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主持稿范例6篇

交流会主持稿

交流会主持稿范文1

作为面向全球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期刊,《IJOS》坚持国际化的办刊路线,抓好国际化稿源,按照国际一流杂志的要求进行审稿、出版等工作。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IJOS》发挥主办单位学科优势,体现国际化的办刊特色,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

依托主办单位学科优势。在众多的口腔医学英文期刊中,《IJOS》原是一本新的且名不见经传的期刊。在全球口腔医学界中,要让专家学者们注意到这么一本期刊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亚洲的口腔医学类期刊较之欧美都有很大的差距。《IJOS》如何才能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呢?《IJOS》在办刊过程中,紧紧依托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优势,并争取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都仁济牙科诊所的建立,之后由其改建的华西协和大学牙学院被认为是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前身。华西协和大学牙学院建于1917年,是我国现代口腔医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积淀使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在全国的口腔医学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拥有悠久的办刊历史和经验。1946年,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创始人――林则博士创办了中国第一本英文版口腔专业期刊《Dent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中文版名称《华大牙医学杂志》),中英文出版,于1953年停刊。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教学和科研的力量非常扎实,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使《IJOS》冲刺国际大刊有了依托。主办单位悠久的办刊历史、丰富的办刊经验和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以及与国际口腔医学界的广泛交流,使《IJOS》拥有独特的优势。《IJOS》的创办填补了中国大陆无口腔医学英文期刊的空白。《IJOS》为推动中国口腔医学走向世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发挥着积极作用。

抓好国际化稿源。《IJOS》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口腔医学专业杂志。稿源的质量决定期刊的质量,抓高质量的国际化稿源是办刊的重中之重。《IJOS》在创刊初期,绝大部分高质量的稿件来源于国际约稿。主办单位在全球范围内邀请口腔医学各个领域中最知名的专家为《IJOS》撰稿,并召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对热点问题开展评述并撰稿;另外,还通过对外学术交流的专家和在国外深造的学者邀请全球口腔医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撰稿。《IJOS》的投稿审稿流程国际化、规范化都是保证文章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IJOS》邀请全球顶尖的口腔医学专家为稿件把关,先后利用ScholarOne和Nature出版集团的网上投审稿系统,在全球口腔医学及相关领域邀请专家、学者作为审稿人,而且每篇文章的审稿人中必须有以英语为母语的专家,从而保障了文章的学术质量和文字表达的质量。在创刊之初,许多专家和学者并不熟悉《IJOS》而拒绝审稿。《IJOS》编辑部就在每封审稿邀请信后面附上《IJOS》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和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信息,让审稿人了解这本期刊,同时也欢迎审稿人投稿。由于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影响力,审稿人才逐渐接受了《IJOS》的审稿邀请,才有审稿人主动向《IJOS》投稿。《IJOS》每篇文章在发表前都要由以英语为母语的医学专家进行文字把关。《IJOS》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了其国际影响力。

国际化的编审队伍。国际化的编审队伍对期刊的质量把关起着关键作用。《IJOS》用最短的时间组建了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口腔医学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顶级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其成员来自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即《IJOS》有三分之二的编委会成员来自国外。每年《IJOS》都会根据专家的地区代表性和专业分布以及对他们期刊的贡献进行调整,使编委会更具有国际性和代表性,从而增强了《IJOS》的国际影响力。编委们还自愿或应邀参与特殊投稿的编审过程,并针对口腔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为《IJOS》组稿。编委会的组建和调整之所以这么顺利,都缘于《IJOS》的主办单位――华西口腔医学院这一国际知名学科品牌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主办单位还积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办公条件,已经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网络化。《IJOS》拥有自己的独立网站,实现了与 PubMed全文链接以及与相关领域的学会、研究机构的网站链接。编辑人员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培训、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

主办单位还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对《IJOS》的宣传。主办单位积极与相关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该领域的权威联系,争取著名学者的支持;对国内外口腔医学的协会、学会、科研机构、医学图书馆、口腔医学院校及专科医院等免费赠阅期刊;在口腔医学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放《IJOS》的宣传资料及杂志。这些举措有助于扩大《IJOS》的影响。《IJOS》坚持按照国际知名期刊的运作模式办刊,按照国际一流杂志的要求进行审稿、出版。如每期文章都在《IJOS》的独立网站上全文,免费获取,这种免费获取有助于《IJOS》的快速推广。网络化提高了《IJOS》的可视性和影响力,对期刊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前,各级管理部门出台的职称评定论文的认定标准使被SCI-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在职称评定、学位授予中的作用逐渐被强化,导致国内大量的优秀稿件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知名期刊,而国内期刊经常无法获得充足的优质稿源。这对于我国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而作为《IJOS》的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在创刊之初就给予《IJOS》政策支持,将在《IJOS》发表的文章在职称评定、业绩评审等方面视同SCI文章。这样就保证了《IJOS》拥有优质稿源,提高了《IJOS》的学术影响力。

交流会主持稿范文2

【关键词】直播节目 谈话节目 备稿

直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当如何备稿?表面上看,这类节目似乎无稿可备,尤其是有嘉宾参与并有热线接听环节的节目,嘉宾打算说哪些内容?听众热线会提什么问题或发表哪些看法?一切似乎都是未知。主持人能做的,只是预先列出尽可能详细的提纲,而这个提纲,也会在直播过程中随时不断地修改。

那么,直播谈话类节目有没有备稿的规律性可循?

