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人的作文范例6篇

写一个人的作文

写一个人的作文范文1

女:心诺男收:翌晨

本以为我们可以到永远,可是现实不是如此,现实很残酷,是它故意将我们分开的吧,可能不是它而是我们本来就不是同路人在一起可能只是说说而已。

我们本来就是网恋,一开始还是你先告白,我第一次没答应,第二次答应了,不是因为某些原因,而是我,我故意的,一开始完全出于好奇,想试情的味道,可后来却掉进了爱情的陷阱,让我无法自拔,从玩玩的想法变成了心动(真实的恋爱),我也没想过会这样所以我才没爬出来,因为这味道很好受,你总是说我骗你,我骗你到最后还是为了你,说自己是小姐是因为不想被你看不起,为了圆这个谎言,我已经说了很多慌了,我也曾想不要对你说谎了,我知道我很过分。

后来,我对你说我错啦,你生了一会儿气又开始理我了,好开心,我觉得要和你过一辈子不骗你了,但是不可能啦可能是我骗你骗得太多回不过头了,我们吵架了,我也知道自己错了,开始低声下气的求你原谅我,你原谅我了,这是第二次。我不知道,你在这个群上再说只是名称而已,小费说你人挺好的,我不招她就招了,我才发的招亲。你看见了,当天就跟我吵架了,什么都开始招亲了。。。。。。我去明明只是名字,你不也招亲了月尊王,月王妃是你的妻子,我不是,当时你说的时候我有点心酸,因为只是名称问题我也没太计较,直到你的妃子来找我,说不要再烦你了,我还能说什么只好答应,然后傻里傻气的认了姐姐,呵呵!我开心吗?不开心,而你什么也不说,找个萝莉当然比我好,可爱我没她可爱我想起了一句话:不温柔,不可爱,我一样可以过得很好,我只是无名小卒,在你眼里不值一提,我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祝你们幸福,永远在一起,不要吵架,但是我那天还是抵不住思念,找了你。问你在吗?你不回答,无视我拉倒我不需要你,我们分手吧我终于说出来了,而你却说,好啊,是你亲手放开自己的感情的,我那时哭了我哭了,我说我没有,我只祝你们幸福,我知道爱的最高境界是放手,我懂不要把我当小孩子来看,我求你不要离开我,我不想,真的怕我怕你离开,我的初恋就是你你说过要对我好的,我只好让你说条件,有两个第一个:让小乐原谅我,第二个:我自杀给你看(也就是可不可以为他死)二选一,第一个那简直对我来说是无稽之谈,怎么可能我对小乐发过脾气,她还那么记仇,虽然有原因,但是我知道我错啦,我真的知道,他的妹妹真的很倔,而我却完成不了第一个任务了只好死给他看,我开了视频,好!走,我成功了,呵呵!我自杀成功了,好多血构成了一幅画,而面对的却是你的冷嘲热讽,我不明白她有什么好的,难道就是比我大,长得比我可爱,比我漂亮,无聊,她可以为你死吗?不会吧,就我这么傻,我爱你爱到傻,你说你喜欢我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天真(理解力很差,傻)对啊,我真傻,为你值吗?我去了医院都快贫血了,还不是你一句话,要我死我就死,要我怎样我就怎样,我是你的乖乖女,什么都听你的,现在却只是分手,什么现在还是爱我的,只不过不敢爱了,都是假的,甜言蜜语和承诺被狗吃了,我恨但是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已经分了,好长时间,我变了,我变坏了都是你,你毁了我,让我现在变得像一个坏女孩,人不人鬼不鬼的每天活在寂寞和酒精,安眠药之间,现在却来找我,我不敢了,我不敢爱了,还是小费说的这次可能是真的,我才原谅你了,最后一次,骗了我一次,希望这次是真的,我求上天保佑!可是好景不长,不一会我们再次分开,我伤透了,我不是你的玩具,想玩就玩,更不是垃圾,想丢就丢,最后一句就是你是坏人不值得我爱忘了你吧,这个理由来敷衍我,我已经不知道能不能忘掉了,现在我最大的伤疤就是你给我带来的,深深地刻在心里,我不想哭了,我哭不出来了,我想笑,我笑得出来吗?失恋了还笑的那一定是伤的快疯了,我知道,现在我就是这样了,每天装笑,像傻子,笑没有任何意义了,我变得虚伪了,都是拜你所赐,但是我还是爱你是真的,我也不知道明明被伤透了为什么还这样想,可能是我太过于天真,看上你我没后悔过,网恋终归会失败,明明知道结果为什么我还要试,可能一开始以为是好玩,有一句话很经典,爱情像杯酒,喝过的人想吐,没喝过的又想尝尝它的滋味,地狱般的,虽然一开始是有如天使但后来还是恶魔,楚翌晨我爱你,楚翌晨你是我永远的噩梦,你伤了我的心,把它差点弄碎,呵呵我对你已经死心了,虽然我还是爱你的。

