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则新闻范例6篇

写一则新闻

写一则新闻范文1

关键词:古典文学;新闻写作;文旅新闻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在公开讲话、书面文件中引经据典的例子屡见不鲜,体现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其所引用的古诗文常常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 [1]短短几句话,用到“一马平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致广大而尽精微”等多处典故,读来朗朗上口、清新典雅、意境深远。作为文字工作者,新闻记者尤其是文化和旅游行业媒体记者也应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素养,以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充实新闻写作,古为今用,写出既有新闻性、可读性,又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好新闻。

提高古典文学素养有助于新闻写作

作为白话文的一种,新闻写作与古典文学一脉相承,二者在写作手法、写作规律上有很多共通之处。记者尤其是文化和旅游行业媒体记者在写作新闻报道时,常常需要用到古典文学知识。古典文学不仅可以拓宽记者的知识面,更能让新闻报道锦上添花。(一)新闻写作与古典文学一脉相承新闻写作,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按一定的要求,制作成一定题材的新闻作品的过程。传统的新闻写作主要包括消息和通讯两大文体。中国古典文学,广义指先秦至清末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理论等,狭义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新闻强调“新”,而古典文学重在“古”,二者相去甚远,“八竿子打不着”。实际上,作为写作的一个门类,新闻写作根本上还是来源于文学,更进一步说,是从古典文学中逐步发展而来。现在很多高校在设置学院、专业时,常常将中文系与新闻系放在一起,比如很多大学设置文学与新闻学院,便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昨天的历史就是今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也会变成明天的历史。我国古代没有新闻记者,却有专职史官。《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史”的初义,即古代记事之官吏。有趣的是,“记者”与“记事者”仅一字之差。新闻写作讲究客观陈述,这与古代史家倡导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态度一脉相承。为了客观公正地记载,有些史官不畏强权,坚持“实录”原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新闻记者在写作新闻报道时,也应以客观、真实、准确为要,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新闻”。除了真诚、客观的写作态度,史书的写作笔法对新闻写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便对通讯写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它是真实事件的画卷,是真实人物的蜡像,不仅对历史对生活负责,讲求真实性,而且在写法上文约而事丰,堪为新闻笔法之鼻祖。”“为当代通讯的多样化多角度选题和多侧面多层次报道新闻典型提供了效法的历史典范。因此,《史记》被看作是通讯的总源。”[2]在正史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不少记录民间史实的笔记小说,如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便记录了当时很多新鲜有趣的故事,短小精悍,纸短情长,在当时看来,堪称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二)新闻写作离不开古典文学虽然没有硬性规定,新闻记者必须读多少古文、背多少古诗,但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素养很有必要。比如前面提到的“致广大而尽精微”,当新闻报道对象引用一句古诗文或典故时,记者首先必须了解这句话,知道它的意思,才能对其进行报道。如果记者面对的是文字材料还好,不清楚可以上网查阅,如果是当面采访、电话采访呢?尤其是文化和旅游行业媒体记者,其采访对象可能是古典文学专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文博专家等,要跟他们进行深入对话,还要深入浅出,写出普通读者能看明白的好新闻,必须具备足够的古典文学素养。此外,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常常需要查阅资料,其中便包括古典文学作品,小到识别繁体字、给古诗文断句,大到甄别古籍版本,选取可信材料,都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比如,旅游媒体记者在对某一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进行报道时,常常会涉及当地的历史沿革、文物古迹、文化名人等,其中不少材料都是以古文写成,需要做细致的研读和甄别。有时候,一些旅游景区的海报、标识标牌上也难免错讹,如错别字、繁简转换错误、断句错误等,如果记者一知半解,据此写稿,那就难免以讹传讹、贻笑大方。一个严谨的记者在进行涉古报道时,应该根据现有材料按图索骥,查阅相关古籍甚至古代碑刻、拓片等第一手资料,以保证报道的真实、客观、可靠。(三)古典文学能为新闻写作锦上添花新闻作品作为白话文的一种,除了必备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一件新闻作品,若能在让人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能赏心悦目,获得美的熏陶,那便不再“单薄”,而是具有了美的“厚度”。古典文学具有言简意赅、文辞优美、表现力强的特点,恰当地引用古典文学中的优美词句、运用古典文学的写作技巧,可以使新闻语言多姿多彩,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大家都知道,古诗尤其是律诗,常常具有押韵、对仗、用典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充满韵律美。如今各大报纸在制作标题,尤其是两句标题时,仍常常会用到对仗的技巧。如《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脚沾泥土,手撷芬芳》《奏长河京韵,绘古都风华》等,再比如《中国旅游报》2022年1月的标题《学习党史砥砺初心 立足为民务求实效》《解决急难愁盼 落实旅游为民》《情系梆子戏 心怀家国梦》等,虽然不像古诗一样严格遵守诗词格律,但两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对,在概括新闻内容、点明文章主旨的同时,又充满古典文学的韵律美,取得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如何运用古典文学进行新闻写作

