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总结范例6篇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总结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总结范文1

位于省东南部,区是市中心城区。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辖10镇6乡、420个行政村,7个街道办事处、43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65.54万。近年来,省市民政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年提高,投入资金大幅增加,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区城市共纳保17695户46892人,月发保障金585.98万元,月人均补差125.47元/月,累计发放低保金3328.07万元。农村低保保障对象11232户35884人,月人均补差72元,季度发放保障金775.98万,上半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551.97万元。

二、城乡低保提标工作

立即制定工作方案,根据省市《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精神加强城乡低保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启动实施提标工作,全面扎实有序开展工作。

一是认真安排部署,大力宣传政策。今年,省市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其中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提标后的标准为23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850元/年提高到1096元/年,平均补助由65元/月提高到72元/月。为了规范提标工作,扎实完成提标任务,成立了提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提标工作实施方案,向区政府分管领导作了汇报,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任务要求,为我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对乡镇(街道)社区干部和参与提标的工作人员,就提标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对全区民政系统干部进行了培训,做到工作人员要做到政策熟悉,广大群众政策知晓,确保提标工作“公平、公正、严格、规范”实施。

二是确定提标范围。明确保障标准。提标任务实施中,按照省、市关于农村低保标准由月均65元提高到72元的要求,结合我区目前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标准达到70.8元的实际,拟对二类对象在月人均70元保障标准的基础上提补3.0元。对于城市提标工作,各社区结合提标工作,进行清理整顿。严格按照月人均收入低于230元的新标,成立提标工作审核小组,全面测算家庭收入补助标准,上报街道和区民政部门进行审核。

三是全面调查摸底。合理确定补差标准。提标实施中,各乡镇(街道)组织工作力量,深入村组(社区)开展以户为单位的城乡低保对象排查排摸工作,认真测算困难家庭收入,根据家庭收入确定差额补贴标准,建档造册,编制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提标对象表册。

四是严格工作程序。严明工作纪律。各乡镇、街道严格执行提标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个人申请、村委(社区)调查、民主评议、乡镇审核、民政部门审批、三榜公示”工作程序,通过申请人陈述、入户调查、邻里走访、提供相关证明等方式,核实家庭收入,确定补助标准。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提标的具体管理和初审工作,坚持谁调查谁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了提标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实施。

五是加强动态调整。及时规范完善。按照方案要求,集中时间,组织人员,全力对辖区所有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一次拉网式普查,共清退766户、1603人;同时对65户、176名困难对象纳入保障范围。清理整顿中,坚持属地管理,认真自查自纠,及时规范完善,加强动态调整,严格审核程序,完善档案资料,落实“三公示”和“五个程序”着力打造阳光诚信低保。5月底全面完成了区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全区城市低保共提补10528户26756人,提补人数占保障对象的57.94%月提补资金达52.8万元,提标后月补差标准为125.77元;农村低保提标工作对二类保障对象14952人实施提标提补,月增加提补资金41.8万元,月人均提补3.0元。

三、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靠实工作责任,全面有效开展全区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局成立了由局长李仲强任组长、相关人员为副组长、低保办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区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下发了区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了市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内容》通知,坚持从“健全制度、规范操作、提高素质、改善条件、促进公开”入手,进一步明确“规范领导责任落实、规范政策法规运用、规范保障标准制定、规范保障对象确认、规范操作程序、规范日常管理事务、规范资金发放使用、规范资料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内容,并对街道、乡镇开展低保规范化建设内容进行了细化分解,做到责任靠实,措施有力,目标明确。区政府专题召开了全区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省、市关于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的相关精神,安排部署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具体目标和任务,扎实有序开展规范年宣传活动。同时,加强低保工作人员学习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集中学习低保有关法规文件,力求使工作人员政策熟悉,工作职责明确,操作规范严格,广大群众政策知晓,关注支持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和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

二是采取各种措施。强化政策宣传。针对低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群众联系紧密的特点,加大了低保规范工作的宣传力度,印发了城乡低保评议记录、城乡社会救助文件资料汇编》城乡低保宣传单、民政工作手册,同时下发了市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标准》通知,积极组织和引导各街道(乡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与中国移动分公司协调联系,开通了惠民百事通”用短信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城乡低保提标和规范宣传年活动;设立了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咨询点,集中组织全区各办事处、社区主任、工作人员在中心广场举办了区城市低保规范性宣传年宣传活动,对广大群众面对面宣传城乡低保政策,现场解答群众反映的问题;确定专门工作人员,区民政网开设了宣传专栏,撰写宣传信息,其中有2条被《民政动态》市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简报》采用,1条(阳光低保”惠民生》被《日报》采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通过悬挂条幅、开办宣传栏、黑板报、刷写通俗易懂的固定标语、深入居民农户向广大城乡居民宣传低保政策法规;为了把宣传报道工作引向纵深,区广电局的协助下,制作了阳光低保,情暖》专题电视宣传片,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低保政策的知晓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同时,进一步加强民政服务设施建设,区民政局设立了民政服务大厅,16乡镇成立了民政工作机构,设立民政服务办公室,统一配备了档案柜、办公桌椅、办公电脑等设备,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是明确“六严格”目标。深入推进规范宣传活动。为了使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取得有效成果,全面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坚持抓住关键环节,解决存在问题,以“六严格”全面促进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主要是严格操作流程,按照个人申请--村(社区)民小组摸底排序--村(社区)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操作流程开展工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坚决杜绝随意简化程序或“隐瞒不报”暗箱操作”等现象。严格民主评议,建立健全村(社区)不少于20人的民主评议库,落实逐户逐人评议的工作机制,乡镇、街道包村(社区)干部全程参加并指导村(社区)民主评议会议,对有争议、有举报的重新调查评议,从源头上解决“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严格对象确定,坚持村(社区)乡镇(街道)民政办和区民政局三级联合入户调查、审核制,新纳对象要做到100%入户调查,核实家庭收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严格“三榜公示”坚持实行村(社区)调查评议后公示、乡镇审核后公示、区民政局审批后公示的三榜公示”制度。各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均设立了固定的社会救助公示栏,公开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和举报监督电话,公示城乡低保评议、审核和审批结果,做到政策、对象、标准、资金“四公开”严格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做到区有室、乡有柜、村(社区)有盒、户有证”区、乡两级建立纸质和电子两种档案,依托低保信息系统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低保对象档案使用统一设计的申请、调查、审批等表格,做到一户一档、分类编号、标识清楚,审核和变更材料及时入档。严格资金发放,坚持审发分离,由区民政局负责审核对象,区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拨付、发放。城市低保金每月发放一次,由邮政储蓄银行将资金划入城市低保对象存折;农村低保金每季度发放一次,通过强农惠农一册明”一折统”形式发放到户。

