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例6篇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1

一、研读群文,聚焦“表达”,找准“语用密码”

群文的选择不是把文章简单地重组在一起,而是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聚焦文本的表达方式后再重组。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坚忍、顽强”为话题组织材料,在这个单元中《一次著名的冲刺》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不屈不挠的“杜伦多・派特利”,《微笑着面对一切》一文让我们了解了顽强不屈的桑兰。那么,将这两课进行主题为“描写人物形象”的群文组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确定了主题,只是迈出了“群读类学”的第一步,解决了群读要“读什么”的问题。在即将面对的“一节课读一群文章”的课堂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群文”获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成了又一个思考。深入研读文本后,可以发现《一次著名的冲刺》一课作者为了凸显杜伦多・派特利不屈不挠的形象,除了正面写派特利在一次又一次的晕倒后仍顽强地跑向终点,还写到了现场的医护人员如何搀扶他迈向终点,以及观众、大主教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后给予的最真切的反应。《微笑着面对一切》一文中有正面描写桑兰面对高位截瘫这一残酷事实时乐观的表现,也有侧面描写医生及体操队队友与她的对话,并以此来烘托桑兰顽强不屈的形象特点。于是,我确定两篇课文都采用了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树立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这一表达密码的定位,也为我选择教学策略指明了方向。随后,同年段《看戏》这篇课文因为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树立人物形象”这一契合点而被一同群组到《人物形象描写一组》行列中来。

二、品读群文,聚焦“表达”,去“粗”存“精”

聚焦“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树立人物形象这一表达形式为语用训练点确定后,我紧扣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策略上始终立足读写,对常规教学中的逐字逐段分析,想象画面等细枝末节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精简。

教学中,我以《一次著名的冲刺》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蹒跚”“五次摔倒,五次爬起来”等关键词句体会派特利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顺势引导交流,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一部分中除了写派特利,还写到了哪些人物?

生:还写到了观众。

生:场上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

生:还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主教。

师:为什么要写这些场上的其他人,能把这一部分删掉吗?

(学生肯定地回答着不能删掉)

师:能说说你们的理由吗?

生:观众、场上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就在比赛现场,如果删掉,描写就不真实、不完整了。

生:从工作人员的几次去搀扶派特利看得出,派特利当时尽管跑得无比的艰难,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一直用坚强的意志力在战胜着自己,所以不能删掉。

生:从观众给派特利报以如雷般的掌声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派特利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动了现场所有的人,所以也不能删掉。

生:作者写这些其他人物,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派特利不屈不挠的精神……

(根据孩子们的交流,我很自然地将小结指向表达)

师:看来,我们写一个人物,不仅要写人物本身――主要人物,还要写跟他有关系的其他人物――次要人物。次要人物的重要作用就是烘托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随后,通过类学比较,引出《微笑着面对一切》一课,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大胆交流着作者是如何树立桑兰顽强不屈的形象特点的。

在群文“类学”这个剥茧抽丝的过程中,我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指向了教学目标――学习表达。可见,教学目标的定位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而合适的教学策略又使得每一个教学环节更能有的放矢。群读过程中,把握“言意兼得”特点的同时去“粗”取“精”,能进一步保证类学学习效果的落实。

三、类学群文,聚焦“表达”,探索“操作取向”

1.“自主导学”见“雏形”

导学单,顾名思义是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学习形式的学习方案。因此,设计方面一定体现导学单“导”的作用,正确的“导”有利于学生自主预习、自我引导。在《人物形象设计一组》教学中,我设计了导学单,导学单发到学生手中后,学生在课前认真地进行了自主学习。他们读了文章,查阅了工具书,同时还完成了相关任务的填写。通过查资料,他们对马拉松竞赛章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课中理解派特利在冲刺阶段因体力不支几次晕倒而奠定基础;通过查工具书,他们理解了“蹒跚”“不屈不挠”“不胫而走”等重难点词语,这为理解文章内容扫清了障碍;填空的设计,让孩子们了解了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填写表格,不仅让学生思考了两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分别是谁,还对主要人物有了一个总体的印象,这种浓缩文本、表格对比填写的方式提前引领学生探究了作者写作的奥秘,让他们能预测到接下来在课堂上将会学什么;小练笔的设计也为本课的课堂延伸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导学单的学习思考,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明晰了课堂的学习“重点”,使他们在导学中便能见“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树立人物形象这一课堂“雏形”。这样,孩子们在听课时便能很快抓住重难点。

“导”出雏形,“导”向目标。一张导学单引导一群文章,一节课里读这样一群文章。群读类学,有导有学才能读出实效。

2.“思维导图”促“成型”

“学阅读”“学思考”“学表达”是群读类学的三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学习表达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自己的构思模式,绘制自己的习作地图,能让他们的思维序列化、直观化,有助于他们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习作方向。

在《人物形象描写一组》的课后延伸学习活动中,我选取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学校门口的交警为描写对象。教学中,我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个普通的早晨,一位身材微胖的交警早早来到校门口斑马线处。只见他挥舞着白手套,熟练地指挥来往的车辆减速慢行,随后迅速护送一位小男孩穿过斑马线安全到达校门口。

孩子们看了这一幕熟悉的场景后,都跃跃欲试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毫无疑问,那位身材微胖的交警是他们主要的描写对象。随后,我问道,交警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了树立交警这一形象,你还会写到哪些人物及哪些方面?很快学生说,要写等待过马路的行人、小朋友的家长、过往的司机,他们的语言和行为动作。

孩子们列举了这些表达信息,看来他们言之有话不成问题。那么怎样让学生在有话说的同时又能有序地表达呢?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按照早上7点、7点30、8点、8点30分,这几个时间点绘制维导图,初步拟定自己的写作思路。孩子们认真地完成着,一张张思维导图呈现在桌面上,更呈现在他们的头脑中。

