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范例6篇

再别康桥范文1

这样,《再别康桥》就给人的生命一种辩证的解释。寻找是肯定,告别是否定。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肯定和否定的过程。对每一个肯定和每一个否定,我们都不能轻率地、粗鲁地进行,我们对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选择、每一个放弃,都要小心翼翼、充满敬畏之心。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要轻轻的来,又要轻轻的走了。这既是对生命的重视与珍惜,也是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与放弃的重视与珍惜。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徐志摩在林徽因另嫁他人之后仍然珍惜这段感情与友谊,成为极好的朋友;选择陆小曼之后虽经浮言打击,仍然珍惜这段婚姻;虽然与张幼仪笑解烦恼结却仍然将其视为亲人、朋友的人生态度了。

寻找与告别是人生的永恒主题。没有寻找,生命就没有了动力;没有告别,就不会有新的寻找。所以,《再别康桥》首先触动我们的,是关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它不但告诉我们人生意义的结构与获得方式,也告诉我们在追寻人生意义过程中应持的态度。我们不必让此情可待成追忆,因为追忆的情境是可以重复的;更不会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是清醒的。能够有这样一种境界,关键是现代人有了自由。自由带给我们的,不是任性而为,而是更加沉重的责任感。正是因为责任,所以任何选择与放弃,都必须轻轻的,但又是义无返顾的。与寻找、告别相对应的一组动作是来和走。我们固然可以把来定义为寻找,把走定义为告别,但是来和走又可以将意义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它可以被理解为任何的来与走,例如生与死、爱与恨、入与出。《再别康桥》告诉我们,对所有这些,我们都要谨慎、敬畏、珍惜。但是,我们又不能留恋于任何一种状态,要果断、毅然地与之分别,不断地出入于这些状态之中。存在主义哲学以悲观的态度面对世界,把世界看成处处充满困境,免费论文模板就像钱钟书《围城》所揭示的那样,人生处处是围城。然而在《再别康桥》中,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任何困境我们只要充满敬畏地直面,它也就是美的。即使是在康桥,天上虹也会被揉碎在浮澡间,作为美的象征的彩虹在康河里仍然可能被撕碎、沉淀,成为一个虚幻的梦。但是这并不影响康河的美,也并不影响它作为美的寄存地的品质。同样的道理,尽管现实会撕碎梦想,苦难会溶解幸福,生活会限制自由,但是这也并不影响现实、苦难、生活作为梦想、幸福、自由的寄存地的品质。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而寻找的地方,正是在生活的波涛之中,也在现实苦难之中。这可能是徐志摩重游康桥获得的重要启示,也是他再次告别康桥的原因之一吧。

《再别康桥》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寻梦。既然有寻梦这个动作,就应该有寻梦的原因,也应该有寻梦的过程和结果,还应有关于梦的内涵。学界一般也把这个梦叫做理想,康桥梦也就是康桥理想。

诗歌的中间几小节,有一个寻梦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之所以要寻梦,是因为有梦的失落。从诗中内容来看,因为梦沉淀在康河里了,所以才需要寻梦。梦是怎么沉淀在康河里的呢?答案是揉碎在康河里的。就是说,梦想像天上的彩虹,美丽而遥远,拉近到现实中,就会被揉碎。但是再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梦想其实又是在现实中培养起来的。河畔的金柳,在梦想中就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心中即成梦想。这个美丽的梦想,正是在康河这个地方、这个现实中培养起来的。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徐志摩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了。就是说,康桥是梦想的初因,没有康桥也就没有梦想。一般逻辑是,有了一个梦想之后又得到这个梦想,就应该满足。所以接下来一节便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为什么我们甘心,是因为青荇在招摇,招有招呼之意,摇有拒绝之意,意思是说,康桥梦既呼唤我,又警示我,梦想是一把双刃剑,既是诱惑,又充满了危险。但是,我仍然愿意冒这个险,我心甘情愿为梦想而献身。为了梦想,可以义无返顾,这是主动的选择。选择是自由的,献身于梦想,梦想失落而寻找梦想,都是自由的,这正是对自由内涵的解释。

再别康桥范文2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到这里,让我想到了李白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离别的不舍,以及眷恋,这些语言不能描绘的复杂感情,借助与云的告别,跃然纸上。

