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真迹范例6篇

兰亭集序真迹范文1

(南京中医药大学 文化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 鉴赏书法与学习书法有关密切关系,也是写好书法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在鉴赏书法时,应注意对篆、隶、楷、行草历史上不同阶段书体的不同变化。文章以王羲之书法的鉴赏为个案,提供了一个鉴赏书法的完全方案,以供后之学之备。

关键词: 书法鉴赏;碑贴;王羲之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How to Appreciate Calligraphy and Inscription

XU Chang-zhao

有人提问,如何欣赏书法?我想欣赏,必须触及书法的真伪优劣和有无错字等问题,因此我认为欣赏,就是鉴赏。知识从实践中来,不识字怎能写字?不能辨别字的优劣,胸中无数,怎能写好字。所以写好字与鉴别书法,有联带关系。怎样提高鉴别能力(欣赏水平)?要对书法下点基本功。否则,不能识别书法的真伪优劣和错别字,就谈不上欣赏。

这里谈鉴别书法,主要谈鉴别碑帖上的书法(简称碑帖)。因为古人的遗迹,大都在碑帖上,墨迹甚少,审鉴各时代的碑帖,要从篆隶正草多方面着眼,由于各个时代的书法,各有它的风貌特点,表现在各种字体上。不宜孤立地看一种字体。

概观我国书法的发展经历,更能鉴别名家书法的真伪优劣。王右军是大家认为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的《兰亭叙》、他的法帖价值,论辨已久。

一、鉴别书法,写好字,二者互为影响,有联带关系

不识字,怎能写字。不能辨别书法的优劣,怎能写出好字。欣赏书法,首先要鉴别它的真伪优劣,有无错字?否则便是以耳代目,随声附和,等于闭着眼睛欣赏。

有人说,字的好坏,由我喜爱与否而定,没有标准。正如黄山谷所说,“女好无定姿,悦目即为姝”。就是说,不能鉴别书法的优劣,正和不能辨别女性的美丑一样。唐孙过庭在《书谱》里早已讲过:“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反被嗟赏”。可见不能识别书法好歹的,古已有之,不自今日始。

鉴别书法,固不能用秤斗衡量,但不是没有规范准则可据。公认的规范准则,是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不是个别人凭空制订的。

如鉴定古人墨迹,先要审察纸质纸纹、墨色、印章、印泥等。对字的笔法结构落E,更要精细观察,还要找同一人的其他作品,对照比较,才能确切判断它的真伪优劣。

我国书法,源于六书,不应该写错字别字。学书法的人,总得学点基本功。积点划成字,审察点划,极关重要。其次是结构。有的字合几部分构成,每个字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没有不可分析的。每一点划写得完善,有起有讫,善始善终,起笔先用笔尖着纸,收笔要使笔尖最后离开纸面。字的各部分,都写得完善,就整个字看,基本上要横平竖直,黑白相当,(计白当黑),这样的书法,便可说符合书法的基本规格。否则草书写来狂怪脱体,使人不认识。如把胡乱涂抹的字单独提出,时过境迁,连他本人也不认识,根本不成其为书法了。书法如缺乏基本功,不仅不会运用书法要诀:“画中笔锋,正中用意”(张廉卿语)更难做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二、鉴别碑帖

(一)碑和帖是有区别的,古代记叙事迹,表彰功绩等石刻,谓之碑铭墓志。但不是所有的石刻,皆称为碑,如石鼓文,摩崖题名等,历来认为与碑铭有别的。

帖,在古代所指尺牍、书疏、名帖、请笺而言,后来把简帖上的墨迹摹刻在石上或木上,再用墨或朱榻在纸上,使墨迹得到流传,供人临摹欣赏,便谓之帖。如淳化阁帖、十七帖及其他丛帖、字帖等。

(二)鉴赏碑帖贵精细,不宜粗心大意。辨明碑帖的真伪优劣,固然要有上述的鉴别字迹的经验,同时还要多参考前人关于碑帖的著作,如《校碑随笔》、《石墨镌华》、《集古录》、《金石录》、《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寰宇访碑录》等,这类参考书较多,不胜列举。更重要的,还要多找同一碑帖的其他拓片、版本,对比参考,这样评定真伪优劣,更有把握。

(三)鉴赏历代碑帖,力求见多识广,否则不能知道我国书法发展的概况。写字所用的工具(纸墨笔等),制作方法及原材料,古今不尽相同,影响书法的写作:而书写姿势,蹲着写、跪着写,站着写,坐着写,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碑帖的工具材料技术,也大有讲究,精粗不一,拓木的优劣,就不相同。碑帖的本,最好的也得下真迹一等,究不同于墨迹。碑帖屡经摹仿翻刻,片加工可以变为墨迹,以充真迹,如将这种真迹,重新刻在石上或木上,又可为本,真伪就难分辨。旧时代有人说:“碑帖是黑老虎”买碑帖的人往往受骗上当,正因为此。

千百年前的古人字迹,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等于现代人墨迹的影印本。唐以前的古迹,大都经过工书法者的摹仿翻刻或修补加工而来。我国书法的兴旺发达,源远流长,不应简单地归功于少数几个名家,实际是由于历代精工书法和书法爱好者,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多方努力的结果。汉碑大都不署书者姓名,而古代无数擅长书法者,字迹又没有流传到现在,也有少数工书法的人,被其他事业或政治地位所掩盖,甚至为时代所埋没,成为无名英雄。用现代通俗的话来讲,在书法领域,也该有群众观点,不要头脑简单,迷信名家,因为传说的古代名家,书法真迹,早已不存在。后人往往以误传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硬指张三所书为李四的真迹,与实事求是的精神背道而驰。

(四)审察各时代流传下来的碑帖,宜从篆隶正草各方面着眼,不应囿于一隅,拘执一体,孤立地率下论断。书法既是一种文化艺术,与各体之间有相互关系,且与同一时代的绘画、雕塑、文学诗歌、音乐等互为影响,更不能与政治无关。每个时代的书法,总是有它的时代风格,所谓风格,不能离开笔法结构,凭空想象得之。书风文风,反映社会风气,是极自然的现象。我们尽可能的多看各时代的碑帖,(能选临各体更好),观摩它们的特点,这样便能心明眼亮,胸中有数。

个人对古代各体书法的粗浅看法,就篆隶正草分述如下:

篆书:汉代沿用秦篆(小篆),秦篆如《绎山》、《琅琊》、《会稽》等石刻,现在只有翻刻本,有的原石,只存部分残字。石鼓文现已公认为秦篆,已残缺,清嘉庆18年拓本只余二百九十二字,有翻刻本,影印本,形神与原拓有距离。汉篆定型于许氏说文,但又不完全受它的局限约束,今日可以看到汉碑篆书,有《袁安碑》等以及许多汉隶书碑的碑头。三国时魏有《三体石经》其中有大、小篆,吴有《天发神谶》、《禅国山碑》。《天发神谶》,形体笔法,有独创性,棱角特别,原石已毁,有翻刻本。翻刻石,现存于南京长江路292号西花园(煦园)壁间,究不能与原刻相比。

晋朝篆书遗迹极少,魏晋皆是经过宫廷事变,篡夺政权。取得王位后,收揽一批文人学士,世族子弟,巩固权位。晋武帝立书博士,设弟子员,教习书法,提倡实用书体,注重体约笔简,文人之间书札来往,讲究笔墨,自必以简易相效,因此篆书不被重视了。宋、齐、梁、陈、隋,承袭此风,篆书遗迹也少发见。至唐朝始复有工篆书的书家,流传下来若干篆书石碑,有《碧落碑》(建于唐元亨元年,书者为谁,有争议,无法证实),元结撰文的《}台铭》、《}雒》皆有拓本传世。李阳水书《三记》、《先莹记》、《城隍庙碑》、《谦卦铁篆》。李氏篆书大部分瘦劲工细,影响后代。有人把他与李斯并称,称为二李。这仅说:秦、唐两代工篆书者,姓氏适相同。而决无人因此误解李阳水远师秦篆,墨守陈法,没有创造。

隶书:汉隶历来为学书法者所重视,现在能见到的还有几十种,其中有翻刻本,原石已毁的翻刻本,如《桐柏庙碑》、《灵台碑》、《华山碑》等不胜列举。原石仍存在,而另有翻刻的,为数亦不少,如《孔宙碑》、《封龙山碑》等。汉碑为大家熟悉而经常临摹的,有《礼器》、《乙瑛》、《史晨》、《曹全》、《李翕》、《韩仁铭》、《汉石经残石拓片》、《张寿残碑》。三国魏有《受禅碑》、《公卿将军上尊号奏》、《黄初孔子庙碑》。晚近出土的汉碑,如《三老扬君碑》、《张景牛碑》、《鲜于璜》等碑,字迹还保持原形,损伤较少。其他汉碑如《石门颂》、《杨准表》等列举不尽。

晋隶,有《大晋碑》、《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约一千六百多字。还有碑阴,字也不少。其他晋碑,如魏末《王基断碑》字形较大,《荀岳》、《刘韬》等,字形较小,类似《大晋碑》。

唐隶,有唐玄宗所书《纪太山铭》、《文宣王庙新门记》(裴孝智撰裴平下丹并篆额)、《大唐元氏县令庞君清德之碑》。

以上三个朝代的隶书,每字可以放在八分格中,纵行横列字数相等的碑文,成为八分。个别的隶书与八分书,没有分别。前人对八分书的讲解,都只是一知半解,说不清楚,知道九宫格的人,便知道八分(米字格)。参考前东南大学丛书《中国文字学》(顾实著商务印书馆出版)便能得到启示。

把三个朝代的隶书,排比对照,便能看出风貌各殊,特别是晋隶与汉隶、唐隶明显不同。晋隶横划的起笔,转折处与竖笔的钩,常表现出峭利的锋棱。唐隶圆润工整,缺乏汉隶的质朴刚健的金石气,但后人学汉隶,临汉碑,也不免受唐隶的影响,邓石如、何子贞、钱泳等人的隶书,可作例证。

