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时间短的词范例6篇

表示时间短的词

表示时间短的词范文1

2、当时:指过去发生某事的时候;

3、那时:意思是那个时候,常用于表示过去的某一时间段;

4、过去:现在以前的时期,区别于现在、将来等词语;

表示时间短的词范文2

指出句子表达不合理的毛病,并加以改正:重建黄鹤楼的工程已经开始了二十个月了。

面对这道题,许多学生看不出语病所在,更不会修改。其实,此题涉及到时点词语和时段词语的区别及这两类词语与动词合理搭配的问题。

我们使用的表时间的词语,有的是指出在时间长河中所占据的某一个“点”,即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一般称之为“时点”。有的是指出在时间长河中所占据的一个段落,也就是表示一段时间,常表示事情(动作)持续时间的长短,一般称之为“时段”。

表示“时点”的词语,包括确指性时间词语。它一般由时间名词或时间名词组成的短语构成。例如:“五四”时期、一九、五月一日、去年、今年、六点半、星期五等。还包括指代性的时间词语,例如:这会儿、那时候等。

表示“时段”的词语,大多是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例如:三小时、三天、四个月、五年半等。

表示“时点”的词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经常指明事情(或动作)发生在什么时间;表示“时段”的词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补语,经常指明或补充事情(或动作)经过或持续了多长时间。试比较下面的句子:

①第二天早晨,他就领水生回去了。

②今天动身。

③这时候来人了。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

⑤一个月出一本书。

⑥他忙了一整天。

①②③句中加线的词语为“时点”词语,表明发生事情在什么时间;④⑤⑥句中加线的词语为“时段”词语,表明事情持续了多长时间。

两类词语表示不同的时间概念,不可混淆。试看下面的病句:

⑦ 三十年前的往事,好像短暂的一瞬,却往往历历在目。

上句中把时点词语“三十年前”与时段词语“短暂的一瞬”作比,讲不通。可改为“三十年的时间好像短暂的一瞬”(时段词语比时段词语)。也可改为“三十年前的往事,发生在昨天” (时点词语比时点词语)。前种改法如同“几十年如一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说法。

在运用时,要注意时点词语和时段词语与动词的搭配,两类词语不能相比,只能同类相比。时点词语应与表短暂性动作的动词搭配;时段词语常是用在表持续的动词上。

表示时间短的词范文3

关键词: 现代汉语时间词 “时间词定语+(的)+中心语”结构 助词“的”

一、引言

本文讨论的现代汉语时间词是指这么一类词,它们指称时间,能够与介词或方位词组合,能够独立自由充当状语,同时能够充当主、宾语的一类词,如“昨天、过去、元旦、星期天”等词。余东涛在《现代汉语时间词主语的语义类型》和《说现代汉语时间词宾语》中对现代汉语时间词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时间词表达的是时间意义,不同时间词所表达的时间范围可能有大也有小。我们依据从200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搜集到的时间词,按照它们所表示的时间范围,将它们分成若干个系列。如:

(1)无定时期时段类。如:从前、此刻、当初、当代、当今、当前、古代、过去、后来、将来、今后、近年、旧日、旧时、课间、课外、目前、年初、年终、平日、平时、日前、如今、上旬、生前、时下、事前、暑期、往常、往后、昔日、现今、以往、最近。

(2)年类。如:当年、后年、今年、明年、前年、去年。

(3)季节类。如:春天、初夏、晚秋、冬季。

(4)月类。如:腊月、元月、正月。

(5)日类。如:次日、当日、后天、今天、明日、明天、前天、昨天、元旦、春节、灯节、五一、中秋、重阳、星期日、雨水、谷雨、立夏、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6)一日中的时间段类。如:凌晨、上午、晚上、午后、午间、下午、夜间、夜里、早晨、早上、中午、子夜、黄昏、黎明。

(7)时类。如:零点、子时、卯时。

以上七个系列,除了第一个系列之外,其他六个系列中的时间词从它们所表示的时间范围来说,同一系列的表示的时间范围是一样的,相邻的下一系列表示的时间范围小于上一系列时间词表示的范围。同一系列的时间词连用可以构成联合关系,如:“他白天黑夜地忙。”或者可以构成主谓关系,如:“今天处暑。”或者可以构成同位关系,如:“五一劳动节”。相邻两个系列或部分跨级的时间词连用时可以构成包含或修饰关系,如“明天上午”、“(一个)夏天的早晨”等。由于无定时期时段类的时间词表示的时间范围是不确定的,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将后面六个系列的时间词所表示的时间范围包括在内。但实际上除了少数这个系列中的时间词,如“过去、现在、将来、以前、以后”等以外,其他的时间词很少同其他系列的时间词连用。

二、时间词修饰时间词

上文简要介绍了现代汉语时间词及根据其表示时间范围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系列类别的情况。不同系列之间时间词的连用构成了包含或者修饰关系,即在这一结构中前面出现的时间词作定语修饰在它后面出现的时间词中心语。在这个定心结构中,起修饰作用的时间词是对作中心语的时间词所表时间范围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1.时间词定语与时间词中心语

