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范例6篇

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范文1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或缓解顶岗实习中的主要问题,应建立针对园林技术专业特点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一)“模块化”顶岗实习结构将顶岗实习划分为“校内顶岗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两个模块,“校内顶岗实习”模块根据技能特点和类型,设置“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校外顶岗实习”模块内根据实习岗位类型,设置“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单元、“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单元及“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单元。“校内顶岗实习”模块为必选模块,学生必须完成所有单元的实习任务,主要目的是逐项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习活动以校内教师指导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但实习内容和场所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践项目,教学人员结合实际项目情况综合讲解相关知识。“校外顶岗实习”模块为自选模块,学生依据自主联系或学校统一安排顶岗实习岗位情况选择相应的单元。实习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但主要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模式,结合实践项目,对照相应单元的学习任务书完成顶岗实习。(二)“递进式”顶岗实习方案将原本在第5学期(约16周)集中完成的顶岗实习分散到第3、4、5三个学期,按时间由短到长、内容由简到繁、自学由少到多的步骤,循序渐进展开“校内顶岗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顶岗实习”模块设置在第3、4学期,历时约8周。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的课程进度,“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在第3学期开设,约两周;“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在第4学期开设,约6周。“校外顶岗实习”模块设置在第5学期,历时约8周。根据行业的季节特点,在第五学期前期开设。实习结束后在校内开设生态类、管理类、法规类职业拓展课程,要求学生结合顶岗实习案例,对前期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图1)。(三)“系统性”顶岗实习考核鉴于顶岗实习划分为三个学期、两大模块,其考核方式也对应调整,顶岗实习成绩由每个单元的分项成绩组成。同时,考虑到学生实习岗位的差异性,对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除了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和实习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外,还将毕业设计(论文)融入顶岗实习考核体系。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初步规定为:顶岗实习成绩=校内顶岗实习成绩×50%+校外顶岗实习成绩×50%。其中,校内顶岗实习成绩=“园林植物应用”单元成绩×25%+“园林工程”单元成绩×50%+“园林设计”单元成绩×25%;校内顶岗实习成绩=实习岗位对应单元成绩×70%+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成绩×30%。这一标准鼓励学生联系顶岗实习情况选择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向,带着专业问题展开实践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在工作中思考、总结的习惯。(四)“综合型”顶岗实习平台传统的顶岗实习主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的顶岗实习主要通过“校中厂”、“厂中校”一类的方式展开。这类模式中校企合作多停留在学校与实习企业的交流层面,而以学校为媒介形成的企业间、行业间的交流并不广泛。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江苏省内外部分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组建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为顶岗实习搭建“政校企”三方合作的综合型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有效地获取政府政策导向和行业动态信息,从而快速调整顶岗实习方案。实习结束后,也可以综合多家企业的毕业生质量反馈信息,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此外,“政校企”合作的模式深化了学校“产学研”一体的内涵。顶岗实习人员作为学校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中,同时也作为企业技术人员协助学校展开科研活动及成果转化。学校的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活动与学生顶岗实习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真正从“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中获益。

改革后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顶岗实习 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的方式方法 反馈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106-01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依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将学生学习完在校课程后,组织学生到企事业等有人才需求的单位进行实习。高职类院校主要就是培养出能够通过学校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正式上岗时能够直接从事工作,而顶岗实习正是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一个结合点,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顶岗实习对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但如何去管理顶岗实习过程,如何对顶岗实习质量进行评定,是我们要值得研究的。

1 什么是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是检查一名学生在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按照单位要求完成工作的一种评估体系。通过质量评价,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工作能力有所了解,为今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有所估量,能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此类工作,如不适合需要变换,使自己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顶岗实习评价除了作为学生对自己在校理论学习的实践考查外,顶岗实习阶段仍处于学生的学习阶段,顶岗实习的效果还直接反应学校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应受到如同在校教学质量评价一样的重视。

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从学生方向来讲,必要跟踪的调查,能够让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状况有所了解,能更进一步针对每一名毕业生就业进行大体定位,学生跟学校的联系更紧密了,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跟导师反馈,得到理论指导,同时由于学校的督促,也能有效避免实习就是“放羊”的现象发生。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从学校方向来讲,校方可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整体表现加以归纳总结,为今后实习条件及实习方向提供数据。利用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结果,还能对所学专业教学计划是否能够适应当今行业发展加以改进,需要加强的课程就加大课时量及实训力度,按照行业发展走势,需要新课程就添加,对于不太需要的课程就行进减少课时或删除,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2 评价原则