播音备稿是所有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工作,一般意义上的备稿主要是认真研究即将播出的稿件: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明确基调。通常情况下,播音员更关注的是生僻字、特殊语句的遣词规则和断句规范,以及相关稿件的事件背景,以保证播音的顺利进行。

然而,直播谈话类节目的播音备稿却有所不同,由于节目播出样式的差别,互动式直播使得主持人的备稿也凸显出其特殊的困难。此类节目通常并无详细播发的稿件可备,即使有一些参考资料,也会因直播现场的变化而使得已准备的稿件无用武之地。由于直播节目的特殊性,很多时候,直播节目的主持人往往也同时担当该栏目的策划人,从策划选题到采编、组稿、嘉宾邀约直至最后完成。在这样一个动态的创作过程中,主持人需要不断变换角色,播音主持只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角色。在此类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备稿的特殊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主持人需要准备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两篇稿件,而是要对整个节目的创作过程进行周密的准备,在这里,“稿”的含义甚至可以认为是节目本身。

因此,直播类节目的备稿,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主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与主题相关的新近发生的动态,深入研究并提出问题,尤其是要站在听众立场上考虑问题,即所谓想听众之所想,急听众之所急。如果直播中传递的信息多是听众迫切希望了解的,或者知道从哪里获取但没有时间了解的信息,主持人简明扼要予以介绍,传播效果自不待言;如果还能考虑一些听众并没想到的较为专业的问题,听众就更可能被电波带入一个观察与思考的新领域,由于声音传播的特殊性,没有外在图像信息的干扰,此时更容易激发受众的思考意识,广播的传播劣式也在直播中巧妙地转化为某种优势。由此,系统梳理直播谈话类节目的一般备稿规范,对于进一步提高此类节目的播出质量,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加强策划——做好案头准备工作

一般情况下,直播谈话类节目并无可供主持人播发的大篇文稿可备,但这并不意味着节目之前主持人可以高枕无忧,此时的案头准备工作非但不能放松,而且需要更加精心。以多嘉宾谈话的直播节目为例,事先策划对于提升直播效果尤其重要。如果嘉宾挨个说话,说完声音就在节目里消失,会让节目显得单调。如何让其交流起来,对主持人来说是较大的考验。通过备稿,可以对节目进行充分的策划,甚至可以根据嘉宾的立场使其分持不同观点,以达到近似辩论的效果。真理越辩越明,一方面可以让道理在生动有趣的争论中说得更清楚,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发挥广播的技术优势,有效地提高节目的热烈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直播节目都可以不分对错地任嘉宾激烈辩论,类似行风热线之类的节目,首先需要保证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行业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在这里,不分原则的争论往往不利于节目主题的有效传达。

从直播节目备稿技术分析的角度看,主持人的案头工作也不可或缺。此时的案头工作并不局限于梳理相关参考资料,而应该拓宽视野,从最近最新的相关新闻入手,通过查资料、先期采访、分析嘉宾也可能忽视的问题等等,为直播准备一个具有创意的精彩开场。以2008年6月的一期《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例,当时轮值的单位是国土资源局。主持人在备稿搜集资料时发现,汶川地震后,许多次生灾害都是由当地的国土资源部门在工作中第一时间发现并警示的,于是将这一资料用于节目开场白。这一令人出乎意料的热点话题的引入,一下就吸引了听众的关注,同时也有效地切入到当日直播的行业工作主题,这一设计颇得听众和专业人士赞赏。

由于直播节目备稿的特殊性,其视野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文学作品、音乐戏曲、影视书画等各种类型的素材,只要和直播的主题相契合,都可以巧妙地嵌入节目之中,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我台某期“七一”节目,邀请省委组织部的嘉宾谈党员工作,主持人由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开场,使原本相对单一的话题有了一个柔和生动的开始。而安徽经济广播的一期以“过年回家”为主题的直播节目,直接从李春波的《一封家书》音乐引入,一下就把听众带入到特定的情境,待主持人开始说话,音乐淡出至背景音效,节目的参与者马上进入了角色。由此可见,直播类节目主持人过分自信,过度相信即兴发挥的观点,不但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二、消除嘉宾的不适感——引导嘉宾进入交流状态

有嘉宾参加的直播类谈话节目,在直播节目中对主持人的挑战更加显著,此类节目的备稿除了要精心设计提问话题、引发嘉宾谈话兴趣之外,还应充分考虑节目的整体性,针对不同的嘉宾需采取不同的主持策略,确保整个直播节目一气呵成,首尾呼应。既不能变成主持人滔滔不绝,嘉宾形同虚设;也不能任由嘉宾信马由缰,整个节目失去方向。

要达到上述目标,此类节目的备稿中首先应该对嘉宾有所了解甚至研究:嘉宾的个人性格,善谈或寡言,有些节目可以自己选择嘉宾,有些比如行风热线则不能。对善谈者,主持人要把握节奏,不可在某一点纠缠过久;不善谈者,要激发其谈话兴趣。嘉宾的构成和职业背景也在考虑之列。机关单位工作严谨,上下级同时在直播室,往往会上级不说话,下级习惯性地不主动发言。还要了解其关系,可以让带队嘉宾承担分派任务的工作。凡此种种,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直播开始后必然就会陷入被动局面。

直播节目备稿中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嘉宾“说话”而不是念稿子。众所周知,相当一些嘉宾在直播现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或不适应,愿意参与节目的嘉宾往往又特别认真,这就出现很多嘉宾不由自主开始念稿子或以事先背诵好的台词说话。主持人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通过事先对嘉宾的研究,通过恰当的对话,消除嘉宾的紧张情绪,引导嘉宾进入正常的谈话状态,直至其专业水平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一旦进入这一状态,主持人就可以和听众一起成为聆听者,直播也因为嘉宾以其专业背景的参与和分享而显得格外生动和丰富。事实上,播音主持工作不但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也需要广泛的知识背景甚至包括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因此,较高的理论水平、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等,都应属于备稿的范畴。