语文教学千变万化,课堂模式五彩纷呈,但都离不开语言训练,离不开听说读写,离不开语言的实践与运用。群文类学,聚焦“表达”,立足“语用”,有法可循,贵在得法。将读与写有机融合,将内容与形式完美整合,在群读类学教学中真正落实一课一得。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群文阅读;单元整组教学;读写结合;校本课程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使得阅读教学有些急功近利

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老师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课文嚼得烂、嚼得透,应付考试,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十分有限。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比如:每个学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究竟适合读哪些好书,教师缺乏引领;读书后的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否则会导致很多学生的应付;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很难真正能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3.课内外阅读脱节,没有有效的时间安排

n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地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没有进行有效地拓展,课内课文中所得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所得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我们的语文教学,最令老师头疼的仍然是阅读和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厌读怕写,缺乏良好的读写习惯,读与写、讲与练、知识与能力脱节。

二、结合教材,群文阅读,读写结合策略

(一)深入分析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对群文阅读再认识

“所谓群文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以五年级群文阅读主题“情暖人间”为例,课堂教学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课题研究中强调使用“略读浏览表”“导学单”和“画知识树”等工具辅助教学。在给学生充分的分组阅读后,进行课堂汇报交流,老师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操作,即“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和“主题拓展”。教学过程有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但读写结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运用。

2.群文阅读教学的普适性与特殊性分析

结合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尽量制作可选择的群文阅读选择,做到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群文阅读,避免对学生学习造成过度学习的伤害。以六年级群文阅读主题“人与动物”为例,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本组选编的课文,课内四篇,课外四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通过阅读学习,认识到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智慧和情怀。动物和我们共同属于一个家园,我们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的分析

群文编组时应注意了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①梳理“议题”,满足教育需求;②自建逻辑,自圆其说;③激励合作,满足探究。在教师的精心示范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并且最终成为“自觉组元”“主动探究”“勇于分享”的学习者。以鹿老师的汇报课为例,在群文编组时注重自成体系。

(二)小学高学段群文阅读策略分析

1.改进读文方式,提高群文阅读速度

第三学段群文阅读,学生在一节课里要读五六篇篇幅较长的文章,因此,应改进读文方式,教给学生速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①由朗读向默读发展。②由音读向视读发展。③由通读向跳读发展。

2.点拨读文策略,发掘群文阅读深度

第三学段学生积累的字词量为阅读扫清了障碍,但阅读方法还较为单一,多以被动接受为主。可在群文阅读中,结合多文本丰富的组合线索、紧密的逻辑,点拨策略,让学生学会自行对比、分析、判断,将丰富的文化信息融会贯通,拓宽阅读面,发掘阅读深度。

(三)阅读与习作关系再认识

群文阅读指导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好求同与求异、速度与效率、精读与略读、投入与产出、得法与获益、课内与课外、局部与整体、原作与改编、读薄与读厚、片段与全文、情趣与方法、思考与倾听、熏染与应试等之间的关系。

在群文阅读中学习写作教学研究针对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不会写、不愿写的问题,根据学生生活的内涵分别通过听读吟诵、解读积淀、品读评赏、游戏作文、活动作文、综合性学习作文等几种训练形式,激发阅读、习作兴趣,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教给习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写作文;激活习作内需,使学生习作从产生兴趣、到感受乐趣、最终成为一种志趣,从而实现在教材中学写作这一总体目标。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底层写作”; 命名的置疑; 认知的焦虑

“底层写作”对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进行关注,在给以道德同情的同时又以积极的民生意识显示出它直面现实的勇气。与此同时,“底层写作”在命名问题上饱受争议。而且,从长远来看,“底层”的说法,也只能是个权宜之计,它由此所表现出的当下社会认知的焦虑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底层写作”出现的背景

“底层写作”的出现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密切相关。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中国社会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异、弱势群体问题等显现出来并成为社会热点。面对这种状况,文学创作整合了党和政府“底层关怀”的主张,反映这些问题为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多,很多权威性的文学杂志也都有意识地开始刊登具有这种倾向的文学作品,“底层写作”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底层写作”的出现还有其更深层次的文学背景。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纯文学”创作进行了写作手法和技巧的大胆尝试,文学性的作品和个性化的写作大量出现,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减,中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小说的创作慢慢地远离了大众的视野。在这样的文学状态中,“底层”的描写缩小到很严重的程度,“底层”写作的概念也近于模糊或被个性化和文学性的写作所遮蔽。人们逐渐对文学的意义进行反思,随着思考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学必须走出“纯文学”的象牙塔,在寻求艺术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并反映社会现实,真正反映民众的喜怒哀乐、体恤民生疾苦,发挥文学对现实的关照作用。“底层写作”的出现可以说是就是为了承担这种责任的“应运而生”。

二、 “底层写作”的审美特征

1、“苦难叙事”中的道德同情和道德同情中的精神特质

“底层写作”描写的对象大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为生活所迫的和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小说内容也是对他们生活的描摹和刻画。其中,作品中描写的最多的是他们苦难的生活。如在《松鸦为什么鸣叫》中,伯纬经历了多次背死人(或车祸伤者)的过程,每一次过程都是一种苦难的历程,陈应松对伯纬的生活进行了苦难的极致书写,向我们展示:手掌的残存不会磨灭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意志,反而让人生活得更为有价值,这就是陈应松“苦难叙事”中的道德同情。

