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学范例

小班安全教学

小班安全教学范文1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产安全教育;网络环境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明确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将人类不同的需求按照从低至高的顺序排列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所指的安全需求,包含的既有人身安全,还有健康保障、财产所有权、家庭安全等,他认为在整个体系中就是人类在不断地追求安全的过程,所有的感官和智能都用于寻求安全。可见,安全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其更是生命个体探寻个人发展的前提之一。因此,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安全教育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其更是当前大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研究背景

纵观国内,各民办高校近年来都十分注重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民办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促进了安全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使各民办高校安全教育的方式得以不断更新。但是,纵观各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落实,多体现在法律法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意识方面,很少有专门研究民办高校学生财产安全教育方面的著作。就当前社会形势而言,我国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特别是当下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应具备一定的财产安全观念与防护意识。无论是大学生本人的个人财产,还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公司或集体财产,都不容有任何闪失。尤其是近年来,一些高校大学生由于个人财产的丢失、被骗,以及校园贷等事件,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诱发其失当行为,进而导致高校校园和社会出现极其不和谐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财产安全等问题透过现状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能够解决民办高校学生财产安全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二、民办高校学生财产安全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有关高校大学生财产安全问题的事件也层出不穷。通过网站上一个有关在校大学生财产安全问题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民办高校,大学生个人财产被盗案件的比例日趋上升。由以往丢失现金、衣物、智能产品等个人财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校园贷、电话诈骗、钓鱼网站等新型诈骗手段,使很多大学生防不胜防[1]。由于在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在此类诈骗犯罪中一般多属财产被侵害的高危人群,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日益普及,使这一现状较之以往有更进一步恶化的态势,甚至早已超过学生人身安全隐患和心理安全方面的问题。而这些侵害在校大学生财产安全的恶劣行为会在很长时期内严重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甚至会对其心理状态造成极大的干扰,特别是深陷校园贷的学生,更是会波及其整个家庭。这些都会对在校大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影响其对社会的认知,甚至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极大的负面因素,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财产安全教育必须引起高校决策层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财产被盗情况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学生不仅在校内存在财产安全隐患,在校外所发生的在校大学生财产被盗、被骗的比例更高[2]。因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财产安全教育绝不能只将视线停留在校内层面,还要将大学生财产安全意识培养放在社会层面上。特别是对于刚进入校园的大一、大二年级的民办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多都是初次离开故土和父母,其生活阅历有限,加之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很多学生一直都是在家人的保护伞下成长起来的“温室花朵”。故而一些大学生根本就没有保护其个人财产的防范意识,以致其在短时间内竟出现多次被盗、被骗事件,这也是大一、大二年级学生成为诈骗分子首选作案对象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财产安全教育已是当下势在必行的教育趋势,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人才。

三、民办高校学生财产安全现状溯因

有关民办高校大学生财产被盗、被骗后的处理方式,在校园网络论坛中有留言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秉着花钱买教训的方式予以消极处理。只有少数学生因为涉及金额较大而选择报警或是拨打校内的110,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各部门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不尽理想。

(一)个人意识淡薄

当前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成长于物质生活较为富足的家庭环境之中,从小衣食无忧,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很少有涉世的经验与认识,因而一直以来他们的财产安全意识都极为淡薄。加之,在高中毕业后就进入了大学,使他们的生活圈子一直都围绕家庭与学校这两个空间,真正能够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少之又少。故而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无论是对社会的认知,还是对社会上常出现的一些现象都只是停留在听说的基础上,他们没有盗窃、抢劫、诈骗等方面的人生经历,更没有此类防范观念和意识,这使他们总觉得那些案件离自己很远,缺乏足够的个人财产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此外,又因为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几乎空白,而当其突遭此类财产受害事件时,他们不知该怎样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以致贻误最佳立案、破案时机,而后又误会法律无能,进而对法律丧失信心。这样一来,就会使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陷入恶性循环,加之在校大学生的个人财物多来自其家庭供给,学生不能体会钱财的来之不易和世道艰难,对个人财产自然就没有自觉保护的意识。

(二)家庭教育缺失

当前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的期望极高,在子女的成长教育、生活上为其提供无微不至的关爱,并一味地注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认知社会、适应社会等方面的生活教育,更缺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财产安全意识教育。有些父母甚至为了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不仅约束学生的自由时间,也限制学生个人的生活空间,这使学生很难有与外界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更谈不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社会和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这也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真正进入大学或社会之前,严重缺乏自身财务安全保护和防范意识。

(三)学校重视度不够

在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都是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如何落实人身安全,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很少涉及大学生财产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平时学校在宣传时也只是简单提及,要求大学生树立防火、防盗、防骗的意识,多是从硬件设施上着手,但对大学生的个人财产安全保护与防范意识教育还十分薄弱。多数民办高校针对防盗方面的方法与措施难有长期持续的施行力度,更有甚者,有的民办高校只是在大一新生刚入校园时,以一种集体宣传的形式进行简单口头教育,一笔带过,致使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防范教育最后不得不流于形式。

(四)当前网络环境亟待整治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经济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使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越来越富足。但这也暴露出很多的社会问题,尤其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电话诈骗、各类中奖虚假信息等,都使当前的网络环境极为恶劣,治安状况也令人担忧。各类有关诈骗的案件在自媒体时代下层出不穷,加之进入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被不法分子盗取利用,都使人民的财产受到了极大的侵害,老人和在校大学生在受骗群体中占很大比例。

