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字帖范例6篇

兰亭序字帖范文1

袁克文自小师从硕儒严修等人,深得他们的指教和熏陶,加之他刻苦用功,所以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俱是行家。严修在天津被誉为近代津门四大书家之一(即华世奎、孟广慧、严范孙、赵元礼),克文作为他的入室弟子,得其真传,真、草、隶、篆全都精妙,信手挥洒,尽至臻境。

袁克文曾在临帖上面花费不少工夫,尤其是《兰亭集序》碑,更为他所钟爱,为此他曾搜集了许多《兰亭集序》碑的拓片。说起《兰亭集序》还有一段佳话。

昔日吴步蟾(字茂才)有一名贵的《落水兰亭帖》,十分难得。因吴是虞族人,故帖后还有鲜于学士的跋,此帖乃得白海源阁杨至堂家。其中尚夹有包慎伯、丁俭卿致杨至堂论《落水兰亭帖》信各一札。洪宪时,吴步蟾因上书劝阻帝制,被一伙热衷帝制的爪牙所难,几遭不测。于是,吴怀抱祖传的《落水兰亭帖》求售于王式通。王是识货的行家,便留吴便饭,仔细赏玩此帖。恰好袁克文来访,王将此事告知后,克文慨然说:“我愿意送你到天津,然后乘船回南。”袁克文将《落水兰亭帖》留下,遂陪同吴茂才一起赴前门车站。可是,到了车站袁克文才发现自己竟然是囊空如洗,一文不名,只好向仆从借了五元钱,买了一张车票送吴茂才去了天津。吴茂才感动地说:“《落水兰亭帖》应该改名为《五元一命兰亭帖》了。”袁克文回来,对《落水兰亭帖》爱不释手,日日临摹,并按吴步蟾的一句戏言,在帖上题《五元一命兰亭帖》。吴步蟾回家便以村塾自隐,及至段祺瑞执政时,有京兆尹某人又邀请吴茂才北上参政,吴坚辞不就,且说:“我可没有第二个《落水兰亭帖》,再说,世上也没有第二个寒云公子。五元难得,一命难全,我再也不进京了。”此帖后转辗到了于右任的手中,足称得上是一段文坛逸闻了。

一方面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一方面也是因为袁克文的字的确到了火候,所以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有人找他求字。袁克文的字体清俊超逸,毫无匠气,既有云霞意气,又抱泉石襟怀,自然不同凡响。他兴致所来,遂到处留墨,囊中羞涩了,便挂笔单,煮字疗饥。他每次南游,都是来时肥马轻裘,回去时典当俱尽,他是公子哥的脾气,不愿开口向人告帮,便只有卖字一途。有一年他在上海时,住在大东旅馆,看看过不下去,登报鬻书,由方地山、宣古愚、张丹斧、冯小隐、范君博、余大雄等代订笔单小引云:寒云主人好古知书,深得三代汉魏之神髓,主人愈穷而书愈工,泛游江海,求书者不遐应,爱为拟定书例。

民国十六年夏,在北返之前,他自订笔单,小引云:三月南游,羁迟海上,一楼寂处,囊橐萧然,已笑典裘,更愁易米,拙书可鬻,阿堵傥来,用自遣怀,聊将苟活。嗜痂逐臭,或有其人,廿日为期,过兹行矣,彼来求者,立等可焉。就这样十两、八两一副对联,居然求者盈门,还有是他的弟子介绍而来。二十天之期走不成,他有了钱也不想走了。这年的冬天,他又北返天津,大概钱又用光了,便在《北洋画报》上登出“寒云卖字”的广告:

联屏、直幅、横幅整纸每尺二元,半纸每尺一元。折扇每件六元,过太、过小别议。以上皆以行书为率,篆倍直,楷、隶加半。点品别议。先润后书,亲友减半,磨墨费加一成。

在他钱袋最紧的时候,从不向那些政坛上的过客们伸手、张嘴,“打抽丰”。当时的“东北王”和山东督军张宗昌都曾经聘他做高级参议或顾问之类的官员。当然,不过借重他的资格和名气,并非要他做什么事,但都被他一一回绝――二爷不伺候!一般人可能不相信,袁克文哪里会穷到这个地步,需要卖字维持生活呢?说起来也是,袁世凯死后由其盟兄徐世昌主持分家,每个儿子各分十二万元,除了现金之外,还有十根金条、若干股票、房产。袁克文因从小过继给沈氏,所以一人分得双份的遗产,大可优哉游哉。其实不然,袁克文的家产大部分掌握在其妻刘梅真手里,刘怕他挥霍成性,钱财到手不花光不甘心,所以为了以后子孙的生计起见,把持着钱财,不给他花。袁克文不过有名无实而已,只好做点儿“副业”使手头宽裕一些。

1922年,他的书兴甚豪,登报减润鬻书,一天写了四十副对联,全部售罄。乃购胡开文古墨,写一百副对联以酬谢友人。

兰亭序字帖范文2

1 两帖字迹如前所述,冯摹本是据丰刻本同一母本摹出的,只不过冯摹本笔墨逊于丰刻本。两帖卷首同样位置同有明王济“王济赏鉴过物”。卷后同有宋许将两行题和吴生(吴炳)、士行(张绅)等印章。(见图1、图3)

2 冯摹本上明李廷相1 526年3月在金陵所题跋称:“兰亭石刻往往人间见之,余家亦藏有善本,至于唐摹真迹则仅见此耳。存礼考功(丰坊字存礼。考功为其职务)偶出示为题其后而归之。”此跋说明1526年3月冯摹本是丰坊之物。也就是说,冯摹本和丰刻本都出自丰坊一人之手。

3 冯摹本上1577年7月曾作过乌镇训导的文嘉在跋中称:“嘉靖初,丰考功存礼尝手摹使章正甫刻石于乌镇王氏,然予未见真迹。……今子京项君(项元汴)以重价购于王氏,遂令人持至吴中索余题语。”文嘉题此跋时丰坊已过世14年,丰坊是其父文徵明的朋友,并且二人同时进退宫廷,且文嘉仅小丰坊9岁,又是乌镇的文化官员,因此他记述的这件事不会错。此冯摹本“嘉靖初”不知怎么从丰坊手转到乌镇王济家,奇怪的是丰坊又在王济家临摹了此本,还请章正甫刊石携回(两地相距200左右公里)。但文嘉当时没见过冯摹本和丰坊在王济家摹的真迹。直到1577年王济(1540年过世)的后人将此本卖给项元汴,项请他题跋时才见到此冯摹本。

4 目前天一阁确存两块丰坊摹刻的兰亭,一块神龙兰亭(即丰刻本)陈列在室内,一块“嘉靖五年八月十日丰坊临”的嵌在天一阁外前壁上。按文跋的“嘉靖初”,即应是嵌在前壁的石刻,按理此兰亭应当是丰坊摹原属自己下冯摹本一等的神龙帖。可是笔者看到这块石刻的字迹却是与神龙字体相异的定武本。(图2丰坊临定武石刻,附吴炳定武帖)