在“时间词+(的)+时间词”的定心短语中,定语和中心语属于不同的时间系列,它们的排列顺序遵循时间范围原则(The principle of temporal scope),即定语所表时间范围要大于中心语所表时间范围。戴浩一在《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中提出时间范围原则:“如果句法单位X表示的概念状态在句法单位Y表示的概念状态的时间范围之中,那么语序是YX。”在表时单位的排列上大范围成分总是先于小范围成分。

“时间词+(的)+时间词”的定心短语有两种结构形式:(1)定语和中心语分别为相邻两个系列的时间词,上一系列的时间词修饰限定下一个系列的时间词,比如“今天上午”、“前年春天”、“今年正月”、“正月初一”等。(2)定语和中心语不是相邻系列的时间词,我们可以称这种修饰为跨级修饰。跨级修饰“时间词+(的)+时间词”定心短语有两种组合:(a)“年类时间词+日类时间词”,比如“去年今日”“前年清明”等;(b)“季节类时间词+一日中的时间段时间词”,比如“冬季的早晨”、“早春的清晨”等。在这种跨级修饰中,并不是这四类中所有的时间词都能进入这个定心结构。比如除非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之下,我们一般不说“前年后天”或者“明年的明天”等。

2.“时间词+时间词”定心结构中的助词“的”

时间词作定语时有时候带助词“的”,有时候又可以不带。时间词修饰时间词的定心短语在不带“的”的时候,在结构上很容易同联合短语“时间词+时间词”混淆,但是在意义表述上它们是有区别的。定心短语中的定语和中心语在所表时间范围上有差别,它们往往属于不同的时间系列,一般定语所表时间范围大于中心语所表时间范围。而联合短语中的时间词是属于同一系列的,所表时间范围是一致的。

整体来说,“时间词+(的)+时间词”定心短语中的助词“的”不是强制性的。如果定语和中心语是相邻系列的时间词的话,不用“的”的情况要多一些;如果是跨级修饰的话,用“的”的情况要多一些。当跨级“时间词+(的)+时间词”定心短语前面还有指示词、数量短语修饰的时候,或者起定语作用的时间词中包含有起修饰作用的成分,如“早春、晚秋、盛夏、初冬”中的“早、晚、盛、初”等的时候,定心短语中的“的”一般不能省略。例如:

(1)在那冬天的上午,呼呼北风从教室破碎的窗玻璃上吹进来,老师双手插在袖管里,在寒冷中讲叙着英雄欧阳海的故事。(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2)一个夏天的早晨,苏家的两个男孩从屋内搬出了一张小圆桌,放在树荫下面吃起了早餐。(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3)这时候,正是盛夏的中午,天热得像个大蒸笼。窗外那棵桑树的叶子,纹丝儿不动。(浩然,《夏青苗求师》)

上面例(1)中“冬天”前面还有指示词“那”作修饰语,例(2)中“夏天”前面还有数量短语“一个”作修饰语,例(3)中的时间词定语“盛夏”中还有起修饰作用的“盛”。在这三个跨级修饰的“时间词+(的)+时间词”定心短语中,助词“的”都不能省略。如果在定心短语中的中心语前面还有另外的修饰语的话,时间词定语后面也要带“的”。例如:

(4)比如那年冬季的一天夜里,枣园沟武斗队员又冷又饿,革命的人儿大大地感受着缺乏革命热能和革命动力的懊恼。(张一弓,《赵镢头的遗嘱》)

(5)60年代末夏季的一个上午,大约九点多钟,腋下夹着文件,刚离开办公室准备到卧室去休息。(张佐良,《的最后十年》)

三、时间词修饰名词

1.时间词定语与名词中心语

现代汉语时间词除了可以作定语修饰另外一个时间词,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可以被时间词定语修饰的名词有普通名词(如下面例(6)、(7))、专有名词(如下面例(8)、(9))、时间名词(如下面例(10)、(11))等。当修饰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的时候,时间词表示的中心语名词存在时间范围;当修饰时间名词的时候,时间词是对时间名词所表示的时间范围进行进一步的限定。请看例句:

(6)他站起来在报纸堆里翻找,发现没有今天的报纸,颇有些纳闷。(王朔,《我是你爸爸》)(修饰普通名词)

(7)《东方时报》在报导中这样描绘当晚的场面:“数以千计的球迷麇集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街道,高呼反外国口号,阻截外国人汽车和袭击在车上的外国人。(刘心武,《5.19长镜头》)(修饰普通名词)

(8)此刻的刘老师已是气急败坏,她竭力用盖过全喧嚣的高音尖叫:“班干部,班干部站出来!”(王朔,《我是你爸爸》)(修饰专有名词)

(9)啊,你们看看,啊。看看,这上边儿写的是什么呀?什么当代的陈世美呀?那,当今的秦香莲呢?(《编辑部的故事・谁是谁非(下)》)(修饰专有名词)

(10)白天的时候,时时刻刻要守规矩;站着有站着的样子,坐着有坐着的姿式,一点儿也不自由。(老舍,《小坡的生日》)(修饰时间名词)

