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案范例6篇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范文1

一、以读为媒,让语言的美与诗意走进学生的心灵

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枯燥的文字往往缺乏兴趣,因此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都朗朗上口,体现了汉语语言本身具有的、独特的音乐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知文字描绘的画面,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从而让语言文字的那份美与诗意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领悟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课文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充满了童趣,主要体现在“小草从地下探出^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这段话我先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然后提问学生:“当你看到点点嫩芽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们都说是高兴的、开心的,接着我指导学生用轻松欢快的语调朗读,最后我和学生一起用手做出小草、野花、嫩芽的形状,边做边读,学生朗读的兴致更高了,读完后,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看到了嫩绿的小草从地里钻出来。”有的说:“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有的说:“我听到了丁丁冬冬的水声。”还有的说:“我看到了漂亮的春姑娘。”个个兴趣盎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描绘的画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读,让语言的美与诗意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一件极好极美的事,从而让其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

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追求故事性和趣味性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我是什么》的教学中,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情境:①“我是一位魔术师,变猫变狗变羊群,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跑。”(云)②“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是天上来。”(雪花)③“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雹子)这几个“我”到底是什么呢?让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通过巧妙的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了他们的思维能动性,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学习课文内容,帮助他们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并获得启迪。真可谓“读书之乐何处寻,谜语歌曲处处趣”。

三、精设训练,让学生取长补短自主合作学习

新课标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读书再思考,是展现个性的自学。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从整体着眼,精心设计问题,围绕带动全文的大问题向部分知识点辐射,设计好训练层次,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自学。根据设计的问题,学生先独立学习,再合作交流独学所得,查缺补漏,达成共识,最后小组发言,教师点拨,达成共识。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葡萄沟》教学为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训练,第一个层次:①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葡萄沟是个好地方”。②质疑:“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里?让学生先读在文中找答案,通过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明确答案:第一,“出产水果多”;第二“葡萄好,维吾尔老乡热情好客”;第三,“葡萄干甜,很有名”。③ 理解重点内容:要求学生体会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同样,让学生先读在文中找答案,通过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明确答案。了解葡萄“数量多”“颜色鲜”“味道甜”。第二个层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出示填空:葡萄沟出产( ),葡萄的枝叶( ),成熟的葡萄( ),挂在绿叶底下的美丽极了,那里的葡萄干( ),(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有的小组能解决,有的小组只在正确答案的边缘徘徊,我具体的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第三个层次:训练写段,仿照课文“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p白的p紫的p暗红的p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写一段话,搭建从读到说的链接,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个个兴致勃勃,说得妙趣横生。有的说:“到了夏天,芒果成熟了,一个个穿着黄黄的衣裳挂在枝头,让我忍不住想摘一个尝尝。”……这样层层递进的训练设计,让学生有章可循,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常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葡萄沟教案范文2

一、活动替代教学过程

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的误解,平常课堂教学中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再加上经验积累不够。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有的活动甚至变成了“活闹剧”。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最终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收效甚微。

二、忽视“双基”教学

当前语文课堂上,不太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三、不当地使用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

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就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只有有效的教学才有意义。在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做到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

四、有效的教学环境是前提

教学的有效性除与师生个体的智力水平有关外,更多地取决于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涉”的范围、程度、方式等。而只有师生在“交涉”中营造的和谐、公平、愉悦、开放的环境,才能更好地生成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五、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保障

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和教育对象等因素而设定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1.合作教学法 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4人为一组学习课文。这种学习方式常常是教师提出目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解释、判断,直至共同作出结论。如在教学《我为你骄傲》一课时,分组阅读,集中讨论。课文写我不小心砸碎老奶奶的玻璃窗后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老奶奶微笑着跟我打招呼,而我却觉得很不自在呢?最后老奶奶给我7美元,写着一句:我为你骄傲,这证明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讲读课文时采用分工合作学习方法,然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解答课文问题。这样既深入掌握了课文重点内容,又达到了学生主动发展的要求。

