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和价值观范例6篇

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1

(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

由于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宽松的交流、沟通环境,所以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十分突出。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各抒己见、自由讨论,最终形成多元文化和综合文化,有利于文化范畴的进一步扩大和文化体系的充分完善,其意义和作用非常之大。

(二)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特征

由于互联网是摸不着的虚拟事物,所以人们只能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虚拟性特征与文化的实体性特征形成强烈的反差。尽管网络文化是虚拟的,但是依然能够对实体文化产生强大的作用,人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网络虚拟文化对实体文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网络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由于互联网之上的文化不分国别、地区,不同国家、民族、信仰的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发表各自的文化观点,并且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在此背景下,网络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为文化的自由发展和创新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能够充分增强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学生作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创新水平的主体力量,其创造能力弥足珍贵。由于网络文化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征,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方面、多层次认知和了解文化,并且能够创造文化、创新文化。与此同时,网络文化能够充分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和实践辩证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能够大幅提升大学生的平等理念。

由于网络文化具备一定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特征,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对社会的真实看法,避免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局限性因素。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世界中,人们没有身份差异和知识层次之分,均可以参与到某个文化命题的研究和探讨中去,以自由、公平、平等的方式参与交流和讨论,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有利于大学生平等理念的大幅提升。

3.能够从本质上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互联网之上的文化资源均是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共享的,人们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便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和利用网络文化。当然,人们在利用网络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化资源共享出去,上传到相关网站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参透。如此一来,大学生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自然会树立起来,在获得别人资源帮助的同时,也不忘将自己的文化资源分享给他人,这种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化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形成。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主流价值意识被弱化。

由于网络文化具备多元化特征,所以大学生在接受主流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倘若受到非主流网络文化的影响,那么势必不利于其主流文化的学习和主流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同时,网络文化集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流行、非主流因素,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格局下,大学生主流价值意识难免会被弱化,从而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激励和引导,使得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逐渐降低。

2.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受到侵蚀。

网络文化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形成,由于当前互联网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网络文化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不良的网络文化必然会扭曲事实,歪曲文化的真实性,亵渎文化的传统意义,大学生倘若不假思索与辨别,势必会接受不良网络文化,受到网络文化的侵蚀,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势必会受到冲击和影响,最终导致大学生对文化理解的偏差,非理性的行为长期存在,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恶劣影响。

3.网络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其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黄金阶段,其价值辨别水平较低,文化分辨意识较弱。因此,在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极易受到部分非理性网络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使其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近年来,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极端主义者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蛊惑,肆意在国内传播分裂思想,制造不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恐怖极端活动,其性质极其恶劣。在此背景下,倘若大学生的意志不坚定,极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侵蚀,将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某种层面来讲,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正确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塑造策略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的形成,需要政府、高校、家庭与大学生四者共同提出应对策略,笔者通过本章节内容,从以上四个层面出发,详细阐述各主体的应对策略。

1.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互联网环境平台集中整治和统一监管策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直接关系到互联网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结合网络文化发展趋向以及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学习意识,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针对网络平台上的违法软件、违法行为,政府要多方筹措,提出严厉打击方案。同时,需要进行网络文化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创建,专门维护网络文化良性环境。此外,政府要加大对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利用公共教育经费,设计、开发正规、专业的网络文化交流、互动平台,为高等院校师生和文化爱好者提供安全、舒适、可靠的文化环境。

2.高校层面。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培养的主体,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形成。针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高等院校必须打造专业化、精英型师资队伍和文化教育团队,针对网络文化环境下各类大学生,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方案,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化辩证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文化认知水平,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文化。同时,高等院校要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设计、开发出符合高校本身实际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学习现状的网站平台,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学习环境。此外,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力度,培养大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以此来应对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和不良影响,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家庭层面。

家庭作为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行为意识。因此,家长在处理好家庭融洽关系的同时,要从小引导孩子正确上网的习惯,正确辨别互联网之上的各类文化,坚决抵制不良文化对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侵蚀。同时,家长必须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将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防止网络文化对学生正确行为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4.个人层面。

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2

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其联系

(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涵义

1、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现论表现形式。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2、人生观。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素质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