(一)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撷取语料古典文学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最常见的方式是直接引用或化用古诗文词句,用于新闻标题、导语、正文中,以此为新闻作品服务。标题是新闻写作的“文眼”,是读者快速获知新闻内容的窗口。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可以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古诗文,尤其是古诗,往往具有押韵、对仗、用典等特点,将其作为标题,不仅工整典雅、朗朗上口,而且言简意赅、意蕴丰富,让人眼前一亮。在新闻标题中引用古诗文,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两种。其中,直接引用是指根据文章内容和主旨,恰当地引用诗文原句,作为新闻的主标题或引题。值得一提的是,这篇通讯不仅在标题中引用古诗,而且在正文中多次以古诗文呼应标题。如正文引用“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全句,引领全文叙述,而“河南三门峡以东,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凿成的‘砥柱石’,千百年来岿然立于黄河激流中,矗立如柱”等[3]则是对标题的一再呼应、注解,全文结构精巧、一唱三叹,让人印象深刻,入选《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化用,则是在引用整句诗文不足以表达主题,或者不够精当的时候,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适当增删、修改原句字词。比如2022年1月11日《中国旅游报》的《“寸锦寸金”飞入寻常百姓家》报道了南京云锦以全新面貌融入现代人生活的事件,标题巧妙引用唐代刘禹锡《乌衣巷》“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句,加上“寸锦寸金”四字,生动揭示了曾经“寸锦寸金”的云锦变身旅游商品融入现代人生活的主题。在进行文化和旅游新闻写作时,还可以在正文中直接引用古诗文材料,让读者直面第一手材料,知道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比如《中国旅游报》2022年1月11日的报道《圆明园里的“宫廷”和“市井”》介绍了圆明园新推出的文旅体验点“拾光买卖街”。“买卖街”是清朝皇帝感受民间习俗、市井文化的宫廷市集,记者在文中引用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有关圆明园买卖街的记载:“高庙时,每新岁,园中设有买卖街……”让读者一览圆明园买卖街之缘起。(二)借鉴古典文学的写作技巧古典文学作品经历千百年时间检验流传至今,成为经典,其中蕴藏着丰富、高超的写作技巧。新闻、古文多有相通之处,学好古文,借鉴其优秀的写作技巧,如谋篇布局、材料选取、字句推敲等,对写好新闻大有裨益。从谋篇布局上说,新闻写作讲究提纲挈领,以导语简单概述事实,这种写作方法,在古典文学中早有先例。比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开篇即点明何时(永和九年暮春)、何地(会稽山阴之兰亭)、何人(群贤、少长)、何事(会,毕至、咸集)、何故(修禊事也)等“新闻五要素”,然后再展开后面的描写与论述,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是一段优秀的新闻导语。从材料选取和字句推敲上说,古文和新闻都有“贵短”的传统。新闻写作的任务,是及时、准确、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要求新、快、准,因此,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都倡导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最忌连篇累牍。这种力求精简、少用浮词的传统,与古典文学的要求一脉相承。汉代桓谭《新论》说:“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华而不知实核,或美众多而不见要约。”相比于“浮华”“众多”,他更崇尚“实核”“要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说:“随事立体,贵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文贵“精要”,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用几句话;短句子能说明白的,就不用长句子。否则“句长一言”,不但于文章无益,而且很可能“辞妨”,让读者不知所云。刘勰还说:“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倡导“辨洁”“明核”,反对“繁缛”“深隐”。如今的新闻写作尤其应该如此,简单交代清楚事实,是为“辨洁”“明核”;不堆砌材料,不炫“文采”,便不“繁缛”;不卖关子,直击要害、直奔主题,便不“深隐”。那么,如何做到“辨洁为能”“明核为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列出“熔裁”一章。他写道:“规范本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斫削矣。骈拇枝指,由侈于性;附赘悬疣,实侈于形。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在这里,刘勰提出“熔”“裁”的概念。“规范本体谓之熔”,规范好文章的本体内容,便是“熔”。经过精选内容,熔模规范,全篇的纲领才明白晓畅。首先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内容,然后据此整理材料,与主旨无关或较少关联的材料,尽可删去或进行整合。相传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写《醉翁亭记》时,初稿开头分别写到环绕滁州的各面山,后来改为“环滁皆山也”五字,自古为人称道。试想,如果文章一开始精细地描摹环绕滁州的各面山,则势必占用较长篇幅,但这些山本身和文章主旨并不直接相关,难免有头重脚轻、喧宾夺主之感,而“环滁皆山也”五字一笔带过,既交代清楚事实,又没有占用过多篇幅,实为精妙。具体到现在的新闻写作,比如有的记者在写作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相关报道时,喜欢罗列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前后的对比,深度采访本是好事,但如果采访十来个村民,说的都是差不多的话,讲的都是差不多的故事,那就没必要全部留下来,只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两位村民及其事例即可。又,“剪截浮词谓之裁”,经过精心裁剪,文辞不再拖沓冗长。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编辑,即使“的、地、得”的使用,也会反复推敲,能不用则不用,能少用则少用。

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古典文学应坚持一定原则

写一则新闻范文2

关键词:新闻写作;发展;走向

一、新闻写作理论的探究

这些年里,随着科学范畴的扩张与深刻的研究,过去的科学理论面临着持续的挑战,一次写作的改革在新闻写作的探索范畴里如火如荼的进行,现代、科学、宏观成了写作的必然要素。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这些部分,首先,自客体往主体方向进行。观察过去的新闻写作理论不难发现,过去针对其而展开的探索,大部分都止步于记者采访写作材料与学习写作技能的部分,往往会忽略了写作行为的主体,即记者。如今,这个一直被忽略的对象逐渐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其的专业技能、修养以及思考的形式。再者,自静态往动态方向进行。探索没有止步于写作项目的表面,而是往更高层次的去关注其所有的环节,尤其重视其思考环节,自心理学、哲学这一系列的方面来对待如今的新闻写作,同时以此展望其将来。最后,自微观往宏观方向进行,试图将两者联系起来。自过去的新闻里不难发现,过去大家大都倾向于分开关注实质性的东西,逐一展开探究,举个例子,针对新闻主题展开的探索,只不过是止步于普遍主题的提取与形成,忽略了其成因以及能够帮助其形成的手段。如今,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创建出符合现代科学、现代社会的写作理念系统。自唯物主义的观念为起点,站在现代化、科学化、宏观的层面来探索新闻写作这一行为,逐渐升级为广大专业人员的最终目标。

二、持续进步的新闻写作实践

新闻写作实践促进了其理论的进步,同时,后者也对前者起到了引导作用。由于客观现实的原因,针对新闻写作展开的探索也在持续的进步当中,需要不断注入鲜活的血液,这个需求十分明显的显现出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去积极面对,并且试着去进行变革,以此加强新闻竞争力。就因为此心态、趋势,新闻写作学不断地去进行新的探索,以此推进写作活动的进步。

(一)现代新闻写作的徽观准则

过去的10年里,新闻写作从“真、短、快、活、强”逐渐升级为“真、短、新、活、深”,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从“快”至“新”,从“强”至“深”,更加多的强调了新闻的时效性、引导性与其同社会的接轨程度。“真”的内涵不是单一的,不仅代表事件的真实性,解析的精确、观察的完整性,也代表了观念的精确、材料的符合度以及客观性。“短”,指的是新闻作品的走向,同时亦是新闻优秀与否的标准。当然,所谓的长短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它们都有一个度,不是单纯的说所有的文章都应该是短的或者都应该是长的,这个度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掌控。“新”,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总的说来就是时效性,展开来说就是下面几点:时间性,就是说自新闻事件出现然后传播出去用去的那部分时间。因为大家的时间观念有所提升,以及如今高科技手段的出现,通常都是当日或昨日发生的;时新性,就是说时间是不是刚发生的,所选题材和写作形式是不是新的;时宜性,就是说发表的时间是不是正好,例如要看发生的事件有没有被很多人公布出来等等。“活”,就是说要灵活变通,让写出来的东西容易被接受,要做到这一点,作者不仅应该有足够的实力,还必须抓准如今社会的关注重心;“深”则是如今新闻写作最基本最根本的一点,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调整观念,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揭示的真相。