由于顶岗实习的岗位不同,所以应杜绝“一刀切”的方式,总体上采取“细化到个人,统筹到专业”的评价方式,具体评价过程中注重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联系。这与在校学习期间的打分量化有本质的区别,细化到个人是指整个顶岗实习的评价的初衷是正式上岗时能够直接从事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是顶岗实习的重中之重,所以顶岗实习的评价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应是鼓励为主、关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不断进步,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从容走上工作岗位:统筹到专业是指顶岗实习其实不应局限在学生参与,作为校方也应积极参与到实习活动中,并认真总结学生在校学到的专业基本技能在顶岗实习中的发挥的作用。

3 评价方法

在实际顶岗实习的过程,是学生的实践工作占主导作用,所以为合理得到评价结果应采取企业方、校方、学生自己三方评价的方式。以往的顶岗实习通常采用企业方和学生自评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容易出现一些弊端,企业将顶岗实习期当成了免费试用期,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没能做好实践的积累,实习结束学生敷衍实结,企业盖章了事,没能真正起到顶岗实习应有的效果。

引入三方评价,由学生自己在顶岗实习期间每个工作日做工作记录自评,定期(可选择1个月或是一个工程阶段性结束)由校方导师予以评价,最后做自我总结从而给学校打分,评估出学校所学在实践工做中的作用:校方的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例纵向的评价,旨在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予以督促、勉励及指导,导师的指导可以起到及时解决工作中难题的作用:顶岗实习结束由企业方对学生的整个实习对学生及校方的工作做以评价:最后再由校方将整个专业的学生评价、企业评价进行汇总,做横向的总结评价,对整个的专业的课程规划设计总评及相关调整。

评价方法中有两点较大的改变之处一是引入了校方的评价,区别于以往校方的评价不是在企业评价之后,而是参与到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在企业评价前,每个阶段都有校方的导师对学生做阶段性评价,有助于督促学生,杜绝“放羊”现象,由于校方的参与,企业方对学生的工作认可度会大大提高,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更加密切稳定。

4 评价反馈结果分析及对教学课程的改进

经过一系列的评价,可以将其反馈的结果由系部专门的负责教师进行整体的分析与归纳,在上交到上级相关部门进行统计,以便为全校的各专业未来招生进行规划与调整。

在收集评价结果的反馈信息时,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要按照一定的专业特点、时间、工作地点或区域、工作性质等等方式方法进行相应的排序。例如,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整理收集反馈信息时,首先要按照学生的工作性质整理,然后在相同的工作性质里,按照时间、工作地点等进行划分。如:(1)营销类(某某通信公司、……)11级1班李新(2013年2月)、11级2班赵丽丽(2013年3月)……(2)技术类……(3)服务类……负责教师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整理出材料,材料中最好能有明确的图表说明,这样才能更直观地让上级部门了解本专业在就业方面的近况。另外,通过专业自己对评价反馈信息的整理与归纳,也能够及时了解现在的专业教学计划是否适应现在市场行业的知识需求,可以根据行业市场需求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顶岗实习是增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渠道,如何在学生离校的情况下,避免“走形式、走过场”,而将顶岗实习的目的贯彻到实处,需要学校、企业与学生个体共同努力。作为校方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联系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通过顶刚实习而不断增长的实践技能,关注专业对口行业的发展态势,不断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实践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明惠.高职“三元”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62-65.

[2] 杨建平,黄炎坤.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11(3):45-46.