3、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的一种判断好坏、是非、利弊、善恶的观念,它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一个人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生观,反映了世界观,直接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它的具体体现。人生观与价值观紧紧相连,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价值观引导人生走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丰富着和发展着世界观。

二、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青年干部成长的首要前提

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涉及诸多因素,研究青年干部成长的内在规律,已成为新时期党建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一,循序渐进的规律。从普遍性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成长,是素质能力的提高和职级晋升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轨迹就是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台阶,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一般都要经历知识能力储备期、适应过渡期、优势发挥期和成熟稳定期几个阶段。

第二,自我成长的规律。个人素质是人生的资本,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和决定性因素。只有强化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才能在量的积累中实现质的飞跃,加快成长和成熟。第三,实践煅炼的规律。这是我们党培养和锻炼干部的根本方法,也是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一是在基层中锻炼。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二是在逆境中锻炼。苦难与挫折往往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增长经验和才干。三是早压担子早成才。要把看准了的、潜力大的年轻干部早点放到有利于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去煅炼,促使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早成才。

第四,环境造就的规律。一是良好的组织环境是领导干部成长的关键因素。二是和谐的家庭生活对领导干部成长举足轻重。三是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年轻班干部成长的根本条件。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要条件。

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青年干部要像郑培民那样,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把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铭刻在头脑里,落实在行动上。

(三)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

《》是对党的性质和最高纲领的概括,为每一位共产党员和青年干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每一位共产党员和青年干部都要时刻对照检查,不断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三观。一名好的党员干部,只有坚持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三、青年干部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要高度重视学习。

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及相关的领导工作知识。列宁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要将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修养、一种追求。

(二)不断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

理想信仰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也是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楷模。

(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经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如何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要靠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更要靠高尚的人格和人生追求。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四)践行科学发展,做能干型干部。

同志指出…...要干成事、干好事,就必须有做好工作的能力。一是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和历史观,将科学发展做为衡量政绩的主要标准,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以求真务实作为实现政绩的基本途径。二是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开拓创新的能力。中青年干部要保持和发挥易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优势,使之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竟争优势。要克服急躁性格、自满思想和畏难情绪,在创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五)坚持权为民用,做清廉型干部。

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3

我是2010年参加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到现在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多我的时间里,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了新的认识,对党的性质和本质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一切都得感谢党支部全体同志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谢谢!这一个季度我的思想感悟很多。

一、增强了对党性方面的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整个儿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员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各个时期,都起到了模范带头的先锋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此时此刻,更明确显示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的抓住机遇,才能够顽强的面对挑战,才能够实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二、进一步端正了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端正入党动机就是要摒弃个人利益和私心杂念,而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争取入党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提高觉悟、以实际行动使自己具备党员条件和素质的过程。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必将不断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在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深化自己的行动,纯洁自己的思想,不断否定自我,在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4

关键词:车身设计;生态观;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30-02

1引言

1886年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汽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汽车设计的过程蕴含了浓重的人文价值。车身作为汽车设计中最能打动消费者的部分之一,反映了人们的文化、审美和消费观念。同时,汽车作为一种工业的产物,它的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消耗着自然资源。车身的生产制造过程也不可避免的进行着大量的资源消耗,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车身的设计也成为了发展趋势。

2车身结构设计中的人文价值

2.1车身设计中的人本思想

21世纪,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不再只是一部机器,更上升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车身设计是汽车设计的重要一环,而设计的自然属性就是以人为本,因此车身设计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人本思想。

(1)从造型上看,车身的设计融入了工业美学概念,在体现设计者灵感的同时,更加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审美观。促进汽车造型逐步发展的因素除了设计者的经验及知识水平外,更多的是消费者的审美水平的提高。如今,消费者对于流线型车身的喜爱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故而,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各大汽车生产商也将流线型车身作为车身设计的主流,德国大众汽车和宝马汽车便是其中的代表,见图1、图2。

(2)车身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和乘客乘坐或者是货物运输场所,它的设计和制造始终要将人的安全性放在首要的位置。