(二) 现代新闻写作的宏观准则

我们前面探讨了新闻写作的具体准则,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其的宏观准则有哪些呢?总的说来,大概是指形式、内容、文风的协调一致,真相、价值、影响的协调一致,新闻、宣传、审美价值的协调一致。最先提到的一点其实代表的是写作的形式美,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够拘泥于单一的体裁,而是将其与文章所表述的东西联系起来,不断的变化着,找出最符合的一种,使它们看起来更加协调。大家在不断地操作过程中,逐渐的体会到前两点的重要性。最后一点,则可以用来判断新闻是不是优秀的。

三、创新――新闻写作的总体走向

身为信息的新闻,其实就是客观事实最新动态的揭示。持续的创新是对现实社会的顺应,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更是持续变革形成的定性走向。这个理念在以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受到了大家的忽视,甚至是完全无人关注。其通常体现在写作手法和内容这两个方面。刚开始的时候,新闻通常都是用来向人们介绍自然动态以及大家的日常行为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转向为更加宽广的范畴,向大家展现各个方面的东西,包括经济资讯、政府文书、社会现状以及战况变动等等,有的甚至为统治者所用,成为一项政治工具,到如今范围更是持续扩展,涉及到方方面面。

写一则新闻范文3

[关键词]及时性全时性网络新闻

Abstract:Newspracticesinthenetworkeracontributenewsignificancetotheruleoftimelessness.Ittheoreticallyandpracticallyredefinestimelessness——akeywordtowardsthefuturenewsage.Timelessnessinanetworknewseramakesgreatimprovementsinthetraditionalnewsvalueandreflectsthetimeconceptofnewsmoreprofoundly,humanlyanddialectically.

Keywords:timeliness;timelessness;networknews

传统新闻时代对“及时性”的固守,与网络新闻时代对“全时性”的追逐,是近20年来世界新闻潮流演进在新闻价值观方面的两种不同的理念表现。网络时代的全时化趋向与当代新闻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理念的形成基于网络媒介的独特的介质属性,因此,它为网络新闻的业务运作、尤其是采写与编辑的作业形态都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从及时性到全时性

从传统新闻学意义上说,及时性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的度量。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总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对报纸来说,这种时效性经历的时间跨度较大一些,而杂志则更大。尽管电子媒介已经把近代传统媒介新闻的定时性有效地拓展为及时性,使得时效性的概念比一个世纪以前要先进得多,但在当代,这种价值标准仍然受到了某些必要的修正。

让我们从传统概念的及时性的理由谈起。首先,按照曼切尔(M·Mencher)的观点,新闻是高度易腐的商品,而陈腐的新闻缺乏吸引力①。这里的含义是指:新闻只有在活泼新鲜的时候才被称之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见闻,否则它就不再具备新闻的本体内涵;众所周知的事情或是早已发生的事情,显然是不能够在引起受众的注意力方面与那种活泼新鲜的新闻相抗衡的。

其次,在西方新闻界,由于知晓权是一项公众的基本权力,因此知情的及时与否,反映其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程度。越先进的社会,就越把及时报道新闻作为一种社会体制来贯彻;反之,在理念上越落后的社会则越不重视消息的及时披露。这里牵涉到另一个动因:越先进的社会,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也越快,对于新闻工作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报道某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就意味着它还将错过下一班车——下一批新闻。

然而,有关时效性的理论,在传统的新闻学思想中又存在有不少具有辩证色彩的潜规则,比如:1.及时性并不代表新闻的一切。2.报刊记者不指望与广播业的同行在时效性上竞争。3.报纸和杂志记者在进行报道时,通常会更多着眼于事件的为什么发生和如何发生,而不是着力于事件何时发生。4.有些本来应该及时报道的事件虽然过时了,却仍然有其特殊的影响。5.对于某些新闻报道来说,为了某种特殊的原因(国家利益、新闻道德等),牺牲时效性也在所难免。

分析一下这些潜规则,我们会在更深刻的理解及时性的新闻观方面有所发现:1.及时性并不代表一切的观点,实际上揭示了“快”只是新闻品质与秩序的一种元素,而未必是首要的元素。因为新闻的主体毕竟是新闻本身,而不是其速度。2.关于报纸和广播的不可比性,反映了不同的介质由于其技术特征的不同,应当努力避免展现自己的弱点。3.报刊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深度和阐释上,经历了数十年来电子媒介的挑战而不衰,这反映了智性的理解始终是受众接受新闻的本初动机之一。4.新闻应该是力求新鲜的见闻,这建立在一个相对的概念上。对于不知道某一新闻信息的人来说,迟到的新闻尽管影响了新闻价值的分量,但是它仍然具有某种新闻性——可以让不知道的人由不知变为知,其中,本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仍然存在。5.某些因故不发或迟发的新闻,体现了我们对于新闻的理解仍然要屈从它所在的系统的规则:新闻处在一个上层建筑的系统内,而上层建筑普遍依存于国家、社会、民族或种群的利益关连之中,因为较大的系统的要求,而牺牲较小的系统理念,这种情形,殊为常见。典型的例子是在刑事案件报道中,出于某种社会责任或法律义务,新闻记者一般会被要求不在其报道当中过早暴露破案进展或披露某些犯罪的细节,尽管那些内容及其时效性也是新闻的一部分、甚至还是较为引人入胜的部分。

本此,我们如果从网络环境出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网络时代的新闻实践为以往传统新闻有关及时性的规则及潜规则贡献了新的喻指:一方面它使得其中的某些法则如及时化、技术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另一方面又对其中的某些思想如单一媒介观、把关人式的深度观进行了反拨。这样,我们可以从本质上重新给定面向未来新闻时代的另一个关键词——全时性(timelessness)。而从观念进步的过程上来说,全时性的理性概念的提出则受启发于BBC对于随时化新闻服务理念的明确倡议。

