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朗读范例6篇

兰亭集序朗读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1

一、要确定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假如把《兰亭集序》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为

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主旨,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二)引导学生了解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叙述、讨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三)分析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多义词。对此目标,大多数语文教师是没有异议的。因为它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性,大家在教学中都是这样设计并实施教学的。可是我们如果对比一下其他课文的教学目标,就会发现,“理清思路”“把握主旨”“探索生命价值”几乎是每篇教材都应实现的目标;“骈散结合”“叙述、议论和抒情结合”也并非《兰亭集序》所特有;“词类活用”“成分省略”“多义词”是所有文言文共有的语言现象。这也是我所确定的《兰亭集序》的教学目标,它有利于教师讲,但却不利于学生学,教师有话可说,学生却听不进去。

这个教学目标的毛病是宽泛,不具体,学生不易操作,这就必然造成教学活动的无目的性和效果不佳。加之这些无具体指向的目标,陈述的主体又是教师,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去教,而不是学生怎样学和学什么。在这种目标指向下的课堂即便有热闹的师生互动,也不过是花哨的形式,学生的有效收获一定是微乎其微。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到教学生会做什么或会说什么,甚至于可以观察和测量。基于此,就应当重新确定《兰亭集序》的教学目标。到底什么才是《兰亭集序》这篇课文独特的、最重要的课堂教学目标呢?

只要读一读这篇文章,就会发现文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类的四字短语触目皆是,诸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取诸怀抱”“放浪形骸”“欣于所遇”“快然自足”“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等仍鲜活地存在于现代汉语之中。对于这种语言、思想俱佳的文章,高一学生主要是感受语言之美,储备语言材料。它的立意是现在年龄段的孩子很难理清和把握的,在这个方面花费精力明显是投入巨大而收效甚微。因此,《兰亭集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最具体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背诵全文”。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文意,熟练地背下来就是最大的收获。

二、实现目标要讲究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的舞台,并非教师展示自我的地方。如果在课堂上讨论王羲之的人生观,学生可能一脸茫然,但教师可以大展其才。即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不过是老师的观点,而不是原汁原味的王羲之。现在我们将目标设定为“背诵全文”后,课堂的主角是每一个学生。他们在这课堂中从开始到结束,一定是特别忙碌、特别紧张的。时而扫清词义障碍,时而大声朗读,时而齐声背诵,时而接受背诵检查,时而检查别人背诵。如果紧张的一节课,尽管学生学习效果不可能每个人完全相同,但绝对比几个学生与教师对话而大多数当观众和听众要强得多。

当然,目标具体单一不等于实现目标的手段呆板枯燥。比如背诵第一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划整为零,分成六个小板块诵读:兰亭聚会时间,他们聚会的地点,来了哪些人,周围环境如何,做了些什么活动,天气情况,他们的感受等等,让学生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读熟,然后连接起来背诵,便于学生由局部到整体地把握。还可以抓关键词提示背诵,文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如:暮春、群贤、崇山、清流、流觞、天朗等。目标是背诵,但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灵活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学生“一对一”活动是最简便而且极有效的办法。“一对一”是在保证了每个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活动面宽,“一对一”的方式也是灵活多样,例如互相批改,你读我听,你不会我来讲,互相检查背诵,你命题我作答等等。可以说,课堂上80%……以上的问题可以在“一对一”的互动中得到解决。还要强调在语文课堂上的“写”,应当相当于理化课堂上的实验了,是语文课堂上实际操作的重要方式。写,一定能让学生巩固内容理解;写,一定能强化记忆效果。所以,写这个环节不仅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更是加深理解、吸纳精髓的极好手段。

三、务实才有高效率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特别关注词类活用。关于这些用法,初高中几乎每篇文言文都要讲到,高三复习时还得讲专题。这样,整个中学阶段可能花了两周的语文课堂时间在讲特殊用法,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遇到课外的还是不知怎样理解。其实,语感的培养应以诵读为主,目标的实现应以能力养成的方式进行而不能直奔考试。