以上择要列举几个朝代的隶书,以便比较鉴别它们的异同特点。只是管窥一斑,不能概括无遗。西晋初期的隶书,有的仍保留三国魏隶书的遗意,尚未形成大体一致的晋隶风貌,如《任城太守孙夫人碑》 (建于秦始六年),《齐太公吕望表》(建于太康十年),笔法异于大晋等碑。

唐人隶书,亦由它的前朝隶书演化而来,正如康南海所说:“隋碑风神E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注:(《广艺舟双揖》、《取隋十一》。)隋朝名碑正书(楷书)较多,仅有少量的隶书。如《修孔子庙碑》(隶书建于大业七年),笔法不类晋隶,已是唐隶之先导。

正书:汉隶是的正书,它的草书便是章草,在正书草书之间,有楷书,当时称为今隶,不脱隶书笔意。如钟繇的《宣示帖》、《还示帖》,曹植的《赠王粲》、《鹞雀赋》等。(此些帖已经后人翻刻加工。不完全是本来面目,只能说大体如是)。书法,不能背离社会的实用需要,必然逐渐由繁难趋向简易。它的发展史,既反映继承性,也反映创造性。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绘画、雕塑、文学诗歌、音乐都有创新,书法也不例外。康有为卑唐的论说,不是历史唯物者的观点。唐人的篆隶正草,都有新的风貌,比之以往各朝代的书法,显然有卓越的进步,对我国书法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单就楷书而言,已发展成许多书体,如虞(世南)、欧(欧阳询)、褚(遂良)、李(北海)、颜(真卿)、柳(公权),而另有近似某书家的精工书法者,无法计数,如苏灵芝、王缙书迹近似李北海,又如《唐大]福寺碑》(约780字)字迹近似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这里所说的正书是狭义的楷书,即唐以后,宋元明清以来习惯所讲的真书,真书的草书为今草,亦称真草,广义的正书,包括魏碑、齐碑等在内,写法有多种多样。魏造像、北齐墓志,有极工整美观的,如北魏的《曹望》等造像,北齐的《气伏保_墓志》(武平元年)、《朱岱林墓志铭》(武平二年),已成为隋唐楷书的前趋。

篆隶正草,各有多种写法。同是正书,确有不同的形质,关于正书的初生、发展(成长)、成熟时间阶段,有不同的看法,不免发生争论,如能对同一书体,加以细致比较观察,也许能缩小分歧。

例如隋《甯K碑》(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大业五年建),《大隋河东郡首山栖r道场舍利塔之碑》、《龙藏寺碑》、《苏孝慈墓志》,皆近似唐碑正书,而与三国魏《王绳武墓志》相比,显然有精粗之别,不能同日而语,由此可见,有人推想晋朝人的正书,即为唐以后的正书(真书)是不切实际的。

草书:鉴赏草书较难。关于草书的定义各人概念未必相同,我认为,就是简化草率写各体字的书法,便为草书。隶书的草书称章草,正书(楷书、真书)的草书称今草或真草。篆书也有写得潦草的,所以篆书也有草书。《阮氏积古齐钟鼎彝器款识》第四《乙亥鼎》,即为草篆。

隶书、正书有较多的石刻碑铭,造像流传在人间,古人的草书大都写在绢帛或纸上,不能经久不坏。既使经后人摹刻在石上或木上,大都走样,其中有不少伪作,因此鉴别草书的真赝尤难。汉隶的草书,为章草,已如上述。汉张芝的草书为章草,没有疑问。但淳化阁帖中有张芝的今草,阁帖的版本不一,有的版本,保持章草的笔意较多:有的版本,已多为唐人的今草笔法,所以要从历代草书,分辨时代风格,困难更大。刘延涛所著的《草书概论》(草书史的简略本)第22页说到张芝的书法,唐太宗王羲之传论云:“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r,故其书遗迹渺然,阁帖收有8帖,评者皆谓惟末一帖章草者近真云。于是端详张芝所书,是否即应为现在的今草(真草)?无法证信。

关于唐以前的草书,大都见于阁帖及智永的千字文等。兹不多论,唐朝的草书,今日可以看到的较多,如唐太宗的《屏风真草》(约近二千字)。孙过庭的草书,有《书谱》、《千字文》、《狮子图赋》、《景福殿赋》等,大家认定书谱为真迹,其余皆有疑问,《景福殿赋》更差劲。

怀素的草书,有《怀素自叙》、《圣母》、《律公贫道》、《论书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大草千文》、《小草千文》、《怀素自叙》公认为怀素的代表作品,《小草千文》,前人称为千金帖,可供临摹。其实《律公贫道》、《圣母》等亦不差,后人学草书,无不以晋唐人的草书为本,其实晋人的草书帖,皆已v入唐人书的成分。下面还将论及这些问题。

三、怎样评鉴王羲之的法帖

据史书记载,自东晋以后有人特别推崇王献之书。由于羊欣从王献之学,谢灵运为献之之甥(谢灵运之母为王献之的侄女,实为外孙),皆以书显于宋,如邱道o、孔琳之、萧思话、薄绍之、王僧虔等,皆一时名家,莫不规抚子敬,故宋齐之际,世人几不知有右军。南史刘休传云:“高帝以休有思理,使与王僧虔对共监试,又元嘉中羊欣重王子敬正隶书,世共宗之,右军之体微轻,不复见贵,及休始好右军法,因之大行云”。后来梁武帝推重王羲之书法,唐太宗尤加赞赏,大量收集他的字迹,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一唱百和,提倡临摹王羲之书法,朝野成风,无异把王羲之书法树为典型。从现存的王羲之法帖看,可以从三方面来鉴赏。

(一)各种版本王羲之的行草书阁帖丛帖等。

(二)集王羲之书的各种碑刻,如《怀仁圣教序》、《兴福寺碑》(半截碑)、《孝侯周府君之碑》(周处碑)等以及王书的小楷《老子道德经》、《东方画赞》、《乐毅论》等。

(三)许多人临摹的《兰亭叙》、如定武本,颖上本、神龙本等。

就三项申说如下:

1、现存各种法帖中,王羲之的行草书,有无可认为真迹的?就《淳化阁帖》而论,自第6至第8卷,皆系王羲之的法书,实纯是宋朝人摹刻的。第7卷中显然有智永的字混杂在内。《淳化阁帖》数经辗转摹仿翻刻,有多种版本,已非本来面目。宋朝的《集古录》作者欧阳修,道德文章,为后人所尊重。他在《六一题跋》中,一再说到:“自唐末干戈之乱,儒学文章扫地以尽,宋兴百年之间,雄文硕儒比肩而出,独字学久而不振,未能比肩唐室”。按王羲之的字迹,传到唐初贞观年间,将近三百年,自唐贞观到宋朝大观又已467年,经过唐人所传下来的晋人书,不比刻在石上的碑文,埋在地下者,经久保存,原形少变损。宋人所见晋人书法,经过唐人加工,成为唐人书法。所谓宋人所收集的晋人书法,如《淳化阁帖》,自然只能在唐人所临摹的基础上,再加工摹仿翻刻,我们所看到的王氏真迹,又从《淳化阁帖》化身本中摹刻而来。到底还有几分王羲之书法的原形?不难理解,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是王氏真迹,祝嘉已考证它不可靠,并说:“羲之墨迹,没有存在了,所有的都是唐人的摹本。”我认为祝嘉的见解,是正确的。

2、集王书最有名的,便是《怀仁集王圣教序》。其他集王羲之书的碑刻,有《兴福寺碑》(半截碑)、《孝侯周府君之碑》(周处碑)、《绛州重修夫子庙碑》、《华藏寺新建铜殿记》、《解州c池新堰箴》,其他如《集古梅花诗》、《双柏行》、《韩愈佛骨表》等,列举不尽。远在朝鲜有《麟角寺普贤国师塔碑》、《鍪藏寺阿弥陀如来造像事迹碑》。

这许多集王书,咸为唐以后的作品,其中有标明“集”字的。有的公然署王羲之书,连“集”字也不用。例如《周处碑》,碑文所傅记的周处是晋朝人,撰碑文的人是陆机王羲之书,依理可认为真迹。但明人赵子函(撰著《石墨镌华》者)认为此碑书法有右军遗意,同时提出不少疑问。这碑现还保存在江苏省宜兴县周王庙大殿内,经切实查考,为唐人所立,是假王羲之的书名。其他各种集王书,面目不同,皆为集字者凑合摹仿王羲之书体而成,大都不逮《怀仁集王圣教序》神气,可是怀仁所集王字,实为怀仁的书法,不能认为王羲之原迹。董其昌早已说过:.“为怀仁自运,故唐人说它是小王书”。近有人说:“《王圣教》是可靠的王羲之书法、没有人怀疑它有什么问题”,并认为《兰亭叙》中有几个字与《王圣教序》里的字迹一样,足证《兰亭叙》为王书真迹云云。殊不知《王圣教序》有多种翻刻本,其中有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下面,刻著“费甲铸摹”四个字的,怎能说《王圣教序》,没有什么问题?《王圣教序》,既非王书真迹,《兰亭叙》有个别字与它相似,怎能就认为《兰亭叙》,便是王书真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老子道德经》、《东方画赞》、《黄庭经》等,其中唯《乐毅论》,曾摹刻上石,但到宋朝已焚毁,《晋乐毅论》。其余几种更谈不上是王氏真迹,可以摊开各帖对比观察,与《乐毅论》字迹,皆不相同,甚至同一帖,又有不同版本,无法判断哪一种版本为真迹。

