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俗语范例6篇

三字俗语

三字俗语范文1

关键词:韩语 汉语 数字 三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176-02

数字本身是为了计算人类周边各种事物或分类现象,所以数字本身不能区分好与坏。但是韩中两国人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在他们的文化历史中对特定数字赋予了其他含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两国民俗活动中数字和被关联的行动在生活各个领域频繁出现。韩中两国人不仅赋予了数字特定的意义,而且使这些数字在社会文化影响下产生了与其本意无关的吉凶观。具有吉和凶意义的数字和各种民俗活动结合形成了韩中两国特有的文化。直到现在这作为一种传统,特殊的数字或次序是各种礼仪和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是各种规矩、行事和习惯当中必然要使用特殊数字,但是如果尽可能不用那些数字的话心里会感到不安,那就是因为人们已经无意识地习惯了特殊数字的禁忌或信仰。

1 数字“三”的含义

为了正确理解数字“三”,我们有必要先简略了解“一”和“二”。“一”虽然是一个数量,但同时也表现所有事物,是太极之数。从阴阳一致来看,“一”是绝不和其他数字混合的纯阳数字,而且因为是最早的数,所以从“一”开始寄寓着产生所有数字的诞生之意。“二”不是最早的单位,但却是最早的阴数的纯阴数字,具有阴和阳,天和地,男和女一样的相反的两种要素的对立和融合的意义。“一”和“二”结合产生的数就是“三”,也就是阴阳调和才完整形成的数字就是“三”。“三”作为代表阴阳的“一”和“二”的对立的一个补充,象征着完整、安定、调和和变化。在这里,所谓完整的意思不是像双数一样可一分为二,而是不破坏原数“一”的神圣的整体变化的意思。“三”虽然可以分为三个,却带有似有三条腿的钟鼎的整体、完整的强烈象征之意。

2 韩国语中的数字“三”

韩国人在游戏中的胜负或在做某些决定的时候,不是要仅仅一两次而是一定要三四次才能结束。这就暗含着韩国人对数字“三”有多么重视[1]。数字不仅单纯地意味着个数而且可以被称为是表达意思的媒介语言,就想花语一样,是包含着含蓄意义的象征性语言。而在数字中“三”因为蕴含着神圣、完全、至高无上、创造等意义,世界各宗教、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甚至于俗语中都常用到数字“三”。

在韩国古代文化中无论是纪实文学还是民间文学,出现最多的就是数字“三”。檀君神话中有 “三危太伯”,“三符印,三千徒”和“熊虎得而食文忌三七日”。民间故事中有“三兄弟”、“三难关”和“三次变身”等。俗语中有很多带有“三”的俗语,如‘(玉不琢,不成器)’‘’(老调重弹)。韩国总统在内阁会议,国会议长在国会决定做决定时也一定要敲三次司会棒。在国家性活动时也要三呼万岁。在酒席上三杯表示哀悼。在韩国人喜欢的花图游戏的一种“go-stop”里,聚集三人以上就能玩,游戏规则以三点为基数。印刷时候也是,三次矫正后才可印刷。和上述一样,宗教、学问和风俗在韩国实际生活中,与数字“三”相关联的事例可以找到很多。

3 汉语中的数字“三”

数字“三”除了本意三以外,还有“多数”的意思。如果从《易经》中的“数成于三(数是由三完成的)”,“三者,数之小终(三是数的小结)”句子来看,可认为三是数的终点,也可认为“三”是代表多数。所以,在汉语中使用三的虚化含义“多数”的意思。《诗经-卫风-硕鼠》中的“三岁贯女(侍奉三年)”的“三岁”意思就是多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天不见,好像已过了秋天)”中的“三秋”意思也是多年。若描写男女间哀切爱情的苦痛的话,可用“多年”解释。《论语》中的“绕梁三日(指高昂响亮的歌曲声回旋三日不知停止)”中的“三日”意思是长时间;“三思而后行(想了三次后再做)”中的“三思”意思是考虑再三;“吾日三省吾身(一天反省自己三次)”中的“三省”意思是反省很多次。这些“三”一般都广泛使用多数的意思,具有多数含义的句子还有“三虎出一豹、三年有成、狡兔三窟、三人成虎、韦编三绝”等。

“三”和其他数字联合使用的话,更强调“多数”或“多次”。如三病四痛、三令五申、三推六问、三征七辟、三灾八难、三衢九陌等。

“三”除了多数意思之外,和十以内的数字比较的话,作为小数还有“少数“的意思。例句有“三人成众、三句话不离本行、三言两语”等。

综上所述,“三“具有相反的“多数”和“少数”的含义。“三”除了数量上的意思之外,还象征一个个互相衔接形成的一个整体。从形态上看,“三”是“一”和“二”结合形成的定数,从意义上看,“三”代表天地的道。事实上,天·地·人形成万物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古代,中国人把单数“一”象征天,双数“二”象征地。因为天的能力包含地,所以象征天的“一”包含象征地的“二”形成“三”。因此,“三”象征包含天地万物的天。也就是说,“三”作为阳数的起始数字“一”和阴数起始数字“二”最初结合产生的变数,完全是阴阳调和形成的数字。

“三”可被称为是产生宇宙万物的基本数。如《道德经》第42章中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混沌的状态崩溃时分离出了天和地。天地二物结合成“三”,“三”制造了世间万物。也就是说,“三”形成了天地人之道。这个观点是从“天”、“地”、“人”为宇宙主要三种要素中得出的。“天”包括了所有天文、气象、季节的变化,“地”表达了所有的山脉、地势和动植物,而“人”代表了天地间最具智慧的人类和其活动。至此,对于“三”的崇尚达到了高潮。汉族这样的哲学观念表明了人类自身的地位,这样的分类方法给树立全社会·全世界的观点带来了影响。就连宇宙、时间和空间之外的其他具体事物也根据宏观或微观的三分法而分类。

根据崇拜“三”的思想,用“三”概括事物的词汇很多。这其中涉及管制典章、伦理道德、、军事地理、医学法律、时令民俗、历史人物和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如下所示。

管制典章类有“三玄、三礼、三司、三台”[2]等,伦理道德类有“三戒、三纲、三畏”等,类有“三消、三元、三界”等,军事地理类有“三军、三江、三湘”等,医学法律类有“三焦、三阴、三阳、三因、三消、三典”等,时令民俗类有“三伏、三更、三时、三春、三秋、三夏、三朝、三友”等,历史人物类有“三皇、三王、三牲、三迁、三国、三典、三苏”等,文学艺术类有“三百篇、三家诗、三都赋、三字经、三品、三绝”等。

直到现在,“三”也依然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频繁使用。例如:三防、三通、三不管、三个代表、三大生、三大球、三厅、三化、三子、三料、三匠、三好、三废、三包、三超等。无论古今,从汉语中和“三”关联的词汇丰富来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三”的偏爱和对“三”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智慧和创造精神。

4 成语和俗语中的数字“三”

在中国成语十分丰富,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使用四字成语。成语反映了中国人的智慧。所以想要深入了解汉语数字“三”的含义,成语是十分重要的工具。而在韩国,俗语在国民中被广泛使用。通过韩国语俗语可以了解韩国人的生活习惯、意识构造,所以有必要了解关于数字“三”的韩国语俗语。

4.1 韩国俗语中的数字“三”

俗语是在百姓间广泛流传的通俗而形象的定型语句,是名符其实通俗话语,其本质是民间的,像珠子一样一句一句地反映了民族社会长久的经验和智慧。韩国俗语反映了韩国人的智慧,具有丰富含义。其中出现了很多数字“三”。

韩国俗语中最常出现的数字就是“三”。“三”具有大、多、繁盛的意思。

:再说说要走,结果生了三个孩子才动身。嘴行千里,身子还在家里。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韩国俗语中也有“三”表示数量三的。