明朝国子监太学生有一张课表,此课表每月一排,每月学习27天,背书14天占52%,会讲是由老师讲,每月共6天,占22%,复讲由学生自己讲心得体会,共7天,占26%,这种教学形式,学生是课堂的真正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指导者兼督导者,学生的主要功课是朗读和背诵,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主动。不过数年,学生不但对中国文化能够入门,未到成年便能写字作文,思想也相当可观。看一看中国一些名人如鲁迅、杨振宁、钱学森、钱钟书、吕叔湘等等,哪一个不是熟背经书数百篇,积累了深厚的语言功底,产生了对祖国文化的心理认同,为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力求回归“洗尽铅华,务本求实”的语文课堂本真,把学生当作真正的学习主人,老师只起指导兼督导的作用,真心实意打好学生朗读与背诵的基础,互相交流,思考探究,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2

【教学目标】

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

2、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所选皆山水游记散文,此类文章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成分。

具体到本文,作者借由眼前“乐”事,想到生命短暂,故而有了“痛”感,并进一步想到“前人”、“后人”对“生死”的共同感慨,由此生出了“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当然,教学本文也不能忽略作者表达的积极情绪。 这是本文教学难点(不是重点),不可不引导学生体会。

2、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载有“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说法,字、词、句教学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3、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载有“古代诗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的说法,鼓励学生多读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

1、字、词、句教学,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帮助学生读懂文章。

2、诵读教学,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2、把握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音频朗读、集体朗读、教师范读。

2、字、词、句等文言知识教学以学生质疑、师生解疑方式展开。

3、以“讨论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

1、音频朗读材料、视频介绍材料、课件。

2、预习作业

①了解作者、作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作品。

②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教辅),读懂文章内容,翻译文章一遍。

③找出文章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尝试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则新闻(视频),王羲之《妹至帖》仅17个字,拍出2400万元。 一则典故(幻灯片),《兰亭序》作了唐太宗的随葬品。 足证王羲之无愧“书圣”称号。

二、常识简介:作者、作品

1、请1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作者。

2、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书法艺术,点到即止。

3、视频短片拓展视野,学生更好理解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三、听音频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生字词注音。

癸(guǐ)丑 修楔(xì)事 清流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趣(q)舍万殊 若合一契(qì) 齐彭殇(shāng)

四、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与原因。

2、合作学习,讨论并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1)邻桌讨论。

(2)学生展示。

(3)教师明确:

情感变化:乐痛悲

因时、地、景、人、物、事而乐;

因生命短暂、人生易老而痛;

因“前人”、“后人”对“生死”的感慨相同,故生“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

五、教师示范朗读(详解1、2语段字、词、句)

1、同学指出1、2段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

3、教师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句。

①重点实词(黑体字):

岁在癸丑

茂林修竹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②重点虚词(黑体字):

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③词类活用(黑体字):

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

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判断句,判断目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

列坐其次(省略句,省略介词)

六、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明:如果时间不够,本环节略去。

七、小结本课时

1、同学们大体知道了王羲之其人其事和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2、同学们初步领会了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我们详细解读了1、2自然段,读懂了这两个语段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1、以文中三个关键词为纽带,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3

论文摘要:《兰亭序》是中国文学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的重要作品之一。此文情景交融,理趣交辉,从山水之乐转到死生之悲,透射出深层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东晋士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道人生的态度。其对后世山水文学、书画创作的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对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尽善尽美……观之不觉其倦,览之莫识其端。”(李世民《王羲之传论》)我们认为,唐太宗不仅是从中国书法艺术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兰亭序》的,更是从其文字的山水情怀、生死认识、忧患意识及像外之意等去玩味其中奥妙,并得到无穷审美快感和共鸣的,历代窥得其书法壶奥的帝王和文人莫不如是。《兰亭序》不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奇葩,亦是山水文学的瑰宝。