3、怎样认识《兰亭叙》

十多年前,关于《兰亭叙》的论辨,已经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兰亭论辨》专辑,里面收集15位作者的文章,插图65件,对于我们鉴赏《兰亭叙》,研究中国书法发展史极有裨益。我们鉴赏字帖,必须就我们肉眼看到的实物,加以辨认。没有感性认识,谈不到理性认识。宋姜白石(《续书谱》作者)说:“所有《兰亭叙》何翅数百本,而定武为最佳,然定武本有数样,今取诸本参之,其位置长短、大小无不同,而肥瘦刚柔、工拙、要妙之处,如人之面,无有同者,以此知定武本虽石刻,又末得真迹之风神矣”(见《续书谱》、《临摹》)。有人说《兰亭神龙本》是真迹,已经考古专家唐兰论证,认为不足信。翁方纲认为《神龙兰亭》为宋人制作。

清朝乾隆五十年,江都汪中(容甫)得到一旧拓的《兰亭叙》,认为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修G序定武本石刻五字不损本(那时已距唐太宗时代一千一百多年),并在题跋中写道,今体隶书,以右军为第一,右军书以修G序为第一,修G序以定武为第一,世所有定武本,以此为第一。在于四累之上,故天下古今无二”。附有冗长的论说,肯定为右军书的定武真本,非欧阳询所临摹者。后来此本《兰亭叙》帖,归端方所有。李文田题跋时,不仅否定它字迹的真实性,连文章的后半截(自“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以下),都认为后人加的。对《兰亭叙》有如此相背的看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郭沫若发表文章,同意李文田的见解,当然是根据他自己的识见、思考心得,不是出于盲从偏爱,并得到文物工作者史树清、王一羽、徐森玉等及其他书法爱好者的支持响应,提供不少补充论据。同时也有几位名家写文章表示异议,其中突出的论点,说“郭老受李文田之蔽”。首先抓住李文田在《兰亭叙》题跋中所说:“……古称右军善书,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银钩铁画,故世无右军书则已,苟或有之,必与《宝子》、《龙颜》相近而后可”。李文田这种推想,缺乏根据,近乎臆断,自不可取,唯仅以此点,驳倒李文田,仍不能说明我们所见的各种《兰亭叙》,其中有王羲之的真迹原本,既使用《晋一日纸本尺牍》、《晋为世主纸本尺牍》及《永和13年霍君墓壁墨书铭记》等古物作证,也无法证明现在《兰亨叙》,即为晋人字迹。汪中所夸赞的《兰亭叙》,不是孤本,作者也曾有过。翻刻本,更不难得到,(在翻刻时经吴让之悉心校定,摹刻较精)。但对《兰亭叙》的版本,见得较多的人,皆认为汪中的题跋,出于主观偏见。汪中是有才学的人,而且精于六书说文金石。如学识不逮汪中,更鲜有不为兰亭神话所迷,故至今尚无人忍心轻易说:“有人受汪容甫之蔽”。

(四)个人见解:

唯物论者认为:“在人们思想方法方面,实事求是和主观主义是对立的,我看那一年都会有主观主义。一万年以后,就一点主观主义都没有呀?我不相信”在前,已有不少人发表关于《兰亭叙》的文章,十年浩劫之后,又看到论《兰亭叙》的长篇作品,引起书法爱好者的重视。主观主义者,古代有。实事求是者,古代也有。兹介绍几位不轻信传说,而能正视《兰亭叙》的古人,供读者参考。

分述篡《兰亭叙》的故事,《兰亭叙》的书法,《兰亭叙》文章内容三项如下:

1、萧翼篡《兰亭叙》的故事,不可信。

北宋是晁补之跋《兰亭叙》:始予幼时读《太平广记》,见唐太宗遣萧翼购《兰亭叙》故事,盖谲以出之,辄叹息曰,《兰亭叙》若是贵耶!至使万乘之主,捐信于匹夫……其老而将传,至从其子求书从葬,亦累矣;……则世将曰,此何足论诸信不信之间,士之行己,亦若是而已,按晁补之所说,信不信,由自己的操行来决定,正己而行的人,不会相信的。

南宋w彦l详叙攸关《兰亭叙》各种传说之后,接着写道:今人多惑野史之言,不知最为谬,历举七点,揭穿萧翼赚《兰亭叙》的不可信。其第六点说:“萧翼为御史,安得潜出关而朝野皆不知,至与僧为侍人,其谬六也。太宗开国之文君,不应赚脱一僧而取玩好,其谬七也”。

远在宋朝,已有人不相信赚《兰亭叙》的故事,后人为什么不可以头脑清醒,冷静思考,破除迷信。上面节录赵彦l的言论仅两点,全文详《云麓漫钞》卷六。

2、现世所见的《兰亭叙》,皆为唐人书,宋人书或为宋代以后之人所书,不应认为王羲之的笔迹。

我们现在目击的各种版本《兰亭叙》,如认为晋人书法,那就是说,晋人书法,经过宋齐梁陈隋到唐朝,没有变化,没有进步,没有创新,这是显然漠视历史发展规律的。有人说:唐朝总有一个《兰亭叙》的蓝本,否则许多人无从临摹。这种设想似乎近理。但事实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想像不一致。各种《兰亭叙》摹本,皆无书者落款姓名,L说定武本为欧阳询的摹本,但薛稷所摹的《兰亭叙》,也注明定武本,如果当年真有一种固定的《兰亭叙》的本子,为什么其中文句有这么多的差别?欧阳询所书《姚恭公碑》,有一千二百余字,后人发见两种拓本,其中错漏一、二字,便认定它不是原刻。(拓本之一,推锋接战,克著奇功,误克为充字:另一本,右光禄大夫,脱漏禄字)。《兰亭叙》仅有324字,坡已指出其中改作之处有八,怎能还可认为它是从真迹摹下来的。改作之处:

(1)外寄所托,改作因寄所托。

(2)今所欣,改为向之所欣。

(3)岂不哀哉,改作岂不痛哉。

(4)良可悲,改作悲夫。

(5)有感于斯,改作有感于斯文。

(6)曾不知老之将至,误曾为僧。

(7)已为陈迹,误作以为陈迹。

(8)亦q今之视昔,q误作由。

现在流传的《兰亭叙》都是改作过的,仅颍上本《兰亭叙》,仍保存“有感于斯”,没有“文”字。薛稷《兰亭叙》本子及张金界奴上进的《兰亭叙》本子,还可看出若干处改作的痕迹。正由于当年没有一种固定的《兰亭叙》原本,临写人可以任意改作。董香光认为《兰亭叙》无定型,他赞赏柳诚悬书《兰亭叙》不落右军《兰亭叙》笔墨蹊径,古人有此眼目,故能名家。”。董氏书兰亭“皆以意背临,未尝对古刻一似抚无弦琴者,觉尤延之诸君子葛藤多事耳。” (《临G帖跋后》)。他又说:“陶九成G帖考,尚有以草体当之者,政不必规规相袭”(《临G帖题后》)以,上皆见《画禅室随笔》卷一。按陶九成即陶宗仪《辍耕录》作者,他看到的《兰亭叙》117种,其中流传到今日的有几本?草书《兰亭叙》有谁见过?陶宗仪是元朝人,元朝的字帖传到今天,已不多见,有人见到翻刻的或印刷本《唐摹兰亭》即自以为见到晋人真迹,岂非甘心自我蒙蔽!

3、《兰亭叙》后段的文章,是对修G宴叙唱反调。

叙是记叙。《兰亭叙》理应记载兰亭修G宴叙的事绩和与会者的思想感情。而现在的《兰亨叙》后半段,自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以下,不仅与王羲之的情操性格不合,也和东晋时代风尚相背,诋毁庄子学说(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对修G宴会唱反调。李长路在《文物》上发表文章,将兰亭宴叙人的诗句,列表说明赋诗者的心情,不是抱有成见的人,当不至熟视无睹,无动于中。

《兰亭叙》有些文句,不易注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F”。如文中“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庄子》,内篇《德充符》有“孔子曰:死生亦大矣”,而《兰亨叙》里,引孔子的话,而不提孔子曰,在“死生亦大矣”之下,加上“岂不痛哉”,是什么用意?难道死可痛,生也可痛吗?如说生死皆可痛,岂非同一。《兰亭叙》里公然写明,“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漠视我国传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思想。孙中山为黄兴死后所撰挽联,即有“夷惠谁贤,彭殇谁寿”的名言。前清道光年间石蕴玉把《兰亭叙》的文章字句,全部改动,重新组织,书体仿范氏天一阁神龙兰亭本,字数不增不减。其中有“乐生痛死,所倦之妄也,欣修恶短,所察之诞也”的字句。石氏也是当年翰林进士之类人物。他在淳化阁帖祖本题识;“阁帖之传于世者,不下数十种,大半伪刻,即肃刻初,已不可得,况淳化祖本耶”。石蕴玉对碑帖的鉴赏,有一定的经验,他在帝制时代,无所顾忌,改组《兰亭叙》的文章,固然是文人的笔墨游戏,也正说明,《兰亭叙》在他的心目中,只是一种玩世文字,并非王羲之原作。

朱熹题跋《兰亭叙》:“淳熙壬寅上已饮G会稽郡治的西园,归玩顺伯所藏兰亭两轴,知所谓世殊事异,亦将有感于斯文q信。及览诸人跋语,又知不独会礼为聚讼也。附书其左,以发后来者之一笑。或q以笺奏功名语右军,是殆见杜德机耳”。按朱熹的意见:《兰亭叙》的文字内容及题跋人的思想混乱,所以说:“不独会礼为聚讼”。“杜德机”,见《庄子》内篇《应帝王》,是说杜塞德性机能的人,类似没有情性的木偶,指出当时题跋《兰亭叙》的人,误解王羲之的为人,是错误的,无知的。