(11)西周中期,由于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贝币逐渐流行。(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三)》)(修饰时间名词)

2.“时间词+名词”定心结构中的助词“的”

上面各个例句中出现的都是简单的“时间词+(的)+名词”定心短语。在简单的“时间词+(的)+名词”定心短语中,时间词定语后的助词“的”一般要出现,比如上面例(6)、(7)、(8)、(10)中时间词定语后面的“的”都不能省略,如果省略的话要么句子意义的表达会不顺畅,要么句子的结构会发生改变,特别是受时间词定语修饰的名词是在句中作主语的时候。比如说,如果我们去掉上面例(8)中“此刻”后的助词“的”,改写为下面的例(12):

(12)此刻刘老师已是气急败坏,她竭力用盖过全喧嚣的高音尖叫:“班干部,班干部站出来!”

很明显,例(12)中的“此刻刘老师”已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了,“此刻”在句中已不再是修饰专有名词“刘老师”的定语,而是修饰全句的句首时间词状语。在口头表述的时候,“此刻”后面一般有停顿,书写的时候,“此刻”后面也可以加上逗号。助词“的”在这里可以决定一个时间词是定语还是状语。

“此刻”等时间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但是有少数时间词却可以,“的”的有无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比如例(9)中两个时间词定语“当代”和“当今”后面的助词“的”可以省略掉,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不会有影响。同样,例(11)中,时间词定语“西周”后添加上助词“的”的话也不会造成什么大变化,只是会让人觉得表述有点嗦而已。还有其他一些时间词,如“古代、近代、目前、未来”等可以直接修饰普通名词,历史朝代时间词可以直接修饰时间词名词“早期、中期、晚期、末期”等。

“古代”可以作定语直接修饰名词,孤立的“古代中国人”是一个定心短语。但是当它入句充当主语的时候,情况就有可能变得复杂起来。例如:

(13)古代中国人说“人”意思确实是想说人类,不过当时对人类的了解只限于在中国的人。(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简史》)

在例(13)中,我们完全可以把句首的“古代中国人”仍然理解为一个定心短语作主语。不过,我们能否把“古代”理解为一个句首时间词状语呢?从语音的角度来说,“古代”后面可以有停顿;从语义的角度来说,“古代”表述的可以是全句的一个时间背景;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在该例句的后半段还有另外一个作状语的,与“古代”互指的时间词“当时”。因此,我们完全也可以把句首的“古代”看作一个句首时间状语。但是,如果我们在“古代”和“中国人”之间加上助词“的”这种歧义就消除了。

在句法上时间词定语后面的“的”的出现与否有时候会决定一个短语乃至一个句子的结构,在语义上“的”的有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请看下面的例句:

(14)足球什么的已经收场了,人们开始讲论春季的赛马。(老舍,《二马》)

(15)腊月廿四祭灶神或更早些的腊八食粥,揭开了春节的序幕,人们开始为新年的到来而忙碌,准备食物与扫除。(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三)》)

例(14)和(15)中的“春季的赛马”和“春节的序幕”都有助词“的”。如果我们去掉这两个定心短语中的“的”的话,这两个短语的基本意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没有“的”的定心短语,“春季赛马”和“春节序幕”会让人有一种专有名词的感觉。比如,我国音乐家李焕之先生曾创作了管弦乐《春节组曲》,其中第一乐章――序曲的名字就是《春节序曲》,如果我们说“春节的序曲”的话,这里的序曲可能就不再是作专名的本义了。再比如,天津有一份很有名的报纸叫《今晚报》,与“今晚的报(纸)”相比较,前者明显具有专名的色彩。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简单的“时间词+(的)+名词”定心短语中“的”的有无会在句法和语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复杂的定心短语中,即一个中心语受到若干个定语修饰的短语,不同语义类型的定语一般会以较为有规律的顺序出现,如邢福义(1996)就认为复杂的定义会以下面这个位序出现:领属―时地―指别―数量―行为―断事―涵义―性状。在这种复杂的定心短语中,如果时间词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还有其他类型定语的话,出于语用方面的原因,如节律和表达简练的需要,时间词定语后面的“的”一般都会被省略掉。例如:

(16)车窗外的噪音好像离我很远,越来越远,这辆夏利车就像一只卑微的小甲虫,一步一步地无声地爬进我此刻情绪的中心,那里什么也没有,是绝对而又喧嚣的空白。(朱文,《我爱美元》)

(17)搬家的时候辣辣看见了从前粮店的老李。(池莉,《你是一条河》)

(18)从这两方面看,《崇祯历书》所根据的并不是当时先进的理论,而是业已落后的东西。(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三)》)

(19)它的温度比此刻宜人的室温要高上十至十五度。(朱文,《我爱美元》

在以上五个例句中,加点的部分都是复杂的定心短语,有的是“时间词+(的)+名词1+(的)+名词2”的结构,如例(16)、(17);有的是“时间词+(的)+形容词+(的)+名词”的结构,如例(18)、(19);有的是“代词+(的)+时间词+(的)+名词”的结构,如例(20)。在前面的四个例句中,时间词定语后面的“的”没有出现。

四、结语

时间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它们能够作定语与另外一个时间词或者名词组成定心结构。在“时间词+时间词”定心结构中,时间词定语和时间词中心语必须来自不同的系列,即时间词定语表示的时间范围必须大于时间词中心语表示的时间范围。在“时间词+名词”定心结构中,名词中心语可能是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或者时间名词,时间词定语是对它们存在或表示的时间范围加以修饰和限定。在“时间词+(的)+中心语”结构中,总的来说助词“的”的出现与否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有时候“的”的出现与否会影响到一个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

参考文献:

[1]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1).