“底层写作”的大部分作品是对苦难叙事中的道德同情,但是,在这种道德同情中“底层写作”“并没有沉湎于苦难叙事的泥淖,而是有了更多的精神特质”①。相对于自二十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和革命文学对苦难的书写来说,“底层写作”不再是通过对小人物的或一小群人的生活关注而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和整个中国的高度,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通过对底层生活的切身体验或实地观察来对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进行摹写和道德关注,并呼吁全社会来解决所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范小青的《城乡简史》中,王才因为一本小市民的账本大胆地做出了一家进城的决定,他要改变的不是自己的封闭,更重要的还有他的后代王小才和王小才的后代,让他们都过上文明的生活,而且,他想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而是在城市的文明的召唤下的精神追求。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苦难,而是农民勇于改变落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文明生活的精神。在《太平狗》中,陈应松在写太平狗在城市的遭遇时,也揭示出像程大种这样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艰难和他们所承受的鲜为人知的精神苦难。相对于他们简陋的物质条件而言,他们所承受的精神苦难更令人触动。作家对“底层”精神苦难的描写,显现出“底层写作”在道德同情中所具有的精神特质。

2、直面现实的社会批判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对所关注的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底层写作”进行了直面现实的描写和批判。有的作家把描写城乡差距作为主要描写内容,并将农民工作为主要写作对象,如陈应松《松鸦为什么鸣叫》《太平狗》《马嘶岭血案》等;有的作家主要描写在乡农民的琐碎生活,如王祥夫《菜地》《婚宴》《红包》等;而像范小青的《城乡简史》这样的作品就是在中立立场中描写着城乡差距的种种,无声地表达着对农民进城这一社会热点的看法……一方面,他们关注并描写了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提出了城乡差距这样一种显在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在描写和揭示这种社会问题的同时,进行了直面现实的社会批判。

三、 命名的质疑和认知的焦虑

“底层写作”,首先在命名上就存在着争议。而且,从长远来看,“底层”的说法也只能是个权宜之计。它由此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认知的焦虑也值得关注和思考。

1、带有阶层观念的命名

社会的急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出现了不同的阶层。“底层”这一观念,就是人为地根据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而进行的阶层划分式的命名。因此,“底层文学”的命名不再像“先锋文学”和“新写实文学”那样是一种对文学自身品质的描述,而是在极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社会性质的命名。 “底层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的基本架构就是对这种阶层观念的显现。

从取材和内容来看,“底层写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包含了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架构。这种城乡的二元对立包含了城乡人的对立、城乡人的文化的对立等内容:

(1)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对立

在“底层写作”反映城乡差距的作品中,乡下人进城后,城里人大多以较高的姿态对待乡下人,工作的不屑、态度的恶劣,而他们间价值观念的差距更使他们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城里人看不起乡下务工者,乡下人因这种偏见对城里人心存误解。他们之间这不信任的相互关系是他们产生对立的原因所在。在孙惠芬的《天河洗浴》中,在火锅店里,吉佳所感受到的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对立显而易见,而这种对立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大程度上还来自精神上的煎熬。

(2)文化人与非文化人的对立

相对于城市人的生活,乡下人的物质生活普遍贫乏,而相对于物质上的贫困而言,他们在文化上则更为贫困。在乡下人进城的过程中,这种文化上的差距就造成了文化人与非文化人的对立。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很少光顾城里文化设施、很少接触文化性质的娱乐和休闲。繁重的工作和生存的重压,让乡下务工者在漂泊中产生了许多心理不适,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他们作为文化人的对立面,与城市的文化人形成了冲突。

“底层”这一称呼本身就有着较强的政治性和阶级观念,还存在着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关怀和同情因素,是作家作为中产阶级站在高处俯视“底层”的阶级同情和怜悯。

2、“鲜明的社会问题指向”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文学的期待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盗墓、玄幻、动漫、股市商界风云、小资爱情等具有娱乐休闲性质的文学不断出现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各种具有个性化的写作也得到了泛滥式的书写。与此同时,社会的急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底层写作”及时关注着这些社会的巨大变化,并将写作的矛头指向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

这样的写作使作家对现实的关注增强,尤其体现在对社会热点如弱势群体的关注上。道德感的增强使作家社会责任感得到极大程度的体现,作家也已经与社会达到很大程度上的和谐。像作品所反映出的城乡差距、贫富分化、农民工进城务工等问题都是很好的尝试。因此,相对于消费主义文学写作和各种个性化的写作而言,“底层写作”的命名具有“鲜明的社会问题指向”②。

3、社会功用价值的过分强调

“底层”的命名更多地强调了社会的功用价值,“纯文学”的理念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消解。“底层写作”并不是一种纯文学现象,它与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有着不可割裂的紧密联系导致了它的命名在文学性上的弱化。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底层写作”关注的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一方面,“底层写作”记录着社会转型期间底层民众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并且以文学的方式揭示出了中国社会底层的一系列问题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有助于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另一方面,它又在描写和揭示这种社会问题的同时,进行了具有人民立场的道德批判。“底层文学”成为了一种承担了社会教化功能的批判。

4、关于知识分子写底层的问题

从文学的目的性上看,底层写作立足于中国当下现实,是对“纯文学”弊端的一种矫正,与此同时,它远离模式化的写作和对大众消费心理的简单迎合,在叙事模式、表现方法的扩展上都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底层写作’所应该引发的,是作家的精神良知与责任感,是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对公共领域中道德价值的维护,由此可以给萎靡的‘个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以一点改变,对社会的道义状况也是一种促进。”③作家对现实的关注增强,特别是对社会热点如弱势群体的关切上。道德感的增强使作家社会责任感得到很大程度的展现。作家已经与社会达到很大程度上的和谐。像“底层写作”所反映出的城乡差距、贫富分化、农民工进城务工等问题都是很好的尝试。