三、增强专业性——主持人应成为“专家”

在直播节目中,热线电话往往是主持人与听众之间重要的互动元素。这就需要主持人通过事先的备稿使自己成为所主持话题的半个专家,甚至在某些信息点上暂时超过专家的信息量。以安徽经济广播《第一房产》栏目为例,在开办栏目之前,主持人就花了大量时间跑楼盘,详细了解各个楼盘的资料。在栏目运行过程中,这个调研的过程一直持续不间断在进行。这样,在接听热线时,才能做到对答如流,举凡楼盘估价、按揭利息等等无不娓娓道来,丰富的信息量和专业性成为赢得听众信赖的重要手段。与此类似的安徽生活广播《药膳小屋》的主持人,曾背过一本药膳宝典作为开办栏目的垫底资料,节目开办后又不断充电,才对节目的驾驭游刃有余。这种隐形的持续备稿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主持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四、个人素质的养成——主持人要有积极的价值观

除了上述准备之外,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对于直播类节目的主持人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千变万化的直播情境中,有时主持人的一句话就反映了一种人生观,对节目的主题传播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成功,固然有其模式创新的作用,但主持人孟非和特邀点评嘉宾在节目中与嘉宾互动时所体现的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常成为节目的亮点,令人拍案叫绝,也使得节目超越了所谓生活服务或娱乐的范畴,场上的年轻嘉宾和电视观众都从节目的话题中获得了思考,节目的品味也因此提升。

所谓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展示,不但要看主持人怎么说,还要看其怎么做,广播热线主持人在与嘉宾和听众的互动交流中,除了逻辑性和专业性外,还不可避免地要对许多问题发表看法。接听热线时,对听众遇到的困苦是同情还是冷漠,对听众的烦恼是理解还是不耐烦,这些情绪在直播中仅靠理性的提醒,难免会有伪装的嫌疑,声音在某种程度上比表情更容易暴露内心。如果内心产生厌烦,有时可能嘴上说的是安慰的话,但语速语调已经掩饰不住那种不耐烦了。只有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才会增加主持人的吸引力或魅力。因此,内在素质的养成,是所有主持人需要终身备稿的一大课题。

最后,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主持人的备稿方式就是观察生活。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观察到的内容在节目中运用起来,尤其可以拉近主持人与听众的距离。你看到的,也许就是听众也看到的,他会更直接地感受到主持人与他同呼吸共命运,生活在一片天空下。任何时候,生活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综上所述,直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广义备稿,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具有不同于一般播音节目备稿的专业特殊性,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才可能使此类节目常播常新。

交流会主持稿范文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十六次党代会和县政府办公室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第二轮县志编纂”一个中心,将三项创建活动和我办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编纂队伍管理,进一步明确编审责任,汇集一切力量,密集统筹所有时间,采取倒计时办法,限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确保在年底全面完成终审稿,确保在全市考核中争先进位。

二、工作措施

1、明确时间节点。根据2012年底要完成终审稿要求,采取倒计时办法,明确各阶段工作时间节点,限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一是总纂稿要在2012年6月底前完成,各卷初稿至少要提前1个月完成。二是初审会在2012年7月中旬前召开。初审会由县志办主持,届时邀请县领导、部门负责人及保密、档案、历史、法律、经济、军事等方面有关专业人员共同进行审查。三是初审完成后转入复审阶段,复审会由市史志办主持。按初审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形成复审稿。至2012年8月中旬,将复审稿报至市史志办,由市史志办安排召开复审会。四是复审后由县志编纂委员会和市史志办进行验收。在县志编纂委员会和市史志办确定参会领导与专家后,将复审稿于会前20天送达参会专家,此项工作在2012年10月底前完成。五是后期制作。验收完成后,用一个月时间落实修改意见,形成定稿。后期由冷自生同志撰写序言、后记,组织书名题签,由李四军同志编制索引,由同志进行封面设计和全书装帧设计。2012年12月底进入出版程序。

2、明确编审责任。为确保《县志》按要求时间圆满完成编纂任务,根据各编辑工作特点,进一步明确编审责任,实行编辑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奖惩分明,充分调动修志人员的积极性。

3、创新编纂方法。真实、准确是志书的根本,而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在志书编纂过程中,我办注重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志书编纂质量。一是分卷初审。继续实行周一下午例会制度,由主编或主编委托副主编主持。例会主要讨论志稿,每周一至两卷,通过讨论充分交流撰写经验,发现缺点,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二是分卷座谈。除开展内部交流外,继续以卷为单位到部门进行志稿讨论,由牵头单位邀请相关部门班子成员、业务骨干、离退休老领导和资料提供人等人员参加,县志办正副主编和相关卷编写人员参加。通过讨论引起部门对修志工作的重视,发挥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资料的补充和完善。三是内部互审。将县志办编纂人员分成四个专业组,对史实、文字、数据、体例进行交叉互审,史实组由、同志负责,文字组由同志负责,数据组由、同志负责,体例组由同志负责。在这一环节消灭史实讹误、数据逻辑错误、语言文字错误,规范体例格式。

交流会主持稿范文4

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及贯彻实施后,财政部又陆续出台了准则讲解、应用指南、解释公告等,不断完善准则体系。但是综合梳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后,不难发现整个准则体系在会计计量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值得改进之处。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比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准则在会计计量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为此,经过多年讨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3年7月了新的概念框架讨论稿。从计量角度讲,讨论稿厘清了计量目标、计量基础以及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等许多基本概念,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计量相关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从分析我国现行准则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2013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新的概念框架计量讨论稿,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改进我国会计计量的建议。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计量规范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国的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准则讲解和应用指南之后,发现我国会计计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计量目标不明确