既况《兰亭叙》是王羲之作品,文字的内容,极关重要。不同于他的《千字文》、《洛神赋并序》。《兰亭叙》应该反映当年G叙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三百二十个字之中,有七个一字,五个怀字。在“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之下,又有四个怀字:“或取诸怀抱”、“q不能以之兴怀”、“不能喻之于怀”、“所以兴怀”。此外还有三个感字:“感慨系之矣”、“每揽昔人兴感之由”、“亦将有感于斯文”。其他还有说不尽的悲痛:“怏然自足、岂不痛哉”、“未尝不临文嗟悼”、“悲夫”,这是记叙文吗!文章在“信可乐也”之前,可说已经叙述了G叙的概况。而在“信可乐也”之后,是说些什么?读者无从切实体会,即使有体会,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朱熹览诸人跋语,不胜感喟,我们从小读四书,便知道朱子注解,其实朱子对老P学说,也有研究,并能挥毫,大字小楷均有遗迹石刻流传。他给《兰亭叙》的题跋,含蓄中肯,发人深思。

四、结语

一、本文前半部着重谈鉴赏书法与写好书法的关系,并简要说明写字的基本功。鉴赏各时代碑帖,应注意篆、隶、正、草各体书法,但例举同体字的不同之处,必然要提示实物证明,否则无法让读者明辨是非。可是要把各种不同碑帖的字迹,逐件印出,实在有困难的。只能酌量择要影印几件,以使窥豹一斑。至于篆、隶之间,隶、正之间,又有几种体夹杂写的书法,如《汉三公山碑》、《隋曹植碑》(曹子建碑)等,所知不多。唐宋以来,楷书(包括小楷、石碑、墨迹等)数量多,而手头掌握材料少,因此暂不论及。

二、后半部评鉴王羲之的法帖及《兰亭叙》、由于历年来阅读到不少攸关《兰亭论辨》等文章,因此执笔抒发主观意见,不免下笔不能自休,费辞较多了。

书法为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它的发展进步,不能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既要美观悦目,也要便于大家认识应用。自唐宋以来,历代崇尚王羲之的书法,但书法与文字学相关联的,也是受俗成约定的规律所制约,大家熟知的《兰亭叙》,几乎已成为爱好书法者的课本,字数不多,便于临摹。千百年来,无数人对王字的临摹、翻刻、鉴赏、评定版本、题跋考证、出版流传,耗费无可估量的人力物力。对于《兰亭叙》、饶感兴趣的原因不一,爱好书法者居多,但也不能否认习惯势力的作用,其中也有出于名利思想,讲生意经的,认为有利可图,不惜出高价收藏,视同宝玩,碑帖商从中渔利。贾似道有《玉枕兰亭》,字体把定武本兰亭缩小。这类翻刻本的小字兰亭,不难遇见。“《瀛洲记事》云:房元龄等摹临王羲之兰亭墨迹,镌玉版九,其版美白玉二,次白玉三,青色玉四”。

兰亭集序真迹范文2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

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我们可以把它译为: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修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时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像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兰亭序》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属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的时候,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聚会“修契”(类似祈服、祭祀),饮酒作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正当酒酣意畅之际,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全篇气韵流畅,字体妍美,很好的表现了春和景明好友相聚时的愉悦之情。

法帖为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双钩填廓”,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郭天赐谓“神龙本”“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石刻首推“定武本”。唐太宗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真迹已绝于世。《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兰亭序》为文章,语言清新优美。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几成千古绝唱,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

《兰亭序》的意境高远深奥。作者在以轻松的语言描绘过景色之后,语气渐转深沉:“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龋?蛞蚣乃?校?爬诵泻≈?猓?淙ど嵬蚴猓?苍瓴煌??逼湫烙谒?觯?莸糜诩海?笕蛔宰悖?贝撕蠡胺嬖僮?骸安恢?现??粒?捌渌??染耄?樗媸虑ǎ?锌?抵?印!贝司涫歉梦暮蟀攵蔚牡憔χ?剩?偻?蟮奈淖衷蚴谴司涞恼箍?W怨乓岳矗?嗣嵌哉舛挝淖值恼?槠亩啵?腥巳衔??从吵鐾豸酥?芊鸾逃跋欤?醒崾浪枷耄?灿腥巳衔?硕斡肭拔姆绺癫灰唬?骋刹皇峭豸酥?吹摹1收咴蛉衔??独纪ば颉吠ㄆ?闹行乃枷胧且砸还嶂?摹G拔淖次铮?笪氖慊常?ノ?痰妫?ノ?钩洌?渌??泶锏木?袷抵适且恢碌摹U?怯捎谒?吹搅恕靶薅趟婊??掌谟诰 保??圆拧傲行鹗比耍?h其所述”,启迪人们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保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兰亭序》意境的高远深奥之所在。下面做些具体分析:

先来看《兰亭序》的写作目的,修禊事也。修禊是主旨,想到生老病死并不奇怪,并由此触发魏晋以来的玄远尘外之思,因而带有某些悲观情绪。郭沫若说:“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子侄等于三月三日游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不可能产生悲观情绪,而序中的情绪和王羲之倔强性格不合,由此论证《兰亭序》不是王羲之作的。这是把这次出游,看作游春,而忘记了修禊,才产生《兰亭序》伪作的结论。

修禊是古老风俗。殷周以来,巫觋的遗风仍有留传,禊即其一。《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由女巫导演,于三月上巳沐浴除灾祈福。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把禊列为祀典,说:“禊,洁也”。春日万物生长蠢动易生疾病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后汉书·礼仪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灾祈福仪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去宿垢是除去旧病。这里刘昭作注说:“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所以后汉祓禊还学古代女巫用香薰花草沐浴,去病患,除鬼魅,作祈禳。而禊的另一说法,挚虞说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所以举行祓禊,因为有灾,洗濯消灾祈福。正是思念消灾祈福,面对灾害病痛鬼怪可能出现的恐惧,忽生老庄齐物论,所以《兰亭序》写“修短随化,终

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是可能产生的情绪。

《兰亭序》写“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在洗濯以后,大伙列坐水畔,随水流放下带羽的酒杯———觞吃酒。像《宋书·礼志》所写“分流行觞,遂成曲水。”依愚见,曲水是人工造成环曲的水沟。从曹魏明帝曹睿于洛阳芳林园天渊池南开始建石砌曲水沟来修禊,成了人工的流杯亭。至今北京中南海、香山、恭王府和绍兴兰亭众多的流杯亭无一不建成环曲的水沟,即曲水行觞。

关于曲水,《晋书·束传》:“(晋)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虞对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村人以为怪,乃招携之水滨洗祓,遂因水以泛觞,其义起此。’帝日‘必如所谈,便非好事。’(束)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羽觞随水波’。”所以曲水行觞还有因欢庆建城成功的意义,只不是修禊罢了。

魏晋时曲水行觞祓禊的风俗很盛行。魏明帝建第一个流杯亭,晋武帝很关切发问如上述。晋怀帝于洛阳天泉池南石沟引御沟水,池西积石为禊堂。东晋海西公也在建康钟山立流杯曲水。而王羲之等会稽山阴兰亭正是行这习俗。因祓禊用水洗濯,必需临河,所以《兰亭序》既称为《禊帖》,也称为《临河序》。两者实为一文有所增减。《临河序》说众人之游,《兰亭序》后段侧重抒写个人的感慨。

因为春日出游,面对风和日丽,溪水潺,万物昭苏重新,游人自然欣悦高兴。只是临河祓禊,洗濯之中,想到病痛等等难免凄戚。如郭沫若所指出同游的“颖川庾蕴的一首五言四句有点消极意味,他的诗是:‘仰怀虚舟说,俯叹世上宾。朝荣虽云乐,多毙理自因。’虽消极而颇达观。但其他二十五人的诗都是乐观的,一点也没有悲观的气息。”

或并非如此。郭沫若还录了王羲之写《兰亭诗》五首之二,说丝毫也看不出有悲观的气氛。但请看其三、其五(此据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兰亭墨迹汇编,唐陆柬之临兰亭诗》):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谈非所心,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自税落。”(其三)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造新暂停,以往不再意。于今为神奇,信宿为尘滓。

谁能无此概,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其五)

诗所表现的,生命无常,玄虚为尚,人生如过客,形骸容易散落的思绪和《兰亭序》是一致的。宋代政和元年黄伯思看了柳公权书写兰亭修禊诸人诗,说:“今山阴修禊诸贤诗,……皆寄尚萧远,轶迹尘外。”这说得有道理。应该说《兰亭序》也像这些诗一样表现了由修禊触发的魏晋玄远轶迹尘外的思想。

再看看同去的谢安写的诗:“淳醪陶玄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这表现魏晋玄远,生命无常是明显的。尤其安复觉彭殇。比起王羲之的“齐彭殇为妄作”不是更悲观,走得更远吗?王羲之也有这同样的情绪,悲观的话是:“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王羲之是正视人生的,以为死生是大事。《兰亭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两字,这正是修禊祈求的求生避死。王羲之的死生观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就比谢安的积极多了。后面说悲夫,也不过着重死生的不同。这又和好玄远谈尚旷达的魏晋思想不同,或有些像郭沫若说的“王羲之的性格是相当倔强的。……他自己是以忧国忧民的志士自居的。”吴楚材的《古文观止》的注释说:“但逸少旷达,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兰亭序》正视死生,正表现王羲之的倔强性格,怎能说是假的呢?

