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练习题范例6篇

初二数学练习题

初二数学练习题范文1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

2.0.32∶1.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根据这个比值组成一个比例式另一个比是(  ),比例式是(  )。

10和60,这个比例是(  )。

4.被减数是72,减数和差的比是4∶5,减数是(  )

5.因为a×b=c,当a一定时,b和c(  )比例。

当b一定时,a和c(  )比例。

当c一定时,a和b(  )比例。

6.用20的约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

一个外项是(  ),这个比例式是(  )。

应画(  )厘米。

9.在绘画时,要把实际距离缩小500倍,使用的比例尺应该是(  )。

二、分析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一般地图上用的比例尺是缩小比例尺。  (  )

2.圆的直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  )

3.y=5x,x和y成反比例。 (  )

4.数a与数b的比是5∶8,数a是75,数b是120。 (  )

(  )

三、分析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甲乙两个圆半径的比是2∶1,那么甲和乙两个圆的面积的比是  (  )

(1)4∶1

(2)2∶1

(3)4∶2

2.把一个圆柱体加工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柱的体积与去掉部分的体积的比是 (  )

(1)3∶1

(2)3∶2

(3)2∶3

3.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都等于3,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

(1)3∶1=1∶3

(2)3∶1=0.3∶0.1

(3)9∶3=3∶1

4.修一条路,已修的是未修的80%,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 (  )

(1)80∶100

(2) 4∶5

(3)10∶8

刘师傅现在与过去工作效率的比是  (  )

(2) 1∶3

(3) 3∶1

四、观察分析。

1.将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式。

(1) 10.2×9=1.8×51

(3)51×7=17×21

(4)62a=47b

2.认真观察下面每题的解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改正过来。

(1)15.6∶2.8=2.4∶x

五、说说下面各题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写出说理过程。

1.小麦的重量一定,面粉和出粉率。

2.图上距离一定,比例尺和实际距离。

3.先判断,再填空。

3a=b  a和b成(  )比例。

六、选择正确算式,并说出理由。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28千米,4.5小时到达,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多行几千米?

(1)28×4.5÷4-28

(2)解:设每小时多行x千米。

28×4.5=(28+x)×4

(3)解:设每小时多行x千米。

28×4.5=28×4+x

(4)28-28×4.5÷4

2.东风洗染厂,每天用水量比过去节约20%,原有390吨水,现在比过去多用30天,现在每天用水多少吨?

(1)390×(1-20%)÷30

(2)解:设现在每天用水x吨。

390×20%=30x

(3)解:设过去用x天,则现在用(x+30)天。

390÷(120+30)=2.6(吨)

(4) 390×20%÷30

七、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

1.一幅地图用0.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

2.张庄和王村相距960千米,要在两村间修筑一条笔直的马路,画在设计图上的距离是

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用三种你认为简捷的方法解答)

初二数学练习题范文2

一、小升初学生具有的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分析

1.记忆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大量做题,对做过的题加以记忆,在数学考试中依照记忆进行解题.本质上是一种用记忆的机械方式取代思维的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升入初中后,初中数学知识一是内容多,二是难度大,难以有效记忆,具有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的学生往往出现成绩下滑,学习困难的现象.

2.模仿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模仿例题及习题的方式,在考试解题中采用模仿类型题的方法.采用这种数学学习习惯的学生在思维上倾向于模仿性,在升入初中后,数学题型更加多样,学生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模仿,数学学习效果不尽理想.

3.思维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对题目加以思考,总结题目和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能够做一题,会一类题.采用这种数学思维,能够在数学考试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升入初中后,在数学学习上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既快速适应了初中数学的新特点,又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由此可见,小学升初中后,数学知识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相应的强化,才能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要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预习、听课、练习及复习等多方面给予指导.下面对这四个方面加以着重介绍.

二、小升初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发途径

1.预习环节.

不管是小学数学还是初中数学,预习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预习,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内容及方向有一个大体了解,从而强化听课效果.预习环节,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课本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明晰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在课本阅读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首先,进行粗读.粗读就是对数学教材章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加以了解,明确学习重点及难点;其次,进行细读.细读过程中,着重对概念、性质、公式、原理等加以仔细体会,思考数学知识当中的因果关联.

