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点评范例6篇

产品点评

产品点评范文1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面临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不同学者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原因、解决方法等做了不同的阐释。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以及两者结合等方面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的分析表明,我

国现有的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上还是研究内容上,都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农村公共产品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特性,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严重不足,这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分析

(一)现有文献研究方法概况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研究方法的分类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但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大致可以将对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分为理论研究性质的分析方法和实证调查式的解释方法,以及试图将二者结合的方法。基于上述的标准,笔者选取了2002~2007年间《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经济》四份农村经济类的核心期刊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理论研究是分析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主流方法,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实际上,考虑到实证研究所受到的经费上的限制和技术上的难度,如果扩大样本刊物选择范围,理论研究类的文献所占的比例还会上升,实证研究类的文献所占比例会呈下降趋势。

(二)实证研究

从事实证研究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社会学的方法和经济学的方法。另外,还有的学者通过实地调查或者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国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这里将这类文章也归人实证研究范围之内。

1经济学的实证分析。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一般采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模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某一个方面,代人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或者通过自身实地调查的所得数据,从而解释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刘晓昀等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计算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贫困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通过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农户明显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益。研究还同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的影响往往因农户的人力资本状况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作者提出了应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建议,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还应当改善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李秉龙等将筛选出的486个国定贫困赤字县作为一个研究整体,进而计算各类公共支出的指标熵值,得出了贫困地区财政不平衡对农村不同公共物品供给的冲击程度;按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将贫困地区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对处于不同区位环境的国定贫困赤字县的公共支出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按照财政赤字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将研究对象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分析了不同的财政运行恶化程度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变动的影响。

2对国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研究。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不仅要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还应放眼于全世界,认真总结其他各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好的经验,并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有用的启示。许多学者从这个角度人手,对国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了研究。陈家刚根据实地调研的材料,以德国乡村公共品供给为线索,对德国地方治理过程中的权责结构、财政关系以及监督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总结德国乡村公共品供给的特点与问题,为中国地方治理的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匡远配等总结介绍了日本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

(三)理论研究

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理论研究是当前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的主流方法,74%以上的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是理论分析。我们同样可以对理论研究进行分类,根据其研究取向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学理论研究、政治学理论研究和法学理论研究。本文主要介绍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与经济学理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而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研究的文献超过了从其他理论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而公共产品本身就是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重要概念,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主要是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进行研究。

1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的研究。公共选择理论在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几乎所有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都离不开公共选择理论的支持。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产品的分析、具有开创性的以“经济人”代替“政治人”的人性假设都为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陶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性的分析,对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及其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借鉴、对如何形成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及如何实现公共选择等论述,都体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作用。

2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这个角度的研究主要应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学说、交易费用理论等来考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的历史变迁,解释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制度创新。曲延春等从路径依赖的角度解释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原因。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解,制度变迁之所以出现路径依赖,主要原因就在于初始的路径选择造成了一种既得利益格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之所以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原因就在于一直延续了原有体制下偏向城市的利益格局,而处于弱势谈判地位的农民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利益格局。林万龙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实施而导致的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 从而为中国农村中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社区公共产品方面的变迁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从博弈论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基于博弈论的研究一般将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看作是农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赵春江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视为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村民之间不断进行利益调整的多重博弈过程。文章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民、农民和农民之间的博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个博弈的特点。作者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理性行为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进而形成了一个不利于资源最优配置的方案。据此作者提出了解决农村公共产品博弈困境的政策建议。于水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和政府与市场、第三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提出了多中心供给作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方法。

 

4从委托一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冯海波们从委托一理论的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多层的委托关系,农民作为委托人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因而主要的解决之道在于加强农民的委托人地位对人的监督。

(四)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

这类研究的特色表现在:既进行理论的分析,也进行实证的调查,理论的分析与经验材料密切相关。曾福生等所进行的研究探讨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的指标体系构建,试图以此来评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在构建体表体系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林万龙、刘仙娟则在实地调查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筹资与供给机制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后交易成本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一种交易成本更低的“政府筹资、村级供给”的新的筹资和供给机制,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五)对研究方法的评价

各种研究方法各有所长,其解释力各有特点。实证研究将视线投到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者农民那里。力求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的真实需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农村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或者通过数据的计算、模型的建构来更好地解释存在的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实证研究的调研和观察往往是个体化的,因而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调研是否具有代表性、其结论能否推广、个别的结论能够归纳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整体性的办法。

理论研究的长处在于通过理论的演绎能够提出宏观的解决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办法,但是现有的用来进行研究的理论往往都是从西方引进的,然后应用于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而中国的农村往往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引进的概念、命题、理论能否合理地解释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就成为理论研究面临的一大问题,因而其提出的解决方案就面临着走出书斋后能否经受住实践检验的大问题。