初一:爱的是糖糖

写一个人的作文范文2

他上课特容易走神,勉强听了几下子,心思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老师在讲台上大声讲着,他却歪坐着,眼睛盯着一个地方一动不动,脑子不知道跑到哪个外国去了。

所以,他学习很差,考试时老师让他翻开书抄,他都抄不到二十分。

但是,他每天都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脸上很阳光,全然没有学渣身上特有的委屈。由此,我进行了一番推断:他成绩差,却总有一个好心情,他妈妈对他的打骂应该是很少的,鼓励肯定多于压力。后来调查一番,果然不出所料,他妈妈很爱他,经常鼓励他,还在外面请了私人家教,花了好多的钱。

黄嘉伟心情一好,大家也跟着开心了,因为,他时不时会带些美味跟大家分享。一到那时,他成了班上的大明星,身边围了一大群人,纷纷伸手讨要。

一次,他带了许多个核桃,也给了倪老师两个,结果,老师用扫帚棒把核桃砸开,发现里面都烂了,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像样的桃仁,放入嘴巴咀嚼了一番;桃仁很苦,苦得老师赶紧跑到垃圾桶边吐了。

黄嘉伟就是这么一个实诚的人,他乐于分享,有时,也会向我倾吐他的苦衷。有一次,嘉伟对我说:“汪子谦,我奶奶跟我说,只要我靠及格了,就奖励我三十块钱。”我说,那很好。

过了几天,他又对我说:“汪子谦,我考及格了,但是我奶奶没给我钱。”

“你真的考及格了吗?”我问。

“是的,那是我在家里写的试卷。”

“你在家里写的那张试卷,你奶奶可能认为你是抄的。”

“我没抄,”黄嘉伟说。

“你要在学校里写了,让老师改了,及格了,你奶奶就会相信。”

黄嘉伟努力听着,好似像从我的话语里,得到某种启示。

写一个人的作文范文3

《新作文》杂志:王老师,您的书《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和你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的“青春语文”是什么关系?

王君:所谓“青春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灵性阅读、生命写作、激情生活三条路径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做准备。青春语文的终极目标在于改变、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让师生双方都永葆青春的激情。

“灵性阅读”是青春语文基于阅读教学打通“教法和活法”的探索。“生命写作”是青春语文实践“写作是我们的道场”的现场。“激情生活”是青春语文让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相融,让职业和日常生活共鸣的实践。

青春语文的底座是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系统中每个人的生命状态。只有当灵性阅读、生命写作和激情生活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时候,青春语文,才真正成为了一种语文追求。

《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是我正式出版的第三本作文教学专著,是我借由写作诠释、传递青春语文理念的重要通道。

《新作文》杂志:《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和您的另外两部写作教学专著的关系是什么?