此外,在做好阅读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划、批、试、分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划就是圈划重点概念及知识点;批就是将自己预习过程中的体会及无法理解的内容,批注于课本空白区域;试就是根据预习情况,简单进行相关的练习;分就是将自己已掌握的和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加以分类,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上,学生就可通过自行预习,把握方程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通过细读课本例题,掌握基本解题思路,在后期课堂学习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听课环节.

听课环节,也就是课堂学习环节,这一环节在数学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往往数学学习效果就好,考试成绩也更为理想.在听课中,要摒弃一种错误观念:课上不听,课下恶补,这种观念及做法十分不可取,效果微乎其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改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教师要采用问题引导式或创设数学情境的方法,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讲课及听课中,注重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步骤,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作为学生来讲,在听课中要做到“三动一专”,即动脑、动口、动手,同时,专心听取教师对例题的剖析,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在听的过程中,要用“记”的方式加以强化,对一些教师补充的知识点及解题思路技巧进行记录,便于后期的复习.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解题中,有时为了较为快速地求取答案,教师会提出一种较为便捷的解题方法――特殊值法.这种方法课本中涉及不多,学生在听课中可以及时记录,在碰到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解答的函数题时,往往能够绕开复杂的推理,节约解题时间.

3.练习及复习环节.

练习是深化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环节,这里所说的练习,包括课堂的实时练习,也包括了课后的作业练习.在课堂练习中,要注重解题技巧的运用,提高解题速度.在课后作业练习中,一方面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在制定学生可承受的作业量的前提下,在作业布置中侧重对知识重点及难点进行巩固,提高作业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学生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在保证作业完成真实度的基础上,养成先思考再解答的习惯,领会习题的考查意图,仔细审题,找准关键,避免出现无用计算的状况,提高作业解题的效率,在作业完成后还需加强检查,总结出错点.

在复习环节上,要养成当天功课当天复习的习惯,在复习方法上,先进行全局浏览,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再对相关内容加以梳理,强化理解,最后巩固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复习的重点是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三、小升初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从前面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途径中,我们也能够总结出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自学与求教相结合.

一方面学生要通过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数学探究思维,另一方面又要及时获取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实现自学和求教相结合.

2.思考与学习相融合.

初中数学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对各项公式、法则、定理要搞清其内在关联,梳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在学习及解题中灵活运用多种解题途径,不拘泥于传统机械的学习方法.

3.注重学以致用.

初中数学理论抽象性相比高中数学要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寻找到较多的应用实例,因此,学生可以借助具体数学案例,将数学知识及思维与实际相验证,强化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4.扩展知识结构.

课本虽是学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也并非是知识唯一来源.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可以广泛阅读与数学相关的课外读物,一是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二是通过课外资料阅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坚定数学攻坚决心.

5.强化练习及复习,及时总结.

初二数学练习题范文3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总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2)y=13-2x

(3)y=3x+2x-1

(4)y=1x+1-1

初二数学练习题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87-01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级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知识内容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适应中考的必经之路。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

一、认真制定复习计划是成功复习的保障

复习要有计划性、目的性,经过复习使学生达到既定目标。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是将每一个阶段中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是各类考试所要进行的重要准备。复习过程中应以巩固、提高、灵活运用为主线,题目以易、中、难为标准,形成梯度,要注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因此制定好复习计划,使学生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下搞好复习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复习。第一轮重点复习数学基础知识,全面梳理初中数学200多个知识点;第二轮重点复习知识点的简单应用;第三轮重点测试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各个阶段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目标要求。每一轮复习都要让全体学生们有一定的提高;第二轮复习要让大多数学生理清知识学会解题运用;第三轮要让优秀的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迁移。

二、复习材料组织的优劣,是搞好复习的关键

复习要以教学大纲为原则,材料的组织一定要落实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材料内容的组织要严谨、系统,要有代表性,要抓住各部分的知识点,每组题目应体现出有少量知识点的结合向多知识点的结合的过渡,循序渐进。组织材料时,对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探索性题目也要给予重视,这些题目也是当前考试的一个热门。但是对这些内容更要防止偏、难、怪。即使组织有难度的题目也应设计出层次,以利于学生逐步深入,而不至于感到无从下手。好的复习方法是成功复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复习阶段仍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根本,如果根本失去了,其他则无从谈起。教师要清楚本班学生复习前的知识底数,各层次上有哪些学生。复习时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指导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最大的收获,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是搞好复习的动力源泉。