:三更见厄运,表示无妄天灾,飞来横祸。

:三十六计走为上。

韩国俗语中频繁出现了‘(三年)’、‘(三代)’,表示长久岁月的意思。

:狗尾巴存三年也变不了黄鼬尾毛。比喻本质坏的东西,时间再长也不会变好。

:聋三年,哑三年。意思是说旧时女人出嫁后,三年内最好装聋作哑,表明女人做人媳妇的苦楚。

韩国语俗语中的‘(三天)’表示是几天、短时间的意思。

:饿了三天,没有不偷东西的。三天不吃饭,什么事都敢干。

:饿了三天的老虎还管你老爷不老爷。

韩国俗语中‘(三岁)’‘(三月)’也常出现,表示第一次,小时候的意思。

:三岁习惯八十依旧。

:有好结果的事一开始从它的气味就知道了。

4.2 中国成语中的数字“三”

成语中用到很多“三”的数量意义三。如:三班六房、三从四德、三分鼎足、三分五气、三纲五常、三皇五帝、三马同槽、三山二水、三生有幸等。

“三”除了数量意义之外还有多数的意思。如:三朝元老、三番五次、三翻四覆、三复斯言、三姑六婆、三复白圭、三魂七魄、三缄其口、三教九流、三六九等、三令五申、三朋四友等。

“三”除了多数意思之外还有少数的含义。如:三长两短、三言两语、三好两歹、三户亡秦、三三两两、三三五五、三头两绪、三人成众、三五成群等。

5 结论

本论文以数字“三”为中心,比较分析了韩汉双语中数字“三”的含义和在俗语、成语中的使用情况。在韩国语教学中,如果在讲授数字和关联词汇时加入数字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和汉语相关数字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深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三字俗语范文2

关键词:蒲松龄;日用俗字;俗字;方言字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一、《日用俗字》中“俗字”的性质

《日用俗字》是蒲松龄的重要著作之一。蒲氏在该书《自序》中说明了编写目的:“每需一物,苦不能书其名。旧有《庄农杂字》,村童多诵之。无论其脱漏甚多,而即其所有者,考其点画,率皆杜撰。故立意详查《字汇》,编为此书。……虽俗字不能尽志,而家常应用,亦可以不穷矣。”由此可见,这是一部解决农村日常用字问题的实用性著作。蒲氏明确指出当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能说而不能写的问题。口语用词多为方言,一般人常常不知道该用什么字来书写(“苦不能书其名”)。这种现象其实在现代也仍然是个问题。二是旧有的农村通俗字书错误太多。其错误之一是“脱漏甚多”,这其实仍属于第一方面的问题(其“脱漏”者自然“不能书其名”);之二是“其点画率皆杜撰”。所谓“率皆杜撰”,可以理解为两种类型:一是自造土字,二是错用现成的字。前者字形不见于字书,为土俗之字,难登大雅之堂;后者虽然字形非自造,但音义差讹,仍是对正字的错误使用。蒲氏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详查《字汇》”,也就是说,他要根据权威的字书来确定方言词语的正确写法。还有一点蒲氏没有明言,但实际上是做到了——蒲氏这部书共计31章,也就是将农村日常用词分为31个意义类别,包括了当时农村生活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几乎是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百科词表,从蒲氏的初衷来说,这样正是为了解决“脱落甚多”的问题、以达“家常应用亦可以不穷”的目的。而蒲氏当时没有预想得到的是,正因为《日用俗字》所收录词语的完备,该书在全面反映清代早期农村生活、反映当时鲁中地区方言词汇方面就具有了其他文献所不能及的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比如蒲氏的聊斋俚曲篇幅要比《日用俗字》大若干倍,然而具体反映农村生产活动的词语就很少见。

明了《日用俗字》一书的编写目的和编撰方法之后,我们对其书名中的“俗字”就不能用文字学意义上的俗字来理解了。文字学中的“俗字”是与正字(即规范字、通用字)相对而言的,指民间通俗流行而不合规范的汉字,也叫俗体字。如“着”作为“著”的俗体,早在唐代就出现了 ①,但明末的《字汇》、《正字通》,清初的《康熙字典》都不收录②,只有《字汇》在首卷中提到“著”“俗作‘着’”。而蒲氏恰恰是针对当时的日常用字错讹太多而编写此书的,他“详查《字汇》”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率皆杜撰”,他所要提供给读者的是正字而非与正字相对的俗字。所以,《日用俗字》的“俗字”,其实是方言“俗”词的正确写法而非俗写,即“日用俗词正字”。或者说,《日用俗字》之“俗字”,应该理解为“俗常用的正字”。下文为了区分这两种“俗字”,将蒲氏书中所说的“俗字”加引号标志,而文字学意义上的俗字一概不加引号。

蒲松龄正字的标准是当时的权威字书——《字汇》和《正字通》。蒲氏在《自序》中除说明“详查《字汇》,编为此书”外,还提到,“土音之讹,如‘豭’读为‘脚’,‘种耜’读‘种使’之类,悉从《正字通》。”《日用俗字》全书的最后两句“诸门俗字多遗漏,难在全掀《正字通》” ①,更是明确提出,“俗字”的正确写法应该到《正字通》中去找。《字汇》成书于明万历43年(1615),是明末至清初最为通行的字书。而《正字通》则初刻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时蒲松龄30岁),对《字汇》多所补苴,在《康熙字典》问世(康熙55年,1716年,时蒲松龄已殁)之前也很有影响。据我们的考察,蒲松龄基本上是依据《字汇》进行编写的,这说明蒲氏“详查《字汇》”的说法确为诚实之言(此容另文介绍),而建议大家去“掀《正字通》”,只是因为《正字通》是最新字书而已。《字汇》按部首排列,要根据日常用词的音义到字典中查找正字,工作量是相当巨大的,由此可以想见,蒲氏当年为编写此书应该是花费了非常之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由衷地对蒲氏为农村文化所做的艰苦努力表示钦敬之情!

不过,我们在对《日用俗字》用字与《字汇》、《正字通》一一比较之后,发现书中还有少数字不见于《字汇》和《正字通》。目前能够确定的有50字。为行文方便,我们先根据蒲氏的标准,把这些不见于《字汇》和《正字通》的字都算作俗字。这些字情况不一,有些属于真正的俗字,有些则不然,请参看后文的分析。本文分类胪列这些俗字,分析其不同类型和性质,希望能够弄清《日用俗字》选用这部分俗字的原因,以全面认识《日用俗字》一书的特点和蒲氏的编写特点,并供研究清代鲁中地区俗字者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谓不见于《字汇》和《正字通》的字,不包括因为抄写致误的形讹字。如《庄农章》“垡垡压去要深的”的,尽管各字书均无此字,但其实是“的”的形讹 ①。也不包括个别字义不详而无法断定其是否形讹的字。如《裁缝章》“绢线缝来脚似虮”中的“绢”,《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汉语大字典》亦未收此字,今方言也不说,意义不详,因而无法确定其是否形讹,也就无法确认其为俗字。

还需指出的是,《字汇》和《正字通》对“正”“俗”字的标准并不相同,后者要严苛得多,《字汇》中有许多字被《正字通》指为“俗字”。如果按照《正字通》的标准,那么《日用俗字》中的俗字就要多得多。例如第二十五章《衒衏章》的“衒衏”(行院,即妓院)二字,《正字通》认为都是“俗字”,蒲氏显然并未采纳《正字通》的观点。蒲氏并非文字学家,他只是根据当时的权威字书来确定正俗,我们也不能对他苛求。既然蒲氏主要是根据《字汇》来确定正字的,所以,我们也遵从蒲氏的标准根据《字汇》来确定正俗,而不把《正字通》认作“俗字”的字包括在内。

