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故事范例6篇

有关马的故事

有关马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马原;虚构性;真实

一.别出心裁的虚构价值

中国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呈现出了文的自觉的发展态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马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带有过度性质的作家。马原小说作为先锋派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以最具反叛性和实验性的姿态横空出世的,他的别出心裁的小说叙事方式,一度把小说的叙事形式创作和研究带到一个空前活跃的文学高地。

马原的别出心裁之处在于他特立独行的文学创新引领一个时代的创作潮流,他从文学的内部进行了突破,关注文学自身,关注文本结构,关注“怎样写”,从而开始了文学写作的新纪元。探究其中的内因,在马原身上或许存在着“影响的焦虑”,取前人之所有为己用会引起由于受人恩惠而产生的负债之焦虑,从而希望自己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1]3。马原小说颠覆传统小说叙述与确定性的联系,注重非理性、偶然性的经验,以独特的小说叙述揭示现实世界的无序性,以欲盖弥彰的虚构话语揭露事物真实的存在性。

何为虚构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答案都受着作者的种种目的的支配。也就是说,虚构的价值在于作者的最终目的。马原极其重视“虚构”二字,也重视“虚构”在小说中的实践,或许蕴含着对此前“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批评与解构。马原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追求语言叙事转向,在叙事形式的变革上具有开拓性,马原的《虚构》无疑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文本。

二.匠心独运的叙述特色

马原小说《虚构》作为一场虚构性和制作性的盛宴,被看作是当代中国小说形式变革的最初的努力之一。笔者选择这篇文章作为解读范例,是因为它最突出而鲜明地反映出马原小说的创作技巧和特点,《虚构》的标题蕴涵强大的命名力量,马原将虚构视为叙述语言的本体特征。

(一)故事与文本的解构关系

马原从文学史演变的过程中认识到小说必须具有可读性,由此马原提出“故事规则必须恢复,可读性是小说价值系统中的第一要义。”[2]15《虚构》是马原小说技巧圆融贯通,既有读者期待的故事性,也有作者独特的叙述性,故事性与叙述性平分秋色的一部作品。首先题目《虚构》和题头就让人惊诧:

各种神明都同样地盲目自信,他们惟我独尊的意识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它们以为惟有自己不同凡响,其实它们彼此及其相似;比如创世传说,它们各自的方法论如出一辙,这个方法就是重复虚构。

――《佛陀法乘外经》

这段话看上去应该是马原的虚构,笔者没有找到这段经文的出处源头,我想这应该就是马原的虚构,马原在这里通过所谓的佛教经书来传达一种佛学的境界,点出虚构的主题带有宿命性。马原改变传统成规的叙述手段,即改变了故事与文本结构的地位,在讲故事中,可他总在提醒我们故事的结构是这样的,于是读者忽略了故事本身的内容,从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的叙述结构上,突出了故事虚构的过程,颠覆了故事的真实性。

马原的小说追求“真”即故事的真实性,而文本结构却呈现为“假”即故事的虚构性。为了达到故事的“真”,马原在作品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可信的细节,使读者认可这样一个故事是真实的。他提供这样一些证据:

比如这一次我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裤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做一点补充说明,这是个关于麻风病人的故事,玛曲村是国家指定的病区,麻风村。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完成作品之前所做出的精心准备,真实的体验生活,并进入特定的环境下感受生活,于是,读者认为作者所讲的故事是真实的,因为有作者本人的真实生活体验,《虚构》中对于“我”的玛曲村之行有接近历史书记员的记录,进行了看似详细可靠的叙述,这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故事的“真实”面貌。

但马原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让读者相信故事的真实性,而是在如此真实的细节描写基础上,让读者相信故事的虚构性。于是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作者时不时跳出来表白一番,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尤其是在读者紧张期待故事结局的时候,作者在文中这样描写到:

读者朋友,在讲完这个悲惨故事之前,我得说下面的结尾是杜撰的。我像许多讲故事的人一样,生怕你们中间一些人认起真;因为我住在安定医院是暂时的,我总要出来,回到你们中间。

在向读者表明心迹之后,作者又交代了杜撰这个故事的四个来源:作为新闻记者的老婆转述麻风病医院医生的话;碰巧读到法国人写的书《给麻风病人的吻》;又读到英国人写的书《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以及司机朋友搭载过的麻风村病人,这些直白的表述增加读者对故事虚构性的认可。文本故事真实性在此遭到彻底性摧毁和颠覆,因为所有关于“我”的故事皆为虚构。当读者读完这样的文字,就会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对自己最初的判断产生怀疑,这就是马原的目的,让读者迷失在“真”与“假”之间,无从作出判断。

