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例6篇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1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消失、可能意愿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坐 站 听 学习 开始 禁止 表扬

表示心理活动的:爱 怕 想 希望 怀念 喜欢 羡慕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在 有 存在 发生 增长 发展 演变 生长 缩小 死亡 消失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助动词):能 会 要 敢 可以 应该 应当 必须 能够 愿意

表示趋向的(趋向动词):来 去 上 下 进来 起来 回来

表示使令的:请 让 叫 使 派 命令 请求

表示判断的(判断动词):是

二、基本用法

1.动词前能加副词,受副词修饰。例如:

不学习 不说

但是,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助动词以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不能说“很学习”“太说”。

2.动词在句子中经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例如:

大家都支持他。

我读小说。

3.动词后边一般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如“做”可以说“做着、做了、做过”,分别表示动作进行、完成、经历的意义。

4.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例如:

看看 坐坐 研究研究 打扫打扫

5.助动词是能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意愿或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助动词后面不带名词。例如:

我能进去吗?

6.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例如:

太阳出来了。

你进去吧。

7.判断动词“是”用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作用。

①表示判断事物等于什么,前后两部分可以互换。例如:

鲁迅是《朝花夕拾》的作者。

②表示事物属于什么,前后两部分不能互换。例如:

蛇是爬行类动物。

③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或情况。例如:

他们都是满脸的愁云。

④表示事物的存在。例如:

山前是一条小河。

三、注意事项

1.动词多数能带宾语,少数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休息”“游泳”等词,只能说“我去休息”“我能游泳”,后面不能带宾语。

不及物动词也不能受“很”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如不能说“很休息”“很游泳”。要想说通,只能加上其他动词。如“很会休息”“很爱游泳”。

2.动词的重叠还能表示出特殊的意义。叠用后表示短暂,如“你休息休息就会好的”;有时表示尝试,如“让我也写写”。

3.有时动词带上“子”“儿”等附加成分,就具有了名词的意义。如“剪”与“剪子”,“盖”与“盖儿”。

4.使用时要注意动词与名词的分别。名词一般不能受“不”修饰,动词则能;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动词则能重叠;名词能受数量词修饰,动词则不能。例如“疑问”与“怀疑”。

四、即学即练

1.指出下面的词是动词还是名词。

特点( ) 坚持( )

决心( ) 热爱( )

2.指出下面句子中黑体词的词性。

①他已经向老师报告了这件事。

( )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2

摘要:运用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对强调这种言语行为进行考察,发现强调是在心智的意向性作用下通过语言不同表征形式的反常化,象征性地突出某个语义成分的特殊性,以引起受众的特别注意。强调寄寓了表征主体的意向性态度,体现了主体进行话语表达时所作的主观努力,在信息意图的基础上凸显交际意图,实现其交际目的。

关键词:

强调;意向性;凸显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12304

一、引言

强调(emphasis)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可归为修辞格,其实质就是一种语言标识现象。学术界对强调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描写”,主要涉及定义、性质、分类、修辞特点和语用功能等。随着语言学研究从描述向解释的转向,更多的研究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来探究强调。阐释强调本质的文章,主要有五种观点[15]:(1)强调是一种修辞格,(2)强调是一种附加表达方式,(3)强调是一种信息处理方式,(4)强调是一种心理现象,(5)强调属于量范畴。这五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因受看待问题角度的局限,也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至于强调的语用动机是什么,其生成机制如何,以及影响其运用的心智条件等问题,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针对强调这一语义语用范畴,我们拟运用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来作一番探究。

二、意向性与言语活动

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以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为基础,秉承认知科学的涉身哲学观,以心智活动为对象,视语言活动为心智活动的反映,并试图通过语言发现人类心智机制,从而解决哲学中的心身(mindbody)关系、意向性等问题。其中,意向性(intentionality)作为当代心智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尤其受到关注。何为意向性?在Jacob看来,意向性是指心智对事物、特性和事态进行关指、描述、表征的能力[6]。塞尔认为,意向性是人们指向或关于客观世界的物体和事态的心智能力,而意向状态总是关指某物,意向如同信念、欲想、希望和恐惧等,是意向状态的一种[7]。徐盛桓进一步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向性就是用人的需要来改造、规范物的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8]。纵观中外学者对意向性研究的成果,意向性总体上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意向性具有关指性,即是关于(about)什么的,其具体体现为话语表达的取向和话语关注的焦点内容。意向性是心智的一种特性,正是通过这种特性,心智可以指向一个客体对象并表示对它的信念、愿望、希冀、憎恶、赞扬、谴责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心智与世界的关联就是通过这些不同的意向性状态来实现的[9]。也就是说,社会中的人只有通过心智的意向性关指作用,才能开展对象性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第二,意向性具有寄生性。心智将意向性施加于那些本质上并没有意向性的实体之上,方法是将表达心理状态的满足条件有意地赋予该外部物理实体,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向性即为“寄生意向性”(parasitic intentionality)[10]。人们只有将自身的心理状态或感受寄寓在话语里,才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这样,将体现意向性的各种心理状态与一定的语言表现形式相结合,于是有了意向性的语言表征。