本文讨论的《日用俗字》字形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为基础,并参考了盛伟编《蒲松龄全集》。

二、类型之一:蒲氏承用前代已有之字

《日用俗字》不见于《字汇》和《正字通》的字中,有一些据《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引例来看,出现于比蒲氏更早的年代。蒲氏是承用了前代已经出现的字。

1、耳朵。《身体章》:“耳耳朵与腮作近邻。” ① 即“耳朵”的“朵”。《字汇》、《正字通》均未收此字。《汉语大字典》:“耳耳朵,即耳朵。”引例为元代佚名《谢金吾》第二折:“揪耳耳朵”。可见该字为元明以来民间俗字。

2、勃。《身体章》:“勃倉頁脊梁腰骻骨。”勃倉頁,指颈椎。今写作“脖”。“勃”字不见于《字汇》和《正字通》。据《汉语大字典》,“勃”同“脖”,引例为《水浒传》第十五回“勃项”,即“脖项”。

3、犋。《庄农章》:“索头穿绠才上犋”。又同章:“地少无牛合大犋”。“犋”今为农村常用字,“上犋”指为牛马等佩戴上索头等用具、繋好连着农具的绳索,做好拉犁、耙等农具的准备。《字汇》、《正字通》均无“犋”字。《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所引最早用例为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可见《字汇》等字书失收。

4、锕。《庄农章》:“镰剆麦秸锕亚刂穗”。又见《僧道章》“攛锕攛席还搫棹”。今写作“铡”,铡刀。《字汇》无“锕”字,有“锕”:“查辖切,绽入声。切草具。”《正字通》以为“锕”为讹字,并引《篇海》“今作锕”,称“并非(都不对)。”由《篇海》来看,此字在民间已经流行。

5、晾。《养蚕章》:“风中晾晾桑方冷”。晾指将物品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其干燥,今为常用字,但《字汇》、《正字通》均未收此字。《康熙字典》引《字汇补》:“音亮。晒暴也。”《汉语大字典》则引元代和明代用例。看来“晾”字当时已经通用。

6、撁。同“牵”。《养蚕章》:“紬疋绫罗任意撁。”《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汉语大词典》例引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元代郑光祖《老君堂》、《水浒传》等。当为宋代以来民间俗体字。

7、鲫。《饮食章》:“鲫子煠焦真脆美”。今写作“鲅”,鲅鱼。《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汉语大字典》:“鯸鲫,鱼名。”引例为潘岳《沧海赋》。

8、酉希。《饮食章》:“煠祭蜜贵糖酉希省。”糖酉希,麦芽糖浆。《字汇》和《正字通》无此字。《康熙字典》在《备考》中收此字:“《搜真玉镜》音希。”

9、正。《菜蔬章》:“正的辣菜能下酒”。一种加工方法,用东西覆盖使其改变味道或性质。《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汉语大字典》引例有约作于宋初的《物类相感志·果子》、明代周履靖《群物奇制·衣服》、徐光启《农政全书·农本·诸家杂论下》等。可见该字《字汇》等失收。

10、缽。《器皿章》:“木榨榨来雷瓦缽接”。为“钵”的异体字。《字汇》未收此字。《正字通》:“钵,俗作缽。”

11、饝。《饮食章》:“饝饝上笼忌出犯”。今写作“馍”。《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汉语大字典》:“也作‘馍馍’。面制食品,常指馒头。”引例有元代杨显之《酷寒亭》、蒲松龄聊斋俚曲。可见元代起已有此字,《字汇》等失收。

12、蹅。《器皿章》:“蹅棍蹬来轧车忙。”蹅棍,即踏棍,轧车上用脚踩动的一个部件,通过连杆使轧车的碾轴转动。今鲁中方言仍称踏、踩为蹅(音渣)。《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汉语大字典》引例有元代关汉卿《王闺香夜月四春园》、《西游记》等。

13、正。《杂货章》:“正髻梳妆如冠冕”。正髻:古代妇女用假发做成的髻。《字汇》、《正字通》均无正字。《汉语大字典》:“正髻,发髻或假发。”引例为《西厢记》。《汉语大词典》作“鬀髻”:“假发髻。鬀,通‘髢’。”髢,《字汇》:“大计切,音第。发髲也。发少则以髢益之。……亦作‘鬀’。”《正字通》略同。

14、穿。《泥瓦章》:“穿屋全凭缝对齐。”穿屋,用瓦覆屋顶。今方言仍说,一般写作“瓦”(读去声)。《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当为俗字。《汉语大字典》引例有明代陈铎词和蒲松龄《日用俗字》,以及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六:“俗字……泥坐瓦曰穿。”

15、齄。《疾病章》:“齄鼻黯皰损容颜。”齄鼻即酒糟鼻,也叫“酒渣鼻”。“齄”字《字汇》、《正字通》均无。为“齇”字异体。齄,《汉语大字典》:“同‘齇’。”引《魏书》例。齇,《字汇》:“庄加切,音查。鼻上疱。”《正字通》以为“俗字”。

16、篫。阻塞,堵住。《疾病章》:“奔犭屯直上篫心间。”《字汇》、《正字通》均未收此字。《康熙字典》引《集韵》“张六切,音竹,以手篫物也。”

17、笞。《僧道章》:“笞筝管哨一齐响”。《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康熙字典·备考》:“《搜真玉镜》:‘七姓切,请去声。’”无义释。《汉语大字典》音qín:“古乐器名。如筝,有七弦。”引例有宋代张元干诗、《元史》、明代沈榜引文等。

18、矁。《章》:“矁就傻瓜放利债”。矁指盯,用力地瞧。今方言仍说,音“丑”。《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汉语大字典》:“同‘瞅’。”引例有元代关汉卿《单刀会》、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西游记》等。不过今鲁中方言中另有“瞅”一词,音“秋”,指一般地看,瞧;而“矁”则是有意地、用力地看,两者读音不同,意义有别。

19、羯。《走兽章》:“羯鲎 ① 烹之肉不香。”《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当为“臊”字俗体。《汉语大字典》:“同‘臊’。腥臭味。”引例有明代冯惟敏曲、明徐霖剧等。

20、餵。《走兽章》:“广刂犭屯也用泔水餵”。今写作“喂”。《字汇》、《正字通》无此字。《汉语大字典》:“同‘餧(喂)’。喂养。”引例有《齐民要术》、唐代孟郊诗等。可见该字早即通行。

21、蝻。《昆虫章》:“虫布蝻虸蚄使脚距 ② ”。虫布蝻为蝗的幼虫。《字汇》、《正字通》均无“蝻”字。《汉语大词典》释为蝗的幼虫,引例有宋代《太平广记》、宋代梅尧臣诗等。

三、类型之二:只见于或首见于《日用俗字》

《日用俗字》不见于《字汇》、《正字通》的字中,有些是各种字书均未收录,这种要算是纯粹的俗字;有些是后代字书有收录,但首见于《日用俗字》,起码在蒲氏的时代要算作俗字。

1、倉頁。《身体章》:“勃倉頁脊梁腰骻骨。”意义见上文。各种字书均未收此字,当为俗字。

2、腚。《身体章》:“腚腄屁骨即。”今山东及邻近地区称臀部为“腚” ① ,当为方言字。《字汇》、《正字通》均未收此字。《汉语大字典》指“腚”为“方言”,引例最早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3、堐。《庄农章》:“垞道垞堐防作蹋”。堐指堤岸。《字汇》、《正字通》均无。《汉语大字典》:“地名用字。洛河堐(在山东省沂水县)。”此当为“涯”的俗字,指“河涯”,即河岸。

4、精。《庄农章》:“麦子拔精穗粒圆。”精指植物的细长秸秆。《字汇》、《正字通》均无。《汉语大字典》引例即为《日用俗字》本句。可见该字为俗字。其本字似应为“莛”,《字汇》“唐丁切,音亭。草茎。”《正字通》略同。