(二)独特的叙述话语

《虚构》中,作者有意混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身份的关系。敢问“马原”究竟是谁?真实作者既是实际创作作品的人,即我们通常所称的生活中作家。隐含作者是“实际参与写作过程的作者的人”,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写作创造出来的一个人格”,是“作者的‘第二自我’和‘正式替身’。叙述者就是指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或称“声音或讲话者”,即故事是以谁的目光在观察,谁的口吻在叙说,既可以是隐含作者在叙述,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身份在讲故事[3]20。

在作品《虚构》中,随着故事的娓娓道来,“马原”的各种身份得以展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这样写道:“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这段文字中的“马原”兼有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等各种身份。我们再看文本中的内容,“我就叫马原,真名。我用过笔名,这篇东西不用。”这里的“我”指向真实的作者,小说家马原。“我开始完全抱了浪漫的想法,我相信我的非凡的想象力,我认定我就此可以创造出一部真正可以传诸后世的杰作。”这里的“我”指向隐含作者,一般情况下隐含作者不会直接出现在作品里中,依靠读者的阅读去建构这样一个写作者。

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我”同时又是作品的叙述者,“我没有把握得到医生的许可,我是偷着溜进这块禁地的。我事先已经听说有两个医生负责玛曲村的事。”而“我”又拥有文本中的主人公身份,是与哑巴相识较量的小说家,也是与麻风女人相爱的外村男人。最后结尾处,马原作为真实作者跳了出来直接跟读者对话,讨论小说创作的技巧以及正在进行中的小说基本构思。“马原”集结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身份的多种混合。

这时,读者确切得知,小说文本中那个骄傲自大的“马原”其实并非作者马原,而是作为叙述人的“马原”。由此,读者开始理清作者的虚构结构,在真假变换的角色穿越中,较为理智地区分文本中的多重角色,寻求真实性。在马原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叙述人变得不真实可信,这本身就是对成规小说的一种解构。小说的叙述成为一种叙述过程中主体叙述人是不可靠的,是一种“虚构中的虚构”。

(三)虚构的归宿――梦魇

《虚构》运用空白的时间重叠错乱来强调虚构。马原在小说的开篇说:“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裤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而在第十二节中计算时间时告诉读者他过了五月一日从拉萨出来的,路上走了两天应该是五月三日,经过在玛曲村的四五日生活,离开时应该是五月七日或八日,但是他醒来后却听见收音机里报的时间是五月四日。

进入玛曲村的时间是五月三日,醒来的早晨却是五月四日。而叙述者描述的似乎是真真实实存在的玛曲村的生活,遇见形形的村民,与古怪的哑巴较量,与温柔善良的麻风女人相恋的经历在日历上都是不存在的。“我忽然发现这等于是――写小说的这个过程和现在读这个小说的过程,和主人公在小说里经历的时间,这些却不都不存在,全部以梦的方式呈现。”[4]161

马原说自己创作《虚构》完全是在夜里,即是现实又是幻觉,具有梦魇的气质,于是作者人为地把这个故事在时间中抹掉了,让它在时间中不存在。于是这个时候,读者才真正的从半信半疑、亦真亦假的故事中清醒过来,透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加之抹掉时间存在性的晴天霹雳,确信整个文本作者匠心独运的虚构力量。

三.慧眼识珠的阅读体验

阅读《虚构》的读者也许发现,当读者陷入叙述成规之时,作者并未鼓励读者给予所讲述故事的信任,甚至是企图控制置疑的反应。作者总是跳出来时刻提醒读者,看似真实的故事其实是有板有眼的虚构。“如果我们开始我们的轻信的投入是产生于作者玩弄的技巧,我们就会受到双重震动――不仅被作者的欺骗所震动,而且被角色的颠倒所震动:不是我们在读故事,而是作者在读我们解释我们。”[5]178《虚构》的读者在开篇轻信作者到玛曲村体验生活是真实的,叙述的故事也是证据确凿的,而结尾作者却又残酷的告知,这些故事以及结尾都是杜撰出来的。读者惊慌失措于作者的花哨技巧,同时也惊诧的发现,出于主动阅读的读者,此刻轻易变成了作者画地为牢的俘虏。

马原就是想要读者产生这样的震撼,读者的这种意识的觉醒是自觉的,意识的觉醒为深思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而马原采用的这种具有先锋性的叙述技巧,就是“让人注意造成这种逼真效果的眼镜和框架(技巧与结构),小说家们展示了它们的迷惑力和危险的虚假性,对于虚伪的揭露把意识提升到一个更为清醒的层次。”[6]179

马原对待叙述的真实是严肃的,是真诚的。“‘虚构作品’是一种假装。但是,如果它的作者们坚持让人注意这种假装,他们就不在假装了。这样他们就将他们的话语上升到我们自己的(严肃的、真实的)话语层次上来。”[71851马原在结尾处在此强调文本的虚构性,只是从人物和书本中汲取有关麻风病的相关知识,并未真正的去过玛曲村,就是让人们注意到这种故事虚构性的假装。读者们能否有这样一种意识的觉醒,祛除文本伪装的外衣,慧眼识珠的透析所存在的真实性。

如此花费心思的马原努力的揭示虚构背后的真实,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亦真亦假的故事也就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眼睛是最大的纵容,看见的真实也许并未真,就亦如虚构也许并未假。欲盖弥彰的虚构需要智慧与勇气,双重的虚构否定表示真实的肯定,马原在用心良苦地解读真实。

参考文献:

[1]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 [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2.