《兰亭序》全文324字,后人一般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我们姑且全文录于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3月3日,时年50岁的王羲之(303—361),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集会于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上的兰亭,在宜人的山水中,借修楔之事,饮酒赋诗、挥毫泼墨、抒发幽情,王羲之、谢安等11人成诗各两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共成诗37首,编成《兰亭集》,另外16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兰亭雅集是书法家、文学家、社会名流的一次盛会。”《兰亭集》作为诗人集团同题作品集,为有史以来录诗数量最大者。《兰亭集序》即为该集所作之序,是王羲之书法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兰亭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从思想上看,全序可分为两部分。一、二段叙暮春兰亭修楔,群贤少长流觞曲水,畅叙幽情、游目骋怀,极山水之乐;三、四段思人俯仰一世,快然自足,却不敌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死生之悲,感今昔兴怀,无限怅惘。

一、游目骋怀,极山水之乐

序文前两段写景、抒情,文笔云淡风轻,素雅练达。“暮春之初”一句,让我们联想到《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话几乎可以概括儒家政治、教育和生活的理想境界,无忧无虑、从容不迫、崇尚自然,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水乳交融、完全和谐的自由境界。这是孔子最赞同的人生境界:恬淡、宁静,是一种乐境,与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乐”不谋而合。朱熹评注曾点之境界,说“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朱子《论语集注卷六》)。无疑,王羲之是很赞赏这种境界的,此次“修禊”,就既有“冠者”,如四大家族成员及社会名流;也有“童子”,他的六个儿子(包括幼子王献之)也参与其中,与孔、曾胸次抱负不谋而合。何谓“修楔事也”?“修楔”,又称“祓除”、“祓楔”、“楔事”,早在夏、商开始,�� /> --> �后徙于会稽。见其山水秀润,便有终老之志。兰亭集会以后第二年,他辞官归隐于斯,日日与山水为伴,陶冶性情,澡雪精神,想从徜徉山水中获得宁静、祥和和愉悦。会稽山水,是人们追寻慰藉的一方净土;兰亭集会,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作者用最简洁的线条、最精炼的文字、最清淡的语言,描绘了“崇山峻岭”的俊杰、伟岸,“茂林修竹”的静幽、疏朗,“清流激湍”的活泼、清爽。尤其是“映带左右”四字,将“流觞曲水”的自然景观表现得栩栩如生,展现给我们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画。何谓“流觞曲水”?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一种特定的文人游戏,即文人雅士坐在弯曲的水流两旁,在上流浮置盛酒的觞,任其飘流而下,觞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赋诗。其二,指中国传统园林中专门为举办此种活动而设置的程式化景点。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山水自然景观天设可引,清幽的景色吸引爱恋山水的文人聚集于此,在自然之外便多了一层活泼的人文气息。

不分身份尊卑、年龄老幼,均依序舒适地坐在曲水旁边,流觞取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却有大自然的流水声、风声、鸟声等天籁之音伴奏,简朴而又休闲。这显然是道家的一种境界,《老子》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指的“元”的大美、形而上的美。丝竹管弦固然能够带给人愉悦的享受,但是心中有音乐的人,无音也一样可以体味到音乐的妙处,而且琴棋书画的美,是相通的。正如,我们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行云流水间自可感觉其中的节奏,仿佛听见奇妙的音乐从字里行间流溢出来,全身心都得到审美快感,妙不可言。音乐真正的美,在乐外。这一点,生于王羲之死后四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约365-427)也深得其味,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渊明自己还留下了令人会心一笑的诗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陶潜传》)。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中国的诗歌,几乎都离不了酒,酒有时可以使创作达到一种有如神助的境界,如梦一样,使人获得灵感。王羲之酒醒以后,看自己书写的《兰亭序》亦倍感惊喜,于是多次摹写,却完全不如原文精妙。不禁感慨:“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山水和流觞,使其书法艺术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饮一杯酒吟一首诗,这样的生活,是很多文人雅士倍感惬意,且津津乐道的。《论语·雍也》中有对颜回之贤的赞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觞一咏”正含着这种简单的快乐在里面,王羲之虽然生活并不困窘,但也淡泊名利,喜欢恬淡的山水生活。“畅叙幽情”,“畅”,畅快淋漓,痛快也,尽兴也,“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古论今,诗词书画,这是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存在的彰显。“幽情”,无疑就是乐山水之情、清幽之情,那是一种和自然天地融为一体的情,是在自然山水中倾听灵魂、寻求宁静的情。此段的重点在“幽”,既是景幽、境幽,又是情幽、心幽,诗人们曲水流觞、自在闲适。