3、康桥的每一处,自从离开后,在梦中诗人又悄悄的回来,回到康桥的河畔。三毛说“我爱你,卑微到尘土里。”徐志摩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以想见,诗人挥手别云,强装洒脱淡定,其实转身早已泪流满面。毕竟谁也不希望在喜欢的事物面前表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所以诗人说自己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走,他害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失了仪态。但诗人越是这样写,这种不舍与眷恋在我们读来就越是真实。

5、这首诗就像《静夜思》一样,语言简单,意向平凡,却又将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高明之处,大道至简。

再别康桥范文3

关键字:赏析 意境 情与景

抒情诗歌中,情和景一般是不可分离的。这情和景相结合的心理画面,就是意象。它是抒情诗歌的第一位构成要素,是抒情诗歌的根基。对抒情诗歌的分析,也应当从分析作品的意境入手。徐志摩的重要代表作品《再别康桥》,感情真挚,意境丰富,生动鲜明,令人回味无穷。如果尝试着从这部作品中作者独具匠心塑造出的那些独特的意境出发,曲径探微,抽丝剥茧,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细腻感情,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邃内涵。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按常理,应该是先“来”,然后才会“走”;作者为什么却先说“走”,后才说“来”?为什么不说“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我走了”?我理解,首先,作品题目是“再别”,抒情的立足点是“别”,所以把“走”句放在了首位,起强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作者“走”时的感情,经过了重返母校的回味和酝酿,比“来”时更深沉、更复杂、更醇厚,所以更强调走。从语法上讲,“正如”一词,表明后一句是状语,是前一句的附属部分,是为前句做补充、修饰和比较的。 怎样理解“轻轻”?无论是“来”还是“走”,都不愿打破康桥宁静温馨的气氛,都期望稍稍压抑自己激动的心跳,不愿让冲动的感情干扰领略康桥的心境。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作别”,即是告别。但是,用“挥手”或“摆手”,不是更准确吗?招手,是召唤的动作,而不是分别的体态。“招手”,哪里是告别,分明是召唤,在召唤康桥,在召唤康桥永远陪伴自己,永远印入自己的身心;永远陪伴自己,陪伴自己走遍海角天涯。既是告别康桥,为何不是向康桥招手,而是向“西天的云彩”招手?“西天的云彩”,自然应该是康桥的象征。可为什么这样比喻?夕阳西下,晚霞绚丽,色彩斑斓,五光十色。这迷人的意境,实指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自己此时此刻变幻摇曳的心情。为何用“西天”,而不用西方或西边?“西天”一词在中国不仅表示方位,而是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专有名词,在佛教净土中象征着极神圣、极高尚的境界,是让人的精神和灵魂依的归宿,是人人都向往的极乐世界,是天堂的代名词。而在作者的眼中和心中,康桥就是最令人向往的高尚神圣的极乐世界。康桥,就像西天一样,是作者一生的精神和灵魂依的归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桥校园广阔,花繁叶盛,树林成荫,作者为何偏偏钟情柳树? 此时,作者心中,一定是悠扬着一曲《折杨柳》,只是分不出谁是主人谁是客,辨不清康桥和作者谁更伤别离。而飘逸的纤细柳枝,又多像新娘灵动的长发。嫩绿的柳色,在绚烂的夕照下,染成了金黄。这辉煌的色彩,昭示着作者在康桥丰富的生活和珍贵的收获。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灵性,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人们总是用“母校”一词,来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对学生时代的深沉留恋以及对师长的深情厚谊。而作者却独树一帜,把校园比作“新娘”,与“母校“相比,更多了一份特别的恋情;康桥,就是那位风姿飘逸、动人心弦的新娘;作者就是那情愫满怀、深情脉脉的新婚丈夫。“艳影”不仅指柳树在水中的倒影,还象征新娘的倩影。作者兀立河边,独依艳柳,垂首追思。潺潺河水一去不返,作者在康桥弥足珍贵的校园生活,也像这一维的河水一去不返了。作者低垂着头,不是在低头欣赏水中艳柳的倒影,而是在深味母校的美丽,在回忆过去美好的校园生活。康河的汩汩流水,映射着夕阳的多彩光辉,星星点点,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亦真亦假,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仿佛历历涌现在眼前,永远铭刻在作者的心中,激荡着作者的人生。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涓涓的细流,浸润着柔软的河泥。脉脉的浓情,也同样浸润着作者对康桥柔情万种的内心。柔软的河泥,象征的是作者对康桥细腻温柔的款款深情。那随波招摇的青荇,摆动着摇曳的身形,挥动着纤细的长臂,仿佛是向作者招手,和作者依依惜别,更像是在挽留,在召唤。