[2][3] 张俊芳.马原小说论 [D].山东: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9.

[4] 马原.虚构之刀 [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

有关马的故事范文2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共6章31条。分总则,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检验、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监督管理,罚则,附则。该《规定》中,国家安监总局对全国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检验、经营和使用的情况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检验、经营和使用的情况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监察区域内煤矿企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实施监察。

《规定》对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提出了应具备的八个条件: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有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场所和技术人员;有保证产品安全防护性能的生产设备;有满足产品安全防护性能要求的检验与测试手段;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有产品标准和相关技术文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规定》还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作了六条具体规定,并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8类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处以责令限期改政、责令停业整顿、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

《矿山救护队资质管理规定》共分22条。本《规定》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除外)救护队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和管理工作,实行两级发证、属地监管。根据矿山救护队的编制、人员构成与素质、技术装备、训练与培训设施和救援业绩等条件,矿山救护队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二级资质的认定由国家安监总局矿山救援指挥机构认定与管理;三、四级资质由各省级安监部门或煤监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认定和管理。具有一、二、三级资质的矿山救护队可以面向社会从事矿山及相关的救援技术服务活动。《规定》还对资质的申请、管理、变更及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做出了具体规定。

福建省:认定交通事故要过七关

以前,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可能事实还没完全确认清楚就要对事故进行认定。日前,正式实施的福建省交通事故案件审核规则,将给这种现象画上句号。 从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获悉,《福建省交通事故案件审核复核规则》规定交警确认交通事故责任需经七道程序,据了解,我省是全国第一个制定交通事故案件审核、复核规则的省份。

七道认定程序

据了解,新规规定交通事故处理需经七道程序:

一、交通事故基本情况(包括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路型和路面性质);

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包括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现场照相及现场勘查笔录是否规范,对现场痕迹物证的记录是否准确,有无进行比对,痕迹物证能否相互印证);

三、调查取证(包括讯问笔录是否规范,获取的证据能否证明案件事实,能否形成证据链);

四、检验鉴定(有否对当事人生理、精神状况、人体损伤、尸体、车辆技术状况、其他痕迹、物品以及现场道路状况等进行检验或鉴定,检验鉴定机构是否具备法定资质,有否按规定备案,作出的结论是否科学);

五、交通事故原因分析(车辆、行人及其他物体的运行轨迹、运行速度及避让措施等主要事实要件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对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能否准确描绘事故发生的过程,确认的事故发生原因是否恰当);

六、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是否正确,作出的处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超越和,是否侵犯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七、交通事故认定书格式是否规范,对原因表述是否清楚完整。

市民如何申诉

此外,新规还规定,办案单位对事故原因分析不当或程序违法、使用法律不当的,办案单位要重新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部分事实不清的,须补充证据后,再对事故做出认定;主要事实不清的,将撤销原交通事故认定,退回办案单位补充侦查(调查)。

省交警总队事故科凌峰科长表示,过去,因事实调查不清,仅仅以路权、因果关系和安全等几项原则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导致同样的交通事故成因,当事人却承担不同责任。这使老百姓误认为,交通事故处理是交警部门在暗箱操作,谁承担责任也是交警说了算。

凌峰还提醒说,市民如果事故处理结果不服,向当地交警支队申述后,支队将抽调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复查。对复查结果还是不服的,向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述后,交警总队将从全省抽调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复核。

国家对58种易制毒化学品向特定国家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

为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特定国家(地区)用于制造,规范易制毒化学品出动,9月1日实施的《向特定国家(地区)出口易制毒化学品暂行管理规定》明确,国家对于麻黄碱等58种易制毒化学品向缅甸、老挝等特定国家(地区)的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并实行国际核查制度。纳入管理的易制毒化学品范围和特定国家(地区)目录今后有关部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建筑工程未交安全费不发开工证

建设部出台的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明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合同时须约定安全防护费总额和预付比例,否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明确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应当根据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测定的相应费率,合理确定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

工人采石死亡 老板坐享保险金

(本刊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法院不久前审结了一起发生在雇主与死亡雇员之间的人身保障合同纠纷案,本案的雇主――采石厂老板马某,用扣雇员的工资为雇员投保,受益人却写成了自己,法院最后判决马某赔偿因未给原告投保造成的损失30000元。 枣庄市山亭区农民李某,2000年8月起在马某的采石厂从事繁重而又高度危险的开山采石工作,工人们都知道老板马某每月都扣除他们一部分工资为他们加入了保险。2004年1月13日,李某在作业面上不幸被一突然落下的巨石砸中,来不及抢救就死亡了。