1997年底,在新闻全球化竞争背景下,BBC建成了24小时新闻频道BBCNEWS24,除了改善新闻节目质量和加强连续报道及深度报道之外,还特别把时效性的革命作为其竞争的关键手段,并明确对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新闻”(NEWSWHENYOUWANTIT)的定义②。这一概念的实践特征在于:1.全天候服务,不分昼夜。2.按需供给。联系到BBC的其他改革举措,如:广播、电视、图文电视的战略整合式发展及良好的协同作业形态,在推出BBCNEWS24的同时推出欧洲最大的BBCON-LINECHANNEL网站,并很快使后者在作业方法和理念上与BBCNEWS24达成一致……我们即可观察到,随时化的新闻服务思想既对正飞速跃进的网络新闻业作出了理念的呼应,同时也启发我们对网络新闻自身所蕴涵的全时化新闻观作出基本的阐释:

1.新闻的全时化观念并不主动的来自传统媒介的实践——仅就做法而言,CNN早在1985年即已开始电视的24小时新闻播出,但10多年间并未很快形成观念的潮流——而恰恰出自网络新闻时代的召唤。2.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以受众(消费者)为导向,而不再以新闻文本与故事(产品)、或新闻机构与人员(生产者)为导向来理解新闻运作和(生产),这意味着媒介的时间战略终于可以有能力真正听命于受众的“安排”或“指向”。3.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24小时内每一个收听收看新闻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因此,一视同仁、无论先后,成为媒介从观念到技术的新闻服务指针;在时效性上,则表现为更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更加及时地更新,以及更科学的专题服务与搜索服务。4.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历时性和历史感,而与此同时,“受众主动式”的深度优势亦展现无遗。5.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并不只针对网络新闻或传统新闻,而是针对一切面向未来的媒介新闻,它与泛介质(PAN-MEDIA)的网络概念相呼应③,从虚指性的观念角度提示了未来新闻时代的最重要的特质。

因此,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观对“及时性”这一传统的新闻价值指向给予了重要的改进和统合,使其更强烈、更深刻、更细腻、更人本、同时也更辩证地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意义。

二、全时化的新闻采写

在网络新闻时代,全时新闻观念对于新闻的采写有着显在的规定意义和指导作用,它把网络新闻采写在时间概念上分成三个向度:第一层是全天候向度的新闻采写;第二层是全历史向度的新闻采写;第三层是全过程向度的新闻采写。

1.全天候新闻采写。

全天候采写的新闻思想,要求媒体在每天24小时内能够完全不间断地“产出”新闻产品。这一点非常符合网络时代普通人群对于新闻传播的期望值;并且,在实践中,也更加有助于在多元化的信源环境下、总体意义上的媒介仍然能够实现传播的“强大效果”。而对于新闻采写来说,则意味着媒体必须有强大的工作阵容,包括记者、编辑和技术力量,以实现“在需要时提供新闻”。全天候采写要求记者能够在任何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所反应并完成自己的采写任务;同时,也要求记者之间富有组织协调性,能够以接力的协作方式完成全天候的新闻追踪任务。

全天候写作的观念,要求记者注意到某种不确定的写作语态:在新闻文本的竞争当中,考虑到自己的写作与其他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或其他的网络媒体的竞争,并同时具备时间战略和叙事修辞的优势。而要取得叙事上的优势、提高新闻质量、吸引受众的视线,就不能把采写看成是一个止于当前的信息表达。对于全天候的强调,使得新闻机构关于新闻采写的管理已经延伸到一个新高度:不再把新闻采写的工作认为是个体作业的累加,而是看作一个整体的互动。要将所有层面的工作人群加以资源整合,才能使他们在时间的调配、流程的组合以及风格的统一上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体现出全天候新闻采写的真正的竞争优势。

[page_break]

2.全历史新闻采写。

全历史采写要求新闻文本必须有完整的历史向度。网络新闻采写应该满足受众对于时间向度上的无限跨越的渴望。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自己的宏观背景、中观背景和微观背景。这些纷纭繁杂的背景,有的满足了对新闻的定性的阐述,有的满足了对新闻定量的认知。有的历史背景横跨最近的几周、几个月,有的则跨越到数十年。新闻文本要能够使得受众能自如地进出于这些新闻背景,同时又能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当前的新闻“前景”。为此,新闻记者必须:1.有能力搜寻到完整的新闻背景资料。各类主题数据库与综合数据库、搜索引擎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为此提供很大的便利。2.有能力将使这些资料中真正有用的部分很有逻辑性地分布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之中,即妥善地、科学地使用新闻背景。3.既能够在新闻的正文中合理地使用历史背景以增强文本力量,同时又能有意识地担负编辑的职能,包括编配全面的、理想的各类文本的链接组合。4.当在线方式的访问不能解决历史向度的所有资料问题时,有能力以传统形式的访察来完善资料库。

在一个网络信息海量涌现的时代,受众对新闻背景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于专注于阅读显示屏上那些数百字的新闻的受众来说,他们仍然不觉得枯燥和简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显示屏的背后往往有着超乎寻常的历史穿透力:他们可以向文本内及四周的超链接提出问询,而记者全历史的采写则能够以超文本立即回答他的悬疑。

3.全过程新闻采写。

全过程采写要求对特定的新闻事件的后续进程保持恒久的兴趣。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新闻层出不穷,而新闻媒体则首先是在量上面临挑战。在网际,大量的新闻尤其是其滚动式的展示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受众来说,一方面领略到了信息时代快捷的信息传播技术,另一方面又常常感觉到对于新闻的认知、接受开始出现阻滞。这种阻滞来自三个方面:1.新闻太多,无法消化。2.尽管可以随时上网,但由于不是全程关注,因此对某些重要新闻无法全面跟踪其进展。3.对于所跟踪的新闻事件,又常常因为信息量太大而难以领会或记忆。

这样,就给网络新闻的采写提出了科学应对的要求:1.面对大量的新闻内容,写作时要区分主次,做到繁简有度的写作。2.在此基础上,要有余力全程跟踪某些重点新闻事件,做到对后续消息无所遗漏、即时。3.既在写作上花时间、下功夫,又在编辑上精心推敲,确保使全过程的特征与全历史、全天候的特征密合无间。4.对既有的大量跟踪报道或后续文本,也需要突出重点,方法上包括:1.作重点篇目或栏目推荐;2.有简编版面或栏目;3.在超文本结构上“推”、“拉”结合;4.有最简练的“最新综述”。

在网络新闻工作中,写作与编辑的职责常常是一体化的,因此,在谈到全时化的新闻观念问题时,我们还有必要从编辑岗位的角度,阐释全时编辑观念比之于以往的及时编辑观念的不同。

1.“三个向度”(全天候、全历史和全过程)的全时化旨趣,在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中同样存在