整个这一部分,文气流畅,自在无碍,紧系兰亭山水美景,记诗人流觞咏诗之雅事,简洁的字句散发出一种淡雅清幽的意味,给人宁静的享受。我们看到了亲近自然、逸情山水的魏晋风度。清、静、雅、幽,好一个兰亭集会。

第二部分,从兰亭走向宇宙,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美走向大美,从清“幽”走向极“乐”,山水之乐的情绪进一步高涨。从“朗”、“清”、“惠”、“和”到“大”、“盛”、“游”、“乐”,神游千里、心怀万物,乐从中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和风轻柔,自然的宁静、平和、美好使人心情舒畅,“天地人三参”,天、地、人是一种可以发生感应的关系存在,所谓异质同构,这是中国人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念。中国人“仰观”、“俯察”,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一种“观物取象”的艺术方法。“俯仰”,指远近大小、上下宏微的观察,由表及里,去伪取真,从天地人文万物中摄取最有象征和指导意义的形式,以达到“通德”、“类情”的目的。《周易》“俯仰”之“观”体现了中国古人思维的独特性,不单纯是指一般意义上对外物的观照,更是给天地万物赋予精神意义、对宇宙生命豁然会通,是高度抽象性的审美体验,对中国哲学和文化艺术影响深远,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就是此理念的发展。“俯仰”二字在东晋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仰观大造,俯览时物”(孙绰《答许询诗》),“仰咏道诲,俯膺俗教”(孙绰《赠谢安诗》),兰亭诗中亦比比皆是:“仰观碧天际,俯瞰绿水滨”(王羲之),“仰想虚舟说,俯叹世上宾”(庾蕴),“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徐丰之),可见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对大自然进行“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在当时是极其普遍而且成熟的。大自然是一座宝库,“仰观”、“俯察”,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品类之盛”,你不能不慨叹自然的博大和丰盛。盛大之谓美也,可以使人“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从中品味真正的快乐,大乐。“游”、“骋”是一种自由的境界、逍遥的境界。“极”、“娱”是一种恣肆的生活、享乐的生活。正如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所言的那样,王羲之的作品表观出“晋人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这一部分承继第一部分,依然表达的是乐,不过,已经跳出小象之外,既是审美之乐,又是哲思之乐。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返璞归真,亲近自然,并从中获得无限自由和充分快乐。空灵、冲淡、和悦、幽静、玄远,自然中自有情趣和妙意。他从形而下的山水中获得形而上的体验,通过对自身生命的密切关注而完成文人情怀的表达。

东晋,亲近山水、娱情自然成为一种时尚。文人们以虚静的心灵和审美的态度观照山水,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表现出对自然山水悠然神往的欣赏。他们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以一颗清虚恬淡的玄心,以审美的态度、平和的心境来观照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一往情深地融入到整个宇宙自然之中,在物我冥合的心灵体验中畅神悦性,体会到人生的至乐与逍遥。王羲之是那种和山水契合的真性情之人,政治时事使他烦恼,他对社会失去信心,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自得其乐。《兰亭序》前一二部分之乐表现了他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他曾经这样说自己:“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见《全晋文》王羲之杂帖),宋人洪迈更是说他是个“抗怀物外”、“功名成就一无可言的人物”(《容斋随笔》)。这样说王羲之虽然很片面,但是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他的沉溺山水。他自己在兰亭诗中也有:“驾言与时游,逍遥映通津”;“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他去官后“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事,采药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都,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山水之乐得到的快感大有直追真理之乐的势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二、俯仰一世。感死生之悲