事故发生后,李某的家属到保险公司要求给付李某的保险补偿金。保险公司答复说,李某没有参加保险,保险公司底档上记录的是采石厂老板马某,投保的险种也是雇主责任险,受益人也只能是马某。 李某的家人找到马某,要求领取保险金,不料马某却说,李某的保险金只交了100元,不能得到保险金。在李某家人再三要求下,2004年10月18日,双方达成了一份死亡补偿协议:马某一次给死者家属死亡补偿金69000元,同时约定协议签订后,李某的家人以后无论出现任何事,均不能以任何理由再向采石厂提任何要求。 开山采石是一项高度危险的工作,人身伤害、死亡事故是很常见的。作为多年从事采石行业的马某,对此比常人认识的更为深刻。为了减少经营风险,从2003年起,马某就出台了一项措施,规定凡来采石厂干活的,必须参加保险,否则不能上班。马某要求每个工人每年向保险公司交纳300元保险金,由采石厂统一从工人的工资中分三次扣除,然后交纳给保险公司。一年多来,李某一直按照采石厂的规定参加这种保险。2003年底保险到期后,马某又从李某的工资中扣除100元保险费。2003年12月21日,马某用职工交纳的保险金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雇主责任合同,也就是说,保险合同的投保人和受益人均为被告马某,而不是采石厂的工人们。

为了拿回他们死去的亲人应得的保险金,李某的家属将马某告上了法庭,山亭区法院进行了立案并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在办理保险之前,李某作为马某采石厂老板马某采石厂的一名工人,和其他工人一起委托采石厂老板马某为他们办理保险,他们之间的委托行为应视为口头委托合同,该委托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院认定二人之间的口头委托合同有效。尽管这种委托合同对办理什么种类的保险约定并不明确,但委托的事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为采石厂的工人办理保险,因此保险合同的标的只能是工人的人身,受益人也只能是采石厂的工人或是本人指定的人。被告马某从李某及其他工人工资中抽取的钱,办理了自己受益的雇主责任险,其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被告没有为李某办理保险,使其无法享受保险合同带来的收益,对李某的损失,行为人马某依法应付赔偿责任。法院最后判决采石厂老板马某赔偿死者损失30000元。

法官评析

本案是一起因工伤事故引起的保险索赔纠纷,共有三个不同法律关系和两个法律性质不同的赔偿。

一是李某与马某之间的工伤赔偿关系。李某作为采石厂的工人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致死,其雇主马某对此负有当然的赔偿责任。马某向李某的家属支付的69000元即是工伤事故赔偿金。

有关马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南总里间八犬传 犬婚 盘瓠

一、小引

《南总里见八犬传》(以下称《八犬传》)是日本江户时代戏作大家曲亭马琴耗时二十八年完成的大作。马琴在《八犬士传序》中明言《八犬传》是“窃取唐山故事撮合以缀之……如伏姬嫁八房,仿高辛氏以其女妻盘瓠……”[1]并在第九回末的“援引事实”中付了《五代史》中的盘瓠说话。日本学者高田卫还曾指出,《八犬传》的成立受到了日本“犬女婿”等“犬人说话”的影响[2]。金关丈夫认为,“盘瓠说话”在除大洋洲以外的环太平洋圈和北美印第安广泛分布。从关敬吾编的《日本昔话大成》来看,“犬女婿”故事分布在日本15个县,不过近来福田晃发现,从青森到鹿儿岛有24则“犬女婿”故事。读者可能对我国的盘瓠故事、《八犬传》中的伏姬八房故事比较熟悉,而不太了解昔话“犬女婿”故事,这里对马琴藏书『怪談とのゐ袋中的犬女婿故事略作概述:

一户人家养有一条白狗,主人常常对狗开玩笑:“把小姐的小便清扫干净,以后让她嫁给你。”狗高兴地照吩咐做了。女儿成年后,每次相亲,对方都被白狗阻碍,女儿不但没有嫁出去,反而变得成天郁郁寡欢,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家人请人占卜后,得知是早年对狗的允诺在作怪。于是父母哭着把女儿嫁给了白狗,但女儿并不感到悲伤,与白狗在山中共同生活。有一天,一个过路的游山者被女人的美貌震惊,觉得她不该嫁给白狗,便杀了白狗,几天后又来到女人的住处,骗她说白狗不会回来了,并娶她为妻,生了七个孩子。后来当他向妻子坦白自己杀了白狗时,妻子怀恨杀了他。世人常说,即使有了七个孩子,女人也不原谅他。[3]马琴见到的这则故事的内容与《日本昔话大成》中所收的鹿儿岛县的故事最为接近[4]。同样是犬婚,伏姬·八房的故事与其他有什么不同,下面略作比较。

