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儿垂钓范例6篇

古诗小儿垂钓

古诗小儿垂钓范文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77分)

1.

(1分)根据课文《小儿垂钓》内容填空

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

2.

(6分)按拼音写汉字。

méng

měi

miào

róu

mǎn

shí

ché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3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蓬头________

莓苔

侧坐

________

借问

路人

________

稚子

4.

(10分)默写古诗

池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小儿垂钓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2分)多音字组词。

应yīng________

yìng________

6.

(2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按课文内容填空。

路人________遥招手,怕得________不应人。

7.

(5分)按要求写句子。

用“侧坐”写一句话。

8.

(3分)拟人句大擂台。

例:风把我的手巾吹到地上。风把我的手帕扔到地上。

①雪花在天空中飘着。   ________

②小鸟在树上叫着。  ________

③小花展开了花瓣。 ________

9.

(2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成语大比拼。

惊天________

小儿________

10.

(5分)读古诗两首《小儿垂钓》,说说小孩是怎么做着钓鱼呢?

11.

(5分)读课文《小儿垂钓》,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①蓬头

②稚子 学

③垂纶

12.

(3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蓬头________

稚子________

垂纶________

13.

(5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解释词语“蓬头”的意思。

14.

(3分)读拼音,写词语。

péng

tǒu

zhì

chuí

lú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

(5分)用下列词语“路人”造句

16.

(8分)比一比,再组词

稚________

侧________

遥________

艇________

雅________

测________

摇________

挺________

17.

(4分)默写《小儿垂钓》这首古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

(5分)读诗文《暮江吟》,翻译诗句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二、阅读理解题

(共4题;共21分)

19.

(5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说说“纶”是什么意思?

20.

(5分)读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文中“莓苔”是什么意思?

21.

(5分)读古诗两首《小儿垂钓》,说说小孩在哪钓鱼呢?

22.

(6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7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阅读理解题

(共4题;共21分)

19-1、

20-1、

21-1、

古诗小儿垂钓范文2

有一个小孩子,他特别喜欢钓鱼。特别是每天早上没扎好头发就拿着鱼竿和竹篓去钓鱼。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钓鱼。他坐在青青的草地上,草地上的草非常高,把他的身体都遮住了,只露出头上的草帽,倒映在水中,真滑稽!有一个过路人看到他的样子,就想逗逗他。于是笑呵呵地说:“小朋友,你知道绍兴路怎么走吗?”小孩怕把鱼吓跑,不敢出声,着急地对路人摇摇手。路人忍住笑,又故意大声说:“小朋友,你怎么不回答呀?”小孩小声地说:“嘘,鱼快上钩了,我不能说话!”路人听了,哈哈大笑说:“那你现在怎么又讲话啦?”

古诗小儿垂钓范文3

一、从编者视角来解读

很显然,这四首诗分两课,编者是分别以春天和儿童的主题来选择。顺着编者的意图我们可以追问两个问题,以便进一步明晰编者的目的,与编者进行对话。

1.此春为何春?——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春色图

苏教版以春天为主题选择的古诗有三处,分别在二、四、五年级的下册,不同学段目的有所不同。二年级的《春雨》《春晓》,是单纯的春色;五年级的《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春景复杂且有明显的哲理性;那四年级的这两首春色诗则兼于中间,写景适中,且含有一定的思想性。因此,四年级的这两首春色诗描绘的是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春色图,教学以感受春色为重点,体会情感为难点。

2.此儿为何儿?——带有一定共同性的儿童图

这是苏教版唯一一处以儿童为主题选编的古诗。五年级的《所见》《清平乐村居》《宿新市徐公店》虽说也写到了儿童,但不是以儿童为主题入编的。古诗描写的乡村儿童都是天真、活泼的,都是描绘以快乐为共性的儿童图。因此,形象感受儿童的行为,深入体会儿童的快乐就是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从诗眼视角来解读

抓诗眼,是古诗教学的优良传统,是古诗教学的最佳方式。朱自清先生说,必须咬文嚼字的教育培养后,才能真正达到那种不求甚解的培养。

1.《江南春》的“春”:春,当然指春天、春色、春光。什么地方的春?(江南)江南的哪些独特景物代表了春天?(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迎风酒旗、雨中古寺、亭台楼阁)这江南的春色给人怎样的感觉?(色彩美、动感美、朦胧美、气势美、富庶美)你能从这美妙春色中选一种或一处景物来描述一下吗?