2.情境教学法 这是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文学语言的描述,再现课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方法。如教学《葡萄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优美词句,可创设情境:如果我们在新疆吐鲁番葡萄沟,你头顶上长满了五颜十色的葡萄,发出阵阵清香,你看到的葡萄会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请找出描写葡萄“多”、“甜”、“美”特点的语句,并读一读。此时,学生眉飞色舞,议论纷纷,不由自主打开课本学习起来。

3.想象教学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语言文字形象化,用感知的表象,结合课文的文字形象来创造想象新形象。如刚学完《葡萄沟》后,教师可诱发学生的想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们一定想去那个地方。如果你们有机会亲临葡萄沟,会做些什么呢?学生立刻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要当个摄影师,把美丽的葡萄沟拍下来;有的说要当个小画家,把五颜六色的葡萄描绘出来……这些想象充分表现同学们热爱我们可爱的祖国。

4.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为开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解决问题为归宿,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把发展独立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如教学《最大的“书”》时,向学生提出最大的“书”是什么?与我们平常学习的书本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自己在课本里通过朗读的形式找出答案,他们就会知道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不是我们学习的纸书。还要层层深入提出为什么要把岩石称为“书”呢?它又跟我们平常学习的书本有什么一样?学生通过动脑思考,认真寻找,就会找出岩石上有雨痕、波痕、矿物,还有树叶、贝壳、小鱼等,告诉我们人类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跟书本一样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根据老师的样子,你能不能也提出相关的问题呢?最后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岩石书有什么用?这岩石书以后还会变得怎么样?通过自己亲口提问题亲手找出答案,如果把岩石书读懂,就会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主题突出,加深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以后学生更加喜欢读书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就达到了。

葡萄沟教案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独特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重要的,学生与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对话尊重“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独特的阅读差异,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就蕴含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真正的独立阅读能力。

我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文时,在分角色朗读完毕后,启发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师:我很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只是有些问题我还弄不明白,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够告诉我:“狐狸为什么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呢?”

生1:狐狸看到一串串紫红的葡萄,很想吃,就“转来转去”地想办法,“跳起来”做努力,结果还是没有摘到葡萄,所以,它只好安慰自己说“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师:哦,原来“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是一种自我安慰呀!那么,小松鼠、小白兔为什么也说葡萄是酸的呢?

生2:小松鼠、小白兔从来没有吃过葡萄,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它们也跟着说是酸的,人家怎么说,它们就怎么说,这是跟风。

生3:生活中就有人喜欢道听途说,轻信别人,比如“非典”时期,有人说碘盐能防“非典”,就有许多人争着买盐,他们就像小松鼠、小白兔一样傻得可爱。

师:小猴子为什么不说葡萄是酸的?

生4:小猴子看到“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就想葡萄一定熟了,成熟的葡萄一定是甜的,不是酸的。

生5: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小猴亲口尝了,当然就知道了。

……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秉持一种欣赏与接纳学生独特感受的良好教学心态,善于谛听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

爱尔兰作家卡瑞笔下有个故事:一个8岁女孩坐在河边,用了一个半小时画了一只正在游泳的天鹅,天鹅的脚掌被画得很大很大,而且很仔细,很仔细,线条表现得又黑又重,然而,身体部分则轮廓轻淡,模模糊糊,形状有点像一朵浮云。显然,小女孩传达的不是科学概念里的天鹅,也不是标准画中的天鹅,而是她心中的天鹅。情同此理,孩子们在个性化解读课文的过程中,那份独特的阅读感受,不一定是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也不一定是老师心目中理想的答案,但是,那是学生独立思考并被他们迎进心田的自己的感受。要知道,孩子们的每一种独特感受都是在与课文的“独特景观”相遇并融进自己的感受而折射出来的。

一位老师在教学《厄运中的海伦》一课时让学生朗读课文,做了这样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

生1:我看到了一个痛苦的海伦,因为小小的年纪经受了失明的痛苦。

生2:我看到了一个聪明的海伦,因为她仅仅用手指触摸就能够学会说话。

生3:我看到了一个勤奋的海伦,正常人学习一国文字都困难,她靠手指的触摸学会了几国的文字。

生4:我看到了一个幸运的海伦,因为她有着喜爱她的父母和认真帮助她学习的老师。

学生的发言是踊跃的,体验是多样的,即使同一段话也能体会出不同的内涵,海伦的形象就这样在大家的交流中丰满起来,学生灵动的语言,多彩的思维,丰富的解读,独特的感受不仅诠释了课文的内涵,也展现了学生们独特的生命体验,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感悟到作者的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从而获取这种感受、体验和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每个学生的人生体验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也是独特的,是语文教学中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是课堂中应该彰显的。

总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沈坚.尊重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初感[J].中学语文教学,2010(5).