二、故事比较

高田卫在《八犬传的世界》中通过对比伏姬八房故事和怪談とのゐ袋故事,说明了《八犬传》在构造上与其的相似性,认为大辅(义实曾将他许配给伏姬)正好扮演了游山者的角色,因为在一些异文故事中游山者也被写成猎人,而大辅射杀八房的情节刚好与猎人杀死白狗对应。有趣的是,在《日本昔话大成》所收的长崎县犬女婿故事中,犬正是被为女子所迷恋的男人用铁炮射杀;在广岛县的故事中,犬的名字叫“八”。马琴有没有看过这些地方的犬女婿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正如高田卫所说,《八犬传》在创作上是受过犬女婿故事影响的。马琴曾在《犬夷评判记》中指出,“生八犬士的是伏姬,引导八犬士的是大(大辅),所以这义烈的一妇一男是八犬士的父母。”[5]这一说法也与怪談とのゐ袋故事中女子与猎人生有七个孩子相像。高田卫由此推论马琴之前拟定要写的“七犬士”与此也有关系。

然而,这种关系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从文本来看,伏姬并没有承认大辅是自己的丈夫,“如以八房为夫,大辅则似乎是我的仇人。若八房不是我的丈夫,则大辅亦非我夫……”[6]伏姬不仅与大辅之间没有事实婚姻关系,就是与八房也没有肌肤之亲。如神童预言,伏姬“胎内有八子,然而所感不实,如果虚虚相会而生,则其子不能成体;不成形而生,生后还要再生”[7],伏姬肚子里并没有人面狗身或狗面人身的孩子,这是八房·伏姬故事与其他三个故事最大的不同点,马琴在这里使伏姬保持了处女身,连在梦中与男子相会受孕的方式都极力避免,更不用说让伏姬与犬相交了。《古事记》中,木花开耶姬怀孕后被丈夫怀疑孩子是别人的,对此,木花开耶姬采取的态度是,作八寻殿并在里面将孩子生下来以证明自己的清白[8];而伏姬在此却是在未生育之前就剖腹以图证明自己的清白。北村透谷在短文《论处女的纯洁——对富山洞伏姬一例的考察》[9]中高度赞美了处女的纯洁,并从佛教和儒教两个角度论述了伏姬与八房的故事,指出伏姬一方面有着佛的慈悲,另一方面作为人与恶鬼畜生的相抗争。

尽管《八犬传》中还有信乃拒绝滨路的情节,但后来八犬士也都与义成的女儿结婚成家了。可见,马琴虽然在男女关系的态度上很严谨,但他并不否认男婚女嫁。当伏姬跟从八房进入富山后,可以说伏姬已经许配给八房了,可作者在作品中却保留了伏姬的处女性,究其原因,恐怕马琴在这里首先反对的是交合。

但是,日本文学作品中并不乏相交的例子,昔话中有很多“动物女婿”故事,“蛇女婿”尤其多,还有“猴女婿”,虽然故事的具体内容不同,但人与动物相交还是比较普遍的,其中也包括犬。在阿伊努有一则关于阿伊努起源的昔话,说女神乘小舟从南方漂到了日高海岸,一匹雄犬将其带入洞穴,女神以犬为夫,生有一男一女。他们长大后结为夫妇,育有许多孩子,于是,阿伊努在北海道繁盛起来。在日语中,“阿伊努”(アイヌ)与“犬”(イヌ)读音相近,犬被当作是阿伊努的祖先,为此,在明治维新后的灭犬运动中,阿伊努人和阿伊努备受摧残。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地域对犬的不同态度。另外,芥川龙之介的《素戋鸣尊》讲了素戋鸣尊被流放后,与大气都姬以及她的十六个妹妹欢度每日。可这些女子同时还与一只黑狗相交,愤怒的素戋鸣拔刀刺杀黑狗,黑狗逃跑了,他却刺伤了大气都姬的胸部。澁泽龙彦的《高丘亲王航海记》中说孟加拉湾临岸有一个叫若开(アラカン国)的国家,盛行好色之风,贵族女性以与犬相交为高等消遣。多和田叶子的《狗女婿上门》中的太郎虽然没有直接以犬的形象出现,但作者在叙述中也采用了“犬牙”和一些类似动物性的手法来描述太郎,自从太郎出现在北村老师家,他天天都在和北村媾和。就是说,在马琴之前和马琴之后,都不乏人犬相交的故事,那马琴为什么在此回避呢?

