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原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景观规划原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景观规划原理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1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依托现有自然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再加上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景观设计,总体要以绿色生态为原则,在满足校园场所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以绿色植物为主,植物配置要注意多方位、多层次、多用途配置,着力打造一个稳定的生态群落。

2景观多样性原则

生态学中有“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意思是丰富的植物物种构成的生态群落稳定性及生态效益更好,同时丰富的物种能增强群落的韧性和抗逆性,多层次、多方位的物种构成的群落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校园景观设计中注重景观多样性,可以满足学生、老师等不同人群的观赏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发挥生态效益。

3可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最早由生态学家提出,意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强度、程序间的平衡性,不能一味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要科学地使发展脚步与自然生态恢复程序达到平衡。校园景观更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景观领域,所以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文化理念,植物生长的空间性及时序性。

4整体规划设计原则

丰富的物种构成稳定的群落,稳定的群落再构成一个整体———系统,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先从整体把握再到局部细节的规划设计,校园景观亦是如此,在规划初期先把握学校整体的定位,做好功能分区再进行局部细节刻画。

5地域化原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就阐释了自然中有地域性这一现象,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着不同的物种,适应同一环境的物种生活在一起;人也不例外,生活在一起的人,至少是能适应当地文化的人,在景观规划领域就体现在打造地域性景观上,不同的景观领域类型在规划设计时有些不同要求。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一个以“林”为特色的大学,所以在景观设计上肯定要用景观手法突出“林业院校”特色。(本文来自于《现代园艺》杂志。《现代园艺》杂志简介详见。)

6人本化原则

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是近几年来提倡最多的理念之一。但现在国内的一些景观项目真正做到完全以人为本的还是很少,还主要停留在理念阶段,校园景观设计中,学生是这个场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体验对象,如何满足学生在学校学习是校园景观设计要考虑的重点,也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7结语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2

 

一、游憩的概念   “游憩”这个概念产生的时间比较早,广义上看,其泛指人们在闲暇的时间里从事的各种活动,目的在于调节人的精力和体力,包含极为广泛的范围,外出度假属于游憩,甚至连坐在家里看电视也属于游憩的范畴。狭义上看,游憩活动是异地旅游活动和当地人的游玩活动之和。虽然游憩很难进行准确的定义,但是各项研究结果表明游憩的概念中基本上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闲暇时间;(2)休闲活动;(3)满足身心放松的需求。由这个基本因子共同构成了游憩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看出游憩与休闲、旅游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关研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下图来形象的表示。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   1、旅游规划的目的   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高旅游地的健康、稳健的发展,应充分地对旅游地进行调研与评价,并以此为基础找寻的有利于旅游地长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等各领域开发的最优化途径,通过旅游规划达到多个目标的平衡。   2、景观生态学形成的必然性   环顾当下的旅游,存在着较大的发展负效应压力,我们规划者必须从切实有效的环境规划着手思考,在旅游地的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和保证景观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同时规划应具有长远性,有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学和地理学结合下应运而生了。   3、景观生态学的特点   从理论上来说,景观生态学包含了生态学的思想、原则和时空上的特色,是进行旅游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性原则,借助于景观生态学,景观的空间结构通常可以抽象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个基本的单元。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形成过程来看,其基本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对生物运动的观察和研究得到的,不过却具有着饱含运动和流动等等景观之间格局布置关系的意义,实践经验表明,其非常适用于各类景观的布设。旅游规划涉及的景观生态基本原理在具体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景观元素空间属性的设计;(2)景观元素所构成的空间格局的设计。   三、基于景观生态学游憩的旅游规划原则环城游憩带在开发中应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具体的旅游规划中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所谓整体优化就是将景观看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系统,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与管理,尽可能地在规划中整体资源的利用上实现最优化。实践经验表明,旅游规划的过程是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及其多个组成成分、要素进行规划的过程,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密切地协调好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性的高度,注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是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同时它又是进行景观科学管理的必然结果。从多样性的作用来看,其有助于保证景观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地缓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干扰,提高旅游景点、项目的观赏性。著名的生态学家奥德姆曾经指出,作为人类既富裕又安全和愉快的环境,应该是各种生态年龄群落的混合体。而环顾我们的城市,除了水泥和钢筋构成的高楼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单调的城市景观,促使人们内心对“返朴归真”的渴望,和想要贴近自然的追求。所以,对于旅游地游憩景观规划的重点必须确保景观的多样性和旅游空间多样化。   3、个性与特殊保护原则   游憩景观有着与其它的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从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和景观资源出发,切忌简单地套用和沿袭其他地区或是陈旧的模式,否则游憩景观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认为游憩景观的规划在旅游地内应重点保护以下几个目标:(1)保持好最为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2)保持好物种和基因多样性;(3)努力维持生态系统和物种的持续利用率。   4、综合效益原则   所谓的综合效益原则,指的是对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考虑,思考规划对景观的改变将带来的正面的和可能带来的负作用。了解景观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和物质流的联系,注重生态平衡,结合自然,协调人地关系,体现自然的生趣美、生态和谐美及艺术与环境融合美,这在旅游地的人文景观规划设计中尤为重要。再把旅游服务设施和景观生产价值的有效利用融 _ 丁山水之中,使旅游地的最观美不被减弱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如将观赏、游乐与林业、养殖等生产结合,集约管理,减少废物压力,取得综合效益。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3

