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画教案范例6篇

小班画教案

小班画教案范文1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

1.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2.能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有关小燕子的动作。

3.能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较为清楚的唱出歌词。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之前活动中对春天和燕子的初步认识2.物质准备:小燕子的图片(头饰)、歌曲磁带、歌词配图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

教师: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什么动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爱吃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他?

2、教师出示小燕子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说它是谁啊?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到了小(二)班来做客,它还想教小朋友们唱一首歌,小朋友们要不要跟小燕子学本领?播放音乐,请幼儿仔细听"大家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词里都出现了什么?播放完毕教师进行提问,幼儿边说教师变按照幼儿说的把歌词的配图按歌词的顺序粘贴在黑板上。

遇到难点可再播放一次,帮助幼儿一起找出歌词演唱的内容。在幼儿说出歌词的同时可以让大家共同想想歌词可以配上怎样的动作。

3、学唱歌曲,并可适当的加上创编的动作。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边唱边指示歌词相应的图片。

(2)幼儿跟着伴奏学唱2~3遍,用图谱来提示幼儿来记忆歌词。可以配上之前想好的动作,以便幼儿记忆,感受歌曲的优美。

4、幼儿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

(1)教师应用图谱轻声地带幼儿完整地表演歌曲,并提示之前一起创编的一些动作,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歌曲表演。

(2)请幼儿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带上肢体的一些动作,感受音乐的柔美。

5、结束部分

小燕子的歌很好听,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跳,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它部位舞蹈)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2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有两个表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时针跑两个数字间一个空格是一个小时,分针跑一周是一个小时。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挂表如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纸杯,这是一只废旧的纸杯要丢掉的,为了减少对地球的污染,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可以将它变废为宝,你们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发挥幼儿的想像进行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现在,我要把纸杯做一只小挂表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你们觉得如何?

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

(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

(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己,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能够用线条、图案进行组合,装饰小蛇的身体。

2.体验线描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小蛇的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图案呢?

2.小结:小蛇的身上有很多线条和图形组合起来的漂亮的图案。

二、教师讲解示范画装饰图案。

1.那你发现了哪些漂亮的图案?还有哪些好看的图案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进行范画。

3.请个别幼儿来尝试画装饰图案。

(1)那这个图案是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组合成的呢?

(2)那谁来试试,这个图案可以怎么画?

4.引导幼儿在画面空白处进行绘画

(1)其实这条小蛇可贪吃了,你们觉得它可能会吃些什么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画面空白处画上一些吃的,丰富画面内容。

4.小结:今天,我们发现这条贪吃的小蛇身上的图案不只是简单的线条或者图案了,而是把线条宝宝和图形宝宝组合在一起,画出了好看的装饰图案。

等会儿就请你们也来试试吧!别忘了画画它爱吃的东西!

三、组织幼儿操作

提出操作要求:我们装饰的图案要整齐地排列在小蛇的身上才好看哦!现在一起去装饰吧!

活动反思:

本次线描活动是幼儿第二次接触这种复合式的装饰图案,我在示范时示范了比较多,在幼儿操作时也鼓励幼儿进行模仿为主,因此效果还比较好,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创作。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1、能顺利地画圆和放射性线条

2、能自主选择颜色给太阳涂色

3、感受太阳给大家带来的温暖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导入:一个勤劳小宝宝,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太阳)

(2)出示太阳。师:“今天,老师就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3)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

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

芒全给了他。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

2、范画展示,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宝宝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太阳宝宝的脸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红色的)它的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线和各种颜色来表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

答,在操作纸上画一画,

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3、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宝宝的基本形象,然后用油画棒进行涂色

(2)鼓励幼儿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宝宝的笑脸

(3)教师交待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宝宝

(4)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太阳宝宝,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的太阳宝宝,并说出原因

绘画《暖暖的太阳》教学反思

太阳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亲身感觉到的事物,对于小班幼儿非常熟悉,幼儿也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我以暖暖的太阳为主题,把

目标定位于通过绘画让幼儿在了解太阳的外形、颜色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及放射性的线条,学会自主选择颜色给太阳涂色,并让幼儿感受到太阳带给

大家的温暖。

教学亮点:

1、兴趣是的老师,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用拟人化的手法,设计了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简短、生动的小故事,一

下就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幼儿进行了一次乐于助人的爱心教育,一举两得。

2、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许多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根据问题,从具体的内容,有方向性地引导幼儿大

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事物的认识,对太阳的外形、颜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3、注意了幼儿绘画技能的培养。

小班幼儿才接解绘画,如何勾画,如何上色还是一张白纸,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进行了认真的示范和详细的

讲解,让幼儿进行了书空练习,从一开始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启示:

1、长期以来,我们在上美术活动时都忽略语言方面的技巧,语言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精辟性。

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幼儿乐学、好学,能引

导幼儿多看多思、各抒己见,发表出自己观点的问题。提问的导向性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所以,教师不但要

在语言活动和要在教学中时刻注意提出有效性的问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让幼儿能真正的去体会,去感受,去评析。

2、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这就须要给幼儿表达的充足的时间。

3、在幼儿绘画时,要鼓励幼儿大胆的作画,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过程,而不要太过于注重结果。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对鞋底感兴趣,并能用语言表达观察后的感受。

2、学习用鞋底印画,能根据鞋印的形状大胆地想象,进行简单的添画。

3、能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平底有花纹的鞋子若干、白纸、水粉色、调色盒、油画棒、湿抹布,鞋印添画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鞋子,引起兴趣。

“今天,许多的鞋子宝宝要来参加舞会,它们在哪儿呢?(引导孩子发现脚上的鞋子,引起观察的兴趣)找一找,你喜欢谁的鞋子宝宝?为什么?”(启发幼儿说出鞋子不同的样式、颜色、图案等)

二、观察鞋底的花纹,激发想象。

“请你们看看自己的鞋底:

(1)你看见鞋底上有什么?

(2)花纹有什么不同?

(3)看看这些花纹象什么呢?”

三、尝试用鞋底印画,体验活动中的趣味性。

“鞋底的花纹真有趣,看鞋子宝宝跳舞了(教师示范印画)。你们的鞋子宝宝想跳舞了吗?选你最喜欢的鞋子,穿上漂亮的衣服跳个好看的舞。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印画的画面,并将鞋印画放到桌子上晾干)

四、欣赏鞋印添加想象画,拓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刚才我的鞋子也去跳舞了,看,它们在这儿呢。咦?怎么变了。原来它们刚才化妆了,看看,它们化妆成什么了呀?怎么化妆的呢?”

(引导幼儿观察在鞋印的不同部位,添上线条、点、圈,变成不同的东西)

五、幼儿进行鞋印添加想象,鼓励幼儿大胆添画

六、展示作品,师幼共同欣赏。

小班画教案范文2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绘画教学 评价环节 组织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当前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

案例1:教师只讲评优秀作品,被选的个别幼儿高兴,大部分幼儿失落且不知所措。

一次绘画活动中,李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李老师从班里小朋友的作品中挑出几幅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作品,针对其色彩、造型、构图进行了详细讲评。作品被选上的幼儿非常高兴,作品没有被选上的幼儿则非常失落,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画得不好。

案例2:举手的个别幼儿讲解作品,大部分幼儿或失落,抑或无缘参与评价。

一次绘画活动中,钱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钱老师先把幼儿的画作贴到活动室前面的展板上,然后请举手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钱老师只请了三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没有请到的幼儿有些失落,没有举手的幼儿则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案例3:幼儿逐一讲评作品,只专注自己的作品,浪费了大部分时间。

一次绘画活动中,张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她先把幼儿的画作全部贴到了活动室前面的展板上,然后让幼儿按照作品的顺序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再加上教师给予幼儿一些简单的点评,这一过程花费较多的时间。幼儿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比较专注,但在听别人介绍时大多注意力转移,与同伴说话或做其他事情。

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评价环节不可或缺,却大同小异,教师大多采用以上三个案例中的组织形式,随意组织评价环节。但是组织评价环节在整个绘画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

(二)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环节是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不断地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教学价值的环节。有效组织评价环节能帮助教师总结教学活动经验、提高专业教学技能,而且通过有效的评价能捕捉到幼儿的个性和闪光点,促其健康发展。

一方面,它有利于提高艺术教育的完整性。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充分了解自身及同伴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获得必要的绘画技巧,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同时,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将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兼顾各个层次的学习情况,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提高幼儿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提高艺术教育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它有利于调控教学进程,提升教学价值。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创作构思与构图,进而明确是否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有利于帮助教师认识到设计、组织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不足,促使教师根据评价环节的组织结果对自己的教育活动方案、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等做出调整和改善,提高幼儿美术教育效率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小结。

通过上文的案例和意义分析,我们发现了绘画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评价环节是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时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很多教师随意组织评价活动。另一方面,评价环节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它不但可以引导师生充分交流分享,丰富知识,提升经验,还可以引导幼儿针对自己的不足展开思考,为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打好基础,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呢?这个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的思路框架

(一)研究指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三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本研究以绘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作为研究指向。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换句话说,主要探讨如下三个重要问题:

1.当前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如何?