有关马的故事范文4

儿童的生活世界就是一个个故事编织的世界。在品德课堂中适当地运用故事教学能改变往日的严肃说教,使课堂气氛活泼融洽,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情境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故事,就如一朵即将盛开的蓓蕾,引领学生品味良好品德的芬芳。

一、故事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儿童的世界应是童话的世界。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不应是机械的、灌输的,不应是生冷的、硬邦邦的,应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他们在愉悦中感知、体验、践行。讲故事是儿童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有所体验感悟。

在教学“小马虎旅行记”这一课时,我首先用书上四幅图的故事导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喊“马小虎”是“小马虎”,让学生初步感知马虎就是做事不认真不细心。在听马小虎的故事中,学生一步步感知马虎可能带来很多不便与危害,小到把别人的名字写错使人尴尬,给人喝加盐的水令人痛苦,大到忘造电梯使整座大楼荒废造成严重损失等。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会倾听很关键。如果光看动画,他们可能只被动画所吸引,而忽略了动画的内容,而听故事,既培养了学生仔细倾听的习惯,又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与自己的已有经验互相作用,进而提升了对马虎带来不便与危害的意识。

故事导入,既简单又实用。导入之时,结合故事,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一定的启发。

二、故事导言――柳暗花明又一村

故事是神奇的,它是挖掘学生探究潜能的良好途径,刺激学生不断创新的有利手段。课堂中,当学生交流遇冷场时,教师不妨抛出一个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的故事,融入要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无穷的思维乐趣,更能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主动交流。

例如,在执教“小马虎旅行记”一课时,我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做过哪些马虎的事情呢?”没想到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没有做过马虎的事情。”我出示了一组平时拍的照片:“讲台桌的笔筒里捡来的铅笔、橡皮、小尺装得满满的;考试卷上叫把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有个学生画了勾;老师改作业时,一个学生到处翻作业,甚至把书包里的东西都倒出来找……”我以为这一定能勾起学生对自己马虎事的回忆。可他们却说“老师,我没马虎”。学生潜意识地知道马虎是不好的。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一次,我急急匆匆地去上班,结果将家里的门忘记锁了,等下班回家一看,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小偷偷走了。以后我就改了马虎这个坏习惯,现在我再也不马虎了。”

听了老师真实的故事,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其实马虎并不可怕,只要改了就还是个细心的孩子,在我的故事引导下,孩子纷纷说出了自己曾经的马虎事,并找到了改正马虎的多种方法。

三、故事导行――春风化雨润无声

很多低年级的孩子爱捉弄小动物,将小动物当成玩具,他们认为那样是喜爱小动物。所以,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爱护小动物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前几天,学校门口有卖小鸭子的。很多小朋友缠着大人给自己买了一只,放在书包里,藏在教室的桌肚里。不久,那些可爱的小鸭子就变得奄奄一息,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我问学生:你觉得这是真的爱小鸭子吗?什么才是对小鸭子真正的爱呢?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该如果去爱小鸭子,由小鸭子再到如何爱护身边其它的小动物。

品德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源于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由身边的事例,再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真正地关爱小动物,使德育不仅表现在口头上,更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

有关马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 “整体复调”;元叙事;时空

围绕第六代导演娄烨的代表作《苏州河》,在已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受到的关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目光集中在该片与希区柯克的《晕眩》之间互文本性的主从关系上”;一类则是剖析其独特的叙事艺术。该影片迷宫式的叙事空间是研究者们把握导演娄烨如何进行叙事实验的契机。由巴赫金的小说理论可以知道,小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种叙事风格:单语小说和杂语小说,单语小说向杂语小说过渡的条件是“语言语义中意识形态的解体”。“90年代的中国文坛,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如巴赫金所描绘的,由于‘意识形态中心的解体’,一个多种异质话语并存,互相争鸣,没有固定的中心与边缘、主调与副调之分,也缺乏普遍有效的共同游戏规则的话语格局慢慢形成了。”这样的话语格局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提供了“杂语”背景,使他们的电影出现多元共生的复调特征。

“复调”来源于音乐术语,指两个或多个单独的声部旋律同时展开,虽然整个乐章结合严密,却仍保留各声部的独立性。巴赫金借这一术语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特征。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巴赫金着重强调的是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对话性、主人公与主人公、主人公与作者之间的平等。”热奈特在细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基础上发展了巴赫金的“复调”,将“复调”理论由“内在的理论基调”发展至叙事技巧的范围。他将叙事视点的转移所造成叙事体式的变异称为复调。米兰・昆德拉领悟到前两者对于小说结构的重视,在他们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践了自己的“复调”理论。昆德拉充分调动创作中的“复调性思维”用于建构叙事上的“整体复调”。“进行全面形式实验”的《苏州河》在世纪末年的出现为“整体复调”在电影领域开辟了新的实践空间。它打破了以往中心叙事的特征,呈现视角、情感空间多元共存而又平等共生。同时,《苏州河》时间和空间上前后交错的特殊结构则为整部电影营构了一个情感和意义没有先后、主从之分的复调空间。