[2]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余东涛.现代汉语时间词主语的语义类型[J].云梦学刊,2007a,(3):139-141.

[4]余东涛.说现代汉语时间词宾语[J].汉语学报,2007b,(2):73-78.

表示时间短的词范文4

介词是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例如:

①大家仰起头来向天空看。(表方向)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起止)

③我对他很尊重。(表对象)

常见的介词有:

表示时间:到当从随着趁

表示方向、处所:自 朝 于 在 沿着

表示方式、方法、手段:按 以 据 经过

表示对象、关联:对 关于 连 把 与 被

表示目的、原因:因为 由于 为了 鉴于

表示比较:比

表示排除:除 除了

二、基本用法

1.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用在别的词或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主要是与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构成介词短语。如前面的①②③。

2.介词短语主要做状语,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

①当暴风雪袭来。

②比过去强多了。

有时介词短语在后面带上“的”可以做定语。例如:虽然分开了,但我们还保持着与他的联系。

三、例题分析

1.由于很多像“在、比、到、替”等介词有明显的动作性,因此要特别注意介词与动词之间的区别。

(1)介词与名词、代词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后面要带动词、形容词;动词做谓语,后边不带动词。

(2)介词不能重叠,也不能加“着、了、过”;动词既能重叠,又能加“着、了、过”。例如:

①我的朋友在上海打工。我的朋友在上海。

②我比他棒得多。他怎能与我比。

③我到体育馆游泳。我刚到体育馆。

④我替你拿书包。你的值日我替了。

左边的一组句子中的“在、比、到、替”都是介词,有一些动作性,但都用在动词、形容词“打工、棒、游泳、拿”的前边,与它们所涉及的名词、代词“上海、他、体育馆、你”结合起来做状语。右边一组句子中的“在、比、到、替”都是动词,明显地表示动作、行为,做谓语。

2.使用介词要注意避免滥用和误用,还要注意不能把主客体颠倒。例如:

①新农村建设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关于不正之风,应该彻底纠正。

③新鲜事物对于青少年是特别敏感的。

例①是介词误用,应把“对于”改为“对”。例②是介词滥用,应把“关于”和后边的逗号删掉。例③是介词“对于”的位置不对,把主体和客体颠倒了,应改为“青少年对于新鲜事物是特别敏感的”。

四、即学即练

下面句子由于介词用得不对而成为病句,请改正。

1.他在图书馆借了许多书。

2.为了自满,他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表示时间短的词范文5

【关键词】 公共标识语 语用功能 语言结构特点 文化内涵

引 言

公示语(Public Signs)又称公共标志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丁衡祁, 2006:12)一般说来,凡是能对公众起到指示、提示、警示、限制等作用的公共文字信息都属于公共标识语范畴。它的应用范围广泛,种类众多,比如安全标志、交通标志、公用设施标志、机械设备标志、包装标志、宣传口号、说明标识等。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公示语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汉语标识语的翻译,特别是汉译英的翻译规范研究、跨文化交际及功能语言学等方面(戴显宗/吕和发: 2005; 卞正东: 2005; 王银泉/陈新仁: 2004;胡红云: 2008等)。然而,公示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象,不同国家的公示语虽然语用功能大体相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章试从语用功能、语言结构和文化特点三个角度对德语公示语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内涵的特性差异。

德语公示语的语用功能

言语行为理论开创者Austin认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具备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Searle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分别为:1)阐述类,陈述或描述说话者认为是真实的情况;2)指令类,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情;3)承诺类,说话者自己承诺未来要有一些行为。4)表达类,表达对某一现状的感情和态度。5)宣告类,通过说话引起骤变 (Edmondson/House 2011: 82)。根据其理论,公示语是语言活动的一部分,属于一种特殊的交际。它发生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特定的语境,即特定的交际场所。但它不是面对面的交际,参与双方都不以个体身份出现,对象为在该场所内有社会行为的所有人群,不分男女老少、社会地位和文化程度的高低。公示语属于“单向交际”,尽管其约束力或影响力不像直面交际那么大,但它却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即以言行事,影响受众的行为举止。公示语对受众进行指示、提示或对其行为加以限制或强制,以进行规范和管理,这也就是公示语的交际目的。因此,它可分为四类,即:指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警示性公示语和限制性公示语(戴显宗/吕和发,2005:39)。