一、写作思路框架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写作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是本书的第一大亮点。一方面,城市化背景下的河流景观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不仅使河流两岸的风景有机生长,而且能展现城市现代化的美;另一方面,城市化背景下同时也面临着水生态问题与挑战,基于这一背景,作者将《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划分为六章内容,虽然各章的着重点不一样,但是各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推,让读者了然于心。具体而言,该书一共六章内容(不包括绪论和参考文献)。第一章节作为本文的导入篇,作者开门见山的指出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规划的含义、范畴及设计原理和方法;第二章节探析了影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作者主要探讨了水生态、道路、绿化、环境、公共艺术、灯光等系统;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传统美学视域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更能凸显城市滨水景观中的意境;第四、五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着诸多的水生态问题当下,作者提出了“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第六章为实际案例的解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立足于当下,现状分析客观准确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下时代的“主旋律”。河流景观设计虽然能为在大都市忙碌的人们提供精神或物质享受,但是城市化背景下面临者众多水生态问题与挑战。立足于当下,作者从河流的治理模式、环境、文化资源等方面反思了当前的问题。简单粗暴的河流治理模式导致水岸美学功能丧失、生态功能丧失、城市服务无功能丧失;滨水区开发的环境问题;过大的滨水广场利用率低,缺少日常活动空间;传统的防洪设计破坏了河岸植被。除此之外,人们追求滨水景观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城市洪水每年袭击者河道两岸,使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规划滨水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需要在严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上述种种分析准确的抓住了实际问题,客观阐明了问题的根源,对于未来推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切入点。

三、理论加实例,实践指导性强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4

关键词:乡村振兴;景观设计;乡土景观;生态宜居

1研究背景

1.1国家政策解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如期实现的关键。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以尊重农村生活为主题,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建设的意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设计重点,发挥生态景观自然优势。生态景观良好的乡村聚落,不但能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能够为附近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利用乡村与城市景观巨大的差异,打造一个独具特色和风味的乡土景观,让游客体验到乡村聚落优美的生态自然景观,从而为农村居民带来收入,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国外乡村景观研究进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一定高度的城市化,而它们的乡村规划也在随之发展,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比如韩国、英国、荷兰等这些国家的规划实践,一方面展示了他们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经验。从这些国外实践得出的理论中可以看出,国外乡村建设主要关注的是人居生态环境,一方面要注重农业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也要保护乡村本土的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符合当地居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

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2.1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与要素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速,而乡村发展则相对迟缓,城乡差距仍旧很大,乡村振兴战略顺势而生。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乡村振兴。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乡村旅游效益、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等物质要素和乡土文化、民俗、宗教、语言、聚落文化等文化要素。从这些要素中可以看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更多关注的是人和自然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从场地属性出发构建的人地和谐关系。

2.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2.1经济性原则。目前,土地利用仍然是乡村经济的主题,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要维持土地利用的完整性,发挥乡村景观资源的农业生产功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乡村产业、乡村物流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乡村经济相对落后,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必须强调以最少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建设,多和当地村民沟通交流,依据当地经济实力,做出切实可行、接地气的设计方案。

2.2.2乡土性原则。在发展乡村景观建设的同时,不能一味照搬城市发展模式,而要考虑当地生活特色和民俗文化。中国的乡土文化积厚流光,而广大农村则是孕育乡土文化的土地。乡土文化是无价之宝,只要利用得好,就能放射出无限光芒。在建设景观的同时,要保护好传统的乡土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乡土景观设计,保留当地文化特色。千万不能人为地割裂乡村文化发展脉络,而要尽可能地发掘村落的文化内涵,引导本地村民的文化认同。

2.2.3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乡村景观规划需要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贯彻景观生态学原理,合理运用“斑块-廊道-基质”的模式,通过合理布局景观格局,从整体上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尽可能避免光污染,以场地材料为主,使用再生材料,减少资源消耗,保护自然资源,维系生态平衡。