但是在文学是不是应关注社会底层和怎样去写底层上这两个问题上,“底层写作”的创作存在问题。写作必须将写作融入当下的社会中,获得相应的底层经验。陈应松和刘庆邦等人的“底层写作”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见闻的基础上的创作,但时隔那么多年,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生活的融入,他们现在的创作也不可能完全真实反映当下底层生活的原貌,更不用谈底层生活经验缺乏的作家了。更值得思考的是,很多作家以一个城市人的身份,思索乡村融入问题的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反映社会问题的偏颇。因而,作品中人物的乡村立场与维持的乡村精神坚守的艰难和作者对这种现象的介入的实际可能性问题也很值得探讨。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孟繁华:《“底层写作”:没有完成的讨论》,《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4

日本松居直先生认为,我们呈现的绘本,只是“绘本的入口”,真正的绘本是孩子阅读时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一本。那如何借这个“绘本的入口”,让学生在心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我们必须指点一些基本的路径给学生。

一、单册绘本读写

1.绘本读写中的“读”。

(1)如何读图。读图重在培养学生的“图感”。线条的粗、细、弯、直都在述说着故事。粗、直的线条,能给人刚硬、锐利、严峻和秩序感,细、弯的线条则给人柔美、平和、温馨的感受。再如构图,往往通过画面中各种物体的位置、轨迹、视角、比例等,借此营造空间场景,表现整体局势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故事书的封面,往往会把故事主角或重要元素置于画面的中间,凸显绘本的主题。通过角色的位置关系,体现人物的尊卑、态度、心情等。如《鸭子骑车记》里鸭子遇到小老鼠那张图,鸭子居于上方,占据了一半的画面,小老鼠缩在左下角,还不及鸭子的一个脚掌大。这样的构图安排,生动地表现了角色内在的心理状态。

又如颜色,也会牵动读者的感受与情绪,通过色彩认知上的联想,理解作者要传递的想法。暖色系列给人温暖的感受,绿色给人生机勃勃的联想,黑色给人阴森、可怕的感觉等。如和死亡相关的绘本,大多是用黑色或灰色来表现,传达害怕和恐惧的情绪。

细节能带给读者发现的乐趣,促进愉快的持续阅读。很多细节是作家有意为之,暗示作者的意图,带领读者走进故事,更深入地感受故事。读图的切入点还有很多,如造型、象征等,就不再一一赘述。总之,看图有“看”法,才会有想法,有想法才能学有所得。

(2)如何读文。绘本中的文字,是另一种信息源。因“绘本是成人读给儿童听的读物”,所以,绘本的语言具有音韵美。读文的方法有多种形式。

第一种,教师读,学生听。教师绘声绘色地边翻页边读故事,学生会随着教师的讲述,悠悠然进入故事的世界。绘本中的图像是静止的,可是学生听着老师讲述故事,看到的绘本图像就会生动地“活”起来。“用耳朵听来的语言,不断地使画活动起来,形成更为广阔的世界。孩子就是这样来体验绘本,体验着自己创作出绘本的故事世界。这种体验实际上触及了绘本的本质。”

第二种,教师和学生一起读。教师和学生一起读,能创造出欢乐的阅读氛围。但,这种方式不适合把故事从头读到尾,更适合读故事中的某个精彩片段。如《和甘伯伯去游河》中的小动物在船上乱踢乱咬、乱踩乱跳导致船翻了的那个片段,在师生共读中,学生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音韵美和故事的内涵。

第三种,学生读。学生读片段,一般富有节奏,或者有明显的语言特征。如《好饿的毛毛虫》中,有这么一段:“星期六,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蛋筒,一条腌黄瓜,一片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红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除了“截”这个量词,语句中的数量词和事物,学生生活中都接触过、使用过,读起来不会有困难,再加上前面教师的朗读示范,让学生阅读这个片段,能激发他们挑战阅读的,感受“我会阅读”的喜悦。

2.绘本读写中的“写”。

低段的学生,识字量不大,会写的字更少。如果一味要求他们用文字来书写自己阅读中的发现、体会、感受等,会挫伤他们读写的兴趣和积极性。“写”重在阅读后触动心灵的敞开。在绘本读写中,“写”是一种灵活的形式,有时是演,有时是说,有时是做,有时是画……也可在“用身体写作”的基础上,再用文字记录下来。不同的绘本,读写活动在课堂中的实施也各有不同。

(1)“读――编――写”。绘本中的图画就像一座座“桥”,连接着文字内容和读者的心。好的绘本图画,就似活了一般,读者从图画中捕捉到的不是定格的图像,而是“有音乐流动感”的画面,这一张张图画是文本的延续和诠释。

每一个学生都是读图的天才。以“图”为主导型的绘本中,文字不多,但图画精妙绝伦,给儿童新鲜的视觉享受。图画里蕴藏着的“秘密故事”,带给他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出人意料的构思。运用图画的张力,引导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用鲜活的文字让画面立体、灵动起来,写出“原文本”未表达的故事。

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经典绘本,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用文字讲述的,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萝丝穿过院子、绕过池塘……简单描述了萝丝散步经过的地方。还有一个是用图画讲的狐狸追逐母鸡跌宕起伏的故事,文字里只字未提的这只狐狸,它上蹿下跳,跟在母鸡萝丝的屁股后头,一心想把它吃掉,可是却倒霉透顶,出尽了洋相。文字的简洁平淡和画面的丰富有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读来令人捧腹。课堂上,教师和儿童一起阅读,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再让儿童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笑的场景写一写,他们定会兴致勃勃,洋洋洒洒,一蹴而就,且文字中会洋溢出阵阵笑声。

像这样,文字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图画隐含着更丰富的另一个故事的绘本还有很多。如美国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瑞士莫妮克・弗利克斯的《无字书・大风》等等,都是文字非常简洁甚至没有文字,但是从画面里却可以读出一个又一个趣味十足的故事。这样的绘本能够使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儿童有话可写,又能写得兴味盎然。