1.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给予交际对象信息服务,其目的在于向公众提供某种相关信息或指南。它广泛应用于一些基础设施、旅游景点、机构名称、街道名称等,具有“静态”信息状态,多用名词、名词短语或动名词表达,如:Information(问询服务)、Einbahnstra?e(单行道)、Raucherzone (吸烟区)、Naturschutzgebiet (自然保护区)等。

2.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对其交际对象起到提示或告知作用,使交际对象根据提示的内容作出相应的安排,其用途广泛。根据戴显宗的看法,突出提示功能的公示语往往具有“动态”特点,所以常为动词、动词短语、名词化动词、不定式或句子,如:Energie sparen, Licht ausschalten(节约能源,随手关灯)、Dr■cken(推)、Einstieg nur mit g■ltigem Fahrausweis(凭有效票据上车)等。当然,也可以用名词表达提示,如:Ruhe (请安静)、feuergef■hrliche Stoffe(易燃物品)、Video■berwachung(录像监控)等。为了表示强调,还可以在前面加上Achtung! Vorsicht!(注意!小心!),如:Achtung! Hochspannung(小心!高压电)、Vorsicht! Lebensgefahr(小心!有生命危险)等。

3.警示性公示语

警示性公示语对相关交际对象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对交际对象的行为按照其交际意图进行规范,但其指令性语气较弱,留给交际对象选择服从或拒绝的余地较大,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与提示性标识语一样,这时也多用表“动态”的动词短语、句子和不定式等结构,如:Wir bitten, den Rasen nicht zu betreten.(请勿踩踏草地)、Notausgang frei halten(保持紧急通道畅通)、kein Winterdienst, Begehen auf eigene Gefahr(冬季无人管理,进入责任自负)等。

4.限制性公示语

限制性公示语的交际意图在于以强制的方式要求相关交际对象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某种行动,指令性语气较强,语言直白、强硬,不容交际对象选择。在德语中,经常用来表示禁止的词汇是verboten(禁止),如:Rauchen verboten(禁止吸烟)、Zutritt verboten (禁止入内)、Durchgang verboten(禁止通行)等。当然,也可以用否定冠词kein表示禁止,如:Kein Zutritt f■r Unbefugte(闲人止步)、Kein Eingang(禁止入内)。还可以用表示拒绝和不允许的形容词或分词表达严厉的禁止,如:Das Betreten der Baustelle ist f■r Unberechtigte strengstens untersagt.(施工重地,未经允许,严禁入内。)Eintritt wird abgelehnt. (请勿入内)。Rauchen nicht gestattet.(请勿吸烟)。另外,也可以用祈使句和动词短语表达严厉的强制,如:Bitte rauchen Sie hier nicht(请勿在此吸烟)、Schutzhelm benutzen(请戴安全帽)、Brandt■r, bitte die T■r immer schlie?en.(请保持防火门常闭。)

德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

1. 强调语言经济原则

公共公示语的主要语用功能在于提供信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其语言结构必须言简意赅、措辞精确,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德语公示语大多用语简练,通过核心词表达最主要信息。Umut Balci在对德国和土耳其公示语进行对比时,搜集了共458条德语公示语,其中94.55%都是省略句,即没有主语和动词的短语(Balci 2011: 201)。德语公示语中的语言经济体现在以下方面:

(1)单个词的使用(包括名词和动词),如:Ausgang(出口)、Einfahrt (驶入)、Ruhe(安静)。

(2)复合词:德语是一门复合词非常丰富的语言。复合词构词简单、释义明了,在公示语中运用广泛,如:Zimmervermittlung(房屋中介)、Kleiderspende(衣物捐助箱)、Feuerwehrzufahrt(消防通道)、Unfallgefahr(事故多发地)等等。

(3)缩写:缩写是德语中的常见形式。公示语中的缩写常常具有指示功能,因而要求必须是为受众所熟知的表达。在德国公共交通领域,缩写的使用极为普遍,其表达简单明了、引人注目,如:DB(联邦铁路)、HBF(主火车站)、ZOB(公共汽车总站)、ICE(德国高速列车)等。

(4)短语的使用:德语公示语中短语的使用极为广泛,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分词短语等,其特点是表达中只出现承载主要信息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不出现冠词等次要信息,有些情况也不需要变格和变位,因而表达极为精炼,下面举例说明:

名词短语,如:Zutritt f■r Personal(员工通道)、Einstieg nur mit g■ltigem Fahrausweis (凭有效票据上车)、Kein Trinkwassr(非饮用水)。

动词短语,如:Hier Parkschein l■sen(请在此打印停车票)、zu verkaufen(出售)、Bitte nicht ber■hren(请勿触摸)等。

形容词或分词短语,如:Mitbewohner gesucht(求同租)、Zimmer frei(空房出租)、sehr giftig(剧毒)、reserviert(预留座位)、Vorsicht! Frisch gestrichen!(小心!油漆未干)等。

