女生齐读)

3.“青荇”

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觉来读这个诗节?(水草自由自在)能否把“招摇”换成“摇晃”,你怎么看?

你还能找出全是押韵的的地方吗?(来―彩,娘―漾,虹―梦,箫―桥)诗歌这样处理,就朗朗上口,押韵回环,错落有致,很好地表现了音乐美。

4.“一潭”(拜伦潭)

指导读出美好、哀愁。

师:这一节写诗人对在拜伦潭读书生活的怀念,写得很美。诗人在剑桥大学学的是政治经济学,拜伦是位诗人,为什么他对拜伦潭读书生活如此怀念呢?

课件出示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的背景。

师:大家再思考一下诗人为什么要用“虹”来比喻这段生活呢?

5.“星辉”

指导读出希望、激情。

师:我们知道了作者诗人追求的是“爱、美、自由”。诗人乘舟寻梦,满天的星辰璀璨辉映,他激情澎湃地想放声歌唱,所以我们要读出什么样的感觉?(激情澎湃,对母校的深情)(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师:他最终放歌了吗?采用了一种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

课件展示徐志摩三次到康桥的情况。

师:《再别康桥》中有美好的回忆、热切依恋,从幻想一下子回到残酷现实的他,更多的是孤独寂寞的情绪,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沉默才能包含这所有的复杂的情感,沉默是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四、品情感的敛

师:“康桥”不仅有美丽的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感世界,如此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的来去方式呢?(轻轻、悄悄)

师:老师觉得结尾不好,于是就改了改,你觉得好不好,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将原作与改作进行比较,领略建筑美(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音乐美(音节错落有致,朗朗上口,节内押韵。首节尾节,节奏相同,回环复沓。押韵。)

师:作者为什么是轻轻、悄悄地来去呢?大家能读出作者的这份带有凄美哀愁的惆怅吗?(集体读)

五、赠诗收尾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同感受了徐志摩别样的离别情愫。他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金柳的艳影,柔波里的青荇,在拜伦潭里如虹似梦的浮藻间,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他没有放歌,只是悄悄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完成板书)

朗读整首诗,教者送小诗。

六、课后作业

写一首现代诗,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真情。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这堂课一个遗憾就是感觉自己在表述学生学习任务的时候不够准确,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心里想的是让学生读“首节尾节”,可我再表述的时候没有表达清楚,学生以为读整首诗了。

再别康桥课件范文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体现“时代性”,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及,再加上素质教育的推行,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课堂教学也由单一的口头传授转入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时代。多媒体以其集音、形、色、影像于一体,生动形象可感的优越性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从而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项感官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则更能凸显其优越性。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一般的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1 多媒体教学可创设情境,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活兴趣点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人们做事情,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进一步做下去的动力。学生也是如此,只有对课堂产生强烈的兴趣,才会积极地思考、判断、探究和鉴赏。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语文教师要把这样的有利因素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听一听声情并茂的朗诵,看一看精彩纷呈的视频,赏一赏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样有了具体的感官刺激,学生的思维方可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能调动他们的主观思维,进行积极的思考、合理的判断、全方位的探究和艺术性的鉴赏,这是传统的教学所达不到的。

比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笔者把黄磊所朗诵的《再别康桥》拷贝下来,再配上康桥的风光图画,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学生一下就被黄磊的声音所吸引,再欣赏到康桥旖旎的景象,可想而知,学生的兴趣被激活,情感被激发,课堂教学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效果。这节课,笔者认为学生和教师实现双赢。再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那夏夜朦胧的荷塘月色学生仅凭文字难以在脑中形成具体的意象美,而当笔者把一幅幅绝美的月下荷叶图通过课件展示出来时,一下就引来了一阵阵惊叹声,再配以散文朗读和轻柔的音乐,学生的心全被吸引住了,教室马上进入一种语文的氛围。而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学生对于古代人物缺乏真实的感受,文中内容难以在他们心中形成具体的形象。笔者就把截取的视频播放出来,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的穿着、神态、言谈、举止不用多讲就给学生鲜明的印象。

2 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地扩充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众所周知,在近年的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同时还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以口授为主,再配以适量的板书,但口授时间一长,学生不免疲倦。同时板书的内容又受到的黑板大小的限制,因此教学内容是有限的。多媒体教学就克服了以上弊端,可有效地扩充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容量。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搜索整理,为我所用。这样广博的信息量和深厚的知识源必定会促使学生广泛地积累,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知识要点用图表的样式、思维导图的样式鲜明地显示出来,便于知识的疏理,更便于学生的识记和把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整个课堂结构和思路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了然于胸,既省时又有效。