目标指导具体规定。以概念框架为例,美国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均以财务报告目标为起点,目标进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同样,计量目标是会计计量的基础概念,是解决会计计量问题的关键起点。

在讨论计量目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之争。受托责任观指财务报告应反映管理者对交托的资源的保管责任或受托责任的实施成果,以便所有者能够对管理者的受托责任进行评估;决策有用观指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主体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对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做出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是有用的。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分散,投资者实际上为委托人,需要根据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对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决定继续维持受托关系还是更换受托人,即决定继续投资还是退出投资,因此决策有用观包含受托责任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框架都将决策有用观作为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词。

决策有用观下报表的主要使用者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存在矛盾。投资者希望采用市场价值方式对主体进行计量,这样更能够反映其投资价值;债权人则期望采用历史成本对主体进行计量,从而以最稳妥的方式反映该主体的偿债能力,提高债权人的保障系数。我国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还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属于全体人民,政府和公众需要对企业拥有知情权,政府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满足监管要求。不同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存在差异,所以概念框架应明确计量目标,确定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的优先顺序,并确定对资产和负债计量的要点。

但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都未提及会计计量目标,这就容易导致无法厘清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并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何种计量基础。

(二)具体准则中的计量基础缺乏在基本准则中的理论依据

该问题是目前我国会计计量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基本准则中仅规定了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重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这五种计量基础,但在具体准则中应用到的计量基础远远不只这五种,比如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时采用了摊余成本法,对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对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进行计量时采用名义价值1元作为成本,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对融资租入资产初始确认的金额为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对存货进行后续计量时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法……上述列举的计量基础均在具体准则中得到应用,但却无法在基本准则中找到理论依据。

此外基本准则也未说明何时采用何种计量基础,这就导致具体准则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差异。以现值为例,在不同情况下,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大不相同:当采用带有融资性质的长期应付款支付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长期应付款的现值,折现过程中采用的折现率为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延期付款债务特定风险的利率,实质上是供货企业的必要报酬率;在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时,采用的利率为当前市场利率;在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过程中采用的是租赁合同承租人的内含利率;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计算资产减值准备时中采用的折现率为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通常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作为依据。还比如对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基础,现行准则中规定资产在后续计量中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有: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等,但为何这几类资产可以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必须采用成本模式?以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为例,企业持有的目的都是通过资产的消耗来获取未来经济利益,但是固定资产必须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生物资产在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并能合理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准则体系中并没有解释为何在估算现值时采用不同的折现率以及为何公允价值在不同准则之间运用不一致。

(三)资产和负债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标准不一致

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部分。初始计量过程中,现行准则体系规定根据资产和负债取得的方式确定入账价值。对于后续计量,我国基本准则未对何时应用何种计量基础做出具体规范。例如若软件技术开发公司开发软件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出售,但由于专利技术属于无形资产,即使能够获得公允价值也只能采用成 本法进行后续计量;而对于同样是用于出售的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公允价值可以获得,现行准则允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专利技术和投资性房地产持有目的相同但在后续计量方法却并不一致。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确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基础时越来越多的考虑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最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中规定主体应该根据商业模式和合同现金流流入的方式确定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基础采用摊余成本或是公允价值。该准则未对商业模式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列举了大量商业模式案例。商业模式即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根据商业模式确定企业的后续计量基础使得主体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更相关。而我国准则在确定后续计量基础过程中完全未考虑商业模式的因素。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指引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逐渐无法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新的会计准则越来越多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指导公允价值的应用,FASB和IASB分别于2006年6月、2011年5月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明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层级、估值技术等基本问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公允价值在计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6年新准则出台后,公允价值被广泛引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公允价值不易从公开市场上获得。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多资产无法在市场上获得公开的报价,导致尽管准则允许某些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仍然鲜有企业愿意采用。例如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允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有883家,共有27家上市公司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占比为3.06%,比例较低;其二,存在某些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现象。例如根据福建水泥的公开披露,2009年其将持有的兴业银行股票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报告期的上半年以均价27.642元/股卖出兴业银行股票423万股,扣除交易税费后实际获得收益11181.075万元,获得投资收益11181.075万元,后又多次进行买卖兴业股票的操作。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公司在2009年扭亏为盈。这个案例充分表明市场价值的波动可能导致持有大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利润波动异常,不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2014年1月28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加以明晰,明确公允价值属于退出价格(exit price),要站在市场参与者角度(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participant)而非主体角度(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ity)进行估计,同时加强了对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准则在2014年7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公允价值准则应用指南》也即将,进一步增加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导。至此我国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指引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但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的计量质量仍然有待观察。

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讨论稿中计量部分介绍

2013年7月IASB了概念框架其余部分讨论稿,预计在2015年新的概念框架定稿。新的讨论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量的概念和应用加以明确:

(一)讨论稿明确了计量目标

讨论稿说明计量目标由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共同决定。财务报告目标为:“提供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而且所提供信息应有助于现有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做出是否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这要求报告主体提供关于主体的经济资源、要求权信息,以及主体运用资源效率和效果的信息。”财务报告目标决定了计量目标为:提供有助于如实反映所有关于主体的经济资源、要求权的信息以及主体管理层运用资源效率和效果的信息。

为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有用基础,这种有用基础被称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两个基本特征为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相关性指会计信息应该与投资者的决策相关。仅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或者仅使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基础都无法提供与决策最相关的信息,所以财务报表不能采用单一的计量基础。相关性还决定了资产的计量基础应反映其如何为主体带来未来现金流量,负债的计量基础应反映主体未来如何清算或履行义务。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如实反映并不要求主体完全无误的反映信息,但要避免在记录信息过程中出现会计不匹配。