一、视角的转换与控制

电影时间长度一半的时候,叙事视角的转换将整部电影一分为二,成为由“我”构造马达的爱情故事与马达完成自己故事的临界点。前半部分由“我”塑造了马达与牡丹的爱情故事。“我”用“应该是”等编造的、不肯定的语言将马达和牡丹拉入了镜头成为故事的中心。在牡丹跳下苏州河之后,“我”作为讲述者已经进行不下去这个故事,而是由马达自己完成自己的故事。在此,马达作为被讲述的对象,跳出了“我”的控制,成为另一个与“我”生活在苏州河周围的人。尽管“我”已把故事发展的权力移交给马达,但马达没有成为另一个“我”――控制故事的人,而是发生故事的人。他从这一刻起与美美具有平等的发言权,成为一个自由生活但仍旧被“我”或镜头叙述的人。

有趣的是,“我”由全知的视角转移到第三人称叙事,这个叙事权力移交的过程中发生了连“我”都震惊的“事实”――牡丹的出现。她与马达因醉酒而遇车祸死亡。女孩牡丹的出现成为电影惟一可以肯定的事实――存在与美美一模一样的女孩。这由美美与牡丹的尸体出现在同一画面获得证实。在“我”为与美美极其相似的牡丹表示出惊讶时,《苏州河》的故事结构暴露出其最外面的一层:全知的导演虚构的“我”和“我”与美美的爱情故事。回到电影的开头,美美问“我”对爱情的看法的时候,面对“我”勉强的肯定,她干净而利索的否定表明了她不相信马达所描述的真爱。这个时候,以“我”的视角开始了第二个套层的构造者讲述马达与牡丹的爱情故事的过程。这个简单的套层结构本可以持续到电影的结束。然而,当牡丹与美美“相遇”,“我”的讲述便跳出了我所能控制的层面,直接连接上导演的叙述。可见,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套层结构,而是―个里外相接、不规则的套层。

由此可以看到的是,导演在影片中变换的视角不仅顺利满足了叙事结构特殊的需要,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主题的建构,将虚构的本质通过不同的视角而构成的叙事结构呈现出来。在整个过程中,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讲述人的出现最终所依附的仍旧是导演本身。用昆德拉的话说,就是作者的统一意识赋予了他们的独立,形成一种视角转换的“复调”。

二、情感空间的分布与节奏

导演对情节的特殊安排使电影充满了情感的节奏感。整部电影存在两个情感波峰:一个是牡丹被绑架后跳下苏州河,出现时间为电影长度的一半;一个则是“我”与美美分手、马达找到牡丹,出现的时间为电影长度的四分之三。第一个情感波峰出现的时候,在“我”的视角下,马达背叛了他的爱情,参与绑架牡丹勒索钱财的勾当。而牡丹则在发现自己被爱人背叛的时候,跳下了苏州河。在绑架发生之前,马达与牡丹之间情感的交流少得可怜,用“我”的话说就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在一起,然后呢?自然就是爱情。”在这一个情感波峰下,他们有了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对话,尽管是站在苏州河桥上的护栏两侧扮演着威胁与被威胁的角色。在第二次情感波峰来临时,情感交集的人物扩大至4个,增加了“我”与美美。因为马达的出现,

“我”与美美终于站在一个平台上交换对爱情的看法。“我”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看法:“我们是先再分手,还是分手后再?”这一问题触动了美美长久以来对爱情不信任的焦虑。她愤怒的离开便是对“我”的回答。随后,如写意一般,与故事线索完全没有关系的“插曲式段落”使电影暂时处于一种舒缓的情调中。音乐电视的拍摄与欢乐舒适的陌生人聚会,在“我”的摄像机下成为营造氛围的工具。而就在第二个情感波峰结束后人物之间的被悬置的关系获得了极端的解决:马达与牡丹遇车祸双亡。随后,电影开端时呈现的纪录片般的平静再一次出现。插曲式段落的柔和气氛(柔板)与突然的车祸死亡(急板)暗示着情绪的突转。它们的对比将所有的情感力量集中在了一起。这与昆德拉描述《生活在别处》的情感“复调”特征相同。

对于“我”这个特殊的角色,随着整部电影历经了三次情感表述与态度的转变。从电影一开始的记录画面出现,“我”仅仅作为客观的表述者,面对美美的爱情只有不假思索地被动配合。当“我”成为马达与牡丹故事的创造者时,“我”以全知全能的作者身份出现。“我”塑造了马达和牡丹,赋予了他们生活与情感,并以似是而非、毫无肯定、相对随意的叙述参与其中。在牡丹跳河后,马达跳出“我”虚构的故事,存在“我”与美美的同一时空 中。“我”的参与便进一步转变为情感层面上的。牡丹与美美出现在同一个画面时,“我”因虚构与真实的相遇而震惊、困惑。作为一个虚构与被虚构的对象,随着自己情感表述与态度的变化,“我”的认知呈现出一个由客观、局外然后困惑,怀疑的过程,也正是随着转变的过程,电影的主题――虚构得到了叙事上的支撑,步入“复调”结构的核心。