定武石刻是宋在定州所获,传为唐按欧阳询摹兰亭所刻。神龙本是卷首。钤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半印的兰亭。两帖非一人所摹,字迹精神相异。现举卷前、中、后三字为例,见附图:

但前壁上的定武帖尾应有的许将两行题和吴炳、张绅等印章却没有,相反的却刻在室内的丰刻本之尾。(图3,丰刻本许将题吴炳印)

并且,丰刻本右下角与冯摹本相同位置刻有“王济赏鉴过物”印,说明丰坊嘉靖初在王济家摹的应是丰刻本(不摹不知其印和位置)。可是,前文已述丰刻本与冯摹本同出一母本,其精神不但不下冯摹本一等却反高他一筹,绝不是摹于冯摹本。文嘉跋记述的清楚,丰坊是在乌镇王济家摹刻的,王济不可能把宝帖借给丰坊拿到南京请李廷相题跋,之后让丰坊摹刻。而且,果真丰坊摹了冯摹本,丰刻本应该下冯摹本一等而不可能反高他一筹。如果,假设他摹刻的是另一神龙本,其右下角怎么会出现“王济赏鉴过物”之印?冯摹本上的王济的印是红印是真的,足以证明此帖是由丰坊手转给王济之后丰临摹的,并且此中有鬼。但是不论有何鬼,都可以说明伪造冯摹本拆剩下的神龙和定武两个光杆帖今天在天一阁都找到了下落。并且两石刻也同样是定武、神龙相混的。

5 冯摹本原乃丰坊之物,作为一名书法家,且是朝官,在帖上应有题跋或印记,可是丰坊在上面却没留任何痕迹,只是在卷前押了一枚世人少知的“神品”印。而相反在他摹刻的丰刻本尾却专刻一排自己的九枚印章。

以上从冯摹、丰刻两帖,李、文两跋,天一阁丰刻两石综合分析:为什么冯摹本定武神龙相混杂史无前例?为什么两本同出丰坊一人之手,天一阁正好存他摹刻定武神龙两石,也同样定武神龙相混?为什么两卷卷首同有“王济赏鉴过物”印,卷尾同有许将题和吴炳张绅等印章?为什么丰坊把冯摹本卖给王济反倒王济家摹刻且丰刻本反高他一筹?为什么两帖同是丰坊之物而他自己留的痕迹却是一隐一显?结论只有一个:丰坊以定武、神龙相混伪造了冯摹本,并且以混杂两石刻的连环套蒙蔽世人。其两帖共有的“王济赏鉴过物”印和许将题跋即是其伪造的铁证。

丰坊是怎样作的伪

1 丰坊的履历和家史

丰坊(1492-1 563年)字存礼、存叔、人翁,号南禺外史,后更名道生,鄞县(今宁波)人。明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礼部主事,次年因“大礼仪”事受廷杖,被贬南京考功,嘉靖六年(1527年)又贬为通州同知,旋即罢官归里。丰坊上承祖业,其十五世祖丰稷乃宋嘉祜(1059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并开创了丰氏藏书。其子孙代代为官并藏书,以五百年积藏,到丰坊时藏书五万卷,日“万卷楼”,为中国最大最早的私人藏书楼。据传,藏有唐贺知章《千字文》、《孝经》、《龙瑞宫记》、敕字《十七帖》,庆历重摹《淳化阁帖》。丰坊归里后,又负郭田千余顷,购置了历代法书名帖。其潜心研究,篆、隶、行、草、楷兼善,文征明称其为“半个先生”,并著有《易辨》、《鲁诗世学》、《左书世学》、《春秋世学》、《诗说》及书法理论《书诀》、《童学书程》等著作。

丰坊32岁中进士,第二年即遭贬,仕途骤败,人生坎坷,怀才不遇使他痴狂,滑稽玩世。他能将历代真迹仿得惟妙惟肖,以伪易真而窃喜。他曾伪造过“河图”“鲁诗”“六经”,所以后世对他毁誉参半。1562年万卷楼大火后,幸存余笈和房产卖予天一阁,十五代之积业毁于他手。次年客死僧房。

2 丰坊伪帖

丰坊的万卷楼藏古书、名帖,其中有神龙帖和定武帖,其深谙书法,自然无数次临摹,并对字迹贼毫、权笔、断笔、浓淡诸特点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就在他官运如日中天时,却骤贬为南京考功,并且还未贬到底(1527年罢官归故里)。所以,他1 524年初贬到南京时,其羁押之绪铭于诗中。九月他写道:“余羁秣陵(南京)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剧。”遂效杜子美同谷体为《秣陵七歌》:“天下穷民我最苦,弟兄三四皆黄土,兀然独留多病身,退不能得进何补。”。

他已预料到后半生的厄运。然而此时在他面前又出现一新气候,明晚期手工业发达,书画走进流通市场,文人可以以书画谋生,称他为“半个先生”的文徵明也于1526年下半年辞翰林归里,率族以书画为生。好多墨客趋之若鹜,而昭著的“苏州片”就是此时应运而生。中华另一件国宝《清明上河图》就是在此气候下出现作伪高潮,因其名气大且长期秘藏皇苑,伪者见不到原作就以文字记载,道听途说,演绎形形文不对题的画面。然都标名“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成批伪造,泛滥到世界各地,严重影响世人对我国宝的认知和研究。兰亭序则不同,经唐太宗推崇成为天下第一书,其形象普及天下, 经宋大量翻刻,虽精神千差万别,但都同是28行,324个字,作伪更方便,收藏者为提高自帖身价,不惜割换、伪造题跋印章,以石刻本伪墨本,使《兰亭序》乱上加乱,而文人们正是在乱中取利。正在丰坊的人生转折点出现此气候时,他绝意仕途,凭万卷楼和深厚的书法功底,以藏书、书法赚钱扬名已势在必行。于是他用旧白麻纸临摹神龙帖,此纸幅窄,而神龙兰亭是在13、14行间接缝,第一纸写13行,第二纸必须写15行,摹时必须加密行距才能放得下,造成了前松后紧,他摹好后,于1526年3月他拿真神龙兰亭帖,(即有郭天锡、鲜于枢等跋的墨帖,即丰刻本、冯摹本的母本)请时任南京礼部尚书、著名藏书家李廷相题了跋后,即把真神龙帖割下来换上自己摹的帖。当时定武、神龙帖并不稀见,所以他将定武帖上宋许将等11人题及永阳清叟,赵孟\的题跋和吴炳、王志诚的题和有赵孟\印章的两隔水一并割下来拼配给他摹的神龙帖上,又伪造了“神龙”“绍兴”“副腓书府”“吴兴”“赵氏子昂”诸印,而不加应有的“贞观”“开元” “褚氏”“米芾”和宋徽宗等印。这样就神龙、定武各取一部拼配成题跋、印章混合型的、行距新奇的……神龙本即后来的冯摹本。让世人在猎奇中上当。