3乡村建设现状

3.1场地调研

该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的那团村,东接邕宁区百济镇,南连南荣村,西临团垌村,北靠那湾村,面积约为23km2。壮族聚居,丘陵地貌。兰海高速、325国道过境。全村共辖9个自然坡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5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那团村属于丘陵地貌,以泥土山坡地为主。目前发展的产业为优质稻谷、甘蔗及火龙果,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务工收入和种植养殖收入。已建成三级示范园———那团龙联火龙果种植示范区,成立南宁市晨风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水果、蔬菜种植。该村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中年人务农或外出务工,家庭妇女留在村里干活,老人在家照看小孩,学生在镇上读书,老中青三代缺少交流,亲情缺失。居民观看演出、露天电影、健身、休憩活动等主要集中在中心广场。那团村建筑外表较新,内部房子屋顶出现漏水,周边外部环境改造意愿不大,主要想改造村子范围内部环境。新村是政府统一建造的,风格统一、造型一致,户型结构相同,形式较为现代化。老村建筑材料使用当地土石。村民对房屋现状外观较为满意,不反对统一造型,自家新建的房屋也基本按照同一外观类型建造。

3.2存在问题

那团村虽然在建筑方面有进行过统一改造,但景观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推山建村的时候山上的土坡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山体裸露,安全隐患较大。下雨天山上的泥土会流到村落,导致村内道路有黄泥覆盖的现象,形象较差。二是部分用地因村民资金不够而闲置,杂草丛生。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杂乱无章,影响美观。三是房屋外立面有村民自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水龙头一类。公共区域植物护理良好,组团景观不佳。

4总体规划设计

4.1设计要点

4.1.1延续场所文脉。在设计中,借乡村景观展现场所历史、延续场所文脉。例如通过对现存老建筑的修缮维护,改造成村史馆,尽可能保留历史建筑的原貌,介绍村史、发展概况、村委大事记等。打造村史馆,能够集中反映村庄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在党的领导下农村发展变化的过程。

4.1.2保存农业体验。乡村景观能够让人们感受乡村气息,同时也能够给人们带来农业体验。特别是对于久居城市中的孩童来说,在乡村景观中对农业的体验是新奇而又记忆深刻的。所以,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将乡村风貌提升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4.1.3发展地域特色。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乡村特有的地域特点。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性,对于展现乡村风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次那团村的建筑设计中,就提取了干栏式建筑的元素,结合现代手法设计,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同时又融入壮锦的元素,展现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4.1.4构建宜居空间。在乡村景观设计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原本的地形和植被,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造提升。①道路设计要体现连贯性、系统性、合理性与科学性。②植物设计要做到自然生态化、树种本土化、景观季节化和配置多样化。③增添公共服务设施,为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提高生活品质。

4.2解决策略

4.2.1生态保护。主要是通过植树种草来治理水土流失,但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沟壑斜坡上适合种护坡林,沟壑中则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有些地区还应辅以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指打坝淤地。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不但可以防止泥沙流入河中,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有显著的治沙效果。

4.2.2三清三拆。在《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导手册》中,各村需围绕必扣分项,重点拆除废弃围栏、鸡舍、茅厕、危房、不整齐的柴寮、乱搭乱建,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环境卫生。三清指的是清理房屋前后以及巷道里摆放的生产工具及材料和杂物;三拆指的是整理或清理建筑拆除后的遗留物、拆除乱搭乱建、拆除违章建筑。三清三拆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乡村改造提升项目中,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好,才能进行后面的各种规划设计。

4.2.3植物设计。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乡村植物设计应秉持经济性、乡土性、特色性3个原则。①选择植物品种时,优先选择果树、观赏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②在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中,应尽量选用适应能力较强和养护成本较低的乡土植物。③不同的村庄具有各自的特色。在乡村植物景观的设计上,应依照每个村庄自身的资源特质、人文内涵等特色要素,在适宜的地方种植点缀与之相匹配的植物,在植物配置层面渗透村庄文化特色。

4.3整体设计

在本次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始终坚持生态性、经济性、地域性、融入性原则,对那团村的景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提升。①改善入口景观标识,融入壮族元素,运用乡土材料,体现乡土特色。②停车场位于靠近外围干道的绿化区,改造前私家车随意停放,改造后将增设车位,进行停车位整合,并配以绿植点缀,打造生态停车场。③改造前树林小路较为荒芜,无人打理,杂草丛生,种植杂乱。在改造中注重植物组团的搭配,营造花境,提升景观。改造后道路一侧种植龙船花和小琴丝竹,另一侧种植龙船花和柑橘树,丰富植物色彩。还可用青石板做汀步,重新规划次要园路。④改造前植草砖护坡,缺少乡土特色,植物种植缺乏层次,植物种类单一。在改造中运用块石挡土墙进行梯田式护坡处理,注重植物层次的营造,种植观果植物,如:柑橘、西红柿、柠檬。⑤房前屋后物品摆放杂乱,未能有效利用。改造后归整杂物,集中收纳,在房前屋后增设用石块砌成的微菜园,增添生活气息。⑥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一方面将鸡鸭鹅集中圈养,打造特色养殖基地,另一方面大力建设火龙果、百香果和甘蔗种植基地,打造生态采摘园。