2.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3.如何开展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以上三个问题环环相扣,紧密相关,为了组织和探讨有效的评价环节,必须对现状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

(三)研究思路。

为此,本课题调查小组首先通过查阅文献、随堂笔录、随堂录像、教师访谈和专家咨询等形式大量收集大班日常绘画教学评价环节组织案例(详见表1)。

其次,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分块和分析,指出“病例”案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对策(详见表2)。

再次,课题小组对案例中的任课教师进行录音访谈和交流,探讨其环节组织的有效性;与高校和教育部门的资深教授和专家教师进行电话采访和当面访谈,了解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最后,尝试总结有效策略并进行实践调整。尝试总结绘画教学评价环节的有效策略,并在平行班实施、比较与调整。

表1 评价环节组织案例收集和分析情况一览表

(说明:1.由于案例内容涉及幼儿园及任课教师,为了保护隐私,幼儿园仅取拼音首字母,人名留姓取名字首字母。2.上表左边一栏为笔者去所在区的其他幼儿园听课的数据,右边一栏为笔者所在幼儿园听课的数据。)

三、大班绘画教学活动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和策略

通过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评价环节过于随意,草率组织,效率较低,诸多方面存在不足。(见表2)

基于大班绘画教学活动的评价现状,做到有效组织绘画教学中的评价环节,应关注评价目标和内容、评价时间、评价方法和评价对象,采用针对性评价、适时评价、分类评价、关注全体等策略,提高评价环节组织的有效性。

表2:当前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现状分析和“四位一体”组织策略

(一)针对性评价策略:目标为先,基于明确目标进行评价。

在具体评价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泛泛提问,用“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提问。让幼儿从头到尾介绍整张画,幼儿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可能一会儿说东,一会儿道西。同时,这也会影响其他幼儿的倾听。

因此,每次绘画活动时,教师可以预设2—3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讲评时则组织幼儿围绕这几个目标进行绘画。

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围绕具体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交流。这样,幼儿交流的目的性很明确,既节省了时间,又使交流的问题比较聚焦。

(二)适时评价策略: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结果评价的方法,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进行评价。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往往会出现评价所需时间不够、评价只涉及部分幼儿作品等缺点。

对于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我们不应将其理解为仅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活动环节。要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可以和教学活动中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

在幼儿的操作实践中,教师如果已经发现幼儿作品中存在的不足,等到幼儿绘画环节结束时再进行评价,那么幼儿的作品已经完成,对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活动目标的达成无益处。指导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是指导的深化和升华,二者密不可分。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将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与指导环节结合起来,提高幼儿在绘画实践中的学习效率。

(三)分类评价策略:幼儿作品分类呈现,具体评价。

无论是什么美术活动,幼儿创作的作品很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即便画的是同一物体,幼儿的表现方法也可能不同。我们可以把内容雷同的画作放在一起展示以便幼儿观察,并利于幼儿发现作品间的异同。根据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根据画面内容、构图、构思、绘画语意和色彩等方面将作品分类展示,再组织幼儿进行评价。

分类评价幼儿作品,便于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作品间的异同。同时,分类评价的形式使班级幼儿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明确自己在表现方式上的优点及值得改进的地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获得必要的绘画技巧,促进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

(四)参与性评价策略:评价环节应面向全体。

在组织幼儿开展评价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时常发现,有的幼儿内向,在评价环节保持沉默,不敢表现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有的幼儿外向,高高举起小手,一旦说起来就滔滔不绝。

评价环节应面向全体,不应变成个别幼儿的舞台。面对胆小不敢表现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幼儿,教师可发现其作品中的亮点,采用支持、提问、引导等方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面对滔滔不绝的幼儿,教师则要巧妙地加以引导,如“你讲得很好。现在请让其他小朋友也介绍介绍好吗?”既要保护他的积极性,又要引导他集中注意力,学会倾听别人的介绍。

四、“四位一体”评价策略在大班日常绘画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收获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评价组织得好,可引导幼儿充分交流分享,互相观摩、学习,在交流中学会评价;可加深幼儿对绘画对象的感知、理解;可引导幼儿针对自己的不足展开思考,为下一次、下一阶段的活动打好基础。

(一)针对性评价——使幼儿更好地感受美。究竟什么是美呢?大班幼儿尽管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然而在对事物的逻辑判断能力上还有一些欠缺,因此在评价作品时,时常带着很大的随意性,并不能很好地感受同伴作品中的美。针对性评价策略倡导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每一幅作品,更好地感受同伴作品中的美。

(二)适时评价——使幼儿更好地表现美。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绘画是儿童表现自我的一种美妙方式,但是偶尔孩子们也会遇到表现上的困难。适时评价策略倡导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绘画实践中的困难,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表现自己所感悟到的美。