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范文3

1.事前控制—实习前

1)生离校前系、教研室、班级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动员,从实习目的、实习纪律、实习心态、实习安全等多角度强化教育,并帮助学生分析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2)到达实习单位后的入职培训教育。学生到达实习单位后,必须接受实习单位的培训教育,才能允许进入工作岗位。首先是酒店对实习生进行的入职前总体培训。实习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在没有进入岗位前,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对实习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内容包括:酒店基本情况介绍;了解酒店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等;参观酒店,熟悉工作和生活环境。其次是部门岗位培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部门的组织管理及人员分工;安全守则、劳动纪律;客户服务流程及岗位技能培训等。

2.事中控制—实习中

学生到达实习单位后,首先会表现出对酒店工作环境不适应,比如对于老员工的工作方式和说话的方式、企业领导的领导风格不适应;作息时间不习惯;实习酒店的工作内容、劳动强度与学校的学习生活差别较大,适应工作存在困难;面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方式,表现出消极怠工的逆反情绪,并对管理人员产生心理反感等。这些都将促使学生产生厌烦、动摇情绪,此时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思想工作必须要跟上。辅导员要经常性地保证与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日志、总结报告等作业文件等进行阶段性检查并给予指导,企业指导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现场工作,注重学生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3.事后管理—实习后

1)校企共同评价。顶岗实习考核的评价主体是校企双方,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2]。评价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专业水平、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顶岗实习日志和总结报告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依据是企业指导教师、学生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学生实习表现的综合评价、指导教师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实习报告与总结等。2)实习后的总结表彰。实习结束后,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倾听实习学生的实习心得、实习收获、对实习单位的评价意见等。评选优秀实习生,并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宣传优秀实习生的事迹,以激励低年级学生向优秀实习生学习,树立良好学风。

二、顶岗实习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1.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为顶岗实习提供组织保障

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系领导、企业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负责实习过程管理,制定顶岗实习细则,与学生、酒店签署顶岗实习协议,分配实习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成绩评定等工作。

2.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为顶岗实习建立制度保障

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了完善、详细的符合学校特点的《外语与旅游系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外语与旅游系顶岗实习实施细则》,建立学校与实习单位经常性的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包括实习单位与系里的信息通报制度和学生负责人与辅导员的信息通报制度),系里定期与不定期的巡查管理制度,使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3.建立多管齐下的管理网络,为顶岗实习提供强力保障

为了使各项实习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建立多管齐下的管理网络,如校内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巡视、检查,学生负责人定期汇报,辅导员网络监控管理、企业指导教师现场管理等方式。

4.积极推进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证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配备的稳定性

具体包括三支队伍建设:生活导师主要由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导师主要由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安排学生实习岗位、食宿,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实习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专业导师主要由校内专业教师组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纲、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负责解答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对顶岗实结报告、实习日志等作业文件等进行阶段性检查并给予指导。

5.建立信息通道,保证顶岗实习各方沟通顺畅

利用网络平台,介绍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要求;通报顶岗实习情况,将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的事迹、学生在酒店获得的奖励和表扬等及时进行宣传;辅导员通过邮箱、QQ群、电话等形式及时将学校的有关要求通知学生,将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报告系里,定期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学生的工作表现,获取实习单位反馈信息,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问题,根据实习情况及时调整实习指导方向;系里定期不定期抽查顶岗实习酒店,一方面检查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实习酒店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调整。

6.校企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保证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顶岗实习评价考核的主体是校企双方,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是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通过对近几年顶岗实习的学生及相关实习基地进行调研,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实习工作表现、工作业绩(此部分由企业评价)在总成绩中所占份额,结合实习报告和实结、辅导员掌握的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实习成绩。

三、顶岗实习的效果

1.增强职场工作能力,明确今后学习目标

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树立服务意识,逐步认识到工作任务中制度、规范、礼仪、安全等因素的重要性。他们以真挚诚恳的态度、细致周到的服务接待顾客,在工作中树立了强烈的岗位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意识。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们掌握了岗位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了沟通和人际交际能力,丰富了知识阅历,开阔了眼界,使他们对工作有了切身的体验。同时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短板,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未来成功就业打下基础。

2.顶岗与就业结合,实现高质量就业

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这是校企双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学校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角度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从吸收优秀人才的角度安排学生实习;学生则从争取在实习企业就业的角度努力工作。三方瞄准一个目标,实现高质量的顶岗实践。

四、结语

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 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是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 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实习地点分散、实习内容多样等特点。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对学生疏于管理。

2. 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监控,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

3. 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不够,学生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笔者认为必须通过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径拓展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及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增加对口顶岗实习岗位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加强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全面做实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有效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育。

在长期的实践中,设备工程系始终坚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服务实现“双赢”,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进行顶岗实习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顶岗实习管理新机制,组建高质量的实习指导教师工作队伍。