5结语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5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保存较完整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衡水湖受人类活动干扰日益增多,如何合理规划,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成为衡水湖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所谓生态规划,即运用生物学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及约束[1]。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生物环境和社会相互作用过程的全面深入的综合,客观认识并揭示其规律,寻求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最适宜途径与方法,并通过生态规划的把握与应用,降低规划对生态规律的干扰和降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2]。斯坦纳(Steiner)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生态规划专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麦克哈格(McHarg)的生态规划思想,提倡整体人文生态系统(totalhumanecosystem),立足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系统要素和结构,实现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谐性和健康性[3]。在其经典著作《生命的景观》(TheLivingLandscape:AnEcologicalApproachtoLandscapePlanning)一书中,斯坦纳提出了一整套指导人们如何通过生态学途径进行景观规划的模式,完善并发展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斯坦纳生态规划模式   斯坦纳创立的生态规划模式继承和发展了格迪斯(Geddes)、芒福德(Mumford)和麦克哈格等人的传统规划程序,包含11个相互影响的步骤(见下页图1)。   1.1斯坦纳生态规划模式简介   斯坦纳强调自己的生态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成不变的、清单式的线性规划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的、不重复的过程,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重新排序,甚至跳过若干步骤[1]。每一个步骤都有反馈,并可对前一步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   (1)明确规划问题与机遇。斯坦纳认为景观规划是对自然-人文社会-经济产业复合生态系统的设计,人们将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机遇与问题并存。在这一步骤,将确定一个或一组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为这个地区的人或环境提供了某种挑战或机遇。   (2)确定规划目标。针对问题或机遇确定规划目标。斯坦纳特别强调“公众参与”在这一步骤的重要性,所有受规划目标影响的人都应该以某种可执行的方式参与到确定目标的工作中来。   (3)区域尺度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大尺度(如河流流域)对生物物理与社会文化过程进行调查与分析,全面、系统地收集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为生态分析提供基础。   (4)地方尺度的调查和分析。在特定尺度上(如小的汇水区和地方行政单元)对生物物理与社会文化过程进行调查与分析。   (5)详细研究。将调查与分析的信息与问题和规划目标联系起来,进行详细的研究。适宜性分析是一种典型的详细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信息处理的效率、准确性和经济性,可在这一步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规划概念。基于调查分析和详细研究,在适宜性基础上提出多种方案,由专家研讨会、市民咨询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公众听证会等对方案进行选择。规划选择的技术手段包括公民投票、同步调查、“目标—实现”矩阵等。   (7)景观规划。该步骤是规划过程中关键的决策点。由规划概念深化为景观规划方案。它为政策制定者、土地管理者及土地使用者提供了灵活性的导则,以指导对某一地区进行的保护、恢复或开发。   (8)教育与市民参与。斯坦纳认为一个规划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民众参与到其决策过程中。应向相关民众解释规划方案,征求民众意见,并将意见融入规划中,以获得地方民众较高的支持率,从而加强对规划的监督力度。   (9)设计的探索。详细设计代表了对前面所有规划研究的综合,土地使用者或个人的短期利益必须与整个地区长期的经济与生态目标相结合。设计可以通过图形模拟、建设示范项目等方式来表达。   (10)规划与设计的实施。实现生态规划中确定的目标及政策。控制对土地及其资源的利用可以采用自愿达成契约、地役权、土地购买、开发权转移及执行标准等措施。   (11)管理。对规划进行管理,包括对规划实施的全程监控及评价。由于现实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信息,因此对规划的修正或调整是必要的。管理可以由市民委员会通过监督当地法令的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等形式来完成。   1.2与麦克哈格“千层饼”生态规划模式的比较   20世纪60年代,麦克哈格提出了一整套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即著名的“千层饼”生态规划模式。斯坦纳结合GIS等新技术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对“千层饼”模式进行了完善和拓展,其模式更重视目标的确立、实施、管理及公众的参与,并试图以生态上合理的方式来实现。   2衡水湖发展概况   衡水湖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是典型的内陆淡水湿地,生物多样性高,湿地鸟类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完整,被誉为“燕赵最美湿地”。2003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中,将衡水湖列为“国家重点投资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与开发并重”、“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的指导思想下,2004年7月,国家林业局审批通过《河北省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4-2020)》以来,衡水湖湿地已经调整了约15km2的土地用于规划,水上乐园、运动公园、农村新民居、环湖绿化等各项重点工程项目正在加快规划建设[4]。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对其造成的破坏往往难以修复,即使经过治理使其恢复也要付出巨大代价。衡水湖正面临着人口密度高、土地回收困难、环境保护压力、水资源严峻、外来物种入侵、湿地功能退化等多方面问题。