四是认真开展督促检查。确保活动成效明显。为了进一步加大城乡低保规范年活动督查力度,按照《市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标准》6月份,集中时间,统一组织工作人员,分组多次深入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采取随机抽查和全面检查的方法,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进行督查,现场指导完善资料、表册编制等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项目,保证了城乡低保规范年活动规范、有序实施,并取得实实在效果。一查领导责任是否得到落实。乡镇(街道)否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城乡低保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否把城乡低保工作列入主要议事议程,否成立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及制定实施方案。二查保障对象是否准确。各社区(村委会)否准确核定家庭收入情况,并按照家庭收入核定与家庭实际生活水平评估情况确定低保对象,否做到按类施保,有无“人情保”关系保”现象,否做到应保尽保。三查操作程序是否规范,否坚持个人申请、村(社区)评议、乡镇(街道)审核、区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对评议、审核、审批情况是否进行“三榜公示”否做到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资金“三公开”否存在隐瞒不报”现象,对一些争议问题,否做到重新调查、评议、审核。四查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低保制度是否健全,配套政策法规体系是否完善,分类管理、动态管理、资金管理、档案管理、监管管理是否到位。五查资金发放是否足额及时。城市低保资金是否按每月发放一次、农村低保资金每季度发放一次的要求,按时实行社会化发放,配套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有无滞留、挪用、挤占、套取、虚报、冒领低保金行为。六查档案管理是否规范。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档案是否健全规范,低保对象是否材料齐全,一户一档,变更审核情况是否及时归档。七查宣传教育是否经常有效。主要负责工作人员是否将城乡低保工作宣传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宣传教育安排是否连续不断,宣传教育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城乡居民对低保政策是否清楚,城乡低保工作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政策并能正确运用政策开展工作。通过督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城乡低保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公正、透明,确保了城乡低保规范年活动有效进行,有力推动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总结范文2

一、救助对象

(一)持有县民政部门发放的《城乡居民最低保障金领取证》,且正在享受低保待遇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对象);

(二)持有县民政部门发放的《农村五保供养证》的农村五保户(包括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

(三)重点优抚对象;

(四)40%救济对象;

(五)计划生育奖扶对象;

(六)发生重病长期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开支大,影响家庭基本生活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城乡居民。

二、救助病种

(一)恶性肿瘤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急性脑中风;

(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四)严重心脏病;

(五)重型肝炎、并发症;

(六)艾滋病;

(七)晚期血吸虫病;

(八)重症精神病;

(九)经县人民政府确定的需救助的其他病种。

三、救助标准

根据本县城乡基本医疗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确定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起付标准为扣除合作医疗补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个人实际承担的医疗费用)标准如下:

(一)农村五保户按零标准起付,在1000元以内由乡村统筹解决,超出部分按实核报;

(二)城乡低保户按1000元标准起付,年医疗费用超过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按10%进行救助,超过5000元以上的按15%进行救助,年最高救助限额2000元;

(三)重点优抚对象救助标准根据《*省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意见(试行)》(民优字〔20*〕190号)另行制定。

(四)享受40%救济对象,由本人申请,乡村审核,经县民政、卫生部门批准,指定在县人民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的费用,按2/3核报,年最高救助限额1000元。

(五)计划生育奖扶对象,按1000元标准起付,超过1000元部分按20%进行救助,年最高救助限额300元。

(六)其它大病困难户住院费用超过5000元,视情补助,年最高救助限额1000元。

同时符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医疗救助条件的,按最高标准享受救助。

四、救助办法

(一)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大病患者,给予一次性定额救助;对所患疾病不在救助病种范围内的农村五保户和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可给予不高于500元的临时医疗救助。

(二)资助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参合资金;

全县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后,首先资助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参加医疗保障,扣除上级财政补助个人参保资金外,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部分;对城市其他低保对象参照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代其缴纳个人负担部分参保资金。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大病患者,在按规定享受医疗补偿后(经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障补偿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再给予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全县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前,城市特困家庭凭相关证件、材料到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

(三)符合本暂行办法规定的救助病种的大病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开支巨大,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可凭病历、住院证明享受最高500元(预付)定额救助,待医疗终结后,再凭原始发票等其他相关材料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医疗救助手续。

五、救助的申请、审批程序

(一)城乡特困群众申请医疗救助时,须持身份证和享受社会救助的有关证明(低保证、五保供养证、优抚有关证件等)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县级以上医院本年度的诊断病历和必要的病史证明材料;乡镇人民政府在接到申请后的7个工作日内,派人入户调查,对同意上报待批的申请人,由所在的居(村)民委员会对有关情况进行公示;县民政部门接到申报材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批。如遇突发性大病患者,应特事特办,及时审批。

(二)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要书面说明理由,通知申请人。

(三)实行按季申报救助制度。

六、救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一)城乡医疗救助的资金来源

1.上级财政补助的医疗救助资金;

2.县财政安排的医疗救助资金;

3.专项福彩公益金;

4.社会各界的捐赠资金。

财政部门每年都要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并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县财政安排专项医疗救助资金不少于上年度省级专项财政补助资金总量的10%。

(二)县、乡财政部门要建立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专户,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资金,由县民政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后,由县财政部门从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专户核拨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资金专户,并通知经办机构为其办理有关手续。用于大病医疗救助和小额临时医疗救助的资金,由县民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审批并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后,由民政部门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救助对象持有关证件到财政部门指定的金融机构一卡式领取医疗救助金。

(三)本着“量入为出、年度平衡”的资金管理原则,对救助对象实施及时救助。原则上,当年筹集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应全部支出。

七、组织实施

(一)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县民政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有关部门配合,共同抓好落实。

(二)县民政部门应认真开展调查,会商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加强对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三)县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民政部门研究制定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筹集并及时拨付医疗救助资金。为保障医疗救助工作正常开展,县、乡财政应安排必需的工作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四)县卫生部门负责做好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五)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工作。

(六)县民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医疗救助资金按时拨付和合理使用。

八、有关要求

(一)县政府确定黟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我县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指定医院(以下简称指定医院)。救助对象必须到指定医院就医,需转院治疗的参照县新农合和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有关转院规定办理相关转院手续。