2.图文并茂

公示语中使用图片,能明确交际意图和交际地点,使表达更为形象、易于理解。同时,图片的使用也可以省略不必要的文字表达,达到语言经济的目的。

3.被动句和具有被动含义的短语受众广泛

公示语的交际对象是交际场所内的所有人群,因此交际具有受众广泛性和泛指性。标识语表达中一般不需要突出行为人,即句子主语。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出,德语中大部分的短语性标识语都没有主语。除此之外,被动句和具有被动含义的分词短语强调动作行为本身、表达客观(Engel 2004:239), 因此常用在公示语中。

(1)表示被动的句子:德语中的被动句在公示语中的使用不如短语多,经常与表示“许可”的情态动词d■rfen一起使用,如:Brandschutzt■r. Darf nicht blockiert werden.(防火门。请勿阻塞。)Widerrechtlich parkende Fahrzeuge werden kostenpflichtig abgeschleppt.(违章乱停车辆将被拖走。费用自理。)Dieser Raum wird kamera-■berwacht.(内有监控录像。)

(2)具有被动含义的短语:在德语中,第二分词和一些形容词具有被动含义。包含这些词的短语表达既简单又符合受众广泛的原则,如上文提到的verboten, abgelehnt, gestattet和untersagt等都是第二分词。另外,还有一些分词和形容词也经常被用于公示语中,如:ge■ffnet(营业中)、Stra?e gesperrt(道路封锁)、stark reduziert(大减价)等。

4.表达多样性

虽然省略句在德语公示语表达中使用频率很高,但这也并非一定之规。公示语的编写者除了政府机构和公共场所管理者之外,还可以是普通私人住户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表达目的和语感编写不同的公示语。德语标识语呈现出表达多样性的特点,同样的表达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以“禁止吸烟”为例,就有很多表达,既有短语又有整句。它们的表达有的中规中矩,有的幽默有趣,有的语气强烈,有的则委婉客气。如:Rauchen verboten,Rauchverbot , Rauchen nicht erw■nscht,Rauchen nicht gestattet (禁止吸烟)、Denken Sie nicht mal daran hier zu rauchen (注意,请勿在此吸烟)、Sch■tzen Sie Andere und Ihre Gesundheit(请保护您和他人的健康)、Bitte rauchen Sie hier nicht (请勿在此吸烟)、Bitte nicht rauchen (请勿吸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这些语言表达外,还有五花八门的标牌和图片表示“严禁吸烟”,它们或单独使用,或与文字配合使用。总之,根据标牌制定者的喜好和目的,会有多样的表达方式。

标识语的文化内涵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公示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传递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思想、习俗、情感、思维方式等文化内涵。通过对德语公示语的分析,笔者发现,德语公示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传递了特有的文化内涵。

1.凸显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在德国,人们的法律意识都很强。遵照法律办事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更成了德国人的行为习惯。德国人办事严谨有序,遇事先想后果,这一点在德语公示语中体现得相当明显。比如与法律规定、义务和责任承担相关的词汇出现频率很高,如:keine Haftung (责任自负)、widerrechtlich (违法)、kostenpflichtig (费用自负)、auf eigene Gefahr (责任自负)、anzeigen (告发) 等(李莎莎2010:80)。Eltern haften f■r die Kinder (父母对孩子有监护责任)、Betreten auf eigene Gefahr (未经允许进入,后果自负)、Unberechtigte Parkende werden angezeigt. (未经准许停车者将被告发。)

有时,德国人还会将法规条款、处罚及建议行为写在公示语中, 如Zuwiderhandlungen werden mit Geldbu?en geahndet(Abs.)(违章行为将按法律第几条被处以罚款)。

在强调法律责任的同时,德国人也注重维护自身的权益。因此,这类公示语屡见不鲜,通常会用privat一词强调私人专属,并注明违反后果,如:Dieser M■llcontainer ist privat! Widerrechtliches M■llentsorgen wird umgehend zur Anzeige gebrach.(私人专用垃圾箱!违规使用会被立即告发)、Privatgrund, alarmgesichert(私人地产,设有警报装置)、Privatweg. Durchgang verboten(私人便道,请勿通行)等。

2.彰显人文关怀

在德语公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公民权利和人文关怀的内容,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如:Bitte langsam fahren. Spielende Kinder. (请注意玩耍的儿童,减速行驶)、Reserviert f■r Schwerbehinderte (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Bitte nehmen Sie R■cksicht auf Fu?g■nger.(请注意行人安全)、Spielplatz. In der Zeit von 8:00-21:00 Uhr erlaubt. Zwischen 12:30 Uhr und 14:00 Uhr muss der Spielbetrieb auf das Ruhebed■rfnis der Anlieger R■cksicht nehmen. (儿童活动场。使用时间8点至21点。为保证周边住户的午间休息,中午12:30到14:00请勿使用。)