王君:2013年,我出版了《听王君讲作文》(上下两卷),这部书是对我前二十年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在这部书中,我提出了“青春语文”写作教学的十大教学理念:

1.变学生独写为师生共写;

2.变应试写作为生命写作;

3.变技巧灌输为情智促技;

4.变课文示范为经典引领;

5.变校园视角为社会视角;

6.变读写一体为写作举纲;

7.变学科技能为班建动力;

8.变象牙写作为红尘写作;

9.变统一要求为分层激发;

10.变纸质写作为网络点兵。

这部书呼吁的是一种明亮的习作状态。

中学生作文的天地可以很广阔:青春话题、公民意识、荣誉和责任、悲悯和同情……人与社会、自然、自我的关系应该是永恒的作文源泉。青年的写作应该展现青春气息而又思考大问题,应该能够体现胸襟抱负而又敢爱敢恨。少年的写作中一定要能听到对生命的歌唱,哪怕是不太成熟的歌谣,其价值也远远超过了无病和故弄玄虚。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这才是中学生作文的一种境界――这是文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2016年年底,我出版了《青青园中葵――清华附中圆明书院史记》和这本《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一路修行教作文》的素材是近四年来在我的作文课堂上发生的四十个鲜活的故事。《青青园中葵》则是以年级为写作共同体的写作行为、写作成果的记录。总之,这两本书,是对《听王君讲作文》中的青春语文写作理念中观和微观的再实践。

《新作文》杂志:《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王君:这本书中的文字,写于2012年到2016年之间。

2012年,“课堂内外”的《创新作文》初中刊主编彭治旗老师邀请我为刊物写专栏稿。最开始,我有很多顾虑。首先,我担心自己“写不出”。北上以后,困难很多。在教育教学上,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迷失了方向,陷入了精神上的惶恐不安。我担心写不好专栏。其次,对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从南方到北方,我更加绝望。“天下乌鸦一般黑”,应试依旧肆虐,教育哪有桃源?――大家无不是心照不宣,和分数排名赤膊相见,裸地为了“提分”而教写作。中小学哪里有什么“写”?只有“作”。学生的心甘情愿,家长的推波助澜,教师的急功近利,推动着应试战车在南北校园里横冲直撞。青春少年写出来的文章,普遍充满了追逐龙虎榜的铜臭之气,不忍卒读。天下滔滔,若想螳臂当车,我担心自不量力、自讨苦吃!而且,对写“专栏稿”,我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我怕那个“专”字。构思、立意、选材、作文价值观、思想倾向性……是不是都需要专为刊物“量身订制”,都得“讲政治”“讲政策”,不得越雷池一步?而我这样的人,“生来爱自由”。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不写作,但彭主编以“你可以自由写,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渴望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的表态打消了我的顾虑。这个专栏,我一写就是四年。而且到现在,还在坚持。

“自由写作”帮助我疗愈了自己,走出了生命低潮。所以,这本书中,让学生“自由地写”和培养学生“自由的人格”是贯穿全书的追求。

《新作文》杂志:《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的核心写作理念是什么?

王君: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写作是我们的道场。通过写,让孩子们爱上他们自己。

《新作文》杂志:“通过写,让孩子们爱上他们自己”,这个理念很有意思,您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

王君:作为教师,我曾经很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写作起点在哪里?我将带领着学生们走向哪里?

我先研究了自己。这个学生时代考个最次的大专也需要经历“高四”的学习弱者,在后来的岁月里,是怎么经由“写作”而成为了一名在业内认同度比较高的所谓“名师”。在学生时代,我的写作“成绩”也绝算不上优秀,但是后来又是怎么样真正“爱上”写作的?我的写作动力来自哪里?我的写作情怀是怎么熏陶出来的?我的写作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叩问自己让许多问题渐渐明晰: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爱教语文,爱做班主任。校园啊,教室啊,是事故场,但更是故事场。我最初的写,是被这些故事吸引,然后情不自禁地记录。越记录越觉得有意思,越记录越沉醉不知归路。大学毕业后,大家都被社会驱赶,曾经很能写的许多同学被生活的浪潮冲打得东倒西歪,不再有时间写,不再有心情写。我呢,因为一份热爱的职业,因为一份沸腾的生活,反而越写越有劲,越写越会写。开头是“无用之写”;后来发表文章数量渐多,渐渐走向“有用之写”;再后来,不需要再发表文章了,重新回归“无用之写”。到现在,写作已经成为了习惯,成为了爱好,成为了生活必需品了。