车身的制造普遍采用钢板焊接工艺,因此,钢板的厚度和焊接方法就成为了车身结构强度的决定性因素。目前,轿车车身材料主要是金属薄钢板,一般厚度在0.6~2.0 mm。国内各汽车企业都将车身的钢板厚度控制在0.65~0.9 mm,例如,东风本田的车顶钢板厚度为0.65 mm,上海通用凯迪拉克的车顶厚度为0.7 mm。在焊接方法上,目前德系车的车身焊接主要采用激光焊接方法,相比于日系车采用传统的点焊方式,激光焊接可以使焊接过后的车身变形更小,因而强度更高,对驾驶者以及乘客的安全更有保障。

(3)设计者在设计车身结构时,很大程度上考虑到了驾驶者和乘客的乘坐空间,尽可能地将活动空间最大化,从而达到最佳的乘坐感受,这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此外,如今的车身设计已经不再仅仅顾及驾驶者和乘客的人身安全,行人的安全也是车身设计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如何可以在汽车进行中低速行驶时对被撞击行人的伤害达到最小化,已成为车身结构设计的一个目标,这也是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2.2车身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车身代表着汽车的形象,车身的外形设计历来都被设计者所重视。人们初次见到一辆汽车,首先关注的就是车身的外形。车身的设计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可以从车身的整体构造以及例如车灯、进气栅、尾部等细节的设计体现出来。尽管现如今车身的外形随着设计师不断涌现的奇思妙想和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审美眼光而不断的更新,但是,那些属于汽车本身的传统家族式特征依然不可撼动地被保留下来。这些家族特征使这些汽车品牌深深的刻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成为一种文化和身份的象征。消费者不仅能从一辆汽车的标志识别出这辆汽车的品牌,还可以从这辆车的家族特征来辨识这辆车。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家族特征都十分明显,如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汽车的鹰眼前大灯、美国通用公司汽车的条状进气格栅等,见图3(摘自新浪微博)。

汽车的家族特征,诠释了其本身的传统和历史沉淀,成为了一种超越于形式的文化、性格和品质,使消费者在享受其拥有的技术的同时,更加体会到了一种文化气息。反观国内的一

些自主汽车品牌,如奇瑞、一汽红旗等,虽然在不断的更换着新的车型,但是同一系列的汽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前脸或前大灯。这些汽车品牌的家族特征没有被很好地保留和发扬,消费者又将从何处体会到这些汽车品牌的文化内涵呢?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3车身设计中的生态观

3.1车身设计中的绿色观

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给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然而,工业革命以来,设计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违背了设计的最终目的。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成了设计者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汽车工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整体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但在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上却没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车身的设计和制造也是如此。将可持续发展引入车身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使车身设计理念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成为了车身设计发展的潮流。

从车身的材料上来看,车身用材料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金属材料,如钢板、铸铁等重金属材料以及铝、镁、钛等轻金属;另一类为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玻璃、橡胶、非金属复合材料等。目前,汽车车身的材料主要采用成本高且难以回收的镀锌薄钢板或者普通低碳钢板,这些钢材在汽车报废后的回收利用率普遍偏低,故而新型易于回收的车身材料的研制已经提上了日程。铝、镁合金材料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另外,从车身的尺寸上看,小型化成为了现如今车身设计的一个主要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现在很多汽车厂商在不断开发体积小、机动性强的新型汽车,如奥迪Q1、奔驰Smart等。设计者们设计出可折叠式的汽车车身,当汽车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以节省空间,折叠后的体积可以减少为原车体积的1/2甚至是1/4,这样的设计大大节省了空间,同时也可以缓解现如今越来越严重的“停车难”的问题。

再有,从降低汽车行驶风噪上看,车身造型普遍采用的是流线型的设计,并加强车门密封性和内部密封性,这样在减少汽车行驶风噪的同时也减少了汽车的燃料消耗,从而减少对环境有害物质的排放。