而孙绰的《兰亭后序》:“曜灵促辔,玄景西迈。乐与时过,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郭沫若也说这是《兰亭序》的母胎。这一前一后序,思想又多相同吻合。前、后序思想的吻合又若合符契,表明《兰亭序》不是伪作。

郭沫若在《〈兰亭序〉与老庄思想》又写:“……但感伤悲痛总要有一定的诱因,例如疾病丧亡之类。兰亭修禊,是在暮春游乐,既在饮酒赋诗,又未感时忧国,而却突然以老生常谈的‘死生亦大矣’而悲痛起来,这是无病的绝顶了。”以为是对能明辨是非、关心民生疾苦、朝政得失的王羲之的过分歪曲。

殊不知修禊正是诱因。修禊时祈告、沐浴正是为了禳除疾病丧亡。此时疾病丧亡威胁的思绪突然袭来,恰好是“死生亦大矣”感伤的来由。暮春出游欣赏大好春景之乐,稍后修禊,俯仰之间已成陈迹。所以感慨系之,悲不自胜是合情理的。大可不必因这份嗟而说缺乏乐观,而说无病,而说不合作者的倔强性格,因而剥夺了作者的著作权。

《兰亭序》为书法,遒劲飘逸,精美奇妙。《兰亭序》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一般人即便是书法家在写同一个字时其笔法和形态都是相同的。据说当时王羲之喝得醉昏昏的,却欣然提笔一挥而就。他酒醒之后惊奇地发现这17个千姿百态的“之”字真是神啦!并多次复写《兰亭集序》,但怎么也写不出原来那种样子,他终于恍然大悟那是他的智慧和艺术上升到顶峰时刻的作品,此后再也无法复现了。《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群贤毕至,众相毕现。

此帖在技法上,几臻完美。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笔画多露锋,表现细腻,牵丝流畅优美。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

字的结构,体势纵长,左低右高。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带钩捺、长点捺、隼尾捺等。其钩,则有竖钩、竖弯钩、斜钩、横钩、右弯钩、圆曲钩、横折钩、左平钩、回锋减钩。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王羲之的所有作品中,此帖最能显示出他妍美清劲的风格,也招致了王字“女郎气”的非议。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兰亭序》是一个神话。它一问世就光彩照人,一亮相即倾国倾城,一消失则更不可思议了,它竟历经千百年沧桑流传到了今天。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的趣闻逸事。

号称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国宝珍品《兰亭集序》是否还在世上,这是国人特别是书法艺术界深切关心的一件大事。关于《兰亭集序》的下落,在史家、书法界以及媒体和网上已有众多的推测和传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认为已毁于兵火,不复存在;其二是认为尚在人间。后面这种说法又有三种,即分别认为《兰亭集序》真迹藏于唐太宗昭陵墓内或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中的唐高宗棺内、武则天的棺内。传闻最广的就是所谓“唐太宗计取兰亭序”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但其真伪尚无法证实。

《兰亭集序》作为传家瑰宝,甚为王羲之及家人所诊视。他自己特别爱重,交付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无嗣,到他去世时只好把《兰亭集序》传给他的一个热爱书法的弟子辩才,千叮万嘱地把保存和传递家宝的重任托付给辩才。辩才遂将《兰亭集序》藏于庙堂?派弦桓雒孛艿亩囱ㄖ?校??怂?挥械诙?鋈酥?馈

当时已到唐太宗时代,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决心要把王羲之的全部真迹特别是《兰亭集序》搞到手。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唐太宗发现一份已录取考生肖翼的试卷不仅文才出众而且能写一手漂亮的王体行书,于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秘密地召见肖翼,经过面试后将自己收藏的两件王羲之真迹交与肖翼,让他以此为诱饵到全国各地去把《兰亭集序》这条“大鱼”钓到手。并当面许诺完成任务后立即点他为状元并封以高官。肖翼受宠若惊,在巨大的名利驱使下,不辞劳苦,走遍全国千山万水去寻找《兰亭集序》真迹。最后来到香火很盛的九华山下,在市镇上摆了一个书画小摊。时间一长他发现一个和尚经常到小摊前看字画,经打听知道这和尚名叫辩才,看样子也是爱好书法的,而且是一位高僧。于是肖翼就有意地去接近他,时间长了两人遂成为好友,经常一起喝酒谈论书法艺术。一次肖翼趁辩才喝醉之际让他看了作为钓饵的两件王羲之真迹,并吹嘘这是当今最好的王羲之珍品,那和尚说“不对,最好的是兰亭集序”。肖翼马上反驳“兰亭集序已毁于兵火,现在只有我这两件才是最好的了”。和尚一不留神脱口就说“不对!最好的在我那里”。这一下肖翼知道“大鱼”已上钩了,剩下来的事就是小心把它拖上岸来。但他装着不相信的样子,于是和尚说“你不信,我带你去看”。肖翼就这样看到了藏在庙堂?派厦孛芏囱ㄖ械摹独纪ぜ?颉罚?⑴卸ㄕ馊肥钦婕!5??谕飞瞎室馑嫡馐秦推罚?还?材7碌媚芤约俾艺妫?菜闶且患?淦钒伞=幼潘?炙嫡飧龆囱ê鼙C埽??阉?约旱牧郊?淦芬卜旁诖舜Γ?悦馑??焯嵝牡醯êε露?В?蜕械比痪屯?饬恕4撕笮ひ砭?5矫砝锖捅绮藕染屏奶欤??忧酌芪藜洌?⑶彝?渌?蜕幸捕蓟焓炝恕R淮嗡?蛱?奖绮磐獬鲎龇ㄊ拢?隙ㄊ被?淹耆?墒欤?徒杩诘矫砝锶∫患?洗瓮?悄米叩亩?鳎?渌?蜕械比徊灰晕?猓?嗡?ト Pひ砭驼庋?匀×恕独纪ぜ?颉饭灞ΑA僮呤被狗帕艘桓觥把棠坏?保?怠氨绮呕乩春笄胪ㄖ?遥?员闱袄聪嗉?薄<爸帘绮呕孛砗笪始靶ひ硎欠窭垂??渌?蜕懈嫠咚?ひ碓?慈?桓霭?ぃ?绮乓惶?纳?陕牵??Υ钐葑尤?派喜榭矗?昀玻∧抢锘褂卸?髂兀”绮呕诤藿患樱?诓桓镁坪笫а裕?淙肴μ祝?兄链蠡觯?跄芏缘闷鹜跫伊凶媪凶诎。∫黄??铝⒓椿杳裕?犹萆纤は碌兀??业仄??硗觥L铺?诘玫健独纪ぜ?颉氛婕:螅?3!爸弥??啵???劾馈薄2⒍孕ひ泶蠹颖硌铮?状陀?埔槐??ひ硎艹枞艟??豢诤认露牵??蛲蛎挥邢氲教铺?谖?吮J鼗?埽?诰评锵铝司缍旧比嗣鹂冢?ひ淼背《痉⑸硗觥

据说唐太宗死后本应按其遗嘱将《兰亭集序》放入他的棺中,但他的儿子唐高宗也是一个书法迷,他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到后来他死时也立下遗嘱要把他收藏的全部书画包括《兰亭集序》都放入他的棺中,而他的老婆武则天“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又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因而后来《兰亭集序》就装入了武则天的棺材。

这个有声有色的故事如果属实,那么揭开《兰亭集序》下落之谜的关键所在就归结为乾陵的发掘。鉴于乾陵从未被盗过,因而笔者以为找到《兰亭集序》的希望还是较大的。但令人担忧的是,根据考古人员的勘探乾陵有可能已经透水,如果真是这样,墓内文物就将面临“灭顶之灾”,从而亟待抢救。

王羲之的遗闻趣事还有: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兰亭集序真迹范文3

一、广揽门客,搜集法书名迹

贾似道并没有书迹传世,但据文献记载,有一题跋和七处题名。题跋为俞松藏清閟堂本《兰亭序》,题名见于清代梁诗正、张照撰《秘殿珠林》所载,贾氏曾在大仁寺、显庆寺小麦岭、龙井凤凰岭、龙泓洞、治平寺和天竺等处题名。有关其书迹的记载只此几处,然而对于贾氏书法水平的评价,史料中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若除去因人论书的因素,可以推断其书法水平确实不高,否则当时那么多向贾似道献媚的人不会不惜笔墨对其“功绩”、府邸给以溢美之词却不约而同地对其书法水平优劣避而不谈。《清秘阁藏》把贾似道与苏轼、米芾、李公麟、米友仁、赵孟頫等著名鉴赏家置于一列,但其鉴赏水平未必这么高,正如《古今画鉴》所载:“贾似道擅国柄,留意收藏,当时趋附之徒,尽心搜访以献。今往往见其所有真伪参半,岂当时闻见不广,抑似道目力不高,一时附会致然耶?”可见,贾氏书法及赏鉴水平都很一般,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成功的收藏家。这主要得益于其手下的几位门客,这些门客各有所长,各司其职。有精于辨验者,如廖莹中、谭玉等。廖莹中乃贾氏门客中地位最显者,不但政治上为其出谋划策,还刊书刻铭、辨验藏品优劣。贾似道所收古铜器、法书、名画、金玉珍宝俱付廖莹中辨验。周密《志雅堂杂钞》也记载廖莹中于咸淳间尝命善工者翻刻《淳化阁帖》十卷、《绛帖》二十卷、《小字帖》十卷、王槁所作《贾氏家庙记》、卢方春所作《秋壑记》《九歌》和陈去非、姜夔、任希夷、卢柳南四家遗墨十三卷。廖氏还曾于景定年间参校《定武兰亭序》旧刻诸本异同,择其字之尤精善者辑成一帖,命王用和刻之。谭玉亦是贾氏门客中卓有才华的一位,除了辨验书画古器,还与陈振、赵与柟等广收奇玩珍宝。听说余玠有一玉带殉葬,则发冢取之;刘震孙有玉钩桶而不献,辄罢去;人有珍异,求不能得则以事罪之。可见贾氏及其门客为得到奇珍异宝而不择手段。有擅长摹刻者,如王用和等,贾府所刻法书名迹皆由廖莹中辨验后由刻工王用和摹刻。他曾刻《定武兰亭》,凡三年乃成而丝发无遗,几乎可以和世传的《定武兰亭序》相乱,贾甚喜,赏之以勇爵金帛;贾似道还令刻工王用和摹拓从内府得到的钟繇《宣示表》和《玉枕兰亭》。