(三)分类评价——使幼儿更好地体验美。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一个知音,也不例外。分类评价策略倡导使幼儿的作品都能得到艺术化的呈现,满足他们渴望被理解与关注的心。按照创作内容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分类呈现幼儿的作品,幼儿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类欣赏,体验同伴作品中的美,讲述自己所体验到的美。

(四)参与性评价——使幼儿更好地享受美。如果说绘画教学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的话,那么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如此重要的评价环节,当然不应该是个别孩子的舞台。参与性评价策略倡导关注评价活动中的每一名幼儿,给予他们享受完整的艺术教育的机会,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美。既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更能促进同伴间的共同成长,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发展。

五、研究的思考与后续研究

虽然本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但是调查的样本还是太少,涉及的只是一个区的部分幼儿园;由于幼儿具有独特性,在同一班级重复课程内容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此,在后续研究中,一方面可以设计《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调查问卷,在各大区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中发放,调研当前评价环节的组织形式与所采用的策略,进一步拓宽研究的思路。

另一方面,在年级组教研活动中,实施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靶子课”活动,尝试“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等形式,深入探讨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2]陈小香.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评价的新思考.学前课程,2009(9):44-45.

[3]彭兵,刘秀华.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学前教育研究,2008,(1):42-44.

[4]李慰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7.

[5]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小班画教案范文3

【关键词】湘西本土资源 幼儿园环境创设 湘西苗画 土家织锦 棕编工艺

一、概念界定

幼儿园环境创设: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湘西本土资源:研究主要指:湘西苗画、棕编工艺

二、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也提出,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年龄阶段特点

1. 小班(3~4岁)

(1)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即其思维主要依靠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实际行动,亦即“手和眼的思维”。如:他在画画时,你去问他,你在画什么呀?他不会很明白自己在画什么,当画完后,他会说,哦!原来我画的是气球。(2)小班幼儿很爱模仿,模仿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3)这一阶段,小班幼儿的辨色力有所发展,能学会分清各种基本颜色(4)游戏是小班幼儿的主导活动,教学主要通过游戏来进行。(5)基本能够正确地匹配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三角形等。

2. 中班(4~5岁)

(1)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其思维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如你问他“3+3=?”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问:爷爷给你3颗糖,奶奶也给你了颗糖,那你一共有几颗糖,他就知道一共有6颗糖(2)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能力增强(3)自我中心性,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认识事物(4)认识的兴趣、注意的范围扩大,好问、好动(5)在形状知觉上,中班孩子已经能认识多种图形,并能根据形状的明显特征进行分类。如:会把篮球西瓜归为一类,因为都是圆的(6)语言表达能力增强。

3. 大班(5~6、7岁)

(1)大班幼儿虽然仍是具体形象的,但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如;能将西瓜、香蕉归为水果,篮球、乒乓球归为球类(2)去自我中心化,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3)个性出具雏形,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有的幼儿活泼大胆,有的却内向胆怯。(4)大班幼儿的注意开始由事物表面特征向事物的内在和因果关系转变。

(二)湘西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1. 苗画

苗画是湘西苗族人民在布料上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其图案题材广泛,线条清晰明丽,色彩丰富协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有单色苗画和彩色苗画之分。单色苗画主要是服装的绣花图案,一般都有着特定的外部形状,如长方形、圆形等。彩色苗画一般描绘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山川云霞、日月星辰、草木竹藤,也有现实生活中衣食住行婚丧喜庆等各方面的风俗民情,以及神话传说、龙凤等神物、历史人物事件等。这些使苗画既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极富教育意义。

图一:苗画年年有余

(1)在小班的环境创设中,苗画的运用

①将苗画粘贴于室内,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②将苗画制成扇子、包、布偶玩具等多种幼儿感兴趣的物品,用于环境创设中。③将苗画的外部轮廓勾勒出来后,让幼儿给苗画补色,训练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识辨能力。④将苗画依据其图案形状裁剪成多个部分,让幼儿或自主创作或按图粘贴来完成作品,促进其形状知觉、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2)在中班的环境创设中,苗画的运用

①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观察、感知苗画的艺术特征,提高幼儿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深刻的审美体验能力,让幼儿充分地体验到艺术作品中的美②创造激励的环境,鼓励幼儿自己在废旧的布上创作自己想象的画,并鼓励他用语言描述画的内容,并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奖励③可根据不同主题活动选取适宜的苗画进行环境创设。如在“春天来了”的主题中,选取或裁减苗画中有关春天的图案、材料进行布置。

(3)在大班的环境创设中,苗画的运用

①比较苗画与幼儿通常的蜡笔画、彩笔画等常见画的不同之处,它们的特点有哪些,适当地与幼儿讲述苗画的起源②可以邀请民间工艺大师来班上跟幼儿开展互动活动③引导幼儿观察苗画上的图案对称性,联系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拓展延伸④引导幼儿将苗画附着于立体实物上,如娃娃、易拉罐瓶、篮球,一方面使苗画的美立体化,另一方面,开拓幼儿对苗画欣赏的角度。