[2]王新祥.小议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1(11).

葡萄沟教案范文4

[关键词] 临床路径;葡萄胎;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b)-088-02

对患者全方面的护理模式被称为整体护理,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是重要环节[1]。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让每一位护士了解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普及科普知识及宣教卫生科学知识,满足患者康复需求,明确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利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2]。我们选择葡萄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科纳入葡萄胎患者18例,其患病类型为:侵蚀性葡萄胎16例,葡萄胎合并肺部转移2例。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46岁,平均(32.0±6.4)岁。住院平均天数14 d。患者文化程度分布:初中及以上16例,小学及文盲者2例。6例曾住院治疗,有葡萄胎化疗初步知识,12例为初次发现葡萄胎,未曾接受过葡萄胎化疗知识教育。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订患者入院后根据个体情况,责任护士通过病历资料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收集患者的生活习惯,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健康的需求,与患者共同制订详细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将葡萄胎主要的临床表现、病程、手术与用药原则、化疗合并症以及出院后随访、复查等内容制成健康教育路径表格,明确在一定阶段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1.2.2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实施责任护士将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表统一置于固定的病历夹内。要求责任护士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确定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建立一种指导――合作或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然后按照路径表的时间顺序逐项落实,打勾。护士长监测路径表实施情况,根据护士和患者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丰富教育内容。

1.2.3观察指标①焦虑感消失,心态平静,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②对侵蚀性葡萄胎的愈后及化疗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③能按护理要求补充营养,保持个人卫生,做到自我保健,防止感染[3]。

2结果

对应用护理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18例患者均达到指标。葡萄胎患者临床痊愈出院后应严密随访,观察有无复发。随访内容: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测定。②月经是否规则、有无异常阴道流血、有无咳嗽、咯血及其转移灶症状,并作妇科检查,定期作B超检查,必要时X线胸片也可重复进行。③严格避孕。首选,也可选择口服避孕药。一般不选用宫内节育器,以免穿孔或混淆子宫出血的原因。

3讨论

3.1规范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方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实际上,护士对患者进行有规划的健康教育,制定的时间、计划表,就是健康教育路径表,依据路径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3.2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健康教育这种方式,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目的。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实施,让患者获得极大的心理安慰,提高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

3.3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健康教育路径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共同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彼此平等的新型护患关系。评价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更增强了自我护理的能力和对医学科普知识的掌握,使患者身心处于良好的治疗状态,从而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文献中指出,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使护士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使护理工作的开展体现出独立的职能[4]。作为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与患者的交谈,不仅对患者是一种促进和鼓励,更是促进护士研究疾病的病理过程和特点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患者能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尊重护士的职业,从而也满足了护士自我实现和自尊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5-6]。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滕金亮.葡萄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18(5):59-60.

[2]周方红,白海昕,黄金丽,等.护理临床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8,4(9):107-108.

[3]冯宪凌,宋静.侵蚀性葡萄胎病人的健康教育[J].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8):72-73.

[4]张国华.在病房开展宣传教育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99,26(4):249. [5]赵霞.住院病人护理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88.

葡萄沟教案范文5

关键词:偏远地区;民族小学;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28-02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素质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甚至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的成败。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是其基础,要打好国民教育的基础就要依赖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边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条件普遍较差,要改善民族地区的师资状况,就要对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研究。本文以云南省姚安县官屯乡葡萄小学为个案,探讨了边远民族聚居区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并对民族地区师生队伍的建设提出建议。考察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将其放到一个组织中做系统的分析,在进行分析时,笔者以学校为单位,以教师的来源、数量、结构、教学质量来考察教师的基本现状。