四、民办高校学生财产安全教育实施策略

高校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还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不可能与社会脱离,因而学生难免会与各种危险打交道。而目前民办高校中所出现的诈骗等案件,极大影响了大学校园环境的稳定,以及当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4]。为此,民办高校有关部门极力推行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免学生损失。笔者在此基础之上,对近年来民办高校校园内频发的盗窃、诈骗等案件进行分析,特提出以下针对性策略。

(一)加强民办高校对在校学生财产的保护力度

民办高校校园内的管理部门要着手加强对在校学生财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财产安全保护的有关措施,并积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章程,有效落实学生财产安全责任制度。同时,民办高校还要不断加强对校园财产安全的检查力度,不定期、不定时地增大财产安全的检查频率,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个人财产安全隐患,务必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有力整改,进而查漏补缺,填补漏洞,并明确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分工,划分具体的责任区域,落实到具体的相关责任人[5]。此外,民办高校还需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安保队伍,不仅业务素质要高,同时还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超强的战斗力。民办高校决策层必须加强对高校校园内部出现的盗窃、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高度重视对校园内部关2020年7月键场所的巡查力度。如校内的综合教学楼、宿舍区域、学校食堂、校内体育场等场所,在不侵犯大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学校应在相关场所与区域安装密集的监控设备,力求做到校园内无死角。此外,民办高校还要及时举办有关大学生个人财产安全的专题讲座,向大学生及时普及最新的诈骗案件与信息,并印发相关文件张贴在校内宣传栏,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做到防微杜渐。同时,民办高校还可以举行大学生财产安全演习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演习活动,让大学生意识到财产安全问题绝非某一个人之事,需要全员参与,进而使学生积极投身财产安全的保护工作,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设置切实可行的财产安全教育课程

民办高校开设的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课程,在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对其进行财产安全教育。因而,民办高校要重视对相关法律课程的开设,可以利用开展外出学习的有效时机,通过课外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从而让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做到知法、懂法,还能做到守法和用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当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生成,从而使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个人财产保护意识[6]。民办高校应让大学生对其个人财产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知,进而意识到一餐一饭来之不易,从而从内心深处树立珍惜个人财产的价值观念。此外,在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财产安全教育中,教师要尽量避免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向学生传授有关财产安全保护意识的内容。这需要教师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学情现状和兴趣爱好,多采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例作为教学示例,这些真实发生的事例能够极大地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同时也能让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案例中总结有关个人财产安全保护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与他人进行积极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前大学生对校园内所出现的财产安全事故的解决能力,让大学生在这些事例中学会如何应变突发事故,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个人财产安全的保护与防范意识的自发生成[7]。

(三)利用关键时期普及财产安全教育

在民办高校普及大学生财产安全教育工作,最有力的措施就是结合大一新生刚入学时期、寒暑假前后、各类假期期间,以及毕业生即将求职和应聘时期,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这些时段都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真正开始与社会接触的关键节点。民办高校职能部门可以借助这些时段,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个人财产安全教育活动,在这些关键时期务必提醒学生提高安全意识,以及注意个人财产的携带和存放等问题,同时,借助相关事实案例向学生讲解最新的网络诈骗活动,让大学生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理性消费,合法且科学管理个人财产,谨防网络、电话诈骗等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这能使学生在短时期内就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最终有效确保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财产安全[8]。当然,在这个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实践教育,在这些关键节点,民办高校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将有关个人财产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记得更牢,并将相关的措施与方法切实运用到生活中,进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并自觉运用。此外,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演习融入教育实践,民办高校还可以让大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体活动,如个人财产安全知识竞赛及其演习活动。民办高校还可以开展有奖征文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具体案例的想法与意见,让大学生在切身实践之,真正掌握有关个人财产安全保护与防范的应对办法。此外,民办高校还要邀请校外的知名防盗打假方面的专家走进民办大学校园,为大学生进行财产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从这些专业的反扒人员与公安人员的讲解中,更好地了解相关反扒防盗方面的知识与实战经验,从而使自身财产安全教育知识体系能够更加健全。这种零距离的接触方式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吸收到有关财产保护方面的具体做法与经验,其教育效果也必定是显而易见的。总之,在民办高校大学生财产安全教育过程中,学校切不可将财产安全教育独立开来,而是要将财产安全教学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有效落实财产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苏文博,袁战江,刘继祖.民办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模式的研究[J].科技风,2018(25):213-214.

[2]李朝辉.民办高职院校书院安全的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3]苏丽.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4]周小莎.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7.

[5]刘星言.大学生安全意识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6.

[6]温娟,彭明慧,戴雨燕,等.当代大学生财产防范意识研究[J].中国市场,2016(30):76-77,79.

[7]薛金侠.大学生安全意识及其培养路径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小班安全教学范文2

关键词: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小学班主任;重要性;措施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近些年来在小学教育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强调了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必要性,加大了德育、安全方面的占比。在德育和安全教育占据重要地位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实际开展进行过程中扮演着指引者的角色,为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指明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思想上接受德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执行和开展学生德育和安全教育的相关培养措施,对小学生三观的初步构建指明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小学班主任缺乏对于德育及安全教育的重视。在实际小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过于重视文化课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这种现象会直接削弱学生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初期构建,并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情况。此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小学班主任甚至学校的教学思维还固定在如何加强小学生应试技巧的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造成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方面的忽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在进行对于班主任的学期阶段考核时,往往会将班主任的绩效考核成果与所负责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相关联,这种考核模式也会导致部分小学班主任为提高自身的绩效考核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加大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从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弱化了对于学生的德育和安全教育。