他作伪心虚,不敢在帖上题跋,可是为蒙买者只在卷前押一枚“神品”印,应当是在嘉靖五年三月至八月十日前他以种种藉口卖给乌镇的王济,王济在帖上押“王济赏鉴过物”印章之后,丰又煞有介事的在王济家亲摹了自己伪造的“美”帖。而在章正甫刊石时却调包刻了定武帖。到晚期(起码在王济1540年过世,丰坊48岁)他把手中留存的真神龙帖将印章调整,又精心摹刻出丰刻本(刻石可能有刀误)。为蒙蔽世人又把冯摹本上“王济赏鉴过物”刻于右下角相同位置,也把许将两行题吴炳、张绅等印章刻于帖尾。并且在帖后整齐的刻下一排自己的九枚印章。而当年丰坊伪冯摹本时毕竟30出头,笔力尚嫩,尽管再熟,也屡出弱笔,失于媚滑。而到晚期(起码20年后)摹刻丰刻本时自然强上百倍,更接近原作。此正是冯、丰两本笔墨差距的根源。

综上所述,丰坊以定武、神龙相混杂伪帖。后又混杂刻石,以此双连环套蒙蔽世人。后人如果不把两帖、两跋和两石综合对照分析,并且不对两帖逐字逐笔的比对是很难发现其伪的。和《清明上河图》一样因历代伪仿太乱,今天我们必须以画、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本点,其次是题跋,再次是著录。万不可本末倒置,才能廓清其真伪。难怪书法大家启功先生手持两本,因不详细两帖笔迹竞称:丰刻本摹了冯摹本,只不过附加了伪印。

然而,也可能丰坊当年有意留下一伏笔……冯摹本一旦被揭穿,他显露了才华,又为后世遴选出精美的两帖,此正是丰坊终生的夙愿。(图4,丰刻本石图)

可惜的是丰坊煞费苦心割下的神龙、定武两帖不知后况,而在1562年万卷楼大火中永绝人间,唯此两石留在世间。然而,丰坊不曾预料此伪本在王济家藏了51年,王1 540年过世,其后人在1577年将此帖卖给了项元汴,项早知此帖精美,终以重价购得,为提高其身价,即请文嘉将此帖题成最好的兰亭。文嘉虽奉承了此帖,但未题成冯摹,所以项不甘心,光在本帖上就押“神品”、“世外法宝”等二十几枚印章。并亲自写跋,伪出“冯承素奉敕摹”的响亮帖名。并且前边留有空纸还准备再找名人拔高。五百年后的今天,跋纸上仍记录的清清楚楚。

以上正是:冯摹本嘉靖丰坊伪帖,万历项元汴伪名,而后被清乾隆刻入八柱,登上圣坛,荣耀地代表王羲之享受人间膜拜!把1400年前唐太宗推崇的兰亭序领入媚途,而骗过了明朝的王济、文嘉、项元汴和清乾隆皇帝、翁方纲和今天我辈。

我辈将其推上巅峰

清末李文田等人因兰亭序被历代翻刻篡乱对其提出质疑。但我辈并没引以警觉,1965年挑起兰亭论辩的郭沫若先生曾称冯摹本:“很可能就是真迹。”启功先生称其“流美甜润”、“距离原作当不甚远”。而见到丰刻本时反称丰刻本摹了冯摹本,只不过附加了伪印。徐邦达先生虽对冯摹本的名称、题跋提出质疑,但又称其:“双钩廓填确为唐直弘文馆拓书人的妙技。”而对丰刻本则称伪本。两先生都不知元大德间已有此神龙本。帖和唐、宋的印并不是丰坊伪造只是印的位置有移。唐兰先生对历代兰亭序予考证,考出元大德间钱国衡刊刻的“兰亭十刻”中即有神龙本。但是称冯摹本为南宋理宗驸马杨镇所伪,其主要理由是:冯摹本上有杨镇“副W书府”印章,郭天锡、张斯立二人从他家买出两本兰亭帖。

笔者以为杨镇不可能作伪

1 杨镇属皇室成员,嗜好书画,钤押“副腓书府”鉴赏章很正常。但是,在封建社会,他绝不敢伪造他祖上皇帝赵构的“绍兴”印,那是死罪。

2 宋理宗时曾有“兰亭一百一十七刻”,作为皇帝的乘龙快婿得到两帖并不为奇。

3 作伪不为名即为利。杨镇不可能为利。如伪“绍兴”印是死罪,那名还有何用。

以上足可证明杨镇无作伪可能。并且收藏过冯摹本的王济、项元汴和他人也都不可能作伪,因天一阁神龙兰亭是丰坊一人所为。王济若见,必退冯摹本,项元汴见过必钤多印,而上边无他一印,只有并唯有丰坊有此机会亲摹自己伪造的冯摹本,才把“王济赏鉴过物”印摹下来,晚年照样刊刻在丰刻本上。此正是丰坊伪造冯摹本的重要证据。而唐兰先生却误把康熙三十三年刊刻的,尾部有许将两行题和吴炳张绅印章的“容轩本”判成应在丰刻本之前:“有人以为:《容轩藏本》是翻丰刻的,因为误把躁字中间误刻成四点,但《容轩藏本》无论字势、风格、纸墨、拓工,均在嘉靖年以前,清朝鉴赏家惊叹为宋拓,虽未必正确,但决不能出于丰本之后。而且旧拓本23行“死”右上角也有一点,可见出于石花而非笔画,如果把丰刻本和旧拓本一字一字的对校,然可以发现丰刻本有许多地方是钩摹得不到家的。”而笔者在天一阁察看此石,14行“躁”的“足”旁多一石花。并非四点。(图5容轩本帖)而“容轩本”却真的刻成了四点。并且一善本帖字和跋间必有隔水界开,而《容轩本》却幼稚的将跋和帖拼在一起,正是依样添足翻刻丰刻本(或再刻本)的证据,只不过低劣的刊者把丰刻本发酵得龙钟有余,大失飞鸣之势。并且,也反证了没有四点的冯摹本正是出自丰坊之手。再如23行的“死”字,丰刻本右上部有一石花,而容轩本居然把这石花明明白白的刻成了一点,岂不是“划死添点”。冯摹本也没有此点。而容轩本第5行的“以”字更为可笑,按书法笔顺,右部一撇,必由左边连带,而不可能由下边入笔,稍有书法知识的也不会出此笑笔。“茂”字左下角按书法去笔应比回锋笔重,中间刊石仅存一线,可能丰刻本刊石刀误。至于他字更不足论。而唐兰先生和徐邦达先生等人都承认,冯摹本的题跋定武神(图5容轩本帖)

龙蛇混杂在嘉靖,而只有嘉靖的混杂,才有第一个跋的许将墨题和吴炳张绅红印。所以不论题签写宋拓还是元拓,无论有何人题跋、钤章,凡是有许将题的神龙帖都必出自嘉靖丰坊之后。而唐兰先生称容轩本源自宋拓,早于丰刻本,岂不自相矛盾。也正因其翻来覆去,莫衷一是,先称杨镇作伪,后又说明人伪造。称冯摹本在丰刻本之后新伪。最终结论只能是:“这个新本出于何人之手,是很难断定的,从作伪的伎俩来看,可能还是丰坊,但也可能是由乌镇王氏卖给项氏的新伪品。”最终没抓住作伪的真手!