为了积极推进顶岗实习工作的落实,设备工程系出台了《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管理细则》的管理规定,对实习指导教师工作队伍的组成进行了改革,成立了“设备工程系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这支队伍独到的特点在于,由系主任担任小组组长,各专业采取团队负责制。团队的划分,不是按班级划分,而是按每个专业为一个团队,由团长负责安排组员的任用、具体负责的相关工作。这支队伍的组员除了有实习指导老师、辅导员外,更有一些在建筑企业工作同时在我系任教的外聘老师参与。这些外聘老师熟悉企业岗位设置、工作内容,可以提供更多层面和更高层次的顶岗实习服务。

工作任务承包到各专业团队后,组长负责检查监督,统筹全系顶岗实习工作。组长每周组织召开1次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专题会议,通过总结汇报、材料审查、经验交流等方式对实习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督促、分类指导。各团队负责专业实习。团队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跟踪的体系。实习指导老师、辅导员每周电话联系学生一次,南宁市工地每月检查一次,区内工地每学期检查一次。以关心、细心、爱心做好顶岗实习教育服务。

这样调动了教师参与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正因为有这样一支队伍抓顶岗实习工作,使得我系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科学设计顶岗实习方案,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顶岗实习在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是校企联手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与规范管理,这些都应体现在校企融通科学设计的顶岗实习方案之中。

(一)顶岗实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系各专业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40%。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的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一——学生分班级到企业认识实习(1周)

大二——学生分小组到工地现场见习实习(2周)

大三——学生一对一到企业实习(28周)

这样的实习模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形成了:“逐步推进、工学交替”学校与企业无缝衔接的适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

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及答辩,是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训练。如何使高职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真题真做,实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进行毕业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生大三学年,学生分方向进行毕业设计。学生的毕业设计,不按照常规的专业班级进行划分,而是按照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方向,能力培养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所有专业的学生,均可以选择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安装工程预算等方向。

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提出,主要是企业的真实项目,使学生做到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应用能力。

自从我系进行了毕业设计分方向的改革后,加大了毕业设计的教学力度,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设计项目,我系的教育服务理念得到了设计单位的认同,学生务实的心态与优异的工作业绩使得我系学生在设计单位中享有较高的赞誉。我系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继续得到了各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吸纳了我系较多的毕业生。我系毕业生在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工作的百分比为9%,使我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多途径拓展顶岗实习基地,夯实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一)以社会服务为纽带,拓展校外顶岗实习岗位。

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范文5

1.教学计划设置。在我院近五年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顶岗实习的总学时为360学时,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第一至十八周。实际执行是从第五学期的第十三周开始到第六学期毕业前结束,期间包括第五学期的第十三至十九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半年的时间要求,不仅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针对具体岗位工作的内容,从岗位实践中探讨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将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和顶岗实习的质量。

2.学生实习岗位分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与毕业后的职业岗位基本一致,主要是工程施工一线的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资料员和监理员等,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也就集中在施工企业和少数的监理企业。而建筑工程的单件性、固定性和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又决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及不同的施工现场。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许多学生的实习岗位还会因工程的进展、岗位的适应性、毕业就业等原因发生变动。

3.顶岗实习质量分析。尽管在前五个学期里学生经历和接受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但在刚刚进入顶岗实习初期,多数学生仍感到十分迷茫,导致学生实际进入岗位角色的时间滞后,同时,面对施工现场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较大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吃苦耐劳精神和自我约束力的欠缺,企业待遇的不平衡,在岗实习的学生往往频繁地调换实习岗位,导致学生实际顶岗实习的时间并未得到保障。因此,对离校顶岗实习的学生,指导老师、班主任、辅导员一般采取电话、短信、飞信、QQ、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系,检查并指导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但较长的实习时间(含寒假、春节),分散的实习地点,学生实习场所、通信方式的变更,实习人数的逐年增多(全系07级在外顶岗实习学生约370人),给顶岗实习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考查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依据,主要是顶岗实习结束学生提交的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毕业设计(论文)及顶岗实习学生被实习单位录用的比例。在近几届毕业的学生中,能够完成实习全过程实习日志的学生寥寥无几,而实习日志中能够全面反映当天实习地点、工作内容、实习体会、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及处理方法等内容的也不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内容、格式、进度也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达不到规定要求,甚至出现雷同、抄袭等现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定时,会因学生的毕业就业而降低要求,学生浑水摸鱼,侥幸过关,学生严谨治学、踏实工作、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缺失,职业素养不断下降,因而,顶岗实习学生被实习单位录用的比例仅有20%左右。