(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初期阶段,小学班主任首先会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但根据实际小学德育教育情况反馈,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往往会好高骛远,设定一个与实际教学情况脱节的远大教学目标。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德育教育培养过程中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的指引,进而造成学生在初期学习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德育学习方向的偏离,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也会降低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的后续开展情况。1.安全教育教学内容落后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违法犯罪行为的手段层出不穷,越来越高科技化。但是在实际小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在进行小学安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仍旧沿用陈旧的安全教育内容,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仍旧滞留在落后的安全观念上,无法应对新时代的新型违法犯罪手段,进而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落后的安全意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掌握的安全知识与实际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不匹配。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据调查,实际小学德育和安全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班主任的教学模式单一,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部分,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全面讲解,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有效沟通。长时间的单方面被动接受知识会造成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导致德育和安全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结果。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及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该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调动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三、德育教育及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指引者和推进者的重要角色,同时班主任在一个班集体中作为核心领导人物,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够有效地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推动学生学习进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理解能力较弱,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主要依托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通过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相关知识的简化和形象化讲授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时,班主任要将自己与学生置于同等地位,这样有助于缓解学生对于班主任的畏惧心理,从而有利于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推进。同时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沟通范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完善,班主任在执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时,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进行相关德育知识和安全知识讲述的过程中,使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沟通氛围,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德育和安全教育相关知识的记忆,有利于学生德育、安全知识的掌握,进行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三观”指的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小学是学生自身思想品质构建的初期阶段,对于学生“三观”的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不断模仿学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会对自身周边一切他们好奇的事物或行为进行复刻和模仿,因此,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和形成自身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环节。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高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于所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针对人才素质方面。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这就对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班主任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对德育教育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自身价值观念的建立。同时又因为班主任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领导人物,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培养,并且同时指引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三)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违法犯罪行为和手段五花八门,种类多样。但是,在实际小学安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仍旧沿用陈旧的安全教育内容,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仍旧滞留于落后的安全观念,无法应对新时代的新兴违法犯罪手段,进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安全知识与实际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不匹配。班主任在进行对于新型安全问题的学习后,将新型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整理进小学安全教育课堂知识中进行讲授,同时在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进行面对安全危险的防范措施相关知识的适当引入,为学生提供实现察觉危险和应对危险的能力。安全教育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生活中安全危险因素的敏感性,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使自身安全得到保证。

(四)关爱学生,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每一名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导致学生的性格也各不相同。部分学生可能由于自身家庭原因而心情压抑,无心学习。这种背景下,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大体情绪变化,针对性地进行人性化的德育教育,针对情绪压抑、情绪变化幅度大的学生进行疏导,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给予学生来自老师的温暖,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在师生建立良好的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四、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班主任对于德育、安全教育的重视。在实际小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注重学生的文化教育培养,注重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忽略了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加强班主任对于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占比,强调德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校及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班主任自身也应该重新分配小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占比,在以文化课为重点的基础上,分配部分时间或者是在文化课上涉及德育和安全知识时穿插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进行小学德育的安全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传递过程要以班主任的讲授和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作为依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过程中,注重沟通时的真情实感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语句传达给学生,并且在讲授过程中要耐心教导,用平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和安全教育。

五、结语

德育教育能指引学生找到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安全教育能增强学生自身安全保护意识。现阶段教育部门加大了德育、安全方面的占比,重视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德育、安全教育两方面教育的培养能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但是在小学班主任将安全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入小学教学过程中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小学班主任缺乏对于德育及安全教育的重视、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安全教育时可以强化自身对其的重视程度,掌握沟通技巧,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并进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开展,从而促进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与安全同步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9):24-25.

[2]宋丽萍.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9(4):113.

[3]赵捷.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情感读本,2018(6):28.

小班安全教学范文3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安全教育;策略

现阶段小学安全影响因素可谓是越来越多,如何做好其安全教育工作则是目前班主任首要完成的任务,这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所以班主任应当从实际情况着手,分析当前影响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策略,然后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学生安全问题的发生。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开展的重要性

从目前情况分析,影响小学生安全问题的因素可谓是越来越多,所以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得以彻底落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得以广泛推广,其倡导的是培养学生安全素质,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能够促使下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素。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说,他们由于年龄的限制,从而导致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自身安全意识较差,并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现状,班主任在学生安全教育中发挥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他们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二、班主任在小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主要策略

(一)强化联系,齐抓共管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可谓是终身受益的,所以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班主任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虽然班主任在小学安全教育管理方面极为重要,但是仅仅依靠班主任并不能完成所有教育,这就需要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真正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具体落实。例如:要求任课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对学生的情绪与异常行为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向班主任反馈,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此外,还需要要求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关心与帮助,彼此监督,针对言行与情绪极为异常的同学,班主任则需要与其家长取得联系,然后共同完成心理创伤的医治;对于学校而言,其需要组织不同的类型的安全教育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实时整改活动。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相对优质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必将推动安全教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成效。

(二)规范学生行为,以法治教

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规范他们的行为,将小学生行为规范作为推行的标准与准则,尽心尽力,不断完善班级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则需要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手段,引领学生筛选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对于现阶段的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有的特别迷恋上网,追求生活享受而且极易受到精神刺激,盲目对影片中的内容予以模仿,经常出现违纪违规行为。这时候班主任则需要对其实施依法治教,规范行为,从根本上降低安全责任事故,这其中班主任首要任务就是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其次,还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规范他们的行为,将学校安全管理知识逐步向家长渗透,这样才能让家长与学校进行密切的合作。如此帮助让家长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予以支持与配合。

(三)对学生予以科学化的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则必须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否则这样对于学生的管理是非常不明确的,而且在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则还需要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具有极强的逆反心理,假设遭受挫折与失败,则很有可能导致他们走向极端。因而对于班主任来说,他们必定要审时度势,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不同性质的不良行为,则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去解决,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注重学生自治,实现管理创新,班主任在对班级实施安全教育过程中,则需要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发挥学生集体力量,从而构建学生自治安全模式,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实现学习安全管理效果的提升。

三、结语

总体来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发挥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学生当前安全意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对学生的行为要全面的关注,针对其存在的异常行为与情绪予以关注。本文中针对于此展开比较全面的分析讨论,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敏,叶淑香.关于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15-116.