第三,意向性在进行语言表征时具有选择性。心理学家发现,认知主体总是倾向于关注那些对于自身可能有意义的事物,这就需要在行为和认知中选择与定向对自身有意义的事物[9]。可见,客观对象的具体语言表征是意向性发挥选择作用的结果。

心智哲学对意向性及与语言关系的研究表明,语言的运用源于人的身心关系,语言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言语活动作为主体针对心智中某一客体而进行的对象性活动,自然也要受到意向性的作用。意向性的作用表现为,在语言思维的语言表征形式表现为物理形式之前,即思维过程中表征主体已经根据自己思想表达的需要对具体的表征行为进行了调整,以展示自己意向的内容和态度。强调作为一种言说方式,也必然受到意向性作用的调节,即在强调过程中,话语主体确定针对强调的需要所确立的意向,并确定强调意向性的关指性,表明它是针对什么的,并在意向性表征过程中体现出选择性和寄生性,反映我们为什么要选定某一特定强调形式来对意向性所关指的内容进行表征。

三、强调与意向性

心智在意向性作用下调控言语行为活动,以体现话语主体的目的性(包括意向内容和态度);话语主体因具体语境下话语交际的目的和需要,对话语的形式进行调整和规范。具体来说,强调就是指在语言思维过程中,意向性发挥调控作用,在语言表征层面通过添加通常情况下不应有的语音、语义或语法标识或变更通常使用的表征方式等手段来体现主体的寄生意向,达到认知突显的交际目的。这些用于强调的语音、语形标记都可以认为是人赋予语言的人为标记,体现人的意向、态度,而且这种标记具有一个共性:无论是语音还是词汇性标识,都具有极性意义,或者表示程度极高,或者表示范围极广等,这些标识具有隐喻性暗示作用,其语用动机就是提醒受众对某一语义成分的出格属性予以格外注意。譬如汉语感叹句“这本书是多么有趣啊!”采用平急降语调,致使程度副词(亦即感叹标记)“多么”所标示的感叹中心“有趣”与其他句法成分之间发生音高上的急剧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从语势量的差异突出“有趣”的极性,即程度异常高。在英语里,像hell这种名词因其本身也表示极性意义,所以也常常用作强调标识,英语中的其他短语如on earth等也是从范围极广这一点来突出强调的。下面以Who the hell is he?为例来识解强调句的心智运作过程(见图1),讨论其生成机制及其运用的心智条件等[11]。

图1举例识解强调句的心智运作过程

图1中话语主体的意向是询问那个人的身份,尽管使用一般的语法构式Who is he?就能达到目的,但为了进一步明示自己的态度,增强说话的语势,说话人选用添加强势语(the hell)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意向,进行标示。Hell一词原本表指巨大的痛苦或极不愉快的经历,后经过语法化,其痛苦义和不愉快义脱落,以the hell短语形式出现时仅仅表示程度极高,成为一种语法标记,这种语法标记也就体现集体意向性,也就是说它能让受众从中解读它所负载的说话人赋予在它上面的具体的交际意图。具体来说,其强调的生成过程可以表述为:首先,话语主体有表达的意向,其意向内容是询问对方的身份,可以用一般的语言载体Who is he?来实现。其次,为体现话语主体极为明确的意向态度,必须使用具体的标识手段,而且这种标识必须引人注目。话语主体可以用语气词之类的语音载体来表征,可以是on earth,也可以是the hell。当然直接使用祈使句,如说成Tell me who he is, please.也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其中涉及的选定过程也体现出话语主体的意向性。鉴于话语主体的意向态度相当强烈、急切并带有情绪,因此只能选择较为短促的话语来表达,并且选用语气副词或类似于语气副词的语词来作为强烈情绪的承载,即使用语气标识或感叹标识。第三,标识话语主体意向态度的语词必须符合集体意向性。只有这样,话语的意向态度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这就是话语主体在意向性作用下选用表示极性的标记词来表示强调的情形。