相比较而言,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研究方法。但是纵观目前的理论与实证结合的研究,往往是实证部分不如纯实证研究科学、严谨,理论部分分析不够深入、全面,因而其发展的方向应当是在坚实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二、农村公共产品研究观点综述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研究农村公共产品的文献都注意到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现状,认为这是阻碍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1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吴士健等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主要是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如农村水利设施、农田道路等。徐理结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总结为五大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不足;二是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产品,包括道路、电网、通讯网络、清洁的饮用水、文化娱乐设施项目等;三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公共产品,如良好的大型水利浇灌设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以及良种的培育等;四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如基础教育、职业培训、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等;五是涉及农村恢复生态平衡、治理环境的公共产品。刘义强通过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普遍得不到满足,这也证明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缺乏。

2结构失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剩与不足并存。周青、李大胜等认为,一些农民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农业科技等供给长期不足,而一些农民不需要或者需求较少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还存在着供给“过剩”的现象,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大量资金被用来修建并非急需的楼堂馆所、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曲延春等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的,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农民的需求,而是行政命令,政府领导者为了追求政绩,大量兴建上级领导看的见“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置农民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于不顾。

3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发展,地区间差异较大。李大胜等从耕地的机械强度、灌溉面积比重、耕地的用电强度、农户农业固定资产原值等四个指标出发,对31个省份的情况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江苏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要好于欠发达地区。周青考察了福建四个县市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差异情况。

4机构膨胀,“吃饭财政”日益严重,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吴士健等认为目前存在的乡镇机构膨胀、人员队伍庞大,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用于机构运行和人头费开支。而公共资源筹集的随意性又为这种膨胀在资金上提供了可能,最终形成“养人收费和收费养人”的恶性循环,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加重了农民负担。

二)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原因分析转移支付没有很好地弥补这一部分资金缺口。

2“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在决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上,农民的需求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起作用的是上级政府的意志。李大胜等、曲延春等认为,在这种供给体制下,对农村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少公共产品基本上都是由上级政府决定的。并且,由于政府的决策并非完全理性,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并不能真正反映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偏好,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并不一定满足农民的需求。由于农民处于没有组织的个体状况下,其谈判能力较弱,在表达自己对公共产品需求的能力上同样较弱,不能对政府形成有力制约。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责权的失衡。我国《宪法》赋予了乡镇政府广泛的事权,与事权相比,其财权却极为有限。何丽双认为,农村基层政府承担着许多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支出,如基础教育。一些大型水利设施等纯公共产品,受益范围超越了区域界限,本应由中央财政提供,却下放给乡镇,而乡镇的财政收入无固定税源,只能以各种合法不合法方式增加农民负担。

4许多学者从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制度变迁的角度考察农村公共产品生产不足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郭熙保认为,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私人产品的供给,因为短期内激励制度的改善会刺激农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加对土地耕作的劳动力和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增加产出。但是,这一制度的内在弊端在于缺乏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激励,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张军等。认为,家庭责任制取代了集体化制度的变迁,虽然为促进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激励机制,但却没有为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的“生产”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林万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不在于家庭承包制缺乏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激励,而是在于政府主导的社区公共品供给制度滞后于家庭承包制。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高度依附于公社体制的,公社体制瓦解后,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没有及时改变以适应家庭承包制的新的生产形式,这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

(三)打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1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导向。从理论上看,公民纳税相当于从政府购买公共产品,在我国现行以商品税为主的税收体系下,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都是纳税人,不应人为地将公民割裂为两类,应当一视同仁地提供公共产品。周青认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变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资本和政策投入力度,是政府层面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关键。

2根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层次性,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吴士健等认为,应当明确划分各级层政府和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组织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充分发挥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村民大会作为农村社区最高权力机构,对社区事物享有最终表决权;县乡社区内的大型公共产品供给应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常规性的公共产品供给也应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检查。陶勇提出组建和发展农业利益集团,作为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的桥梁,通过组织化的集体行动来表达农民的意志,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3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单中心供给体制(即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一的供给主体以及单一的筹资渠道)造成的。因而,构建一种多中心的供给体制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重要手段。谢冬水将多中心体制总结为: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包括政府、私人、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多中心的筹资渠道,包括财政、市场、个人、非营利组织四种筹资渠道;多中心的决策机制,充分调动政府、农村社区、企业、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农产个人以及其他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中的协作和良性互动。张军等还提出了境外筹资、村民集资、企业家捐助等多种筹资方式。赵战军等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途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和社会为主体,以公众满意为标准,打破政府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构建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私人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制。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政府机构不仅作为公共产品的决策者和供给者存在,其本身供给好坏直接决定了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周青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一是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经济管理职能,主要应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作用;二是深化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城镇化发展和形成区域中心的需求撤并乡镇。改变农村基层领导人全部由上级组织部门安排的做法,把主动权交给农民,建立基层政府绩效考核新机制,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程度。