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青荇本无情,而是作者自有情;不是青荇重情义,而是作者伤别离;不是青荇挽留,而是作者舍不得离开。青荇,普普通通,而又生机勃勃。它象征着作者对康桥那满腔平凡而又热忱的赤子之情。“油油”的青荇,青得发亮,青得灿烂,简直青得逼人的眼。那象征的就是作者内心燃烧着的扑面而来的炽热情怀。多想作一条轻柔的水草,这样就能永远生活在康河多情的水波中,就能永远生活在康桥瑰丽的夕照下。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清澈见底、晶莹透明的幽幽潭水,在作者眼中却成了五彩缤纷、绚烂瑰丽的彩虹。一潭清水,怎么会成为天上的虹呢?清泉和彩虹这两个意象,从形象上看并没有相似之处。然而,从作者内心感情来看,二者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澈的潭水,象征作者当年在剑桥的校园生活。看起来清纯,甚至可能有些单调,就如一潭深水,波澜不惊,水波不兴。但是,只有作者,才会深刻理解其中的深沉厚重和丰富多彩。单调平凡的求学生活,给作者带来丰厚的收获,蕴含着五彩斑斓的、像雨后彩虹般绚烂多姿的内容和意义。沉淀,是指落在了最深处。“彩虹似的梦”,象征作者回忆中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这梦幻般美好的回忆,永远铭记在作者的心中,落在作者精神的最深处,落在作者感情的最深处,沉淀在作者灵魂的最深处。揉碎,字面意义是指揉捏至细碎。这里是指回忆起当年的求学生活。康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作者都没有忘记;康桥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都在品味,都在咀嚼。这些宝贵的回忆,一步步清晰起来,一件件连贯起来,仿佛随着水波的起伏,随着浮藻的荡漾,逐渐又展现在作者的眼前。不是水波在起伏,不是浮藻在荡漾,那简直就是作者内心在荡漾,感情在起伏,使作者激动起来了。是啊,重回康桥,再临母校,面对依旧多情的康河,面对依旧妩媚的垂柳,作者就像新婚的丈夫,环视着久别的故居,端详着久别的新娘,心潮该是多么的激荡。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寻梦?”是疑问句,设问句,还是反问句?疑问是有问有答,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无疑而问,毋需回答,看来应该是反问句。从感情的角度来看,作者沉湎于回忆往事,陶醉于寻觅昨日,恍惚于今昔的界限。眼前是现实中熟悉的艳柳、浮藻和璀璨波光,脑海中是逝去的青春、往事和逝水流年,恍如回到从前而无法自拔,无法返回到现在,仿佛就成了“沉醉不知归路”。这是在梦中,还是在醒中?我是过去的我,还是现在的我?自我反问一句,用来惊醒自己――醒来!过去的已永远过去了!那弥足珍贵的康桥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溯”,本指逆流而上;“漫”,随意安闲之意,体现轻松自在。逆流而上逆水而行,为何会轻松安闲,从字面上讲,不好理解吧?其实,这里的“溯”,不是真的逆水行舟,而是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在思想上从现实返回到往昔,在感情上从如今追溯到当年,是在人生经历的长河里,从下游回溯到上游。对过去美好珍贵的求学生活的回忆,当然是轻松愉快的精神之旅, “漫”字,正可以用来体现情感上的安逸闲适。看来,这文字表面上的矛盾,在内在的感情线索中是一致的。“青草”的绿色,是平凡又生机勃勃的色彩,在这里象征作者对母校朴素而又强烈的感情。“更青处”是指作者内心对母校更强烈的感情。抚今忆昔,今昔连贯,更炽热的情感自然从作者灵魂的深处,不由得喷薄而出。苍穹宁静,星汉灿烂,斑斓的星辉幻化成多彩的生活,营造出温馨的氛围,烘托出满腔的喜悦和柔情。无形的星辉,却被作者灵动的妙笔勾勒成了有形的满船,这回忆,这氛围,这情感,是多么的真切空灵!难怪人们情不自禁地要引吭放歌了。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个“但”字,感情突转陡变,使人的心不由得一悸。是啊,作者就要远离康桥而去了,康桥的夜景就要离作者而去了。作者沉默了,欢叫的夏虫也沉默了,整个康桥都沉默了。在这浓重、沉重乃至凝重的夜色中,唯有那喑哑呜咽的笙箫之音,在沉寂的夜空中萦回。悠长的音符如丝如缕,划过沉默的柳梢,掠过沉默的康河,绕过沉默的榆荫,点过沉默的浮藻,弥散在康桥的星空,沉淀在作者的心底,铭刻在诗人的魂中。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得不走了。诗歌第一节用的是“轻轻”,最后一节为什么换成了“悄悄”?轻轻,指脚步轻;悄悄,既指脚步轻,还指闭口缄言,它比轻轻更安静,更沉重。那是因为,离别之际的心情肯定比重返之际的心情要沉重。作者只是挥了挥衣袖,为什么不挥手,就像首节中所做的那样?诗人有意识地掩藏了“手”,就是为了和下一句中“不带走一片云彩” 相互照应。什么都不要拿走啊,那就太自私了;什么都不会忘记啊,那就太薄情了。还是让康桥的彩云永远灿烂吧,永远灿烂在作者的心中!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欣赏活动可以认为是对于诗人想象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只要我们通过运用谢冕先生所倡导的“想、泡、猜”的方法,分析意境,揣摩感情,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就可以领悟到作品的深厚内涵,体会到作者淋漓尽致的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再别康桥范文4