我们应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定科学的规划,以遏制人为生态破坏,逐步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   3对衡水湖生态建设的启示   比照国际发展经验,我国采用生态学途径的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均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斯坦纳所创立的生态规划模式无疑将会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3.1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就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之中[5]。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文化建设和历史人文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斯坦纳主张“生态应该包括人类自身”[1],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存于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之中。他提倡运用人类生态学的思想来指导规划设计,并试图以生态上合理的方式来实现规划目标。这一主张和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共通之处。衡水湖不仅拥有独具特色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对衡水湖的生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凸显了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对衡水湖的生态规划设计应不仅关注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应关注独特的地方性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来全盘考虑。为使衡水湖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生态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有效保护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开发。结合目前保护和开发的需要,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土地使用方式进行生态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适度,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2提倡公众参与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参与”作为一种规划技术和规划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其起步较早,制度比较健全,内容要求比较细致。在斯坦纳的生态规划模式中,“公众参与”处于核心地位,并贯穿整个生态规划过程。公众参与可以提高决策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实施阻力,避免严重的冲突,保证政策的可信度和合法性等。斯坦纳强调生态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考虑规划项目涉及到的各方利益主体,通过特别工作组、市民及技术咨询委员会和邻里规划委员会等方式广泛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并在规划中予以充分考虑。只有这样,规划才能真正解决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获得大众的支持,从而便于实施。相比较而言,我国景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实质性的公众参与,在制度建设、观念更新、程序设计、公民组织等方面均有待提高。对衡水湖的景观生态规划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立政府与民间的沟通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加强公众参与景观规划设计意识的培养,逐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实施。通过建立公众听证会、决策公示等制度,扩大公众参与,使之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并且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活动,逐步培养公众保护衡水湖生态的意识,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3构建衡水湖生态规划适用模式   斯坦纳的生态规划模式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基础。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作为自然-人文-产业、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具有复杂性[3]。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是基于自然生态过程与格局之上的人文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地方性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核心和切入点。为使衡水湖丰厚的历史人文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应以衡水湖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实现规划目标的生态学途径,构建衡水湖生态规划的适用模式。   4结语   斯坦纳生态规划模式提供了完整的生态途径设计方法,为衡水湖的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但由于国情的不同,我们不能盲目照搬,应在借鉴的基础上,从地方实际出发,构建衡水湖生态规划的适用模式。衡水湖湿地既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应遵循整合性原则、复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把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纳入地区的生态文化发展规划。基于生态学途径的景观规划研究涉及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湿地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和GIS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而且对构建生态文化有重要意义,因此还有待在基础理论、方法途径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景观;景观规划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