(二)医疗救助工作坚持公示制度。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要如实提供所需情况,配合医疗救助工作的调查,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三)对相关责任单位或个人违反有关规定、营私舞弊者,予以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总结范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的中国心”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乡镇行政执法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乡镇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衢州市柯城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我乡行政执法工作紧紧围绕结合我乡工作的实际情况,立足于省市区委组织部联系乡的政治自觉,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运动田园、孝礼万田”为主题,紧紧围绕“六抓六比、八大竞赛”重点工作,以“乡村振兴·十美比拼”(党建美、网格美、队伍美、讲堂美、有礼美、环境美、水系美、田园美、经济美、项目美)为抓手,强组织、优环境、化矛盾、推项目,全面加快大美万田建设,构建万田乡村振兴整体智治新格局,在一季度柯城区“六抓六比·八大竞赛”暨乡镇(街道)四平台(模块)PK赛中荣获全区第一。把行政执法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水平。现将我乡2021年上半年的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工作,把行政执法工作作为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冯小青负总责,乡长翁益平具体牵头负责的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把行政执法提高到事关基层社会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配合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我乡依法行政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乡领导班子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重要作用,扎实做好法治意识形态工作,履行落实法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加强法治学习,提升能力水平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今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的第一年。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全面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主线,抓紧抓实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积极引导乡村法律顾问为乡干部及村两委、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问,并积极为乡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已接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三、抓队伍、重引领,擦亮基层党建“金名片”

一是“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全面提升。牢牢抓住党建这把“金钥匙”,做深做实做细“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创新推广党员联户“54321”五联工作法,入选全市“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典型案例和市委改革办优秀案例,帮助全乡群众解决各种大小问题800余个,有效提升党员服务质量,密切增进党群关系;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讲好联户“故事汇”,共话党群“鱼水情”,村党组织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领头雁示范作用明显增强,党组织成为全村发展“主心骨”。二是乡村振兴讲堂成效显著。创新构筑“村播+”模式,实现一村一讲堂一特色一产业,以“村播+”为特色的乡村振兴讲堂全市领先。全乡共4个乡村振兴讲堂被列为市级3A乡村振兴讲堂、2个市级乡村振兴讲堂实训基地、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被授予示范乡村振兴综合体。村播基地获评浙江省首批电商直播产业基地,累计举办村播培训班107期,培训学员6500余人,孵化出50余名“村播”达人。聚焦“一村一品”,推动村播进村、农品出村,10个首批试点村分别与5家企业结对签约,依托乡村振兴讲堂开展村播培训、IP打造,村庄天然IP成效初显。2021年上半年,街区直播带动销售额7.46亿元,税收达2588万元,带动就业1000人以上,成为柯城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三是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从专题学习、专题宣讲、专题宣传教育、专题实践等多方面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开讲啦”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并切实把学习教育焕发的强大力量转化成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以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为目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等活动,帮助解决全乡群众生活问题150余个。四是铁军队伍建设全面过硬。一方面,发挥乡村两级四维考评“指挥棒”作用,打通“抓人促事”神经末梢。另一方面,依托乡村振兴讲堂、乡镇党校等载体,组织开展万田乡铁军提升班、村社领头雁、新任村两委“雁阵培育计划”等多个专题培训班,出台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年轻干部培养,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会写会说会干的万田铁军。截至目前万田乡党校共计开展培训50余期,受训近7000人次,通过“理论+实践”课程学习,充分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提升铁军战斗力。

四、抓治理、保稳定,织密社会治理“安全网”

一是“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深化。积极主动将“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工作融入数字化改革大局,率先将模块与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平台、模块、机构一体运行,高效运转;率先开展多员合一实现减员提能增效,全乡共整合精减人员52人,统筹劳务资金80余万元;率先开展无信访村社(网格)创建,积案化解和初信初访攻坚双管齐下;率先在全区召开户主大会,有效推进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发“村民务工”智慧监管小程序,在万田、王家、上蒋率先试点并全乡推广,有效破解村级务工不透明、不规范、支出增长快等问题。推动全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二是“树正打歪、拔钉清障”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全面开展“大干一个月‘树正打歪、拔钉清障’项目攻坚”,突出“模块+网格”管理,联合执法、市场监管、司法、公安等派驻力量,强化力量保障,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对破坏重大项目建设等行为,“露头必打”“坚决亮剑”,形成有力震慑,为全乡45个民生实事等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为乡村振兴大干项目之年保驾护航,持续净化基层生态,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三是社会局面保持和谐稳定。坚持“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网格治理+两难化解”工作高效运行,用好“两难”钉钉群,重视村网格员建设,以网格“五个令”为抓手,落实红黄绿“三色”考评措施,确保网格化管理优质高效运行。全面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把矛盾控制在基层,共计办理“两难”问题368件,其中化解部级信访积案3件,化解省级信访积案3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

五、抓项目、兴产业,跑出建设发展“加速度”

一是谋项目,争资金。通过主动争取、积极谋划、精心准备,在全省低收入农户同步实现现代化试点项目PK赛中,万田乡农民小微创业园(三期)工程(村播云仓项目)在全省20个申报县(市、区)中脱颖而出,获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领导专家高度认可,5月份成功争取省财政项目建设补助资金390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500万元,获区“十条军规”典型事项通报表扬。二是强推进,助建设。今年以来全乡推进实施项目45个,包含12个区级重大项目,16个乡级重点项目以及17个村社一村一亮项目,计划总投资25.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6亿元。承办全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营造“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工作氛围;顺利拔除数字孵化园窑厂房屋拆除、通景公路二期围墙拆除、万田村改村提升等多枚“硬钉子”;解决区一线一带项目遗留七年征迁问题;农村综合集成改革项目全面落实推进;万田第一生态公墓建成衢州生态公墓的样板示范,全市殡葬工作现场会在我乡召开,得到了与会领导高度肯定;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衢州无界弥生文化产业园、弈谷至印象西城道路、万田村泉井路拓宽、下蒋村古村落建设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创机制、重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班人员、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管理“五个一”闭环运行机制,将项目立项、审批到项目落地建设全过程细化为40项具体工作,定人定责,全程实现“一站式”服务,做到环环相扣、层层落实,为产业发展、项目实施解决后顾之忧。同时通过“1名联系领导+2名联络员”开展百家企业大走访,精准摸排企业新老增量,强招引、重要素保障,力争把万田打造成企业进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的服务业发展新洼地和新增长点。

六、抓整治、促提升,打好大美万田“攻坚战”

一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万田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被列为国家试点项目,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暨“十类地”处置高质量提升现场会在万田乡召开。实行一张图作战、一支队伍管护、一张网监管等“八个一”机制全面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后半篇文章”,推行“主体+村集体+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品质数字水稻,打造种子示范点,力图通过一片田打造万田产业振兴“6朵金花”(一粒米、一杯酒、一碗粉干、一个村红、一个民宿、一条街)。二是农村综合改革集成推进。以衢州市柯城区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项目为龙头,按照“一核三线五园十项改革”功能布局,全面落实农村综合集成改革项目,实施各村道路修复、节点打造、围墙改造等村庄综合整治项目,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个性化名片,做到“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三是“八个一”工作扎实有效。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号召, 全力做好创文“后半篇文章”,以新时代文明生活示范市创建为抓手,全员发动、全力以赴,成立乡文明有礼专班,实行“红灰旗”制度,进行每周一督查、每周一通报,开展“学、查、改”三项行动,加快营造“八个一”文明有礼浓厚氛围,为衢州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生活示范市提供更多万田力量,获评区“八个一”有礼城市建设突出贡献集体。