王羲之并非真道家,山水美带来的快感毕竟是短暂的,不能消解他内心深处的悲哀和忧患。他拓达、恣肆,充满感性;但同时又悲观、消沉,感觉孤独,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骨子里有着儒家的悲悯情怀和历史责任,最终不免陷入对岁月之短暂、情事之变迁、生死之无常的思索和悲痛中,这在《兰亭序》的第三、四部分得以体现。

《兰亭序》三四部分乐极生悲,上升到了对“生”与“死”这千古命题的讨论上来,这种转变令人费解且引入争议,也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奥妙所在。这一部分的关键词是“俯仰”和“死生”,关注的是衰老、厌倦、变迁、死亡等问题。乐是清浅的,悲是深刻的。“取诸怀抱”、“晤言一室”,怀抱志向、谈经论道;“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寄情山水、放纵自我,这里面儒道思想兼备,带来的快乐,都是表面的、短暂的,稍纵即逝。求道可以快乐吗?《晋书>云,郄情“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黄、老思想并不能使王羲之解脱。这与他所处时代、生活遭遇、性格特征,特别是他本身的身体素质相关。他从小身体就不怎么好,少年寡言,身体多病,这在他的那些自叙病痛的手札中可窥一斑:如“胛风遂欲成患,甚忧之”,“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忧,不得有啖,而犹有劳务,体甚劣。”“吾疾故尔,沉滞不解,忧甚。”他珍惜生命,在求仙吃药中寻求长寿良方:如“须狼毒,市求不可得,足下或有者分三两。”“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晋书·王羲之传》)哒些都证明他为健康和长寿做出了极大努力。山水视听之娱和书法创作之乐无疑也可以让他暂时忘却身体和心灵的痛苦。但是写《兰亭序》时,他已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他清醒地认识到欣喜和自足的短暂,“老之将至”,年岁不饶人了。59岁羲之病故,寿命并不长,正如他自己所担心的一样。那么,学儒,可以给他带来快乐吗?学而优则仕,报效国家,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但是王羲之的时代不允许。《晋书·王羲之传》有载,他曾多次就异族入侵、内部倾轧等问题向朝廷提过不少积极的建议,但结果是“嘉言忠谋,弃之莫用”,生不逢时,只有辞官。兰亭集会时,作者正处于人生抉择的痛苦时期。他最终放弃仕道,选择了山水,表面上是悠哉游哉,实际上是借之聊以遣怀,不得已而为之。他内心充满挣扎和痛苦,朋友晤言、山水寄托,并不能获得真正而持久的自由,只能暂时把身心的痛楚、人生的失意忘记。“老之将之”、“情随事迁”、“修短随化”,青春、情感、生命长短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一切稍纵即逝。生之快乐会因为死亡到来而中止,“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乐极生悲的钝痛,让我们想起孔子站在川边的感慨:“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时间、生死,是人类经常被困扰的问题,悲痛比快乐往往更容易引起共鸣,王羲之从山水之乐转到人生之悲,由浅人深,落到忧患意识上来,让我们为之同情、为之深思。

最后一部分思前想后,痛定思悲。王羲之每见“昔人兴感之由”,契合自己心境,就不能不伤感自身,难以释怀,自己也不知所以。感同身受,所以明白所谓泯灭生死差别是荒诞的,期望长生不老也是痴心妄想。这里我们读出了他的生命之悲。通常我们在阅读时,也喜欢怀古伤今,心里引起无限共鸣。人生短暂、世事变幻,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苏轼《赤壁赋》里,借客之口叹息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大约都是差不多的心境了。