一、案例分析

葡萄小学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官屯乡稗子沟村,是一所公办的村级小学,校舍建筑面积716平方米,在校学生52人,四个年级,五个教学班。考虑到该校在区域上具有典型的民族性以及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代表性,笔者从2012年10月到11月对该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际调查。其间发现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数量不足,负担过重。教师的数量要与学校的规模发展相适应,太多则显得冗沉,太少则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一般说来,作为基础教育,每个教师最多只能任两个班级的主科教学,不宜再从事其他科目教学或者是其他教学以外的工作。葡萄小学属于村级学校,规模虽然较小,但是共有五个教学班,四个年级,有独立的学校行政体系,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校现有六个任课老师,除了一般的教学,每位老师还要兼做教务管理、生活辅导、德育、卫生管理等工作。不仅如此,学校的老师还要每周轮流到50多公里外的小镇上买菜,甚至校长除了负责学校总务外也要检查卫生、巡视纪律。

2.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的结构包含性别结构、学科背景及学历职称结构、教龄结构,以及在民族地区需要考虑的民族构成等。从性别构成上来看,葡萄小学教师全为男性;从学科背景和学历职称来看,葡萄小学有两位本科生,一位大专生,其余的均为普通中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从专业背景上看,有一位教育技术学、一位教育史、一位英语专业的教师。在这六位教师中,从职称上看,有一位小教高级,三位小教一级教师,其他的均未评职称。从教龄(截止到2012年11月)结构来看,20到30年的有四人,3年以下的有两人。从民族成分来看,在这六位教师中彝族有四人,汉族两人。由以上数据统计来看,教师结构并不合理。教师结构的不合理带来的主要问题有:首先,受教师的专业背景所限制,课程的开设受到影响,很多课程难以开设,名存实亡。其次,受到教师教龄结构跨度大的影响,新旧老师教学工作难以衔接,教师交流存在代沟。再次,从民族构成来看,大多数的教师习惯用本民族的文化模式来教学,不利于学生多元文化的学习和发展。

3.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通过对几位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该校老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缺少热爱,访谈发现大部分老师是为了生计才来到该校教书的,一旦有好的工作,他们表示会立即换,兴趣的缺失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一大因素。其次,对新入职的几位年轻教师访谈发现,他们均存在心理落差,包含对工资、生活环境的不满等。[1]再次,对教龄较大的教师而言,多年的从教生活使他们对教育事业失去了激情和活力。最后,学校所处的地区落后是他们想换工作的直接原因。

4.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严重。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该校的老师曾一度离开葡萄小学,极不稳定。究其原因来说,表面上是教师觉得学校所在地区条件艰苦、环境较差、交通不便等;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学校缺乏对教师的有效管理,相关部门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二、建设边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议

1.适当增加教师数量。据《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应遵循“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力求精简和高效,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农村小学的编制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1∶23的标准编制。[2]葡萄小学全校共52名学生,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8~12人之间,该校的师生比为1∶8~1∶13之间,每个班级配置一名教师原则上是合理的,但是学校事务繁多,教师除了教学还必须负责其他非教学事务,教师任务繁重,精力分配不佳,教学效率低下,建议适当增加人员,专管学校非教学事务。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首先,采用竞争机制,公开招聘新进教师,注入活力。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和鼓励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优秀毕业生投身于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工作,改变该地区教师“老龄化”、素质低、身份单一的境况。其次,鼓励女性教师到该地区进行支教,在聘用选拔上采取放宽和优惠政策。该校为寄宿制的小学,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3],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各方面全面地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养成必要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态度[4]。而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在生活上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指导,也能改变该校教师性别单一的现象。再次,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学习掌握新教法,提高教育手段,提升教育艺术。

3.培养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区域教师。所谓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就是在边远地区,根据地区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培养一批可以进行地方教材教学,熟悉地方文化传统的教师;所谓具有民族特点的教师包含熟悉该地区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懂得该地区的民族现状,会用双语进行教育的教师。培养具有区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区域教师一方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又利于民族之间的团结,富含民族特点的学生教育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葡萄小学,有的老师还可以教学彝族的七弦等。

4.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对在边远地区任教的老师,在工作、生活、进修、家庭和医疗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和补贴政策,提高教师待遇,鼓励他们安心地工作[5]。例如,葡萄小学三分之二的老师都在食堂进行集体用餐,而用餐的费用都到月末进行折算后从教师工资里拿出来的,建议这笔费用,有关部门能给予一定额度的报销。

参考文献:

[1]王莉,王俊刚.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83-85.