二、棕编工艺

棕编是湘西本土一个极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种,它将棕榈叶晾晒加工后,编织成轻巧精细的各种花鸟动物。棕编工艺品轻巧易携带,存放时间长不易腐坏,美观大方、造型独特、散发浓郁的自然气息,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和一定的装饰性。

图二:棕编动物喜鹊

(1)在小班的环境创设中,棕编工艺的运用

①借助棕编动物进行讲故事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的关注和理解②将棕编工艺品放在专门的展示柜里,为幼儿认识各种动物提供媒介③有序地播放不同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根据听到的声音,取出标有数字序号的棕编动物,提高幼儿对动物的认识与声音的分辨,启发幼儿初步的顺序概念

(2)在中班的环境创设中,棕编工艺的运用:

①用棕编教幼儿编织简单的棕编动物,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操作能力,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②让幼儿选择喜爱的动物,与家长一同收集该动物的资料,并大胆描述这种动物特征③运用棕编动物开展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提高幼儿从他人角度看事物的意识④在活动区设置动物商店,给不同动物标价,通过有趣的棕编动物增强幼儿数的概念

(3)在大班的环境创设中,棕编工艺的运用:

①让幼儿观察从棕榈叶采摘到最后编成作品,叶子颜色变化过程,为什么会逐渐枯萎变黄,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科学素养②寻找棕编的资料、图片,贴在展示墙上,让幼儿探索棕编工艺品的制作过程③除了棕榈叶,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编织动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④让幼儿描述不同动物的性格特征,觉得哪种动物最能代表自己,可以展开师幼之间或幼儿之间的讨论。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9-123,68-82,184-218.

[2]夏小红,湘西苗画的当代运用研究[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2(17).

小班画教案范文4

关键词:研究方法;实施过程;研究缘起

一、研究缘起

《烙饼问题》属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早在2009年就做过专门的研究,时隔几年,再来审视自己的理解和以前的教学,几点疑惑再度清晰地闪现:(1)本课的核心目标是优化思想的渗透,还是规律的发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2)以前的教学,老师最终都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个不具有普适性的计算规律,烙饼时间=每面的时间×饼的张数,最后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知这个规律的价值何在?这个规律会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迁移?诸多的困惑事实上都指向于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再次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发现实验稿与修订版居然在单元的命名上就有了较大的差异:实验稿称之为“数学广角”,而修订稿称之为“数学广角――优化”,为何要增加“优化”一词?何为“优化”?

二、研究方法的提出

为解此疑惑,我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你认为《烙饼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组内共15位教师,其中只有包括我在内的4位教师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优化,而11位教师认为化思想固然重要,但规律的探究及时间的计算也应该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本课时还应该承载“提升学生解题能力”这一目标。双方各执己见,通过实践看结果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于是我们分成不同的两组进行实施研究,研究流程如下:

第一步,了解学生起点,对两个实验班级进行前测。

第二步,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对两班实施教学(目标定位是有显著差异的:一个班以优化思想统领全课,自始至终围绕策略优化展开教学;另一个班“优化思想的渗透”和“规律的发现应用”这两个目标并重。)。

第三步,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对比前测,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在前测中了解学生基础

前测我们放了三道题,前两题是关于复印时间计算,学生明白一次复印一张还是两张,就清楚复印的总时间。第3题是关于“烙饼”的,是想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统筹安排的理解及烙饼问题的认知程度等情况,以便于调整课堂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三道题目如下:

1.要复印12份试卷,双面复印,每复印一面要1分钟,一次只能复印一张。共要复印多少分钟?

2.上面的题,如果每次能复印两张,这些试卷共要复印多少分钟?

3.张阿姨烤面包。每次可以烤两个面包,每个面包要烤两面,每烤一面2分钟。烤2个面包要几分?烤3个、4个呢?(请画图说明)

经过统计发现,前两题学生理解得还不错,知道要计算总共的时间,只要计算复印的次数,再乘以每次复印的时间就可以了。所以做对的人数比较多。最后一题是想看看学生对烙饼问题到底有什么样的基础。翻阅作业发现,不知道“优化”的,烙3个、4个饼的时间一样,都是8分钟,甚至有同学是一个一个烙的。通过访谈知道,第3题做对的学生基本上是课外或家长教过的。从对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会画图的,说明他有优化意识,知道“烙饼”的策略。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图画错的,时间计算对的,说明他只记住了计算公式,没有很好地弄懂“优化”的真正含义。