2.《春日偶成》的“乐”:谁乐?(程颢)为了什么而乐?(为淡淡的白云而乐,为轻柔的春风而乐,为和煦的阳光而乐,为地红花而乐,为绿柳而乐,为碧水而乐。总之,为这美妙的春色而乐。)从诗人的“乐”中你感受诗人是怎样的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

3.《池上》的“偷”:小娃怎样偷的?偷什么的?这里的“偷”是字典里的贬义吗?偷的过程中会做些什么?偷出的究竟是什么?(小娃的好奇与紧张,忐忑与兴奋,天真与活泼。诗人对小娃的喜爱。)

4.《小儿垂钓》的“钓”:谁钓?(小儿)怎样钓的?钓出的什么?(学着钓,不是老手;蓬头、侧坐,钓的是自由自在;不应人、遥招手,钓的味道更为丰富,怕鱼惊、轻声告之、手势交流都是可能的,钓的是天真、专注。)

三、从文化视角来解读

1.儿童文化:从古至今,儿童总是美好的,总是天真活泼的。这两首诗呈现的是儿童偷莲图和儿童垂钓图,古诗中还呈现了儿童捕蝉图、儿童追蝶图、儿童种瓜图、儿童放鸢图,图上的儿童不同、事物不同、行为不同,但表现的特点是相同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儿童文化的共性。

2.钓文化:钓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行为,是独特的文人情结。《小儿垂钓》中是小儿之钓,钓的是专注、活泼。而中国历史中一般都是文人隐士在钓,第一高手当算姜子牙,其次当算柳宗元,他们钓的孤独,钓的是“机会”。张志和,是真真洒脱的渔翁,钓的是自由自在。

3.士文化:这里的“士”,首先是指文人士大夫,文人总胸怀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杜牧作为晚唐文人,胸怀振兴唐朝盛世之志,从他的《山行》《江南春》中都有体现。程颢的理学,也是为了做人、治国的。其他,如陆游、王安石等文人的这种情结就更明显了。这里的“士”,还指隐士。胡令能、张志和就是隐士,远离尘埃,潇洒自由。

四、从学情视角来教学

1.导入环节。一首古诗二三十个字,课前预习学生一般都会背的,这就是学情,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学完全可以从背诵古诗直入,不要去搞什么做作的揭题、激趣。因为,学生都预习过了,知道今天要学什么,还磨磨蹭蹭揭什么题,学习的兴趣也不在乎这些外在形式,最大的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古诗内容的兴趣。

2.理解诗义。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也没必要一个一个、一句一句来,学生预习过了,拣重点的、学生不会的,重要的词句意思让学生记在课文中,因为学生会遗忘就得做实,这就是学情。提问的方式要便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这样问:学习后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就是会学习的同学。或这首诗预习后还有什么字词、句子不懂?

3.感受诗境。这是教学的核心,有两种方式。一是抓诗眼,如《江南春》《小儿垂钓》可以问: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春、钓)二是入画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四首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动手画一幅画,画上可以画些什么,画在哪里,什么颜色,在画画的过程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如果学生的绘画有困难,那就老师板画完成。

4.体会诗情。所谓品读一首诗,走进一个人。体会诗人的感情,就是引领学生走进诗人,品读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的诗情比较浅显,在抓诗眼的过程中,或从诗句就可以直接得出。如《小池》,学生能感受到小娃的天真活泼,体会到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有的诗情是多元的,需要就是适当拓展诗人的简介,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古诗小儿垂钓范文4

??诗人海子为现代人勾勒了一幅完美的生活图画。这幅图画是如此的让我浮想联翩。我没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但当燕子剪开春风,湖面荡起涟漪的时候,我的心就开始向往翠屏湖畔那片春意盎然的世界!