增进的质量特征对计量目标的影响包括:可理解性要求主体不轻易改变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只有当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资产和负债影响现金流量方式发生变化时才做出调整。可比性要求对同一交易事项采用尽可能少的计量基础。成本效益约束要求采用某一计量基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其成本。

(二)讨论稿将现有计量基础进行梳理后分为三大类

讨论稿将准则中存在的多种计量基础进行梳理,把所有计量基础分为三大类,使得具体准则中应用到的计量基础基本都能从概念框架中找到理论依据。这三类分别是:(1)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包括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如剥夺价值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如摊余成本、在初始成本基础上进行摊销、折旧和减值等;(2)现行市场价格(包括公允价值),该类还包括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或者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等计量方式;(3)其他基于现金流量的计量,即当成本或现行市场价格不能提供充分相关的信息,或者被计量单位没有发生成本或取得收益,或者获取现行市场价格成本过高时,主体应采用的计量方法。此类方法主要包括采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收租赁款和租赁债务的减值处理、非金融资产的减值以及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养老金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等。

(三)讨论稿区分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讨论稿规定资产或负债初始入账金额依取得资产或负债的方式分别确定。在等价交换中,交易双方既不属于关联方交易,也没有面临财务困境,资产和负债按支付或取得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在不等价交换中,当交易双方为关联方或者交易一方处于财务困境时,如果初始计量采用支付对价 的公允价值,那么后续计量过程中可能产生非交易损益,因此这种情况下根据交易性质确定入账金额;如果该交易属于与权益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则在权益中确认公允价值的差额;如果交易中存在隐含交易部分并可以被识别(如提供额外服务等),则在报表中确认隐含交易金额;如果交易一方因处于财务困境低价出售资产,交易另一方应该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收益或损失;如果支付的对价为主体自身权益工具,则采用交易对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

在非交换交易中(政府补助或者法律诉讼等),如果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为零,那么后续计量将发生不必要的变化,所以此类资产和负债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应该保持一致。内部构建的资产亦是如此。

(四)讨论稿区分资产和负债的后续计量

根据计量目标,资产应该根据其为主体提供现金流量方式,即按照持有资产的意图来选择后续计量方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5种情况:

1.为使用而持有的资产。这种情况包括为生产、购买、销售以及办公而持有的资产。这些资产应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方法进行后续计量,原因如下:首先成本法应用较为简单,其次以成本为基础的折旧和减值处理方式能够反映资产获取现金流的方式及其变化,最后主体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所以现行市场价格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并不相关。讨论稿着重说明了为何对意图出售的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第一,因为出售存货过程中卖方需要积极的寻找信用条件符合要求的买方;第二,重复发生的销售信息有助于估计未来销售存货产生的现金流量,过去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信息具有预测价值,而现行市场价格不能提供类似信息;第三,很难确定存货的市场价格,因为销售存货过程中会发生大量交易成本。

2.为出售而持有的资产。持有该类资产获取现金流的方式为出售,所以现行脱手价格(exit price)更相关,如某些金融资产和标准化合约的远期合同。对于某些正在修建或者已经修建完成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具有独特性,现行市场价格不易获得,但因持有该类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出售,历史信息并不相关,所以仍然采用现行市场价格(一般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进行计量。

3.为获取现金流持有的资产。这类资产包括借款、债券和其他应收款等金融资产。有效利率和可收回性是影响该类资产经济价值的两项重要因素。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能够提供有效信息,所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式。但是对于那些现金流波动较大的资产、特别是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如套期保值产品,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可能出现会计不匹配,此时应该采用公允价值或者以现金流为基础的计量。

4.为他人使用而持有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指固定资产、知识产权、收取过路费的权利等,持有该类资产获取现金流的主要方式为收取使用权租金。该类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既来源于现有合同现金流又来源于未来合同现金流,现行市场价格反映了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因此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当无法获得现行市场价格时,采用基于现金流的方法计量。

5.无法确定使用用途的资产。有些情况下主体很难确定资产具体使用用途,这时可以根据当前的活动(商业模式)、计划、战略来评估资产最可能实现的方式。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对相似或相同资产的处理不一致。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是按照资产最佳使用用途计量。最佳使用用途与资产的实际使用用途可能不同,但按照资产的最佳用途计量能够保证主体对相似或相同资产采用同种计量方式。讨论稿给出的另外一种选择是在主要财务报表中采用一种方法,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另外一种方法,或者在资产负债表中采用一种方法在损益表中采用另一种方法,二者之间的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表中反映。

讨论稿将负债分为没有明确合同条款和存在明确合同条款两类,前者主要指来源于诉讼或者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承担的义务,该类负债无法获得成本和现行市场价格信息,因此采用基于现金流的方法进行后续计量;后者指来源于合同、法规或监管的负债,这类负债结算金额确定或者计算结算金额的方法固定。讨论稿根据结算方式列示三种计量方法。第一,以现金或者以其他资产结算。大部分负债以此种方式结算,因为负债并不能轻易转移,所以采用成本法,但是衍生金融工具采用现行市场价格;第二,对于能够转移的负债,采用现行市场价格;第三对于以提供服务或支付第三方提供服务方式偿还的负债,如果提供的服务为循环发生的,则采用成本法(因为过去信息有助于预测未来信息),如果支付第三方提供服务,则现行市场价格更相关。此外合同条款明确,但现金流流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负债采用基于现金流的方法计量。

(五)讨论稿说明在应用其他基于现金流量的计量计算现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基于现金流量估计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时需要考虑现金流量的时间和金额、不确定性、承担现金流量不确定性的风险补偿以及非流动性等其他因素。在计量特别是后续计量过程中讨论稿提出需要考虑是站在主体角度还是市场参与者角度进行计量。某些情况下如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应该站在主体角度,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如估算意图销售的产品价值时则站在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在估计某些负债的现行市场价格时讨论稿提出需要考虑主体自身的信用风险,因为主体的信用风险可能会影响主体未来清偿负债的金额,这也符合计量目标中对负债计量的要求,即负债应该反映进行结算时需要偿还的金额。