接着,王羲之在乐与悲之中体悟到生与死不同,对庄子哲学提出质疑和否定:“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试图泯灭生和死的界限,人生最彻底的自由,莫过于从对死亡的恐惧中摆脱出来。一旦卸去了这一重负,其他烦恼与痛苦都可迎刃而解。然而,大多数人做不到,王羲之也做不到。我们知道,他在生活中是试图通过求仙吃药以使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说明他虽然寄情山水,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达到淡泊明志、物我两忘的境界。关于这一点,韩愈说得很透彻:“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送高闲上人序》)王羲之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死和生是两码事,死了就不可以再生。长生不老也是虚幻。作者清醒地直面死亡,无疑是有着哲人的理智和真诚的。

想到死亡,就想到自己身后之事,王羲之想到后人思考兰亭集会正如自己思考古人一样。生之将逝,悲从中来。用文字记下一切,想后世也应有与他们一样兴怀的人,也会对这些文字有所感喟。他活得率真,活得深沉,也活得悲痛。他确实预料到了后世,不过,他恐怕没有想到,如果没有他的书品《兰亭序》,文海浩渺,兰亭文集恐怕是无人问津的了。文章到了最后,他将笔墨回到兰亭文会上来,落到兰亭集以及序的初衷,希望后人能够继续自己未竞的思考。从表面上看,最后是颓废、悲观、消极的,但实际上,生死之思是他对生命强烈的欲求、思考和留恋,是对自己生存意义的重新发现、把握和追求。死生之悲,也使得我们陷人深深的思考。

王羲之对自然山水的欢愉、对宇宙人生的感悟,上承先秦,下启唐宋,奠定了中国文人高逸旷达的山水人生模式,也使得兰亭流觞成为一种生活理想。在书法界,《兰亭序=》被视为至宝,流传不少佳话,历朝历代,仿者如云。如圆明园就有座兰亭,坐石临流。此亭仿会稽兰亭,建于雍正朝,俗称流杯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迹,合为“兰亭八册”。乾隆皇帝命将此亭改建为八方,并换成石柱,每柱刻一帖,即有名的“兰亭八册柱”。在绘画界,自古以来,《兰亭修楔》就是画家们喜欢的题材。北宋的李公麟、南宋的刘松年、明朝的仇英、文征明等都有创作。“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1904—1965)也创作了多幅以《兰亭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其中1945年作的《兰亭修禊图》,集大字篆书、金石小楷、人物、山水于一长卷,卷尾汇集了中国近现代五位书画大师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朱屺瞻和唐云的长题,可谓弥足珍贵。这些都可以见出《兰亭序>对后世书画的深远影响。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4

当前,绝大多数的早读课都被齐读课文这种形式所占领,然近期笔者所作问卷调查发现齐读的效率十分低下。齐读低效的根源在于,它只是强迫学生在口头上诵读经典,典范的语言真的进入学生的内心了吗?

高一下学期学习《鸿门宴》时,我们将《乌江自刎》印作文言文阅读练习,学生对霸王别姬故事有了一定了解。再讲授课中的楚汉二主性格,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和历史人物都产生了浓厚兴趣。早读课上我们选择了刘邦的《大风歌》、项羽《垓下歌》、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题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史记·项羽本纪(节选)》等材料,用PPT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先齐读后代诗人评价诗歌三首,思考楚汉之得失;然后听音频材料(中央广播台楚汉争霸专题品读),接受专业朗诵之熏陶;再安排4人一组,分小组朗读《大风歌》或者《垓下歌》;最后由小组推荐代表表演朗诵。本次早读课反响较好,后有多名学生在作文中引用《垓下歌》,还有学生用优美的笔调扩写霸王别姬的场景。因此我们认为这次早读课达到了预期目标,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因而是有效的。