5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只有通过法律规定,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制度法制化、规范化,才能切实保障我国农民的切身利益。李长健等论证了如何通过法律的形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保障,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从研究方法上看,重理论研究,轻实证研究

研究过程中重视理论上的探讨,忽视实证的检验是我国整个社会科学界面临的共同的方法上的问题。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来看,将实证的方法引入社会科学研究,是实证主义思潮的重要表现,体现了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科学的重大影响。尽管实证的方法在社会科学的应用不断受到西方学者的批判,认为它忽视了对意义和目的的探讨,但是重视实证方法的运用始终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鲜明特征。在和国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我国的很多社会科学也开始逐渐引入西方的实证研究方法,重视定量研究而不仅仅是定性研究,比如经 (二)从研究内容上看,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较多,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较少

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不仅仅应当关注供给问题,还必须重视需求问题,只有建立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机制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缺乏的问题,不顾需求而只强化供给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目前仅有少量的研究者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农民的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如刘义强。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机制的研究,应当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民真正的需求,同时还必须研究需求的表达机制,建立适当的制度安排,使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到农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2李秉龙.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陈家刚·德国地方治理中的公共品供给——以德国莱茵法尔茨州a县为例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1).

4匡远配,汪三贵.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研究,2005,(4).

5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曲延春,郭秋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业税免征后的困境与治理j.农业经济,2007,(10).

7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8赵春江.基于博弈分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9于水.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曾福生,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13吴士健,等.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15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17李大胜,等.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需分析与供给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5). 19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0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公共产品: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1996,(5). 22谢冬水.构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体制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23赵战军,谢梅.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途径j.农业经济,2005,(12).

24李长健,涂晓菊.我国农民权益保护制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6,(8).

25张秀生,等.农民收入增长: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分析j.经济评论,2007,(3).

产品点评范文2

该产品投资期限较短,流动性较强。尤其银行提供本金保障,属于较低风险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在目前股市震荡时期比较适合那些追求资金安全的稳健型投资者。不过该产品仍然具有一定风险,邯郸钢铁集团可能出现不能及时足额支付信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的情况,导致本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低于预期甚至为0。投资者也没有提前终止权,因此投资本金不能随时变现,并丧失其他投资机会。

光大银行日前推出同升系列股票联结型理财产品――同升三号。该产品预期收益联结5个金融子行业中市值最大的公司(花旗集团、美国国际集团、高盛集团、汇丰控股、瑞士银行),投资期限为1.5年,有人民币、美元两个币种可供选择。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O,最高不封顶,发售结束期为3月15日,投资起点为人民币5万元,美元5千元,以1000元人民币或100美元递增。

该产品具有本金保证机制,到期有100%的本金保障,投资期限适中,可以做质押贷款,容易满足投资者临时的融资需求。而且该产品所联结的股票的算数平均市盈率(PE)水平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较有投资潜力。不过由于该产品属于股票联结型产品,收益率为浮动型,因此投资者也可能遇到市况不好的情况,预期收益可能为0。而且如果提前结束理财计划,本金也无法保障。

3月8日-3月26日,浦东发展银行推出了2007年第三期“汇理财”本外币理财产品。该产品为浮动收益类产品,并且是浦发银行首次推出的多空双向理财产品。据了解,产品分看多3G通信股和看空金融股的两类,除了有银行理财产品特有的保本策略外,还在金融产品中出现了“买跌可以赚钱”的概念,如果挂钩的4只金融类股票在半年时间都跌10%,全年收益可达5%。即便没有达到10%,年底仍有一次关于挂钩股票相关性的机会,预期最高封顶收益可达12%。而对于3G通信概念,则正好相反,“买涨可以赚钱”,同时也有年底预期最高封顶收益12%的机会。该产品人民币投资起点为5万元,投资期限为12个月,美元投资起点为5千美元,投资期限为6个月。

该产品比较适合对资本市场有一定认识的投资人士。如果投资人手中持有金融股,又怕金融股估值过高而大幅下挫,可以购入浦发的看空产品来做套期保值;而看好3G概念但担心大盘下跌拖累的投资人,则可以购入看多产品。同时,看多产品和看空产品也可以互为对冲。在目前波动的市场中做到既参与股市,又能使本金安全。