(六)对IASB概念框架讨论稿计量部分的评论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行概念框架计量部分内容较为单薄,仅仅说明了什么是计量,并对四种计量基础(分别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价值(结算价值)、以及现值)进行定义,对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作用有限。

新的概念框架计量讨论稿内容更为丰满,厘清了会计计量中部分基础概念,明确了计量目标,将所有计量基础分为三大类,就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以及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分别进行了讨论,能够较好的发挥指引具体准则制定的作用。但是讨论稿中计量部分仍有改进空间。首先,讨论稿中存在多处规定过于模糊。例如当对不能确定用用途的资产进行计量时,讨论稿提出的处理方法包括:按照资产的最佳用途进行计量、按照资产最可能用途计量、在资产负债表和综合收益表中采用不同计 量方法。这种模糊性为制定准则提供了过多的选择空间,不利于不同报表之间的可比性。其次,虽然全部计量基础分为三大类,但是未对这些常用计量基础的概念和定义加以明晰。比如在其他基于现金流量的计量中提到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没有说明可变现净值的定义以及应用前提。笔者认为对于这些经常用到的计量基础,可以更加详细的解释说明,使得前后概念框架能够顺利衔接。第三,对于公允价值和现行市场价格的应用应该更加审慎。讨论稿中多处用到现行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特别是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中,不论是否可以获得公允价值信息,均不采用成本方式计量。讨论稿给出的解释是投资性房地产是为了出售获取现金流。但是投资性房地产如果不能获取公允价值信息,而运用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估算方法误差很大,需要大量主观判断,这时如果强制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方式,并不能保证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以准则应该具有普适性,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审慎使用现行市场价格。

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讨论稿对我国会计计量的启示

(一)完善基本准则中计量的基本概念,明确计量目标

IASB在最新的概念框架讨论稿中已经明确了会计计量目标这一会计计量最基本问题:会计计量目标为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提供能够满足投资者决策的信息。

我国基本准则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表述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投资人和债权人均需要预测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不确定性,以便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和借款决策。同时,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进行,改革红利的释放,对国有企业绩效的评价也将越来越市场化,所以满足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一般也能够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如果按照IASB概念框架讨论稿的表述,资产的计量基础反映其如何为主体带来未来现金流量,负债的计量基础反映主体未来如何清算或履行义务,则据此编制的财务报告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符合财务报告目标,能够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IASB的经验值得借鉴。

(二)在基本准则中对计量基础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使其更具指导意义

IASB概念框架讨论稿将所有的计量基础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以现行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计量以及其他根据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虽然在具体表述上讨论稿未对这三大类计量基础进行明确的定义,但分类方法值得借鉴。如前文所述,基本准则中论述的会计计量基础仅有五种,但在实务中运用的远远不止这五种,比如使用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重估价等。若要对每个计量基础都进行定义难度较大,首先无法穷尽所有计量基础,其次主体经济事项过于复杂,无法列举出每种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因此像IASB讨论稿将计量基础在概念框架中分大类、再在具体准则中对应用的计量基础进行具体定义分析的方法比较切实可行。

该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对各大类计量基础按照定标准进行定义总结,使其能够更有效的指导具体准则的应用。IASB讨论稿为我国会计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板。

(三)区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确定初始计量基础和后续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

IASB概念框架讨论稿对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进行了区分。对于等价交易,不论取得方式如何,资产或负债的入账价值均为取得时候的公允价值;对于非等价交易,要在初始计量中确认非等价部分。初始计量标准得到规范。

对于后续计量,讨论稿根据资产带来现金流的方式不同,这与上述讨论的计量目标相一致:资产应该反映其带来现金流量的方式。这与最新修改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在逻辑上保持了一致性。IFRS 9规定在确定金融工具后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摊余成本计量时需要首先对金融工具进行商业模式测试和合同现金流流入方式。按照资产带来现金流流入方式的计量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最具有决策相关性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对主体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

当然不可否认,该方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利于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因为对于同一资产,不同主体的使用目的不同可能导致计量金额不同,不利于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该方法存在管理层操纵的可能性,也不利于审计证据的获取。

我国可以对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进行有选择性的借鉴,不过多的引入公允价值以及有可能会被管理层意图操纵的条款。

(四)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指引

虽然我国已经公允价值准则,与国际以及美国准则基本趋同,《公允价值准则应用指南》也在即,但是对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世界会计实务界范围内仍属难题。尤其是在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不易获得资产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获得市场报价,市场报价可能也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内在价值且波动性较大,而采用估值技术时需要估计的主观因素过多,也可能与实际公允价值相背离。

交流会主持稿范文5

一、平台展示,内容更具可看性。与县级台合办新闻,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为了更好地搭建这一平台,吉安广播电视台在每周一到周六晚九点这个黄金时间段,每期节目以《纵横吉安》总栏目下设《魅力永丰》《吉水新闻》《庐陵新闻》等子栏目的形式安排两到三个县台的新闻节目,每个县台的播出时长为十分钟左右。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纵横吉安》栏目的整体性,同时又兼顾到各县级台的新闻播出,既有大栏目的统一,又有子栏目的个性,从而使内容更丰富多样,也更具可看性。