七、抓民生、增福祉,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

一是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万田乡便民中心上半年共接待2600多人,受理各类项目5700余件,代办5600余件,完成平台交办98件,办结率达100%。扎实开展低收入农户认定复核工作,新增低保12户,注销13户,新增边缘户1户,注销1户,实现低收入人群动态消除。完成35人城乡养老保险提档工作、88人失地保险参保和全乡9000余名劳动力数据调查,服务金沃精工企业送工21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征缴率100%,位列全区第一。为巩固提升“消薄”成果,以村级运转收支平衡为基本目标,创新物业增收、创业增收、产业增收等十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模式,全面振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6月份全乡16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以上。二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以“三联工程”为抓手,抓实抓细防控措施,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积极组织各村社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发放预约号码牌,实现定量派号、精准预约、错峰有序,目前疫苗接种已覆盖8000余人。文景苑社区在疫情期间,让留岗留守“两头暖”的举措,登上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和央视《新闻联播》。三是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高质量运行万田乡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精心举办余家山头“女儿节”、第六届荷花节、首届春季樱桃采摘节、首届水稻插秧大赛、“唱红歌·颂党恩·迎大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柯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我乡正式揭牌,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总结范文4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新成就的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完成了市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13.7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325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3.69亿元,年均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624.14亿元,年均增长26.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207.75亿元、935.56亿元,年均增长15.9%和17.5%。盘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西部十强县,位次逐年前移;钟山区、水城县、六枝特区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预计减少贫困人口65.8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8.3%下降到11.91%。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到84.6%,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盘县、钟山区被认定为全省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县。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脱贫攻坚头等大事,精准扶贫卓有成效。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作出“决战三年、摆脱贫困”决策部署,制定“33669”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推进“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建设,实现68个贫困乡镇摘帽。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交流总结会在我市召开。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44万户5.62万人,实现搬迁移民稳定就业1.16万人。建立“五定五看”精准扶贫评价体系,建成大数据“扶贫云”平台。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创新扶贫机制,探索建立“211”集团帮扶模式,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正在形成。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转型升级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5个100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580.7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5.2∶62.7∶32.1调整为2016年的9.6∶50.2∶40.2。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获批创建六盘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水城县获批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大力实施“3155工程”,粮经比由70∶30调整为32∶68;新增省级农业园区29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9家、省级龙头企业45家;成功打造凉都“弥你红”“天刺力”等知名农产品品牌,获得“三品一标”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证书308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1个;建成4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519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获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煤炭产业“四个一批”,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0%,煤矿机械化开采率达到69%;推进煤气共采一体化发展,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达到43%。大数据、大健康、新型建筑建材等新兴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产值达到263亿元。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中国凉都”山地旅游升级版,成功承办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连续举办三届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冬季滑雪、康体养身、山地运动、农旅文融合等旅游新业态从无到有、势头强劲,建成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41.9%、39.1%,实现“井喷式”增长。大力实施“引金入市”工程,引进银行、保险和证券机构9家,设立产业基金3支。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钟山区获批部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沪昆高铁境内段建成通车,安六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建成高速公路6条,通车里程达到380公里,成为全省第二个县县通高速的市州;完成国省道改造107公里、建成通村油(水泥)路5933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8.5%;月照机场通达15个城市,盘州官山机场完成选址工作。建成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13座,实现每个县有1座以上中型水库目标,工程性缺水问题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加快完善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成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29座,新增线路7631公里,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100%。实现“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重点旅游景区、星级酒店WIFI全覆盖。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城乡一体重要抓手,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坚持产城景互动共融,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四域统筹”“八规合一”,加快两个“三地同城化”发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5%。建成内环快线、机场高速等城市主干道路,地下综合管廊、水城河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建成6个城市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六枝至水城天然气支线管道建成投用,全面完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置换工程,市民告别“望气兴叹”的历史。实施市中心城区城市山体保护和景观提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61平方米。深入开展“四创”活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成功承办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打造34个特色小城镇,六枝特区郎岱镇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六个小康行动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31.4亿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21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1个,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盘县获批“全国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生态文明战略任务,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面积336.59万亩,治理石漠化301.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363.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2.77%。创建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24个。大力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件环保实事”,建成19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和81.06%,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8.66%。钟山区获批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制定实施《六盘水市水城河保护条例》。认真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严格执行“六个严禁”“六个一律”,始终做到铁腕治污,严肃查处环保违法行为。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动力活力显著增强。谋划重点改革专题292个,出台方案252个。“三变”改革成为全省农村改革示范样板并在全国推广,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建成市级和3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3项,下放审批事项134项。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教育卫生、司法体制、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大力实施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从2011年的40.43%提高到56.54%。六盘水海关开关运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六盘水分论坛、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等主题论坛。引进500强企业27家,累计完成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3075.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9.73%。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46.9%。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民生福祉根本目的,发展成果更加惠民。坚持每年启动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累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376个,完成投资420.5亿元。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9.7万人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9%和12.8%,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53∶1下降到3.1∶1。完成教育“9+3”计划,基本建成高中教育城、以朵职教城等重大项目,实现公办幼儿园乡镇全覆盖、营养改善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六枝特区、盘县、钟山区通过省“普十五”验收,六盘水师范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验收。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创建三级医院5家,基本建成凉都医院,实现“五个全覆盖”目标。认真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凉都体育中心、凉都大剧院等文化体育设施,连续举办凉都消夏文化节,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上升为国家金牌赛事,山地运动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力显著增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45元/月、3132元/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5.9万户、棚户区改造20万户64万人、保障性住房4.3万套。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精准关爱救助保障。深入推进“2221”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盘县、水城县从全国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中脱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获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化“平安凉都”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高。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地方志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自身建设基本要求,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反“”、转作风、促政风。公布35个市级行政机关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市县两级审批服务系统全部迁入省“电子政务云”,政务服务事项提前办结率达到90%,办事群众满意率达到96%。全面推行政府性投资项目前置审计。强化督查督办,构建抓执行落实的任务链责任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力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入开展民生监督,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坚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强化运行调度和精准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3.64%和19.98%。“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把“四个意识”作为自觉行动,坚决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在六盘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把善谋善为作为基本能力,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吃透上情、把握市情、了解外情,推动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加快发展中决战脱贫攻坚、助推转型升级、同步全面小康;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持续释放新的动力活力,为加快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必须把真抓实干作为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实干兴邦的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用实干推动新跨越、创造新辉煌。