1.1城乡融合发展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为主导,利用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人造景观、乡村文化等旅游资源,形成以旅游特色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乡的融合以及循环发展。所谓乡村振兴中城乡一体的重点,并不是把乡村按城市的标准来建设,而是通过自身特色打造出乡村的标志,例如“特色小镇”以及“田园综合体”。这样不仅可以促使乡村文化得以发展,还可以把人才和资源从城市引入回来,建设具有地方风貌的新乡土文化。

1.2“三农”问题突出

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村级之间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二是村庄面貌改革不彻底,没有明显的乡村特色;三是乡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乡村景观规划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具有生态、安全、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从农业的角度考虑,乡村景观可以提升产量或利用新兴产业来促进经济发展。而从农村的角度来考虑,则可以因地适宜地找到乡村的中心文化,并且在乡村构造和外形上进行创新。农民是乡村的主体,是乡村的主要使用人群,提高村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可以有效地改造乡村现状,并且风土人情也是发展乡村的一大亮点。

2乡村景观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2.1改善乡村环境

运用景观规划的原理来建设美丽乡村,观察乡村的地理位置和空间构造,统筹考虑自然气候、地域文化以及乡村产业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改造乡村景观的基础设施。利用乡村原有的景观资源和依据乡村的自然景观特征去合理地布局和改善乡村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3]。并且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改造后的自然景观与乡村整体风貌相互融合,以景观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设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2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由于受农业技术和地域资源不同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业的粗放性和低效性影响着乡村的经济,导致各级乡村发展不均衡[4]。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能够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利用乡村本土环境创造新兴产业,例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农家乐等运营模式,不仅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而且吸引了外来人源和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民成了旅游从业者,壮大了乡村的经济实力。

2.3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乡村景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空间形态以及承载乡愁的文化[5]。乡村景观不仅在空间上保留了传统村落和传统居民的完整性,而且促进了风俗文化的传承。利用文化的美来打造属于乡村独有的魅力,并且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情况下,适当发展了第三产业,推动了乡村文化与社会事业的发展,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产业的转型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使在外工作的居民了解到当地的风俗文化,也可以使本地的居民感到自豪感和归属感,文化软实力的进步满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也为创造乡村的美好环境和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乡村景观规划的建议

3.1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景观属于乡村的地域范围,它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受人类经营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乡村景观既不同于城市景观,也不同于自然景观,其特点为大小不一的农田以居住宅的混杂分布,既有居民点又有商业中心也有自然风光等[1]。如何保证人口的承载力和维护地域的生态平衡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乡村景观规划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人们在建设乡村景观时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要注重形式上的美,还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以人为本

乡村是一个涵盖乡土人情和地方风貌的单元,它的形成是一个内部嬗变的过程,是该地区人们对自我身份和历史文化的不断认同的过程。乡村的改造是以人为中心,建设一个具有独特的乡村文化的村庄需要村民的认同感与参与感,让他们了解到建设乡村景观不仅与政府的政策相关,并且与村民的活动息息相关。在乡村的建设中,应以人民为主体,让人们自下而上对乡村进行改造,应遵循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不是自上而下地强制性下达建设任务,通过村民的参与与文化的融入,来设计出适合乡村发展的模式。

3.3长远规划

建设乡村景观时,初期应深入调研、谨慎决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遇到的问题,综合考虑不同阶段乡村投入时的产出比,注重整体的长远利益,而非局部的短期效益。斑块、廊道和基质是组成乡村景观的基本结构,斑块可以看成是居民住宅以及农田景观,廊道则是指相邻两边环境的不同的带状区域[2],例如道路、河流等,而基质是指在景观中某一元素所占面积明显大于其他元素占有的面积,例如森林基质和农田基质等。通过斑块-廊道-基质的结构提供了建设或改造乡村景观的步骤,从整体上先考量,再从局部中改造,要实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在考虑乡村景观整体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的异质性,异质性与景观的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以及生物多样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于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维护,在对乡村进行改造时,人们往往会以地形或者自然为依据,利用道路与河流形成的廊道,建筑和居民点为斑块,从形状到空间都遵循原有的构造,但有时会形成杂乱且无序的景观结构,需要通过景观的理念来引导,建设符合乡村本土风貌和地理环境的自然景观。乡村景观的改造既要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环境,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和利用自然,利用景观的建设来装饰乡村整体和引导乡村的规划。

3.4融入园林规划

乡村景观与园林规划的融合能保留乡村历史文化景观的特色,并且通过造景方式建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园林景观。与传统园林设计相比较,乡村景观注重的是发展自身的优势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突出园林景观建设意义的同时,提升乡村建设的质量。不过各个村庄之间存在着地域、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村庄风貌。每个村庄都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传统,可以利用这些特殊的因素来对乡村进行发展规划,进而形成乡村独特的风格。利用自身条件来建设不同的美丽乡村,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转型,还能提升人民幸福感。例如乡村中的田园式自然风光体现在生活、生产以及乡村的生活中,利用园林规划与乡村景观的相互融合,可以使本地居民更好地了解到乡村的建设,也可以使城市居民近距离地感受乡村的农业生活。此外,也可以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农业生产的内容,例如梯田设计等,这不仅使人们了解到乡村的耕作文化,同时又在休闲娱乐中感受到乡村的魅力。将乡村景观融入园林规划,不仅能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而且可以增大游客量,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4结语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7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整体规划

一、城市滨水区与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区域水系与地表接触区域的总称,一般包括水上区域、地表区域,以及附属建筑区域。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城市流经水系的宽度深度等水文条件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城市纬度、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市滨水区最大的特征是环境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具有更多的人工改造痕迹,也是人与自然环境最理想的接触环境之一。滨水区域两岸的地表区域具有丰富的景观设计价值,是景观设计师对滨水区域整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和设计切入点,设计师往往会通过设计语言对城市建筑、植被、道路等元素与流经水系进行景观设计,使之形成新的城市滨水区景观,为广大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景观体验,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这既美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保障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可以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就是对城市滨水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它包括了设计师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及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属于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需要景观设计师运用水体(水体不仅包括自然水体,也包括大型的人工水体)、植物景观、人工建筑等依据设计原理进行造景,既要符合城市地域性特征又要满足广大市民对滨水景观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审美需求。