[2]徐英.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16.

[3]宋洋,王雪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02):153-159.

[4]吴秋梅.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学生在校安全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10):28.

小班安全教学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问题;对策

1问题提出

1.1认识常规教育的类型

教师介入的常规教育目标。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决定自身的教育方法。在进行常规教育时,应使用鼓励的方法帮助幼儿自律,而不应以限制和约束幼儿为出发点,尽可能不通过威胁和批评来达到教育目的,避免幼儿时刻感觉自己处于被监督与纠正的角色中。幼儿自主习得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幼儿自主进行的常规养成同样重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了幼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事实证明,在自主的氛围下,更容易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给幼儿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宽松的环境与氛围,让幼儿积极参与进来并能占据主导地位。

1.2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对小班幼儿的影响较大。小班幼儿刚刚踏入幼儿园,自理能力较差,如果缺乏良好的常规教育与培养,会导致各项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对幼儿园至关重要。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核心很大一部分就是常规教育,可以说是整个基础教育重要的核心内容。假设一个幼儿园有着良好的常规教育,首先一日生活的环节转换会变得井然有序,其次教师同样能从中受益。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不能马上适应幼儿园的各项规则,教师要通过常规教育来帮助幼儿。

2.1小班常规教育内容繁琐

小班幼儿会明显表现出不适应幼儿园,而他们的坏习惯会慢慢显现出来,只有用常规教育来约束他们才能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但并不代表要制定如此多的规则,把幼儿捆绑起来,导致幼儿束手束脚。教师为了让幼儿在吃点心时保持安静,先使用了威胁的方法,可是效果虽然很明显,但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而之后她又采取了编故事的方法,效果同样明显且持续了较长时间,达到了教师想要的效果。

2.2小班常规教育中教师存在一些过度行为

过多地使用灌输。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教师更多的采取灌输方法,不要求幼儿能理解这种规则的内容,但一定要遵守,死记硬背记下来,通过反复的练习,不断加深幼儿的记忆。教师经常通过反复练习来灌输给幼儿一些常规知识,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幼儿的身体记住这些动作的同时也把这些常规规则刻在了幼儿的大脑里。往往灌输教育都是由成人教授的,换句话来说就是由教师教授给幼儿。过多地使用限制。小班幼儿原本都是被各个家庭捧在手里的宝,来到幼儿园教师也会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生怕发生意外导致幼儿受到伤害。幼儿在老师的限制下,毫无自主权。虽说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但也将幼儿关进了一个狭窄的牢笼,让幼儿动弹不得。教师将奖惩结合了起来,先是批评训斥了他,接着又用不给他红苹果贴纸作为惩罚,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3新教师与有经验的教师对常规教育的解读存在差异

有经验教师的解读,根本目的是让幼儿自身得到发展。有经验的教师表示常规教育最首要的目的是为了幼儿,提高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小班这一时期特别关键,幼儿第一次没有父母的陪伴离开家来到另外一个陌生的环境,在家中养成的不良习惯能通过我们的教育逐渐改正,慢慢地让幼儿适应园内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幼儿的动手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有一位教师这么回答:我们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要明确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正确对待常规教育,但是从幼儿园的现实来看,实行起来有难度,我不会忘记从幼儿出发的这个初衷。新教师的解读,采用快速有效的教育方法。新教师表示虽然知道常规教育要从幼儿出发,但实际来到幼儿园工作以后不一样,特别是小班的幼儿,现在这一代家里对他们都是宠爱有加,更加娇气了,想要管住他们也是难上加难。所以在常规教育这方面,还是会选取快速有效的方法,比如保持课堂纪律把课好好上完,能够让幼儿学到些知识。管理幼儿方面,我们会经常使用奖惩的方法,能一下子控制住局面。新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明白常规教育的主要目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事与愿违,这也是经验不足所导致。

3结语

小班安全教学范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路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则成为当前大学生的必备技能。因此,大学英语在高校培养国际性和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活力,增强其育才育人的作用,成为各高校努力探索和寻求的问题。随着当前信息技术大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高校都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调整优化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方法多元化,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从而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困境。

一、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困境

教学是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学生层面分析,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严重制约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学生的基数增大的同时,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伴随着东、西、南、北,沿海、内陆,农村、城市等的经济差异,我国的英语教育在各地域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不能同等而论,这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极大困难。从教师层面来讲,大学英语教学的备课就很困难,准备的课程较难,基础较差的学生听课吃力;准备的课程较容易,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挑战性和吸引力。从学生的层面讲,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希望教师全英语授课;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则希望教师授课时候多穿插汉语,引导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如果课堂进度太快,学生跟不上,也会对英语失去兴趣。同时,大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也呈现出多元化。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拿到资格证书或者文凭,这类学生则认为做模拟题就是英语学习,过级就是英语学习的目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缺少主动性。

2.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不足

传统的大班制授课模式影响下,灌输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主流。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学习过分依赖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独立自主性,更谈不上个性化的独立自主学习。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学习策略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目标”。但事实上,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本人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重视不够,缺乏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这就必然会导致很多大学生仍像初高中时期英语学习的模式——背单词、做练习,其学习方法仍停留在高中的题海战术中。在经过这样一段老旧的英语学习时间后,学生感觉自身的听说读写的基本的语言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和改善时,其英语学习兴趣减弱。可以说,这也就是当前众多大学生不重视甚至是放弃英语学习的原因。