兰亭序字帖范文3

王羲之最著名的书迹,当首推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时为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等42人,于三月三日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为祓禊盛会,诸人饮酒赋诗,王羲之为之作诗序,即《兰亭序》草稿。兰亭序作为行书体,已全无前代书家的古拙之气,笔法与结字皆精巧严密,也是王羲之传世作品中在风格上作为秀美新妍的一件,是开拓后代新风的杰作。下面谈谈其主要的笔法特点。

1.点画包括斜点、竖点和平点等

斜点如“寄”字,尖锋轻落笔,用力向侧向按笔,转锋向左上回锋蓄势,向左下出锋,意连下笔。竖点如“察”字,锋轻落起笔,调转笔锋向下稍行即驻,行笔略弯,回锋向上蓄势,向左出锋,意连下笔。平点如“流”字,尖锋轻落起笔,顺势向右铺毫,行笔略弯,回锋蓄势,向左下出锋意连下笔。

相向点如“舆”字,左点收笔出锋呼应右点,两点中间无论有无笔画间隔,都宜相向且彼此呼应。还有纵连点如“於”字,横连点如“丝”等,都变化万千,各具姿态。

2.横画包括长横、左尖横、下挑横等

长横如“不”字,尖锋轻落起笔,提笔折锋后向右行笔,至末端,取势上抑,略向右下按笔回锋收笔。左尖横如“形”字尖锋轻落,折锋引笔右上行,至右端提锋翻笔,向左藏锋收笔。下挑横如“言”字,露锋斜落纸,折中锋引笔右上行,至右端略按笔回锋蓄势,向左下出锋。

3.竖画包括悬针竖、垂露竖、曲头竖、带钩竖等

悬针竖如“毕”字,逆锋轻落起笔,顺势右下稍按,将笔锋调中后向下行笔,边提笔边出锋。垂露竖如“引”字,露锋起笔,向右稍按即转中锋,向下行笔至竖画末端稍驻,即向左上回锋收笔。曲头竖如“曲”字,尖锋入纸,顺势向右下方略行,转锋向下直行或稍带弯势。带钩竖如“仰”字,带锋轻落起笔,转笔以中锋向下行笔,行笔至竖画末端回锋蓄势,向左方勾出,钩势平且锐。

4.撇画包括短撇、平撇、斜撇、带钩撇、曲头撇等

短撇如“作”字,尖锋轻落起笔,顺势右下按,翻锋折笔以中锋向左下快行,撇势陡峭,将笔力送至撇尖。平撇如“和”字,撇势平坦,轻锋逆落,顺势右按,回锋蓄势,向左下快行撇出。斜撇如“合”字,顺锋切入纸,撇头稍大,转中锋向左下行笔,边行边提,收笔力送撇尖。带钩撇如“咸”字,露锋起笔,顺势引笔中锋向下行笔,略带弯势,至收笔处回锋蓄势即向上出锋,意在连写下笔。曲头撇如“今”字,露锋起笔,顺势弯行作曲头,折锋转势向左下行笔。

5.捺画

捺画是兰亭序中一个极具活力,又富有灵性的笔画,在构字中起关键的平衡作用。

斜捺如“及”字,顺锋轻落起笔,顺势向右下边行边按,或直或微弯,收至捺角处按笔稍重,随后提笔回锋收笔。平捺如“趣”字,逆锋起笔,折笔向下稍顿,提笔转中锋向右下徐徐行笔,取势平坦,至捺脚稍驻蓄势,提笔向右捺出。反捺如“眩怀)”字,尖锋轻落起笔,顺势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向左上回锋收笔,捺脚或方或圆。

6.钩画

钩画在兰亭序中变化较多,其形态或上或下,或明或暗,或转或折,姿态百出,各尽其妙。

横钩如“室”字,露锋轻落起笔,顺势向下略弯,折笔转中锋向右行笔,至钩处向右下顿笔,转锋沿原路回锋蓄势,向左下勾出。斜钩如“哉”字,尖锋轻落起笔,顺势向右略按笔,转笔调中锋向右下作微弯行笔,至钩处轻顿,回锋稍驻蓄势,用力向卜勾出。

卧钩如“悲”字,顺锋起笔,向右下边行边按,作横弯势行笔,至钩处回锋驻笔蓄势,向左上用力勾出。竖弯钩如“^(观)”字,藏锋逆入,转锋向F,中锋行笔,至弯处向右圆折,边行边按向右行笔,至钩处回锋蓄势,向上略偏左钩出。横折纵钩如“猓ㄆ)”字,尖锋轻落纸,顺势向右上行,笔画渐粗,顿折调中锋向下行笔,弯势向里收敛,至下部弯势要向外展开,回锋向上勾出。

7.折画

折画书写时应注意折者顿而有方,转者转而圆润。折画包括横折、竖折、斜折等。

横折如“日”字,露锋起笔,按横法作横画,至折锋处顿笔,然后用中锋下行作竖,收笔时回锋。竖折如“山”字,尖锋落笔,顺势略按笔,转锋向下中锋行笔,至折处回锋转折向右行笔至,末端微昂即向右下按顿,以圆笔收尾。斜折如“妄”字,露锋起笔,折笔以中锋向左下行笔,顿提回锋向右下边按边行,稍顿后回锋收笔。

兰亭序字帖范文4

在展览开幕前的10月8N晚上,刚刚参加完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的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国驻欧盟大使宋哲等在百忙之中专程莅临参观指导了正在布展中的“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10月13日上午1_点,大展新闻会在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展厅现场举行由该馆馆长迈克尔・德格特(Miche Draguet)主持。欧罗巴利亚国际协会总经理克里斯蒂・穆尔德(Kristine De Mulder),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法国学者柯柏(Andre Kneib)等向新闻媒体通报了展览情况。10月13日晚上7点,200余位来自欧洲和中国,美国等地的嘉宾观众亲历了别具一格的展览开幕式。嘉宾们首先在典雅堂皇的中央大厅观看了动人心魄的现场书法演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王冬龄当场书写一幅高4.4米,宽5.8米的草书巨制,赢得了人们的热烈掌声。开幕式嘉宾致辞特意安排在在个精心营造的“兰亭情境”空间举行,让人们恍如置身千年前大书法家王羲之等兰亭雅集的场景。开幕式致辞由迈克尔・德格特馆长主持,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张援远,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董俊新、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克莱尔・吉尔尚(Claire Kirschen)、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等出席。2009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中,比双方总协调人董俊新局长、吉尔尚前大使分别致辞,高度评价了此次大展,并对展览开幕表示祝贺。董俊新说,这是中国在境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精品最多,展品创作年代跨度最大的书法展览。“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感受兰亭雅集的风雅淡泊,还可以体会曲水流觞的闲情逸致,从而了解书法折射出的中国文人丰富的精神世界。”随后观众自由参观展览,并出席酒会,整个活动持续至晚9时许结束。配合此展,还出版了精美的法文版、荷兰文版同名学术画册。来自中国,比利时,法国,美国的12位国际知名学者撰写专文,从不同角度介绍和阐释中国书法文化。展览期间,馆方还组织了系列公共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增进欧洲社会对中国书法的认识。