因为爱生活爱学生,开始写。因为被肯定,受到激励,勤奋写。因为内心的需要,心灵的呼唤,痴迷写。

写作动力,就是生活动力。写作情怀,就是职业情怀。写作人格,就是生命人格。

再自我剖析得深入一些,那就是――我写,是因为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坚持写了下来,是因为我通过写作,正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于是,我的“写作思想”就渐渐明晰了:不要去“教作”,而要去唤醒写作的激情。

“写作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能力,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只有少部分可教,大部分,无法教。不教写作,但要“促进”写作。语文教师不是写作训导师,而是活力激发师。你用什么样的手段,用什么样的技巧,用什么样的写作状态,让“写”成为魅惑,成为责任,成为习惯,让学生们欲罢不能,这些,乃是“教”的更关键部分。

在这本书中,“我”和“学生”其实是一个写作共同体。我不断启发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我们的写作成为了事业,成为了生命本身的组成部分。

《新作文》杂志:《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这本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内核是什么?

王君:这本书是“手记”。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了四十个作文教学故事,其中涉及到写作技巧的教授,写作积累的促成,写作情怀的熏陶,写作人格的培养等方方面面。这些故事的内核还是写作的主体――学生的成长。

经由写作,学生们更加勇敢和坦诚:这本书里的写作故事,有豆蔻年华、青春岁月的写作辉煌,也有迷茫时代年少无知的写作愚昧,有渐写渐艰、渐行渐困的写作挣扎……大部分故事,非常温馨;但有些故事,称得上惨烈。我们的成长会经历什么,我们的写作就会经历些什么。写作的历练,本质上就是生命的历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追求真诚,而且,渐渐具备诊断“真诚”和培育“真诚”的能力,直面心灵墙壁上不那么容易察觉的污点,自我否定,自我保洁,自我修复。

在这个道场中,我们的第一课,就是忠诚于生活,忠诚于自己。

经由写作,我们更加理性和智慧。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些关于写作技巧的指导,但我的希望是,你能够更多地看到这些技巧背后的东西。我之所以把它们介绍给我的学生,不是因为它们有多重要、多必需,而是因为,在写着写着的过程中,这些技巧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自然而然地被“需要”了,这是我的意念中“写作知识”最好的生长方式。它们“长”在写作的土壤中,是学生们写作生命的一部分,不是被蓄意嫁接的,也不是被粗暴赠予的。它们和学生们的写作智慧、写作情怀是相融的、相生的、相互应答的。

在这个道场中,我因为得到了自由,所以,努力让这自由蓬蓬勃勃生长起来,开花,结果――让她成为学生们写作的理由。学会享受自由,拥有不“逃避自由”的勇气和自信,是这个道场中,我们的第二课。

经由写作,我们最终要走向的终点是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创造、自我成长。

我要让学生们经由写作而爱上自己,于是我成了生活创意大师。我的头脑里有无数的奇思妙想,而且,我负责把这些奇思妙想变为学生们沸腾的当下生活。我努力让他们时时刻刻活在惊喜中。“把365天活成365个样子”后,每一个人,都会在这365面镜子中照到一个更欢喜的自己,于是,他就成为了写作的花,写作的树。反思成为本能,记录成为惯性。我写,是因为我有;我写,是因为我爱!

通过这本书,你会看到我们的作文价值观:你怎么写,你就怎么活;你怎么活,你就会怎么写。写法和活法,天然相互沟通,互相成全。

《新作文》杂志:在前文中你提到了“写作共同体”这个概念,《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对此有涉及吗?