3.学生英语应用的积极性不高

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刘润清先生认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以学生语言运用为主、以教师语言输入为辅,均较能体现语言学习规律或符合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外语教学过程中首选的基本原则。”英语作为阅读和人际沟通等的实用工具或者媒介,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将英语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够发挥其作用。有学者就“任何理解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一话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大学教师无法准确的说出什么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不用说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了”。一直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概念都是不清晰的,这也导致其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同时造成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流于形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来自教育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或者偏远地区,在接受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一方面受到带有地方口音英语教师的影响,另一方面缺乏练习应用英语的语境。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对“说”英语缺乏信心和安全感,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这些都会造成学生进入大学后,不重视英语口语,“说”英语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如此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学生不敢也不会说英语。

二、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1.缩小班级容量,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不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容量都是百人以上。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大容量直接导致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难以对学生进行控制和监管,更不可能进行高频率的有效师生互动。因此,当前的最基本也是最实际的就是缩小班级容量,如将100多人的大课堂缩小到一半,控制在50人以内的较小的班级容量。首先,小班教学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在小班的语言教学课堂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对课堂教学的进度和纪律进行有效地监控;另一方面,能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活动中。同时,小班教学的学习氛围可以得到有效调动。小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能得到最大的激发,教学效果要显著高于大班授课。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完全应用于大学的英语教学。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细化大学英语课程,促进大学英语课型的多元化。当前大多数学校在应用“网络自主学习+小班多媒体面授”的课程类型。比如,每周学生统一在学校机房进行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每周学生参加小班多媒体教室面授2学时;每周学生在课下参与1学时的网络在线答疑与讨论活动。学生网络答疑和讨论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教师和学生可在线对其问题进行讨论,并给予及时的解答。另外,教师也可以对课堂教学中很有意义但未完成的论题在网上,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教师适时地进行提点和补充。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显著作用。

2.开发网络自主英语学习平台

2007年7月,教育部颁发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定位是“计算机辅助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这样一来,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就是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将课堂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大学英语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自觉自主学习。开发网络自主英语学习平台,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有效措施。在新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网络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根据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在线完成大学英语如单元测试题,小组合作话题、班级讨论题等。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各种网络学习资源和资料,自主灵活地安排英语学习时间。在网络自主英语学习平台中,学生也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从而灵活调整英语学习进度。这学习平台中,学生从被动学习英语转变为自觉主动地管控英语学习时间,安排英语学习进度。那么,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会得到极大的激发,英语学习的效果也会变得更加理想。

3.建立完善的课程监控与评价体系

教师将学生英语课程网络自学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设置好其学习计划和时间,然后再传网络教学平台,再有目的有意识有差别的给学生分配所要完成的作业等。教师可直接通过学生在线英语学习的时长、学习的进度和完成作业情况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予以监控。然后,教师再及时通过网络或面授的方式给予学生较为全面的反馈,督促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除了对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情况的监控和反馈外,优化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标准也必须同步。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的课程评价标准是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同时,在当前“网络自主学习+小班多媒体面授”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其评价方法也应该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课程计划和学生实际出发,分配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和小班多媒体面授的比重,再对学生英语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虽然本文将视角聚焦到学生层面,但也谨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大学英语教师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正如张新明实证研究的结果那样“学生都认同一名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幽默、耐心、知识渊博、充满热情且具有责任感。此外,教师的英语水平也被认为是实现有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①。这不仅对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要求,也对高校英语教师引进的标准和规格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关于英语教学大纲改革——从分离式教学大纲到统一的课程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2]郭丽杰,金月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反思和解决途径[J].高教学刊,2017(8).

[3]陈志宏.论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体系之构建[J].英语广场,2017(12).

[4]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

[5]周丽营.大学英语教学的动力机制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英语广场,2017(12).

[6]陈婷婷.“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2017(4).

小班安全教学范文6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课程;意义;策略;应用举措;应用效果

优质的学前教育,游戏力是核心。在开展幼儿游戏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适宜且必需的环境,供其在充分的空间与时间中,自由且有序地进行自主游戏,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不同种类的游戏课程,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游戏化课堂的开展,能让幼儿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一、学前教育开设游戏化课程的意义

1.游戏化课程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游戏化课程是新的课程形式,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通过感官进行学习的特质,将在游戏化课程中得到体现。开设游戏化课程,不仅可以让幼儿学习知识,还能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游戏化课程能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让幼儿在参与多种游戏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发展进步。为增强幼儿体质,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使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

2.游戏化课程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化课程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不同类型的游戏对于幼儿的锻炼作用是不同的,但对于幼儿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要认识到游戏的有效开展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将各种游戏穿插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游戏化课程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

游戏化课程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在幼儿进行知识学习时,教师要开展一些智力开发的游戏活动,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为幼儿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幼儿阶段是大脑开发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大脑机能高速发展。游戏化课程可激发幼儿学习热情,为幼儿提供思维训练,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例如,在搭建房子的游戏中,教师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引导幼儿讨论利用什么样的积木搭建房子会更好,以拓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开发幼儿的智力。