3月5日,交通银行得利宝“宝蓝”系列人民币理财产品面市。该产品投资期限为2年,所募集资金将投资于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蓝宝石”系列证券投资信托计划的优先受益档,投资起点为5万元人民币,提供100%本金保证,预期年收益率为4.5%,上不封顶。

该产品属于投资于优先受益结构信托的理财产品,收益与权益类市场挂钩,投资者在本金保障的基础上,可获得4.5%的预期年收益率,此外根据信托计划的实际运作情况,投资者还可获得额外的浮动收益。在安全性上,由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相应保障,因此该产品比较适合追求稳定收益回报的客户群体。

近日,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上海航空联合发行了“上航・浦发联名信用卡”。该卡针对持卡人的需求,提供了较多的增值功能,如日常消费累积里程、机票买一赠一、专属登机办票柜台、贵宾休息室、优先候补、行李超重及最高达500万元的旅行保险等。据了解,此次发行的为人民币以及美元双币卡,包括普卡、金卡和白金卡。

目前针对飞行常旅客的各类航空联名信用卡日渐增多,增值服务也各有特色,这部分人群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该类卡片。

产品点评范文3

关键词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云山点;茶;良种;引进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095-01

1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农业院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科研单位进行研究,省、县、乡3级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负责推广。这种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最大的弊端是拥有先进技术成果的人没有推广任务,而负责推广的人又没有技术成果,使推广与科技成果处于分离脱节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于2008年12月,启动了包括茶叶在内的40个主要农产品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体系工作。农业部和财政部,对每个主要农产品的现代化技术体系资助2 000万元,建立国家创新团队。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于2009年4月2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成立启动,由“国家茶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茶叶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2个机构构成。目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茶所),内设“育种及改良、病虫害防治、营养与栽培、机械设备、茶叶加工、产业经济”6个功能研究室。选定了首席科学家,选聘了25位岗位专家,并已开始工作。

2云山点引进茶树品种介绍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内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综合试验站),在全国主要茶区共设了22个。陕西茶区,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争取下,承担设立了“国家茶叶技术体系汉中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汉中站)。汉中站经过研究决定在2010年早春建立南郑县云山茶树良种引进示范点,面积为3.33 hm2,引进示范“中茶108、中茶102、中茶302”3个新育成的茶树无性系优良品种。由汉中云山茶业公司承担。

2.1中茶102

该茶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是中茶所从龙井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为国家审定的品种(审定编号:GB2002014),现已在浙江、江苏、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份栽培。该茶树品种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微隆,叶尖渐尖;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一芽三叶的百芽重39.0 g[1-2];品质优,适制绿茶。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8%、茶多酚18.7%、咖啡碱3.1%、酚氨比4.92。制绿茶有花香;制龙井,品质优良;制蒸青、品质优。该品种发芽早,一芽一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高,育芽力强,耐采摘,产量可达3 300 kg/hm2。在省级区域试验的小区平均产量,比对照的部级良种“迎霜”增产21.68%。在国家区域试验,比对照中“福鼎大白茶”增产1.91%~102.17%;抗性良好,抗寒和抗旱性均强,适应性强,扦插繁殖力强;在长江南北绿茶区种植适宜单行或双行条植。

2.2中茶108

该茶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是中茶所从龙井43辐射诱变株中,经单株选育而成。已完成全国区试,正准备申请国家品种鉴定,现已在浙江、四川、贵州、湖北、江苏等省份栽培。该茶树品种植株大小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形呈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微隆,叶尖渐尖、叶质较薄;芽叶黄绿,茸毛少,尤适制绿茶。早春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2%、茶多酚23.9%、咖啡碱4.2%,酚氨比5.69。该品种萌发特别早,一般3月上、中旬萌发,一芽一叶期在3月中、下旬;产量高、育芽力强,比部级茶树良种龙井43增产22.88%。抗性良好,抗寒抗旱性较强,抗病性亦强,尤其抗炭疽病,适宜在长江南北绿茶区种植。江北茶区注意不能种在风口,宜单行或双行条植[3-4]。

2.3中茶302

该茶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是中茶所以“格鲁吉亚6号”为母本,“福鼎大白茶”为父本,采用杂交法育成的。已完成全国区试,正准备申请国家品种鉴定,现已在浙江、四川、贵州、湖北、江苏等省份栽培。该茶树品种植株大小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形状为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微隆,叶尖渐尖;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芽叶茸毛为金黄色;品质优,适制绿茶。早春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3%、茶多酚23.8%、咖啡碱3.5%,酚氨比5.61。该品种适制绿茶,品质优,尤其适制单芽或烘青类名优绿茶[5]。制烘青茶肥壮嫩绿,茸毛披露,香气清高。该品种发芽早,产量高,育芽力强。抗性特好,抗寒和抗旱性强,抗病性强。尤其耐贫瘠能力较强。适宜在长江南北绿茶区种植,宜单行或双行条植。

3参考文献

[1] 郭桂义,王荣献,杨洁,等.茶树新品种中茶102在江北茶区的适应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4):32-33.