如在教授《边城》《雷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学生的阅读理解多局限于课本的选段,不能全面地了解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因此,教师可以选取恰当的材料,通过课件展示来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这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提高了他们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对弥补“快餐文化”下学生阅读贫乏的现象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小说的人物众多,关系复杂,笔者就用刚学会的思维导图把它展示出来,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3 多媒体教学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黑格尔也指出:“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世界,从而激发想象力。因为文字是抽象的,而画面是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中的课件就可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

如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在学生对“三桩誓愿”认真阅读的同时,让他们听一听表演艺术家的演唱,看一看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理一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课件中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唱腔、生动的画面无一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产生美感,这样不自觉地就陶冶了心灵,丰富了情感,提升了审美情趣。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在鉴赏诗歌时尤其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初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以徐志摩的一首纯美的《再别康桥》拉开了诗歌的帷幕,也拉开了学生想象的帷幕,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绘画美”和“音乐美”。作者从河畔的金柳写起,写到软泥上的青荇、康河中的水草、榆阴下的清潭,再到彩虹般的梦、斑斓的星辉,意象鲜明,色彩柔和,写出了一幅黄昏康河美景图,给人想象。师生可以跟随作者的思路,在想象康桥美丽的景象的同时,也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思绪,进而领悟这首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4 对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要运用有度

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效表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是把双刃剑,它在给师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的同时,也在削弱学生的动脑能力。语文课必须是语言的教学,课堂上充溢着图片、动画、音响,热闹倒是热闹,但无目的无计划地滥用,会使得语文课走向另一种歧途。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教学课堂变成多媒体播放课,教师也不要成为机械的播放师,更不要把传授的教学内容单纯地从黑板移到屏幕,让高科技的优势被人为淹没。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课件的制作、教学的设计要合情合理,课堂上更要积极诱导和因材施教,使多媒体教学真正起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作用。

总之,让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但要用之有度。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始终是教学要素,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要贯彻这样的宗旨:让多媒体装点语文课堂教学,让多媒体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不要取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山河。

参考文献

[1]张永建.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语文学刊,2009(10):35-36.

再别康桥课件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专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3-0000-02

与传统的中专语文教学相比,中专学生大部分的基础课是较差的,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师的研究课题之一。而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明的动态视觉,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中专语文教学的局面,学生在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兴奋起来了,他们不再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而是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当中,他们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而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为了课堂的小主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在中专语文教学的工作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初衷。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录音、投影、录像带、电子计算机等作为教学媒体已广泛运用于课堂电影片的教学中,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同时应积极引进现代教学媒体,使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如果我们用一节课45分钟来计算,学生在课堂上有15分钟的活动量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据统计,实际上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不足10分钟。即使是学生课堂参与较多的课堂,一般情况下,那些理解课文的关键性的话也大都是老师讲的,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很小的领域,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几乎是空白的,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习兴趣自然不会日益浓厚。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课件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是我们在中专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原则。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了兴趣,才能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动精神和主体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中专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特点,并配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展示了康桥不同寻常的美,以及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美好邂逅,当学生惊诧于康桥和林徽因的美好时,我又以课件的形式展示了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身怀六甲来伦敦寻夫的实情,学生叹息了,课件接下来展示了徐志摩与林徽因的一生情缘,直到徐志摩在三十多岁时坠机身亡,变成了天空中的一片云,学生长长的叹息了,这时候,要让学生走进徐志摩的诗歌世界中去,已经是非常自然的了,即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恐怕也记住了白面诗人徐志摩,学生对于徐志摩诗歌特点的理解就会深刻得多。教师也要积极肯定,合理引导,以利于学生以《再别康桥》为契机,对徐志摩的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当堂便会背诵《再别康桥》,我往往是含笑和学生集体背诵,教学结束了,师生尽欢,挥手告别。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优势,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中专生往往习惯于感性的分析,而对于理性的分析是比较欠缺的,尤其是对一些哲理性、历史性较强的文章。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与理解。例如在讲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相关课件,把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用还原为图文并茂的纪录片的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并把鲁迅革命的一生做了简短的评述,学生看到了鲁迅可感知的一面,他是既有革命的激情,又有常人的情感的,他的文章具有集文,史、哲于一体的总体风格,再加上我下载了一段女作家萧红的短文《海外的悲悼》,学生看完后就对鲁迅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他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展开对文章的讲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就顺理成章了。所以,从整体的教学效果看,多媒体教学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对一些具有一定厌学情绪的中专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拓展了他们的有限视域,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的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上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我给学生放了一段有关安史之乱的短片,从而把李杨的爱情放到了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并告诉学生杨玉环其实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的妃子,从而引导学生不要停留在诗歌的表面上,也不要仅仅停留在李杨爱情的解读上,《长恨歌》应该有其历史的、人性的多重解读,这样,学生会在多重视域下审视《长恨歌>>这一文本,从而得出多重结论,这对学生的纵深思维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学生的总体性思维,以防止过犹不及。