强调的另一种情形,就是采用特异的语言表征形式来体现话语主体的意向态度,以引起听话人的特别注意。譬如,刘丹青曾讨论过强调代词“自己”,如:小张自己走了[2]。的确,一般情况下说“小张走了”,不言而喻是指他自行离开的,信息已足够,这里再添加“自己”,貌似多余,然而正是这种赘余用法使之显得出格,从而起到了标识作用,引起听话人对其离开的方式格外注意,最终达到强调的目的。

语言使用过程中,这类采用特异句法表征形式的强调比较普遍。拿英语来说,像其典型的强调句型It is that本身就是对正常语序的颠覆,如It is on the eye that I beat him相对于I beat him on the eye,就因为其出格或异常的表征方式而引起受话对象的特别注意,以便实现其交际目的。句法或修辞上所采用其他手段如矛盾修饰、倒装、反复句式、排比句式等也都是以句法的特异形式来达到突显的目的,如He makes a sweet mess of everything一句中用原来带褒义的形容词sweet来修饰带贬义的名词mess,属于矛盾修饰法,故能加强说话的语气。

排比与反复之所以能起到修辞效果,同样是因为其非同一般的句法或语篇突显形式。譬如,间隔反复就像歌曲反复出现的主调,马丁・ 路德金的演说词I have a dream就是很好的例子,I have a dream这句话在演讲中自始至终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重复通常就是强调。重复三次的符号,常常具有加重语气的功能[11]。不仅仅是重复三次的符号,语言运用过程中,重复三次或多次的词语、结构和句式等都能达到强调的目的。

事实上,这里所谈到的两种表征方式是相通的。语音强调就采用格外高的音调,词汇标示就采用表示程度格外高、涉及地域格外广的词汇,都是使用或添加增强语势、加重语气的标示说话人态度的超句法形式、话语标记或词汇。标示的结果就是打破常规,进行陌生化,以引起注意,从而在信息意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突显交际意图。无论是语音突显、词汇突显,还是句法突显,都是不同层次的标记形式,寄寓了表征主体的意向性态度,是话语主体表达时所作的主观努力。语言使用过程中只有标新立异,进行非常规性的表达,才可能引起受众的特别注意,从而实现具体语境下的特定交际目的。

四、结论

从语言运用来说,语义表达起始于心智的意向性。话语修辞中所说的强调,即认知上所谓的突显,就是心智意向性作用下选择的结果。强调的每一种具体形式都是话语主体按照自己表达的需要,为体现话语的明确意向在具体言语活动中调整具体言语表征形式的结果。同时,在理解一个强调表达式时,我们既要弄清客体对象的概念化过程,又要根据语言的不同标示形式准确把握其间可能涉及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事实,准确识解话语主体的表达意向。

参考文献:

[1]鲁莹.现代汉语中的强调现象研究概览[J].湖北社会科学,2011(8):137139.

[2]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19,122.

[3]汲传波.强调范畴及其相关句法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2349.

[4]张辉松.语言的强调功能及其心理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26628.

[5]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7.

[6]徐盛桓.话语理解的意向性解释[J].中国外语, 2006(4):3337.

[7]SEARLE J.Making the Social World[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25.

[8]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112.

[9]徐盛桓.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J].外国语文,2010(5):3035.

[10]SEARLE J.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5,251.

[11]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404.

[12]陈复华.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691373,16861689.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931198,14661471.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3

一个戏剧小品剧本里的语言(文字),除了人物表外,主要是由两部分文字(语言)构成的,一是作者的“舞台提示”,二是剧中的“人物台词”。

一、舞台提示

也称舞台指示,是剧本里的叙述性文字说明。内容包括对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剧本中的舞台提示,大致可以分为:有关人物外部动作的“提示”;对人物讲台词时内心情绪的说明;关于人物活动环境的提示等三种类型。戏剧小品剧本中的这些舞台提示,不仅作用于剧本读者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舞台上获得直观的体现。尤其是关于人物活动环境的提示,是需要舞台美术工作者的精心创作的。这类语言提示,主要是布景和环境的说明,在演出中为人物活动提供一种特定的时空环境。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戏剧小品具有形式短小、情节简练、线索单一等特点,所以,在舞台美术设计上多借鉴中国戏曲的虚拟写意手法,有时仅为一桌一凳,或某一环境中的一角等。因此这类提示语言,应根据剧情需要写得简练、清晰、准确。

二、人物台词

人物台词是戏剧小品中的人物语言,也即戏剧小品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构成戏剧小品戏剧事件或情节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塑造,矛盾冲突的展示,戏剧氛围的渲染,思想内容的揭示等,主要都是依靠人物语言来完成的。人物台词在戏剧小品语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影响和左右一个戏剧小品创作的成败。因此,写好戏剧小品的人物台词,是写好戏剧小品最为关键的环节。