(2)“读――说――写”。很多绘本,用精简、有韵味的优美文字来铺陈故事。这样的一种文字叙述,不但能打动儿童的心,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诗文。绘本故事的主旨不是家长或教师说教给儿童的,而是儿童在听、读故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发现、去思考、去感受、去言说,自然而然地感悟到的。

《逃家小兔》就是一个经典的范例。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妈妈在幻想中,用语言玩追逐的游戏。小兔说它要跑走了,兔妈妈说:“你要是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一场欢快而奇特的语言对话游戏就这样展开了: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 “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

妈妈和小兔子之间富于韵味的奇妙对话,构成了这个诗意盎然的小故事。小兔子还会变成什么呢?兔妈妈又会怎么去追呢?儿童在阅读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模仿绘本中的语言格式,围绕故事主旨,进行“变、变、变”。

儿童在读绘本的时候,是没有故事主旨概念的,他们能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到故事的主旨,但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儿童“续写自己故事”的机会,让他们根据主旨,采用绘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把绘本语言迁移运用到他们自己熟悉的、相似的情境中,实现语言的学习迁移。这种选择性的模仿,不是对绘本语言的机械模仿,也不是在强化和训练的情况下发生的,乃是正常的自然情境中发生的语言获得模式。这样获得的语言既有学习和模仿的基础,又具有新颖性。儿童不但积淀了富有童趣的典范语言,更为重要的是,愉悦了心灵,丰满了精神。

围绕故事主旨,采用重复段式的表现手法,可以进行读写的绘本故事也有很多,如《小猪变形记》《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

(3)“读――猜――写”。一本优秀的绘本,一定有一个好看的故事让儿童着魔,他们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故事有情节,有悬念,有一个又一个的因果关系隐藏在故事里,就像一个个预先设计好了的问与答,能激发起儿童的好奇心,邀请读者参与到故事之中。塞缪尔・约翰逊曾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孩子的好奇心总是非常强的。他们总是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寻找未知的答案。”绘本故事创设的悬疑,令儿童乐此不疲地猜测,每个儿童都希望自己所猜测的和绘本描述的一致,他们表达的热情空前高涨。

《苏菲生气了》这个绘本故事,讲一个叫苏菲的小姑娘,因为姐姐抢了她的玩具,妈妈还帮姐姐说话,她非常非常生气。绘本中用了“竖起的头发、狮子、火”等形象,来表现苏菲愤怒的情绪,而后出现了两幅图画,文字描述是:“苏菲现在是一座火山,就要爆发。当苏菲生起气来――真的真的生起气来……”

苏菲真的生起气来会怎样呢?故事讲到这儿,孩子的心会不由自主地被“拎”起来,内心在揣度,在猜测,在根据自己的生气模样编织故事。

每一种猜写都透着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从心底滋生出的是属于他们的那个故事。绘本中的省略号,往往会出现在前一页文字的末尾,给儿童提供了猜测的想象空间。《爷爷一定有办法》《有个性的羊》《小猪变形记》等绘本,无不如此。

(4)“读――辨――写”。绘本的创作主要是面向低龄儿童,因而情节会比较简单,一般是围绕主人公讲述一个故事。但在故事的配角身上,往往还会隐藏着更多有趣的故事。这些“配角故事”,就是可开发的写话题材。儿童阅读完绘本故事后,教师如能创设情境,把主人公经历的某个情节、某个片段“转移”到配角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儿童对这样的假设,是非常乐于挑战的,写话的兴致就会在瞬间绽放。

《笨拙的螃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后来,章鱼被水草困住,尼尼用大钳子剪断水草,救出了章鱼。原来,笨拙的大钳子也有很管用的一面。从此,尼尼终于不再嫌弃自己的大钳子了。

故事中的配角章鱼、水母、乌龟最大的缺点在哪里呢?这些缺点又会怎么变成优点?讲完螃蟹尼尼的故事,教师就可设计“章鱼嫌自己喷出来的汁液黑,太脏了,要把汁液变成无色的”,“水母觉得自己的触手太多,把脸都遮住了,要把触手都去掉”,“海龟觉得自己天天背着龟壳,太累了,想把龟壳拿掉”三个话题,让儿童辨析:它们的想法对吗,为什么?然后请他们选择一个动物,写一写,劝一劝。

如果说螃蟹尼尼对自己大钳子的认可是儿童初始的学习,那么写“劝解词”就是后期的运用。在“劝解词”的撰写过程中,儿童实现了从一种情境中学习的知识或技能迁移到其他情境中,从而促进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儿童会再次感受到,自己认为难看的、没用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能起到关键的作用,甚至保护自己的生命。

绘本读写的路径还有很多。如“读――绘――写”,即读读绘本故事,根据绘本故事的主旨,推测情节的发展,先画一画情节发展中的某个环节和片段,再写一写主要内容。如《小猪变形记》,小猪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儿童会画出变成鱼、老虎、蝙蝠等等形状的小猪,再仿照课文的语言对话格式,写一写自己所画的内容。到了二年级,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创作绘本了。这种图文并茂的写作方式,学生们非常喜欢。有的学生,甚至到了乐此不疲的程度,因为,他们不觉得这是在写作,而是在玩和创造。

当然,绘本读写还有“读――做――写”“读――演――写”等多种方式。

二、多册绘本读写

多册绘本教学的核心理念也是“发现至上”,发现图画的秘密,发现文字的美妙,发现图文结合中的趣味……提供具有共同特质的多个绘本,让学生在“绘本群”中纵横穿梭,引导他们多角度阅读,多角度收集信息,不断获得发现,再通过交流、讨论,达到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目的。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式的“写”,呈现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收获。这样的绘本群书读写活动,是回归儿童本身、顺应儿童本源、扎根儿童生活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儿童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和读写实践中,获得读写经验,促进心智的成长。