王君:所谓“写作共同体”,就是让学生不再“孤独”地写作,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除了个人自由练笔之外,还可以结成“师生共同体”,师生合作写作。或者组织班级和年级的学生共同参与写作活动,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协同写作,产生“生生不息”的写作成果,互相学习,互相激励。《青青园中葵――清华附中圆明书院史记》就是这种活动的写作成果。

在《一路修行教作文》中,我还介绍了“班级每日微信播报”创作活动,“百家讲坛”创作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很有看点。

《新作文》杂志:你对如何读这本书有什么建议吗?

王君:这本书是我的“一路修行系列”中的一本。它既是一本作文教学书,更是一本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通过写作进行心性修炼的书。你还可以结合我的《一路修行做老师》《一路修行做班主任》《一路修行做女人》,以及即将出版的《一路修行做母亲》《一路修行教阅读》来读。

写一个人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书法艺术;书写;文字;活动;工具;文化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一、“书写”问题的提出

所谓“书写”,即中国古代作为动词使用的“书”。书写,当然是指文字的书写,具体说是指汉字的书写。

在中国古代,汉字发明之后,无论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公共书写,还是个人的学术著作、诗词歌赋、信札往来的私人化书写;无论是儒释道原典文本的形成、诸子百家的著述与整理等原创性书写,还是后人对前代各类著作的阐释、疏解、校注与编辑;无论是作为学术传承、知识积累而进行的文本复制书写,还是为阅读文本、为学习书写技艺而进行的重复性练习性书写;无论是为实用的书写还是为艺术的书写;无论是甲骨、青铜、石头上的书刻还是简牍、缣帛、纸张上的书写;无论是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书写,还是擘窠大字、小字密行的书写;总之,文字的显示的方式、手段就是“书写”。尽管具体书写活动的性质大不相同,书写的目的有很大差异,书写的文本和字迹千差万别,但“书写”——作为人的一种文化活动,作为一种人的一种实践方式,在文字发明创造的几千年中,一直进行着。中国人宝贵的文化创造活动,是真实的历史存在。中国古代有无数著名的和无名的、能书写或善书写的官员、文人、学者、僧人、道士等,给我们留下值得中国人永远自豪的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和无法计算的珍贵书迹。“书者”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庞大队伍,“文本”(包括印刷文本最初也是书写出来的)和“书迹”作为书写活动的结果,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书者”和书写的“成果”标示着中国古代“书写”活动曾经的存在与曾经的兴盛。

书写主体(文人、书家等)和书写成果(文本、书迹)的客观存在,使我们研究“书写”具有可能性、现实性。对中国古代“书写”的研究就不是一个虚空高蹈的虚伪命题。对“书写”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可靠的历史事实和丰富的文献为基础,而且具有多方面的学理根据。对人类“活动”“行为”的研究从来就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人类物质文化活动的研究方面说,农耕史、纺织史、金属冶炼史、造船史、航运史等等文化传播史、宗教发展史,历来是史学家研究的对象。人类文明与文化是通过无穷多样的人类的“活动”合力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向来重视对人类实践的考察与研究。马克思由“商品”入手研究人的劳动、人的劳动价值等,写出了经典著作《资本论》。所以研究人的“实践”、人的“活动”、人的“行为”,具有充分的合理性、正当性和可行性。

黑格尔说:“人的真正的存在是他的行为”,“行为是一种简单规定了的东西,普遍的东西,可以在一种抽象中予以把握的东西”;“行为就是这个行为,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事情自身。行为就是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个人”①。“书写”具体说就是书写者的“实践”“活动”“行为”,“书者”、“书家”之所以成为“书者”、“书家”就是因为他们的“书写”;各类“文本”“书迹”是在“书写”中产生的。“著于竹帛谓之书。”②当我们审视中国古代辉煌的文化创造时,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人的“书写”实践丰富多样、“书写”行为的源远流长、“书写”活动的作品、成果浩如烟海,“书写”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的贡献无法估量。