过去五年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市人民、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调结构、促转型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偏单偏重,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度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升。抓统筹、奔小康任务艰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二元结构、农村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优生态、护环境任务艰巨,生态建设欠账多,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难度大,节能减排面临较大压力。保民生、促和谐任务艰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不能有效满足群众需求,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依然薄弱。转作风、提效能任务艰巨,少数干部不敢担当、不愿作为,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从严治政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迎来了经济发展新机遇,进入了转型升级新阶段,开启了全面小康新征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赋予六盘水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为我们明确了奋斗目标、规划了战略路径;市第七次党代会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为主题,提出了“五大目标”和“七个新跨越”发展任务,描绘了六盘水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决策部署,保持昂扬斗志,树立必胜信心,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开创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实施主基调主战略,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守住“三条底线”,抓好“三件大事”,走好“四条新路”,弘扬“三线”精神,深化“三变”改革,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全力实现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3个部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面消除城乡贫困人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4.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通过五年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方阵五前列”。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做到“六个科学统筹”,着力构建“六大体系”,不断开创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一)科学统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推动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工程。按照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总体思路,以开放性思维、战略性眼光,大力实施煤电化一体化,实现煤炭产业集团化发展、集约化利用、机械化采掘、循环化发展。到2021年,全市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达到100%,符合条件的矿井机械化开采达到100%,绿色化发展达到100%,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升达到100%,煤气共采一体化达到100%。大力推动以煤制油、煤焦气化为重点的精深煤化工取得突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打造一批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行业、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企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推进园区提质升级,培育壮大园区主导产业和企业集群,提高园区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到2021年,获批部级高新区1个以上,建成1个千亿元园区、3个500亿元园区和4个100亿元园区。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坚决杜绝污染项目、落后产能进入园区。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双培育”计划和“125”工程,到2021年,引进企业100家以上、其中500强企业20家以上,新增企业市场主体12万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家以上,分别新增引领型、培育型、成长型小微企业100户、200户、500户以上,提高传统工业优质有效供给能力。实施能源产业创新工程。发挥煤炭资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推进煤电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煤电联动、水火互济的能源保障体系,推动能源工业稳定安全可持续发展,打造跨区域能源枢纽。大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加快光伏发电、垃圾发电发展步伐,形成多能互补、低碳绿色的综合能源体系,以能源结构优化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围绕发展数字经济、旅游经济、绿色经济和县域经济,深度融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加快建设凉都大数据中心、贵州省大数据应用示范基地、贵州西部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基地,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天然饮用水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21年,全市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培育上市企业10户。实施特色农业增效工程。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思路,坚持以“3155工程”为载体,以“三变”改革为动力,加快发展猕猴桃、刺梨、茶叶、软籽石榴、小黄姜和区域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巩固发展烤烟产业,加强基本烟田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让绿色优质农产品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建成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顺应大众旅游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持续提升“中国凉都”“南国冰雪城”品牌影响力,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到2021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建成1个部级旅游度假区、1个以上5A级景区、10个以上4A级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康养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引金入市”工程,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实施“双创”孵化工程。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和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体系,加大返乡大学生、城乡青年创业创新扶持力度,建设一批“双创”基地,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技术专家和创客团队。

(二)科学统筹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的民生保障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城乡短板、缩小城乡差距。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的总要求,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以“三变”改革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力推进“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建设,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切实做到真脱贫、脱真贫,确保到2018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村寨、一户群众在脱贫攻坚中掉队,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事业上台阶。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新增省级示范性高中5所、其中一类省级示范性高中2所,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0所,实现每个县有2所以上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农民技能培训学校,每个乡镇有1所高标准寄宿制学校、1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2018年全面实现“新两基”。把六盘水师范学院办成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把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办成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力争每个县有一所以上三甲医院,实现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分别建成1所妇女儿童医院。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艺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促进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建成部级创业型城市。扩大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筑牢安全稳定压舱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领导责任落实,狠抓失职追责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夯实安全生产长效基础,从源头上严防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统筹各项事业发展。重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民族、宗教、人防、档案、外事、侨务、对台、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地方志等工作。

(三)科学统筹规划布局和建设管理,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到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全力打造中心城市,提升辐射带动能力。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产城景互动、人地钱统筹,围绕两个“三地同城化”,大力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全力打造以钟山区、双水片区、红桥新区为中心,以南开片区、董地片区为副中心,以六枝特区、盘县为重要城市组团的区域中心城市。坚持市统筹、县为主,支持六枝特区在产城一体上率先突破,盘县在产城景融合发展上率先突破,水城县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上率先突破,钟山区在“四域统筹”上率先突破,钟山经济开发区在创新驱动、产城互动上率先突破。全力打造特色小镇,提升融合配套能力。尊重自然格局,整合资源要素,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山地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体现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的特色小城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建成区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垃圾收运系统全覆盖。到2021年,建成40个以上特色小城镇。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提升综合发展能力。大力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造一批具有生产效益、生活品质、生态价值的美丽乡村。到2021年,打造50个以上美丽乡村升级版示范点,90%以上的村庄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四)科学统筹集中攻坚和巩固提升,着力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向全域覆盖,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外联内通并重,加快解决交通设施不成网问题。建成安六城际铁路,力争建成盘兴、水盘城际铁路。建成六威、六赫、纳兴、普盘等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公里;实施一级公路268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0%以上,实现乡镇二级公路全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油路、通客车。实施月照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密月照机场航线,建成盘州官山机场。推进北盘江流域航运建设,建成????江、凉风洞等旅游客运码头。坚持大中小并举,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开工建设1座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30座小型水库,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小型水库。建成一批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坚持干线网络并行,加快解决能源信息通道问题。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统筹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管网建设,实现县县通天然气、管道干线乡镇供气全覆盖。深入实施光网城市、“宽带乡村”等工程,建成全光网市,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光纤、村村通广电、户户能上网”。

(五)科学统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助推跨越的动力支撑体系。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释放发展动力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深化拓展“三变”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三变”改革向城市城镇、工矿企业、政府性投融资公司等领域拓展,全面推进省级“三变”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创全国“三变”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国企国资、财税金融、司法体制、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减轻发展负担,促进民营企业稳定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到2021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上。全面扩大开放,构建发展新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的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与东南亚经贸合作,加强海内外人文交流。用好六盘水海关、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六盘水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监管区,高水平办好凉都消夏文化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等竞技体育和山地运动重大活动。大力实施一批引领型外贸项目,加快构建外向型经济体系。继续抓好“5个100工程”重点平台建设。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履约率、入园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率,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长8%。全面加快创新,注入发展新动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引进和培养现代管理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鼓励发展创投引导基金,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到2021年,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申报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个以上,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以上。