3.2车身设计中的仿生理念

直到现在,仿生车身都一直受到设计者和消费者的追捧。一直以来,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自然界。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仿生学使得人们师法自然的思维正式的形成了一门科学。仿生学的产生同时也激发了汽车设计者的灵感。应用仿生设计的汽车,可以体现汽车的个性特点,从而在外形上打动消费者。另外,车身应用仿生设计,除了可以使车身造型优美以外,更有利于节约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保时捷911就是利用酷似青蛙的车身外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在高速行驶时的风阻。世界各国的汽车公司在仿生汽车设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作为,如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甲壳虫系列汽车、保时捷911汽车等,都仿照生物的外形进行设计,使这些汽车品牌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经典,见图4。仿生设计使汽车在给消费者带来感官冲击、提高汽车性能的同时,也代表了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过程。

4结束语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其设计与制造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十分值得关注。车身作为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在外形的设计及材料的选择和制造过程中对汽车整体的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影响十分巨大。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车身的设计和制造必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5

关键词:人际传播;大众传播;融合;大学生价值观

大众传播在传播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上无可比拟,但是人际传播在互动性和劝服性上优于大众传播,二者的结合是实现较好传播效果的需要。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合为大众传媒,会导致大学生群体经受着强烈的冲击,也在思想上有了巨大的转变,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一、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定义与融合

人际传播与人内传播的最显著区别就是传播者打破了只面对档案进行信息传播的空间,将档案信息传播互动放在两个主体之间,具有自主性、民主性和自发性,是目前社会中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人际传播主要有正式的及非正式的,两种拥有同样的传播动机和目的,即准确获取对方主体给自己传达的信息,通过接收信息分析环境,对自己的行为及时做出调整。

从定义上来说,大众传播主要表现为在特定范围内的,能够在短时间内确保元素传播的传播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大众的传播意识,另一方面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人际传播通常为一对一。两者的共同点表现为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完成,在两种相互融合的话语体系下,参与的主体才可以实现对流传播。

从功能上来看,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同样具有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特点,大众传播一方面弥补了人际传播的不足,同时扩展了其传播渠道。与此同时,人际传播加强了大众传播的成效与传播力度,促使传统的单一渠道变成多元渠道,实现了受众与传播者随时随地的信息互动与传播。

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特点与影响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积极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程度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逐步形成,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社会各领域带来了不良影响。

分析当前二者融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文化的多样性。第二,文化的流动性。第三,文化的商品性。首先,人际传播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开始考虑文化所处的环境及文化传播的整体环境,更多年轻人的出现与参与促使人际传播逐步向着大众传播转变,形成了以年轻人为主的文化氛围与文化体系,社会精神娱乐文明更加显著。但是,这种融合也造成文化层次逐步下降。

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趋势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有人对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做出这样的解释,即它是超脱于传统的媒体模式,具有创新理念,是一种新的媒介主体。随着网络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在传播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文化冲突正在加剧。在信息社会里,大众传媒环境的繁荣使大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他们不崇拜权威,不一味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我就是我”成为现代大学生的生活逻辑。目前,渗透到校园中的大众传媒对世俗文化的宣传使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走向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的多元信息促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观和恋爱观都呈现出世俗化和现实化的色彩。

2.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导致大众文化更加娱乐化和多样化,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中获取文化的渠道千变万化,文化理念和价值理念随之根据不同的爱好取向,以多元、多变和多样的形式“占领”他们的思想。最典型的是,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等成为大学生思想的一部分。

3.文化多元化的产生与影响。众所周知,网络的流行进一步加快了文化元素的交融与流动,一些网络微电影、广告、网络平台娱乐节目、流行舞蹈等,为许多年轻人带来了精神空间。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等不稳定的情况下,思想还未成熟,容易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误导其价值观。

四、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合下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对策