再别康桥课件范文4

中职语文课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应付就业的一种简单手段,是打好学生人文底蕴、提高精神涵养的重要学科,不能庸俗化、功利化地低估了语文课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彻底摒弃“以教为中心,进行知识讲述”的旧模式,真正做到:在教学立足点上,应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在教学目标上,应由侧重“传授知识”向侧重“能力训练”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应由“讲解——接受”型向“研讨——发展”型转变;在教学空间上,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众所周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时展的潮流,必须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真正落实,就是要把每一堂课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两年的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到:教师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收效也显而易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几点措施。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具体做法有:

一、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情趣充分调动起来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性格等。情感能真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志是支撑学习知识的强大力量,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兴趣就是不断学习的源泉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我主张语文课实践“情境教学法”。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尤为突出,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融身于课堂,成为学生的朋友,声情并茂地讲解,语重心长地引导,引人入胜地设疑,慷慨激昂地演讲,形成教师个人的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并将学生带进课堂情境之中。既可以采用实体情境:如参观现场、观摩实物等;也可以采用模象情境:如模型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可以采用语感情境:如深情导入、激情结尾;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如设计问题、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等。让学生在情境课堂中愉快地学习,逐渐树立起“主角”意识。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语文教师花较多的时间用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了解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课堂内外有关学生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多方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选择常规教学手段或现代声像工具等不再是单纯的应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笔者在教读《再别康桥》一课前,花了很多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上网找到徐志摩和剑桥大学的照片,到音响店找到电视连续剧《人间六月天》,用系统软件截录部分情景,还找到歌曲《再别康桥》作为朗诵的相配音乐,精心制作了课件《再别康桥》,此课件后获省课件大赛二等奖。因为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诗歌理解力不够,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诗歌意境之中。精心制作课件,可以结合音、画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原来学生对诗歌有的深奥、艰深、难以理解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诗歌鉴赏的程式,积累诗歌鉴赏的常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的能力。

三、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叫做教学创新,但课改的目的不仅仅止于此,而是要求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上能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杭州翠苑中学的何滨老师在上古诗《天净沙.秋思》一文时,以背诵古诗导入,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一种作品能留传百世”,接着在大屏幕上打出张晓风的文章《不朽的失眠》,请学生感受、鉴赏、感受、体悟,渐渐地把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然后才开始上《天净沙.秋思》正文内容,何老师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判断、决定:

①“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②“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在大屏幕上打出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③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两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兴趣高涨,回答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问题,有同学说:“‘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与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兴趣的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

四、重视知识拓展环节,引领学生的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再别康桥课件范文5

一、向语文文本的空白处拓展。

好的文本往往像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一样,是有留白的,这就为教师拓展教学预留了空间。或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作品在内容上都存在空白,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利用文本中的留白或者空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如有教师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在教学结束之前做了这样的拓展:如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再添加几幅有关建国后的浮雕,你认为应该添加哪些事件、哪些英雄人物?再如笔者在教学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一文时,在品赏完作品中关于想像世界的美好的人、事、景的描绘后,做了这样的拓展:你认为在蔚蓝的王国中还有可能出现哪些美好的人、事、景,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两个拓展教学的例子都是挖掘利用文本的空白,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开拓学生思路,激活学生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向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人生活方向拓展。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力争打破教材的局限、变封闭性课堂为开放性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拓展教学越来越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态。

如有教师在教学《热爱生命》一文时,在教学结束之前做了这样的拓展:从唐山大地震、伊朗大地震等无数地震中,世界心理学界总结出一个铁律:地震发生,受灾幸存者焦虑之后是抑郁,严重抑郁的结果是漠视生命,半年之后,将是灾区自杀行为高发时节。学完本文后,你对热爱生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思考几分钟后,把你对生命的理解说出来,鼓励灾区人民度过将至的这场精神灾害。这种拓展教学设计就将课文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结起来,并且在学生完成鼓励灾区人民时,对学生自己的心灵也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建设,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向写作方向拓展。