5、精。《饮食章》:“碗盛精精尽复添。”精精,一种食品,即面疙瘩。各字书均无此字,当为俗字。

6、笞。《器皿章》:“笞箩新笞细罗张。”笞箩,即笸箩。今方言“笸”音“勃”,所以蒲氏不用“笸”而用“笞”字。不过各字书均无此字,当为俗字。

7、爝。《器皿章》:“夹口爝底不成腔。”爝指向外分开,今方言仍说。《现代汉语词典》写作“裂”(liě),为方言词,“东西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汉语大字典》同“烈”,引例为《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那火轰轰爝爝……”,与此处意义无关。

8、戥。《器皿章》:“称锤戥子较低昂。”戥子,《聊斋日用俗字》本作“戥杆”。戥子为称量药品或金银珠宝等用的小型杆秤,而戥杆指戥子的杆。戥,《字汇》、《正字通》均无,为当时俗字。今通用。《汉语大字典》引例有《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9、纟冓。《杂货章》:“惟有弓鞋须自纟冓。”“纟冓”字蒲氏注音“勾”,今方言称编织衣物为“勾”。《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康熙字典·备考》引《篇韵》“音邕”,无义释。此为俗字,与《康熙字典》音“邕”者不同。

10、榧。《杂货章》:“山果市头只论榧”。该字蒲氏自注音“炮”。各字书均无,当为俗字或讹字。今方言买卖蔬菜、水果时二十市斤为一“炮”,当即此字。

11、榧。《木匠章》:“榧杺要直不求弯。”榧杺,今方言称竖立在碾盘中间、石碾通过椁绕着转的圆木轴为“碾管心”。榧,各字书均无。当为俗字。

12、衤 。《铁匠章》:“狗皮遮衤 扎腰下”。遮衤 ,指铁匠打铁时用的护裙。该字《字汇》、《正字通》均无。《汉语大字典·补遗》称“音义未详”。当为“护”的俗体。

13、衤祭。《裁缝章》:“零剪几块衤祭荷包。”《现代汉语词典》作“缉”(音“七”),“缝纫方法,用相连的针脚密密地缝”,举例如:“缉边儿”、“缉鞋口”。各字书均无衤祭字。当为俗字。

14、熘。《铁匠章》:“莫笑火熘如灰鬼”。意为烤。今方言仍常说,音“歇”。各字书无此字,当为方言俗字。

15、革登。《皮匠章》:“革登起生皮铲净干。”蒲氏自注音“挣”。指用手或工具使布、皮、纸等因受力而张开。今一般写作“挣”。《字汇》、《正字通》无“革登”字,当为俗字。《汉语大字典》释为“同‘镫’,马鞍两边的脚踏”,有唐代例,但与此处音义均不同。

16、衤舀。《皮匠章》:“遂将狐嗉为衤舀领”。衤舀字各字书均无,蒲氏自注音“搯”(“搯”为“掏”的异体)。其义不详。今方言称套袖为“掏袖”,疑衤舀领指套在领子外面的毛领。狐嗉也叫狐嗉子,指狐狸脖子底下的毛皮,是狐皮中最贵重的部位,因为狐狸身上的毛以这里的为最长且最轻。以狐嗉作毛领无疑既保暖又显富贵。如此则该字为俗字。

17、扌甯。《皮匠章》:“革龙头结罢又扌甯鞭。”各字书均无“扌甯”字,当为“擰”字俗写。“寕”“甯”民间多通用(今简化字均作“宁”),所以“擰”被写作“扌甯”。

18、趏。《疾病章》:“距遪丫去趏趏还。”从文意看,“趏趏”当为象声词,即“呱嗒”,指走路时脚板着地呱嗒作响,形容行走自如的样子(本句描写行路不便的病人经高明医生诊治后回来时便行走自如)。趏,《字汇》:“古滑切,音刮。走貌。”(《正字通》以为“俗字”)趏,各字书均无,当为俗字。此字蒲氏未注音,当按声符音“答”,因“趏”字从“走”而写作“走”旁。

19、軍夋。《疾病章》:“擘軍夋磨眼不相干。”即“皴”,为俗字。皴,《字汇》:“七人切,音亲。皮细起也。”《正字通》:“七均切,音逡。《说文》:‘皮细起也。’”此处字形蒲氏从方言俗写。

20、俜。《争讼章》:“揠腿扌犭木毛还俜命”。蒲氏自注音“聘”,“俜命”当即今“拼命”。俜,《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当为俗字。

21、窀。《衒衏章》:“粉糊赤赯窊窀脸”。“窊”字蒲氏自注音“凹”,“窀”字蒲氏自注音“茶”。窊窀脸,指内凹的脸型。今方言仍说。《字汇》、《正字通》均无“窀”字。《汉语大字典》音tú:“‘窊窀’,也作‘窊窀’。深貌。清蒲松龄《日用俗字·衒衏章》:‘粉糊赤赯窊窀脸,花满肥长倒踊鞋。’按:《广韵·麻韵》作‘窊窀’。”今按:蒲氏已经明确注明该字音“茶”,但《汉语大字典》却音tú,且未说明根据何在,误。窀与窀字形不同,此作为仅见于《日用俗字》者处理。

22、辶。《走兽章》:“距马一辶知好歹”。蒲氏自注音“倘”。“辶”字各字书均无,当为“逿”字的俗写。逿,《字汇》:“徒浪切,音宕。失据而倒。……又平声徒郎切。张平子《思玄赋》:‘烂熳丽靡,藐以迭逿。’”《正字通》:“杜浪切,音荡。行不循道也。又失据而倒。……又养韵音倘,义同。”

23、抝。《走兽章》:“铁普革龙头治牯强。”“牯”字蒲氏自注音“抝” ① ,“抝”字《汉语大字典》同“拗”(引例为《封神演义》和《镜花缘》),而《字汇》、《正字通》均无此字形而有“拗”。可见蒲氏写的是俗体。

24、瓜鸟。《禽鸟章》:“老瓜鸟群巢更吉昌。”“老瓜鸟”今写作“老鸹”,乌鸦。“瓜鸟”字各字书均无。当为俗字。

25、鲫。《鳞介章》:“海中鲳鲫下甜糟。”“鲫”今写作“镜”,镜鱼即鲳鱼。各字书均无“鲫”字。当为俗字。

26、虫步。《昆虫章》:“虫步蛐如蚕不作茧”。虫步蛐,一般写作“步蛐”、“步曲”,即尺蠖,尺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故名步曲。《字汇》、《正字通》均无“虫步”字。《汉语大字典》亦未收录。当为俗字。

四、类型之三:字虽见于《字汇》但音义无涉

《日用俗字》中有些字字形虽见于《字汇》、《正字通》,但其音义与字书毫无关系,这些字其实只是字形与字书所收的字偶合而已,也应该视为俗字。

1、片倉。《泥瓦章》:“片倉瓦不漏始稀奇。”指将瓦逐个压着边缘摆放在屋顶。今方言仍说,片倉音“呛”(去声)。各字书均无此字。当为俗字。《字汇》有与之形近的“牄”字,“千羊切,音锵。《说文》:‘鸟兽来食声。’”《正字通》略同。然而与此处意义不合,字音声调不同。

2、劄。《泥瓦章》:“任他多刂劄便吃亏。”多刂劄,当音“多答”,今方言指随意地用泥摔打,这里指不用心做泥瓦活儿。劄,《字汇》:“竹洽切,斩入声。劄子。”(今简体字作“札”,普通话音zhá,即所谓“斩入声”)《正字通》释为“笺劄,用以奏事,非表非状者谓之劄子”。此字音义与方言均不合,只是蒲氏因为“多刂”字有“刂”旁而与其联绵的“劄”也用了“刂”旁,于字书无据,亦当视为俗字。