两个班中能够正确地画图理解的不多,不是图画错,就是时间算错,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优化”。大部分同学都是用“每面烙的时间×烙饼张数=总时间”来计算的,尤其是406班,这样的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406班在课外辅导班学习的人比较多,而这些人又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算理。所以我们要怀疑:用算式解答正确的学生对算式的含义理解吗?这种公式的套用对学习烙饼问题有多大的帮助呢?于是我们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始进入本次实验。

(二)在不同目标引领下实施不同的教学

根据两个班前测的数据分析和其他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决定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两个班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希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方案A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建立起烙饼问题的模型,并推广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方案B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方案A、B:1~7个饼的学习路径

1.激趣导入

课件呈现主题图,揭示课题。

2.自主探索,研究烙法

①探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熟悉烙1张饼的时间;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②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烙法,找到最优的方法,同桌合作,体验烙法。(轮流烙)。

【充分体会、思考优化的策略一:满锅】

③继续探究,研究规律。按4个饼、5个饼、6~7个饼的顺序进行探究。(思考最省时方案,画图记录,交流,记录饼数、时间列成表格)

【比较轮流烙与分组烙。优化策略二:时间相同,选易操作的,体会轮流烙是不得已之举】

方案A的后续操作:

1.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①从第2张饼开始,每次增加一张饼,时间就加3分钟。②饼的数量×每面所需时间=最少时间。③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按最优烙法烙。

2.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尝试:平底锅上煎鱼,每次能同时煎2条鱼,两面都要煎,每面需要4分钟。现在要煎5条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可以画图或分组)

3.总结收获,反思体验

要求烙饼时间,可以先分组(或画图),再计算。我们找到了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这就是数学中的优化思想。

方案B的后续操作:

观察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从第2张饼开始,每次增加一张饼,时间就加3分钟;烙一面的时间×烙饼个数=烙饼总时间。

解决实际问题:平底锅煎蛋,一个锅一次最多能煎3个蛋,煎一个蛋要2分钟(正反面各1分钟),煎6个蛋至少要几分钟?【出现一次能煎3个蛋的。引发认知冲突:这样的公式在什么时候使用?】

总结收获,反思体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烙饼问题,在解决有关烙饼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课后检测,收集数据,对比分析

1.课后检测,数据整理

实践后安排了(如下)四道题作为后测,前面两题是烙饼的基础题,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烙饼问题的最基本的优化思想的理解、掌握情况。后面两题稍作变形(一次能烙3张饼、4张饼的),看看学生的统筹优化思想是否能在后续学习中应用等。用两种不同思路上课后,学生到底会更倾向于哪种?效果如何等等。

根据后测情况,我们对两个班的正确率和应用情况作了统计,结果如下:

从统计结果看,在一只锅里同时烙两张饼的情况学生理解得不错,有的用算式,有的画图,有的用字母表示,优化策略的理解应用在这里很好地体现。后面两题的结果不是很理想,虽然他们也分组或画图了,但画对的不多。说明优化的思想还没有真正理解。

像第三题,叔叔煎小黄鱼。每条小黄鱼要煎两面,每面要煎3分钟,一次能煎3条。煎9条小黄鱼共几分钟?(请你用分一分或画一画的方法表示)

406班解}分化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部分用了套用公式的方法,对比这些同学的前后测发现主要是课前学过的占了很高比例;一部分同学虽然没有画图,但他知道总共要烙的次数,用(3,3,3)进行分组,所以计算总时间就没有障碍了。第四题由于一锅可煎4条鱼,10条鱼怎么轮流煎心里没底,所以画图也无法表示清楚,最后2条鱼煎2次,分组也用(4,4,2)来表示了,当然煎的次数就多。407班还有人图画对了,时间计算却用计算公式了,说明计算公式对他的印象太深了。

2.比照前测,理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思维历程,对两个班的前后测进行分析对比(406班36人,407班45人),结果如下:

我们分析学生的前后测,对比发现:

①“优化”策略还没有完全理解。一次烙两个饼的,通过画图、字母或分组等,理解起来还可以,会优化。但是碰到一次烙3个、4个饼的,就没有“优化”的意识,或是还不知道如何优化。

②课前培训的负迁移。406班学生因为课前学习的计算公式已经“深入人心”,前测对后测错的学生远远超过407班,说明思维定式一时无法打破,培训班所带来的负迁移作用,在这里体现得非常突出。

从统计数据来看,两个班的差异并不明显,这样的数据不一定能说明两种教学思路的优劣,但不管怎么说,406班的学生会考虑如何进行分组优化,套用公式计算的要比407班少,说明406班同学用优化策略思考问题的能力要优于407班。

四、实践后的感悟

如何在“烙饼问题”教学中凸显优化这一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逐步抽象,优化教学思想