[2]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Z].2001.

葡萄沟教案范文6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民增收项目

针对黑坨子村地处近郊的优势和土地资源少的现实,我们把加快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带领村干部认真考察地块、土质,并对各家各户进行走访,了解情况,最终总结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就是充分利用近郊优势和国家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棚菜和果树产业。

我们利用县里扶贫款打井、办电,大力发展棚菜产业。我发挥带头作用,组织村干部、村民一起挖墙沟、清水渠、铺作业路、安装水利设施。1994年,全村共建大棚106个,每个大棚投资1.2万元,当年投资当年受益,每个棚户当年收回投资净赚8000元。群众在受益中露出了笑容。截止今年春天,全村已发展棚户150余户,建暖棚100余个,冷棚50余个,四季生产,全年受益。

我们还结合村情,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实现葡萄种植面积4500亩,其中食用鲜葡萄1500亩,酿酒山葡萄1500亩,总投资达130万元。为节省资金,我们村干部带领村民一起平地、挖水渠沟、墙壕,累计出义务工30000个。

为了使葡萄有更好的销路,20__年秋,我同镇领导到通化、鞍山、熊岳等地考察生产酿酒葡萄的栽植和销售情况,准备在扩大后的葡萄园区内栽植新品种,促进农民增收。如今,我们村的1500亩山葡萄亩产达1500公斤,这种葡萄耐寒、好管理,产品在市场上紧俏,销售价格每公斤1.60元,种植户由原来的十几户已发展到现在的416户,种植面积达3000亩,同时在葡萄园区内间种西瓜、甜瓜、花生等经济作物,增收650万元。20__年,我们成立了葡萄种植协会,并以鞍山千山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为依托,解决了葡萄销路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创绿色无公害葡萄品牌的同时,我们还扩大了果树和园林绿化树种育苗基地规模,抓住公路建设和城市绿化的契机,增加育苗品种,育苗数量达200万株,远销吉林、黑龙江、内蒙、熊岳等地区,实现产值160万元,创利润120万元。

我们借助农林果菜齐抓并进的优势,将畜牧业也列入了全村的产业项目。大力扶持瘦肉型猪的养殖,为养殖户协调贷款10万元。现发展养殖户110户,饲养生猪最多的大户存栏达150头,年收入超过2万元。

在抓棚菜生产、葡萄生产和生猪养殖的同时,我们还发动村干部带头挖信息,找渠道,引导剩余劳动力发展商、饮、服等行业,并对剩余劳动力组织业务培训,向各企业、工厂输送劳动力400余人,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村干部带动下,各家各户都有了自己的发展产业。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50元。

生活富裕了,社会也稳定了,黑坨子村多年未发生过刑事案件,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我们始终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努力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栽植环村林。自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以来,我们已经植树120__棵,栽植小桃红、刽柏等绿化树种,围绕整个村庄,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是发展远程教育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的优惠扶持政策使全村80的农户安装上了有线电视。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每户农民只承担160元的安装费用,村上给每户补助50元。如今,村民们可以坐在家中了解祖国各地发生的事情,既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供了增收致富的信息。

三是农网改造。我们村在5000亩耕地上,打大小水井870眼,全村农田全部实现水利化,确保了农业旱涝保收。村里投资4万元进行防氟改水工程,全村556户2200口人全部吃上放心的自来水,从此再也没有氟病的危害了。

四是全村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为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终身受益的积极性,村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村里为每位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补助5元钱,全村累计支出1万余元,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

目前,改厕工程正在筹备之中,现已投资4万元,购置了安装设施,准备来年施工试行。

今年,我们投资45万元建筑了全县第一栋村部办公楼,办公楼占地面积达3934平方米,科技培训中心占地面积434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用透体墙包围着,办公楼内设立了图书屋、文化活动室,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上一篇可能性教案

下一篇小螺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