3、唯。《鳞介章》:“鯚 ① 花无刺放心唯。”该字《字汇》以为“啖”字之讹,“同啖”。啖,“徒览切,谈上声。噍也。食也。……又去声徒滥切,义同。”《正字通》以“唯”为“啖”的本字。今按:声符“舀”谐声的字今韵母均为ao、iao一类,不当音an、ian(啖,dàn);况且,此处为韵脚,“唯”字韵母当为ao、iao,声调为平声,也不当音去声或上声。所以,这里的“唯”并非“啖”或“啗”,而应当读yao或dao、tao之类。今山东不少地方称用筷子夹菜为“刀”,疑该字即此音义。

五、蒲松龄采用部分俗字的原因

根据《自序》,蒲氏既指斥《庄农杂字》之类“率皆杜撰”,又自称“详查《字汇》,编为此书”,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字书无载的字形;可是书中却确实出现了《字汇》、《正字通》所无的字,尽管数量很少,但也值得我们关注。这些字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蒲氏所谓“详查《字汇》”并非指书中所用每个字都是查检《字汇》而来。如果蒲氏认为是通用之字,就无需详查字书而径直写下(举个极端的例子:“日用俗字”四字就无需查检字书)。反过来说,书中不见于《字汇》、《正字通》的字,应该是蒲氏认为通行用字或其他原因而无需“详查《字汇》”的字。因此,有些《字汇》所不收的字,应该是当时已经通行的字。如“犋、晾、正、齄、餵、蝻”等。

第二,《日用俗字》所用的一些字形,可以明显看出是蒲氏有意选用的并非通用的字,包括专义专用的分化字、追求本字本义的非通用字、非多音多义字等。《日用俗字》中有许多字其实在蒲氏自己的聊斋俚曲里也不采用。下面举几个例子:

《身体章》“耳朵”写作“耳耳朵”。“耳耳朵”的写法古书中少见,“耳朵”字本来就是“朵”上加“耳”旁而形成的专用于“耳朵”的俗字(文字学上称之为分化字)。蒲氏可能因为“朵”平常表示“花朵”而在有正字之用的《日用俗字》中用了“耳朵”字。换言之,这是有意为了避开多义的字形而采用分化字。俚曲中“耳朵”凡12见,无一写作“耳耳朵”者。

《身体章》“脖”写作“勃”。“脖”字古代非指颈部,而指“脖胦”(脐或脐下一穴位)(可参看《日用俗字·身体章》“腋折脖脐连小腹”),后来才指“脖子”(《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最早引例都是元曲)。蒲氏既以“脖”为“脖脐”的正字,于“脖颈”义便采用了“勃”字。换言之,蒲氏是有意避开流行的俗字而为之。俚曲中“脖”字凡42见,41例表颈部,1例表“脖脐”,无一作“勃”者。

《走兽章》“臊”写作“羯”。“羯”本为“臊”字俗体,蒲氏或许因为“臊”有平去两读而选用了只读平声的“羯”字。俚曲中“臊”凡7见,未见用“羯”的例子。

第三,有些是方言字,字书中没有收录。方言字是记录方言独有的词(或语素)、在方言区内流行的字 ① ,如粤方言字“啲”、“冇”、“塱”、“佢”,吴方言字“覅”、“咋”,北方话的“咋”、“啥”。这些方言字在共同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或语素),所以也没有相对应的正字。要记录方言词,必然会用到这些方言字。其中最典型的是“腚”字,此为山东及附近地区的方言词,指臀部(见上文)。蒲氏实际上在书中提到臀部时用的是共同语词“屁骨(屁股)”:“腚腄屁骨即”,但方言词“腚腄”(臀部肌肉)没有对应的共同语说法,就只能用方言字“腚”了。再如“戥”,《现代汉语词典》中“戥”和“戥子”都不视为方言词,说明是近代以来出现的北方方言词,现代已经较为普遍使用。其他如“堐、精、纟冓、榧、矁、窀、咋”等。

第四,有些确应认为是俗体字。其中情况比较复杂。有些是由于偏旁写成异体而成为俗体,如“扌甯”、辶。有些是由于方言读音有异而选用了表音更准的声符形成俗字,如“笞、俜、瓜鸟”。还有些是为更准确表意而加上了形旁或更换了形旁,如“趏、榧、虫步、衤 、鲫”。最让人疑惑的是“軍夋”字,共同语中其实有相应的字“皴”,为形声字,从皮夋声,而“軍夋”字更换意符“皮”为“军”,让人不明所以。笔者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寿光)即跟从父辈将此字写作“軍夋”,多年后才知道应该写作“皴”。由此可见该字尽管写法怪异但流传却既广又久。这些俗体字我们尚难以断定系蒲氏自造还是前有所承。

参考文献:

[1]董绍克.聊斋俚曲俗字释例[J].蒲松龄研究,2007(1).

[2]路大荒.蒲松龄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盛伟.蒲松龄全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4]梅膺祚.字汇(据清康熙二十七年灵隐寺刻本影印)[M].上海:上海辞书出

版社,1991.

[5]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6]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据清康熙九年序弘文书院刊本影印)[M].中国工

三字俗语范文3

当下,自媒体兴盛,传播多元,社会语境混杂,就更需要传统媒体勇于担当,彰显公信力、权威性,建立健康、规范的公共话语体系。

“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为载体的报纸的神圣使命,是起码的自觉行动,是一家主流媒体必须兑现的社会责任。我们办报,不仅仅是向公众提供新闻资讯,更重要的是通过引领舆论,培塑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养成。基于这些考量,武汉晚报在稿件的选取、语言规范上,秉持严格的尺度,力求雅俗共赏,经得起老、中、少三代人的检视,办一张“能带回家给孩子看的报纸”。

一、在新闻内容选择上,传承几代老报人积淀下来的良好传统,拒绝庸俗、低俗、恶俗的新闻上版面。

恶俗的新闻必然要采用恶俗的语言和文字,让健康向上的新闻内容唱主角,就很自然地让恶俗的文字找不到生存空间。实践证明,坚守正确的新闻理念,保有努力生产优秀新闻内容的惯性,能够有效减少乃至屏蔽不良语言文字。

这些年,武汉晚报推出王争艳、袁晓燕、“文明旅游银行”等一系列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的正面典型报道,这些新闻内容充满正能量,语言文字也健康、优美,富有正面的感染力。

武汉晚报的《美文》、《楚才作文》等副刊专栏,品味高雅,生活情趣浓郁,文字清新隽永,富有美的感染力,一直非常受欢迎,许多读者把它们剪贴下来,不少中小学生是忠实读者,投稿踊跃。

二、要求全体采编人员明确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建立职业规范,自觉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作良好的社会示范。

这两年网络语言风行,一些年轻人以擅长使用网络语言为时髦,我们一些年轻采编人员也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平时写稿子、做标题也喜欢用一些网络热词。

针对这种情况,武汉晚报编辑部2014年就做了专题研究,明确要求记者写稿子、编辑做标题,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网络热词要区别对待,有鉴别、有取舍,对大众约定俗成、具有正面向上色彩或中性新词汇,可以采纳使用,不得使用人为生造、伤害语言文字纯洁性的不规范用词,更不能让低俗的网络语言堂而皇之登上报纸的版面。比如,对“高大上”、“给力”、“卖萌”等新词热词,允许使用;对“掉得大”、“苕货”等不规范甚至有贬损他人人格的词,禁绝使用;对“潘俊薄“苦逼”、“然并卵 ”等词汇,则明确设置为报纸禁止用语。对一些网络简语,要求完整表达,以免老读者困惑,比如“网红”,要求尽量表述为“网络红人”。武汉晚报还出台了相关处罚规定,一旦发现这些低俗网络语言见报,实行全流程追责,版面要记为不合格版,编辑拿不到编辑费,还会被扣钱。当事记者、发稿部门主任,也会受到经济处罚。标题出现问题,值班总编辑也要按上限受罚。