二、学前教育开设游戏化课程的应用举措

1.游戏前的准备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游戏化活动,防止游戏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教师需要做好游戏前的准备。一是要做好游戏策划。为了活动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提前设计游戏内容。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龄段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和教育目标设计游戏内容,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发展水平划分幼儿的能力层次,寻找到不同班级、不同领域游戏的契合点。为此,教师要提前进行观察、记录、探讨,构建支架,这样才能为幼儿设计适合的游戏活动,提供适合的游戏环境。教师还要提前考虑好游戏场地、游戏玩法、游戏中大小幼儿的互动,确定每一个环节的指导要点。同时,教师要提前预设游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针对上一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调整活动的内容和场地,为幼儿提供更为安全的游戏环境和更有意义的游戏内容。二是要鼓励幼儿跨班互动。在游戏开始的时候,小班幼儿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产生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大班幼儿对小班幼儿进行引导,鼓励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一起游戏,陪他们看书,为他们讲故事,营造友好互助的氛围。在长期相处中,小班幼儿能逐渐接纳大班幼儿,加深双方的了解,建立深厚的友谊。在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教师可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相互合作,共同游戏,并为幼儿提供自主交往和团结合作的机会。在游戏化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游戏技能发展与社会性、心理品质的均衡。在每一次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制定活动目标,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目标要有所不同。因为是游戏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具有相同点。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相同点,以推动两者间的融合。二是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意识。游戏化课程是一种组织活动形式,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幼儿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互相帮助。有很多游戏需要幼儿一起完成,这些团体游戏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团体游戏,培养幼儿团结友爱意识,培养幼儿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团体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幼儿设计需要进行协调配合的活动内容,给予幼儿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培养幼儿团结友爱意识。有针对性的团体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配合能力。在活动期间,幼儿可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意识到团队合作的作用和价值,对团结互助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激励自己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这类活动。例如,在玩轮胎游戏中,小班的幼儿会因为力气小而不能玩。为此,教师可让大班幼儿与他们合作,一起推动轮胎。在游戏中,幼儿们互帮互助,协调配合,可以共同享受游戏的快乐。

2.游戏活动的开展

游戏化课程的开展,不仅要按照幼儿的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游戏模式,还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他们提供多种活动,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因此,在组织实施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游戏环境。团体活动最重要的就是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资源。比如,在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课程资源的收集者,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各种可以供幼儿游戏的资源,将这些资源运用到游戏活动中,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在创设游戏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材料和合适的游戏环境。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需要从幼儿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制定好游戏规划,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化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幼儿创设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走出教室,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提升实践能力。二是要有效利用幼儿的模仿心理。游戏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幼儿之间的示范和模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会进行模仿和互动,年龄小的幼儿会模仿年龄大的幼儿的行为和语言,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同,教师可利用幼儿善于模仿的特点,让他们接触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模仿能力确定游戏类型和难度。比如,小班幼儿的游戏能力有所欠缺,教师可设计锻炼他们躲闪和突击能力的游戏。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享受到胜利的喜悦。三是让幼儿自主活动。开展户外体育游戏,能让幼儿在学习之余将注意力转移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释放幼儿的天性。户外体育游戏可分为独立游戏、平行游戏和组合式游戏。其中,组合式游戏必须在合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模仿和自我感悟,从而提升责任意识和运动技能。

3.教师需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

游戏化课程的开展,除了需要幼儿相互帮助、相互模仿外,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引导。为此,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表现,留心每一个教育契机,以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一是要关注幼儿相互间的交往。集体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化解。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经常会因为场地、器械、同伴等问题产生各种冲突。冲突如果扩大,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因此,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介入,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尽量找到化解冲突的方式方法,并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教育幼儿学会礼让和包容。在面对各种冲突时,教师要学会积极面对,有效化解,以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户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中,需要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因此,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提升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也可以相互间进行交流和学习,学会不同的解决方式方法。幼儿之间的相互分享,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三是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以户外体育游戏为例,其可以满足幼儿对户外游戏活动的需要。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使用器械能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对不同的幼儿有不一样的吸引力。幼儿在参与各种游戏的过程中,能对自己喜欢的游戏保持持久的兴趣,并自主进行探索与思考。幼儿的社会性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能得到有效提升。在此过程中,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年龄大的幼儿能体会到照顾小朋友的快乐,年龄小的幼儿能感受到被照顾和被关怀的温暖,体验到各种快乐的情绪。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会了乐于助人,扩大了交往的对象和范围,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合作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幼儿的发展与成长,得益于在各种活动中的探索。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记录,观察幼儿的个体需求和发展方向,为游戏设计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游戏的最大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四是注重幼儿的规范培养。幼儿因为年龄小,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活动规则。为此,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规范意识,让幼儿在游戏时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游戏规则,让幼儿有序游戏。要引导年龄小的幼儿向年龄大的幼儿学习,认真遵守游戏规则。同时,教师要注重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幼儿普及游戏安全知识,以保证游戏活动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让幼儿正确理智地进行游戏。此外,教师可让年龄大的幼儿带领年龄小的幼儿进行游戏,教给他们正确的游戏方法,增强游戏的安全性,防止发生意外。

三、结语

小班安全教学范文7

“快乐幼儿园”活动是小班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的第一个主题。

小班孩子从各个家庭齐聚到幼儿园,开始他们的社会生活,在这个小小的“社会”里,孩子们要学习独立做事;和陌生人交往;集中注意力听讲;安静地坐一段时间等等。可是,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丰富的书,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或爱哭鼻子;或古灵精怪;或胆怯;这么多孩子要在一个集体中生活,难免会上演许多“小故事”。

那么,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喜欢上幼儿园呢?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的进行,开展了多种区域性游戏。

区域活动是一种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教育方式,幼儿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和积累。通过让孩子用眼睛、手、口、耳,尤其是用心去接触与感受幼儿园的人、事物与气氛,逐渐学习与人交流,建立同伴关系,顺利跨出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二、区域游戏设置的兴趣点———依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区域

小班孩子年龄小,好模仿,但他们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在模仿中同样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主体意识,渴望像成人那样参加活动,他们会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实生活。