戏剧小品的人物台词,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对白、独白、旁白等三种形式:

1、对白。对白也称对话,亦即戏剧小品中角色相互间的对话。是剧本台词的主要部分,也是人物语言的核心。如前面所述,它是构成戏剧小品戏剧情节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塑造,矛盾冲突的展示,戏剧氛围的渲染,主题思想的揭示等,主要是依靠人物对白来表现的。在戏剧小品的人物台词中,人物对白是大量的,在人物台词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对白写得好坏,常常决定着一个戏剧小品艺术质量的优劣和高下。

2、独白。也称内心独白,是演员借以表达角色思想情感活动的内部无声言语过程。在戏剧小品中是剧中人物独自一人所说,或通过形体语言所引起的反映传达给观众的台词,亦即人物内心活动的自白,是人物直接向观众吐露的心声,或表明角色对人对事的态度。在戏剧小品的创作表演中,独白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语言手段。

3、旁白。也是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语言方式,是指在剧情进展中,剧中人物在一旁评价对手言行或表述本人内心活动的台词。一般假设为同台其他剧中人物未曾听见,或作为直接同观众的交谈。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将“旁白”称为“打背供”,简言之,就是剧中人物背着别的剧中人物,向台下观众说的心里话。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4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句义,直接感知词语意。

一些词语在出现时,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语意,触手可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如《将相和》一文中的“负荆请罪”一词。前文有“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样通过阅读前文中的词句,可以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这是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又如《翠鸟》一文“鲜艳”一词语。下文有“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本身已能够说明“鲜艳”了。教学时应先让学生读下面的语句,再提炼出“鲜艳”一词。只有在读中悟出词语意,若去粘讲,则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

2.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

语句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虚词,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唯恐丢字漏字,挂一漏万,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最实用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崛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如《海滨小城》一文中“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一句中要理解“甚至”,先要弄清“打扫得十分干净”与“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的关系是:后者表前者的程度深,值得一提,非常突出,所以用“甚至”。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可先去掉需理解的词语,读懂句子,悟出关系,再说明用这个词语来表示上、下句的层次关系。

3.联系上、下文语句所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词语。

这种方法是被理解的词语大多是在记事的课文中,学生往往特别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此时,学生对维持故事的完整性、延续性有强烈欲望。教师可抓住契机,可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理解词语。如《养花》一文中的“循环”一词,从字典中找解释,显然行不通。由于“我”爱花,又有腿病,所以“我”想借养花来调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于是,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看看,……然后回……然后再……,就是“循环”继续往下发展,遇到突变天气,全家抢救花草,第二天,天气好转,又搬出来,再次形象地理解了词语。

二、运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运用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法文法。

1.近义词比较:就是让学生在比较近义词的异同时,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同词异义:指同时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我的战友》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

三、演示法,理解词语:

1.学生演示: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自然段中“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一棵一棵的砍下来。”这里的“拎”字表达了小村庄的村民非常随意砍伐树木的心态。如何让小学生感受到“拎”字背后的随意,作者的惋惜与谴责呢?教者可以创设情境,请孩子们分别演一演村民“拎着斧头上山砍树”与“拿着斧头上山砍树”,通过动作的对比,他们一定会切身感受到当时小村庄人们的那份随意与无知。有人说:“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此话不假。体验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2.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

3.多媒体演示: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如在教学会意字“笔”时,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竿,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竿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

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已与书面词语建立了对应联系,在生活实际中已理解掌握了这些词语。但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类词语时,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则可收到最好的效果。例如“乳白、枣红、米黄”这些词语,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平日所喝过的牛奶、所吃过的红枣、所见过的小米的颜色而不讲自明;而“山梁、树冠”等词,我们则可通过引导学生看相关的幻灯、图片、实物进行理解。

五、分析词语的形体、构成,理解词语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次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分析字词的形体,理解词语。

在朗读中,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真正做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分析词语的构成,理解词语。汉语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利用合成词的特点,先将合成词分开,给每单纯词组词,找出适合这个合成词意思的两个意思加以合并,这个合成词语的意思就可以确定了。

六、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有效的游戏,一定能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学词的兴趣,不但能增强识字学词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5

摘 要:新疆是各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基础,文字作为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翻译的准确尤为重要。因此,兼语句的正确翻译意义重大。

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特有的句型之一,然而在维吾尔语中不存在兼语式。本文着重介绍汉语兼语句在维译时的方法,为这种特殊句式的翻译提供合适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

翻译汉语兼语句时首先要弄清前后两个谓语动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时也要弄清全句主语和兼语之间的意义联系。