(六)科学统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着力构建绿色崛起的生态文明体系。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四型十五种”产业,着力构建具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体系,提高绿色经济占比,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加快建造绿色家园。坚持产城景一体、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体康配套,大力推进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建设,实现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快完善绿色制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完善环境监管定责、履责、问责机制,加强环保督察巡查,推动县区环保法庭全覆盖。加快筑牢绿色屏障。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坚持以铁的担当治污,加大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治水、治气、治土、治渣措施,严肃查处生态环保失职渎职、违纪违法行为。加快培育绿色文化。秉承“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绿色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植绿”“增绿”“爱绿”。

三、2017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2%和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六枝特区按国家标准摘帽,实现184个贫困村出列。扎实推进“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建设。制定年度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谋划实施一批脱贫攻坚项目,加快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好这场超常规战役。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精准选好安置点,重点向城镇和园区集中,加强后续扶持和保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824户40719人,确保今年3月底前实现2016年第二批搬迁群众入住,2017年项目实现当年入住。扎实推进产业精准脱贫。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和主攻方向,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明确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加强产品市场开拓,创新产销对接机制,稳定销售渠道。用好管好凉都“三变”产业扶贫基金和财政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动大数据产业做大做强。编制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引进一批大数据知名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本土企业,大数据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推动大数据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专项行动计划,推动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提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加快“三变”大数据信息平台、“三农”信息服务站、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等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政府数据聚通用。加快安全云、环保云、医疗健康云、凉都警务云等特色云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引导各行各业依法采集并开放数据。

(二)全力以赴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稳步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空置商品房消化。继续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税费、制度易等成本。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进煤气共采一体化向纵深拓展,正常生产矿井机械化达到78%以上,完成煤层气抽采量13.6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45%。开展技术改造工程项目100个,引进企业100家以上。加快大健康、新型建筑建材、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园区投产企业稳定发展、建成企业投产达产、落地企业加快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升“3155工程”,完成补植补种86万亩,推进猕猴桃、刺梨等主导特色产业保险全覆盖。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制定3个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家庭农场50个以上。申报部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个、省级2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9个,实现“3155工程”无公害产地认证全覆盖。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编制市县两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改造提升10个省级景区景点,开工建设六枝至黄果树等5条旅游公路。举办好第四届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0%、50%。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文化体育、会展、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三)全力以赴抓好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编制完成红桥、双水、董地联动发展规划和350个村庄规划,实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全覆盖。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地下城市综合管廊18.3公里并完成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攻坚“四创”,全力争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功。整市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全域小城镇建设“3个1工程”,启动5个以上特色小城镇建设,示范小城镇实施“8+X”项目32个,镇村联动覆盖率提高到65%。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打造20个美丽乡村升级版示范点和20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施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启动150个村垃圾治理工程。

(四)全力以赴抓好有效投资和消费升级。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完成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投资1069亿元;完成工业投资425亿元以上,产业投资占比保持在35%。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交通投资140亿元、水利投资40亿元、电力投资6亿元。加快安六城际铁路及站点、盘兴城际铁路建设,推进六威、六赫高速和大董一级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普盘高速、鱼塘至发射高速。启动国省道改造101公里、通乡二级公路177公里。开工建设月照机场西南端盲降系统和8个停机位。开工建设1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建成2座中型水库。抓好民生保障项目建设,完成教育投资43.5亿元,医疗卫生投资24.5亿元。大力推动消费升级。深入实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系列行动计划,有效扩大住房、旅游、养老健康、居民用电等消费。办好第四届“生态凉都?高山珍品”高原山地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和第二届“凉都弥你红采摘”活动。

(五)全力以赴抓好改革开放重点任务。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抓好省级“三变”改革试验区建设,出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办法,建立风险基金和农业发展基金,实现县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覆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市县政府城市管理领域机构综合设置。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统筹推进资源配置、财税金融、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把扩大对东盟国家的开放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加强与东南亚等国家经贸往来。积极参与酒博会、茶博会、数博会等重大活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1%以上。引进500强企业4家,完成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400亿元以上。

(六)全力以赴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高造林质量,完成营造林100万亩以上,治理石漠化4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70平方公里。坚持铁腕治污。开展污染源普查排查,抓好电厂、钢铁、水泥等重点企业治污减排,加强三岔河、南盘江、北盘江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全面启动河长制,确保省控以上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9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空气质量稳定改善。

(七)全力以赴抓好财税金融工作。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制定存量财源挖掘清单和新增税源清单。非税收入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严禁铺张浪费。加强沉淀资金清理盘活,积极争取转移支付支持。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推动浦发、光大、兴业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六枝、盘县、水城信用联社改制。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三农”领域,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继续分类别、分行业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完善“借用管还”一体化机制,推动政府性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抓好高成本存量债务置换和消化。

(八)全力以赴抓好民生保障改善。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出台全市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现“普十五”目标。盘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验收。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2所以上。加快建设健康凉都。建成凉都医院并实现开诊。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实社会保障兜底。新增城镇就业9.46万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深入开展两年安全生产强基固本攻坚,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市县乡“三级联创”。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凉都”建设。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继续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学杂费。在3个贫困县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2)力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500人。将148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3)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和10%。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建立县级以上公立医院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和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4)整合资源,优先保障贫困户入股产业、就业创业,实现4.62万户19.7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三变”改革全覆盖并实现入股分红。(5)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33540户,基本建成20000户。改造农村危房3000户。建设10个休闲园。(6)建设六枝特区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省级示范点。对3700个农户厕所实施无害化卫生改造。对4个以上乡镇实施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及装备建设工程。(7)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6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处置隐患里程247公里。(8)基本消除乡镇以上建成区移动网络盲点盲区,实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有效信号全覆盖。新增130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全覆盖。(9)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新增用户29000户。新建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20个。新建、改造7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成3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改造全覆盖,电子商务网点建设改造覆盖30%的行政村。(10)安装2500个公共安全监控视频探头,搭建视频图像云平台。重点公共区域安全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90%。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的形势、担当新的使命,我们将把政府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严格落实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强化政府党组自身建设,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完善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扎紧“制度铁笼”,打造“数据铁笼”,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持续深化拓展民生监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定期清理和公布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和审查。建立政府及部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大力推进“七五”普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提高建议提案办理的落实率和满意率。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三)坚定不移增强民生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民初心,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把为民服务的成果“立”在六盘水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精准破解发展中的痛点难点,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富民答卷更有“厚度”。坚持为民务实,多做雪中送炭、扶危济困的好事,多做标本兼治、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禁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市县乡村全流程标准化大数据便民服务网上办事体系,实现政务服务城乡均等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总结范文5