写一个人的作文范文5

一、“写什么”与“怎么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写什么”主要是就写作的内容而言,即文章用于表现主题或证明论点的材料;而“怎么写”是关于方法的,即把材料组织起来形成文章并为表现主题或证明论点服务的方法。这两者在写作中是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比如高中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劝学》为了论述“学不可以已”的论点,分别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论证“学不可以已”。这三个问题的阐述是写作的内容,是证明论点的材料,而在写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时用了二十个比喻来阐述,比喻论证则是其组织论据的方法。文章中所写的内容和所用的方法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当然其中内容决定方法,方法对内容有促进作用。如《劝学》中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课文先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接着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最后同理推论人只有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课文通过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例子来阐明问题,使得文章和谐统一。

再如写记叙文时选什么材料来写,怎样组织这些材料才有利于抒发感情,表现主题,我们可看看郁达夫《故都的秋》: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在描写这些内容时方法上又融情入景,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碜∽拧保“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郁达夫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所以其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这是郁达夫眼中独特的秋景图。其内容与方法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二、写作教学在解决“写什么”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也要先有写作的素材,然后从素材中提炼出作文的题材,从而在写作时有东西可写。这个素材的来源是生活,但文章中写的东西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所以就要求写作者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作文的题材。对于学生而言,其生活经历还是丰富的,但要写作文时,不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写进作文中,哪些东西不适合写进作文中。这就牵涉到题材的选择了,我们在作文课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抒感、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作文的题材,即教会学生“发现美”。但“美”的评价是多元的,一方面我们要保持学生童心般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流价值判断。这样就涉及到作文教学中“写什么”的引导。比如写母亲,可以选择母亲每天对我关怀照顾的一些小事,如叮嘱我穿衣服、天天要我吃一个鸡蛋等;也可选择母亲给自己买鞋子五六百元眼都不眨一下就买下了,而到书店买书却逛了一圈没买成一本书,都嫌书太贵。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方面她是母亲,有着天下母亲一样的爱子之心和节俭持家的美德;另一方面她是女人,也有天下女人一样的爱美之心。这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事件来写。现在学生中出现的情况大多是不懂哪些事可以写进作文中,所以就出现了无从下笔的窘境。作文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教会学生能根据抒感、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题材写进作文中。

三、在教学生“写什么”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

作文中不能只为了要写什么而写什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写这些的思考。作文课要把“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作文中所写的材料都是为抒感、表现主题服务的,而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独立思维的人,他们也看过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作文课上要把激发学生的思考作为一项教学内容。比如笔者近日听了一节课是讲记叙文如何彰显人物的个性的,教学上有一个环节是要学生以彰显人物个性为目标扩写“他进门喝水”的句子。第一步要求学生“分解动作,精选动词”如“他走进门,抓过水就喝了”,其解释是“抓过水就喝”能突出其性急。第二步要求学生追问“怎么样”,添加修饰词,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抓过水,看都没看就喝了”,也是突出其急躁的个性。在这一步中还要求学生进一步追问“怎么抓”、“怎么喝”、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就喝干了。”接着还是进一步追问“怎么喝”、“干得怎么样”、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第三步要求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如“他心急火燎地(比喻)走进门,好像几天都没喝过水一样(夸张),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第四步要求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如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环境等,如“就要开会了,大家都正襟危坐,不敢大声说话,这时他心急火燎地走进门,好像几天都没喝过水一样,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还大声喊道‘好水’。”在这样的课中虽然把5字通过四个步骤扩写到了68个字,但只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把句扩写得更长,而为什么要这样写则没有体现出来。学生没能真正地认识到“如何彰显个性”。要彰显的个性应该是作者要突出的个性,与情感主题有关的个性,而不能为了写人物所谓的个性而写。

其实,要彰显人物个性既可从正面描写入手,即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等入手,也可用侧面烘托。在实际的作文课中不能只是教学生如何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等,而更应该要引导学生明白在正面描写肖像时要抓住什么特征,为什么要抓住这个特征;如何进行语言描写,为什么要写的人物会说这些话;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可抓住哪些细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会写作,也只有明白这些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作文课的教学内容除了“写什么”之外更应该教学生“为什么这样写”。比如: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鲁迅《故乡》)