关键词:汉语兼语句 类型 翻译方法

一、汉语兼语句概述

(一)汉语兼语句的来源

“兼语式”的问题由来已久,这种句式在古代已被提出,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已大量存在。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等。由于对其系统的语法研究开始较晚,这种句式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学者们对它的理解不甚相同。

黎锦熙最早将兼语句解释为,“某成分既有宾语的资格,又有主语的资格,故名‘兼格’”。吕叔湘把“兼语句”定义为,“递谓式―两个动词不属于同一主语,第二个动词的主语就是第一个动词的宾语。第一个动词常常是‘使、叫、让’或带有这种意义的词”。上述各家的一致性,就是有一个“名词性成分”,它既是前边动词的宾语,又是后边谓词性成分的主语,两个谓语不连系同一主语。差异就是对“兼语句”的范围理解不尽相同。

(二)汉语兼语句的定义

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叫作兼语短语。由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称作为兼语句。它的基本格式是:主语―谓语1―兼语―谓语2。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同时也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句式。而维语中没有和它相同或相似的形式,于是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兼语句前后两个谓语动词之间总是总是有一定的意义联系,只要弄清兼语句前后两个谓语之间的意义联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汉语兼语句的类型及特点

(一)汉语兼语句的类型

1.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

这种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如:“使、让、叫、请、派、强迫”等等。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兼语所发出的行为动作的原因,也就是说,兼语后面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或状态是由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引起的。如:

我派他去学校学习。(《互译实用教材》.107页)

其中,“派”都具有使令意义,而且“他去学校学习”的原因是“我”引起的。用于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中的动词常见的还有:“吩咐、打发、促使、使得、迫使、催、要”等。有些表示允许或禁止意义的动词也常用于兼语句中,如“容许、许、禁止、准许、准、允许”等,这种兼语句也属于此类。

2.表示称谓或认定意义的兼语句

这种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多是表示称谓或认定意义的动词,如“称、叫(表称呼的意思)选、选举、推选、认为”等,兼语后面的动词多为“做、为、当、是”之类的词。如:我们推选她为本校优秀大学生之一,代表学校赴孔子学院作演讲。

3.表示感情活动的动词构成的兼语句

这种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多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喜欢、讨厌、爱、恨、赞扬、原谅”等。兼语的谓语表示主语具有某种心里活动的原因或持有的某种态度的理由。如:

(1)我希望你早点回来。(《维吾尔语语法》,第124页)

4.第一个动词是“有(没有)”的兼语句

在这种兼语句中,“有”的宾语(即兼语)多表示存在的人或事物,兼语的谓语是说明或叙述描写兼语的。如:

这里有一条叫阿克苏河(《我们是兄弟姐妹》,48页)

5.由间接宾语充当兼语的兼语句

在双宾句中,有的间接宾语可以充当兼语,如:

我想让他提个意见。(《互译实用教材》,105页)

其中的第一个动词“让”的间接宾语“他”又是第二个动词“提”的主语,即“他”是兼语。

(二)汉语兼语句的结构特点

1.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有一定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构成兼语句,常见的能构成兼语句的动词有上文所属几类。

2.两个动词不共用一个主语,即第一个动词与全句的主语有主谓关系,而第二个动词与兼语有主谓关系,兼语与全句的主语无直接关系。

三、兼语句的维译

(一)翻译概述

兼语句是兼语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又称“兼语句”。它是汉语动词谓语的一种,属于汉语的特殊句型。它的基本格式是:主语―谓语―兼语―谓语。其特点是:两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属于同一主语,就是说,后一谓语动词不会和全句的主语发生结构关系,而是和前一谓语动词的宾语发生主谓关系,两个谓语动词中的前一谓语动词大都有“使令”、“请求”、“促成”的结果或目的。兼语式用比较灵活的方式来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是汉语特有的句型之一。

1、汉译维:翻译兼语式首先要弄清前后两个谓语动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时也要弄清全句主语和兼语之间的意义关系。现将几种译法分述如下。

(1)汉语兼语式谓语中表示前一谓语动词有“致使”意义,后一谓语动词表示“致使”的目的或结果,可将两个动词的语义合二为一,用维语的一个动词即使令动词或及物动词表示。

看到你自豪令我痛苦起来。(《城堡里的经历》27页)

(2)前一谓语动词表示号召、希望、建议、要求等意义,它的主语不直接参与谓语的活动,后一谓语动词表示具体内容,这时前一动词一般译为全句的谓语,后一谓语动词及其连带成分译为宾语或其他成分。如:

长大后我愿意成为一名医生。(《维吾尔语精读教程》,第124页)