??这时候,也许城市人还不太能感受到春天的脚步,城里的人任凭大好的春天从城市的边缘悄悄溜走。但在乡下,春风暖洋洋的扑面而来,我的神经已感觉到了无处不在的春天气息。我更知道,湖里的鱼儿们这时也开始追赶春天的暖阳,静静地游在水面上,享受着春天难得的暖意。

??这时候,去湖畔垂钓,在水一方,临风而立,竿起钩落,看水下的精灵在窥探,尝试着游向那香甜的诱惑,不就有了一幅浪漫的风情画?

??于是,去了桃洲。

??桃洲好象是个小村庄的名字。对这我不太肯定。但是我能清晰地记得那个村庄旁边的一大片绿色草地。前几年,我曾在春季去那儿钓过几次鱼,那大片大片的绿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出发前,带孩子去一个小店里买了四个风筝。当然我没忘了带上那两条心爱而精致的钓竿。今天,我要在春水里开始自己2006年的第一场垂钓。

??很快就到了桃洲。它位于翠屏湖畔。我们实际上去的是湖畔的一大片绿意葱荣的草地。在夏季,它们全被大水漫浸在水底。但现在,绿草覆盖了眼前的田地。许多小草绿得可爱,可我却全然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一旁,还有黄得可爱的油菜花,它们正在挥霍青春期里最后的一笔激情。我把女儿交代给朋友们,让他们带小家伙们放风筝,而自己则迫不及待的取出钓竿朝远处奔去——湖水还在很遥远的前方呢。而我只有约一个钟头的时间垂钓。一个钟头后,我们还要回到镇上去吃饭。

??匆匆赶路,不久就看到了水。水有点急,这不是一个好钓点,但它是那么的迷人——青山秀水,岸边的青草野花随风摇曳……我只想在这里抛洒我的烦恼,钓获我的欢乐。于是,拿出一条鱼竿,精心挂饵,轻盈挥竿,专心地注视着那水面上的浮漂。顿时,就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快意渗入心田。

??鸟语花香中,我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会儿,就上钩了一条鱼,但可惜只是条小白鲦。这是今天钓上的第一条鱼,我珍惜的把它放在塑料袋里,准备等会带给可馨看。再次放下钓竿,我眺望远方,神思飘渺,不由想起了唐朝的那些在碧水中放飞心灵的大诗人们……

??“诗仙”李白诗风豪迈,自称是“江湖钓鳖客”。他在《行路难》中写道:“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柳宗元也酷爱钓鱼,他的《江雪》一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句子可谓意境深远脍炙人口。自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人称“渔父”,他垂钓江湖,曾写过《渔歌子》五首,其中那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广为传诵,是钓鱼人公认的最美境界。而司空曙的《江边记事》则写出了钓鱼人逍遥洒脱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日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著名诗人杜牧也有“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月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等潇洒飘逸的诗句。就连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也有“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诗句(《江村》)。阅读这些古诗句,就有一种芬芳从古书旧籍中飘来,也自人的心间飘来,被感染的心灵,变得豁达从容。还有的时候,生命中有过的美丽,也在这斑斓的碧水中呈现,于是,忙乱浮躁的心,就有了一份温馨、一片宁静,而散漫的心思就游离了自己的身躯,在一片辽阔的水域中自由自在地徜徉……

古诗小儿垂钓范文5

我觉得“钓鱼”是一门非常深厚的学问,这门学问包括钓鱼本身的种种技术问题,也包括钓鱼之外的种种哲学玄思。自古以来,垂钓者,不外乎两种类型:一是,为食鱼而钓;二是,其意不在鱼,在于钓之外也。