对于中年闰土,作者鲁迅写到了脸色变化、脸上增加的皱纹、眼睛、衣着(其别突出其戴的破毡帽)、手等。脸黄、眼肿、手粗、衣单、帽破是中年闰土的肖像特征,作者抓住了这些特征写从而实现了“写什么”的目标,但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鲁迅“为什么这样写”。其实此时的闰土是来见一位童年时的好朋友――迅哥儿。按中国农村的礼俗,说什么也得穿得新一些体面一点的,可是此时的中年闰土却穿的如此寒酸,为什么?因为穷,他没有更新更体面的衣物可穿戴,于作者而言则是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也许这是一个特殊的安排。

另外语言上孔乙已说的“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孔乙已偷换了“偷”的概念,是一种诡辩,也只有像孔乙已这样迂腐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别的书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别的书生不要靠偷书换酒,而孔乙已既穷又懒,不会营生,又死要面子,所以其语言要掩饰内心的无助、心虚,这才说出了违背逻辑的话。

还有动作上朱自清的《背影》,父H过站台买橘子的情节用了一连串表示艰难的动作词语。这可能也是有特殊安排的:过站台艰难又危险,那么正常思维父亲可不要去,可是父亲去了,违背了常理,为何?因为心中有爱,爱的力量让父亲冒着危险克服困难爬过月台去买橘子。越是描写出父亲过月台艰难则越能表现父亲爱子之深。

以上的例子作者不仅抓住了“写什么”还回答了“为什么写”。所以作文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具体的,与情感、主题有特殊关系的材料来写进文章实现“写什么”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明白在写作时该写怎样的人、事、物,或是该写人、事、物的哪些方面才能抒发感情、表现主题,从而实现“为什么写”的教学目标。所以“写什么”的教学阶段应该包含“为什么写”的教学内容。也只有让学生在知识能力上达到这两方面的统一才能说是完成了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中完成了“写什么”之后至于“怎么写”那可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怎么写才能更具有表现力,怎么写才能更具有说服力,怎么写才能更接近作者心中所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语言方面的能力。至于语言表达,因为到了高中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也有一定的人生感受,他懂得用一些修辞,塑造一些情境,添加一些外物烘托等来抒感,表现主题。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是要先处理“写什么”,而不能一味地关注“怎么写”。

比如,让学生写自己家中的一个人,学生写了奶奶。大致文意是这样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总是让自己干活,时而洗碗、时而叠衣、时而收拾房间等等,于是孩子就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奶奶不爱自己。后来孩子去学校寄宿了,发现自己与同学相比,自理能力强很多,这才知道奶奶让自己干活是别有一番用心,是用另一种方式爱自己。对“爱”的理解是多元的,此文中学生为什么要写奶奶总让自己干活的事,为什么要写自己当时的错觉,这里有一个成人眼中的“爱”与小孩眼中的“爱”的碰撞。老师在指导其作文时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思想,另一方面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价值观回到成人眼中的“爱”的价值判断――“爱”不单是一种关心呵护更是一种培养锻炼。在这篇作文中老师不要先考虑“怎么写”即用什么样的语言修辞、用什么样的表达句式等,而更应该把目光放在要表现奶奶对“我”的爱可选择哪些事来写,“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事的问题上来。把握了这些学生就能饱含真情地写作,这个时候老师再作些语言表达技巧的指导,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写一个人的作文范文6