【关键词】《再别康桥》 西方文学 意象 文化解读

曾经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他在散文《吸烟与文化》中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在传世名篇《再别康桥》中运用了西方文学的经典意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学的宽广视域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读,学生是很难有理解诗中真味的。

一、榆树、潭水、彩虹的西学渊源

很多学生对诗歌第四小节中的意象不理解,“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榆树、潭水、彩虹,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那榆荫下的一潭”是指拜伦潭,此潭原是筑坝堤将河水拦起来而形成的水塘,后因著名浪漫派诗人拜伦在剑桥学习时经常在此游泳而得名。诗中讲这拜伦潭,它“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那彩虹象征什么呢?既已揉碎,却又要在梦里回味。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一章里记载有上帝的誓言,“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是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在此处圣经的文字中,徐志摩诗中极为重要的三个意象——水、虹、云彩,同时出现了。在圣经中,水、虹、云彩意象的组合指向的是约定与誓言。

除此以外,彩虹意象还有一个一般性的意义指向,就像人们常常在歌中唱的,“风雨之后见彩虹”,是生命成长必须历经的风雨,是人生旅途追求亦或收获的美丽,彩虹是人生理想的代名词。徐志摩极为推崇并努力向其学习的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在《我的心蹦蹦直跳》一诗中,曾就彩虹这一特殊意象直抒胸臆,“每当我看见天穹中一条彩虹在闪耀,/我的心儿就蹦蹦直跳。/初生时是这样,/长成人也这样,/老了也该这样,/否则,我不如死掉。/孩子是成人的父亲,/我祝愿我生命的旅程/都贯穿了自然的虔诚。”

通过对水、虹、云彩文学象征与文化意义的探究,学生基本理解了此处意象组合的逻辑起点。紧接着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就徐志摩而言,他在拜伦潭边曾与谁击水相约、盟誓立言?在那个特殊的地方,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窗口,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理解了,诗歌第五小节种种令人困惑之处也就会迎刃而解。作为学子,回到母校,寻梦。为何选在夜里,“在星辉斑斓里”,“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不符合一般的常理。这不是寻常学子的诗书之梦,而是诗人在独特的人生路途中邂逅的美丽又哀伤的情爱之梦。1920年深秋,正在剑桥学习的徐志摩结识了当时只有十六岁的才女林徽因,对诗歌的热爱使他们在异国他乡相恋了。剑桥的一草一木,康河的点点涟漪,都曾见证他们美丽的爱情。这里有诗人彩虹般的梦想,关于诗歌,更关于爱情。1922年年底徐志摩离开剑桥回国,写有《再会吧康桥》一诗,“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年来梦境缠绵的销魂踪迹,/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然而转年即1923年春天,徐志摩并没有回康桥。因为回国之后的林徽因,在古老东方的传统文化氛围里,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拆散他人的家庭,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嫁给一个有妇之夫,于是她斩断了情感之乱麻,与梁思成远赴美国求学,并于1928年3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与梁思成结婚。1928年的初秋时分,徐志摩重访剑桥,在回国的归途中,于11月6日写下了《再别康桥》。尽管一个人回到康桥,但他依然“寻梦”,只是“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尽管盟约已毁,但他依然追忆生命的“彩虹”,即便“揉碎”了,也要“沉淀”在梦里。