综上所述,随着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媒体时代的到来,诸多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大众内容传播并不再是简单地单向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丰富多彩的媒体形势已经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学习方式以及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清楚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要对大学生当前的身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要对其所在文化环境进行实地了解,清楚其文化价值取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应结合当前大众文化发展趋势,充分合理地运用文化的正面影响,以及合理的手段与方式来维护学生的尊严,扭转其错误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正确文化宣传及传播过程中,使其形成正确的文化道德观念。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前大学生周边娱乐环境太复杂,尤其是网络渠道。对此,笔者认为需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文化协会,有组织、有系统地为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将正确的大众文化融入当前的大学生校园文化中,帮助大学生辨别是非,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借助多媒体,给大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高校管理部门或者思政教育者可首先播放社会热门视频短片,时长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并向大学生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基本过程,然后就此事件进行分析,介绍事件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大学生在教育者的解说下能更全面、客观和理智地了解媒体传播的价值观,防止因为不了解事件真相而导致大学生产生偏激观点。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势态的逐步深入和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全球思想文化交流、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多元和复杂信息通过人际传播被大学生接收,日益渗透到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对于大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必须要加强和改善新媒体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还要树立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对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道德素养及自我判断力。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3]张琦.试论人际传播与大众媒介的融合互动关系及其新时代特征[J].传播与版权,2013(6).

[4]林N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6

讨论价值观教育,需建立在对“价值观”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价值观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张岱年所言:“在文化生活中,指导人们的行为活动的,首先是价值观。”价值观与价值观念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相互区别。价值观念是关于某类事物的意义或价值状况的看法,具体来讲,“价值观念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符合与违背人们愿望的观念,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的或者不好的根本看法,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1](P130)价值观念反映某类客观事物对人和人类的意义或价值。而“价值观,是各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知识的一般观点或根本观点的概括”[2](P64)。虽然这两者之间相互区别,但它们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价值观比价值观念更为根本,它是价值观念的核心和基础,是各种价值观念的抽象和概括;价值观念则是价值观在有关问题上的体现和具体化。”[3](P131)在实际生活当中,是价值观念而非价值观在真正地指导人们的价值判断选择和行动取向。“在现实生活中,现实地存在并起作用的是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价值知识,而不存在脱离具体的价值观念、价值知识。

价值观只是在价值哲学研究兴起以后,作为科学研究,研究价值哲学的学者才从大量价值观念、价值知识中概括出关于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或基本观点的价值观。”[4](P64-65)那么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或价值观念是什么关系?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是什么关系?简单地说,“信念、信仰、理想是价值观念。信念、信仰、理想以价值观为指导,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信念、信仰、理想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念,所以,人们的信念、信仰、理想是价值观的集中表现”[5](P65-66)。理想、信念、信仰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本研究将着重探究的问题。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等一切现象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世界观是隐藏在最深层次的主体意识,决定着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样,价值观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反作用。价值观内在蕴含着价值,一旦形成和确立,就作为个体的一个主观条件或内在因素对人的具体活动发挥引导和定向作用。人们对某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也必然是经过比较和评估,并赋予它一定价值意义的,所以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必须以主体的价值参与为前提。虽然价值观与价值观念有着一定区别,但“二者如果等同使用,用价值观来表示价值观念,似乎没有多少困难”[6](P413)。因此,本文将从广义的角度,将价值观理解为既包括价值观念也包括价值观,即本文对价值观与价值观念没有作严格的区分。

二、是否应该进行价值观教育?

是否应该进行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问题。古今中外很多学者对于这一问题均持肯定态度,这里不多加阐述,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是对此问题持否定态度的观点。我国古代的老子和庄子对于理性均持批判性态度。在老子看来,由于社会是一个不断退化的过程,因此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会使得人越来越脱离原先的本质。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而培养好的百姓的最好的方式是道法自然,循人本身的天性,不应该进行教育,因此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儒家认为知识是一种德行,而在庄子看来:“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因此他认为应该:“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简而言之,老子和庄子均认为社会是不断退化的,是不断变“坏”的,如果通过教育而使人获得道德、价值观的话,那么这样的道德、价值观也是不好的,是逐渐变坏的,要保存人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就不能通过教育,而只能通过发扬“道”。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来看,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也受到质疑。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进行过深入讨论。在资本社会里,统治阶级必将利用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去教育民众,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人也都具有思想意识,因而他们也会思维;既然他们作为一个阶级进行统治,并且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整个面貌,那么不言而喻,他们在这个历史时代的一切领域中也会这样做,就是说,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一般来说取决于生活条件,资产阶级认为道德教育就是灌输资产阶级的原则,而且资产阶级没有使人民受到真正教育的经费,即使有这笔经费,它也不肯使用”。而“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因此,由资产阶级主导的价值观教育必然会使人的“异化”不断加强,以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所开展的价值观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推行价值观教育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从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价值观教育具有其合法性。从社会个体的角度来看,个人价值观的获得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我们知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逐步改善自己、发展自己。事实上,人的思维方式及其价值观只能从现实实践生活中获得。“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作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它只能从人的现实生活中获得,而教育是人获得价值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社会需要也必须将价值观灌输和传导给社会个体。社会对人具有先在性,即个体社会成员必然要接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达到的既定的知识、观念,接受已有的社会的价值体系。加之,社会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通过教育,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传授给社会成员个体,以促使其形成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个体价值观念。由此,笔者认为尽管价值观教育具有阶级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由于人的本质属性以及社会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的必然性和合法性。