[2] 杨亚军,杨素娟,曾建明,等.王玉书茶树新品种“中茶102”选育研究报告[J].中国茶叶,2004,26(6):14-15.

[3] 方志宏.几个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8(10):7-9.

产品点评范文4

关键词:新产品;设计方案;模型研究

1.引言

新产品的竞争已经成为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保障。然而,新产品开发过程涉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市场的调研、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与产品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其投资金额大、风险大、周期长,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曾有过开发失败的经验。为了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在新产品开发前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择优,选出最具盈利性的新产品设计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制定决策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决策者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择优已经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决策者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择优的模型很多,但各有优缺点,故研究能更好、更便捷地使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决策者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择优的模型极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2.研究现状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外学者已经开始从多方面研究了新产品开发,目前,在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模型的研究方面,国外的部分企业已经成功地应用新产品开发决策系统,但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为理论与方法的探讨等。虽然近年来,国内也有一些学者也进行了新产品开发系统的研究,但许峰[1]、干静[2]、范晓屏[3]等人研究的新产品开发系统仅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特点,并未涉及系统具体是如何帮助决策者进行择优的;尚志武[4]、杨保安[5]等人提出的系统虽然都给出了方案择优的原理,但都是从定性角度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的评价;王济浩提出了即可以保证顾客满意度最大的产品设计方案, 又易于计算产品生产周期与成本的产品报价系统[6],但该系统仅能用于辅助决策者对新产品进行报价,而不能辅助新产品设计方案的择优。

3.研究评述

针对前人研究,本文主要从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模型的择优角度、择优方法及择优考虑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角度分析

目前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的角度主要有:开发方案综合效用最大化、市场份额最大化、销售额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开发成本最小化和客户效用/满意度最大化。在这六个择优角度中,开发方案综合效用最大化、客户效用/满意度最大化、销售额最大化、市场份额最大化、开发成本最小化的最终目标是希望企业获利最大,即此五类择优角度本质上都是为企业总盈利最大服务的。显然,当这五个择优角度中的一个或几个达到最优状态时,企业并不一定能实现最大化获利,现实中这几个择优角度的最优状态常常是相冲突的。因而,从产品市场利润最大化角度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择优往往更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二)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影响因素分析

成功开发新产品并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其需要综合考虑到除了技术因素之外的多种其它因素的影响,新产品开发决策的制定者必须能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对各个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正确择优。目前,被学术界所公认的影响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特征[7],客户满意度和需求[8],企业营销能力[9]。因而,在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择优时,如何全面的综合考虑这三类影响因素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择优是极为重要的。

(三)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方法分析

目前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类: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1)定性评估

定性评估是一种接近人思维方式的评估方法,是一种感性的且比较直观的评估方法,主要用于需要在定量研究基础上作出定性分析、量化水平比较低或者当评估准则根本无法量化时。总的来说,定性评估法的优点在于其可以不用受限于统计资料,决策者可以运用自身的经验与智慧,从而直到避免或减少由于统计信息不准确或不充分时而产生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分析结果的现象;其缺点在于评估时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相对较多,且评估得到的结果更易受到评估人员经验的限制及主观意识的影响,使得结果会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可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2)定量评估

定量评估法评估的依据为一些相关的统计资料或者进行试验获得的信息,是一种科学、理性、客观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评估时完全以客观定量的资料为评估依据,并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评估,消除了很多不确定性、主观意识与经验的片面性影响,使得评估结果可以有较大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定量评估法的缺点在于若待评估的内容与表现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有些评估的内容就会难以用确切的数量表示出来,进而影响评估结果,此外,该方法对于评估人员可能背离标准而打分的情况不能有效避免。

(3)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

由上述定性评估法与定量评估法的优缺点可知,只使用定性评估易受较多随机因素、评估人员经验局限及评估人员主观偏好的影响,而使得结果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色彩或片面性;而只使用定量评估,则难以避免待评估内容与表现情况复杂难以用数量表示出来和评估人员可能背离打分标准的情况。故定性与定量评估法的优缺点是互补的,因而,可以使用定性与定量评估恰当结合的方法,综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法的优势,避免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时的不足,往往能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对新产品设计方案的择优。

4.总结

当前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决策者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择优的模型很多,但各有优缺点,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从新产品设计方案择优模型的择优角度、择优方法及择优考虑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发现,研究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综合考虑产品特征、客户满意度和需求、企业营销能力三类影响因素,从产品市场利润最大化角度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择优的模型会更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许锋,李虎,于天彪等. 制造业中新产品开发决策系统的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6):110-112.