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思维训练的一种常见手段。写作作为阅读教学拓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更能使拓展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为拓展教学的写作形式多种多样。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补写,如有教师在教学《月迹》这篇散文时,在品赏完本文极富童真童趣的语言后,提出任务要求:孩子们还有可能在哪里发现月亮呢?请仿照课文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为课文补写一段;可以续写,如教学《窗》这篇小说时,有教师拿文章结尾大做文章:小说结尾写到那位不靠窗的病人以见死不救的手段赢得靠窗的床位,结果发现窗外并没有曾经靠窗的病人所描绘的种种美景,窗外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故事到这里还会如何发展呢?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想像,续写小说结尾;还可以改写,如有教师在进行童话《七颗钻石》的拓展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对这篇童话进行质疑,可以是情节上的,也可以是语言上的,然后对相应片断进行改写。除此之外,根据课文内容拟写标语、广告语、祝福语等也是拓展教学中常见的形式。笔者还曾经把传统的对联写作作为拓展的方式:在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经典散文后,为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以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为依据,拟写一副对联,这样的拓展设计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写作作为拓展教学的一种途径,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还是文字表达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向作家经历和写作背景方向拓展。

所谓“知人论世”,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适当地引进一些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教学那些穿越时空、经历了时间检验的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时,这样的拓展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徐志摩的经典诗篇《再别康桥》时,除了运用诗歌教学常规方式――朗读吟咏、品味意象外,还适时的引进徐志摩的生平经历,特别突出其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期间的生活或者说在康桥边的生活对他一生的重要意义――“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只有这样的拓展,学生才能理解诗人对康桥的情感,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诗人寄寓在诗作中的那种淡淡的伤感、依依不舍的幽微情感,才会明白诗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丰富内涵。

向作家经历、写作背景方向拓展和传统语文教学中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介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后者往往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以识记为掌握知识的手段,常常在上课伊始就进行传授;而前者却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为目的,对作家经历、背景资料的引进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的,材料呈现的时机也是因文而异的。

五、向相同题材或作家不同风格作品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同题材或作家不同风格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是拓展教学的又一常见途径。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时,教师常常就会用陆游的原诗做拓展,比较两首咏梅诗的异同。在对比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不同时代和作家个人身份、精神世界等因素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从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理解文本,同时开阔视野,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再别康桥课件范文6

阅读教学中读者体验的是文本,依托的是文本,离开了文本,对话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鉴于此,在主问题的教学设计上,可以从不同文本的核心特征入手设计“主问题”。现行的文本样式分类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这四类文本,突显这些文本样式的核心特征大体有诗歌的凝练含蓄、散文的感情基调、戏剧的矛盾冲突和小说的人物描写。抓住这些不同文本样式的核心特征,就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核心、关键的问题。以下举例说明:

一、凝练含蓄之于诗歌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必修(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发现学生对这首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容易感知,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却容易表面化。正好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写柳树,为什么写成“金柳”,而没有写成“绿柳”,为什么又写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涉及到了诗歌意象及其修饰语的选取以及对作者思想倾向的探讨。笔者因势利导,将这个问题设置成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让全班同学交流讨论这个问题。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康桥”在诗中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母校,康桥的美,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的美,这里的美和思想曾深刻影响过年轻的诗人,风光优美的康桥更是作者的精神依恋之故乡。

二、感情基调之于散文

如人教版必修(二)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教学,可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入手设计问题: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种心境的呢?从而让学生体味到作者在荷塘月色的描写中有着淡淡的喜悦,还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三、矛盾冲突之于戏剧

如人教版必修(四)节选戏剧《雷雨》的教学。就矛盾冲突而言,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表现了两个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笔者在对这一文本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经过激烈的课堂辩论,大家认识到:们不能孤立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周朴园对当初的鲁侍萍是有过一份真爱的。但是周朴园怀念的并不是站在他面前的鲁妈,而是当年那个年轻貌美、知书达礼、贤慧体贴的梅小姐,是已投河自尽而不会对他构成威胁的梅小姐。当三十年后老得不成样子的鲁侍萍站到周朴园的面前,周朴园又表现出虚伪、冷酷、自私、假善真恶的本质。

四、人物描写之于小说

在人教版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林冲的思想个性的发展变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预习我们认识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他特别能忍。请问林冲的忍表现在哪些地方?林冲为什么一忍再忍?林冲最后为何又不忍了呢?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踊跃发言,最后认识到:林冲原本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而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了封建社会中的被压迫者走上反抗的道路的必然性。

以上就如何根据不同的文本样式的核心特征,针对性地设计关键问题来引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自我建构,进行了案例分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主问题”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发现,适宜“主问题”教学设计的大部分文本都是经典文学作品。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将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分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它们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性质、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等,都有本质性的分别。在“定篇”中,应学习经典的丰厚蕴涵;在“例文”中,应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在“样本”中,应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在“用件”中,不是让学生去“学”文,而是利用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引导学生从事与之相关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