学生从动手操作,到动手记录、用脑思考,由经历到经验并抽象,思维在不断地提升。上面两节课中的烙饼,从开始的图片(烙饼)到用圆片代替烙饼用“1正”“1反”画图来记录烙饼过程用数字2、3来表示分组烙饼再到用数字记录,[如,7(2,2,3)]。一步一步,从具体到抽象,清晰的优化痕迹,层层递进的优化方法,不断地在学生头脑中渗透着优化意识,为学生探究烙饼的最佳方法及计算最少时间提供了支撑。

(二)层层比较,探索教学本质

学生通过不断地比较,把活动经验内化、概括,得到方法。烙1个饼、2个饼的时间一样时,经历第一次比较,知道只有让锅不空着,才会节省时间;3个饼有不同烙法时,经历第二次比较,烙3次还是4次,只有每次满锅时,时间最省;4个饼的不同烙法,时间是一样时,此时经历第三次比较,哪种烙法更符合生活实际,操作更方便;烙6个饼时,形成了(3,3)与(2,2,2)两种观点,时间是一样的,于是学生经历了第四次比较,在比较中达成共识,强化“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操作更为方便的”……这里学生经历了四个层次比较,通过层层比较,逐步触摸到了本课教学的本质,明白了优化的内涵:时间上要寻求优化,烙法操作上要寻求优化,优化意识贯穿了课的始终。

通过这一次的实践,对比了同一班级前测与后测、不同班级的前测、不同班级的后测,并对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中得到了很大启示,实践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原有认识,走出了教学的误区,原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数学教学最为本质的东西――数学思想。今天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参与研究的老师形成了一种共识:《烙饼问题》一课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优化意识的渗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选择较为优化的策略,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牢牢抓住的主线。

参考文献:

小班画教案范文5

小班中秋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⒈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⒉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制作水果拼盘,月饼拼盘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⒊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水果、月饼家长提供。

⒉呼啦圈、气球若干个。

⒊一次性水果盘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介绍中秋节的

第二环节:亲子其乐融融

1亲子游戏: 蜈蚣散步

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蜈蚣报名参加了赛跑。一大早蜈蚣妈妈就把小蜈蚣从床上拉了起来,叫他吃好早饭后赶到比赛现场。说完妈妈便到屋后菜园种菜去了。好半天,忽然听见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赛快开始啦!你怎么还不去呀?蜈蚣妈妈想着: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开门一看,可把她吓了一跳。原来小蜈蚣在忙着穿鞋呢。他的脚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还没穿完。

目的:锻炼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准备:给孩子看蜈蚣的图片,让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1、由孩子做排头,家长将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长向前行走,脚步要协调,不能乱。

提示:可以多叫几个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再念一首儿歌:一百只脚的小蜈蚣,穿起鞋来不轻松,不轻松,快用功,赶紧上路急匆匆

3亲子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

按六个家庭为一组,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和月饼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并且和幼儿一起品尝。

第四环节:放孔明灯,活动结束

小班中秋活动方案二设计意图:

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的孩子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总体活动: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中秋节的来历。

2.幼儿的科普知识,月食,与影像知识。

3.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活动环境: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的环境布置。

例如:

1、主题墙的设计,剪刀、彩纸,剪出月亮、月饼、小兔子等的图片粘贴在主题墙上。

2、月饼盒、酒盒、化妆盒等废旧盒子与红色绳结制灯笼,悬挂在教室与室外。

道具: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全园孩子参加,自愿报名的选择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活动: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教师事先中秋的图片贴、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班级的中秋环境创设和优秀美术作品

2、幼儿理解并选择不同的材料美术创作(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

活动,供老师们参考:

1.类型:水粉画:水粉颜料、调色板、排笔、水粉纸、清洗颜料与画笔的小水桶。

2.类型:水墨画:宣纸、墨汁、毛笔。

3.类型:黏贴画:颜色的纸片、旧布头、树叶、等物品用胶棒粘贴在底板纸上,粘贴出美丽的画面。

4.类型:蜡笔画

工具:油画棒、白纸

5.类型:彩瓶新衣

方法:将瓶子外层图上不同颜色的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装饰

6、类型:添画:教师可图画的半成品、画笔

7、类型:手工折纸:成品、过程图(需家长和老师的)

8、类型:拓印:小印章、印泥

9、类型:砂纸

10、类型:陶艺:颜色的泥,烤箱

注意:

1、每种最好都几个漂亮的成品,供幼儿参考

2、如感觉有难度,可请老师或家长帮忙

结束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作品写上名字,分类展示在教室内,最后幼儿可将作品带回家。

活动二.小故事,大家讲。

活动:

1、过程中亲子互动,家长的认识。

2、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自信、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