[2]干静,彭琳. 一种基于制造系统工程的新产品开发系统模型[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1,33(5):28-30.

[3]范晓屏. 计算机辅助新产品创意生成系统――超矩阵模型[J]. 科研管理, 2001, 22(6):122-127.

[4]尚志武,王太勇,万淑敏等,集成QFD、VE、TRIZ的新产品开发系统QVTS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1):33-36.

产品点评范文5

一、《通则》的评价方法

1.标准的流程和关键工序评价

《通则》将品牌许可生产的流程分为七个阶段:①品牌许可生产项目确定;②加工能力写实评估与改进;③产品批量试验及文件编制;④计划分解与衔接;⑤生产前准备;⑥生产过程控制;⑦产品检验与交付。在流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评估和评价,其中“加工能力写实评估与改进”由“主要工艺质量指标写实评估”(附录a)支撑,“产品批量试验及文件编制”环节参考“批量试验产品符合性评价”(附录b)和“重点工序参数控制情况评估”(附录c),“生产过程控制”则由“叶组配方同质化网评价表”(附录d)来支撑。

2.产品一致性的评价

外观标识及特征的一致性主要依据消费者的关注程度确定评价项目。

感官风格一致性采用了“三点检验”的方式,即把许可方(原企业)的产品与异地加工的产品组成“三点检验”的样本,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判定,设立了“好”、“一致”、“不一致”三种结果。

——正确识别的评吸人员数量:p≤总数的1/3,水平为“好”。

——正确识别的评吸人员数量:总数的1/3<p<5%显著性要求规定的相关人数,水平为“一致”,说明产品一致性水平网可以接受。

——正确识别的评吸人员数量:p≥5%显著性要求规定的相关人数,水平为“不一致”,许可方可以拒绝接收本批产品。

例如:参加评吸的人数为24,5%显著性要求的人数应是13,一致性水平判断如下表:

正确识别数

≤8

9~12

≥13

一致性水平

一致

不一致

即使许可方人为将销区差异引入多点加工中,也不能超越“一致”的底线。

3.管理评价

管理评价在《通则》中十分重要。管理评价主要是围绕许可生产或多点加工的七个流程,对标准中管理的规定逐项进行落实和评价,以促进过程管理的规范化。

4.现场调研和评价内容

现场着重对被许可方(品牌输入方)的生产和管理过程、质量文件及记录进行现场检查,以“加工能力写实、评估与改进”、“批量试验及文件编制”、“许可生产的过程控制”等10个关键环节为重点,按照《通则》中规定的“品牌许可生产管理评价表”对被许可方(品牌输入方)以及许可方(品牌输出方)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进行打分。

二、《通则》执行情况调研结果分析

1.各企业许可生产的组织形式情况

2007年现场调研的13组多点加工企业中,组织形式有三种,基本上各占1/3:一是由企管部门主管,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比较清晰,便于考核和质量追溯;二是由生产部门主管,这种方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突出了以生产流程为主线的管理模式,便于生产;三是由技术中心主管,这种方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技术标准来指导许可生产,便于标准的落实。以上三种方式在不同企业都分别取得了成功,说明《通则》实施的主体并不是主要的,各部门通力合作有效落实《通则》的要求才是实施的关键。

2.《通则》贯彻落实情况

各企业普遍认为按照《通则》的流程和评价方式进行管理和评价,对多点加工确实能够起到质量保障的作用,有些企业已经把许可生产技术和管理标准或文件纳入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加强了对《通则》的执行力度。

3.加工能力写实、评估与改进存在一定问题

加工能力写实是许可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一方面关系到许可方对被许可方情况的全面了解与评估,从而确定许可生产关系的建立与否;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为保证许可生产而进行的重点工序的识别与控制,以及加工能力的进一步改进。调研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写实记录不够完整,部分企业缺乏精度及稳定性的记录;

——部分企业评估分析不够系统,或未能按改进方案进行完全、有效地整改;

——部分企业计量器具比对实验未能开展;