如: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创设了三个平行的娃娃家。随着主题不断丰富环境及游戏材料。刚开始,我们在娃娃家的墙上挂上全家福照片,引导孩子们说说家里有谁;数数家里有几口人;从而让孩子关注自己的家。我们请孩子带一些自己喜欢的布娃娃或小动物放在娃娃家里,让孩子抱抱娃娃、小动物;喂娃娃、小动物吃饭等。

三、区域游戏设置的成长点———依据小班孩子的发展目标设置区域

1.依据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目标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3~4岁幼儿的小肌肉技巧的发展目标是:剪纸;用手指头粘画东西;模仿画圆圈、画直线;用积木垒高;会扣纽扣、解纽扣;会玩序列游戏等。为此,我们设置了“益智区“”生活区”:有串珠,拧拧乐,找朋友,4片拼图,插鱼鳞,造高楼“;美工区”:撕纸,小鱼吐泡泡,涂涂画画等。

2.依据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目标

小班幼儿正进入飞速发展期,逐步能用简单的句子与别人交往,喜欢听故事,尤其爱重复听故事。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设置了“语言区”。

如:在游戏初期,我们在活动区投放了“小乌龟上幼儿园”的故事磁带,很多孩子围在收录机旁一遍一遍地听,维持了大约一个星期左右。有的孩子听到最后小动物们在一起唱唱跳跳,他们也拉起小手蹦蹦跳跳,共同感受着认识新朋友的快乐。为了满足孩子表达的欲望,我们还在语言区里放置了两部电话机。

为了让孩子们在打电话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快乐和满足,同时也能促进语言发展,我和孩子先玩打电话,在与孩子们打电话的过程中逐渐将基本的礼貌用语传递给孩子。再过一段时间,我给电话机上贴上班上孩子的大头贴,让孩子给同伴或自己的好朋友打电话。

有了这样的情境,孩子们打电话的热情更高了,忙得不亦乐乎。

四、区域游戏设置的生长点———依据园本材料设置区域

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随着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社区成了我园园本材料的资源库。

我们收集了手套、袜子、各种绣线、草莓盒等,并将这些孩子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运用到区域游戏中,成了我园的特色游戏。

(一)注重环境的创设

区域活动作为个别活动的教育或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期和延伸,蕴涵着诸多因素。环境则是区域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它所赋予的暗示、引导、规范、协调和控制幼儿的行为等自治因素,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操作、探索欲望。

如:娃娃家的创设,这让刚刚离开家庭生活的小班孩子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之前一直在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大多数认知经验、生活经验都跟家庭有关。我们还合理利用空间,多创设几个娃娃家,让孩子觉得在幼儿园就像在自己的家一样。幼儿园是安全的,也是快乐的。

(二)注重游戏的指导

1.语言指导法

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持久性很差,或是因为看到材料不知道怎么玩而放弃活动,或是对原有材料的玩法已经不感兴趣。因此,需要我们老师运用语言去鼓励、启发幼儿继续探索和思考,从而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

2.榜样示范法

小班初期的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是没有目的性,在选择入区时往往不知所措。教师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与幼儿操作同等材料,即平行游戏,使幼儿得以观察、模仿。也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促进同伴间的学习。

(三)注重游戏的评价

1.个体过程性评价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的制约,多数以教师评价为主,能力强的幼儿,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多激励其创造性的发挥:“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等等,使其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能力弱的幼儿,评价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你的想法真不错,待会儿小朋友肯定都会向你学习”。评价的时间可以是灵活机动的,可以在活动结束时进行,也可以贯穿在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2.集体交流式评价

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言的能力差,我们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平等的语气及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发地交流,让孩子们共同分享活动成功的体验和快乐。

小班安全教学范文8

关键词:桌面游戏;游戏材料;教师指导;游戏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学习主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游戏是幼儿获得经验最根本直接的方式,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获取经验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1]桌面游戏指在桌面或区域平面等小型平稳空间,儿童利用各种游戏材料,经过手的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2]其场地、方式、时间方面的特殊性和灵活性使幼儿在感官、思维、创作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部分教师错误的桌面游戏导致其忽视桌游材料的投放、必要的指导和评价,这样不仅阻碍了幼儿游戏水平,还影响幼儿后期学习和幸福感的获得。因此,本文基于改善和提高幼儿桌面游戏现状并提出效果而展开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H园为高校附属新建园,占地面积广,桌面人均游戏场地大,对桌面的消毒能保证一日三消,游戏材料一日一消,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但调查后发现小班教师在开展桌面游戏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准备不足。游戏前应做好目标、材料和幼儿游戏经验的准备。但H园小班教师在游戏前并未制定目标,在生活活动和教学活动中很少提供幼儿积累游戏经验的机会;桌面游戏材料以串珠和塑料积木建构材料为主,每组幼儿只能玩同一类材料,且材料长达1学年未更换,有的甚至从小班一直用到大班。二是忽视指导。游戏在开展过程中包括教师组织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幼儿指导三方面。[3]小班桌面游戏的形式以小组桌面为主,小组之间相互隔离、互不干扰,幼儿之间也没有产生对话性的游戏行为。游戏材料由教师就近发放;游戏中,有的教师会离开教室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做准备,有的与保育员闲聊,有的写教案等,出现了许多忽视游戏指导的行为。三是缺乏有效评价。游戏结束环节包括材料的整理和评价,观察中发现,教师在游戏结束时直接叫停,在安排幼儿盥洗、喝水等日常活动的同时快速将游戏材料收回,个别幼儿想帮忙整理,教师却直接拒绝;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对游戏的结果、水平和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偶尔有的回应仅限于“你做得真棒”“真厉害”,评价的语言和态度并未有针对性和真实性。