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建议

1.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立互动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的前提。例如我校可利用省示范院校、省特色专业、省优秀教学团队、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教育环境、专业师资的优势,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难题,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使企业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另一方面,企业与学校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使学校分享企业资源,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教师依靠个人社会关系建立校企“私下”合作的现状,使学校与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建设校内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顶岗实习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对顶岗实习所持有的态度、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及灵活运用的熟练程度,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也同样重要。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必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尽管在职专业教师中取得国家建筑业执业资格的人数十分可观,但他们实际工作经历有限,或者离开实际工作岗位的时间已久,很难胜任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这一“双师型”教师的角色,而通过校企合作聘请的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真正亲临一线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到位率也较低。因此,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加快、加大建设的进度、强度,实实在在地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职教师积极主动去企业锻炼,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逐步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建立更广泛的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企业的能工巧匠真正走进课堂,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并支持他们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从而保证校内外“双师型”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参与度,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范文6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adaptability training of voc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is still based on internship outside the university. Although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specialty and work-related docking are solved in a short time, there are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student management, teaching plan 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o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rnship students outside the school. In this paper, through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re proposed initially.

关键词:顶岗实习;实习计划;实习指导;学生管理;成绩核定

Key words: internship;internship program;internship guidance;student management;results approval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179-03

0 引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需求的变化,一方面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则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面对此种状况,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就业和实践学习无缝对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推出一系列关于加强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文件,根据(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文件精神,为了响应教育部文件精神,加强学生实训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十分注重顶岗实习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校中厂探索仅仅是起步阶段,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训练仍然以校外顶岗实习为主,近年来,确实在短期内解决了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对接的问题,但也存在不少疑难杂症诸如:企业不执行教学计划而是把学生视为打工仔,实习单位分散和学生频繁更换企业导致学校管理难度大,教师临场指导工作难以介入到企业中去,学生实习效果难以量化评价等。

本文中笔者通过机电工程系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实践探索,收集并整理了一系列资料,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思考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

1 以往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校企管理层面沟通不够

顶岗实习从内容上说理应是学校专业课程的发展延伸,是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之下,协商制定实习计划,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但是事实上校企在这方面缺乏沟通协作,企业把学生完全按照正式员工看待,任意更换实习岗位,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直到2015年,专业对口率也才是84.1%。必须承认,多数企业当初签订《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前预定工人,而校方每年也存在基地共建指标的压力。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不理睬实习计划,不允许学校老师参与到现场指导中,完全是根据生产需要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直接导致失去顶岗实习的意义。

1.2 双方指导教师互动少

按照实习计划,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指导教师和车间师傅的双重指导,校方教师了解学生顶岗培训的内容后,主要通过网络或临场的形式结合专业理论进行指导,企业师傅负责技术传授和企业文化灌输,而且要求双方教师就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随时互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总是出现学校指导教师“进厂难,进生产车间更难”的问题,老师对下企业指导有畏难情绪,下企业指导次数逐年减少,截至2014年,每名教师平均每年不足3次。

1.3 学生更换单位频繁

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部分学生对学校指定的企业不满意,其中多数学生能够按程序申请校方重新为其分配顶岗实习单位,但个别学生擅自离岗自己找单位,有些甚至回家不愿继续实习,2015届毕业学生自己更换单位的占29.1%,顶岗实习时间不足1年的占18.5%。按照国家规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过去几年我系安排学生实习长达1年,对这部分学生极易出现失联失控的危险,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分散了校内教学精力。

1.4 顶岗实习成绩核定不够精确

过去的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成绩核定主要参考2个方面。一是提交一份毕业论文,系里组织进行论文答辩,答辩表现和论文质量成绩占60%;二是由实习单位填写《顶岗实习考核手册》,主要记录学生在企业期间的生产、学习、生活表现,该项成绩占40%。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毕业论文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反映学生在专业上的个体发展,而《顶岗实习考核手册》的填写也缺乏有效监督,演变成学生填写企业盖章。总之,顶岗实习期间的成绩核定已经变得流于形式了,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真实表现。