(一)群书组合的原则

绘本群书读写,教学材料的组织是关键,也就是说,把哪几个绘本该如何放在一起是教学的关键。“为什么选取这些绘本?”“这些绘本之间的读写联结点在哪里?”“这些绘本该如何进行加工、调整及再创造?”等等,这些问题,教师都要有清晰而全面的思考,如此,绘本群书读写才能跳出“书籍数量叠加”的简单模式。

在绘本群书读写中,要明确几个观点:一是“群书”是彼此互相依存、互相交融的学习材料,它们共同作用于读写活动,不存在主次之分;二是“群书”具有某些方面内在的关联性,且这些关联性儿童通过阅读能够发现、认识,并产生新的意义。

绘本群书组合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可联结性。

选取组成“群书”的绘本,在绘本与绘本之间、儿童与绘本之间要具可联结性。这种联结,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

追索联结。根据多个绘本间的人物、情节、语言、图像、主旨等显著相同点或相异点进行联结,在比较中激发学生兴趣。

自由联结。绘本故事同儿童的自身经验相联结。在群书读写中,引导儿童置身其中,享受故事的美妙和读写的愉悦。

2.可对比性。

如果说“联结”是由此及彼的过程,那么“对比”则是对绘本群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目的地进行比较阅读。对比过程,强调儿童发散性的思维。在绘本群书中,要能够选出一两个最能刺激儿童兴奋点的环节、内容,或提出某个问题。

绘本群书的可对比性,容易引发儿童的讨论,甚至争论。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就容易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这样的群书材料组合是最佳的。

3.可统整性。

绘本群书的组合,还要关注到可统整性。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或用自己的方式对绘本群书作比较赏读后,可以得出整体性的结论,将原来不同绘本中本无联系的若干信息,经由联想、类比、分析后重新加以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优化信息群。

(二)群书组合的方式

有了这样的组合原则,我们就会设计出多种绘本群书读写的组合方式。

1.同一作家系列作品的组合。

每一位作家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绘画风格。在系列作品中,这种风格的传承和运用会更加明显,表现在人物角色相同、叙述方式相近、绘画风格一致等方面。这种相同或相似的呈现方式,近似于文学作品的反复手法,利于儿童在阅读比较中发现。在这种可预测的比较阅读中,不断地发现,乐此不疲,语言和思维均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2.不同作家相同主题的组合。

很多绘本,虽然作者不同,但是反映和表现的主题却完全相同。如“自我认知”“爱护环境”“亲子感情”“认识死亡”等。每一个主题,都可以罗列大量的优秀绘本。一次主题群书读写,犹如把儿童带进一个绚丽丰富的世界。

对不同作家相同主题的群书进行读写,便于帮助儿童建立一种鲜明的主题意识,逐渐体会到阅读是有明确意识的,从而逐渐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培养儿童理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3.比较式赏析读写系列组合。

选择相关的绘本,就某一个点,进行比较式的赏析与读写,也是绘本群书读写的一种组合方式。

(1)关注人物形象的比较读写。庆子・凯萨滋的《我的幸运一天》和阿兰・麦特《挖鼻孔的大英雄》组合。这两个故事都是讲小猪如何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小猪的冷静、智慧令人印象深刻。

(2)关注故事情节的比较读写。还以《我的幸运一天》和《挖鼻孔的大英雄》组合为例,这两个绘本故事除了人物形象相似外,故事情节也极其相似,都是讲小猪被敌人所抓,小猪动脑子想办法,最后逃离魔爪。故事情节非常相似,只是采用的逃离方法不同。

(3)关注绘画风格的比较读写。日本新美南吉创作的《小狐狸买手套》,在我国市场上,就有多个版本的绘本,有黑井健图、彭懿翻译的《小狐狸买手套》,还有若山宪图、崔维燕翻译的《小狐狸买手套》。画家不同,绘画风格不同,细节处理不同。把这样的绘本放在一起阅读,儿童的发现会让我们惊叹。

(4)关注叙述方式的比较读写。英国罗伦・乔尔德的《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和英国艾伦・杜兰的《汉堡男孩》,这两本图画书都是讲挑食儿童的故事。《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讲了一个叫查理的男孩,哄妹妹萝拉吃东西的故事。故事就在兄妹之间俏皮、充满想象力与游戏色彩的对话中展开。《汉堡男孩》也是讲一个叫维尼的小朋友除了汉堡什么都不吃,结果变成了巨型汉堡后发生的一系列惊险故事。故事想象丰富,惊险刺激。两个绘本以挑食为主题,但是表达方式截然不同。

(5)关注思辨色彩的比较读写。美国琼・穆特的《石头汤》和美国德瑞克・莫森(文)、泰拉・葛拦罕・金恩(图)的《敌人派》组合。《石头汤》讲述了三个和尚来到一个饱经苦难的村庄,用煮石头汤的方法,让心肠坚硬、不愿接纳任何人的村民们懂得分享,明白付出越多回报越多。《敌人派》则讲述一个小朋友如何将自己的头号大敌人变成好朋友的秘诀。这两个故事都是从心灵的封闭走向开放,从坚硬转向柔软,思辨色彩浓郁,具有生活指导意义。

(6)关注绘本主旨的比较读写。德国赫姆・海恩的《最奇妙的蛋》和日本中川李枝子(文)、山胁百合子(图)的《古利和古拉》组合。这两个绘本,除了赞赏、爱、快乐等主旨外,都有一份对创意无限的追求。《最奇妙的蛋》,传递出“奇妙”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都是值得赞美的。《古利和古拉》故事的创意就像泉水,汩汩流出:做蛋糕场地选择的逆向思维――把材料拿到现场做。鸡蛋壳可以做成什么呢?吸引着儿童边读边围绕主旨放飞想象。