三、首轮复习:巩固基础,建立知识系统

第一轮复习,要求学生弄懂课本中的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并分类理成系统。此轮复习是后二轮复习的基础,因此要切实抓到位。老师要在课堂上板书重要知识点和相关公式。要对每个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数学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公式、定理要能正确叙述,并能通过课后练习进行简单应用;②从中考试卷中选取相关题全面辅助知识点的理解;③对知识点分类复习,并帮助学生整理成知识系统。

四、二轮复习:深入理解知识,重新整合知识

第二轮复习,要在第一轮简单整理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运用训练,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在这一轮复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加深理解,教会学生运用对比、归纳、分类、总结等手段,重新整合知识。要求学生用几条不同的脉络串联初中知识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五、第三轮复习: 江强化训练,精练深讲

经过三轮复习,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知识和重点和难点也应有一定的认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训练使学生将知识结成牢固的网络,在使用知识时能做到顺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阶段本人的安排是用本地市历年中考试题和上一年各省市中考试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训练学生解题技能。由于中考试题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初中数学知识点,难中易三类题型安排合理,而且直接面向中考,用它作为中考前的模拟训练应该说是非常得当的。但训练时要注意切莫贪多求快,搞题海战术。我个人以为应做到“广阅”、“精练”、“深讲”。

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例如,对综合性的几何题、函数题、代数题都要抓住不放,进行多解法讲解、变式迁移运用。

六、加强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提高考试信心。

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第四阶段,是不缺少的一环。这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和大运动量的练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通过练、评、反思,查遗补缺,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其对策是:一是针对我省中考试卷中的各类型和试题结构,进行全真模拟训练,让学生稳定心态,增加信心。三是善于放弃和攻坚,保证会做的题不丢分,能够做一步就毫不犹豫地攻坚;过难之题确实不会做,学会放弃。

总之,复习一方面是为备考,更是为今后更高的发展和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有计划、有目的的做好初中数学复习工作对学生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洪保平.初中数学总复习浅谈[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4).

初二数学练习题范文5

一、中考特点

(1)知识考查基础化:2004、2005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及地区中考试卷中的基础题都达到或接近七成,没有偏题、怪题,繁项的计算题、死记硬背的概念题及一些思维要求高的解答题也从卷面上消失。所选题都立足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切实注意对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四能”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归纳能力)的考查。

(2)思维模式的开放化:开放型试题逐步成为各地中考试题的一个新热点,且有比例增大的趋势,类型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索思维能力的考查。

(3)能力要求层次分明:为了体现能力目标的要求,不少省、市的中考题按能力要求分为基础题、较难题、难题三种类型,分值比例为2:6:2,且各类型试卷的综合题又有一定差异。

(4)知识结构网络化:2005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重视对数学知识整体性和综合性考查,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最典型的莫过于把二次函数、平面几何等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设计综合考题。另外,跨学科综合题也有出现,这也是中考命题的趋势。

二、备考复习

(1)要熟透课本。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些同学进行复习时,往往把课本扔到一边,认为只要钻研众多复习资料就行,忽略了课本内容,造成了基础知识不扎实,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在进行复习时,一定要结合教材,深透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内容,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识记,才能在解决问题时熟练使用。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1、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2、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3、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学习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2)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所谓系统复习,就是依据课本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进行认真思考,对概念、定理、公式作出系统的归纳、总结,使知识条理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形成对初中数学知识整体的认识。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为3条线:①成比例线段;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③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④圆的性质;⑤直线与圆;⑥圆与圆;⑦角或圆;⑧三角形与圆;⑨四边形与圆;⑩多边形与圆。第四块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这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3)抓重点,以练为主。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使用了也是错误百出。因此,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过程的错误,以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解题的正确论。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4)加强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提高考试信心。

初二数学练习题范文6

02-02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迎接中考的关键环节。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主干知识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地进行初中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师共同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紧扣考纲,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初中数学内容庞杂,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根据考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从而按时完成复习内容。

二、分类进行,整理布局,提高复习效率。总复习的教学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措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复习内容。

三、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多轮复习。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我认为,初中数学总复习可以分四轮进行。第一轮,理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有效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提高应用能力。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第四轮,回味练习。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让学生调整好心态。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要及时调整学生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各种消极因素,树立信心,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走进中考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