同时,主持人在栏目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每一个县(区)台新闻开始(结束)播出时,不是简单地播报“下面我们来看××新闻……”,或“看完××新闻,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而是提前备稿,把各县(区)台文字稿件全部汇总后,提炼出各台新闻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播报,并适当地对一些有份量、有影响的新闻加以自己的观点或评述。这样一来,既真正实现了从“播音员”到“主持人”角色的转变,也让各台新闻有了顺畅自然的衔接,形成了一个整体。

二、市台主导,县台各展所长。与各县(区)台合作,需要一个能发挥统筹作用的主体,在《纵横吉安》栏目中主体是吉安市台。以前县(区)台供稿由于彼此缺乏沟通,难免存在选题雷同的现象。比如,3月5日的《纵横吉安》栏目中,永丰台、吉水台和吉安县台都安排播出了学雷锋日的新闻,但场景差不多,同期声采访内容也差不多。对此,节目编辑首先进行对比筛选,只保留了文字和画面质量相对较好的永丰台选送的新闻,而其他两个县则主要安排播出民生、重点工程方面的新闻。通过这样的统筹安排,一是避免了同一选题各台重复采制播出造成的“收视疲劳”,二是站在全市的角度和高度来调配稿件,让各县(区)台充分各展所长,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发现本地的亮点、热点上,并以小见大地反映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以,在《纵横吉安》栏目中,市台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上一道“新闻拼盘”,而是从内容上、节目质量上、节目形式上统筹各县台新闻,立足全市看各县,使整期节目既有各地特色,又能反映出全市中心重点工作。

三、业务沟通,市县联动共赢。要实现真正的市县联动,单靠县(区)台供稿和市台统筹选稿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仍旧是下对上的单向联系方式。在办《纵横吉安》过程中,栏目负责部门——吉安广播电视台财经中心更注重与县(区)台的平等合作、业务交流。中心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与各县(区)台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商办好栏目的举措。对县台提供的好的新闻线索,中心派出记者下到基层与其合作完成。编辑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各县新闻稿件进行筛选和必要的再度创作,并且每月下发一期通联小结,总结用稿情况,指出采编播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有些县台新闻稿太长,头条会议新闻有时长达五、六分钟,整个新闻看下来信息量太少,节目编辑就对这类新闻进行重新编辑整合。

通过业务交流沟通,市台听到了更多办好栏目的意见和建议,也掌握了基层更多的好选题、好线索,而县台因为这种平等的合作,采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如《吉水新闻》曾播出过一条报道白水镇果农王明根种井冈蜜柚发家致富的稿件《种植井冈蜜柚 走上致富之路》,稿件内容比较平,但最后一句话引起了编辑的注意,文中说王明根为了推销自己的柚子,不仅注册了商标,还用上了印有自己头像的包装箱。编辑觉得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新闻点,于是联系吉水台的记者,再次到白水垦殖场采访了王明根,并采写出《老王和他的“老王”牌蜜柚》一稿,着重报道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商标保护意识,这一新闻后来在省台新闻节目中播出。

交流会主持稿范文6

关键词:学报 辩证关系 学术交流 科学发展观

高校学报与学科发展是一种辩证关系,所谓辩证关系,就是事物的两重性,它们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高校学报与学科发展就是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高校学报及时披露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从而使刊物占领学科的制高点。另一方面,高校学科建设又提升了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也会带来高校学报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报促进科技发展

高校学报定期通过学报反映本校的学术成果,如同一个不断更换的“学术橱窗”,学报所反映论文的水平和编辑质量最实际也最有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高校学报及时刊发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精品和观点新颖的应用研究论文,促进了该领域内的学术交流。

高校学报影响本校学科建设

高校各个学科需要利用学报反映学科建设成果,展示科研水平,培养学术后备力量。外界对各高校学科实力的了解,也主要是通过所在学校的学报刊发的相关学术成果来实现的。

高校学报用稿以内稿为主,兼采外稿。学报的用稿原则和栏目设置及用稿比例都与本校师资和学科设置有一定关系,学报有建设学科的功能。

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内在联系表现在学报与科研的配合上。学报要密切关注、跟踪重要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运行、结题,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注意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正确认识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几个层面研究的辩证关系。学报应及时刊发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精品和观点新颖的应用研究论文,从而使刊物占领学科的制高点。

学报具有促进学科建设的功能。高校学报一般属层次高、专业性强,具有一定学术权威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报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窗口。学报通过,发现和培养学科人才,向外宣传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的科研成果,支持学科的知识开发,从而使学科建设得以发展。为科研服务,促进学科建设,是学报的主体功能。

学报不但具有反映学术研究成果的作用,还具有引导学术研究发展方向的功能。学报依据学校已有的优势学科,通过策划和组织相应学科著名专家的文章,对该学科发展状况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引导和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发展,逐渐形成高校自己的学科特色。

辩证关系就是事物的两重性,它们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高校学报与科技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学报既然引导了高校学术研究发展方向,那么高校学科的建设也会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按特定的学科方向所进行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涉及专业设置、专业方向设置、学位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科研方向设置、实验室建设、学术队伍建设等。从学科建设评估涉及的指标看,体现学科建设状况的指标都是影响高校学报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重视学科建设将直接促进高校学报质量尤其是学术水平的提高。

学报促进高校间学术交流

高校学报是高校教学研究的产物,是高校科研成果的载体,是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服务的工具,也是高校科研成果交流的平台。

一方面,学报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最新的信息,既拓展了学者的视野,有利于学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学报也可以成为连接高校内外的桥梁,不仅可以外校教师的教学研究,开辟学术交流的园地,也可以摘录国际科技期刊的优秀论文,让教师与学生分享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使高校学报成为高校综合信息、最新信息的集散地和交流平台。