二、青荇异域情愫的寄托

不同的文化元素所给予生命的巨大影响。在西方文化的环境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林徽因就是“软泥上的青荇”,青荇即荷花,是我国古典诗词里的经典意象,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徐志摩笔下出荷花淤泥而不染,美丽、高洁又超然。遵循着自然天性,她的生命是如此的舒展,自由地绽放,甚至可以“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青荇”与“水草”是对应的意象,在康河的柔波里他们是那样的美好,然而离开了这个环境,竟然就劳燕分飞了。这令人多么伤感!林徽因在1936年2月写下《记忆》,“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野荷的香馥”“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不着痕迹,谁都/认识那图画,/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三、此榆柳非彼榆柳

了解了诗人人生梦想的失落,理解了诗里弥散的伤感气息,诗中另外两个意象“金柳”和“榆荫”也就不难把握了。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有“榆荫”这个意象,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与“余”谐音,暗示生活的富足,类似的例子还有中国饮食文化中经常说的“连年有鱼(余)”。《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榆荫”意象与此文化意旨不同,它表达的是哀伤。“榆荫下的一潭”这一诗句包含了两个意象,一是拜伦潭,一是榆树。剑桥的拜伦潭区域遍植各种植物,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了潭边的榆树?难道榆树与拜伦之间有某种特殊的关联?是的,拜伦有诗《在哈劳墓园的榆树下》(Lines Written beneath an Elm in the Churchyard of Harrow),拜伦的去世就安葬于此墓园,拜伦早年常来这里,并且常常坐在榆树下。如果是这样的话,诗中的“榆荫”意象就有了哀伤之意。

与榆荫意象使用相似,诗中“金柳”这一意象也全无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在中国传统诗词里,凡用柳树意象,都是借“柳”与“留”谐音,表达挽留和依依惜别之情。《再别康桥》一诗的第二小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中国的习俗中,迎娶新娘一般都在上午,因为伴随着旭日东升的寓意,是对越来越美好的生活的期盼。“夕阳中的新娘”,新娘与落日并置,总是不够吉祥。“波光里的艳影”一句加重了这种印象,夕阳下的光线是昏暗的,水面的波光越发黯淡;倒映水面的影像本来就给人模糊感,波光涟涟又添加了几许晃动、破碎感。其实,这诗意倒与英国文学对“柳树”意象的运用传统相符。在英国文化中,河畔的柳树因长长的柳枝垂到水面,摇摆之间会泛起点点涟漪,故而有哭泣的柳树之说。在英国文学传统中,古老的民歌里就有《柳树歌》(The Willow Song),“She hears me not,she heeds me not/Nor will she listen to me/While here I lie alone/To die beneath the willow tree.”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描写黛丝泰蒙娜(Desdamona),她在临死时也唱“柳树歌”,表达她的悲哀并暗示死亡。而在诗人的现实生活中,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了,从那一刻起洋溢着诗意、挥洒着浪漫的理想化的才女林徽因,就在他的心中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美丽的象征,被回忆定格在想象中的永远的林徽因。

再别康桥范文5

我则在想,作为老师,更应该想的是怎么去教,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再别康桥》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讲读诗歌,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也安排了这首诗歌的学习。诗歌文本看似简单,内涵却很丰富。要想充分挖掘诗歌的内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觉得应该“深文浅教”。

那么,到底怎样教学这首诗歌,才能既达到教学目的,又能让七年级学生易于接受呢?杜威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叶圣陶说:“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他们的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切入点,借助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主动探索、体会诗人难以抑制的眷念情怀。基本思路确定了,于是,我这样设计: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谈告别小学母校的感受,引起共鸣;

2.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3.重温古诗词中的送别名句,比较异同。

第二板块: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欣赏配乐朗诵;2.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指导点拨;4.学生自由朗读。