蕉岭县代县长刘彩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我县加快振兴发展、积蓄发展后劲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战略,紧紧扭住“两大振兴政策”、“三大抓手”,加快发展“两大百亿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产业结构更优。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2.88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比为17.3?29.8?52.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95亿元,增长13.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36亿元,比增38.66%;全县工业投资28.38亿元,比增77.96%;国家水泥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皇马水泥技改项目建成运行。塔牌600万吨、皇马15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等6个新型建材项目,以及铁汉生态、奥园等4个长寿健康项目扎实推进。

(二)城乡环境更佳。大力推进交通、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50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27亿元。扎实推进桂岭新区开发,碧桂园三期、奥园广场商业综合体等6个房地产项目基本建成,香港花园、保利园等项目顺利推进。投入1080万元,全面实施农村垃圾上门收集处理制度,基本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投入1.07亿元,拆除关闭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栏舍1.69万户、91.3万平方米。投入3亿元,加快推进1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7个县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形成“七星伴月”新农村格局。

(三)发展活力更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降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功创建省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县;全面完成省农村普惠金融试点改革;深化全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营改增”改革顺利推进。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政协提案27件,代表委员满意率100%。

(四)民生保障更强。十大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投入民生资金1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8%;全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78万元,比增8.6%。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以及低保、五保、孤儿、重残等底线民生水平;投入帮扶资金4455万元,实施产业发展扶贫项目364个;完成56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和340户农村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新建300个治安视频监控点,实现对全县107个村(社区)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考本科、专科入围率连续9年保持梅州各县(市、区)第一位。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造、镇卫生院医联体一体化建设等卫生强县项目扎实推进。国防动员、人防、征兵、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成效,发展改革、监察、审计、民族宗教、统计、气象、档案、应急等事业不断发展。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的关怀重视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县上下的奋力拼搏,离不开海内外乡亲的鼎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和驻蕉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蕉岭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重点项目建设遇到核准、用地、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做大总量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发展速度仍然偏慢,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单一,振兴发展的压力比较大。三是公共服务短板仍然存在,医疗、养老、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四是保民生、保重点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从全国形势看,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国家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为我县经济取得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从全省形势看,省委、省政府将今年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提出着力推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将加大财政投入和全省综合统筹力度,交通、产业、政策和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将更加优化。从全市形势看,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新格局,把蕉岭建设成为“梅州绿色发展先行地”的“蕉岭组团”已提升为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这必将为我县在发展新型建材、长寿健康等主导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机遇。从自身实际看,通过历届县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支撑加快振兴发展的条件更加具备,振兴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只要全县上下盯紧目标,凝心聚力,群策群力,经济社会一定会保持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系列决策部署,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对表梅州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新格局中“蕉岭组团”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加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十大重点工作、十大重点工程、十大民生实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加快构建“一城两业三组团”发展新格局,全力建设“世界寿乡?富美蕉岭”。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计划。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我们将全力实施“十大工程”:①抓好石窟河十里画廊建设工程;②抓好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③抓好桂岭学校建设工程;④抓好长潭旅游区提升工程;⑤抓好塔牌600万吨项目建设工程;⑥抓好城市展馆、青少年科技展馆、长寿展馆和旅游客服中心等“三馆一中心”建设工程;⑦抓好铁汉生态养生产业园建设工程;⑧抓好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工程;⑨抓好卫生强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⑩抓好全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加快构建“一城两业三组团”发展新格局,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发展两大产业,推动经济扩量提质。

做优建材产业。抓好塔牌集团60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以及油坑集团、皇马公司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壮大水泥生产总量;鼓励扶持建筑预制构件、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精细化工、新型建筑材料等水泥上下游产业发展,扎实抓好塔牌集团新材料、广福建材和金鹏精细化工等增资扩产项目建设,延长建材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新型建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平台,全力打造百亿新型建材产业。

做强健康产业。发挥世界寿乡品牌效应,主动对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推动长寿健康产业在一二三产业上协同发展。坚持标准化生产,着力抓好富硒长寿食品种植加工生产基地、客家农夫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建设,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一杯茶、一瓶水、一粒米、一棵笋、一瓶蜜等“五个一”富硒长寿食品开发,打造粤东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高端化发展,着力抓好长寿粮油食品加工和水资源开发等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长寿健康产品的附加值;坚持精品化建设,着力抓好铁汉生态健康产业园、精品酒店等项目建设,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同时,加快推进固特、永旺、佰霖、瑞胜等增资扩产项目建设。

做实产业平台。依托各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集中优势资源,根据文福广福组团、新铺三圳组团、蓝坊南?组团的特色和定位,进一步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提升开发条件。扎实推进广福园区、中心园区、205国道沿线工业长廊“两园一长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集聚区的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依托我县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和工业集聚区平台,认真研究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发展动向、产业转移规律,围绕三个组团布局,突出重点产业开展对口招商、链式招商、以商引商,争取引进上下游关联配套项目。

(二)致力优化发展环境,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建设山水绿城。重点推进桂岭新区、长潭休闲区和石窟河十里画廊建设,抓好总投资70亿元的保利园城市综合体、福星长寿新城、香港花园、伍福花园、碧桂园四期和寨背、北阁铺棚户区改造等系列项目建设;同时,实施一批精品街改造和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大力推广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券等融资方式,提高重大项目股权、债权直接融资比重,实现城市建设投融资平衡。

创建特色小镇。深入开展全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三拆三建”行动,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每年整治20%以上的自然村。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对限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巩固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长效机制,逐步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机制。全力推进镇区“六个一”建设,实施一批精品项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以获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为契机,推动全县各镇向特色化、产业化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一批名镇名村、一批客家特色村居,发展乡村游,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优化基础设施。实施205国道部分路段改线、新建南山大桥等10宗总投资12.2亿元的城乡桥路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整县推进村镇污水处理工程等13宗总投资30亿元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配网工程等3宗总投资14.6亿元的能源工程建设。同时,加强森林资源的抚育和管护,对森林火灾“零容忍”;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生态安全。