2 有效管控顶岗实习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2013年组织教师仔细调研分析,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实现三个目标。第一,必须真实反映学生在这一时期内的发展轨迹,系领导和教师要起到监督作用;第二,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找出制约自己发展的问题,指导教师要起到协助作用;第三,学生勇于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要起到导师的作用。并且面向当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开始实施,主要围绕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和《顶岗实习考核手册》做足文章,本着“保留上年成果,不断改进完善”的办法逐年推进,用三年时间形成固定模式。总结下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2.1 改革考核形式和内容

取消毕业论文,由《顶岗实习报告》替之,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撰写调研报告,流程有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撰写调研报告和企业介绍。通过此项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理性分析问题,关注所从事的行业、岗位、技术技能和企业经营特点等;二是顶岗实习回顾和总结,重点描述在此期间的所经、所思、所获;三是精选2个生产中的典型案例详细分析,如产品加工的规格型号、生产标准、图纸图形、加工流程和个人收获。

另外,仍然沿用过去的《顶岗实习考核手册》,填写每月的工作学习经历,只是指导教师必须随机检查或抽查,提醒或督促企业师傅签字。

2.2 扎实做好离校前准备工作

我们在顶岗实习前一学期初就开始与校外实习基地联系,筛学出专业对口率高的企业,协商学生顶岗实习事宜,统计实习岗位的工作性质和数量。大约从该学期第5周开始,组织指导教师分析总结上一届学生提交材料的不足。之后把学生分成每10人一组,安排1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培训,培训期为1个月,培训内容有:分析岗位特点,布置课程任务,辅导企业调研流程和内容,讲解顶岗实习期间的毕业设计报告格式和撰写方法。期末考试前安排到校中厂参加2周的“生产性体验实习”。

2.3 多样化的教师指导方式

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师傅必须自始至终参与指导,尤其要有效管控校内指导教师的工作行为。我们要求教师通过电话、互联网、建QQ群或微信群等现代通信途径,结合亲自下企业现场指导或委托企业挂职锻炼教师等方式,悉心指导和关爱学生,教师每月上报一次学生去向表。校内教师要主动与企业师傅取得联系,沟通和交流,如果学生更换岗位必须及时告知教师新师傅的联系方式。系领导通过下企业、打电话等方式抽查、询问和证实,在系内及时通报督导结果。

2.4 成绩核定必须反映真实情况

成绩最终核定依然由《顶岗实习报告》和《顶岗实习考核手册》2部分组成,但由于全程监控管理,变得更加真实准确,权重分别为70%和30%。前者偏重于专业技能,返校前一个月截稿,指导教师最多提出2次修改意见,否则判定“不合格”,系里组织专家对教师评定的成绩核准后即可生效;后者偏重于日常行为,包括“吃苦耐劳,圆满完成任务”、“钻研技术,安全意识强”等6项指标,每月一填,师傅签字方可生效。

2.5 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效

此项工作自2013年实施,经过三年的不断修正和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际上所有指导和管理工作以抓《顶岗实习报告》为核心,该报告的撰写内容、质量和提交形式完全能够反映校企双方参与管理的程度。通过表1对比情况不难发现其效果一年比一年显著。

也正是因为我们将这项工作做细了,学生的思想也就稳定了,从今年毕业生统计数据看,学生自己更换单位的占14.4%,顶岗实习时间不足1年的占25.0%(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另外,典型案例的选题、质量、数量明显提升,有些可以入选教师教学案例。

3 结语

今年我系各专业开始实行2.5+0.5学制,即2014级的顶岗实习时间将缩短为半年,学生除了可控程度会提高以外,因为多数专业课已经结束,第5学期可以从容布置校内准备事宜,我们考虑为学生提前安排一些毕业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学校先跟着教师完成前期工作,带着任务到企业再完成后期工作,相信顶岗实习的管理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黄杰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0(4).

[2]朱以财.主体性人本观: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新视野[J].职教论坛,2008(10).

[3]赵延峰,张晓峰.大学生分层教育管理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5).

[4]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7.

[5]宁夏:高校须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程[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