每天,武汉晚报固定抽样检查四个版面,发现问题当天通报。在每周四的编辑部例会上,这样的问题集中向全体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通报,并公布处罚结果。

三、对重点部位从严要求、从严监管。网络语言使用较多的,是文化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国内国际社会新闻。

武汉晚报要求从事这三类新闻的采编人员,培养审美情趣,警惕审丑倾向,新闻表达可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但可轻松不可轻佻,可通俗不可庸俗,更不能恶俗不堪,自毁形象。

四、强化报社新媒体监管及采编人员自媒体的自我约束。

报社的“两微一端”新媒体,有别于纸媒,应当遵循网络传播规律,语言文字可以富有互联网特性,表述可以有别于纸媒,但必须恪守与纸媒一样的规范。在内容流程上,视同纸媒;在处理标准上,执行同一个尺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当下的一些网络传播,用语用词夸张、惊耸,朋友圈分享的很多文章,题文不符,故意制作低俗、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引诱网民点击阅读。我们要求新媒体采编人员,自觉维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严肃性,不把噱头当看点,不把低俗网络语言当时髦,净化网络空间。

三字俗语范文4

俗形义学是近年才提出的语义学理论,最早见于李万福的《谈俗形义学》一文,后来李先生又在《汉文字学新论》中列出专节讨论。“俗形义学”主要凭个人想象和联想来“劈文切字”(安子介语),从个人的主观感受出发来解释汉字的形义。它不要求科学地解释汉字。不求合乎事实地阐释造字动机。甚至牵强附会地解释汉字,而把大多数形声字说成会意字。如:

昊楚呼父曰爹,父多之谓也。例有三父不足多也。(《小豆棚》,13页)

《广雅・释亲》:“爹者,北人呼父也。”《广韵・麻韵》:“爹,羌人呼父也。”本为形声字,从父多声。此例却把“爹”解为会意字,把声符“多”释为其表意构件。这种主观地阐释汉字形义关系的学说就是“俗形义学”。

形声字由意符、声符两部分组成。一般意符在左,表意义范畴;声符在右,表读音类别:而俗形义学则把大多数形声字说成会意字。牵强附会地解释字义。其不科学性显而易见。但许多学者认为,如果用适当的参照系来衡量,俗形义学自有其价值:“右文说”是汉语词源学的先驱,“劈文切字”理论开创了对外汉字教学新方法,文人则在交际过程中利用俗形义学制造幽默情趣。故笔记小说中留存的这部分语料很值得我们查考。

笔记小说中所见之俗形义学现象

笔记小说中有不少文人根据俗形义学的理念对字形进行拆分、描绘以构成隐语、戏语、异名等的语言现象。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情况:描绘分析字形、以部分代整体和替换偏旁。

(一)描绘分析字形

描绘分析字形,即通过对字形整体、部分以及部分之间关系的具体描述来构成隐语、戏语、异名等。如:

用字谜云:“一月复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六口共一室,两口不团圆。”(《齐东野语》,5687页)

《说文・用部》:“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材料忽视“用”之会意字符,将其整体字形分别描述为“两月”、“上田下川”、“六个口(其中有两口没封口,故日两口不团圆)”,构成隐语。

日谜云……又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除去脊梁骨,便是这个谜。”(《齐东野语》,5678页)

《说文・鱼部》:“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独体象形字,后隶定为“鱼”,去头去尾即为“田”,除去脊梁骨(中间一竖),即为“日”字。

鲍之“井”谜曰:“一八五八,飞泉仰流”,飞泉仰流也者,垂绠取水而上之。故日仰流也;一八者,井字八角也;五八者,析井字而四之,则其字为十者四也,四十即五八也,凡谜皆仿此。(《演繁露》,866页)

“井”字共八个角,故曰“一八”;“井”之字形若分解,可分为四个十,为四十,“四十”即“五个八”,故称“五八”。

京师妇人美者谓之搭子,陋者谓之七盖。搭子者。女傍着子为好字,七者谓其不成妇女也,七字不成女。(《袖中锦》,64页)

“七”比“女”少一撇,用“七”示“女”,意为女子有缺陷或不足,指女子容貌丑陋,即“七字不成女”。

“女”旁加“子”为“好”。《说文・女部》:“好,美也。从女、子。”段玉裁注:“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方言》卷二:“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美色或谓之好。”故容貌美丽之女子被称为“搭子”。

此例基于“七”、“女”、“好”之形体特征,忽略其原有意义和读音,重新分析字形并解释,构成新词以表新义。

耻辱之事,俗称坍眼。以二食指捺其两目之下,如八字形,是为捐八。或日此松郡人口语。郡城中当兵者多,兵字搦去其八,乃丘字原文。吴音以丑为丘,捐八者,言之丑也。(《吴下谚联》,101页)

《说文・升部》:“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本为会意字,从“斤”、“廾”,表一个人双手持斤,后隶变为“兵”。“斤”为一种斧类器械。《说文・斤部》:“斤,斫木也。象形。”段玉裁注:“凡用砍物者皆用斧;砍木之斧,则谓之斤。”“廾”像两手捧物。《说文・廾部》:“廾,竦手也。”段玉裁注:“此字谓竦其两手以有所奉也。”把“兵”视为“丘八”,破坏了“兵”原有的会意结构,掩去其“八”而为“丘”,又因“丘”、“丑”吴音相同,故用“丘”表“丑”义,造成新词“丘八”以表“丑”之义。

以上五例,文人们分别通过对字形整体、部分以及部分之间关系的描绘分析,或成句组成字谜,或构成新词以示新义,达到制造情趣或委婉说出作者不能、不愿说出口之本意的目的。

(二)以部分代整体

以部分代整体构成隐语,即俗之“拆字格”,“一般来说,合体字都是由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而且这些部件同样也是有意义的。因此。在汉语修辞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进行拆解组装,来含蓄地表达思想内容。这种手法也称作拆字格”。

令人以许为言午。辄以市语笑之。(《霞外捃屑》,703页)

《说文・言部》:“许,听也。从言,午声。”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以听释许,非朝朔义也。今谓:许从午声,午即杵之象形字。字从言从午,谓舂者送杵之声也……举杵劝力有声,许字之本义也……春者手持物而口有声,故许字从言从午。口有言而身应之,故许引申义为听。”材料直接把“许”的两个意符构成词以代称之。现代口语里还有把“言午”作为“许”的定语,构成偏正结构之“言午许”。以示其与“徐”的区别。

宋焊字元实,……人谓府中有“送火军”,故致回禄。盖取其姓名,移析为此语。(《鸡肋编》,4016页)

《说文・火部》:“,光也。从火,军声。”故用“火军”组成词语来指代“”。

以上几例或把原字强行拆分为两部分,或用形声字的形旁声旁组成新词构成隐语以表原字,都是以部分代整体。

越人好传谰语,如云徐天池游西湖,题某扁日“虫二”。诘之。日“风月无边”也。(《霞外捃屑》,239页)

《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从虫,凡声。”《月部》:“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凰”字去掉周边笔画剩“虫”,“月”字去掉周边笔画剩“二”,以“虫二”表示风月无边(犹风光无限)。把“风月”解为“虫二”,突出“风”之形符和“月”的中间部分,用局部代整体。赋予“风月”新义。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尤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世说新语》,400~401页)

《说文・鸟部》:“,神鸟也。从鸟,凡声。”本为形声字,材料释为会意字,把声符“凡”视为表意构件,以“凡鸟”释“”。

(三)替换偏旁

至于酒席之间,亦专以文字为戏……又云:“掘地去土。添水成池。”皆无有能酬者。(《鸡肋编》,3976页)