笔者也收集有一个因选材陌生化而导致失败的教学案例:四月暮春时节,我们选取了两首与春景相关的诗词,放到早读课上与同学分享。分别是宋祁《玉楼春·春景》和张先《天仙子》。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记住“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华弄影”2句千古名句。当时课程正进入《过秦论》《师说》等文言散文全篇背诵阶段,学生已有较重的背诵任务,此时突然加入完全陌生的诗词并且要求额外背诵,对他们来说形成了额外负担,因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事后默写检查表明,能正确默写出这两句的学生不到20%。

由此可见,早读课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相关,应避免选取超越学生情感体验范围的陌生材料(情感陌生)。早读课选材更应注意与高中生的审美水平相一致,否则将出现老师神采飞扬,学生一头雾水的局面。

在激励学生与文本、与教师形成对话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选取适当的早读材料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早读的兴趣。总的来说以下四类材料适合在早读课上使用。

一、教材材料

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课文选段,大部分是值得朗诵的。无论出于应试需求还是出于审美追求,都不妨在早读课中安排朗诵课文中的这些典范文章。如高中语文第二册的《边城》、《咬文嚼字》、《过秦论》、《兰亭集序》,第三册的诗词等都是经典篇章,值得反复诵读。

二、教材衍生材料

这里主要指语文读本和教师自己编选的材料。比如上述楚汉争霸主题系列诗文等。

三、学生自选材料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十分渴望在早读课上加入自由朗读的时间。为回应这种需求,我校在早读课中增加学生自选材料朗读时间。这段5~15分钟的时间作学生朗诵自己的优秀习作、介绍成语故事、推荐优秀文学作品、朗读自己喜爱的文章之用。

四、基础知识材料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5

在这短短数百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生了由“乐”到“悲”,由“悲”生“痛”的变化,而在这看似简单的情感变化中,又涵盖了自古而今文人雅士们多少共同的心声。

“乐”由何生?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王羲之等人兰亭集会,恐怕莫如一个“雅”字吧!

“时雅”而乐:“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让所有的人与事浸在融融暖意之中了。

“景雅”而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暮春江南风光可以艳冶,可以明丽,而王羲之笔下仅山、水、林、竹而已,素雅之至,却又诸景齐备,动静相宜,相得益彰。

“人雅”而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当时王羲之携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齐聚于此,他们热爱自然,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人生有一知己足矣”,何况众多与己意气相投之文人雅士聚会呢?

“事雅”而乐:“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凉水洗脸,意为涤除尘垢,驱除不祥,可见文人也行人间之事。而“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不知羡煞多少后世文人学者。借用学生一句点评:他们喝的不是酒,是兴致;他们做的不是诗,是情调。

这诸多“雅”致,任是俗人也会动情,何况锦心绣口的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让人享受大自然的一切恩赐,最动心者莫如“游目骋怀”,是超脱现实一切羁绊的自由,是突破时空的驰骋,难怪陆机会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了,此情此景,怎不让身与心俱“乐”呢?

南朝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兰亭集会,四雅皆具,怎不让人开心动容,而诗人在此以“信可乐也”直接道出,亦见其笔势从容,更见心境淡雅。

唐代王勃有言:“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俗语有云:乐极生悲。兰亭集会上的王羲之亦是如此了。

那么他的“痛”从何而来呢?

其一:人生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有乐有悲,有生有死,无常不定,也正是这种无常不定才会让“信可乐也”的诗人们痛从中来,思考深入吧。

其二: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而转瞬间,又“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类生命本体有着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事物无论多么美好,得到之后便是厌倦。

自古而今,人类是否就是在渴望与厌倦的情绪中苦苦纠结却终究无可自拔呢?