——部分企业重点工序的识别未能开展或力度不够。

4.《通则》内容是否纳入质量保障

体系,成为各企业管理评价差异的关键

在2007年调研的13对许可生产或多点加工企业中,把《通则》纳入到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企业,在管理评价中得了高分。同时在现场调研中也切实感受到:只有把许可生产的技术与管理标准纳入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够增加许可生产的可控性及工作质量的可追溯性,确保许可生产的质量。

5.产品的一致性评价

在35组品牌许可生产及多点加工产品中,各品牌在外观标识及特征上保持了一致。绝大多数在感官的主体风格上保持了一致,虽然在风格强弱或品质因素上略有差异,但总体的一致性也比较令人满意。多数企业已经把《通则》中规定的感官风格“三点检验”和配方调整时“叶组配方评价表”

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使其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6.管理评价、加工方式与产品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性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到产品上,呈正相关的关系。这在同一规格,同一加工方式,不同加工点生产时,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般来说,多点生产的加工方式主要包括三种:烟丝让售;片烟让售、本地制丝;原料一定比例的本地化。这三种方式与产品一致性得分高低也呈正相关的关系,甚至加工方式所造成的一致性差异比管理水平因素所造成的差异更大。这说明《通则》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企业自身也需要对均质化加工项目加以研究和完善。

三、品牌许可生产开展的工作

1.工作流程

准备阶段:许可生产协议;成立项目组;质量协议等。

第一阶段调研评审:成立调研评审小组;确立调研内容;按评审规则对许可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制丝加工能力、卷接包加工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进行试验放样。

第二阶段试验放样:过程测量与优化,按照过程质量评价、判定准则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进行正式生产。

第三阶段过程控制:确定检验项目采集要求及过程质量的判定准则;确定分析方法与质量改进流程。

第四阶段产品综合评价:收集质量信息(包括过程质量信息、产品质量对照检验信息、市场反馈信息);持续改善流程。

2.主要工作

事实上,产品完全做成一样的质量是不可能的,只要产品质量能控制在一定允许的范围内,便可认为产品质量是一致的,或叫均质化。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①统一管理产品标准和作业指导书;

包括:叶组、梗组配方标准;香糖料(配方)标准;辅料(清单)标准;卷制工艺标准;制丝工艺标准等。

②统一管理原材料采购;

③进行生产过程控制;

叶组配方投料控制;工序工艺质量控制(主要针对重点工序);建立生产点半产品、产品评价制度。

④对配套材料进行分类、认证和控制;

⑤现场监督指导;

⑥制定产品一致性判断规则;

⑦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⑧强化双方员工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

产品点评范文6

可用性是设计领域中使用者评价产品的一个重要评价条目,它涉及到用户和产品的交互方式和体验过程,好的可用性可提高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同时它也是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可用性研究的基础上,以无线鼠标为例,提出了基于用户亲身体验而得出的产品可用性认知的一种评价方法。通过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得出产品的评价因子,进而对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将这样的评价方法应用到产品设计中,有望提高产品的销售,并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可用性 可用性评价 用户体验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060-02

1 绪论

鼠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度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操作设备之一。设计鼠标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操作计算机更加方便,无线鼠标去除了线的束缚,具有使用灵活的特性,因此无线鼠标也将逐渐替代有线鼠标,成为鼠标发展的趋势。在无线鼠标开发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技术方面的因素,能否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也是重中之重。

可用性是用户体验产品时,产品对用户来说有效、易学、高效、好记、少错和令人满意的程度,即使用者能否用产品完成其特定目标任务,效率如何和主观感受怎样,实际上是从用户角度所看到的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可用性是用户评价产品或系统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先行的可用性评价研究,仅仅是以现存的评价因子或以设计师自身的经验作为评价的基础对产品进行评价,这样的方法对于专门的研究学者来说是容易应用理解的,但作为一般的用户使用这些方法去认知评价产品,得出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就降低了。本文的重点是以用户为主,让用户直接参与体验并评价产品的过程中,从而得出更加客观、准确、可信度较高的结果,这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购买、选择以及使用产品的认知度,同时拉近产品和人们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消费者更好地认知和体验产品。因此,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加入可用性评价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还可以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无线鼠标的可用性研究

2.1 用户认知的可用性与可用性评价概念

可用性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来说是否方便易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它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其在1S09241/111标准中的定义是可用性是一个多因素概念,涉及到容易学习、容易使用、系统的有效性、用户满意,以及把这些因素与实际使用环境联系在一起针对特定目标的评价。

使用者认知的可用性研究是指在基于使用者所掌握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使用者亲身参与到使用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评价因子,对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强调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产品的设计评价,这使它有别于常规和传统的评价方法。