为食鱼而钓者,自是最地道的钓法。想吃鱼,就去钓,非常简单。上钩者多,则高兴;反之则不悦。这一类型的人犹如流水之上的落叶,随流而漂,不知所止。翻遍史书,找不出一个“为食鱼而钓”之名人;其意不在鱼者,历史上倒是不乏记载的。凡是有点失意的名人,不是进入深山老林遁隐了,就是到江边运河钓鱼了。似乎钓鱼的人比入山的人要多。稍微扳一扳指头,就能数出许多人来:姜太公、严子陵、范蠡等等。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从史书里找出许多资料,写出一部厚厚的钓鱼史来。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人去钓鱼。又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钓鱼成为各大“热”中的一“热”。许多地方还成立了“钓鱼协会”,我不是“钓协”会员,爱钓鱼,却不发烧。钓时,将鱼竿垂在水塘里,任鱼儿吃饵子,不去管它。想到时,去提一提鱼竿;想不到时,闲坐塘边听风观景,逍遥自得。每每回家时,别人的水桶里满满一桶鱼,而我的水桶里往往是空的时候多。别人总会同情我,从自己的水桶里捞几条鱼放进我的水桶里。其实,现今的大多数人之所以喜爱钓鱼,倒并非爱吃鱼。要吃鱼,去菜场买几条就是了,何必辛辛苦苦去钓呢!只是喜欢钓鱼本身这种形式:休闲、养生、保健,还有时髦。

有一次,在新昌的沃洲湖边,就是李白笔下的天姥山脚的沃洲湖边,那是一个神仙去所。湖水深蓝,鱼儿不时地从水里快活地跳跃出来。那时是傍晚,在湖边刚吃过野炊,金黄色的月亮静静地挂在天上,映在湖中,那情景极为诱人。李白就是在这样诱人的情景之中下水捉月而仙逝的。我们在月色中坐上了小船,在湖心任意荡漾着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垂钓佳机到了!虽说,此时没有钓鱼竿,但这又有何妨!无竿而钓,方为真钓!我躺在椅子上,在柔和的月色沐浴之下,微闭着眼睛,开始了我的“心钓”之旅:恍惚间,我成了一个千古高士了,坐在高高的钓台上,没有鱼竿,却将无形的钓钩垂向了湖心。湖心里没有鱼,高士也不知道湖心里有没有鱼,他只知道他在钓着。钓一世之清名?钓万古之霸业?钓庙堂之高?钓山林之幽?抑或什么也不钓,只图眼前这一钓着的形式:空灵而超然。思想逸出尘外,不知身在何处。那种感觉之美妙,真是无从言说!打那之后,我不爱持鱼竿去钓鱼了,只爱坐在古人的诗词边“心钓”。钓者非鱼,味道却比鱼好得多。

“心钓”之余,终于悟出古代文人为什么爱临水了。文人临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人就专门写了一本书,把文人那种“临水而其意不在水”的形神非常贴切形象地写了出来。文人临水,看水?看鱼?钓水中的鱼?是,也不是。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用意。圣人观水,有圣人之见;君子观水,有君子之见;凡人观水,则有凡人之见。

姜太公临水(渭水),直钩垂钓,“钓”的是机会与机缘,“钓”的是明君识其人用其才,为国谋福利;庄子临水(濮水)持竿垂钓,楚威王派使者去请他出山,他用楚国“神龟”的故事,把两位使者赶走。姜太公钓于渭水,渭水在陕西;庄子钓于濮水,濮水在山东。这一东一西,正好代表着两种文化。一种是积极的、入世的;一种是避世的、脱俗的。追随姜太公的人大有人在;追随庄子的人更多,如唐天宝年间的进士岑参作过一首《观钓翁》诗:

竿头钓丝长丈余,鼓苏乘流无定居。

世人哪得解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取适”,求取适意,无非图一个“心安”而已,不想做违心的事。

这种意境被唐代的韩政尧诠释得更为淋漓尽致,他在诗里说: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年醒来雪满船。

多美啊!静寂的冬日,渔翁边钓边喝着酒,此时,风也悄悄,水也悄悄,人鸟绝迹。飞雪漫天,涂白了原野。酒醉醒来,睁眼处,银装素裹,天地晶明。渔翁的心如同这雪天一般白澈透明,毫无滞碍,洞明一切,这可以说是历代“渔翁”的最高境界了。