(3)主语的动作行为与兼语的动作行为同时进行,或者说主语有直接参与兼语的活动,这时前一谓语动词一般译为副动词,后一谓语动词一般译为全句的谓语。如:

我帮妈妈打扫房间。(《会话》,91页)

(4)前一谓语动词是“有”组成的兼语句,译成维语时,“有”字一般省略。如:

刚才有人找你。(《互译实用教材》,107页)

有几张画贴在墙上。(《互译实用教材》,107页)

(5)有些兼语式谓语结构比较复杂,往往有两个或好几个兼语词组套在一起,有时连动句和兼语句还可以交错的用在一起。遇到这种情况,大都利用维语的各种词形变化及通用的表达形式加以处理。如:

回头我叫他上您家去看望您。(《互译实用教材》,107页)

(6)原句译为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形式。例:她极其兴奋的用力推醒了我,叫我快快起床洗脸。(《我们是兄弟姐妹》,67页)

2、维译汉:维吾尔语里没有像汉语兼语式这种句型。维译汉实践中维吾尔语以下几种语言形式可用汉语的兼语式谓语表示。(1)维吾尔语谓语用“使令动词或”的结构来表结果原因时,汉语可用兼语式表示。如:

看到你自豪令我痛苦起来。(《城堡里的经历》,第27页)

(2)维吾尔语中谓语用“形容词/动名词+情态词”构成的结构可用兼语式谓语处理。如:

这件事叫他家里人知道。(《互译实用教材》,107页)

(3)维吾尔语中连动词组作谓语或前一动词作状语,后一动词作全句谓语的部分句子,汉译时用兼语式表示。如:

党率领我们开始了新的长征。

(4)维吾尔语的“主语―宾语―谓语”这种格式的单句中有些谓语表示愿望、请求、建议、号召等意义,这时汉语用兼语式表示。如:

她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互译实用教材》,107页)

四、结语

本文首先揭示了“汉语兼语句”的来源及其特征,我认为在结构形式上,两个短语套叠在一起是兼语句的形式标志。其次,主要在翻译方法方面也作了重点研究,翻译汉语兼语句时首先要弄清前后两个谓语动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时也要弄清全句主语和兼语之间的意义联系。因此,翻译兼语式要用比较灵活的方式来表达比较复杂的内能。最后,通过举例分析兼语句可以看出,兼语句的互译是运用各种句式来表示的。众所周知,新疆是维、汉等多民族的聚居区,语言是沟通心灵的钥匙,正确的翻译汉语兼语句,有利于表达心声,有利于提高民族语言翻译水平,并对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汉感情及心灵沟通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雪赫拉提・.我们是兄弟姐妹(双语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0(7).

[2] 艾海提.现代汉语语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

[3] 孙世忠.句型对照与会话.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1(10).

[4] 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

[5] 王均熙.简明汉语新词词典[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10).

[6] 史震天.互译使用教程.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10).

[7] 热扎克・买提尼亚孜.维吾尔语精读(1)[K].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1(3).

[8] 热扎克・买提尼亚孜.维吾尔语精读(2)[K].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1(3).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6

关键词:介词;空间隐喻;认知理据;意象图式

Abstract:As a cognitive activity in which human beings use the experience of a domain to explain or understand that of another domain, metaphor is the mapping of concepts between the two cognitive domains. By analyzing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prepositional spatial metaphor, we can safely conclude that prepositions have produced numerous different meanings and developed colorful metaphorical connotations, and the polysemantic network is thus formed. Illustrated by at-on-in, their prototypal meanings are explained and extended to time, actions and abstract concepts. 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using spatial metaphor to expound prepositional phrases in English teaching, particularly in vocabulary teaching.

Key words:preposition; spatial metaphor; cognitive motivation; image schemata

传统上,主要是修辞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对隐喻进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语言学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自1980年隐喻研究的代表人物G.La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1]10。而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何谓“意象图式”?它是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意象图式来自于空间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这是因为空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认知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其结果便是空间隐喻的大量产生。

一、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躯体为体验基础去构思情景、合成图像,并细化成各种空间概念,最终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介词固化下来。英语中共有100多个介词,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们对空间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路径。然而,空间介词往往表现得十分活跃,用法灵活多变,在固定短语中的意义尤为纷繁复杂,使得整个语言结构显得无理据可寻,让学习者倍感迷惑。能否正确地运用介词,已成为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现代英语的标准之一。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相对于现实世界中无限的事物和现象而言,人类的词汇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为每一种事物、每一种感觉和经验去创造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也是没有必要的,不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为了认识和描写未知事物和现象,人类依据已知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发挥惊人的想象力,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进行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认识[2]。在这个过程中,隐喻起到了核心和关键的作用。