三、时空的交叉与并置

在《苏州河》叙事结构里,时空的设置呈现出交错的状态。而交错的结点出现在牡丹跳河后,“我”不能继续马达的故事而让马达完成自己故事时。结点之前,“我”虚构的马达与牡丹之间的故事开始于“我”的叙述,在时间上处于“我”与美美的“爱情”开始之后。结点之后,马达跳出了“我”的虚构叙述,成为与“我”同时存在于同一时空的人。也就是说,马达存在的时间与“我”所存在的时间在同一空间获得吻合。开始的时间不同,却获得相遇而行,这使电影的时空结构出现了交叉。值得注意的是,当故事虚构变成现实并与“我”存在同一被叙述的层面上时,影像前后并没有提示性的变化,影像层面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真实可信。不难联想到的是,整部电影中,出现的那一系列暗示马达与牡丹故事真实可信的信息:“我”在报纸(生活中事实的载体)上看到的女孩跳河的新闻、打捞上来的尸体等。这些信息作为看似可靠的内容为马达与“我”出现在同一时空做了强有力的铺垫,从时空的角度对抗了“我”所虚构的故事。

有关马的故事范文6

圣诞节对你意味着什么?与亲朋好友济济一堂的时光? 也许是圣诞颂歌、贺卡、电视专题;或者是狂热的购物、聚会和狂吃猛喝。

所有这些乃至更多的活动都是北美圣诞节的组成部分。但第一个圣诞节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那个最初的故事——马槽里的婴孩、牧羊人、智者、天使——依然回味无穷呢?

这里我请你与我一同思考下面8个原因,它们解释了何以最初的圣诞节故事即使对于你来说也依然十分重要。你不一定都认同它们,但它们也许会激发你的思索,甚至有可能在你心中引起共鸣。

首先,圣诞节故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

一个源远流长的故事

两千年来,人们不断地讲述着那个伯利恒马槽里的婴孩;讲述着向牧羊人宣告基督诞生的天使;还有不远千里来拜见他的博学之士。

故事的流传久远并不意味着它是真实的。 圣诞老人、复活节兔子和牙齿仙女也只存在于大众的想象之中。不过一个流传了两千年之久的故事至少值得我们沉思一下:圣诞节故事究竟揭示了人类什么样的深层渴望呢?它何以与成千上万的人建立了如此深厚的联系?这个故事真实吗?好奇心驱使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

其次,圣诞节故事也是…

一个关于希望和幸存的故事

耶稣所处的社会饱尝痛苦与压迫。 罗马主宰一切。腐败的税吏压迫着人民。一些宗教领袖甚至允许对不情愿履行宗教义务的犹太人施行肉体惩罚。

约瑟和他怀孕的妻子马利亚为了做人口登记,长途跋涉来到伯利恒,但却找不到住处。马利亚生下孩子后只能将他放置在马槽里,一个给动物喂饲料的地方。终于,希律王企图谋杀这个婴儿。在得到警报后,约瑟和马利亚逃到埃及,直到希律王死了以后才重返故土。

请想象一下马利亚的感受。 身怀六甲还得赶路已经够艰难的了。而为了使儿子免遭当权者的杀戮还得逃往另一个国家更是含辛茹苦。但她、约瑟和耶稣经受住了这场磨难。

当身处社会和文化挑战时,圣诞节故事为幸存者们提供了希望与激励,那是与高于自身的某件事、某个人相关联的新生活的希望。一位耶稣的追随者说耶稣的“名…将是全人类的希望。”

所以,圣诞节的故事之所以重要,既是因为它经历过忍耐,也是因为它言说了希望与生存。

原因之三: 圣诞节的故事是…

一个关于和平和善意的故事

圣诞颂歌吟唱“大地上的和平”。 贺卡颂扬和平、家庭渴望和平、而新闻也让我们意识到它的稍纵即逝。

一天下午,我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的一间厕所里邂逅了来自内布拉斯加的十岁的马特。他显得彷徨无助,孤零零地站在小阁间外面。

“我能请你帮个忙吗?”这个长着棕色头发的年轻人问道。 “这个小阁间的门没有锁,你能帮我看着,别让别人进来好吗?” “行!”我回答道,很高兴能充当他的护卫。马特郑重其事地说:“许多很好的饭店里小阁间的门都没有锁。” “是这样。” “他们应该给装上。”

停顿了一下,他又扬起嗓门说,“你知道我的愿望是什么?我祝愿世界充满和平,不再有纷争和战乱,每个人都能安度一生。” “这愿望真好。”我说。 “你觉得这愿望能实现吗?”马特对此很茫然。

“也许和平之王能助你一臂之力。”我这么建议道。 “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对此很不解。 “嗯,在圣诞节,我们提到耶稣时都把称他为和平之王。”我给他解释。

“哦,我明白了,”马特承认。 “我不知道这些事,因为我不去教堂。你知道做镇上唯一不去教堂的孩子是怎么滋味吗?就象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