《说文・土部》:“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

土,也声。”《阜部》:“隍,城池也。有水日池,无水日隍。”“地”弃“土”为“也”,“也”加“水”为“池”。此酒令拆分替换偏旁而成。

黄鲁直在众会作一酒令,云:“虱去为虫,添几却是凰。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坐客莫能答。他日,人以告东坡,坡应声日:“江去水为工,添糸即是红,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虽创意为妙,而敏捷过之。(《鸡肋编》,4046页)

《字汇・虫部》:“虱,同。”今为“”的简化字。《虫虫部》:“,啮人虫。从虫虫,声。”实为去“”为“虫”。《风部》:“风,八风也……从虫。凡声。”实为“虫”添“凡”为“风”。

《说文・水部》:“江,水……从水,工声。”“江”去掉意符“水”即为“工”。《糸部》:“红,帛赤白色。从糸,工声。”“工”加“糸”为“红”,即“红”。

此例亦是拆分字形并替换偏旁为酒令。

以上两例,是拆分替换偏旁而为隐语。此方式替换之偏旁不一定合理、科学,但极富趣味,满足了文人们应用文字的游戏心理。

俗形义学在交际中的作用

俞理明认为:“基于汉字的形象性特征而创造的词语,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它们的复合性质和对字义特殊的处理,具有反常规的处理,具有反常规的特点,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需求,包括江湖行帮秘密交流,或者文学表达中的形象描写,或者仅仅是文化教育或日常交流中浅显明了的说明,甚至是游戏心理的需要,这是一般表达无法替代的。”

我们认为,俗形义学在交际中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隐藏不便明说之本意

有些时候,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需要隐藏本意,制造暗示性话语,如谶语。谶即预决吉凶的隐语、图记,往往不能明说,制造者就要通过智力干涉,隐藏真实意图而又给出一定的线索使人体会本意,俗形义学在此过程中被委以重任。如:

蔡元长当国时。士大夫问轨革,往往画一人戴草而祭,辄指之日:“此蔡字也,必由其门而进。”及童贯用事,又有画地上奏乐者,曰:“土上有音,童字也。”其言亦往往有验。及二人者废,则亦无复占得此卦。绍兴中,秦会之专国柄,又多画三人,各持禾一束,则又指之日:“秦字也。”其言亦颇验。及秦氏既废,亦无复占得此卦矣。若以为妄,则绍兴中如黑象辈畜书数百册,对人检之。予亲见其有三人持禾者在其间,亦未易测也。(《老学庵笔记》,3543页)

《说文・部》:“蔡,也。从,祭声。”材料把形声解为会意,画一人戴草而祭表示“蔡”。

《说文・立部》:“童,男有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从立,重省声。”材料主观拆分“童”为“土上有音”,形成谶语。

《说文・禾部》:“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春省。”徐锴系传:“春禾为秦,会意字也。”而材料却把声符“春”误解为“三人”,并由此造谶语。

此例皆为俗形义学解说汉字制造谶语以暗示本意。

(二)游戏文字,戏谑别人

文人们出于游戏心理,很愿意随意解说文字,戏谑对方,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文人戏语,这个过程也是俗形义学大显身手的平台。如:

秘书监贺之章有高名,告老归吴中。明皇嘉重之。每事优异。将行泣涕,上问何所欲。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乡之荣。”上曰:“为道之要,莫所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卿之子必信顺人也,宜名之孚。”再拜而受命焉。久而悟之,日:“上何谑我也。我是吴人,孚乃爪下为子,岂非呼我儿爪子也?”(《群居解颐》,565页)

《说文・爪部》:“孚,卵孚也。从爪,从子。”本“信用、诚信”之意。而“爪子”在山西方言中则指蠢材、傻瓜。《西陲闻见录》:“甘州人谓……不慧之子日爪子,殊不解所谓。”明皇即分解“孚”为“爪子”以戏谑贺知章。

三字俗语范文5

【关键词】汉语俗语;越语俗语;互译;课堂教学;技巧

一、越南语与汉语言关系的概述

越南从公元前111年开始,曾受中国地统治长达千年之久,直到公元939年才脱离了中国的统治而独立,但脱离了中国管辖的越南却依然与中国维持一定的藩属关系。这期间,越南虽曾出现过自己独有的文字系统---喃字,但在中国强大的政治及深远的文化影响之下,汉语言及汉字一直处于正统的地位,属于官方语言,且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16世纪末17世纪初,法国传教士为了便于传播自己的思想及为法国今后的殖民统治打下基础,教化越南民众,他们渐渐地为越南人建立了一整套罗马文字系统。知道20世纪越南罗马文字完全取代了汉字在越南的主体地位并成为了越南的国语。但越南罗马文字却是在越南语音原来的发音基础上借助罗马文字的拼写而形成的,所以,深受中国语言文化影响长达千年之久的越南语依然与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由占据越南语词汇60%-70%的汉越词可以看出,比如:官吏-quan (官),人民-nhan dan,天堂-thien thuong等等。

二、教学中引用汉越俗语互译的意义和必要性

俗语,是每一个民族语言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语言,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并广泛流行于民间。虽然俗语被认为是民族语言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国内的越南语教学过程当中(包括基础教学、翻译等课程的教学过程),越南俗语、越汉、汉越俗语互译并未能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引入教学当中。此认证可从各大高校所使用的越南语教材看出,以较为普及的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越南语教程一、二、三、四及课外阅读为例,包括其它各大高校如广西民族大学的教师们组织编写的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教程也可看出这个问题。这种缺失导致了学生在越南语俗语,越汉、汉越俗语互译等方面知识及能力上欠缺,限制了学生深层次领悟传统越南语言及拓展汉越、越汉互译的能力。

目前,已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就越南俗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概括性地研究,但论述越南俗语与汉语俗语翻译过程中的归类与异化,并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尚是空缺。因此,作者认为把汉越俗语互译系统的引入教学中则是势在必行。

三、互译方法的归纳

语言之于文化,就像语言之于思维一样,是一种表达形式。因此,语言也是各种文化内容的载体。借助语言,可以初探文化的内涵;从表达方式的比较中,可以窥探文化的异同。而俗语,是由群众所创造出来的语言词汇,并由群众口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句型,简练而形象化,且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并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这些被广泛引用的精炼语言,且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中,往往可见到相似的表达。这一类具有相似表达的汉越俗语,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则可以采用直译。

(一)信达直译法

在忠实原文和通顺达意的基础上,译文采用原文的表现法,按字面翻译,以保留原俗语特有的风貌。直译,是一种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结构形式的翻译方法。但直译不等同于“死译”,在直译时可以保留越语俗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通常采用直译的俗语大部分和汉语俗语在比喻和形象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样的翻译不但可以比较好地保持原文的神韵和形式,而且使译文易于被接受。

比如以下的俗语:

1 .Anh em nh th tay chn 兄弟如手足

2.Ai làm, náy chu自作自受

3.Bit ngi bit ta, trm trn trm thng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 thin thì gp lành,ác gp á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5.Qua cu rút ván过河拆桥

6.Thp bi là m thành cng失败是成功之母

7 .Thng làm vua, thua làm gic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8 .Trong ha có phc, trong phc có ha祸福相依

9.Thi th to anh hùng时势造英雄

10 .Thuc ng d tt, s tht mt lòng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11 .Th h v rng纵虎归山

12.Trm nghe khng bng mt thy百闻不如一见

13.ung nc nh ngun饮水思源

14. iu vì thc vong, nhn vì li vong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15.Mu s ti ngi, thành s ti thiên谋事在天成事在人

16 .K s bt dc, vt thinhn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 .Cung tàn,iu tn鸟尽弓藏