3.体现动物情怀

笔者发现,德语公示语中有很多关于动物,特别是关于狗的表达。在德国,养狗已成为一个传统,人们把狗当成家庭一员和朋友。汉语中,如果说“院内有狗”,言下之意就是有一条恶狗,进入需小心,但德语中并非如此。如果出于警示原因要突出狗的凶猛,就会在Hund(狗)一词前另外加上形容词来表达,因为Hund一词本身并无“凶、恶”的含义。为了表达人们对狗的喜爱和友好,还经常在表达中将狗拟人化。总的来说,关于狗的标识语可以分为警示标识和管理标识两种:1)警示标识:此时体现狗看家护院的作用,要突出狗的凶猛,起到警示作用,如:Ausgeruhter Hund (这里有精力充沛的狗)、Bissiger Hund (有咬人的狗)、Freilaufender Hund (有放养的狗)。2)对狗的管理标识:在德国,对养狗的管理规定也很多,譬如:Hundeverbot! (狗不能入内!)、Hunde an der Leine f■hren (请给狗系上牵引带)、Hunde vom Spielplatz fernhalten (请让狗远离儿童活动场)、Ich muss leider drau?en warten.(我(指狗)得在外面等)、Hundefreilauffl■che(宠物狗嬉戏区)。

4.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

不同的民族在观察某些事物现象时,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有时是极为不同的,这在公示语中也有体现。比如在买东西时,中国人关心的是为一件商品实际付出多少钱,比如打八折(实付价格的80%),而德国人则更关注便宜多少,20% reduziert(便宜20%)。中国人习惯强调被禁止的行为(胡红云,2008:124),比如:汉语中说“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德语中还可以从许可的角度出发进行说明,如:Das Betreten ist nur mit Erlaubnis zugelassen. (得到许可方可入内) 。而中文表达则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Schaltschrank darf nur von Fachpersonal ge■ffnet werden. (电路开关箱只能由专人打开。) 中文表达为“非专人不得擅自打开电路开关箱”。

5.其他文化特色

除了上述特点外,德语公示语还在其他方面有别于其他语言,表达出德国的特有文化。众所周知,在德国有严格的垃圾分类规定。因此,有关垃圾分类管理的标识语也很多,而且分类很细。Balci分析发现,在他搜集的458条标识语中,有13.73%都与垃圾处理有关(Balci 2010:201),可谓数量不菲,比如:Kompostplatz (有机垃圾堆肥处)、Pflanzenabf■lle (植物垃圾)、 Plastikabf■lle (废旧塑料品)、Abfalltrennung (垃圾分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标识语是德国特有的,能反映出德国文化的不同之处。比如德国人强调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很多事情都制定了规章。在德国,住宅租住户的门口有时会挂着“Kehrwoche”的牌子,即“值周牌”。牌子挂在谁家门口,谁家就要负责一周的公共卫生管理,丝毫马虎不得。还有,军事训练场所在其他国家很可能是普通人的禁地,但在德国,有些训练场却是可以让人参观的,比如:Milit■rischer Bereich. Unbefugtes Betreten w■hrend der ■bungszeiten ist verboten(军事重地,训练时间非请勿入)。读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感到奇怪,难道非训练时间就可以进入?因为在中国,无论在训练时间还是非训练时间,要进入军事场地都是几乎不可能的。另外,有些事物可能在其他文化范围很少见,或者没什么影响,而在德国却是常见的,或是影响很大。比如德国国土植被好、绿化率较高,所以草地和野生树林很多,因此受动物侵扰的可能性也较大。在德国的一些自然公园和保护区常会看到“Vorsicht! Zecke!”(小心,蜱虫!)的标牌。在德国公路两旁,也经常可以看到画有奔跑着的麋鹿图形的警示牌,提示来往司机注意可能横跨马路的麋鹿。

总 结

综上所述,德语公示语作为一种独特而常用的文体,和其他语言公示语一样具有指示、提示、警示和限制的语用功能。但是,德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结构又具有自身特点,大量使用省略句和短语结构,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同时,通过省略主语和使用被动含义句型达到使标识语受众广泛的目的。德语公示语还充分反映出德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Edmonsen, W./House,J.Einführung in die Sprachlehrforschung(4.Auflage).[M].Narr Francke Attempto Verlag Tübingen 2011.

[2]Engel,Ulrich. Deutsche Grammatik (Neubearbeitung) (2. Auflage).[M].IUDICIUM Verlag München 2009.

[3]Umut Balci.Schildertexte im Deutschen und Türkischen.[J].In:Muttersprache 3/2011:193-202.

[4]卞正东.论标示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5(1):27-31.

[5]戴显宗,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 (1):38-42.

[6]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考性译文[J]. 中国翻译,2006(6):12-16.

[7]胡红云.跨文化交际与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浙江社会科学,2008(7):121-124.

[8]李莎莎.德语中的“公共标识语”[J].德语学习,2010(6):77-80.