为精心策划组织此次大展,中国美术馆专门组建了学术阵容可观的国际策展班子。中方策展人为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朱青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傅红展(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主任),杨应时(中国美术馆国际事务部馆员)。比方策展人为:柯遁柏(Andre Kneib,法国国家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巴黎第四大学副教授)、史蒙年(Jean-Marie Simonet,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资深策展人)。在展览从创意到实施的两个年头里,笔者有幸作为项目协调人和策展委员会成员之一,与诸位领导,老师一起工作,亲历了展览策划的全过程。以下对大展的策展理念,展览内容,工作方式、文化意义等作简要综述。

策展理念

“向西方观众讲述中国书法文化的千年故事”可以说是此次展览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也是最主要的策展理念。策展委员会从一开始就达成共识第一,这个展览的目标受众主要定位在来自比利时和欧洲各地的西方普通观众,而不是对中国书法更为熟悉的西方汉学家和华人社会。因此,展览应具有相当的普及教育性,充分考虑到在西方社会传播中国书法的特殊性,包括观众的知识,文化、语言背景等因素。第二,这个展览的展示内容定位在中国书法文化,是一个“书法文化展”,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见的“书法艺术展”或“书法历史展”。展览将从当代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对中国书法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进行全新的解读,探讨中国书法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思考中国书法的当下发展及价值所在,探索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理解,沟通、对话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第三,基于以上的考虑,展览将别开生面地采取“讲故事”的方式,从一个中国社会几乎家喻户晓的兰亭故事说起,由点及面,发散开去,通过精心遴选组织的书法、绘画和当代艺术作品,呈现和探究中国书法所反映的中国人文化心理和精神追求所折射的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环境。

“再序兰亭”这一别致的展览主题,无疑也是此次大展策划中的点睛之笔。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之初,大书法家王羲之与朋友们雅集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在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清流激湍之畔,大家饮酒赋诗,极尽欢愉。乘带着酒性,书法家王羲之当场挥毫为众人所赋之诗作序,抒写对自然人生的感怀。被中国历代书界奉为极品的经典名篇《兰亭序》由是诞生。《兰亭序》以其“清风出袖,明月如怀”的高雅气格,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名,成为中国书法成熟与完善的标志。王羲之也因此被世人尊为书圣,成为一盏高高照引中国书法道路的长明灯。千百年来,后世文人书家在兰亭精神熏染滋养之下,继承创新,孜孜以求,不断续写着书法文化的熠熠篇章。从这样一个兰亭的故事讲起,展示中国书法的创造奥秘和丰富传统,是此次展览在策划上的独特思路。用范迪安馆长的话说,“纵观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在《兰亭序》光辉的照耀下,中国书法在不同的时代文化条件下,通过对传统的继承、转换与超越,形成了书法内涵和风格不断延展的长河。从中国书法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从古代到今天延绵不断的奥秘。这个展览题目‘再序兰亭’中的‘再序’二字,蕴含着1000多年来书法不断的‘再生’与‘再创造’的意义。”当然,兰亭雅集这1000多年前的文化活动,也有其特别的当下国际文化意义在。荟萃古今中国书法精品力作的此次大展在“欧洲的心脏”举办,主要面向西方普通观众,不仅是一次千年中国书法在当代情境下的雅集,更是一次东西方文明对话交流的盛会。

在内容结构上,“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的策展理念也颇具匠心。与常见的书法展览不同,整个展览围绕“再序兰亭”这一主题,结合纵向(历史时序)和横向(文化命题)两条线索展开。一方面,展览以时间顺序系统地呈现中国书法的起源,成熟与完善传统书法 在历代的丰富与发展以及当代书法在传承基础上的演变与创新。另一方面,展览从社会文化角度重点展示和探讨书法与正统书法与政治书法与宗教书法与文学书法与绘画书法与线条、书法与观念等七个方面的文化关联。从当代文化研究(特别是跨领域文化研究)的视角切入,主要围绕不同的文化命题组织展览内容,这样的策展理念显示出一种“打破边界,贯通古今”的宽广文化胸怀。

展览内容

通过中外策展人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中国美术馆展览设计师韦枫)的精心努力,“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的策展理念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呈现展览内容精彩纷呈别具创意。展览作品、展示布陈背景材料诸方面相辅相成浑然契合,营造出良好的欣赏氛围。约1500平方米的半地下展览空间高低锚落,曲折环回,开合有致,给观众以不断的意外和惊喜。

进入正式展区之前,观众们首先要穿过一道具有传统中国园林特色的月亮门。从门洞走进去,是条长长的狭窄通道,左手壁上贴着传统书法工具的精美大图片:笔、墨、纸,砚,印。每一样用具旁边,是相应的英文单词:“Brush”、“lnk”、“Paper”,“lnk Stone”、“Seal”。《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马戎戎在参观后如此评价:“出乎观众意料的是,这些单词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墨迹特有的灵活与酣畅,带来印刷体无法体现的生动和温柔,中西的小碰撞,就这样有了一个趣味性的开始。”从月亮门口,远远就可看到一面有醒目的集王羲之行书字体“再序兰亭”四字的深红色展览主题墙。主题墙旁边的投影,放映着介绍中国书法文化的录像。为了方便欧洲观众欣赏,此次展览的主题墙,前言和段首语使用中,法,荷,英四种语言,所有作品说明则采用法文和荷兰文双语。