二、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要素

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分为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三个方面。首先,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城市滨水区的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地理条件,这些因素受到人为干扰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景观设计中对于自然要素的了解程度往往会成为衡量一个滨水区景观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设计师对滨水水区自然要素的了解需要建立在实地勘测考察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其次是人工景观要素,滨水区的人工景观主要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遗留下来的,比如桥梁、码头、堤坝等,这些是城市滨水区域,人与自然长期共存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中需要设计师发散思维进行保留与适当更新,使其能融入到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中,使广大市民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城市发展的痕迹。最后是人文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主要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为表现内容,包含节日、文化活动、历史名人广场等形式。可以以实体性建筑景观来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例如以城市历史文化名家为主题的滨水区公园,也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龙舟比赛、滑冰比赛等增加城市滨水区的文化特性,形成深厚的滨水区文化内涵。因此,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开发中,要合理地进行历史文化景观设计,融入文化气息,增加城市的可识别性,保护城市滨水区的历史文化特征。

三、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及设计原则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滨水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对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滨水区的环境治理与开发受到商业过度开发及工业污染的影响日益加深,两者之间的矛盾看似不可调和,实际上可以通过景观设计规划来规避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当下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的相似造成了城市滨水区整体景观设计的千篇一律、缺乏地域文化特征体现、近水区域的亲水设施不健全等现象,甚至一些城市的滨水区景观因商业过度开发或者工业污染对滨水区造成了不可逆的生态破坏,究其原因是在滨水区开发过程中没有遵循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的一般规律。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相互平衡

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缩影,对于原本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来说,恢复和改善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方面。近年来由于城市滨水区商业开发热度的日益激烈,滨水区周边在利益的驱使下与城市生态保护的冲突日益激化,出现了一些商业行为侵占城市滨水区的行为,这就使原本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开发模式下都应该坚持保护环境为主的开发原则。在设计规划中,首先要对于滨水区景观区域的水体、乔木等自然资源进行详细的梳理,合理利用和保护。其次是坚持适度开发,坚决杜绝对于滨水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运用科学的开发理念,尽可能地不破坏滨水区地形地貌,认真勘测滨水区的实际情况,不随意更改或缩小水体河道和面积,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基础上把握二者的平衡关系。

(二)滨水区开放性与互动性相结合选择

首先,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重要的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开放性空间,市民和游客在其中可以享受到更加自由和自主的权利,这是滨水区的开放性体现。其次,滨水区可以给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设施和景观设计,通过浏览和参与丰富市民和游客的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这体现了滨水区互动性。好的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兼具二者的优势,在设计创作中通过增设指示性标志或者增加通道入口,以及完善亲水设施等使开放性和互动性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三)尊重地域文化特征原则

在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既要满足市民对景观的审美需求和互动需求,又要尊重城市的地域文化。在设计中体现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进而能够避免城市景观设计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更好地树立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形象特征。城市滨水区地域文化特征的合理展现是设计师对城市滨水区自然过程和人文历史过程的尊重与延续,是一个城市发展历程的缩影。不同滨水区所展现出来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内涵,是不同地方精神和城市个性的代表。例如生活在自然河道边的江南水乡,这里的河水是人们生活用水的来源,河道也是生活的场所。虽然没有大片绿地与各种活动设施,但却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些是值得设计师们在设计中加以体现的地域特征。综上所述,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对城市滨水区的所有自然环境要素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使其在设计中形成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城市滨水空间。市民和游客在其中既能享受到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又能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合理结合,更好地树立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形象特征。

四、结语

在滨水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生态保护原则,注重城市与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融合与统一,促使滨水区景观带成为市民与自然环境最理想的接触环境之一。设计师通过设计语言将城市建筑、植被、道路等元素与流经水系区域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既美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保障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可以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就是对城市滨水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它包括了设计师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及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属于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经济刺激下,滨水景观建设迅速发展,每个滨水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地域特点,其开发利用模式也不尽相同,面对不同的地域性和气候性是体现差异性的一个很好选择。因此,探求地域性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有着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谷永利.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2]姜雨薇.北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5.