“及时”编辑观念强调快速,而“全时”编辑观念强调的则是恒常。前者表达时刻的概念而后者则诠释完整的时间。显然,我们在作网络新闻的编辑时,虽然也不得不考虑速度、时效性的问题——甚至比以往的新闻传媒都更加重视在第一时间内对新闻作抢先,但是更加重要的一个议题是:我们能否进行全天候、全历史和全过程的信息编辑服务。

全天候向度的编辑要求我们不把编辑工作看成某一天的某一时段的任务,而是看成是二十四小时、甚至是超二十四小时的滚动版连续操作——因为我们的新闻受众有可能会处在世界的各个时区,并且都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生活习性,他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是随时随地的行为。全历史向度的编辑则要求我们把任何新闻都看成是对整段的历史线索的追寻。任何一则新闻都并不是刚刚才出现,而是由来已久。从此刻向以往作回溯,在漫长的时间段里,大量的新闻事件发生,也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产生,那些与编辑对象有类似的、关连的、或能够对其作出阐述的事件与报道都是全历史编辑工作的内容。我们把它们放置成链接,编成专栏、专题报道,也可能聘请专家来加以评述,组织交互式讨论,甚至策划更大规模的跨平台的新闻战役。全过程向度的编辑是一种跟踪、一种对未来的俯瞰,它要求编辑在做眼前工作时能面向将来,这也承继着全历史向度的对时间的态度。我们把任何一则新闻都看成是对在历史里飞驰向前的事物的报道,眼前的新闻将以飞快的速度和常变常新的面目,不断出现在当前对该新闻有兴趣的人面前。最为深刻的一种编辑思想是,我们不是在编辑新闻,而是编辑历史;我们也许并不是真的只在为某一个或某一群受众服务,而是在为时间服务。我们并不是对眼前的信息作编辑,而是在为全球化的信息仓库提供未来的查询。

从及时化的编辑思想到全时化的编辑思想,看上去只是字词上的差别,但它对于观念的调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早已不再是一个确定的新闻任务,而是一种充满着不确定的责任与压力的使命。

2.网络新闻的全时化编辑带来了丰富的有关时间技术的思考

如前所述,网络新闻的介质属性决定了其技术属性,如果你所编辑的内容不仅仅包括文字符号,还要有图表、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不仅仅有当下,而且还要有过去和未来,那么,网络编辑就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同的文本属性所带来的复杂的技术要求,时间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时间技术在网络新闻的编辑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其作业形态来说,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绝对时间。网络新闻绝对时间的长短,通常是指某一个新闻文本的延时性。我们给予一个新闻文本多长时间的主动展现,这种延时设定,是在以一种非常典型的非语言的符号方式,表达我们对于新闻的编辑眼光和新闻价值取向。

(2)及时度。及时化的程度,也就是对于新闻时效性的讲求程度。如是否是在第一时间上传,是否使用了有强时效意味的编辑手段:短新闻、标题新闻、字幕、在线通告、插播或实时转播,等等。

(3)后续度。后续度就是对连续报道或深度后续报道的实施程度。是否做了后续的新闻跟踪,是否有深度透析、新闻预测、阶段综述,这反映了编辑在时间向度上对该新闻的重视程度和对题材的把握能力。

(4)首发时刻。首发时刻体现了编辑对于某些静态新闻的首发时刻的控制与设计。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只讲求及时性的效果,对于某些静态化的新闻稿件,如环境考察、就业问题等,这一素材和文本应在何月、何日、何时,在星期几,在哪一个频道,在白天或夜晚的哪一个时段报道和,能否对当时某一个新闻事件有跟随效果,能否引起更强的阅读效应和交互效应,这些问题都将引发编辑对首发时刻的选择。

(5)相对时间。当两条新闻以同样的时间长度、同样的时刻、同样的版式作发送时,它们仍然会有时间意味上的不同,因为网络新闻时间并不仅是时间的绝对值,还包括受众可能会接触或浏览的机会时间。是否在第一条,是否在主频道里有链接,是否以其他的信息来推荐该新闻,是否以多媒体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等等,这些都构成了网络新闻的时间成本计算和时间战略技巧问题,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网络新闻编辑基于全时化新闻观念的特殊旨趣。

注释:

①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第138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

写一则新闻范文4

新闻与文学历来密不可分,二者起源的一致性表现在对信息的交流和使用上,而协同性则表现在新闻与文学之间对信息交流的依赖、补充和辅助。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互相渗透的,文学的体裁、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又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篇章结构、语言结构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和创新作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为新闻传播增光添彩的操作手段,正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

西方还是东方,文字的出现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从此之后人类开始了写作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文字写作的目的也越来越多样,写作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文体。近代新闻事业出现后,就形成了独立的新闻写作文体,从此新闻和文学就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但是由于隶属于同一写作母体,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依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某些条件下还会重新组合,利用文学写作手法来书写新闻。比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式新闻。

一、新闻与文学的联系

新闻的优势在于“快速反映”,文学的优势在于“耐人寻味”。新闻是易碎品,但可借助文学之力加以保存。新闻的新鲜性是会随时间的推移远去而挥发掉的,文学的艺术性则是陈年老酿,久而弥香。具备文学品味的新闻,会让读者更有回味的余地。鉴于此,许多前辈同人都在探讨如何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使新闻更具文化品位。

新闻与文学虽然有区别,但又有着许多共同点。首先,二者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即便是新闻图片也要用语言文字来加以说明。尽管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有各自的规律,但仍有许多相融相通之处。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新闻也加以运用;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常常是文学的素材。

二、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也特别重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与创新,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萧乾先生曾自谦地说过:“纵观我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三、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鲜明性也是所有文体的共同要求。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嘹望哨,媒体应通过那些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使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去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疏导群众的情绪。而文学语言的鲜明性,则主要表现在形象和意境的创造上。

生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切叙事性作品具有艺术魅力的基本特征。新闻语言的生动要求使用典型、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而且不断地从事件背后提供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和材料,而从挖掘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因素,也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文学语言的生动,主要表现在细腻描写客观事物时,以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夸张来抒发主观情感。