二、关于《悦生古迹记》

清代卞永誉说贾似道“家藏晋唐法书万轴”,不知其言出自何处,但是根据后人从贾氏门客编撰的《悦生随抄》中摘抄出的有关书画部分的《悦生古迹记》和《悦生别录》亦可想见其收藏之宏富。其中《悦生别录》最早见于张丑《清河书画舫》,记载书法作品四十二件,其中宋以前的就有三十五件,可见贾府家藏多件晋唐法书并非没有根据。而且这只是其中的“名声稍隐者”,至于名声显著者和《悦生古迹记》的著录现已散佚,但作为母本的《悦生随抄》一书明代永乐年间尚存世。笔者根据贾似道常用的鉴藏印如“贾似道印”、“似道”、“贾似道图书子孙永宝之”、“秋壑”、“秋壑图书”、“秋壑珍玩”、“悦生”葫芦印及“长”字朱文大印等,通过存世作品和散现于史料中的著录梳理出部分清单,辑录如下:

根据检索到的材料,发现贾氏收藏流传下来的几乎都是名家名迹。从带有印章的宋四家作品来看,黄庭坚书迹最多,或许贾氏所藏其他三家在流传过程中失佚而山谷书保存完好。通过考查宋四家书法在南宋的传播过程中的受重视程度,正如曹宝麟所言“南宋学苏者最众,学米者次之,学黄者更次之”,或许在其他人对苏、米心追手摹的热情下致使黄帖通过各种途径流入贾府。《悦生古迹记》的散佚,让我们备感惋惜,搜集到的二十几轴法帖还只是《悦生古迹记》中的九牛之一毛,只是凭借这些作品推想《悦生古迹记》的原貌莫过于盲人摸象,而史料所留下的蛛丝马迹给我们创造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兰亭集序真迹范文4

我们总在羡慕“傻有傻福”的人,其实我们也该羡慕貌不出众却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沈园就是如此,要不是陆游和唐婉的千古绝唱,一处江南随处可见的私家园林绝不会游人如织的。

看沈园,说透了,就是去看那堵刻有《钗头凤》诗句的断壁,和这一对苦恋着的人儿留下的足迹和泪痕。原本清丽芳艳的沈园,被这样感伤的目光看久了,不免有了几许幽怨。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扫宋词纤艳之风”的陆游竟写出这样缠绵悱恻的情诗,可见有一种心疼是可以改变人的习惯思维和创作风格的。奉母命而休爱妻,作为孝子陆游的选择该多么艰难!母亲是妻子的姑妈,既然应允亲上加亲,本不该出现如此尴尬结局的。陆家的隐私当年就不为外人所知,今人猜测的准确性更要大打折扣了。是唐琬不孕、不孝或过于缠绵而致丈夫丧志?事实上,原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一对男女的无限深情和万般无奈。而两人题在断壁上的诗词,为痴男怨女的凭吊和感怀提供了十分优雅清幽的场所。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据说,唐琬写完这首《钗头凤》后,不久就辞世了。呵呵,愈发浓郁的悲剧气氛无比有力地击中了人们心底的那片柔软!

这沈园原本是南宋越州沈氏的私家园林。园子的主人为讨好富贾名流,每年春季都将园子对外开放,游人可在此游乐、留宿、享受美食。遥想当年,陆游亦不过是沈园的游客罢了,开始是与唐琬一起来的,采了,弄了菊枕,后来却是离异后沈园偶遇的无限怅然,陆游所有的爱意和伤心都留给沈园了。他得到的回报非同寻常!如今的沈园几成“陆园”。从入口处的“断云岩”、“诗境石”,到园中的“问梅槛”、“春水亭”,哪个不是出自陆游的诗句或源于他的足迹?

经历八百年沧桑,沈园被彻底地翻修遍了,留下的古物唯有几口古井而已。不过,到这里的人都宁愿相信这块断壁依然是当年陆游和唐琬题词的断壁,边上黄色腊梅的一缕缕清芳,亦曾被唐琬闻过。

忧伤的陆游却是长寿的,活得牙齿都掉光了,他依然三番五次地重游沈园,每次都留下了情深意长的诗词。75岁时写《沈园》二首,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等妙句;81岁时犹有“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的无限忧伤;84岁时,也就是他离世前一年,依然不忘与沈园道个别,一句“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写给唐琬也写给自己。

呵呵,沈园,陆游的爱情基地和创作基地!一代诗词大家对它至死不渝的钟爱,让沈园不朽了,而世间的爱情也因此有了万般无奈的千古样本。

兰亭的书法

文人墨客聚在一起总是喜欢玩点花样的。1600多年前的东晋,王羲之等一群雅士就在兰渚山下的兰亭玩曲水流觞的游戏:取一杯盏,斟满醇酒,置于清流之上,任其漂流。按规定,一旦酒杯停在某人的面前,他就必须取杯饮酒并即兴赋诗一首,如赋诗不成,则罚饮三杯,又继续流觞。那一天,在兰亭有26人共赋诗37首。

这样的玩法换成别人,也许影响不大,当时的传媒不发达,也没有狗仔队。问题是王羲之的书法好生了得,生前就已洛阳纸贵。而后人对他的评价是:王羲之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转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了此后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公元353年农历3月3日,王羲之将文朋诗友的37首诗汇成集子,并亲笔写了《兰亭集序》,这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历代皇宫都以收藏《兰亭集序》真迹为荣。到了唐高宗时,它突然销声匿迹了,传说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带进了乾陵。好在有“王羲之传本墨迹”流传于民间,后人才得以心摹手追这位书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神韵。

时隔千年,兰亭依然是古山阴道上的亮点。在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王羲之眼中的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还在,游人亦可像当年的文人雅士一样游目骋怀,纵情于山水竹木、野壑闲云之间。

兰亭以流觞亭为中心,周围有鹅池碑亭、御碑亭、右军祠等旧景。鹅池碑亭旁真有一池碧水,养着几只白鹅,现代人都喜欢“真实再现”,这让某些人传统的审美轻易就得到了满足。王羲之爱鹅,相关逸事不少,包括绍兴城内的王羲之故宅改名“戒珠寺”也与他的爱鹅嗜好有关。据说,王羲之从鹅的一举一动揣摩出拈毫运笔之法;执笔时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则似鹅掌拨水,所以,才有“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的书法歌诀。

来兰亭游玩,最好独行,缓步其间,既能慢慢享受园林的清幽,又能领略历代书法的奇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帝王大都喜欢书法,他们对王羲之更是推崇备至。在流觞亭北面有一个气势恢宏的御碑亭。御碑是康熙皇帝钦旨铸造的,正面刻有康熙亲笔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重三万六千余斤,据说为世界最重的石碑。到了乾隆皇帝执政时,他闲暇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快雪时晴帖》,并临摹练习。想来他们一定对《兰亭集序》真迹的失踪耿耿于怀,为什么他们没有想去挖乾陵呢?据说郭沫若就曾动过挖乾陵看《兰亭集序》真迹的念头,好在被总理阻止了。看来皇帝比常人的忌讳更多,有所忌讳有所畏惧才不会为所欲为啊!

如今,在御碑亭外,心摹手追王羲之书法的是一群小孩,他们分别站有石桌前,用毛笔醮着瓷缸里的水,在石板上展示少年王羲之的风采。在我看来,兰亭里最为生动的美景就是这些认真的孩子了。

王羲之以勤奋著称,他临池学书而有“墨池”,而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在“墨池”里泡大的书法名家。呵呵,兰亭看来不仅适合大人来,还适合小孩来。中国名胜众多,老少皆宜的景致不多,兰亭无疑可列为首选。

鲁迅的家和他的书屋

鲁迅的长相有点酷,而且越老越酷,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模样,一看就是极有风骨的人。鲁迅给人的印象是勇敢的斗士,而且一度被放大,以致遮掩了他细致敏感的柔情。每次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总是那么真切地听到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鲁迅的文笔竟然优美到了极致。

穿过低矮的屋檐、油黑的木门,百草园碧绿的菜畦一如童年鲁迅所见,而我行走其间。回想鲁迅鲜活的文字,正如“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么富有趣味的男人怎么会是铁石心肠呢?

鲁迅故居的门面没有变,后面却在不断地在扩建着,近年又弄了鲁迅笔下的风情馆。作为绍兴的人文招牌,鲁迅以及与他相关的一切都越来越有价了。不过,好在鲁迅离我并不遥远,而他又有很多文字描绘过自己的家。借此我还辨得清哪些是先生曾经见过的,哪些是他陌生的。

“三味书屋”离鲁迅家很近,走几十步路,过一个石桥就到了。这是一个私塾,一个破落家族的院落。屋里的方桌木椅哪个是旧物?哪个留有鲁迅的体温?恐怕都已不可考了。在少年鲁迅的眼里,“三味书屋”是全城最严厉的私塾,因为里面有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这个名叫寿镜吾的老师读书读到陶醉时,“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多么好的老师,多么好的私塾啊!居然有人在解读鲁迅文章时,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成是揭示儿童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的尖锐矛盾。看看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吧!三令五申给学生减负却收效甚微,小学生的书包甚至都用上拖轮包了,比起“三味书屋”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哪个更令孩子喘不过气来呢?