二、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3个小班的观察和6名教师的访谈,发现了造成桌面游戏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对游戏的目标不明确,缺乏具体指导。与教师交谈中发现他们对桌面游戏的认识提的最多的是“拿给孩子和教师休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错误的桌游观会导致教师在游戏前不制定目标,也没有意识去做针对性指导和评价,最终形成了“放羊式”游戏[4]。二是材料投入种类少,游戏形式和内容单一。H园为新办园,各种设施和游戏材料配备不齐全,建构材料价格优惠且适用性强,因此,从小班到大班的桌面游戏材料以塑胶建构材料为主,数量和运用频次上比其他游戏材料都多。另外,小班幼儿年龄小,独立自理能力弱,需要教师时刻地关注和留意,加大了教师工作量,导致游戏材料的种类少,形式和内容单一。三是幼儿自主选择少、缺乏互动,失去游戏的支配权。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享有游戏的支配和选择权。但教师没有了解幼儿意愿直接分发材料,使其成了游戏的“附属品”。另外,H园园所的地理位置远离市区,较为偏僻,同等薪酬待遇下,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不愿进园,新聘教师多为应届毕业生,师资能力、教学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没有达到高等成熟幼儿园的水平,教师掌控力把握不到位,出现了幼儿游戏中失去主导权的现象。四是评价意识缺乏,评价语言不精准。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反馈和引导的作用,任何游戏在结束后都需要评价,而H园教师很少对幼儿的游戏水平、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且其评价出现不精准、单一、模糊和不聚焦的语言。这缘自教师错误的幼儿观和游戏观,认为对小班幼儿的游戏评价意义不大,且不熟悉幼儿的具体情况不知如何给其精准的评价。

三、解决对策

第一,制定明确的游戏目标,注重经验的积累。游戏是幼儿在学前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最纯洁的精神生活。[5]桌面游戏虽是过渡环节,但对幼儿的发展不可小视,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提高对其的认识和了解,形成正确的游戏观、指导观和评价观。在开展游戏前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制定明确的目标,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场景中多为幼儿提供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第二,投入多种材质的材料,丰富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材料是游戏的重要载体和工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教育者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在材料中要注重多功能和可变性材料的投放”。如果仅局限于市场成品的塑料积木难以满足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且长时间使用一种材料会使其失去兴趣。首先,幼儿园要加大对材料的资金投入;其次,游戏种类、材质要多样化和自然化,除了市场购买的材料外,还可增加生活废旧物、微小型、大自然废弃物等;投入软、硬材质玩具或木珠、沙箱、水箱、拼图等让幼儿充分地通过撕、折、插、贴等方式享受游戏;最后,游戏的形式、规则和场地应具有可变性,增加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等多区域与桌面游戏相融合,形式、场地适当调整。在保障桌面游戏顺利进行的条件下,以桌面为媒介、小组为单位开展独自、分组或集体游戏,打破桌面界限,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由地借玩他组的材料,场地也可以随着材料的变化而改动(小型材料在桌面,大型的材料可在地板上等),增加幼儿与不同游戏材质、不同游戏同伴的互动,保障了幼儿对桌面游戏的兴趣和热情。第三,教师适时介入,合理指导游戏。教师存在的意义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科学的游戏能促进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首先,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和健康的心理环境,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去创造和尝试;其次,教师适时的介入能维持幼儿注意力的持久性,提高其专注度和毅力。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以同龄的身份加入游戏,引导其变换形式或为其提供新的游戏材料,使其继续下去,若幼儿仍对此游戏失去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允许他们再次选择,但只有一次机会;最后,优秀指导者的语言能使幼儿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指导时要谨慎,避免封闭式语言,可多采用引导式语言启发幼儿的想象。例如,当幼儿建构作品时,教师问这个作品像什么?还能在里面加什么东西后变成什么?使其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想象。第四,适当放手,赋予幼儿自主权。3岁后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开始发展,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6]因此,教师要转变“幼儿还小,什么都不懂”的观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话语权和选择权,让其自主选择游戏同伴,自由计划、安排和支配游戏;当他们在游戏中发生矛盾时,给足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其自行处理,只有让幼儿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别人交流、协商,才有助于他们掌握处理矛盾的能力和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游戏结束后,要让他们自己动手整理游戏材料,培养其良好的游戏习惯和独立自理的能力。第五,重视评价,使用合适的评价语言和方式。评价不仅能诊断出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还能促进其创作欲望,并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及改正范例。首先,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简单地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或者让其进行自评或互评,锻炼他们的胆识和语言表达力。其次,小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弱,依赖教师的评价,因此,评价语言要精准、有针对性,评价对象要具体细化,内容要聚焦,能让幼儿清晰地知道教师评价所指方,如“你建构的门和窗都是拱形的,颜色有红色、白色,你的想法很独特“等;评价态度要合理,不能伤其自尊心,要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态度,对抑郁质幼儿态度要温和,语气不强硬,从侧面引导和劝说;对胆汁质幼儿态度要强硬,语气要坚定,直接指出需要改正的游戏行为。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表达自己、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其获得快乐和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桌面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不可替代性,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桦.快乐桌面快乐成长——大班桌面游戏开展的案例研究[J].好家长,2015(2).

[3]樊婷婷,梁小丽.农村幼儿园教师游戏指导的问题及建议——基于贵州省30所乡镇幼儿园的调查[J].幼儿教育,2016(36).

[4]董建凤.幼儿园过渡环节游戏开展的实践与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6).

[5]郭敏.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价值回归[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