任何语言都具有语义再生功能。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假设,空间表达作为语义编码的基础,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述更为抽象的概念。隐喻是语义引申的重要手段,具有空间指涉意义的介词意象性强,自然成为隐喻引申的重要温床,从而使空间介词具有了多方位映射的特征。而在把空间概念作为源域投射到目标域上的过程之中,空间域的意象及内在逻辑都会保留下来,这就形成了空间隐喻的基础。

我们之所以不能随意用一个空间方位来描绘本体,是因为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概念都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空间隐喻建构的[1]42。根据原型理论,每个空间介词的语义范畴是一个原型范畴,并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性映射发展了介词的多义性,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原型义在语义范畴中最为突显、最具代表性,是人们最先认知,也是介词最初获得的义项,即“空间”义。其他义项把原型义作为认知参照点,通过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延伸和扩展,形成一条相互关联的意义链。如在on pins and needles中,由于on的原型义是“在…之上,并与表面直接接触”,所以在与无数的针尖接触和摩擦后,肯定会感觉难受,这才有了“坐立不安”的语义。又如in的原型义是“在…里面”,表示具体的空间方位,但在Mark is in love with Mary一句中,表征容器意义的in则被投射到抽象的love之上。通过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投射,介词发展了不同的义项,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尽管每个义项延伸和扩展的语义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交叉相似性,即边缘义项的语义无论如何抽象,均与原型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源域对目标域映射的制约和控制一直都没有减弱,即目标域内的意象图式结构始终保持着源域的基因。

二、介词at-on-in的原型义及其意义延伸

本文之所以选择at-on-in为例,是缘于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而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列出的1 877个词组中,与它们相关的词组数量分别为75个(at,所占比例为4%),170个(on,所占比例为9.1%)和281个(in,所占比例为15%),比例合计达到了28.1%,非常具有代表性。

1. at-on-in“点面体三位一体”微观系统

空间性是人类最根本的身体经验,是人类与客观世界互动而形成的最基本概念。多数介词的原型义都与空间关系密切相关,因此理解它们的形象特征是理解其隐喻含义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介词按维度可分为点、线、面、体四种类型。点,即无维度,形象特征最为简单;线,即一维形象;面,即二维形象;体,即三维形象。at的原型义是将某处视为一点或指示较小的地点,如at hand(在手边);on的原型义是表示在表面上有接触点,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所支撑这一概念,如on board(在船、飞机或车上);in的原型义是表示处于某个三维空间之中,其空间意义与容器的意象图式相关联,如in the middle of(在…的中间)。

at-on-in的隐喻意义的构建就是由始发的空间域向其他认知域映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各有差异但又相互联系的认知域相互作用,两个不同的语义场相互对立和对比。王寅认为,上述介词被转用来表示时间、动作和抽象思维等概念时,也大致遵循“点、面、体”系统对应映射规律。at-on-in“点面体”语义结构形成了一个跨概念域的隐喻微观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当代隐喻认知理论提供一个实例,同时对于英语教学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3]317。

2. at-on-in的意义延伸

(1) at-on-in在时间方面的意义延伸

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是最为基本、也是最早被认知的,但时空观念并不平衡,空间概念的出现先于时间概念,不借助空间隐喻的载体,就无法直接描述时间。因此表达时间概念时势必要借用空间意象图式来加以定义和界定。

按照时间概念实际上是对空间概念的隐喻这一假设,英语在表达时间概念时有两个相互参照的意象:时间点和时间段。at表示时间点,指极短的一瞬间,或作为按时间点考虑的时间段,如all at once(立刻,马上),at the age of(在…岁的时候)。on指某一时段中的某一时间点,或两个时间点的紧密接触,表示比at更长的时间,如某日、某日某段时间,或修饰语+某日某段时间,如on the point of(正要…的时候),on schedule/time, on the hour(准点),on holiday(度假),on a rainy day(雨天)。in表示时间时,通常是把事件或行为看做一个物体,物体穿过有界的空间与物体穿过容器所花的时间产生了空间和时间的内在联系,在时间范围内就在容器里,在时间范围外就在容器之外。由此可见in表示的是在某段时间里或某一个过程,时间跨度可以和空间一样无穷大,如in the morning(在早上),in the future(未来),in the course of(在…期间),in the short run(近期内)。