兰亭集序真迹范文5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实物,主要介绍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等。考查点涉及事物的特征、空间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描写的表达方式等。要做好这类阅读题,首先要明确相关概念,多阅读此类文章,另外,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答题技巧。

解题金钥匙

一、明确相关概念。例如空间说明顺序,摹状貌的说明方法,说明文中的描写等。空间说明顺序一般包括远近、左右、前后、东西南北、内外、行踪等要素,便于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布局等特征。摹状貌是一种描写方法,用在说明文中就成了一种说明方法,它的特点是细致描绘事物的外形,突出其文化内涵或生理特点,生动活泼地展现出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明文中的描写与记叙文中的描写有所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目的在于以形传神,以形传情,让人感知到人或物的思想性格和感情。说明文中的描写目的则在于以形显状,让人了解事物的状态、构成等,在语言上显得更为生动活泼一些。

二、多读一些事物说明文。试卷中的选文多为能够开阔视野和提高探索兴趣的事物说明文,涉及到的说明对象常常是人们能经常见到且很想了解的事物。关注这类事物说明文,对答题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熟练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同学们借鉴:

1.寻找“文眼”抓特征。作者在介绍事物时,往往会在开头或结尾点明事物的特征;如果作者确实没有在文中点明,就需要我们根据说明对象加以概括了。

2.说明顺序细理清。空间说明顺序还是很容易把握的,但要进一步理清作者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一步步解说事物的,就要仔细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介绍,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3.说明方法辨分明。对于考查说明方法的题目,作答时不可将打比方写成比喻,将举例子写成举例论证。如果进一步追问某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就应该先大后小地来思考。从小处着眼,看看这种说明方法所在的文段是说明事物哪方面内容的,然后确定这种说明方法对说明该内容所起的作用。从大处着眼,这种说明方法自身有什么特点,对说明该内容有什么作用。例如举例子,好处是通俗、直观、真实地显示事物的特征;作比较,好处是化陌生为熟悉,使读者间接了解事物的特征;列数字,好处是准确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远近,给人以确切的信息。

4.事物描写要生动。在说明文中,介绍事物“是什么性质”“为什么那样”时,大多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什么样子”“怎么样的”时,才会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例如介绍蜘蛛,它吐丝织网的样子,用的肯定是描写,它为什么要织网,用的就不可能是描写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使文章语言显得更为通俗、形象、生动,增加读者印象,增强说明效果。另外,引用故事、传说等也是为了增加说明的生动性。

模拟训练题

说兰亭

王远昌

①七月初从上海赶到绍兴,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的兰亭更富诗意。空气由湿热转为凉爽宜人,满目葱绿色。乡间小路散发着花草与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空中飘荡着激越的社戏腔调,让人神迷。

②兰亭地处绍兴市西南约20公里的兰渚山下,依山傍水。因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花,汉代又建有驿亭,故得名兰亭。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因此处山清水秀,竹木掩映,别致幽雅,遂邀请四十一位挚友到此饮酒吟诗、抒发豪情,即兴创作出至今无出其右的《兰亭集序》。历经劫难现保留下来的“兰亭碑”“御碑”沧桑犹存。

③从一扇仅能容下两人并行的茅草搭成的大门进入,让人仿佛进入桃花源中。途经鹅池时,便见当年王羲之甘愿屈尊为道士抄写经书才得到的这些“鹅”,而我不用施舍一粒米,挥挥手,池中五只白鹅就争相游过来。这是个好兆头,我心中窃喜。

④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听一工作人员说“曲水流觞”活动马上开始。“曲水流觞”不仅在“三月三”表演,一些重要的日子如“城庆”时,这里也会上演。能被选中坐在“曲水”边的多是绍兴文学艺术界的人物。几位侍女扮相的妙龄少女手持竹制捞斗站立在水边,第一个斟有黄酒的“觞”漂在水面缓缓流过,当它流经一位身着东晋服饰的老者面前时,打了几个转转停了下来,老者接过“觞”一饮而尽,稍加思索便赋诗一首,博得阵阵掌声。

⑤《兰亭集序》碑文前,不时有书法爱好者诚挚的90度鞠躬以表达对书圣的敬意。据传,《兰亭集序》真迹被唐太宗李世民陪葬在昭陵之中,现在所看到的都是临摹本。

⑥绕过右军祠,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溪将兰亭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这边处处遗留着王羲之时期的影子。而岸对面的兰渚山山峦叠翠、鸟鸣花香,充满原始的野性之美。

⑦当夜,我在兰亭溪边觅一村舍住下来,浸染在墨海书香之中,沉浸在激情而淳朴的曲调里。几分激昂、几分醉意、几分逍遥、几分自在,是生活又如梦幻!

(选自《新民晚报》2010年7月13日,原题为《想在兰亭住下来》,有删改)

1.试从环境、人文等角度概括兰亭的特征。

2.第②段引述了有关兰亭的得名和《兰亭集序》的由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兰亭集序真迹范文6

论文摘要:《兰亭序》是中国文学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的重要作品之一。此文情景交融,理趣交辉,从山水之乐转到死生之悲,透射出深层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东晋士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道人生的态度。其对后世山水文学、书画创作的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对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尽善尽美……观之不觉其倦,览之莫识其端。”(李世民《王羲之传论》)我们认为,唐太宗不仅是从中国书法艺术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兰亭序》的,更是从其文字的山水情怀、生死认识、忧患意识及像外之意等去玩味其中奥妙,并得到无穷审美和共鸣的,历代窥得其书法壶奥的帝王和文人莫不如是。《兰亭序》不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奇葩,亦是山水文学的瑰宝。

《兰亭序》全文324字,后人一般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我们姑且全文录于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3月3日,时年50岁的王羲之(303—361),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集会于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上的兰亭,在宜人的山水中,借修楔之事,饮酒赋诗、挥毫泼墨、抒发幽情,王羲之、谢安等11人成诗各两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共成诗37首,编成《兰亭集》,另外16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兰亭雅集是书法家、文学家、社会名流的一次盛会。”《兰亭集》作为诗人集团同题作品集,为有史以来录诗数量最大者。《兰亭集序》即为该集所作之序,是王羲之书法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兰亭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从思想上看,全序可分为两部分。一、二段叙暮春兰亭修楔,群贤少长流觞曲水,畅叙幽情、游目骋怀,极山水之乐;三、四段思人俯仰一世,快然自足,却不敌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死生之悲,感今昔兴怀,无限怅惘。

一、游目骋怀,极山水之乐

序文前两段写景、抒情,文笔云淡风轻,素雅练达。“暮春之初”一句,让我们联想到《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话几乎可以概括儒家政治、教育和生活的理想境界,无忧无虑、从容不迫、崇尚自然,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水融、完全和谐的自由境界。这是孔子最赞同的人生境界:恬淡、宁静,是一种乐境,与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乐”不谋而合。朱熹评注曾点之境界,说“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朱子《论语集注卷六》)。无疑,王羲之是很赞赏这种境界的,此次“修禊”,就既有“冠者”,如四大家族成员及社会名流;也有“童子”,他的六个儿子(包括幼子王献之)也参与其中,与孔、曾胸次抱负不谋而合。何谓“修楔事也”?“修楔”,又称“祓除”、“祓楔”、“楔事”,早在夏、商开始,在民间、宫廷以及文士的生活圈子中流行着修楔的习俗,人们在水滨洗涤、祭祀,以避邪求吉,它代表了人们对水的一种原始崇拜。春秋时代,祓楔的巫祭衍为伴有春游活动的风俗。晋代,修楔演变成为老百姓普遍参与的礼俗兼具的游乐盛事,文人雅士更是借此怡情山水、诗词书画。“兰亭雅集把民俗活动、自然审美和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借春色宜人之天时,融山水环境之优美,行曲水流觞之风雅,在这里,风景园林与文人生活紧密地交融在一起,并相得益彰。”

会稽山阴,在今绍兴西南部,离城约13公里。这里层峦叠嶂,山翠水绿,景色宜人,正如王羲之诗云:“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提到:“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又云“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蒸霞蔚”。而兰渚山一带更是此中佳境,兰亭景致集灵秀于一身,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亭子附近,遍种兰花,汉代曾在此地设置驿亭,而得名。江南风景的精华浓缩于此,奇花、异草、翠竹、流水,美不胜收。王羲之虽然祖籍山东琅琊,自永嘉之变后徙于会稽。见其山水秀润,便有终老之志。兰亭集会以后第二年,他辞官归隐于斯,日日与山水为伴,陶冶性情,澡雪精神,想从徜徉山水中获得宁静、祥和和愉悦。会稽山水,是人们追寻慰藉的一方净土;兰亭集会,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作者用最简洁的线条、最精炼的文字、最清淡的语言,描绘了“崇山峻岭”的俊杰、伟岸,“茂林修竹”的静幽、疏朗,“清流激湍”的活泼、清爽。尤其是“映带左右”四字,将“流觞曲水”的自然景观表现得栩栩如生,展现给我们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画。何谓“流觞曲水”?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一种特定的文人游戏,即文人雅士坐在弯曲的水流两旁,在上流浮置盛酒的觞,任其飘流而下,觞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赋诗。其二,指中国传统园林中专门为举办此种活动而设置的程式化景点。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山水自然景观天设可引,清幽的景色吸引爱恋山水的文人聚集于此,在自然之外便多了一层活泼的人文气息。

不分身份尊卑、年龄老幼,均依序舒适地坐在曲水旁边,流觞取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却有大自然的流水声、风声、鸟声等天籁之音伴奏,简朴而又休闲。这显然是道家的一种境界,《老子》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指的“元”的大美、形而上的美。丝竹管弦固然能够带给人愉悦的享受,但是心中有音乐的人,无音也一样可以体味到音乐的妙处,而且琴棋书画的美,是相通的。正如,我们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行云流水间自可感觉其中的节奏,仿佛听见奇妙的音乐从字里行间流溢出来,全身心都得到审美,妙不可言。音乐真正的美,在乐外。这一点,生于王羲之死后四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约365-427)也深得其味,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渊明自己还留下了令人会心一笑的诗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陶潜传》)。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中国的诗歌,几乎都离不了酒,酒有时可以使创作达到一种有如神助的境界,如梦一样,使人获得灵感。王羲之酒醒以后,看自己书写的《兰亭序》亦倍感惊喜,于是多次摹写,却完全不如原文精妙。不禁感慨:“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山水和流觞,使其书法艺术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饮一杯酒吟一首诗,这样的生活,是很多文人雅士倍感惬意,且津津乐道的。《论语·雍也》中有对颜回之贤的赞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觞一咏”正含着这种简单的快乐在里面,王羲之虽然生活并不困窘,但也淡泊名利,喜欢恬淡的山水生活。“畅叙幽情”,“畅”,畅快淋漓,痛快也,尽兴也,“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古论今,诗词书画,这是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存在的彰显。“幽情”,无疑就是乐山水之情、清幽之情,那是一种和自然天地融为一体的情,是在自然山水中倾听灵魂、寻求宁静的情。此段的重点在“幽”,既是景幽、境幽,又是情幽、心幽,诗人们曲水流觞、自在闲适。