故事内容: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中秋节的小故事。

舞台布置:凳子摆放为半圆形,中间为幼儿讲故事与表演的区域,小区域背景可用幕布上面粘贴快乐迎中秋之类的标题,还可用纸板剪贴出月亮、大树、星星摆区域背景。

参考图片:

服饰:教师为表演幼儿小兔子、月亮等头饰;魔法棒、魔法衣等(可让幼儿身穿魔法衣、手拿魔法棒讲故事,以幼儿的表演欲望)。

活动过程:

1、教师整体讲解这次活:动的要求、及意义,宣布开始,并做活动的主持人

2、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

3、可以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幼儿排演成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和讲故事可以穿插着,提前好道具和服装,小演员要画好妆,舞台可以是讲故事的舞台。

活动三.学科学,懂知识。

活动:

1、开发幼儿的力与艺术想象力

2、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

3、幼儿科学小知识。

活动:

道具:投影仪/手电筒,白墙/幕布,月亮图片,抠画出嫦娥形态的纸板;灯泡,气球(大、小各);整间教室都要遮光。

知识:熟悉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活动时注意:

1、要尽量安静;活动室内很黑,请幼儿不要乱跑以免磕伤;

2、活动室的空间要求:所有人后,还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自由活动,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分批。

活动过程:

奇妙的手影

教师幼儿用小手做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教师故事让幼儿的想象能力故事手影。

例:故事《可恶的大灰狼》

一天,小动物们在大森林里开联欢会,孔雀表演着优美的舞蹈,太阳公公在天空上微微笑。大公鸡为孔雀伴唱,小鹿、小乌龟等一群小动物正在为欢呼。只听嚎一声,从大树背后窜出一只大灰狼。大灰狼东看看、西瞧瞧,张开血盆大口恶狠狠地说:肚子饿得沽沽叫,抓个动物当点心。小动物们都吓得躲了起来,大森林了欢乐。

小班中秋活动方案三一、设计思考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活动中,主要丰富幼儿的以下相关经验:

1.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

2.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

3.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4.月饼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主要目标:

宝贝班、小班

(1)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知道赏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

(2)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参加节日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2)通过歌曲演唱、传说故事、古诗诵读《静夜思》、品尝活动等了解中秋节。

中大班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小班画教案范文6

为加强中小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拓展普法阵地、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积极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特制定了以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六五”普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

二、活动内容

1、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个方式,让学生学法,知法,守法,要求我校学生做到8个禁止,意识到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并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举行一次“法律进学校”活动

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开展富有吸收力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体系。采取立足校园,开展“小手牵大手、学法一起走”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与家长一起学法;同时主动与镇派出所联系,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作讲座或“以案说法”。

3、法制微电影及展板进校园

与xx镇一起开展观看法制动画漫画微电影的活动,法制动画漫画微电影是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营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氛围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深受广大未成年人喜爱的载体,认真组织学生观看我市司法局选送的法制动画影片,让学生在寓教寓乐中接受法治教育。

一—二年级学生完成法制书签制作,每班择优上交3—5件作品,作品上交学校德育处。

四—六年级学生轮流观看法制微电影,下午第二节课在教室收看法制微电影。

六年级开展法制征文活动,语文老师在全班学生发动的基础上择优上报3—5篇征文参与评比。征文以电子稿形式发送邮箱或王xxqq。

4、制作一期法制专栏,开展法制小报制作评比活动

由学校主办法制专栏,利用班级黑板报,以法制教育为主题办好一个法制专栏,紧紧围绕主题,精心策划,周密设计,办出特色、办出新意,各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栏。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小学生法制小报评比活动,各班在全班发动的基础上择优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评比。

各班完成法制教育主题墙,并参与评比活动。(具体另行通知)

三年级组织学生完成法制小报制作,每班择优上交3—5件作品,作品上交学校德育处。

5、举行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全校四—六年级举行一次“法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通过演讲、小故事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法律,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各班上交一份主题班队会材料,并附上具体节目材料、活动照片等。

6、与xx市档案局一起开展系列活动

与档案馆一起开展相关活动,档案馆有关领导莅临学校指导,并对我校进行赠书活动,并对法制教育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颁奖。

五年级学生开展xx市档案知识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各班派班长在班主任会议室进行授书活动仪式。

7、开展一次评选“遵纪守法好学生”活动

为深入挖掘、培育、宣传身边的遵纪守法典型,使其成为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的楷模,我局将开展评选“遵纪守法好学生”活动。在校内评选的基础上推荐2名优秀学生参加市级评选。被推荐人选要具备道德行为的先进性,自觉学法、知法、护法、用法,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依法律已、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上一篇健康课教案

下一篇奥尔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