(2) at-on-in在动作方面的意义延伸

at表示动作概念时,多表示在短暂时间内发生的动作,如at the thought of(一想到…就),at first sight(乍一看),at the mention of(一提到…就);当at接在那些表示“急促、有力、迅猛”等含义的动词之后,则隐喻性地暗指动作的能量聚集于一点,如shoot at(向…射击),gaze/glance/stare at(盯着看),catch at(抓住)。on与表示动作概念的单词连用时,其原型义“面”可隐喻性地表示“工作面”,含有“将某事置于…之上,担当或承担”之义,如build on(建立于),plan on(打算),on guard(警戒)。此外,on还可隐喻行为对象或动作的持续,如look down on(轻视),wait on(服侍),on the go/move(活跃,忙碌),on the increase(在增加中)。in表示动作时,通常把各式各样的事件或活动当做容器,如果参加此活动或与此事件相关,就处于容器之中,如in blossom(开花),in operation(运转),pull in(进站),take part in(参加)。

(3) at-on-in在抽象概念方面的意义延伸

at接表示数量、速度或价格等的单词时,具有点性特征,表征点性概念,如at most(至多),at any blast(全力以赴),at the price of(以…价格),at any cost(以任何代价);当它接在表示情感的形容词之后,往往表示因某事(可视为一点)而引发的一定反应,如be amazed/shocked/surprised at(对…感到惊讶),be delighted/happy/pleased at(对…感到高兴),be angry/annoyed/furious at(对…感到生气)。在同某些抽象概念共现时,on通常表示“面”、“上”等隐喻性概念,蕴涵“论/关于”等意义,如on record(纪录在案),on the whole(大体上),on the part of(就…而言),throw/cast light on(解释,说明)。in后接表示抽象概念的单词时,隐喻为精神、情感、权力等被某种状态包围,如in good spirits(心情好),in hot water(处于困境之中),in panic(惊恐地),in power(掌权)。

三、介词空间隐喻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在语言系统中,介词属于封闭型词类,在偌大的词汇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使用频率却非常高。这与英美人的表达习惯有关,更重要的是,它用法简练、表达灵活,特别是可以和其他词类搭配,构成介词隐喻,在其原型义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出众多的义项。这种“以空间概念意义为源域向其他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认知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4],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尤其是在词汇教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法学家常说英语是介词的语言。相比其他词类,介词最容易被用于隐喻映射,它们最初的文字意义大都表征空间关系,继而喻指时间关系,然后逐渐地引申到许许多多其他的关系。任何概念都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任何原始概念都是下一级新生概念的起点,而不是概念衍生的终点。空间介词的语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抽象思维的完善不断得到丰富,从而由原型义衍生出更多的边缘义项。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空间介词的语义延伸就会永不停息。

英语是最具一词多义特性的语言,但大多数学习者在学了原型义后对其他义项关注不够。其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未能认识到各个义项的隐喻理据,对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射规律认识不足,无法真正掌握多义性。如果能从认知角度解释或理解介词的空间意义及其隐喻意义,明晰词组或短语中所包含的隐喻概念,将会把学习者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习得创造性活用语言的能力。本族语者由于已经经历了这种体验,不再需要有意识地推理。而非本族语的学习者则有必要弄清楚隐喻的轨迹,了解词义构建与转换的理据,体验类似习得母语一样的隐喻化心路历程。

今天,我们若能掌握这种隐喻认知理论,将“隐喻能力置于与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3]326,在英语介词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空间隐喻概念,重视分析认知结构,指导学习者挖掘意义的构建模式,摸索隐喻的映射规律,从而促进他们对空间映射的充分理解和对英语介词搭配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处理的关键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隐喻在学习者的大脑中得到复现,说明单词的原型义和隐喻的推理过程,而不是生硬地、孤立地讲解各个义项。学习者应特别注意词汇在其原型义基础上意义延伸的隐喻理据,这样才能有效激活自己的意象图式,发展推理规则和思维模式,明晰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语言表达的心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隐喻认知理论既能为介词教学提供新思维、新角度、新方法,也能为其他词类词义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四、结语

隐喻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表现为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不仅使语言符号具有了多义性,也使语言符号具有了新鲜感和生动性。它是人类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根本方式,是词汇语义扩展的核心理据。在我们的概念系统和人类体验世界的过程中发挥根本作用的是空间概念,而介词在表达空间概念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凭借隐喻认知机制巨大的语义生成力,介词基于空间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延伸和扩展其语义。

在浩瀚的英语词汇中,介词在数量方面虽微不足道,但其语义繁殖能力之强,使用频率之高,以及使用难度之大,都是其他词类所不及的。本文分析了介词at-on-in从空间概念扩展至时间、动作和精神、心理、情感等抽象概念领域的过程,旨在对当代隐喻认知理论作一个实例补充。同时,从认知角度来探讨介词意义多元性的理据,运用认知语言学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4.

上一篇故宫雪景

下一篇看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