其三:“快然自足”中“不知老之将至”。人生如此短暂,无论是好静者“悟言一室之内”,还是好动者的“放浪形骸之外”,生命总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渐渐老去,再美好的年华也抵不过白驹过隙般的“老之将至”。

其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光已然快速流逝,事物已经急剧变化,生命已经无比脆弱,而最无奈的莫过于生命的长短不能自己主宰,只能听凭造化而已。这种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恐惧。

如果说以上四种悲痛是自古文人普遍性的悲慨,而一句“死生亦大矣”则是道尽了作为魏晋中人的王羲之曲尽委婉的心事。

其五:“死生亦大矣”的痛惜。欲解读这层痛惜应先清楚三点:

王羲之其时:东晋时,政治严酷,社会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死于残酷的权力争斗中。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住性命,因此有的参玄悟道,有的归隐山林,把生死看得虚无,超脱,即所谓的“一死生”“齐彭殇”。

王羲之其人其诗:《晋书・王羲之传》中充分肯定了王羲之的才华品德,对其性情以“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概括,后世诗评家在通读其诗之后,评点很多,“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等语,亦表明他不是崇尚虚无之人。

“死生亦大矣”出处及意义:语出《庄子・德充符》,庄子此篇的中心在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德充符”就是心态充实与证验。为了说明“德”的充实与证验,庄子想象一系列外貌奇丑不全的人,其中之一便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常季谈论的王骀。此人被砍去一只脚,门下弟子依然与孔子的弟子相当,常季不明原因,询问孔子,孔子说“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就是说无论生还是死,都不能使他通晓的道理发生变化,都不能让他改变自己的要旨,他的精神因他的智慧而存在,不会因他身体的残缺而消失。所以孔子是用王骀的例子来告诫学生,人的思想要体现务实的价值,而不能徒有虚空的物质形体。

弄清楚以上背景,对于原文中突兀而来的“死生亦大矣”,联系上下文,我们或许可以明确,王羲之是想借孔子之语言自我之意:生命已经短暂,命运无法主宰,这些已经让人悲痛,而更让人悲痛的是时人 “务清谈,鲜实效”,不珍惜有限的生命,在有生之年做些实事,不务改变动荡的现实,还在空谈玄理,这怎能不让人悲痛呢?而这对“死生”的看法,对人生虚无的抗拒,也是全文的关键,是王羲之悲痛的真正缘由。明白了这一点,下文的“悲”就轻易可解了。

悲又因何而起?

“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两句道尽人类自古而今共同的悲慨。如果说上文之“痛“是对个体生命之痛的理性思考,而此处之“悲”则是由己悲人,是对人类由始至终无法抗拒命运的终极悲慨。“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在这种敏锐思考之外,还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与执着。所以他虽有悲痛,却并不消极。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6

个读书的贫士寂寞的感受。按“清明”二字看,这天应该是晴好天气才对,王羲之与一伙朋友兰亭雅集的这天正逢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于是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各抒怀抱。他们过的是上层生活,自然对时光的流逝感慨系之,发出“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不知老之将至”之叹。历朝历代,不管社会发生如何大的变化,而古今之人情往往是相通的。

清明,原本是个节令,与“修禊”或“扫墓”有什么关系呢?

今人可能已忘了,在清明节的前两天,还有一个寒食节。前面王禹清明诗中的“昨向邻家乞新火”就是指寒食节禁烟禁火之事。寒食节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晋文公重耳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终于回国即位,在论功行赏时,每个追随者都有份,却忘了个功臣介子推。《左传》上说:“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介子推曾直紧跟晋文公,在流亡途中还割过股肉给晋文公充饥,这晋文公大概是由于倮忙昏了头脑,行赏时人人都争着要,没想到这介子推这么清高,不但不要,却隐居到绵山里去了,后来晋文公要亲自去山里找他,找不到,为了想让他从山里出来,竞焚火烧山,结果是介子推与母亲抱木而死。这故事让人听了有说不出的滋味。晋文公做了这蠢事后懊悔不已,便拿绵山做了祭祀介子推的地方,来纠错扬善。这天正好是阴历三月五日,便定为祭日,并禁止人们是日举火,也就是说这天吃冷饭冷菜,于是有寒食之俗。我小时只知这天是“鬼节”,有点不寒而栗。后来清明节的祭扫活动大概就是这么演变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