整个这一部分,文气流畅,自在无碍,紧系兰亭山水美景,记诗人流觞咏诗之雅事,简洁的字句散发出一种淡雅清幽的意味,给人宁静的享受。我们看到了亲近自然、逸情山水的魏晋风度。清、静、雅、幽,好一个兰亭集会。

第二部分,从兰亭走向宇宙,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美走向大美,从清“幽”走向极“乐”,山水之乐的情绪进一步高涨。从“朗”、“清”、“惠”、“和”到“大”、“盛”、“游”、“乐”,神游千里、心怀万物,乐从中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和风轻柔,自然的宁静、平和、美好使人心情舒畅,“天地人三参”,天、地、人是一种可以发生感应的关系存在,所谓异质同构,这是中国人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念。中国人“仰观”、“俯察”,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一种“观物取象”的艺术方法。“俯仰”,指远近大小、上下宏微的观察,由表及里,去伪取真,从天地人文万物中摄取最有象征和指导意义的形式,以达到“通德”、“类情”的目的。《周易》“俯仰”之“观”体现了中国古人思维的独特性,不单纯是指一般意义上对外物的观照,更是给天地万物赋予精神意义、对宇宙生命豁然会通,是高度抽象性的审美体验,对中国哲学和文化艺术影响深远,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就是此理念的发展。“俯仰”二字在东晋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仰观大造,俯览时物”(孙绰《答许询诗》),“仰咏道诲,俯膺俗教”(孙绰《赠谢安诗》),兰亭诗中亦比比皆是:“仰观碧天际,俯瞰绿水滨”(王羲之),“仰想虚舟说,俯叹世上宾”(庾蕴),“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徐丰之),可见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对大自然进行“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在当时是极其普遍而且成熟的。大自然是一座宝库,“仰观”、“俯察”,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品类之盛”,你不能不慨叹自然的博大和丰盛。盛大之谓美也,可以使人“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从中品味真正的快乐,大乐。“游”、“骋”是一种自由的境界、逍遥的境界。“极”、“娱”是一种恣肆的生活、享乐的生活。正如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所言的那样,王羲之的作品表观出“晋人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这一部分承继第一部分,依然表达的是乐,不过,已经跳出小象之外,既是审美之乐,又是哲思之乐。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返璞归真,亲近自然,并从中获得无限自由和充分快乐。空灵、冲淡、和悦、幽静、玄远,自然中自有情趣和妙意。他从形而下的山水中获得形而上的体验,通过对自身生命的密切关注而完成文人情怀的表达。

东晋,亲近山水、娱情自然成为一种时尚。文人们以虚静的心灵和审美的态度观照山水,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表现出对自然山水悠然神往的欣赏。他们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以一颗清虚恬淡的玄心,以审美的态度、平和的心境来观照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一往情深地融入到整个宇宙自然之中,在物我冥合的心灵体验中畅神悦性,体会到人生的至乐与逍遥。王羲之是那种和山水契合的真性情之人,政治时事使他烦恼,他对社会失去信心,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自得其乐。《兰亭序》前一二部分之乐表现了他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他曾经这样说自己:“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见《全晋文》王羲之杂帖),宋人洪迈更是说他是个“抗怀物外”、“功名成就一无可言的人物”(《容斋随笔》)。这样说王羲之虽然很片面,但是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他的沉溺山水。他自己在兰亭诗中也有:“驾言与时游,逍遥映通津”;“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他去官后“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事,采药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都,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山水之乐得到的大有直追真理之乐的势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二、俯仰一世。感死生之悲

王羲之并非真道家,山水美带来的毕竟是短暂的,不能消解他内心深处的悲哀和忧患。他拓达、恣肆,充满感性;但同时又悲观、消沉,感觉孤独,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骨子里有着儒家的悲悯情怀和历史责任,最终不免陷入对岁月之短暂、情事之变迁、生死之无常的思索和悲痛中,这在《兰亭序》的第三、四部分得以体现。

《兰亭序》三四部分乐极生悲,上升到了对“生”与“死”这千古命题的讨论上来,这种转变令人费解且引入争议,也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奥妙所在。这一部分的关键词是“俯仰”和“死生”,关注的是衰老、厌倦、变迁、死亡等问题。乐是清浅的,悲是深刻的。“取诸怀抱”、“晤言一室”,怀抱志向、谈经论道;“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寄情山水、放纵自我,这里面儒道思想兼备,带来的快乐,都是表面的、短暂的,稍纵即逝。求道可以快乐吗?《晋书>云,郄情“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黄、老思想并不能使王羲之解脱。这与他所处时代、生活遭遇、性格特征,特别是他本身的身体素质相关。他从小身体就不怎么好,少年寡言,身体多病,这在他的那些自叙病痛的手札中可窥一斑:如“胛风遂欲成患,甚忧之”,“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忧,不得有啖,而犹有劳务,体甚劣。”“吾疾故尔,沉滞不解,忧甚。”他珍惜生命,在求仙吃药中寻求长寿良方:如“须狼毒,市求不可得,足下或有者分三两。”“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晋书·王羲之传》)哒些都证明他为健康和长寿做出了极大努力。山水视听之娱和书法创作之乐无疑也可以让他暂时忘却身体和心灵的痛苦。但是写《兰亭序》时,他已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他清醒地认识到欣喜和自足的短暂,“老之将至”,年岁不饶人了。59岁羲之病故,寿命并不长,正如他自己所担心的一样。那么,学儒,可以给他带来快乐吗?学而优则仕,报效国家,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但是王羲之的时代不允许。《晋书·王羲之传》有载,他曾多次就异族入侵、内部倾轧等问题向朝廷提过不少积极的建议,但结果是“嘉言忠谋,弃之莫用”,生不逢时,只有辞官。兰亭集会时,作者正处于人生抉择的痛苦时期。他最终放弃仕道,选择了山水,表面上是悠哉游哉,实际上是借之聊以遣怀,不得已而为之。他内心充满挣扎和痛苦,朋友晤言、山水寄托,并不能获得真正而持久的自由,只能暂时把身心的痛楚、人生的失意忘记。“老之将之”、“情随事迁”、“修短随化”,青春、情感、生命长短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一切稍纵即逝。生之快乐会因为死亡到来而中止,“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乐极生悲的钝痛,让我们想起孔子站在川边的感慨:“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时间、生死,是人类经常被困扰的问题,悲痛比快乐往往更容易引起共鸣,王羲之从山水之乐转到人生之悲,由浅人深,落到忧患意识上来,让我们为之同情、为之深思。

最后一部分思前想后,痛定思悲。王羲之每见“昔人兴感之由”,契合自己心境,就不能不伤感自身,难以释怀,自己也不知所以。感同身受,所以明白所谓泯灭生死差别是荒诞的,期望长生不老也是痴心妄想。这里我们读出了他的生命之悲。通常我们在阅读时,也喜欢怀古伤今,心里引起无限共鸣。人生短暂、世事变幻,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苏轼《赤壁赋》里,借客之口叹息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大约都是差不多的心境了。

接着,王羲之在乐与悲之中体悟到生与死不同,对庄子哲学提出质疑和否定:“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试图泯灭生和死的界限,人生最彻底的自由,莫过于从对死亡的恐惧中摆脱出来。一旦卸去了这一重负,其他烦恼与痛苦都可迎刃而解。然而,大多数人做不到,王羲之也做不到。我们知道,他在生活中是试图通过求仙吃药以使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说明他虽然寄情山水,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达到淡泊明志、物我两忘的境界。关于这一点,韩愈说得很透彻:“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送高闲上人序》)王羲之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死和生是两码事,死了就不可以再生。长生不老也是虚幻。作者清醒地直面死亡,无疑是有着哲人的理智和真诚的。

想到死亡,就想到自己身后之事,王羲之想到后人思考兰亭集会正如自己思考古人一样。生之将逝,悲从中来。用文字记下一切,想后世也应有与他们一样兴怀的人,也会对这些文字有所感喟。他活得率真,活得深沉,也活得悲痛。他确实预料到了后世,不过,他恐怕没有想到,如果没有他的书品《兰亭序》,文海浩渺,兰亭文集恐怕是无人问津的了。文章到了最后,他将笔墨回到兰亭文会上来,落到兰亭集以及序的初衷,希望后人能够继续自己未竞的思考。从表面上看,最后是颓废、悲观、消极的,但实际上,生死之思是他对生命强烈的欲求、思考和留恋,是对自己生存意义的重新发现、把握和追求。死生之悲,也使得我们陷人深深的思考。

王羲之对自然山水的欢愉、对宇宙人生的感悟,上承先秦,下启唐宋,奠定了中国文人高逸旷达的山水人生模式,也使得兰亭流觞成为一种生活理想。在书法界,《兰亭序=》被视为至宝,流传不少佳话,历朝历代,仿者如云。如圆明园就有座兰亭,坐石临流。此亭仿会稽兰亭,建于雍正朝,俗称流杯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迹,合为“兰亭八册”。乾隆皇帝命将此亭改建为八方,并换成石柱,每柱刻一帖,即有名的“兰亭八册柱”。在绘画界,自古以来,《兰亭修楔》就是画家们喜欢的题材。北宋的李公麟、南宋的刘松年、明朝的仇英、文征明等都有创作。“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1904—1965)也创作了多幅以《兰亭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其中1945年作的《兰亭修禊图》,集大字篆书、金石小楷、人物、山水于一长卷,卷尾汇集了中国近现代五位书画大师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朱屺瞻和唐云的长题,可谓弥足珍贵。这些都可以见出《兰亭序>对后世书画的深远影响。

上一篇谐波电流

下一篇化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