与纸质交流相比,面对面的交流灵活性更强,针对性更强,反馈更及时。学报可以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就审稿中出现的一些不容易解释清楚的问题组织作者与专家会谈。双方能更直接地了解对方的看法,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在核心作者研究陷入困顿时,可以帮助邀请相关方面专家举行学术研讨会,以激发其思路。也可以就热点问题举行学术研讨会,经过学术讨论,学者往往会产生一些新想法。每年邀请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举办大型学术会议,不仅能促进学术交流,学报更能依此制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可扩大学报知名度,增加影响力。

科学发展观提升学报质量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它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高校学报是学术成果的展台,也是学术交流的平台。高校学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要有创新性,还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才能保证及时刊发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精品和观点新颖的应用研究论文。

学报科学发展观就是树立创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发展观就无从谈起,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高校学报的发展也不例外,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科学发展观反映着实践的发展要求,贯穿着科学的思想方法,是编辑进行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应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新理念,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各环节中,并体现在编辑实践中的不断创新。

对于学报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冲出认识上的误区。这个误区源于学报的办刊宗旨与方针。即学报是主办学校“科研、教学成果的窗口”,是为本校教师与科研人员服务的。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势必导致刊物的管理体制僵化,办刊模式封闭,内容庞杂,服务面窄,使用价值低。要提高学报的整体水平,就必须走出这个误区,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学报仅仅是学校“发表教学、科研成果的园地”这样一种单一功能的观念,并根据学报发展的需要,确定新的发展模式,打破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专业化的发展模式。

学报要创新首先就要对原有的办刊模式进行改革。由于近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还不可能有很大的转变,所以学报的管理模式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从办刊模式的改革人手。把所属的高等院校学报进行组合分类,联合办刊,出几种专业性学报。如:根据各高等院校所设专业的侧重点各出一种或几种专业性学报,可避免内容交叉与重复,专业性增强。其次是对学报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配合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取消各高校对学报的行政管理,改由上级主管的省市、部委的相应部门主办,高校代管。

编委会由系统内高校共同组成。扩大编委会权限,主编人选、组稿原则、经费预算、出版发行等重大问题由编委会决定。编辑部或期刊社逐步过渡到独立于各高校的fn版实体。再次是对学报按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发展。参照发达国家科技期刊的办刊模式,配合我国出版业的深化改革,使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科技出版实体,与国际出版体制接轨。

学报编辑要增强创新意识,以更加前瞻的思维观点、更敏锐的时代嗅觉,以跨学科、综合性的问题为中心选题组稿,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地整合,使跨学科的问题得到全方位的阐释和解答。学报编辑应充分利用与各学科专家交往便利的特点,经常与各学科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学科信息、专业研究发展动态、科研新成果及专家对学报质量的评价信息。同时,也要开拓编辑视野,广交朋友。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把学报办成一本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术期刊,离不开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因为刊物的办刊指导思想、方针和宗旨等要靠编辑来落实,优秀的作者和稿源要靠编辑来组织,学报编辑出版的各项工作要靠编辑来完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编辑队伍,就有什么样品位的刊物。

编辑学术素质的提升影响高校学术研究。学报的学术性决定了学报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编辑的学术素质较高,对本学科专业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掌握了大量的学术信息,就能把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学报的学术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和提高。学报编辑如果专业知识不强、学术素养不高,他的审稿、编辑加工的功夫就会捉襟见肘。

学报的编辑应当具备较高的学术责任感、学术敏感性和学术鉴别力。编辑不一定是多个领域的学者,但本身要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否则就缺少和作者、读者交流的基础。

编辑学术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高校学术研究的发展。学报编辑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下,要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主动到科研第一线去学习,进行学术交流,掌握大量的学术资料和科研信息,提高对本专业稿件的鉴别能力。学报编辑要做到编研结合、编研相长,编辑为研究工作提供信息材料,研究工作又为编辑提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编辑要发现和培养学术后备人才。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梯队的建设。学科建设强调培养人才的层次、数量、质量,学术人才是科研工作的后备力量,也是高校学报作者群的主要组成者。从事科研项目的数量和学术(技术)含量,是培养新的科技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学报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前提之一。

在学科建设中,学术队伍是根本。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在学术队伍中核心是学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梯队,其次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学科建设的重点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在完善传统学科的同时,培育和扶持新的学科生长点。

在建设作者队伍的过程中,编辑要发现和培养学术后备人才。高校学报的作者主要是高校的专家、教授及研究人员。学报编辑主要通过发现和培养学科人才,宣传学科科研成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进而促进学科建设。学报编辑通过对本校作者专业特长、研究方向的挖掘,培养出一支能够站在本学科发展前沿,具有解决本学科领域中重大难题的能力,能够赶超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求真务实提升高校学报质量。要提高学报档次,争创核心期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学报编辑要进一步加强组稿工作,努力争取优质稿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有了优质、充足的稿源,才能确保期刊的质量,才能提升学报的档次。因此,作者的踊跃投稿是学报的生命之源。为此,要创造条件,调动高校教师尤其是专家、教授的科研积极性,约请他们把自己负责的科研课题、最新的研究成果优先在本刊发表,同时与他们共同研究具有创新内容的论文选题,精心组织撰写,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

此外,为了提高论文的前瞻性、实用性,要组织开发优质稿源,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主动向省内、国内的专家学者约稿争取稿件,吸引知名专家教授、博士等赐投高水准的稿件,不断促进期刊整体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质量是学报的生命,作为高校学报的管理部门,要严把质量关。坚持质量第一,精编精校的原则,建立稿件审查制度,审稿通不过的坚决不登;进一步加强工作流程管理,健全编辑、责任编辑、执行编辑、主编的岗位责任制,层层把关,确保差错率控制在达标之内。同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修改和细化作者投稿指南、内部人员投稿规则、编辑工作规程、专家审稿等制度,为提高办刊质量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