当然还有其他不同的角度,如“语言风格”“故事结构”等,只要是儿童有兴趣的,都可以作为群书比较读写的关注点和切入点。

(三)群书读写课堂实施方式

绘本群书组合,侧重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读写活动的形式也会多种多样。即便是相同绘本的组合,也可以从不同的读写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决定了低段绘本读写的教学实施没有固定的方法。根据儿童对群书的反应过程,群书读写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承接式。

承接式一般有着相同的主题、主旨或核心概念等。前一本书侧重对主题、主旨和核心概念等的理解,后一本书要侧重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如《最奇妙的蛋》和《古利和古拉》的群书读写,通过对《最奇妙的蛋》的阅读,重点理解“最奇妙”这个核心概念,再运用《古利和古拉》最奇妙的想象,让学生说写属于自己的奇妙故事。

2.并列式。

并列式一般主题相同,风格相同,表现方式相同,这样的组合一般出自同一作家的同一类作品。如《我爸爸》和《我妈妈》的群书读写,让学生自由选择读,更喜欢妈妈的读《我妈妈》,更喜欢爸爸的读《我爸爸》,读完后交流,并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3.聚合式。

聚合式是通过阅读多个文本,发现“奇”“崛”之处,思考“奇”处之巧妙,“崛”处之必然。由这样的思考路径,创编另一故事的结局。如“鼠小弟系列”,师生共同阅读《鼠小弟,鼠小弟》《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发现故事结尾的妙趣,再阅读《鼠小弟的小背心》,思考如何让垂头丧气拖着被拉得像绳子一样长的鼠小弟开心起来呢?说说、画画、写写故事的结局。

4.总分式。

总分式是一本带多本的群书阅读,所选群书一般表现方式相同,或叙述结构相同。可以师生先共读其中的一本,从多个角度讨论故事的结构或表现方式等。如师生共读《这是谁的肚脐眼》一书,从“一直变”“一直不变”“突然变”三个角度去探索,发现绘本故事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尝试阅读《抱抱》,交流三个角度的信息,发现绘本创作的秘密,尝试创编简单的绘本。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5

一、分层教学模式内涵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

二、初中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原则

写作是人用大脑思想描述客观世界,利用文字工具对主客观事物的综合描述,彰显人在客观世界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说,个性化写作是人特有的主观思维,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人的认识水平会不断提升,拓宽个人思维的认识领域。结合现作发展状况,写作中的个性化写作具有如下特点。

1.主观原则。写作是各种文字语言描述,需要主观意识元素作为支撑,才能对客观事物产生明确的认识,写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文字内容,这是现代文字创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同时,个性化写作是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什么样的意识决定着最终的创作思路,中学生要肯定主观意识的应用价值。任何一种个性化写作都是以主观思想表现出来的,写作过程也需要不同的思想意识作为指导中心,以筑造出多个不同的作品形式,表达个人对写作内容的综合认识。

2.思维原则。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发展阶段,社会群众环境与国家社会改革密切关联,这决定了个性化写作具有社会化特点,任何文章写作都离不开社会主题。“社会环境”是决定一个人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变化必然带来群众主观思想的变动,这就奠定了个性化写作的社会性特点,以现实社会为中心进行创作才是根本原则,才能反映大众的心理状态。写作中,要保持个性化写作的前后统一,讲究文字内容的一致性,才能给读者带来独特的文学艺术感受。人生道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个性化写作从初始阶段到成熟阶段都要经历具体的过程,保证写作出符合个人主观思想的作品内容,与时代环境、社会准则、人文思想等基本内容相互统一。

3.指导原则。以文学作品创作为例,当代文学作品数量不计其数,而真正吸引读者的作品少之又少,归根究底,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无法全面发挥个人的主观思维。例如,对现代社会的综合预判中,中学生主观思想缺少广泛的认识,导致写作过程出现能动性误区,所写文字内容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事实,这是写作过程中需要调整的。此外,文学作品要靠中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支撑点,才能激发出个人在文学领域的思想认识,从不同角度思考社会变迁、时代转变、思想变革等方面内容,体会主观能动性对写作的指导价值。

三、分层导学下个性化作文方法

基于对个性化写作的综合分析下,文字写作方式要进行相关的调整,以适应语言文学创新发展之要求,体现中国文字艺术的内在蕴涵。写作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客观世界,若将主观思想融入其中,必然会提高文字语言描述的渗透力,为读者呈现更精彩的文字内容。根据课题研究成果,现代文字创作要结合主观意识及客观条件,坚持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创作出更优秀的文字作品。当前,国内文学创作都在倡导持续改革特点,以新思想为指导的写作方式得到推广与使用,阶级传统写作思想意识不足问题是很关键的,意识决定着实践,以科学个性化写作为中心,不断优化写作方法是改革创新的根本。

1.创造性。除了从早期诗歌文学创作中体会个性化写作外,当代文学作品开始注重个性化改造,倡导自主创新模式的普及应用,体现中学生个人的思维意识,表达对客观事物描述的各种看法。创新是推动时展的先进动力,任何事物只有坚持创新改革,才能体现出其时代价值,才能彰显社会变革的主流趋势。在个性化写作表达情境下,中学生要注重创新思维的灵活应用,在遵循客观事物规律的基础上表现个人的思维,让个人主观意识在文字描述中得到体现,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2.广泛性。当作是需要创新改革的,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才能显现出各种文化意识的内在含义,让中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进行创造。例如,现代文学注重社会性意识变迁,主张把最新社会动态作为主观意识进行表达,进而体现出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相互融合,表现出社会思维与主观思维的相互统一性。写作阶段,中学生大脑思维里要懂得知识领域的广泛性,任何题材、内容、主题都是个性化写作的客观反映,都能表现出各种写作意识,如何在广泛素材中利用知识资源,是写作前后片需要顾及的问题。因此,在脑力创作阶段,中学生要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资料,广泛思考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思路,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民生新闻;特点;素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写好社会民生类新闻应了解其特点