四、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写一则新闻范文5

从传统新闻学意义上说,及时性(freshness)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的度量。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总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杂诘缱用教謇此担笆蓖ǔR馕蹲旁诟詹拧⒌碧臁⒉痪靡郧埃欢员ㄖ嚼此担庵质毙跃氖奔淇缍冉洗笠恍又驹蚋蟆>艿缱用浇橐丫呀趁浇榉⒉稽a href=//zixun.7139.com/2/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新闻的定时性有效地拓展为及时性,使得时效性的概念比一个世纪以前要先进得多,但在当代,这种价值标准仍然受到了某些必要的修正?/P> 让我们从传统概念的及时性的理由谈起。首先,按照曼切尔(M . Mencher)的观点,新闻是高度易腐的商品,而陈 腐的新闻缺乏吸引力[1]。这里的含义是指:新闻只有在活泼新鲜(fresh)的时候才被称之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见闻,否则它就不再具备新闻的本体内涵;众所周知的事情或是早已发生的事情,显然是不能够在引起受众的注意力方面与那种活泼新鲜的新闻相抗衡的。 其次,在西方新闻界,由于知晓权(the right to know)是一项公众的基本权力,因此知情的及时与否,反映其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程度。越加先进的社会,就越把及时的报道新闻作为一种社会体制来贯彻;反之,在理念上越加落后的社会则越不重视消息的及时披露。这里牵涉到另一个动因:越加先进的社会,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也就越快,对于新闻工作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报道某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也就意味着它还将错过下一班车----下一批新闻。

然而,有关时效性的理论,在传统的新闻学思想中又存在有不少具有辩证色彩的潜规则,比如:1、及时性并不代表新闻的一切。2、报刊记者不指望与广播业的同行们在时效性上竞争。3、报纸和杂志记者在进行报道时,通常会更多的着眼于事件的为什么发生(why)和如何发生(how),而不是着力于事件何时发生(when)。4、有些本来应该及时报道的事件虽然过时了,却仍然有其特殊的影响。5、对于某些新闻报道来说,为了某种特殊的原因(国家利益、新闻道德等),牺牲时效性也在所难免。

分析一下这些潜规则,我们会在更深刻的理解及时性的新闻观方面有所发现:1、及时性并不代表一切的观点实际上揭示了,"快"只是新闻的品质与秩序的一种元素,而未必是首要的元素。因为新闻的主体毕竟是新闻本身,而不是其速度。2、关于报纸和广播的不可比性反映了,不同的介质由于其技术特征的不同,应当努力避免展现自己的弱点。3、报刊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深度和阐释上,经历了数十年来电子媒介的挑战而不衰,这反映了智性的理解始终是受众接受新闻的本初动机之一。4、新闻应该是力求新鲜的见闻,这建立在一个相对的概念上。对于不知道某一新闻信息的人来说,迟到的新闻尽管影响了新闻价值的份量,但是它仍然具有某种新闻性--可以让不知道的人由不知变为知,其中,本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仍然存在。5、某些因故不发或迟发的新闻,体现了我们对于新闻的理解仍然要屈从它所在的系统的规则:新闻处在一个上层建筑的系统内,而上层建筑普遍依存于国家、社会、民族或种群的利益关连之中,因为较大的系统的要求,而牺牲较小 的系统理念,这种情形,殊为常见。典型的例子是在刑事案件报道中,出于某种社会责任或法律义务,新闻记者一般会被要求不在其报道当中过早暴露破案进展或披露某些犯罪的细节,尽管那些内容及其时效性也是新闻的一部分、甚至还是较为引人入胜的部分。 本此,我们如果从网络环境出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网络时代的新闻实践为以往传统新闻有关及时性的规则及潜规则贡献了新的喻指:一方面它使得其中的某些法则如及时化、技术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另一方面又对其中的某些思想如单一媒介观、把关人式的深度观进行了反拨。终于,我们可以从本质上重新给定面向未来新闻时代的另一个关键词--全时性(timelessness)。而从观念进步的过程上来说,全时性的理性概念的提出则受启发于BBC对于随时化新闻服务理念的明确倡议。

1997年底,在新闻全球化竞争背景下,BBC建成了24小时新闻频道BBCNews24,除了改善新闻节目质量和加强连续报道及深度报道之外,还特别把时效性的革命作为其竞争的关键手段,并明确对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新闻"(news when you want it )的定义[2]。这一概念的实践特征在于:1、全天候服务,不分昼夜。2、按需供给。联系到BBC的其它改革举措,如:广播、电视、图文电视的战略整合式发展及良好的协同作业形态,在推出BBC News24的同时推出欧州最大的BBC On-line Channel网站,并很快使得后者在作业方法和理念上与BBC News24达成一致……我们即可观察到,随时化的新闻服务思想既对正飞速跃进的网络新闻业作出了理念的呼应,同时也启发我们对网络新闻自身所蕴涵的全时化新闻观作出基本的阐释: 1、新闻的全时化观念并不主动的来自传统媒介的实践--仅就做法而言,CNN早在1985年即已开始电视的24小时新闻播出,但10多年间并未很快形成观念的潮流--而恰恰出自网络新闻时代的召唤。2、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以受众(消费者)为导向,而不再以新闻文本与故事(产品)、或新闻机构与人员(生产者)为导向来理解新闻运作和(生产),这意味着媒介的时间战略终于可以有能力真正听命于受众的"安排"或"指向"。3、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24小时内每一个收听收看新闻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因此,一视同仁、无论先后,成为媒介从观念到技术的新闻服务指针;在时效性上,则表现为更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更加及时的更新,以及更科学的专题服务与搜索服务。4、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历时性和历史感,而与此同时,"受众主动式"的深度优势亦展现无遗。5、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并不只针对网络新闻或传统新闻,而是针对一切面向未来的媒介新闻,它与泛介质(pan-media)的网络概念相呼应[3],从虚指性的观念角度提示了未来新闻时代的最重要的特质。

     因此,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观对"及时性"这一传统的新闻价值指向给予了重要的改进和统合,使其更强烈、更深刻、更细腻、更人本、同时也更辩证地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意义。

    二、全时化的新闻采写

在网络新闻时代,全时新闻观念对于新闻的采写有着显在的规定意义和指导作用,它把网络新闻采写在时间的概念上分成三个向度:第一层是全天候向度的新闻采写;第二层是全历史向度的新闻采写;第三层是全过程向度的新闻采写。

1、全天候新闻采写。

全天候采写的新闻思想,要求媒体在每天24小时内能够完全不间断地"产出"新闻产品。这一点非常符合网络时代普通人群对于新闻传播的期望值;并且,在实践中,也更加有助于在多元化的信源环境下、总体意义上的媒介仍然能够实现传播的"强大效果"(powerfull-effects)。而对于新闻采写来说,则意味着媒体必须有强大的工作阵容,包括记者、编辑和技术力量。在需要时来提供新闻,要求记者能够在任何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所反应并完成自己的采写任务;同时,也要求记者之间富有组织协调性,能够以接力的协作方式完成全天候追踪任务。