一、搭建教师榜样平台

语文教师要敢于写下水作文。对于写作技巧,篇章结构,从小学到中学,教师已经无数次地在课堂上讲解写作理论,可是效果甚微。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下水试试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写下水作文,这是值得语文教师称赞的。现实的作文教学状况是教师往往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一味地讲解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而已。鲁迅先生说:“写作技巧是没用的东西,只是经验中的经验”。由此看来,我们的语文教师教写作不应该只是教理论和教技巧以及篇章结构这么简单了,而应该为学生做作文示范了。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敢于写下水作文,你才能在讲解写作技巧的时候将技巧转变成写作的实践,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将理论变成实践的作文,让它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本,起一个率先垂范的作用,依托它去影响学生。其次,要敢于让学生评教师的作文。依据写作理论的评判标准,让学生对教师的下水作文作出自己的评价,让学生给教师的作文打分,从中掌握写作技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教师自己也要写得出高质量样榜作文,有几把写作的刷子,使它成为自己引导作文教学说教的本钱。这样一来,教师的作文就有利于学生模仿,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能写一手精彩的文章就是一部最有说服力的写作教材。在这一点上,只要我们长久坚持下去,肯定会有好的作文教学效果产生。

二、搭建激趣褒扬平台

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痛,一到作文课就厌烦,大多数学生就会哀声叹气,这是作文课遇到的普遍现象。学生讨厌这样的事和不愿干的事,试想一下,学生能学好吗?写作文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的确不错,但它是可以解决的。文章是作者情感迸发之物,它不仅仅是靠写作技巧来完成的,有时候是需要靠内心情感的驱动力来完成的。想要学生具有内心情感的驱动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乐于写作、自愿写作、积极的写作、主动写作,第一要解决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作文有用才有趣。人的一生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作文,作文处处都用得着。如,写书信、写总结、写报告、机短信、写产品的广告语、写祝贺语等等。这是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的。如果我们想将来能更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就必须要过作文这一关。作文写好了使人终生受益。作文即生活,生活是活的语言,是交际传递的使者。作文是有价值的,是人类生活交往的语言,只有让它在生活中运用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作文是交际需要的练兵场。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作文有用的意识,学生作文是解决需要而写的,以此形成爱好写作的习惯。

(2)赞美激趣。学生怕写作文,厌恶写作文,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语文教师在长期的作文写作课中引导不当造成的恶果。如,批改作文时评语不讲究艺术,随意打压、妄下断语、乱扣帽子、一无是处等等。这样的评价无疑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形成写作的恐惧症,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写文章?实际上,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删改得多,评语写得多,学生们能认真地去看吗?去研究吗?学生真正从教师的评语和修改中学到了多少东西呢?恐怕教师们都无从考究。据此,我认为,语文教师评改作文之时最好不要一棍子打死,也不要动不动就做无厘头的评判,更不应该“扼杀”学生的观点,对学生出现的各种观点和风格要有包容的心态,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不能以个人的评判标准、个人的喜好和厌恶来衡量学生作文;教师应尽量少批评,多一点肯定和赞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写作环境,以免造成心理障碍。著名教育家周弘老师说过,好孩子是赞出来的,聪明的孩子是赏识出来的。希望我们的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不妨采用鼓励的做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哪怕是一文不值,也要采用温和委婉的语气或者带有商量的口吻提出善意的修改意见,这样一来学生一定会乐于接受,这也就易于解开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结。

三、搭建有话可写平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们经常听到学生们发出哀怨:作文作文,气死人;作文作文,难死人。学生们之所以“气”和“难”,其实就是没有写作文的“米”。然而学生一旦有了写作的“米”,即写作素材,也就解决了有话写的难题。依此看来,作文素材是学生作文有话可写之本,学生作文必须有素材的积累。作文教学也必须解决学生有东西可写的问题:

(1)留意生活,从自己身边积累素材。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摄取生活瞬间,使之成为吸收进来与释放出去的源泉。让生活变成写作的原型。多姿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进行创作的无尽源泉。

(2)将学生带出课室,在大自然中积累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为此,教师要有安排,适当地走出课堂,鼓励学生从课堂外吸取营养,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千世界就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描写生活,乐于写观察笔记、生活笔记、读书笔记。让学生在广泛的空间里自由地挥洒,自由地想像和联想,完成思维与生活的对接,实现思维的升华。

(3)多参加活动,从体验中积累素材。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主要场所。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迸发激情的基础。学生只有善于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

四、搭建理论联系实践平台

上一篇银行营销

下一篇艾滋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