展览的引子部分是“书法与汉字”展区,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碑帖拓片等材料简要介绍汉字书体的历史演变。在右侧的墙面上依次贴着五种字体的大“书”字,每字约一人高,原字分别选自秦李斯《峄山碑》(篆书),汉《张迁碑》(隶书)、晋王羲之《孔侍中帖》(行书),唐柳公权《神策军碑》(楷书),唐怀素《自叙帖》(草书)。左侧一排展柜中则陈列着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篆、隶,楷,行,草诸体有代表性的碑帖拓本或实物。与“书法与汉字”狭长展区平行的下方是一处豁然开阔的公共空间――“兰亭情境”展区。正面的背景墙是三张绍兴兰亭实地景观的巨幅图片,中间为绿荫掩映下静静的兰亭,两侧是缓缓流淌的溪流,生动地再现了古人兰亭雅集的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场景。空间中央搭建的平台上是以北京故宫乾隆花园流杯亭曲水流觞场景图片制作的大型投影装置,既抽象又直观,潺潺的流水声若隐若现,影像四围铺着来自中国的青灰石板,可供观众休憩静思。空间里还陈列着与兰亭雅集相关的书法绘画和资料,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褚遂良《模王羲之兰亭帖》,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和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傅抱石《兰亭图》等传世珍品。这一切,都让人们神往千年以前“群贤毕至、少长成集”的兰亭雅集。

在以上历史和文化铺垫的基础上,展览随即进入七个围绕不同文化命题的专题展区。“书法与正统”部分和“书法与政治”部分合占一个比较独立的展览空间。事实上,这两个主题在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上也有着错综复杂、难解难分的特殊关系。“书法与正统”部分的展品,主要展示书法的正统和正统的书法两个方面。书法的正统主要是指与王羲之《兰亭序》一脉相承的中国书法经典传统,正统的书法则主要是指以唐楷为代表的“尚法”传统及其与千多年的中国科举取仕制度的历史渊源。“书法与正统”部分的展品以拓本为主,主要包括唐虞世南《摹兰亭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经典拓本,以及明清“台阁体”,“馆阁体”书家如沈度,姜立纲,张照等人原作。书法与政治部分主要展示历代的帝王书法,包括唐太宗,宋徽宗、宋高宗、明崇祯帝、清雍正,乾隆等人书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精品是宋微宗赵佶的“瘦金体”《闰中秋月帖》和明崇祯的行书《松风水月》真迹等。“书法与宗教”部分展示的是历代的宗教题材书法作品以及部分僧人书法。展厅中的一面主墙上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巨幅场景图片和自上而下竖排的“佛说金刚经”五个大字的拓片。另一面整墙则是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图片,旁边展柜里陈列着《龙门二十品》造像拓本。这―展区里还展示了元代赵孟\的名帖《帝师胆巴碑》长卷真迹,南北朝的道教石刻《瘗鹤铭》拓本、智永《千字文》以及隋唐以来的写经书法原作。近人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信札六件,为其致学生刘质平的书信,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书法与文学”部分展示的是历代文学家的书迹以及与部分书写传统诗词名句的当代书法家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献之李白、杜牧、黄庭坚,翁方纲于右任,启功,陆维钊、欧阳中石等人作品。其中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草书《杜甫寄贺兰诗帖》真迹尤为精致。为了进一步营造优雅的氛围,让西方观众体会中国传统文人生活,在这部分展区还专门布置了一个精致的“楠书房”,陈列着金丝楠木家具以及文房四宝等摆设。

接下来的几个专题展区,高潮迭起。在“书法与绘画”部分,20多件历代书画大师经典之作,演绎着中国传统文人画“书”与“画”的独特关联。从北宋米芾的《珊瑚帖》、《复官帖》真迹到南宋马远《水图》真迹,从元代赵孟\《秀石疏林图》到明清的文征明《横塘图》金农《自画像》徐渭《莲舟观音图》、朱耷《花卉》册页,再到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的作品,让人目不暇接。“书法与线条”展区作品虽不多,但探讨了中国书法作为线条艺术的特质,恰好作为“书法与绘画”和“书法与观念”之间的自然过渡,引人探究中国书法作为视觉艺术的特点及其与西方艺术的异同。这部分的展品有唐代张旭怀素的草书拓本,明代傅山的草书,清代邓石如的篆书,以及康有为林散之、沙孟海谢云等以线条见长的书家作品。最后一个展区“书法与观念”部分,展示的是“变书法”、“反书法”、“用书法”等当代新走向。其中既有当代名家如沈鹏张海,孙伯翔、王铺,马世晓、陈振濂等人基于传统书法的创新力作,也有一部分从书法出发的“现代书法”和实验艺术作品,包括黄苗子、曾佑和、古干、王冬龄、谷文达、邱振中、徐冰、魏立刚、王南溟刘彦湖,邵岩陈光武邱志杰等的作品。曾佑和的《笔虫少》,古干的《五千年》,谷文达的《简词系列》、陈光武的《无题》邱志杰的《重复书写兰亭序一千遍》、王南溟的《字球组合》、徐冰的《沁园春-长沙》等当代艺术作品尤其吸引观众瞩目,让人们深思书法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意义。

工作方式

此次展览在工作方式上也有不少值得一提的做法。略述三点。

第一,国际化的学术班子。此次展览外 方策展人柯遁柏和史蒙年都是欧洲重要的书法学者和汉学家,早年曾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留学,系统学习和研究书法。他们都十分热爱中国书法,是在欧洲热心传播中国书法的朋友。中方策展人中,范迪安、傅红展是富有国际展览策划与博物馆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朱青生、杨应时则曾分别在德国和美国留学多年,获得博士学位。他们对中国书法及其在西方的传播都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除了以上六位策展人,还有几位中外书法学者也参与了此次展览画册的学术撰稿工作,包括法国学者Francols Bottero、美国学者白铃安(Nancy Berlfner),中国学者王元军任平、李洁冰等。这样国际化的学术班子在一起工作,虽然增加了项目协调的难度,但更能全面充分地考虑到西方观众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保证展览的国际学术水准。由于语言的优势,两位外方策展人在向欧洲观众和媒体推介此次展览方面出力尤多。

第二,探索历史文物类博物馆与现当代美术馆合作策展的有效模式。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首次携手故宫博物院策划组织大型出境展览。由于展品中有大量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品就有十多件文物的出境展出条件和保护措施就成为国家文物局审批时的焦点。这当中,文化部和故宫博物院均作了大量积极的沟通协调工作,而中国美术馆与故宫博物院及比方也作了深入细致的协商,采取相应的措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考虑到欧洲观众的需求和比方场馆的要求,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及相关单位经过认真协商讨论,最后决定展览中的11件故宫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在比展出两个月后,以复制品换下展出。在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美术馆的协议以及中国美术馆与比方的协议中,均对比方场馆展厅的温湿,光感等技术条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展品的陈列设计上,中比双方都尊重了文物的保护及历次出展的惯例。从故宫借出的文物,布展与撤展均由故宫派出的专家进行操作,以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文物损伤。这些,都为今后中国美术馆策划举办类似展览积累了经验。除了故宫博物院,浙江省的李叔同纪念馆和陆维钊书画院也慷慨地出借了部分文物展品,并提供了图片,文字资料。