全天候写作的观念,要求记者注意到某种不确定的写作语态:在新闻文本的竞争当中,考虑到自己的写作与其他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或其他的网络媒体的竞争,并同时具备时间战略和叙事修辞的优势。而要取得叙事上的优势、提高新闻质量、吸引受众的视线,就不能把采写看成是一个止于当前的信息表达。对于全天候的强调,使得新闻机构关于新闻采写的管理已经延伸到一个新高度:不再把新闻采写的工作认为是个体作业的累加,而是看作一个整体的互动。要将所有层面的工作人群加以资源整合,才能使得他们在时间的调配上、流程的组合上以及风格的统一上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体现出全天候新闻采写的真正的竞争优势。 2、全历史新闻采写。

全历史采写要求新闻文本必须有完整的历史向度。网络新闻采写应该满足受众对于时间向度上的无限跨越的渴望。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自己的宏观背景、中观背景和微观背景。这些纷纭繁杂的背景,有的满足了对新闻的定性的阐述,有的满足了对新闻定量的认知。有的历史背景横跨最近的几周、几个月,有的则跨越到数十年。新闻文本要能够使得受众能自如地进出于这些新闻背景,同时又能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当前的新"前景"。为此,新闻记者必须:(1)有能力搜寻到完整的新闻背景资料。各类主题数据库与综合数据库、搜索引擎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为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2)有能力将使这些资料中真正有用的部分具有逻辑性地分布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之中,即妥善的、科学的使用新闻背景。(3)既能够在新闻的正文中合理的使用历史背景以增强文本力量,同时又要能有意识的担负编辑的职能,包括编配全面的、理想的多文本链接组合。(4)当在线方式的访问不能解决历史向度的所有资料问题时,有能力以传统形式的走访来完善资料库。

在一个网络信息海量涌现的时代,受众对新闻背景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于专注于阅读显示屏上那些数百字的新闻的受众来说,他们仍然不觉得枯燥和简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显示屏的背后往往有着超乎寻常的历史穿透力:他们可以向文本内及四周的超链接提出问询,而记者全历史的采写则能够以超文本立即回答他的悬疑。

3、全过程时间采写。

全过程采写要求对特定的新闻事件的后续进程保持恒久的兴趣。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新闻层出不穷,而新闻媒体则首先是在量上面临挑战。在网际,大量的新闻尤其是其滚动式的展示令人目不暇给。对于受众来说,一方面领略到了信息时代快捷的信息传播技术,另一方面又常常感觉到对于新闻的认知、接受开始出现阻滞。这种阻滞来自三个方面:(1)新闻太多,无法消化。(2)尽管可以随时上网,但由于不是全程关注,因此对某些重要新闻无法全面跟踪其进展。(3)对于所跟踪的新闻事件,又常常因为信息量太大而难以领会或记忆。

这样,就给网络新闻的采写提出了科学应对的要求:(1)面对大量的新闻内容,写作时要区分主次,做到繁简有度的写作。(2)在此基础上,要有余力全程跟踪某些重点新闻事件,做到对后续消息无所遗漏、即时。(3)既在写作上花时间、下功夫,又在编辑上精心推敲,确保使全过程的特征与全历史、全天候的特征密合无间。(4)对既有的大量跟踪报道或后续文本,也需要突出重点,方法上包括:(A)作重点篇目或栏目推荐;(B)有简编版面或栏目;(C)在超文本结构上"推"、"拉"结合;(D)有最简练的"最新综述"。

三、全时化的新闻编辑

在网络新闻工作中,写作与编辑的职责常常是一体化的,因此,在谈到全时化的新闻观念问题时,我们还有必要从编辑岗位的角度,阐释全时编辑观念比之于以往的及时编辑观念的不同。

1、"三个向度"(全天候、全历史和全过程)的全时化旨趣,在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中同样存在。

"及时"编辑观念强调快速,而"全时"编辑观念强调的则是恒常。前者表达时刻的概念而后者则诠释完整的时间。显然,我们在作网络新闻的编辑时,虽然也不得不考虑速度、时效性的问题---甚至比以往的新闻传媒都更加重视在第一时间内对新闻作抢先,但是更加重要的一个议题是:我们能否进行全天候、全历史和全过程的信息编辑服务。

全天候向度的编辑要求我们不把编辑工作看成某一天的某一时段的任务,而是看成是二十四小时、甚至是超二十四小时的滚动版连续操作----因为我们的新闻受众有可能会处在世界的各个时区,并且都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生活习性,他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是随时随地的行为。全历史向度的编辑则要求我们把任何新闻都看成是对整段的历史线索的追寻。任何一则新闻都并不是刚刚才出现,而是由来已久。从此刻向以往作回溯,在漫长的时间段里,大量的新闻事件发生,也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产生,那些与编辑对象有类似的、关连的、或能够对其作出阐述的事件与报道都是全历史编辑工作的内容。我们把它们放置成链接,编成专栏、专题报道,也可能会请专家来加以评述、组织交互式讨论,甚至策划更大规模的跨平台的新闻战役。全过程向度的编辑是一种跟踪、一种对未来的俯瞰,它要求编辑在做眼前工作时能面向将来,这也承继着全历史向度的对时间的态度。我们把任何一则新闻都看成是对在历史里飞驰向前的事物的报道,眼前的新闻将以飞快的速度和常变常新的面目,不断的出现在当前对该新闻有兴趣的人面前。最为深刻的一种编辑思想是,我们不是在编辑新闻,而是编辑历史;我们也许并不是真的只在为某一个或某一群受众服务,而是在为时间服务。我们并不是对眼前的信息作编辑,而是在为全球化的信息仓库提供未来的查询。

从及时化的编辑思想到全时化的编辑思想,看上去只是字词上的差别,但它对于观念的调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早已不再是一个确定的新闻任务,而是一种充满着不确定的责任与压力的使命。

2、网络新闻的全时化编辑带来了丰富的有关时间技术的思考。

如前所述,网络新闻的介质属性决定了其技术属性,如果你所编辑的内容不仅仅包括文字符号,还要有图表、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不仅仅有当下,而且还要有过去和未来,那么,网络编辑就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同的文本属性所带来的复杂的技术要求,时间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时间技术在网络新闻的编辑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起作业形态来说,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绝对时间。网络新闻绝对时间的长短,通常是指某一个新闻文本的的延时性。我们给予一个新闻文本多长时间的主动展现,这种延时设定,是在以一种非常典型的非语言的符号方式,表达我们对于新闻的编辑眼光和新闻价值取向。