(三)致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振兴发展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去降补”措施,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力争实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2家,建成1-2个区域性创业孵化基地。增加农业新供给,打造2个规模1000亩以上的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建成1家“三农”社会化服务综合合作社和8个分社,打造1个农民就业创业孵化器,为全县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三农”载体,推进“三变”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建设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抓好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工作,在92个行政村设立村级基金,有效盘活农村重要产权价值。继续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完善村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集体林业综合试验示范区改革,探索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林权流转机制,积极引导扶持林下经济发展。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幅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全面推行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户“两证整合”及更多证照合一,推广电子营业执照。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四)致力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桂岭学校、职校实训楼等项目建设。建设卫生强县,扎实推进三个县级医院迁建等项目。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视频监控中心和食品安全追溯中心建设,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推进“七五”普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化重点领域风险点排查和专项整治,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守安全生产红线。以“三打击一整治”、“飓风2017”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蕉岭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防灾减灾、人防、双拥、对台、气象、统计、方志、档案、应急等各项工作。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帮扶资金投入,采取创业、就业、教育等帮扶措施,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健全脱贫长效机制,整合低保、残疾、社保、教育等相关数据,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大数据库,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帮扶。加快推进相对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确保2017年全县70%以上的相对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落实政策兜底;到2018年底100%相对贫困人口、全部相对贫困村出列。

办好十大民生实事。一是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20元。城镇、农村低保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419元、191元提高到457元、206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平均标准提高到每年8088元以上,确保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水平从每月1340元提高到1450元、分散供养水平从每月820元提高到880元。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从每年2178元提高到2828元,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完成全县7间敬老院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人每学年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和初中3000元,高中和中职(含技工)5000元(含国家助学金),高等专科10000元(含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标准提高到高中2500元、中职(含技工)3500元、高等专科5000元。完成2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建成101套公共租赁住房;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32户。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70%以上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三是关爱特殊群体。困难残疾人生活津贴从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重残护理补贴从每年1800元提高到2400元。新建5个镇的残疾人康园中心,规范运行原有4个残疾人康园中心。支持社区矫正中心规范化建设,对全县社区服刑人员实行教育矫正。新建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2间、检测点10个。完成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高老人补(津)贴标准。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工作,对监护人以奖代补,为监护人购买保险,预防和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四是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不低于450元。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8万元提高到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45万元提高到50万元。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报销比例统一调整为75%,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特定病种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0%,门诊特定病种年度支付限额按病种在原限额基础上提高1000元至6.5万元不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每人每日每次最高支付限额从30元提高到100元,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150元提高到500元,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0%。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从1.2万元降为1万元、报销比例统一调整为7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从15万元提高到16万元;城乡五保供养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下调至2000元,报销比例提高到80%,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升级改造69间村卫生站。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继续由县财政统筹解决30元。完成蕉城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业务楼建设。五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义务教育寄宿制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从农村扩大到城市,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200元提高到250元。对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月不低于900元/人。完成桂岭学校框架主体工程的50%;完成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改扩建工程。完成县教育展馆资料、实物征集、规划设计及招标工作。六是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0个“文化驿站”。完成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完成长寿广场文化体育公园的健身路径建设。完成蕉城供水扩建主体工程的60%。完成县档案馆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七是促进就业和创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7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0人。补贴参加技能晋升培训的劳动者500人。组织参加技能培训的劳动者1500人。八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24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20元。在全县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完成城乡道路客运公交一体化。新建南山大桥和象岭大桥,维修加固蕉岭大桥、艾坝大桥,完成30公里乡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完成17个中心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县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建设标准化“放心粮油门店”。建设10个农村文化俱乐部。完成7个集贸市场和8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免费检定。九是加强环境治理。建设2座镇级污水处理厂、27.48公里污水管网和51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20%以上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实施环东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完成森林碳汇造林1.18万亩;完成3万亩森林抚育和1.8万亩森林碳汇抚育。十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成60公里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完成16.8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建2个、升级改造2个自动气象站。安装治安监控视频探头50个、治安卡口3个。做好市政府挂牌督办的长潭镇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完善三圳、广福、新铺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保费补贴。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严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

(五)致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坚持依法行政。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完善行政争议协调化解机制。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县新闻及信息公开制度。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勤政为民。强化审计监督,推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全覆盖。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总结范文6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开展社会救助“阳光行动”,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市三无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应退尽退、进退及时,实现“政策运用准确、程序操作准确、对象审批准确”的目标,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依规、严格程序的原则

(二)分级负责、分级落实的原则

(三)全面清理、重点清退的原则

(四)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三、组织领导

成立山街道救助“阳光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民政专干及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成员。

四、范围和内容

清理核查对象为已享受年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市三无对象待遇的人员。清理核点为:

(一)购高档住宅商品房、购车、从事个体工商业等家庭生活条件明显高于城乡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

(二)缴纳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金额较高,家庭成员中有领取退休社保金,大学毕业或成年已正常就业,且家庭收入高于城乡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

(三)纳入城乡低保对象的社会特殊群体;

(四)有劳动能力或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具备赡养、扶养、抚养能力,且家庭成员中无重病对象的城乡低保对象;

(五)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且具有供养能力,或年满60周岁仍有生活来源,或其他不符合政策的五保对象及享受城市在无对象待遇的人员。

五、工作步骤

(一)自查自纠阶段(4月份到8月份)。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一是广泛宣传。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让所有救助对象知晓社会救助政策,清楚清理核查活动内容。二是逐户核查。为提高核查效率,对A类低保对象只须见到本人,但农村五保户和城市三无对象必须逐户核查;对B类低保对象必须摸清其家庭情况;对其余低保对象必须逐户核查。对所有的清理的保障对象,调查人员必须如实填写《楼区山街道社会教助“阳光行动”清查表》,提出调查意见并签名,并对调查结果负责。三是民主评议。各社区服务站及相关单位要成立评议清查小组,组织领导代表、村(社区)民主评议小组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救助对象代表、社会救助站工作人员分片进行集中评议。四是阳光公示。经民主评议通过的对象名单(户主)、家庭人口数、建议保障金额和保障类别在公示栏进行为期5天的“阳光公示”同时公布举报

五是重新审定。各社区服务站及相关单位领导小组根据公示有异议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对象,组织C类低保家庭签订《城乡低保C类家庭承诺书》,最后上报审定结果。

(二)验收总结阶段(9月份)。山街道“阳光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验收和总结。一是抽查验收。由领导小组根据各社区服务站上报的保障对象名册,按各社区服务站保障人数5%的比例进行抽查验收。二是结果运用。街道民政办根据验收结果,对保障准确的社区服务站,按照其上报名册及建议金额,完成信息系统数据审核后报区民政局由区民政局打卡发放保障金。三是总结表彰。我街道对社会救助“阳光行动”执行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对保障不够准确或操作不规范的社区、服务站。责成在10月30日前完成重新清理。对通过领导小组验收合格的社区、服务站给予奖励、对验收中发现问题的社区、服务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各社区、服务站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建立分片负责制,各项工作责任具体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