第三,开拓性地利用和开发相关社会资源。展览的书房场景装置中,所有珍贵的金丝楠木家具和相关摆设物件均借自北京后海旁的高级会所“楠书房”,该机构负责人高辉珍为展览提供了热情的支持。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胡周祥绍兴当地摄影家董建成等也为落实展览相关图片提供了无私帮助。此外,展览工作小组还与我馆事业发展部协作开发了精美的“再序兰亭”系列衍生纪念品(包括齐白石对联木制镇纸,纪念毛笔,书法系列明信片,邱振中作品体恤衫,邵岩作品鼠标垫等),为今后涉外展览的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文化意义

兰亭序字帖范文5

大凡书画家,因喜爱而收藏成为收藏家者代有其人。梁(山献)(yan)之收藏,既不像米芾那样高扬“米家书画船”,如痴如醉地收藏,也不像赵孟、董其昌那样声名显赫、家道殷实,易于收藏。梁(山献)虽“仅以孝廉官知县,名不挂朝籍,一憔悴老儒耳”,却毕生肆力于书,竭力收藏,以供研习与鉴赏。《承晋斋积闻录》中多记有他的收藏与鉴赏活动。

梁(山献)的收藏

梁(山献)的收藏是因学书而藏,所藏之物皆是其临习研究的范本。他主张“古大家名帖,虽不学他,亦要多收。盖都是古人门径,古人道理不可不知”(《承晋斋积闻录-名人书法论》)。古代书法除墨迹外,主要靠刻碑拓帖或临摹流传,拓、摹本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取法问题。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梁(山献)深谙其理,故每得名帖佳拓、好砚、吉印则兴奋不已。《承晋斋积闻录》中记载其收藏的碑帖、砚台及印章有35例,以碑帖为多,上自周《铜盘铭》拓片,下到清张照临董其昌《桂尊酬帝子》条幅。收藏伴随梁(山献)一生,最早所收藏品为其十几岁在南京钟山书院读书时所购李邕《大照禅师碑》,最晚者为其去世前二年即1782年“壬寅秋寓寿春”时所购颜真卿《裴将军》卷。梁(山献)以善学北海名世,与其早岁便得其帖不无关系。他一生学王,藏鉴《兰亭》,规模《十七帖》。而其晚年得颜帖,“颜书遂无不全之憾”。

当然,梁(山献)的收藏还是有遗憾的,《承晋斋积闻录》即记载有其欲收未收而后悔不已、收而转让又悔之晚矣,或告诫弟子“见即宜收”者凡20例。略举几例:

近闻孙十洲云,令拓《罗池庙》,皆木版,非石刻。彼亲见之。是《罗池庙》之原石,其存亡亦不可知。然笔力雄劲古厚,若不似木版者,此缘真迹登峰造极,虽属翻刻而无失耳。忆昨岁游姑苏,见一本刻较瘦,与今之肥本迥异,疑或原拓,比以价重,竟未获,至今犹恨恨云。

吾向收宋拓智永《千字文》一本,黄庭坚墨迹手卷一件,前俱归张来,今悔之晚矣。

小字《麻姑坛》类《颜家庙》《元次山》,宽绰而紧劲。唐碑小楷甚少,遇此碑,虽典衣亦须买也。

汉魏五代碑,其种类不多,见即宜收。若《张迁》《礼器》诸碑,得宋拓亦值百金。与宋拓《圣教序》同。

《龙藏寺》字颇佳;魏《牵君墓志》字古,其石新出;《张猛龙碑》最佳。三帖急宜收买。

不过,梁(山献)的心胸是豁达的,体现在收藏上,他的观点是“物各有主”“云烟过眼”。他在《辛丑夏跋蒋立庵太守(兰亭)三种》结尾说:

右《兰亭》三种,明汝阴张大司马文赓所藏,数传归其乡罗生。己亥秋,罗应试江宁,过寿春书院,见访,出示三帖。其中一帖,罗持“张跋《定武》”之说甚坚。余曰:“欧与褚岂有一毫相似处?宋拓本自是至宝,何必《定武》?”罗索价甚昂,余以二十金购之不可,后颇惜之。辛丑夏,立庵太守专人持此见示,展之即罗生物也。物各有主,信哉!太守故清贫,琴鹤外无长物,然囊中得此,可谓不贫矣。

梁(山献)在逝世前所作《宝晋斋帖跋》之文末更详细说明了自己的价值观、收藏观:

今年七月余疮后体虚,不能研精书史,检旧存法帖,命工装潢,间为题跋以消日。跋《宝晋斋帖》竟而介繁适至,因示之曰:“此帖历数主而不能有,而子得之,子得之又不自有,而归于余,余亦知不能终有而见之跋矣。然使此跋长存,后有得之者,知吾与子有此一段翰墨缘。谓余有之也可,谓子有之也可,即谓朱、邢、方、顾诸人有之也亦无不可。云烟过眼,果孰得而孰有之乎?”介繁击节首肯曰:“然哉!然哉!”遂书一通于册而付之。

梁(山献)的鉴赏

梁(山献)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鉴赏家,对所见文物皆悉心研究、心摹手追,而后“有感而发”。我们看《承晋斋积闻录》中梁(山献)在碑帖、砚台和印章三方面的鉴赏。

(一)碑帖鉴赏

梁(山献)一生沉浸于二王,模仿米芾的“宝晋斋”斋号,取为“承晋斋”,对二王书法的收藏及鉴赏也最多,尤以《兰亭》为最。如:

《兰亭》三种,第一《颖上本》,此石全本难得,而肥本为尤难。见存碎石数十,字画若丝发,形模不完,何论神韵,只骏骨虎蒋耳!此本较他本独肥,的系初拓,犹见河南真面目。第二亦褚本,张跋为《定武》,非也,风神潇散,较《颍上》少纵,劲处亦略逊。而所见诸别本俱在其下,纸墨俱古。首尾有“机暇清赏”及“绍兴”小玺。真迹曾入高宗御府,第不知于理宗一百一十七刻中居何等集,恐世无二本。第三《河朔起草本》,东坡题跋云:“子由自河朔持归”,行草参大令笔意。圆劲可爱。行笔间有误处,如“癸”“至”“湍”“齐”等字,岂经翻拓,抑本尔耶?要皆世间不数见之物,俱可宝也。(《辛丑夏跋蒋立庵太守(兰亭)三种》)。

(二)砚台鉴赏

梁(山献)收藏砚台并不多,但他对砚却情有独钟:“吾之好砚,胜于金玉也。”―方收藏使用多年的“蕉叶白”小端砚忽然从中间断裂,他怜惜之余箍之以铜,继续使用。自匾其斋“断砚斋”,并自号“断砚主人”,寿州知府张佩芳还专门为其写了《断砚序文》。梁(山献)对砚之鉴赏很有见地,略录几则:

端砚于红中见白,乃名“蕉叶白”,最佳。亦有不尽佳者。盖水坑者佳:旱坑者滑,一层二层者粗,三层者佳,四层者滑。

近日所售之端砚,皆旱坑石,薄片,池头作花叶样,色紫,在本处不过数分银一块,海船来则顺栽而至,极不发墨也。

歙砚发墨胜端石,故江宁程棉庄曾有诗云:“一生多被端溪误,老去方知歙砚佳。”然所以不及端石者,端石质细而软,发墨亦甚细腻,歙名粗而硬,发墨则稍粗矣。歙砚似黑而实青,有佥银星而兼猪鬃纹者,象一等石也。今日新坑石芭绿,最不发墨。

澄泥砚色黄者名“鳝鱼黄”,细者不如粗者发墨,然不如“玫瑰紫”其色紫雕者不甚佳,人多误认为端石。澄泥砚多粗,终不及端石,然其发墨时有过于端石者,写大字最宜,未可徒弃此而取彼也。澄泥砚以旧者为佳,今江南海门州制此砚,或谓是海中澄沙久而结者,或谓即其邑城砖为之,亦不甚好。

(三)印章鉴赏

从《承晋斋积闻录-印章论》看,梁(山献)似乎只用姜炜所刻印章,但他对印章的鉴赏却颇独到:

何雪渔图书如欧阳率更字,实实苍劲稳当。胡正言图书如诸葛贞、赵模字,只仅仅选就个稳当耳。

学镌印章,不先从章法配合匀称稳当处求之,而即学动宕,亦如学字者楷书结构未稳而即学行草,未有不走作者也。

梁(山献)的思考

兰亭序字帖范文6

在今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有一件拍品一露面就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就是即将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付拍的王羲之墨迹唐摹本《妹至帖》。之所以引起市场的关注,不仅因为其曾是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上的“扛鼎之作”,更是因为这件作品长25.3厘米,宽5.3厘米,共17字,而估价达到了2400万港元。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古代书法巨大的投资前景。

摹本堪比真迹

不少人一定还记得2006年3月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中日书法珍品展,这次展览展出的100余件中日两国历代名家书法吸引众多的参观者。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数《丧乱帖》、《孔侍中帖》和《妹至帖》3件收藏在日本的唐摹王羲之书法。《妹至帖》不见于中国历代著录,是王羲之研究方面的新资料。它于1973年在日本的五岛美术馆“昭和兰亭纪念展”上初次公开面世,属于某位私人藏家的名家手鉴。所谓手鉴,是将历代名迹切割成行,收在册页里作为鉴定古代墨迹的比较资料。《妹至帖》曾被切割成二行二十七字,但所用纸张和书写技法与《丧乱帖》和《孔侍中帖》相同,在研究摹拓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如今已无真迹流传。唐摹本是目前存世王羲之墨迹的最高境界,而《妹至帖》是目前王羲之存世唐摹本墨宝中唯一能在民间流通者。据佳士得拍卖行专家马成名先生介绍,《妹至帖》共17字,为草书,纸本,因其篇首的“妹至”两字而得名。此帖未见任何题款和收藏印记,更未被收入唐宋元明各朝名家著录。但从书法风格来看,原墨迹当属王羲之所书无疑。马成名强调,即将于香港佳士得拍卖的王羲之墨迹,可用“国宝重现”来形容。他相信这件不可多得的墨宝届时将掀抢购热潮。

除了不知名的摹本之外,名家的摹本也是目前拍卖市场上的宠儿。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最为著名的就要算是《兰亭序》的摹本。在2006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赵孟(款) 临《兰亭集序》手卷,成交价达到了198万元。在今年的春拍中,1936年沈尹默书写的《临书兰亭序》立轴,估价4万至6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3.2万元。

从临摹到创作,是任何一位书法家必须面对的课题。书法的艺术特性,既决定了它比其他艺术更加注重“临摹”这个入门和修习的途径,同时更加追求“创作”这个蜕化和升华的境界,但两者之间,并非是简单或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存在着一种超越因果关系的转换性奥秘。自古以来卓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是在参透这种奥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而回首这些名家的最初摹本,可以发现其中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样也有着非比一般的投资价值。

古代书法“钱景”无限

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之所以在秋拍中推出国宝级的《妹至帖》,看中的就是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古代书法拍卖市场。书法拍卖市场之所以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就是因为在这个市场中历来就不乏天价:2001年赵孟的《归去来辞》卷以682万元在北京翰海成交;2002年,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原作《研山铭》以2999万元创造了中国书法拍卖新纪录;2003年,晋・索靖《出师颂》卷走进嘉德拍场,并以2200万元创下了中国书法第二成交天价;2004年,在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清宫御笔专场上,清朝10位皇帝和2位皇后的43件书法作品中,有12件拍品创造了拍卖世界纪录。同年,鲜于枢的《石鼓歌》以4620万元创造了中国书法拍卖的世界纪录。

而要说到古代书法市场的行情,就不能不提到2004年纽约拍卖会上以191.2万美元成交的赵孟的《心经》,不仅在当时创下了赵孟作品拍卖的最高价,而且也使得中国传统书法作品的价值在拍卖市场中更加受到关注。至于古代帝王的书法拍卖价格更是在近年里飞上了天。2004年北京翰海秋拍上推出了一套原本保存在先农坛的巨型乾隆皇帝书法册页,估价280万至350万元的《劭农纪典》,以572万元的价格被一收藏家竞得。

古代书法市场的好转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市场正向着健康方向发展。以前市场对皇帝的字关注相对比较多,但是最近文人书法格外受瞩目。元代赵孟开创文人画派立新风,而且单从艺术角度看,文人书法比皇帝的字价值更高,越是内行人,往往越是会买文人书法。另外,书法作品是否已出版对其拍卖价格影响也非常大。往往没有著录的卖10万元,有了著录就卖50万元。其实这并不合理。出版过的东西只是证明之前有其他人认可,是辅佐藏家的一个参考而已,我们还是应该从书法本身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来鉴别欣赏更好。

文化内涵决定价值

正是由于历代帝王对王羲之书法的情有独钟,最终使王羲之走上了“书圣”宝座,梁武帝、唐太宗、宋仁宗、宋高宗、康熙、乾隆等历代皇与王羲之及《兰亭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东晋以后历代帝王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导致了东晋以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以王羲之书法为正宗,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妹至帖》的拍卖能够引起市场如此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像赵孟精通佛教,所书《金刚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妙法莲华经》等,都是流传于世的珍品,此次拍卖的《心经》册页传说就是赵孟为与一僧人交换茶叶而写的。茶叶与书法,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体现出其巨大的价值。这件作品更是经由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开始至现代的张人杰,其间经过果亲王允礼、魏稼孙、赵之谦、袁克文和谭复等人的收藏。

与任何藏品一样,书法要判断其价值,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筛选。书法的艺术独创性和历史价值是其价值的关键,这无疑是古代书法投资的真谛。所有在书法史上堪称大师的书法家都有超越前人的独特创新,或因其高度的艺术价值变为典型,成为后人临摹学习的法帖,这些书法作品才有市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品种,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其投资前景必将非常广阔。

上一篇成人仪式

下一篇出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