表示时间短的词范文6

[关键词] 一直 一向 语义 长时意义 短时意义 规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和“一向”是词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的近义副词,在语义上二者也有交叉,甚至有时还可以替换。

“一直”与“一向”到底存在哪些异同呢?本文将依据“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对比分析二者在“语义平面”上的异同。

语法的“三个平面”是指客观存在的语言中的语法包含三个平面,即句法、语用和语义。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也有一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一直”可表空间,也可表时间。而“一向”只可表时间。我们只分析在表时间这一层面上“一直”与“一向”的异同。

在时间轴上,我们将时间划分为时段和时点。时段指一段时间,时点指某个具体的时间,时段和时点都是可以循环的。“一直”表示动作或状态始终持续不变,“一向”表示从某时到现在,这两个词语都不适用于时点,故我们只探讨在时段上二者的异同。我们将时段划分为六个部分:A过去;B现在;C将来;D从一个时点到另一个时点;E可循环的时段;F可循环的时点。

时段A

排除时段B和C,因为“一向”不表示这两个时段。在剩下的四个时段中,“一直”与“一向”有怎样的异同?

1.动态意义和静态意义

在时段A中:

⑴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称它为“石油”,这一名称一直 (一向)沿用到现在。

⑵因为我和姚明一起长大,我一直 (一向)不觉得他特别高。他从未一下蹿很高,只是从小就比其他孩子高。

很明显,例⑴中用 “一向” 的句子是不成立的。例⑴中“沿用”这个动词表达的是动态意义,从北宋时期到现在我们都用“石油”,这个动作没有停止过,可以用副词“一直”来表达,不可用“一向”来表达,故我们得知“一直”可表达动态意义,“一向”不可表达动态意义。那么“一直”和“一向”都能表达静态意义吗?

例⑵中“不觉得他特别高”是静态意义,例句两句都是成立的,也就是“一直”和“一向”在表达静态意义的情况下可以互换。故“一向”只可表达静态意义,“一直”既可以表达静态意义,也可以表达动态意义。所以像延续体标记“V下来(去)”,动态助词“了”、动态助词“着”、“没有(未)+V”(表已完成时),这样的动态成分只能与“一直”共现,不能与“一向”共现。

2.短时意义和长时意义

在表示时间的长短上“一直”与“一向”有什么差异?

⑶这样拍了将近十多遍,近3个小时我的身上一直 (一向)都是湿的。我大病一场,在床上躺了几天才爬起来。

⑷可后来一想,央视一直 (一向)是个壁垒森严的单位,再说即使是到了中央台,在那么一个人才济济……。

例句⑶中的时间期限是3小时,属于短时意义,不能将“一直”替换为“一向”。例句⑷中的时间期限是不定的,时间期限至少有十年以上,“参照时间究竟要多长才能构成惯常义的表达,这与人们的世界知识有关,就‘一向’所需要的参照时间来看,一般要在十年以上。”

2.主动规律性和被动规律性

主动规律性指词语本身带有表示规律性的显性意义,当这个词语被运用到句中时,句子本身也就表示某种规律;被动规律性指有些词语本身带有表示规律性的隐性意义,词语本身不能够主动表示某种规律,必须与其他表示规律性的词语共同表示某种规律。

⑸很久以来,人们一直 (一向)在想:太阳是不是也会因燃料枯竭而熄灭?

“一向”表示静态意义,又表示长时意义,故“一向”所表示的性质状态是规律性的,是主动的,“一向”属于主动规律性的词语。“一直”既可表达静态意义也可表达动态意义,既可表达长时意义也可以表短时意义,在句态情状上和时间期限上都有分叉,故“一直”表示的性质状态在短时意义上表示的是非规律性的,在长时意义上可表示规律性的意义,“一直”并不是主动表达规律性意义的,所以“一直”属于被动规律性的词语。

时段D、E、F

因为“一向”表示的是规律性的性质状态,所以可以与时段D(从一个时点到另一个时点)共现,即使时段D是短时的。

(6)从午夜11点一直(一向)看到次日凌晨两点,边看边流泪。

以上两句都是成立的,“一直”句表达的是某一天的午夜11点到次日凌晨两点,是短时意义,而“一向”句表达的是每一天的午夜11点到次日凌晨两点。这充分体现了“一向”的主动规律性和“一直”的被动规律性。“一直”句实际上将时段D变成了时段E(可循环的时段),故“一直”不可以与时段E(可循环的时段)共现,因为“一直”不具有主动表示规律性。

在时段F(可循环的时点)如下:

(7)三点他一向 (一直)在办公室里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一向”具有主动表达规律性,故虽“三点”是一个时点,但是与“一向”共现时,时点变成了“可循环的时点”,从一个时点变成了一个时段,“一向”句是成立的。而“一直”不具有主动规律性,它不能将时点“三点”变为时段“每一天的三点”,故“一直”句是不成立的,即“一直”不可以表示时段F(可循环的时点)。

综上所述,在“语义平面”上,“一向”表示长时意义,具有主动规律性,而“一直”可以表示长时意义,也可以表示短时意义,具有被动规律性。

参考文献:

[1]范晓,张豫峰.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3]刘月华,潘文娱.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4]卢鹏,李冰燕,张海增.“一直”及其几个近义词的功能辨析[J].语言应用研究,2007,(1):45—46.

[5]邹海清.“一向”与“一直”的功能差异[J].海外华文教育,2009(4).

[6]邓小宁.“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考察[D].广州:中山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