[3]万年香.城市滨水风光带景观规划[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8

众所周知,滨水景观在反映人们生活面貌、经济状况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功能。本文主要探索了体现民俗文化的滨水景观规划原则以及乡村滨水旅游景观设计与民俗文化的体现途径。

【关键词】

乡村滨水;旅游景观设计;民俗文化

一、体现民俗文化的滨水景观规划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滨水景观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子系统一般涉及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在对其规划的基础上,需要由整体着手,达到多目标规划的要求,同时需要将经济、生态、政治、文化、美学等方面进行兼顾。由经济角度出发,则需要在景观塑造上最大程度上实现费用与空间的节约;由社会层面上讲,主要是将以人作为中心,在景观实际的塑造上需要严格遵循人性化原则,充分考虑公共性与人的私密性的有效统一,实现尊重人、关心人以及陶冶人的要求;由文化层面来谈,侧重的主要是意义层面,突出的是对形体环境意义的塑造。正是因为该种整体性,这就决定了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支撑,综合考虑构建整体的要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真正的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云南文化内容涉及繁多,如何才能有效的体现于滨水景观当中,则需要将各个要素整合起来,进行整体考虑。

(二)生态性原则

滨水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被作为人类改造生态系统的产物,与此同时它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以及人工系统彼此影响的混合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制约,包括了废物倾倒、近岸城市化、污水排入、水路运输、旅游、水产养殖等方面。鉴于此,这就需要在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中,落实自然生态优先原则,严格依据生态学原理,确保滨河自然生态发展空间的完整性,坚决避免城市滨河环境的片段化,确保城市滨河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按照城市滨河地带实际的自然环境承载力,最大程度上满足市民活动不同的空间、设施需求,构建一个生物和人类共生的滨河空间。

(三)人本性原则

景观的参与者就是人,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第一步:确保景观设计的舒适性。众所周知,城市市民的闲暇时间在逐渐的增多,在休闲、养生、娱乐、健身等方面上市民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需求,不断的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这也就要求景观设计需要切实的满足人们的具体需求。第二步:确保景观设计的可识别性。在此空间内需具备提示符号,使人们对空间识别。另外空间还需具备层次感,空间具备标志物。第三步:确保景观设计的可选择性。定义一个优良空间其实就是能给予人们更多选择的空间。第四步:确保景观设计的可参与性。例如云南少数民族人民具有热情好客的品质,既敬老爱幼,又礼貌待人,若是客人远道而来,少数民族均会热情招待[1]。这就是旅游景观中的场景民俗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强化民族特色的同时展现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乡村滨水旅游景观设计与民俗文化的体现途径

(一)利用文化符号

通过滨河景观中对历史、地方特色,民族传统进行展现,被作为如今滨水景观设计的常见方式。比如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物品放置于滨河开放空间的节点,一般包括了壁画、雕塑、文化墙、碑褐等,凭借着这些留存的历史片断,让人们感受到过去辉煌的人与事物,在其中深感历史文化的痕迹。体现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滨水景观规划在空间上,可以有效的借鉴其他城市的规划方法,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提炼,由雕塑、碑褐、壁画等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提取当地民族建筑和民俗生活用品、服饰等的特色文化符号,用于景观的设计中去,通过构筑物、特色景观空间的设计来强化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服饰艺术作为民族最为醒目的身份证,也被作为一个民族外在的文化表现。在对乡村滨水旅游景观的设计中可以大力的利用服饰文化符号,增强景观的民族特色。

(二)利用滨水活动

滨河空间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如今被作为关键的休闲场所,决定着人们的活动方式。在实际的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对其活动场所的设计可以使人们对实体空间形态进行塑造之余,也可以相应的塑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且有序的活动空间。云南的少数民族均是多体育项目以及多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怎么样把这些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传统活动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进行合理的利用,俨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一般情况下,按照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其一就是节庆活动类:比如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活动。其刀杆需长20米,也加上竖立之后为了确保安全以及人员的舞蹈需要,所以需要一个大约10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场地。而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想融入该类项目,这就需要在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出一个大广场,使其作为区域的关键景观节点,以期在此空间中举行刀杆节。其二就是休闲活动类: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休闲娱乐活动较多,再加之这些活动在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也有所体现,所以在对滨水区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有效的融入此类活动,使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闹场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在乡村滨水旅游景观设计体现当地民俗文化,能够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强化乡村地域风俗文化特色形象,帮助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期实现乡村发展与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的目的。同时也满足游客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参与,强化旅游区的自身独有的特色性,杜绝千篇一律的旅游景观建设。

作者:公曦红 单位: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贾孟炎.以“五水共生”为本推进乡村景观设计的路径探索——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5.

[2]马本和,郭丽萍.达斡尔族聚居环境旅游景观优化设计分析——以哈拉新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2):60-65.

出自2016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性项目:人文地理视角下的滨水旅游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