第三板块:品味诗境,描摹美景

1.品味诗境。全诗共七个诗节,每一个诗节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在品读后给诗歌描绘得图画命名。(示例:挥别晚霞、金柳艳影、青荇招摇、荫下清泉、星辉泛舟、夏虫噤语、挥袖惜别。)

2.描写美景。让学生发挥想象,用优美、形象的语言描写你喜欢的一个画面。(提示:运用一两种修辞手法,融情于景。)

3.交流点评。学生写好后先小组交流,再推荐全班展示。老师适当点评。

第四板块 美读全诗,积累沉淀

1.学生美读全诗; 2.学生尝试背诵。

按照这样的设计,教学这首诗,果然,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收获了求知的快乐。反思这节课,之所以有如此效果,主要是因为:

1.创设了贴近学生的情境。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利用经验对接,用学生告别小学的经历和其他阅读中积累的情感经验,去接近诗人的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情,使之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财富。

2.重视了入情入境的诵读。诵读是通过声音来表达诗歌内在的韵律和附着其上的情感的,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第二板块和第四板块都是诵读,形式不同,目的相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滋有味的朗读,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自然地贴近作品,贴近诗人,理解作品。

再别康桥范文6

关键词: 新月派爱美自由

一、追寻爱

《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一个“别”字,一“走”一“来”道出了志摩对康桥的无限留恋和眷念之情。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当徐志摩回国后,看到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使他由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单纯信仰”的追求而流入“怀疑的颓废”。回想两年的康桥生活,不由得激起诗人对康桥生活的深切热爱之情。诗歌由开始的悠然自得编织美梦到激情四射撑篙寻梦再到结尾的回归现实梦想破灭。作者情感的变化与其曲折的人生经历乃至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诗人善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一开始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结尾处,诗人又一次提到云彩,只是这次把“轻轻”换成了“悄悄”。首先两个叠词的使用,让我们足以能够感受得到,徐志摩有万般的不舍和无奈掺杂在里面。只身一人作别,不愿惊动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它的那份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她依依惜别。真可谓“不敢高声,恐惊康桥”。再者不同的两个小节却选取了同一个意象“云彩”。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寻常物象,而选取云彩这一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云彩本身而言飘忽不定,正是对诗人此时思想状态的真是写照。在作者眼里,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可爱动人。正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就这样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由此可以看出康桥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高。在剑桥留学的两年时间里,他与林徽因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此产生。与林的相识、相知、相恋,这无一不是让他留恋的原因之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他们的爱情的足迹。几年后的他故地重游,“此情可待成追忆”不免会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所以常人眼里的柳树,在志摩眼里也是如此之美。

二、 追求美

新月派又一代表人物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把“三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来看绘画美,诗人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如西天的云彩的轻柔缠绵,河畔金柳的摇曳多姿、流光溢彩;油油水草的青翠欲滴、生机勃勃以及那彩虹似的梦……。并且这一幅幅都是流动的画面,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动感,犹如上演了一部抒情影片:诗人再次来到康桥,重逢的热吻还没有冷却时,又跟她道别,于是他踏着夕阳的辉光,来到了康桥。“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他深情地注目着,暇想着……时光也在缓缓地流动着。沐浴金柳的夕阳逐渐消逝,斑斓的星辉在放歌的彩虹似的梦中出现……

其次音乐美,诗歌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这归结于它的押韵。整首诗的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虽不是一韵到底,但是每一节押同一个韵,并且音节和谐,节奏感强,这也是新月派诗歌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因为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它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 本诗回环复沓。首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和末节“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最后是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

错开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三、 向往自由

徐志摩向往自由、热爱自由。即使是普普通通长在烂泥里的水草,在他眼里都是“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一词在这里是恰到好处。诗人羡慕水草的自由自在,以至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希望自己悠然的依偎在母校的怀抱里,尽情的享受母校“柔情似水”般的温暖而甜蜜的抚慰,再也不离开。他的诗歌,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如诗歌中所写自己泛舟向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找彩虹似的梦……追寻自己的理想,梦寻到了吗?此时峰回路转“但我不能放歌”作者似乎恍然大悟,美好的梦想一下子破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之大。以至后来夏虫、康桥也为我沉默,这一切都流露出诗人的失落和惆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