18.Hoa ri hu , nc chy v tình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19 .Núi cao còn có núi cao hn, tri rng còn có tri rng hn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这类对应的俗语,从形式上几乎看不出任何文化差异。在起源上,甚至可能是相互地借鉴或翻译,同时也说明了越南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积累过程有很多基本相同的共同过程。

(二)对应借译法

以上的例子为表达内容和形式几乎完全一致的例举,属于最为简单明显的直译。但还有一类俗语,它们所表达的含义完全相同,但所隐喻于的事物略有文化上的差异。这时候也可直译,但要知道,对这类俗语的翻译不等同于“死译”。有些越南语俗语和汉语俗语在表现形式和含义方面是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在对这些俗语进行翻译时,可借用与其喻义相同或相近的俗语直接对译。这样不仅可以比较好地保持原文的神韵和形式,又使译文易于为读者或听者接受。这一类俗语互译举例如下:

1. Có tin mua tiên cng c(有钱买神仙也可)有钱能使鬼推磨

2.n qu nh k trng cy(吃果不忘种果人)喝水不忘挖井人

3.Nclá khoai(水过薯叶)水过鸭背

4.Khng có la sao có khói(无火不起烟)无风不起浪

5.n chn ni, chi chn bn(吃要选地,玩要选伴)物以类聚

7.Mt bò mi nh làm chung(亡牛补圈)亡羊补牢

8.Ta v ta tm ao ta, dù trong dù c ao nhà vn hn(我回我自己家的水洼洗澡,即使再浑浊也好过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三)联想意译法

还有一类型的俗语互译,他们所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语言表达方式有异,所隐喻于的事物亦有文化上的差异。这一类俗语的互译,在翻译的时候,这些俗语的表达方式含有其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直译过来后,中国读者很难理解虽然加脚注或说明也可能达意,但这样就失去了谚语语言短小精悍的特点。采取意译,即舍弃原文形象、比喻,抓住内容、喻义,结合上下文灵活传达原意。

举例如下:

1.La gn rm lu ngày cng bn(火靠近稻草堆,日子久了也会着火)喻:日久生情

2.n nht mi bit thng mèo (吃到清淡的食物才知心疼猫)喻:落魄方知穷人苦

3.Bt cá hai tay (双手抓鱼)喻:脚踏两只船

4.Bé dé ht tiêu(秤砣虽小压千斤)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Có bt mi gt nên h (有米粉才能煮成)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课堂教学汉越、越汉俗语互译技巧

为了在课堂上更为有效的进行汉越、越汉俗语互译,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一)直接法、听说法

直接法是源自上个世纪的欧洲语言教学,是他们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这个方法建议在教授词汇的时候是以连续说话为基础来学习如何说话,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通用的方法。教学的过程非常的机械,比较枯燥烦闷。是由教授者将语言一字一句的读出来,学生来一字一句的模仿。让学生锻炼出一定的语感。我们采用直接法让学生学习语音和这些语汇的独特结构,可以较为容易的达到教学目标。听说法是二战后的美国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他们提出了利用口语,将口语放入到句子当中,让学生通过多次的模仿与练习,在大脑深处形成牢固的记忆。他们对于发音是非常看重,对于语音语调的训练通常作为重点。上述这两种方法均能够在成语的学习中起到其他的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俗语中各个字的发音能够被有效的整合起来,通过他们的音素来构成声韵。这样就富有了一定的美感以及可以探寻的规律性。

(二)视听法

这个方法往往也被称为整体结构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影像和音像资料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听觉与视觉上的享受,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主张将成语中的场景通过图像的方法展现出来,学生能够将成语与意义有效地连接起来。总的来说,汉语的成语或越南的俗语都是以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出现,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地表现,诸多的历史故事都是通过这区区几个字来表达,使得学生对成语具有浓厚的兴趣。通常,不论中国还是越南,俗语都算是博大精深,非常的难学。对于一些有着悠久的历史来源和典故的成语,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视听法。

参考文献:

[1]徐宗才、应俊玲编著.《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5月第一版

三字俗语范文6

关键词:古代典籍,英译本,译介学,古代文化

作者:刘石钰

文学名著的译介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典籍在西方广泛传播,文学典籍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是中国文化的宝库,建构并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本文拟以文化为主线,引导读者深入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体会中国文化传播到英语世界的过程中体现的古代政治、思想、军事和民俗文化等,同时分析其英译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失落和变形等译介现象。

一、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的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译介

《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学典籍中包含深奥的政治文化,但是典籍英译中存在一些失落和变形。

首先,反映思想政治文化词汇涵义的失落。比如,《道德经》中的“道”字是道家的哲学核心,其内涵博大精深。但在“道可道,非常道”、“天之道”与“大道”等词语中,道字被韦利一律译成“Way”(道路),这种翻译和理解不仅使这个字所承载的深刻的哲学思想消失殆尽,还造成了语义的失真和读者理解的误差。

其次,只在表面含义上翻译形象比喻词。《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当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韦利把这句话译成“HeavenandEarthareruthless,TothemtheTenThousandThingsarebutasstrawdogs.Thesagetooisruthless,Tohimthepeoplearebutasstrawdogs.”。这里的“刍狗”本是指用草扎成狗,供祭祀时用。但是译本中,老子通过“刍狗"所表达的哲学思想荡然无存,“天地”和“圣人”也变成了残酷的形象,会让西方读者误以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多么的怪异和残忍。

二、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译介研究

《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倡导的“仁”极富中国思想内涵,它是《论语》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理雅各把“仁”翻译为“truevirtue,benevolentactions,virtuousmanners,beneficence,perfectvirtue”等,韦利通篇把“仁”译为“Goodness”或“Good”,辜鸿铭则选择“beingmoral”、“moralcharacter”或“morallife”。各种翻译方式各有利弊,但是,由于“仁”的诠释意义丰富,单一的译语词很难真正传达它的本意,削弱了原语的内涵。这些翻译中精确的阐释使“仁”字的不同含义得以呈现,但整体上却给人一种散落的感觉。

三、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译介研究

《三国演义》是一部和军事有关的巨著,里面的很多战役和军事文化我们都耳熟能详。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大家都很熟悉,里面有个“英”字,字面意义是“英雄”,指刘、关、张三人,英文中与“英雄”字面意义相对应的词是"hero",英语"hero"这个词汇的内涵意义是不包括中国文化中“兄弟”这一层的。因此,罗慕士把“英雄”改译成了“兄弟”,“三英”译作“thethreebrothers”,突出表现了原文的内涵意义。

四、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的中国古代民俗译介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英译本中的民俗很多,其中包括物质、社会、精神和语言民俗等。

1.物质民俗。诗经的《七月》中有这样的句子:“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此处的“三之日,四之日”等是指夏历的正月和二月,如果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则不能表达原文要表达的含义,杨宪益,戴乃迭等将其意译为thefirstmonth和thesecondmonth就比较贴切。

2.社会民俗。《红楼梦》里元宵节有吃元宵的民俗,如直译,读者可能体会不出其深层意蕴。所以,杨氏译本将“元宵”、“合欢汤”、“如意糕”分别译为“NewYeardumplings”,而英国的大卫霍克斯将其译为firstmoondumplings。两者都兼顾了元宵节在中过民俗文化中的意义。

3.精神民俗。《诗经》中对于爱情、相思等精神民俗很多,比如,《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窈窕淑女”指的是内心寂静而善良的女子,杨宪益,戴乃迭等译者用gentle和graceful比较恰当地表述了其端庄文雅又漂亮的意思。

4.语言民俗。《水浒》中的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说“洒家特的要消遣你!”。这两句话赛珍珠的翻译为:AtthisChengTheButcherlaughedandhesaid,"Areyounotmakingajokeofme?”“Ididindeedcometomakeajokeofyou!”ThenLuTayelledathim,"Ho,yourascal,”。译成英文失去了原文的简短和气势,无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鲁达的言语粗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