三、价值观是否可教?

价值观是否可教,这是价值观教育的可能性问题。两千多年前,美诺向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德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吗”?苏格拉底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作出了相反的结论。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没有人喜欢或追求恶,做恶的主要原因是对善的无知。科学的诊治和道德的知识不过是知识的一部分。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他的灵魂一定是智慧的。一个拥有真正智慧的人,他的领会就一定会将他引向正确的行动。有善的灵魂就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相反则可能纯系偶然、伪善或好心办坏事。因此,苏格拉底认为,德是可教的。如果道德的确如苏格拉底所言是一种“知识”,是一种知识或知识体系,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就是可传授的。但是道德又不仅仅是知识,它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识见”,不可能通过德目的说教与学习去获得,需要道德主体通过“无知的觉悟”才能彻底领悟。因此从反对诡辩家们用灌输主观意见的方式教授道德的立场出发,在《普罗塔哥拉》中苏格拉底又曾得出了“德是不可教的”的结论。价值观教育需要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层次上考虑价值观教育何以可能,以及价值观教育应该怎样、什么样的价值观教育才是合理的等问题。那么,价值观是否可教呢?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观的主体性常常表现为个体性,是个体和群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并不能依靠灌输或者强制的手段来获得,虽然教育并不等于灌输,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说价值观是不能被教的。具有代表性的是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美国的价值澄清学派,他们认为“价值是个人的事情,价值澄清理论所要澄清的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自己的价值。……教师不应该再像传统社会一样,担任社会代言人的角色,向学生传授社会既定的道德价值观;不应该是既定道德价值观的传道者,而应该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持中立态度。

所谓教师的价值中立……,一是在进行价值澄清时,教师应竭力避免事先支持任何观点从而规定事情的结果。……二是在处理价值问题时,教师必须采取不偏不倚的办法,确立一种可接受的氛围,使学生基于他们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三是在与价值有关的问题上,教师不以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的判断。”[7](P55-56)由于价值中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价值虚无,因此这种观点实际上否定了价值观教育的可能性。与此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观教育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王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价值观的属性和教育存在的前提及其承诺,认为人的存在具有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规定。她认为:“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人的存在的‘自觉’与‘自决’;事实前提是人的存在的‘既成’与‘可能’;教育的主题是人的存在的‘差异’与‘普遍’;教育的实现是人的存在的‘教化’与‘传承’;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存在的‘生成’与‘超越’。那么,价值观教育到底是否具有可能性?本文认为,个体或群体的价值观需要且能够通过教育来获得,这主要是基于对“教育”的考察。从教育本身的角度来看,教育必然涉及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因为教育本身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知识教育居于基础性地位,而价值观教育居于核心地位“。事实上,教育作为人类成长所特有的过程,总是包含着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在人们中间传达某些重要的价值观,尤其是向社会的下一代传达基于历史经验证明值得恪守的价值原则。只要谈到的是完整意义的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肯定教育必然是根植于特定价值观的,它不可能不同时传达知识与价值观这两种内容。……教育当然不是价值无涉的,它只是在处理知识方面的内容时具有相对有限的价值中立性。”[8](P108)因此,价值观教育具有可能性。

四、什么是价值观教育?

上一篇关于报告

下一篇家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