2.2 可用性方法以及评价

产品可用性评价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定量方法中的用户测试法( user test)和定性评价方法中的访谈法(interview)两种方法进行研究。从用户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得出可用性评价因子,并且这些可用性因子与以用户为主的设计之间的关联性,等几个方面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论述。

2.2.1.评价因子的选定

1)选择中国电子产品网(中关村在线)和韩国电子产品网(鼠标之国)上每个网站上销量最好的10个鼠标,统计网友点评中关于鼠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评价因子。

2)邀请22名(中国人12名,韩国人10名)鼠标使用频率较高的人员进行访谈,记录并统计鼠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评价因子和出席的频率一本文的调查研究过程在韩国进行。

3)综合统计评价因子和因子的频率(如表1)

由表可知,得出的25个因子中,选中频率较高的因子(鼠标大小,功能,技术特性,构造,反应速度,保管性,携带性等)作为使用者测定鼠标的因子。

3.2.2.评价标本的选定

1)在中国电子产品网(中关村在线)和韩国电子产品网(鼠标之国)上随机无重复地搜集关于无线鼠标的图片,共400张。

2)邀请20名鼠标用户,按照鼠标的特征,将特征类似的鼠标放入一个群组,总共得到10个特征不同的鼠标群组。

3)选出每个群组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鼠标,作为评价的标本。

3.2.3.用户认知评价

选定10名经常使用鼠标的人作为评价的对象,使用选定的10个鼠标,每人分别使用30分钟,对鼠标的8个特性进行评分。(1分最差,5分最好)

统计10组测试人员经过测试后得出平均数值(如下图)。

根据图2的数值,选取评价最好的三组和评价最差的三组鼠标以及评价分值,得到图3。

4 无线鼠标的可用性因子对应的设计特征

挑选出图表内位于各个评价因子中评价值最高的三组鼠标,观察每个鼠标所在群组中具有的特征,获得可用性因子与鼠标的设计特征之间的关系。从此流程中,得出可用性因子所对应鼠标的定性和定量设计特点。

功能一定性特点(具备多功能),定量的特点(鼠标具备5个摁键且摁键可以自定义功能;鼠标闲置状态时,具备自动断电,可省电的功能)。

触感一定性的特点(鼠标造型符合手的自然姿势;选用优质的材质制作鼠标;轻快地点击;可长时间使用;大拇指接触鼠标的部分要防滑;鼠标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定量的特点(非直线造型,鼠标的左边比右边高一些,鼠标的外表面进行技术处理)

大小一定性的特点(鼠标较大),定量的特点(鼠标长宽高比率大约是长:宽:高=1:0.55:0.34,长宽高的尺寸大约是长*宽*高=110*64*40的范围内。)

反应速度一定性的特点(鼠标反应灵敏),定量的特点(灵敏度在20-30之间,Dpi大于800)

携带性一定性的特点(尺寸可变化,抓握鼠标的部分摩擦力要大,且鼠标尺寸要小,重量要轻),定量的特点(鼠标具有可折叠的Mini接收器,并且接收器可放入鼠标内部;鼠标具备吸附功能,如可吸附在笔记本上,与其一起携带。)

保管性一定性的特点(尺寸要小,重量要轻,材料具有抗压性),定量的特点(接收器可收纳,鼠标形态一体化,边缘无棱角,防水,防震动,可折叠)

构造一定性的特点(鼠标尺寸可变,标示电量的LED灯要在鼠标一目了然的位置,鼠标可分离再组合)定量的特点(鼠标的摁键和鼠标要一体化,鼠标具有多种摁键,具备提示电量的电量指示灯,接收器可以方便收纳到鼠标内部,并且具备方便取电池的条子等特点)

技术特性一定性的特点(鼠标外形运用了人机工程学,将鼠标做成符合人手抓握的流线型;操作鼠标时,鼠标反应速度快,无延迟;电力持久),定量的设计特点(具备接收器,电源开关,电量指示等特征,并且鼠标具备可充电的特点)

由以上分析可见,用户认知的可用性对应的无线鼠标设计要考虑到功能性,触感,大小,反应速度,携带眭,保管性,构造,技术特性8个要素。

综上可得,用户介入的可用性评价方法分为3个阶段:

1 运用使用者介入的调查方法,得出评价因子:通过调查“产品使用后的用户评价”然后结合“访谈法”统计分析得出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因子。

2 使用者介入对产品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运用用户测试法(UserTesting)对得出的评价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3 根据评价数值,分析产品的设计特征:从得出的评价数据中分析产品的设计特征。

上一篇水资源费

下一篇滑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