1.平民化色彩浓。民生新闻就是要关注群众的生活、记录他们的生活,报道他们生活中的事情。近年来,我国对民生的问题也非常的重要,也下达要求记者的报道要符合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个原则让我们记者的新闻写作偏向于民生,尤其是最后一个原则。这一原则提出后,新闻界实行了大改革。比如央视,在新闻联播的三十分钟中就有所体现,以前的新闻报道中更多会集中在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国家的政策、国际的大事以及国家的什么政策和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改革的过程中,新闻联播的内容更加贴近于百姓,国家领导人的露脸少了,群众的新闻多了。

2.服务性强。新闻的本质也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它的任务就是传播信息。这里的服务性强就是民生新闻是为群众提供服务的,群众通过新闻可以得到一些和自己有帮助的信息,或者是能够帮助其它人。我们可以看见很多报纸中都会一些寻人启事、寻物启事,还包括天气预报等。在一些节假日的来临,他们还会提供一些旅游的线路。现在在群众的口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事找记者”,这是记者莫大的殊荣,也是新闻服务性很强的体现。

3.报道领域宽。群众本身就是一个很广泛的群体,他们的关注点和爱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民生新闻的内容也会呈现复杂广泛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一个受众的需求。民生新闻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民生的新闻报道就是要将国家大事和国际新闻同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用平民化的角度看待和分析这样的事件。

二、写好民生新闻应具有的素养

1.具有忧天下的人文素养。我们面对社会出现的问题,要带着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来对待,而不是旁观者冷漠的态度。没有关注民生的忧患意识,记者是做不好新闻报道的。虽说,新闻要求的基本原则是真实,记者要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发生的事情,但是,记者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也十分必要,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央视在每年的年初都有这样的一个节目,那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众往往也是被这些人物的事迹感动的满脸热泪。我们之所以能被其中的报道所感动,其中重要的是节目在报道的时候,工作者是以一种以情动人的方式报道他们的事迹,报道者本身就拥有一颗热血的心,不然他的报道是不可能打动观众的。

2.处处留心,要敏感。很多初人新闻行业的年轻记者,常常是苦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报道。其实,新闻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发现。著名的艺术家罗丹这样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记者也是艺术家,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新闻报道的方式来发现和报道生活中的美,以弘扬真善美作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来引导人们的思想。我们在乎时看电视、看报纸、和朋友聊天喝茶的时候都可以仔细观察。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记者看见一个“周易研究所”非常的好奇。于是走进去深入的调查。然后发现这只不过是挂着周易的名字进行算命的骗局,记者揭露并报道了这个事件。这个记者的行为就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闻。

三、写好民生新闻的技巧

1.题目要首先吸引读者。民生新闻的写作方式和传统新闻的写作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读者首先看到的是新闻的题目,我们在拟定新闻题目的时候可以采用修辞的形式。新闻题目恰当的使用修辞,可以很好地凸显新闻内容,也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些修辞大家都知道,就是在作文中常讲到的修辞方式:比喻、比拟、对偶、排比、映衬、借用。还可以利用问号设置悬念,比如,“姑娘十七八为什么长黑牙。”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2.导语形式采取新形式。新闻的导语是简单介绍新闻内容,读者要不要继续的看下去关键就在新闻导语的内容够不够吸引读者兴趣。所以,新闻的导语在新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导语写作方面要打破原有的形式。比如,导语可以采用散文化的形式,以一段优美的文字来引导整篇新闻,让新闻充满韵味。还可以采用故事化,用说故事的方式,来写导语,使导语更加引人人胜。还有一些方式包括:导语镜头化、导语动态化等,需要大家慢慢摸索。此外,导语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吊足读者的胃口。

3.内容形式要丰富新颖。接下来就是新闻内容的描述,在新闻叙述的时候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是最令人关注的,这直接关系到新闻是否真的传达记者想要表达的事情。新闻内容的写作可以故事化的形式进行描述,内容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等形式。还有以人物作为新闻的写作中心,围绕人物介绍他的环境和发生的事情。另一种方式就是情节化,以情节的转折和发展作为新闻写作的线索,按照这样的线索叙述,很有情节感。当然叙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需要大家在写作的同时,自己总结的。新闻写作技巧也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上,形式的创新与新颖对于大众群体需求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未来新闻写作必须注意的关键要素,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新闻作用,只有不断创新新闻形式。

4.结构上传统“倒金字塔”。在传统的新闻写作中,最传统的结构就是倒三角的形式,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读者在看了前面就知道了新闻的重点,下面的就可以不用再看了,这种方式是浪费笔者的墨水。民生新闻的读者就是群众,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要积极突破传统新闻写作思路的束缚,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于新闻的观念不断变化,从单一的传统观念逐步向多元化创新观念转变,新闻写作要树立创新意义与创新思维,而不是按照固定格式和思路,这样缺乏对新闻写作的创新力与活力,要突破传统“倒金字塔”模式的写作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人们称新闻工作者是无冕之王,这是一个很光荣的称号,这个称号是群众赋予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带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投入到新闻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更多地去挖掘生活中的新闻线索,创新新闻的写作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民生新闻才能越来越有群众缘。

参考文献:

[1]王晓楠.新时期新闻写作研究及其发展趋向探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