除上面的两种垂钓态度之外,还有一种态度,乃是清高的、孤傲的。既不钓王与侯,亦不钓“闲适”,钓的是一腔的愤慨与抗议!这一类人大多是在仕途上碰了墙壁,要他出世又做不到,让他入世已不能够,一颗心就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摇晃。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位“渔翁”钓的就是“不平”与“愤慨”,这种不平与愤慨是无声的、固执的、坚决的,但却充满了落寞与无奈。

古诗小儿垂钓范文6

关键词:本质;内涵;形象化

渔翁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以鱼为对象的劳作者的称谓,是农业生产中极其普通的一种职业。在现实中,一个单纯地以捕鱼为生的渔夫是很难说出这么高深的话的,这个充满着生活智慧的渔翁是作者情感寄托之下产生的,是作者一部分意识的代言者。所以,这一类渔翁是超越了现实中作为劳动者的渔翁的智者、高人。

一、唐诗中渔翁的形象及钓鱼行为的特点

在唐诗中,写到渔翁和钓鱼的篇目很多。比如:

独钓四首(其一) 韩愈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

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钓鱼诗 李贺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

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

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馀。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在这些诗篇中,渔翁基本上都是独自一人在安静的水边环境中垂钓。不仅如此,诗人们还反复引用了历史上姜太公、严子陵钓鱼的典故。《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姜子牙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学识渊博却不能得到重用。所以他离开商朝来到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其实是在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可以说姜子牙是后世诗人们笔下第一个真正的假渔翁,所以后世以他的故事作为隐士得到知遇的典型代表。

如果说姜太公钓鱼被当做寻求出世之路的智慧之举,那么严子陵钓鱼在唐代诗人笔下更多的是被当做隐逸以求自适的表征。严子陵即严光,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窗好友,刘秀登基后几次请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他在富春山下耕田自养,又喜在桐庐县南的严陵濑垂竿钓鱼。严子陵之所以要拒绝做官,是因为在光武帝的朝堂之上他看见了小人的倾轧和官场的险恶,隐居垂钓是为了保全自己心灵的自适,这就如同屈原不肯随波逐流而投身汨罗,后世所以用“严陵钓”作为高士垂钓之典。

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永赖坐此石,长垂严陵钓”,流露出了对严子陵隐居垂钓生活的向往。考查李白的生平经历不难发现,李白也是因其落拓不羁的性格与官场格格不入而被赐金放还、悠游江湖的。

严子陵的垂钓为他留下了千古的美名,经历着现实挫折的诗人们歆羡像严子陵那样过着自适的生活,忘记生活中的得与失,赢得高风与芳名。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就是要像严子陵一样真正地垂钓碧溪之上,“严陵钓”已经虚化成了一种理想的人生生活的表征,或者说钓鱼只是这种安逸自适的生活的代名词,并非真要垂钓。

虽然表面看起来姜太公钓鱼之事与严子陵钓台之事是走向了两个对立的方面,前者为入世,后者为出世,但是实际上二者殊途同归。姜太公模式是诗人们所向往的最佳人生境遇,而严子陵模式却是诗人们面对生活遭遇退而求其次的真实人生。身份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既是理想主义的也是现实主义的,所以经常不能实现从心所欲。而渔翁生活、钓鱼生活便是从心所欲的一种表现,所以诗人反复咏叹。

二、塑造渔翁形象、描写钓鱼行为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诗人笔下的渔翁是超脱的、淡定的、闲适的、快乐的,他们钓钓鱼赏赏景生活悠哉而自足。诗人笔下那些令人歆羡的安逸渔翁生活是剥离了现实的审美生活,是以审美的艺术眼光打量渔翁生活的结果。这些诗人并不是真正的渔夫,他们对于真正的渔夫生活没有深入的体验。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们居高临下地俯视渔翁的生活,并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选择了其中的美好部分,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加入了非功利性的因素,用审美距离产生的美好光环包装了渔翁的生活,令人神往。

上一篇立春的诗

下一篇能源化学工程