(2)及时度。及时化的程度,也就是对于新闻时效性的讲求程度。如是否是在第一时间上传?是否使用了有强时效意味的编辑手段:短新闻、标题新闻、字幕、在线通告、插播或实时转播?等等。

(3)后续度。后续度就是对连续报道或深度后续报道的实施程度。是否做了后续的新闻跟踪?是否有深度透析、新闻预测、阶段综述?这反映了编辑在时间向度上对该新闻的重视程度和对题材的把握能力。

(4)首发时刻。首发时刻体现了编辑对于某些静态新闻的首发时刻的控制与设计。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只讲求及时性的效果,对于某些静态化的新闻稿件,如环境考察、就业问题等,这一素材和文本应在何月、何日、何时,在星期几,在哪一贯频道,在白天或夜晚的哪一个时段报道和?能否对当时某一个新闻事件有跟随效果?能否引起更强的阅读效应和交互效应?这些问题都将引发编辑对首发时刻的选择。

(5)相对时间。当两条新闻以同样的时间长度、同样的时刻、同样的版式作发送时,它们仍然会有时间意味上的不同,因为网络新闻时间并不仅是时间的绝对值,还包括受众可能会接触或浏览的机会时间。是否在第一条?是否在主频道里有链接?是否以其他的信息来推荐该新闻?是否以多媒体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等等,这些都构成了网络新闻的时间成本计算和时间战略技巧问题,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网络新闻编辑基于全时化新闻观念的特殊旨趣。



[注释]

[1]、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138页,新华出版社,1998。

写一则新闻范文6

巧用细节彰显新闻事实

在电视新闻中,细节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它能给观众长久的回味。细节可以是新闻人物的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也可以是某一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

央视记者巧用细节为新闻开头的手法尤其值得我们这些地方台记者学习。山西假酒事件的第一条新闻《山西发生特大假酒中毒事件》开头是这样的:

解说词:

今年1月27日是农历的除夕,山西省灵丘县突然中断了当晚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春节晚会节目,所有频道都显示了一条紧急通知:朔州市有7人因饮用文水、清徐两地生产的散装的白酒造成死亡。根据调查,假酒已卖到灵丘,请全县人民立即禁用这种散装酒,并相互通知他人……

画面:

农户门前两个亮堂堂的大红灯笼的特写;农户家里正在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电视屏幕上出现了紧急通知……

这一组对比鲜明的特写画面和解说词,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这则新闻的开头牢牢地抓住了受众的注意力。接着,电视画面这样展开:从热闹的街市、大红的灯笼切入到医院的抢救;再转到受害人家里的一张张全家福照片的特写,然后是门上面贴着的红对联,再切到中毒群众的痛苦的表情……通过这些细节画面的组接和多次运用,随着解说的进一步深入,记者把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思绪,逐渐推向了一种对造假者深恶痛绝的高潮。可以说,正是因为记者对细节的巧妙、合理运用,使得这则新闻从一开始就十分吸引人。

从广义上讲,电视新闻的细节不仅仅指的是新闻中人物、场景的特写镜头,它还应该包括能揭示新闻主题的、看起来细小却耐人寻味的一些声画信息,通俗地说,是一些新闻故事中细小的事件。但这些细小的事件往往能够以小见大,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观众留下悠长的思考,从而使节目本身变得有深度。

怎样捕捉细节

想要捕捉到好的细节,笔者以为首先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使新闻节奏明快。其次镜头要成龙配套,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镜头要成龙配套共有三层含义: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镜头景别要成龙配套;镜头拍摄角度要成龙配套。同时镜头要突出特征,角度常新。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再次要善于挑、等、抢。挑、等、抢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基本功。前期采访拍摄中,必须根据新闻主题及人物、事物的特点,把那些最能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及事物特色的关键画面在磁带上定格。为此必须练就一身挑、等、抢的过硬功夫。

有的记者往往热衷于摆拍或补拍,其实这完全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更好地完成声画同步的捕捉,就要求记者要在新闻现场进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电视拍摄挑、等、抢的技法,将那些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新闻主题思想的素材挑出来。同时,还要按照新闻现场事态的发展变化进程,进行观察、分析,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走向,有预见性地抢拍那些能反映新闻事实的现场语言和画面,以增强新闻的价值和可信度。

细节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新闻中的细节,必须完全真实,来不得半点合理想象和客里空。当然,我们在运用细节的时候,也不能仅仅满足于细节的真实再现,而且还要注重细节内涵的开掘和表现。电视新闻细节的孤立表现,有时甚至会让观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只有揭示出丰富的思想内涵,并将其与新闻作品的主题有机融合,细节才有生命,才会为电视新闻增光添彩。

其次,我们在做一则新闻报道之前也必须审视一下这则新闻中到底需要多少细节,甚至要不要用细节。因为并不是每一则新闻都需要细节,对于各种各样的新闻来说,也并非是细节越多越好。比如有时候新闻需要反映全貌,解说词说的是全局性的东西,还有些是表现气势恢弘的大场面,像这种情况就不需要用画面细节。特别是一旦新闻中需要运用特写蒙太奇,最重要的是选择典型的特写镜头,也就是典型细节,这就必须围绕所要表现的主题去拍,一些无关的特写镜头只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同时特写蒙太奇中的特写镜头必须和其他镜头合理衔接,不但要符合视觉习惯,还要注意有反映全貌的镜头搭配。因为特写镜头反映的只是局部,不能孤立地表现,而是应该让人知道特写镜头表现的对象和对象处在什么环境和背景之下。细节镜头的剪辑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掌握好节奏。比如反映紧张气氛时镜头要相对切得快,反映舒缓的气氛时镜头要切得慢。但总的来说,细节镜头不能用得太长,因为镜头包含的信息量少,观众短时间就能看得清楚,太长会显得拖沓。

怎样使电视新闻细节的语言、声画等因素恰当地表现主题,准确传送有效的信息,这就要求电视记者编辑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撰写好每一段话、制作好每一幅图像,做到画面中的图像语言与抽象语言配合默契,对客观现实反映真实、完整,播出的新闻内容深刻、新颖,主题鲜明、突出。

上一篇痕记

下一篇有关书籍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